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 philosophy of (Barbara C. Scholz, Francis Jeffry Pelletier, Geoffrey K. Pullum, and Ryan Nefdt)

首次发表于 2011 年 9 月 21 日星期三;实质性修订于 2024 年 3 月 7 日星期四。

语言哲学是将科学哲学应用于语言学的学科。这使其与传统上关注意义和指称问题的语言哲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与其他特殊科学的哲学一样,语言哲学涉及一般性的主题,如方法论和解释(例如,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统计解释的地位,或化学哲学中的物理学-化学关系),以及在所讨论的特殊科学中出现的更具体的哲学问题(如物理学哲学中的同时性;生物学哲学中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个体化)。语言哲学中第一类一般性主题包括:

  • 主题的内容是什么,

  • 理论目标是什么,

  • 理论应该采取什么形式,

  • 什么被视为数据。

具体主题包括语言可学性问题、语言变化、能力与表现的区别以及语言理论的表达能力。

还有一些主题处于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哲学之间的边界上,如“语言相对性”(请参阅关于相对主义的入口的 2015 年夏季存档版本中关于语言相对性假设的补充),语言与个体语言、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言外之意和言后之效的区别)、思维语言、蕴涵、以及心理状态的语义(请参阅关于分析、语义组合性、心理表示、语用学以及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默认项的入口)。在这些情况下,通常是给出的答案的类型而不是主题本身的固有性质决定了分类。我们认为更多属于语言哲学而不是语言学哲学的主题包括内涵语境、直接指称以及空名(请参阅关于陈述性态度报告、内涵逻辑、刚性指示符、指称以及描述的入口)。

本条目的目的不是为哲学家提供语言学的一般介绍;寻求此类信息的读者应该参考适当的教材,如 Akmajian 等人(2010)或 Napoli(1996)。关于西方语言学思想的一般历史,包括最近的理论语言学,请参阅 Seuren(1998)。Newmeyer(1986)是关于 1950 年后美国语言学的有用的额外阅读材料。Tomalin(2006)追溯了 Chomsky 的巨著(1955/1956;1975 年出版)的哲学、科学和语言学前身,Scholz 和 Pullum(2007)提供了一篇批判性评论。关于生成语言学的哲学含义的文章包括 Ludlow(2011)和 Rey(2020)。关于语言学哲学的最新文章,Itkonen(2013)从其早期的希腊起源讨论了该领域的各个方面,Pullum(2019)详细介绍了从 1945 年到 2015 年哲学家们进行的辩论,Nefdt(2019a)讨论了与当代科学哲学中的相关问题的联系。


1. 语言哲学的三种方法:外在主义、新兴主义和本质主义

我们讨论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时甚至带有恶意。其中一些参与者在语言学期刊、大众媒体和公共论坛上进行了著名的交流。为了理解这些方法的倡导者之间的激烈分歧,也许有必要在我们面前勾勒出人物的概况,即使这无疑是一种过度简化。

我们看到有三种倾向或焦点,它们根据它们认为的主题、他们提倡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认为的解释来进行划分。我们在表 1 中粗略地对它们进行了描述。

externalistsemergentistsessentialists

* 初级现象*

语言使用者实际发出的话语

社会认知、互动和交流的事实

语法性和字面意义的直觉

* 主要主题*

语言使用;表达和语言的结构特性

语言交流、认知、变异和变化

解释特定语言属性的抽象普遍原则

Aim

描述已验证的表达结构和相互关系,并预测未验证的表达的属性

以普遍的认知机制和交际功能来解释语言的结构特性

阐述普遍原则并为深层和跨语言恒定的语言特性提供解释

* 语言结构*

一种从语言使用的普遍可获得的客观特征中推断出的模式系统

一种从固定的习语短语到高度抽象的可生产类型的构造系统

一种抽象条件的系统,这些条件可能不明显地体现在典型语言用户的经验中

Values

符合经验数据并允许对未考虑情况进行预测的语言形式的准确建模

对语言交流系统中出现的现象的认知、文化、历史和进化解释

从语言直觉推断出的语言属性的高度抽象、覆盖-法解释

* 儿童语言*

一种初生的语言形式,与成人的语言能力非常不同

发展成人交际能力的本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阶段

尽管受到认知、发音和词汇限制的干扰,但与成年人的语言能力非常相似

* 被获得的是什么*

对语言表达的成分的分布特性的把握

一种主要是传统的和文化传承的语言交流系统

一种内化的生成设备,用于描述无限集合的表达式

表 1. 语言研究的三种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可以追求广泛而多样的独立研究项目;一个倡导者可能对整个项目的某些部分更感兴趣。因此,这些倾向不应被视为经过深思熟虑、完善发展的研究计划或理论。相反,它们为特定研究计划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偏见,有时这些偏见会发展成为意识形态立场或辩论性计划,或者导致新的专业领域分支出来并拥有独立的期刊。根据菲利普斯(2010)的判断,“不同方法的拥护者之间的对话是惊人地罕见的。”

我们给这些方法起的名字只是助记标签,并非描述。例如,外部主义者本可以被称为“结构描述主义者”,因为他们特别关注发展可以用于预测自然语言表达结构的模型。外部主义者长期以来被实质主义者称为“经验主义者”(有时外部主义者也会自称如此),但这是误导性的(参见 Scholz 和 Pullum 2006:60-63):“经验主义者”这个标签带有否认语言习得中学习偏见的指责(参见 Matthews 1984,Laurence 和 Margolis 2001),但这并不是外部主义者的信条(参见例如 Elman 1993,Lappin 和 Shieber 2007)。

实质主义者有时也将新兴主义者称为“经验主义者”,但新兴主义者要么自称为“新兴主义者”(Bates 等,1998 年;O'Grady,2008 年;MacWhinney,2005 年),要么称自己为“基于使用的”语言学家(Barlow 和 Kemmer,2002 年;Tomasello,2003 年)或“构式语法学家”(Goldberg,1995 年;Croft,2001 年)。Newmeyer(1991 年)像 Tomasello 一样,将实质主义者称为“形式主义者”,因为他们倾向于使用抽象概念,并使用数学和逻辑工具。

尽管存在这些术语上的不一致,我们可以看看每种方法的典型成员对语言科学的愿景以及他们对替代方案的看法。这些方法之间的许多核心差异取决于支持者认为语言理论的主要项目是什么,以及他们认为什么是令人满意的解释。

许多研究者——也许是大多数人——将这三种方法的元素混合在一起。例如,如果紧急主义者要通过诉诸于人类交流中符号使用的性质的事实来解释表达式的句法结构,那么他们将预设在描述语言模式时需要大量外在主义的工作,并且那些在计算解析系统上工作的外在主义者通常使用(至少作为起点)由本质主义者制定的规则系统和“结构”模式。当然,一个研究者在追求一种倾向时并没有逻辑上的障碍同时追求另一种倾向;这些方法只是一般的重点中心。

1.1 外在主义者

如果一个人假设,与外部主义者一样,语言理论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对语音、词语、短语和其他语言项目的结构特性进行准确建模的模型,那么明显优先的信息将包括语料库(书面和口头)-经过适当理想化的已验证和记录的语言使用的集合。目标是描述这个公共记录如何展示出某些(也许是非现象的)可投射的模式。

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的美国结构语言学倡导使用语料库作为发展自然语言结构描述的基础的技术,尽管在廉价、强大和快速计算机广泛可用之前,这样的工作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安德烈·马尔蒂内(1960: 1)指出,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只有在说话者的嘴巴和听者的耳朵之间以某种方式明显地表现出来的东西才能被称为‘语言’”。然而,他迅速指出,“这个假设并不意味着语言学家应该将他们的研究领域限制在可听到的沟通过程的部分上-只有因为它代表着不是语言的其他东西,所以才能将语音解释为语音,而不是噪音。”

美国结构主义者,尤其是伦纳德·布卢姆菲尔德,有时受到实质主义传统中某些派别的攻击,有时是合理的,有时是不合理的。例如,批评布卢姆菲尔德采用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普及的名义主义本体论可能是合理的。但后来,实质主义者因为他对语言学持有反心理主义观点而攻击他,而可以争论的是,他实际上的观点是语言学科不应该致力于任何特定的心理学理论。(他早先是威廉·温特的心理学派和内省主义心理学的热衷支持者;参见布卢姆菲尔德 1914 年的著作。)

外在主义在计算语言学中仍然蓬勃发展,美国结构主义者通过对语料库的自动分析来研究语言的愿景得到了复苏,并且正在使用非常大且可计算搜索的语料库来测试关于语言结构的假设(有关讨论,请参见 Sampson 2001 年第 1 章)。

1.2 新兴主义者

新兴主义者旨在通过非语言人类能力(思考、交流和互动)来解释语言能力。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在写作时表达了典型的新兴主义主题:

语言主要是一种文化或社会产品,必须以此为基础来理解... 语言学家特别重要,他们经常被指责,而且指责是正确的,他们未能超越他们研究对象的美丽模式,应该意识到他们的科学对人类行为解释可能意味着什么。(萨皮尔 1929: 214)

这里所嘲笑的“美丽模式”是结构主义分析的特点。与萨皮尔的项目更为接近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和语言结构对彼此的影响。一项特别有影响力的研究是拉伯夫(Labov)(1966)对社会阶级对语言变异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其他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群体内地位与语言创新之间的关系(Eckert 1989)。对语言内部变异的兴趣是新兴主义语言研究的特点。

另一种新兴主义者,如托马塞洛(2003 年)所述,将强调心智理论的作用以及使用符号改变同类心理状态的能力,作为独特的人类预适应语言习得、使用和创造的因素。麦克温尼(2005 年)旨在解释语言现象(如短语结构和对长距离依赖的限制),并将其归因于对话促进准确信息追踪和视角切换的方式。

功能主义研究项目通常属于将语言研究视为新兴主义的广泛倾向之内。根据一位支持者的观点:

从功能主义的观点来看,语言是一种交际社会互动系统... 在这种观点中,句法并非完全随意,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语义、语用和认知方面的影响。(Van Valin 1991,引自 Newmeyer 1991: 4;原文强调)

根据采取功能主义方法的语言学家 Russ Tomlin 的观点:

句法并非独立于语义或语用...拒绝独立性的理由在于观察到特定语法形式的使用与话语中特定语义或语用功能的存在强烈相关,甚至是确定性相关。(Tomlin 1990,引自 Newmeyer (1991): 4)

语言形式是自主的,更具体地说,句法形式(而不是音韵形式)是 Essentialists 的一个典型主题。Van Valin 和 Tomlin 声称句法与语义和语用不是独立的,这可能会使一些人误以为 Emergentism 和 Essentialism 在逻辑上是不兼容的。但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存在许多不等价的形式自主性命题。

即使在试图解释自主论是什么的背景下,纽迈尔(1991 年:3)谈到了论文的五个表述,每个表述都可以在一些本质主义者的著作中找到,但(显然)没有意识到它们是非等价的。其中一个是相对强烈的主张,即语言形式的核心属性不能用“系统外的概念”来定义,这表明语言学中的原始概念不能用心理学或生物学的术语来定义。另一个将形式的自主性视为规范性主张:语言概念不应该用非语言概念来定义或描述。第三和第四个版本是本体论的:一个否认中心语言概念应该本体论地归纳为非语言概念,另一个否认它们可以这样做。在第五个版本中,句法的自主性被认为否认了句法模式可以用意义或话语功能来解释。

对于这些自主性的版本,有一些本质主义者同意。可能典型的本质主义者同意它们全部。但新兴主义者不一定对它们全部不同意。像汤姆林、范瓦林和麦克温尼这样的典型功能主义者原则上可以认为,例如,句法形式的解释最终将以话语功能和语义为基础,但仍然接受句法范畴不能归纳为非语言范畴的观点。

1.3 本质主义者

如果 Leonard Bloomfield 是外在主义的知识祖先,而 Sapir 是新兴主义的创始人,那么 Noam Chomsky 就是本质主义的知识祖先。主要倾向于本质主义的研究者旨在确定语言的内在属性,使其成为它自己。对于大多数从属于与 Chomsky 相关的生成语法传统的研究者来说,这意味着假设人类语言结构的普遍性,这些结构是未经学习但心照不宣的,可以帮助儿童习得人类语言。这种生成的本质主义更倾向于发现语言的令人惊讶的特征,这些特征不能从使用数据中推断出来,也不能从人类认知或沟通的要求中预测出来。

与新兴主义者和许多外在主义者对语言变异印象深刻不同,生成的本质主义者对几乎任何智力水平和几乎任何社会背景的非常年轻的儿童以相同高度的熟练程度习得语言的想法非常印象深刻。由此推断出,必须存在一些未经学习的特征,所有语言共享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语言习得。

许多追随 Chomsky 在这个问题上的教导的当代本质主义者声称语义学和语用学不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部分。在 Chomsky 看来,“自然语言可能只有句法和语用学”(Chomsky 1995: 26);也就是说,只有“内部计算和访问它们的性能系统”;语义理论仅仅是“接口层的一部分”或者“句法的一种形式”(Chomsky 1992: 223)。

因此,尽管布卢姆菲尔德认为,由于语义研究的不发达,将语义学分配给语言学以外的某个领域是一个明智的实际决策,但乔姆斯基似乎认为,按照标准理解,语义学根本不是语言能力的本质的一部分。(大致上,这种将语义学排除在语言学之外的做法与萨皮尔的观点相一致,即形式是语言的,而内容是文化的。)

尽管乔姆斯基在语言研究中采取了本质主义的方法,但明显地将语义学排除在语言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并不符合语言学本质主义的观点(卡茨在 1980 年对乔姆斯基关于语义学的观点进行了详细讨论)。如今有许多本质主义者确实认为语义学是完整的语言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许多语言学家今天对句法-语义界面感兴趣——即句子的表层句法结构与其语义解释之间的关系。这个研究领域通常对哲学家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他们主要关注的只是语义学,并且它也超出了乔姆斯基以句法为中心的视野。从蒙塔古(1974)开始的这种语义学研究确实关注语言的基本特征(他们的大部分发现似乎具有普遍意义,而不仅限于特定语言的语义规则)。要了解现代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风格,可以参考 Partee(1975)、Jacobson(1996)、Szabolcsi(1997)、Chierchia(1998)、Steedman(2000)等有用的著作。

1.4 比较三种方法

到目前为止,讨论的层次相当抽象。通过比较它们如何分析特定的语言现象,可能有助于对比这三种倾向。我们选择了双宾从句的句法结构,比如“把你的通行证交给警卫”(也称为双及物从句),其中动词紧接着两个名词短语的序列,第一个通常表示接收者,第二个表示被转移的东西。对于许多这样的从句,有一种替代的表达方式:对于“把你的通行证交给警卫”,有另一种表达方式“把你的通行证交给警卫”,其中动词后面跟着一个单一的宾语名词短语,然后通过一个带有“给”介词短语的方式来表达接收者。我们将这些称为接收者-介词短语从句。

1.4.1 典型的本质主义分析

拉尔森(1988 年)提出了一种生成主义的本质主义方法来研究双宾从句的句法。为了能够对他的提议进行粗略的概述,使用句法结构的树状图将非常有用。树是一个数学对象,由一组称为节点的点组成,节点之间存在某些关系。节点对应于句法单元;页面上的左右顺序对应于它们之间的话语的时间顺序;向上连接的线表示“是直接子部分”的关系。节点被标记以显示短语和词汇的类别,例如名词短语(NP);介词短语(PP);和动词短语(VP)。当树的某个子部分的内部结构对于讨论的主题基本上不重要时,习惯上用一个空三角形来遮盖该部分。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主动及物从句(Ai)及其被动等价句(Aii)。

(A)

i.

守卫检查了我的通行证。[主动从句]

ii.

我的通行证被守卫检查了。[被动从句]

(Ai)的树形结构显示在(T1)中。

在 Larson 所示的分析中,表达式的结构由一个推导给出,该推导由一系列逐步修改的树组成。Larson 将最早的那些称为基础结构。推导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不抽象的)是表面结构,它捕捉到与表达式的书写和发音方式相关的属性。基础结构的假设是为了更好地确定句法概括。它们通过一系列称为转换的操作与表面结构相关联(生成主义者通常将其视为人类语言能力中真实存在的心理操作)。

转换可以实现的基本操作之一是移动,它涉及将树的句法结构的一部分移动到其它位置。例如,通常认为被动从句与同义的主动从句具有非常相似的基础结构,因此像(Aii)这样的被动从句将具有类似(T1)的基础结构。移动转换将把 guard 移到从句末尾(并添加 by),另一个转换将把 my pass 移到动词之前的位置。换句话说,被动从句在基础结构上更像它们的主动对应物。

以类似的方式,拉尔森提出,像(B.ii)这样的双宾语从句与(B.i)具有相同的基础结构。

(B)

i.

我向警卫出示了我的通行证。[接受者-介词短语]

二.

我向警卫出示了我的通行证。[双宾语]

此外,他提出,从(B.i)的基础结构推导出(B.ii)的表层结构的转换操作与从(A.i)的基础结构推导出(A.ii)的表层结构的操作本质上是相同的。

Larson 采纳了 Chomsky(1981)及其后续工作的许多假设。其中之一是在推导过程中,所有的 NP 都必须被分配 Case。(Case 是一个抽象的句法属性,与主格、宾格和所有格代词所显示的形态格形式间接相关。在直接宾语位置上,假定分配宾格 Case 给任何 NP,例如(T1)中的 my pass;在时态从句的主语位置上,假定分配主格 Case 给一个 NP,例如(T1)中的 the guard。)

他还对被动从句的推导做出了两个具体的假设。首先,动词后紧接的位置的 Case 分配被“抑制”,这意味着该位置的 NP 除非移动到其他位置,否则将不会获得 Case。(显然,主语位置是一个明显的选择,因为在那里它将获得主格 Case。)其次,对于 NP 的语义角色有一个不寻常的分配:与其说主语 NP 被认定为描述从句中动作的施事者,不如说该角色被分配给 VP 末尾的一个附加成分(即(A.ii)中的 by-phrase)。(附加成分是一个在从句中具有可选修饰角色而不是像主语或宾语那样具有语法义务的成分。)

拉尔森提出被动从句中关于这两个观点在双宾语 VP 结构中有类似的对应。首先,动词后面的位置被抑制了格指派;由于拉尔森认为介词 to 是格的标记,这实际上意味着 to 消失了。这意味着除非它移动到其他位置,否则 to 后面的名词短语将不会获得格。其次,名词短语的语义角色分配是不寻常的:直接宾语名词短语不再被认定为被动作所影响的实体,而是被分配给 VP 末尾的附加语。

拉尔森对 VP 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假设。首先,他提出在双宾语从句的基础结构中,直接宾语位于动词之前,树状图如(T2)所示。

这与单词的表面顺序不匹配(showed my pass to the guard),但这并不是故意的:这是一个基础结构。通过转换,动词将被移到 my pass 的左边,从而产生(B.i)中所见的表面顺序。

其次,他假设在双宾语从句中有两个标记为 VP 的节点,还有两个标记为 V'的节点,尽管只有一个动词(V)类别的词语。(只有较小的 VP 和 V'在部分结构(T2)中显示。)

这里重要的是,(T2)也是双宾语表面结构的基础。为了产生这个结构,介词 to 被抹去,并且附加了一个额外的 NP 位置(用于我的通行证),附加到 V'上,如下所示:

附加的 NP 被赋予受影响实体的语义角色。另一个 NP(守卫)尚未具有格;但 Larson 假设它在动词之前移动到 NP 位置。结果如(T4)所示,其中“e”表示一些词语被移开后留下的空字符串:

拉尔森假设在这个位置上,守卫可以接收案例。剩下的就是动词移动到更高的 V 位置,进一步向左移动,以获得表面顺序:

完整的转换序列被认为是对(B.i)和(B.ii)的许多属性进行深入理论解释的基础,包括可以替代这两个 NP 的东西,以及这两个从句之间至少存在粗略的真值条件等价关系的事实。

对于没有先前生成语言学经验的读者来说,对上述概述会有很多问题(例如,在(T3)中是否真的需要在 showed 之后有 guard,然后在(T4)中是相反的顺序,最后在(T5)中又是相同的顺序)。我们无法在这里回答这些问题;拉尔森的论文在进一步假设、与先前文献的联系以及他试图解释的其他数据类别方面非常丰富。但上述内容应足以传达出分析的一些特点。

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是,实质主义者寻求底层的对称性和平行性,其运作在语言使用的数据中并不明显。对于实质主义者来说,在假设与表现相差甚远的抽象结构方面存在着积极的解释优势;而对这些结构的假设操作是通过与其他分析的优雅和形式上的平行性来证明的,而不是通过对语言使用在交际情境中的观察。

1.4.2 典型的新兴主义分析

许多新兴主义者对戈德堡(1995)所阐述的构式语法持有积极的态度。我们将使用她的工作作为新兴主义方法的典范。首先要注意的是,戈德堡并不认为像(B.ii)这样的双宾从句是像(B.i)那样的接受者-介词短语结构的派生变体,就像拉尔森那样。因此,她并不寻求能够关联它们的派生的常规句法操作;事实上,她根本不假设派生。她对解释从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相关性感兴趣;例如,她提出了以下问题:

独立结构的语义如何相关,以至于与一个相关的动词类别与与另一个相关的动词类别重叠?(Goldberg 1995: 89)

因此,她的目标是解释为什么有些动词既出现在双宾语句式中,又出现在接受者-介词短语表达中,而有些动词则不会。

Goldberg 的语言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是构式。构式可以粗略地定义为一种结构性地组合词或短语的方式,一种表达某一类意义的模板。与 Emergentists 一般一样,Goldberg 认为语言学理论与一部分普通认知心理学理论是连续的;语言学从这一更一般的理论中产生,并且语言学问题很少完全与认知问题分离。因此,对于 Goldberg 来说,构式具有一种心理实在性:它对应于一种在语言中可表达的广义概念或情景,并附带有对表达的语言结构的指导。

许多词语将是构造的琐碎例子:一个概念与一种发音方式以及一些关于语法限制(类别、屈折类等)的细节相配;但构造可以更加抽象和内部复杂。双宾语构造,Goldberg 称之为双及物构造,是一个适度抽象和复杂的构造;她这样表示它(第 50 页):

这表达了一组关于如何使用英语来传达特定类型情景的约束。该情景涉及一个三元关系 CAUSE-RECEIVE,其中一个施事者(agt)、一个接受者(rec)和一个受事者(pat)之间存在。PRED 是一个变量,当特定动词在该构造中使用时,它被该动词的意义所填充。

从 agt 和 pat 向下的实线垂直线表示,对于集成到该构造中的任何动词,它要求其主语 NP 应该表示施事参与者,而直接宾语(OBJ2)应该表示受事参与者。从 rec 向下的虚线垂直线表示,第一个宾语(OBJ)可以表示接受者,但不一定要表示——是否存在接受者是构造本身的属性,并不是每个动词都要求明确指出接受者是谁。但如果有两个宾语,第一个宾语必须与接受者角色相关联:We sent the builder a carpenter 只能表示关于将一个木匠送到建筑师那里的说法,而不能表示将建筑师送到一个木匠所在的地方。

当一个特定的动词在这个结构中使用时,它可能有义务附带的名词短语,表示 Goldberg 所称的“被突出的参与者”,以便参与者角色(agt,rec,pat)之间的匹配是一对一的,就像动词 hand 一样。当使用这个动词时,代理人('hander'),接收者('handee')和转移的物品('handed')都必须明确指定。Goldberg 给出了当 hand 在这个结构中使用时产生的“复合结构”的以下图表:

由于这种明确存在的要求,Hand him your pass 是合乎语法的,但_Hand him 不是,_ Hand your pass 也不是。另一方面,动词 send 说明了接收者角色的可选句法表达:我们可以说 Send a text message,这被理解为涉及某个接收者,但并不明确指定接收者。

R 符号与特定动词可能表示使某人接收某物的实例(如 hand)或通过某种手段使某人接收某物的方式(如 kick)有关:Joe kicked Bill the ball 的意思是 Joe 通过踢球的动作使 Bill 接收到球。

Goldberg 的讨论涵盖了许多微妙的方式,这些方式影响了所传达情景对于一个句式的语法和适用性。例如,"Joe kicked Bill the ball he was trying to kick to Sam" 这个句子有些奇怪:双及物结构似乎最适合于意愿性转移的情况(而不是转移作为一个意外的副作用)。然而,有一类情况是例外的,其中的转移不是指物理对象,而只是隐喻性的:"That guy gives me the creeps" 并不意味着对于物理对象的意愿性转移。

隐喻性的情况与物理转移在其他方面也有所区别。Goldberg 指出了像 "The music lent the event a festive air" 这样的句子,其中音乐是动词 "lend" 的主语,尽管音乐实际上无法向任何人借东西。

Goldberg 讨论了许多主题,如隐喻性扩展、渐变、转喻、切割、角色合并,并提出了各种将意义和结构联系起来的一般原则。其中之一是 "无同义原则",它指出没有两个句法上不同的结构可以在语义和语用上都是同义的。如果有任何两个句子是同义的,像这样的句子对就可能看起来是同义的:

(C)

i.

她给了她丈夫一个 iPod。[双宾语]

二.

她给了她丈夫一个 iPod。[接受者-PP]

然而,如果没有同义原则是正确的,这两种结构在语义和语用上都不能完全同义。为了支持这个原则,戈德堡指出了类似于这样的所谓对比:

(D)

i.

她给了她的丈夫对音乐的新兴趣。[双宾语]

二.

?她给了她丈夫对音乐的新兴趣。[接受者-PP]

这里有一个作为转移的因果关系隐喻,并且它似乎与双宾结构相容,但与接受者-PP 不相容。因此(按照 Goldberg 的观点),这两者并不完全同义。

这里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提供对 Goldberg 关于双宾语从句讨论内容的完整解释。但我们想要强调的是,重点不在于寻找纯粹句法性质的抽象要素或操作,这些要素或操作可能是语言本身的基本属性的候选者。Emergentists 的关注点几乎总是放在意义传达的方式上,特定结构用于传达的情境,以及与心理学主题如认知、感知和概念化相关的语言方面。

1.4.3 典型的外在主义分析

代表外在主义倾向的一种工作类型由 Bresnan 等人(2007)和 Bresnan 与 Ford(2010)很好地阐述了。Bresnan 及其同事们捍卫了使用语料库(即已验证的书面和口语文本集合)的做法。他们的研究发现,许多语言学家通常认为不符合语法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在实际使用中确实存在。Essentialists 和 Emergentists 通常仅凭直觉断言像 John 给 Mary 一个吻这样的句子是符合语法的,而像 John 给一个吻给 Mary 这样的句子则不是,正如我们在 Goldberg 的(D)(ii)中所看到的。Bresnan 及其同事在全球网络上发现了大量后一种表达方式的出现,并得出结论它们并非不符合语法甚至不可接受,而只是不太常用。

Bresnan 和同事使用了一个名为 Switchboard 语料库的三百万字的录音和转录的自发电话对话集合来研究双宾语和接受者-介词短语结构。他们首先用一些因素的指示对话进行了注释,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选择双宾语和接受者-介词短语结构:

  • 名词短语的话语可及性:一个特定的名词短语是指已经提到的事物,还是指话语中的新事物?

  • 名词短语的长度差异:接受者名词短语和转移项目名词短语之间的词数差异是多少?

  • 明确性:接收者和转移项目 NP 是否像主教一样明确,还是像一些成员一样不明确

  • 生命性:接收者和转移项目 NP 是否表示有生命的存在或无生命的事物?

  • 代词性:接收者和转移项目 NP 是否是代词?

  • 数字:接收者和转移项目的名词短语是单数还是复数?

  • 人:接收者和转移项目的名词短语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人称代词,还是第三人称?

他们还通过将动词意义分配给半打语义类别来对其进行编码:

  • 抽象意义(仔细思考一下);

  • 所有权的转移(给他一个臂章);

  • 将来的所有权转移(我欠你一美元);

  • 拥有的预防(他们否认了我的权利);

  • 交流动词意义(告诉我你的名字)。

然后,他们构建了语料库的统计模型:一个数学公式,用于表达上述因素的每个组合中,双宾语和接受者-介词短语的概率比率(准确地说,他们使用了自然对数 p 与 1 − p 的比率,其中 p 是语料库中双宾语或接受者-介词短语为双宾语形式的概率)。然后,他们使用逻辑回归来预测与数据的拟合概率。

为了确定模型对未见数据的泛化能力如何,他们将数据随机分成 100 组,每组包括一个训练集和一个测试集,对每个训练集拟合模型参数,并在未见测试集上评估其预测结果。在未见数据上的正确预测平均百分比为 92%。除了接收者 NP 的数量之外,模型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在统计上有显著差异,几乎都在 0.001 的水平上。

这意味着仅凭上述列出的因素的存在与否,他们能够可靠地预测在给定语境中是使用双宾结构还是接收者-PP 结构,准确率达到 92%。

这意味着这两种结构不可互换:它们在出现的文本中通过其他因素的存在可靠地区分。

然后,他们将他们为电话语音数据生成的模型应用于一组书面材料:《华尔街日报》语料库(WSJ),这是一份 1987-9 年的报纸副本,只经过粗略编辑。书面语言的主要相关差异在于语言制作者有更多机会深思熟虑地思考他们将如何表达。合理地认为,基于语音数据的模型可能不会转化得很好。但是,该模型的准确率达到了 93.5%。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针对口语英语的模型在书面语中表现得很好”。这些语料库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书面英语中接收者-PP 结构的概率略高。

在一项非常彻底的后续研究中,Bresnan 和 Ford(2010)表明,这些结果还与母语人士对句子结构自然性的元语言判断、词汇决策延迟(判断一段文本中的单词是否为真正的英语单词的速度)以及句子完成任务(从可能的部分句子完成列表中选择最自然的完成方式)相关。这些实验的结果证实了他们的模型预测了参与者的表现。

关于这项工作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所有工作都是基于直接记录的性能数据完成的:Switchboard 语料库中人们在电话中自发交谈的记录,WSJ 中报纸记者撰写的故事,Bresnan 和 Ford(2010)的心理语言学实验中志愿者主体的测量反应。重点是确定语言表现中的因素,以准确预测未来的表现,并且研究方法具有自然科学中熟悉的可复制性和可核查性。

然而,我们应该明确指出,这项工作并不是一种接近实地收集和分类实例的工作。Bresnan 和她的同事们开发的模型是复杂的数学抽象,与话语令牌的记录相去甚远。他们声称这些模型“使语言学理论能够解决比过去更困难的问题,并与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相关领域建立收敛项目”(Bresnan 等人,2007 年:69)。

1.4.4 结论

重要的是要看到,我们在这里所做的对比不仅仅是三个选择研究与双宾句相关现象不同方面的工作之间的对比。确实,Larson 更注重树结构的细节,Goldberg 更注重意义上的微妙差异,而 Bresnan 等人则更注重出现频率。但这不是我们要指出的。我们想强调的是,我们正在阐述三种不同的语言广义方法,它们认为不同的事实可能是相关的,并对需要解释的事物和可能作为解释的假设做出不同的假设。

拉尔森研究了具有不同含义的不同种类从句之间的对比,并发现了影响树结构微妙细节的抽象操作的证据,以及以前被认为是不同的派生操作之间的并行性。

戈德堡看到了相同的事实,并不是为了派生的任何事情,而是为了特定结构的现实性——大致上,由约束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句法、语义和语用信息的包。

布雷斯南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关于说话者行为和词序列频率的可观察事实与词的某些词汇、句法和语义属性密切相关的证据。

没有什么能阻止三种方法的辩护者关注其他方法关注的现象。语言学家有充分的机会在特定项目中混合三种方法的方面。但总体上,这里展示了三种不同的倾向,其刻板观点和假设大致如我们在表 1 中所列。

2. 语言学理论的主题

语言现象的复杂多面性意味着语言学学科与不同的研究问题相关的可区分的主题。在可能的调查主题中包括以下内容:

  1. 人类获取、使用和创造语言的能力;

  2. 在某种理想化条件下,某种语言中存在的抽象结构模式(音韵、形态、句法或语义);

  3. 某种特定语言使用的系统结构表现;

  4. 语言或语言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变化;

  5. 成功掌握特定语言的个体的心理功能;

  6. 人类言语或语言介导思维的心理过程;

  7. (i)和/或(ii)的进化起源。

没有理由让语言学的所有学科趋于一个单一的主题,或者认为整个语言学领域不能有多样化的主题。举几个例子:

  • 有影响力的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1916)区分了语言(langue),即一组社会共享的抽象约定(与(ii)相比较),和言语(parole),即使用一种语言的说话者所做的特定选择(与(iii)相比较)。

  • 人类学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1921 年,1929 年)认为人类具有一种似乎是物种普遍的能力来习得和使用语言(比较(i)),但他自己的兴趣仅限于特定语言的系统结构特征(比较(ii))和语言单位(如音素)的心理现实((vi)的一个方面),以及语言和思维的心理效应((v)的一个方面)。

  • 布卢姆菲尔德(1933 年)对历史语言变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较(iv)),将其与语言结构的同步描述(再次是(ii))和语言使用(比较(iii))明确区分开来,主张(iv)的研究预设了(vi)。

  • 布卢姆菲尔德以拒绝一切二元心理主义方法来研究语言而闻名,但由于他基于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理由拒绝了它们,他对心理主义的拒绝并不明确是对(vi)或(vii)的拒绝:他试图将语言学建立在刺激-反应心理学的基础上,表明他对当时的魏斯心理学持有同情,并接受语言学可能具有心理学主题。

  • 另一方面,Zellig Harris 对语言的心理学表现出很少兴趣,而是专注于解决(ii)的数学技术。

最引人注目的是,Harris 的学生 Chomsky 对于对心理学的漠视反应强烈,并坚持认为语言学的主要主题是,也必须是(i)的狭义心理学版本,以及(ii)的个体、非社会和内化的概念。

在推进他的观点的过程中,Chomsky 在语言学文献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术语对:能力与表现(Chomsky 1965);‘I-language’与‘E-language’(Chomsky 1986);狭义语言能力与广义语言能力(Hauser 等人的‘FLN’和‘FLB’ 2002)。由于 Chomsky 的术语创新在语言学中被广泛采用,第 2.1-2.3 节的重点将是考察这些表达式在语言学文献中的引入以及它们与(i)-(vii)的关系。

2.1 能力和表现

本质主义者总是区分乔姆斯基(1965)所称的能力和表现。能力是语言知识所带来的:对一种语言的所有句子的结构特性的内隐掌握。表现涉及实际的实时使用,并且可能与潜在的能力大相径庭,至少有两个原因:(a)试图产生话语可能会受到非语言因素的干扰,如分心或中断、改变计划或失去注意力、醉酒或脑损伤;或者(b)感知或产生机制的某些容量限制可能被超越。

新兴主义者倾向于认为能力/表现的区别过于忽视语言使用。拜比和麦克莱兰这样表达:

一种常见观点是,语言具有符合普遍理想的基本和独特的内在结构,人们所说的是对这种内在本质的潜在不完美反映,受到表演因素的干扰。根据相反的观点...语言使用对语言结构有重大影响。用户对语言的经验塑造了认知表征,这些表征是通过将人类认知的一般原则应用于语言输入而建立起来的。似乎潜在于语言使用之下的结构反映了这些原则的运作方式,它们塑造了个体说话者和听话者如何表征形式和意义,并在说话时调整这些形式和意义。(Bybee 和 McClelland 2005: 382)

外在主义者通常关注的不仅是语言结构,还包括处理机制的运作和性能错误的起因的描述和解释。

然而,每个语言学家都接受,需要从言语现象中进行一定程度的理想化。新兴主义者和外在主义者几乎总是乐于理想化不规则的言语错误。他们不太愿意理想化语言处理的限制和其所依赖的短期记忆。因此,彻底的能力/表现区分的接受往往是本质主义方法的标志,它认为语言的本质完全独立于其他人类认知过程(当然也能与其相连接)。

实质主义者将注意力从记忆和处理的限制等心理语言学相关因素中理想化地移开,这在语言学的各种重要辩论中起着重要作用。也许最显著和著名的问题是英语是否是有限状态语言的问题。

主张英语不能被任何有限状态自动机接受的说法只能通过展示每个英语语法都具有无限嵌套的中心嵌套来支持(参见 Levelt 2008: 20–23,该定理最初来自 Chomsky 1959 的论述和证明)。但是,即使是深度为 3 的从句中心嵌套(一个从句中断一个从句,该从句本身中断一个从句)在实践中也非常难以处理。几乎没有人能够轻松理解甚至在语义上合理的句子,例如:Vehicles that engineers who car companies trust build crash every day。而且,即使在书面语中,这样的句子几乎从不出现。Karlsson(2007)对可用的文本材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得出结论:深度为 3 的中心嵌套非常罕见,而且在自然组成的文本中从未出现过真正的深度为 4 的中心嵌套。他提出,没有理由认为中心嵌套在深度 3(对于口语,深度 2)之外是语法上正确的。Karlsson 提出了一种与性能数据相符的语法观点;而标准的实质主义观点是,我们应该从观察到的事实大量推导,并说深度为 n 的中心嵌套对于所有 n 都是完全符合语法的。

2.2 'I-Language'和'E-Language'

Chomsky(1986 年)在语言学文献中引入了两个技术概念:‘E-Language’和‘I-Language’。他贬低前者,认为它不值得研究或者是一个虚构的实体,并且提倡后者作为唯一一种科学上值得尊重的语言学研究对象。

2.2.1 ‘E-language’

Chomsky 的概念‘E-Language’的初始‘E’意味着‘extensional’(关注哪些句子恰好满足语言定义,而不是定义所说的内容)和‘external’(外在于心智,即非心理的)。对 E-Language 作为研究对象的否定是针对本质主义的批评者,其中许多但并非所有批评者都属于我们的外在主义者和新兴主义者范畴。

语言哲学。首先,有一种企图质疑语言的外延概念,这种概念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外在主义研究中都有所体现。一些外在主义的调查是基于已知话语的细节(如在语料库中收集的话语),这些话语是外在于人类思维的。另一些具有数学或计算兴趣的研究者有时将语言理想化为外延可定义的对象(通常是无限字符串集合),具有一定的结构,与用于描述它们的任何设备无关。一组字符串要么是正则的(有限状态),要么是递归的(可判定的),等等,与语法陈述的形式无关。乔姆斯基(1986)基本上对基于语料库的工作和数学语言学都不予重视,仅仅是因为它们采用了一种外延概念的语言,即将研究对象与思维的本质联系分离开来。

外部。其次,基于“外部”的一个独特含义被纳入新词“E-语言”中,以批评任何将自然语言视为由一个社区的人们(通常是数百万人分布在不同国家)使用的公共、相互可访问的系统的观点。在这里,反对的观点是,按照这种构想,语言在必要和充分条件方面没有明确的个体化标准。根据这种构想,感兴趣的主题是一个随着世代传承或越过山脉而变化的历史地理实体。例如,众所周知,在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西北部之间讲的语言逐渐从一个山谷变化到另一个山谷,以至于每个山谷的讲话者都能理解下一个山谷的讲话者。但是,极西北部的人明显讲法语,而极东南部的人明显讲意大利语。鼓励将这个连续体视为两种不同语言的是政治上定义的地理边界,而不是方言的内在属性。

或许任何语言学家最著名的引语通常被归功于马克斯·魏纳赖希(1945 年):“一种语言是一种带有军队和海军的方言”(他实际上将这句话归功于一位未具名的学生)。这暗示着 E-语言是根据非语言的、非本质的属性来定义的。本质主义者反对科学语言学不能容忍以历史战争和条约的偶然性来区分法语和意大利语(毕竟,边界本可以与不同的山丘或山谷重合,如果某场战斗的结果不同的话)。

对可理解性的考虑也不好。语言之间的相互可理解性不是一个传递关系,有时可理解性关系甚至不对称(较小、更孤立或声望较低的群体通常能理解较大、更中心或声望较高的群体的方言,反之则不成立)。因此,这些社会学事实也不能将语言个体化。

因此,乔姆斯基得出结论,语言不能以外延或心智外的方式定义或个体化,因此唯一具有科学意义的“语言”概念是“I-语言”观点(参见乔姆斯基 1986 年:25;1992 年;1995 年等)。乔姆斯基对 E-语言说:“所有科学方法都简单地放弃了这些在通常用法中称为‘语言’的元素”(乔姆斯基 1988 年,37);“我们可以以某种方式或根本不定义 E-语言,因为这个概念似乎在语言理论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乔姆斯基 1986 年:26;在这里,他所说的似乎在语言理论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是指在他偏爱的理论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这个结论可能令非语言学家和非本质主义者感到困惑。它与广泛范围的哲学家在语言或语言方面默许地假设或明确声称的观点相矛盾:“[一种语言]是人们参与的一种实践……它由社会习俗中必须遵循的规则构成”(邓梅特 1986 年:473-473);“语言是一组存在于共同知识层面的规则”,这些规则是“规范意图社会行为的规范”(伊特科宁 1978 年:122),等等。一般来说,受到维特根斯坦影响的哲学家也认为语言是一个社会历史实体。但相反的观点已经成为许多本质主义者语言学概念基础的一部分。

没有明确的个体化条件肯定不足以否认一个实体可以被科学研究。在外延和社会历史意义上,“语言”作为一个可数名词是模糊的,但这并不比生物学中其他没有明确个体化条件的历史实体的术语的模糊性更大,比如“物种”和“个体生物”。

至少一些新兴主义语言学家,也许还有一些外在主义者,会满足于说语言是社会约定的集合,公开共享的,一些哲学家也会同意(例如,参见米利坎 2003 年,以及乔姆斯基 2003 年的回应)。刘易斯(1969 年)明确地支持这样的观点,即语言可以通过公共交流来理解,以解决群体内的协调问题(尽管他承认协调可能是一个人不同时间阶段之间的协调,因此一个孤立个体的语言使用也是可以理解的;有关刘易斯的语言约定理论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关于个体言语的附录“刘易斯的语言约定理论”)。那么,乔姆斯基所称的 E-语言将完全适合语言学或哲学研究。桑塔纳(2016 年)以科学理想化的术语提出了类似的论证。他认为,由于所有科学都理想化其目标,乔姆斯基需要更多地展示为什么关于 E-语言的理想化是非法的(参见斯坦顿 2014 年)。

2.2.2 “I-语言”

Chomsky(1986)引入了新词“我语言”(I-language),部分是为了消除“语法”一词的歧义性。在早期生成主义的本质主义文献中,“语法”是(故意地)模糊不清的,既可以指语言学家的生成理论,也可以指说话者在掌握一门语言时所知道的内容。“我语言”可以被视为 Bever 所提出的“心理语法”一词的替代(参见 George 1989):它表示一种心理或心理实体(而不是语法学家对语言的外在表现的描述)。

“我语言”首先在“内化语言”这个小标题下进行了讨论,以表示语言知识。后来在 Chomsky 1986 年和 1995 年的讨论中,明确指出“我语言”中的“我”至少暗示了三个英文词:“个体”、“内部”和“内涵”。Chomsky 强调,这个新词还暗示了对说话者对语言知识的一种现实主义态度。

个体。声称语言严格来说是个体人类的属性,而不是群体的属性。对比的是单个个体的个体语言和地理、社会、历史或政治群体的方言或语言。我语言是那些掌握它们的个体心智的属性。

内部的。正如生成主义者所看到的那样,你的 I 语言是你的心灵/大脑的状态。意义是内在的 - 的确,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I 语言是一种严格的内在主义、个体主义的语言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类似于对视觉系统的研究。如果琼斯的语言能力认知系统处于 L 状态,我们将说琼斯拥有 I 语言 L。(乔姆斯基 1995 年:13)

他通过引用与视觉研究的内在方式类比来澄清 I 语言的内在意义:

On the 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

对于由 David Marr 开创的沿着视觉感知研究的线路,同样的考虑在这方面已经被广泛讨论。这项工作主要涉及由视网膜执行的操作;粗略地说,是将视网膜图像映射到视觉皮层。Marr 著名的三个分析层次——计算、算法和实现——与构建这种映射的方式有关。同样,这个理论适用于一个罐子里的大脑,也适用于一个看到运动物体的人。(Chomsky 1995: 52)

因此,虽然说话者的 I-语言可能涉及对远距离刺激的表示进行操作——即其他说话者话语的表示——但 I-语言可以和应该在与外部环境隔离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尽管 Chomsky 有时将 I-语言的狭义个体化称为“个体”,但他明确声称 I-语言是在与言语社群和广义自然环境的其他方面隔离的情况下个体化的。

假设琼斯是某个普通社区的成员,J 与他除了他的全部经验来自某个虚拟现实设计之外,无法区分;或者让 J 成为双子地球情景中琼斯的孪生。他们经历了无法区分的经历,并且会以相同的方式行为(只要行为可预测);他们有相同的内部状态。假设 J 替换了琼斯在社区中的位置,除了观察科学家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个变化。没有察觉到任何变化,每个人都会像以前一样对待 J,把他当作琼斯;J 也会像以前一样继续。寻求对所有这一切的最佳理论的科学家将构建一个关于琼斯、J 和社区中其他人的狭义个体主义解释。这个解释不遗漏任何东西...(乔姆斯基 1995 年:53-54)

这段文字也可以被看作是对语言的一种根本的内涵主义观念的暗示。

内涵主义。对于乔姆斯基来说,I-语言是“内涵主义”的方式需要一些解释。内涵的概念在逻辑和语义学中是熟悉的,其中“内涵主义”与“外延主义”相对立。像蓝色这样的谓词的外延仅仅是所有蓝色物体的集合;内涵是在给定的世界中挑选出其中包含的蓝色物体的函数。类似地,集合的外延可以与关于该集合的内涵描述相区分,内涵描述可以用一个函数来表示:整数平方的集合是{1, 4, 9, 16, 25, 36, ...},内涵可以用一个一元函数 f 来表示,使得 f(n) = n × n。两种平方的描述之间的一个区别是,内涵描述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域(任何定义了“×”操作的域上:例如,可以应用于有理数而不是整数,所定义的函数的外延是一个不同且更大的集合,其中包含无限多个分数)。

以类似的方式,语言可以被认定为仅包括其所有表达式的集合(不论表达式是什么类型的对象:一个词序列,一个树结构,一个完整的推导,或其他),这是外延观点;但它也可以通过某种配方或形式规范来内涵地认定,这是语言学家所称的语法。Ludlow(2011)认为第一个 I(个体)是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是最可有可无的。他主张用“Ψ-语言”的概念来取代它,这个概念允许 I-语言与外部对象之间在构成性或其他方面存在关联的可能性。

在自然语言语义学中,内涵语境是指替换共指术语无法保持真值的情况(Scott 是 Scott 是真的,Scott 是 Waverley 的作者是真的,但 George 知道 Scott 是 Scott 的真实性并不能保证 George 知道 Scott 是 Waverly 的作者的真实性,因此“知道”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内涵语境)。

Chomsky 声称,通过替换具有相同外延的术语,无法保持 I-语言归属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即使两个人在语法上没有任何差异,说他们拥有相同的 I-语言可能是错误的。在这里,H 代表一个人类,L 代表一种语言(在非正式意义上),R 代表人类与语言之间的知道(或拥有、使用)的关系,Chomsky 认为,R 在理论陈述中建立了一个内涵语境。

对于 H 来知道 L,就是 H 拥有某种特定的 I-语言。语法的陈述是关于 I-语言的心智理论的陈述,因此是从某种程度上对大脑机制进行抽象的结构。这些结构是世界上的具体事物,具有它们的属性... I-语言 L 可能是一个说话者使用的语言,但 I-语言 L'可能不是,即使两者生成相同的表达式类别(或其他形式对象)... L'甚至可能不是一个可能的人类 I-语言,即语言能力可以达到的一种。(乔姆斯基 1986 年:23)

这个观点是,两个个体可以知道(或拥有、使用)生成完全相同的词语串的不同 I-语言,甚至给予它们完全相同的结构。这种情况构成了奎恩(1972 年)对生成语法心理现实性的臭名昭著的批评的基础(有关使用奎恩术语的“行为等效语法形式主义的不变性”的解决方案,请参见约翰逊 2015 年,有关科学哲学中结构现实主义的类似解决方案,请参见内夫特 2021 年)。

生成主义的 I-语言本质主义观念与新兴主义研究项目相对立。如果科学语言学的基本解释对象是实际语言交流的发生方式,那么我们必须从内部(心理)和外部(公共)实践和约定的角度来考察其发生的原因,并考虑历史和地理的偶然性对相关基本过程的影响。这并不排除 "I-语言" 作为解释因素的一部分;但是一些新兴主义者似乎对 I-语言持有虚构主义的态度,类似于 Chomsky 对 E-语言的虚构主义态度。新兴主义者不认为孩子是在学习生成语法,而是在学习如何使用符号系统进行命题性交流。在这种观点下,语法只是纯粹的人造物,由语言学家开发出来以编码相关系统的方面,而假设存在 I-语言则等于非法地将语言学家的编码投射到人类思维中(例如,参见 Tomasello 2003)。

I-语言的概念忽视了外部主义者感兴趣的某些现象,他们认为实际存在的表达形式(句子、短语、音节和这些单位的系统)对语言学具有兴趣。例如,计算语言学(关于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界面到数据库的工作)必须依赖于将语言视为公共和外延的概念;同样,任何关于幼儿言语、词频对元音减少的影响或由路标措辞引起的误解的研究也必须如此。至少可以说,这种外部主义的观点(沿着 Soames 1984 的思路)需要对语言进行仔细研究,将其视为互为主体可访问的系统,然后才能对所谓的产生它们的 I-语言提出假设进行调查。

它是一个极具偏见的说法,即 E 语言概念“在语言理论中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Chomsky 1986: 26)。事实上,这种术语上的对比似乎是为了不是为了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而是为了推动语言学研究朝特定方向发展。

2.3 狭义和广义语言能力

在 Hauser 等人(2002)(以下简称 HCF)中引入了另一对对比性术语。他们提出了一个与能力/表现和“内在语言”/“外在语言”区别完全不同的区别:“狭义语言能力”(FLN)与“广义语言能力”(FLB)。根据 HCF,FLB“排除了其他对语言来说是必要但不足够的有机体内部系统(例如记忆、呼吸、消化、循环等)”,但包括与语言有关的一切,而 FLN 是 FLB 的一部分(p. 1571)。这一切都相当模糊,但很明显,FLN 和 FLB 都是内部而不是外部的,个体而不是社会的。

FLN/FLB 区分显然旨在解决人类语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独特性,而不是(比如说)人类语法的内容。HCF(第 1573 页)说“只有 FLN 是独特的”;他们“假设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FLB 都是基于与非人类动物共享的机制”;并且他们说:

[T]FLN 的计算可能非常有限。事实上,我们在这个假设中提出,FLN 仅包括狭义句法中递归的核心计算机制以及与接口的映射。(同上。)

HCF 假设的不属于 FLN 的 FLB 组成部分是“感觉-运动”和“概念-意图”系统。对概念-意图系统的研究包括对心智理论、指示性声音信号、模仿是否目标导向以及语用学领域的调查。相比之下,对感觉-运动系统的研究包括“鸟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声道长度和共振频散”;鸟类学习歌曲;鲸类的声音方言分析以及海豚对人工制造声音的自发模仿;“灵长类动物的声音产生,包括下颌振荡的作用”;以及“人类的跨模态感知和手语与动物的单模态交流”。

它被提出作为 FLN 的一个经验假设的核心属性是“递归”:

所有的方法都同意 FLN 的一个核心属性是递归,归因于狭义句法...FLN 接受一组有限的元素,并产生一系列可能无限的离散表达式。FLN 的这种能力产生了离散无限(这也是自然数的特性)。 (HCF,第 1571 页)

HCF 没有明确规定 FLN 除了递归之外还包括什么。FLN 可能不仅包含实质性的普遍规律,还包括“递归”的形式属性。但无论在这个背景下“递归”是什么,显然它不是领域特定的,不像生成主义本质主义者早期讨论中所说的那样,它不仅适用于人类的自然语言,也不仅定义于特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上:它是人类理解算术(计数和后继函数)的形式和可能非自然语言的基础,也许还包括导航和社会关系。更恰当的说法可能是 HCF 将递归视为一种认知普遍性,而不是一种语言普遍性。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看出所谓的“语言能力”应该被称为“语言能力”:它更像是一种认知和交流的能力。

这种对语言领域特定性的放弃与早期语言先天主义研究中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画面在福多尔(1983 年)、巴尔科夫等人(1992 年)和平克(1994 年)的不同方式中得到了普及。然而,HCF 对 FLN 的讨论似乎倾向于认为人类语言能力具有独特的人类本质(尽管不是唯一的语言本质)。

FLN/FLB 的区分为早期生成主义的本质主义提供了一个(至少部分)关于人类语言能力的独特性的答案,并且以一种方式包含了古人类学、灵长类学和民族志学的许多实证发现,这些发现在新兴主义方法和新达尔文主义本质主义方法中都具有高度影响力。像平克这样的新达尔文主义本质主义者将接受语言能力涉及递归,但也将(与新兴主义者一样)认为人类语言能力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起源于语言交流的目的。

因此,多年来,那些紧密追随乔姆斯基的本质主义者已经改变了他们对核心主题的称呼,从“语言能力”到“I-语言”再到“FLN”,而这些术语所表达的概念都略有不同。特别是,它们与之相对立的概念在每种情况下都有所不同。

采用 HCF 所描述的 FLN/FLB 区分的生成本质主义者面临的挑战是确定能够支持 FLN“产生离散无限”的假设的经验数据。这意味着要回答一个问题:无限离散的是什么?HCF 写道,FLN“接受一个有限的元素集合,并产生一个潜在无限的离散表达式数组”(第 1571 页),这表明在数学意义上必须有一个递归过程,可能是将词这样的原子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内部复杂的元素,如句子(“数组”可能应该被理解为“集合”的误称)。但然后他们说,有些令人费解:

然后,这些离散表达式中的每一个都会传递给感觉-运动系统和概念-意图系统,这些系统在语言使用中处理和详细说明这些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表达式都是声音和意义的配对。(HCF,第 1571 页)

但感觉-运动系统和概念-意图系统是有机体的具体部分:肌肉、神经、发音器官、感知通道和神经活动。每一个“潜在无限的数组”如何“传递给”这样的具体系统而不需要花费潜在无限的时间?HCF 可能是指对于 FLN 定义为良构的任何一个表达式,都有可能将其用作声音和意义配对的基础。这更接近于经典生成本质主义观点,即语法生成了一个无限的结构描述集合;但这不是 HCF 所说的。

在根本上,HCF 是一部辩论性的作品,旨在将其所提倡的观点确定为有价值的,而将其他语言学方法视为无用的。

在我们关注的现代语言学的各种变体中,术语“语言”被用来指代心智/大脑的内部组成部分(有时称为内部语言或 I-语言)。然而,这种生物学和个体基础的用法仍然有很多可以解释(和误解)的地方。例如,一个神经科学家可能会问:在最广义上使用语言时,人类神经系统的哪些组成部分被招募了?因为认知的任何方面似乎至少在原则上可以通过语言来访问,对这个问题的最广义回答可能是“大部分”。甚至情感或认知的方面,如果不容易用语言表达,也可能受到基于语言的思维过程的影响。因此,这个概念过于宽泛,没有太多用处。(HCF,第 1570 页)

很难将其视为对语言学方法的任何其他观点的声称,这些方法关注的是可以归类为“E-语言”的任何内容,都应该被视为无用。

一些外在主义者和新兴主义者实际上拒绝了人类语言能力产生“潜在无限的表达方式”的观点。实证倾向的计算语言学家经常指出,在实践中,只会有有限数量的句子需要处理(尽管这些人可能低估了所涉及的有限集合的巨大性)。自然而然地,对于那些根本不相信说话者头脑中存在生成语法的人来说,说话者头脑中不存在生成无限语言的语法(有关无限假设的科学建模视角,请参见 Nefdt 2019c)。外在主义者和新兴主义者倾向于认为,HCF 所假设的“离散无限”更有可能是生成主义者对语言能力的生成模型(I-language 或 FLN)的一个属性,而不是人类心智/大脑的一部分。这并不意味着非生成主义者否认实际语言使用的创造性,或者(当然)他们认为英语有最长的句子。但他们可能会否认语言的生产力或创造力与数学中递归的概念之间的联系(请参见 Pullum 和 Scholz 2010)。

HCF 关于 FLN 如何“产生”或“生成”特定“数组”的言论假设语言通过其生成器明确而明确地个体化。他们似乎致力于认为关于在特定说话者的头脑中确切存在哪个生成器的问题确实存在一个事实。新兴主义者倾向于不以这种方式个体化语言,并且可能完全拒绝生成语法,因为这种方式被认为是不合适或不可接受的“形式主义”。他们满足于普通概念中的语言是模糊的,并且语言理论的任务不是解释语言是什么,就像物理学家解释物质是什么一样,或者生物学家解释生命是什么一样。特别是新兴主义者对于识别生成器或个体化语言不太感兴趣,而是对促进语言交流的组成能力进行探索,并了解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同样,外在主义者对表达式的语言结构感兴趣,但对于它们的离散无限性的观点几乎没有用处,这个观点在经验上是不可支持的,除非将理论的简洁性和优雅性视为经验问题。他们关注语言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将一组表达式作为一个整体语言来看待,至少不以给予语言明确的基数的方式。典型的外在主义者 Zellig Harris 明确指出,不将话语集合视为有限的原因是由于生成的语法的优雅性:“如果我们坚持有限的语言,我们将不得不在我们的语法中包括几个高度武断和数值条件”(Harris 1957: 208)。在他看来,无限性是在一个整洁而最大程度优雅的方式中建立一个生成句子的语法的一个不重要的副作用,而不是语言的一个发现属性(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Pullum 和 Scholz 2010)。

2.4 语言本体论

并非所有本质主义者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是心智或人类的方面。有些人不将语言视为心智或人类的东西,当然也不认为语言学家在认知心理学或神经生理学的问题上工作。关于语言的本体论的辩论在文献中出现了三个主要选项。除了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心灵主义外,卡茨(1981 年)、卡茨和波斯特尔(1991 年)以及波斯特尔(2003 年)提出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替代方案,最后,德维特(2006 年)提出了名义主义。

然而,卡茨的三分法已不再是语言本体论的最新特征。首先,卡茨式语言学的形而上学几乎没有任何现存的拥护者。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语言形而上学家试图将关于自然语言的基础和形而上学的辩论重新置于数学哲学的范畴之内(参见卡茨 1996 年)。但即使这一举措是合法的,它也只会打开一系列可能性,包括名义主义(菲尔德 1980 年;阿祖尼 2004 年)、结构主义(赫尔曼 1989 年;夏皮罗 2007 年;内夫特 2016 年)以及以直觉主义的形式出现的心灵主义。例如,尽管理查德·蒙塔古经常被认为认为语言学可以被视为数学的一个分支,但他是否支持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尚不清楚。德维特(2006 年:26)以以下方式描述了“方法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

通常方便地将这些理论所假设的对象称为类型而非标记,仿佛它们是柏拉图式的对象,但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当问题变得严重时,这些对象是时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Devitt 的名义主义或“语言观念”在最初的 Katz 三分析时并不存在。他认为语言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研究语言如何被语言社群使用,并将句子视为“理想化的符号”。Devitt 的“语言观”(与“心理观”或乔姆斯基的心理主义相对)声称语法映射到语言产出的行为,而说话者通常对此一无所知。

Katz 认为乔姆斯基在 20 世纪 60 年代批评美国结构主义者时,已经驳斥了名义主义。但是,Katz 认为乔姆斯基没有注意到概念主义与名义主义有许多相同的缺点,因为它也将语言局限于时空(存在于有限的人类大脑中)。由于当代极简主义理论与早期的本体论承诺相同,Katz 的论点可能也适用于它们。通过排除法的论证,Katz 得出结论,只有形而上学主义仍然存在,并且必须是正确的观点。但这是一个错误的三分法,除了早于 Devitt 更具哲学基础的名义主义之外,它还未考虑到语言多元主义。

最近多元主义的拥护者包括 Stainton(2014)和 Santana(2016)。Santana(2016)主张基于所有主要的基础方法,包括社会语言学本体论,来构建自然语言的多元本体论。他的方法在通过“语言概念在语言理论和实践中扮演的角色”(Santana,2016:501)的视角下,通过自然主义的方式提出本体论问题。

萨坦纳(Santana)首先将讨论分为两个相关问题,一个是科学问题,另一个是元科学或者用他的术语来说是“描述性”和“规范性”。他声称:“[l]anguage,科学概念,因此在描述上是语言学家将作为他们的主要研究对象的任何东西,在规范上是他们应该研究的任何东西”(Santana,2016:501)。最终,他主张基于每个观点的不可消除的地位来统一各种本体论(以这种方式与 Katz 的消除策略相对立)。

Stainton(2014)同样提出了一种多元本体论,但采用了更加交叉的方法。他的额外论证与所有观点的兼容性有关。这个论证是对 Postal(2003,2009)关于与心理主义、柏拉图主义、物理主义和公共语言观点相关的各种本体论不兼容性的直接反驳。Stainton 以这种方式开始了多元主义的辩护。

对于多元主义来说,有一个明显的反驳,即“语言学”是一个具有属于不同本体论范畴的部分的复杂现象。这并不奇怪,因为即使“数学”也是如此:两只完全物理的狗加上另外两只完全物理的狗等于四只狗;肯定存在将 26 乘以 84 的心理运算,思考 7 的平方根的心理状态等等。(2014:5)

他反对不相容性的主要论点,并支持交集性,是因为前者基于对“心理”、“抽象”甚至“物理”这些术语的模棱两可的理解。一旦这种模棱两可的理解被澄清,就会有理由认为混合本体论对象是合法的。论证认为,欣赏自然语言的微妙的物理、心理和他所称的“抽象化”本质将消除对本体论不一致性的担忧,并为交集性打开大门。考虑一下这一类对象的其他成员。

的确,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这样的混合对象:心理文化类别(例如餐桌、鞋类、篝火、人类、垂钓等);知识产物(大学文凭、驾驶执照、加拿大元等);以及机构(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与哲学系、迪士尼乐园等)(Stainton,2014:6)。

尽管对语言本体论的兴趣有所下降,哲学家们最近在语言哲学的一个子领域中探讨了这一辩论,特别关注词语。在哲学中,最近有一场关于 Rey(2006 年,2020 年)所称的“标准语言实体”(SLEs)或词、句子、语素和音素类型的哲学辩论。然后,Rey 定义了一种被称为“物理符号主义”或 PT 的立场,即 SLEs 可以与物理(声学)时空现象相对应。他认为 SLEs 与他可靠的本田车不具有相同类型的存在方式。实际上,他认为它们是“有意义的不存在”(借用自布伦塔诺,请参阅 SEP 条目“布伦塔诺的判断理论”,还请参阅有关“有意义的不存在”部分的条目“关于意向性”)或纯粹意向性对“代表”一词的使用,指的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虚构。根据他的观点,语言理论只承认名词、动词、动词短语等的意向内容,其中“(有意义的)内容是我们在使用‘代表(x 的)表达’这个习语时理解 x 是什么,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 x”(2006 年:242)。

在语言学中,关于短语和词汇等实体的性质已经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例如,Ross(2010)认为词性的概念是模糊的。同样,Szabó(2015)反对按照常见的句法学方法通过分布分析来确定词性的观点。相反,他提出了一种基于谓词逻辑的语义方法,旨在直接模拟主要的词汇类别,其中的目标是基于开放类常量。他声称,这样做可以减少语法和逻辑之间的差距。因此,名词不再成为与分布定义的句法对象相对应的类型,而是成为用于引用的开放词汇常量,因此语义子句只需要涉及一个普遍量词和一个根据引用指定的变量。另一方面,动词是用于断言的常量(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 Szabó 2015 和 Nefdt 2020)。对于 Haspelmath(2011)来说,一个核心问题是词汇的概念。他确定了十个形态句法标准,认为它们是最佳候选项,而不是似乎较差的语义或音韵选项。他证明了所有这些标准都不足以支持,结果之一是“词汇完整性的概念得不到很好的支持,不应该用来解释语法现象”(Haspelmath,2011:33)。词汇的概念,尽管直观和核心,但经过进一步的审视仍然不清楚。然而,在语言学中,人们对解决这个问题持续抱有希望,认为其中有着比实质性不存在更重要的东西。Haspelmath 认为这是一种徒劳的希望,并将其归因于正字法对语言学研究者思维的影响。

传统上,哲学家们对 SLE 的形而上学一直感兴趣,特别关注词语的本体论地位。有趣的是,这些文献展示了关于语言本体论的基础性辩论的变化。正如米勒(2020)所指出的:

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有些侮辱,有些鼓舞人心,而词语对于沟通至关重要。词语本体论的目的是确定哪些实体(如果有的话)可以扮演这些角色并具有(或实例化)这些属性。(2)

然而,所提倡的立场比原始的卡茨三分法所暗示的要更加微妙。它们通常从以下方式表达的词语个体化问题开始:

想象以下这句话:玫瑰是玫瑰是玫瑰。这句话中有多少个词?如果我们只计算词本身,而不是它们的实例,答案是三个:玫瑰、是、和一个。如果我们计算纸上看到的具体实例,答案是八个。然而,这句话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抽象类型;一系列的形状。(Irmak, 2019: 1140)

引入了更多复杂性的是对诸如“color”和“colour”这样的词的引用。在这里,观念是一个词的音韵特征是其身份的指南。但在其他情况下,这种方法是失败的。

现在来看看名字 MOHAMMED。由于阿拉伯语不标记元音,这个名字在英语中以各种方式被转写,其中一些转写存在重要的差异:例如,“Mohammad”和“Mehmood”。即使我们知道它们源自同一来源,这两种形式之间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对它们是同一个名字的直觉并不明确。在拼写上的差异到什么程度上与词的身份一致?(Gasparri, 2021: 594)

词语个体化超越了这一初步的描述,而且在他们的形而上学追求中,很多观点如何直接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并不总是清楚的。例如,通常在文献中没有提到的问题,但似乎同样重要的是,“They poured pitch all over the parking lot”中的“pitch”和“The players swarmed the pitch after they won the game”中的“pitch”是否是不同的词语。不同句法类别中的词语呢,比如“watch”(计时设备)和“watch”(观察)?“ain't”、“isn't”和“aren't”是不同的词语吗?像“toy”和“toys”这样的屈折形态的简单情况呢?

根据 Nefdt(2019b)的观点,一个词语的身份与其在句子结构中的角色有关。在这种情况下,“ain't”和“isn't”被视为相同的词语(至少在单数用法中),但“watch”(名词)和“watch”(动词)则不是。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他的观点可能允许“truck”和“lorry”这样的词语的身份。

有两个强大但独立的传统都可以声称是“接受的立场”。在语言学中,将词语视为词素或心理词典条目是司空见惯的(包括对意义、不规则形式和选择性标准的规定)。大多数入门教材都假设了这种情况。另一方面,在哲学文献中,经常假设一种温和或方法论的形而上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词语可以分为类型和标记,前者缺乏具体的时空特征,后者以某种方式实现这些形式。

后一种直觉似乎是对词汇本体论的大多数观点的特征。Bromberger(1989)定义了他所称之为“柏拉图关系原则”或允许我们在观察和判断一些词汇标记后将属性归因于类型的原则(Bromberger 1989, 62)。而 Bromberger(1989, 2011)代表了古典语言哲学方法在这些问题上的巅峰。在更形而上学的模式下,David Kaplan(1990, 2011)构建了一个完全唯物主义的提案,其中词汇以阶段和持续体的形式建模:

根据我的提议,话语和铭文是词汇的阶段,它们是由这些人际阶段以及一些更神秘的个人内部阶段组成的持续体。(Kaplan 1990: 98)

对他来说,个体化词汇的是用户的意图(参见 Cappelen(1999)对意图解释的反对)。不幸的是,尽管 Kaplan 的提议很有趣,但它并没有直接反映在语言学理论上。事实上,他观点的一个主要批评,由 Hawthorne 和 Lepore(2011)提出,是它未能解释那些由派生形态学保证存在的未实例化的词汇类型,无论它们是否在现实世界中被标记或命名。其他值得注意的观点包括 Wetzel(2009)的柏拉图主义(参见关于抽象对象的 SEP 条目)和 Szabó(1999)的表征/名义主义观点。

语言哲学最近在哲学界引起了重新关注,尤其是在本体论问题上。例如,Miller(2021)试图将束论应用于词的个体化和识别的任务。Irmak(2019)认为词是抽象的艺术品(类似于 Katz 和 Wetzel),但坚持认为它们更类似于音乐乐谱或虚构作品,具有时间组成部分(他称之为“时间抽象体”)。Mallory(2020)主张词实际上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对象。然而,他选择了一种行动理论方法,其中令牌提供了执行动作类型的指令,我们对“词”的正常理解应该与这些类型相对应。他的观点明显是自然主义的,并侧重于从当代语言学理论中得出的词的概念。类似地,Nefdt(2019b)提供了对 SLE 的数学结构主义解释,其中词的定义与短语和句子的本体论连续。在这里,他追随 Jackendoff(2018),后者使用模型论(Pullum 2013)或基于约束的语法形式主义来论证词和语言规则之间的连续性。换句话说,这两位作者拒绝了词在某种程度上是独特实体,需要不连续解释的观点。Gasparri(2020)认为多元论是词的本体论更坚实的基础。他评估了像 Miller 的“束论”观点和像 Irmak 的因果历史解释之类的观点,然后提出了一种替代性观点,即“有多种认识上有价值的思考词性质的方式”(608)。

当然,这些都是复杂的问题,它们提供了一种透视镜,用以欣赏关于语言本体论的旧时辩论,但具有当代和更加专注的风格。并非所有从事词语哲学研究的作者都认为语言理论的角色是核心的。因此,他们的工作可能与之相关,但并不完全符合语言哲学的要求,因为在这里,语言哲学被视为哲学科学的一个子领域。相比之下,我们专注于那些在 SLE 本体论中直接涉及语言理论的作者。这里提到的各种本体论观点与以外在主义、新兴主义和本质主义来描述语言理论的特征之间也没有明确的映射关系。没有任何特定的形而上学观点能够统一我们三个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并非所有的外在主义者都倾向于名义主义;许多新兴主义者以及大多数本质主义者认为语言学是关于心理现象的;而我们的本质主义者包括卡茨的形而上学观点以及乔姆斯基的“我-语言”倡导者,而多元论者则包含了以上所有观点的一些方面。

2.5 语言理论的组成部分

语言学家对语言研究的组成部分的概念与哲学家的概念(即使是语言哲学家的概念)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差异。首先,语言学家通常对语言形式的细节本身非常感兴趣。其次,语言学家对整个主题领域感兴趣,如短语的内部结构、发音的物理学、词类变化等形态特征、特定词汇的词汇信息等等,这些主题通常没有太多哲学上的回报。第三,语言学家关注语言的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句法与语义的确切方式,音韵和句法事实之间的关系等等。

关于形式,哲学家们广泛地遵循莫里斯(1938 年)的观点,这是符号学的基础性著作,并在某种程度上参考皮尔斯(参见 SEP 条目:皮尔斯,符号学),将语言理论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 语法,它处理符号的形式;

  • 语义学,它处理符号与其指示物之间的关系;

  • 语用学,涉及解释符号的情境化使用。

相比之下,语言学家们遵循 Sapir(1921)和 Bloomfield(1933)的观点,对句法组成部分进行了比莫里斯或皮尔斯更详细的处理,并区分了至少三种语言形式:语音形式(音韵学),词汇形式(形态学)和句子形式。(如果句法是关于一般表达形式的,那么这些中的每一个都将是莫里斯句法的一个要素。)

一般来说,新兴主义者否认语义和语用之间存在区别,这在哲学中是足够熟悉的立场:例如,奎恩(1987:211)认为“语义和语用之间的分离是一个有害的错误。”而那些像后期维特根斯坦一样专注于意义作为使用的理论家通常会否认可以将语义与语用分开。保罗·霍珀和桑德拉·汤普森等新兴主义者也持有这样的观点:

[W]hat is called semantics and what is called pragmatics are an integrated whole. (Hopper and Thompson 1993: 372)

一些本质主义者,尤其是乔姆斯基,也否认语义学可以与语用学分离,但与新兴主义者不同(他们认为语义学-语用学是语言学理论的起点),乔姆斯基(正如我们在 1.3 节中简要提到的)否认语义学和语用学在语言学中有任何作用:

看起来,其他认知系统,特别是我们关于世界上事物及其行为的信念系统,在我们对意义和指称的判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一种极其复杂的方式,并且并不清楚,如果我们试图分离我们在非正式用法甚至在技术讨论中称之为“语言表达的意义”的纯粹语言组成部分,还会剩下多少(乔姆斯基 1979 年; 142)。

关于词语或短语与说话者所认为的指称对象之间关系的理论解释,乔姆斯基说:“我认为这样的理论应该被视为语法的一种变体”(乔姆斯基 1992 年:223)。

并非每个本质主义者都同意乔姆斯基在这一点上的观点。许多人认为每个理论都应该包含一个产生意义的语言组成部分,就像许多语言哲学家认为存在这样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一样。通常情况下,尽管不总是如此,这个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句法特征化句子的值的真理理论解释。这通常涉及将自然语言句子翻译成某种介于自然语言和真理理论之间的表示,可能是一阶逻辑的增强版本,也可能是高阶内涵语言。以这种方式研究语义的本质主义者通常同意乔姆斯基的观点,认为语用学在语言学理论中的作用很小。但是他们将语义与语用学分开,使得语义在语言学本身中具有合法性,而不仅仅是在心理学或社会学中。

然而,这些本质主义者以及新兴主义者在对“句法-语义界面”的态度上与经典哲学逻辑存在重要区别。不受语言学强烈影响的语言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往往直接从自然语言句子到其“深层逻辑”表示进行推导,可能是通过“语义直觉”或对涉及的真值条件的直观理解。例如,他们可以直接从(EX1)推导到(LF1):

(EX1)

每个语言学家都钦佩梵尼。

(LF1)

∀x(语言学家(x) ⊃ 钦佩(x, p))

而从那里也许可以到达对其真值条件的模型论描述。另一方面,语言学家的目标是描述(EX1)和(LF1)之间的关系。从语义倾向的本质主义者的角度来看,问题是:语言理论的句法组成应该如何书写,以便可以分配语义值(或“逻辑形式表示”)?从某些新兴主义观点来看,问题是:一个表达的语义属性和交际功能如何解释其句法属性?

对于外在主义者来说,情况可能不太清楚,至少对于那些将语义值与邻近词汇的分布等同起来的人来说(有一种传统观点认为同义性等同于在所有上下文中可以进行替换而不影响可接受性)。

事情通常比(EX1)所暗示的要微妙和棘手得多。哲学家们认为自然语言句子(EX2)具有两种逻辑形式,(LF2a)和(LF2b):

(EX2)

每个语言学家都钦佩一个哲学家。

(LF2a)

∀x(语言学家(x) ⊃ ∃y(哲学家(y) ∧ 钦佩(x,y)))

(LF2b)

∃x(哲学家(x) ∧ ∀y(语言学家(y) ⊃ 钦佩(y,x)))

但对于对句法-语义界面感兴趣的语言学家来说,需要解释一下(LF2a)和(LF2b)如何与(EX2)相关联。这可能是一种规则从(EX2)的句法表示中推导出(LF2a)和(LF2b)的方式,正如一些倾向于语义的本质主义者所提出的,或者是一种解释(EX2)的句法属性的方式,从(LF2a)和(LF2b)所代表的意义事实中推导出来,正如一些新兴主义者所希望的那样。但它们应该以某种方式相互连接是语言学家通常认为不可商议的事情。

3. 语言学方法论和数据

不同数据收集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在 20 世纪初到中期的语言学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Voegelin 和 Harris(1951: 323)讨论了几种用于区分美洲印第安语言和方言的方法:

  • 非正式引导:向知情人询问对表达式的元语言判断。[例如,“这个句子语法正确吗?”“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

  • 语料库收集:收集一系列自然发生的话语。

  • 受控实验:以某种直接衡量其语言能力的方式测试信息提供者。

他们指出,人类学语言学家博阿斯和萨皮尔(我们认为是原始新兴主义者)使用了“询问信息提供者”的非正式引导方法,将问题“直接提给信息提供者的感知而不是直接提给数据”(1951 年:324)。布卢姆菲尔德(原始外在主义者)则主要通过收集语料库来研究美洲印第安语言,偶尔使用单语引导。

如今,本质主义者的首选方法是非正式引导,包括自身引导。尽管过去 60 多年来,关于收集说话者及其语言使用数据的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体策略并未改变:数据仍通过引导元语言判断、收集语料库材料或直接对说话者的反应和行为进行心理测试来收集。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这些技术有不同的偏好,但重要的是要理解,无论哪种倾向的支持者都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之一来收集数据。本质主义者、新兴主义者和外在主义者在数据的解释和使用上的差异与他们对数据的收集方式一样大。

在语言学中,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数据收集的方法论问题。由于通过直接客观实验测试被试者来收集数据是社会科学、心理学、医学和生物学中常见的做法,我们在这里只谈一点,而将重点放在以下五个关于数据的问题上:

  1. 对语言直觉作为语言数据的使用的争议;

  2. 语法性和可接受性判断之间的差异;

  3. 用于测量可接受性判断的尺度之间的差异;

  4. 关于非正式判断引导方法可靠性的争论;以及

  5. 关于语料库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问题。

3.1 语言直觉上的尖刻争论

在语言学界,关于使用语言直觉(引发的元语言判断)作为数据以及如何收集这些数据的争论已经持续了 45 年,这些争论常常带有持久的、激烈的、常常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争议。这些争议之所以引人注目,仅仅是因为它们的毒舌口吻相当一致。

在极端情况下,许多新兴主义者和一些外在主义者将争论描述为语言直觉是否应该作为语言理论的证据。而许多本质主义者则将其描述为是否真的需要除了语言直觉之外的任何东西来支持语言理论。

辩论的焦点是 Essentialists 对心理语法的概念,因为语言直觉通常被理解为语言的内隐知识的结果。否认说话者具有先天特定领域语法(能力、I-语言或 FLN)的 Emergentists 对使用直觉报告作为语言数据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反对意见 - 尽管 Devitt(2006)提供了一种不基于推断的内隐知识的能力语法的语言直觉解释。以下段落是 Emergentist 对“直觉”(引发的判断)的批评的代表:

生成语言学家通常对证明他们理论构建的现实性的要求作出回应,声称除了理论能够解释从母语者那里引发的语法判断模式之外,不需要其他证据。这种回应在两个方面都是不令人满意的。首先,这些判断本质上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元认知的色彩...其次,判断的结果(或引发的话语的分析)总是涉及当前生成理论变体之间的某种区别,而不是涉及其基本假设。(Edelman 和 Christiansen 2003: 60)

在生成语法分析中,实际用于此目的的数据几乎总是分离的句子,分析者是临时编造的,而不是由真实人在真实语境中产生的话语...与这些方法论假设和选择截然相反,认知功能语言学家将自然语言理解和使用的所有方面作为他们的研究对象...他们(尤其是功能取向更强的分析者)将不是从内省中得出的分离的句子,而是从自然发生的话语中提取的话语或其他较长的序列作为他们数据的重要部分。(Tomasello 1998: xiii)

[T]he journals are full of papers containing highly questionable data, as readers can verify simply by perusing the examples in nearly any syntax article about a familiar language. (Wasow and Arnold 2005: 1484)

这是一种常见的新兴主义反对意见,即语言直觉(被视为对表达的可接受性进行调查判断的报告,而不是语法性)是糟糕的数据点,因为它们既不是使用数据,即它们是元语言的,也因为它们是语言学家对虚构例句的判断。从新兴主义观点来看,它们既不是语言使用和人类交际能力的明确和直接证据,也不是语言学的主题。进一步的反对意见是,理论家们将它们作为唯一的证据,排除了其他所有类型的证据。例如,

[形式语言学]继续坚持认为,它收集数据的方法不仅适当,而且优于其他方法。偶尔,句法学家会承认没有一种数据类型是特权的,但实际上,领域中的人们的行为与这种让步不符。看看任何关于形式句法的最新文章,看看除了理论家的判断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数据构成了论证的基础。(Ferreira 2005: 372)

“正式”是 Emergentist 对生成语言学的简称。值得注意的是,Essentialists 将各种可接受性判断归为“直觉”一词下,掩盖了重要的差异。原则上,(i)对证据有利益的语言学家的判断,(ii)在句法理论方面有经验但对问题无利益的语言学家的判断,(iii)接受过语言学家感兴趣的判断类型培训的非语言学家母语使用者的判断,以及(iv)语言学上天真的母语使用者的判断之间可能存在重大差异。

许多 Emergentists 反对这四种直觉报告,理由是它们不是语言使用的直接证据。例如,常见的反对意见是基于以下观点:

[T]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们实际产生和理解的语言。使用中的语言是我们确定语言系统的性质和具体组织的最佳证据。因此,理想的基于使用的分析是从对这些使用数据(称为语料库)的观察中得出的……由于语言系统与使用密切相关,因此语言理论应该以对实际语言使用数据的观察为基础。(Barlow 和 Kemmer 2002,引言)

但是,语言学家对自己判断的报告的集合也被 Emergentists 批评为“坐在椅子上收集数据”或“通过内省收集数据”。所有各方都倾向于将这种数据收集称为“非正式” - 尽管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判断。

另一方面,Essentialists 倾向于否认单独使用使用数据作为充分证据:

五十多年来,生成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通过判断引发的假设形成和经验证实的标准生成方法可以带来丰富的语言学发现和解释。在许多情况下,它产生了良好且可复制的结果,这些结果不容易通过其他数据收集方法(如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获得...考虑到寄生间隙结构在语料库中极为罕见...这些分布现象完全无法通过任何非内省、非引发的数据收集方法提炼出来。语料库数据简单地无法提供这样一个详细的图景,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哪些是合法的,更关键的是,哪些是不合法的特定结构。(den Dikken 等人,2007 年:336)

而实质主义者似乎经常否认他们犯了新兴主义者所指控的罪行。例如,乔姆斯基似乎在声称可接受性判断是性能数据,即使用的证据:

可接受性是属于性能研究的概念,而语法性则属于能力研究... 就像可接受性一样,语法性无疑是一个程度问题... 但语法性和可接受性的标度并不重合。语法性只是决定可接受性的许多因素之一。(乔姆斯基 1965 年:11)

乔姆斯基的意思是否认可接受性判断是语言能力的直接证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引发的可接受性判断是语言使用的直接证据。

至于“坐在椅子上”收集方法的指责,一些本质主义者声称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和更受控制的实验方法一样好。例如,Sprouse 和 Almeida 报告:

[W]我们通过正式测试来自一本流行的句法教材(Adger 2003)的所有 469 个(独特的,美国英语)数据点,使用 440 个天真的参与者,两个判断任务(数量估计和是与否),以及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分析(标准频率主义测试,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贝叶斯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和正式实验方法之间的最大差异为 2%。这表明...这 469 个数据点的最小复制率为 98%。(Spouse 和 Almeida 2012,第 609 页,摘要)

这可以被理解为无论是本质主义者仅仅咨询自己的直觉,还是仅仅在无争议的教科书案例中咨询自己的直觉。前者比后者更具争议性。

人们也可以想知道,在初级教科书中呈现的主要数据中,2%的错误率是否真的合适。如果一本地理教科书错误地标识了美国大陆上 2-3%的河流,或者给出了错误的位置,或者错误地报告了它们的长度,那么它将失去我们的信任。类似的说法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领域的任何初级教科书:一本初级英国文学教科书错误地标识了所讨论书籍中 2%的作者,或者他们的出版年份等等。

最后,辩论的双方都对对手进行了人身攻击。以下是一个关于紧急主义者的典型人身攻击或者你也是攻击的例子,以捍卫基本主义者构建的例子:

[关于“坐在椅子上收集数据”的指控] 意味着生成语法中有一些固有的东西,邀请该框架的支持者根据一个人的判断构建句法理论。这与事实相去甚远。认知和功能语言学的大部分出版物都遵循同样的做法。当然,许多后者在修辞上谴责使用语言学家自己的直觉作为数据。例如,在……一本重要的认知功能语言学论文集中,……只有两位贡献者……呈现了自然话语的片段,甚至没有填满一页的文字。所有其他的贡献者都使用语言学家自己构建的例子。在认知语言学中几乎很难找到任何使用多个信息源的工作(功能语言学家稍微好一些)。无论理论归属如何,对于这个领域来说,将生成主义者归咎于(不管好坏)是标准做法,几乎是不诚实的。(纽迈尔 2007:395)

显然,一些新兴主义者在实践中使用了虚构的例子来测试他们的理论,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这种做法提出的任何有力的一般反对意见无效。我们需要对方法论问题做出决策,而不仅仅是喊一声“你也这样做了!”。

鉴于彼此观点的不容忍和这些辩论中的交叉对话,人们很容易认为新兴主义和本质主义在语言数据的计算上是根本不兼容的,因为它们的差异基于对语言学主题的不同观点以及语言理论化的现象和目标。毫无疑问,对立的双方认为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不相容的。但这个结论可能过于仓促。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试图指出一种可能改善争议的方式,即使不能裁决。

3.2 语法性和可接受性判断

接受 Chomsky(1965)的能力/表现区分的本质主义者传统上强调通过引发的可接受性判断数据(尽管他们不需要拒绝使用其他方法收集的数据)。但正如 Cowart 指出的那样:

在这种观点中,利用能力和表现之间的区别,表达可接受性判断的行为是一种语言表现形式。[生成本质主义] 语言理论在说话者的头脑中假设的语法并不对判断行使全面控制... 在形成句子判断时,说话者利用各种认知资源... 由此产生的[可接受性] 判断可能与我们希望它们反映的语法价值完全不同。(Cowart 1997: 7)

在标准的生成本质主义观点中,一个表达的语法性是由理想说话者的能力状态赋予的。但是,能力永远不能在没有潜在干扰的表现因素(如记忆)的情况下行使或使用。这意味着关于语法性的判断从来都不是通过信息提供者的判断直接可用于语言学家的:它们必须从可接受性判断(以及任何其他相关证据)中推断出来。尽管如此,本质主义者确实认为可接受性判断提供了关于语言能力性质的相当好的证据。事实上,非正式收集的可接受性判断数据的使用是 1965 年后本质主义实践的一个标志。

但是,认为只有本质主义者使用这样的判断是错误的。许多当代的外在主义者和新兴主义者虽然拒绝能力/表现区分,但在语言理论中仍然使用非正式收集的可接受性判断,尽管可能不用于理论测试。新兴主义者倾向于将实验收集的判断数据解释为反映学习的通信系统特征和一般学习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能数据。而外在主义者则将判断数据用于语料库清理(见下文)。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语言学家和人类语言学家(我们认为他们倾向于新兴主义观点)通常非正式地征求被试的判断,不仅涉及可接受性,还涉及社会和地区风格和变异以及意义。他们可能会问被试诸如“通常会说这个的人是谁?”或“在上下文 XYZ 中,X 是什么意思?”或“如果你可以说 WXY,你可以说 WXZ 吗?”(见 Labov 1996: 77)。

3.3 评估可接受程度的程度

生成语法给出了一组表达式的有限规范。心理语法,只要它对应于生成语法,可能被认为是使说话者能够(至少在原则上)绝对地知道一个字符串是否属于该语言的工具。然而,引发的元语言判断无争议地是一个程度问题。一个问题涉及到这些可接受程度应该如何衡量的尺度。

语言学家们在默默地使用大约半打级别和类型的可接受性尺度,并用前缀符号进行注释。最熟悉的是星号,最初只是用来标记单词串为不合语法的,即根本不属于该语言。其他前缀标记逐渐流行起来:

prefix近似的意义

#

语义异常:由于奇怪的意义而不可接受

%

受“方言”分裂的影响:只有一些说话者认为是语法正确的

但是其他注释已被用来表示某些句子的不可接受程度的渐变。这些标记没有经过科学验证或明确约定的含义,但是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慢慢地分配了像表 2 中的前缀来表示不可接受程度的程度。

prefix近似意义

(no prefix)

可接受,因此可能是语法正确的

?

可疑的可接受性,尽管可能是语法正确的

??

明显不可接受但可能是语法正确的

?*

不可接受到足以暗示可能是非语法的

*

不可接受到足以暗示明显是非语法的

**

极其不可接受,暗示极端的非语法性

表 2:用于标记可接受程度的前缀

这种标记通常以一种暗示序数尺度的方式使用,即在可接受性等价性或不可接受程度排名之外保持沉默。

相比之下,Bard 等人(1996 年:39)指出,可以使用区间尺度,该尺度还可以测量序数位置之间的距离。可接受性的区间尺度将测量字符串之间的相对距离-一个字符串比另一个更或更不可接受的程度。量级估计是一种在心理物理学中开发的方法,用于测量受试者对物理刺激的判断,以区间尺度表示。Bard 等人(1996 年)将这些方法改编为语言可接受性判断,认为测试依赖于细微的比较可接受性判断的理论主张需要使用测量的区间尺度。可接受性的序数尺度可以表示一个表达比另一个表达更不可接受,但无法支持关于更不可接受程度的定量问题。许多生成主义本质主义理论家一直在暗示违反不同的普遍原则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可接受性。根据 Bard 等人(34-35),因为“人们可以做出的判断的精细程度与可用于记录它们的符号集之间可能存在不成比例”,使用某个固定的尺度将不足以表示绝对程度的不可接受性。必须测量相对不可接受性的程度。这是通过询问信息提供者一个字符串比另一个字符串更不可接受的程度来完成的。

? < ?? < ?* < * < **

indicating absolute degrees of unacceptability. Degrees of relative unacceptability must be measured. This is done by asking the informant how much less acceptable one string is than another.

量级估计可以与非正式和实验方法的数据收集一起使用。而使用区间尺度测量的数据可以接受比仅使用序数尺度测量的数据更复杂的数学测试和分析,前提是有可用的定量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的两篇论文中,对将量级估计应用于可接受性判断的价值进行了直接挑战。Weskott 和 Fanselow(2011)以及 Sprouse(2011)都对 Bard 等人(1996)提出了批评。Weskott 和 Fanselow 将量级估计数据与二进制和 7 点量表上的标准判断进行了比较,并声称量级估计并不比其他判断任务提供更多信息,而且可能产生虚假的差异。而 Sprouse 根据心理物理学文献中最近对量级估计的形式化提出的实验证据表明,参与者无法进行可接受性的比率判断(例如,判断一句话是否正好是另一句话可接受性的一半),这表明量级估计任务可能提供与其他判断任务相同的区间级别数据。

3.4 非正式和实验性引导

争论关于非正式可接受性判断调查和收集方法的可靠性的一部分在于不同的本质主义者之间。经过实验训练的心理语言学家主张使用和改编已经在认知和行为科学中发展起来的各种实验方法来收集可接受性判断。虽然这场辩论经常被描述为哪种方法绝对更好,但更合适的问题可能是何时应该优先选择一种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那些倾向于较少实验控制的方法指出,有许多明确无争议的可接受性判断不需要被证明是可靠的。实验方法的支持者指出,许多所谓明确无争议的判断结果被证明是不可靠的,并导致了关于语言的错误经验概括。在不同的情况下,两者似乎都是正确的。

乔姆斯基经常表达他的观点,即行为科学中发展起来的实验数据收集技术在语言理论中既没有被使用也不需要。例如:

数据的收集是非正式的;在语音学之外,几乎没有使用实验方法或复杂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很容易地设计出来,并且在行为科学中被广泛使用。支持这种非正式程序的论点对我来说非常有说服力;基本上,它们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对于当今最关键的理论问题,不使用这些技术也完全可以获得大量关键数据。因此,我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语言学的工作缺少了行为科学的许多特征。(乔姆斯基 1969 年:56)

他还表示,使用实验行为数据收集方法在语言学中“将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1969 年:81)。

尽管许多新兴主义者——Sapir 的知识继承者——可能会接受“询问被调查者”的数据,但我们可能会期望他们倾向于接受在社会科学中发展起来的实验数据收集方法。毫无疑问,布卢姆菲尔德晚年所偏好的方法论的严格追随者会不赞成“询问被调查者”的方法。查尔斯·霍克特评论道:

语言作为一种习惯的集合,是一种脆弱的东西,容易在微风中发生微小的变化;这正是它的巨大力量的来源。但这也是为什么转换主义者(像我们其他人一样!)在使用自己作为被调查者时很难确定某些句子候选是否真正“符合他们的方言”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布卢姆菲尔德在实地工作中从不引导范例的原因,因为他担心他会在与外人交谈的人工条件下诱使他的被调查者说出在自己日常环境中永远不会说的话。(霍克特 1968 年:89-90,脚注 31)

我们可能期望布卢姆菲尔德放弃了他早期的温特心理倾向后,对任何可以被视为内省的方法持怀疑态度。我们也可能期望许多当代外部主义者更喜欢更多实验控制的方法。(我们将在下面看到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

Derwing(1973)是对乔姆斯基(1969)观点的早期批评者之一,即实验控制的数据收集是无用的;但是在任何重要程度上进行系统研究以排除可接受性判断数据中可能存在的混淆变量,几乎要等到 25 年后才开始进行。在巴德等人(1996)出现的同一年,卡森·舒茨(1996)发表了一篇专著,其中包含以下目标陈述:

我的目标是证明...语法判断和其他形式的语言直觉,虽然是语言理论的不可或缺的数据形式,但需要新的收集和使用方式。我们已经了解到判断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但我并不建议放弃它们,而是努力解释它们的不稳定性来源以及如何将其最小化。(1996 年:1)

在类似的思路中,韦恩·科沃特表示他想要“描述一系列实用方法,能够产生可靠的句子可接受性模式数据。”他观察到,句子可接受性判断收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因为似乎没有一致的共识关于如何收集判断,除了对于以语言学家咨询自己的直觉和第一个方便的知情人的宽容(我们可以称之为“嘿,莎莉”方法)。 (科沃特 1997 年:2)

舒茨也表达了在认知科学中使用实验方法的重要性:

语言哲学

[M]y claim is that none of the variables that confound metalinguistic data are peculiar to judgments about language. Rather they can be shown to operate in some other domain in a similar way. (This is quite similar to Valian’s (1982) claim that the data of more traditional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have all the same problems that judgment data have.) (Schütze 1996: 14)

The above can be read as sympathetic to the Essentialist preference for elicited judgments.

关于非正式判断收集方法的 Schütze 和 Cowart 的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点:

  • 在语言学中,对于什么算作非正式方法并没有真正的一致意见(尽管需要注意的是,Sprouse 和 Almeida 在 2012 年对于咨询自己的语法直觉这种非正式方法更加舒适)。

  • 可接受性判断数据的收集与其他类型的心理数据一样容易受到外部变量的影响。

  • 在非正式判断收集中,判断样本可能存在偏见。

  • 在非正式的判断收集中,常常没有控制实验者偏见。

  • 判断材料通常没有经过精心准备,以呈现一个相关、井然有序、对比鲜明的最小对集合。

  • 可以通过在一段时间内收集来自同一说话者的判断来控制一次性说话者判断的不稳定性。

虽然 Schütze(1996)和 Cowart(1997)对传统的 Essentialist 非正式引导方法持批评态度,但他们的主要关注点是展示如何使 Essentialist 语言学的主张对非正式数据收集方法的合理抱怨变得不那么脆弱。总体而言,他们是 Essentialism 的朋友。Essentialism 的批评者以不那么友好的方式提出了类似的担忧,但重要的是要注意非正式方法可靠性的辩论也是 Essentialist 语言学内部的辩论。

3.5 非正式方法的实际含义

接受度判断数据的非正式方法常常被描述为过于随意。Ferreira 这样描述了非正式方法:

一个被预测为不符合语法的例句与另一个在所有相关方面被认为相似的句子进行对比;这两个句子构成了一个“最小对”。文章的作者提供了这样的判断,即被假设为不好的句子实际上是不符合语法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标注在例句上的星号来表示。但是,这种方法论存在严重的问题。被测试的例句可能由于其独特的词汇内容而具有特殊的属性。偶尔会提供第二个或第三个最小对,但没有尝试考虑必须解释和保持恒定的相关外部变量的范围,以确保没有一些相关的属性导致了判断上的对比。更糟糕的是,提供数据的“主体”并不是一个天真的信息提供者,而是理论家本人,这个人对句子是否被认为是符合语法的或不符合语法的有利害关系。也就是说,如果预测是错误的,这个人的理论将被证伪,这是一种潜在的偏见来源。(Ferreira 2005: 372)

(在 Ferreira 的文本中,“符合语法”和“语法性”可以理解为“可接受”和“可接受性”。)

这种批判性的描述是 Schütze 和 Cowart 试图改进的方法的典型示例。最近,Gibson 和 Fedorenko 这样描述了传统的非正式方法:

正如近年来经常被指出的那样(Cowart,1997;Edelman&Christiansen,2003;Featherston,2007;Ferreira,2005;Gibson&Fedorenko,2010a;Marantz,2005;Myers,2009;Schütze,1996;Wasow&Arnold,2005),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因为(a)实验参与者数量较少(通常为一个);(b)实验刺激数量较少(通常为一个);(c)研究者和参与者的认知偏见;以及(d)前文背景的影响(例如,研究者可能最近考虑过的其他结构)。 (Gibson 和 Fedorenko,2013)

尽管一些本质主义者承认了这些非正式方法可靠性的问题,但其他人实际上否认了它们的相关性。例如,Colin Phillips(2010)认为“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种频繁声称的说法,即松散的数据收集方法损害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他承认句法理论并非在认识论上都很好,但他补充说:“我只是认为这些问题不会通过几个评分调查来解决。”他得出结论: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被愚弄,认为非正式的判断收集是问题的根源,或者更加正式的判断收集将解决问题。(Phillips 2010: 61)

暗示非正式方法与受控实验方法一样可靠,这将是一个严重的指责,意味着像巴德、罗宾逊、索拉斯、科瓦特、舒茨、吉布森、费多连科等研究人员白白浪费了时间。但菲利普斯实际上似乎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他首先暗示非正式收集的数据实际上并没有对语言学造成伤害,其次警告语言学家们要小心被那些编造关于不可靠数据对语言学造成伤害的批评者“愚弄”。

菲利普斯所声称的伤害并未发生,与“主流语言学”(他指的是当前的生成主义本质主义框架称为“极简主义”)与认知科学中更广泛的兴趣无关,并且已经失去了“语言研究的主动权”。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菲利普斯是正确的:不能保证实验判断收集方法将解决极简主义理论与特定努力(语言描述、语言教学、自然语言处理或认知心理研究中的更广泛问题)无关的每一种方式。但这个观点与舒茨(1996 年)和科瓦特(1997 年)关于非正式方法的不可靠性所展示的内容无关。

菲利普斯并未完全接受乔姆斯基(1969 年)关于实验方法在数据收集方面无用的观点(他说:“我并不是要争论全面的数据收集研究在可接受性方面是毫无价值的”)。但他对非正式数据收集方法的辩护取决于这些方法是否对本质主义理论测试造成了损害:

我所阅读的批评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非正式直觉所造成的所谓损害的证据,而那些提供具体例子的人中,很少能提供关于非正式直觉所造成的所谓损害的清晰证据...

我特别质疑的是非正式(有时是粗心的)可接受性判断的收集是否真的阻碍了语言学的进展,以及更加谨慎地收集可接受性判断是否将成为未来进展的关键。

要么菲利普斯在提出一个令人惊讶的观点,即生成理论从未因明显不可靠的数据而走错方向,要么他在转移话题。除非明确确定了“损害”和“阻碍”的标准,否则菲利普斯并未提供任何关于数据收集方法的可测试假设。例如,菲利普斯忽视了舒茨(1996)观察到的两个语言普遍性违规的相对不可接受性的冲突判断对于政府与约束(GB)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理由是两组冲突判断及其分析“现在已经被大部分人遗忘,被对这类例子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的理论所取代。”但是,所提出的普遍性原则是 UG 的被废弃原则与不可靠数据对(现在基本上被放弃的)GB 理论产生的影响无关。一个方法论上的关注不能仅仅因为转向了一个抛弃了旧理论但保留了其方法的新理论而被忽视!

近年来,Bresnan(2007)声称许多理论主张可能是通过不可靠的非正式收集的句法可接受性判断来支持的。她观察到:

基于对孤立的、构造的例子的语言直觉的错误概括在语法的各个部分中都存在。它们经常严重低估了语法可能性的空间(Taylor 1994, 1996, Bresnan & Nikitina 2003, Fellbaum 2005, Lødrup 2006 等),反映了相对频率而不是范畴性的语法性(Labov 1996, Lapata 1999, Manning 2003),忽视了复杂的约束相互作用(Green 1971, Gries 2003)和处理效应(Arnon et al. 2005a, b),并未解决调查者偏见(Labov 1975, Naro 1980, Chambers 2003: 34)和社会干预(Labov 1996, Milroy 2001, Cornips & Poletto 2005)的问题。(Bresnan 2007: 301)

她的讨论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各种高度抽象的理论假设是通过基于不可靠数据的概括来进行辩护的。

对于那些接受认知和行为科学方法培训的本质主义者、外在主义者和新兴主义研究人员来说,关于非正式收集数据的接受对理论测试的危害的辩论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要使用可疑可靠性的数据来支持普遍语法或特定语言的语法理论呢?

可能可以从 Culicover 和 Jackendoff(2010)的著作中找到一些线索:

[T]理论家的主观判断在制定语言学理论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要求所有的歧义和语法性判断都要经过对天真受试者进行统计严格的实验,那将削弱语言学研究的能力。(Culicover 和 Jackendoff 2010)

担心的是,实验方法的使用消耗资源太多,会妨碍语言学理论的制定。但这将话题从在理论测试中使用可靠数据作为证据的重要性转变为仅使用实验收集的数据进行理论制定。我们不知道是否有人曾建议在假设发展或理论制定阶段语言学家应该避免直觉。当然,Bard 等人,Schütze,Cowart,Gibson&Fedorenko 以及 Ferreira 都没有这样说。相关问题涉及应该用什么数据来测试理论,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问题。

我们之前注意到有明确且无争议的可接受性判断,并且这些判断是可靠的数据。困难在于区分清晰、无争议和可靠的数据与仅在某个研究群体中看起来清晰、无争议和可靠的数据。现代数量社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拉伯夫采取了一种新兴主义方法,并在拉伯夫(1975 年)中提出了一套工作方法原则,用于裁决何时应该采用实验方法。

共识原则:如果没有其他理由,假设任何母语者的判断代表所有说话者的特点。

实验者原则:如果在内省判断上存在任何分歧,那些熟悉理论问题的人的判断不能被视为证据。

明确案例原则:有争议的判断应该显示至少包含一个言语社区中的一致模式,或者应该被放弃。如果不同的判断被认为代表不同的方言,应该对每个方言进行足够的调查,以显示每个判断在该方言中是一个明确的案例。(Labov 1975,引自 Schütze 1996:200)

如果我们接受“内省判断”是可接受性判断,那么 Labov 的经验法则就是何时使用实验方法的指南,尽管无疑需要进一步完善。然而,仔细制定这种方法论经验法则似乎更有可能提高语言数据的可靠性,并裁决这些似乎与任何特定的语言学方法论无关的方法论争议。

3.6 语料库数据

在语言学中,收集语料库数据的目标是识别和组织一份代表性的书面和/或口语样本,从中可以归纳出整个变体或流派的特征。在语言学背景下使用词语用法的一致性长期以来已被用于帮助翻译和解释特定作者(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的文学和神圣文本以及特定文本(例如托拉、旧约的其他部分、福音书、书信)。正式的文本批判、识别先前存在的口头传统,后来被编辑成圣经文本,以及作者识别(例如弄清楚哪些书信是保罗写的,哪些可能不是)开始于 19 世纪末。

随着计算机内存变得更加廉价,搜索和分析程序变得更快,用于收集、分析和搜索语料库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英语的第一个可搜索的计算机语料库,布朗语料库,于 1960 年代开发,包含了一百多万个词元。英国国家语料库(BNC)是一个平衡的语料库,包含了一亿多个词语——增加了一百倍的大小——其中 90%是从 1991 年到 1994 年出版的书面散文,10%是口语英语。在 2005 年至 2007 年期间,英语(ukWaC)、德语(deWaC)和意大利语(itWaC)的十亿词语语料库发布——比布朗语料库大一千倍。而整个万维网可能包含大约一千倍于此的内容——大约一万亿个词语。因此,语料库语言学在五十年间从兆字节的数据(约 103kB)发展到了太字节的数据(约 109kB)。

正如关于可接受性判断数据的一个核心问题涉及其作为关于语言或个体言语的经验概括的证据的可靠性一样,关于语料库数据收集的一个核心问题涉及它是否代表了所声称代表的语言变体。一些语言学家将代表性的标准定义为:只有在不同体裁(对话、非正式写作、新闻、文学等)、地区变体或其他方面之间进行了仔细平衡的语言使用样本集合才被称为语料库。

但是语料库有很多不同种类。有些只是来自个别来源的大量文本编译,例如记录报纸或万维网,这些编译足够大,以源的多样性作为代表性的替代品。例如,一亿字的报纸,尽管来自单一来源,将包括不仅是记者的新闻报道和编辑准备的社论,还包括引用的演讲、政治修辞、幽默专栏、轻杂文、戏剧和电影评论、读者来信、小说等等,因此将提供比人们想象的更多样化的风格示例。

语料库通过自动或手动删除数值表、排版错误、拼写错误、标记标签、意外重复(the the)、较大规模的重复(例如镜像站点上的副本)、样板文本(此电子邮件中表达的意见不一定反映……)等元素进行清理(有关语料库清理的更详细讨论,请参见 Baroni 等人的 2009 年的论文)。

尽管整个网络本身具有不断变化的内容、多语言性、许多表格和图像以及完全缺乏质量控制的特点,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用作语料库;但当使用时,搜索结果通常会通过忽略不需要的结果进行清理。例如,谷歌搜索忽略标点符号、大写和句子边界,因此搜索结果中不幸会包括不相关的情况,比如一个句子 "Do you want to?" 后面紧跟着一个句子 "Be careful."。

语料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注释,以便进行某种类型的分析和语法测试。一种基本的注释方式是词性标注,即为每个词标记其句法类别。另一种方式是词形归并,将一个词的不同形态变化形式归类为一组(例如,goes、gone、going 和 went 与 go 归为一组)。一种更全面的注释方式涉及添加标记,以编码表示其结构的树;例如,像 "That road leads to the freeway" 这样的例子可以标记为一个从句,其中前两个词组成一个名词短语(NP),后四个词构成一个动词短语(VP),依此类推,给出一个表示结构分析的树状图。

这样的图表与(并且所示的图表是直接计算得出的)类似于以下的带标签的括号表示法同构:

(.从句. (.名词短语. (.限定词. ‘that’ ) (.名词. ‘road’ ) ) (.动词短语. (.动词. ‘leads’ ) (.介词短语. (.介词. ‘to’ ) (.名词短语. (.限定词. ‘the’ ) (.名词. ‘freeway’ ) ) ) ) )

而这反过来可以用 XML 这样的标记语言来表示:

那 道路 引导 至 高速公路 用树结构注释的语料库被称为树库。显然,这样的语料库根本不是一系列已验证话语的原始记录;它是一组已验证话语与对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的结合。无论是手动还是半自动添加分析,最终都是基于母语者的判断。(树库通常由计算语言学家指导的研究生注释员开发;自然地,注释员之间的一致性是需要定期关注的问题。有关方法论问题的讨论,请参见 Artstein 和 Poesio,2008 年。).A corpus annotated with tree structure is known as a treebank. Clearly, such a corpus is not a raw record of attested utterances at all; it is a combination of a collection of attested utterances together with a systematic attempt at analysing their structure. Whether the analysis is added manually or semi-automatically, it is ultimately based on native speaker judgments. (Treebanks are often developed by graduate student annotators tutored by computational linguists; naturally, consistency between annotators is an issue that needs regular attention. See Artstein and Poesio, 2008, for discussion of the methodological issues.).

树库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搜索先前建立的大型数据库来允许对语言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检查进一步的语言学假设。它还可以用于测试语法、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或机器学习程序。

超越句法分析树,还可以进一步注释语料库,包括语义和语用信息。目前正在进行计算语言学研究,旨在发现例如,是否可以通过半自动添加的语义注释来识别产品评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计算语言学家称之为“情感分析”)。

注意,使用语料库数据并不意味着放弃或逃避对可接受性或语法结构的直觉的使用:语料库搜索的结果通常是通过调查员的判断进行过滤的,调查员决定哪些语料库数据应该被直接采纳,哪些只是错误的结果或无关的噪音。

在收集、注释和使用语料库数据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的方法论问题。例如,极为罕见的表达标记是一个问题。它们是准确记录的表达类型标记,只在偶发错误的结果中出现,并且除非感兴趣的主题是性能错误,否则应该被视为不相关并被忽略吗?它们是由于语料库本身的编制错误造成的,既不符合被接受的用法,也不是偶发的语音错误吗?还是它们在那个特定的语料库中是完全符合语法的,但由于某种外部原因非常罕见?

关于哪种语料库最适合研究问题以及哪种注释最合适,会引发许多问题。例如,正如费雷拉(2005: 375)指出的那样,一些大型语料库,只要它们没有清除语音错误,就可以提供相关数据来研究语音不流畅的分布。此外,关于特定动词及其论元之间关系的概率信息已被用来表明“动词-论元偏好是句子解释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兰和朱拉夫斯基 2002: 325):对个别表达的可接受性判断不能提供关于动词及其论元在各种语音和书面语中分布的信息。研究上下文中传达的含义和识别言语行为将需要一种非上下文化的可接受性判断所不能提供的数据,而语义注释的语料库可能会提供这种数据。

许多本质主义者对未经清理和分析的语料库数据作为支持语言理论的证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因为人们认为它充斥着任何母语人士都会认为不可接受的字符串。许多新兴主义者和外在主义者,以及一些本质主义者,也指责非正式收集的可接受性判断可能非常不可靠。这两种担忧都是适用的;但前者不适用于经过充分清理和分析的语料库,后者不适用于使用适当控制方法收集的判断数据。在某些有争议的可接受性案例中,当然重要的是同时使用语料库和受控引导方法进行交叉比较。

注意,我们并没有以任何方式暗示我们的语言学的三种广义方法在理论测试中使用的数据类型应该有所不同:本质主义者并不局限于非正式引导;新兴主义者和外在主义者也不被拒绝使用。至少在方法论上,原则上存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即使许多语言学家似乎认为不是这样。

4. 语言习得

语言哲学的三种语言理论方法至少对语言的习得或原则上可能被习得有所言说。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生成主义本质主义的工作使其在语言理论议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以来,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就大大提高了。

语言习得的研究完全属于语言心理学范畴;请参阅有关语言和先天性的条目。在本节中,我们不打算详细讨论与语言习得相关的心理学或计算实验的大量文献,也不打算讨论发展语言学家对语言习得的任何经验研究,或者关于语言结构的先天知识存在的“刺激贫乏”论证(Pullum 和 Scholz 2002)。我们的目标仅仅是定义语言先天性的问题,将其置于背景中,并从一些关于归纳语言学习的数学工作中得出一些教训,以适用于我们的三种方法。

4.1 语言先天性

有先前了解语言学文献的读者会注意到,我们没有提到将语言学家分为所谓的“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两派(参见例如 Matthews 1984,Cowie 1999)。我们提出了一个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心理和生物学先决条件有关的不同区分。它将几乎所有的新兴主义者和外部主义者与大多数本质主义者区分开来。它经常与经典的经验主义者/理性主义者问题混淆。

一般的先天主义者认为语言习得的先决条件仅仅是一般的认知能力和资源。相比之下,语言先天主义者声称人类婴儿可以获得至少一些特定的语言信息,这些信息不是通过语言经验学习的。表 3 简要概述了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异。

一般的先天主义者语言本体论者

语言主要通过可废除的归纳方法来习得,基于语言交流的经验

语言不能通过可废除的归纳方法来习得;它的结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被遗忘

支撑语言习得的未经学习的能力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类非语言性倾向和机制的复杂体系,也支持其他认知功能

除了各种广泛与语言相关的认知和知觉能力外,语言习得还依赖于一种未经学习的“普遍语法”系统,它限制了语言形式

各种非人类动物物种很可能拥有人类用于语言习得的大部分或全部能力,尽管没有非人类物种似乎具备全部能力,因此物种间的差异是一种程度问题

人类心智中有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语言的发展,而非人类物种没有类似的东西,因此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能力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表 3:一般和语言天赋的对比

实际上似乎没有完全不信奉天赋论的人:没有人真正认为一个没有任何先天能力的生物能够习得语言。这就是奎恩(1972: 95–96)关于“行为主义者在先天的学习准备机制中心心快乐地深陷其中”的著名言论的要点。杰弗里·桑普森(2001 年,2005 年)是语言天赋论的极端反对者之一,但即使他也不会认为他的猫无法习得语言与猫的认知和身体能力无关。

关于经验研究可以和应该进行的问题是人类享有的一些未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否具有特定的语言内容。有关这个问题的哲学导向的讨论,请参阅 Stainton(2006)的第 4-6 章。有关“刺激贫乏论”的广泛辩论,请参阅 Pullum 和 Scholz(2002),以及 The Linguistic Review 同一期刊上发表的六篇评论文章以及 Scholz 和 Pullum(2002)对这些评论的回应。

4.2 语言可学习性

语言学家们对原则上可学习性的考虑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不仅仅是追踪经验上的语言习得过程(发展心理语言学家的工作),而是关于人类语言如何可能被任何类型的学习者学习的问题。这个话题由 Chomsky(1965)明确提出,并且 Gold(1967)的一篇极具影响力的数学语言学论文主导了随后的讨论。

4.2.1 黄金范式

黄金开始考虑对归纳的标准哲学问题进行重新表述。问题“在给定全部数据的情况下,哪个假设是正确的?”的困难当然是休谟所看到的:如果领域是无界的,任何有限数量的数据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任何有限的证据都可以与任意多个彼此不一致的假设一致。但是黄金提出用一个非常不同的问题来取代这个问题:在提供的数据中,假设哪个暂时的假设是正确的,假设有限数量的错误猜测是可以原谅的?

黄金假设,在语言学习的情况下,假设是生成语法(或者是解析器;他证明了关于两者的结果,但为了简洁起见,我们遵循大部分文献,忽略了关于解析器的非常相似的结果)。学习者的任务被构想为通过发表一系列对语法的猜测来回应一个无尽的输入数据流(最终是完整的,因为每个表达式最终都会出现)。

尽管 Gold 在发展心理语言学的术语中谈论语言学习者通过试错学习语法,但他极为抽象的证明实际上并没有涉及语言或语法的语言内容。在任何给定的元语言中可表达的所有有限语法的集合是可计算可枚举的,因此语法可以被系统地编号。输入——来自目标语言的语法表达式——也可以被数值编码。我们最终只关心从自然数序列到自然数的某些函数的存在与否。

成功的学习者是那些使用一种能够最终找到正确语法的过程的人。对于单一语言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目标语言是 L,并且由语法 G 生成,那么过程“总是猜测 G”就能完成任务,而且每种语言都是可学习的。问题变得有趣的是将其应用于语法类别。对于类别 C 的成功学习者是那些使用一种过程的人,无论 C 中的语法是目标,无论数据流是什么样子(只要它是完整的且不包含非语法示例)。

Gold 的工作与 Hilary Putnam(1963 年)关于归纳学习的早期哲学工作有有趣的相似之处(不清楚 Gold 是否知道这篇论文)。Putnam 对归纳规律学习设备给出了一种不完备定理的非正式证明:无论机器在归纳规律学习中使用什么算法,从经验中归纳规律并能够预测事件,总会有一些可能的环境规律会击败它。(举个简单的例子,想象一个环境提供一个连续的呈现序列,所有呈现都具有某个属性 a。如果存在一个正整数 n,使得在 n 次呈现之后,机器会预测第 n + 1 次呈现也具有属性 a,那么机器将被由 n 次呈现 a 和一次具有不兼容属性 b 的呈现组成的环境击败——未来不必总是类似于过去。但是,如果另一方面不存在这样的 n,那么由一系列 a 呈现组成的环境将击败它。)

Gold 的定理建立在对语言学习情境的某些特定理想化假设之上,其中一些对学习者来说直观上非常慷慨。主要的假设如下:

  • 预设语法类别。从中选择的语法类别在一开始就被固定下来,学习者的策略可以只适用于该类别。

  • 预设词汇。一个有限的普遍元素词汇 V 从一开始就被固定下来,学习者可以依赖于不会遇到任何其他元素(尽管学习者不知道 V 的哪个子集被用于目标语言)。

  • 无尽输入。输入(呈现给学习者的证据)永远不会停止——尽管它可能包含任意的重复,而且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总会达到一个没有未来证据会导致猜测改变的点。

  • 全面的证据。最终,语言中的每个表达都会出现在呈现给学习者的证据中。

  • 没有噪音。每个输入示例都是目标语言的语法表达。

  • 没有排序限制。任何表达式都可以出现在输入数据流的任何位置。

  • 没有记忆限制。学习者可以记住每一个曾经呈现的表达式。

  • 没有时间限制。学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但没有事先设定的固定界限。

  • 生成语法目标。最终学习的是一种生成语法。

  • 没有统计数据。输入中特定表达式的频率在学习过程中不起作用。

证明中最著名的定理是 Gold 证明的(使用了与 Putnam 1963 年非常相似的推理),它表明语言学习者可能同样受到恶劣环境的困扰。想象一个学习者暴露在一个无尽且最终详尽的序列中,该序列由某个目标语言的表达式组成——Gold 将这样的序列称为“文本”。假设学习者事先不知道语言是无限的,还是属于词汇表 V 上无限多个有限语言之一。Gold 的推理大致如下:

  • 必定存在某个 n,使得由来自某个有限语言 L1(可能有很多重复)的 n 个表达式组成的环境会导致学习者猜测目标语言是 L1。(如果不存在这样的 n,那么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困惑学习者:学习者将无法从任何文本中学习 L1。)

  • 但是,如果存在这样的 n,那么学习者将被任何包含它们所有的无限目标语言所困扰:一个由 n 个来自 L1 的表达式的呈现,后跟一个稍大的有限语言 L2 的 n 个呈现,以此类推,永远下去(没有最大的有限语言,并且根据假设,学习者将不断尝试它们所有)。

过早地得出目标语言是无限的结论将是灾难性的,因为没有办法收缩:来自有限语言 L k 的呈现的例子永远不会与目标是 L k 的某个无限超集的假设发生冲突。

所有这些与语言哲学的相关性在于,刚才概述的定理已被许多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和哲学家解释为表明人类无法通过基于语言使用示例的归纳推理来学习语言,因为由不同类型的生成语法定义的众所周知的语言家族都具有允许每个有限语言和至少一些无限超集的语法的关键特性。但是,Gold 的论文经常被过度解释。下面是一些由此产生的错误示例。

这不是关于不确定性的问题。Gold 的负面结果有时被错误地视为有限证据对理论的不确定性的一个不足为奇的反映(Hauser 等人,2002 年在第 1577 页似乎对此进行了错误的等式;Fodor 和 Crowther,2002 年也是如此,隐含地参见 Scholz 和 Pullum,2002 年,204-206 页)。但是,对于某些语言类别而言,文本可识别性的失败与不确定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因为有无限类的无限语言可以从文本中识别出来。Jain 等人(1999 年)的第一章讨论了一个说明性的例子(基本上,它是包含所有 n > 0 的字符串长度大于 n 的所有字符串的集合)。还有无限多个其他例子。例如,Shinohara(1990 年)证明了对于任何正整数 n,由不超过 n 个规则的上下文敏感语法生成的所有语言类都可以从文本中学习到。

这不是关于刺激贫困的问题。有时人们认为 Gold 从刺激贫困中提出了某种论证(Cowie 1999, 194ff; Hauser 等人 2002, 1577; 和 Prinz 2002, 210 中有迹象表明)。这显然是一个错误(正如 Laurence 和 Margolis 2001 以及 Matthews 2007 所指出的):在 Gold 的文本学习场景中根本不存在刺激贫困。语言中的每个表达式最终都会出现在学习者的输入中。

这并不全是坏消息。有时人们忘记了 Gold 除了关于从文本中学习的悲观结果外,还得出了一些乐观的结果。在他所称的“消息源”环境而不是文本环境中,我们看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消息源环境是一个无限序列的呈现,分为两个列表,正例(属于目标语言的表达式)和负例(不属于该语言的表达式)。几乎所有主要的语言理论类都可以从消息源环境中极限识别出来(包括具有原始递归特征函数的所有语言类,这几乎涵盖了任何可能引起语言学兴趣的语言),如果允许以特定方式对文本进行排序,所有可计算可枚举的语言都可以被学习(参见 Gold 1967 关于“异常文本”的结果)。

黄金没有为一个类在从文本中可识别的极限中提供必要条件,但是 Angluin(1980)后来提供了一个条件(几乎但不完全是由 Wexler 和 Hamburger 1973 获得的结果)。Angluin 表明,一个类 C 是文本可识别的当且仅当 C 中的每个语言 L 都有一个有限的“telltale”子集 T,使得如果 T 也是 C 中另一个语言的真子集,那么该语言不是 L 的真子集。这个条件排除了猜测过大的语言。一旦接收到 L 的所有 telltale 子集的成员作为输入,学习者可以安全地将 L 作为当前的猜想。要识别的语言必须是 L 或者(如果后续的输入包括 L 中没有的新句子)一些更大的语言,但它不能是 L 的真子集。

Johnson(2004)对 Gold 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回顾,例如,认为可能是输入中缺乏语义使得从文本中进行识别变得不可能(这不是事实)。

4.2.2 Gold 的悖论

一些生成主义者在 Gold 的结果中看到了一种悖论-对他对于原则上可学习性的假设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了还原。粗略地说,从提供的语法示例中学习生成语法似乎被证明是不可能的,然而儿童确实学会了他们的第一语言,对于生成主义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内化了生成心理语法,并且据称这是一个经验事实,他们几乎没有关于语言中不存在的内容的明确证据(布朗和汉伦 1970 年的论文被引用来支持这一观点)。矛盾。Gold 本人提出了三种从表面悖论中逃脱的方法:

  1. 假设对预设语法类别有更严格的限制。例如,学习者可能对预设语法类别的某个定义有“先天”理解,保证了它的可学习性。(例如,通过确保候选语言类别既不包含某个无限的有限语言集合,也不包含某个无限语言,该语言是它们的并集,可以保证从文本中的极限中的可识别性。)

  2. 假设学习者获得了关于语言中不存在内容的系统信息(也许是间接地,在尚未被认可的方式中),以便环境是信息提供者类型而不是文本类型。

  3. 假设学习环境中存在一些有益的特征。"无顺序限制" 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文本中表达式的顺序可能存在规律,可以支持对非语法的推断。

这三条路径都随后得到了探索。路径(1)吸引了生成主义者。乔姆斯基(1981)提出了一个极端的限制:通用语法只允许有限数量的语法。这个主张(乔姆斯基几乎没有依据:参见普卢姆 1983 年的论文)将立即保证并非所有有限语言都可以被人类学习(有无限多个有限语言,所以对于大多数语言来说,没有可允许的语法)。奥舍森和温斯坦(1984)甚至证明,在关于学习条件的三个相当合理的假设下,语言类的有限性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类要从文本中被识别出来,那么它必须是有限的。然而,他们还证明了这并不足够:存在一些非常小的有限语言类,无法从文本中被识别出来,因此即使只有有限数量的语言(语法),从逻辑上讲,文本识别也有可能是不可能的。这两个结果表明,乔姆斯基的方法不能成为完整的答案。

路径(2)提出了对儿童输入的调查,以寻找隐含的负面证据来源。各种心理语言学家已经追求了这个想法;请参阅本百科全书中关于语言和先天性的条目,以及(举一个例子)Chouinard 和 Clark(2003)关于婴儿语言环境中迄今未被注意到的负面证据来源的研究结果。

路径(3)建议更广泛地研究儿童语言环境的性质。以某种固定顺序向学习者提供证据肯定会对情况产生很大的改变(Gold 证明,如果某个原始递归生成器控制文本,它可以有效地编码目标语言的身份,以便从文本中可以识别出所有可计算可枚举的语言)。原则上,文本的限制(或学习者的接受能力的限制)可能对可学性产生积极而非消极的影响(参见 Newport 1988; Elman 1993; Rohde 和 Plaut 1999; 以及关于语言和先天性的条目)。

4.2.3 声称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联系

Gold 提出的限制预设语法类的策略被一些人解释为对语言习得的理性主义而非经验主义理论的辩护。例如,Wexler 和 Culicover 说:

经验主义理论允许一类感觉或外围处理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生物体接收数据。此外,生物体还具有一些归纳原则或学习机制...理性主义理论也假设学习者具有感觉机制和归纳原则。但是理性主义理论还假设学习者还具有一套关于待学习能力的一般性质的原则。(Wexler 和 Culicover 1980: 5)

Wexler 和 Culicover 声称,“经验主义”学习机制既弱又普遍:它们不仅“与学习任何特定主题或认知能力无关”,而且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物种”。当然,如果将经验主义学习定义为排除了人类和果蝇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区别,那么经验主义学习的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将 Gold 限制语法类的想法与“理性主义”知识获取理论的想法等同起来,Wexler 和 Culicover 试图推导出 Gold 范式对 Chomsky(1965)的 Essentialist 语言理论的后果。他们展示了一个非常严格限制的转换语法类可以被视为在极强的假设下可被文本识别的(例如,所有语言都具有相同的天生知道的深层结构)。

Matthews(1984)遵循 Wexler 和 Culicover 的引导,并提出了一个更具哲学导向的道德观:

如果考虑到 Gold 的结果的重要性,就会发现(i)经验主义者假设对可能语言的类别没有任何限制(除了可能是自然语言可递归枚举),(ii)学习者采用最强大的学习策略——没有任何策略能够完成 Gold 所假设的任务。这两个事实,结合 Gold 对文本数据的不可解性结果,有效地推翻了经验主义者声称存在“发现过程”的主张。(1989:60)

Gold 的结果与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争议的实际关系在我们看来是相当不同的。Gold 的范例更像是所谓“理性主义”的形式化。候选假设(语法)的固定类别对应于通用语法所给出的——语言的基本属性的先天定义。因此,Gold 实际上展示的不是“理性主义的合理性”,而是广泛范围内各种不同选择通用语法的理性主义理论的不足:在广泛范围内选择通用语法时,语言习得似乎仍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马修斯忽略了(像大多数语言学家一样)存在着一类可以通过文本识别的大而有趣的语言。

歌德的结果,就像普特南早期的结果一样,确实表明某种试错归纳学习是不足以允许学习任意环境规律的。学习过程或数据中必须存在某种初始偏见。但是,“经验主义”,即所谓的“理性主义”的对手,并不等同于否认学习偏见的存在。没有人怀疑人类具有归纳偏见。引用奎恩的话,“先天的偏见和倾向是行为主义的基石,并且已经被行为主义者研究过”(1972 年:95-96)。正如拉平和希伯尔(2007 年)强调的那样,不存在完全没有偏见的学习过程(或处理机制)。

语言习得的新兴主义理论中假设的偏见至少部分上可以在人类交流的非语言社会和认知基础中找到。而外在主义方法对语言习得的偏见则可以在学习输入的分布和随机结构以及处理该输入的多种机制及其相互作用中找到。所有当代的语言习得方法都承认了歌德的结果,但这些结果本身并不能为我们对语言研究的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提供证明。

Gold 的明确方程将获得语言与识别能够自然生成它的生成语法等同起来,这使得他的工作似乎与生成主义者相关(尽管对于他们来说,他的结果并不能提供采纳语言先天主义立场的充分理由)。但是,另一个关键假设是,输入的统计结构对于习得过程没有任何作用,这一假设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在主义者的质疑,其中许多人使用贝叶斯建模来表明缺乏积极证据可以作为(间接的)负面证据的强大来源:学习可以受到找不到的东西的驱动,也可以受到找到的东西的驱动(参见例如 Foraker 等人(2009))。

大多数新兴主义者只是拒绝了所学习的是生成语法的假设。他们将习得任务视为学习一系列构造的细节(大致上是有意义的词语或短语结构组合的方式)以及如何使用它们进行交流。如何完成这种学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但 Gold 的论文并未表明这是不可能的。

5. 语言演化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关于被称为“语言演化”的主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实际上有四个不同的主题:

  1. 非人类动物中非遗传学出现的沟通能力、系统和行为;

  2. 独特的人类沟通能力、系统和行为的遗传学出现;

  3. 人类独特的语言发展、习得和使用能力(或能力)的系统进化;

  4. 通过人类习得和使用特定语言的代际变化,历史演化的过程。

5.1 系统进化

新兴主义者倾向于将(a)-(d)中的任何一个主题视为与语言演化研究有潜在关联。实质主义者倾向于仅关注(c)。一些实质主义者甚至否认(a)和(b)与(c)的研究有任何相关性;例如:

在动物和人类交流的抽象层面上,关于行为或思维的讨论没有任何用处... [H]人类语言似乎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原则。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常常被那些将语言视为自然的生物现象的人忽视;特别是出于这些原因,推测人类语言从更简单的系统演化而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乔姆斯基 1968 年:62)

其他生成实质主义者,如平克和布鲁姆(1990)以及平克和杰克恩多夫(2005),似乎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b)的最基本方面甚至可以直接与(c)的研究相关。实质主义者之间的这种分歧反映了他们对自适应解释在(b)和尤其是(c)出现中的作用的观点分歧。例如:

当 1010 个神经元被塞进一个篮球大小的东西中,并且还受到这个系统随时间发展的特定方式所施加的进一步条件时,我们对于发生的情况知之甚少。假设所有结构演化的属性或有趣的属性都可以通过“自然选择”来“解释”,这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Chomsky 1975:59,引用自 Newmeyer 1998 和 Jackendoff 2002)

这里表达的观点是,语言能力的所有(甚至大部分)有趣属性都不是适应性的,这与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解释策略相冲突,后者在 Pinker 和 Bloom 的新达尔文主义本质主义观点中得到体现。Piattelli-Palmarini(1989)在 Chomsky 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相当标准的 Bauplan 适应性批评。在这种观点下,语言能力并非起源于适应性,而更有可能“最初是出于某种纯粹的建筑或结构原因(也许是整体脑大小,或者是现有模块的简单复制),或者是作为进化压力的副产品”(第 19 页),即一种 Gouldian 的拱顶。

最近,一些倾向于本质主义的作者拒绝了没有动物和人类交流之间的类比和同源性与语言研究相关的观点。例如,在评论 Hauser 等人(2002)时,Tecumseh Fitch(2010)声称“虽然语言在我们物种中是独特的(很可能大多数),但是与语言有关的大部分机制在其他动物中有类似物或同源物。”然而,一些人仍然坚决反对认为动物交流的研究可以揭示人类语言。例如,Bickerton(2007: 512)断言“没有任何类似于人类语言的东西可以从先前的动物呼叫系统中发展出来。”

Bickerton 为他的观点提出了以下简单的论证:

如果任何适应性是某个物种独有的,驱使它的选择压力也必须是该物种独有的;否则,这种适应性将会在其他地方出现,至少以原始形式出现。(2007: 514)

因此,仅仅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这一事实就足以排除猴子和灵长类动物的呼叫系统作为语言的先适应性。但是,与 Bickerton 相反,像 Jackendoff(2002)这样的新达尔文主义者借鉴了 Dunbar(1998)、Power(1998)、Worden(1998)的工作,提供了一个选择论的故事,假设合作狩猎、防御(Pinker 和 Bloom 1990)以及“‘社交梳理’或欺骗”是作用于人类祖先的选择性力量,推动了非人类沟通和人类语言能力和系统中表达力的增加。然而,Bickerton(2014)将本质主义、新兴主义和外在主义的方面结合起来,将极简主义、灵长类动物学和文化进化的部分融入到一个更全面的解释中。他特别根据一个特定类型的灵长类动物,即人类,量身定制了一个生态位建构理论来解释位移的、离散的符号化的出现。因此,他允许(a)和(b)在(c)的解释中起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他早期的立场有所不同。

在普遍的本质主义阵营中,自从极简主义计划的开始以来,语言演化一直占据中心舞台。对语言演化的解释现在成为语言学理论和解释的主要理论动力之一。再次,焦点似乎主要集中在(c)上。Berwick 和 Chomsky 明确表示:

在最近的过去的某个时间,显然是在 8 万年前之前的某个时间,如果我们可以从相关的象征性代理判断的话,东非的一小群原始人类在进行了一个微小的生物学变化,提供了 Merge 操作-一种以人类概念为计算原子并产生由概念系统系统地解释的结构化表达式的操作,从而提供了丰富的思维语言。(2016: 87)

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跳跃或随机突变的方式解释语言演化的可能性。这个假设受到了重要的审查(参见 Steedman 2017)。然而,跳跃观点依赖于上述引文中提到的核心假设之一,即语言演化约为 10 万年前。Everett (2017)最近对这一核心主张提出了质疑,他引用了关于直立人的航海能力的古生物学证据来推翻这个时间表。如果属实,这意味着语言演化约在 200 万年前发生,而随机突变不必是本质主义框架中许多人所假设的唯一可行解释(参见 Progovac 2015,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渐进主义解释)。

虽然生成主义者在自己之间就模块化语言能力的基本特征的适应性解释的可信性进行辩论,新兴主义者可能最好被描述为以非本质主义、非模块化方式寻求语言特征(主题(c))和交际能力(主题(b)和(c))的广泛进化解释的理论家。作为致力于探索语言能力的非模块化观点(主题(c))的理论家,(a)和(b)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可能与(c)相关。

像 Cheney 和 Seyfarth 这样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像 Tomasello 这样的心理学家,像 Terrence Deacon 这样的人类学家,以及像 Phillip Lieberman 这样的语言学家,都对调查非人类动物的交际、解剖和认知特征,以确定人类与猴子和灵长类动物之间的生物学差异感兴趣。在下面的段落中,我们以 Cheney 和 Seyfarth(2005)为例,但我们也可以轻松选择其他许多理论家之一。

Cheney 和 Seyfarth(2005)强调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一小部分特定刺激的声音产生的库存,这些声音产生并非“完全无意识”,这与它们“几乎无限的学习新的声音-意义对”的能力形成对比(第 149 页)。他们还强调,猴子和猿类的发声是用来传达有关发声者的信息,而不是提供旨在“纠正他人的错误信念或指导他人”的信息(第 150 页)。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交际主要是发声者当前情感状态的主要无意识广播。此外,尽管 Cheney 和 Seyfarth 承认绿猴的著名呼叫系统(Cheney 和 Seyfarth 1990)在特定语境中是“功能指称性的”,但它们的呼叫没有明确的意义,因为它们缺乏“任何命题结构”。基于此,他们得出结论:

非人类动物的交流缺乏幼儿话语中丰富存在的三个特征:一种基本的能力,能够将与自己不同的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产生新词的能力;以及词汇句法。(2005 年:151)

通过“词汇句法”,Cheney 和 Seyfarth 指的是一种特定语音的语义组合性。如果一个语音(呼叫)具有词汇句法,整体的语义意义将取决于呼叫部分的结构与其所表示的结构之间的关系。呼叫系统中缺乏“词汇句法”表明,认为它们具有任何类似语义结构的想法是不合法的。

尽管与人类语言相比,动物交流系统的基本特征相对简单,但 Cheney 和 Seyfarth 认为,猴子和大猩猩至少表现出五个为人类交流做好准备的特征:

  1. 他们的语音表达是代表性的;

  2. 他们之间存在竞争/合作关系,这些关系中的联盟、友谊和敌对关系“为早期语言交流之前的复杂、抽象的概念能力创造了选择性压力”;

  3. 由于(ii),他们对个体和自身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表达是分层结构的;

  4. 某些猴子,例如狒狒,具有开放的、受规则约束的社会知识系统;

  5. 他们的知识是命题性的。

当然,声称猴子具有受规则约束的命题性社会知识系统(如(iv)和(v)所述)是有争议的。例如,托马塞洛(Tomasello)在他的《合作沟通》(2008)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关于灵长类动物意图系统的观点,该观点不是基于它们的声音,而是基于它们的手势系统。在书中,他声称“大型灵长类动物的手势沟通与人类语言沟通在其功能方式上具有基础性的共同点,即学习性沟通信号的有意和灵活使用”(2008: 21)。

但是,从原则上讲,新兴主义者、外在主义者和本质主义者都可以同意,人类沟通能力具有独特的特征,同时也具有与非人类共享的特征。例如,到了一岁时,人类婴儿可以利用目光的方向和注意力的焦点来推断说话者话语的指称对象(Baldwin 和 Moses 1994)。相比之下,猴子和猿类的这种社会参照能力是基本的。这表明,在非人类中缺乏了人类推断特定指称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方法之间的分歧可能是由于对非人类沟通能力的认知重要性以及它们与独特的人类沟通能力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看法。

5.2 历史演变

我们之前提到,早期 20 世纪的语言学专著和当代的入门教材都包括对历史语言学的讨论,即研究特定语言中的历史和史前变化的学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的原因。再次强调,这个主题与类人类物种中语言的出现是不同的,主要关注的是语言内部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发生的语言变化。

过去十年中,关于研究特定语言变化的方法出现了两种创新。第一种我们称之为“语言谱系学”,涉及将随机谱系学方法应用于研究史前人口和语言扩散(Gray 和 Jordan 2000,Gray 2005,Atkinson 和 Gray 2006,Gray 等人 2009)。这些方法回答了一个家族语言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地理区域内的分布。第二种我们称之为传播效应,研究了在一系列传播条件下,解释性人工语言(一组符号/意义对)如何发生变化(Kirby 等人 2008,Kirby 2001,Hurford 2000),从而提供了关于传播过程如何影响传播的解释性系统的特征,特别是结构的证据。

5.2.1 语言谱系学

Russell Gray 和他的同事们采用了生物学家开发的强大的系统发育方法来研究分子进化,并将其应用于语言数据,以回答关于语言家族演化的问题。例如,Gray 和 Jordan(2000)使用了大型语言数据集的最简分析来裁决关于南岛语系通过太平洋传播速度的竞争假设。最近,Greenhill 等人(2010)使用了邻居网络分析来评估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在类型学和词汇特征上的相对变化速率。这些结果涉及到关于语言类型相对于这些语言的词汇特征的相对稳定性的假设,以及这种稳定性在时间上延伸多久。如果存在高度保守的类型学和词汇特征,那么可能可以确定语言之间的关系超过由词汇不稳定性所限制的 8000(加减 2000)年限制。

5.2.2 传播效应

Kirby 和他的合作者的计算和实验室实验表明,在迭代学习的某些条件下,任何最初映射是任意的符号/指示物对集合都会变成一种非常普遍的组合结构。迭代学习已经通过扩散链(即学习者的序列)在计算和实验室实验中进行了研究。这种传播序列的主要特征是,在迭代学习环境中,从学习者到学习者的传播内容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传播条件。

在美国被称为“电话游戏”(在英国被称为“中国耳语”)的儿童游戏提供了一个扩散链的例子,其中传递的内容是不稳定的。在扩散链学习情境中,链中的成员从链中的前一个成员实际学到的东西被呈现为下一个学习者的输入,而该学习者实际学到的东西则成为下一个学习者的输入。在初始学习任务非常简单的情况下,即传递的内容既简单又完全传递,并且传输通道没有噪音,即使参与者是年幼的儿童和黑猩猩(Horner 等人,2006),在迭代传输中传递的内容也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在迭代传输中,传递的内容几乎没有变化。然而,在传递的内容只有部分呈现、非常复杂或传输通道有噪音的情况下,传递的内容在迭代中的保真度会降低,就像儿童的电话游戏一样。

Kirby 和他的同事展示的是,当扩散链的初始输入是一组相当复杂的任意信号/符号对时,例如,将 27 个由 6 个字母组成的复杂信号随机分配给在颜色、运动方式和形状方面有所不同的 27 个对象,传递的内容在迭代传输中变得越来越组合。这里,“组合”是指信号的子字符串与所指示的现象子特征之间的系统配对程度。这些实验的传输条件没有噪音,并且在学习任务的每次迭代中,只有可能的 27 个符号/所指示的对的一半呈现给参与者。在这种传输瓶颈下,出现了高度的符号/所指示结构。

这些结果的一个合理解释是,标志集合的发展结构是参与者从训练集中的 14 个标志和所指的标志中反复强制推理的结果,推理到整个 27 对的集合。一个道德可以是,基于仅接触到其中大约一半的标志/所指对,对整个集合中的标志/所指对进行迭代强制预测,诱导了在传输过程中系统的、组合的结构的发展。可以合理推测,这种结果结构反映了人类记忆的影响,而不是特定领域的语言模块——尽管进一步的工作需要排除许多其他竞争性的假设。

因此,Kirby 和他的同事关注的是与语言出现的先决条件非常不同的东西。语言天生主义者一直对我们这样的灵长类动物如何能够获得具有自然语言结构特性的系统感兴趣。Kirby 和他的同事(虽然不否认人类认知进化是有趣的)正在研究语言如何演化成为我们这样的灵长类动物能够习得的能力。

5.2.3 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势

最后,语言演化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的跨学科研究。这使得哲学家们能够直接为这个新兴领域做出贡献。哲学研究的趋势只是松散地遵循我们在这里提倡的外在主义、新兴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划分。大部分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演化中的新兴主义概念上。

Bar-On(2013)区分了格赖斯式和后格赖斯式的语言演化方法。前者要求我们将格赖斯式的说话者意义归因于我们无语言的祖先,这似乎假设了由理性主导的有意行为(“非自然意义”)。这个任务与解释语言演化本身一样困难。因此,她提出了后格赖斯式(Orrigi 和 Sperber 2000)的方法,该方法以表达性沟通(在非人类动物物种中广泛存在)为基础,用于信号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语义意义的出现。她说:

我将争辩说,表达性沟通展示了预示语言沟通的重要方面的特征。在其领域中,我们可以确定有意义的语言沟通的合法自然前身。(对于目前的目的,我所指的“合法自然前身”至少具备以下特征:a. 可在自然界中找到;b. 超越 Tomasello 的简单“沟通展示”;c. 不依赖于将相关生物归因于类似语言的命题思维或后格赖斯式的沟通意图;d. 具备预示语义和语用特征的重要特征,因此是原语义和原语用的。)(2013: 354)

最近在进化博弈论领域的研究也支持了涉及非意图状态的信号系统的出现。以 Lewis(1969)为起点,Skyrms(2010)研究了信号行为的结构,超越了相互约定的存在。他的框架从最基本的非平凡情况开始,并逐渐引入复杂性(如欺骗和引入新信号等)。Skyrms 的观点将命题或语义内容视为信息内容的特例,从而将信息论重新引入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以研究语言交流和/或语义意义的出现。

Bibliography

  • Adger, David, 2003, Core Syntax: A Minimalist Approa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kmajian, Adrian, Demers, Richard, Farmer, Ann, and Harnish, Robert, 2010,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6th ed.

  • Angluin, Dana, 1980, “Inductive inference of formal languages from positive data”,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45: 117–135.

  • Artstein, Ron and Poesio, Massimo, 2008, “Inter-Coder Agreement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34: 555–596.

  • Atkinson, Quentin D. and Gray, Russell D., 2006, “How old is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Progress or more moths to the flame?”, in J. Clackson, P. Forster, and C. Renfrew, (eds.), Phylogenetic Methods and the Prehistory of Languages, Cambridge: MacDonald Institute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91–109.

  • Azzouni, Jody, 2004, Deflating Existential Consequence: A Case for Nomin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aldwin, Dare A. and Moses, L. J., 1994, “Early understanding of referential intent and attentional focus: Evidence from language and emotion”, in C. Lewis and P. Mitchell (eds.), Children’s Early Understanding of Mind: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133–156.

  • Bard, Ellen, Robertson, David, and Sorace, Antonella, 1996, “Magnitude estimation of linguistic acceptability”, Language, 72(1): 32–68.

  • Barkow, J. H., Cosmides, Leda, and Tooby, J., 1992, The Adapted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arlow, Michael and Kemmer, Suzanne (eds.), 2002, Usage-Based Models of Language, Stanford: CSLI Press.

  • Bar-On, Dorit, 2013, “Origins of Meaning: Must We ‘Go Gricean’?” Mind and Language, 38(3): 342–375.

  • Baroni, M., Bernardini, S., Ferraresi, A., and Zanchetta, E., 2009, “The WaCky Wide Web: A collection of very large linguistically processed web-crawled corpora”, Journal of Language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43(3): 209–226.

  • Bates, Elizabeth, Elman, Jeffrey, Johnson, Mark, Karmiloff-Smith, Annette, Parisi, Domenico, and Plunkett, Kim, 1998, “Innateness and emergentism”, William Bechtel and George Graham (eds.), A Companion to Cognitive Scie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590–601.

  • Berwick, Robert, and Chomsky, Noam, 2016, Why only us? Language and evolu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Bickerton, Derek, 2007, “Language evolution: A brief guide for linguists”, Lingua, 117: 510–526.

  • Bickerton, Derek, 2014, More than nature needs: Language, mind, and evolu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loomfield, Leonard, 191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NY: Henry Holt.

  • –––, 1933, Language, New York, NY: Henry Holt.

  • –––, 1939, Linguistic Aspects of Scienc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Unified Science: Volume 1/Number 4),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Boroditsky, Lera, Schmidt, L., and Phillips, W., 2003, “Sex, syntax, and semantics”, in Dedre Gentner and Susan Goldin-Meadow (eds.), Language in Mind: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61–80.

  • Bresnan, Joan, 2007, “A few lessons from typology”, Linguistic Typology, 11: 297–306.

  • Bresnan, Joan, Cueni, Anna, Nikitina, Tatiana, and Baayen, Harald, 2007, “Predicting the dative alternation”, in G. Boume, I. Kraemer, and J. Zwarts (eds.),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Interpretation, Amsterdam: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Science, 69–94.

  • Bresnan, Joan and Ford, Marilyn, 2010, “Predicting syntax: Processing dative constructions in American and Australian varieties of English”, Language, 86: 168–213.

  • Bromberger, Sylvain, 1989, “Types and tokens in linguistics”, in Reflections on Chomsky, A. George, (ed.), Oxford: Blackwell, 58–88.

  • –––, 2011, “What are words? Comments on Kaplan (1990), on Hawthorne and Lepore, and on the issu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8(9): 486–503.

  • Brown, Roger and Hanlon, Camille, 1970, “Derivational complexity and order of acquisition in child speech”, in Cogn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J. R. Hayes, (e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1–54.

  • Brown, Roger and Lenneberg, Eric, 1954, “A study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 445–453.

  • Bybee, Joan and McClelland, J. L., 2005, “Alternatives to the combinatorial paradigm of linguistic theory based on domain general principles of human cognition”, The Linguistic Review, 22(2–4): 381–410.

  • Cappelen, Herman, 1999, “Intentions in words”, Noûs, 33(1): 92–102.

  • Cheney, D. L. and Seyfarth, R. M., 1990, “The assessment by vervet monkeys of their own and another species’ alarm calls”, Animal Behavior, 40: 754–764.

  • –––, 2005, “Constraints and preadaptations in the earliest stages of language evolution”, The Linguistic Review, 22: 135–159.

  • Chierchia, Gennaro, 1998, “Reference to kinds across languages”,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6: 339–405.

  • Chomsky, Noam, 1955,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revised in 1956 and distributed from MIT Library; published with some abridgement in 1975 by Plenum Press, New York.

  • –––, 1959, “On certain formal properties of grammar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 91–112.

  • –––,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 –––, 1968, Language and Min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 –––, 1969,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in Language and Philosophy: A Symposium, Sidney Hook, (e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1–94.

  • –––, 1975,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New York, NY: Pantheon.

  • –––, 1979, Language and Responsibility, [translated by John Viertel from the 1977 French edition produced by Mitsou Ronat], Hassocks, Sussex: Harvester Press.

  • –––,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Dordrecht: Foris.

  • –––,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Westport, CT: Praeger.

  • –––, 1988, Language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 –––, 1992, “Explaining language use”, Philosophical Topics, 20: 205–231.

  • –––, 1995, “Language and nature”, Mind, 104: 1–61.

  • –––, 2003, “Reply to Millikan”, in Louise M. Antony and Norbert Hornstein (eds.), Chomsky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lackwell, 308–315.

  • Chouinard, M. M. and Clark, E. V., 2003, “Adult reformulations of child errors as negative evidence”,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30(3): 637–669.

  • Cowart, Wayne, 1997, Experimental Syntax: Applying Objective Methods to Sentence Judgment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 Cowie, Fiona, 1999, What’s Within? Nativism Reconsider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ulicover, Peter W. and Jackendoff, Ray S., 2010, “Quantitative methods alone are not enough: Response to Gibson and Fedorenko”,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14(6): 234–235.

  • den Dikken, Marcel, Bernstein, Judy, Tortora, Christina, and Zanuttini, Raffaella, 2007, “Data and grammar: Means and individuals”,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33: 269–318.

  • Derwing, Bruce, 1973,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as a Theor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A Study in the Empirical,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evitt, Michael, 2006, Ignorance of Languag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Dummett, Michael, 1986, “‘A nice derangement of epitaphs’: Some comments on Davidson and Hacking”, in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Ernest Lepore (ed.), Oxford: Blackwell, 459–476.

  • Dunbar, Robin, 1998, “Theory of mind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in James R. Hurford, Michael Studdert-Kennedy, and Chris Knight (eds.), Approaches to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2–110.

  • Eckert, Penelope, 1989, Jocks and Burnouts: Social Categories and Identity in the High School,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Edelman, Shimon and Christiansen, Morten, 2003, “How seriously should we take minimalist syntax?”,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 60–61.

  • Elman, Jeffrey L., 1993,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 neural networks: The importance of starting small”, Cognition, 48: 71–99.

  • Everett, Daniel, 2017, How language began: The story of humanity’s greatest inven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Ferreira, Fernanda, 2005, “Psycholinguistics, formal grammars, and cognitive science”, The Linguistic Review, 22: 365–380.

  • Field, Hartry, 1980, Science without Numbers: A Defense of Nomin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Fitch, W. Tecumseh, 2010, “Prolegomena to a future science of biolinguistics”, Biolinguistics, 3(4): 283–320.

  • Fodor, Janet Dean and Crowther, Carrie, 2002, “Understanding stimulus poverty arguments”, The Linguistic Review, 19(1–2): 105–146.

  • Fodor, Jerry A., 1983, The Modularity of Mind: An Essay on Faculty Psycholog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 Fodor, Jerry A. and Pylyshyn, Zenon W., 1988, “Connectionism and cognitive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analysis”, Cognition, 28: 3–71.

  • Foraker, Stephani, Regier, Terry, Khetarpal, Naveen, Perfors, Amy, and Tenenbaum, Joshua, 2009, “Indirect evidence and the poverty of the stimulus: The case of anaphoric one”, Cognitive Science, 33: 287–300.

  • Gasparri, Luca, 2021, “A pluralistic theory of wordhood”, Mind and Language, 36(4): 592–609.

  • George, Alexander, 1989, “How not to become confused about linguistics”, in Reflections on Chomsky, Alexander George (e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90–110.

  • Gibson, Edward and Fedorenko, Evelina, 2013, “The need for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research”,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28: 88–124. (See also the authors’ summary i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10, Volume 14, pp. 233–234.)

  • Gold, E. Mark, 1967, “Language identification in the limit”,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0: 447–474.

  • Goldberg, Adel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Gray, Russell D., 2005, “Pushing the time barrier in the quest for language roots”, Science, 209: 307–308.

  • Gray, Russell D., Drummond, A. J., and Greenhill, S. J., 2009, “Phylogenies reveal expansion pulses and pauses in Pacific settlement”, Science, 323: 479–483.

  • Gray, Russell D. and Jordan, Fiona M., 2000, “Language trees support the express-train sequence of Austronesian expansion”, Nature, 405: 1052–1055. Minor technical correction noted in Nature, 409: 743 (8 February 2001).

  • Greenhill, S. J., Atkinson, Q. D., Meade, A., and Gray, R. D., 2010, “The shape and tempo of language evolu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77: 2443–2450.

  • Harris, Zellig, 1957, “Co-occurrence and transformation in linguistic structure”, Language, 33: 283–340.

  • Haspelmath, Martin, 2011, “The indeterminacy of word segmentation and the nature of morphology and syntax”, Folia Linguistica, 45(1): 31–80.

  • Hauser, Marc D., Chomsky, Noam, and Fitch, W. Tecumseh, 2002 [HCF], “The faculty of language: What is it, who has it, and how did it evolve”, Science, 298: 1569–1579.

  • Hawthorne, John, and Lepore, Ernest, 2011, “On word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8(9): 447–485.

  • Hellman, Geoffrey, 1989, Mathematics without Numbers: Towards a Modal-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Hockett, Charles F., 1968, The State of the Art, The Hague: Mouton.

  • Hoijer, Harry, 1954, “The Sapir Whorf hypothesis”, in Language in Culture, Harry Hoijer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2–105.

  • Hopper, Paul and Thompson, Sandra, 1993, “Language universals, discourse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Linguistic Sciences, 15: 357–376.

  • Horner, Victoria, Whiten, Andrew, Flynn, Emma, and de Waal, Frans B. M., 2006, “Faithful replication of foraging techniques along cultural transmission chains by chimpanzees and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3: 13878–13883.

  • Hurford, James R., 2000, “Social transmission favours linguistic generalization”, in J. R. Hurford, M. Studdert-Kennedy, and C. Knight (eds.), The Evolutionary Emergence of Language: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Origins of Linguistic Fo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9–230.

  • Irmak, Nurbay, 2019, “An ontology of words”, Erkenntnis, 84(5): 1139–1158.

  • Itkonen, Esa, 1978, Grammatical Theory and Metascience: A Crit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ethod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Autonomous’ Linguistics,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 –––, 2013, “The 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 in Keith Alla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47–774.

  • Jackendoff, Ray S., 2002,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Brain, Meaning, Grammar, 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8, “Representations and Rules of Language”, in The Philosophy of Daniel Dennett, B. Huebner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5–126.

  • Jacobson, Pauline, 1996,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in categorial grammar”, in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 Shalom Lappin (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9–116.

  • Jain, Sanjay, Osherson, Daniel N., Royer, James S., and Sharma, Arun, 1999, Systems That Lear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2nd ed.

  • Johnson, Kent, 2004, “Gold’s theorem and cognitive science”, Philosophy of Science, 70(4): 571–592.

  • –––, 2007, “On the systematicity of language and thought”,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1: 111–139.

  • –––, 2015, “Notational variants and invariance in linguistics”, Mind and Language, 30(2): 162–186.

  • Joos, Martin (ed.), 1966, Readings in Linguistics I: The Development of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in America 1925–56,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rth ed.

  • Kaplan, David, 1990, “Word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64: 93–119.

  • –––, 2011, “Words on word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8(9): 504–529.

  • Karlsson, Fred, 2007, “Constraints on multiple center-embedding of clauses”,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3(2): 365–392.

  • Katz, Jerrold J., 1980, “Chomsky on meaning”, Language, 56(1): 1–41.

  • –––, 1981, Language and Other Abstract Objects, Totowa, NJ: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 (ed.), 1985, 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6, “The Unfinished Chomskyan Revolution”, Mind and Language, 11(3): 270–294.

  • –––, 1998, Realistic Rationali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 Kay, Paul and Regier, Terry, 2006, “Language, thought and color: Recent development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2): 51–53.

  • Kay, Paul, Berlin, Brent, Maffi, Luisa, Merrifield, William, 2011, The World Color Survey, Stanford,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 Kirby, Simon, 2001, “Spontaneous evolution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An iterated learning model of the emergence of regularity and irregularity”,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5(2): 102–110.

  • Kirby, Simon, Cornish, Hannah, and Smith, Kenny, 2008, “Cumulative cultural evolution in the laboratory: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the origins of structure in human languag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1(31): 10681–10686.

  • Kousta, S. T., Vinson, D. P., and Vigliocco, G., 2008, “Investigat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through bilingualism: The case of grammatical gend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4(4): 843–858.

  • Labov, William, 1966,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 –––, 1975, “Empirical foundations of linguistic theory”, in The Scope of American Linguistics, R. Austerlitz (ed.), Lisse: Peter de Ridder, 77–133.

  • –––, 1996, “When intuitions fail”, in L. McNair, K. Singer, L. Dobrin, and M. Aucon (eds.), Papers from the Parasession on Theory and Data in Linguistics,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77–106.

  • Lappin, Shalom and Shieber, Stuart, 2007, “Machine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s a source of insight into universal grammar”,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3: 393–427.

  • Larson, Richard, 1988,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Linguistic Inquiry, 19: 335–391.

  • Laurence, Stephen and Margolis, Eric, 2001, “The poverty of the stimulus argument”, British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52(2): 217–276.

  • Levelt, W. J. M.,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Formal Languages and Automata,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 Lewis, David, 1969, Convention: A Philosophical Stud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i, P. and Gleitman, Lila, 2002, “Turning the tables: Language and spatial reasoning”, Cognition, 83: 265–294.

  • Lucy, John, 1996, “The scope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An analysis and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in J. Gumperz and S. Levinson (eds.),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69.

  • Ludlow, Peter, 2011, The Philosophy of Generative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cWhinney, Brian, 2005, “The emergence of grammar from perspective taking”, in D. Pecher and R. A. Zwaan (eds.), The Grounding of Cogn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23.

  • Mallory, Fintan, 2020, “Linguistic types are capacity-individuated action-types”. Inquiry, 63(9–10): 1123–1148.

  • Martinet, André, 1960, Element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London: Faber.

  • Matthews, Robert, 1984, “The plausibility of rational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81: 492–515. Reprinted in Matthews and Demopoulos (1989), 51–75.

  • –––, 2007, “The case for linguistic nativism”, in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Cognitive Science, Robert J. Stainton, (ed.), Oxford: Blackwell, 81–96.

  • Matthews, Robert and Demopoulos, William (eds.), 1989, Learnabilit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Dordrecht: Foris.

  • Miller, James, 2020, “The ontology of words: Realism, nominalism, and eliminativism”, Philosophy Compass, 15(7): e12691.

  • –––, 2021, “A bundle theory of words”, Synthese, 198: 5731–5748.

  • Millikan, Ruth Garrett, 2003, “In defense of public language”, in L. M. Antony and N. Hornstein (eds.), Chomsky and His Critics, Oxford: Blackwell, 215–237.

  • Montague, Richard, 1974, Formal Philosophy: Selected Papers of Richard Montagu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Edited by R. Thomason.

  • Morris, Charles, 1938, 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Napoli, Donna Jo, 1996,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efdt, Ryan, 2016, “Languages and other abstract structures”, in Essays on Linguistic Realism, C. Behme and M. Neef (ed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39–184.

  • –––, 2019a, “The 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 scientific underpinnings and methodological disputes”, Philosophy Compass, 14(12): e12636.

  • –––, 2019b, “The ontology of words: a structural approach”, Inquiry, 62(8): 877–911.

  • –––, 2019c, “Infinity and the foundations of linguistics”, Synthese, 196: 1671–1711.

  • –––, 2020, “Formal seman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an inferential account”, Journal of Logic,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29(2): 221–253.

  • –––, 2021, “Structural realism and generative linguistics”, Synthese, 199: 3711–3737.

  • Newmeyer, Frederick J., 1986, Linguistic Theory in America,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nd edition.

  • –––, 1991, “Functional explanation in linguistics and the origins of language”,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11(1–2): 3–28.

  • –––, 1998, “On the supposed ‘counterfunctionality’ of universal grammar: Some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in J. R. Hurford, M. Studdert-Kennedy, and C. Knight (eds.), Approaches to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05–319.

  • –––, 2007, “Commentary on Sam Featherston, ‘Data in generative grammar: The stick and the carrot”’,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33: 395–399.

  • Newport, Elissa L., 1988, “Constraints on learning and their role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of the acquisition of American sign language”, Language Sciences, 10: 147–172.

  • O’Grady, William, 2008, “The emergentist program”, Lingua, 118: 447–464.

  • Osherson, Daniel N., Stob, Michael, and Weinstein, Scott, 1984, “Learning theory and natural language”, Cognition, 17(1): 1–28. Reprinted in Matthews and Demopoulos (1989), 19–50.

  • Partee, Barbara, 1975, “Montague grammar and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Linguistic Inquiry, 6: 203–300.

  • Pelletier, Francis Jeffry, 1991, “The principle of semantic compositionality”, Topoi, 13: 11–24; reprinted, with additions, in S. Davis and B. Gillon, Semantics: A Rea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133–156.

  • Penn, Julia, 1972, Linguistic Relativity versus Innate Ideas: The Origins of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in German Thought, Paris: Mouton.

  • Phillips, Colin, 2010, “Should we impeach armchair linguists?”, in S. Iwasaki, H. Hoji, P. Clancy, and S.-O. Sohn (eds.), Japanese-Korean Linguistics 17, Stanford, CA: CSLI Publications, 49–64.

  • Piattelli-Palmarini, Massimo, 1989, “Evolution, selection, and cognition: From ‘learning’ to parameter setting in biology and the study of language”, Cognition, 31: 1–44.

  • Pinker, Steven, 1994, The Language Instinct: The New Science of Language and Mind, New York, NY: Morrow Press.

  • –––, 2007, The Stuff of Thought: Language as a Window into Human Nature, New York, NY: Viking Penguin.

  • Pinker, Steven and Bloom, Paul, 1990, “Natural language and natural selec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3: 707–726.

  • Pinker, Steven and Jackendoff, Ray S., 2005, “The faculty of language: What’s special about it?”, Cognition, 95: 201–236.

  • Postal, Paul, 2003, “Remarks on the foundations of linguistics”, The Philosophical Forum, 34: 233–251.

  • Power, Camilla, 1998, “‘Old wives’ tales’: The gossip hypothesis and the reliability of cheap signals”, in J. R. Hurford, M. Studdert-Kennedy, and C. Knight (eds.), Approaches to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1–129.

  • Prinz, Jesse, 2002, Furnishing the Mind: Concepts and Their Perceptual Basi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 Progovac, Ljiljana, 2015, Evolutionary syntax (Oxford Studies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ullum, Geoffrey K., 1983, “How many possible human languages are there?”, Linguistic Inquiry, 14: 447–467.

  • –––, 2013, “The central question in comparative syntactic metatheory”, Mind and Language, 28(4): 492–521.

  • –––, 2019, “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 in Kelly Michael Becker and Iain Thomson,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945–201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9–59.

  • Pullum, Geoffrey K. and Scholz, Barbara C., 1997,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and the ontology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in T. Haukioja, M.-L. Helasvuo, and M. Miestamo, (eds.), SKY 1997: 1997 Yearbook of the Linguistic Association of Finland, Turku: Suomen kielitieteelinen yhdistys [Linguistic Association of Finland], 25–47.

  • –––, 2002,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stimulus poverty arguments”, The Linguistic Review, 19: 9–50.

  • –––, 2007, “ Systematicity and Natural Language Syntax”, Croat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1: 375–402.

  • –––, 2010, “Recursion and the infinitude claim”, in Recursion in Human Language, Harry van der Hulst (ed.),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no. 104 in Studies in Generative Grammar, 113–138.

  • Putnam, Hilary, 1963, “Probability and confirmation”, in The Voice of America Forum Lectures (Philosophy of Science Series, No. 10), Hilary Putnam, (ed.),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Reprinted in Mathematics, Matter and Meth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293–304.

  • Quine, Willard Van Orman, 1972,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in Language and Philosophy: A Symposium, Sidney Hook (e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95–98.

  • –––, 1987, Quiddities: An Intermittently Philosophical Dictiona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Rey, Georges, 2006, “The intentional inexistence of language—But not cars”, in R. J. Stainton (ed.),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cognitive science, Oxford: Blackwell, 237–255.

  • –––, 2020, Representation of Language: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a Chomskyan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ohde, D. L. T. and Plaut, D. C., 1999,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absence of explicit negative evidence: How important is starting small?”, Cognition, 72: 67–109.

  • Roland, Doug and Jurafsky, Daniel, 2002, “Verb sense and verb subcategorization probabilities”, in S. Stevenson and P. Merlo (eds.), The Lexical Basis of Sentence Processing: Formal,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Issu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325–346.

  • Ross, John R., 2010, “The Category Squish: Endstation Hauptwort”, Cognitive Linguistics Bibliography (CogBib), Berlin, Boston: De Gruyter Mouton, 316–339.

  • Sampson, Geoffrey, 2001, Empirical Linguistics, London: Continuum Press.

  • –––, 2005, The Language Instinct Debate, London: Continuum Press.

  • Santana, Carlos, 2016, “What Is Language?” Ergo, 3(19): 501–523.

  • Sapir, Edward, 1921, Language, New York, NY: Harcourt.

  • –––, 1929, “The status of linguistics as a science”, Language, 5: 207–214. Reprinted in David Mandelbaum (ed.), Selected Writings of Edward Sapir in Languag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160–166.

  •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16,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Paris and Lausanne: Payot. Edited and published after Saussure’s death by Charles Bally and Albert Sechehaye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Albert Riedlinger. English translation by Roy Harris (1998) in Fer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Open Court.

  • Scholz, Barbara C. and Pullum, Geoffrey K., 2002, “Searching for arguments to support linguistic nativism”, The Linguistic Review, 19: 185–223.

  • –––, 2006, “Irrational nativist exuberance”, in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Cognitive Science, Robert J. Stainton (e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59–80.

  • –––, 2007, “Tracking the origins of generative grammar”,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3: 701–723.

  • Schütze, Carson, 1996, The Empirical Base of Linguistics: Grammaticality Judgments and Linguistic Method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euren, Pieter A. M., 1998, Western Linguistics: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 Shapiro, Stewart, 1997,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Structure and Ont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hinohara, Takeshi, 1990, “Inductive inference of monotonic formal systems from positive data”, in S. Arikawa, S. Goto, S. Ohsuga, and T. Yokomori (eds.), Algorithmic Learning Theory, Berlin: Springer, 339–351.

  • Skyrms, Brian, 2010, Signals: Evolution,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lobin, Dan, 1996, “From thought and language to thinking for speaking”, in J. Gumperz and S. Levinson (eds.),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0–96.

  • Soames, Scott, 1984,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7: 155–179.

  • Sperber, Dan, and Origgi, Gloria, 2010, “A pragmatic perspective o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in R. K. Larson, V. Déprez, and H. Yamakido (eds.), The Evolution of Human Language: Bi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4–132.

  • Sprouse, Jon, 2011, “A test of the cognitive assumptions of magnitude estimation: Commutativity does not hold for acceptability judgments”, Language, 87(2): 274–288.

  • Sprouse, Jon and Almeida, Diogo, 2012, “Assessing the reliability of textbook data in syntax: Adger’s Core Syntax”,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8(3): 609–652.

  • Stainton, Robert J. (ed.), 2006,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Cognitive Science, Oxford: Blackwell.

  • Stainton, Robert J., 2014, “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 Oxford Handbooks Online,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935314.013.002

  • Steedman, Mark, 2000, The Syntactic Proc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 –––, 2017, “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Mind and Language, 32(5): 597–590.

  • Szabó, Zoltan, 1999, “Expression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9(195): 145–163.

  • –––, 2015, “Major parts of speech”, Erkenntnis, 80: 3–29.

  • Szabolcsi, Anna, 1997, “Strategies for scope taking”, in Ways of Scope Taking, Anna Szabolcsi (ed.), Dordrecht: Kluwer, 109–155.

  • Thierry, Guillaume, Athanasopulous, Panos, Wiggett, Alison, Dering, Benjamin, and Kuipers, Jan-Rouke, 2009, “Unconscious effects of language-specific terminology on pre-attentive color percep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11): 4567–4570.

  • Tomalin, Marcus, 2006, Linguistics and the Formal Sciences: The Origins of Generative Gramm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Tomasello, Michael, 1998, “Introduction”, in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Structure, Michael Tomasello (ed.),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 –––, 2003, Constructing a Language: A Usage-Based Theor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8, Origin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s/MIT Press.

  • Tomlin, Russell S., 1990, “Functionalism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2: 155–177.

  • Valian, Virginia, 1982, “Psycholinguistic experiment and linguistic intuition”, in T. W. Simon and R. J. Scholes (eds.), Language, Mind, and Brai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179–188.

  • Van Valin, Robert, 1991, “Functionalist linguistic theor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irst Language, 11: 7–40.

  • Voegelin, Carl F. and Harris, Zellig S., 1951,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ntelligibility among dialects of natural language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95(3): 322–329.

  • Wasow, Thomas and Arnold, Jennifer, 2005, “Intuitions in linguistic argumentation”, Lingua, 115: 1481–1496.

  • Weinreich, Max, 1945, “Der yivo un di problemen fun undzer tsayt”, Yivo Bleter, 25: 3–18.

  • Weskott, Thomas and Fanselow, Gisbert, 2011, “On the informativity of different measures of linguistic acceptability”, Language, 87(2): 249–273.

  • Weisberg, Michael, 2013, Simulation and Similarity: Using Model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etzel, Linda, 2009, Types and tokens: An essay on abstract objects, Boston, MA: MIT Press.

  • Wexler, Kenneth and Culicover, Peter, 1980, Formal Principle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 Wexler, Kenneth and Hamburger, Henry, 1973, “On the insufficiency of surface data for the learning of transformational languages”, in J. Hintikka, J. Moravcsik, and P. Suppes (eds.), Approaches to Natural Language, Dordrecht: Reidel, 16–179.

  • Whorf, Benjamin Lee, 1956,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T Press. Edited by John B. Carroll.

  • Worden, Robert, 1998,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from social intelligence”, in J. R. Hurford, M. Studdert-Kennedy, and C. Knight (eds.), Approaches to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8–166.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alysis | assertion | compositionality | defaults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 descriptions | empiricism: logical | idiolects | innate/acquired distinction | innateness: and language | language of thought hypothesis | linguistics: computational | logic: intensional | mental representation | pragmatics | propositional attitude reports | reference | relativism | rigid designators

Acknowledgments

The authors are very grateful to the two SEP referees, Tom Wasow and William Starr, who provided careful reviews of our drafts; to Bonnie Webber and Zoltan Galsi for insightful comments and advice; and to Dean Mellow for some helpful corrections. BCS was the lead author of this article throughout the lengthy period of its preparation, and worked on it in collaboration with FJP and GKP until the post-refereeing revision was submitted at the end of April 2011. She died two weeks later, on May 14. FJP and GKP oversaw the few final corrections that were made when the HTML version was first published in September 2011.

Copyright © 2024 by Barbara C. Scholz Francis Jeffry Pelletier <francisp@ualberta.ca> Geoffrey K. Pullum <pullum@gmail.com> Ryan Nefdt <ryan.nefdt@uct.ac.z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