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体 agency (Markus Schlosser)

首次发表于 2015 年 8 月 10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19 年 10 月 28 日

从非常普遍的角度来看,行为体是具有行动能力的存在,而“行为体”表示行动能力的行使或表现。行动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的行动概念和标准的行动理论。前者将行动解释为有意向性,后者通过行为体的心理状态和事件的因果关系来解释行动的有意向性。由此,我们得到了一个标准的行动概念和标准的行动理论。存在着关于行为体的替代概念,并且有人认为标准理论未能捕捉到行为体(或独特的人类行为体)。此外,似乎真正的行为体可以由不能进行有意向行动的存在展示,并且有人认为行为体可以并且应该在不涉及因果有效的心理状态和事件的情况下进行解释。

关于行为体性质的讨论在过去几十年中在哲学和其他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学)中蓬勃发展。在哲学中,行为体性质是心灵哲学、心理学哲学、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的辩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伦理学、元伦理学以及关于理由和实践合理性性质的辩论中的重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本文集中讨论有关行为体性质的概念和形而上学问题。在最后几节中,它提供了对实证知识支持下的行为体感知和对我们的理由和有意识意图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真正影响的常识假设的各种实证挑战的概述。


1. 引言

从非常广义上讲,行为体几乎无处不在。每当实体之间建立因果关系时,可以说它们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从而引起彼此的变化。从这个非常广义的意义上讲,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行为体和行为,以及患者和患者性。[1] 通常,然而,“行为体”一词在更狭义的意义上用来表示有意识行动的表现。这种关于行为体的思考方式在哲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休谟和亚里士多德等历史人物。在当代分析哲学中,它最常与安斯康姆(1957 年)和戴维森(1963 年)的有影响力的作品相关联。安斯康姆和戴维森的观点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共享一个核心教义,即行动应该通过有意识行动的意向性来解释。在随后的辩论中,行动哲学主要围绕有意识行动的概念展开。有一段时间,“行为体”一词很少被使用,如果使用了,通常被认为是指行使有意识行动的能力。[2] 在更近期的辩论中,关于行为体的讨论在哲学的许多领域(以及其他研究领域)变得越来越普遍。[3] 在某种程度上,对行为体概念的关注是对将行为体归类为有意识行动的抵制。正如我们将在下一节中看到的,这种抵制在某些情况下等同于对行动的标准概念的拒绝,在某些情况下等同于对行动的标准理论的拒绝,而在某些情况下等同于更温和的主张,即存在不同类型的行为体。

2. 行为体的概念、理论和类型

安斯科姆和戴维森的贡献确立了行为的标准概念,戴维森的工作为行为的标准理论奠定了基础。标准概念的核心有以下两个主张。首先,有意行为的概念比行为的概念更为基础。具体而言,行为应该通过有意行为的意向性来解释。其次,有意行为与出于某种原因而行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对于第一个主张,有两种解释方式(对应于行为个体化的两种不同观点;见第 3.4 节)。根据第一种观点,同一事件在不同描述下可以是多个行为,只有在某种描述下是有意行为时,该事件才是行为。也就是说,某个行为在某种描述下是有意行为,在其他描述下可能是无意行为(安斯科姆 1957 年;戴维森 1963 年)。假设你通过打开灯光来警觉盗贼,假设这是一个事件,在“打开灯光”描述下是有意行为,但在“警觉盗贼”描述下不是。根据这种观点,警觉盗贼仍然是你所做的事情,因为该事件在某种描述下是有意行为。根据第二种解释方式,如果某事物与有意行为相同或者是由有意行为“生成”的,那么它就是一个行为(戈德曼 1970 年;参见吉内特 1990 年)。根据这种观点,警觉盗贼是你的一个行为,无论它是有意行为还是由有意行为“生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你打开灯光)。如果它仅仅是由有意行为“生成”的,那么它就是你的一个无意行为。在这两种观点中,有意行为比行为本身更为基础:行为源于有意行为并依赖于有意行为。

根据标准概念的第二个主张,有意行为和出于理由行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根据安斯康姆和戴维森早期的观点,这种密切联系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有意行动就是出于理由行动,而出于理由行动就是以可以通过一个合理实践三段论的前提来合理化行动的方式行动,这个三段论通常由与行为者目标相对应的主前提和与行为者对如何实现目标的看法相对应的次前提组成。此外,戴维森认为,拥有一个意图就意味着拥有与相关三段论的主前提和次前提相对应的欲望和信念(戴维森 1963 年,1970 年;另见戈德曼 1970 年;奥迪 1986 年)[6]。

在心灵哲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元伦理学和其他研究领域,人们仍然普遍坚持这种欲望-信念版本的标准概念。然而,在行动哲学中,现在普遍认为意图不能简化为欲望和信念(以及它们的组合)。在这种观点中,意图在实践推理、长期规划以及行动的发起和指导中起着至关重要且不可简化的作用(尤其是参见布拉特曼 1987 年;还参见哈曼 1976 年;布兰德 1984 年;毕晓普 1989 年;梅勒 1992 年,2003 年;恩克 2003 年)。然而,人们仍然普遍认同有意行动和出于理由行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且有意行动通常是出于理由而进行的(例如,梅勒和莫泽 1994 年;梅勒 2003 年;恩克 2003 年;克拉克 2010b 年)。

标准概念并不致力于对有意识地行动和出于理由行动的本质提供特定的解释,也不致力于对理由解释的性质提供特定的解释。重要的是要区分标准概念与标准理论,后者提供了有意识行动和理由解释的因果解释。该理论大致上认为,只有当某事物由正确的心理状态和事件以正确的方式引起时,它才是有意识的行动和出于理由的行动。正确的心理状态和事件是从行为体的角度合理化行动的状态和事件(如欲望、信念和意图)。正确的因果方式是非异常因果关系(见第 3.2 节)。从这个观点来看,理由解释是一种以心理状态和事件为基础的解释,这些心理状态和事件引起了行动,并从行为体的角度合理化了行动(通常通过提供一种手段-目的的理由)。这个理论通常被称为“行动的因果理论”。严格来说,它是一种事件-因果理论,包括了对理由解释的事件-因果理论和对有意识行动的事件-因果理论。与标准概念结合起来,这个因果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行动理论,这在当代心灵哲学和行动哲学中是标准理论(另请参阅有关行动的条目)。

如上所示,标准概念与非因果的有意行为和理由解释理论是相容的。普遍认为,对于一个行为的理由解释通常通过揭示行为者的目标或意图使得该行为能够理解。根据非因果理论,拥有相关的目标或意图并不意味着拥有因果有效的心理状态或事件(Melden 1961; Ginet 1990; O'Connor 2000; Sehon 2005)。然而,非因果理论被广泛拒绝(最有影响力的批评来自 Davidson 1963; 另见 Goldman 1970: 76–85; Mele 2003: 38–51; Clarke 2003: 21–24)。标准概念与双重立场理论也是相容的。我们将在第 3.3 节讨论这个观点。

2.1 行为体作为有意行为

行为的标准概念为我们提供了对行为体的概念。根据这个观点,一个存在具有行为体能力的个体仅当它具有有意行为的能力,并且行为体的行为体现为有意行为的执行,以及在许多情况下,无意行为的执行(这些无意行为源于有意行为的执行;参见第 2 节)。将其称为行为体的标准概念。行为的标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行为体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一个存在具有有意行为能力的个体仅当它具有正确的功能组织:仅当某些心理状态和事件(如欲望、信念和意图)的实例化会以正确的方式引起某些事件(如特定的动作)。根据这个行为的标准理论,行为体的行为体现为涉及行为体的状态和事件之间的正确因果关系的实例化。(支持者包括 Davidson 1963, 1971; Goldman 1970; Brand 1984; Bratman 1987; Dretske 1988; Bishop 1989; Mele 1992, 2003; Enç 2003。)

这个标准理论最严重的问题是异常因果链的问题。此外,有人认为这个观点完全无法捕捉到行为体,因为它将行为简化为纯粹的发生。我们将在第 3 节讨论这些问题。最近有人认为,行为的原因不能成为行为的原因,因为原因是事实或情况,而不是心理状态或事件(Dancy 2000; Alvarez 2010)。但是,标准理论并不承认原因与心理实体相同的说法。特别是,它与原因是由相关心理状态和事件的内容所代表的事物的观点相兼容(参见 Scanlon 1998: 56–64; Mele 2003: 82–84; Setiya 2007: 28–31)。

2.2 行为体作为行为主体的发起

经常有人声称,并且广泛认同,行为体涉及行为的发起。但是,这一发起的具体内容一直存在争议。标准观念与有意行为由行为体发起的说法是相容的,而标准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发起可以通过行为体的心理状态和事件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根据欲望-信念观点,行为体的发起包括相关欲望-信念对的因果关系(Goldman 1970; Davidson 1971; Dretske 1988)。根据较新的观点,发起包括相关意图的因果关系(Brand 1984; Bratman 1987; Bishop 1989; Mele 1992, 2003; Enç 2003)。然而,标准观念的反对者认为,行为体发起行为的能力不能简化为有意和有理由地行动的能力。他们认为,行为体的行使可能完全是自发的,即行为体可能出于无缘无故和没有先前意图的情况下发起行动。在这种观点下,理由和意图可能对行为体的行动产生强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行为体的源头在于发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行使不能简化为行为体受到理由或意图的驱动。这是一种对行为体的替代观念(Ginet 1990; O'Connor 2000; Lowe 2008; 另请参阅 McCann 1998; 有关批判性讨论,请参阅 Mele 2003: 38–51, 71–76; Clarke 2003: 17–24)。这种替代观念的支持者拒绝标准理论,而且他们更一般地拒绝以涉及行为体的状态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解释行为体。根据一些人的观点,行为的发起包括不可简化的行为体因果关系,而其他人则诉诸于无因果关系的意志心理行为。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立场与行为体形而上学的主要立场相对应,我们将在第 3.1 节中讨论。

2.3 行为体和独特的人类行为

在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中,弗兰克福特(1971)认为人与其他行为体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意志的结构。只有人能够反思并关心他们的动机。根据弗兰克福特的观点,我们对动机的反思评估通常会导致形成二阶欲望:这些欲望是针对一阶欲望(针对目标和行动)的。当一个人希望拥有某种欲望并希望被它所驱使时,他或她被称为“认同”该欲望及其动机效力。在这种层次化的行为体解释中,高阶态度的作用对于区分人与其他行为体的行为体是至关重要的。泰勒(1977)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个关于独特的人类行为体的解释,假设人与非人之间的区别本质上是人类与非人类行为体之间的区别。弗兰克福特和泰勒是否意图提供标准行为体理论的替代方案或其扩展尚不完全清楚。根据一种解读,他们接受了标准理论提供的有意行为体解释,并提出了标准理论的层次化扩展,以捕捉人或人类行为体所特有的行为体类型。(关于此类层次化解释的有影响力的批评,请参见沃森 1975 年的文章。)

根据 Velleman(1992)的观察,弗兰克福特指出,一个行为体可能无法认同特定的动机,这指向了标准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缺陷。由于一个行为体总是有可能“否认”导致行动的心理态度,这些态度并不能“构成行为体的参与”(1992: 463)。根据 Velleman 的观点,这表明标准理论最多只能捕捉到有缺陷的行动。特别是,它未能捕捉到“典型的人类行动”,因为它未能解释行为体的参与。Velleman 拒绝了对不可简化的行为体因果性的诉诸(见第 3.1 节),并主张这只留下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行为体无法否认的心理态度,并且因此适合扮演行为体的角色。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在功能上可以成为行为体的心理态度。根据 Velleman 的观点,希望根据理由行动的愿望适合扮演这个角色。

Bratman(2000,2001)同意 Velleman 的观点,即标准理论无法解释真正的自我管理。然而,在他看来,“完全的行为体”(他所称之为)的解释并不需要引用一个行为体无法否认的心理态度。在他关于时间上延伸的计划行为体的研究基础上(Bratman 1987),他认为一个行为体的“自我管理政策”具有“代表行为体发言的权威性”,因为它们有助于建立和支持行为体的身份,并且它们指定了哪些愿望应被视为在实际思考中提供正当理由。根据 Bratman 的观点,这些自我管理政策解释了一个行为体“支持或反对某些动机的立场,这个立场本身可以接受重新审查和修订”(2000: 50-51)。(有关对 Bratman 观点的批评讨论,请参见 Hornsby 2004 和 Franklin 2017。)

为了捍卫标准理论,梅勒(2003 年:第 10 章)认为寻找扮演行为体角色的心理态度是错误的,维尔曼对这一观点的批评也是离题的。正如梅勒指出的那样,很明显,欲望不可能是行为体,因为行为体会思考、决策和行动,而欲望则不具备这些特征。他提出,将心理态度作为行为体角色的讨论最多只能是隐喻性的。此外,没有明显的理由认为行为体未能认同动机应该被诊断为未能参与。更有可能的是,行为体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参与了,只是以一种有缺陷的方式。一旦将有缺陷的参与与未参与区分开来,就很容易避免维尔曼的结论,即标准理论“忽略了行为体”。此外,人们可以将标准理论解释行为体参与的问题与其是否能够完美地捕捉人类行为分开讨论。根据梅勒的观点,人类行为体只是一个行动的人类。在这种观点下,行为体在所有行为实例中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无论其缺陷有多大。标准理论首先提供了一个关于行为体如何进行有意识行动的解释。它并不声称进行有意识行动的能力是区分人类和非人类行为体的能力,也不声称能够解释更精细或更优秀的人类行为体,如自控、自治、全心全意或自由行为体。研究标准理论是否能够扩展以解释更精细或更优秀的人类行为体是一个有趣且重要的任务(例如,梅勒 1995 年;布拉特曼 2007 年)。但是,因为标准理论未能做到这一点而拒绝接受这一观点是对其目标和范围的误解(另见第 3.3 节)。

2.4 没有心理表征的行为体

对于标准理论无法解释行为体重要方面的主张,通常是由于对人类行为体的独特关注所驱动的。一旦我们将注意力转向非人类行为体和较简单的生物体,就会出现一个非常不同的挑战。当我们转向这些行为体时,标准理论似乎明显过于苛求。这种观点是通过代理人的欲望、信念和意图来解释行为体。通常假设这是一种基于心理表征的解释:基于具有表征内容(通常是命题内容)的有意义心理状态和事件的解释。然而,似乎存在一些能够真正行使行为体的存在,并且它们并不具备表征性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在这里区分三个主张(和三个挑战)。根据第一个主张,存在一些能够行使行为体的非人类存在,并且它们不具备表征性的心理状态。第二,有许多人类行为体的实例可以并且应该在不归因于表征性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加以解释。第三,所有行为体的实例都可以并且应该在不归因于表征性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加以解释。我们依次转向每个主张。

我们有一种普遍的倾向,以有意识的心理状态来解释行为。我们甚至倾向于以欲望、信念和意图来解释有生命的物体之间的互动(Heider 和 Simmel 1944)。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在解释行为时何时适合归因于心理状态。根据工具主义立场(Dennett 1987:第 2 章),归因于心理状态的适当性问题与归因于行为体的适当性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并且两个问题都应根据预测的成功来回答:当归因于心理状态支持对行为的成功预测时,就适合在解释行为中归因于心理状态。然而,大多数标准理论的支持者都假设某种形式的现实主义,即只有当相关行为体具有正确的内部状态和正确的表征内容时,才适合归因于心理状态。拥有表征性心理状态的具体内容是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显然超出了本条目的范围(请参阅有关心理表征和认知科学的条目)。不过,请考虑以下观点。戴维森(1982)认为,只有人类行为体具有相关的心理态度,因为他认为拥有这种态度需要语言能力。其他人则认为,如果归因于表征性心理状态能够提供对非人类行为的最佳解释,我们就有理由将其归因于非人类行为体(例如,Allen 和 Bekoff 1997)。有时候很难确定是否将表征性心理状态归因于行为体是最佳解释。Sterelny(2001:第 X 章) 例如,11、12)认为,有时候以欲望为基础的合理解释可以被同样好的以驱动力为基础的解释所替代。欲望的归因通常被理解为对一种表征性心理状态的归因,而驱动力可以被理解为更基本的机制(而无需归因表征性内容)。在这里需要牢记的重要一点是,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相关心理状态和事件的拥有,还涉及到将这些态度的内容结合或处理为合理推理的能力:将相关内容作为实践推理中的前提进行处理的能力(正如 Anscombe 1957 和 Davidson 1970 所强调的)。

假设为了论证的目的,将表征性心理状态归因于各种非人类存在是合适的。可能仍然存在其他种类的非人类存在,它们能够行为体,并且不具备表征性心理状态。这是否表明标准理论要求过高?只有在将标准理论解释为提供行为体本身的解释时才是如此。根据一种要求较低的观点,标准理论提供了一种特别有趣和核心的行为体类型的解释:有意识的行为体(以及由此产生的无意识行为体类型;见第 2 节)。在这种解释下,标准理论与声称存在更基本的行为体类型的说法是完全兼容的,包括不需要具备表征性心理状态的行为体类型。例如,它与 Barandiaran 等人(2009)所称的“最小行为体”是兼容的。根据他们的观点,行为体是一个与其环境可区分的统一实体,并且根据某种目标(或规范)自主地做某事。这种观点在行动(“做某事”)的特征化上与标准概念和理论不同,它以行为体与环境的“适应调节”和代谢自我维持为基础(受到 Varela 等人 1974 年的启发)。他们提出,即使是细菌这样简单的生物也表现出这种最小行为体类型。关键点在于,这提供了一种目标导向行为的解释,而不依赖于目标的心理表征。Barandiaran 等人提出,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生物也可以说具有固有的目标:为了维持其存在的延续。

我们现在转向第二个主张,它声称许多人类行为体的实例可以并且应该在不归因于代表性心理状态的情况下解释。这种观点通常基于和激励于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具身和行动主义方法。这种方法的一些版本受到了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作品的启发(Dreyfus 1991, 2002),其他版本则基于机器人技术和动力系统理论的最新发展(Brooks 1991;Beer 1995)。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关注与世界的熟练和“在线”互动:通过对情境需求的熟练和常常毫不费力的回应,能够与他人和自身的处境进行互动(通常称为“熟练应对”),而无需有意识的思考、推理或计划。人类行为体的例子包括习惯性行为的实例,比如开车时所做的动作,以及行为体在响应性互动中参与的情况,比如爵士即兴演奏或口头交流。机器人学中的例子包括协调肢体运动和在新环境中导航的能力等技能。对标准理论的挑战通常涉及以下三个要点。首先,有人认为用心理表征来解释这些技能和能力既昂贵又笨拙:它对行为体的信息处理资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并导致了高度特定的心理表征的过度存在,这是不优雅和不可信的。其次,有人指出当前的心理表征解释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至少是有争议的,并且没有明显的理由认为将来会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心理表征解释。 第三,有人认为熟练应对的解释不需要归因于表征性心理状态,因为它可以通过行为倾向和情境相关特征的直接指导来解释。提出的结论是,因此,我们应该在解释熟练应对的实例时不参考表征性心理状态和事件。

作为回应,标准理论的支持者(以及心理表征理论的支持者)通常会如下论述。首先,指出标准理论并不要求行为体在有意识的思考或推理中考虑相关的心理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处理的需求。其次,有人认为标准理论与以运动图式(或运动意图)解释习惯性行为是相容的。运动图式并不在个人层次心理状态的内容中表示,并且它们通常会自动地为个人层次的目标和意图服务。运用运动图式进一步减少了所需的处理负荷。第三,指出大多数熟练应对的实例并不发生在一种有意图的真空中。相反,它们通常受到行为体的长期目标和意图的限制和融合。鉴于此,似乎完整解释熟练应对必须在某个时刻或层次上参考表征性心理状态。(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Clark 和 Toribio 1994;Antony 2002;Rey 2002;Adams 2010;Clarke 2010b;Schlosser 2018。)

根据第三个主张,所有行为体的实例,包括所有人类行为体的实例,都可以并且应该在不归因于表征性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加以解释。这个立场通常是由身体化和行动主义心智方法的激进版本所推动的(Chemero 2009;Silberstein 和 Chemero 2011;Hutto 和 Myin 2014)。这里的主要策略通常是概括上述论证:以表征性心理状态为基础的解释是昂贵且笨拙的;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心理表征解释;而且有理由认为我们最终将能够在不归因于表征性心理状态的情况下解释各种行为。这种激进观点引发了一些明显且困难的问题。如何在不假设心理表征的情况下解释我们对未来的思考能力?如何解释对抽象概念、反事实和理论概括的推理?以及如何解释我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的长期计划和承诺的驱动、指导和限制?时间上延伸的计划行为(Bratman 1987, 2000)显然是一种“渴望表征”的现象:很难看出它如何在不归因于表征性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加以解释(Clark 和 Toribio 1994;Schlosser 2018;另请参阅有关具身认知的条目)。

2.5 其他类型的行为体:心理的、认知的、共享的、集体的、关系的、人工的

正如我们所见,有充分的理由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为体。标准理论提供了对最核心的行为体类型(即有意行为体和由此产生的非故意行为体;见第 2 节)的解释。这可以与更高级或更精细的行为体类型(如自我控制、自治和自由行为体)区分开来,并且可以与不需要归因于表征性心理状态的更基本的行为体类型区分开来。除此之外,还有几种可能的其他行为体类型。它们包括心理行为体、共享行为体、集体行为体、关系行为体和人工行为体。在每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询问所讨论的行为体是否可以用标准概念和理论来解释,或者它是否确实是一种不同类型的行为体。本节的主要重点将放在心理行为体上,我们只会简要提及其他候选行为体类型。

我们的心智生活充满了心智行为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关注、考虑、判断、推理、思考、接受、认同、决定、尝试等等。这些似乎都是我们所做的事情。如果我们通过行为体的标准理论来考虑这些情况,我们会立即遇到两个困难。首先,这些心智事件似乎很少或者从来不是有意识的行为。根据标准理论,只有当行为体的意图中包含 A 时,事件才是 A 类型的有意识行为。在基本情况下,这将是一个意图去 A。在工具性情况下,这将是一个意图去执行其他行为 B 以便达到 A。现在,思想的个体化部分取决于它们的内容。以认为 p 的思想为例。根据标准理论,只有当行为体的意图中包含“认为 p”时,认为 p 才是有意识的行为。这相当奇怪和有问题,因为我们在认为之前必须有意图去思考某个特定的思想。其次,决策的核心案例存在问题。根据标准理论,只有当一个人已经有了包含“决定去 A”在内的决策意图时,决定去 A 才是有意识的行为。这似乎再次相当奇怪和有问题。此外,我们决定去 A 的原因通常是我们去 A 的原因-它们是执行行为的原因。根据标准理论,只有当行为具有原因解释(以行为体的欲望、信念和意图为基础)时,它才是一种行为。由于原因通常是行为的原因,很难看出做出决策如何能成为一种行为。这种考虑可能会导致人们得出结论,思想几乎从来不是心智行为(参见斯特劳森,2003 年)。

避免得出这个结论并不困难,正如 Mele(1997 年,2003 年:第 9 章,2009b 年)所示。再次考虑决策的核心案例,并假设做出决策包括形成一个意图。根据标准理论,如果形成一个意图在某种描述下是有意的行为(或者它与有意的行为相同或由有意的行为产生;见第 2 节),那么形成一个意图就是一个行为。在做出决策时,行为体的意图可能是什么?Mele 认为,决策过程通常是由解决手头实际问题的意图驱动的。这个提议避免了上述问题。假设行为体决定 A。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行为,行为体并不需要有意图决定 A。因为如果行为体有意图通过做出决策来解决问题,那么做出决策就是在某种描述下有意的。特别是,做出决策就是有意的行为,而做出决策 A 则是无意的行为(要么与有意的做出决策相同,要么由有意的做出决策产生)。类似的考虑也适用于关于原因解释和其他情况,比如记忆。Mele(2009b 年)认为,记住某事从来不是一个有意的行为,因为没有人有意图记住特定的内容。但是,仍然有一个紧密相关的有意图的心理行为,人们可能会执行:有意地努力使自己记住特定的内容。参见 Shepherd(2015 年)对决策是有意的行为的观点的辩护,将其解释为思考活动的延伸和结论。

Hieronymi(2009)采取了非常不同的观点。她认为,每当我们解决是否做某事或相信某事的问题时,我们就参与了心理行为体,并且她认为这种心理行为体与普通的有意识行为体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控制的差异。根据 Hieronymi 的观点,我们对我们的心理态度具有“评估性控制”。这包括能够形成和修订“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并且与我们对外在身体行动的自愿控制有所区别。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心理意愿行为(选择或尝试)在本质上也与外在身体行动不同。在这种观点上,心理意愿行为还是基本的,因为它们是外在行为体的来源(Ginet 1990; McCann 1998; Lowe 2008; 更多内容请参见第 3.1 节)。

认识论行为体涉及行为体对其信念(和其他信念状态)可能行使的控制。通常区分两个主要立场:间接信念自愿主义和直接信念自愿主义。前者涉及我们通过研究、评估证据、考虑相反观点等方式获取或修订信念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这种间接方式对我们的信念行使控制是相当无争议的。相比之下,直接信念自愿主义非常有争议。它认为我们对一些信念有直接自愿控制,而自愿控制通常被理解为行为体在有意行动中行使的控制。这里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直接信念自愿主义似乎与信念的本质不相容。信念应该代表世界(或“追求真理”)。有人可能会争辩说,在行动和信念形成的控制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因为在两种情况下,控制基本上都是理性响应。但这个提议忽视了意图的核心作用。根据标准理论,行动必须由意图发起和指导,除了对理由做出响应。挑战在于找到与有意行动相同或类似方式发起和指导的信念形成过程。(有关更详尽的概述和参考资料,请参阅 Vitz 2019。)

共享行为发生在两个或更多个体一起做某事的时候(比如搬运家具或唱歌)。集体行为发生在两个或更多个体作为一个群体行动时(按照构成和组织群体的某些原则或程序)。在过去的二十年左右,对共享和集体行为的研究蓬勃发展。一个核心问题是共享和集体行为是否可以归结为参与个体的行为,还是它们构成了不同类型的行为 - 是否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个体行为。用标准理论解释集体行为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有意义将心理状态和事件(如欲望、信念和意图)归因于个体群体。(有关参考资料和讨论,请参阅共享行为和集体意向性的条目。)

关系行为的概念源于对自主性的关系账户。根据女性主义批评,传统的自主性账户过于个人主义,因为它们忽视或忽略了人际关系对自主个体的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性。然而,正如韦斯特伦德(2009)指出的那样,大多数传统账户与女性主义对人际关系的强调是兼容的,只要将关系和对他人的依赖被构建为对个体发展和维持的因果必要条件。只有当人际关系和依赖构成自主性时,自主性才是真正的关系性。根据韦斯特伦德自己的观点,自主行为需要一种“不可约简的对话形式的反思和对他人的回应”(2009: 28)。根据这种观点,自主性是一种不可约简的关系型行为。(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女性主义对自主性的观点的条目。)

最后,我们简要讨论一下机器人和其他人工智能系统是否具备行为体的能力。如果我们假设标准理论,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是否适当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人工系统(参见第 2.4 节)。如果我们采取工具主义立场(Dennett 1987:第 2 章),那么将心理状态和有意识的行为归因于人工系统就没有明显的障碍。然而,根据现实主义立场,是否有正当理由这样做并不明显,因为人工系统是否具有作为表征心理状态基础的内部状态并不明显。如果人工系统不能具备标准理论所构建的有意识的行为体能力,它们仍然可能具备某种更基本的行为体能力。根据 Barandiaran 等人(2009)的观点,最小行为体并不需要具备心理状态。相反,它需要与环境的耦合和代谢自我维持的自适应调节。然而,这意味着从这个观点来看,人工系统甚至不能具备最小的行为体能力:“对于行为体的要求有了明确的界定,这告诉我们在发展人工行为形式方面还需要多少努力”(Barandiaran 等人,2009:382)。

3. 行为体的形而上学

什么是行为体的性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行为体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行为体如何成为事件因果秩序的一部分?在本节中,我们首先转向形而上学中提供了三种不同框架来思考这些形而上学问题的行为体的三种主要方法(事件因果、行为因果和意志主义框架)。在考虑了一些问题和反对意见之后,我们转向了一个拒绝提供行为体形而上学的项目的替代方法(双重立场理论)。最后,我们简要讨论了行为的个体化和行为体形而上学中的一些进一步问题。

3.1 三种形而上学框架

根据事件因果方法,行为体是通过涉及行为体的状态和事件之间的事件因果关系来解释的。[11] 在这种观点下,行为是事件,只有在具有正确的事件因果历史时,事件才是行为。[12] 我们可以将这称为行为体的还原方法,因为它将行为体在行为体行使中的角色归结为涉及行为体的状态和事件的因果角色。显然,标准理论属于这种还原的事件因果框架,因为它通过行为体的心理状态和事件的因果关系来解释行为体。[13](支持者包括 Davidson 1963, 1971; Goldman 1970; Brand 1984; Bratman 1987; Dretske 1988; Bishop 1989; Mele 1992, 2003; Enç 2003.)

根据行为体-因果论方法,行为体应该通过一种物质-因果关系来解释:即由行为体引起的因果关系,被解释为持续存在的物质。在这种观点下,行为是事件,只有在具备正确的行为体-因果历史时,事件才是行为。这个框架提供了一种非还原的行为体解释,因为它认为行为体在行使行为时的角色应该通过行使一种不可还原的行为体-因果能力来解释(Chisholm 1964; Taylor 1966; O’Connor 2000; 另见 Clarke 2003; Lowe 2008)。

根据意志主义方法,行为体应该通过意志行为来解释,通常称为“意愿”。在这种观点下,意愿是行为体的来源:只有在以正确方式由意愿引起时,明显的动作才是行为。意愿本身是完全无因果关系的,它们是独特的行为:它们是因其内在属性而行为,而不是因某些外在或关系属性(如具有正确的因果历史)而行为。这也是一种非还原的行为体方法,但它与事件-因果和行为体-因果框架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因为它拒绝了所有行为都具有特定因果历史的观点(Ginet 1990; McCann 1998; 另见 Lowe 2008)。

事件-因果框架是当代心灵和行为哲学中最广泛接受的观点。其中一个原因是,对事件-因果框架的承诺等同于对一种非常简约且广泛认可的自然主义的承诺,根据这种主义,任何对不可约的物质因果或目的论的诉诸都应该避免。此外,对事件-因果框架的承诺是基于对替代的行为体-因果和意志主义行为理论的普遍不满。对行为体-因果理论的一些反对意见源于对物质因果概念的更一般的反对,另一些则更直接地涉及行为体-因果对行为的解释。例如,有人认为对物质的诉诸使得因果的时间和方式都变得神秘(Broad 1952)。此外,有人认为一旦承认物质的因果力是由其属性决定的,物质因果就会崩溃为事件因果(Clarke 2003: Ch. 10)。还有人认为将行为体作为原因是无意义的,因为它没有解释的价值(Davidson 1971),也无法解释行为体对控制的行使包含什么(Schlosser 2010)。对意志主义理论的常见反对意见是它们会产生心理行为的回归(Ryle 1949)。然而,可以说,这个反对意见是在回避问题。这种观点认为,明显的行动应该用意志来解释。为了解释为什么意志是行动,没有必要诉诸于进一步的意志心理行为,因为意志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行动(详见 Enç 2003 的讨论)。然而,这也指出了为什么这种观点被广泛拒绝的原因。意志主义理论将需要解释的事物规定为原始的。 特别是,他们没有解释行为体对控制的行使是什么,因为行为体仅仅是意志的主体或承载者(O'Connor 2000: 25–26; Clarke 2003: 17–24)。此外,如果像大多数当代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意志是由大脑中的事件实现的,那么这种观点似乎与大脑中没有完全无因果关系的事件的事实相矛盾。

3.2 异常因果链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几位哲学家认为事件因果框架是不连贯的。他们的主要论点是所谓的“逻辑联系论证”,大致上说,心理态度和行动之间的关系不能是因果关系,因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逻辑的、概念的或在某种意义上是非偶然的(例如,Hampshire 1959; Melden 1961; Kenny 1963)。现在普遍认为,这种攻击是不成功的(最有影响力的回应是 Davidson 1963; 另请参阅 Goldman 1970: 109–116)。之后不久,另一个挑战出现了,这被证明是标准理论和事件因果框架面临的最严重和最持久的问题:异常因果链的问题。

一般来说,问题在于似乎总是有可能相关的心理状态和事件以异常的方式导致相关事件(例如某种动作),以至于这个事件显然不是有意的行动,或者根本不是行动。通常区分基本异常和结果异常(也称为一级和二级异常)。一个有意杀害叔叔以继承他的财产的凶手开车去叔叔家,在路上意外杀死了一个行人。结果证明这个行人就是他的叔叔。这是一个结果异常的案例(Chisholm 1966)。在一个标准的基本异常案例(Davidson 1973)中,一个登山者打算通过放松手的紧握来摆脱承受另一个人的重量和危险。这个意图使他紧张不安,以至于导致他放松对绳索的握持。这两种情况之间的区别最好用基本行动和非基本行动的区分来解释。非常粗略地说,基本行动是人们可以在不做其他事情的情况下做的事情(例如举手),而非基本行动的执行需要人们做其他事情(例如通过举手给某人发出信号)。在结果异常的情况下,凶手有意进行非基本行动(杀害叔叔)。他成功执行了几个基本行动,但他实现预期目标纯粹是巧合。相比之下,登山者根本没有执行任何行动。心理先兆导致了一种本来可以是基本行动的动作,如果因果链不是异常的话。

任何关于行为体的事件-因果理论都必须要求相关的心理态以正确的方式引起行动。正确的因果方式是非偏离因果。挑战在于在事件-因果框架内阐明非偏离因果的含义,特别是不依赖于某种未经分析的行为体因果或控制的概念。戴维森(1974)对于找到非偏离因果的事件-因果解释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并建议标准理论最好只被理解为提供行为体的必要条件。戈德曼(1970)认为,给出非偏离因果的解释是一项经验而非哲学的任务。然而,自那时以来,大多数事件-因果方法的支持者已经承认偏离因果链的问题是一个严重的哲学问题,并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参见皮科克 1979 年;布兰德 1984 年;毕晓普 1989 年;梅勒 2003 年;施洛瑟 2007 年,2011 年;吴 2016 年)[18]。

3.3 消失的行为体、自然主义和双重立场理论

有时有人认为偏离因果链的问题仅仅是事件-因果理论无法完全捕捉行为体的更深层问题的症状,因为它们将行动归结为仅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例如,洛厄 2008 年:9)。换句话说,这个挑战认为事件-因果框架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排除了行为体:在这种观点下,只有一个因果推动和拉扯的纽带,没有人做任何事情(梅尔登 1961 年;纳格尔 1986 年;参见维尔曼 1992 年)。这被称为“消失的行为体”问题(梅勒 2003 年:第 10 章;洛厄 2008 年:159-161;斯图尔特 2013 年)。

根据 Mele(2003 年:第 10 章)的说法,一些关于消失的行为体反对意见很容易被驳斥。一些支持这一挑战的人将术语“事件因果顺序”和“自然顺序”互换使用。这似乎暗示着,在他们看来,行为体是一种超自然现象,这一观点大多数当代哲学家都很难认真对待。然而,有时这一挑战被提出来是为了推动替代的行为体因果或意志主义理论,而主要支持行为体因果和意志主义理论的人认为他们的观点与自然主义是相容的。他们会认为,假设事件因果顺序耗尽了事物的自然顺序是一个错误。

此外,消失的行为体反对意见并不总是作为对事件因果框架的一般性反对意见提出的。正如我们在第 2.3 节中所看到的,Velleman(1992 年)认为标准理论忽略了行为体或行为体的参与,并在事件因果框架内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在他的回复中,Mele(2003 年:第 10 章)建议更适合将其称为“缩小的行为体”问题。根据 Velleman 的说法,标准理论只捕捉到行为体的不足实例,其中行为体的参与是“无意识的”或“半心半意的”。不足行为的实例可以通过行为体不具备、行使或实例化的各种能力或属性来解释;这些能力和属性包括意识感知、反思意识、理性响应、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等等。鉴于此,没有必要将不足行为的实例概念化为行为体的缺席。此外,这样做会在行为体参与的一种行为体和行为体不参与的一种行为体之间产生一个相当不可信的二分法(Schlosser 2010 年)。

其他人则通过提出消失的行为体反对来激发双重立场理论。根据双重立场理论,行为体无法从任何理论立场或形而上学框架中解释。行为体只能从实践和规范的立场来理解(例如,纳格尔 1986 年;科斯加德 1996 年;比尔格米 2006 年)。可以说,这种观点源于康德对实践理性的解释(参见康德和休谟关于道德的条目)。通常,双重立场理论并不排斥形而上学本身,并且它们通常提供自己的形而上学框架。但是,它们拒绝了关于行为体的还原主义和非还原主义理论,并且一般上拒绝我们可以对行为体的行使进行形而上学解释的观念。它们自然地与非因果理论的理性解释相一致(见第 2 节)。这两种观点倾向于强调理性解释和行为体的规范性和不可约的目的性。双重立场理论在行动哲学中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对许多人来说,这些观点似乎深感不满,因为它们拒绝面对行为体形而上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一个所有运动都可以用事件因果关系来解释的世界中,行为者如何对他们的行为行使控制?这似乎需要解释,这似乎需要一种行为体形而上学(见 Bishop 1989 年;Schlosser 2010 年)。Nelkin(2000 年)根据一种关于双重立场理论的一致性的论证质疑了它们的连贯性,该论证声称它们对自由意志的信念存在矛盾。

3.4 行为、事件、过程和遗漏

我们现在简要地转向行为体形而上学中的一些进一步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行为的个体化。你按下开关,打开灯,照亮房间,从而也警觉了盗贼。你进行了多少个行为?根据粗粒度(或最小化)观点对行为个体化的看法,你在不同的描述下进行了一个行为(Anscombe 1957; Davidson 1963)。根据细粒度(或最大化)观点,你进行的行为数量取决于实例化的行为属性数量。如果你实例化了四个行为属性,那么你进行了四个不同的行为(Goldman 1970; 另见 Ginet 1990)。根据第三种观点,行为可以作为其组成部分或部分具有其他行为(Thalberg 1977; Ginet 1990)。根据这三种观点,行为是事件,行为的个体化源于对事件个体化的不同观点(参见事件条目)。最近对此方面的研究工作不多(但参见 Enç 2003: Ch. 3)。这部分是因为现在普遍认为行为的个体化对其他问题几乎没有影响。举例来说,行为是否在事件因果或主体因果框架内得到解释,直接涉及到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辩论中的各种问题(参见自由意志条目)。但是,事件因果和主体因果理论都与对行为个体化的粗粒度和细粒度观点相容。同样,似乎对行为个体化的观点对于理性解释是否是因果解释的问题没有实质性影响。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行为是否应该与因果过程的结果或过程本身相对应。根据大多数事件因果和主体因果理论的版本,行为是以正确方式引起的事件:行为与该过程的结果相同或构成该过程的一部分。[19] 根据过程观点,行为要么与该过程相同,要么由该过程构成(Searle 1983; Dretske 1988; Wu 2011; 另见 Thompson 2008)。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太多关注。同样,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个问题对于行为形而上学中更基本的问题以及哲学行动之外的辩论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影响。[20]

在行为形而上学中,另一个受到近期辩论更多关注的问题是遗漏的性质(特别是有意的遗漏)。根据 Sartorio(2009)的观点,有意的遗漏是由意图的缺失引起的行为缺席。她根据这个观点争辩说,有意的遗漏不能轻易地被标准理论所容纳。作为回应,Clarke(2010a)认为,在有意的遗漏的情况下,行为体通常确实有一个不行动的意图,这个意图在因果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他还确定了有意的行动和有意的遗漏之间的各种相似之处。在他的观点中,没有什么重大障碍可以阻碍与有意的行动的标准理论相兼容和连续的有意的遗漏的解释。此外,他认为,不能解释有意的遗漏显然不会成为有意的行动理论的缺点。毕竟,行动和遗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我们不应该期望行动理论提供所有需要用于解释遗漏的资源。(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Clarke 2014。)

4. 经验挑战和意识的作用

4.1 原因和原因

根据我们对行为体的常识概念,我们的原因和意识意图往往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真正的影响(例如,D'Andrade 1987; Malle 2004)。这个假设是标准理论和许多关于有意行动和动机的心理学理论的一部分(例如,Fishbein 和 Ajzen 1975; Locke 和 Latham 1990; Heckhausen 1991; Gollwitzer 1993; Austin 和 Vancouver 1996)。然而,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各种实证发现表明,这种常识假设是没有根据的,并且提出了有关意识在行为的发起和指导中的作用的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节概述了最相关的研究。

对于我们的原因与因果关系的怀疑,早期和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来源之一是尼斯贝特和威尔逊(1977)的理论回顾。这篇文章报告了许多实验和研究,参与者在其中似乎通过给出不可能是他们行动原因的理由来构建或虚构合理化解释。尽管存在一些相当严重的方法论问题(White 1988),但这项研究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已经取得并保持了教科书知识的地位。此外,人们认为这表明普通的理由解释并不是因果解释,尽管作者们本人否定了这个结论。在他们的观点中,证据首先显示,心理状态的口头报告是基于自我解释(理论化或合理化),而不是基于直接或内省的访问。他们指出,这种认识论观点与我们在给出普通的理由解释时可以并且经常给出我们行动的实际原因的假设是完全相容的。总之,即使所提出的认识论观点是正确的,证据中没有任何东西表明理由解释不能是因果解释,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理由解释通常不是因果解释。

4.2 情境主义

看起来,支持情境主义的经验证据对我们对行为体的常识概念提出了挑战。根据情境主义,经验研究表明,以品格特质(如诚实、善良或勇气)来解释行为的常识解释是系统性错误或不准确的,因为这项研究表明,所讨论的行为更好地以情境特征来解释(Ross 和 Nisbett 1991;Harman 1999;Doris 2002)。但是,没有一个常见的哲学行为理论说行为应该以行为体的品格特质来解释,因此情境主义似乎对标准理论和其他哲学行为解释没有提出问题。此外,对所讨论的经验证据的解释和情境主义的论证一直存在争议(例如,Sreenivasan 2002)。然而,有人认为这些证据进一步引发了我们是否真正对理性有反应的问题。证据表明,在某些条件下,我们的行为受到情境和与道德无关的因素的驱使,即使存在明显的道德理由要采取其他行动。这表明我们(或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对理性有反应。但是,关于这些证据是否支持任何更强的主张存在争议(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Nelkin 2005;Schlosser 2013;Vargas 2013)。

4.3 利贝特实验和韦格纳的挑战

关于意识意图在行为中的作用的最有影响力的经验性挑战源于利贝特关于运动启动的开创性神经科学研究。在利贝特实验中(Libet 1985),参与者被要求在产生愿望或冲动时启动一个简单且预定义的动作。在此期间,进行了脑电图测量以记录准备电位,这是已知在有意识的运动之前出现的一种脑电位。主要发现是准备电位在有意识的愿望或冲动发生之前约 350 毫秒。根据利贝特的观点,这表明运动并非是有意识地启动的,我们在常规意义上并没有自由意志(Libet 1999)。这个实验的方法学已经受到广泛审查,并在一些方面受到批评。其中一些方法学问题已在后续实验中得到解决(Soon 等,2008 年; Fried 等,2011 年)。

大多数研究利贝特的哲学家认为,即使承认实验方法和结果是可靠的,关于意识意图的作用和自由意志的结论也不成立。他们认为,有其他解释证据的方式,既能保留意识意图的因果作用,也与利贝特对证据的解释一样合理和可信(Flanagan 1992: 136–138; Zhu 2003; Mele 2009a; Schlosser 2012b)。此外,有人认为这个实验创造了一个非常不寻常和人为的背景,参与者被要求做出自发决定。因此,实验结果是否能够推广是值得质疑的(Keller and Heckhausen 1990; Roskies 2011; Waller 2012; Schlosser 2014)。Schurger 等人(2012)提出并测试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利贝特实验中的运动时机是由神经活动的自发波动中的随机阈值穿越决定的。特别是,该模型认为,只有在没有任何证据或行动理由的约束时,决定何时移动的决策才由随机阈值穿越决定。这个模型经过成功测试支持了这样的说法:利贝特实验和类似的后续研究结果并不具有普遍性,因为我们日常的大多数决策显然都受到证据和行动理由的约束。

与有意识意图角色相关的挑战源于韦格纳对明显心理因果模型的观点。根据这个观点,有意识的意图仅仅提供我们行为的“预览”:它们在我们行动之前出现,但并不引起行动(韦格纳和维特利,1999 年;韦格纳,2002 年)。韦格纳提供了有关行为体感知和实际行为体运动之间的分离的证据,并认为明显心理因果模型提供了最佳解释。这个观点因概念模糊和论证缺陷而受到了强烈批评(另见第 4.5 节)。一个常见的反对意见是,行为体感知与行为体运动分离的事实与有意识的意图倾向于引起预期行动的假设是完全相容的(参见贝恩,2006 年;梅勒,2009 年;关于韦格纳最佳解释推理的回应,参见施洛瑟,2012 年)。

Libet 和 Wegner 的研究引发了有关意识在行为体中的作用的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标准理论的支持者通常会限定这一观点,声称相关的心理态度不需要被有意识地访问,就能在行为体的行动中发挥正确的作用。例如,戴维森(1978: 85-86)考虑了一个代理人在烹饪时加入香料以改善口味的例子,他声称有意识的行为体只需要在行动时基于相关态度进行推理,即使在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些态度。然而,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我们所有行动都可能是这样的观点:由在当时没有有意识访问的态度引发和指导。这引发了一些很少被讨论的问题。在多少情况下,或者在哪些情况下,行动应该由有意识的意图或有意识的推理先行?需要什么样的意识?在相关态度没有被有意识访问的情况下,它们必须是可访问的吗?等等。[21]

4.4 自动性和双系统理论

与意识在行为体中的作用相关的经验研究中的一个方面是关于自动性的工作;特别是关于自动目标追求的研究。例如,已经表明,可以激活执行某项任务准确性的目标,以便行为体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追求该目标(Bargh 等,2001 年)。关于这个问题有大量的研究,有人认为这些研究表明我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自动执行的,没有意识控制(Bargh 和 Chartrand,1999 年;Custers 和 Aarts,2010 年)。[22] 这个观点不像 Libet(1999 年)和 Wegner(2002 年)提出的观点那样激进,因为它只涉及意识控制的程度或范围。此外,一旦注意到大多数自动行为都是为更高目标和长期意图服务的子程序,这个观点似乎就不那么具有挑战性了。例如,考虑一下在驾驶汽车时执行的所有子程序。这种行为是自动执行的,没有意识控制的观点可以与我们对行为体的常识概念相一致,并且可以通过标准理论来解释,只要意识意图和计划能够自动招募相关的例程,无论是通过生成相关的运动意图,还是通过激活相关的运动模式。(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Pacherie 2008 年;Adams 2010 年;Clarke 2010b 年。)

另一个相关的研究领域是关于决策制定的双过程(或双系统)理论的工作。根据这些模型,决策制定和行为体背后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理过程(或系统):一种通常被描述为自动、轻松和基于启发式的,另一种是有意识、谨慎和基于规则的。双过程模型已经广泛而成功地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有关概述,请参见 Sloman 1996;Evans 2008;有关批判性评论,请参见 Osman 2004;Keren 和 Schul 2009)。在哲学中,通常明确或隐含地假设存在一个实践理性的机制(或能力),它是实践推理和基于理性的行为体的基础。这似乎与双过程框架不相容。然而,复杂化这个问题的是,对于双过程模型的细节没有共识。例如,关于两个过程(或系统)如何相互作用没有共同接受的观点。有意识和谨慎的过程可能对自动的过程产生自上而下的影响;两个过程可能相互作用;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相互干扰;可能存在从一个过程切换到另一个过程的情况;等等。并不是所有这些可能性都明显与存在一个实践理性的机制(或能力)的假设不相容。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调查这两种过程在相关方面是否独立,或者它们可以被构建为决策制定的一个相互作用部分。关于双系统框架是否与哲学标准行为理论相容的讨论,请参见 Schlosser 2019。[23]

4.5 行为体的意义

关于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认知方式存在一些争议。最著名的是,安斯康姆(1957 年)认为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认知是直接的,即不基于观察或推理(参见有关行为的条目)。本节概述了与所谓的“行为体感知”相关的争论。似乎当我们行动时,我们有一种做某事的感觉:一种控制和成为行为的主体或所有者的感觉。关于这一点的争论主要受到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实证研究结果的推动,并且已经普遍区分以下三个主要立场。

第一个原因主要归功于韦格纳对“表面心理因果模型”的研究(Wegner and Wheatley 1999; Wegner 2002)。根据这个观点,行为体的感知(或者韦格纳所称的“有意识的意愿体验”)是当我们将有意识的意愿解释为某个行为的原因时产生的。具体来说,当以下条件满足时,行为体将意愿解释为行为的原因:意愿直接紧随行为之前,行为与意愿一致,并且行为体没有意识到任何可能提供替代解释的因素。韦格纳对表面心理因果模型的论证基于各种实验、研究和观察,涉及到对控制错觉和行为体归因失败的研究。这项工作开启了对行为体感知的实证研究,但韦格纳的模型现在被广泛拒绝。哲学家们批评这个观点存在各种概念上的模糊和证据解释和使用上的缺陷(例如,Nahmias 2002; Bayne 2006; Dennett 2008; 和 Mele 2009a)。此外,现在有大量的实证证据表明,行为体的感知不仅仅是自我解释的问题(Haggard 2005; Bayne and Pacherie 2007; Gallagher 2007; 和 Synofzik et al. 2008)。

行为体的第二种解释是基于运动控制的反馈比较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运动控制系统使用运动指令的副本来生成对随后身体运动的预测。这些预测(所谓的“前向模型”)用于比较预测的和预期的运动轨迹,以及预测的和实际轨迹的比较(基于感觉反馈信息)。该模型认为,一个次人格的运动控制系统使用这些预测和比较来调整和微调身体运动的执行(Wolpert 和 Kawato 1998; Frith 等人 2000; Haggard 2005)。有人认为,这个系统在产生行为体感觉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个观点,比较系统中的正向匹配会产生行为体感觉,而不匹配会产生干扰行为体感觉的错误信号。这个模型可以解释关于行为体感觉和控制的各种现象(Frith 等人 2000; Blakemore 等人 2002)。然而,最近有人认为,这个比较模型最多只能提供行为体感觉的部分解释(Haggard 2005; Bayne 和 Pacherie 2007; Gallagher 2007; Synofzik 等人 2008)。

行为体的第三种解释是前两种的混合体。支持这种方法的人通常区分基本的行为体感和关于自己行为体的事后判断。基本的行为体感被解释为一种在线的、现象学上相对薄弱的体验,伴随着行为的执行,不一定需要有意识意图的存在。相比之下,关于自己行为体的判断是离线的,通常是事后的,因此容易受到各种偏见的影响,可能扭曲对自己行为体的解释。反馈比较模型非常适合解释基本的行为体感,而类似 Wegner 的自我解释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特定条件下,对自己行为体的判断往往会出现扭曲或幻觉(Bayne 和 Pacherie 2007;Gallagher 2007;Synofzik 等人 2008)。

Pacherie(2008)将反馈比较器模型发展为一个关于行为体现象学的解释,该解释假设在三个不同层次的意图中存在三个集成的反馈回路:远期(或面向未来)意图的层次、近期(或面向现在)意图的层次和运动意图的层次。这些是行动规范的层次,在后期阶段,根据感知和本体感觉反馈生成行动的越来越详细的表示。Pacherie 的主要论点是,行动规范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组成表示与行为体现象学的组成部分和内容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关联。例如,在近期意图的层次上,该模型解释了从远期意图继承的概念信息如何与感知输入和情境约束相结合。关于行为体的感知,该模型区分了对于“什么”(目标)的意识、对于“如何”(手段)的意识、意图性的感知、启动的感知、情境控制的感知和运动控制的感知。Shepherd(2017)认为,行为体现象学中的组成部分如此丰富地融合在一起,以至于可以被视为在整体经验中融合在一起。

4.6 感知和注意力

行为体的指导作用长期以来被分析哲学忽视了感知和注意力的作用。关于感知,通常假设,常常没有任何详细说明,即引用信念的指导作用已经涵盖了感知的作用。标准理论并不将信念的因果作用限制于行动执行之前的那些被行为体认为或拥有的信念,因此我们可以假设,被认为在因果指导中起作用的信念包括行为体在执行行动过程中获得的感知信念。最近的研究(Mele 2003;Pacherie 2008;Schlosser 2012a)表明,标准理论与上述运动控制的反馈比较器模型是相容的(见第 4.5 节)。该模型不仅解释了感知和本体感输入的作用,还解释了内部预测在运动控制的微调和执行中提供的指导作用。

然而,正如吴(2011 年,2016 年)所指出的,注意力的作用几乎完全未被承认。每当我们追求一个目标时,我们不仅必须选择适当的手段,还必须选择在行动指导中要关注的情境特征。吴将这个问题概念化为“多对多问题”: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面临太多的感知输入和太多的可能行为输出。意图的形成只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意图的内容通常包括选择适当的手段。例如,一个人打算打开窗户以便让新鲜空气进来。这限制了行为输出的范围和需要关注的感知输入的范围。但它并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输入-输出映射。一般来说,意图的内容不够细致,无法正确指导动作的执行和注意力的方向。吴提出,这些更细粒度层面上的多对多问题是通过注意力来解决的。吴在继承威廉·詹姆斯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注意力是行动选择中缺失的部分:选择感知输入以实施运动控制。从这个观点来看,意图介导的注意力是具身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即注意力的选择本身是否可以成为真正的行动实践,以及所提出的解释是否可以扩展以解释对注意力的有意识的指导和控制。

Bibliography

  • Adams, F., 2010, “Action Theory Meets Embodied Cognition”, in Causing Human Action: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ausal Theory of Action, A. Buckareff and J. Aguilar (e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229–252.

  • Ahearn, L., 2001, “Language and Agenc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0: 109–37.

  • Allen, C. and M. Bekoff, 1997, Species of Mind: The Philosophy and Biology of Cognitive Etholog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Alvarez, M., 2010, Kinds of Reason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A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nscombe, G.E.M., 1957, Inten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Antony, L.M., 2002, “How to Play the Flute: A Commentary on Dreyfus’s ‘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4): 395–401.

  • Audi, R., 1986, “Acting for Reas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95(4): 511–546.

  • Austin, J.J. and J.B. Vancouver, 1996, “Goal Constructs in Psychology: Structure, Process, and Cont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0(3): 338–375.

  • Bandura, A., 2006, “Toward a Psychology of Human Agency”,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164–180.

  • Barandiaran, X.E., E. Di Paolo, and M. Rohde, 2009, “Defining Agency: Individuality, Normativity, Asymmetry, and Spatio-Temporality in Action”, Adaptive Behavior, 17(5): 367–386.

  • Bargh, J.A. and T.J. Chartrand, 1999, “The Unbearable Automaticity of 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7): 462–479.

  • Bargh, J.A., P.M. Gollwitzer, A. Lee-Chai, K. Barndollar, and R. Trötschel, 2001, “The Automated Will: Nonconscious Activation and Pursuit of Behavioral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6): 1014–1027.

  • Bayne, T., 2006, “Phenomenology and the Feeling of Doing: Wegner on the Conscious Will”, in Does Consciousness Cause Behavior?, S. Pockett, W.P. Banks, and S. Gallagher (e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169–186.

  • Bayne, T. and E. Pacherie, 2007, “Narrators and Comparators: The Architecture of Agentive Self-Awareness”, Synthese, 159(3): 475–491.

  • Beer, R.D., 1995, “A Dynam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on Agent-Environment Interac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72: 173–215.

  • Bilgrami, A., 2006, Self-Knowledge and Resent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ishop, J., 1989, Natural Agency: An Essay on the Caus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lakemore, S.J., D.M. Wolpert, and C.D. Frith, 2002, “Abnormalities in the Awareness of Ac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6(6): 237–242.

  • Brand, M., 1984, Intending and Acting: Toward a Naturalized Action Theor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Bratman, M.E., 1987, Intention, Plans, and Practical Reas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Reflection, Planning, and Temporally Extended Agency”, Philosophical Review, 109(1): 35–61; reprinted in Bratman 2007: 21–46.

  • –––, 2001, “Two Problems about Human Agency”,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01(3): 309–326; reprinted in Bratman 2007: 89–105.

  • –––, 2007, Structures of Agency: Essay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oad, C.D., 1952, “Determinism, Indeterminism, and Libertarianism”, in Ethics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pp. 195–217.

  • Brooks, R.A., 1991, “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47: 139–159.

  • Chemero, T., 2009, Radical Embodied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hisholm, R., 1964, “Human Freedom and the Self”, The Lindley Lectures,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Kansas; reprinted in Free Will, 2nd edition, G. Watson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26–37.

  • Chisholm, R., 1966, “Freedom and Action”, in Freedom and Determinism, K. Lehrer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pp. 11–44.

  • Clark, A. and J. Toribio, 1994, “Doing Without Representing?”, Synthese, 101(3): 401–431.

  • Clarke, R., 2003, Libertarian Accounts of Free Wil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0a, “Intentional Omissions”, Noûs, 44(1): 158–177.

  • –––, 2010b, “Skilled Activity and the Causal Theory of Act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0(3): 523–550.

  • –––, 2014, Omissions: Agency, Metaphysics, and Responsi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usters, R. and H. Aarts, 2010, “The Unconscious Will: How the Pursuit of Goals Operates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 Science, 329(5987): 47–50.

  • D’Andrade, R., 1987, “A Folk Model of the Mind”, in Cultural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D. Holland and N. Quinn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12–148.

  • Dancy, J., 2000, Practical Re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anto, A.C., 1965, “Basic Action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2): 141–8.

  • Davidson, D., 1963, “Actions, Reasons, and Causes”, reprinted in Davidson 1980: 3–20.

  • –––, 1970, “How Is Weakness of the Will Possible?”, reprinted in Davidson 1980: 21–42.

  • –––, 1971, “Agency”, reprinted in Davidson 1980: 43–61.

  • –––, 1973, “Freedom to Act”, reprinted in Davidson 1980: 63–81.

  • –––, 1974, “Psychology as Philosophy”, reprinted in Davidson 1980: 229–238.

  • –––, 1978, “Intending”, reprinted in Davidson 1980: 83–102.

  • –––, 1980, 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82, “Rational Animals”, Dialectica, 3(4): 317–327.

  • Dennett, D.C., 1987, The Intentional Sta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8,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Psychology of Thinking About Free Will”, in Are We Free?, Psychology and Free Will, J. Baer, J.C. Kaufman, and R.F. Baumeister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48–259.

  • Doris, J.M., 2002, Lack of Character: Personality and Moral Behavi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retske, F., 1988, Explaining Behavior: Reasons in a World of Caus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Dreyfus, H.L., 1991, “Being-in-the-World: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Division I”,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2, “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Merleau-Ponty’s Critique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4): 367–383.

  • Emirbayer, M. and A. Mische, 1998, “What Is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4): 962–1023.

  • Enç, B., 2003, How We Act: Causes, Reasons, and Inten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Evans, J. St. B.T., 2008, “Dual-Processing Accounts of Reasoning, Judgment, and Social Cogni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9: 255–278.

  • Fishbein, M. and I. Ajzen,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 Flanagan, O., 1992, Consciousness Reconsider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Frankfurt, H., 1971, “Freedom of the Will and the Concept of a Pers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8(1): 5–20.

  • –––, 1978, “The Problem of Acti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5(2): 157–62.

  • Franklin, C.E., 2017, “Bratman on Identity Over Time and Identification at a Time”,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20(1): 1–14.

  • Fried, I., R. Mukamel, and G. Kreiman, 2011, “Internally Generated Preactivation of Single Neurons in Human Medial Frontal Cortex Predicts Volition”, Neuron, 69(3): 548–562.

  • Frith, C.D., S. Blakemore, and D.M. Wolpert, 2000, “Abnormalities in the Awareness and Control of Action”,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355(1404): 1771–1788.

  • Gallagher, S., 2007,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Agency”, Philosophy Compass, 2(2): 347–357.

  • Ginet, C., 1990, On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oldman, A., 1970, A Theory of Human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Gollwitzer, P.M., 1993, “Goal Achievement: The Role of Intentions”,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4(1): 141–185.

  • Haggard, P., 2005, “Conscious Intention and Motor Cogni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6): 290–295.

  • Hampshire, S., 1959, Thought and Action,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 Harman, G., 1976, “Practical Reasoning”, Review of Metaphysics, 79: 431–63; reprinted in The Philosophy of Action, A. Mele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149–177.

  • –––, 1999, “Moral Philosophy Meets Social Psychology: Virtue Ethics and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9: 315–331.

  • Harris C.R., N. Coburn, D. Rohrer, and H. Pashler, 2013, “Two Failures to Replicate High-Performance-Goal Priming Effects”, PLoS ONE, 8(8): e72467.

  • Heckhausen, H., 1991, Motivation and Action, Berlin: Springer-Verlag.

  • Heider, F. and M. Simmel, 194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pparent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7: 243–259.

  • Hieronymi, P., 2009, “Two Kinds of Agency”, in Mental Actions, L. O’Brien and M. Soteriou,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8–62.

  • Hornsby, J., 2004, “Agency and Actions”, in Agency and Action, H. Steward and J. Hyman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23.

  • Hutto, D. and E. Myin, 2014, “Neural Representations Not Needed: No More Pleas, Please”,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3(2): 241–256.

  • Keller, I. and H. Heckhausen, 1990, “Readiness Potentials Preceding Spontaneous Motor Acts: Voluntary vs. Involuntary Control”, Electroencephalography &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76(4): 351–361.

  • Kenny, A., 1963, Action, Emotion, and Will,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Keren, G. and Y. Schul, 2009, “Two Is Not Always Better than One: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wo System Theorie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6): 533–550.

  • Kim, J., 1976, “Events as Property Exemplifications”, in M. Brand and D. Walton (eds.), Action Theory, Dordrecht: Reidel, pp. 159–177; reprinted in Supervenience and Mind: Selected Philosophical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33–52.

  • Korsgaard, C.M., 1996, The Sources of Normativ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avin, D., 2013, “Must There Be Basic Action?”, Noûs, 47(2): 273–301.

  • Levy, N., 2011, “Resisting ‘Weakness of the Will’”,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2(1): 134–155.

  • –––, 2014,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ibet, B., 1985, “Unconscious Cerebral Initiative and the Role of Conscious Will in Voluntary Ac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8(4): 529–566.

  • –––, 1999, “Do We Have Free Will?”,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6(8–9): 47–57.

  • Locke, E.A. and G.P. Latham, 1990, A Theory of Goal 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Lowe, E.J., 2008, Personal Agency: The Metaphysics of Mind and A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lle, B.F., 2004, How the Mind Explains Behavior: Folk Explanations, Meaning, and Social Interac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McCann, H.J., 1998, The Works of Agency: On Human Action, Will, and Freedo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Melden, A.I., 1961, Free Act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Mele, A.R., 1992, Springs of Action: Understanding Intentional Behavio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5, Autonomous Agents: From Self-Control to Autonom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7, “Agency and Mental Ac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1: 231–249.

  • –––, 2003, Motivation and Agen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9a, Effective Intentions: The Power of Conscious Wil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9b, “Mental Action: A Case Study”, in Mental Actions, L. O’Brien and M. Soteriou,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7–37.

  • –––, 2012, “Intentional, Unintentional, or Neither? Middle Groun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9(4): 369–379.

  • –––, 2013, “Actions, Explanations, and Causes”, in Reasons and Causes: Causalism and Anti-Causal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Action, G. D’Oro and C. Sandis (eds.), Palgrave Macmillan, pp. 160–174.

  • Mele, A. R and P.K. Moser, 1994, “Intentional Action”, Noûs, 28(1): 39–68.

  • Nagel, T., 1986, The View from Nowhe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ahmias, E., 2002, “When Consciousness Matters: A Critical Review of Daniel Wegner’s ‘The Illusion of Conscious Will’”,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5(4): 527–541.

  • Nelkin, D.K., 2000, “Two Standpoints and the Belief in Freedom”, Journal of Philosophy, 97(10): 564–76.

  • –––, 2005, “Freedom,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hallenge of Situationism”,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29(1): 181–206.

  • Nisbett, R.E. and T.D. Wilson, 1977, “Telling More than We Can Know: Verbal Reports on Mental Processes”, Psychological Review, 84(3): 231–259.

  • O’Connor, T., 2000, Persons and Causes: The Metaphysics of Free Wil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Osman, M., 2004, “An Evaluation of Dual-Process Theories of Reasoning”,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1(6): 988–1010.

  • Pacherie, E., 2008, “The Phenomenology of Ac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ognition, 107(1): 179–217.

  • Peacocke, C., 1979, Holistic Explanation: Action, Space, Interpreta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Rey, G., 2002, “Problems with Dreyfus’ Dialectic”,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4): 403–408.

  • Roskies, A.L., 2011, “Why Libet’s Studies Don’t Pose a Threat to Free Will”, in Conscious Will and Responsibility: A Tribute to Benjamin Libet, L. Nadel and W. Sinnott-Armstrong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1–22.

  • Ross, L. and R.E. Nisbett, 1991, The Person and the Situation,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Ryle, G.,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artorio, C., 2009, “Omissions and Causalism”, Noûs, 43(3): 513–530.

  • Scanlon, T.M., 1998,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chlosser, M.E., 2007, “Basic Deviance Reconsidered”, Analysis, 67(3): 186–194.

  • –––, 2010, “Agency, Ownership, and the Standard Theory”, in New Waves in Philosophy of Action, J. Aguilar, A. Buckareff, and K. Frankish (ed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pp. 13–31.

  • –––, 2011, “The Metaphysics of Rule-Followi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5(3): 345–369.

  • –––, 2012a, “Causally Efficacious Intentions and the Sense of Agency: In Defense of Real Mental Causatio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32(3): 135–160.

  • –––, 2012b, “Free Will and the Unconscious Precursors of Choice”,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5(3): 365–384.

  • –––, 2013, “Conscious Will, Reason-Responsivenes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Ethics, 17(3): 205–232.

  • –––, 2014, “The Neuroscientific Study of Free Will: A Diagnosis of the Controversy”, Synthese, 191(2): 245–262.

  • –––, 2018, “Embodied Cognition and Temporally Extended Agency”, Synthese, 195(5): 2089–2112.

  • –––, 2019, “Dual-System Theory and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Intentional Action”, in B. Feltz, M. Missal & A. Sims (eds.), Free Will, Causality and Neuroscience, Brill Editions.

  • Schurger, A., J.D. Sitta, and S. Dehaene, 2012, “An Accumulator Model for Spontaneous Neural Activity Prior to Self-Initiated Mov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9(42): E2904–E2913.

  • Searle, J.R., 1983,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ehon, S., 2005, Teleological Realism: Mind, Agency, and Explan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etiya, K., 2007, Reasons Without Rational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hanks, D.R., B.R. Newell, E.H. Lee, D. Balakrishnan, L. Ekelund, Z. Cenac, F. Kavvadia, and C. Moore, 2013, “Priming Intelligent Behavior: An Elusive Phenomenon”, PLoS ONE, 8(4): e56515.

  • Shepherd, J., 2015, “Deciding as Intentional Action: Control over Decision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3(2): 335–351.

  • –––, 2017, “The Experience of Act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4(8): 422–448.

  • Silberstein, M. and A. Chemero, 2011, “Dynamics, Agency and Intentional Action”, Humana Mente, 15: 1–19.

  • Sims, A., 2019, “The Essence of Agency is Discovered, Not Defined: A Minimal Mindreading Argumen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 (8): 2011–2028.

  • Sloman, S.A., 1996, “The Empirical Case for Two Systems of Reason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9(1): 3–22.

  • Soon, C.S., M. Brass, H.J. Heinze, and J.D. Haynes, 2008, “Unconscious Determinants of Free Decisions in the Human Brain”, Nature Neuroscience, 11(5): 543–545.

  • Sreenivasan, G., 2002, “Errors About Errors: Virtue Theory and Trait Attribution”, Mind, 111(441): 47–68.

  • Sterelny, K., 2001, The Evolution of Agency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teward, H., 2013, “Processes, Continuants and Individuals”, Mind, 122(487): 781–812.

  • Strawson, G.J., 2003, “Mental Ballistics: The Involuntariness of Spontaneity”,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03(1): 227–256.

  • Synofzik, M., G. Vosgerau, and A. Newen, 2008, “Beyond the Comparator Model: A Multifactorial Two-Step Account of Agency”,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7(1): 219–239.

  • Taylor, C., 1977, “What Is Human Agency?”, in The Self: Psych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Issues, T. Mischel (ed.), Oxford: Blackwell, pp. 103–135.

  • Taylor, R., 1966, Action and Purpose,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 Thalberg, I., 1977, Perception, Emotion, and Ac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Thompson, M., 2008, Life and Ac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Varela, F.G., H.R. Maturana, and R. Uribe, 1974, “Autopoiesis: The Organization of Living Systems, Its Characterization and a Model”, Biosystems, 5(4): 187–196.

  • Vargas, M., 2013, “Situationism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Free Will in Fragments”, in Decomposing the Will, A. Clark, J. Kiverstein, and T. Vierkant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25–350.

  • Velleman, D., 1992, “What Happens When Someone Acts?”, Mind, 101(403): 461–481.

  • Vitz, R., 2019, “Doxastic Voluntarism”,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SSN 2161-0002, https://www.iep.utm.edu/, retrieved on 14 October 2019.

  • Waller, R.R., 2012, “Beyond Button Presses”, The Monist, 95(3): 441–462.

  • Watson, G., 1975, “Free Agency”, Journal of Philosophy, 72(8): 205–20

  • Wegner, D.M., 2002, The Illusion of Conscious Will,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Wegner, D.M. and T.P. Wheatley, 1999, “Apparent Mental Causation: Sources of the Experience of Will”,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7): 480–92.

  • Westlund, A., 2009, “Rethinking Relational Autonomy”, Hypatia, 24(4): 26–49.

  • White, P.A., 1988, “Knowing More about What We Can Tell: ‘Introspective Access’ and Causal Report Accuracy 10 Years Later”,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79(1): 13–45.

  • Wolpert, D.M. and M. Kawato, 1998, “Multiple Paired Forward and Inverse Models for Motor Control”, Neural Networks, 11: 1317–1329.

  • Wu, W., 2011, “Confronting Many-Many Problems: Attention and Agentive Control”, Noûs, 45(1): 50–76.

  • –––, 2016, “Experts and Deviants: The Story of Agentive Control”,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2(2): 101–26.

  • Zhu, J., 2003, “Reclaiming Volition: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Libet’s Experiment”,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0(11): 61–77.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ction | agency: shared | Anscombe, Gertrude Elizabeth Margaret | autonomy: personal | Davidson, Donald | events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autonomy | free will | incompatibilism: (nondeterministic) theories of free will | intention | practical reason | practical reason: and the structure of actions

Acknowledgments

Thanks to Alfred Mele and Randolph Clarke for very helpful comments on an earlier draft of this entry.

Copyright © 2019 by Markus Schlosser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