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 categories (Paul Studtmann)

首次发表于 2007 年 9 月 7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1 年 2 月 2 日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它不仅呈现了亚里士多德自己哲学理论的骨干,而且对西方传统中许多伟大哲学家的体系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范畴论》中的一系列学说,我将在此称之为范畴主义,为亚里士多德的各种哲学研究提供了调查框架,从他在《物理学》中对时间和变化的讨论,到《形而上学》中关于存在本身的科学,甚至延伸到他对柏拉图伦理学的拒绝。超越他自己的作品,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主义吸引了普罗提诺斯、波菲利、阿奎那、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洛克、伯克利、休谟、康德、黑格尔、布伦塔诺和海德格尔等各种不同的哲学家的关注(仅举几例),他们或多或少地接受、捍卫、修改或拒绝了其核心观点。所有这些哲学家以不同的方式都认为有必要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的特点达成共识。

显然,亚里士多德开创的范畴论企业深深植根于哲学心灵。尽管如此,尽管其广泛影响力,实际上也正因为这种影响力,任何试图描述范畴论的努力都面临着重大困难:专家们在其最重要和基本的方面存在分歧。以下每个问题都得到了备受尊敬的学者和哲学家们截然不同的答案。范畴论分类的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方案背后有什么谓词论理论?范畴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另一个重要本体论理论——物质形态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有的话,物质在范畴论方案中的位置是什么?亚里士多德何时写下《范畴论》?亚里士多德是否写过《范畴论》?《范畴论》中的种类列表是亚里士多德经过深思熟虑的列表,还是他在其他地方修改了自己的观点?《范畴论》中的物质观与《形而上学》中的物质观是否一致?亚里士多德是否采用了某种方法来生成他的范畴列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在整体上或部分上在哲学上是否可辩护?如果只是部分可辩护,范畴论的哪个部分在哲学上是可辩护的?

鉴于对亚里士多德《范畴论》甚至最基本的方面存在专家意见的分歧,不可避免地,试图对其中包含的基本立场进行中立解释的尝试将被一些学者视为错误的,甚至是极其错误的。可以尝试通过评论每一个学术辩论和观点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样的项目将无法展现亚里士多德范畴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采取不同的方法。首先,我提出了亚里士多德范畴体系中主要结构的一种自然但可能过于简化的解释,同时在途中暂停以注意一些特别有争议的观点。然后,我继续讨论一个重要的学术和哲学辩论,即亚里士多德是否有一些系统的程序来生成他著名的列表。这个辩论之所以有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涉及到最基本的形而上学主题之一:什么是正确的范畴系统?我最终并不关心呈现亚里士多德《范畴论》的正确解释。相反,我只希望提供一个对这个无穷迷人的作品内容有用的介绍。


1. 四分法

《范畴论》自然地分为三个独立的部分——被称为“前述情况”(第 1-4 章),“述情况”(第 5-9 章)和“后述情况”(第 10-15 章)。(这些章节标题反映了整个作品的传统拉丁标题“述情况”)。在“前述情况”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一些语义关系(1a1-16),将存在(τἃ ὄντα)分为四种(1a20-1b9),然后提出了他的十个范畴的经典列表(1b25-2a4)。在“述情况”中,亚里士多德详细讨论了实体(2a12-4b19),数量(4b20-6a36),相关物(6a37-8b24)和品质(8b25-11a39)的范畴,并对其他范畴进行了简要处理(11b1-14)。最后,在“后述情况”中,他讨论了与对立方式(11b15-14A25),优先性和同时性(14a26-15a13),运动(15a14-15b17)相关的概念,并以对拥有的简要讨论结束(15b18-31)。关于亚里士多德是否认为这三个部分都属于一部作品,以及如果他这样认为,为什么他认为它们都需要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作品,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尽管如此,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范畴论》的核心是两个分类系统,一个在“前述情况”中给出,另一个在“述情况”中给出。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个分类系统是关于存在的(τὰ ὄντα)(1a20)。这个分类是通过两个概念进行的:(1)所说的和(2)存在于。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任何存在要么是关于另一个存在的,要么不是关于另一个存在的。同样,任何存在要么存在于另一个存在中,要么不存在于另一个存在中。由于这些是技术概念,人们会期望亚里士多德对它们进行定义。不幸的是,他没有定义所说的关系;而他对存在于关系的定义要么是循环的,要么是基于一个未定义的存在概念。他说:“通过‘存在于一个主体中’,我指的是在某物中的东西,不是作为一部分,并且不能与它所在的东西分开存在”(1a24-5)。注意,在这个存在于的定义中出现了“在”的词。所以,要么“在”和“存在于”是相同的意思,这样定义就是循环的;要么“在”本身需要一个定义,而亚里士多德没有给出。因此,亚里士多德的第一个分类系统是建立在技术概念上的,这些概念的确切特征并没有被亚里士多德的任何陈述所确定。

尽管这两个概念缺乏有帮助的定义,但许多学者采用了一个相当直接的、尽管肯定有争议的描述。通过关注亚里士多德的例证,大多数学者得出结论,被他人所说的存在是普遍的,而不被他人所说的存在是个别的。存在于他人之中的是偶然的,而不存在于他人之中的是非偶然的。现在,非偶然的普遍存在最自然地被描述为本质的,而非偶然的个别存在最好简单地被描述为非偶然的。如果我们将这些可能性结合起来,我们就得到了以下四重分类系统:(1)偶然的普遍存在;(2)本质的普遍存在;(3)偶然的个别存在;(4)非偶然的个别存在,或者亚里士多德所称的主要实体。这个系统很容易映射到亚里士多德自己在 1a20 处给出的术语上:(1)被他人所说和存在于他人之中:偶然的普遍存在;(2)被他人所说但不存在于他人之中:本质的普遍存在;(3)不被他人所说但存在于他人之中:偶然的个别存在;(4)不被他人所说且不存在于他人之中:主要实体。对这些类别的简要讨论应足以揭示它们的一般特征。

1.1 不被他人所说且不存在于他人之中

在这个分类方案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最重要的地位属于那些既不是被说及也不是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实体。亚里士多德说,这些实体是主体(2a11)。尽管他在《范畴论》中只是对主体给出了一个否定性的描述——它们既不是被说及也不是存在于任何事物中——但他提供的例子使我们能够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主体概念。他最喜欢的例子是一个个体人和一匹马(1a20,2a11)。因此,自然而然地可以解释他认为主体中包括了作为自然种类成员的具体个体。亚里士多德在《范畴论》中是否打算将主体的类别限制为仅仅是自然种类的成员,这成为亚里士多德研究中更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但至少可以说,他似乎认为自然种类的成员提供了足够典型的案例,以便他可以用它们作为例子。

现在,鉴于上述关于所说和存在关系的解释,一个主体是一个非偶然的特定事物。必须承认,确切地说一个特定事物是非偶然的意义是困难的。亚里士多德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主体不是可以偶然发生的存在,既不是临时的、偶然的、人为统一的实体,比如坐在椅子上的苏格拉底。同样,通过将它们视为不是所说的任何事物,亚里士多德引起了人们对主体不是任何事物的所说的注意。相反,它们本身是本质的统一体,实际上根本不可说。然而,除了这些少数的评论之外,仅凭《前述》中明确表述的内容,很难确切地说一个主体是什么。但是,有人可能会争辩说,这对于一个形而上学上基本的实体是合适的 - 我们可以说它不是什么,但因为它是如此基本,我们缺乏以信息化的方式说出它是什么的词汇。事实上,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体以这种方式是基本的,因为他认为所有其他实体都与主体存在某种类型的非对称依赖关系(2a34-2b6)。

1.2 不是所说的和存在于的

如果我们继续将所说的和存在于的区别理解为我所描述的那样,我们还会发现亚里士多德认为除了物质范畴中的个体之外,还有偶然的,或者我们现在可以称之为非实质的个体。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这种实体的例子,即一个个别的语法知识(1a25)。也许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是某个物体具有的特定的白色。如果存在非实质的个体,那么苏格拉底的白色与柏拉图的白色是不同的个体。当代形而上学家可能称这样的实体为特质,只要小心不要期望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与当代的特质理论过于相似,这样的标签是可以接受的。首先,如果亚里士多德确实接受非实质个体的存在,他肯定不认为它们可以独立于主体存在——事实上,最自然的解释是认为亚里士多德认为非实质个体是一种依赖性实体,只能通过与其所存在的主体的参照来个体化。因此,苏格拉底的白色不能没有苏格拉底而存在。此外,将这样的实体看作是彼此之间具有原始的相似关系是完全不符合亚里士多德思维方式的。尽管如此,如果目前的解释是正确的,亚里士多德确实接受了适当称之为个别化属性的东西。

1.3 所说的和不在场中的

因此,回到那些在其他存在中不存在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除了作为个体的主要物质之外,还有作为普遍性的次要物质(2a11-a18)。他举的一个例子是人(1a21),根据目前的解释,人是物质范畴中的一个普遍性。如果我们再次接受我所提出的问题中的区分,我们应该将次要物质解释为主要物质的本质特征。此外,由于主要物质似乎是自然种类的成员,将次要物质解释为主要物质所属的种类是很自然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不仅主要物质是自然种类的成员,而且它们的本质特征是它们所属的种类。

1.4 说及和存在于

最后,如果一个存在既是说及一个主要物质又存在于一个主要物质中,那么它就是一个偶然的普遍性。亚里士多德举的一个例子是知识;但是,白色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普遍性的白色被说及许多主要物质,但它只是对它们的偶然性。

1.5 最近的辩论

我对所说和所在的概念的描述方式,正如我所说的那样,是自然而相对简单的。此外,这也是亚里士多德中世纪解释者中最正统的解释。然而,如果我不提到 G.E.L.欧文关于所说/所在区别的最近辩论(欧文,1965a),那就不够周全了。根据欧文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并不接受非实质个体的存在。相反,欧文认为,不是所说而是所在于主体的存在是最低普遍性的偶然普遍。因此,欧文否认所说/非所说的区别是普遍和个体之间的区别。我不打算讨论欧文的解释,只是简单地指出它引发了大量学术关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有关这些问题的讨论: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关于非实质个体的补充说明

2. 十重划分

2.1 概述

在提供了他的第一个分类系统之后,亚里士多德转向了“谓词”并提出了第二个分类系统,这个系统占据了《范畴论》剩余部分的大部分内容。亚里士多德将他所称之为“τἃ λεγόμενα”(即所说的事物)分为十种不同的类型(1b25)。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所说的事物是指词语(《论命题》16a3),因此自然而然地将他的第二个系统解释为对词语的分类。由于英语单词“category”源自希腊语中的谓词一词,人们可能会自然地将第二个系统解释为对不同类型的语言谓词的分类。然而,关于第二个分类系统的主题仍存在相当大的争议。

有三个理由可以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兴趣不在于词语,而是在于词语所对应的世界中的对象。首先,他的表达“ta legomena”实际上是模棱两可的,既可以是“所说的事物”——这些事物可能是词语,也可能不是——也可以是“所谈论的事物”——这些事物更自然地被理解为通过词语来指称的事物。其次,亚里士多德对各个范畴的例子通常是超语言的。例如,他对物质的例子是一个个体人和一匹马。第三,亚里士多德明确接受一种意义理论,即词语按照约定表示概念,而概念自然表示世界上的对象(《内省论》16a3)。因此,即使他在某种意义上对词语进行分类,我们自然会将他的分类视为最终受到对我们的词语所对应的世界中的对象的关注所驱动。

那些对亚里士多德第二个分类系统的语言解释不满意的学者们已经朝着几个方向发展。有些人将亚里士多德解释为对概念进行分类。然而,对语言解释提出的异议同样也可以对概念解释提出。其他学者将亚里士多德解释为对超语言和超概念的现实进行分类。最后,一些学者将语言解释和超语言解释综合起来,将亚里士多德解释为对语言谓词进行分类,只要它们与语义上重要的方式与世界相关。虽然我认为后一种解释可能是最能经受严密文本审查的解释,但第二个分类系统的一般特征最容易通过关注超语言解释来看清楚。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简化问题,假设亚里士多德的第一个分类系统实际上是对超语言项目进行分类;并且我将指出这种解释面临困难的地方。

那么,亚里士多德的第二个分类系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系列最高种类的列表,也被称为范畴。我们可以通过注意到我们经验中的普通对象属于越来越一般的类别来推断出存在最高种类(或者也许存在一个单一的最高种类)。例如,考虑一棵枫树。它首先是一棵枫树,因此属于一个只包含其他枫树的类别。然而,它也是一棵树,因此属于一个更广泛的类别,即树的类别,其范围比枫树的类别更广。继续下去,它也是一个生物,因此属于一个比树的类别范围更广的类别。以此类推。现在,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个基本模式,我们可以问以下问题:这种一般性的增加是否无限进行下去,还是在最一般的类别处结束?换句话说,它是否在最高种类处结束?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有一个最高的种类——存在。毕竟,有人可能会争辩说,一切都存在。因此,包含所有存在者且仅包含存在者的类别必须是具有最大可能范围的类别。然而,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不是一个属(998b23,1059b31)。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每个属都必须通过某个在该属之外的区别来区分。因此,如果存在是一个属,它必须通过一个在它之外的区别来区分。换句话说,存在必须通过一些非存在来区分,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荒谬。尽管他没有明确提出这个观点,但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是有力的,那么这个论证将普遍适用于任何关于单一最高种类的提议。因此,他认为没有一个单一最高种类。相反,他认为有十个:(1)实体;(2)数量;(3)质量;(4)相关物;(5)某处;(6)某时;(7)处于某个位置;(8)拥有;(9)行动;以及(10)被行动(1b25–2a4)。我将在接下来详细讨论这四个种类中的前四个。但这样做会涉及一些有趣的问题,尽管如此,这些问题仍然会分散对该方案的总体性质的注意力。因此,我将首先讨论亚里士多德第二个分类系统中固有的一些一般结构,然后再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除了提出十个最高种类之外,亚里士多德还对这些种类的结构有自己的看法。每个种类都通过一些不同的特征被区分为物种。实际上,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任何物种的本质都包括其属类和与该属类一起定义该物种的不同特征。(严格来说,最高种类是无法定义的,因为在最高种类之上没有属类,无法用属类和不同特征来定义它。)各个类别中的一些物种也是属类,换句话说,它们进一步分化为更多的物种。但在某个点上,存在一个不再进一步分化的最低物种。我们可以假设,在这些物种下面属于该物种的个体。

现在,如果我们接受我所提出的所述和所在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两个分类系统可以说是相互叠加的。得到的结构大致如下。

Substance数量 相关物 质量 ...

范畴论 不在其中

Said-of Present-In

不是所说的 不在场

不是所说的 在场

这个系统的一些特点值得指出。首先,正如我已经指出的,亚里士多德在这个方案中给予了主体的首要地位。他说,如果没有主体存在,其他实体也不会存在(2b6)。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主义坚决反对柏拉图主义。柏拉图认为抽象的东西比具体的物质更真实,而在《范畴论》中,亚里士多德将具体的物质视为本体论的基石——以至于成为主体的东西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真实,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中,苏格拉底和一匹马等实体是最真实的实体。此外,在次级实体中,那些更具一般性的实体比那些更高级别的实体在本质上更“先前”(2b7)。例如,人类在本质上比身体更“先前”。这是否应该解释为人类这种类型更真实的问题尚不确定。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将一般性的增加与实质性的减少等同起来,至少在精神上强烈反对柏拉图主义。

在查看细节之前,有一个有趣的一般特征值得指出。亚里士多德拒绝了存在是一个范畴的观点,并接受了十个不同的最高种类,这导致了关于存在本身的学说,这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亚里士多德在写《范畴论》时是否接受了出现在《形而上学》中的存在学说存在真正的分歧。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些词语并不表示一个范畴,而是他所称的 pros hen 同义词,即与一件事物相关的同义词,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献中也称为“焦点意义”、“焦点联系”或“核心依赖同义词”(1003a35 ff.)。这些词语适用于世界上的各种物品,因为这些物品都与某种事物或类型的事物有某种关系。亚里士多德举了一个这样的同义词的例子,即“健康”。他说,一个养生法是健康的,因为它能产生健康;尿液是健康的,因为它能指示健康;苏格拉底是健康的,因为他拥有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养生法、尿液和苏格拉底之所以都被称为“健康”,不是因为它们属于某个范畴,即健康的事物,而是因为它们都与健康有某种关系。同样,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是存在的,并不是因为它们属于某个范畴,即存在,而是因为它们都与主要存在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在《范畴论》中他说这个主要存在就是实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在《形而上学》中说为了研究存在,必须研究实体的原因(1004a32,1028a10-1028b8)。

2.2 详细讨论

必须承认,我认为,当以抽象的方式陈述时,亚里士多德的两种分类方案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美感。然而,亚里士多德的系统在审视他的最高种类列表时开始显得有些笨拙。其中一些范畴是自然的,但其他一些则似乎不太自然。因此,哲学家们提出了对亚里士多德的列表进行改变的建议,认为应该消除各种范畴,并且学者们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不仅仅是最高种类,而是代表了词语之间以及世界不同方面的各种复杂关系。对亚里士多德列表中的前四个范畴进行简要讨论,这四个范畴是亚里士多德详细讨论的唯一范畴,可以展示出亚里士多德列表的趣味以及一些特殊之处。

2.2.1 实体

最基本的范畴是实体。我们已经看到,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实体分为一级实体和二级实体。虽然亚里士多德在《范畴论》中没有讨论不同种类的二级实体,但他在整个著作中的各种言论表明,他至少会将二级实体分为以下几种(DA 412a17,413a21,414a35,Meta. 1069a30,NE 1098a4):

  • 实体

    • 静止的实体 — 不动动者

    • 移动的实体 — 身体

      • 永恒的移动物质 - 天空

      • 可毁灭的移动物质 - 地球之下的物体

        • 无灵魂的可毁灭的移动物质 - 元素

        • 有灵魂的可毁坏的移动物质 - 生物

          • 无感知能力 - 植物

          • 有感知能力 - 动物

            • 非理性-非人类动物

            • 理性-人类

这种属/种层次结构远非完整-亚里士多德的生物论著中包含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动物分类学,既不能捕捉到,也不明显与非理性和理性动物的划分相一致-但它很好地说明了亚里士多德范畴论的一般结构。这个分类学中最低的种类逐渐转变为越来越一般的种类,直到达到最高的种类-物质。此外,关于自然种类成员是世界上一种基本类型的实体的想法有一些相当直观的东西,因此每个这样的实体都属于一种逐渐增加的一般性的种类系统。当然,有人可能认为某种种类高于物质。但除了存在之外,这种种类是什么并不清楚,或许甚至更一般的种类-事物;正如我已经说过的,亚里士多德不仅拒绝了存在是一种属的观念,而且很难看出事物的相关意义是什么,如果这不仅仅是物质的另一个词。

2.2.2 数量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论》中讨论的第二个范畴是数量,在专门讨论数量的章节中,亚里士多德实际上将数量分为不同的种类。事实上,他给出了两个划分;但为了说明这个范畴的一般性质,讨论他给出的第一个划分就足够了。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数量分为连续和离散的数量;连续的数量分为线、面、体、时间和位置;离散的数量分为数和言语(4b20-23)。因此,我们有以下的属/种结构:

  • 数量

    • 连续数量

      • 线

      • 身体

      • 时间

      • 地点

    • 离散数量

      • 数字

      • 语言

像物质一样,数量似乎是最合理的最高种类的候选者 - 数量存在;数量不是物质;物质不是数量,而且不清楚哪种种类会超越数量。因此,亚里士多德将数量作为最高种类的决定似乎是有充分动机的。然而,亚里士多德对数量的处理确实引发了一些困难的问题。

或许最有趣的问题是,数量中的一些物种似乎是被量化的事物,而不是数量本身。例如,考虑到“物体”。在其最自然的意义上,“物体”表示的是物体,它们不是数量,而是具有数量的事物。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线、面、位置和可以说是言语。当然,某些物种与其中一些物种自然相关联。例如,长度、宽度和深度与线、物体和表面相关联。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将这些列为数量下的物种。因此,首先我们可以问:亚里士多德是否打算将他对数量的划分作为数量或被量化的事物的划分?

阿里斯多德在数量范畴中列出的物种困难可以通过注意到他在几个地方似乎坚持认为物体是物质范畴中的一个物种(Top. 130b2,DC 2681-3,DA 434b12,Meta. 1079a31,1069b38)来更加明确。正如我在上面的物质范畴中绘制的属-种结构,物体是物质下的两个直接物种之一。然而,物体也出现在连续数量的物种下。困难之处在于阿里斯多德坚持认为没有物种可以同时出现在物质范畴和其他范畴中。因为他认为物质中的物种是关于主要物质的,而其他范畴中的物种不是关于主要物质的。因此,同时存在于物质和某个偶然范畴中的任何物种都将是关于主要物质的,也不是关于主要物质的。阿里斯多德在数量范畴中列出的物种不仅令人困惑,而且似乎使阿里斯多德陷入了矛盾。因此,关于阿里斯多德的数量范畴的第二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出现:物体如何能同时是数量范畴和物质范畴中的一个物种?(Studtman 2002)

关于数量还可以提出许多其他问题。例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对数量的处理包括在《范畴论》中没有的种类(Meta. 1020a7-34),这引发了关于《范畴论》中的教义与他其他物理和形而上学作品中的教义之间的一致性的问题。此外,关于亚里士多德对某些数量种类的性质的看法也引发了问题。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种类“数”对应于什么?他肯定不认为数字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那么亚里士多德究竟认为数字是什么?从《范畴论》中我们只知道数字是离散的数量。但这样的回答几乎无法让人完全理解亚里士多德的确切意图。此外,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将言语作为数量种类的一种包括进来?言语似乎并不像是这个种类的自然候选者。也许,亚里士多德考虑到了希腊单词中元音和音节的数量。但是,如果说有什么的话,言语似乎更像是某种声音,可以说是某种情感。这些问题都很有趣,值得追究。然而,我在这里不打算给出任何答案。我只希望能够说明《范畴论》是多么引人入胜,但又很难完全捉摸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2.2.3 亲属关系

在数量之后,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亲属的范畴,这在解释和哲学上比他对数量的讨论更加困难。当代哲学家可能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范畴包含了我们现在所称之为“关系”的东西。但这是一个错误。这个范畴的名称是 ta pros ti(τὰ πρός τι),字面意思是“朝向某事物的东西”。换句话说,亚里士多德似乎是在对世界中的事物进行分类,因为它们是朝向其他事物的。然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之所以朝向其他事物,是因为它们适用于某种关系谓词。亚里士多德说:如果事物被称为“相对的”,那么它们被说成是属于其他事物或以某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关。因此,例如,较大的事物被说成是属于其他事物,因为它被说成比某事物更大(6a36)。

也许对亚里士多德讨论的最直接理解是以下内容。他注意到语言中的某些谓词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它们不用于形式为“a 是 F”的简单主/谓句,而是需要某种类型的补充。说“三是更大的”是说一些不完整的东西-要完成它,需要说三比什么更大。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接受了一个学说,即世界上的属性总是存在于一个单一的主体中。换句话说,尽管亚里士多德容忍了关系谓词,并且他确实认为世界上的对象与其他对象有关,但他不接受关系作为一种真正的实体类型。因此,亚里士多德的亲属范畴是语言关系的一种中间状态,即关系谓词,以及本体论方面,即关系本身。

对于我们的目的来说,我们不需要确定如何最好地解释亚里士多德的相对论理论,而是可以考虑一些亚里士多德讨论引发的问题。首先,任何对关系属性感到舒适的人无疑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有些混乱。尽管亚里士多德确实讨论了关系谓词的重要特征,例如,关系谓词涉及一种相互参照(6b28),但他的基本立场是,世界上的所有属性都是非关系性的,这看起来是错误的。其次,亚里士多德的相对范畴引发了解释问题,特别是关于他的范畴方案究竟是用来分类什么的问题。与数量的情况一样,亚里士多德似乎关注的是相关的事物,而不是关系本身。事实上,这从该范畴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

这个后一事实,即亚里士多德在讨论相关事物时似乎更关注相关事物而不是关系,对我之前讨论的范畴的简单描述施加了压力,即每个范畴都是一种独特的超语言实体。如果这个简单的描述是正确的,亚里士多德应该承认某种与亲属相对应的实体作为最高种类。但他没有这样做。因此,很容易转向一种解释,即亚里士多德毕竟关注的是语言特征化的项目。也许他认为世界只包含几种基本类型的实体,并且不同类型的谓词适用于世界,因为它们与这些类型的实体之间存在复杂的语义关系。事实证明,许多评论家都以这种方式解释了他。但是他们的解释也面临着困难。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不仅仅是那些属于各种范畴的实体,世界中的基本实体是什么?也许有一种方法可以代表亚里士多德回答这个问题,但答案在他的文本中并不明确。因此,我们再次不得不承认,确定亚里士多德作品的准确解释是多么困难。

2.2.4 属性

在讨论亲属之后,亚里士多德讨论了属性的范畴。与数量和亲属不同,属性对于将范畴分类为基本实体类型的解释并没有明显的困难。亚里士多德将属性分为以下几类(8b26–10a11):

  • 质量

    • 习惯和性情

    • 自然能力和无能力

    • 情感品质和情感

    • 形状

这些种类中的每一种看起来都像是一种超语言的实体,而且没有一种种类看起来是另一种范畴中的种类。因此,对亚里士多德对品质的处理的任何困难都涉及到他所做的划分的适当性,而不是该范畴是否适合更大范畴方案的解释。然而,就像亚里士多德方案中的几乎所有内容一样,他对品质的划分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例如,J.L.阿克里尔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以下批评:

他 [亚里士多德] 没有给出特殊的论证来证明习惯和性情是品质。他也没有给出任何判断一个给定的品质是否是习惯或性情的标准;例如,为什么情感品质应该被视为与习惯和性情完全不同的一类?(Ackrill 1963)

Ackrill 认为亚里士多德对品质的划分至多是没有动机的。而且,看起来 Ackrill 是客气的。Montgomery Furth 曾说:“我将在很大程度上不考虑诸如……将被称为品质的怪异杂乱群体纳入一个单一类别的理由(如果有的话)……”(Furth 1988)。

必须承认,亚里士多德在品质种类的列表上乍一看有点奇怪。例如,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任何列出的种类直接属于品质?事实上,当亚里士多德列出这些种类时,他没有按照他通常的做法提供区分它们的不同点。如果有这样的不同点,我们应该期望习惯和性情可以被定义为某种品质。当然,其他品质也是如此。但亚里士多德不仅没有提供这些不同点,而且很难看出它们可能是什么。要理解这个困难,只需问一下:有什么不同点可以添加到品质中以定义形状?

公平地说,亚里士多德的品质范畴有其支持者。事实上,其中一些支持者甚至从各种形而上学原理中提供了物种在该范畴中的推导。例如,阿奎那在他的《神学大全》中对该范畴有以下说法:

现在,对于主体对于偶然存在的确定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对于主体的本质,对于行动和由其自然原理(即物质和形式)产生的受动作用,或者对于数量。如果我们从数量的角度来考虑主体的确定方式,那么我们将得到品质的第四个物种。因为数量本身是没有运动的,并且不涉及善恶的概念,所以第四个品质的物种与一件事物是否良好或不良、是否迅速或缓慢地转变无关。

但是,对于行动或受动作用的主体的确定方式在品质的第二和第三个物种中被考虑。因此,在这两个物种中,我们考虑一件事物是否容易或困难地完成,是否短暂或持久。但在这些物种中,我们不考虑与善恶概念有关的任何事物:因为运动和受动作用没有目的的方面,而善恶是指与目的有关的。

另一方面,主体的方式或决定,关于事物的性质,属于第一种质量的模式和决定:因为哲学家说(Phys. vii, text. 17),当谈到灵魂和身体的习惯和倾向时,它们是“完美者对最好的倾向;而我所说的完美是指按照其本性进行安排的。”而且,由于事物的形式本身和本质是事物被创造的目的和原因(Phys. ii, text. 25),因此在第一种质量中,我们考虑到了恶和善,以及易变性,无论是容易还是困难;因为某种本性是生成和运动的目的。(阿奎那,《神学大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 49 题,第 2 条)

阿奎那似乎将质量范畴中的种类视为从一些基本的形而上学原理中系统展开。阿奎那对质量范畴的推导是否可信,或者是否可以给出源自亚里士多德原理的其他推导,已成为最近学术研究的课题(Kahm 2016,Studtmann 2003a)。尽管这个问题似乎只涉及亚里士多德的质量范畴,但实际上与更大的问题相关,我将在不久后讨论,即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推导方法。对亚里士多德质量范畴的系统推导将支持这样的说法,即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某种系统的推导。

在一篇专门讨论亚里士多德《范畴论》的文章中,引用托马斯·阿奎那斯的这么长一段可能看起来有些奇怪,但我这样做有两个原因。首先,正如阿克里尔和弗尔斯的评论所示,亚里士多德的体系受到了学者和哲学家们的严厉批评。然而,阿奎那斯关于质量的评论表明,在一个真正有才华的解释者手中,尤其是没有比阿奎那斯更伟大的亚里士多德解释者,许多批评可以得到回应。其次,更重要的是,阿奎那斯对质量范畴的关注表明了亚里士多德《范畴论》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即它在形而上学思辨的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历史重要性。无论哲学家们是否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他的范畴主义在出现后的千年中起到了重要的工具作用,为形而上学研究提供了起点。在这方面,它可以与二十世纪形而上学中的量词进行比较。无论量词是否具有哲学上的兴趣,很难想象二十世纪分析形而上学没有它。因此,对于哲学史的兴趣在于思想如何代代相传,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不仅值得研究其所包含的学说,还值得研究其他哲学家对它的兴趣以及他们通过它作为跳板所产生的哲学。 (参见《亚里士多德评注者》条目。)

这是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的传统。关于亚里士多德《范畴论》的许多最近的学术研究要么是评论的翻译,要么是由评论引发的讨论。

在质量之后,亚里士多德对个别范畴的讨论变得非常稀少。他只花了一些篇幅讨论行动和激情的范畴(11b1),然后在作品末尾对其中一个较奇特的范畴进行了简短的讨论,即存在(15b17-35)。

剩下的大部分讨论,即所谓的《后述述》(Post-Predicamenta),是针对涉及某种对立的概念,以及优先性、后续性、同时性和变化的概念。虽然《范畴论》的后半部分很有趣,但并不清楚它是否与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案有密切关联。此外,他在那里的讨论在他在《形而上学》中对相同概念的讨论中大部分已经被取代。因此,我将不会详细讨论《后述述》,而是转向一个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列表具有基本哲学和解释兴趣的话题: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得出他的范畴列表的?

3. 范畴的来源是什么?

关于范畴起源的问题可以通过提出关于任何哲学立场的最困难的问题来引起:为什么认为它是正确的?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最高种类列表包含了所有的最高种类?

当然,有人可能会拒绝世界上存在一些形而上学上特权的种类的想法。但在这里,重要的是区分关于范畴系统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我们可以从外部的角度来研究范畴论,这样我们就会问关于任何范畴系统的地位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问任何范畴系统是否必须在心灵、语言、概念方案或其他方面表现出某种依赖性。现实主义者会否定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某种程度上的唯心主义者会肯定这个问题的答案。此外,我们还可以询问我们对世界上最终范畴的认识是否有限。我们可以采取从对我们对范畴的认识持怀疑态度到对这种认识持绝对正确主义的立场。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内部的角度来研究范畴论,我们将假设对外部问题有某种答案,然后继续询问在这些假设下范畴系统的正确性。例如,我们可以采取现实主义的观点,因此假设存在一些正确的形而上学上特权的心灵和语言无关的最高种类列表,以及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正确解释。然后我们可以尝试确定那个列表是什么。现在,亚里士多德显然属于这种关于范畴的推测的传统:他假设而不是辩护了一种对世界上形而上学结构的现实主义立场。因此,与他一起假设现实主义,并探究可能存在哪些范畴的问题是合适的。

接近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是问亚里士多德是否有一些原则性的程序来生成他的范畴列表。因为如果有的话,那么可以通过评估他生成列表的程序来评估他的最高种类列表。不幸的是,除了在《论题》中的一些暗示性言论之外,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指出他是如何生成他的方案的。然而,如果没有一些可以生成他的列表的程序,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可能缺乏任何正当性。当然,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他的列表可能在没有生成程序的情况下得到正当化——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形而上学直觉和哲学论证的结合来使自己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列表是完整的。尽管如此,在没有一些生成程序的情况下,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至少显得不稳定。事实上,他的最高种类列表缺乏任何正当化的事实已经成为一些著名批评的根源。例如,在阐述他自己的范畴方案之前,康德说:

亚里士多德像康德这样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去寻找这些基本概念是一项值得的事业。但是由于他没有原则,他只是随意地拾取它们,并最初获得了十个,他称之为范畴(谓词)。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超验要素的教义,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三节,10)

根据康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列表是一个非系统的、尽管是出色的、哲学性的灵感的结果。因此,它不能作为一个正确的范畴集合坚定地存在。

事实证明,虽然康德不知道亚里士多德可能生成他的范畴列表的任何程序,但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我将称之为:(1)问题方法;(2)语法方法;(3)情态方法;(4)中世纪派生方法。

J.L.阿克里尔(1963 年)是问题方法的最杰出的辩护者。他以亚里士多德在《论题》第一篇第 9 节中的言论作为他解释的证据。阿克里尔声称,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生成范畴,每种方法都涉及提问。根据第一种方法,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它是什么?——尽可能多地问很多事物。所以,例如,我们可以问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什么?我们可以回答——苏格拉底是一个人。然后,我们可以把同样的问题提给我们给出的答案:人是什么?我们可以回答:人是一种动物。最终,这个提问的过程将引导我们到达某个最高种类,本例中是实体。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开始问苏格拉底的颜色,比如他的白色,我们最终会到达最高种类的质量。阿克里尔声称,当这个过程完全进行时,将得到亚里士多德的十个不同且不可约的种类。根据第二种提问方法,我们要尽可能多地问一个主要物质的不同问题。所以,例如,我们可以问——苏格拉底有多高?苏格拉底在哪里?苏格拉底是什么?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将回答五英尺,在雅典集市,人。然后我们会意识到我们对各种问题的回答分为十个不可约的种类。

在学者们提出的所有建议中,阿克里尔的建议得到了最多的亚里士多德文本的支持,尽管他引用的证据远非确凿。但从哲学角度来看,问题方法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首先,目前尚不清楚这两种方法是否真正产生了亚里士多德的列表。例如,假设我使用第二种方法并问:苏格拉底喜欢柏拉图吗?答案,让我们假设是“是”。但这个答案在范畴方案中属于哪个位置呢?阿克里尔可能会回应,强迫问题不是用“是”或“否”来回答。但我们仍然可以问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是存在于某个其他事物中还是不存在于某个其他事物中?当然,答案是不存在于某个其他事物中;但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列表中,不存在于某个其他事物中属于哪个位置呢?确实很难看出来。第一种方法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假设我问:苏格拉底的白色是什么?我可能会回答“一个特定的东西”。同样,作为一个特定的东西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列表中属于哪个位置呢?当然,特定的东西是亚里士多德阐述的四重分类系统的一部分。但我们目前并不关心那个方案。实际上,在当前背景下提及那个方案只是重新打开了《范畴论》中两个主要分类系统之间关系的问题。

即使阿克里尔能够找到一些从问题到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的合理路径,他提出的方法仍然似乎不令人满意,原因很简单,它们过于依赖我们提问的倾向。也许我们实际上提出的问题会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但我们想知道的是我们是否提出了正确的问题。除非我们能够确信我们的问题正在追踪世界的形而上学结构,否则我们对它们得出任何一组范畴并不感到印象深刻。但要知道我们的问题是否追踪了世界的形而上学结构,就需要我们有一种方式来确定范畴方案的正确性。显然,在这一点上,我们陷入了一个对我们帮助不大的小圈子。也许所有形而上学的理论化在某种程度上都充满了循环性,但这样小的循环通常对形而上学家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语法方法,这一方法可以追溯到特伦德伦堡(1846 年),最近由迈克尔·鲍默(1993 年)进行了辩护,亚里士多德通过关注语言中固有的结构来生成他的列表。在假设世界的形而上学结构反映了语言中的结构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能够通过研究我们的语言来找到基本的形而上学结构。这种方法非常复杂,但为了我们的目的,可以用几个例子来说明。例如,物质和其他范畴之间的区别已经内置在我们语言的主谓结构中。例如,考虑以下两个句子:(1)苏格拉底是人类;(2)苏格拉底是白色的。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句子都有一个主语,即“苏格拉底”。与该主语相对应的,人们可能会认为是某种实体,即一个主体物质。此外,第一个句子包含了一个可以称为个体化谓词的谓词——它是一个形式为“一个这样的”而不是“这样的”形式的谓词。因此,人们可能会认为,有些谓词将属性归属于主体物质,而这些属性的具有足以使该物质成为某种个体。另一方面,第二个句子包含了一个非个体化的谓词。因此,通过研究我们语言中谓词的细节,我们有一些理由来区分物质范畴和偶然范畴。

语法方法确实具有一些优点。首先,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亚里士多德对语言和其中固有的结构非常敏感。因此,如果他被他对语言结构的敏感性所引导,将其列为范畴,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此外,他的范畴列表中的一些特殊之处可以很好地用这种方式解释。最高的两种范畴是行动和受动。然而,在《物理学》第三篇第 3 章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世界上只有运动,行动和受动之间的区别在于人们考虑运动的方式。那么,为什么应该有两个不同的范畴,即行动和受动,而不只是一个范畴,即运动呢?嗯,语法方法提供了一个解释:在语言中,我们区分主动和被动动词。因此,存在两个不同的范畴,而不仅仅是一个。

尽管这些优点,语法方法面临一个困难的问题:为什么要认为我们在语言中发现的结构反映了世界的形而上学结构?例如,我们的语言中包含个体化和非个体化的谓词可能只是一个历史偶然。同样,我们的语言中存在主动和被动动词也可能只是一个历史偶然。当然,当这种反对意见被推到极限时,会引发一个更困难的哲学问题,即我们如何确信我们的表达结构在任何方式上与某些人可能称之为基本形而上学结构或其他人可能称之为事物本身有关?但是,人们可能抱有希望,即可以给出一种对范畴方案的合理化解释,而不完全依赖于对语言和形而上学结构之间某种深层对应的不合理断言。

模态方法可以追溯到 Bonitz(1853 年),最近由 Julius Moravscik(1967 年)进行了辩护,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陷。正如 Moravscik 所阐述的观点,范畴是任何明智的个体必须与之相关的实体类型。他说:

根据这种解释,范畴列表的构成原则是它们构成了那些任何明智的个体(实质性的或其他的)必须与之相关的类别。任何明智的个体,物质、事件、声音等,都必须与某种物质相关;它必须具有某种质量和数量;它必须具有关系属性,必须与时间和空间相关;它被置于因果链和法则网络中,因此与影响和被影响的范畴相关。

由于其明确的模态性质,模态方法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陷。而前两种方法最终依赖于形而上学结构与我们提问倾向或语言固有结构中似乎仅仅是偶然特征之间的某种联系,模态方法完全消除了偶然性。

尽管模态方法明确具有模态特性,但模态方法面临与问题方法相似的困难。使用该方法可能会得到亚里士多德范畴的确切列表,但也可能不会。例如,每个物质个体必须与一个特定个体相关联。但没有特定个体的范畴。当然,有些存在物不是其他存在物的属性。但不是属性的存在物不是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之一。此外,每个物质个体是否都必须与物质相关联?但物质不是最高种类。实际上,物质属于哪个范畴还远不清楚。因此,即使模态方法对于生成某些种类的列表是一个好方法,但它是否是生成亚里士多德种类列表的好方法并不明显。当然,如果不仅仅是诉诸模态结构本身,而是诉诸亚里士多德可能认为是世界本质的模态结构,那么这个问题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那么,即使倾向于拒绝亚里士多德的列表,至少也能解释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得出了他实际得出的列表。

最后一种对范畴的方法,即中世纪派生方法,沿着 Moravscik 的模态方法所暗示但未采用的方向前进。有一批评论者,包括 Radulphus Brito、大阿尔伯特、托马斯·阿奎那和最近的现代继承人弗朗茨·布伦塔诺,他们提供了正是康德所期望的对亚里士多德范畴方案的推导。根据这一传统中的评论者,亚里士多德的最高种类能够进行系统的、可以说完全是先验的推导。布伦塔诺的以下引文很好地捕捉到了这种推导的哲学意义。

相反,我认为亚里士多德无疑可以得出一种某种先验证明,一种关于范畴区分完备性的演绎论证...(《亚里士多德的存在的几种意义》第 5 章第 12 节)

布伦塔诺对于能够推导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的可能性的热情也许是不合理的,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的完备性可以通过先验证明的想法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观点。

或许最好的这种解释的代表出现在阿奎那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评论中。阿奎那的所有推导都值得认真关注,但为了我们的目的,引用其中一部分就足以展示其一般特征以及其中更有趣的方面。

当谓词被视为在主语中时,谓词以第二种方式与主语相关联,而这个谓词在主语中可以是本质上和绝对地以及作为从其物质中流出的东西,那么它是数量;或者作为从其形式中流出的东西,那么它是质量;或者它在主语中并不是绝对存在,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关,那么它是关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评注》,第五册,第九课,第 890 节)

这段文字阐述了中世纪派生方法的基调。阿奎那斯阐明了关于谓词如何“被视为在主语中”的原则性形而上学原则。有两种这样的方式:(1)本质上和绝对地;或者(2)本质上而不是绝对地,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关。后一种方式对应于相对范畴;前一种方式对应于质量和数量的范畴。阿奎那斯然后根据形式和物质将前一种在主语中的存在方式进行划分。他引人注目地声称,质量的范畴源于形式,而数量的范畴源于物质。

检查阿奎那斯的推导以确定其合理性是一个太大的项目,在这里无法进行。我引用上面的部分来展示中世纪的推导方法如何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增强了莫拉夫斯基的模态方法。我认为,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自己对物质世界中的模态结构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范畴的生成,那么模态方法就会变得更有说服力。通过调用一些先验的语义原则和关于形式与质量以及物质与数量之间关系的论点的组合,阿奎那斯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亚里士多德确实致力于主张形式和物质是物质世界的两个绝对基本方面。事实上,他在《物理学》中论证了形式和物质对于运动的存在是必要的,他认为这本质上是物体的特征。

如果中世纪的派生方法是正确的,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最终可以追溯到形式、物质,以及可能的运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适用于它们的主语。这些派生是否经得起哲学的审查,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在这里不会追究,尽管我要说的是,布伦塔诺对于完全令人满意的先验证明亚里士多德范畴的完整性的前景可能过于热衷。此外,中世纪的解释面临着一个指责,即它们是对亚里士多德的过度解释。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现存著作中并没有提供那种概念上的联系,这是中世纪派生的基础。因此,也许中世纪人陷入了一种诱惑,即在亚里士多德的体系中读入了亚里士多德本人并不接受的联系。事实上,从二十世纪的角度来看,中世纪的派生看起来非常奇怪。在当代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中,普遍认为《范畴论》是亚里士多德早期的作品,并认为亚里士多德直到后来才发展出他的形式和物质理论。如果这种普遍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范畴方案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形式和物质中推导出来的说法似乎是不可信的。

从这个简短的讨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提供亚里士多德范畴论体系的完整推导将是一项困难的,甚至可能是不可能的任务。毕竟,有人可能会得出结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或整体上是错误的。最低限度,这个任务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当然,确定其最终正确性的困难并不特定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体系。事实上,不应该对在西方传统中困扰形而上学思辨的困难在这个伟大的奠基作品中以如此鲜明和挑衅的方式出现感到惊讶。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些困难,才会出现关于范畴论和其他形而上学结构的外部问题。这些困难可以理解地引发对范畴论的合法性以及一般形而上学思辨的问题。不幸的是,形而上学思辨的历史表明,建立对范畴论的外部问题的答案与建立对范畴论的内部问题的答案同样困难。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问题的首次提出最终归功于亚里士多德的开创性作品《范畴论》。

4. 最近的研究

近期哲学学术界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趋势。这些趋势以不同的方式涉及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第一个直接考虑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参见 Shields(编)2012。第二个则更间接地处理它,要么通过考虑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与其范畴论相关的问题,要么更一般地推进其范畴论开创的传统;参见 Haaparanta 和 Koskinen(编)2012。

在 Shields(ed.)2012 中,我们发现一个论证,即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和他的形而上学可以系统地统一(Studtmann 2012)。著名短语“作为存在而存在”的作用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得到了彻底的审查,首先通过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许多批评,其次通过对亚里士多德著名口号的解释,这个解释可以经受住哲学审查(Shields 2012)。《范畴论》的本体论受到了许多当代辩论的批判性审视(Loux 2012a)。

Haaparanta 和 Koskinen(eds.)2012 以 Michael Loux(2012b)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结构的论文开始,即存在以多种方式被说(pollachôs legomenon)。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样的论点存在深层次的问题。Loux 在某种程度上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这个论点使得单义但超范畴的引用成为不可能,从而使得存在以多种方式被说的论点也成为不可能。然而,Loux 找到了一种拯救亚里士多德论点的方法,即否认它是关于普遍术语的意义或意义的主张。该卷继续讨论逐渐远离现在的议题,但这也显示了他的范畴论的持久影响。Kukkonen(2012),Knuttilla(2012)和 Normore(2012)在单独的论文中讨论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对中世纪哲学的影响。在该卷的后半部分,论文开始关注其他哲学家,如黑格尔,皮尔斯,博尔扎诺和迈农,他们每个人都公开表明对亚里士多德及其范畴论有明确而深刻的债务。

Bibliography

  • Ackrill, J. L., 1963. Aristotle: Categories and De Interpretation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Allen, R. E., 1969. “Individual Properties in Aristotle’s Categories,” Phronesis 14: 31–39.

  • Alwishah, Ahmed, and Hayes, Josh (eds.), 2015. Aristotle and the Arabic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mmonius. On Aristotle Categories, S.M. Cohen and G.B. Matthews, (trans.), London/Ithaca: New York, 1991.

  • Annas, J., 1974. “Individuals in Aristotle’s Categories: Two Queries,” Phronesis, 19: 146–152.

  • Aquinas, Thomas. Summa Theologica, translated by the Fathers of the English Dominican Province, New York, NY: Benzinger Bros, 1948.

  • –––. Commentary on Aristotle’s Metaphysics, J.P. Rowan, (trans.), Notre Dame: Dumb Ox Press, 1961.

  • –––. Treatise on the Virtues, John A. Oesterle (trans.),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4.

  • Brentano, Franz. On the Several Senses of Being in Aristotle, R. George (trans. and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

  • Baumer, Michael, 1993. “Chasing Aristotle’s Categories Down the Tree of Grammar,”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XVIII: 341–449.

  • Bonitz, J., 1853. “Ueber die Kategorien des Aristoteles”, Sitzungsberichte der Wiener Akademie, 10: 591–645.

  • Code, Alan, 1985. “On the Origins of Some Aristotelian Theses About Predication,” in J. Bogen and J. E. McGuire (eds.), How Things Are: Studies in Predic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Dordrecht: Reidel, pp. 101–131.

  • Cresswell, M.J., 1975. “What Is Aristotle’s Theory of Universal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3: 238–247.

  • Dancy, R., 1975. “On Some of Aristotle’s First Thoughts about Substances,” Philosophical Review, 84: 338–373.

  • –––, 1978. “On some of Aristotle’s Second Thoughts about Substances: Matter,” Philosophical Review, 87: 372–413.

  • –––, 1983. “Aristotle on Existence,” Synthèse, 54: 409–442.

  • Devereux, Daniel T., 1992. “Inherence and Primary Substance in Aristotle’s Categories,” Ancient Philosophy 12: 113–131.

  • De Vogel, C.J., 1960. “The Legend of the Platonizing Aristotle,” in Aristotle and Plato in the Mid-Fourth Century, I. Düring (ed.), Goteborg, pp. 248–256.

  • Dexippus. On Aristotle Categories, John Dillon (trans.), London/Ithaca: New York, 1990.

  • Driscoll, J., 1981. “Eidê in Aristotle’s Earlier and Later Theories of Substance,” in D. J. O’Meara (ed.), Studies in Aristotle, Washington: Catholic University Press, pp. 129–159.

  • Düring, I., 1960. “Aristotle on Ultimate Principles From ‘Nature and Reality’,” in Aristotle and Plato in the Mid-Fourth Century, I. Düring (ed.), Goteborg, pp. 35–55.

  • Duerlinger, J., 1970. “Predication and Inherence in Aristotle’s Categories,” Phronesis, 15: 179–203.

  • Edelhoff, A.L., 2020. Aristotle on Ontological Priority in the Categor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Engmann, J., 1973. “Aristotle’s Distinction Between Substance and Universal,” Phronesis, 18: 139–155.

  • Ferejohn, M.T., 1980. “Aristotle on Focal Meaning and the Unity of Science,” Phronesis, 25: 117–128.

  • Furth, Montgomery, 1978. “Trans-temporal Stability in Aristotelian Substanc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75: 627–32.

  • –––, 1988. Substance, Form and Psyche: an Aristotelian Metaphys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raham, D. W., 1987. Aristotle’s Two Syste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anger, H., 1980. “A Defense of the Traditional Position concerning Aristotle’s non-substantial Particulars,”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 593–606.

  • –––, 1984. “Aristotle on Genus and Differentia,”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2: 1–24.

  • –––, 1989. “Aristotle’s Natural Kinds,” Philosophy, 64: 245–247.

  • Griffin, M., 2015. Aristotle’s Categories in the Early Roman Empi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aparanta, Leila, and Heikki J. Koskinen (eds.), 2012. Categories of Being: Essays on Metaphysics and Log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einaman, R., 1981a. “Non-substantial Individuals in the Categories,” Phronesis, 26: 295–307.

  • Irwin, T. H., 1988. Aristotle’s First Principl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Jones, B., 1972. “Individuals in Aristotle’s Categories,” Phronesis, 17: 107–123.

  • –––,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rst five chapters of Aristotle’s Categories,” Phronesis, 20: 146–172.

  • Kahm, Nick, 2015. “Aquinas on Quality,” Britis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4(1): 23–44.

  • 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N. Kemp Smith (trans.),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1965.

  • Knuttilla, S., 2012. “The Metaphysics of the Categories in John Duns Scotus,” in Haaparanta and Koskinen (eds.) 2012, pp. 62–77.

  • Kukkonen, T., 2012. “Dividing Being: Before and After Avicenna,” in Haaparanta and Koskinen (eds.) 2012, pp. 36–61.

  • Loux, M., 2012a. “Substances, Coincidentals, and Aristotle’s Constituent Ontology,” in Shields (ed.) 2012, pp. 372–399.

  • –––, 2012b. “Being, Categories and Universal Reference in Aristotle,” in Haaparanta and Koskinen (eds.) 2012, pp. 17–35.

  • Matthews, Gareth B., 1989. “The Enigma of Categories la20ff and Why it Matters,” Apeiron, 22: 91–104.

  • McMahon, William, 1987a, “Radulphus Brito on the Sufficiency of the Categories,” Cahiers de l’Institut du Moyen-Age Grec et Latin, 39: pp. 81–96

  • –––, 1987b. “Aristotelian Categorial Theory Viewed as a Theory of Componential Semantics,” in Hans Aarsleff, Louis G. Kelly and Hans Josef Niederhe (ed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Sciences, XXXVIII: 53–64.

  • Moravcsik, J.M.E., 1967a. “Aristotle on Predica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76: 80–96.

  • –––, 1967b. “Aristotle’s Theory of Categories,” in Aristotle: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Garden City: Doubleday & Co., pp. 125–148.

  • Normore, C., 2012, “Ockham on Being,” in Haaparanta and Koskinen (eds.): 78–98.

  • Owen, G.E.L., 1960. “Logic and Metaphysics in some early works of Aristotle,” in Aristotle and Plato in the Mid-Fourth Century, Düring (ed.), Gotenborg, pp. 163-190.

  • –––, 1965a. “Inherence,” Phronesis, 10: 97–105.

  • –––, 1965b. “Aristotle on the Snares of Ontology,” in R. Bambrough (ed.), New Essays on Plato and Aristotl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p. 69–95.

  • –––, 1965c. “The Platonism of Aristotle,”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50: 125–150; reprinted in Barnes, Schofield, and Sorabji (eds.), Articles on Aristotle (Volume 1: Science), London: Duckworth.

  • –––, 1978. “Particular and General,”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79: 1–21.

  • Owens, Joseph. 1978. The Doctrine of Being in the Aristotelian Metaphysics, 3d edition, revised, Toronto: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

  • Porphyry. On Aristotle’s Categories, Steven K. Strange, (tran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 –––. Isagoge, in Five Texts on the Medieval Problem of Universals, Paul Vincent Spade (trans. and ed.) Indianapolis: Hackett, 1994.

  • Ross, David. 1960. “The Development of Aristotle’s Thought,” in Aristotle and Plato in the Mid-Fourth Century, I. Düring (ed.), Goteborg, pp. 1–17.

  • Schofield M. (ed.), 2013. Aristotle, Plato, and Pythagoreanism in the First Century B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chofield, M., and R. R. K. Sorabji (eds.), 1975. Articles on Aristotle (Volume 1: Science), London: Duckworth, pp. 14–34.

  • Shields, Christopher, 2012, “Being Qua Being,” in Shields (ed.) 2012, pp. 343–371.

  • Shields, Christopher (ed.), 2012. Oxford Handbook of Aristot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implicius. On Aristotle’s Categories 9–15, R. Gaskin (trans.), London/Ithaca: New York, 2000.

  • –––. On Aristotle’s Categories 5–6, Frans De Haas and B. Fleet (trans.), London/Ithaca: New York, 2001.

  • –––. On Aristotle’s Categories 7–8, B. Fleet (trans.), London/Ithaca: New York, 2002.

  • –––. On Aristotle’s Categories 1–4, M. Chase (trans.), London/Ithaca: New York, 2003.

  • Stough, C. L., 1972. “Language and Ontology in Aristotle’s Categorie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0: 261–272.

  • Studtmann, P., 2008. The Foundations of Aristotle’s Categorial Scheme, Milwaukee: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 –––, 2012. “Aristotle’s Categorial Scheme,” in Shields (ed.) 2012, pp. 63–80.

  • –––, 2003a. “Aristotle’s Category of Quality: A Regimented Interpretation,” Apeiron, 36(3): 205–227.

  • –––, 2003b. “Aristotle’s Category of Quantity: A Unified Interpretation,” Apeiron, 37(1): 69–91.

  • Thorp, J. W., 1974. “Aristotle’s Use of Categories,” Phronesis, 19: 238–256.

  • Trendelenburg, Adolf, 1846. Geschichte der Kategorienlehre, Berlin: Verlag von G. Bethge.

  • Tuominem, M, 2009. The Ancient Commentators on Plato and Aristotle, New York: Acumen.

  • Wedin, Michael V., 1993. “Nonsubstantial Individuals,” Phronesis, 38: 137–165.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 Aquinas, Thomas, Summa Theologica, earlier ed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cited in the Bibliography.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other suggestions.]

Aristotle |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metaphysics | substance

Copyright © 2021 by Paul Studtmann <pastudtmann@davidson.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