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Sylvia Berryman)

首次发表于 2004 年 8 月 15 日,实质修订于 2023 年 1 月 7 日

德谟克利特斯(Democritus)在古代被称为“笑面哲学家”,因为他强调“快乐”的价值,他是古代原子论的两位创始人之一。他将他的老师利伽伯斯(Leucippus)的理论发展成了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世界解释。原子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由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体组成,并且这些物体在一个无限的虚空中运动。在古代唯物主义对自然世界的解释中,原子论是最有影响力的。即使是它的主要批评者亚里士多德也赞扬德谟克利特斯从适用于自然哲学的合理考虑中进行了论证。


1. 生平与作品

根据古代的记载,德谟克利特约于公元前 460 年出生(因此,他是苏格拉底的晚辈),是阿布德拉的公民,尽管有些记载提到了米利都。据说德谟克利特与他的合作者或老师鲁克里普斯认识安纳克萨戈拉斯,并且比后者年轻四十岁(DK 68A1)。有许多关于他生活的轶事,但它们的真实性不确定。

德谟克利特的作品只在间接的报告中幸存下来,有时不可靠或相互矛盾:需要重建其立场背后的推理。最好的证据大部分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报告,他认为德谟克利特是自然哲学中的重要竞争对手。亚里士多德写了一篇关于德谟克利特的专著,只有少数几段在其他来源中引用的片段幸存下来。德谟克利特似乎接管并系统化了鲁克里普斯的观点,关于鲁克里普斯的了解很少。虽然可以将一些贡献归功于鲁克里普斯,但绝大多数报告要么同时提到两位人物,要么只提到德谟克利特;发展完善的原子论体系通常被认为是德谟克利特的。

迪奥根尼斯·拉尔提乌斯列举了德谟克利特在伦理学、物理学、数学、音乐和宇宙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著作。两部作品,《大世界体系》和《小世界体系》(参见古代哲学学派的文献学条目),有时被归属于德谟克利特,尽管忒奥弗拉斯特斯报告说前者是鲁克里普斯的作品(DK 68A33)。关于德谟克利特伦理格言的真实性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斯托巴伊奥斯的五世纪选集中记录了两个格言集,一个归属于德谟克利特,另一个归属于一个名为“德摩克拉特斯”的未知哲学家。DK 接受两者都与德谟克利特有关,但两个集合中的格言的真实性是学术讨论的问题,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与他的伦理学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2. 原子论

古代文献描述了原子论作为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家对巴门尼德斯提出的挑战的一种尝试之一。尽管偶尔会有挑战(奥斯本,2004 年),但这是学者们今天普遍解释其动机的方式。尽管对巴门尼德斯的确切解释存在争议,但人们普遍认为他认为变化仅仅是虚幻的,因为“不存在”的概念中存在一些荒谬之处。作为回应,利伽伯和德谟克利特以及其他前苏格拉底多元论者,如恩佩多克勒斯和阿那克萨戈拉斯,发展了一些系统,阐明了变化并不需要从无中产生某物。对巴门尼德斯的这些回应假设存在多个不变的物质原则,它们持续存在并仅仅重新排列自己以形成变化的外观世界。在原子论的版本中,这些不变的物质原则是不可分割的粒子,即原子。有时,认为存在分割的下限是对泽诺关于无法穿越无限可分割的大小的悖论的回答(哈斯珀,2006 年)。Wardy(1988 年)和 Sedley(2008 年)提出的重建论证相反,认为原子论是作为对巴门尼德斯论证的回应而发展起来的。

原子论者认为,构成自然界的物质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实体,即原子和虚空。原子来自希腊形容词 atomos 或 atomon,意为“不可分割”,数量无限,大小和形状各异,完全坚固,没有内部间隙。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移动,当它们碰撞时相互排斥,或通过它们表面上的微小钩子和倒刺结合成团,形成纠缠。除了改变位置,它们是不可改变的,不可生成的和不可破坏的。外观世界中可见物体的所有变化都是由这些原子的重新定位引起的: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来说,原子论者将所有变化归结为位置的变化。我们所经历的世界中的宏观物体实际上是这些原子的聚集体;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变化,如质的变化或生长,是由组成它们的原子的重新排列或添加引起的。虽然原子是永恒的,但由它们组成的物体并非如此。在无限的虚空中移动的原子团聚成一个旋涡,形成其中的聚集体(DK 68B167);这些聚集体是暂时的。我们的世界和其中的物种是由在这样的旋涡中移动的原子碰撞而产生的,并且同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解体。

在假设虚空存在的情况下,原子论者故意接受了一个明显的矛盾,声称“不存在的东西”存在。显然是在回应巴门尼德斯的追随者梅利苏斯的论点,原子论者将“无”这个词与它所否定的“事物”配对,并声称——正如原子论者典型的说法——一个“不存在”就像另一个一样(DK 67A6)。斯科菲尔德(2002)认为,这个特定的短语起源于德谟克利特而不是他的老师勒伽孚斯。通过将实体(或实体)和虚空本体论上等同起来,原子论者显然否认了虚空的不可能性。他们认为虚空是局部运动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空位,物体能往哪里移动?梅利苏斯从虚空的不可能性推导出运动的不可能性;原子论者显然是反过来推理,从运动存在的事实推导出虚空空间的必要性(DK 67A7)。有人认为德谟克利特对虚空的理解是指原子之间(暂时)未填充的区域,而不是绝对空间的概念(Sedley 1982)。虚空不会阻碍原子的运动,因为它的本质特点是“让步”,与原子之间的相互阻力形成对比。后来的原子论解释表明,这种“让步”解释了物体倾向于漂移到更空旷的空间的趋势,被从更密集的区域中的碰撞驱逐出来(卢克莱修斯 DRN 6.906–1089)。

原子的性质存在争议。它们的大小不同:有一份报告(一些学者对此表示怀疑)表明,原子原则上可以像宇宙一样大,尽管至少在这个宇宙中它们似乎都太小而无法察觉(DK 68A47)。它们可以具有无限多种的形状:有报道称,有人争论说原子为什么要有一种形状而不是另一种形状“没有更多的”理由。由于它们的不规则形状和表面的钩子,许多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锁定,解释了一些化合物的凝聚性。目前尚不清楚早期原子论者是否将原子视为概念上不可分割的,还是仅仅在物理上不可分割的(Furley 1967)。关于是否存在最小可能的大小的观念似乎表明这是原子的尺寸下限,尽管像接触或具有形状这样的概念似乎意味着即使最小的原子在某种意义上也有部分,即使只是在数学上或概念上。

关于原子是否因其重量而朝特定方向移动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假设重量不是原子固有的,而是宇宙漩涡中产生的向心倾向来解决这些争议(参见 O’Brien 1981;Furley 1989,第 91-102 页)。原子可能具有一种固有的振动运动的倾向,尽管对此的证据不确定(McDiarmid 1958)。然而,它们的主要运动似乎是由于与其他原子的碰撞而产生的,其中它们的相互阻力或反作用力使它们在被击中时相互远离。亚里士多德批评德谟克利特认为碰撞原子的序列没有起点,因此没有对原子运动的存在本身提供解释,尽管与另一个原子的先前碰撞可以解释每个个体原子运动的方向(参见 O’Keefe 1996)。尽管古代原子论者经常与现代的“机械论”理论进行比较,但巴尔姆警告说,假设原子论者与现代关于原子运动性质的观念相同,特别是运动是惯性的观念是危险的(Balme 1941)。

根据不同的报告,德谟克利特将事物的原因归因于必然性,也归因于偶然性。也许后者应该理解为“无目的性”而不是否认必然性(Barnes 1982,第 423-6 页)。德谟克利特显然意识到需要解释这样一个事实:个体不同的原子的无序运动可以产生一个有序的宇宙,其中原子不仅仅是随机分散的,而是聚集成形成不同类型的团块。据报道,他依赖于自然界中存在的“物以类聚”的倾向:就像一类动物聚集在一起一样,相似种类的原子也会按照大小和形状聚集在一起。他将此比喻为筛子中谷物的扬净,或者潮水中的鹅卵石的分类:就像有一种类似于类聚的吸引力一样(DK 68B164)。尽管这一说法有不同的解释(例如 Taylor 1999b p. 188),但它似乎是试图展示一个明显有序的排列如何自动产生,作为运动中物体的随机碰撞的副产品(Furley 1989,第 79 页)。不需要引入吸引力或目的来解释潮水或筛子中的分类:这可能是试图展示如何在没有目标导向力或目的的情况下产生明显有序的效果。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组合属性足以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中物体之间的多样性。亚里士多德引用了一个类比,将字母与原子进行对比,字母可以通过几个元素的组合产生多种不同的单词;这些差异都源于字母的形状(schêma),如 A 与 N 的不同;它们的排列(taxis),如 AN 与 NA 的不同;以及它们的位置定向(thesis),如 N 与 Z 的不同(DK 67A6)。这些术语是亚里士多德对德谟克利特自己术语的解释,后者具有更动态的意义(Mourelatos 2004)。这段文字省略了大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它专注于与字母的类比:从其他文本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大小也是不同的。

他著名地否认原子本身存在除了形状和大小(也许还有重量)之外的可感知品质:德谟克利特的一句直接引语声称“按照约定,甜的,按照约定,苦的,按照约定,热的,按照约定,冷的,按照约定,颜色;但实际上是原子和虚空”(DK 68B9,Taylor 1999a 译)。关于这种区别有不同的解释。Furley 认为,“约定”这个翻译不应该被理解为某种关于某些颜色感知的任意性:相同的原子配置可能会与给定的颜色经常相关联(Furley 1993;参见 Barnes 1982,第 370-7 页)。德谟克利特所拒绝的“仅仅是约定”的是,也许是将这些品质归因于原子,甚至是宏观物体。Mourelatos(2005)将这种对比描述为内在属性和关系属性之间的对比。

尽管有几份关于德谟克利特观点的报告,明显是直接引用,但只提到了感知品质是虚幻的,普鲁塔克的一份报告中包括了“组合”或“合并”的概念,这些只存在于约定中。如果这份报告真的是德谟克利特的观点,那么这个主张的范围将大大扩大:他可能意味着任何原子的聚集都是“虚幻的”或仅仅是“约定俗成的”,这表明德谟克利特在感知品质和非感知品质之间进行了更为激进的区分。这意味着任何被感知到的东西,因为它是对原子组合而不是原子本身的感知,都是可疑的,而不仅仅是通过个别感官器官体验到的感觉。确实有一份报告将两个事物不能成为一个或相反的否定归因于德谟克利特(DK 68A42),从而表明组合被视为约定俗成的。

对于普鲁塔克报告的真实性,评论家们意见不一。由于其他报告中没有出现“组合”一词,弗利(遵循桑德巴赫)认为这很可能是“苦涩”的错误,而“苦涩”在另一份报告中出现。然而,弗利承认,至少普鲁塔克理解最早的原子论者将所有原子的组合以及感知品质都应该被理解为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真实的(弗利 1993 年第 76-7 页注 7)。这表明宏观层面上的一切,或者严格来说,感知可及的一切都被视为虚幻的。德谟克利特对于原子的排列或组合的本体论地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影响着我们对他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他与梅利苏斯的历史关系,以及他的观点与现代的主次品质区分的相似性(沃迪 1988 年;科德 1998 年;李 2005 年;穆雷拉托斯 2005 年;帕斯诺 2007 年)。如果我们将“约定俗成”的论点限制在感知品质上,那么关于德谟克利特否认它们的“真实性”的原因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沃迪 1988 年;奥基夫 1997 年;甘森 1999 年)。

3. 知觉理论

德谟克利特的感知理论依赖于这样一个观点:微观物体表面不断脱落出由原子构成的薄膜,被空气带走。后来的原子论者以物体随时间逐渐侵蚀为证据。这些原子薄膜会收缩和扩张,只有足够收缩的薄膜才能进入眼睛。这些薄膜对我们的感官器官的冲击使我们能够感知。宏观物体的可见属性,如大小和形状,是通过这些薄膜传递给我们的,但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扭曲,因为它们会与空气原子发生更多的碰撞。另一种或互补的解释认为,所看到的物体通过原子薄膜对空气产生印记,而被压缩的空气将图像传递给眼睛。其他感官感知到的属性也是通过某种接触传递的。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味觉理论说明了不同的味觉感觉是由与不同形状的原子接触而产生的。

提供了德谟克利特理论最详尽的报告的忒奥弗拉斯托斯批评它提出了同样种类的原子总是会引起相似的外观的期望。然而,大多数解释可能是针对典型观察者的正常情况,而对于非典型观察者(如病人)的感知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德谟克利特解释为什么蜂蜜有时对病人而言味道苦涩,取决于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并不削弱某些原子形状通常会以某种方式影响我们的观点的观念。一方面,像蜂蜜这样的物质并不完全均匀,而是包含不同形状的原子。虽然它的正常特性来自主导类型的原子,但其中还有其他原子类型存在。另一方面,我们的感官器官需要适当地协调以接受特定的原子类型,而我们的通道的状态可能会受到疾病或其他情况的影响。因此,病人可能对蜂蜜整体构成的一小部分原子类型变得异常敏感。

然而,其他观察到的效应需要一种理论,使得相同的原子可以在不改变观察者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种变化必须发生在所看到的物体中。颜色的解释似乎属于这种情况:亚里士多德报告说,物体通过“转变”而获得颜色。这是德谟克利特的术语,亚里士多德将其翻译为“位置”,即原子可以改变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从而在我们看来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这个原因,为什么颜色不能归因于原子本身。鲁克修斯关于为什么颜色不能属于原子的解释可能有助于澄清这一点。我们被告知,如果海水的原子真的是蓝色的,它们就不能发生某种变化并变白,就像我们观察到海水表面从蓝色变为白色一样。这似乎假设,虽然某种性质 P 的外观可以由既不是 P 也不是非 P 的东西产生,但某种 P 不可能出现非 P。由于原子不会改变其固有属性,因此似乎最有可能导致不同感知的原因是关系属性的变化,例如原子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在海水的波动表面或带有彩虹色颈部的鸽子的飞舞中,很明显物体的部分在移动和变换其位置关系。

通过将感知品质的原因归因于原子的关系属性,德谟克利特放弃了声称事物之所以看起来是 P 是因为它们是 P 的初步合理性。忒奥弗拉斯托斯的报告似乎主要关注于使复合体能够产生其本身并不具备的属性的合理性。当德谟克利特声称纹理产生热或冷的外观,冲击引起颜色感觉时,他违背了至少一种常识。所提供的例子清单,借鉴常识关联或轶事经验,是为了使这些主张更具说服力。据说热是由球形原子引起的,因为它们可以自由移动:快速运动与加热的常识关联可能在这里得到应用。贝特格(2020)认为,较大的虚空空间直接与加热相关,而不是通过允许更自由和更频繁的原子运动间接导致热量的稀疏化。

亚里士多德有时批评德谟克利特声称可见、可听、可嗅和可味的感觉都是由触觉引起的(DK 68A119)。这对感知的描述有何影响并不清楚,因为来源很少告诉我们触觉是如何工作的。然而,德谟克利特似乎没有区分触觉和接触,并可能认为通过物理冲击来传达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表面纹理是没有问题的。

4. 灵魂和生物的本质

与其他早期古代生物理论一样,德谟克利特似乎使用“灵魂”一词来指代生物的独特特征,这一特征解释了它们执行生命功能的能力。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由一种原子组成,特别是火原子。这似乎是因为将生命与热量联系在一起,以及球形火原子容易移动,而灵魂被认为引起运动。德谟克利特似乎也认为思想也是由原子的物理运动引起的。这有时被视为德谟克利特否认个人灵魂在死后的存活的证据,尽管报告在这一点上并不一致。

唯物主义生物理论面临的一个困难是解释自然界中功能适应形式的存在和定期复制。尽管原子论者在使原子和虚空的简单本体论能够解释感知世界中各种物体的差异,并且一些明显有序的效果可以作为无序原子碰撞的副产品产生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有机体中的功能组织要解释起来就困难得多。

德谟克利特似乎发展了一种繁殖观念,即身体的所有部分都对新动物的种子做出贡献,并且两个父母都贡献种子(DK 68A141; 143)。该理论似乎假设种子中每个器官的一些物质解释了新生物体器官的发育。当一个父母的贡献在提供适当的部分方面占主导地位时,父母的特征会被继承。后代的性别取决于哪个种子在提供生殖器官的物质方面占主导地位。在原子论的宇宙中,特定物种的存在并不被认为是永恒的。与其他早期唯物主义观点一样,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类起源于大地(DK 68A139),尽管报告中没有提供详细信息。

5. 知识论

一份报告将思想和感觉归因于从外部对身体产生影响的图像,并且认为思想和知觉与图像一样依赖于身体的变化(DK 67A30)。思想和知觉被描述为身体的变化。德谟克利特显然意识到他的观点引发了一个认识论问题:它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知识是从我们的感觉经验中得出的,但感觉本身并没有直接接触到事物的本质,因此留下了遗漏或错误的空间。一段著名的片段可能是在回应这种怀疑的思路,指责思想推翻了感觉,尽管感觉是它唯一接触真理的途径(DK68B125)。其他段落谈到了我们所能感知的事物与实际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差距(DK 68B6–10; 117)。但是,原子是不可感知的,这意味着我们对它们的属性的了解始终是基于对可见世界事物的类比。此外,感觉报告的属性实际上并不属于原子,比如颜色和味道。因此,对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的怀疑的潜力非常大。

后来的哲学家采用了德谟克利特的短语“ou mallon”或“不再”,用于论证似乎既是 P 又不是 P 的事物“不再”是 P 而不是不是 P。这种形式的论证被用于怀疑的目的,引用感觉的相互矛盾证据,以引起对我们对世界的知识的担忧(de Lacy 1958)。德谟克利特似乎并没有追求一致的怀疑主义计划,尽管他确实对我们的知识基础表示关注。

我们的知识基于来自外部的图像的接收这一观念在德谟克利特对神的讨论中被使用,其中清楚地表明我们对神的认识来自于我们所赋予神的特征的原子的巨大电影或形象,尽管德谟克利特否认它们是不朽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对传统神学的贬低攻击,因为它基于纯粹的图像(Barnes 1982,第 456-61 页),但其他人认为这个理论假设这些形象实际上是真正的生物(Taylor 1999a,第 211-6 页)。尽管原子论在后来常被认为是无神论的学说,但不清楚这是否真是德谟克利特的观点。

6. 不可分性和数学

认为存在不可分的大小的原因显然源于厄莱亚的泽诺关于如果将延展理解为无限可分的话会出现悖论的论述,即由无限数量的部分组成。原子论者可能试图通过假设存在分割的限制来避免这些悖论。

但是,原子被称为不可分割的意义并不清楚,最小量的需求与原子不可分割的主张有何关联也不清楚。弗利(Furley)认为,原子论者可能没有区分原子的物理和理论上的不可分割性(Furley 1967,第 94 页)。原子的物理不可分割性似乎与不可分割的大小的论证无关,因为原子的固实性——即它们内部没有虚空——被认为是它们不能被分裂的原因。原子之间存在的虚空空间被认为是它们可以被分离的原因:晚期的一位来源,菲洛波努斯(Philoponus),甚至暗示原子实际上永远不会接触,以免它们融合(DK 67A7)。无论德谟克利特自己是否看到了这个结果,似乎原子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无论它们的大小如何。不过,可以推测,原子有一个最小的大小,这被认为足以避免无限可分性的悖论。

亚里士多德报道的一种归谬论证表明,原子论者从这样一个假设出发进行论证:如果一个量是无限可分的,那么没有任何东西阻止它在每一点上实际上被分割。然后原子论者问剩下什么:如果答案是一些扩展的粒子,比如灰尘,那么假设的分割尚未完成。如果答案是没有东西或点,那么问题是如何从没有延展性的东西构成一个延展的量(DK 68A48b,123)。

据说德谟克利特还对数学做出了贡献,并提出了关于圆锥的性质的问题。他认为,如果一个圆锥在与其底面平行的任何地方切割,所产生的两个面要么大小相同,要么不同。然而,如果它们相同,圆锥似乎就是一个圆柱体;但如果它们不同,圆锥的侧面将呈现阶梯状而不是连续的。虽然从普鲁塔克的报道中不清楚德谟克利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或是否解决),但似乎他意识到了关于原子论作为一种物理理论与数学对象性质之间关系的问题。

7. 伦理学

关于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的报道引发了一系列解释性问题,包括决定哪些片段真正属于德谟克利特的困难(见上文,第 1 节)。与他的物理理论的证据相比,许多伦理片段只是列举了没有上下文引用的格言,而不是对原子论观点进行批判性哲学讨论。许多看起来像是符合完全不同哲学立场的常识平凡之言。因此,尽管有大量的伦理格言,但很难构建一个连贯的他的伦理观的描述。安娜斯指出了其中一些格言的苏格拉底特征,并认为其中有一个关于个人智力在幸福中的作用的一致主题(安娜斯,2002 年)。这些格言包含了一些可以看作是预示了伊壁鸠鲁更发展的伦理观的元素(沃伦,2002 年)。

关于原子论物理学和德谟克利特被归属的伦理承诺之间是否存在任何概念上的联系也是有争议的。弗拉斯托斯认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主义伦理的许多特征可以追溯到他对灵魂的唯物主义解释以及他对伦理学的超自然基础的拒绝(弗拉斯托斯,1975 年)。泰勒对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与他的原子论物理学之间的联系的紧密程度持更为怀疑态度(泰勒,1999 年 a,第 232-4 页)。

报告表明,德谟克利特致力于一种开明的享乐主义,其中善被认为是一种内心状态,而不是外在的东西(参见 Hasper 2014)。善有许多名称,其中包括心情愉快或快乐,以及否定性的术语,例如对恐惧的缺乏。一些片段表明,在追求快乐时保持适度和正念是有益的;其他片段则强调通过调节欲望来摆脱对命运的依赖的必要性。几个段落关注人类通过教育和艺术对自然进行行动的能力,以及一种平衡和适度的观念,表明伦理学被构想为对灵魂的关怀的艺术,类似于医学对身体的关怀(Vlastos 1975,第 386-94 页)。其他段落讨论政治社群,暗示存在一种自然倾向形成社群。

8. 人类学

尽管证据不确定,但德谟克利特可能是关于人类社群历史发展的古代理论的创始人。与赫西奥德观点相反,即人类的过去包括一个黄金时代,而现在是衰落的时代,可能源于德谟克利特的另一种传统表明,人类生活最初类似于动物的生活;它描述了人类社群为了互助、语言、手工艺和农业而逐渐发展的过程。虽然相关文本没有提到德谟克利特的名字,但他是最有可能的来源(Cole 1967;Cartledge 1997)。

如果德谟克利特是这个理论的源头,那么这表明他认真对待了解释我们经验世界各个方面的起源的需求。人类的制度不能被认为是永久的特征或神圣的礼物。提供的解释表明,人类文化是作为对必要性和环境困难的回应而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原子论宇宙的无限大小以及仅仅通过偶然性可能发生的组合和排列的数量,在不假设目的论或神学起源的情况下,对于展示人类制度如何产生的解释的发展是重要的(Cole 1967)。尽管在这个问题上,以及其他问题上,证据并不确定,但德谟克利特很可能从很少的基本原理中发展出了对自然界大部分内容的强大而一致的解释。

关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接受和后续历史,请参见有关古代原子论的相关条目。

Bibliography

Texts

  • Diels, H and W. Kranz, Die Fragmente der Vorsokratiker, 6th edition, Berlin: Weidmann, 1951 (cited as DK).

  • Graham, Daniel W., 2010, The Texts of Early Greek Philosophy: The Complete Fragments and Selected Testimonies of the Major Presocr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aks, André and Most, Glenn W. (eds.), 2016. Early Greek Philosophy (Volumes 6 and 7),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uria, Solomon, 1970, Demokrit, Leningrad.

  • Taylor, C.C.W, 1999a, The Atomists: Leucippus and Democritus. Fragments, A Text and 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Overviews

  • Barnes, Jonathan, 1982, 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 rev.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Cartledge, Paul, 1997, Democritus (The Great Philosophers), London: Routledge.

  • Curd, Patricia, 1998, The Legacy of Parmenides: Eleatic Monism and Later Presocratic Though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Furley, David J., 1987, The Greek Cosmologists vol 1: The Formation of the Atomic Theory and its Earliest Cr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asper, Pieter Sjoerd, 2014, ‘Leucippus and Democritus,’ in J. Warren and F. Sheffield (eds.),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ncient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pp. 65–78.

  • Kirk, G.S., J.E. Raven and Malcolm Schofield, 1957, 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cKirahan, Jr., Richard D., 1994, Philosophy Before Socrates: An Introduction with Texts and Commentary, Indianapolis: Hackett.

  • Taylor, C.C.W., 1999b, ‘The atomists,’ in A.A. Long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arly Greek Philoso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81–204.

Secondary Sources

  • Annas, Julia, 2002, ‘Democritus and Eudaimonism,’ in V. Caston and D. Graham (eds.), Presocratic Philosophy: Essays in Honour of Alexander Mourelatos, London: Ashgate, pp. 169–82.

  • Baldes, Richard W., 1975, ‘Democritus on Visual Perception: Two Theories or One?,’ Phronesis, 20: 93–105.

  • Balme, David, 1941, ‘Greek Science and Mechanism II. The Atomists,’ Classical Quarterly, 35: 23–8.

  • Benakis, Linos G. (ed.)., 1984, Proceedings of the I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Democritus, Xanthi.

  • Berryman, Sylvia, 2002, ‘Democritus and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void,’ in V. Caston and D. Graham (eds.), Presocratic Philosophy: Essays in Honour of Alexander Mourelatos, London: Ashgate.

  • Betegh, Gábor, 2020, ‘Fire, Heat, and Motive Force in Early Greek Philosophy and Medicine,’ in H. Bartoš and C. King (eds.), Heat, Pneuma, and Soul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and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5–60.

  • Cherniss, Harold, 1935, Aristotle’s Criticism of Presocratic Philosoph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 Cole, Thomas, 1967, Democritus and the Sources of Greek Anthropology, Cleveland: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Press.

  • de Lacy, Phillip, 1958, ‘Ou mallon and the Antecedents of Ancient Scepticism,’ Phronesis, 3: 59–71.

  • Edmunds, Lowell, 1972, ‘Necessity, Chance, and Freedom in the Early Atomists,’ Phoenix, 26: 342–57

  • Furley, David J., 1967, Two Studies in the Greek Atomist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89, Cosmic Problems: Essays on Greek and Roman Philosophy of N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Democritus and Epicurus on Sensible Qualities,’ in J. Brunschwig and M.C. Nussbaum (eds.), Passions and Percep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72–94.

  • Ganson, Todd, 1999, ‘Democritus against Reducing Sensible Qualities,’ Ancient Philosophy, 19: 201–15.

  • Gregory, Andrew, 2013, ‘Leucippus and Democritus on Like to Like and ou mallon,’ Apeiron, 44(6): 446–68.

  • Hankinson, R.J., 1998, Cause and Explanation in Ancient Greek Thou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sper, Pieter Sjoerd, 2006, ‘Aristotle’s Diagnosis of Atomism,’ Apeiron, 39: 121–55.

  • Hirsch, Ulrike, 1990, ‘War Demokrits Weltbild mechanistisch und antiteleologisch?’ Phronesis, 35: 225–44.

  • Lee, Mi-Kyoung, 2005, Epistemology After Protagoras: Responses to Relativism in Plato, Aristotle. and Democritu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cDiarmid, J.B., 1958, ‘Phantoms in Democritean Terminology: ΠΕΡΙΠΑΛΑΞΙΣ and ΠΕΡΙΠΑΛΑΣΣΕΣΘΑΙ,’ Hermes, 86 (3): 291–8.

  • Mourelatos, Alexander P.D., 2004, ‘Intrinsic and Relational Properties of Atoms in the Democritean Ontology,’ in Ricardo Salles (ed.), Metaphysics, Soul, and Ethics: Themes from the work of Richard Sorabji,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39–63.

  • O’Brien, Denis, 1981, Democritus, weight and size: an exercis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early Greek philosophy, Theories of Weight in the Ancient World (Volume 1), Leiden: Brill.

  • O’Keefe, Timothy, 1996, ‘Does Epicurus Need the Swerve as an archê of Collisions?,’ Phronesis, 41: 305–17.

  • –––, 1997,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Sensible Qualities for Democritus and Epicurus,’ Ancient Philosophy, 17: 119–34.

  • Osborne, Catherine, 2004, Presocratic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asnau, Robert, 2007, ‘Democritus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89: 99–121.

  • Schofield, Malcolm, 2002, ‘Leucippus, Democritus and the ou mallon Principle: An Examination of Theophrastus Phys. Op. Fr. 8,’ Phronesis, 47(3): 253–63.

  • Sedley, David, 1982, ‘Two Conceptions of Vacuum,’ Phronesis, 27: 175–93.

  • Sedley, David, 2008, ‘Atomism’s Eleatic Roots,’ in Patricia Curd and Daniel W. Graham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resocratic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5–332.

  • Sorabji, Richard, 1983, Time, Creation and the Continuum, London: Duckworth.

  • Taylor, C.C.W., 2007, ‘Nomos and Phusis in Democritus and Plato,’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24 (2): 1–20.

  • Vlastos, G., 1975, ‘Ethics and physics in Democritus,’ in D.J. Furley and R.E. Allen (eds.), Studies in Presocratic Philosophy (Volume 2: Eleatics and Pluralist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p. 381–408.

  • Wardy, Robert, 1988, ‘Eleatic Pluralism,’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70: 125–46.

  • Warren, James, 2002, Epicurus and Democritean Ethics: An Archaeology of Atarax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Zilioli, Ugo (ed.), 2021, Atomism in Philosophy: A History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tomism: ancient | doxography of ancient philosophy | Epicurus | Leucippus | Lucretius | Melissus | Parmenides | Zeno of Elea | Zeno of Elea: Zeno’s paradoxes

Acknowledgments

I wish to thank the ancient philosophy editor John Cooper, A.P.D. Mourelatos and Tim O’Keefe for help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Copyright © 2023 by Sylvia Berryman <sberrym@interchange.ubc.c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