中国哲学与中医 Chinese medicine (Lisa Raphals)

首次发表于 2015 年 4 月 28 日星期二;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10 月 7 日星期三

根据张锡纯(1860-1933 年),二十世纪初中国医学改革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许多最近的医学期刊报告认为[传统的中国]哲学阻碍了医学的进步,但他们的作者不了解哲学的用途,也不了解哲学实际上是医学的基础。(张锡纯 1918-1934,296)。

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难以置信。本文探讨了中国哲学和中国医学在智识和社会方面的一些联系。

第一部分将医学置于中国科学之中,并介绍了中国哲学和中国医学之间的智识共同基础,包括共享的_气_、_阴阳_和“五行”(五行)理论,以及它们在人体与国家和宇宙之间的类比中的运用,包括对人体系统医学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介绍了“养生”传统的重要医学贡献。第三部分探讨了在三位伟大的道家医师的著作中被描述为长期共享历史的道教和医学。第四部分回顾了张锡纯的观点及其关于中国医学和中国哲学之间明确联系的主张。


1. 简介:共享的智识背景

在探讨中国哲学与中医之间的联系之前,有必要对术语“中医” 的含义做出两点澄清。中医原则上可以指:(1) 当代中国使用的各种医疗系统,包括西方生物医学;(2) 传统的本土中医学,通常被称为中医学(TCM);以及(3) 由生活在历史上曾是中国一部分或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的非华裔或少数民族实践的其他本土医疗系统,例如韩国和藏医学。在本文中,我仅使用术语“中医” 来指代 TCM,但包括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其次,中医,即刚才讨论的 TCM,包括的实践范围比西医更广。特别是它包括:(1) 传统意义上治愈或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和伤害、协助分娩等实践的“医学”;(2) 通过保持健康来预防疾病的一系列实践,包括与太极拳等武术相关的实践;以及(3) 通过追求长寿来延年益寿的一系列实践。特别是,对中医的清晰阐述不能仅限于仅涉及第一点。

在中国历史背景下,医学(yi 醫)是几种定性科学之一。它包括“养生”(yang sheng 養生),这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包括各种自我修养技术。在后来的时期,医学还包括药物学(bencao 本草)以及内丹(nei dan 內丹)和外丹(wai dan 外丹)炼丹术。早期的中国定性和定量科学是具体的,没有统一的科学概念(Sivin 1982 和 1990)。

其次,医学著作,像其他科学著作一样,被归类为技术专业,与一般性著作有所区别,包括与中国哲学相关的“大家”著作(Raphals 2008–2009,即将出版)。医学及其相关学科出现在《汉书》的目录论(第 30 章)的最后一节中。这个目录论包括六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六经”和“大家”)包含哲学著作。最后两个是技术性的:“数术”(shu shu 數術)和“方技”(fang ji 方技)。后者包括有关医学和长寿的著作,包括医学经典(yi jing 醫經)、经方(jing fang 經方)、性艺术(fang zhong 房中,也称为“房中术”)和长生不老的实践(shen xian 神仙)。这些章节反映了与汉朝宫廷相关的技术和仪式专家的关注和专业知识。但是,他们的关注也出现在早期的哲学文本中,以至于将其哲学内容与宗教和技术内容分开是武断和人为的(Harper 1998 和 1999;Kalinowski 2004)。

然而,中国哲学和中医在早期发展中分享了重要的智力背景。中国科学的起源似乎在于哲学家和技术专家(包括医生)的思想融合,根据 Sivin(1988 年和 1990 年)的说法,基本的中国科学是在公元前 1 世纪和公元 1 世纪之间建立起来的,通过他所描述的儒家思想和技术专家(尤其是阴阳、五行等专家)的思想结合,因此,_五行_和与“数术”和“方技”(如上文所述)相关的技术专业传统。

这种融合的关键是几个概念,这些概念被两个群体共享,但在非常不同的方式中被运用。早期的医学 - 以及宇宙学 - 思想描绘了一个由_气_(构成和组织物质并引起生长和变化的能量)组成的宇宙,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基于_阴_和_阳_的相互作用以及“五行”或“五力”(五行。参见 Graham 1986,Raphals 1998 和 2013)。

哲学家们将这些思想运用在《易经》的阴阳宇宙观,天地人三才相应的理论以及“经典”或“典籍”作为文本传承的奠基文本中。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作者们也运用了这些概念,特别是在将人体模型化为阴阳和五行宇宙微观的模型中。

最后,医生和哲学家们创造了文本传承和文本权威的记载。这类最重要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被认为是“神农氏”神农所著,根据传说,他测试了数百种草药和植物以确定它们的疗效。相比之下,最近出土的文本证据表明,《黄帝内经》源自先前的文本传统,后来失传了(Harper 1998),现存版本是几个早期文本的合成(Keegan 1988,Unschuld 2003,Unschuld 和 Tessenow 2011,Yamada 1979)。

1.1 阴阳、气和五行

阴_和_阳_的理论也在早期哲学著作中受到重要关注。几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提到了_气阴_和_阳_的性质,以及它们与健康和长寿的关系。《庄子》明确将气视为身体构造的基础:“人之生也,气之聚也”(22, 733,被沃森(2013, 180)误译为“纯洁”)。《庄子》还描述了和谐或掌控六_气

天的气不和谐,地的气纠缠不清。六气不调和,四季紊乱。现在我想要调和六气的本质以滋养生命(庄子 11, 386, 强调部分,参见 Watson 2013, 80)。

同样,<<吕氏春秋>>描述圣人使其精神宁静,保持并增进他们的长寿(3.2, 页码 3b-4a, 翻译 Knoblock 和 Riegel 2000, 3/2.1, 99)。

在所有这些文本中,智者或灵人通过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手段达到这种地位。这是道家“养生”的重点技术(见第 2 节)。

我们在技术著作中找到了这些概念的不同阐述。中国科学思想的伪经典“创始人”是邹衍(公元前 305-240 年),他被认为是结合和系统化阴阳五行理论的人。没有他的作品幸存下来。司马迁在《史记》第 76 卷中的传记描述他是稷下学宫的一员,原籍于今天的山东省齐国(Needham 1956: 231-34)。相比之下,《汉书》将他描述为一个配方大师(fang shi)。这很重要,因为_fang shi_与医学之间有联系。

_方士_从事医学和占卜,并声称拥有秘传文本和秘方。他们在汉代早期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尽管在后来的汉代影响力有所减弱。_方士_使用阴阳和五行学说。他们似乎起源于山东半岛,特别与占卜艺术相关,包括使用干支六十甲子、《易经》以及通过星象、梦境、相貌学、风向以及使用竹签管进行占卜(Ngo 1976)。

1.2 身体、国家和宇宙

几乎不可能将中国关于身体、国家、宇宙的观念与“自然”概念分开,尽管正如 Nathan Sivin 指出的那样,在十九世纪之前,中国并没有本土的“自然”一词。在过去三个世纪前的中国,对物质世界的理解逐渐发展,以反映和映射政治统一(Sivin 1995, 2007)。这些新的宇宙秩序观念——微观世界(身体)与宏观世界(宇宙)之间的对应——出现在基于阴阳和五行观念的系统应用和相关性的新身体、国家和宇宙的表现中。它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哲学著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比如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约公元前 291 年-公元前 235 年)的吕不韦和《春秋繁露》(Chunqiu fanlü),被认为是董仲舒(公元前 179 年-公元前 104 年)所著。

关于气、阴阳和五行的理论也影响着医学著作。基于这些观念的新系统医学理论被系统化地纳入《黄帝内经》这一复杂而多层次的文本中,该文本可能编纂于公元前一世纪(Keegan 1988, Unschuld 2003, Yamada 1979)。它呈现了一种系统的宇宙观,通过“对应宇宙观”系统将身体、国家和宇宙进行类比(Graham 1986b, Sivin 1995, Lloyd and Sivin 2002)。它描述了身体(包括情感)、国家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和类比,以阴阳和五行为基础。例如,《黄帝内经》描述了身体和宇宙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天地之间以及身体的上下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与天地相应。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天有阴阳;人有夫妇。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身体三百六十节(《黄帝内经灵枢》71.2,446,参见 Wong Ming 1987,336–338(法文)。这段文字没有一个好的英文翻译。)

阴阳、气、五行的理论也影响了战国时期和汉代的天文历法、观测天文学以及研究天文奇观,以及许多汉代文本中所谓的“对应宇宙论”。

2. 养生 (yang sheng)

几篇战国文献表达了保护自己的人、自我或本质的需要:

因此,圣人将自己放在最后,却让它成为第一位,将其视为外在的,却能保全自己。(《道德经》,第 7 章)

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培养生命(养生)来保持健康,这是理论思想家和传统医学实践者的共同领域。术语“养生”最早出现在《庄子》中,然后在一系列公元前二世纪的医学文献中广泛出现。

_庄子_的第三章名为“养生主”(养生主). 在这一章中, 精通屠夫庖丁教导梁惠王. 庖丁描述了掌握技艺的过程. 他的方法最初是分析性的; 他从整体研究牛, 然后是部分, 最后是超出普通视野的能力. 这段对话被呈现为对文惠君的教导, 文惠君最后说: “庖丁教我如何养生” (养生, _庄子_3, 124, 参见 Watson 2013, 20).

外篇中的另一段提到了其中一些练习. 它对比了遵循天地之道的“真正圣人”与(其他人)遵循“养生”传统的练习者:

吹出,吸入,旧出,新入,像熊一样沉睡,像鸟一样伸长脖子,他们唯一关心的是长寿;这些是“导引”[道引]和“养形”[养形]的实践者,他们渴望像彭祖一样长寿(《庄子》15, 535, 参见 Watson 2013, 119)。

接下来的段落。真正的圣人:

修身而不仁义,治国而无功名,安逸而无江海,寿命而无引导,忘乎所以而无所乏,恬淡而无极限,贵物因之而至(第 15 章,537 页,参见格雷厄姆 1986a,265 页;沃森 2013,119 页)。

由于《庄子》一篇的整个重点是反对“引导和拉拢”以及其他长寿技术与真正的圣人之道,因此它并没有详细探讨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其他来源更好地了解他可能在谈论什么。其中一些想法在《管子》的一章中得到阐述,该章名为“内业”,描述了气的修养,以及精和神。它描述了道实质上弥漫在圣人的身体或个人之中:

只要泉源不竭,

九窍之通将保持畅通。

因此,可以探索天地的极限,覆盖四海。(《管子》16.3a8–3b1; 翻译:Rickett 1998, 48)。

《庄子》和其他文献提到了精神人物或神人作为一个有效地转化了肉体和构成它的气的人。《庄子》描述了古叶的神人,他专注于他的精神(shen),避开五谷,乘云而行,并通过集中他的精神保护他人免受疾病和瘟疫的侵袭,使庄稼成熟(《庄子》1, 28; 参见 Graham, 1986a, 46)。这段文字表明,智者通过远距离行动可能会对世界产生滋养作用,这可能是自我修养实践的意外副产品。

庄子 中的其他段落赞美那些拥有高超技能的专业工匠。这些故事将修道之道比作技艺的精通。它们还强调了普通人的技术技能。普通人,而不是统治者,被描绘成贤者般的人物。这些技术专家包括箭匠、钟架雕刻师、船夫、屠夫、蝉捕手、陶工、铸剑匠和车匠(Raphals 2005)。有趣的是,这些段落从未提到医生。

在汉代,“养生”技术成为汉朝方士的主要关注点(Ngo 1976)。关于养生的文本包括吸收和循环体内气的方法,例如呼吸和冥想练习、饮食、药物和性技巧。

从墓穴中发掘出的医学和占卜文献清楚地表明,在汉代之前已经发展出了广泛的长寿技术(Harper 1998, 33)。最重要的是一批出土于公元前 169 年的马王堆(湖北长沙)的医学手稿。这座墓最为人所知的是其两个版本的《道德经_Daode jing_》,但将这些文本置于墓中发现的其他科学来源的文本之中是有意义的(Harper 1998 和 2000,马继兴 1992,周一谋 1994,周一谋和肖佐太 1987)。

其中六篇医学手稿涉及以各种方式培养生命。“和阴阳”和“天下至道谈”关注性修炼。它们将动物的动作和姿势作为性技巧的整体隐喻。例如,“和阴阳”中描述了十种姿势。

十种姿势:第一种是“虎游”,第二种是“蝉缠”,第三种是“蚕食”,第四种是“河鹿顶”,第五种是“蝗展”,第六种是“猿抓”,第七种是“蟾蜍”,第八种是“兔走”,第九种是“蜻蜓”,第十种是“鱼吞”。(Harper 1998, 418)

这些文本强调性活动是一种自然过程,但必须受到调节。正如《天下至道》所说,人们天生知道如何呼吸和如何进食,但其他一切都是学习和习惯的问题。“有益于生命的是进食;有害于生命的是淫欲。因此,圣人在男女交合时总是具有榜样。”(周与萧 1989, 431;Harper 1998, 432)。

《养生方》包括八十七种食谱,包括食物、药物和饮料,以及几种性修炼方法。《却谷食气》规定了早晚应进行的饮食和呼吸练习,以及通过摄取六气和避免另外五气来进行季节性的呼吸修炼(Harper 1998,25-30)。另一篇名为《十问》的文本提供了关于养生技巧的建议(Harper 1998,22-30),例如:

尧问舜:“天下之宝贵者何?”

顺回答道:"生命最宝贵。"

%%

姚说:“生活如何培养?” 舜说:“探究阴阳。”(周一蝶和肖作涛 1989 年,379 页;哈珀 1998 年,399 页)

最后,“引导图”(導引圖)是一系列四十四幅人物进行锻炼的图画,其中一些带有说明。其中一些在湖北江陵张家山 247 号墓出土的另一份文本中有描述。张家山的“引书”(引書)描述了涉及或以动物命名的锻炼,包括毛虫、蛇、螳螂、野鸭、猫头鹰、老虎、鸡、熊、青蛙、鹿和龙。这两者都体现了一种被称为_导引_(拉和引导)的治疗和保健锻炼传统。

这些文本中的“_养生_文化”强调对生理和心理过程的控制,这两者都被理解为自我修养,通过气的转化。在这种背景下,“自我修养”包括道德卓越、健康和长寿(V. Lo 2001)。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上述《汉书》文献志“食品法”部分的标题列表,来更广泛地了解这些技术是什么样的。它列出的为数不多的现存文本之一是《黄帝内经》,以及关于培养生命、健康和长寿的失传医学著作的标题。《经方》部分包括《妇人婴儿方》和《神农黄帝食禁》等标题。性技艺部分包括《黄帝三王养阳方》和《三家内居有子方》等标题。其他部分描述了体育锻炼和治疗技术,如《黄帝杂子步引》。

马王堆出土的另一部医学文献是一本名为《五十二病方》的方剂手册,也从张家山出土了方剂文献。此外,马王堆墓葬还包括六十四卦占卜文本,云占卜和相面图表,其中包括已知最古老的彗星图。

总的来说,这些文本大部分可以被描述为 yang sheng 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化提供并强调对身心生理过程的控制,这些过程被理解为 qi 的转化。这些详细技术文本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这些技术艺术与哲学形成了一个连续体,因为它们的转化被理解为道德卓越、健康和长寿的自我修养(而不是医学病理学),以及通过操纵 qi 进行的生理转化(V. Lo 2001)。

Mark Csikszentmihalyi(2004)将它们描述为自我修养实践的“具体美德”传统的一部分。它们构成了早期道家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很大部分,并且对早期中国伦理学和形而上学产生了深远影响(V. Lo 2005)。这种“物质美德”传统认为身心是由 qi 构成的,而具体的自我修养实践可以转化 qi。这些观点影响了战国时期关于饮食习惯、运动计划、呼吸冥想、性修炼技术以及其他与 fang shi 相关的技术传统的记载。物质美德传统还与道家文本、南方学派以及在 Huang Di neijing 中达到顶峰的传统中健康的“道德化”有重要联系。这些实践的记载在传统文本中偶尔出现。更多的内容来自于出土文本。

3. 道家医学传统和医生

3.1 葛洪

葛洪(283-343 或 363 年,东晋(317-420 年)的一位医生和道家,是几位明确的道家医生中第一个写有关炼丹术的实践的人。他是《抱朴子》的作者。《抱朴子》包括七十篇:二十篇“内篇”和五十篇“外篇”。这两本书实际上是不同的书籍,在葛洪之后的一千年才合并成一本书(Sivin1969, 389。有关《外篇》的部分翻译请参见 Sailey 1978)。葛洪还是《神仙传》和《隐逸传》的作者。

根据他的自传(《抱朴子外篇》,第 50 章;Sailey 1978, 242-272;Ware 1966, 6-21),他年轻时学习了儒家经典,但同时对滋养身体以实现长生不老的准医学技术产生了兴趣。他成为了炼丹大师郑隐的学生,并在其门下学习了约十五年。在短暂成功后,他放弃了军事生涯,前往洛阳寻找有关长生不老的书籍。在南方政治动荡期间遇到困难后,葛洪完全放弃了政治生涯,专心致志于长生不老的修炼。316 年,他返回北方,被东晋朝廷封为侯爵并担任了一个行政职位。得知南方(今越南北部)发现了朱砂后,他在广西获得了一个在罗浮山定居并开始研究炼丹的官职,并一直留在那里直至去世。

葛洪是第一个系统描述道家长生术的历史和理论的人,比如“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长生术。但他对这些技术的描述明显反映出对根据广义儒家原则进行修身的兴趣。例如,他认为道德修养是寻求长生的前提;修身包括诸如仁、信、忠和孝等儒家美德。葛洪批评了道家的“清谈”,强调道德美德和道家学习的重要性。他的专门道家著作强调了“玄”和“虚”的重要性,以及道家必须通过冥想实践、保精技术和服药来积极维护的全面统一。

作为一名炼丹家,葛洪尝试过药物和矿物质。《金丹》和《黄白》章节调查了炼丹的历史,并详细描述了一种“合成朱砂”的方法,引用了古代配方和“朱砂方法”。《仙药》章节提供了有关草药的信息。

尽管 Robinet(1997)坚称葛洪只对药理学感兴趣作为炼丹的附属,但《抱朴子》也包括重要的医药和药理学资料。其他被归属于他的药理学著作已不复存在:《肘后救卒方》、《玉函方》、《金匮药方》和《肘后备急方》,据说是中国第一部提到天花病的文献。葛洪被归属的十三部著作保存在道藏中,但大多可能是后来的作品。

总之,葛洪的著作结合了对儒家伦理学、道家修身术和炼丹术的兴趣,以及医药和药理学的细节。

3.2 陶弘景

陶弘景 (456–536) 是上清道教的实际创始人。他曾在刘宋和齐朝担任过几个官职。492 年,他退隐茅山,对所谓的上清传世给予了极大兴趣。他开始收集和编辑与这些传世相关的原始手稿。结果便是《真誥》。502 年梁朝建立后,他加入了皇帝武帝(在位 502–549)的朝廷,对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道受道家传统教育,涉及《道德经》、《庄子》以及葛洪的著作;三十岁时加入灵宝派。他还积极参与制作炼丹丹药,但多次未能成功(Strickman 1979, 152)。

道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药物专家,他对药物和医学领域有浓厚兴趣。在编纂《真诰》后不久,他撰写了一部重要的药理学著作:《本草经集注》,这是对《神农本草》的评论和再版,后者是一部汉代药理学著作,被认为是药物发明传说人物神农所著。道在原著的基础上将 365 种药物翻了一番,并重新整理了材料(502–557)(Predagio 2013, 968–71; Robinet 1993; Strickman 1979)。

陶弘景是另一个哲学和医学利益重叠的明显案例。他的兴趣显然包括道家哲学和实践、医学、药理学和炼丹术。

3.3 孙思邈

Sun Simiao 孙思邈 (581–682) 是医学实践的两部重要著作和一部道家长寿处方著作的作者。他被尊奉为“药王”。据说孙思邈在童年疾病后开始学医以增强自己的健康。他还治疗亲戚和邻居,并在唐朝都城长安附近行医。他还广泛旅行学习新的处方配方。完成第一本书后,他隐居在五柏山(后来被称为“药王山”),遵循道家原则。他拒绝了隋唐两朝的几个官职,更愿意治疗乡间普通百姓。

他的传记(在唐代两部标准史书中,翻译自 Sivin 1968, 81–144)强调了他对哲学的兴趣,特别是他对《易经》、《道德经》、涉及阴阳理论的著作以及《术数》数字计算的研究。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阴阳和五行理论以及宏观-微观对应关系的兴趣,即人体与宇宙之间的对应关系。他也是第一位在医德方面进行广泛写作的中国医生。

孙思邈是两部重要医学著作的作者。《千金方》(Qian jin fang 千金方,公元 652 年印刷)是一部包含草药疗法并回顾自汉代以来医学历史的综合性医学论文,共三十章。它包含了草药疗法,并回顾了自汉代以来的医学史,始于《黄帝内经》。

《千金方》的引言(第一章)描述了一位伟大医师的特征,并描述了不当行为,特别是对财富或声誉的渴望。据孙思邈所说,一位伟大医师不应关注地位、财富或年龄;他不应关心一个人是否有魅力,是朋友还是敌人,或者这个人是(汉)中国人还是受过教育。他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人,并且应该始终表现得好像在想着一个亲近的亲戚(第一章。有关翻译,请参阅 Unschuld 1979 年,29-33 页)。

_千金方_还包括有关饮食(第 26 章)、养生(养性,第 27 章)、脉诊(第 28 章)、针灸(第 29-30 章,针灸的结合)、按摩和运动的章节。他还对妇女(第 2-4 章)和儿童(第 5 章)的治疗感兴趣。许多章节涉及草药配方。孙思邈强调,草药配方的有效性取决于正确的辨识和制备,包括在正确的时间采集草药并正确干燥它们。他的配方来自过去的著名医师和他自己的同时代人,包括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他还编辑配方以消除非必要的成分。

第二本书是第一本书的补充。这本补充书(千金翼方,于 682 年印刷)记录了孙思邈三十年的个人经验,特别关注民间疗法。它增加了大约八百种配方,其中有两百种的采集和制备细节。其中一些是新草药,包括来自印度的草药。它还提到许多神秘和神奇的做法,包括驱魔、符咒、咒语以及描述对抗恶魔有效的针灸穴位。

孙思邈也是道家炼丹术的几部著作的作者,据信他曾实践过(他去世时年满 101 岁)。其中包括《太清丹经要诀》(约公元 640 年),这是一本约 30 种选定方法的选集(Sivin 1968, 262–264)。他的《攝養論》则提供了关于食物、睡眠习惯以及吉凶行动的月度建议(Predagio 2013,928)。

总的来说,孙思邈像葛洪和陶弘景一样,结合了对道家哲学、医学、药物学和炼丹术的明确兴趣。这些医生受到《易经》的阴阳理论和宇宙观以及《庄子》和《道德经》的哲学概念的启发。但是,尽管他们对哲学有浓厚兴趣,但他们的著作的主要贡献在医学、药理学和炼丹术领域。

4. 张锡纯论中国哲学与中医

医生张锡纯(1860-1933)的观点对中国医学和中国哲学之间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见证。张的一生正值中国从清朝过渡到现代的时期,这是一个中国主要知识分子忙于思考本土哲学和科学传统相对于外来知识,尤其是科学和医学的优劣之处的时期。

这些辩论的医学背景是中西医学之间的差异,以及传统中医在现代社会中的最佳角色。张是这些辩论的主要贡献者。张锡纯从小就接受父亲传统医学的培训,但他也受过中国哲学经典的教育。他成为“汇通学派”中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倡导者。关于张锡纯的生平,请参阅 Scheid 1995 年的第 5-6 页。

张的著作中包含一篇明确题为“论哲学与医学关系”的文章。这篇文章对本文的主题至关重要,因此值得长篇引述。张首先指出,最近(中国的)医学期刊指责传统中国哲学阻碍了医学的进步。他回应道:“他们的作者不了解哲学的用途,也不了解哲学实际上是医学的基础。”他引用了《诗经》中的一段话:“明明德于天下,保身自求多福”(《诗经》“郑民”,毛 260)。这段话指的是周宣王(公元前 827-782 年在位)的一位贤臣仲山甫。重点在于“保身”不仅意味着保护自己免受盗贼或强盗的侵害,还意味着保护自己免受疾病和疾病的困扰。但是,张继续说,引文的要点在于人们必须具备智慧和明智的天赋。他们还必须系统地研究智慧和美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自己。

接下来,他将“聪明智慧并保护自己”的组合与古代隐士所称的“养生之道”联系起来。在他看来,古代的养生实践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哲学。

他继续论述,那些具有君子仁爱之心并理解养生实践的人希望帮助他人能够养护自己的生命。然而,对于那些不运用理解和智慧来保护自己的人来说,养生之道是不够的,他们自己也会生病:“因此,他们宣扬了哲学原则,并创立了医学和药学(药物学)学科,以帮助那些无法进行养生实践的人。”

然后,他继续将这种医学起源于哲学的特定医生,包括葛洪、陶弘景和孙思邈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所有这些伟大的医生实际上是撰写重要哲学著作的哲学家。

然后,他转向《黄帝内经》,该书以一章“上古天真论”开篇。书中写道:“上古之时,有真人,执天地之正,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筋骨若一,故能合于天地而久命”(《黄帝内经》1,翻译参考 Unschuld 2011, 42)。

张辩称,根据《内经》,这些实现者能够利用这些技术来转变他们的气质和性情,并实现无限寿命。因此,他从高古时期的实现者到中国哲学大家通过黄帝所归因的方法和理论之间建立了明确的联系。

他的观点是,尽管《内经》是一部医学论述:“它必然以哲学开篇,并将哲学视为如何保护自己的研究。人们必须首先能够保护自己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向他人展示如何保护自己。将哲学视为保护自己的途径,就是通过哲学原则,我们才能通过转变我们的气来保护我们的身体。服用药物是保护他人身体的途径,只有首先完全了解自己身体中气的转变,[医生] 才能向他人展示如何调整他们自己身体中气的转变。” 他总结道:“由此我们理解,哲学是医学的真正源头,或者说医学是哲学的自然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内经》明确指出医学研究必须从哲学开始。” 他总结道,哲学如何会阻碍医学?(张锡纯 1918–1934,296–98)。

5. 结论

总之,这个简要的论述涉及了中国哲学与中国医学发展之间的重要问题。哲学文本显然在几个方面影响了医学。首先,两者都根植于_气、阴阳_和_五行_理论,以及基于它们的宏观-微观类比。然而,就像在科学的情况下一样,哲学文本主义者从_方士_等其他社会群体中脱颖而出。尽管如此,我们可以追溯到几个医学领域中的哲学关注,特别是“养生”实践的持续历史,这最初在哲学文本中被描述,但由葛洪、陶弘景和孙思邈等医生和炼金术士进行了详细阐述。这种联系被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生和医学改革者之一张锡纯明确地描述为医学的基础。

Bibliography

  • Baopuzi neipian jiao shi 抱樸子内篇校釋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Master Who Embraces Simplicity) , Wang Ming 王明 (ed.), Beijing: Zhonghua shuju, 1996.

  • Campany, R., 2002, To Live as Long as Heaven and Earth: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Ge Hong’s Traditions of Divine Transcendent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Csikszentmihalyi, M., 2004, Material Virtue Ethics and the Body in Early China, Leiden: Brill.

  • Csikszentmihalyi, M., and M. Nylan, 2003, “Constructing lineages and inventing traditions through exemplary figures in early China,” T’oung-pao, 89 (1-3): 59–99.

  • Despeux, C., 2018, Taoism and Self Knowledge: The Cha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erfection (Xiuzhen tu), Boston and Leiden: Brill.

  • Furth, C., 1986,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Gao Riguang 高日光, 1996, “Ge Hong 葛洪,” in Zhuzi baijia da cidian 諸子百家大辭典 (Dictionary of Philosophers), Feng Kezheng 馮克正 and Fu Qingsheng 傅慶升 (eds.), Shenyang: Liaoning renmin chubanshe, p. 87.

  • Graham, A. C., 1986, Yin-Yang and the Nature of Correlative Thinking, Singapor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 –––, 1986b, Chuang-tzu: The Inner Chapter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 Han shu 漢書 (Standard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Beijing: Zhonghua shuju, 1962.

  • Harper, D., 1998, Early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 –––, 1999, “Warring States Natural Philosophy and Occult Thought,”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M. Loewe and E. L. Shaughnessy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813–84.

  • Ho, Peng-Yoke, 2007, Explorations in Daoism: Medicine and Alchemy in Literature, J. P. C. Moffett and Cho Sungwu (eds.), with a foreword by T. H. Barrett, London: RoutledgeCurzon.

  • Huainanzi 淮南子 (Huainan Annals), Zhuzi jicheng edition.

  • Huang Di neijing zhang ju suo yin 黃帝內經章句索引 (Concordance to the Huang Di neijing), Ren Yingqiu 任應秋 et. al. (eds.), Beijing: Renmin weisheng chubanshe, 1986.

  • Kalinowski, M., 2004, “Technical Traditions in Ancient China and Shushu Culture in Chinese Religion,” in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Volume 1: Ancient and Medieval, J. Lagerwey (ed.),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p. 223–248.

  • Keegan, D. J., 1988, “The Huang-ti Nei-ch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il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ructur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Knoblock, J. and J. Riegel, 2000, The Annals of Lü Buwei: A Complete Translation and Study ,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Lai Chi-Tim, 1998, “Ko Hung’s Discourse of Hsien-Immortality: A Taoist Configuration of an Alternate Ideal Self-Identity,” Numen, 45 (2): 183–220.

  • Li, Ling 李零, 1993, Zhongguo fang shu kao 中國方術考 (Study of the Magical Arts of China), Beijing: Renmin Zhongguo chubanshe.

  • –––, 2000, Zhongguo fang shu xu kao 中國方術續考 (Supplementary Studies of the Magical Arts of China), Beijing: Renmin Zhongguo chubanshe.

  • Lo, V., 2001, “The Influence of Nurturing Life Culture,” in Innov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E. Hsu (ed.),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Stud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9–50.

  • –––, 2005, “Self-cultivation and the Popular Medical Traditions,” in Mediev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unhuang Medical Manuscripts, V. Lo and C. Cullen (eds.), London: RoutledgeCurzon, pp. 207–290.

  • Lo, V. and C. Cullen (eds.), 2005, Mediev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unhuang Medical Manuscripts, London: RoutledgeCurzon.

  • Lo, V. and P. Barrett (eds.), 2018, Imagining Chinese Medicine, Boston and Leiden: Brill.

  • Lloyd, G. E. R., 1996, Adversaries and Authorities: Investigations into Ancient Greek and Chinese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loyd, G. E. R., and N. Sivin, 2002, The Way and the Word: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Early China and Gree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Lü shi chunqiu jiao shi 呂氏春秋校釋 (Springs and Autumns of Master Lü), by Lü Buwei 呂不韋 (291?-235 BCE), Chen Qiyou 陳奇猷 (ed.), Shanghai: Guji chubanshe, 1984

  • Ma, Jixing 馬幾興 (ed.), 1992, Mawangdui gu yi shu kao shi 馬王堆古醫書考釋 (Explanation of medical documents from Mawangdui), Hunan: Hunan kexue jishu chubanshe.

  • Mawangdui Hanmu boshu 馬王堆漢墓帛書 (The Silk Manuscripts from the Han Tombs at Mawangdui), Mawangdui Hanmu boshu zhengli xiaozu (ed.), Volume 4, Beijing: Wenwu, 1985.

  • Metailié, G., 2015,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Pt. 4. Traditional Botany: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Needham, J., 1979, The Grand Titration: 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d West, Boston: G. Allen & Unwin.

  • Needham, J. and Wang Ling, 195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 1: Introductory Orient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Ngo, V. X., 1976, Divination Magie et Politique dans la Chine Ancienn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Predagio, F. (ed.), 2013, The Encyclopedia of Daoism, 2 volumes, London: Routledge.

  • Qing Xitai 卿希泰, 1994, Zhongguo daojiao 中國道教 (Chinese Daoism), Shanghai: Zhishi chubanshe, vol. 1, pp. 236–238.

  • Raphals, L., 1998, Sharing the Light: Representations of Women and Virtu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 2005, “Craft Analogies in Chinese and Greek Argumentation,” in Literature, Religion, and East-West Comparison: Essays in Honor of Anthony C. Yu, E. Ziolkowski (ed.), Wilmington: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 pp. 181–201.

  • –––, 2008–2009, “Divination in the Han shu Bibliographic Treatise,” Early China, 32: 45–101.

  • –––, 2013, Divination and Prediction in Early China and Ancient Gree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5, “Science and Chinese Philosoph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5/entries/chinese-phil-science/.

  • Rickett, W. A., 1985, Guanzi: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from Early China, Volume 1,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98, Guanzi: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from Early China, Volume 2,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Robinet, I., 1993, Taoist Meditation: The Mao-Shan Tradition of Great Purit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 1997, Daoism: Growth of a Religion, trans. P. Brooks,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Sailey, J., 1978, The Master Who Embraces Simplicity: A Study of the Philosopher Ko Hung, A.D. 283–343,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 Scheid, V.,1995, “The Great Qi: Zhang Xichun’s Reflections On the Nature, Pathology and Treatment of the Daqi,”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49 (5): 5–16.

  • Shi ji 史記 (Annals), by Sima Qian 司馬遷 (?145-?86) and others, Beijing: Zhonghua, 1959.

  • Sivin, N., 1968, Chinese Alchemy: Preliminary Stud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69, “On the Pao P’u Tzu Nei Pien and the Life of Ko Hong (283–343),” Isis, 60: 388–391.

  • –––, 1982, “Why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Did Not Take Place in China – Or Didn’t It?” Chinese Science, 5: 45–66.

  • –––, 1988,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Imperial China – The State of the Fiel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7: 41–90.

  • –––, 1990,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Chinese History,” in Heritage of Chin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P. S. Ropp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64–196.

  • –––, 1995, “State Cosmos and Body in the Last Three Centuries B.C.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95(1): 5–37.

  • –––, 1995b, “Taoism and Science,” in Medicin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China: Researches and Reflections (Chapter VII, pp. 1–72), Aldershot: Ashgate (Variorum Collected Studies Series).

  • –––, 1998,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Now and Anon.,” Positions, 6(3): 731–762.

  • –––, 2007, “Drawing Insights from Chinese Medicine,” in New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K. L. Lai (ed.), 34: 43–55.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to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2.

  • –––, 2015, Health Care in Eleventh-Century China,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 Strickman, M., 1979, “On the Alchemy of T’ao Hung-ching,” in Facets of Taoism: 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 H. Welch and A. Seidel (ed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 123–192.

  • –––, 2002, Chinese Magical Medicine, B. Faure (ed.),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Tessenow, H. and P. Unschuld, 2008, A Dictionary of the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Theobald, U., 2013, “Ge Hong 葛洪,” in Feng Kezheng and Fu Qingsheng (eds.), Zhuzi baijia da cidian, Shenyang: Liaoning renmin chubanshe, p. 87, available online.

  • Unschuld, P. U., 1979, Medical Ethics in Imperial China: A Study i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1986, Medicine in China: A History of Pharmaceutic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2003,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2016, Huang Di nei jing ling shu: The Ancient Classic on Needle Therapy. The Complete Chinese Text with an Annotated English Transla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Unschuld, P. U. and H. Tessenow, 2011,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Huang Di’s Inner Classic – Basic Questions, 2 volum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Ware, J. R., 1981, Alchemy, Medicine & Religion in the China of A.D. 320: The Nei P’ien of Ko Hung, rpt;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 Watson, B. (trans.), 2013, The Complete Work**s of Zhuangz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Wells, M.,2003, “Self as Historical Artifact: Ge Hong and Early Chinese Autobiography,” Early Medieval China 9: 71–103.

  • Wong, Ming (trans.), 1987, Ling-shu. Base de l’acupuncture traditionnelle chinoise, Paris: Masson.

  • Yamada, Keiji 山田慶兒, 1979, “The Formation of the Huang-ti Nei-ching.” Acta Asiatica, 36: 67–89.

  • Yates, R. D. S., 2005, “Medicine for Women in Early China: A Preliminary Survey,” Nan Nü, 7(2): 127–181.

  • Zhang Xichun 張錫純, 1918–1934, Lun zhexue yu yixue zhi guanxi 論哲學與醫學之關係 (Concerning The Relation of Philosophy and Medicine) in Yi xue zhong zhong can xi lu 醫學衷中參西錄 (Records of Heart-felt Experiences in Medicine with Reference to the West), rpt. Taiyuan: Shanxi kexue jizhu chubanshe, 1990, pp. 296–298.

  • Zhou Yimou 周一謀, and Xiao Zuotao 蕭佐桃, 1987, Mawangdui yi shu kao zhu 馬王堆醫書考注 (Investigations and Notes on the Medical Books from Mawangdui), Tianjin: Tianjin kexue.

  • Zhou Yimou 周一謀 (ed.), 1994, Mawangdui yi xue wenhua 馬王堆醫學文化 (The Medical Culture of Mawangdui), Shanghai: Wenhui chubanshe.

  • Zhuangzi ji shi 莊子集釋 (Collected Explanations of the Zhuangzi), ed. Guo Qingfan 郭慶籓, Beijing: Zhonghua shuju, 1961.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hinese Philosophy: science | Daoism

Copyright © 2020 by Lisa Raphals <lisa.raphals@ucr.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