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选择 choice, dynamic (Chrisoula Andreou)

首次发表于 2007 年 10 月 15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10 月 20 日星期二

有时一系列选择即使每个选择看似都非常适合满足一个人的关切,但却并不总是能够很好地满足一个人的关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会面临动态选择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会面临与其选择分散在时间上有关的问题。有越来越多的哲学文献涉及到心理学和经济学,探讨了有效动态选择面临的障碍。这些文献研究了可能导致动态选择问题的具有挑战性的选择情境和问题性偏好结构。它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越来越多熟悉但潜在令人困惑的现象,比如自毁性的成瘾行为和危险的环境破坏,已经被动态选择理论所阐明。这表明动态选择理论的哲学和实践意义非常广泛。


1. 挑战性选择情境,问题偏好结构和动态选择问题

在某些具有挑战性的选择情况或问题偏好结构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有效选择可能会变得极为困难,例如下文所述的情况。正如将会变得明显的那样,这些选择情况或偏好结构可能会促使一系列决策,严重损害一个人的重大、持续关注的利益。(请注意,在动态选择理论中通常如此,本文讨论留有空间供非自私的偏好和关注;因此也留有可能性,即一个人可以决定尽可能好地服务自己的偏好和关注,而不是自私主义者。)

1.1 不可比较的选择 (Incommensurable Alternatives)

让我们首先考虑涉及在可比较的选择之间进行选择的情况。

根据像 Joseph Raz 和 John Broome 这样的哲学家广泛探讨的不可比性的标准概念(例如,参见 Raz 1986 和 Broome 2000),如果两个选择既没有一个比另一个更好,也不是两个选择同样好,那么这两个选择是不可比的。

这种看法似乎并不合理,即无法比较的选择。因为如果一种选择(对于特定的行动者)的价值既不高于另一种选择的价值,也不低于它,那么这两种选择的价值似乎必须是相等的。但这假设了存在一种共同的度量标准,可以用来表达和排列每种选择的价值;而如果存在无法比较的选择,那么这个假设就是错误的。

现在考虑以下情况:如果所有的选择都是可比较的,那么每当面临两个既没有一个比另一个更好的选择时,稍微改进其中一个选择似乎会“打破僵局”,使一个选择,即改进后的选择,更优越。但似乎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两个选择,既没有一个比另一个更好,而且即使稍微改进其中一个选择,这一特征也不会改变。例如,考虑以下情况:对于 Kay 来说,以下两个选择都不比另一个更好:

(A1) 与她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为期六天的海滩假期

Sure, please provide the text you would like me to translate into Simplified Chinese

(A2) 参加为期两个月的油画课程。

此外,尽管选择公理(The Axiom of Choice)

(A1+) 带着她的孩子们去度假七天

是对 A1 的轻微改进,A1+并不比 A2 更好。这种情况似乎是可能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有了一种无法比较的选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A1 不比 A2 更好,A2 也不比 A1 更好,但 A1 和 A2 又不是同样好。如果 A1 和 A2 同样好,那么对 A1 的改进,比如 A1+,会比 A2 更好。但是,对 Kay 来说,A1+并不比 A2 更好。

通常认为,无法比较的选择必定是不可比较的。但一旦认识到存在概念空间,可以将两个选择视为不可比较,即无法将一个视为比另一个更好,或者同样好(因此根据上面确定的不可比较性概念,它们是不可比较的),但可以将它们视为“同一水平”或“相当”,因此并非完全不可比较,如果没有连接每个选项的整体价值的积极关系,情况将是如此(参见 Chang 2002)。对于本讨论,可以搁置无法比较的选择是否总是不可比较的问题,因为将在与不可比较性相关的动态选择问题中讨论的问题,无论所涉及的不可比较选项是不可比较的还是可以作为相等的可比较。

尽管关于不可比较的选择可能性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例如,比较 Raz 1997 和 Regan 1997),但普遍认为我们经常将选择视为不可比较。从实际角度来看,用一个共同的度量来确定两个非常不同的选择的价值,即使这是可能的,也可能会太过繁琐。因此,通常自然而然地将两个选择视为既不相等也不是一个比另一个更好。

存在或出现不可比较的选择会导致动态选择问题。考虑亚伯拉罕的情况,正如约翰·布鲁姆在他关于不可比较性的著作中所描述的那样:

上帝告诉亚伯拉罕带着他的儿子以撒上山,在那里献祭他。亚伯拉罕必须决定是否要服从。让我们假设这是那些选择之一,其中两种选择是无法比较的。服从的选择将显示对上帝的顺从,但不服从的选择将拯救以撒的生命。顺从上帝和拯救儿子的生命是如此不同的价值观,它们无法被确定地相互衡量;这是假设。两种选择都不比另一种更好,但我们也不能说它们同样好。(Broome 2001, 114)

鉴于顺从上帝和拯救以撒的选择是不可比较的(即使只有在一个理性人看来是不可比较的),亚伯拉罕决定顺从上帝似乎是理性上允许的。因此,很容易看出亚伯拉罕的处境可能促使他启程前往山上牺牲以撒。但同样容易看出,一旦到达山脚下,亚伯拉罕可能会决定掉头离开。因为,正如布鲁姆所说,“在山脚下掉头离开绝对比根本不出发更糟”因为“父子之间的信任已经受到严重损害”(2001 年,115 页),通过掉头离开拯救以撒的选择和顺从上帝并牺牲以撒的选择可能是不可比较的。如果回想凯的案例,并将亚伯拉罕上述的选择标记如下:

(B1) 在山脚下折返回来拯救以撒

I'm sorry, but it seems like your original text is missing. Could you please provide the text you would like me to translate into Simplified Chinese?

(B1+) 拒绝动身前往山上,拯救以撒

Translate the text to Simplified Chinese Language, please do not explain my original text.: > The Axiom of Choice

(B2) 顺服上帝并牺牲以撒。

尽管 B1+ 比 B1 更好,但 B1+ 和 B1 可能与 B2 不可比较。但如果 B1 与 B2 不可比较,那么亚伯拉罕在山脚下时可以轻松地决定选择 B1 而不是 B2。考虑到 B1 比 B1+ 更差,亚伯拉罕可能最终会选择比其他可用选择更糟糕的结果,即使他的每个选择都是合理的,考虑到他所面临的选择的价值。

道德一般而言,是这样的:在无法比较的情况下(或者在诱使我们将两个选择视为无法比较的情况下),那些看似单独站得住脚的决定,当结合在一起时,可能导致一系列决定与代理人的大规模、持续关注的问题非常不协调。

1.2 时间偏好

另一个动态选择问题的来源是现实偏好。

像其他动物一样,人类更看重当前的满足感,而不是未来的满足感。换句话说,我们会贬值未来的效用。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一个人贬值未来的效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他更倾向于尽快获得奖励,而不是等待更久;相关地,一个人距离未来奖励越近,奖励的价值就越高。如果我们将给定未来奖励的价值(对于特定个体)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映射,我们会得到一个贬值曲线,如图 1 所示:

图 1. 作为奖励可用的时间_t_接近时,奖励的折现价值逐渐增加。

实验心理学研究(参见,例如,Kirby&Herrnstein 1995,Millar&Navarick 1984,Solnick 等人 1980 和 Ainslie 2001)表明,鉴于动物(包括人类)如何贴现未来效用,存在许多情况,两个奖励的贴现曲线相交,一个是小奖励,另一个是较大的延迟奖励,如图 2 所示:

图 2. 两条交叉的折扣曲线,一条跟踪将在_t_1 时可用的小奖励的折现价值,另一条跟踪将在_t_2 时可用的大奖励的折现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对未来效用的折现引起了对两种可能奖励的偏好反转。当两种奖励都不会立即到来时,在折现曲线交叉之前,代理人始终更喜欢较大的延迟奖励而不是较小的早期奖励。但是当接受小奖励的机会足够接近时,小奖励的折现价值会赶上并超过较大的延迟奖励的折现价值。随着折现曲线的交叉,代理人的偏好发生反转,她更喜欢小奖励而不是较大的延迟奖励。

折扣引起的偏好逆转使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一致且高效的选择成为一项挑战。受到折扣引起的偏好逆转影响的代理人很容易发现自己在执行一系列原本计划好的行动时,会后悔不已。考虑一个想要为体面的退休存钱的代理人,但是,随着每次存钱的机会接近,她更倾向于把潜在的退休储蓄用于再多一次琐碎的放纵,最终才会为了她认为对她幸福至关重要的未来满足感而勒紧裤腰带。尽管这个代理人一直计划为退休存钱,但她的计划可能会一再受到折扣引起的偏好逆转的干扰。因此,她的生活最终可能会与她想要的生活大相径庭。

有趣的是,除了更看重当前满足胜过未来满足之外,人类似乎也更看重未来满足胜过过去满足。相关地,人类似乎比起未来痛苦更不重视过去的痛苦。假设,为了引用 Derek Parfit(1984, 165–6)著名思想实验的一个变体,你的情况是这样的:昨天你已经经历了一个完全安全但非常痛苦的十小时医疗程序,或者明天你将经历一个完全安全但非常痛苦的九小时医疗程序。(你不知道自己处于哪种情况,因为手术后立即施行了健忘术,你刚刚在医院醒来,对于自己是在康复还是在准备手术感到困惑。)你不希望处于前一种情况吗?直觉上,似乎主流和理性的回应应该是“绝对是!”但有人担心这种未来偏见,即过去的回报或成本被折扣得比未来的回报或成本更多,可能会带来麻烦(Dougherty 2011;Greene and Sullivan 2015)。例如,Preston Greene 和 Meghan Sullivan(2015)认为,这可能导致“微薄回报”和/或后悔的生活。他们的推理非常复杂,但以下简单的例证和略显即兴的分析,希望能让人一窥其中涉及的一些有趣哲学问题。考虑 Massimo,他非常喜欢按摩,可以选择早期较长的按摩或稍后较短的按摩。 如果 Massimo 是未来偏向的话,那么,通过对按摩的长度和时间进行一些变化,他很容易发现自己面临以下两难选择:如果他选择早些时候享受更长时间的按摩,那么在享受完更长时间的按摩之后,短按摩本应可用之前的某个时刻,他会后悔接受了一个现在已经过去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本来还可以在未来存在(即使减少了);如果,相反,他选择稍后享受更短时间的按摩(从而避免了前一种后悔),他将面临“微薄回报”的生活,即以稍后的较少快乐为代价,潜在地会经常选择较早的更多快乐(这种情况本身可能会产生后悔和/或担忧,特别是在两次按摩时间都过去之后,或者如果一个人意识到,即使在欣然放弃了一个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的更大快乐后,仍然在愉快地等待一个较小快乐时,由于同样类型的选择反复出现并将继续反复出现,反复选择稍后的较少快乐会导致生活在回顾和前瞻上都比反复选择较早的更多快乐要不那么吸引人)。

1.3 不可传递的偏好

一个代理人的偏好结构不需要随时间变化才能引发动态选择问题。这样的问题也可能是由稳定但非传递的偏好引发的。

一个人的偏好被视为传递的,如果它们满足以下条件:对于所有的 xyz,如果一个人更喜欢 x 而不是 yy 而不是 z,那么他也更喜欢 x 而不是 z。如果一个人对一组选项的偏好不满足这个条件,那么这些偏好被视为不传递的。当一个人对一组选项的偏好是不传递的时候,那么他无法将这些选项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进行排名。即使一个人对选项的偏好是完全的,也就是说,所有的选项都相互排名。例如,假设一个人更喜欢工作 A 而不是工作 B,工作 B 而不是工作 C,但是工作 C 而不是工作 A。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对集合 {工作 A,工作 B,工作 C} 的完全偏好形成一个偏好循环,可以表示为:

图 3。

其中 x > y 被理解为 x 优先于 y

能够有非传递性偏好吗?实验和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参见,例如,Tversky 1969)表明非传递性偏好存在并且可能相当普遍。考虑以下情况可能有助于说明非传递性偏好是如何产生的(无论它们是否合理)。假设 Jay 可以接受三份工作中的一份:工作_A_非常刺激但薪水低;工作_B_有些刺激且薪水相当不错;工作_C_不刺激但薪水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想象 Jay 有以下偏好:他更喜欢工作_A_而不是工作_B_,因为薪水低和薪水相当不错之间的差异不足以让 Jay 放弃一份非常刺激的工作。同样,他更喜欢工作_B_而不是工作_C_,因为薪水相当不错和薪水很高之间的差异不足以让 Jay 放弃一份刺激的工作。但他更喜欢工作_C_而不是工作_A_,因为薪水很高和薪水低之间的差异足以让 Jay 放弃甚至是一份非常刺激的工作。

鉴于由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J. 麦金西(J. McKinsey)和帕特里克·苏普斯(Patrick Suppes)(1955 年)发展的著名“金钱泵论证”,很明显,不传递的偏好可能会有问题。就像关于赌博的荷兰书论证一样,其中代理的理性受到质疑,因为代理容易被制造出一本针对她的书(即接受一系列使她必然亏损多于可获利的赌注),金钱泵论证关注的是那些容易做出导致确定损失的选择组合的代理。根据金钱泵论证,不传递的偏好是不理性的,因为它们可能促使代理接受一系列交易提议,使代理最终仍拥有与开始相同的选项,但拥有更少的钱。以下是一个相关类型的案例。假设亚历克斯有以下不传递的偏好:他更喜欢拥有_A_型计算机而不是拥有_B_型计算机,更喜欢拥有_B_型计算机而不是拥有_C_型计算机,更喜欢拥有_C_型计算机而不是拥有_A_型计算机。还假设亚历克斯拥有一台_C_型计算机和一百美元的零花钱。最后假设,根据他在不同计算机类型之间的偏好,亚历克斯更喜欢(i)拥有_B_型计算机和比拥有_C_型计算机少一美元的零花钱,而不是拥有_C_型计算机,(ii)拥有_A_型计算机和比拥有_B_型计算机少一美元的零花钱,而不是拥有_B_型计算机,以及(iii)拥有_C_型计算机和比拥有_A_型计算机少一美元的零花钱,而不是拥有_A_型计算机。然后,一系列意外的交易机会可能给亚历克斯带来麻烦。特别是,如果给亚历克斯提供将他目前的(_C_型)计算机和一美元交换成_B_型计算机的机会,亚历克斯的偏好将促使他进行交易。 给予进一步的机会,用他当前的(类型 B)计算机和一美元交换成类型 A 的计算机,Alex 的偏好会促使他再次交易。而且,如果有机会用他当前的(类型 A)计算机和一美元交换成类型 C 的计算机,Alex 的偏好会促使他进行第三次交易。但是这一系列的交易让 Alex 最终还是拥有了最开始的那种类型的计算机,只剩下了 97 美元。而且,考虑到意想不到的交易机会可能会不断出现,Alex 的处境可能会继续恶化。尽管他重视自己的零花钱,但他的偏好使他容易被用作“金钱泵”。此外,基本金钱泵论证的有趣变体表明,具有像刚才考虑的那种非传递偏好的代理人,即使他有远见并正确预期即将到来的交易机会,也容易被金钱泵。例如,参见 Rabinowicz 2000 和 Dougherty 2014。

即使他不充当货币泵,一个具有非传递偏好的代理人也可能陷入极大的麻烦中。为了看到这一点,考虑沃伦·奎因(Warren Quinn)的“自虐之谜”(1993 年):假设某人——出于即将明显的原因,奎因称之为自虐者——身上连接着一个特殊的电器设备。该设备有 1001 个设置:0、1、2、3、…、1000,并且工作方式如下:提高一个设置会微小增加施加在自虐者身上的电流量。电流的增量非常小,以至于自虐者无法区分相邻设置之间的差异。然而,他可以区分相距较远的设置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有些设置会让自虐者感受到极度的痛苦。每周一次,自虐者可以比较所有不同的设置。然后,他必须回到原来的设置,并决定是否要提高一个设置。如果他这样做,他将获得 10000 美元,但他永远不能永久返回到较低的设置。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自虐者想增加他的财富,但也关心感觉良好。由于自虐者在相邻设置之间感受不到任何舒适度的差异,但在每次前进时都会获得 10000 美元,他更倾向于对于任意两个连续设置_s_和_s_+1,停在_s_+1 而不是停在_s_。但是,由于他不想为了一大笔财富而生活在极度痛苦中,他也更倾向于停在低设置(如 0)而不是停在高设置(如 1000)。

鉴于他的偏好,自我折磨者无法将他面临的设置选项从最偏爱到最不偏爱进行排名。更具体地说,他的偏好包括以下偏好循环:

图 4。

相关地,自虐者对可用设置选项的偏好是不传递的。如果他的偏好是传递的,那么,考虑到他更喜欢设置 2 而不是设置 1,更喜欢设置 1 而不是设置 0,他会更喜欢设置 2 而不是设置 0。考虑到他也更喜欢设置 3 而不是设置 2,他会(假设传递性)更喜欢设置 3 而不是设置 0。考虑到他也更喜欢设置 4 而不是设置 3,他会(假设传递性)更喜欢设置 4 而不是设置 0。继续这种推理方式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他的偏好是传递的,他会更喜欢设置 1000 而不是设置 0。由于他不更喜欢设置 1000 而不是设置 0,他的偏好是不传递的。这种不传递性会让自虐者走上一条可怕的道路。特别是,如果每周,自虐者遵循他必须在两个设置之间选择的偏好,他最终会陷入一种他完全无法接受的境地。这是相当令人不安的,特别是一旦人们意识到,尽管自虐者的情况是纯粹的科幻,但自虐者并不真正孤单地陷入困境。正如奎恩强调的那样,“我们大多数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像他。[例如,我们大多数人]喜欢吃但也关心自己的外表。再多吃一口会让我们感到愉悦,也不会让我们看起来更胖;但吃很多口会”(Quinn 1993, 199)。

鉴于货币泵论证和自虐者之谜,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虽然非传递偏好有时是可以理解的,但依照它们行事可能远非明智。(然而,请注意,正如 Duncan MacIntosh(2010)所建议的,"一个不可接受的情况" 的概念在这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兑现这一概念的问题需要额外关注。关于最近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请参见(Andreou 2015),其中将工具理性描绘为应对 "主观评估反应" 的,这些反应超越了代理人的偏好,有时允许某些结果在 "偏好循环" 中被视为(理性地)可接受,而其他结果被视为(理性地)不可接受。)

1.4 模糊目标和其他具有挑战性的整体

就像不可传递的偏好一样,模糊的目标或项目可能会引发动态选择问题,即使代理人的偏好结构随时间不变。事实上,一些人认为,自虐者问题的深层根源,以及导致他的不可传递偏好的原因在于,他避免极端痛苦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是模糊的,即在所描述的情况下,避免极端痛苦需要进行大量目标导向的行动,这些行动在个别情况下既不是必要的也不足以实现目标,因此在个别情况下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可能被支配(Tenenbaum 和 Raffman,2012)。考虑一个更为熟悉的模糊目标或项目可能会有所帮助,比如写一本好书的目标。正如 Sergio Tenenbaum 和 Diana Raffman 解释的那样,这个项目可以描述如下(2012 年,99-100 页):

  1. 其完成需要成功执行许多瞬时动作。

  2. 对于你执行项目时的每个瞬间行动,如果未执行该行动,也不会阻止你写这本书。

  3. 在许多情况下,当您执行项目时,有其他事情您更愿意去做,考虑到在这个时候执行项目对于成功写书的影响是多么微小。

  4. 如果每次您执行项目时都失败了,您都更愿意做其他事情,那么您就不会写这本书。

  5. 你更喜欢在每一个瞬间的选择情况中执行这个项目,而不是根本不写这本书。

这种情况下,看起来合乎逻辑的“局部”决定如何会导致偏离正道,这并不难理解。

Tenenbaum 和 Raffman 对模糊目标的追求的讨论与 Luca Ferrero 的建议有趣地相关,后者认为许多活动是“由瞬时行动组成,这些行动以非局部方式相关联,跨越整个活动的整个长度”,并且“需要代理人持续欣赏整个活动的结构和结果” (2009, 406)。Ferrero 关注具有叙事维度的活动,即“…[这些]活动的特征时间结构的展开可以仅通过叙述全面而明了地描述” (412–3),但追求模糊目标似乎也符合 Ferrero 的最初描述,以及他的想法,即相关类型的活动涉及“历时意志”的“典范操作” (406)。在所有这类活动中,“近端关注”的无情指导干扰了“活动的全局结构”所需的内容 (406)。

1.5 自主受益案例

前三节的讨论表明,当涉及有效地关注自己时,选择反向偏好的能力可能会非常有帮助。这一观点得到了自主利益案例的可能性的支持。

在自主利益案例中,一个人受益于形成某种意图,而不是执行相关行动。在动态选择文献中占据主要地位的自主利益案例是那些执行与有益意图相关的行动会带来不利后果而不仅仅是没有奖励的案例。最著名的自主利益案例之一是格雷戈里·卡夫卡的“毒素难题”(1983 年)。在卡夫卡构想的案例中,

一个古怪的亿万富翁……在你面前放了一瓶毒药……[并提供以下信息:]如果你喝下[毒药],会让你痛苦地生病一天,但不会威胁你的生命或留下任何持久的影响……如果在今晚午夜时,你打算明天下午喝下毒药……亿万富翁将在明天早上支付给你一百万美元……你无需喝下毒药就能拿到这笔钱;事实上,如果你成功,钱将在喝下毒药的时间到来之前几个小时就已经进入你的银行解释……排除了……外部激励的安排,以及雇佣催眠师植入意图等替代花招。(Kavka 1983, 33–4)

这个案例有趣的部分在于,即使大多数人愿意为一百万美元喝下毒药,但要得到这一百万美元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喝下毒药并不能换取一百万美元。事实上,喝下毒药只会换来一天的疾病。正如卡夫卡解释的那样,在毒药即将被消费时,一个人要么已经在自己的解释里有了一百万,要么没有;而喝下毒药并不能获得任何(额外的)资金。假设一个人不想白白生病,喝下毒药似乎涉及采取逆向偏好的行为——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至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对情况有清晰的理解的情况下,一个人很可能会发现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去形成喝下毒药的意图。假设一个人确信自己不会喝下毒药,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喝下毒药的意图。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未来的自己的合作,那么就可以真正地形成喝下毒药的意图,从而得到一百万美元——这对于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来说都是一个美妙的结果。但是,唉,当时机到来时,一个人的未来自己似乎没有理由喝下毒药。

这里我们再次面临一个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独自做好并不容易。

2. 解决动态选择问题

鉴于动态选择问题可能引起的诸多麻烦,人们自然会想知道它们是否以及如何能够解决。关于动态选择的文献中提出了各种不同范围的解决方案。接下来的前三个小节着重讨论处理动态选择问题的实际问题。第四个小节则专注于试图解决有关理性选择的理论难题,这些难题是由各种动态选择问题引发的。

2.1 理性的非理性

有时我们可以使用两种策略来解决(在实际处理中)动态选择问题,这是 Kavka 在毒素难题描述中提出的。一种策略是使用花招,导致人们以与自己的偏好不符的方式推理或选择。另一种策略涉及安排外部激励措施。尽管这些策略在 Kavka 的案例中被排除在外,但它们在较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可能会证明有用。本小节考虑前一种策略,下一小节考虑后一种策略。

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一个普遍的假设,即导致自己以一种与自己的偏好不符的方式推理或选择会使自己变得不理性,那么前一种策略可以被认为是旨在通过理性诱导而变得不理性。这种策略的一个幻想但清晰的例证是在 Derek Parfit 的作品(1984)中提出的。在 Parfit 的例子中(被标记为_Schelling 对武装抢劫的回答_,因为它借鉴了 Thomas Schelling 的观点,即“在冲突情况下无法被证明和显然是理性的决策和动机并非普遍优势”(Schelling 1960, 18)),一个强盗闯入某人的房子,并命令房主,称之为 Moe,打开他藏有黄金的保险柜。强盗威胁说如果 Moe 不遵从,他就会射杀 Moe 的孩子。但 Moe 意识到,即使他遵从,他和他的孩子很可能会被射杀,因为强盗会想要摆脱他们,以便他们不能记录他的逃跑车辆信息并将其提供给警察(警察将在大约 15 分钟内从最近的镇上赶到,以响应 Moe 的电话,这是由于第一次闯入的迹象而引起的)。幸运的是,Moe 手边有一种特殊的药物,如果服用,会导致一个短暂的不理性状态。意识到这种药物是他唯一的希望,Moe 服用了这种药物,立即失去了理智。他开始“在房间里摇晃”,说出像“继续吧。我爱我的孩子。所以请杀了他们”(Parfit 1984, 13)这样的话。鉴于 Moe 目前的状态,强盗无法做任何事情来诱使 Moe 打开保险柜。杀死 Moe 或他的孩子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唯一明智的做法是在警察到达之前赶紧离开。

鉴于食用非理性药物甚至雇佣催眠师通常不是我们动态选择问题的可行解决方案,理性诱导非理性的可能性似乎在实际上并不相关。但也许我们经常受益于更或多或少是这种策略版本的非意识运用。例如,有时我们会自欺欺人或沉溺于非理性的恐惧或迷信,当方便这样做时。在毒素类型的情况下,我们许多人可能天生倾向于沉湎于和纵容迷信的恐惧,比如担心如果成功获得一百万美元但不喝下毒素就会受到厄运的恐惧。有了这种恐惧,如果得到一百万,一个人可能非常有信心会喝下毒素;因此,一个人可能很容易形成喝下毒素的意图。尽管这并不是一个人可以有意计划使用的毒素难题的解决方案(也不是解决该案例引发的理论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它可能经常帮助我们有效应对毒素类型的情况。(有关自欺欺人、“动机偏见信念”和更一般的“动机非理性”的清晰简明讨论,请参见,例如,Mele 2004。)

2.2 外部激励的安排

另一种经常用于处理某些动态选择问题的策略是安排外部激励措施,使未来的自己愿意配合当前的计划。这种策略在处理由折扣引起的偏好逆转时特别有用。再次考虑那位希望为体面退休存钱的人,但是,随着每次存钱的机会临近,她更倾向于把潜在的退休储蓄用于再多一次琐碎的放纵,最后才为了未来她认为对自己幸福至关重要的满足感而勒紧裤腰带。如果这位人的计划一直被她由折扣引起的偏好逆转所阻挠,她可能会得出结论:如果不通过补充能防止造成她诸多困扰的偏好逆转的激励措施,她将永远无法为体面的退休存钱。如果她幸运的话,她可能会找到一个现成的预承诺设备可以利用。例如,假设她可以在工作中注册一个计划,从一个月后开始,自动将一部分工资存入退休基金。如果她无法在没有重大惩罚的情况下取出存款,并且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停止参与该计划,那么注册该计划可能会改变她把潜在的退休储蓄用于琐碎放纵的成本和回报结构,使这个选择始终不受欢迎。如果没有现成的预承诺设备可用,她可能可以自己创建一个合适的设备。例如,如果她非常厌恶违背诺言,她可能只需向一个关心她的朋友承诺,从此以后会将一定比例的工资存入退休基金,就能解决她的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不太确信自己能够安排外部激励措施,以便让未来的自己自愿配合当前的计划。因此,一个人可能更倾向于相关但更极端的策略,即确保未来的自己无法阻挠当前的计划。这种策略不仅仅是让合作变得更有价值(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更具说服力),而是涉及安排使用强制手段(_以更强烈的意义上的_强迫)。这种策略的一个虚构但特别著名的应用(例如在 Elster 1984 中讨论过)是荷马的《奥德赛》中奥德修斯使用的。因为他渴望听到塞壬迷人的歌声,但又担心这样会让自己陷入危险,奥德修斯指示他的同伴将他捆绑在船桅上,并抵制他(预期中的)试图挣脱所请求的束缚的企图。

2.3 符号效用

另一种处理某些动态选择问题的策略是由罗伯特·诺齐克(1993)提出的——即将行动赋予象征性效用(或价值),然后允许自己不仅受到行动的因果重要性的影响,还受到它们象征意义的影响。根据诺齐克,“行动和结果可以象征着更进一步的事件...[并且]吸引自身其他事件的情感意义(和效用...)”(26)。如果“我们将效用归因于行动...与它们所象征的相协调,并且我们努力实现(或避免)它们,就像我们努力实现它们所代表的那样”(32),我们的选择将不同于如果我们只考虑我们行动的因果重要性时的选择。例如,考虑自我折磨者的情况。假设自我折磨者在十周内提高了十个设置。他仍然处于一个非常舒适的范围,但他开始担心最终会处于一个会让他痛苦不堪的高设置。他意识到他应该趁热打铁,于是开始象征性地将在下一个机会上提高一个设置与在每一个即将到来的机会上提高一个设置联系起来。到下一个提高设置的机会到来时,这种潜在行动的极其负面象征意义使他远离执行这一行动。对于一个结构类似但更贴近现实的例子,考虑一个喜欢暴饮暴食但又不愿变胖的人。如果这个人开始象征性地将多吃一份食物与一般暴饮暴食以及因此变胖联系起来,他可能会不愿意多吃一份,即使在因果方面,他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

2.4 计划与决心

迄今讨论的三种策略表明,为了应对动态选择问题,一个人必须要么干扰自己的理性,要么以某种方式改变将要面对的选项所关联的回报。然而,一些哲学家——例如,Michael Bratman(1999 年;2006 年)、David Gauthier(1986 年;1994 年)和 Edward McClennen(1990 年;1997 年)——提出,理性的行动者不需要像人们可能认为的那样经常诉诸这种花招——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做出必要的安排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或金钱。他们论证的关键在于这样一个观念:采纳计划可以影响一个人做什么是理性的,即使这些计划不影响将要面对的选项所关联的回报;相关地,他们的论证融入了这样一个观念:理性至少有时要求坚决地坚持一个计划,即使这个计划不允许一个与个人偏好更匹配或更好的行动,而是要求计划所要求的行动。(关于坚决性、个人当前选项和将要面对的选项的一些有趣讨论,请参见 Portmore 2019 年。)对于 Bratman、Gauthier 和 McClennen 来说,坚决并不仅仅在应对动态选择问题方面有用。相反,它作为理性观念的一部分,解决了有关理性和随时间选择的理论难题,这些难题由各种动态选择问题提出。特别是,它作为一种理性观念的一部分,其规定不仅在简单情况下提供直观合理的指导,而且在具有挑战性的动态选择情况下也是如此。 (显著地,在他的一些较新的作品中,Bratman(2014;2018)远离了理性果断涉及违背个人当前偏好的想法,他提出,当理性要求坚持计划,即使这并不符合个人当前偏好时,可能会有“理性压力”来改变个人当前偏好。))

我们是计划性动物,正如迈克尔·布拉特曼(1983;1987)所强调的那样。我们的推理是由我们的计划所构建的,这使我们能够实现复杂的个人和社会目标。要从计划中受益,就必须认真对待计划。对布拉特曼来说,这包括(i)认识到一种普遍的理性压力,有利于在计划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计划(布拉特曼 2006 年,第 8 节),以及(ii)“认真对待自己在计划结束时或在途中适当阶段将如何看待事情,对于正在进行中的计划或政策”(1999 年,86 页)。根据这些提出的要求,布拉特曼(1999 年)得出结论,理性至少有时要求坚持计划,即使这并不是当前偏好所要求的。此外,尽管这种理性观念要求有时要抵制当前的偏好,但它被认为在挑战性动态选择情况下比那些不认真对待计划的理性观念更能促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第一个要求的重要性很容易看出。如果有一种普遍的理性压力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计划,只要没有问题,那么一个认真对待计划的理性代理人就不会陷入布鲁姆想象中亚伯拉罕可能陷入的困境。当面对无法比较的选择时,认真对待计划的理性代理人将采纳一个计划,然后坚持下去,即使他的偏好与追求另一种行动方案一致。

关于第二要求的意义如何?对于布拉特曼来说,如果一个人关心自己在计划结束时或在途中的适当阶段如何看待事情,那么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他会避免以后会后悔的方式调整自己的计划。因此,布拉特曼的理性规划概念包括一个“无悔条件”。根据布拉特曼的说法,考虑到这个条件,他对理性的理解在诸如自虐者案例或退休金案例之类的诱惑情况下提供了直观上合理的指导。特别是,这意味着在这些情况下,理性的规划者将采纳一个计划并避免调整它。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偏好支持调整计划这一简单事实就导致了调整,那么通过反复调整计划,一个人注定会陷入自己无法接受的境地。因此,一个人注定会经历未来的后悔。虽然布拉特曼承认后悔有时可能是误导的——这就是为什么他没有将避免后悔作为一个无例外的规则——但对于布拉特曼来说,在诸如自虐者案例或退休金案例之类的诱惑情况下,没有任何特殊考虑会使后悔变得错误。

根据他们自己对理性果断的推理,高希耶(1994)和麦克伦南(1990;1997)认为,理性果断可以帮助代理人在像毒素案例这样的自主利益案例中表现良好。他们认为,理性并不总是选择最符合个人关注的行动。相反,它是根据最符合个人关注的审议程序行动的问题。现在看起来,最符合个人关注的审议程序似乎必须是要求始终选择最符合个人关注的行动的审议程序。但是像毒素案例这样的自主利益案例表明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要求始终选择最符合个人关注的行动的审议程序在自主利益案例中并不利于个人关注。更具体地说,按照这个审议程序推理的人在自主利益案例中表现比那些愿意坚定地坚持之前制定的计划的人更糟。因此,高希耶和麦克伦南否认最佳的审议程序要求一个人始终选择最符合个人关注的行动;在他们看来,最佳的审议程序需要一些果断。相关地,他们认为根据事先制定的喝下毒素的计划来喝下毒素是理性的,确实是理性所要求的,因为一个人制定这个计划是正确的;因此,在像毒素案例这样的自主利益案例中,理性有助于个人受益,而不是阻碍个人受益。

请注意,虽然普遍认为,理性的合理概念将意味着自虐者应该抵制诱惑,不再前进一步,但并没有普遍一致的意见认为,理性的合理概念将意味着饮用毒药是理性的。对于那些发现认为饮用毒药是理性的想法完全违反直觉的人来说,它的出现被视为高缇尔和麦克伦南关于理性坚决性观点的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推论。

如果 Bratman 和/或 Gauthier 和 McClennen 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如果——那么(某种形式的)坚决可能经常是保持自己远离潜在动态选择陷阱的关键。这也可能是解决有关理性和动态选择的各种难题的关键。

在对诱惑案例的规划解决方案进行有趣批判时,Tenenbaum 和 Raffman(2012)挑战了坚决性的核心地位。他们认为,在诱惑案例中,工具理性可能并不需要规划和坚决性,而只需行使“足够多”的“许可”,以做一些与“在特定时刻最好的行为”相反的事情,当这是由“理性上无辜”的目标或项目所要求时。例如,“假设你从撰写重要备忘录中休息一下,开始浏览网页。当然,再多浏览一秒钟不会阻止你完成备忘录,但如果你浏览的时间足够长,你就没有时间完成它”(110)。工具理性要求你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时间点停止浏览。但这不一定涉及在先前计划确定的时间点停止。无论您是否有在时间 t 停止的计划,以及您是否坚决遵守这样的计划,都不一定至关重要。重要的是,最终,您通过行使一个或多个点的理性许可,在适当的时间停止,以完成重要备忘录这一理性上无辜目标。Tenenbaum(即将出版)发展了一种工具理性理论,阐明并适应了行使刚才描述的理性许可的需要。

3. 一些熟悉的现象被动态选择理论阐明

虽然动态选择问题通常通过奇特的思想实验来呈现,但它们的兴趣并非纯粹理论性。正如本节所强调的,它们可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造成严重破坏,支持诸如自毁性成瘾行为和危险的环境破坏等现象。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现象可以用拖延来理解(Andreou 2007),而拖延似乎从其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动态选择问题(Stroud 2010)。

根据自毁性成瘾行为最熟悉的模型,这种行为是由限制“行为自主控制范围”的渴望导致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无法抗拒的,“完全压倒性地影响决策” (Loewenstein 1999, 235–6)。但是,正如我们从动态选择理论中所了解的那样,自毁性行为不一定是被迫的。它也可能受到挑战性选择情境和问题偏好结构的支持,从而引发动态选择问题。对这一点的思考已经引发了关于自毁性成瘾行为可能来源的新想法。例如,George Ainslie (2001) 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诸如吸烟之类的成瘾习惯——即使在没有无法抗拒的渴望的情况下似乎也能蓬勃发展——往往受到折扣诱导的偏好逆转的支持。鉴于存在折扣诱导的偏好逆转的可能性,即使是一个非常在乎未来健康的人,因此不想成为一个烟民,也很容易发现自己一支接一支地吸烟,这在她看来是一系列计划好的放纵,然后又后悔不已。

对动态选择理论的反思也引发了环境哲学领域的新思路。例如,Chrisoula Andreou(2006)认为,尽管危险的环境破坏通常被分析为由利益冲突导致,但即使在没有这种冲突的情况下,这种破坏也可能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涉及个体上可以忽略不计的影响的情况下,就像在“潜在环境问题”(如污染)中一样,“一个代理人,无论是个人还是_统一_集体,可能仅仅是因为遵循其知情且完全可以理解但_不传递_的偏好而走向毁灭的道路”(Andreou 2006, 96)。例如,注意,如果一个统一的集体重视健康的社区,但同时又重视促进致癌环境的奢侈品的生产或使用,它可能发现自己处于一种结构上类似于自我折磨者的境地。像自我折磨者一样,这样一个集体必须应对这样一个事实,即虽然再多一天,甚至再多一个月的放纵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而又不会对(身体或心理)健康造成任何重大改变,“持续的放纵远非无害”(Andreou 2006, 101)。

显然,成功实现长期目标可能需要在途中表现出一些克制;但很诱人的是推迟表现出克制,倾向于稍微放纵而不是着手进行挑战性的行动或不作为,这些行动或不作为将有助于实现重要的长期目标。在这里,就像在许多其他情境中一样,拖延被视为一种严重威胁。

虽然在哲学上具有引人入胜的特点并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拖延只是最近才受到充分关注,成为哲学辩论的重要话题。(关于这个话题的大部分辩论可以在由 Chrisoula Andreou 和 Mark D. White 编辑的一本论文集中找到(2010 年)。) 或许人们一直认为拖延只是一种意志薄弱的表现,因此,尽管对拖延的明确讨论很少,但大部分理解拖延所需的哲学工作已经完成。但正如 Sarah Stroud 所指出的(2010 年),这种假设是有问题的,因为存在一些拖延的情况与传统意志薄弱的概念不符,传统概念将行动者视为违背自己更好的判断,或者与 Richard Holton(1999 年)提出的具有影响力的修正意志薄弱概念不符,后者将行动者视为行动不果断。虽然关于意志薄弱的成熟文献是研究拖延的重要资源,但仍需要进行更多的哲学工作,而似乎最有前景的建模工作主要集中在拖延是一种由选择在时间上分散的代理人所面临的问题这一事实上。

4. 结论

当一个人执行一系列不利于自己关注的行动时,感到后悔和沮丧是很自然的。为什么会这样糟糕地对待自己呢?自我厌恶、强迫或简单的无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解释这种情况;但是,往往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沿着不利路线迈出的步伐似乎是自愿的,受到某种利益前景的驱使,并且在正确理解每一步的后果的情况下执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动态选择理论清楚地解释了这类情况是如何可能的。

虽然具有动态选择问题的代理通常被描述为缺乏决断力,但她通常是由她的偏好或对她所面临选择的评估来指导的。因此,一般来说,她不能简单地被描述为失控。然而,她展现出的控制在有效地管理她的(时间上延伸的)自我方面是不足的。因此,她的问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关于随时间有效自我管理的问题。因此,一些关于随时间选择的研究(例如 Velleman 2000; Bratman, 2012)包括对随时间有效自我管理的讨论,并探讨了随时间有效自我管理的要求与随时间理性选择的要求之间的联系(有时被称为历时理性的要求)。这一领域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以下内容:自我管理随时间(或至少是随时间有效自我管理)在多大程度上需要跨时间的一致性,即对先前意图的假设?历时理性在多大程度上需要自我管理随时间?历时理性在多大程度上需要跨时间的一致性,即对先前意图的假设?我个人的观点是,理性所要求的是确保避免自我毁灭行为,而不是确保随时间的自我管理,因此,只有在必要时为了避免自我毁灭行为时,历时理性才需要对先前意图做出假设(Andreou, 2012)。但是,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并不是非常广泛,对这个话题的进一步探讨当然是有必要的。

Bibliography

  • Ainslie, George, 1999. “The Dangers of Willpower,” in Getting Hooked, Jon Elster and Ole-Jørgen Skog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65–92.

  • –––, 2001. Breakdown of W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ndreou, Chrisoula, 2005. “Incommensurable Alternatives and Rational Choice,” Ratio, 18(3): 249–61.

  • –––, 2005. “Going from Bad (or Not So Bad) to Worse: On Harmful Addictions and Habit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2(4): 323–31.

  • –––, 2006.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the Puzzle of the Self-Torturer,”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34(1): 95–108.

  • –––, 2007. “There Are Preferences and Then There Are Preferences” in Economics and the Mind, Barbara Montero and Mark D. White (eds.), New York: Routledge, pp. 115–126.

  • –––, 2007. “Understanding Procrastination,”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37(2): 183–93.

  • –––, 2012. “Self-Defeating Self-Governance,” Philosophical Issues, 22: 20–34.

  • –––, 2015. “The Real Puzzle of the Self-Torturer: Uncovering a New Dimension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5: 562–75

  • Andreou, Chrisoula and Mark D. White (eds.), 2010. The Thief of Time: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Procrastin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atman, Michael, 1983. “Taking Plans Seriously,”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9: 271–87.

  • –––, 1987. Intentions, Plans, and Practical Reas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9. “Toxin, Tempta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Intention,” in Faces of Inten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58–90.

  • –––, 2006. “Temptation Revisited,” in Structures of Agen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57–282.

  • –––, 2012. “Time, Rationality, and Self-Governance,” Philosophical Issues, 22: 73–88.

  • –––, 2014. “Temptation and the Agent’s Standpoint,” Inquiry, 57: 293–310.

  • –––, 2018. Planning, Time, and Self-Govern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oome, John, 2000. “Incommensurable Values,” in Well-Being and Morality: Essays in Honour of James Griffin, Roger Crisp and Brad Hooker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1–38.

  • –––, 2001. “Are Intentions Reasons? And How Should We Cope with Incommensurable Values?” in Practical Rationality and Preference, Christopher W. Morris and Arthur Ripstein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98–120.

  • Chang, Ruth (ed.), 1997. Incommensurability, Incomparability, and Practical Reas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2. “The Possibility of Parity,” Ethics, 112: 659–88

  • Davidson, Donald, McKinsey, J. and Suppes, Patrick, 1955. “Outlines of a Formal Theory of Value,” Philosophy of Science, 22: 140–60.

  • Dougherty, Tom, 2011, “On Whether to Prefer Pain to Pass,” Ethics, 121: 521–37.

  • –––, 2014, “A Deluxe Money Pump,” Thought, 3: 21–29.

  • Elster, Jon, 1984. Ulysses and the Sire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Ulysses Unbou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Elster, Jon and Ole-Jørgen Skog (eds.), 1999. Getting Hook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errero, Luca, 2009. “What Good is a Diachronic Will?,”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4: 403–30.

  • Gauthier, David, 1986. Morals by Agree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94. “Assure and Threaten,” Ethics, 104(4): 690–716.

  • Greene, Preston and Meghan Sullivan, 2015. “Against Time Bias,” Ethics, 125: 947–70.

  • Holton, Richard, 1999. “Intention and Weakness of Will,” Journal of Philosophy, 96: 241–62.

  • Kavka, Gregory S., 1983. “The Toxin Puzzle,” Analysis, 43: 33–6.

  • Kirby, Kris N. and R. J. Herrnstein, 1995. “Preference Reversals Due to Myopic Discounting of Delayed Reward,” Psychological Science, 6: 83–89.

  • Loewenstein, George and Jon Elster (eds.), 1992. Choice Over Time,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 Loewenstein, George, Daniel Read, and Roy Baumeister (eds.), 2003. Time and Decision,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 MacIntosh, Duncan, 2010. “Intransitive Preferences, Vagueness, and the Structure of Procrastination” in The Thief of Time: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Procrastination, Chrisoula Andreou and Mark D. Whit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8–86.

  • Mele, Alfred, 2004. “Motivated Irrationality,”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Ra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40–256.

  • McClennen, Edward, 1990. Rationality and Dynamic Cho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7. “Pragmatic Rationality and Rul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6(3): 210–58.

  • Millar, Andrew and Douglas J. Navarick, 1984. “Self-Control and Choice in Humans: Effects of Video Game Playing as a Positive Reinforcer,”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15: 203–218.

  • Nozick, Robert, 1993. The Nature of Rational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Parfit, Derek, 1984.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Portmore, Douglas W., 2019. Opting for the Best: Oughts and Op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Quinn, Warren, 1993. “The Puzzle of the Self-Torturer,” in Morality and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98–209.

  • Rabinowicz, Wlodek, 2000. “Money Pump with Foresight,” in M. J. Almeida (ed.), Imperceptible Harms and Benefits (Library of Ethics and Applied Philosophy: 8), Dordrecht,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p. 123–154.

  • Ramsey, Frank P., 1926. “Truth and Probability,” in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and other Logical Essays, R. B. Braithwaite (e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31, pp. 156–198.

  • Raz, Joseph, 1997. “Incommensurability and Agency,” in Incommensurability, Incomparability, and Practical Reason, Ruth Chang (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10–128.

  • –––, 1986. The Morality of Freedo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Regan, Donald, 1997. “Value, Comparability, and Choice,” in Incommensurability, Incomparability, and Practical Reason, Ruth Chang (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9–150.

  • Schelling, Thomas C., 1960.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olnick, Jay V., Catherine H. Kannenberg, David A. Eckerman, and Marcus B. Waller.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Impulsivity and Impulse Control in Humans,”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11: 61–77.

  • Stroud, Sarah, 2010. “Is Procrastination Weakness of Will?” in The Thief of Time: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Procrastination, Chrisoula Andreou and Mark D. Whit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1–67.

  • Tenenbaum, Sergio, forthcoming. Rational Powers in A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enenbaum, Sergio and Diana Raffman, 2012. “Vague Projects and the Puzzle of the Self-Torturer,” Ethics, 123: 86–112.

  • Tversky, Amos, 1969. “Intransitivity of Preferences,” Psychological Review, 76: 31–48.

  • Velleman, David, 2000. “Deciding How to Decide,” in The Possibility of Practical Rea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221–243.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decision theory | Dutch book arguments | economics: philosophy of | free rider problem | practical reason | preferences | prisoner’s dilemma | rational choice, normative: expected utility | value: incommensurable | value: pluralism | voting: methods | weakness of will

Acknowledgments

I am grateful to the University of Utah Tanner Humanities Center for a mini-grant that supported my research for this entry.

Copyright © 2020 by Chrisoula Andreou <andreou@philosophy.utah.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