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语境论 contextualism, epistemic (Patrick Rysiew)

首次发布于 2007 年 9 月 7 日星期五;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12 月 15 日星期二。

认识论语境主义(EC)是一个最近备受争议的立场。EC 大致上认为,知识归属所表达的内容——即 S“知道”p 的主张——部分取决于归属者的语境中的某些因素,因此这一观点通常被称为“归属者语境主义”。由于这样的话语是依赖于语境的,因此归属是否真实也是如此。典型的 EC 观点将关键的语境特征确定为归属者对 p 真实性的实际利害关系,或者归属者对知识存在怀疑的突出性。典型的 EC 观点认为,随着利害增加或怀疑更加严重,语境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如果要表达真实,就需要 S 处于更好的位置,以满足归属者的主张“S 知道 p”。相比之下,关于知识的不变论者认为,归属者语境中的这些因素不会影响真实“知识”归属必须满足的标准。

除了标志着对传统认识论假设的重要背离外,外部主义被认为为某些关于知识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怀疑论者,同时也最符合我们日常的“知识”归因实践。接下来描述了外部主义的主要形式,以及对外部主义的主要论据和主要反对意见。在此过程中,外部主义与某些其他观点相比较,既有亲缘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一些最近的历史,作为背景说明

EC 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发展。然而,在 20 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几种有时重叠的思潮,以某种方式将背景因素置于某些认识论问题的核心地位,从而为 EC 铺平了道路。

其中一种观点是关于认识标准的多元主义可能性。在某种情况下,这种观点表现为对怀疑论的回应,声称存在两种“知道”的意义——一种强烈或哲学的,另一种是弱的或普通的(参见,例如,Malcolm 1952)。维特根斯坦(1953 年,1969 年)关于意义和使用之间关系以及“语言游戏”多样性的一些主张也为关于认识概念和/或术语的更全面的语义多元主义开辟了道路。此外,在预示当代语境主义者方法论的举措中,有基于案例的多元主义论证:Hector-Neri Castañeda 部分基于日常例子提出“什么算作知道”可能取决于情境(1980 年,217),Gail Stine 声称“我们的知识概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在不同情境中适用更严格的标准”(Stine 1976,254)。

其次,出现了与知识相关的替代(RA)方法。尽管在 Fred Dretske(1970 年,1981a,b)和 Alvin Goldman(1976 年)的手中,RA 方法旨在作为知识以证明为中心的解释的替代方案,但它也像“知”的多重意义策略一样,承诺了一种给予怀疑主义应有的方式,同时限制了它对我们日常知识主张的威胁。核心的 RA 概念就是知道 p 只需要排除相关的非 p 替代方案。这提供了一种限制怀疑主义威胁的方式,因为怀疑的可能性可能并不是通常相关的(参见 Austin 1946 年,113,88)。

各种具体的反事实理论在排除的含义和相关性标准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是否与“客观情况中实际存在的可能性”有关(Dretske 1981b, 63; 参见 1981a, 131),或者与主体的心理/交际背景有关(Goldman 1976, 89; 1989, 147)。但是,鉴于在给定命题的相关替代方面存在一些有趣的变化,我们有可能存在相应的知道 p 所需的变化,因此在这里也存在一种多元主义。

第三,一些哲学家开始更加强调将认识主体、活动和/或成就视为在先前未被充分重视的社会方面。 (有关讨论,请参见 Goldman 和 O'Connor 2019 年。)这里包括 Richard Rorty(1979 年)的“认识论行为主义”,以及也许是 David Annis 首次明确表述的“语境主义”认识论理论。 Annis 的理论涉及的是理据,而不是知识,并且它依赖于主体的语境而不是归因者的。根据 Annis 的观点,“人是社会动物……但当涉及到信念的理据时,哲学家们倾向于忽视这一事实”(1978 年,215 页)——更具体地说,他们倾向于忽视“对理据至关重要的语境参数”的存在(同上,213 页):一个人只有在能够应对表达真实怀疑的某些异议时才能被证明相信 p,而这些异议的表达者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主体正在接受医学博士学位的考核,那么提出异议的人必须具有适当的机构角色)。

最后,在讨论盖蒂尔案例时,社会因素与认识论问题的潜在相关性也引起了关注。特别是,针对涉及没有拥有的证据的案例,约翰·波洛克(1986 年,190-193 页)援引哈曼(1968 年,1980 年)的观点,后者又归功于索萨(1964 年)的想法,他提出我们“社会上期望”我们意识到某些事情,并且这种期望会影响一个人是否知道。但如果是这样,如果这种期望存在某种变化,那么对于知识的标准也会有类似的基于社会的变化。

在刚提到的每一个观点或运动中,背景在认识论中至关重要,这种重要性在更传统的分析著作中并未反映出来。然而,它们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因此,有一些观点——比如 Annis 的观点,他打算作为对基础主义和一贯主义的替代——涉及关于知识或理据的实质性主张。另一方面,刚提到的一些观点的支持者显然关心的不是知识或理据本身,而是我们在谈论这些事情时使用的语言项目。例如,Castañeda 的目标之一是阐明“‘知道’的语境语义”(1980 年,209 页)。

因此,对于刚刚勾勒出的观点,关于上下文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异:有时它是以“知识”归属的主体为基础来构想的,包括他/她的环境特征;有时,关注的是那些归属“知识”的人的事实,而不是被归属“知识”的主体(除非是自我归属)。

根据上述观点,在这两个维度上确定某一理论或理论家的位置——实质性与语义取向;主体与属性者对背景的概念——并不总是清晰的。在当前的认识论研究中,“语境主义”用于指代这两个现在更清晰区分的思路之一,对每个思路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分开进行的。因此,在实质性方面,我们有迈克尔·威廉姆斯(1991 年,2001 年),他关心的是提供一种替代“认识论现实主义”的观点。根据后者的观点,知识和/或合理信念的典范具有某种基础的“结构统一”,使它们都成为某种特定类型的实例(1991 年,108-109 页),独立于任何“情境、学科和其他情境变量因素”(同上,119 页;2001 年,159 页以下)。相比之下,正如威廉姆斯所辩护的,语境主义——他认为杜威、波普尔、奥斯汀和维特根斯坦等人都持有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在与后一类型的因素相关时,命题才具有任何认识论地位(同上),并且没有必要假设认识论研究的对象具有某种基础的统一性。与此同时,在语义方面,我们有一些人物,他们都强调属性者“知识”的事实的重要性——诸如“说出这些句子的发言者的目的、意图、期望、预设等”(科恩,1999 年,187-188 页;参见德罗斯,1992 年,1995 年,2009 年;海勒,1999b,117 页以下)——影响了一个“知识”句子的特定表达。

这些一般情境主义的关系——实质性和语义性,我们可以称之为——是有趣且重要的。但正如已经指出的,本文将重点关注语义观点:EC,因此是归因者情境主义。

进一步澄清

再次,EC 是一个语义论题:它涉及“知识”句子的真值条件,和/或由其言辞表达的命题。[4] 这个论题是,只有相对于一个由语境确定的标准,一个“知识”句子才表达一个完整的命题:改变标准,你就改变了句子表达的内容;在非语境情况下,却没有表达这样的命题。在这方面,“知识”言辞被认为类似于涉及无争议的语境敏感术语的言辞。例如,通过言辞表达了什么命题

  1. 下雨了。

  2. 我饿了。

  3. 那是红色的。

这取决于说话者的位置或身份,以及指示物的指称。同样,有可能(尽管并非普遍接受,参见 Capellen 和 LePore,2005a 和 b),“高度”和“平坦度”是依赖于语境的,因为在应用这两个谓词时可能会考虑到不同的标准,从而影响所说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话语的真值取决于语境,因为它们的真值条件或者说所表达的命题是如此依赖于语境。也就是说,并非(1)-(3)中的每个句子都有固定的真值内容,其真值取决于语境。相反,这些句子表达的命题取决于说话者的位置(1)、说话者的身份(2)等等。只有相对于这些事实,这些句子的具体内容才会有所不同,而它们的具体内容取决于语境。对于 EC 也是如此。称“知识”句子的真值是依赖于语境的是误导性的(例如,Rieber 1998,190,Cohen 1998,289 和 2014,70)。根据 EC,这些真值的变化仅仅是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了不同的命题。

同样,即使 EC 是关于“知识”句子真值条件的论文,它也不是关于所归因的“知识”性质的论文。同样地:‘我’的令牌反身性对自我没有形而上学的含义,‘这里’是一个指示词并不意味着谁在哪里或者在某个位置是什么,等等。因此,当归因者语境主义被描述为涉及知识的性质或暗示是否知道取决于语境时,这也是误导的(参见 Bach 2005 年,55 页,注 4 中的一些例子)。EC 关注的是标准,不是针对所归因的“知识”,而是针对术语‘知识’及其相关表达的应用(Feldman 2004 年,24 页;参见 Cohen 1999 年,65 页;Bach 2005 年,54-55 页)。

因此,EC 是一个认识论理论,因为它涉及使用“知识”和类似表达的句子,而不是使用非认识论术语的句子;它不是关于任何认识论属性或关系本身的理论。然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当 EC 的各种支持者阐述他们偏爱的观点时,所得到的理论之间的差异反映了知识领域主要理论之间的一些重要分歧。

最后,EC 应该与一般的语义-语言学方法或被称为“语境主义”的一系列论点区分开来,后者认为语境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某些基本的语言问题,尤其是意义本身,至关重要。(参见,例如,Recanati(1989,1994,2005),Searle(1980)。)

3. 支持 EC:显然不一致的知识主张,怀疑和日常

正如其支持者通常承认的那样,语境主义是需要通过论证才能接受的:需要努力去思考,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有两个主体,在心理上完全相同,具有完全相同的历史和关于 p 的证据等,但只有一个主体对于‘S 知道 p’表达了一个真理:我们似乎更倾向于直觉不变主义者。正如一位领先的语境主义者所说,许多人抵制语境主义的论点,“那些接受[它]的人通常只是在经过哲学思考后才接受它”(科恩 1999 年,78 页)。

但是,尽管批评者认为批判性认识论存在很多争议,但据其支持者称,它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因为尽管批判性认识论本身并不是一个实质性的认识论理论,但据说它能够解决某些明显的认识论难题。更具体地说,据说批判性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应对某些情况的方式,在这些情况中,我们明显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知识”主张,每个主张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尽管这些难题并非完全属于怀疑主义的范畴,但批判性认识论提供了解决怀疑主义问题的方案,这在讨论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因此,这是一个自然的起点。

3.1 一个怀疑的谜题

考虑一种怀疑论证形式,引起了主要的语境主义者的关注(例如,科恩 1986 年,1988 年,2014 年;德罗斯 1995 年;内塔 2003a 和 b;参见汪格尔 1975 年)。 (我们可以称之为“SA”,代表“怀疑论证”。)让“h”代表某种怀疑假设,例如,我只是一个被刺激以获得我所经历的那些经历的脑浆液中的大脑。让“p”代表一个我似乎知道的平凡的外部世界信念,例如,我有手。以下是论证:

SA 构成一个谜团,因为(a)每个前提都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至于 P1,我怎么知道我不是一个在罐子里的无身体大脑?挥动我的手臂?那只会给我一些挥动手臂的经验,而一个在罐子里的大脑也可以有。至于 P2,它只是知识封闭原则的一个实例,许多人认为这是公理。但是(b)考虑到我们的直觉反怀疑主义,C 似乎极不可信,尽管(c)SA 似乎是有效的。

乍看之下,我们面临一个悖论——一组独立可信但似乎相互矛盾的命题。因为这是问题所在,对 SA 的完整解决方案将做两件事(DeRose 1995):解释背后看似矛盾的想法中哪些应该被拒绝,以及为什么;同时也解释为什么我们最初认为应该拒绝的想法是可信的。

3.2 语境主义解决方案的一般形式

乍看之下,似乎只有三种可能的对 SA 的回应:

  1. 我们可以接受怀疑的结论;

  2. 我们可以拒绝 P2 和它所依赖的封闭原则;或

  3. 我们可以拒绝 P1。

对于 EC 来说,重要的是这个想法:这三种选择并不穷尽对 SA 的可能回应。而且,根据 EC 的支持者,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通常认为怀疑主义是不可接受的,封闭原则是极具说服力的,但也很难看出 P1 怎么可能是错误的。但如果(i)-(iii)都不是对 SA 的吸引人回应,那还有什么可以否认的呢?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iv):我们对知识的概念是深度不一致的,而认识论悖论如 SA 因此是无法解决的(Schiffer 1996, 2004)。但这让许多人觉得并不比接受怀疑主义更令人满意。与(i)一样,(iv)是一个尽可能避免的结果。

幸运的是,根据 EC,还有另一种出路:(v)我们可以否认 SA 的结论威胁我们的直觉反怀疑主义。根据 EC,要记住,一个被表达为“知识”句子的命题取决于上下文。因此,如果一般来说,“S 知道 p”的话语是真实的,只有当主体有真实的信念并处于强大的认识位置时,就会有变化的标准来规定主体的认识位置必须有多强才能使被表达的句子表达出真理。

在一般形式上,语境主义者对 SA 的解决方案涉及声称 SA 中存在某种影响或反映上下文变化的因素。在推理过程中,标准发生了戏剧性的向上转变,规定了“S 知道 p”表达真实性所需的条件。通过引入高标准的语境,SA 结论的表述之所以表达了真实性,是因为它表达的是主体在关于她有手这个命题上并不处于非常强大的认识位置。但这当然与她符合更不严格的标准相容,比如在普通语境中适用的标准。因此,DeRose 说:

我们普通的认知主张受到怀疑论者明显强大攻击的保护,同时也解释了怀疑论论点的说服力。 (DeRose 1992, 917)

当然,只有当我们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认为怀疑论威胁到我们对“知识”的普通主张时,后者才能得到解释。语境主义者试图通过声称,胜任的说话者可能没有意识到涉及“知识”的句子的语境敏感性来解释这一点:

这使他们误以为某些知识归属存在冲突,而实际上它们是相容的。因此,语境主义将知识归属的语义与一种错误理论相结合——即主张,能力讲话者被语境主义的语义系统地误导了。 (科恩 1999 年,77 页;另见:科恩 2014 年,72 页;德罗斯 1995 年,40-41 页;1999 年,194 页;2004b,37 页;2009 年,159 页)。

3.3 一些特定形式的电子商务

尽管前述对怀疑论点的一般形式在语境主义者中被广泛接受,但语境主义的不同支持者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观点版本,因此对这些论点中发生的事情的解释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因此,罗伯特·诺齐克(1981 年)以提出知识需要敏感信念而闻名,其中一个人对 p 的信念(通过特定方法 M 形成)是敏感的,只有当 p 为假时,他才不会相信(通过 M)p。虽然他并不认为敏感性是知识的一般条件,并且并不关心对知识本身的解释,但基思·德罗斯(DeRose 1995, 36)建议,如果 S 相信 p,p 为真,且 S 的认识位置使他对 p 的信念是敏感的,那么“S 知道 p”的表述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表达真理。至于 SA 的情况,P1 的简单陈述引发了对知识的非常高标准,因为相信我不是 BIV 显然是不敏感的;在这些非常高的标准下,P1 是真实的。至于 P2,德罗斯声称它“无论以何种认识标准来评估都是真实的”(ibid., 39)。然而,在 SA 中,P2 是根据 P1 引入的非常高标准来评估的。但是,那么 SA 结论为真的唯一解释是在 P1 引入的异常膨胀标准下。C 的真实性因此允许我们在低标准下(通常情况下)正确地说我们“知道”我们有手。

DeRose 的外部主义 EC 是外部主义的,因为它运用了一个概念,即敏感性,这个概念已经出现在某些知识的外部主义理论中。马克·赫勒的 EC 品牌也是外部主义的,既是可靠主义的精神,也是 RA 方法的一个实例。根据赫勒的观点(1995 年),一个信念形成过程必须有多可靠,才能使“知识”的归因表达一个真理,这取决于语境,即上面介绍的归因者意义上的语境;相关的替代方案是这样的,即如果所讨论的过程在语境上要求的程度上是可靠的,主体将能够区分这些替代方案和实际情况。

相比之下,斯图尔特·科恩对于知识的观点是内在主义的。根据科恩的说法,“知识”继承了其指示性特性,而这一特性源自“合理”的特性。合理性存在程度之分;而被视为合理的标准——即,达到“知识”表达真理所需的合理性水平——受到“显著性规则”的约束,即一个人的证据/理由必须足够好,以排除显著的错误可能性。怀疑论者所做的是突显某些非常规的非 p 可能性,导致了对证据/理由的优劣标准大幅提高。

与科恩的观点类似的是大卫·刘易斯(1996)的观点。根据刘易斯:

主体 S 知道命题 P 当且仅当 P 在 P 的证据未排除的每种可能性中成立;等价地,当且仅当 S 的证据排除了每种不是 P 的可能性。(1996, 551)

为什么这不仅仅是绝对主义,从而大大缩小了我们可以真正知道的范围?因为根据刘易斯的观点,“每个”这个概念的延伸被限制在特定的对话领域中。因此,刘易斯认为,在任何特定情况下,某些非 p 的可能性将被“适当忽略”。至于是什么决定了一个给定的可能性是否被适当忽略,刘易斯提出了一些规则,包括注意规则:“一个没有被忽略的可能性就是因此没有被适当忽略” 。这就是为什么刘易斯认为怀疑论者的论点是如此令人难以抗拒的原因。因为怀疑论——事实上,认识论一般——就是突出某些错误可能性。例如,考虑我们是否知道自己不是 BIVs,就像评估 SA 的第一个前提所要求的那样,就是因此不忽略这种可能性。如果一个人的证据确实不排除这种可能性,那么根据刘易斯的观点,我们实际上拥有大量的知识,但这种知识是“难以捉摸的”:“仔细研究它,它立刻消失了”。

Michael Blome-Tillman(2009 年,2014 年)提出了对 Lewis 观点的修改。具体来说,Blome-Tillman 建议用以下前提规则取代 Lewis 的注意规则:

如果 w 与 C 中说话者的语用预设相容,那么在 C 中就不能忽视 w。(2009, 256; 2014, 20)

在这里,“实用预设”应该按照 Stalnaker(1974 年,2002 年)的建议理解。正如 Blome-Tillman 所述,

x 在 C 中实用主义地预设 p [当且仅当] x 在语言使用中表现出,好像她相信 p 是 C 中的共同基础。(同上)

Blome-Tillman 认为,由此产生的预设认知语境主义比 Lewis 的更优越,至少因为它允许提到或思考怀疑可能性并不一定会对特定“知识”主张的内容和真值产生影响——它是否会产生影响取决于它是否影响或反映了参与方的实用前提的转变。

EC 的其他版本则将标准的变化直接用于证据的归因。对于 Robert Hambourger 来说,这是“知道一个命题所需的证据量”,这个量“随着谨慎标准的变化而变化”(1987 年,260 页,重点添加)。对于 Ram Neta 来说,受到上下文敏感标准约束的并不是说出“S 知道 p”的真实陈述所需的证据量,而是主体的某些心理状态是否算作证据。相关规则再次与 Cohen 和 Lewis 提出的规则相似:

当一个人提出一个假设 H,这个假设是相对于 S 在 t 时刻知道 p 的未排除的反可能性时,一个人会限制在评估上下文中计算的内容...作为 S 在 t 时刻的证据体系,只包括 S 在 t 时刻拥有的和将会拥有的那些心理状态,无论 H 是否为真。

通过利用这个规则,怀疑论者能够否定某些心理状态——例如,与我当前的体验(如)看到我的手有关的那些——作为证据。尽管,再一次地,当相关的怀疑可能性没有被提出时,这些经历就足以作为证据,足以真实地断定“我有手”这一知识。

一些理论家提出,涉及“知道”的句子的语境敏感性是由于某些解释关系和主张中的更一般的语境敏感性。例如,Steven Rieber(1998)提出,一般来说,S 知道 P 当且仅当“P 的事实解释了为什么 S 相信 P”(1998,194)。然而,根据 Rieber 的观点,解释总是至少隐含对比的,一个事物是否解释另一个事物将取决于哪些对比是显著的。正如刚刚提到的,Rieber 的理论涉及知识关系本身;因此,在第 1 节的术语中,它将被视为实质性的语境主义观点。但是,Rieber 的观点显然更适合被解释为语义理论,就像刚刚概述的其他观点一样。因此,应用于 SA,其结论实际上表明的是类似于:

我的相信自己有手而不是我是一个无手的 BIV 并不是因为我有手而不是我是一个无手的 BIV。

然而,我是一个没有手的 BIV 通常不是我有手的一个显著的对立可能性。因此,C'的真实性与我通常声称“知道”的说法是相容的,因为后者可能严格表达了这样一个命题:我有手而不是我的手被截肢并用假肢替换是我相信我有手而不是我已经截肢并用假肢替换的原因。

另一个具有解释关系和主张的 EC 版本是 John Greco 的(2003 年,2008 年,2009 年)。 Greco 观点的核心是关于知识的某种图景 - 即它是可信的真实信念; 当一个人知道时,他相信真相是由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但是,何时才能真正将真实信念的获得归因于代理人呢? 这就是情境问题的进入点。 因为一般来说,对于给定事物、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可以有不同的 - 尽管重要的 - 但不竞争的解释。 现在我们有了支持 EC 的论据:归因“知识”涉及给予信用; 信用归因涉及一种因果解释; 但因果解释需要一种语境主义语义; 因此,“知识”归因也需要一种语境主义语义(2009 年,107)。

正如本节讨论所揭示的,形式逻辑中有很多变化的空间——正如乔纳森·夏弗(2005 年,115 页)所说,“上下文的轮子转动的是哪种认识论装置”,以及关于控制这种转变的确切机制或规则。然而,相关理论家普遍一致认为,上下文应该从属性者的兴趣、目的、期望、显著可能性等方面来理解。此外,他们一致认为,从这些角度理解,上下文会影响“知识”句子的真值内容——实际上,这种现象正是怀疑论论证的力量所在和解释所在,尽管它也揭示了为什么这些论证并不威胁我们对“知识”的普通主张。

当然,正如一些支持者所指出的,语境主义者并不被迫对怀疑论者是否以及/或在何种情况下成功提高标准持任何观点(科恩 2001 年,92-93 页;2014 年,71-72 页;德罗斯 2006 年,第 6 节;2004a;2009 年,第 4 章)。然而,语境主义承诺提供对怀疑谜团的合理回应一直是其主要卖点之一。因此,如果事实证明怀疑论者很少或从不能够提高“知识”-归因句的真实性标准,那么语境主义者将失去一些东西。因为那样一来,就需要其他解释来解释像 SA 这样的论证的明显力量。

3.4 每日案例

尽管语境主义者声称他们的观点承诺提供对 SA 等怀疑难题的新颖和吸引人的解决方案,但他们也强调了他们认为与我们普通的“知识”归因实践一致的 EC。他们说,在那里,我们也发现怀疑论论证所利用的同样的语境敏感性的证据。正如 Hookway 所说的一般性主张:“我是否能正确地声称拥有知识似乎取决于我所参与的对话背后的目的”(1996 年,1)。

由于几个原因,不应忽视对日常案例的吸引力非常重要。首先,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许多哲学家质疑 EC 在回应怀疑主义方面的有效性。如果他们是对的,那么 EC 的回应有效性不是唯一的基础就非常重要。其次,正如 Keith DeRose 所说,“在解决怀疑主义时,语境主义者对知识的不同标准的吸引力如果没有非哲学性谈话中的独立理由,看起来是无动机和临时的”(2002 年,169 页)。但事实上,DeRose 说,“接受关于知识归属的语境主义的最好理由来自于知识归属(和否认知识)句子在普通的非哲学性谈话中的使用:在某些非哲学性语境中普通说话者将认为是‘知识’的东西,在其他情况下他们会否认是这样的”(2005 年,172 页;2006 年,316 页;2009 年,47 页)。同样,科恩声称,以下示例“强烈[暗示]知识的归属是与语境相关的”(1999 年,59 页):

玛丽和约翰在洛杉矶机场考虑乘坐一班飞往纽约的航班。他们想知道这班航班是否会在芝加哥中转。他们听到有人问乘客史密斯是否知道这班航班是否会在芝加哥停留。史密斯看了他从旅行社得到的航班行程单,回答说,“是的,我知道—它确实会在芝加哥停留。” 结果玛丽和约翾在芝加哥机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商务联系人要见。玛丽说,“这个行程单有多可靠?可能有印刷错误。他们可能在最后一分钟改变了时间表。” 玛丽和约翰一致认为史密斯并不真正知道飞机是否会在芝加哥停留。他们决定向航空公司代理查询。

再次,语境主义者声称,将使用“知道”一词的句子的真实条件视为依赖于语境,可以最好地解释我们“知识”归因行为中的灵活性。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虽然存在不同的 EC 具体版本,但语境主义者倾向于认为,在日常情况下,例如刚刚描述的情况,主体“做对”的实际重要性增加,往往会提高形式为‘S 知道 p’的句子的真实标准。(请记住,尽管在第 2 节中强调了一个观点:即在“高风险”情况下,这样一个句子的表达发生变化,变成了更苛刻的命题——我们没有一个固定的这样的命题,在更苛刻的语境中应用不同的真实标准。)结果是,在高风险情况下,“知识”否定(玛丽和约翰的主张)可能是真实的,而不会影响低风险主张“知道”(由史密斯本人)的真实性。然而,采用这种方式解决两个“知识”表述之间明显的不兼容性的原因是什么呢?

低风险索赔为真很重要,因为这保留了我们直觉上的反怀疑主义:如果你不能基于普通、非蕴涵证据(比如航班行程单上印刷的内容)来知道,我们将不得不否认很多我们普通的“知识”主张。但是,有人认为,拒绝“高风险”似乎也是正确的,这就是为什么相关的(成对的)案例构成了一个难题。而且 EC 使我们能够保留这样的感觉,即在这种情况下,两位发言人都在适当地发言,“适当地说的内容是真实的”(DeRose 2005, 181)。然而,如果我们认为约翰和玛丽的更严格标准过于苛刻——如果他们对史密斯的“知识”否定是错误的——那么,我们不仅必须拒绝他们所说的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感觉,而且“很难看出玛丽和约翰应该如何描述他们的情况”:

他们拒绝依赖行程表,显然是谨慎的。他们在芝加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然而,如果史密斯根据行程表知道飞机会在芝加哥停留,他们应该说什么呢?“好的,史密斯知道飞机会在芝加哥停留,但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核实。”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很难理解。 (科恩,1999 年,58-59 页)

但如果我们接受 EC,我们就可以避免不得不理解这些说法,也不必解释为什么我们错误地认为玛丽和约翰所说的是正确的: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怀疑的语境中,某人在“高风险”语境中使用的句子和他/她的“低风险”对应者使用的句子都可以是真实的,因为它们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发表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12])它们所表达的命题实际上并不冲突。

简而言之,语境主义承诺在我们对某个“知识”主张/否认的真实性方面提供了灵活性,与我们准备断言的“知识”句子的真实条件(因此,真值)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假设说话者意识到,无论是多么含蓄,通过“S 知道(/不知道)p”的话语所表达的内容是与语境相关的,这解释了我们在“知识”归因行为中的灵活性。

3.5 其他情况,其他差异——彩票,盖蒂尔,封闭

有一些关于日常事务的知识主张(/否认),尽管它们涉及日常事务,但似乎可能会引发怀疑的后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前面的例子中,对史密斯否认知识的做法就是这样。另一个例子涉及彩票悖论。因此,虽然在公平彩票中持有中奖彩票的概率可能极小(假设有很多彩票和只有一个中奖者),许多人对认为任何一个持有彩票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彩票不是中奖者感到犹豫。但是,如果按照可错误主义的说法,一个人不需要有保证信念真实的证据才能知道,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些语境主义者(例如,科恩 1988 年,1998 年;刘易斯 1996 年;内塔 2002 年;瑞伯 1998 年)建议,我们可以通过与解释怀疑悖论和日常“知识”归属之间的表面矛盾相同的手段来解决彩票悖论:简而言之,在彩票案例中,我们不愿意将“知识”归属于主体,只是因为错误的可能性已经变得突出;但如果我们转而关注他的彩票获胜的极低概率,那么他“知道”自己会输可能看起来是正确的说法;并且,正如上文所述,语境主义使我们能够将这两个相关主张都视为表达真理,尽管在不同的语境中。

一些语境主义者再次尝试将扩展到盖蒂尔问题,尤其是 Lewis(1996 年)和 Greco(2003 年,2009 年)。根据他们的观点,语境主义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被证明为真实信念的案例不能正确地被称为“知识”,正如盖蒂尔所展示的。(关于盖蒂尔问题,请参阅 Ichikawa 和 Steup 2018 年第 3 节)。但这在语境主义支持者中仍然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举措。(例如,Cohen 1998 年和 Heller 1999b 年批评 Lewis 在这一点上。)

此外,关于知识的语境主义者对于上文 3.1 节提到的封闭原则的地位存在一些分歧。尽管马克·赫勒持异议(见注 7),但大多数人认为封闭原则应该被保留,但也应该被视为仅在特定语境下成立,以免模棱两可。正如这种分歧所表明的,对封闭和 EC 的看法是不同的问题。因此,EC、封闭和 RA 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支持/拒绝,而不必对其余问题采取立场。

最后,尽管各种 EC 的特定版本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大,但它们在对该观点的关键讨论中往往会淡化。对 EC 的反对意见(a)否认 EC 确实具有所声称的优势,(b)声称 EC 具有某些问题特征或后果,和/或(c)声称 EC 实际上并不构成对据称激发它的数据做出的最佳回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 EC 的这些反对意见是针对中心语境主义命题本身的,因此与任何特定语境主义理论的细节无关。

批判性反应,情境主义回应

4.1 一些最初的反对意见

在对外部主义的一些异议中,有些比其他的更容易处理。例如,弗雷德·德雷茨克对语境主义者对怀疑问题的回应提出了异议:

怀疑主义作为关于普通人所知的信条,不能通过放在怀疑者口中而变为真实。然而,将知识视为一个指示…似乎会导致这种结果,或者非常接近这种结果。因此(等等原因),我拒绝它。 (Dretske 1991, 192)

然而,语境主义者可以回答说,即使它允许怀疑论者成功地陈述一些真理,从而轻松地证明怀疑论是真实的,也不正确地说 EC 使怀疑论成为真实。假设它这样做需要否认 EC 观点,即“知识”句子具有上下文敏感的内容,因此怀疑论者的否定是真实的,而牺牲了我们对“知道”的普通主张的真实性。(正如我们将很快看到的,有另一种解释德雷茨克的反对意见的方式,从而不会以这种方式失误。)

对于对 EC 的第二个不太有效的反对意见,请考虑帕勒·尤格劳的观点,即 EC 授权了奇怪的对话,例如以下对话:

那是斑马吗?

是的,这是一只斑马。

但你能排除它只是一匹精心涂绘的骡子吗?

不,我不能。

所以,你承认你不知道那是斑马?

B: 不,我当时知道那是斑马。但在你的问题之后,我不再知道了。 (1983 年,183 页)

然而,至少有一些版本的外部主义并不授权这种对话。根据它们的说法,B 的最后回答是不正确的。一旦 A 提到了伪装斑马的可能性,B“知道”它是斑马需要 B 能够排除那种可能性,而 B 无法做到。根据这些版本的外部主义,如果 B 随后承认他并不“知道”那是一只斑马,那么 B 将是在说真话(DeRose 2000)。

根据基思·德罗斯(见上文,第 6 节)的说法,EC 许可的是 B 关闭对话的合法方式,只限于像:

我以前是这样的,如果说“B 知道这是一匹斑马”这样的话会表达一个真命题,但现在这样的话会表达一个不真实的命题。

尼古拉·孔帕(2002 年,5 页)观察到欧共体似乎也允许 B 说。

如果我早些时候说过“我知道这是一只斑马”,那么我就会表达一个真理,但我并不知道这是一只斑马。

Kompa 将这称为“欧洲委员会的一个不愉快后果”。一个类似的情况是,当明确将“知道”相对化到相关标准时,人们可能会将其视为。

我知道它是斑马,但我不知道它是斑马。

正如 Kent Bach(2005 年,58-61 页)所说,EC 中没有任何东西排除这些主张的合法性。毕竟,它们只是明确表达了根据 EC 相关话语所表达的命题。但语境主义者可能会回答说,任何与这些主张相关的不愉快或陌生感都源于我们未能充分意识到所讨论表达式的语境敏感性。(比较 Cohen(2001 年,89 页)如何回应 Feldman(2001 年,77 页)的某种反对意见。)这种错误理论是否有问题是一个单独的问题,将在下文讨论。

EC 关注的是“知识”,而不是知识,这可能有助于缓解对 EC 的其他担忧。正如上文所述,刘易斯在讨论他的语境主义理论时说了一些引人注目且令人不安的事情。例如,他说一旦提出了某些怀疑的可能性,“[知识] 就消失了”(1996 年,560 页)。但他的理论之所以暗示这一点,只是因为刘易斯在一个怀疑的可能性没有得到适当忽略并且没有被他的证据排除的语境中使用了‘知识’这个词。一个语境主义者可以主张这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令人不安。刘易斯的理论并不意味着这种消失延伸到怀疑论语境之外的“知识”普通主张。它们仍然是真实的。因为它暗示了相反的情况,刘易斯谈论知识“消失”,而不是‘知识’句子表达的某些命题的虚假,这是误导性的(参见巴赫 2005 年,54-55 页,和德罗斯 2000 年)。

4.2 EC 和怀疑主义

尽管提醒 EC 是一个语义或元语言论题有助于化解某些异议,并揭示 Lewisian 对该观点的表述是误导的,但也为语境主义者更难以反驳的异议铺平了道路,即它并未成功回应怀疑论。

在这个抱怨的一个版本中(例如,Feldman 2001,Conee 2014),有人说 EC 本身并不产生解决 SA 的语境主义者的结果,例如。例如,在普通语境中发出的“知识”句子的表达的命题并不仅仅由 EC 本身保证为真;只有一个关于“知识”主张的真实性所需的实质性理论(在语境中)才能产生这样的结果。在另一个版本中,反对意见仅仅是 EC 并没有正确地表述怀疑论者的立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EC 认为怀疑主张仅相对于非常高的认识标准表达真理。但是,反对意见认为,怀疑论者和非怀疑论者之间争议的焦点是我们实际拥有的证据的质量,以及我们是否满足我们甚至是我们普通的认识标准(参见 Kornblith 2000,27;Feldman 2004,32;参见 Feldman 1999,2001)。

尽管他愿意接受语境主义者的语义命题,厄内斯特·索萨(2000 年)同样认为它对认识论的普遍性有限影响。因为它仅限于某些元语言主张,EC 对怀疑论仅具有有限意义:在非怀疑论语境中,我们可以使用“S 知道 p”来表达真实的命题,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是否知道任何事情——这是我们在哲学语境中可以并且确实会思考的问题。EC 的支持者可能会否认“S 知道 p”的话语是否表达真实的问题是否有非语境化的答案。但索萨的反对并不意味着这些话语在任何语境之外具有真值。这一反对指明了一个或多个语境,即关于“知识”的哲学话语的语境。

对于 EC 的几位支持者已经回应了 EC 未能公平地描述和/或与怀疑主义进行争论的指控。尼塔承认这种抱怨可能适用于其他形式的 EC,但他声称,在他的版本中,怀疑论者“并非在提出我们未能达到异常严格的知识标准的乏味主张。相反,她声称我们未能达到知识的普通标准”(2003b,2)。然而,对此,反对者可能会坚持,正如尼塔所说,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怀疑论者之所以能够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她“不让某些心理状态算作证据”(同上)。有人可能认为这构成了对异常高认识标准的强加。

根据 Sosa(2000)的回应,Cohen(1999,79-80)写道,他认为怀疑论令人困扰的是,当我们说“S 知道 p”这种形式的话时,我们一直在表达虚假(参见 DeRose 2004b,37)。EC 的重点不是要表明我们知道,甚至我们的普通“知识”主张表达了真命题;相反,它是要将这些主张的假定真实性与 SA 的前提的显然真实性协调一致(Cohen 2001,95-96;DeRose 1995 以非常相似的方式描述了 SA 提出的问题)。EC 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做到这一点。但是,Sosa 反驳说,就非怀疑论者希望保留和捍卫“摩尔立场”而言,后者并不是一种关于普通情况下声称“知道”的人表达真理的元语言主张。相反,后者“是一种在哲学背景下采取的关于那时知道什么以及由此推断普通人知道什么的立场。至少它是一种关于人们在普通主张知道方面是否正确的立场,这与人们在形式为‘我知道 p’的普通话语中是否正确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一旦我们放弃客体语言并升华到元语言”,正如对 EC 的适当理解所需,“我们因此放弃了摩尔立场”(Sosa 2004,281)。

Sosa 的最后这一说法将我们带回到一个早期的观点。当认识论者仔细考虑我们的知识范围、各种怀疑论论证的说服力(或缺乏说服力)等问题时,似乎存在一种良好的意义,他们处于一个共同的背景之中(Conee 2014, 66)。在这个背景下,一些人否认我们知道很多,而他们反怀疑论的对手则坚称我们知道。但是,像 EC 提供的对 SA 的处理所暗示的那样,认为在这个背景下怀疑论者的主张是真实的并不是由 EC 本身授权的:知识句子所表达的命题可能在语境上是可变的,但这并不能告诉我们,在某个特定的语境,比如哲学争论中,哪些具体的命题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可以将前一节提到的 Dretske 对 EC 的反对理解为基本上是为了表达这一点。)

作为回应,语境主义者可能否认实际上存在由严肃的认识论讨论构成的单一共享语境。(DeRose 的 2004a 年作品以及他 2009 年的第 4 章对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还可以参考 Cohen 2014 年的 72-73 页。)同样,她可能会承认——正如上文所指出的(第 3.3 节),一些 EC 的支持者很乐意这样做——即语境主义者并不被迫对怀疑论者的主张是否表达真理以及/或在何种情况下表达真理持任何观点,同时仍坚持 EC 为解决诸如 SA 等难题提供了吸引人的基础(Cohen 2014 年,71-73 页)。当然,这样的举措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担忧。例如,如果没有由严肃的认识论讨论构成的单一共享语境,也许这对所有专业话语领域都是真实的。如果是这样,人们可能会担心这可能会导致所有专家之间的表面上的分歧消失。[14]

显然,关于 EC 在解决怀疑问题方面的有效性还远未确定。然而,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认为怀疑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也可能取决于超越对 EC 本身的认可的特定语境主义观点的事实。

4.3 EC 的错误理论

据说 EC 的主要吸引力之一是它能够解决一些看似矛盾的个别合理主张,而不需要我们否认其中任何一个。正如 Crispin Wright 所说,EC 吸引人的一大部分原因在于它似乎能够实现对某些(潜在的)顽固争议的“‘无过错’观点,在这些争议中,我们手头没有一个可以使一方在损害另一方的情况下变得正确的进一步事实概念”(2005 年,240 页)。

然而,正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语境主义者致力于某种错误理论。毕竟,EC 是正确的,应该是一个相当近期的发现。此外,在那些语境主义者说在其中演讲者关于谁“知道”/不知道的情况下并不冲突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他们不能同时说真话的感觉。例如,我们对各种事物“知道”的普通主张似乎是怀疑论者在否定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怀疑论似乎提出了一个问题,EC 被认为构成了一个新颖解决方案的原因。语境主义者试图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认为——更一般地说,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在某个“高风险”案例中所说的内容与在其“低风险”对应案例中所说的内容不兼容——他们建议我们未能充分理解语境主义的语义和/或忠实地跟踪语境的变化(参见,例如:Cohen 1999,77;2001,89;2014,73;参见 DeRose 1999,194;1995,40-41;2004b,37)。

根据对 EC 的另一个经常提出的反对意见(例如 Schiffer 1996,Hofweber 1999,Rysiew 2001,Hawthorne 2004,Conee 2014,Williamson 2005a,Egan 等 2005),其错误理论存在问题。正如史蒂芬·席弗所阐述的那样,反对意见简单地认为,根据语境主义者所声称的方式,我们会被“自己的话语所迷惑”(同上,329),这是不可信的,因为“如果知识句子在语境主义者所要求的方式上是指示性的,说话者会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同上:328)。

这是一个好的反驳吗?乍看之下,似乎不是。例如,就上文所述,这两个前提分别是相当合理的,论证似乎是有效的,但结论似乎是不太合理的。因此,“有些合理的东西必须被否定”(DeRose 1995, 2; 强调添加)。因此,EC 并非完全无过错的观点可能意味着,正如 Timothy Williamson 所辩论的(2005b,第二部分),慈善本身并不支持它。但为什么认为语境主义者的错误理论是有问题的呢?这是 Cohen 对于关于 EC 错误理论的担忧做出回应的方式之一(2014,82-83)。DeRose(2006;2009,第五章;也请参阅 Montminy 2009)以类似的方式回答:例如,如果你向一组受试者提出 SA,并询问他们是否认为结论与“知道”这样一件事的普通主张相矛盾,有些人会说“是”,有些人会说“不是”。如果 EC 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许多人对此视而不见,等等。因此,无论哪种观点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EC 还是不变主义,普通说话者中的相当大一部分都受到“语义盲目”(Hawthorne 2004, 107)的困扰。

在评估对所考虑的反对意见的这种类型的回应时,重要的是要区分两个问题:首先,考虑到情境主义者的错误理论本身是否合理。其次,该理论是否引发了情境主义观点内部的任何问题。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关于语境主义者所说的至少在我们的“知识”归属中发生的错误类型,存在先例。例如,通过隐含地提高标准——引起对先前被忽视的凸起等的注意——你可以让一个胜任的说话者认真对待“平坦怀疑”,即认为没有什么是真正平坦的观点(科恩 1999 年,78-79; 2004 年,193; 2014 年,73,82-83)。但这只能发生是因为,

尽管对于平坦性的归因是依赖于语境的,但能力强的说话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可能错误地认为,在标准极端的语境中,他们不愿意归因平坦性与他们在日常语境中的归因平坦性相矛盾。 (科恩,2001 年,91 页;1999 年,79 页)

然而,当某些话语句之间的明显不兼容实际上是由于它们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命题时,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任何看似不兼容的情况都会消失。因此,我们可能会在是否堪萨斯是平坦的问题上“意见不一”,但一旦澄清你指的是相对没有山丘,而我指的是完全没有丘陵,我们很快就会一致认为我们一直都是正确的。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当他们面对这个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提议性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时,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Conee 2014, 68, 78; Feldman 2001, 73, 77–78; Rysiew 2001, 484–485)。

考虑到这种差异,科恩指出,我们已经知道“有不同程度的能力讲者对语言中的上下文敏感性视而不见”(2014 年,74 页)。像“我”和“现在”这样的指示语的上下文敏感性很容易发现,“平坦”这个词的上下文敏感性稍微困难一些。对于“知道”,“即使经过一定程度的反思,对于能力讲者来说接受上下文敏感性可能会非常困难。可能需要微妙的哲学考虑来解决悖论,以便‘看到’‘知道’的上下文敏感性”(同上)。

支持后一种建议的案例包括托马斯·霍夫韦伯(1999 年,98 页以下)所称的“隐藏的相对性”。例如,根据霍夫韦伯的说法,我们的说法“八月是夏季月份”假定我们在北半球。说话者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即使知道的人也不觉得在发表相关类型的句子时有必要明确这一参数。因此,当席弗(Schiffer)说“普通人不会梦想告诉你,他的意思是他知道相对于某某标准而言 p”(1996 年,326 页以下)时,这本身并不能表明没有这种相对性在起作用。

然而,霍夫韦伯的隐藏相对性是否为我们对“知识”句子的语境敏感性的所谓无知提供了一个模型,目前尚不清楚。因为,虽然许多英语熟练的说话者并不知道“夏季月份”的(所谓的)相对性,一旦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并不积极抵制其被明确表达。然而,当知识句子中的所谓相对化被明确表达时——“史密斯不知道飞机在芝加哥停靠”,等等(巴赫 2005 年,第 I 部分)——它们经常会遭到抵制,并被视为突出表明 EC 的有争议性特征。

此外,正如 Hofweber 所说(1999 年,101-2 页),关于“夏季月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解释为什么所讨论的相对性对许多说话者来说可能是隐藏的,即使在那些意识到它的人中,也很少被明确表达——即大多数与我们讨论此类事物的人地理位置接近。由于这个原因,与半球的相对性很少对“夏季”一词的使用产生影响。而关于语境主义的证据要求在决定“知识”句子的真值条件时,这个或那个语言社区中的标准之间存在一些有趣的变化,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知识”归因行为中受到对这一事实的意识的指导。

最后一点提出了关于上述语境主义者错误理论的第二个问题,即该理论是否引发了与语境主义观点内部相关的问题。因此,在关注的情况(例如 SA、机场示例等)中,我们判断说话者所说内容是否“真实和适当”的驱动因素是否如语境主义者所说,是我们对语境敏感性的意识。因此,语境主义者必须在信任我们掌握“知识”句子的语境敏感性之间“保持微妙平衡”,同时又归因于我们未能完全掌握它。

最后,正如 Ram Neta 所观察到的,在 Hofweber 的案例中,人们对于所涉及现象的某些世俗事实一无所知。而

语境主义者并不想说,我们对知识归属的语义无知是由于我们对知识真实本质的无知。相反,它应该是由于我们对这些归属的内容如何取决于语境因素的无知。(2003a,404)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与指涉各种世俗现象相反,“语境”通常被语境主义者认为指的是说出那些句子的发言者的目的、意图、期望、预设等等。 (合理地说,这些东西与决定所表达的平坦属性的归因有关。)

根据一些人(例如 Rysiew 2001, 485, 507)的观点,霍夫韦伯的隐藏相对性与语境主义者所声称的不同之处加剧了对后者错误理论的担忧。因为这似乎暗示了“我们的语义自我认识能力”存在着相当明确的缺陷(Neta 2003a, 408):说我们混淆了语境(Cohen 2014, 82)意味着我们在发出“知识”句子时对我们的意图、目的等存在混淆。这种情况有时确实会发生。(Neta—同上,407-408—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案例。)尽管如此,无论它是否构成了“语义自我认识”上的缺陷,确切地说,如果我们能解释为什么许多人在接受其他术语的语境敏感性时很难接受 EC 的真理,那将是很好的。科恩曾暂时提出价值考量可能解释这一点:

我们重视理由和知识。但情境主义理论是贬值的。关于知识的情境主义认为,我们大部分日常的“S 知道 P”的表述是真实的,即使在这些情况下的认知位置的强度不符合我们最高标准。同样,关于平坦性的情境主义认为,我们大部分日常关于“X 是平的”这种句子的表述是真实的,即使 X 的表面可能不完全平坦。

换句话说,语境主义是一种“好消息,坏消息”的理论。好消息是我们有很多知识,许多表面是平坦的;坏消息是知识和平坦并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我们发现在平坦性的情况下更容易接受这一点,因为对平坦性的归因并没有像对知识/理由的归因那样具有规范力。(2005a, 61–2; cf. 2004, 193)

目前尚不清楚这个建议的解释是否代表了一种进步。最多,它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能会对“知识”通常指代的内容感到失望;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难以认识到所谓的上下文敏感性。无论如何,现在应该清楚,我们已经超越了上下文主义者对普通说话者本身的错误归因的考虑。虽然我们在我们的内隐语义理解方面并非无可挑剔,但为了 EC 而声称的特定无知是值得争议的。

4.4 语言问题

根据 EC,“知道”是一个依赖于语境的术语。然而,在 EC 的支持者中,关于哪种语言模型最能捕捉这一事实的讨论相对较少,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因此,科恩(1988 年,97 页)将“知识”称为“一个指示词”,汉堡格(1987 年,262 页)将其比作“大”,赫勒(1999a,206 页;1999b,121 页)表示它是一个模糊的术语,德罗斯在某个时候(1992 年,920-921 页)使用指示词“这个”的类比,但对于“知道”适当的模型往往持保留态度。

然而,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无论采用哪种模型,围绕“知道”和类似表达的语言数据并不符合真正具有上下文敏感性的预期。例如,杰森·斯坦利(2004 年)认为,与“平坦”和“高”的术语不同,“知道”并不明显可分级。因此,用“非常高”来描述某人是有意义的;但是,虽然我可能会说某人“非常了解”某事,但“非常”在这里似乎并不起到程度修饰符的作用。而且,尽管“合理”的程度显然是可分级的,即使可分级足以支持上下文敏感性,但从知识需要理由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知道”也是上下文敏感的(参见科恩 1999 年,第 60 页)。斯坦利认为,“知道”也不像指示词(如“我”,“这里”)或关系术语(如“敌人”)那样行为。

在相关论点中,约翰·霍桑指出,对于明显依赖于语境的术语,我们自然会采用“澄清技术”。前一节中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我对你声称堪萨斯是平坦的提出异议,指出前方有一个小的上升。与其承认错误(“让步”)或简单地重复你的主张(“坚持己见”),你澄清道:“嗯,我的意思是这里几乎没有山。” 霍桑的观点是,在“知道”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乎没有澄清技术;而“正是通过澄清技术,对语境依赖性的敏感性得以体现”(2004 年,104-106)。

赫尔曼·卡佩伦和厄尼·勒波尔(2003)最终认为,根据某些真实语境敏感性测试,"知道" 并不合格。(在他们的讨论中,像 4.1 节中提到的 EC 的“不愉快后果”所示例子占据主导地位。)

欧洲委员会对这些论点的回应各不相同。评论 Stanley 的 Barbara Partee(2004)同意“知道”确实不同于“高”,但也许有更好的模型可用。Nikola Kompa(2002)建议,“知道”的语境敏感性最好理解为一种独特的“不特定性”。而 Rob Stainton(2010)虽然同情“知道”本身并非语境敏感的说法,但认为 EC 的“精神”是可以挽救的:如果陈述/断言的内容受到语用决定因素的影响,那么在不同使用“知识”句子时所陈述的内容可以在真值条件上有所不同,即使“知道”本身并非语境敏感。(在这里,EC 与其语言哲学的同名理论之间存在联系,该理论在第 2 节中提到。根据后者的一个表述,作为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所说的内容”受到额外语义因素的重要影响。Charles Travis 在 2005 年的一篇论文中也显示了类似的联系。)

彼得·拉德洛认为,关于可分级性的问题是判断“知道”是否依赖语境的标准太过粗糙。拉德洛不同意霍桑对于“知道”澄清性设备的普遍性的看法,并认为有充分理由认为其语义包括变量标准的占位符。与德罗斯(2005)一样,拉德洛将 EC 视为“普通语言”哲学的一部分,并以此精神呈现了谷歌搜索结果,其中包含“...按客观标准”,“...有一定把握”,“...该死的...”等子句与“知道”的使用相伴。后者是更多需要考虑的数据,以考虑 EC 的可能语言基础。总的来说,即使在不同领域中做出一些评价性判断时使用了不同的标准,甚至明确提到了这一点,也不能立即得出相关术语的语境主义语义是正确的结论(Conee 2014, 64)。例如,我们在做出陈述时使用的一些标准被理解为仅仅是指导方针或经验法则,并非陈述的真值条件的直接应用。关于如拉德洛所引用的数据的适当处理的问题——例如,相关话语是否涉及“知识”的语境可变标准的明确化,或者传达了超越单词本身编码的信息——在这里与最初用于激发 EC 的考虑一样频繁地出现。

4.5 进一步问题 — 认识模态、思维、信息的保存和传递、实践推理、态度报告

关于 EC 能否解释某些其他数据的能力存在疑问。Andy Egan 等人(2005 年)认为相对主义而非 EC 才能正确解释认识情态的语义。根据相对主义(见第 6 节),知识句子的真值取决于在评估它们的语境中所使用的标准,而不是在主体或属性者的语境中使用的标准。Bach(2005 年,66 页)和 Feldman(2004 年,27 页)质疑语境主义模型是否适用于一个人对各种“知识”句子是否表达真理的思考。Timothy Williamson(2005a,100-101 页)和 John Hawthorne(2004 年,109-110 页)提出了关于记忆和证词中信息保存的相关担忧:存储或传达“S 知道 p [加上某个日期索引]”的信息可能会导致问题,因为随后使用该信息的情境可能存在不同的标准。此外,Williamson(同上,102 页及以下)认为 EC 由于偏向属性者而不是主体因素,不尊重主体作为决策实践中问题内容的解决者的自主性。Hawthorne(同上,98 页及以下)认为 EC 对包含“知道”一词的命题态度报告有不合理的后果。

对于批评是否对外部主义有效存在争议。 (例如,参见 DeRose 1995 年,6-7 和 Rieber 1998 年,197 页,关于将外部主义扩展到一个人的思想; DeRose 2006 年,第 4 节; 2009 年,161-166; 以及 Cohen 2005 年,201-206 回应 Hawthorne 关于信念报告的论点。)然而,无论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何看法,更不用说之前提出的问题,只有在存在一些可行的相关数据的替代解释时,我们才有理由拒绝外部主义——特别是对于第 3 节中描述的明显不一致的“知识”主张。而如果我们能够在不引入新的“知”的语义观点的情况下解释这些数据,那将大大削弱外部主义的论据。

4.6 数据的一些不变主义处理方法

在 EC 的批评者中,至少出现了三种这样的解释。由于每种解释都旨在保留我们通常知道许多事情的想法,因此在相关的“低标准”案例中授予知识被视为表达了一个真理。因此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一旦提高了标准,拒绝给予同一主体知识似乎是正确的,即使通常被视为认识论相关特征的任何内容都没有改变。尽管它们并不明显竞争,但每种试图以非语境主义术语解释这一点的方法都侧重于不同的因素。以上述第 3.4 节中描述的机场示例为框架,仅概述,这些非语境主义提议的示例如下:

4.6.1 实用因素

根据一些学者(例如 Blaauw 2003, Black, 2005, Brown 2006, Hazlitt 2007, Prades 2000, Pritchard 2010, Pynn 2015, Rysiew 2001, 2005, 2007),实用因素解释了相关的知识归因行为。在机场案例中,约翰和玛丽互相明显地想要确保他们对飞行计划的认识位置非常强大——足够强大以排除印刷错误的可能性,例如。拥有这种强度的认知位置可能或可能不是知道所必需的。无论如何,“S 知道 p”都意味着 S 处于良好的认知位置——这就是为什么授予某人知识涉及将他们视为有权相信的原因。但如果玛丽和约翰认为他的证据不足以消除他们的担忧,那么授予史密斯这样的权利(说“他知道”)并将他描述为处于良好的认知位置将会很奇怪。相反,通过否定史密斯的知识,他们能够表达这样一个看法,这个看法似乎不仅相关而且正确,即他的认知位置不够好,以至于他们不需要进一步核实。如果他们将相关话语传达的含义读到所说的句子上,知识的否定将使他们感到表达了一个真理。

归因知识的心理前提

一些哲学家提出了一个基本上是心理学解释的理由,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否认高标准案例中的主体知道。以下是其中一个提议:

玛丽并没有说“史密斯知道飞机会在芝加哥停留”,甚至坚称其否定,是因为她自己的信念状况。因为她不确定史密斯的行程是否可靠,她自己也没有足够的信心相信飞机会在芝加哥停留。因此,她无法合理地将这一知识归因给史密斯,因为如果知识意味着真相的话……不仅如此,她还必须否认自己知道这一点,因为她认为这还没有被证实。而且,由于史密斯没有证据表明她没有,她必须否认他也知道这一点。

在类似的精神中,Adler(2006)建议这些情况最好解释为主体对 p 的信心减弱,后者并不意味着缺乏信念。与此同时,Nagel(2008)指出,当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有很大的利害关系时,我们通常期望他们在确信信念之前进行更多(/更勤奋)的证据寻求行为。因此,我们自然会将高标准案例中的主体归因为缺乏坚实的信念或受损的准确性,这两者都可能导致判断主体不知道。此外,即使在主体不与评估者对某些错误可能性的担忧相同的情况下,认识自我中心主义——我们天生倾向于高估他人与我们信念和态度的共享程度——可能导致评估者将这些担忧投射到主体身上。如果主体没有进行预期的额外证据寻求行为,她将再次被判断为匆忙,并且不知道(Nagel 2010a,b)。

4.6.3 突显性、冲突论点和聚焦效应

当我们发现人们似乎在某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时,通常是因为在问题的两侧都有考虑因素,其中没有一个可以轻易被忽视。而一个人关注的是哪一个因素,可能会影响他对所讨论命题的真实性的看法。例如,如果玛丽和约翰关注史密斯可能出错的各种方式(例如,因为行程表上的印刷错误),这可能会让他们认为他不知道,特别是如果关注一种可能性会让人高估其概率的话。(尤其参见 Feldman 2001, 74–78。有关类似观点,请参见 Williamson 2005a, 112; 2005b, 226; Hawthorne 2004, 164-165; Conee 2014, 76–79; 以及 Rysiew 2001, 502–505。)Gerken 也提出了一个相关的建议,他的“认知焦点偏见”理论包括以下“语境显著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对于代理 A 而言,q 是 S 知道 p 的语境显著的替代条件是 A 将 q 作为 S 知道 p 的认知相关的替代条件进行处理。 (2013 年,50 页)

突显的概念与“可得性”有所区别,例如霍桑和威廉姆森所倚重的,上述原则用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能自然地,尽管错误地,否认在高标准案例中对某人的了解。

对于所讨论的数据,还提出了其他心理学解释。例如,Dinges(2016)认为,所讨论的案例缺乏详细说明,而那些考虑这些案例的人填补细节的合理解释导致这些例子及其引发的直觉反应实际上并不支持 EC。(正如 Dinges 所指出的-2016 年,222 页,注 3-DeRose 在解释某些似乎对 EC 构成问题的经验结果时采用了类似的策略;有关参考和讨论,请参阅 DeRose 2011 和 Rysiew 2011。)

毫不奇怪,即使在对 EC 持反对态度的人中,上述每个提议,无论是否主要是心理学上的,都是有争议的。(例如,Nagel 在 2010 年批评了对可用性启发式的引用。)而支持 EC 的人士对它们的可行性提出了特定的疑虑。例如,根据 Cohen(1999 年,80-82 页;2001 年,94 页)的观点,仅仅引用存在冲突论点并不能解释需要解释的事物。DeRose(1999 年,2002 年,2009 年)和 Cohen(1999 年)认为,通过语用学来解释相关数据的前景暗淡(Brown 2006 和 Rysiew 2001、2005、2007、2017 对此提出了回应)。

对于 EC 的进一步论证,以及一些非语境主义者的回应

5.1 可能性论和让步性知识归属

可以认为,如果知识需要基于证据相信所相信的内容,那么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知识。因此普遍接受可靠主义(科恩 1988 年,91 页)。因此,“让步性知识归因”(CKAs)的重要性(瑞西厄 2001 年)也是如此——即形式为“S 知道 p,但可能 q”的句子(其中 q 蕴含非 p)。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句子听起来非常奇怪:

如果你声称 S 知道 P,但你承认 S 无法排除一个不是 P 的可能性,那看起来你已经承认 S 毕竟并不知道 P。谈论可犯错误的知识,即使存在未排除的错误可能性的知识,听起来就是矛盾的。 (Lewis 1996,549)

如果刘易斯在假设相关话语仅仅是“公开、明确”的可怀疑性陈述方面是正确的,那么它们看似的不连贯表明,与我们日常的认识主张相反,“知识必须从根本上是不可错误的”(ibid.,549)。

刘易斯试图在可犯错误和怀疑主义之间找到一条路线,这涉及接受 EC:我们可以说,如果 S 的证据排除了“每一个”不是 p 的可能性,那么 S 知道 p(引文,551 页)。但由于“每一个”被限制在特定的交际领域(引文,553-554 页),并且在特定情况下某些不是 p 的可能性将被“适当忽略”,我们保持了直观上的非怀疑主义。

Jason Stanley(2005a)试图阻止 Lewis 转向 EC,并捍卫可辩论论点,反对认为让步性知识归属是不连贯的担忧。根据 Stanley,CKAs 不仅仅是听起来奇怪: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只是错误的。但这并不影响可辩论论点。如果 Lewis 引用的听起来奇怪的话语陈述了可辩论论点,那么其中的后半部分(例如,“S 无法排除一个不 _-p_的可能性”)表达了主体的证据并不蕴含 p 的思想,因此,否定与 p 相反的每个命题。然而,根据 Stanley,这并不是对认识可能性陈述的最佳阅读方式。Stanley 将 CKAs 引用部分解读为“S 无法排除一个不 _-p_的可能性”,意思是:S 有可能不是 p。他将这种陈述解读为:S 所知道的[与可辩论论点相反,S 的证据]并不以 S 明显的方式蕴含否定不是 p。 (参见 DeRose 1991,1999;和 Hawthorne 2004,24-28。)后一种说法与 CKAs 的第一部分相矛盾,后者表示 p 是已知的;因为 p 显然蕴含否定不是 p。因此,Lewis 引用的句子是自相矛盾的。但它们毕竟并没有捕捉到可辩论论点的思想。

Dougherty 和 Rysiew(2009)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策略来解释 CKAs 的奇特之处,同时保护可错误论和避免 EC。虽然他们承认 CKAs 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认识可能性,但他们建议将主体在认识上可能的事物看作是他的证据所不能排除的事物,而不是他所知道的事物。根据 Dougherty 和 Rysiew 的观点,CKAs 表达了正如 Lewis 所假设的可错误论观念。然而,根据 Dougherty 和 Rysiew 的观点,他们的奇特性对可错误论并不构成问题,因此也不会激发 EC,因为这种奇特性可以通过实用主义来解释。

对于刘易斯提出的问题,哪一个(如果有的话)是正确的,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关于 CKAs 的其他最近贡献包括 Dodd 2010,Littlejohn 2011,Dougherty 和 Rysiew 2011,Hawthorne 2012,Worsnip 2015 以及 Colgrove 和 Dougherty 2016。)但至少有这两种方式,非语境主义者可以反驳刘易斯的论点。

5.2 知识与断言

一些哲学家发现,当断言 p 时,人们很可能会将自己表现为知道 p 的样子。[23] 这里,对这个想法的一个途径是:如果我们的交谈受“合作原则”(CP)的支配,那么“说话”本身就意味着一个人努力满足某些信念-认知条件:格莱斯最大原则中的主要原则是质量原则,“努力让你的贡献是真实的”,以及它的两个更具体的子最大原则:

  1. 不要说你认为是虚假的话;

  2. 不要说你缺乏充分证据的话。 (Grice 1989, 27)

现在请注意,质量及其子最大值所涉及的属性与通常被视为知识的核心条件非常接近(只要我们对如何阅读 ii 持开放态度,例如,可以用“理由”替代“证据”)。因此,似乎如果一个人努力遵守 CP,那么只有在认为自己知道某事时才会断言某事。

根据一些人的观点,相同的想法可以通过说知识是“断言的准则”来表达。因此,蒂莫西·威廉姆森(2000 年,第 11 章)长篇捍卫了后来被称为“断言知识解释”的观点,即我们的语言实践受到规则的约束:“只有当你知道 p 时才能断言 p”(2000 年,243 页)。

基思·德罗斯认为,如果断言的知识解释是正确的,它提供了对 EC 的不同类型的论证,这被总结如下:

如果一个人有权利断言 P 的标准与构成“我知道 P”的真实条件相同,那么如果前者随着语境而变化,后者也会随之变化。简而言之:关于断言的知识观与可断言性的语境敏感性一起……导致了关于知识的语境主义。 (2002 年,187 页;参见 2009 年,106 页)

Several objections to this argument have been made. First, it is worth considering whether one couldn’t accept the idea, for reasons such as those outlined above, that in asserting one represents oneself as knowing, while not accepting the knowledge rule. According to Matt Weiner (2005), for instance, the knowledge rule is too strong, and the cases which motivate it can be handled by assuming the rule that proper assertions be true, along with conversational norms governing all speech acts. (Other accounts on which proper assertion requires something weaker than knowledge include Bach 2008, Douven 2006, Lackey 2007, and McKinnon 2015.) Second, Adam Leite (2007) argues that the direct argument for EC from the knowledge account of assertion rests on an equivocation on the notion of ‘warranted assertability’. (See too Bach 2005, 73–4, who also suggests that DeRose’s argument relies too heavily on first-person “knowledge” claims). In a similar spirit, John Turri’s “speech act contextualism” (2010) is expressly designed to show how the knowledge account of assertion is compatible with Epistemic Invariantism. Finally, Thomas Blackson (2004) argues, as Williamson (2005a, 111, n. 20) suggests, that DeRose’s argument does not favor EC over another recent view, Subject Sensitive Invariantism (see Section 6). Independently of EC, the 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asser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recent discussion (see Pagin 2016, Section 6.2).

知识归属的社会角色

围绕 EC 的许多辩论都涉及在不同语境中对“知道”特定用法的讨论 - 具体来说,它们的直觉真实性或虚假性。然而,爱德华·克雷格敦促我们不要直接关注“知道”及其同源词,而是应该问“知识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它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可能是什么,然后问具有该角色的概念会是什么样子”(1990 年,2,重点添加)。在很大程度上,多亏了克雷格的工作,最近对知识归属的社会角色进行了集中调查,一些人在这项研究中看到了对 EC 的新论据。

根据克雷格的说法,“知识概念的核心是关于人类处境的某些非常普遍事实的结果”(1990 年,10 页)。最显著的这种普遍事实是,我们必须依赖他人作为信息来源(1990 年,11 页),这反过来引发了需要某种方式来挑选出好的信息提供者的需求。在“最主观的”情况下,这种需求是为了找到一个信息提供者,除其他事项外,能够在此时此地对我来说是可接触和可识别的,并且在我关心的问题上像我所需求的那样可能是正确的(同上,84-85 页)。然而,“主观化”概念的高度目的相关性使其不适合发挥有效的人际作用。克雷格认为,为了实现信息的有用共享,个体必须在关于好的信息提供者的特征和存在的共同观点上达成一致。因此,形成“客观化”概念的压力——一个保留概念“共同核心”而不将其与特定个体的需求、能力和环境联系起来“因此随之而变化”的概念(1990 年,88 页)。克雷格的建议简言之,是认为知者的概念是一个好的信息提供者的客观化概念(同上,90-91 页)。

一些作家提出,广泛的克雷格式关于“知识”归因的社会角色的反思为 EC 提供了一条新的支持线索。因此,虽然克雷格的客观化过程旨在最小化对潜在信息提供者可靠性的判断的上下文相关性和可变性,但格雷科(2008 年,432-435; 2010 年,119-122)认为我们应该承认并接受后者。具体而言,格雷科建议,克雷格式的故事“支持归因者语境主义的一个版本,允许归因者的语境对主体实际环境中的利益和目的敏感”(2008 年,433; 2010 年,120)。(汉农 2013 年和麦肯纳 2013 年、2014 年也提出了类似观点。)

大卫·亨德森(2009 年,2011 年)还主张,通过反思“知识概念的要点或目的”,一种形式的 EC“获得了一种原则性的动机”(2009 年,125 页)。然而,亨德森还声称,他的“门控语境主义”具有尊重不变主义吸引力和动机的优点。与克雷格和格雷科一样,亨德森认为,“知识”归属的一个核心功能是将代理人认证为信息的良好来源。这些代理人可能属于应用实践或通用来源社区。在前者中,“归属者参与了针对某些实际项目的群体的门控”,他“应该在这些利益上具有语境投入”(2009 年,126 页);在这里,亨德森认为,我们找到了 EC 的一个新的理由。然而,当一个归属者为通用来源社区进行门控时,信息可能会被广泛分享,而且可能没有“简单明确的理解仅仅作为可行信息的内容”,我们得到了更加克雷格式的建议。

要被视为知道 p(在一个通用的信息源社区中),一个代理必须相对于 p 被定位,以便能够区分 p 的获得与所有可能相关的替代方案,这些替代方案可能涵盖所有可能利用它的社区,包括那些利害关系高的社区。(2009, 127)

这产生了类似于(2009 年,127 页)熟悉的不变主义,尽管仅限于某些情境:

对不变主义的吸引力在于将不变主义者对知识的语义标准视为各种语义标准之一。每个标准在特定语境下都是出于门户守卫的目的而被激发。 (亨德森和霍根,2015 年,99 页)

正如亨德森(2009 年,130-131 页)所指出的,设想中的情境主义和不变主义思想的结合可能会不稳定:实际的归因者是多个、重叠的社区成员;信息不断以多边方式共享等。这些因素是雷西厄(2012 年)在论证传统不变主义语义可能使“知道”更适合履行某些中心社会角色时所引用的考虑之一(有关回复,请参见汉农 2015 年)。这些主张让我们重新考虑情境主义是否与信息的传递和存储相契合(请参见第 4.5 节)。更一般地说,它们表明了某些数据对“知道”的语义产生的影响同样具有争议性,无论我们是在考虑该术语(或概念)的社会角色或功能,还是在考虑其特定用法时。

类似于 EC 的视图

我们已经看到,EC 的到来促使非语境主义认识论者更加关注知识归因的心理学和语用学等问题,以及我们实际的知识归因实践的各种特征。EC 还在其他竞争理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他们的支持者称,这些理论在适应激发 EC 的数据方面做得更好。这些观点是:

  • 对比主义,乔纳森·夏弗(例如,2004 年)是主要的支持者(但也参见卡尔亚莱宁和莫顿 2003 年)。

  • 主体敏感不变主义或利益相关不变主义——由杰里米·范特尔和马特·麦格拉思(2002 年,2007 年,2009 年),约翰·霍桑(2004 年)和杰森·斯坦利(2005b)在各种形式上进行辩护。

  • 相对主义,由约翰·麦克法兰(2005 年;2014 年,第 8 章)所捍卫的那种类型。

根据对比主义,"知道" 表示一个三元关系,其中包括对比变量在相关事物中。当未明确提供对比命题的身份时,对比命题的身份可能是“易变的”。因此,就像“简喜欢香草”这样的话语在提供草莓作为对比时可能表达一个真命题,但在提供巧克力作为对比时可能表达一个假命题一样,“简知道她有手”可能在对比是她在事故中失去手时为真,但在对比是她是一个无手的 BIV 时为假。(一些人认为对比主义是 EC 的一种形式;关于对比主义与 EC 的经典版本之间的区别,可参见 Schaffer 在他 2004 年的著作。)

根据主体敏感不变主义,一个主体是否知道取决于他/她的实际利益(或者,根据观点,主体对此的信念),尤其是正确性的实际重要程度。一般来说,在这个观点上,涉及的利益越大,知道就越困难。

根据相对主义知识观,关于“知识”的真值取决于在评估它们的语境中发挥作用的标准,而不是在发表它们的语境或主体的语境中发挥作用的标准。(当评估者与“知识”归属的主体相同时,这些标准当然是一致的。)

这些观点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无论是独立考虑还是与其他观点、EC 以及传统(不敏感的)不变论相比较,都是最近许多辩论的主题。对于 EC 本身的讨论也在继续进行。(例如,参见 Ichikawa 2017b 中收集的论文。)

Bibliography

[Pagination of in-text citations follows that of the reprint, where given.]

  • Adler, J., 2006, “Withdrawal and Contextualism”, Analysis, 66(4): 280–285.

  • –––, 2012, “Contextualism and Fallibility: Pragmatic Encroachment, Possibility, and Strength of Epistemic Position”, Synthese, 188: 247–272.

  • –––, 2017,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Testimon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7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7/entries/testimony-episprob/

  • Alston, W. P., 2000, Illocutionary Acts and Sentence Meaning,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Annis, D. B., 1978, “A Contextualist Theory of Epistemic Justificati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5(3): 213–219.

  • Austin, J. L., 1946, “Other Mind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XX. Reprinted in Austin’s Philosophical Papers, 3rd edition, 1979.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76–116.

  • Bach, K., 2005, “The Emperor’s New ‘Knows’”, in Preyer and Peter, eds., pp. 51–89.

  • –––, 2008, “Applying Pragmatics to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Issues, 18: 68–88.

  • Beebe, J. R., 2012, “Social Functions of Knowledge Attributions”, in Brown & Gerken (eds.), pp. 220–242.

  • Black, T., 2005, “Classic Invariantism, Relevance, and Warranted Assertability Manœuver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19): 328–336

  • Blackson, T., 2004, “An Invalid Argument for Contextualism”,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8(2): 344–5.

  • Blaauw, M., 2003, “WAMing Away at Contextualism”, Nordic Journal of Philosophy, 4(1): 88–97.

  • Blome-Tillman, M., 2009, “Knowledge and Presuppositions”, Mind, 118(470): 241–294.

  • –––, 2014, Knowledge & Presupposi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ady, M., and D. Pritchard, 2005, “Epistemological Contextualism: Problems and Prospect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19): 161–171.

  • Brandom, R. 1994, Making it Explici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rown, J., 2006, “Contextualism and Warranted Assertibility Manoeuvr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0: 407–435.

  • –––, and M. Gerken (eds.), 2012, Knowledge Ascrip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mpbell, J. C., M. O’Rourke and H. Silverstein (eds.), 2010, Knowledge and Skepticism (Topic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Volume 5),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Cappelen, H. and E. Lepore, 2003, “Context Shifting Argument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7: Language and Philosophical Linguistics: 25–50.

  • –––, 2005a, Insensitive Seman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 2005b, “A Tall Tale: In Defense of Semantic Minimalism and Speech Act Pluralism”, in Preyer & Peter (eds.), pp. 197–219.

  • Castañeda, H., 1980, “The Theory of Questions, Epistemic Powers, and the Indexical Theory of Knowledge”,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5: 193–237.

  • Cohen, S., 1986, “Knowledge and Context”,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3: 574–583.

  • –––, 1987, “Knowledge, Context, and Social Standards”, Synthese, 73: 3–26.

  • –––, 1988, “How to be a Fallibilis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ume 2: 91–123.

  • –––, 1998, “Contextualist Solutions to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Skepticism, Gettier, and the Lotter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6(2): 289–306.

  • –––, 1999, “Contextualism, Skepticism, and The Structure of Reason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3: Epistemology: 57–89.

  • –––, 2001, “Contextualism Defended: Comments on Richard Feldman’s ‘Skeptical Problems, Contextualist Soluti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3: 87–98.

  • –––, 2004, “Contextualism and Unhappy-Face Solutions: Reply to Schiffer”,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9: 185–97.

  • –––, 2005, “Knowledge, Speaker, Subject”,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19): 199–212

  • –––, 2014, “Contextualism Defended” and “Contextualism Defended Some More”, in Steup, Sosa, and Turri (eds.): 69–75, 79–81.

  • Colgrove, N., and T. Dougherty, 2016, “Hawthorne’s Might-y Failure: A Reply to ‘Knowledge and Epistemic Necess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5): 1165–1177.

  • Comesaña, J. and P. Klein, 2019,“Skeptic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9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9/entries/skepticism/

  • Conee, E., 2014, “Contextualism Contested” and “Contextualism Contested Some More”, in Steup, Sosa, and Turri (eds.): 60–69, 75–79.

  • Craig, E., 1990, Knowledge and the State of Natur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DeRose, K., 1991, “Epistemic Possibilitie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0(4): 581–605.

  • –––, 1992, “Contextualism and Knowledge Attributi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2(4): 913–929.

  • –––, 1995, “Solving the Skeptical Problem”,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4(1): 1–52.

  • –––, 1999, “Contextualism: An Explanation and Defense,” in The Blackwell Guide to Epistemology, J. Greco and E. Sosa (eds.), Malden, MA: Blackwell, pp. 185–203.

  • –––, 2000, “Now You Know It, Now You Don’t”,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ieth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Vol. V, Epistemology: 91–106.

  • –––, 2002, “Assertion, Knowledge and Context”,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1(2): 167–203.

  • –––, 2004a, “Single Scoreboard Semantic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9(1–2): 1–21.

  • –––, 2004b, “Sosa, Safety, Sensitivity, and Skeptical Hypotheses,” in Greco (ed.): 22–41.

  • –––, 2005, “The Ordinary Language Basis for Contextualism and the New Invariantism”,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19): 172–198.

  • –––, 2006, “‘Bamboozled by Our Own Words’: Semantic Blindness and Some Arguments Against Contextualism”,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3(2): 316–338.

  • –––, 2009, The Case for Contextualism: Knowledge, Skepticism, and Context: Vol. 1,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2011, “Contextualism, Contrastivism, and X-Phi Survey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6: 81–110.

  • –––, 2017, The Appearance of Ignorance: Knowledge, Skepticism, and Context: Vol. 2,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Dinges, A., 2016, “Epistemic Invariantism and Contextualist Intuitions”, Episteme, 13(2): 219–232.

  • Dodd, D., 2010, “Confusion about Concessive Knowledge Attributions”, Synthese, 172(3): 381–396.

  • Dougherty, T., and P. Rysiew, 2009, “Fallibilism, Epistemic Possibility, and Concessive Knowledge Attributi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8(1): 123–132.

  • –––, 2011, “Clarity about Concessive Knowledge Attributions: Reply to Dodd”, Synthese, 181(3): 123–132.

  • Douven, I., 2006, “Assertion, Knowledge, and Rational Credibility”, Philosophical Review, 115(219): 449–485.

  • Dretske, F., 1970, “Epistemic Operator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7(24): 1007–1023. Reprinted in Dretske, 2000, pp. 30–47.

  • –––, 1981a, Knowledge an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Reprinted in 1999,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 –––, 1981b, “The Pragmatic Dimension of Knowled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40: 363–378. Reprinted in Dretske, 2000, pp. 48–63.

  • –––, 1991, “Knowledge: Sanford and Cohen”, in Dretske and His Critics, B. P. McLaughlin (ed.),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p. 185–196.

  • –––, 2000, Perception, Knowledge and Belief: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Egan, A., J. Hawthorne, and B. Weatherson, 2005, “Epistemic Modals in Context”, in Preyer and Peter (eds.): 131–168.

  • Fantl, J., and M. McGrath, 2002, “Evidence, Pragmatics, and Justificatio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1: 67–94.

  • –––, 2007, “On Pragmatic Encroachment in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5(3): 558–589.

  • –––, 2009, Knowledge in an Uncertain World,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eldman, R., 1981, “Fallibilism and Knowing that One Know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90(2): 266–282.

  • –––, 1997, “Review Essay (Carruthers and Craig)”,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7(1): 205–221.

  • –––, 1999, “Contextualism and Skepticis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 Epistemology: 91–114.

  • –––, 2001, “Skeptical Problems, Contextualist Soluti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3: 61–85. (A revised version of Feldman 1999.)

  • –––, 2004, “Comments on DeRose’s ‘Single Scoreboard Semantic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9(1–2): 23–33.

  • Gerken, M., 2013, “Epistemic Focal Bia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1(1): 41–61.

  • –––, 2015, “The Roles of Knowledge Ascriptions in Epistemic Assess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3(1): 141–161.

  • –––, 2017, On Folk Epistemology: How We Think and Talk about Knowledge, Oxfor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Goldman, A., 1976, “Discrimination and Perceptual Knowledg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3: 771–791. Reprinted in Goldman 1992, pp. 85–103.

  • –––, 1989,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ical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9: 195–209. Reprinted in Goldman 1992, pp. 143–153.

  • –––, 1992, Liaisons: Philosophy Meets the Cognitive and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 and C. O’Connor, 2019, “Social Epistemolog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9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19/entries/epistemology-social/

  • Greco, J., 2003, “Knowledge as Credit for True Belief”, in Intellectual Virtue: Perspectives from Ethics and Epistemology, M. DePaul and L. Zagzebski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11–134.

  • ––– (ed.), 2004, Ernest Sosa and His Critic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 –––, 2008,“What’s Wrong with Contextualism?”,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8(232): 416–436.

  • –––, 2010, Achieving Knowledge,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rice, H. P., 1989,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ambourger, R., 1987, “Justified Assertion and the Relativity of Knowled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51: 241–269.

  • Hannon, R., 2013, “The Practical Origins of Epistemic Contextualism”, Erkenntnis, 78(4): 899–919.

  • –––, 2015, “Stabilizing Knowledge”,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6: 116–139.

  • Harman, G., 1968, “Knowledge, Inference, and Explanati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164–173.

  • –––, 1980, “Reasoning and Explanatory Coherenc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7: 151–158.

  • Hawthorne, J., 2004, Knowledge and Lotteries,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2, “Knowledge and Epistemic Necess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8: 493–501.

  • Hazlett, A., 2007, “Grice’s Razor”, Metaphilosophy, 38(5): 669–690.

  • Heller, M., 1995, “The Simpl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Generality”, Noûs, 29(4): 501–515.

  • –––, 1999a, “Relevant Alternatives and Closur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7(2): 196–208.

  • –––, 1999b, “The Proper Role for Contextualism in an Anti-Luck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3 (Epistemology): 115–129.

  • Henderson, D., 2009, “Motivated Contextu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2(1): 119–131.

  • –––, 2011, “Gate-Keeping Contextualism”, Episteme, 8(1): 83–98.

  • –––, and T. Horgan 2015, “What’s the Point?”, in Epistemic Evaluation: Purposeful Epistemology, D.K. Henderson and J. Greco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87–114.

  • Hofweber, T., 1999, “Contextualism and the Meaning-Intention Problem”, in Cognition, Agency and Rationality, K. Korta, E. Sosa, and X. Arrazola (eds.), Dortrecht, Boston, and London: Kluwer, pp. 93–104.

  • Hookway, C., 1996, “Questions of Context”,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6(Part 1): 1–16.

  • Ichikawa, J. J., 2017a, Contextualising Knowledge: Epistemology and Seman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17b,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ntextu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 –––, and M. Steup, 2018,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8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8/entries/knowledge-analysis/

  • Johnsen, B. C., 2001, “Contextualist Swords, Skeptical Plowshar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2(2): 385–406.

  • Kappel, K., 2010, “On Saying that Someone Knows: Themes from Craig”, in Social Epistemology, A. Haddock, A. Millar, and D. Pritchard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9–88.

  • Karjalainen, A. and A. Morton, 2003, “Contrastive Knowledge”,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6(2): 74–89.

  • Kelp, C., 2011, “What is the Point of ‘Knowledge’ Anyway?”, Episteme, 8(1): 53–66.

  • Klein, P., 2000, “Contextualism and the Real Nature of Academic Skepticism”, Philosophical Issues, 10: 108–16.

  • Kompa, N., 2002, “The Context Sensitivity of Knowledge Ascription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64: 11–18.

  • Kornblith, H., 2000, “The Contextualist Evasion of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Issues, 10: 24–32.

  • Lackey, J., 2007, “Norms of Assertion”, Noûs, 41(4): 594–628.

  • –––, 2012, “Group Knowledge Attributions”, in Brown & Gerken (eds.): 243–269.

  • Lawlor, K., 2013, Assurance: An Austinian View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Clai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eite, A., 2007, “How to Link Assertion and Knowledge Without Going Contextualist: A Reply to DeRose’s ‘Assertion, Knowledge, and Contex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4: 111–129.

  • Lewis, D., 1979, “Scorekeeping in a Language Gam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8: 339–359.

  • –––, 1996, “Elusive Knowledg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4(4): 549–567.

  • Littlejohn, C., 2011, “Concessive Knowledge Attributions and Fallibilism”,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3(3): 603–619.

  • Ludlow, P., 2005, “Contextualism and the New Linguistic Turn in Epistemology”, in Preyer and Peter (eds.): pp. 11–50.

  • Luper, S., 2020, “Epistemic Closur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2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20/entries/closure-epistemic/

  • MacFarlane, J., 2005, “The Assessment Sensitivity of Knowledge Attributions”, in T. S. Gendler and J. Hawthorne (eds.), Oxford Studies in Epistemology 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97–233.

  • –––, 2014, Assessment Sensitivity: Relative Truth and its Applic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lcolm, N., 1952, “Knowledge and Belief”, Mind, 61(242): 178–189.

  • McKenna, R., 2013, “‘Knowledge’ Ascriptions, Social Roles and Semantics”, Episteme, 10(4): 335–350.

  • –––, 2014, “Normative Scorekeeping”, Synthese, 191: 607–625.

  • McKinnon, R., 2015, The Norms of Assertion: Truth, Lies, and Warrant, Palgrave MacMillan.

  • Montminy, M., 2007, “Epistemic Contextualism and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Distinction”, Synthese, 155: 99–125.

  • –––, 2009, “Contextualism, Invariantism, and Semantic Blindnes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7(4): 639–657.

  • Moore, G. E., 1993, Commonplace Book 1919–1953, Bristol: Thoemmes Press.

  • Nagel, J., 2008, “Knowledge Ascrip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Stake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6(2): 279–294.

  • –––, 2010a, “Knowledge Ascrip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inking About Error”,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0(239): 286–306.

  • –––, 2010b, “Epistemic Anxiet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4: Epistemology: 407–435.

  • Neta, R., 2002, “S knows that P,” Noûs, 36(4): 663–681.

  • –––, 2003a, “Skepticism, Contextualism, and Semantic Self-Knowledg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7(2): 397–11.

  • –––, 2003b, “Contextualism and the Problem of the External Worl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6(1): 1–31.

  • Nozick, R., 1981,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Harvard,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Pagin, P., 2016, “Asser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6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6/entries/assertion/

  • Partee, B., 2004, “Comments on Jason Stanley’s ‘On the Linguistic Basis for Contextu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9(1–2): 147–159.

  • Pollock, J. L., 1986,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Knowledge, Savage,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Prades, J., 2000, “Skepticism, Contextualism and Closure”, Philosophical Issues, 10: 121–131

  • Preyer, G., and G. Peter (eds.), 2005, Contextualism in Philosophy: Knowledge, Meaning, and Trut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Pritchard, D., 2000, “Closure and Context”,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8(2): 275–280.

  • –––, 2002, “Two Forms of Epistemological Contextualism”,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64: 19–55.

  • –––, 2010, “Contextualism, Skepticism, and Warranted Assertibility Manoeuvres,” in Campbell et al. (eds.0 : 85–103.

  • Pryor, J., 2001, “Highlights of Recent Epistemology”,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52: 95–124.

  • Pynn, G., 2015, “Pragmatic Contextualism”, Metaphilosophy, 46(1): 26–51

  • Recanati, F., 1986, “On Defining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Mind & Language, 1(3): 213–42.

  • –––, 1989, “The Pragmatics of What is Said”, Mind & Language, 4(4): 295–329.

  • –––, 1994, “Contextualism and Anti-Contextual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Foundations of Speech Act Theory: Philosophic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S. L. Tsohatzidis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 156–166.

  • –––, 2005, “Literalism and Contextualism: Some Varieties,” in Preyer & Peter (eds.): 171–196.

  • Rieber, S., 1998, “Skepticism and Contrastive Explanation”, Noûs, 32(2): 189–204.

  • Rorty, R., 1979,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Rysiew, P., 2001, “The Context-Sensitivity of Knowledge Attributions”, Noûs, 35(4): 477–514.

  • –––, 2005, “Contesting Contextualism”,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69: 51–70

  • –––, 2007, “Speaking of Knowing”, Noûs, 41(4): 627–662.

  • –––, 2011, “Surveys, Intuitions, Knowledge Attributi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6: 111–120.

  • –––, 2012a, “Elusive ‘Knowledge’”, Analytic Philosophy, 53(1): 130–138.

  • –––, 2012b, “Epistemic Scorekeeping”, in Brown & Gerken (eds.): 270–293.

  • –––, 2017, “‘Knowledge’ and Pragmatics”, in Ichikawa (ed.): 205–217.

  • Schaffer, J., 2004, “From Contextualism to Contrastiv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9(1–2): 73–103.

  • –––, 2005, “What Shifts? Thresholds, Standards, or Alternatives?”, in Preyer and Peter (eds.): 115–130.

  • Schiffer, S., 1996, “Contextualist Solutions to Skepticism”,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6: 317–333.

  • –––, 2004, “Skepticism and the Vagaries of Justified Belief,”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3: 161–84.

  • Schmitt, F., 1992, “Review of Edward Craig, Knowledge and the State of Nature”, Mind, 101(403): 555–559.

  • Searle, J. R., 1980, “The Background of Meaning”, in Speech Act Theory and Pragmatics, J. Searle, F. Kiefer, and M. Bierwisch (eds.), Reidel, pp. 221–232.

  • Sosa, E., 1964, “The Analysis of ‘S knows that p’”, Analysis, 25:1–8.

  • –––, 1986, “On Knowledge and Context”,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3: 584–585.

  • –––, 1988, “Knowledge in Context, Skepticism in Doub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ume 2: 139–155.

  • –––, 2000, “Skepticism and Contextualism”, Philosophical Issues, 10: 1–18.

  • –––, 2004, “Replies”, in Greco (ed.): 275–325.

  • Stainton, R., 2010, “Contextualism in Epistemology and the Context-Sensitivity of ‘Knows’”, in Campbell et al. (eds.): 137–163.

  • Stalnaker, R., 1974,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in Semantics and Philosophy, M. Munitz and P. Unger (ed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p. 197–214.

  • –––, 2002, “Common Ground”,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25: 701–721.

  • Stanley, J., 2004, “On the Linguistic Basis for Contextu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9(1–2): 119–146.

  • –––, 2005a, “Fallibilism and Concessive Knowledge Attributions”, Analysis, 65(2): 126–31.

  • –––, 2005b,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Interests,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eup, M., E. Sosa, and J. Turri (eds.), 2014,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Epistemology, 2nd edition, Malden, MA: Blackwell.

  • Stine, Gail C., 1976, “Skepticism, Relevant Alternatives, and Deductive Closure”, Philosophical Studies, 29: 249–261.

  • Travis, C., 2005, “A Sense of Occasion”,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19): 286–314.

  • Turri, J., 2010, “Epistemic Invariantism and Speech Act Contextualism”,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9(1): 77–95.

  • Unger, P., 1975, Ignorance: A Case for Skeptic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4, Philosophical Relativi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Vogel, J., 1990, “Are there Counterexamples to the Closure Principle”, in M. Ross and G. Ross (eds.), Doubting: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Skepticism, Dordrecht: Kluwer, pp. 13–29.

  • Weiner, M., 2005, “Must We Know What We Say?”,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4(2): 227–251.

  • Williams, M., 1991, Unnatural Doubts: Epistemological Realism and the Basis of Skepticism, Cambridge, MA: Blackwell.

  • –––, 2001, Problems of Knowledge,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lliamson, T., 2005a, “Knowledge, Context, and the Agent’s Point of View”, in Preyer & Peter (eds.): 91–114.

  • –––, 2005b, “Contextualism, Subject-Sensitive Invariantism and Knowledge of Knowledg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19): 213–35.

  • –––, 2000, Knowledge and its Limi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ttgenstein, L. (1953)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Blackwell.

  • –––, 1969, On Certainty, Blackwell.

  • Wright, C., 2005, “Contextualism and Skepticism: Even-Handedness, Factivity, and Surreptitiously Raising Standard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219): 236–62.

  • Worsnip, A., 2015, “Possibly False Knowledg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2(5): 225–246.

  • Yourgrau, P., 1983, “Knowledge and Relevant Alternatives”, Synthese, 55: 175–190.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epistemic paradoxes | epistemology | knowledge: analysis of | skepticism | testimony: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Copyright © 2020 by Patrick Rysiew <rysiew@uvic.c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