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特洛特·考克本 Cockburn, Catharine Trotter (Patricia Sheridan)

首次发表于 2005 年 1 月 8 日星期六;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11 月 10 日星期五

科伯恩的哲学声誉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她为约翰·洛克和塞缪尔·克拉克辩护的辩护性著作上。虽然她在这些作品中展示了各种兴趣,但她的主要关注点是捍卫一种道德认识论,结合了洛克的认识论元素和一种原始的克拉克式道德适应理论。科伯恩的道德最好被描述为一种广泛的理性主义自然法理论,它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洛克的反思概念。根据科伯恩的观点,我们通过反思人性和神圣本质来发现道德规则的基础。然后,人类能够通过评估给定行为与这些本质的适应性或不适应性来确定道德的对错。


1. 生活

凯瑟琳·特罗特·科伯恩于 1679 年 8 月 16 日出生在伦敦。作为一个孩子,她自学写作,精通法语,并学习拉丁文法和逻辑学。除了学业,她还花时间写剧本。1695 年,科伯恩的第一部剧《阿格尼丝·德·卡斯特罗》上演,并于次年出版。1698 年,她的第二部剧《致命的友谊》上演并印刷。这两部剧都受到了很好的评价,在戏剧界享有一定的声誉。科伯恩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又写了三部剧。

在凯瑟琳·特罗特建立自己作为剧作家的声誉的同时,她也在研究洛克的著作《人类理解论》。特罗特对他的观点深感印象深刻,以至于她觉得有义务拿起笔来为洛克辩护。科伯恩的第一部哲学作品于 1702 年出版,名为《洛克先生《人类理解论》的辩护》,是对一系列匿名发表的批评洛克《人类理解论》的小册子的回应。洛克本人对这部作品印象深刻,他赠送了一大笔钱和书籍以示感激。

1739 年,凯瑟琳·特罗特·科伯恩写了她的《关于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基础的一些作家的评论》。最终于 1743 年匿名发表在英国文学杂志《学者作品史》上。《关于一些作家的评论》主要考虑了哲学家塞缪尔·克拉克的作品以及他的道德理论的各种批评。1747 年,她发表了一篇批判托马斯·鲁瑟福博士道德哲学的文章,题为《关于鲁瑟福博士关于美德的本质和义务的原则和论据的评论》,他的作品对塞缪尔·克拉克的道德理论持强烈批评态度。在这部作品中,科伯恩再次捍卫了克拉克的道德观。

科伯恩对宗教问题也深感兴趣,她写作并发表了一系列神学著作。其中包括一部以两封信的形式探讨天主教和新教信条的作品,名为《关于争议中的向导的论述》。这部作品首次发表于 1707 年。另一部作品,首次发表于 1726 年,名为《致霍尔兹沃斯博士的信,因他的布道而引起》,主要是为了捍卫洛克的正统信仰免受异端指控。她写作并发表了第二部捍卫洛克正统信仰免受霍尔兹沃斯指控的作品,分为两部分。这部作品直到被收入科伯恩的文集中才发表;科伯恩的作品引起了足够的关注,托马斯·伯奇找到她,提出出版一卷她的文集,包括她的通信。她参与了这部作品的编辑,但未能看到其于 1751 年出版。她于 1749 年 5 月去世。

2. 哲学

尽管主要关注道德问题,科伯恩的哲学著作(这里包括《洛克先生《人类理解论》辩护》(以下简称为《辩护》)、《对一些作家的评论》和《对鲁瑟福博士的原则和推理的评论》)涉及一系列哲学问题。在《辩护》中,她探讨了围绕洛克的经验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不仅包括道德知识,还包括人类对上帝真实性以及人类灵魂不朽性的认识。在她的作品《对一些作家的评论》中也涉及了广泛的主题,科伯恩首先探讨了几个哲学问题 - 必然性,空间的无限性,以及关于实体概念的精神的本质和存在。后一讨论主要围绕着关于真正本质的知识和实体性质的认识论问题,她认为精神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延伸性才能成为适当的实体。她通过对洛克关于实体的广义观点的呼应来支持这一论点。

然而,最突出地强调的是她的道德理论。科伯恩主要关注于应对当时道德理论中一些主要问题的缺陷和优点。科伯恩自己的立场是 18 世纪道德理论中三种主导思潮的融合:道德理性主义、道德适合理论和道德感理论。道德理性主义广义上认为,道德是理性过程的结果,思维推理道德观念并创造道德规则(尽管许多思想家,如科伯恩,认为通过这一过程,思维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发现了永恒的道德规则)。道德适合理论是一种理性主义理论,包括人类思维能够把握由宇宙中事物的本质产生的各种道德关系的概念;例如,人类和上帝的本质创造了一种要求人类效忠于他们的上级的关系(这一观点最著名的是由塞缪尔·克拉克提出的)。道德感理论认为人类拥有一种特殊的感知能力,可以在理性之前确定什么是善或恶(这一观点最著名的是由沙夫茨伯里和哈奇森提出的)。然而,对于许多理论家,如科伯恩,这种感官信息并非决定性的 - 而是被视为一种道德化的辅助工具,可以并且应该通过理性来纠正。

她观点的许多基础工作都在《辩护》中奠定了基础。这是作为对《论人类理解论文的评论》的回应而写的,这是一系列于 1697 年至 1699 年间出版的三本小册子,旨在揭示洛克的经验主义的不足之处。《评论》是匿名出版的,其作者身份一直备受争议。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由托马斯·伯内特撰写的,但最近这一归属遭到了质疑(参见沃姆斯利等人,2016 年);本文将作者称为评论者。《评论》对洛克的认识论作为道德知识基础的可持续性提出了疑问。在《论文》和其他著作中,洛克曾暗示道德可以通过理性来认识,并强调了道德的证明性特征,从而声称可以确切地了解道德观念。然而,洛克从未明确说明基本道德观念是如何得出的。评论者得出结论认为,洛克的认识论对这一任务来说是不够的,而在洛克的体系中,道德观念仍然像上帝本质和灵魂的永恒性观念一样不确定。评论者以批评洛克为跳板,阐述了他们自己的道德立场,最好描述为一种道德感理论,其中良心是人类区分行为道德价值的经验能力。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在观察到一组特定情况后,立即确切地知道该行为是善还是恶。

科伯恩通过展示洛克的认识论可以满足这些关切来回应《评注》。科伯恩通过强调洛克理论中的一个方面来探讨洛克认识论基础的问题,这一点在洛克自己对道德知识的描述中几乎没有提到。然而,这是他在证明上帝存在时使用的一个概念(科伯恩在她的《辩护》中重申了这一证明)。科伯恩的道德理论不仅运用了洛克的反思概念作为我们对上帝知识的基础,也作为人类道德知识的手段。她认为,通过反思我们自己心灵的运作,我们可以理解人类和神圣本质。根据科伯恩的观点,道德立足于人类本性,道德法则的真理得到保证是因为人类是上帝所设计的。这种对人类本性的强调自然而然地将科伯恩引入了一个先于克拉克自己观点的适宜性道德解释——人类本性意味着某些行为适合和适当,而某些则不适合。在后来的作品中,科伯恩明确地采用适宜性关系的语言来描述由我们被创造的本性所产生的必要道德秩序。

在《辩护文》中,凯瑟琳·特罗特·科伯恩也提出了“良心”这一概念,作为解释人类道德情感的一种方式。根据科伯恩的说法,良心是一种她描述为“突如其来的情感”的能力。将良心看作一种自然道德情感的想法,与科伯恩认为道德建立在人类本性之上的观点相辅相成:道德_知识_源于对我们自身本性的反思,道德_情感_则源于我们的自然构成。科伯恩运用良心的这一概念来回应评论者对道德的描述。她认为良心并非道德知识的直接源泉,而是一种道德情感或感受的源泉,这种情感是对道德法则的适当(即理性的)知识的补充和假定。

在后期作品中,科伯恩采用了“道德感”这一术语来描述良心的情感能力,这一术语并不意味着与弗朗西斯·哈奇森有任何关联。她理解哈奇森将道德完全建立在道德感上,而她自己的观点则将道德感视为人类道德理解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理性主义的解释。科伯恩在《辩护文》和后期作品中发展了一种原始的道德感理论并不令人意外。她早期就试图在人类本性中建立道德的基础,以充分解释评论者认为洛克没有解释清楚的那种自然且似乎是直接的人类道德敏感性。

科伯恩在后期作品中为塞缪尔·克拉克的理论进行辩护。她首次为克拉克辩护是在《对一些作家的评论》中。在这里,我们发现“适宜性”的语言比在《辩护》中更加突出。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这部作品部分致力于捍卫克拉克的适宜性理论,这一理论在这些年里变得更加突出。在讨论中,科伯恩始终坚持一种基本观点,即道德是建立在人类和上帝的本性之上的。她认为这一观点与她在克拉克及其追随者身上找到的一般适宜性概念是一致的。在《对一些作家的评论》中,科伯恩回应了对克拉克道德适宜性理论的批评。这些批评者从道德作为表达上帝意志的法律系统的共同基本观点出发攻击克拉克。这些法律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制执行,通过呼应人类对幸福和摆脱痛苦的基本欲望来义务。因此,奖励和惩罚被视为协调上帝意志和人类利益的基本手段。他们对适宜性理论的主要反对意见是,适宜性关系不是原始的道德构造,而实际上是预设更原始的构造 - 即上帝的意志和人类利益。克拉克的理论被指责未能充分解释这些关于神圣和人类本性的基本事实。科伯恩回应了这一批评线索,认为适宜性理论实际上建立在对上帝意志和人类利益之间关系更为健全的理解之上,而不像克拉克的批评者提出的意志论解释那样。

根据凯瑟琳·特罗特·科伯恩,适应理论假定人类本性和上帝的创造意志对道德至关重要。适应理论建立在这样一种观点之上,即人类利益是上帝意志创造的人类本性的基本表达。因此,自然的善恶是道德适应理论的基本概念,因为人类本性及其相关一切为道德法则提供了基础。对于科伯恩来说,通过了解我们自己和上帝的本性,人类才能理解应该存在于宇宙中的正确和适当关系。根据这一说法,道德义务源于我们本性的要求 -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受到适合和符合我们作为理性和社会存在的本性的引导。常识根据行为是否合适和自然来评判是否具有美德,而不仅仅根据行为产生的善。

在科伯恩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哲学著作《凯瑟琳·特罗特·科伯恩对鲁瑟福博士论文原则和推理的评注》中,她回应了批评克拉克的适应性理论的托马斯·鲁瑟福博士。鲁瑟福本人提出了一种后果主义,将道德善定义为带来善和防止恶的行为。科伯恩反对这种观点,认为这忽视了作为定义何种伤害和利益对于人类在特定情况下是重要或相关的基础适应性关系。科伯恩认为,即使是隐士或被困荒岛的人也可能拥有美德感,因为美德并非建立在我们对我们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的预测之上。在科伯恩看来,人类对善良和仁慈的自然和先天倾向超越了仅仅权衡自己行为的影响。科伯恩将道德感视为道德决策中至关重要的无私情感的源泉。尽管理性在她的道德中保持着显要地位,但道德感在她看来在激励人们进行道德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感到遵守道德规则的义务,对于科伯恩而言,并非仅仅源自理性,而是来自于自然良心或道德感的感知。如果道德感受受到“理解的自然感知”的支配,就应该影响我们的行为 - 这是创造道德义务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凯瑟琳·特罗特·科伯恩 再次试图与哈奇森的道德感理论保持距离。对于科伯恩来说,道德感在解释道德判断中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她坚持认为道德感应该服从理性,作为道德判断的指导。她将这种道德感理论与她的适应性观点结合起来。她在一般道德适应性理论的背景下提出了她的道德感理论,暗示克拉克的道德适应性理论很容易包容这样一个观点。通过这种方式,科伯恩认为自己正在提供一个关于道德动机的解释,在克拉克的理论中并不完全明显,但是她在哈奇森的道德感观中看到了盲目本能的暗示。科伯恩的道德观试图在人类本性中建立一个道德基础,充分解释了评论者认为洛克没有解释清楚的自然和似乎即刻的人类道德敏感性,以及克拉克的批评者认为他的适应性观点中缺乏的东西。

Bibliography

Primary Sources

  • The Works of Mrs. Catharine Cockburn, Theological, Moral, Dramatic, and Poetical In Two Volumes. (1751), 1992, Thomas Birch (ed.); reprinted, London: Routledge/Thoemmes.

  •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Philosophical Writings, 2006, Patricia Sheridan (ed.), Peterborough, ON: Broadview Press.

Secondary Sources

  • Atherton, Margaret, 1994, Women Philosophers of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 Bigold, Melanie, 2013, Women of Letters, Manuscript Circulation, and Print Afterlives in the Eigtheenth Century: Elizabeth Rowe, Catharine Cockburn, and Elizabeth Carter,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 Boeker, Ruth, 2022, “Hutcheson and His Critics and Opponents of the Moral Sense,” in The Journal of Scottish Philosophy, 20 (2): 143–161.

  • –––, 2023,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olton, Martha Brandt, 1996, “Some Aspects of the Philosophical Work of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in Hypatia’s Daughters: Fifteen Hundred Years of Women Philosophers, Linda Lopez McAlister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39–164.

  • Broad, Jacqueline, 2002, Women Philosopher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20, Women Philosophers of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Selected Correspond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21,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on the virtue of atheists,” in Intellectual History Review, 31 (1): 111–128.

  • De Tommaso, Emilio, 2018,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Filosofia morale, religione, metafisica, Soveria Mannelli: Rubbettino Editore.

  • –––, 2017, “‘Some Reflections upon the True Grounds of Morality’ –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in Defence of Locke,” in Philosophy Study, 7 (6): 326–339.

  • Duran, Jane, 2013, “Early English Empiricism and the Work of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in Metaphilosophy, 44 (4): 485–495.

  • Gordon Roth, Jessica, 2015,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s Defence of Locke” in The Monist, 98 (1): 64–76.

  • Green, Karen, 2015, “A Moral Philosophy of Their Own? The Mor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Eighteenth-Century British Women” in The Monist, 98 (1): 89–101.

  • –––, 2019, “On some footnotes to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s Defence of the Essay of Human Understanding,” in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7 (4): 824–841.

  • Hutton, Sarah, 1998, “Catharine Cockburn (1679–1749)” i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doi:10.4324/9780415249126-DA017-1

  • Kelley, Anne, 2002, Catharine Trotter: an early modern writer in the vanguard of feminism, Aldershot: Ashgate.

  • Lascano, Marcy P., 2019, “Early Modern Women on the Cosmological Argument: A Case Study in Feminist History of Philosophy,” in Feminist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e Recovery and Evaluation of Women’s Philosophical Thought, Cham: Springer, 23–47.

  • Lennon, Thomas M., 2007, “The Genesis of Berkeley’s Theory of Vision Vindicated” in 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 33 (3): 321–329.

  • Lustila, Getty L., 2020,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s Democratization of Moral Virtue,” in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0 (1): 83–97.

  • Meyers, Joanne E., 2012, “Catharine Trotter and the Claims of Conscience” in Tulsa Studies in Women’s Literature, 31 (1/2): 53–75.

  • Nuovo, Victor, 2011, “Catharine Cockburn’s Enlightenment,” in Christianity, Antiquity, and Enlightenment: Interpretations of Locke, Dordrecht: Springer.

  • Ready, Kathryn, 2002, “Damaris Cudworth Masham,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and the Feminist Legacy of Locke’s The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35: 563–76.

  • Sheridan, Patricia, 2007, “Reflection, Nature, and Moral Law: The extent of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s Lockeanism in her Defence of Mr. Locke’s Essay,” Hypatia, 22 (3): 133–151.

  • –––, 2018, “On Cockburn’s Metaphysics of Morality,” in Early Modern Women on Metaphysics, Emily Thomas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7–265.

  • –––, 2018, “Virtue, Affection, and the Social Good: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and the Bluestockings,” Philosophy Compass, 13 (3). doi: 10.1111/phc3.12478

  • –––, 2022, “Locke and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in The Lockean Mind, Jessica Gordon-Roth and Shelley Weinberg (eds.), New York: Routledge, 27–32.

  • –––, 2023, “Damaris Masham and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Agency, Virtue, and Fitness in their Moral Philosophies,”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Women and Early Modern Eurpoean Philosophy, Karen Detlefsen and Lisa Shapiro (eds.), New York: Routledge, 506–518.

  • Thomas, Emily, 2013,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on Substantival Space,” in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30 (30): 195–214.

  • –––, 2015, “Catharine Cockburn on Unthinking Immaterial Substance: Souls, Space, and Related Matters” in Philosophy Compass, 10 (4): 255–263; doi:10.1111/phc3.12210

  • –––, 2017, “Creation, Divine Freedom, and Catharine Cockburn: An Intellectualist on Possible Worlds and Contingent Laws,” in Women and Liberty, 1600–1800, Jacqueline Broad and Karen Detlefse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6–220.

  • –––, 2023, “Margaret Cavendish, Anne Conway, and Catharine Cockburn on Matter,”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Women and Early Modern Eurpoean Philosophy, Karen Detlefsen and Lisa Shapiro (eds.), New York: Routledge, 112–126.

  • Waithe, Mary Ellen, 1991,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in Modern Women Philosophers, 1600–1900, Mary Ellen Waithe (ed.),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 Walmsley, J.C., H. Craig, and J. Burrows, 2016, “The authorship of the Remarks upon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Eighteenth-Century Thought, 6: 205–243.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larke, Samuel | Locke, John | Scottish Philosophy: in the 18th Century

Copyright © 2023 by Patricia Sheridan <pmsherid@uoguelph.c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