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分离理论 the disjunctive theory of (Matthew Soteriou)

首次发表于 2009 年 7 月 10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6 月 18 日。

知觉经验通常被分为以下三个广义类别:真实知觉、幻觉和幻觉。例如,当一个人有一个视觉经验,感觉到一个红色的物体,可能是真的看到了一个物体和它的红色(真实知觉),可能是看到了一个绿色的物体(幻觉),或者根本没有看到任何物体(幻觉)。许多人认为,在这三种情况下,应该给出相同的解释。持有分离问题的知觉理论的人否认了这一点。分离问题的人通常拒绝这样的说法,即所有这三种情况都有相同的经验,因为他们对真实知觉的性质持有与之不一致的观点。

分离问题的人通常是天真实在主义者,他们认为当一个人感知世界时,感知的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如桌子和树木,是经验的组成部分。在其他情况下,比如幻觉,这些对象似乎不可能是经验的组成部分。因此,根据天真实在主义的观点,所讨论的真实知觉和幻觉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具有独立于心灵的对象作为组成部分,而后者则没有。


1. 引言

分离主义者及其反对者一致认为,真实知觉、幻觉和幻觉有一些共同之处,因为他们一致认为这些心理事件应该被归类为知觉体验。他们也同意需要标记它们之间的差异,因此有不同的标签。然而,当涉及到具体指明这些共同点和差异时,他们存在分歧。分离主义理论的区别在于其拒绝了“共同种类主张”——即在真实知觉、幻觉和幻觉的情况下所涉及的有意识的知觉体验具有相同的性质的主张。如果一个人接受在这三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类型的有意识体验,那么这就对我们对真实知觉的解释施加了限制。分离主义者否认我们对真实知觉的解释应该受到这种限制。因此,知觉体验的分离主义观点可以被视为一种否定性论题——拒绝共同种类主张的采纳,以维护真实知觉的积极观点。

持有分离问题的知觉理论的人并不否认可能会出现一个 F 的幻觉,这个幻觉在主观上无法与一个 F 的真实知觉区分开来。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否认一个人可能会有这样的幻觉,以至于仅凭内省就无法判断它不是一个 F 的真实知觉。因此,与分离主义者的形而上学立场相关的是一个强调主体仅凭内省无法判断自己正在经历何种经验的认识论提议。例如,分离理论的早期支持者 J.M. Hinton 承认,一个 F 的幻觉和一个 F 的真实知觉在内部上都可能看起来像是一个 F 的真实知觉。然而,他认为,假设这种表象是通过这样一个命题来解释的,即这些经验共享一个对一个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共同本质,是错误的。

通常认为 Hinton 是第一个明确界定分离主义立场的人,而分离问题的知觉理论之所以被这样命名,是因为他对这个观点的表述方式。Hinton(1967 年和 1973 年)认为,我们应该将关于事物在感官上对主体的出现方式的陈述理解为一个分离陈述,即要么是在真实地感知某种事物,要么是在遭受幻觉(或幻觉);而这些陈述不应被视为对这些不同情况下共同的心理事件或状态的报告。(关于 Hinton 的历史意义的讨论,请参见 Snowdon 2008)。对感知经验的分离方法后来由 Paul Snowdon(1980-81)、John McDowell(1982)和 M.G.F. Martin(2002)等人进一步发展。

2. 分离主义的变种

一些被归类为分离问题的观点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分离主义者在拒绝一种普遍性主张上保持一致,他们普遍采取这种立场是因为他们对真实知觉的本质持有与之不一致的观点。然而,并非所有的分离主义者对真实知觉应该给出的解释达成一致意见,也并非所有的分离主义者对幻觉和错觉的解释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关于幻觉和错觉的不同分离主义提议在第 5 节中进行了讨论。本节重点讨论分离主义者对他们声称真实知觉具有的相关特征以及他们声称幻觉缺乏的特征所提供的解释之间的主要差异。

事实上,被归类为分离问题的观点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这在试图更准确地阐述所有这些观点共同的分离主义承诺时会引入一些复杂性。因此,首先(在第 2.1 节中)有关文献中一般分离主义的不同表述方式的进一步说明是必要的。在评估被提出为支持或反对分离主义的论证时,显然要对所使用的分离主义表述方式敏感是很重要的。鉴于许多人采取分离主义立场是为了捍卫真实知觉的特定解释,评估他们对真实知觉本质的观点是否实际上蕴含了哪种分离主义承诺(如果有的话)也是很重要的。

2.1 分离问题的表述方式

2.1.1 基本种类的分离问题

分离主义者认为真实知觉和幻觉是不同种类的心理事件(或状态)。然而,我们需要进一步澄清这个主张的含义,因为对于这个主张的理解,非分离主义者也可能接受。例如,非分离主义者可以接受“真实知觉”和“幻觉”这些术语在某些情境下标志着感知经验之间的有用区别,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具有解释意义。因此,非分离主义者可能同意在某种意义上,真实知觉和幻觉可以被看作是不同种类的感知经验。出于类似的原因,分离主义者也可以同意在某种意义上,真实知觉和幻觉可以被看作是同一种经验。因为分离主义者通常不否认真实知觉和幻觉之间可能有共同之处。

分离主义的一个表述涉及到基本种类的概念(这个表述主要归功于马丁,但也参见斯诺登 2005a,第 136 页。关于这个表述的讨论,参见洛格 2013)。根据这个表述,分离主义者坚持否认真实知觉、错觉和幻觉是同一基本种类的有意识事件。这里的假设是,对于心理事件来说,对于问题“它是什么?”有一个最具体的答案,告诉我们这个心理事件本质上是什么,并且指定了它的基本种类。根据这个表述,分离主义者坚持否认无论是否真实知觉,都可能发生这种基本种类的有意识事件。让我们称这种观点为基本种类的分离问题。

尽管主张这种分离问题形式的人拒绝了一种常见的主张,即真实知觉和幻觉是同一基本类型的心理事件,但他们可能承认真实知觉和幻觉有一些共同之处。因此,他们可能承认存在一种类型 K,真实知觉和幻觉都可以实现。然而,他们否认这种类型 K 是当一个主体真实地感知世界时发生的意识事件的基本类型。

并非所有人都接受心理事件(或状态)具有“基本”类型的形而上学假设。感知的分离理论通常被采用来捍卫对真实知觉的特定解释,如天真实在论,而拜恩和洛格(2008)质疑是否需要任何有争议的关于基本类型的主张来捍卫对真实知觉的天真实在论观点。他们提出,一个人可以持有一种天真实在论观点,即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如桌子和树木,是当一个人真实地感知世界时所经历的体验的组成部分,而不必承认关于这些情节本质的进一步主张。他们还指出,天真实在论常常受到现象学考虑的推动,并质疑对当一个人真实地感知世界时所经历的体验的本质进行内省反思是否能使人了解到任何有关所经历体验的本质的信息。

2.1.2 “独特心理特征”表述

那些拒绝形而上学假设心理事件(或状态)具有“基本”类型的人可能会以分离主义立场来表述他们的立场,即认为当一个人真实地感知世界时发生的心理事件的类型与当一个人产生幻觉时发生的心理事件的类型之间的差异是由于这些事件的心理特征不同。这里的思想是,两个心理事件(或状态)之间存在差异的事实可能不是因为它们在某种心理方面不同,而是我们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对心理事件和状态进行分类,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目的,我们可以区分一种仅关注它们的心理特征的分类方式。例如,虽然可能有一种情境适合我们将一个主体的真实信念归为一组,但人们普遍认为信念的真实性不是该状态的心理特征。

根据这种替代的分离主义表述方式,分离主义者认为真实感知和幻觉在某种重要的心理方面存在差异,即真实感知具有幻觉所不能具有的某些心理特征。因此,分离主义者否认真实感知和幻觉之间的差异仅仅是由于这些情况下的超心理状态不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离主义承诺的表述方式留下了真实感知和幻觉可能至少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的可能性。(参见 Logue 2012a、2013 和 2014 年的著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留下了真实感知和幻觉可能存在共同的心理要素的可能性。

2.1.3 “无共同心理要素”表述方式

Byrne 和 Logue(2008)提出,将“形而上学分离主义”这个标签保留给一种关于知觉经验的解释,该解释承认真实知觉和幻觉之间没有共同的心理要素。根据 Byrne 和 Logue 的观点,那些否认真实知觉和幻觉是同一基本类型的心理事件(见第 2.1 节)的人,并不因此承认“形而上学分离主义”,因为 Byrne 和 Logue 使用了这个标签。正如他们指出的那样,那些否认真实知觉和幻觉是同一基本类型的心理事件的人,并不必否认真实知觉和幻觉之间存在共同的心理要素。因此,值得记住 Byrne 和 Logue 对“形而上学分离主义”这个标签的特定用法,因为其他人自然会将基本类型分离主义描述为形而上学分离主义的论题。

正如我们所见,如何准确地阐述一个独特的分离问题承诺的问题是有争议的。目前,我们至少可以说,一个可以被标记为知觉的分离问题理论的观点的最小承诺是,真实的知觉和幻觉在某些重要方面在心理上有所不同——即,真实的知觉具有幻觉所不能具有的某些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用“关于 X 的分离问题”这一概念来标记属于分离问题标签下的观点之间的一些差异,其中 X 是声称在真实的知觉和幻觉的情况下有所不同的相关心理特征。这个过程在以下两个部分中被采用。如果关于 X 的分离问题者还声称,真实的知觉独特的心理特征 X 对于它所属的基本类型的心理事件是必要的,那么他们也将是一种基本类型的分离问题者。此外,如果他们否认真实的知觉和幻觉之间存在共同的心理要素,他们将满足“没有共同的心理要素”分离问题的表述。

2.2 关于意向内容的分离问题

根据意向主义对感知经验的解释,我们的感知经验是具有意向内容的心理事件(或状态),它们代表世界是某种方式的。接受这种对感知经验的一般方法的分离问题者可能认为,真实的知觉具有幻觉所不能具有的意向内容。例如,这种分离问题者可能认为,真实的知觉的意向内容在本质上依赖于独立于心灵的对象,而幻觉的意向内容则不依赖于此。

这种观点的一个途径是通过以下主张进行的:世界的真实知觉是一种具有意向内容的感知状态,其中包含指示性元素,这些元素指向被感知的环境中与心灵无关的物体,并且具有成功指向的具有真实性评估意向内容是依赖于对象的。根据这种观点,一个特定的经验 E,它是对特定的与心灵无关的物体 O 的真实知觉,将具有一个包含成功指向 O 的指示性元素的意向内容,而一个不同的特定经验 E_将具有具有相同真实性条件的意向内容,只有当它的意向内容也包含指向 O 的指示性元素时。如果 E_是一种幻觉,它将没有一个具有成功指向 O 的指示性元素的意向内容,因此它将没有与 E 相同的真实性条件的意向内容。假设我们现在添加以下假设:如果两个经验具有在真实性条件上不同的意向内容,那么这不仅是这些心理事件不同的一种尊重,而且也意味着它们的心理种类不同。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结论,真实知觉和幻觉是不同心理种类的经验。这个最后的假设需要明确说明,因为并非所有人都同意(例如,Burge 1993、2005 和 2010)。请注意,接受这个假设也会使人承认以下观点:如果 E_是对数值上不同的物体 O_的真实知觉,那么即使 O 和 O_在感知上对主体来说是无法区分的,E 和 E_也应被视为不同心理种类的经验。(关于该假设的讨论,请参见 Mehta 2014、Gomes 和 French 2016、Mehta 和 Garson 2016 以及 French 和 Gomes 2019)。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能会声称,一个真实的知觉和一个幻觉可能具有相同的现象特征。因为他们可能会声称,尽管经验的意向内容不同,但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现象特征。根据拜恩和洛格采用的术语(见 2.1.2 节),这将使观点属于温和派。采用温和方法的人可能会声称,幻觉具有存在量化的意向内容,而真实的知觉也具有一层存在性的内容。然后他们可能会认为,这层存在性内容,无论一个人是否真实地感知世界,都为真实和幻觉经验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因素。

Tye (2007) 倾向于一种不同的“中庸”方法。他认为真实的知觉具有依赖于对象的独特意向内容,而幻觉则没有,他认为真实的知觉和幻觉可以具有相同的现象特征。然而,他拒绝了存在性内容提供真实和幻觉经验的共同心理因素的主张。根据 Tye 的观点,真实的知觉和幻觉具有代表属性群集的意向内容。在真实知觉的情况下,属性群集在一个独特且依赖于对象的内容中表示,而在幻觉的情况下,属性群集在一个“有缺口”的内容中表示。(另见 Schellenberg 2010、2013 和 2016 年。)Tye 的建议是,真实的知觉和幻觉具有具有共同结构的内容,这个结构可以被理解为其中有一个对象的槽位。在真实知觉的情况下,槽位被所感知的对象填充,而在幻觉的情况下,槽位为空,因此内容是“有缺口”的。Tye 声称给定视觉经验的现象特征是由该经验所代表的属性群集。他声称这就是为什么真实的知觉和幻觉可以具有相同的现象特征的原因。

2.3 关于现象特征的分离问题

一些分离主义者声称,真实的知觉具有幻觉所不具备的现象特征。例如,根据某种天真实在主义的版本(我们可以称之为“关于现象特征的天真实在主义”),当一个人真实地感知世界时,被感知的独立于心灵的物体,如桌子、树木以及它们在被感知时展现给人的属性,部分构成了一个人的意识体验,从而决定了它的现象特征。这种天真实在主义观点主要受到现象学考虑的驱使。这个观点暗示着,通过内省反思,这种观点最能表达出感官体验对我们来说是如何的。根据那些提出这种形式的天真实在主义的人的观点,仅仅通过诉诸于这样一个观念,即这种经验具有代表世界某种方式的有意义内容,即使这个有意义的内容是客体依赖的,也无法对真实知觉的现象特征提供充分的解释;也无法通过简单地增加这个主张,即经验具有进一步的非表征性属性,而这些属性可以独立于是否有任何独立于心灵的物体被感知而存在,对真实知觉的现象特征提供充分的解释。关于现象特征的天真实在主义者相反声称,对真实知觉的现象特征的正确解释应该诉诸于这样一个观念,即这种经验以一种非表征性的方式与被感知的独立于心灵的物体相关联。(这种观点的动机在第 3.3 节中讨论)。

由于这种对现象特征的天真实在主义解释无法适用于幻觉,因此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承认这样一种现象意识体验,即当一个人真实地感知世界时发生的体验,在幻觉时并不存在。这些天真实在主义者可以接受数值上不同的对象的真实感知具有相同的现象特征,但他们否认真实感知和幻觉具有相同的现象特征。然后,他们必须说,从内省反思所暗示的角度来看,与真实感知在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并没有那种现象特征。一些分离主义者承认,一些与真实感知在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没有现象特征(例如,Fish 2008 年和 2009 年;另请参见 Sturgeon 2006 年和 2008 年),但这并不是所有关于现象特征的分离主义者的承诺。(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第 5.1 节)

2.4 认识论分离主义

一些分离主义观点主要受认识论考虑的驱动,而非现象学考虑。根据一种方法,真实知觉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属于一类认识上有区别的感知经验。支持这种形式的分离主义的人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当一个人真实地感知世界时,他与独立于心灵的世界有一种独特的认识接触,并且他的经验为他提供了在心灵独立的世界上做出有知识的感知判断的依据,而如果他只是在产生幻觉,这种依据将是缺乏的。在这种观点中,错误在于假设真实知觉所能提供的认识依据与当一个人产生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时所能获得的认识依据没有什么区别。此外,根据这种观点,真实知觉和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之间的认识差异不能简单地通过引用与主观经验状态无关的因素来解释。相反,这种认识差异是由于当一个人真实地感知世界时,他所处的主观经验状态与当他产生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时所处的主观经验状态不同。

伯恩和洛格(2008)以及斯诺登(2005a)认为,这种认识论动机的观点并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可以确定一个既适用于真实知觉又适用于幻觉的感知状态。建议是,人们可以接受这样一种主张,即存在一种认知上有区别的经验状态类别,只有在真实知觉世界时才能获得,但同时也可以一致地认为,可以确定一种感知状态,对其可以给出某种积极的解释,无论是在真实知觉世界中,还是仅仅在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中。因此,人们可以成为一种认识论的分离主义者,而不必接受形而上学的分离主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人认为在真实知觉的情况下存在的认识论特征,在幻觉的情况下缺乏,这对于它所属的心理状态来说是基本的,那么这将使他成为一种基本类型的分离主义者(见第 2.1.1 节)。

约翰·麦克道尔是一位认识论的分离主义者,有人认为他所支持的观点并不使他承认形而上学的分离主义。(有关这一观点的讨论,请参见斯诺登 2005a,伯恩和洛格 2008,以及哈多克和麦克弗森 2008b)。米勒(2007 和 2008)明确支持这样一种主张,即我们应该接受一种关于感知知识的认识论分离主义形式,而不必承认形而上学的分离主义。(有关认识论分离主义的更一般讨论,请参见普里查德 2012,另请参见多伊尔、米尔本和普里查德 2019 年收集的论文)。

3. 分离问题的论证

3.1 作为默认观点的分离问题的论证

当 J.M. Hinton 首次引入对经验的分离观点的讨论时,他的主要关注点是确定和削弱他认为在许多哲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个实质性假设。他的目标是假设真实知觉和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具有相同的内在性质。特别是,他的目标是假设幻觉可以在主观上无法区分真实知觉的事实是通过这样一个命题来解释的:当一个人拥有这些经验时,这些经验共享一个明显的共同性质。Hinton 并没有直接尝试证明这个“共同要素”假设是错误的。相反,他试图论证这是不合理的,并且他的替代性的分离主义方法应该是我们的默认观点。M.G.F. Martin 也主张分离问题的解释应该是我们的默认观点。Martin 关于这一观点的论证在第 3.3 节中进行了讨论。本节重点讨论 Hinton 的论证版本。

Hinton(1967 年和 1973 年)通过关注我们在中立的情况下对正在经历的经验所做的报告的类型来发展他的分离问题观点,而不涉及这种经验是真实知觉、幻觉还是幻觉的问题。例如,当以这种中立的方式报告自己的经验时,一个人可能会说“我似乎看到一个 F”,无论一个人是否真的看到了一个 F,这句话都可能是真实的,或者一个人可能对自己认为的情况做出主张。 Hinton 认为,那些接受共同元素假设的人会认为这些“中立经验报告”用于挑选出一个人经验的内在属性,这些属性仅仅通过经验本身就对一个人显现出来,而且无论一个人是否真的感知到任何东西,这种经验都可能具备这些属性。 Hinton 提出的替代方案是,这些中立经验报告等同于形式为“我看到一个 F,或者我正在产生那种幻觉”的分离陈述。 Hinton 将这种分离陈述称为“知觉-幻觉分离”。 Hinton 认为,为了证实他们的共同元素假设,他的对手们需要证明我们的中立经验报告与这些知觉-幻觉分离不等价,并且他试图证明这是他的对手无法应对的挑战。

Hinton 选择关注我们对经验所做的报告,可能反映了他的主要关注点是质疑我们应该能够报告的经验属性的假设。我们可能理解 Hinton 认为他的对手承认以下观点:(a)知觉和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具有共同的属性,(b)正是知觉和幻觉具有共同的属性解释了它们在主观上无法区分,以及(c)当我们进行中立经验报告时,我们所指的就是这些属性。然后,他试图动摇(a)和(b)正确性的假设,从而对我们对(c)的权利产生怀疑。

对于 Hinton 来说,他的知觉-幻觉分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不报告主体所发生的事情,而是以非承诺的方式表达某种事情正在发生。Hinton 声称这些分离性的陈述并没有对问题“主体发生了什么?”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者用他的话说,它们没有给出所讨论事件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为什么 Hinton 认为证实相关共同元素假设需要显示我们的中立经验报告与他的分离性陈述不等价。根据上述(c)中表达的思想,我们的中立经验报告在某种程度上是承诺性的,而这些分离性陈述则不是。因此,这里的想法似乎是,如果我们的中立经验报告等同于 Hinton 的知觉-幻觉分离陈述,那么假设(c)将因此受到动摇。

为了反驳这种论证方式,捍卫共同元素观点的一种方式可能是辩护称,人们可以接受(a)和(b),而不必承诺(c)。或者,人们可能反对,对于(a)和(b)的充分辩护并不仅仅依赖于建立(c)(参见 Snowdon 2008)。

此外,人们可能质疑 Hinton 在使用术语“等价”时的意图,他说他的对手需要证明我们的中性经验报告与他的知觉-幻觉分离问题并不等价。因为 Hinton 否认他在暗示他的知觉-幻觉分离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对中性经验报告的概念分析。Snowdon(2008)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等价”最明显的解释是:如果且仅如果是先验的,那么“P”等价于“Q”(P 当且仅当 Q)。然后,Snowdon 对 Hinton 的论证提出了以下问题。一个陈述是分离的,并不意味着它不能等价于一个非分离的陈述,后者由于非分离而可能被视为在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类型。Snowdon 提供了一个数学例子来支持这个观点。“X 写下了一个数字,要么是 2,要么是一个奇素数”在相关意义上等价于“X 写下了一个素数”。

这对 Hinton 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他可能错误地假设他的对手需要证明我们的中性经验报告与他的知觉-幻觉分离问题并不等价。因为即使它们等价于知觉-幻觉分离问题,这本身可能并不意味着这些报告不能确定地指出知觉和幻觉/幻觉之间的共同元素,并对问题“发生了什么?”给出明确的答案。

斯诺登(Snowdon)认为,尽管如此,辛顿(Hinton)在对这些问题的各种讨论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对我们对普通中性经验报告的使用所做的任何假设施加压力,从而使我们致力于普通元素观点——即辛顿试图针对的观点。假设我们接受辛顿所取得的成就,与此一致,我们也可以认为,在我们对普通中性经验报告的使用中,并没有任何东西使我们致力于否认普通元素观点。有人可能认为,否认普通元素观点至少与其肯定一样具有承诺性,因为它涉及对感知经验性质的实质性形而上学主张。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认为证明的重担在于普通元素理论家来证实他们的观点呢?

在某些地方,辛顿似乎认为,普通元素理论家所承担的额外承诺是一种认识论承诺。例如,辛顿考虑了可能针对他的分离问题方法提出的以下异议:“如果 A-ing(即,看到 O)和 B-ing(即,产生幻觉)没有共同的显而易见的特性,你怎么能把一个当作另一个?”对此,辛顿的回答是:“为什么它们似乎没有共同的特性呢?看到一道闪光和产生幻觉似乎,但只是似乎,共同具有‘当 x 发生时,闪光发生’的特性”(1967 年,225 页)。这里的暗示似乎是辛顿认为他的对手在做出实质性的认识论假设——即,我们无法通过内省来辨别幻觉和感知之间的任何差异,最终必须通过我们积极的内省能力来解释它们是同一种事件。(关于这一假设的批评,还可参见普特曼(Putman)1999 年)。

3.2 一种认识论论证

麦克道尔对知觉经验的分离概念主要受到认识论问题的驱使。他在提出一个建议时,诉诸于对知觉经验的分离概念,以抵制一种“诱人”的论证线索,该线索具有认识论的结论。这种诱人的论证的结论是,当一个人真正地感知世界时,他对自己的世界导向判断的认识基础不会比他幻觉时的认识基础更好。(参见麦克道尔 1982 年,1987 年,1994 年,2008 年,2010 年和 2013 年。参见普特南 1999 年对麦克道尔方法的支持。)

麦克道尔所关心的诱人论证线索的起点是提出,由于幻觉在主观上无法区分于真实感知,你的真实感知与你的幻觉之间的差异必须是与你主观状态无关的外部因素。然后提出了一个认识论主张:与你主观状态无关的事情不能在某个问题上明智地对你的认识立场产生任何贡献,即使只是部分贡献。因为这些事情将超出你的理解范围,而超出你的理解范围的事情不能对你的认识立场产生任何影响。然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你真正感知世界时,你对进行世界导向的知觉判断的认识基础与你在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时的认识基础相同,因此也不会更好。

在回应这一论证线索时,麦克道尔诉诸于一种分离的知觉经验概念,以阻止从以下主张的推论:(i)幻觉在主观上无法区分于真实感知,到以下主张:(ii)真实感知和幻觉之间的差异必须是“对主体性毫无影响”(麦克道尔,1982 年)。然后,这被认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抵制该论证结论的方式,即,真实感知和幻觉所涉及的经验在其认识论意义上并无差异的主张。根据麦克道尔提出的分离知觉经验概念,我们可以接受真实感知和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之间的共同点是,主体的经验是这样的,即她感觉到某种环境事实存在。然而,我们也应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某种情况的表象既可以是纯粹的表象,也可以是这种情况事实在感知上向某人显现,而在麦克道尔的观点中,当一个事实在感知上向某人显现时,这个事实的存在并不是“对主体性毫无影响”。因此,这个事实的存在可以对一个人的认识论地位产生影响。

对麦克道尔的分离问题提议的一个常见反对意见是,他所引用的认识论考虑并不充分支持他所推荐的分离经验解释。这一反对意见背后的一般主张是,关于知觉经验的认识论角色的充分解释不需要涉及分离主义。由于关于知觉经验的认识论角色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因此这一反对意见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形式。

例如,根据一种广泛接受的观点,当一个人产生完美的幻觉时所做的知觉判断可以被证明并具有与当一个人真正感知世界时所做的知觉判断相同的证明地位。根据这种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麦克道尔考虑的诱人论证的结论是正确的:当你真正感知世界时,你作出面向世界的知觉判断的认识基础与你产生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时可用的认识基础相同,因此并不比后者更好。然而,接受这一主张的人可能否认这会危及到常识观念,即当我们成功地感知世界时,我们通常会获得非推理的、面向世界的知觉知识。因为他们可能声称,真实感知和幻觉之间的认识差异不能通过诉诸这些经验所产生的判断的证明地位的差异来解释。相反,这种认识差异通常是通过诉诸于当一个人感知世界时通常会满足的一些进一步条件来解释的。

采取这种观点可能是抵制麦克道尔考虑的“诱人”论证中所做的一个认识假设的一种方式,即主观上与你的情况无关的事情不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你在某个问题上的认识地位产生合理的贡献。抵制这种认识假设的另一种方式是接受一种观点,即主观上与你的情况无关的事情可以对你的信念的证明地位产生贡献(关于这种对证明的方法的例子,参见戈德曼 1979 年)。

根据另一种反对意见,这种反对意见更加支持麦克道尔的一般认识论观点,可以以一种与麦克道尔的提议密切相似的方式抵制这种诱人的论证线路,但并不承认分离观的外貌。威廉姆森(2000)提出了这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当一个人真正感知世界并看到某种情况时,他处于一个事实性的心理状态,即知道某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这种事实性的心理状态只有在一个人真实地感知世界时才能获得,而在幻觉时则无法获得。此外,这种事实性的心理状态不能被给予一个联结分析。它不能被视为处于一种可以通过经历某种情况以及一些与主观性“毫无关联”的额外外在条件进行联结分析的状态。因此,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同意麦克道尔的观点,即当一个人看到某种情况时,他处于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不能通过联结分析来解释。然而,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反对麦克道尔的观点,即应该对外貌给出一个分离的解释。因为接受不能对看到某种情况进行联结分析的观点,并不意味着承认其对一个人来说看起来某种情况是一种既是真实感知又是幻觉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状态不应该被给予一个分离的特征描述。(有关这种反对意见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第 4.3 节)

对麦克道尔的提议提出的进一步批评是,他对经验的分离解释未能带来他所宣称的认识论好处。麦克道尔提出,通过展示他所推荐的分离解释如何使我们能够抵制他考虑的诱人论证,他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移除一个支撑”,这是某种怀疑论论证所依赖的。对此,赖特(2002 年,2008 年)反驳道,分离主义并未提供任何解决主流知觉怀疑论的方法。赖特声称,传统笛卡尔怀疑论的论证并不依赖于直接知觉认识世界的不可能性。它允许你可能正在经历一种涉及世界上某个事实使其对你产生知觉显现的知觉经验。它试图削弱的是,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对是否正在感知存在不确定性的不可知论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应该被证明是合理的。(另请参见科尼 2007 年和伯恩 2014 年。)

对于这一批评,麦克道尔表示,在接受他对经验的分离问题的解释时,我们无需假装拥有一个能够证明我们没有被欺骗的论证,而这个论证的前提是我们可以肯定地接受而不违背怀疑论者的问题。然而,分离问题的解释确实能够表明,我们可以抵制那些依赖于“最高共同因素”经验观念的怀疑论论证,即根据这种经验观念,真实的知觉和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在认识论上没有区别。因为分离问题的解释阻止了从主观上无法区分到最高共同因素观念的推理。根据麦克道尔的诊断,从主观上无法区分到最高共同因素观念的转变依赖于一种不合法的自我认知观。 (类似的提议见威廉姆森 2000 年)。麦克道尔认为,这种不合法的自我认知观本身使得一个经验的特征变得难以理解,而这个特征通常不受怀疑论论证的质疑,即我们的感知经验至少声称揭示客观世界的真相。

因此,麦克道尔的分离问题方法的一个重要要素是他反对某种自我认知观点。(尤其参见麦克道尔 1987 年的著作。)根据他所反对的观点,虽然你通过观察来判断世界上的事物是有可能出错的,但你主观上判断自己的情况是绝对正确的,即:关于你主观上的情况的真相对于你获取有关这些事情的知识的能力来说是绝对可靠的。这种自我认知的观点与麦克道尔推荐的分离问题经验解释是不相容的。根据这种分离问题经验解释,当你有一种经验时,你可以独立于你是否知道自己在产生幻觉的情况下,知道它对你来说似乎是这样或那样的情况。然而,它对你来说似乎是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既可以是一种情况,其中环境中的一个事实在感知上对你显现,也可以是一种仅仅是表象的情况,而你无法独立于知道自己是否在产生幻觉来知道哪种情况成立。根据麦克道尔的观点,当一个事实在感知上对你显现时,这个事实的存在并不是“完全超越你的主观性”。由此产生的观点与所有关于你主观上的情况的真相都对你来说是绝对可靠的这一说法是不相容的。因为如果所有关于你主观上的事情的真相对你来说都是绝对可靠的,那么你判断自己是否在产生幻觉的能力也将是绝对可靠的。

对于麦克道尔的分离问题的讨论,请参见 Neta 2008,Pritchard 2008,Sedivy 2008,Brogaard 2011 和 Haddock 2011。有关麦克道尔的分离问题的进一步讨论以及与奥斯汀 1962 年的比较,请参见 Thau 2004,以及有关奥斯汀是否是分离主义者的讨论,请参见 Longworth 2014。有关一般认识论分离主义的讨论,请参见 Pritchard 2012,Sedivy 2019,French 2016 和 2019,Mitova 2019,Littlejohn 2019,Neta 2019 和 Haddock 2019。

3.3 现象学论证

马丁为一种朴素实在主义的解释提出了论证,这种解释涉及当一个人真正感知世界时所经历的体验。根据这种朴素实在主义的解释,当一个人真正感知世界时,他直接意识到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及其特征。此外,根据这种观点,当一个人感知世界时,感知的实际对象,如树木和桌子等外部事物,以及它们在被感知时向一个人展示的属性,部分构成了一个人的意识体验,并因此决定了它的现象特征。(参见马丁在他的 1997 年、1998 年、2002 年、2004 年和 2006 年对朴素实在主义的讨论。)由于当一个人产生幻觉时,他并不意识到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及其特征,朴素实在主义者无法对幻觉的现象特征提供相同的解释。因此,为了保持他对真正感知的现象特征的朴素实在主义解释,马丁提倡了一种感知经验的分离解释。根据马丁的观点,真正的感知和内省上无法区分的幻觉不是同一种基本类型的心理事件。

马丁对真实知觉的天真实在主义解释是基于现象学的考虑。他认为,天真实主义最能清晰地表达出感官经验在内省反思中对我们的感觉。如果内省反思支持真实知觉的现象特征的天真实主义解释,那么内省反思应该同样支持对从真实知觉无法区分的幻觉的现象特征的天真实主义解释。由于真实知觉的现象特征无法适用于幻觉,天真实主义者必须认为从真实知觉无法区分的幻觉并没有内省反思所暗示的现象特征,它们并没有内省反思所给我们的感觉。然而,如果马丁在他的主张中是正确的,即内省反思支持天真实主义,那么如果我们拒绝天真实主义,我们将不得不接受所有感知经验,无论是真实知觉还是幻觉,都没有内省反思所暗示的现象特征。(有关类似的提议,还请参见 Langsam 2017)。

马丁认为,辩证的立场是这样的:分离主义的天真实在主义者承认我们的一些感知经验确实具有内省反思所暗示的现象特征,即真实知觉,而反对天真实主义的人则需要否认我们的任何感知经验都具有内省反思所暗示的现象特征。因此,马丁将分离主义的天真实在主义观点视为关于感知经验和经验内省的最佳错误理论。

当一个人真正感知世界时,他直接意识到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及其特征的主张并不是天真实在主义解释的特点。例如,持有意向主义经验解释的人也可以接受这一主张。根据这种观点,我们的知觉经验是具有意向内容的心理状态,它们将世界描绘为某种方式,并且当一个人在适当的环境中具有一个真实内容的经验时,他直接意识到环境中独立于心灵的对象。(支持这种意向主义经验解释的人包括西尔(1983)、哈曼(1990)、泰(1992、1995 和 2000)、伯奇(1993 和 2010)、德雷茨基(1995)、伯恩(2001)和波茨(2010))。许多人认为,这种理论可以充分解释天真实在主义者可能指出的经验现象学方面,例如,心灵独立对象及其特征的表面存在,而不必承认幻觉缺乏它们内省上似乎具有的现象特征的观点。

马丁(2002)比较和对比了感知经验的这些现象学方面的意向主义者和天真实在主义者的解释,并认为对感官想象力(尤其是视觉化)本质的内省反思使我们有理由支持天真实在主义者的解释而非意向主义者的解释。马丁对这一观点的论证具有以下结构:(i)他比较和对比了天真实在主义者和意向主义者对感知经验的某些现象学方面的解释——它们的透明度和即时性。(ii)他提出了关于视觉化的论题——“依赖论”,即视觉化一个 F 就是想象一个 F 的视觉体验。(关于这一观点的有影响力的讨论,请参见威廉姆斯 1973 年。对这一观点的支持,请参见皮科克 1985 年和文德勒 1984 年。)(iii)他认为依赖论的真实性应该导致意向主义者和天真实在主义者对视觉化的现象学提出不同的预测,鉴于他们对感知经验的透明度和即时性的不同解释。因此,他声称,我们的视觉化经历的现象学可以被视为对这些竞争观点的测试。(iv)他认为我们的视觉化经历的现象学支持天真实在主义者的解释。

感知经验的特定现象学方面——透明性和即时性——天真实在论者和意向论者试图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如下所示。透明性:当一个人关注自己的视觉经验时,他似乎是通过关注自己环境中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及其特征来进行的。即时性:此外,我们的感知经验对于我们环境中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和特征的实际存在是非中立的。它们似乎对我们的信念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即使一个人相信自己在产生幻觉,感知经验的现象学即时性——对于环境中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和特征的实际存在的非中立性——并不因此消失。意向论者可以解释感知经验的透明性和即时性,通过以下观点:(a)感知经验是具有意向内容的心理状态,它们将独立于心灵的世界描绘为某种方式(因此具有透明性);以及(b)这些状态在我们的心理经济中发挥着一种独特的功能角色(因此具有即时性)。这不是天真实在论者提出的解释。对于天真实在论者来说,一个人的经验以非表象的方式与世界相关。根据天真实在论者的观点,真正感知的透明性和即时性是通过以下观点解释的: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及其特征是构成一个人感知经验的要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经验的现象学特征。幻觉的现象学透明性和即时性是通过派生方式解释的——即它在内省上与某种非幻觉的心理事件在现象学特征上无法区分。

表面上看,意向主义者似乎能够充分适应经验的透明度和即时性,而不承认幻觉缺乏内省反思所暗示的现象特征。这可能使人们倾向于支持意向主义观点。然而,马丁认为,对于视觉化现象学的反思使我们有理由持不同看法。

马丁认为,为了充分捕捉视觉化现象学与拥有某种 F 的视觉体验现象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接受依赖论——即视觉化一个 F 就是想象一个 F 的视觉体验。然后,他认为依赖论的真实性应该导致意向主义者和天真实在主义者对于视觉化现象学的现象学作出不同的预测。马丁认为,如果依赖论是正确的,那么意向主义者应该认为当我们进行视觉化时,我们想象了一种心理状态(即视觉体验),它将世界描绘成某种方式,并具有独特的功能角色。作为我们想象项目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假设想象的情境包含了想象的视觉体验所代表的对象和特征,但是,马丁认为,意向主义者应该预测:(a)当一个人视觉化某物,例如一个苹果时,他的视觉化形式本身应该在是否想象了一个包含苹果的场景方面是中立的,(b)除了被认为是经验对象(即苹果)之外,还应该有其他东西可以通过内省来获取。我们想象的体验的表征属性应该被揭示给我们。

根据马丁的观点,由于天真实在论者对视觉体验的现象透明性和即时性提供了一种相当不同的解释,所以天真实在论者对视觉化现象学应该有相当不同的预测。根据天真实在论者的观点,一个苹果的视觉体验对于其主体来说似乎在本质上依赖于苹果的存在。因此,鉴于依赖性论的真实性,天真实在论者应该预测,当一个人视觉化一个苹果时,其视觉化的形象特征不会对是否想象一个包含苹果的场景保持中立。它应该对想象中的场景中是否存在苹果有所承诺。马丁声称,实际的视觉化现象学更符合天真实在论者的预测。他认为,由于内省反思最能支持天真实在论者的预测,我们可以否认天真实在论,并认为我们的感知体验都没有内省反思所暗示的现象特征,或者我们可以接受天真实在论对真实感知的解释,并认为只有一部分感知体验缺乏内省反思所暗示的现象特征。马丁认为,后者是最少修正的选择。

对马丁的论证的一个反对意见是针对依赖论。例如,Noordhof(2002)和 Burge(2005)质疑一个似乎是依赖论承诺的可信性:即在想象一个物体时,必须想象一个关于该物体的感知经验,尽管想象这种经验可能并不是你想象项目的一部分。一些反对依赖论的人认为,视觉经验和想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这些情节的表征内容的相似性来解释。(参见 Noordhof 2002 和 Currie 和 Ravenscroft 2002。)

对这个论证的另一种回应可能是接受依赖论,但质疑内省反思是否真的支持这样一个主张:即想象一个苹果的图像特征本身与想象的场景是否包含苹果无关。相反,可以认为想象的现象学并不独立于主体在参与想象项目时所做的假设问题(参见 Burge 2005)。或者,也可以对内省反思在支持有关感知经验真实本质的主张时的可靠性提出更一般的怀疑(参见 Spener 2003)。有些人可能认为,既然我们必须承认幻觉没有内省反思所暗示的那种现象学特征,那么允许真实感知也没有内省反思所暗示的那种现象学特征,额外的代价就很小。(有关马丁论证的批判性讨论,还可以参见 Dorsch 2010。)

3.4 一种来自认识谦逊的论证

根据马丁的理解,正确理解分离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论的视角,以便我们能够构思关于知觉经验的辩论。马丁认为,分离方法的关键不在于它对于关于经验的陈述进行分离形式的释义,而在于它对于我们对于知觉经验所做的陈述进行解释时所依赖的认识论概念——无差别性。马丁认为,分离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于我们对于自己的知觉经验所能知道的内容所做的“谦逊”陈述。相比之下,其他对于分离方法的替代方案在对于我们的认识论能力做出了“不谦逊”的假设。马丁在这里所指的分离方法的替代方案是那些持有以下观点的共同元素观:(a)知觉、幻觉和幻觉之间存在共同的现象特性,(b)拥有这些特性对于一个事件来说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以使其成为一个有意识的知觉经验。

马丁为了支持对于分离方法的替代方案承担更大认识论负担的主张所提出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我们对于完美幻觉的概念的理解上。怀疑论的论证经常涉及到“完美幻觉”的讨论。在某种理解下,这种讨论被认为是引入了一个意识心理事件的概念,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知觉,但在内省上无法与真正的世界知觉区分开来。通常的假设是这样的经验会具有与某种可能的真正知觉相同的现象特性。但是,从一个意识心理事件在内省上无法与真正的知觉区分开来这个事实出发,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它必须具有与真正的知觉相同的现象特性呢?

假设我们回答说这并不成立——也就是说,我们接受原则上可能发生一种有意识的心理事件,它在内省上无法与真正的知觉区分开来,但其感知属性与真正的知觉不同。我们应该说这样的事件算作知觉体验吗?如果有人否认这样的心理事件应被视为知觉体验,那么,马丁建议,对于这种否定,我们应该有某种形式的理由,因为从常识的角度来看,对于心理事件成为知觉体验所需的要求,这种立场似乎过于严格。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心理事件应被视为知觉体验,那么这表明我们对于什么是知觉体验的最广泛概念是一种认识论的概念——即与真正的知觉在内省上无法区分开来——这并不涉及进一步的形而上学假设,即非真正的知觉体验必须具有与真正的知觉相同的感知属性。

现在假设我们说,如果一个有意识的心理事件在内省上无法区分真正的知觉,那么它具有与真正的知觉相同的现象特性。根据马丁的观点,这将是接受一个实质性的认识原则。因为采取这种立场意味着在任何缺乏真正知觉的有意识心理事件的情况下,缺乏相关现象特性的事实将是可以通过内省知道的认识主张。根据这种观点,不仅仅是确定一个事件作为经验的现象特性在存在时可以通过内省检测和识别。同样,当这些特性不存在时,它们的缺失也必须通过内省来检测。

根据马丁的观点,鉴于这种对知觉经验的方法需要依赖这种认识论假设,它比更“谦逊”的分离问题方法承担更多的理论负担。因为当涉及到对一般知觉经验的描述时,分离问题方法强调我们辨别能力的限制,而不是诉诸于一个事件必须满足的实质条件,并且归因于我们认知能力来识别这个实质条件的存在。所以,根据马丁的观点,真正的负担在于共同元素理论者,要么证明额外的认识论承诺是我们应该接受的,要么证明那些在内省上无法区分真正的知觉但缺乏真正知觉的现象特性的有意识心理事件不应被视为知觉经验。这个论证并不意味着共同元素观点是错误的,而是要表明默认立场应该是分离问题者的立场。

对马丁的提议提出了各种异议。一些人反对马丁的建议,即从主观上无法区分真实感知的体验足以成为感知经验的充分条件。西格尔(2004 年和 2008 年)、霍桑和科瓦科维奇(2006 年)、史密斯(2008 年)以及伯恩和洛格(2008 年)提出了这一异议。实际上,这些反对者可以被视为试图满足马丁的挑战之一,通过提供理由来认为我们对感知经验的概念实际上比他提出的认识论特征更为严格。西格尔反对认知能力不发达的生物(如狗)无法自省地区分它们所经历的体验。因此,在我们解释狗对 F 的感知经验的因素时,我们不能诉诸于主观无法区分性的概念。伯恩和洛格(2008 年)以及史密斯(2008 年)反对认为即使在认知能力发达的主体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应排除发生意识心理事件的可能性,这些事件并非感知经验,但在主观上无法区分与真实感知。例如,可以主张我们应否认感知想象(如视觉化)的情节是感知经验,并且应允许视觉化的情节在主观上无法区分与真实感知。有人可能认为这种情节正是在做梦时发生的。(例如,参见市川 2009 年)。另一方面,基思·艾伦(2015 年)认为幻觉是感官想象的退化形式,并且幻觉是感官想象的一种观点代表了一种有前途的幻觉解释,从幼稚实在主义感知理论的角度来看。

如果一个人允许不同种类的意识心理事件(例如,知觉经验和知觉想象)在内省上是无差别的,那么似乎一个人对于完美幻觉和真实知觉是同一基本类型事件的主张的辩护不能简单地依赖于它们在内省上是无差别的这一事实。然而,人们可能认为,真实知觉的内省支持是有的,这些真实知觉具有现象学特性,这些特性使得(i)事件对它们的拥有独立于知觉条件,以及(ii)事件对它们的拥有足以解释事件在内省上与真实知觉无差别。然后,人们可能简单地将“完美幻觉”定义为那些不是真实知觉的经验,但具有与真实知觉相同的现象学特性。(有关马丁对天真实在主义的积极论证的讨论,请参见第 3.3 节,这可以被视为对此类主张的挑战的尝试。)

根据另一种反对意见,马丁错误地提出从真实知觉的内省上无差别是成为有意识的感知经验的必要条件。因为虽然从真实知觉的内省上无差别可能是所有能够对他们的感知经验进行内省判断的主体所满足的条件,但这并不是其他感知经验需要满足的条件。例如,Siegel(2004)认为,对于不可能场景的经验,例如对于某些艾舍尔场景的经验,并不满足这个条件。

Siegel (2004) 还建议,如果正确理解,普通元素理论者所承担的认识负担并不那么重大,因为它留下了主体可能对其所经历的各种经验类型犯下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对于马丁所归属于普通元素理论者的认识承诺是否过于繁重的观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他的论证中所涉及的内省无差别性概念的理解。这也可能影响人们对于内省无差别性与真实知觉之间必要且充分的关系的主张的可信度。马丁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在 5.1 节中进一步讨论。

3.5 一种来自指示性指称的论证

约翰·坎贝尔(2002a,2002b,2005,2011)认为,当我们真实地感知世界时,意识知觉经验的性质与我们能够指示性地思考我们所感知的独立于心灵的对象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他认为,只有“经验的关系观”才能充分承认意识经验在使我们能够指示性地思考我们所感知的独立于心灵的对象的范畴属性方面的作用,而这种经验的关系观使他对感知问题持有一种分离问题的形式。

根据这种关系观点,当你真实地感知世界时,你感知到的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和属性是你意识体验的组成部分-你所经历的意识体验的质感是由你感知到的独立于心灵的事物的质感构成的。当你产生幻觉时,这种体验是不可能发生的-真实感知和幻觉是不同意识类型的体验-因此才有了分离问题的承诺。更准确地说,根据坎贝尔所支持的关系观点,我们不应该将对一个对象的感知意识看作是一个人和一个对象之间的二元关系,而应该将其看作是一个人、一个立场和一个对象之间的三元关系。坎贝尔提出我们需要考虑一个“立场”的概念,因为我们对对象的体验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是片面的。你总是从一个立场来体验一个对象,并且你可以从不同的立场来体验同一个对象。(有关类似的建议,请参见布鲁尔 2011 年和 2017 年的论文。有关关于这个朴素实在论方面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弗伦奇 2018 年和克里斯蒂 2019 年的论文)。

坎贝尔认为,对于我们对物体的意识体验的本质的充分解释应该能够解释这种意识体验在解释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坎贝尔的观点,这种意识体验使我们了解我们感知的指示性术语(如“这个”和“那个”)所指的是什么。此外,根据坎贝尔的观点,这种意识体验所提供的指示性的语义价值的知识,证明并导致了我们在推理中使用这种指示性的模式。我们所从事的相关推理模式反映了我们对所指对象的独立于心灵的概念。因此,坎贝尔认为,我们对物体的意识体验在解释我们对感知对象作为独立于心灵的概念的来源方面起着作用。坎贝尔认为,只有关系观点才能充分承认意识体验在这种解释角色中的作用,因此应该拒绝竞争的经验解释。

请注意,坎贝尔所暗示的解释作用并不仅仅是为我们使用感知指示词的信念和判断提供理由或保证。他的观点是,这种经验在我们进行推理时,对于我们使用感知指示词的使用模式有一定的作用——这种推理反映了我们对所指对象的身份标准的把握,而这又反映了我们对对象作为独立于心灵的把握。根据坎贝尔的观点,这种使用模式是通过对感知指示词的语义价值的呼应来证明的。我们对感知指示词所指对象的有意识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对感知指示词的语义价值的一种形式的知识,并因此在我们的推理中起到了一种证明我们使用感知指示词的作用。

坎贝尔认为,如果一个人认为经验是一种具有意向内容的心理状态或事件,它代表世界是某种方式,那么他无法充分承认意识体验在解释方面的作用。对于这种对经验的看法,最多只是预设了需要解释的内容。如果这种表征状态的内容是概念性的,那么它预设了需要解释的内容;如果它的表征内容是非概念性的,那么它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发挥相关的解释作用。坎贝尔认为,所需的是将经验看作是对经验对象的概念性表征以下的东西,但它仍然具备解释经验如何提供对指示性语义值的知识形式的资源。坎贝尔认为,唯一合适的竞争者是关系观点,因为根据关系观点,在真实情况下,人的意识体验使人熟悉一个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及其范畴属性。与这个独立于心灵的对象的对抗,对它的意识,正是提供了对指示性语义值的相关知识形式,使得经验能够发挥其解释作用。

正如坎贝尔本人所指出的,他的论点非常强调对象的经验在解释中所起的作用。在这里有一些争议的问题:(a)当涉及到解释我们对世界上独立于心灵的对象的概念这一事实时,对于意识经验的性质是否真的有一个角色要发挥。(b)如果意识经验的性质确实有这样一个解释角色要发挥,那么它是否是坎贝尔所确定的那个角色,即引起和证明我们对感知到的独立于心灵的对象使用指示性术语的用法。(c)关于经验的关系观是否真的有能力发挥坎贝尔所赋予它的解释角色。(有关坎贝尔论点的批评,请参见伯奇 2005 年,雷伊 2005 年和卡萨姆 2011 年)。

3.6 分离问题的进一步动机

本节简要总结了一些进一步的考虑,这些考虑被用来激发对知觉经验的分离问题的解释。

有人认为,对世界的真正知觉是一种具有意向内容的感知状态,其中包含指示性元素,指向所感知的物体。(参见 Brewer 2000、Burge 1993 和 Tye 2007、Scellenberg 2010、2013 和 2016。对这一观点的反对意见,请参见 Davies 1992 和 McGinn 1982。)接受这一观点,再加上另外两个假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一个人感知世界时所发生的经验不是幻觉时所能发生的经验,这反过来可以推动对感知经验的分离问题的研究。这两个进一步的假设如下:(a)具有成功指示性元素的可真值化意向内容是依赖于对象的,(b)只有当经验具有相同的可真值化内容时,它们才属于相同的心理类型。(后一种观点得到了 Evans 1981、1982 和 McDowell 1984 的支持。对这一观点的批评,请参见 Burge 1983、1993、2005、2010 和 Martin 2003)。

布鲁尔在他的著作《知觉与理性》中提出了这种形式的观点。在他关于感知经验的最新研究中,他提出了一种关于真正感知的替代观点,但也承认了关于感知经验的分离问题(见布鲁尔 2004 年、2006 年、2008 年、2011 年、2017a 年和 2017b 年)。在这项工作中,布鲁尔关注的是确定并捍卫他认为最符合我们常识“经验现实主义”世界观的经验解释——即我们感知到的桌子、树木、人和动物等等,它们的本质独立于任何人的思想或经验。布鲁尔认为,他所对立的“对象观”是最有前途的解释。根据这种“对象观”,感知是与独立于心灵的经验事物相识的一种方式,它们的基本本质和可感知的特质构成了以这种方式呈现给我们的感知的特点。类似的经验现实主义思路也可以在坎贝尔的著作中找到(例如,参见坎贝尔和卡萨姆 2014 年。关于相关思路,还可以参见洛格 2012b 年)。坎贝尔认为,只有天真实在主义对感知的现象特征提供了一个认识论角色,才能解释我们对独立于心灵的对象和我们感知到的特质所持有的概念。例如,他认为只有天真实在主义对现象特征的解释才能充分捕捉到以下两个观点:(i)感知的现象特征在解释我们对颜色术语所指的独特概念中起着关键作用,以及(ii)我们的颜色术语指的是对象的独立于心灵的特质。关于坎贝尔观点的讨论,参见索特里奥 2016 年第 4 章。关于坎贝尔论证的反对意见,参见卡萨姆在坎贝尔和卡萨姆 2014 年的贡献。关于坎贝尔所辩护的颜色观点的反对意见,参见波茨即将发表的文章。 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请参阅 Kalderon 2011 年,Allen 2016 年和 Beck 2019 年)。

近期对分离问题(由 Martin,Campbell 和 Brewer 提出的观点普遍适用)的动机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建议我们应该摆脱对我们的心智在感知时如何有意地指向独立于心智的世界的再现主义解释。在这方面有影响力的是查尔斯·特拉维斯(Charles Travis)关于知觉的研究。特拉维斯(2004 年和 2013 年)引用了奥斯汀(Austin)的《感觉与感性》作为重要影响,他认为知觉并非再现性的。他对再现主义观点提出了批评,该观点承认以下论断:(i)经验具有再现内容并且可以是真实/虚假的-真实/非真实的;(ii)经验的再现内容是主体可以直接接受或拒绝的内容;(iii)具有这种内容的经验不是主体接受/判断事物的方式;(iv)我们的经验所代表的事物的方式是我们可以理解和认识的。根据特拉维斯对知觉的替代观点,我们的感官将我们与存在的事物对抗,将我们的周围环境展现出来,但在感知经验中没有任何东西使其成为具有某种再现内容而不是其他无数内容的经验。在理解或试图理解我们所面对的是什么时,我们可能会出错,做出错误的判断,但当我们以这种方式被误导时,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感官以非真实的方式向我们再现世界是某种方式。在我们幻觉时,我们并没有面对独立于心智的世界的假设下,这种观点自然地导致了感知经验的分离主义观点。(有关这些问题的讨论,请参阅 Raleigh 2013 年,Shahmoradi 2016 年和 Wilson 2018 年)。

4. 对分离问题的反对意见

一些针对分离问题理论的反对意见是针对支持不同版本分离主义的具体论证提出的。有关对 Hinton 和 McDowell 提出的论证的反对意见,请参见第 3.1 节和第 3.2 节;对 Martin 提出的论证的反对意见,请参见第 3.3 节和第 3.4 节。有关对幻觉的分离主义解释的反对意见,请参见第 5 节。针对某些分离主义版本的论证是针对被认为是天真实在主义关于真实知觉的形而上学承诺的一些反对意见。例如,Pautz(即将出版)认为,关于真实知觉的天真实在主义承诺涉及到可观察品质(如颜色)的形而上学地位,而这些承诺受到经验科学的削弱。本节讨论的是针对更一般层面的论证,反对分离主义者否认真实知觉、错觉和幻觉是同一基本类型的心理事件,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真实知觉、错觉和幻觉有共同的要素。

4.1 共同类型主张的解释力量

Sturgeon(1998)提出了一些理由,认为我们的默认观点应该是这样一个命题:真实知觉、错觉和幻觉存在共同因素,即它们都涉及到相同基本类型的感知状态,而不是分离主义观点。

斯特金指出,真实的知觉、幻觉和幻觉可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指出的特征包括:(i)真实的知觉、幻觉和幻觉可以产生类似的行为效果。例如,一般来说,如果你感觉到一块石头朝你飞来,无论你所经历的是真实的知觉、幻觉还是幻觉,你都会躲避。(ii)如果基于这种经历,你相信一块石头朝你飞来,并且你根据这种信念行动并躲避,无论这种经历是真实的知觉、幻觉还是幻觉,你的信念和行动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合理的。(iii)如果你有一种感觉,好像一块石头朝你飞来,无论这种经历是真实的知觉、幻觉还是幻觉,你都可以知道看到一块石头朝你飞来是什么感觉。(iv)真实的知觉、幻觉和幻觉在内省上是无法区分的。

斯特金认为,这些经历共享这些特征的最明显的解释是它们都涉及相同类型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没有被说服之前,这应该是我们的默认观点。

分离问题论者可能会试图解释幻觉和幻觉与真实知觉具有相同行为效应的事实,仅仅通过指出这些经验在主观上无法与真实知觉区分开来。由于幻觉和真实知觉之间的差异可能是主体无法通过内省来检测到的,幻觉自然会产生与真实知觉相似的效应。主体对幻觉的反应将与对真实知觉的反应方式相同。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反应可以被视为理性的。

然而,否认幻觉与真实知觉具有相同现象特征的分离主义者将面临压力,需要对幻觉似乎具有与真实知觉相同现象特征的事实提供一些积极的解释,特别是需要解释主体如何通过仅仅通过幻觉而不是真实知觉来了解具有 F 的真实知觉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因为幻觉实际上并不具备真实知觉的感受特性。正如 Hellie(2007)所指出的,虽然并非所有事物都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但人们强烈地感觉到现象领域是独特的 - 如果一种经验似乎具有某种现象特性,那么它作为现象特征就具有该特性。否认真实知觉和幻觉具有相同现象特征的分离主义形式的可行性将取决于是否可以合理地否认这种认识假设(请参见第 3.4 节对此观点的讨论),以及分离主义者是否能够充分证明真实知觉似乎具有幻觉无法具备的现象特征(请参见第 3.3 节)。

4.2 反对分离主义的因果论证

反对分离问题的一个有影响力的论证是因果论证,首次由霍华德·罗宾逊提出(参见罗宾逊 1985 年和 1994 年)。论证的最简单版本依赖于以下两个主张:(i)通过激活当主体真正感知世界时涉及的一些脑过程,理论上可以引起一种与感知“因果匹配”的幻觉,即“因果匹配”幻觉。(ii)当真正感知和幻觉具有相同的神经原因时,必须给出相同的解释来解释涉及的经验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应该接受当主体感知世界时发生的那种经验是如果她在幻觉中的话也可能会发生的经验。

这第二个主张背后的一般原则是“相同的近因,相同的直接效果”。分离主义者很可能会简单地拒绝这个原则。分离主义者可能坚持认为,在真正感知的情况下,即使感知的对象是主体经验的远因,它们也作为其本质组成部分非因果地出现。因此,相关脑过程的发生并不足以产生涉及感知的心理事件的那种类型,除非进一步的非因果条件也满足,这些条件对于该类型的心理效果的发生也是必要的。在这一点上,分离主义者和她的对手可能只是在是否存在任何具有重要的非因果构成条件的心理效果方面存在分歧。这与关于心灵哲学中外在主义观点的可持续性的熟悉辩论有关。(有关因果论证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朗萨姆 1997 年,斯诺登 2005b 年和马丁 2004 年)。

4.3 既非连结主义也非分离主义

有另一种因果论的论证版本可以用来迫使分离主义者接受,真实知觉和因果匹配的幻觉之间存在共同要素。(参见约翰斯顿 2004 年和马丁 2004 年。)这个论证的支持者可能允许存在非因果的构成条件,这些条件对于某些心理事件的发生是必要的,其中这些构成条件可能包括环境中存在适当的感知候选对象。因此,这个因果论的版本可以适应分离主义者的主张,即真实知觉世界发生的经验存在重要的非因果条件。这个因果论的版本所依赖的是,它声称当一个人产生幻觉时,不存在这样的重要非因果条件,这些条件对于当一个人真实知觉世界时发生的经验是必要的。这个修改后的因果论的支持者声称,当一个人产生与之因果匹配的 F 的幻觉时,不存在非因果条件,这些条件在一个人真实知觉 F 的世界时也不存在。因此,当你产生与之因果匹配的 F 的幻觉时,也会产生当你真实知觉 F 的世界时的那种经验。因此,真实知觉和因果匹配的幻觉之间存在共同要素。

分离问题论者能否回应说,在产生幻觉时,存在一种非因果的构成条件,即主体环境中不存在适当的感知对象?这种回应的问题在于,它依赖于将幻觉中涉及的心理效应描述为其所不是的东西,即真实的感知,而可以合理地要求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产生幻觉时涉及的心理效应的积极解释。

这个因果论的版本并不依赖于“同一近因,同一直接结果”的一般原则,因此,这个论证的支持者可以承认,在感知世界时会发生一种心理事件,而在幻觉时不会发生。此外,这个论证的支持者还可以承认,在感知世界时,只有一种心理事件才能发挥解释作用,而不能通过诉诸于感知和幻觉共同的心理事件以及一些其他非心理条件来完成。(关于这个观点,请参见 Peacocke 1993 和 Williamson 2000)。然而,这个论证确实对分离主义者施加了压力,要求他们接受感知和幻觉共同存在一种特定类型的心理事件,我们应该能够对其进行积极的、非分离的解释。(关于这一点,请参见 Burge 2005、2010 和 2011,以及对这一主张的否定在经验上是站不住脚的,并且与视觉科学的方法论不相容的论据。)这表明,如果一个人只是想声称真正的感知是一种在幻觉时无法发生的特定类型的心理事件,那么他不应该关心对感知经验的分离解释进行争论。他的关注应该只是反对对真正的感知提出的联合解释。(关于这一批评观点,请参见 Williamson 2000 和 Johnston 2004)。

一个人可能能够接受一个真实的知觉和幻觉在心理上的差异,同时也接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核心。马克·约翰斯顿(Mark Johnston)提供了一个关于幻觉的解释。他提出,幻觉的对象和视觉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根据约翰斯顿的观点,一个主体的幻觉对象是一系列可感知的品质和关系的复合体,而这些品质和关系在他面前的场景中并没有实例化,而真实的知觉对象是实例化了这些复合体的时空个体。根据这个观点,真实的知觉和幻觉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核心。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都意识到一个“可感知的轮廓”——一系列的品质和关系。

分离问题理论家通常愿意承认知觉和主观上无法区分的幻觉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那么为什么他们不接受知觉和幻觉的共同之处是发生了某种特定类型的心理事件,其本质是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积极的、非分离的解释的呢?

马丁认为,天真实在主义的分离主义者应该否认能够对幻觉时发生的那种现象事件给出积极的非派生解释。 (这与 Dancy 1995 年的建议相反。请参见 Martin 1997 年、2004 年和 2006 年。有关讨论,请参见 Nudds 2009 年。)因为如果天真实在主义者确实对幻觉时发生的那种现象事件给出了积极的非派生解释,并且她也接受这种事件在感知世界时也会发生,那么她将面临解释为什么这种事件的发生不会屏蔽她对真实感知现象特征的天真实在主义解释所赋予的解释作用的压力。(有关这一反驳的批评讨论,请参见 Hellie 2013 年。)马丁对这一论点的回应是说,天真实在主义者应该肯定,在因果匹配的幻觉情况下,这种经验的现象特征不仅仅是与某种真实感知在内省上无法区分的。在因果匹配的幻觉情况下,它的主观特征仅仅通过其具有负的认识论属性来消耗——即在内省上无法区分真实感知。

现在可能会反对这种分离主义者的回应,因为它仍然引入了一个共同的元素,即真实知觉和因果匹配幻觉,这个元素屏蔽了天真实在主义者对真实知觉的现象特征的独特解释的解释作用。无论是对 F 的真实知觉还是对因果匹配幻觉,都具有从真实知觉的负证知识属性,即无法通过内省区分出来。那么为什么这不会屏蔽天真实在主义者可能赋予只有真实知觉才能具备的现象特征的任何解释作用呢?马丁的回应是暗示从 F 无法区分出来的属性具有依赖于作为 F 的解释潜力的解释潜力。因此,实际上是一个真实知觉,并具有只有真实知觉才能具备的现象特征的属性,仍然可以被视为具有至关重要的解释作用。

然而,这种回应仍然使天真实在主义者处于一种必须否认能够对因果匹配幻觉的现象特征提供积极解释的立场。许多人认为这种主张最终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修改后的因果论证可以被看作是试图将天真实在主义者的分离主义者置于对因果匹配幻觉的立场不可持续的一部分。

5. 幻觉和错觉的分离主义解释

这一部分关注于分离主义者对以下问题的观点:当一个人产生幻觉时,发生的心理事件的性质,当一个人产生感知幻觉时,发生的心理事件的性质,以及这些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5.1 幻觉

一些分离主义者对幻觉的性质说得相对较少(例如,麦克道尔、坎贝尔和布鲁尔)。例如,麦克道尔将幻觉体验描述为“仅仅是一种表象”,这似乎暗示着是否可以提供更积极的解释。丹西(1995)建议,分离主义者应该对产生幻觉时发生的体验提供更直接的描述,而不仅仅是说它与它不同。他建议,在分离问题的完全明确版本中,幻觉将以一种直接、积极的方式进行描述。

允许真实知觉和幻觉具有相同现象特征的分离主义者可能会接受这个建议。(参见 Logue 2012a 和 2013 年。)这个分离主义者可能能够对真实知觉和幻觉共享的现象特征提供一些积极的解释,同时允许真实知觉具有某些与众不同的心理属性(例如,它具有对象相关的意向内容)。然而,出于前一节中解释的原因,马丁认为那些对真实知觉的现象特征持幼稚实在论立场的分离主义者(因此认为真实知觉具有幻觉所不能拥有的现象特征)应该拒绝丹西的提议。马丁坚持这样的观点,在某些幻觉的情况下(即那些与真实知觉具有相同类型的近因),它们的现象特征除了与真实知觉在内省上无法区分之外,没有其他更多的内容。

这个特定的主张引起了很多批评。西格尔(2004 年)认为马丁的解释未能解释那些缺乏概念能力以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内省判断的生物所经历的不同类型的幻觉。例如,假设一只狗正在经历幻觉。由于概念能力的限制,狗无法知道自己并非在感知番茄,所以对于狗来说,这种经验在内省上无法与感知番茄区分开来。然而,仅凭这个事实并不能得出结论狗正在经历番茄的幻觉。

Siegel (2004) 还指出,马丁的解释未能捕捉到我们的幻觉是现象意识的事实,因为一个没有现象意识的状态可以满足从真实感知中无法区分的内省描述。此外,她在 Siegel(2008)中还提出,马丁的解释不能充分解释幻觉的某些效应,即,幻觉的种类如何提供人们对自己所经历的体验的积极知识。在相关领域,Sturgeon(1998)认为,否认能够对幻觉的现象特征提供积极解释的分离主义者无法充分解释,为什么幻觉的 F 可以为人们提供有关真实感知 F 的体验是什么样的积极知识。(另见 Pautz 2010 和 2011 年。)Johnston(2004)认为,分离主义者对幻觉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质量的原始 de re 知识(例如,幻觉作为红色物体的现象可以为其主体提供关于红色质量的 de re 知识)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Martin(2006)试图捍卫他对幻觉的解释,反驳他的批评者,方法是(a)关注他在“内省无差别性”中所谈到的“无差别性”概念的理解问题,以及(b)关注我们在关注我们内省我们现象意识心理状态的方式时应采用的内省模型的问题。马丁对他观点的这两个方面都受到了质疑。

马丁认为,分离主义者应该借助的不可区分性概念是“客观”的。他将我们谈论物体可见或不可见的方式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在某些情境下,当我们说某物不可见时,我们可能并不是在谈论某个特定个体或一群个体无法看到该物体的方式。我们可能更多地在谈论视觉能够和不能够辨别的事物。此外,当我们询问视觉能够向我们揭示什么时,我们可以从视觉实际上是怎样的角度来问,或者从视觉可能是怎样的角度来问。最极端的不可见性主张将涉及到后一种概念。这一建议似乎是我们不应该认为这种“客观”的不可见性的谈论必然可以归结为关于某个特定主体、一群主体或理想主体会或不会看到的说法。同样地,我们也不应该将关于内省不可区分性的客观谈论归结为关于某个特定主体、一群主体或理想主体通过内省会或不会知道的说法。

马丁指出了一个可能引起异议的观点,即与视觉相比,这种比较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当两个物体在视觉上无法区分时,我们往往认为这些物体必须共享一种通过视觉可察觉的属性——外观。两个可见物体无法通过视觉区分的事实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共同之处,而这些共同之处是视觉可以察觉到的。因此,我们可能会认为,如果两种体验在内省上无法区分,那么这些体验必须共享一种内省可以追踪到的属性——现象属性。马丁对这一异议的回应是拒绝了他认为隐藏在异议背后的内省模型。马丁认为,在两个物体在视觉上无法区分的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这些物体共享一种视觉可以辨别的共同外观,因为我们将视觉视为一种认识独立于它的领域的方式。因此,根据马丁的观点,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内省的情况,前提是我们假设当一个人内省自己的体验的现象特征时,他正在探测一些与他内省访问之独立的领域的特征。马丁认为,如果一个人采用了这种内省模型,那么他要么必须承认自己的体验可能具有与内省看起来截然不同的真实现象性质,这种性质对内省是不可访问的,要么就必须接受内省涉及使用一种“超级机制”,这种机制以一种无法失败的方式追踪一个人体验的现象特征,只有当可以知道它失败时,它才会失败。

在马丁推荐的替代方案中,一个主体对自己经验的内省视角与她对世界的经验视角是一致的,而且并不独立。没有办法指定一个内省机制,使其可能出错,这不是因为内省能力是一个“超级机制”,而是因为没有内省机制。

根据马丁的观点,如果我们以错误的方式思考对经验的内省意识,那么负面认识条件(即内省无法与真实感知区分开来)仅被视为对认知意识的条件,而不是对经验本身的条件。马丁认为这是他的解释遭到许多反对意见的原因所在。作为回应,马丁试图辩称,以正确的方式理解内省无法区分性能够保证现象意识的存在。因为根据马丁的观点,分离主义者应该强调现象意识与对世界的观点或视角之间的联系,这是纳格尔(1974 年)对意识讨论的核心。因此,当正确解释时,负面认识条件将不仅仅指定主体对其环境的认知反应,而是指定其对世界的视角(与内省视角一致),这足以使其有一种特定的体验。值得注意的是,马丁提出的推荐幻觉解释的原因似乎仅适用于因果匹配的幻觉情况(即幻觉在主观上无法与真实感知区分开来,并且涉及与相应真实感知中涉及的相同类型的直接原因和脑状态)。此外,并不明显分离主义者需要对所有幻觉提供相同的解释。因此,如果分离主义者同意马丁关于因果匹配幻觉的推理,她可能有可能对其他幻觉提供积极的解释。

Fish(2008 年和 2009 年)提出了一种相当不同的关于幻觉的分离问题解释,适用于所有幻觉,包括因果匹配的幻觉。Fish 提供了他所称之为关于幻觉的最小但积极的故事。根据 Fish 的观点,一种可能在本质上与真实知觉非常不同的心理状态可能被误认为是真实知觉,并因此获得幻觉的地位。Fish 认为对于幻觉更实质性的内在特征的要求是误导的,但以下积极的故事可以被讲述。幻觉与真实知觉的无法区分性是基于它们效果的相似性。对于 x 的幻觉是一种心理状态,虽然不是对 x 的真实知觉,但最终会产生与真实知觉具有足够相似性的效果。如果主体在概念上足够复杂,这些效果将包括关于看到 x 或似乎看到 x 的高阶信念。如果主体不够复杂以至于根本没有这样的信念,那么效果将仅仅是行为上的。

这种解释允许幻觉可能没有感知特征,甚至在那些心理状态确实具有感知特征的情况下,它所具有的感知特征很可能不能解释幻觉的特定内容。(关于分离主义者应该接受这个结果的建议,请参见 Sturgeon 2006 年和 2008 年。关于 Fish 解释的批评,请参见 Siegel 2008 年)。

5.2 幻觉

不同的分离主义者在提供他们对知觉经验的分离特征描述时,以不同的方式将知觉、幻觉和幻觉归为一组。在某些地方,辛顿似乎在暗示幻觉可以与真实的知觉归为一组。因为在某些地方,他说他的知觉-幻觉分离允许根据物体的外观来描述所见的东西,从而允许以下类型的知觉-幻觉分离:“S 看到了某个看起来是蓝色的东西或者是那种幻觉”(1973 年,61 页)。在其他地方,他说的一些话表明,不应该将物体看起来是蓝色的幻觉与真实的知觉归为一组,因为他说,一种蓝色的体验等同于仅仅是分离“要么我实际上看到了一个蓝色的光学物体,要么我处于某种情况中……对我来说就像那个情况一样”(1967b,12 页)。斯诺登在他对经验的分离特征描述中将知觉和幻觉归为一组:“要么(有某个东西在 S 看起来是 F),要么(对 S 来说就像有某个东西在 S 看起来是 F)”。相比之下,麦克道尔在他对事实在感知上显现的观念的呼吁中,似乎将幻觉和幻觉归为一组:某种情况看起来是这样的可以是“仅仅是一种表象,或者是这种情况使自己在感知上显现给某人的事实”。

这些哲学家在表述他们特定的分离特征时的方式上的差异,部分反映了他们对分离问题的解释的不同兴趣。例如,斯诺登的主要关注点是阻止关于对象知觉所需的论证(见第 6.1 节),而麦克道尔关注的是捍卫一种解释经验的理论,以保护真正知觉在提供命题知识方面的独特认识论角色。麦克道尔是否需要否认当你遭受幻觉时,有一些事实在感知上显现给你,这一点并不清楚。如果是这样,他可能允许将真实的感知和幻觉归为一类,作为某些事实在主体感知中显现的情况。

在我们可能描述为部分幻觉的经验中,类似的考虑可能适用——在这些情况下,主体在真实感知环境的其他方面的同时产生幻觉。例如,一个主体可能在眼前真实感知到一张桌子,同时产生一个粉红色的老鼠的幻觉。对于麦克道尔的分离主义,一个问题可以被提出,即根据它的观点,我们是否应该将这样的情况视为使主体感知到有一张桌子在她面前,尽管她正在产生一个粉红色的老鼠的幻觉。

马丁(2004)提供了一个天真实在主义者如何解释部分幻觉的概述。他建议我们不要将重点放在经验本身上,而是可以将重点放在经验的各个方面上——“一个人可以体验到的不同实体以及它们对一个人的呈现方式”(2004,81)。然后,我们可以解释那些在本质上不是真正感知的部分幻觉的方面,通过“经验的那个方面与感知那个元素的相应方面之间的无差别性”(2004,81)。马丁在提出对不可能场景的经验应该如何解释时,也借鉴了这个想法。他建议,分离主义者不应该直接诉诸于对不可能场景的真实感知的想法,而是通过解释每个组成元素的经验在这方面与对该元素的感知之间的无差别性来解释这样的经验。(对于这个提议的批评,请参见 Siegel 2004)。对于这个提议的一个担忧是,对于分离主义者来说,是否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认为这样的经验具有一种混合性质,因为分离主义者认为感知和幻觉是具有如此不同本质的心理事件。(关于容纳某些错觉对分离主义者提出重大困难的主张的论证,请参见 Smith 2010。另请参见 Millar 2015)。

在这个背景下,还有一个进一步的问题需要问:分离主义者是否应该将所有幻觉的情况视为部分幻觉的情况。例如,如果一个主体感知到一个看起来是蓝色的绿色物体,分离主义者是否应该说这个主体正在感知这个物体,但是幻觉了它似乎具有的蓝色?布鲁尔(2008)提出了一种关于某些幻觉的分离主义解释,他认为这些幻觉不需要被视为部分幻觉的情况(例如,米勒-莱尔幻觉)。根据布鲁尔的观点,这些幻觉只是一种直接经验对象与某种范例在视觉上相关的相似之处,而这种范例实际上并不是它的一个实例。感知的直接对象看起来是 F,但实际上不是 F,这一事实可以通过这样的观点来解释:在特定的感知环境中,从特定的视角来看,由于与某些范例 F 的相关相似之处,这个对象可以被理解为是 F。在某些幻觉的情况下,当一个物体看起来是某种方式,但实际上并不是时,分离主义者可能会强调这种误导性外观是公开可见的;例如,它可能是可以拍摄的东西。然后,分离主义者可能会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所见物体归因于一个公开可见的特征——一个“外观属性”,即物体具有这个外观。当一个人看到这个物体时,他可能在视觉上意识到这个外观属性——它具有 F 的外观。而对这个外观属性的意识可能会误导一个人错误地判断这个物体是 F。(关于感知幻觉的相关提议,但在重要方面与布鲁尔的解释不同,请参见安东尼 2011 年和 Genone 2014 年。关于经验基础的幻觉模型可能与天真实在主义相契合的辩护,请参见菲利普斯 2016 年。)

6. 分离问题和知觉的因果理论

与分离问题理论相关的一些哲学家只是关心地主张某些常见元素的主张缺乏充分的理据,从而使我们有自由去抵制那些依赖这些主张作为前提的关于知觉的论证。例如,与分离主义最相关的哲学家之一的保罗·斯诺登,通过引用一种关于感知经验的分离方法的可能性来削弱一种关于我们对知觉概念的论题的论证。根据斯诺登试图挑战的这个论题,一个概念要求是,必然地,如果 S(一个主体)看到 O(一个对象),那么 O 对 S 经历的经验负有因果责任。这个论题被标记为知觉的因果理论(以下简称 CTP)。

H.P.格赖斯(1961)最初提出了 CTP 的主要论证。(该理论的其他支持者包括皮尔斯(1976)和斯特劳森(1974))。格赖斯的论证采用以下一般形式。我们被要求考虑这样的情况,即一个主体正在经历适合看到某种对象的经验,例如,主体正在经历这样的经验,使她觉得好像有一个时钟在她面前。实际上,主体面前确实有一个时钟,然而,主体未能看到时钟,因为主体的经验是一种幻觉——可能是由神经科学家刺激她的视觉皮层引起的。论证认为这样的情况确实是可以想象的,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解释主体未能看到她面前的对象的最佳解释是对象与她的经验之间缺乏适当的因果联系。因此,CTP 是合理的。

根据斯诺登(1980 年,1990 年,1998 年,2011 年)的观点,这个论点的合理性取决于对知觉经验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与一个共同元素的假设相结合,特别是假设当一个人真正感知世界时,他所经历的经验的内在本质与所感知的对象的种类无关。根据这种对经验的理解,经验是事件之一,其内在本质与主体外部的任何事物无关。根据这种观点,在幻觉和真正的感知情况下成立的“看起来”句子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或者是由于)在这两种情况下发生了完全相同的事件。一旦这种对知觉经验的理解被采纳,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在我们的环境中看到物体所需的外在条件。 格赖斯式的思想实验表明,仅仅拥有与周围环境相匹配的经验本身并不足以让你在环境中看到物体。因此,人们很容易认为,你的经验与那些物体之间存在适当的因果关系才能让你看到它们。因此,根据斯诺登的观点,只有当能够证明共同元素假设是论证中所假设的感知概念的一部分时,对于 CTP 的动机才会受到削弱。

在赫尔顿的引导下,斯诺登认为,从“看起来”句子在幻觉和真实感知的情况下都是真实的,并且不含糊,不能得出它们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由(或者是由于)完全相同的事件而成为真实的结论,因为它们可能具有分离的满足条件。根据斯诺登考虑的分离问题理论,声称“对 S 来说,看起来有一个 F”之所以被视为真实,是因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事实:要么(有某物看起来对 S 来说是 F),要么(对 S 来说,有某物看起来是 F)。这种分离问题理论允许这两种情况(感知和幻觉),以相同的方式描述,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特别是,它允许一个主体在真正感知世界时所经历的经验类型,其内在性质与所感知的对象的种类是相互依赖的。对斯诺登来说,这种分离问题方法的可行性削弱了对 CTP 的论证,除非论证的支持者能够提出一些合理的概念性论述,并且能够证明这种分离问题方法是错误的。(因此请注意,根据斯诺登的观点,不实际需要断言分离问题理论来否定格赖斯对 CTP 的论证。)

有关因果主义方法对抗分离主义的辩护,请参见洛厄 2008 年的著作。有关分离主义与 CTP 相容的辩护,请参见 Child 1992 年、1994 年和 2011 年的著作。

7. 结论

正如我们所见,有各种不同的分离问题观点,这些观点往往受到完全不同的关注点的推动,而这些分离问题观点与他们的对手之间的分歧与知觉哲学和认识论中的一系列辩论相关——关于知觉经验的形而上学和现象学、我们对知觉的概念、知觉经验的认识论角色以及自我认知的辩论。这里概述的许多分离问题观点和论证是相对较新提出的,而它们所激发的辩论似乎将继续下去。在最近的进一步发展中,知觉的分离问题理论激发了哲学行动领域中类似的分离问题方法——涉及行动的本体论和主体进行行动的理由。(有关行动的分离问题方法的讨论,请参见 Haddock 和 McPherson 2008b,Ruben 2008,Hornsby 2008 和 Dancy 2008。)

Bibliography

  • Allen, Keith, 2015, “Hallucination and Imaginatio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3(2): 287–302.

  • –––, 2016, A Naïve Realist Theory of Colou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ntony, Louise, 2011, “The Openness of Illusion”, Philosophical Issues, 1: 25–44.

  • Austin, J.L., 1962, Sense and Sensibil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eck, Ori, 2019, “Rethinking Naïve Re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3): 607–633.

  • Brewer, Bill, 2000, Perception and Rea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Realism and the Nature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Issues, 14(1): 61–77.

  • –––, 2006, “Perception and Cont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4(2): 165–181.

  • –––, 2008, “How to Account for Illusion”,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68–180.

  • –––, 2011, Perception and its Objec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7a, “The Object View of Perception”, Topoi, 35(2): 215–227.

  • –––, 2017b, “Consciousness and Content in Percep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31(1):41–54.

  • Brogaard, Berit, 2011,“Primitive Knowledge Disjunctivism”, Philosophical Issues, 21(1): 45–73.

  • Burge, Tyler, 1983, “Russell’s Problem and Intentional Identity”, in Agent, Languag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James E. Tomberlin (ed.).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pp. 79–110.

  • –––, 1993, “Vision and Intentional Content”, in John Searle and his Critics, E. LePore and R. Van Gulick (eds.), Oxford: Blackwell, pp. 195–213.

  • –––, 2005, “Disjunctivism and Perceptual Psychology”, Philosophical Topics, 33: 1–78.

  • –––, 2010, Origins of Objectiv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Disjunctivism Again”,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14(1): 43–80.

  • Byrne, Alex, 2001, “Intentionalism Defended”, Philosophical Review, 110: 199–240.

  • –––, 2014, “McDowell and Wright on Anti-Scepticism etc.”, in Dylan Dodd and Elia Zardini (eds.), Scepticism and Perceptual Justif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75–297.

  • Byrne, Alex and Logue, Heather, 2008, “Either/Or”,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Adrian Haddock and Fiona Macpherso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7–94.

  • Byrne, Alex and Logue, Heather (eds.), 2009, Disjunctivism: Contemporary Reading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ampbell, J., 2002a, Re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2b, “Berkeley’s Puzzle”, in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Tamar Szabo Gendler and John O’Leary Hawthorn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7–144.

  • –––, 2005, “Précis of Re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and Replies to Neil Manson and Georges Re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6: 103–114, 145–153, 155–162.

  • –––, 2011,“Relational vs. Kantian Responses to Berkeley’s Puzzle”, in Perception, Causation and Objectivity, N. Eilan, H. Lerman and J. Roessler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5–50.

  • Campbell, John and Cassam, Quassim, 2014, Berkeley’s Puzzle: what does experience teach u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ssam, Q., 2011, “Tackling Berkeley’s Puzzle”, in Perception, Causation and Objectivity, N. Eilan, H. Lerman and J. Roessler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34.

  • Child, William, 1992, “Vision and Experience: The Causal Theory and the Disjunctive Concept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2(168): 297–316.

  • –––, 1994, Causality, Interpretation and the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1,“Vision and Causal Understanding”, in Perception, Causation and Objectivity, N. Eilan, H. Lerman and J. Roessler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61–180.

  • Christy, Justin, 2019, “Naïve Realism: A Simple Approach”,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8): 2167–2185.

  • Conee, Earl, 2007,“Disjunctivism and Anti-Skepticism”, Philosophical Issues, 17(1): 16–36.

  • Currie, G., and Ravenscroft, I., 2002, Recreative Min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ancy, Jonathan, 1995, “Arguments from Illusion”,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5: 421–38.

  • –––, 2008, “On How to Act—Disjunctively”,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Adrian Haddock and Fiona Macpherso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62–282.

  • Davies, M., 1992, “Perceptual Content and Local Superven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92: 21–45.

  • Dorsch, Fabian, 2010,“Transparency and Imagining Seeing”,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13(3): 173–200.

  • Dretske, Fred, 1995, Naturalizing the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Evans, Gareth, 1981, “Understanding Demonstratives”, in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H. Parret and J. Bouveresse (eds.), Berlin: W. de Gruyter, pp. 291–321.

  • –––, 1982, 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Farkas, K., 2006, “Indiscriminability and the Sameness of Appeara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106: 39–59.

  • Fish, William C., 2008, “Disjunctivism, Indistinguishability, and the Nature of Hallucination”,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44–167.

  • –––, 2009, Perception, Hallucination, and Illus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rench, Craig, 2018,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and its Representational Commitments”, in Casey Doyle, Joseph Milburn and Duncan Pritchard (eds.), New Issues in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London: Routledge, pp. 169–193.

  • French, Craig, and Gomes, Anil, 2019, “How Naïve Realism Can Explain Both the Particularity and the Generality of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9(275): 41–63.

  • Genone, James, 2014, “Appearance and Illusion”, Mind, 123(490): 329–376.

  • Goldman, Alvin, 1979, “What is Justified Belief?”, in Jus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George Pappas (ed.), Dordrecht: Reidel, pp. 1–23.

  • Gomes, Anil, and French, Craig, 2016,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2): 451–460.

  • Grice, H.P., 1961, “The Causal Theory of Percep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s, 35: 121–52.

  • Haddock, Adrian, 2011,“The Disjunctive Conception of Perceiving”,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14(1): 23–42.

  • –––, 2019, “Disjunctivism, Skepticism, and the First Person”, in Casey Doyle, Joseph Milburn and Duncan Pritchard (eds.), New Issues in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London: Routledge, pp. 259–278.

  • Haddock, Adrian and Macpherson, Fiona, 2008a,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ddock, Adrian and Macpherson, Fiona, 2008b, “Introduction: Varieties of Disjunctivism”,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Adrian Haddock and Fiona Macpherso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4.

  • Harman, Gilbert, 1990,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4, J. Tomberlin (ed.),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p. 31–52.

  • Hawthorne, John and Kovakovich, Karson, 2006, “Disjunctivism”,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s, 80: 145–183.

  • Hellie, Benj, 2007, “Factive Phenomenal Character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1: 259–306.

  • –––, 2013,“The Multidisjunctive Conception of Hallucination”, in Hallucinatio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F. MacPherson and D. Platchias (e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149–174.

  • Hinton, J.M., 1967, “Visual Experiences”, Mind, 76(April): 217–227.

  • –––, 1973, Experiences: An Inquiry into Some Ambiguiti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80, “Phenomenological Specimenism”, Analysis, 40(January): 37–41.

  • Hornsby, J. 2008, “A Disjunctive Conception of Acting for Reasons”,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44–261.

  • Ichikawa, Jonathan, 2009, “Dreaming and Imagination”, Mind and Language, 24(1): 103–121.

  • Johnston, Mark, 2004, “The Obscure Object of Hallucin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3: 113–83.

  • Kalderon, Mark, 2011, “Color Illusion”, Noûs, 45(4): 751–775.

  • Langsam, Harold, 1997, “The Theory of Appearing Defende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0: 33–59.

  • –––, 2017, “The Intuitive Case for Naïve Realism”,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20(1): 106–122.

  • Littlejohn, Clayton, 2019, “Niether/Nor”, in Casey Doyle, Joseph Milburn and Duncan Pritchard (eds.), New Issues in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London: Routledge, pp. 215–240.

  • Loar, Brian, 2002, “Transparent Experience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Qualia”, in Consciousness: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A. Jokic and Q. Smith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77–96.

  • Logue, Heather, 2012a, “What should the naïve realist say about total hallucination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6(1): 173–199.

  • –––, 2012b, “Why Naïve Realsim?”,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12: 211–237.

  • –––, 2013, “Good News for the Disjunctivist about (one of) the Bad Cas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6(1): 105–133.

  • –––, 2014, “Experiential Content and Naïve Realism: A Reconcilliation”, in Berit Brogaard (ed.), Does Perception Have Content? Oxford: Oxford Unicersity Press, pp. 220–241.

  • Longworth, Guy, 2019, “Settling a Question: Austin and Disjunctivism”, in Casey Doyle, Joseph Milburn and Duncan Pritchard (eds.), New Issues in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London: Routledge, pp. 131–150.

  • Lowe, E. J., 2008, “Against Disjunctivism”,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Adrian Haddock and Fiona Macpherso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95–111.

  • Martin, M.G.F., 1997, “The Reality of Appearances”, in Thought and Ontology, M. Sainsbury (ed.), Milan: Franco Angeli, pp. 77–96.

  • –––, 1998, “Setting Things Before the Mind”, i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A. O’Hear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57–179.

  • –––, 2001, “Out of the Past: episodic recall as retained acquaintance”, in Time and Memory, C. Hoerl and T. McCorma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57–284.

  • –––, 2002, “The Transparency of Experience”, Mind and Language, 17: 376–425.

  • –––, 2003, “Particular Thoughts and Singular Thought”, Thought and Language, in A. O’Hear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73–214.

  • –––, 2004, “The Limits of Self-Awarenes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0: 37–89.

  • –––, 2006, “On Being Alienated”, in Perceptual Experience, Tamar S. Gendler and John Hawthorn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54–410.

  • McDowell, John, 1982, “Criteria, Defeasibility and 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68: 455–79.

  • –––, 1984, “De Re Sense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4: 325–363; reprinted in Frege: Tradition and Influence, C. Wright (ed.), Oxford: Blackwell, pp. 98–109.

  • –––, 1987, “Singular Thought and the Extent of Inner Space”, in Subject, Thought and Context, Pettit and McDowell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137–168.

  • –––, 1994, Mind and World,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8, “The Disjunctive Conception of Experience as Material for a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76–389.

  • –––, 2010, “Tyler Burge on Disjunctivism”,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13(3): 243–255.

  • –––, 2013, “Tyler Burge on Disjunctivism (II)”,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16(3): 259–279.

  • McGinn, Colin, 1982, The Character of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ehta, Neil, 2014, “The Limited Role of Particulars in Phenomenal Experi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1(6): 311–331.

  • Mehta, Neil, and Ganson, Todd, 2016, “On the Generality of Experience: a reply to French and Gom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12): 3223–3229.

  • Millar, Alan, 1996, “The Idea of Exper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97: 75–90.

  • –––, 2007, “What the Disjunctivist is Right Abou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4(1): 176–198.

  • –––, 2008, “Perceptual-recognitional Abilities and Perceptual Knowledge”,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Adrian Haddock and Fiona Macpherso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30–347.

  • Millar, Boyd, 2015, “Naïve Realism and Illusion”, Ergo: An Open Access Journal of Philosophy, 2: 607–625.

  • Mitova, Veli, 2019, “Either Epistemological or Metaphysical Disjunctivism”, in Casey Doyle, Joseph Milburn and Duncan Pritchard (eds.), New Issues in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London: Routledge, pp. 194–214.

  • Nagel, Thomas,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Philosophical Review, 83(October): 435–450.

  • Neta, Ram, 2008, “In Defence of Disjunctivism”,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11–329.

  • –––,2019, “Disjunctivism and Credence”, in Casey Doyle, Joseph Milburn and Duncan Pritchard (eds.), New Issues in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London: Routledge, pp. 241–258.

  • Noordhof, P., 2002, “Imagining Objects and Imagining Experiences”, Mind and Language, 17: 426–455.

  • Nudds, M., 2009, “Recent Work in Perception: Naïve Realism and its Opponents”, Analysis, 69: 334–346.

  • Pautz, Adam, 2010, “Why Explain Visual Experience in terms of Content?”, in Perceiving the World, B. Nanay(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54–310.

  • –––, 2011, “Can Disjunctivists Explain our Access to the Sensible World?”, Philosophical Issues, 21: 384–433.

  • –––, forthcoming, “Naïve Realism and the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Analytic Philosophy, preprint available online.

  • Peacocke, Christopher, 1985, “Imagination, Experience and Possibility”, in Essays on Berkeley, J. Foster and H. Robinson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19–35.

  • –––, 1992, A Study of Concep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3, “Externalist Explan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93: 203–230.

  • Pears, David F., 1976, “The Causal Conditions of Perception”, Synthese, 33(June): 25–40.

  • Phillips, Ian, 2016, “Naïve Realism and the Science of (Some) Illusions”, Philosophical Topics, 44(2): 353–380.

  • Pritchard, Duncan, 2008, “McDowellian Neo-Mooreanism”,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83–310.

  • –––, 2012,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utnam, H., 1999, The Threefold Chor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Raleigh, Thomas, 2015, “Phenomenology Without Represen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3(4): 1209–1237.

  • Rey, G., 2005, “Explanation, Not Experience: Commentary on John Campbell’s Re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6: 131–143.

  • Robinson, Howard, 1985, “The General Form of the Argument for Berkeleian Idealism”, In Essays on Berkeley: A Tercentennial Celebration, J. Foster and H. Robinson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163–186.

  • –––, 1994, Perception, London: Routledge.

  • Ruben, D.H., 2008, “Disjunctive Theories of Perception and Action”,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Adrian Haddock and Fiona Macpherso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27–243.

  • Schellenberg, Susanna, 2010, “The Particularity and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9(1): 19–48.

  • –––, 2013, “Externalism and the Gappy Content of Hallucination”, in Fiona Macpherson and Dimitri Platchias (eds.), Hallucinatio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NIT Press, pp. 291–312.

  • –––, 2016, “Perceptual Particular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3(1): 25–54.

  • Searle, John, 1983, Intention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edivy, Sonia, 2008, “Starting Afresh Disjunctively: Perceptu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48–375.

  • –––,2019, “Disjunctivism and Realism: Not Naïve but Conceptual”,in Casey Doyle, Joseph Milburn and Duncan Pritchard (eds.), New Issues in Epistemological Disjunctivism, London: Routledge, pp. 153–168.

  • Shahmoradi, Ayoob, 2016, “Why do we need perceptual content?”,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9(5): 776–788.

  • Siegel, S., 2004, “Indiscriminability and the Phenomenal”,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0: 90–112.

  • –––, 2008, “The Epistemic Conception of Hallucination”,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05–224.

  • Smith, A.D., 2002, The Problem of Percep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8, “Disjunctivism and Discriminability”,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1–204.

  • –––, 2010, “Disjunctivism and Illus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0(2): 384–410.

  • Snowdon, P.F., 1980–81, “Perception, Vision and Cau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81: 175–92.

  • –––, 1990, “The Objects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64: 121–150.

  • –––, 1998, “Strawson on the Concept of Perce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P.F. Strawson, L. Hahn (ed.), Chicago and Lasalle: Open Court, pp. 293–310.

  • –––, 2005a, “The Formulation of Disjunctivism: A response to Fish”,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105: 129–141.

  • –––, 2005b, “Some Reflections on an argument from Hallucination”, Philosophical Topics, 33(1): 285–305.

  • –––, 2008, “Hinton and the Origins of Disjunctivism”,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5–56.

  • Cassam, Q., 2011, “Perceptual Concepts as Non-Causal Concepts”, in Understanding Perception, Causation and Objectivity, N. Eilan, H. Lerman and J. Roessler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1–138.

  • Soteriou, Matthew, 2016, Disjunctivism, Routledge.

  • Spener, Maja, 2003, Gilding or Staining the Mind: Phenomenology and the Metaphysics of Visual Experience,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London.

  • Strawson, P.F., 1974, “Causation in Perception”, in Freedom and Resentment, London: Methuen, pp. 73–93.

  • Sturgeon, Scott, 1998, “Visual Exper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 98: 179–200.

  • –––, 2000, Matters of Mind: Consciousness, Reason and Nature, London: Routledge.

  • –––, 2006, “Reflective Disjunctivism”, Supplement to th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0: 185–216.

  • –––, 2008, “Disjunctivism About Visual Experience”,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Knowledge, Fiona Macpherson and Adrian Haddock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12–143.

  • Thau, Michael, 2004, “What is Disjunctiv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0(1–3): 193–253.

  • Travis, Charles, 2004, “The Silence of the Senses”, Mind, 113(449): 57–94.

  • –––, 2013, Perception: Essays After Fre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ye, M., 1992, “Visual Qualia and Visual Content”, in The Contents of Experience, T. Crane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58–176.

  • –––, 1995, Ten Problems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0, Consciousness, Color and Cont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7, “Intentionalism and the Argument from No Common Conten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1(1): 589–613.

  • Vendler, Zeno, 1984, The Matter of Min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lliams, B. 1973, “Imagination and the Self”, in Problems of the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6–45.

  • Williamson, Timothy, 1990, Identity and Discrimination, Oxford: Blackwell.

  • –––, 2000, Knowledge and its Limi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lson, Keith, 2018, “Are the Senses Silent? Travis’s Argument from Looks”, in John Collins and Tamara Dobler (eds.), The Philosophy of Charles Travis: Language, Thought, Percep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99–221.

  • Wright, Crispin, 2002, “Anti-sceptics Simple and Subtle: G.E. Moore and John McDowell”,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5: 330–48.

  • –––, 2008, “Comment on John McDowell’s ‘The Disjunctive Conception of Experience as Material for a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in Disjunctivism: Perception, Action and Knowledge, A. Haddock and F. Macpherso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90–404.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consciousness |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 consciousness: 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 of | externalism about the mind | mental content: narrow | mental imagery | perception: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 perception: the contents of | perception: the problem of | qualia | self-knowledge | sense data

Acknowledgments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thank David Chalmers for his comments on earlier drafts, which helped to improve the present entry.

Copyright © 2020 by Matthew Soteriou <matthew.soteriou@kcl.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