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亚斯 Elias (Christian Wildberg)

首次发表于 2003 年 2 月 11 日星期二;实质性修订于 2022 年 6 月 27 日星期一

“埃利亚斯”是一位作者的名字,在一段复杂的文本传承历史中,已经与一些晚期古代对亚里士多德和波菲利的评论手稿联系在一起。基于风格和内容的某种相似性,一般认为现在以“埃利亚斯”之名传承的作品,就像归因于“大卫”的作品一样,源自亚历山大的奥林比奥多罗斯学派,并且作者生活和工作在公元 6 世纪下半叶的亚历山大。然而,确凿的证据表明,一个名为“埃利亚斯”的新柏拉图哲学家曾经存在的情况实际上很少。在本文中,“埃利亚斯”用来指代现在归因于他的评论的假定作者。(详见下文,第 3 节。)


引言

公元 6 世纪既见证了对柏拉图和尤其是亚里士多德著作进行哲学评论的悠久传统的顶峰和衰落。这一传统早在公元前 1 世纪就开始了,但在公元 2 世纪阿斯帕修斯对亚里士多德的评论以及尤其是亚历山大·阿弗罗迪西亚斯在 3 世纪初的评论中首次变得具体可感知。这种注释传统在 6 世纪上半叶达到了巅峰,由阿蒙尼奥斯·赫梅尼奥和他的学生辛普利修斯以及约翰·菲洛波诺斯的伟大作品展现出来。后者是一位基督徒,经过许多批评和争论后,与(异教徒)新柏拉图学派哲学决裂,将精力转向圣经文本的解释以及当时的神学争议。然而,由于后来仍有被归因于具有基督教名字的哲学家如埃利亚斯和大卫的评论的存留,普遍认为在 6 世纪后期,亚历山大仍在传授异教哲学,只是由基督徒传授。这与雅典形成鲜明对比,雅典学院在 529 年被皇帝查士丁封闭后,异教哲学迅速消亡。

现存著作

埃利亚斯被认为创作了三部作品:对波菲利的《引言》的评论,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的评论(均收录于《希腊亚里士多德评论》第 18 卷),以及第三部高度简略的作品,涉及亚里士多德的《先分析篇》(参见 Westerink 1961)。这些作品的作者可能是奥林比奥多罗斯的学生,如果是这样的话,评论《引言》很可能是以奥林比奥多罗斯讲座的抄本形式撰写的。

在新柏拉图哲学训练的传统中,波菲利的《引言》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是初学者标准课程的一部分,这一做法在 5 至 6 世纪已经得到很好的确立。与他之前的赫米奥阿蒙尼一样,埃利亚斯在《引言》的讲座前以一篇非常一般的“导论”引导哲学,这篇文本属于劝诫或劝诫性哲学文学的类型。埃利亚斯对哲学的劝诫包括 12 堂讲座,旨在实现三个目的:1.概述和定义哲学的范围,2.为即将听到的讲座的各个主题提供理由,3.以一般方式激励他们追求哲学课程。

埃利亚斯的哲学导论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气质。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讲师,用各种引语和典故使他的学生眼花缭乱。例如,在他的 12 个导论讲座中,提到了 Plato 22 次;引用了 15 次 Homer 的语录,以及对 Aristotle、Plotinus、Proclus、Marinus、Hierocles、Pythagoras、Archilochus、Theognis、Herodotus、Callimachus、Demosthenes、Sophocles、Euripides、Menander、Galen 和一个未命名的斯多葛派的众多零星提及。此外,埃利亚斯反复强调柏拉图式-新柏拉图式的信念,即哲学的目的是将人类转化或同化为神格,这是柏拉图在《泰阿泰托斯》中明确陈述的理想。考虑到到了公元 6 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的一位教授,或者东部帝国的任何地方,都会面对一个主要,如果不是完全,基督教观众,这些言论让人深思,尤其是如果有人认为它们源自一个如果可以相信“埃利亚斯”的归属的作者,他本人也信奉基督教。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接近神格当然不是阅读和接受柏拉图哲学的结果,而是依赖于信仰的神圣恩典。

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的序言中,埃利亚斯对理想评论者应具备的品质进行了简洁而令人钦佩的总结(CAG 18.1,第 122 页及以下,由威尔逊在 1983 年引用,第 47 页)。

评论者应同时是评论者和学者。评论者的任务是解开文本中的模糊之处;学者的任务是判断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或者什么是无益的,什么是有益的。他不应该将自己融入他所阐释的作者之中,就像舞台上戴上不同面具的演员因为他们在模仿不同的角色。在阐释亚里士多德时,他不应该成为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一员,并说从未有过如此伟大的哲学家;在阐释柏拉图时,他不应该成为柏拉图学派的一员,并说从未有过能与柏拉图匹敌的哲学家。他不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强行解释文本,并说他所阐释的古代作者在各个方面都是正确的;相反,他必须时刻对自己重复‘作者是一位亲爱的朋友,但真理也是如此,当两者同时出现在我面前时,真理是更好的朋友’。他不应该对某个哲学学派表示同情,就像雅布利古斯那样,出于对柏拉图的同情,在对待亚里士多德时态度居高临下,并且不会在理念理论方面与柏拉图相矛盾。他不应该对某个哲学学派表示敌意,就像亚历山大(阿弗罗迪西亚斯)那样。后者对灵魂的智力部分的不朽持敌意态度,试图以各种方式扭曲亚里士多德在他关于灵魂不朽的第三卷中的言论,证明灵魂是不朽的。评论者必须了解整个亚里士多德,以便首先证明亚里士多德与自己一致,然后通过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来阐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必须了解整个柏拉图,以证明柏拉图与自己一致,并使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成为柏拉图著作的引子。

作者身份的问题

最近出版的手稿标题,日期为 13 或 14 世纪,包含《先验分析》评论,暗示埃利亚斯曾担任拜占庭帝国的长官。在《查士丁尼新法令》中,确实提到了一个名叫埃利亚斯的长官(新法令第 CLIII 条,日期为 541 年 12 月 12 日;参见 Westerink 1961)。由于当时在世俗圈中埃利亚斯这个名字很少见,Westerink 提出,除非有相反的证据出现,我们的评论者和长官应被视为同一人。在罗马帝国晚期,(禁卫军或城市)长官作为皇帝的直接代表,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尤其是罗马或君士坦丁堡)的最高文职行政官。如果我们的评论者确实担任过这样一个显赫的职位,很可能是在他成为哲学教授之后(参见忒米斯提乌斯的生平),他也来自一个高级贵族家庭。不幸的是,除了现存评论手稿中发现的少量证据外,关于一个名叫埃利亚斯的哲学家或长官没有更多的信息。拜占庭的一份相当全面的关于波菲利和亚里士多德评论者的名单并不知道有任何以这个名字命名的哲学家,9 世纪的拜占庭学者 Photius 和 10 世纪百科全书《苏达》的作者也不知道。对手稿传统的更仔细审视显示,现在归因于埃利亚斯的文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匿名手稿流传,这意味着将这些作品归因于一个“埃利亚斯”是一个更晚的添加。考虑到这些作品中没有明确的基督教内容(没有提到圣经,但文本中充满了对异教哲学家和文学人物的引用),并且我们发现明确表明与基督教明显不一致的信条(例如,哲学家必须努力模仿太阳;世界是永恒的),可能采取更怀疑的立场(参见 Wildberg 1990)。也就是说,怀疑产生,原始作者可能根本不是基督徒,而是一个后来的异教徒,像奥林匹奥多罗一样,向基督教听众传授希腊哲学。在这种情况下,将这些评论归因于某个“埃利亚斯”可能是由寻求通过发明一个好的基督教名字来为他们的作者辩护而复制这些异教哲学文本的修道院抄写员所驱使的。或者,如果作者确实是基督教长官埃利亚斯,正如 Westerink 所建议的那样,我们被邀请修改我们对拜占庭帝国基督教文化中存在异教哲学讨论可能性的先入之见。无论哪种情况,这些评论都证明了公元 6 世纪中后期异教哲学和学问的活力和重要性。

Bibliography

  • Blumenthal, H.J., 1981. “Pseudo-Elias and the Isagoge commentaries again,” Rheinisches Museum, 124: 188–92.

  • Busse, A., 1892. “Die neuplatonischen Ausleger der Isagoge des Porphyrius,” Wissenschaftliche Beilage zum Programme des Friedrichs-Gymnasiums, Berlin

  • –––, 1900. Eliae in Porphyrii Isagogen et Aristotelis Categorias Commentaria, Commentaria in Aristotelem Graeca (CAG), 18.1. Berlin.

  • Gertz, S., 2018. Elias and David: Introductions to Philosophy. Olympiodorus: Introduction to Logic. R.R.K. Sorabji and M. Griffin (eds.). Ancient Commentators on Aristotle, London.

  • Goulet, R., 2000. “Elias.” In R. Goulet (ed.). Dictionnaire des philosophes antiques, Vol. 3, Paris: 57–66.

  • Helmig, C. 2018. “Elias und David.” In C. Riedweg, C. Horn and D. Wyrwa (eds.). Grundriss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F. Ueberweg). Die Philosophie der Antike, Vol. 5/3: Philosophie der Kaiserzeit und der Spätantike, Basle: 2084–2096 (Bibliographie 2182–2185).

  • Hoffmann, P. 2020. “Du danger de ne point parler. Un argument d’Elias.” In S. H. de Franceschi, D.-O. Hurel and B. Tambrun. Affamés volontaires, les monothéismes et le jeûne: austérités religieuse et privation alimentaires dans une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Limoges: 207–237.

  • Mueller-Jourdan, P., 2007. Une initiation à la Philosophie de l’Antiquité tardive, Pensée antique et médiévale. Fribourg.

  • Sorabji, R.R.K. (ed.), 1990. Aristotle Transformed, London.

  • Westerink, L.G., 1961. “Elias on the Prior Analytics,” Mnemosyne, 14: 126–39; reprinted in Texts and Studies in Neoplatonism and Byzantine Literature, Amsterdam, 1980, 59–72.

  • –––, 1962. Anonymous Prolegomena to Platonic Philosophy, Amsterdam.

  • –––, 1964. “Elias und Plotin,” Byzantinische Zeitschrift, 57: 26–32; reprinted in Texts and Studies in Neoplatonism and Byzantine Literature, Amsterdam, 1980, 93–99.

  • –––, 1990. “The Alexandrian commentators and the introductions to their commentaries,” in Sorabji 1990, 325–48.

  • –––, 1967. Pseudo-Elias (Pseudo-David), Lectures on Porphyry’s Isagoge, Amsterdam.

  • Van der Meeren, S. 2018. “Protreptique et isagogique: les vestibules de la philosophie.” In O. Alieva, A. Kotzé, S. van der Meeren (eds.). When Wisdom Calls: Philosophical Protreptic in Antiquity, Turnhout: 407–455.

  • Wildberg, C., 1990. “Three Neoplatonic Introductions to Philosophy: Ammonius, David, Elias.” Hermathena, 149: 33–51.

  • Wilson, N.G., 1983. Scholars of Byzantium. London.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mmonius | Aristotle | David | Olympiodorus | Philoponus | Porphyry

Copyright © 2022 by Christian Wildberg <chw168@pitt.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