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 meaning of (Thaddeus Metz)

首次发表于 2007 年 5 月 15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1 年 2 月 9 日。

许多哲学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对于生命的意义提供了答案,尽管他们通常没有用这些术语来表达(这种讨论只在过去大约 250 年左右才出现,参见 Landau 1997)。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功能,阿奎那关于神圣的幸福愿景,康德关于最高善的观点。相关地,考虑《传道书》的作者所描述的生命为“虚无”和类似于“追逐风”,尼采对虚无主义的看法,以及叔本华当他说到每当我们达到渴望已久的目标时,我们会发现“它是多么虚无和空洞”。虽然这些概念与幸福和美德(以及它们的对立面)有一定关系,但它们被直接解释为(大致上)关于一个人应该实现哪些高度重要的目标,以使她的生命有意义(如果有的话)。

尽管有着崇高的渊源,但直到 1980 年代左右,生命意义的独立领域才在英美澳洲哲学中确立起来,本调查重点关注这一领域,并且直到过去 20 年才出现了真正深入而复杂的辩论。二十年前,对生命意义的分析反思被描述为与幸福或良好品格的反思相比是一个“死水区”,在对该领域的批判性讨论中几乎可以引用所有的文献(Metz 2002)。这两点现在都不再成立。英美澳洲的生命意义哲学变得充满活力,以至于现在有太多的文献无法在本调查中全面引用。为了聚焦,它倾向于讨论书籍、有影响力的论文和较新的作品,并且不涉及其他哲学传统(如大陆哲学或非洲哲学)和非哲学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的贡献。本调查的核心目标是使读者了解当前分析方法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勾勒出主要的辩论,并指出值得进一步考虑的被忽视的主题。

当谈到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时,人们往往会提出三个问题之一:“你在说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以及“生命实际上有意义吗?”。在分析传统中从事生命意义研究的文献(本文重点关注的领域)可以根据它试图回答的问题有用地进行组织。这份调查从最近的工作开始,解答了第一个抽象(或“元”)问题,即关于“生命意义”的谈论意义,即在探究生命的意义时我们心中所想的是什么(第 1 节)。之后,它考虑了提供关于意义性本质的答案的文本(第 2-3 节)。正在形成一个应用意义的子领域,与应用伦理学相对应,在这个领域中,意义性是在特定案例或特定主题的背景下进行考虑的。例如,包括降低生活压力(Levy 2005),实施基因增强(Agar 2013),取得成就(Bradford 2015),接受教育(Schinkel et al. 2015),与研究参与者互动(Olson 2016),自动化劳动(Danaher 2017)和生育子女(Ferracioli 2018)。相比之下,本调查几乎专注于当代规范理论方法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即试图通过一个单一的普遍原则来捕捉赋予生命意义的各种多样条件。最后,本调查审视了虚无主义观点的新论证,即赋予生命意义所必需的条件对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成立,即我们所有的生命都是无意义的(第 4 节)。


1. “意义”的含义

该领域的一个目标之一是系统地尝试确定人们在思考生命意义这个主题时(本质上或特征性地)所考虑的内容。对于该领域的许多人来说,“重要性”和“意义”这样的术语是“有意义性”的同义词,因此不足以揭示真相,但也有人在“有意义性”和“重要性”之间划分了区别(辛格 1996,112-18;贝利奥蒂 2019,145-50,186)。关于一个毫无意义的生活与荒谬的生活观念(纳格尔 1970,1986,214-23;费恩伯格 1980;贝利奥蒂 2019)、徒劳的生活观念(特里塞尔 2002)以及不值得活的生活观念(兰道 2017,12-15;马瑟森 2017)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争议。

开始澄清思考生命意义所涉及的内容的一个有用方法是明确承载者。询问者所考虑的是哪个生命?一个常见的区分是在生命“中”,人类个体是能够展示意义的对象,而在狭义上,整个人类物种是能够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对象。最近也有一些关于动物或人类婴儿是否能够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意义的讨论,大多数人都否定了这种可能性(例如,黄 2008,131,147;费舍尔 2019,1-24),但也有少数人开始提出这种可能性的论点(普尔维斯和德隆 2018;托马斯 2018)。还有一个未被充分探讨的问题是,群体(如人民或组织)是否能够成为意义的承载者,如果可以的话,在什么条件下。

大多数分析哲学家对生命的意义感兴趣,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可能展示的有意义性,而现在只有很少的人关注生命的狭义意义。即使那些相信上帝是或将成为生命意义核心的人,最近也更多地关注个体生命如何因上帝而有意义,而不是人类如何有意义。尽管有人认为人类生命的有意义性本身值得研究的程度不亚于(甚至更多于)生命中的意义(Seachris 2013; Tartaglia 2015; cf. Trisel 2016),但绝大多数人更关心他们作为个体(以及他们关心的人)的生命是否有意义,以及如何使其更有意义。

关注生命的意义,通常认为它在概念上是一种为自身而好的东西,或者相关地,它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行动理由(参见 Visak 2017)。最近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中可能存在中性甚至不可取的意义(例如,Mawson 2016, 90, 193; Thomas 2018, 291, 294)。然而,这些观点是少数,大多数分析哲学家和普通人更想知道一个个体的生命何时展示出某种最终价值(或非工具性的行动理由)。

关于这一点,有相当大的共识,即意义并非全有或全无,而是存在程度差异,因此有些人生阶段比其他人生阶段更有意义,有些人的整个生命比其他人的整个生命更有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可以一致地认为某些人的生活较少有意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较不“重要”),甚至是毫无意义(不重要),同时仍然坚持从道德观点来看,人们具有平等的地位。考虑一个后果主义的道德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每个个体都因为具有过有意义生活的能力而被计算为一个,或者根据康德主义的方法,根据这个方法,所有人都因为具有自主决策的能力而具有尊严,其中意义是这种能力的行使的功能。对于这两种道德观,我们可能需要帮助那些生活相对无意义的人。

然而,关于个体人的意义概念的另一个相对无争议的要素是,它在逻辑上与幸福或正确性是不同的(Wolf 2010, 2016 强调)。首先,询问某人的生命是否有意义并不等同于询问她的生活是否愉快或她是否主观上过得好。在体验机器或虚拟现实设备中的生活肯定是幸福的,但很少有人认为它是有意义的(Nozick 1974: 42–45)。事实上,有些人会说,通过牺牲自身利益来帮助他人,一个人的生活在逻辑上可能变得有意义,例如。其次,询问一个人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并不等同于考虑她是否道德正直;直观上有一些方法可以增强意义,与正确行为或道德美德无关,例如进行科学发现或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现在,有人可能会争辩说,如果一个生活不幸福或不道德,那么它将是无意义的,但这将是假设概念之间的一种合成的、实质性的关系,远非表明谈论“有意义性”在分析上涉及幸福或正确性的观念。一个人的生命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在概念上与一个生活是否幸福或道德有所不同,尽管最终可能发现对前者问题的最佳答案涉及对后者问题的回答。

假设,“生命的意义”所指的是某种本身有益的东西,可以有不同程度,并且在分析上不等同于幸福或正确,那么它还涉及什么?根据定义,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关于这个最终价值?大多数当代分析哲学家会说,在体验机器中度过时间(但请参见 Goetz 2012 的不同观点)或者像西西弗斯一样生活(这个神话人物被希腊神话中的神永远地命定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时,相关价值是不存在的(这个问题被阿尔贝·加缪和泰勒 1970 年著名地讨论过)。此外,许多人会说,相关价值以“善、真、美”的经典三位一体为典型(或在某些条件下会是如此)。这些术语不应被字面理解,而是粗略的代表着有益的关系(爱、友谊、道德),智慧的反思(智慧、教育、发现)和创造力(尤其是艺术,但也可能包括幽默或园艺等其他事物)。

进一步探讨,善、真、美以及其他逻辑上可能的意义来源的价值是否涉及某种东西?目前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共识。一个显著的观点是,生命的意义概念是一系列或重叠的想法的集合或融合,例如实现高阶目标、值得重视或钦佩、产生显著影响、超越个体的动物本性、有意义或展示引人入胜的人生故事(Markus 2003;Thomson 2003;Metz 2013,24-35;Seachris 2013,3-4;Mawson 2016)。然而,有哲学家认为,关于这个概念的真实性更加单一,几乎所有关于一个人生命中有意义的思考实质上都是关于一个属性的。一些建议包括对优质商品的奉献或敬畏(Taylor 1989,3-24),超越个体的限制(Levy 2005),或做出贡献(Martela 2016)。

最近,在这个领域中出现了一种“解释性转向”的现象,其中之一是强调意义论是关于一个生命在更广泛的参照框架内是否以及如何可理解的观点(Goldman 2018,116-29;Seachris 2019;Thomas 2019;cf. Repp 2018)。根据这种方法,探究生命的意义无非是寻找有意义的信息,也许是关于生命的叙述或者关于其来源和命运的解释。这种分析的优点在于承诺统一了“意义”一词的广泛用法。然而,它的缺点是无法捕捉到生命的意义本质上是为了自身的好处(Landau 2017,12-15),维持一个无法言喻的状态赋予生命意义并不逻辑上矛盾(如 Cooper 2003,126-42;Bennett-Hunter 2014;Waghorn 2014),而且通常人类行为本身(与对其的解释不同),例如从燃烧的建筑物中救出一个孩子,才是承载意义的东西。

一些思想家提出,对生命意义概念的完整分析应包括所谓的“反物质”(Metz 2002,805-07,2013,63-65,71-73)或“反意义”(Campbell and Nyholm 2015;Egerstrom 2015),即降低生命的意义性的条件。这种观点认为,意义可以很好地用一个双极尺度来表示,其中不仅有积极条件,还有消极条件。毫无理由的残忍或破坏行为是不仅不能增加意义,而且还会减少生命可能具有的任何意义的行为。

尽管关于如何分析生命意义的概念(或表达“生命中的意义”这一短语的定义)的辩论仍在进行中,但该领域仍处于一个良好的位置,可以在上述其他关键问题上取得进展,即什么会使生命有意义以及是否有任何生命实际上是有意义的。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点是,至少包括一个人生中概念上与幸福和正确性有所不同的渐进最终价值,其典型可能是善、真和美。本讨论的其余部分涉及哲学上试图理论上捕捉这个价值的本质并确定它是否存在于我们的一些生命中的尝试。

2. 超自然主义

大多数分析哲学家在探讨生命意义时一直在努力发展和评估理论,即基本和普遍的原则,旨在捕捉生命可能获得意义的所有特定方式。与道德哲学类似,有一些可以辨认出的“反理论者”,即那些认为意义条件之间存在过多的多元主义,无法以原则的形式统一它们(例如,Kekes 2000; Hosseini 2015)。然而,可以说,对于统一的系统性搜索还不够成熟,无法得出坚定的结论,即它是否可行。

理论通常根据形而上学的基础进行划分,也就是说,根据构成意义的属性种类来划分。超自然主义理论认为,精神领域对生命的意义至关重要。大多数西方哲学家将精神理解为上帝或灵魂,如亚伯拉罕信仰中所常见的(但参见 Mulgan 2015,讨论与一个对我们不感兴趣的上帝有关的意义)。相比之下,自然主义理论认为,科学方法特别了解的物质世界对生命的意义至关重要。

存在一种非自然主义理论的逻辑空间,即意义的核心是既不属于精神也不属于物质的抽象属性。然而,在最近的英美澳文献中,对这种可能性只付出了少量的关注(Audi 2005)。

需要注意的是,超自然主义是一种主张上帝(或灵魂)赋予生命意义的说法,与有神论(上帝或灵魂的存在)在逻辑上是不同的。虽然大多数持有超自然主义观点的人也持有有神论,但一个人可以接受前者而不接受后者(如卡缪或多多少少地接受),这使人们认为生命是毫无意义的,或者至少缺乏实质性的意义。同样,虽然大多数自然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坚持上帝存在但与生命的意义无关甚至削弱生命的意义并不矛盾。虽然这些立场的组合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但其中一些可能在实质上是不可信的。对于关于什么会使生命有意义的评价性主张以及关于精神条件是否存在的形而上学主张的吸引力的讨论将对该领域有所裨益。

在过去的 15 年左右,两种不同类型的超自然主义已经成为定期区分的对象(Metz 2019)。这不仅在有关生命意义的文献中如此,也在有关相关的亲神论/反神论辩论中如此,即关于上帝或灵魂是否存在是否可取的辩论(例如,Kahane 2011;Kraay 2018;Lougheed 2020)。一方面,存在着极端超自然主义,根据这种观点,精神条件对于生命中的任何意义都是必要的。如果上帝或灵魂都不存在,那么按照这种观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存在着温和超自然主义,根据这种观点,精神条件对于生命中的伟大或终极意义是必要的,尽管不是对生命意义本身的要求。如果上帝或灵魂都不存在,那么按照这种观点,每个人的生命可能具有一些意义,甚至是有意义的,但没有人的生命能够展现最理想的意义。对于一个温和的超自然主义者来说,上帝或灵魂将大大增强意义或成为其主要的贡献条件。

伟大或终极意义有多种描述方式,有时以“无限”(Mawson 2016)的数量化方式,以“更深”(Swinburne 2016)的质量化方式,以“无限”(Nozick 1981, 618–19;cf. Waghorn 2014)的关系化方式,以“永恒”(Cottingham 2016)的时间化方式,以及以“从宇宙的角度来看”(Benatar 2017)的视角化方式。迄今为止,还没有对这些区别如何相互关联的关键问题进行反思,例如,某些区别是否比其他区别更基本,或者某些区别是否比其他区别更有价值。

跨越极端/适度区分的是以上帝为中心的理论和以灵魂为中心的理论之间的区别。根据前者,与上帝有某种联系(被理解为一个全知、全善、全能的精神人,是物质宇宙的基础)构成了生命的意义,即使一个人没有灵魂(被理解为一个包含个体身份的不朽的精神实体)。相反,根据后者,拥有灵魂并使其处于某种状态是使生命有意义的,即使上帝不存在。当然,许多超自然主义者认为上帝和灵魂共同对于(极大地)有意义的存在是必要的。然而,更简单的观点,即只有其中之一是必要的,是常见的,有时为复杂观点提供的论证并不能比简单观点更好地支持它。

2.1. 以上帝为中心的观点

关于生命意义的最有影响力的以上帝为基础的观点是极端观点,即只有在实现上帝分配的目标时,一个人的存在才具有意义。人们熟悉的观念是上帝对宇宙有一个计划,一个人的生命只有在她帮助上帝实现这个计划的程度上才具有意义,也许是以上帝希望的某种特定方式。如果一个人未能按照上帝对她生命的意图去做(或者如果上帝甚至不存在),那么在当前观点下,她的生命将是无意义的。

思想家们对上帝的目的有何特点可能使其能够赋予人类生命以独特的意义存在分歧,但最有影响力的论证是只有上帝的目的才能成为不变的道德规则的源泉(Davis 1987,296,304-05;Moreland 1987,124-29;Craig 1994/2013,161-67)或者更普遍地说是客观价值(Cottingham 2005,37-57),如果没有这样的目的,我们的生命将变得毫无意义。根据这个论证,像动物的快乐或欲望满足这样的低级善可以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存在,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更高级的善,特别是道德美德,却不能。然而,批评者指出生命中存在许多非道德的意义来源(例如,Kekes 2000;Wolf 2010),其中一位论证认为普遍的道德准则对于生命的意义并非必要,即使善行是必要的(Ellin 1995,327)。此外,现在有各种自然主义和非自然主义的客观道德解释以及价值解释,因此并不清楚它是否必须有上帝意志的超自然来源。

对上帝的目的能够使生命有意义的观点的一个经常出现的反对意见是,如果上帝创造我们时有一个目的在心,那么上帝将贬低我们,从而削弱了我们通过实现这一目的获得意义的可能性。这个反对意见可以追溯到让-保罗·萨特,但在分析文献中,似乎是库尔特·贝尔首次明确提出了这个观点(1957/2000,118-20;另见 Murphy 1982,14-15;Singer 1996,29;Kahane 2011;Lougheed 2020,121-41)。有时,人们担心的是上帝会对我们施加惩罚,以便我们履行上帝的命令,而其他时候,人们担心的是意义的源泉会限制我们的自由,不由我们决定,还有时候,人们担心的是我们的尊严会因为被创造出来时有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受到损害(对于对这些担忧的一些回应,参见 Hanfling 1987,45-46;Cottingham 2005,37-57;Lougheed 2020,111-21)。

有一个不同的论证支持极端以上帝为基础的观点,它更关注上帝作为无目的、无限或难以言喻的存在,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首次仔细阐述了这一观点(Nozick 1981, 594–618;参见 Bennett-Hunter 2014;Waghorn 2014)。核心思想是,对于有限的条件来说,要有意义,它必须从另一个有意义的条件中获得其意义。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有意义,可能是因为与一个重要的人结婚了。作为有限的人,配偶必须从其他地方获得他或她的重要性,也许是从他或她所从事的工作类型。这项工作也必须通过与其他有意义的事物相关联来获得其意义,依此类推。存在有关有意义条件的回归,而建议是,这种回归只能终止于一种如此全面的东西,以至于它不需要(实际上,也不能)超越自身从其他事物中获得意义。而这就是上帝。对于这种关系理由的标准反对意见是,一个有限的条件可以在不从另一个有意义的条件中获得其意义的情况下具有意义。也许它可以本身具有意义,而不与其它事物相连,或者它可以通过与其他美丽或以其他方式有价值但不具有意义的事物相关联来获得其意义(Nozick 1989, 167–68;Thomson 2003, 25–26, 48)。

对于任何以上帝为基础的极端观点来说,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存在明显的反例。如果我们想象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特蕾莎修女和巴勃罗·毕加索的典型生活,即使我们假设没有一个全知、全能和全善的精神人物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它们似乎仍然具有意义(例如,Wielenberg 2005, 31–37, 49–50;Landau 2017)。即使是宗教倾向的哲学家们也很难否认这一点(Quinn 2000, 58;Audi 2005;Mawson 2016, 5;Williams 2020, 132–34)。

主要出于这个原因,当代超自然主义者倾向于选择适度,即坚持认为上帝会极大地增强我们生活的意义,即使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中也可能存在一些意义。一种方法是通过关系论证来表明上帝是必要的,不是为了任何意义,而是为了最终的意义。“有限的超越,超越我们的限制以便与一个有限的价值背景相连接,确实赋予我们的生活意义——但是有限的意义。我们可能渴望更多”(Nozick 1981, 618)。另一个角度是诉诸于在上帝的计划中扮演角色,同样是为了主张,并不是对于意义本身来说是必要的,而是为了“宇宙意义……而不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非常有限的意义”(Swinburne 2016, 154;参见 Quinn 2000;Cottingham 2016, 131)。另一个理由是通过实现上帝的目的,我们将能够有意义地取悦上帝,一个完美的人,并且会被上帝永远铭记(Cottingham 2016, 135;Williams 2020, 21–22, 29, 101, 108)。还有另一个论点是只有在有上帝的情况下,人类本性的最深层欲望才能得到满足(例如,Goetz 2012;Seachris 2013, 20;Cottingham 2016, 127, 136),即使更表面的欲望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满足。

对于中庸超自然主义的这种理性论辩,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正是由于在宇宙中独自存在,我们的生命才会特别重要;否则,上帝的伟大将使我们黯然失色(Kahane 2014)。也有人回应说,虽然从上帝那里可以获得更大的意义,但也会带来更大的反意义,因此并不清楚有上帝的世界是否在意义方面带来净增益(Metz 2019, 34–35)。例如,如果取悦上帝会极大地增加我们生活的意义,那么不取悦上帝也会极大地减少意义,并且程度相当。此外,下文(3.3 小节)还提到了极端自然主义(或其“反神论”表兄弟)的论证。

2.2. 以灵魂为中心的观点

注意,上述关于超自然主义的论证中没有一个是以永生的前景为依据的(至少没有明确提到)。那些确实提到这一点的论证是以灵魂为中心的,认为生命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拥有一个在生时与身体相连且将永远存活的不朽的精神实体。有些人将来世看作是灵魂进入超越的、属灵的领域(天堂),而其他人则认为灵魂会转世到地球上的另一个身体。根据极端观点,如果一个人拥有灵魂但未能使其处于正确的状态(或者根本没有灵魂),那么他的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

有三个突出的论点支持极端以灵魂为基础的观点。一个论点,由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著名,是建议生命要有意义,就必须有值得做的事情,只有那些能对世界产生永久影响的事情才值得做,而产生永久影响则需要永生(参见 Hanfling 1987,22-24; Morris 1992,26; Craig 1994)。批评者经常举出反例,例如指出,即使你和他们都是有限生命,帮助他们免受痛苦肯定是值得你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事实上,有些人甚至主张,只有因为他们是有限生命,帮助他人才是值得牺牲的,否则他们可以在来世中得到补偿(例如 Wielenberg 2005,91-94)。另一个最近的有趣批评是,如果一切终将终结,那么现在什么都无关紧要的主张的主要动机是不连贯的(Greene 2021)。

第二个支持生命没有灵魂就没有意义观点的论证是,正义必须得到伸张,而伸张正义又是一个有意义的生命所必需的。当恶人繁荣而正直者受苦时,生命似乎毫无意义,至少假设没有其他世界可以在其中纠正这些不公正,无论是由上帝还是因果力量来纠正。类似这样的论证可以在《传道书》中找到,并且一直得到支持(例如 Davis 1987; Craig 1994)。然而,即使承认来世对于完全公正的结果是必要的,也远非明显地需要永恒的来世,而且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些生命,例如曼德拉的生命,正是因为遭遇不公正并与之斗争而具有意义。

有关认为拥有灵魂对于任何意义都是必不可少的第三个论点是,它是必需的,以拥有那种没有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否则我们的生活将毫无意义。伊曼纽尔·康德以主张,如果我们仅仅是物质存在,受制于自然法则,就像物质世界中的其他一切一样,那么我们就无法出于道德原因行动,因此就变得无关紧要。最近,一位神学家以宗教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这一观点:“道德精神在选择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它在于源自人类并作为其内在本质而留存于其内,而不在于环境的偶然性和外部命运的变化……每当一个人类通过他的道德良心擦亮灯泡时,一个灵魂就会出现。这个灵魂就是上帝……上帝的‘你必须’和人类的‘我能’中包含着上帝在人类生活中的神圣形象”(斯文森 1949/2000,27-28)。请注意,即使道德规范并非源自上帝的命令,该论点的逻辑也意味着只要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具有做出道德正确选择的固有能力,他的生活就可以有意义。这反过来又可以认为,这需要一个关于自己的非物质性质,以便能够克服可能遇到的任何物理法则和力量。对这种推理的标准反驳是提出关于拥有确定的物质本质和能够出于道德原因行动的相容主义(例如,阿尔帕利 2006;费舍尔 2009,145-77)。同时也值得思考的是,如果一个人必须拥有一种永不消亡的精神本质才能做出自由选择,那么这种本质是否必须是永恒的。

像以神为中心的理论家一样,现在许多以灵魂为中心的理论家提出了一种温和的观点,承认一些生命中的意义在没有永生的情况下是可能的,但是认为有了永生将会有更大的意义。尽管爱因斯坦、曼德拉和毕加索等人没有在身体死亡后存活下来(例如,特里塞尔 2004 年;沃尔夫 2015 年,89-140 页;兰道 2017 年),他们的生活仍然有一种意义:越多越好。如果有限的生命中有一定程度的善、真和美的意义,那么如果它能永恒地展现出这些更高的价值观,包括与上帝的关系,那么它肯定会有更多的意义(考廷汉姆 2016 年,132-35 页;莫森 2016 年,2019 年,52-53 页;威廉姆斯 2020 年,112-34 页;参见贝纳塔尔 2017 年,35-63 页)。对这种推理的一个反对意见是,灵魂可能带来的无限意义会“太大”,使得温和的超自然主义者难以理解有限的生命(如爱因斯坦的生命)与之相比确实可以被视为有意义(梅茨 2019 年,30-31 页;参见莫森 2019 年,53-54 页)。然而,更常见的反对意见是,永恒的生命将包括各种反意义,如无聊和重复,下文将在极端自然主义的背景下讨论(子节 3.3)。

3. 自然主义

回想一下,自然主义是一种观点,认为生命的意义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即使没有灵性领域,生活仍然可以有实质性的意义。与超自然主义类似,当代自然主义有两个可区分的变体,即温和派和极端派(Metz 2019)。温和派的观点是,在一个纯粹的物质宇宙中,科学已经很好地了解到,人们可以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但如果还存在一个灵性领域,那么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上帝或灵魂可以增加生命的意义,尽管它们不会是主要的贡献者。极端派的自然主义观点是,如果没有灵性领域,生命的意义将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帝或灵魂将是反物质的,即会减少我们可获得的意义,使得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即使不是这个特定的世界)更可取。

跨越中庸/极端区分的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它们是关于意义性质的理论解释,因为它是物理的。它们在人类心智构成意义的程度和是否存在在人类之间不变的意义条件方面存在差异。主观主义者认为,意义没有不变的标准,因为意义是相对于主体的,即依赖于个体的积极态度,如她特定的欲望或目标,这些欲望或目标并非每个人都共享。大致上,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她强烈地渴望或打算寻找某物,并且她得到了它,那么这个东西对她来说是有意义的。相比之下,客观主义者认为,意义存在一些不变的标准,因为意义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独立于心智的,即不仅仅因为它是任何人心理状态的对象而获得。在这里,某物之所以有意义(部分地)是因为它的内在性质,即独立于是否被渴望或打算;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值得这些反应的事物。

存在一个正交观点的逻辑空间,根据这个观点,意义的不变标准是由所有人类从某个立场上达成一致的。然而,在这个领域中,它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Darwall 1983, 164–66)。

3.1. 主观主义

根据这个版本的自然主义,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取决于每个人的可变的赞同态度。常见的观点是,一个人的生活越有意义,就越能得到自己强烈渴望的东西,实现自己排名较高的目标,或者做自己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情(Trisel 2002; Hooker 2008)。一个有影响力的主观主义者最近主张,相关的心理状态是关心或爱,因此只有在一个人关心或爱某事物的程度上,生活才有意义(Frankfurt 1988, 80–94, 2004)。另一个最近的提议是,意义包括“积极参与和肯定,使自己自由地创造或接受并现在推动和培养自己最关心的项目的人焕发活力”(Belliotti 2019, 183)。

主观主义在二十世纪中叶占主导地位,当时实证主义、非认知主义、存在主义和休谟主义都有影响力(Ayer 1947;Hare 1957;Barnes 1967;Taylor 1970;Williams 1976)。然而,在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季度,最佳解释推理和反思均衡成为被接受的规范论证形式,并经常用于捍卫关于客观价值存在和性质的主张(或“外在原因”,即独立于个体现有态度的原因)。因此,关于意义的主观主义失去了主导地位。那些继续坚持主观主义的人通常对试图证明关于客观价值的信念持怀疑态度(例如,Trisel 2002,73,79,2004,378-79;Frankfurt 2004,47-48,55-57;Wong 2008,138-39;Evers 2017,32,36;Svensson 2017,54)。理论家之所以倾向于接受主观主义,通常是因为其他选择令人难以接受;他们相当确信生命对某些人来说具有意义,但不知道如何将其建立在独立于心灵的东西上,无论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或非自然的)。与这些可能性相比,用人们发现有意义的事物或人们对生活的期望来解释有意义的事物似乎更为直接。为了解决这种主观主义的理由,需要进行广泛的元伦理学、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的辩论。

有一系列其他更为局限的主观主义论证,根据这些论证,这一理论最能解释生命中某些直观的意义特征。首先,主观主义似乎是合理的,因为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弗兰克福特 1988 年,80-94 页)。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她忠于自己或最深层的本性,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意义仅仅是与个人关心的事情有关。其次,无可争议的是,意义常常来自于迷失自我,即沉浸在一种活动或经历中,而不是对其感到无聊或沮丧(弗兰克福特 1988 年,80-94 页;贝利奥蒂 2019 年,162-170 页)。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和引人入胜的人际关系似乎是意义的核心,并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涉及了主观因素。第三,意义通常被认为是使某个特定人继续生活下去的东西,即给她早上起床的理由,主观主义被认为最能解释这一点(威廉姆斯 1976 年;斯文森 2017 年;卡尔霍恩 2018 年)。

批评者认为这些论点容易受到一个常见的反对意见的攻击:它们忽视了客观价值(或外在理由)在实现自我、迷失自我和有生存理由方面的作用(Taylor 1989, 1992; Wolf 2010, 2015, 89–140)。只要一个人成功地保持头上的 3,732 根头发(Taylor 1992, 36),培养自己在远距离吐痰方面的技能(Wolf 2010, 104),收集一大团线球(Wolf 2010, 104),或者吃自己的排泄物(Wielenberg 2005, 22),那么他就不是真正忠于自己,以有意义的方式迷失自我,或者有真正的生存理由。这些反例表明,主观条件不足以为生命赋予意义;似乎存在着某些行为、关系和状态是客观有价值的(但参见 Evers 2017, 30–32),如果要积累意义,个体的积极态度应该朝向这些方向。

所以客观主义者这样说,但主观主义者感受到这一观点的吸引力,通常会试图避免反例,以免不得不接受维持头发上的 3,732 根毛发等等的意义(对于一些这样做的人,请参见 Svensson 2017,54-55; Belliotti 2019,181-83)。一个重要的策略是暗示主观主义者可以通过诉诸于正确类型的亲和力来避免反例。也许与个体所想要的任何东西不同,也许相关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情感-感知的状态,即视为(Alexis 2011; cf. Hosseini 2015,47-66),一种“范畴性”欲望,即构成个体身份的内在欲望,个体认为这使得生命值得延续(Svensson 2017),或者判断个体有充分理由高度重视某事物本身(Calhoun 2018)。然而,即使在这里,客观主义者也会争辩说,可能“看起来,无论意志选择将什么视为自己参与其中的充分理由,对于意志来说,都是充分理由。但意志本身....渴望客观理由; 而且通常它不能前进,除非它认为自己有这些理由”(Wiggins 1988,136)。而且,没有任何对客观性的诉求,反例可能会重新出现。

处理反例的另一种主观主义策略是试图将意义建立在一个群体的亲和力上,而不是个体评估者的亲和力(Darwall 1983,164-66; Brogaard and Smith 2005; Wong 2008)。这种互为主体的举措是否避免了(更多)反例?如果是这样,那么它是否比客观理论更有说服力?

3.2. 客观主义

客观自然主义者认为,生命的意义至少部分地由某种物质构成,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种积极态度的对象。在这种观点下,仅仅获得某种情感、欲望或判断的对象是不足以使生命有意义的。相反,有一些物质世界的条件可以赋予任何人的生命意义,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被视为有意义,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希望得到,或者被认为是值得选择的,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或意义。

道德(善),探究(真),和创造力(美)被广泛认为是赋予生命意义的活动的典型例子,而修剪脚趾甲和吃雪——以及上述主观主义的反例——则不是。客观主义被广泛认为是对这些特定判断的一个强有力的普遍解释:前者之所以有意义,不仅仅是因为某个行动者(无论是个体、她的社会,甚至是上帝)关心它们或认为它们值得做,而后者则缺乏意义,即使某个行动者关心它们或认为它们值得做,也无法获得意义。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可能关心错误的事情,或者错误地认为某件事情是值得的,而不仅仅是因为她更加关心某件事情,或者认为某件事情更加值得选择。当然,关于价值的存在和本质的元伦理辩论再次与评估这一理由相关。

一些客观主义者认为,成为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对象在使这个人的生命有意义方面没有构成性的作用,尽管他们当然认为它通常起到了一种工具性的作用——毕竟,喜欢某种活动很可能会激励一个人去做。相对而言,很少有客观主义者是“纯粹”的,尽管后果主义者确实是明显的例子(例如,辛格 1995 年;斯穆茨 2018 年,75-99 页)。大多数客观主义者相反,试图通过认为生命更有意义,不仅仅因为客观因素,而且部分是因为认知、意愿和情感等命题态度来解释主观主义的上述直觉。苏珊·沃尔夫的混合观点尤其有影响力,用这个简洁的口号概括:“当主观吸引力遇到客观吸引力时,意义产生”(沃尔夫 2015 年,112 页;另见凯克斯 1986 年,2000 年;威金斯 1988 年;拉兹 2001 年,10-40 页;明托夫 2008 年;沃尔夫 2010 年,2016 年;费舍尔 2019 年,9-23 页;贝尔肖 2021 年,160-81 页)。这一理论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相信、满足于或关心一个真正不值得的项目,或者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一个真正值得的项目但未能判断其重要性、满足于它或关心它,那么他的生命就不会有任何意义。另一种相关的方法是,虽然主观吸引力对于意义来说并非必要的,但它可能会增强意义(例如,奥迪 2005 年,344 页;梅茨 2013 年,183-84 页,196-98 页,220-25 页)。例如,一个典型的特蕾莎修女,虽然对她的大量慈善工作感到厌倦和疏离,但由于这个工作,她的存在可能还是有一定的意义,即使她如果为此感到自豪或认同它,她的存在将更有意义。

有几次尝试从理论上捕捉所有客观有吸引力、内在有价值或最终有价值的条件,因为它们对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产生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客观有意义的条件只是那些涉及:与自己之外的有机统一积极联系(Nozick 1981,594-619);具有创造力(Taylor 1987;Matheson 2018);过着情感生活(Solomon 1993;参见 Williams 2020,56-78);促进良好后果,例如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质量(Singer 1995;Audi 2005;Smuts 2018,75-99);以特殊方式行使或培养理性本性(Smith 1997,179-221;Gewirth 1998,177-82;Metz 2013,222-36);朝着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目标前进,因为随着接近目标,对它们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Levy 2005);实现那些在持续时间上长久且范围广泛的目标(Mintoff 2008);过着有德行的生活(May 2015,61-138;McPherson 2020);以及热爱值得热爱的事物(Wolf 2016)。迄今为止,在这个领域中还没有就这些观点中的一个或者只有少数几个达成一致。

上述自然主义理论的一个特点是它们大多是聚合的或者累加的,不合理地将生命视为仅仅是有意义的生命片段的“容器”(Brännmark 2003,330)。生命的意义哲学家,尤其是客观主义者,越来越普遍地认为整个生命,或者至少是较长时间的生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意义,超越其部分的意义(如果有的话)。

例如,一个生命具有许多善行和直观赋予意义的条件,但也极其重复(如电影《日日重复日》),其意义不如最大化(泰勒,1987 年;布卢门菲尔德,2009 年)。此外,一个不仅避免重复,而且以大量有意义(或其他可取之处)的部分结束的生命,似乎比一个具有相同数量有意义(可取之处)的部分但结束时几乎没有这些部分的生命更有意义(卡姆,2013 年,18-22 页;多尔西,2015 年)。更进一步,一个生命中,其无意义(或其他不可取之处)的部分通过个人成长的过程导致其有意义(可取之处)的部分出现,似乎因此具有意义,即具有救赎性的模式,“好的人生故事”或叙事自我表达(泰勒,1989 年,48-51 页;黄,2008 年;费舍尔,2009 年,145-177 页;考平南,2012 年;梅,2015 年,61-138 页;维尔曼,2015 年,141-173 页)。这三种情况表明,意义可以存在于整个生命中,即存在于其部分之间的关系中,而不仅仅存在于孤立考虑的部分中。然而,有人认为,严格来说,重要的是一个生命的故事,而不仅仅是生命故事本身的事件之间的关系(德布雷斯,2018 年)。

根据文献中存在的整体主义的纯粹或极端版本,生命中唯一可能的意义承载者是一个人的整个生命,而不是任何孤立的活动、关系或状态(Taylor 1989, 48–51; Tabensky 2003; Levinson 2004)。支持这一立场的一个显著论据是,对某个人生活的某个部分的意义性判断仅仅是暂时的,可以在考虑到更广泛的视角后进行修订。因此,例如,一开始似乎拿走一个疯子手中的斧头并保护无辜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意义,但在得知背后的意图只是为了偷斧头而不是为了拯救生命,或者疯子随后拿出一把机关枪,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他的斧头时,人们可能会修订这一判断。值得考虑的是,这种情况能够推广到多大程度,以及如果能够推广到相当大的程度,是否提供了只有整个生命才能展示意义性的强有力证据。

或许大多数客观主义者在反思后会接受一个生命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都能展示意义。假设生命中有两个意义的承载者,就会出现重要的问题。一个问题是,即使其部分没有意义,某个叙述是否可以有意义,而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某个部分是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一部分,那么它的意义性是否增加(关于这一点,请参见 Brännmark 2003),第三个问题是,在必须在部分和整体之间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权衡是否有什么有启示性的说法(Blumenfeld 2009 似乎将整体优先级放在首位)。

3.3. 拒绝上帝和灵魂

近年来,自然主义者一直致力于证明在没有上帝或灵魂的情况下,生命的意义是可能存在的;他们并没有花太多时间考虑这些精神条件如何增强意义,而是以适度的方式倾向于保持这种可能性开放(Hooker 2008 是个例外)。然而,最近出现了一种极端形式的自然主义,根据这种观点,在一个有上帝或灵魂的世界中,我们的生活可能会更少或不可避免地缺乏意义,而在一个没有上帝或灵魂的世界中,我们的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尽管这种观点早在 Baier(1957)就已经提出,但真正在过去十年左右,这种“反神论者”的立场才得到广泛而复杂的讨论。

有一种理由,上面提到的作为反对上帝目的构成生命意义观点的异议,也被用来主张上帝的存在本身必然会减少意义,即会构成反物质。这是一种观念,即在一神教宗教传统中如此突出的主仆和父母子女的类比揭示了我们在一个存在着一位具有更高品质的存在的世界中的地位,这位存在以特定的目的创造了我们:我们作为成年人的独立性或尊严将受到侵犯(例如,Baier 1957/2000,118-20;Kahane 2011,681-85;Lougheed 2020,121-41)。对这种推理的一个有趣的反对意见是接受上帝的存在与从成为自己的老板中获得的意义(粗略地说)是不相容的,但是主张上帝也会提供更大范围的意义,为我们带来净收益(Mawson 2016,110-58)。

另一个支持上帝会削弱生命意义的显著论点是隐私的价值(Kahane 2011, 681–85; Lougheed 2020, 55–110)。上帝的全知无疑会使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对我们最私密细节的获取,对某些人来说,这意味着生活的意义较少。除了质疑与上帝相关的隐私价值之外,一个发人深省的批评是建议,如果缺乏隐私真的会大幅降低我们生活的意义,那么作为道德完美的人,上帝只需避免了解我们的一切(Tooley 2018)。据这一批评认为,对我们心理状态的不完全了解与“全知”这一概念是相容的,只要这一概念被合理地理解为具有道德上允许的知识量。

现在,转向认为拥有灵魂会降低生命意义的主要论点,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过着最有意义的生活,就应该选择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或者至少选择一个人们是有限生命的世界。首先,有人认为不朽的生命无法避免变得无聊(Williams 1973),这使得生活在许多主观和客观理论中变得毫无意义。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已经非常庞大,其中的核心回答是不朽的生命不一定会变得无聊(有关最近的讨论,请参见 Fischer 2009,79-101,2019,117-42;Mawson 2019,51-52;Williams 2020,30-41,123-29;Belshaw 2021,182-97)。然而,值得质疑的是,无聊是否足以导致无意义。例如,假设一个人自愿无聊,以便让其他许多人不会无聊;也许这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牺牲。毫无疑问,永远无聊并不会带来幸福或满足,但如果它能够起到防止其他人永远无聊的作用,那么它是否有意义(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普遍认为牺牲生命是有意义的,为什么不牺牲生动性呢?

拒绝永恒生命的另一个理由是它会变得重复,这将大大削弱其意义(Scarre 2007,54-55;May 2009,46-47,64-65,71;Smuts 2011,142-44;cf. Blumenfeld 2009)。如果,正如看起来的那样,在永恒中只有有限的行为、关系和状态可以发生,那么人们最终会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即使一个人的活动可能比起西西弗斯永远推石头上山更有价值,但永远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是令人沮丧的。确实,一个人可能不记得以前做过这些事情,因此可以避免无聊,但对于一些哲学家来说,这会更糟,就像患有痴呆症并忘记自己讲过相同的故事一样。然而,其他人仍然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了意义(例如,Belshaw 2021,197,205n41)。

一个反对永生的第三个基于意义的论证涉及叙事的考虑。如果一个人的整个生命模式非常重要,并且一个适当的模式应该包括一个开始、一个中间和一个结束,那么一个永不结束的生命似乎缺乏相关的叙事结构。“因为它将无休止地拖延下去,迟早只会成为一连串缺乏形式的事件……有了永生,小说永远不会结束……这样的小说能有多有意义呢?”(May 2009, 68, 72; 参见 Scarre 2007, 58–60)。请注意,这个反对意见与对无聊和重复的考虑是不同的(这些考虑涉及新奇性);即使一个人受到刺激和活跃,即使一个人在永恒的过程中找到了不重复自己生活的方法,一个不朽的生命似乎也缺乏形状。作为回应,一些人拒绝了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必须类似于一部小说的想法,而是选择了类似于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短篇故事的叙事形式(Fischer 2009, 145–77, 2019, 101–16)。然而,其他人试图表明永恒仍然可以像小说一样新奇,认为重要的结束方式取决于内容是什么以及它如何与之前的内容相关(例如,Seachris 2011; Williams 2020, 112–19)。

对于永生削弱了生命的意义性这一观点,还有其他一些异议,但它们从表面上看比前面三个观点更不具有说服力,因为如果它们成立的话,它们可能只会给永生带来一种代价,而不会完全遮蔽其中的意义。例如,有人提出永生会缺乏珍贵感和紧迫感(纽斯鲍姆 1989 年,339 页;卡斯 2002 年,266-67 页),无法体现像勇敢为他人冒生命危险这样的美德(卡斯 2002 年,267-68 页;维伦伯格 2005 年,91-94 页),以及无法从维持或拯救他人生命中获得意义(纽斯鲍姆 1989 年,338 页;维伦伯格 2005 年,91-94 页)。需要注意的是,至少前两个理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永生的信仰,而不完全是永生本身:如果一个人是不朽的,但忘记了自己是不朽的,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朽的,那么他仍然可以欣赏生活并获得很多勇气的美德(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是不朽的,但认为自己是不朽的,那么根据这些论点的逻辑,他将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也无法体现勇气)。

4. 虚无主义

前两节讨论了关于什么会赋予人类生命意义的理论观点。尽管这些理论并不意味着某些人的生命实际上是有意义的,但这一点一直是那些提出这些理论的绝大多数人的假设。大部分的论证过程是假设许多生命中确实有意义,并考虑它们具有或可能具有意义的原因。然而,有一些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的观点对这一假设提出了质疑。根据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的观点,原则上使生命有意义的东西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无法实现。

一种直接的虚无主义理由是将对生命意义的极端超自然主义与对灵性领域是否存在的无神论相结合。如果你相信上帝或灵魂对生命的意义是必要的,并且你相信它们都不存在,那么你就承认虚无主义,否认生命可以有任何意义。虽然这种虚无主义理由在现代时代很突出(并且更或多或少是卡缪的立场),但在分析哲学圈子中,随着极端超自然主义被温和派别所取代,它已经逐渐式微。

当今虚无主义最常见的理由并不诉诸超自然主义,或者至少没有明确地这样做。一组观点中,有一种被元伦理学家称为“错误理论”的观点,它认为评价性论断(在这种情况下是关于生命意义或道德对于意义的必要性的论断)通常假设客观真实或普遍合理的价值,但这样的价值并不存在。根据其中一种观点,价值判断通常在分析上包含了客观性的主张,但没有理由认为客观价值存在,因为它们“将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实体、特质或关系,与宇宙中的任何其他事物完全不同”(Mackie 1977/1990, 38)。根据第二种观点,如果没有一套可以完全为所有理性探究者所证明的道德标准,生命将毫无意义,但恰好对于那些始终可以合理质疑某个主张的人来说,这样的标准是不存在的(Murphy 1982, 12–17)。根据第三种观点,我们之所以持有关于道德客观性和普遍性以及相关价值(如意义)的某些信念,是因为它们对我们的祖先在进化中具有优势,而不是因为它们是真实的。人类被“基因欺骗,认为有一种超然客观的道德约束他们,所有人都应该遵守”(Ruse and Wilson 1986, 179; cf. Street 2015)。为了评估这些论点,我们必须借鉴过去几十年来在元伦理学领域进行的复杂工作。

与否定论的错误论证相比,存在一些理由支持虚无主义,即承认客观价值存在,但否认我们的生命能够展示或促进这些价值以获得意义。这种方法的一个版本认为,为了使我们的生命有意义,我们必须有能力为世界增加客观价值,然而我们并没有这种能力,因为世界的客观价值已经是无限的(Smith 2003)。这种观点的关键前提是,每一个时空点(或至少是物理宇宙中的星星)都具有一定的正值,这些值可以相加,而且空间是无限的。如果当前的物质世界包含无限程度的价值,那么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无法在意义上产生差异,因为无限加上任何数量的价值仍然是无限。对这个论证的质疑之一是,除了对时空或星星的价值产生怀疑之外,还可以提出这样的建议:即使一个人无法增加宇宙的价值,意义很可能来自于成为某些价值的源泉。

接受客观价值存在的虚无主义的第二个理由是大卫·贝纳塔尔(David Benatar)(2006 年,18-59 页)引人入胜的“不对称论证”,支持反生育主义的观点,即将新的人类带入世界是不道德的,因为这样做总体上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利的。对于贝纳塔尔来说,存在的不利之处(例如痛苦)相对于不存在是真正的劣势,而存在的好处(快乐)相对于不存在并不是真正的优势,因为在后者的状态中没有人会被剥夺这些好处。如果确实不存在的状态并不比体验存在的好处更糟糕,那么,由于存在总是带来伤害,可以得出结论存在总是比不存在更糟糕。尽管这个论证是以体验的好处和不利为例,但它似乎可以推广到非体验的好处和不利,包括生命的意义和反物质。关于这个论证的文献已经很多(最近的一本文集请参见 Hauskeller 和 Hallich 2022)。

Benatar(2006 年,60-92 页,2017 年,35-63 页)提出了一种额外的虚无主义论证,这种论证借鉴了托马斯·纳格尔(1986 年,208-32 页)广为讨论的人类个体对生命的极端外部立场的分析。存在着亨利·西奇威克(Henry Sidgwick)有影响力的说法,即“宇宙的观点”,即将人类生命与所有时间和所有地点联系起来的立场。当一个人采取这种最外部的立场,观察自己对世界的微小影响时,他的生命似乎并不重要。当考虑到构成时空的数十亿年和数十亿光年时,一个人在地球上某个社会中度过的 75 年左右的时间并不算什么。尽管这种推理为人类赋予了有限的意义,从个人、社会或人类的角度来看,Benatar 否认了最伟大意义——宇宙意义——对他们来说是可得到的,并认为这使得他们的生活糟糕,因此被称为“虚无主义者”。一些人反对说,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可能具有宇宙意义,比如,如果它们在上帝的计划中起到了作用(Quinn 2000 年,65-66 页;Swinburne 2016 年,154 页),是宇宙中唯一具有尊严的生命(Kahane 2014 年),或者从事的有价值的活动可以被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欣赏(Wolf 2016 年,261-62 页)。其他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宇宙意义与评价一个人的生命无关,有些人否认它会是真正的意义来源(Landau 2017 年,93-99 页),还有些人承认它会是真正的意义来源,但认为没有这种好处不会被视为坏或值得遗憾(见 Benatar 2017 年,56-62 页;Williams 2020 年,108-11 页)。

最后,一种可辨别的虚无主义来源涉及到生命中的存在论前提,与价值论前提不同。或许最激进的是那些否认我们拥有自我存在的人。我们确实缺乏自我存在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生活是否不可能(参见 Caruso 和 Flanagan 2018 年的论文;Le Bihan 2019 年)?稍微不那么激进的是那些承认我们拥有自我存在,但否认它们以相关方式掌控我们的人。也就是说,有人认为我们缺乏自我管理或自由意志,至少在确定论为真的情况下,这是生命中的意义所必需的(Pisciotta 2013 年;Caruso 和 Flanagan 2018 年的论文)。非量子事件,包括人类的决策,似乎是由世界先前的状态所必然的,以至于它们都无法改变,我们的许多决策是无意识神经机制的产物(而量子事件当然完全超出我们的控制)。如果我们的意识选择都无法避免,并且最终都是由外部因素所必然的,也许它们不足以值得自豪或钦佩,也不足以构成生命的叙事作者。作为回应,一些人认为确定论和道德责任之间的兼容主义同样适用于生命的意义(例如,Arpaly 2006 年;Fischer 2009 年,145-77),而其他人则认为不兼容主义适用于道德责任,但不适用于意义(Pereboom 2014 年)。

Bibliography

Works Cited

  • Agar, N., 2013, Humanity’s End: Why We Should Reject Radical Enhance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Alexis., A., 2011, The Meaning of Life: A Modern Secular Answer to the Age-Old Fundamental Question,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 Arpaly, N., 2006, Merit, Meaning, and Human Bonda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Audi, R., 2005, “Intrinsic Value and Meaningful Life”, Philosophical Papers, 34: 331–55.

  • Ayer, A. J., 1947, “The Claims of Philosophy”, repr. in The Meaning of Life, 2nd Ed., E. D. Klemke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19–32.

  • Baier, K., 1957, “The Meaning of Life”, repr. in The Meaning of Life, 2nd Ed., E. D. Klemke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1–32.

  • Barnes, H., 1967, An Existentialist Ethic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 Belliotti, R., 2019, Is Human Life Absurd?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initude, Value, and Meaning. Leiden: Brill.

  • Belshaw, C., 2021,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Life, London: Routledge.

  • Benatar, D., 2006, 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The Harm of Coming into Exist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7, The Human Predica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ennett-Hunter, G., 2014, Ineffability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 Oxford: Routledge.

  • Blumenfeld, D., 2009, “Living Life over Agai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9: 357–86.

  • Bradford, G., 2015, Achieve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ännmark, J., 2003, “Leading Lives”, Philosophical Papers, 32: 321–43.

  • Brogaard, B. and Smith, B., 2005, “On Luck, Responsibilit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Philosophical Papers, 34: 443–58.

  • Calhoun, C., 2018, Doing Valuable Time: The Present, the Future, and Meaningful Liv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mpbell, S., and Nyholm, S., 2015, “Anti-Meaning and Why It Matt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1: 694–711.

  • Caruso, G. and Flanagan, O. (eds.), 2018, Neuroexistentialism: Meaning, Morals, and Purpose in an Age of Neuro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ooper, D., 2003, Meaning. Durham: Acumen Publishing.

  • Cottingham, J., 2005,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Religion, Philosophy and Human Valu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6, “Meaningfulness, Eternity, and Theism”, in God and Meaning, J. Seachris and S. Goetz (eds.),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123–36.

  • Craig, W., 1994, “The Absurdity of Life Without God”, repr. in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Life: An Anthology and Guide, J. Seachris (ed.),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2013: 153–72.

  • Danaher, J., 2017, “Will Life Be Worth Living in a World Without Work? 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3: 41–64.

  • Darwall, S., 1983, Impartial Reaso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Davis, W., 1987, “The Meaning of Life”, Metaphilosophy, 18: 288–305.

  • de Bres, H., 2018, “Narrative and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Moral Philosophy, 15: 545–71.

  • Dorsey, D., 2015, “The Significance of a Life’s Shape”, Ethics, 125: 303–30.

  • Egerstrom, K., 2015, “Practical Identity and Meaninglessness”, PhD Dissertation, Syracuse University.

  • Ellin, J., 1995, Moralit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Ft. Worth, TX: Harcourt Brace.

  • Evers, D., 2017, “Meaning in Life and the Metaphysics of Value”, De Ethica, 4: 27–44.

  • Feinberg, J., 1980, “Absurd Self-Fulfillment,” repr. in Freedom and Fulfillment: Philosophical Essay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297–330.

  • Ferracioli, L., 2018, “Procreative-parenting, Love’s Reasons, and the Demands of Moralit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8: 77–97.

  • Fischer, J. M., 2009, Our Stories: Essays on Life, Death, and Free Wi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9, Death, Immortality, and Meaning in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rankfurt, H., 1988, 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The Reasons of Lov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Gewirth, A., 1998, Self-Fulfill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Goetz, S., 2012, The Purpose of Life: A Theistic Perspective, New York: Continuum.

  • Goldman, A., 2018, Life’s Values: Pleasure, Happiness, Well-Being, and Mea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eene, P., 2021,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One Day It Will End”,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24: 165–82.

  • Hanfling, O., 1987, The Quest for Meaning,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Inc.

  • Hare, R. M., 1957, “Nothing Matters”, repr. in Applications of Moral Philosophy, London: Macmillan, 1972: 32–47.

  • Hauskeller, M. and Hallich, O. (eds.), 2022, “Would It Be Better if We Had Never Existed? David Benatar's Anti-Natalism”, special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56: 1–151.

  • Hooker, B., 2008, “The Meaning of Life: Subjectivism, Objectivism, and Divine Support”, in The Moral Life: Essays in Honour of John Cottingham, N. Athanassoulis and S. Vice (ed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84–200.

  • Hosseini, R., 2015, Wittgenstein and Meaning in Life: In Search of the Human Voic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Kahane, G., 2011, “Should We Want God to Exis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2: 674–96.

  • –––, 2014, “Our Cosmic Insignificance”, Noûs, 48: 745–72.

  • Kamm, F. M., 2013, Bioethical Prescriptions: To Create, End, Choose, and Improve Liv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ass, L., 2002, Life, Liberty, and the Defense of Dignity: The Challenge for Bioethics, San Francisco: Encounter Books.

  • Kauppinen, A., 2012, “Meaningfulness and Tim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2: 345–77.

  • Kekes, J., 1986, “The Informed Will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47: 75–90.

  • –––, 2000, “The Meaning of Life”, in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ume 24; Life and Death: Metaphysics and Ethics, P. French and H. Wettstein (ed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17–34.

  • Kraay, K. (ed.), 2018, Does God Matter? Essays on the Ax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ism, New York: Routledge.

  • Landau, I., 1997, “Why Has the Question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risen in the Last Two and a Half Centuries?”, Philosophy Today, 41: 263–70.

  • –––, 2017, Finding Meaning in an Imperfect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e Bihan, B., 2019, “The No-Self View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69: 419–38.

  • Levinson, J., 2004, “Intrinsic Value and the Notion of a Life”,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62: 319–29.

  • Levy, N., 2005, “Downshifting and Meaning in Life”, Ratio, 18: 176–89.

  • Lougheed, K., 2020, The Axiological Status of Theism and Other Worldview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Mackie, J. L., 1977, Ethics: Inventing Right and Wrong, repr.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0.

  • Markus, A., 2003, “Assessing Views of Life, A Subjective Affair?”, Religious Studies, 39: 125–43.

  • Martela, F., 2017, “Meaningfulness as Contribution”,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5: 232–56.

  • Matheson, D., 2017, “The Worthwhileness of Meaningful Lives”, Philosophia, 48: 313–24.

  • –––, 2018, “Creativity and Meaning in Life”, Ratio, 31: 73–87.

  • Mawson, T., 2016, God and the Meanings of Life,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 –––, 2019, Monotheism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ay, T., 2009, Death, Stocksfield: Acumen.

  • –––, 2015, A Significant Life: Human Meaning in a Silent Univers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McPherson, D., 2020, Virtue and Meaning: A Neo-Aristotelian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etz, T., 2002, “Recent Work on the Meaning of Life”, Ethics, 112: 781–814.

  • –––, 2013, Meaning in Life: An Analytic Stud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9, God, Soul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intoff, J., 2008, “Transcending Absurdity”, Ratio, 21: 64–84.

  • Moreland, J. P., 1987, Scaling the Secular City: A Defense of Christianity,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 Morris, T., 1992, Making Sense of It All: Pascal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Grand Rapids, MI: Wil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 Mulgan, T., 2015, Purpose in the Universe: The Moral and Metaphysical Case for Ananthropocentric Purposiv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urphy, J., 1982, Evolution, Moralit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otowa, NJ: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Nagel, T., 1970, “The Absurd”, Journal of Philosophy, 68: 716–27.

  • –––, 1986, The View from Nowhe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ozick, R., 1974,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 –––, 1981,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9, The Examined Lif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 Nussbaum, M., 1989, “Mortal Immortals: Lucretius on Death and the Voice of Natur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0: 303–51.

  • Olson, N., 2016, “Medical Researchers’ Ancillary Care Obligations”, Bioethics, 30: 317–24.

  • Pereboom, D., 2014, Free Will, Agency, and Meaning in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isciotta, T., 2013, “Determinism and Meaningfulness in Live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Purves, D. and Delon, N., 2018, “Meaning in the Lives of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5: 317–38.

  • Quinn, P., 2000, “How Christianity Secures Life’s Meanings”, in The Meaning of Life in the World Religions, J. Runzo and N. Martin (eds.),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53–68.

  • Raz, J., 2001, Value, Respect, and Attach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epp, C., 2018, “Life Meaning and Sign Meaning”, Philosophical Papers, 47: 403–27.

  • Ruse, M. and Wilson, E., 1986, “Moral Philosophy as Applied Science”, Philosophy, 61: 173–92.

  • Scarre, G., 2007, Death. Stocksfield: Acumen.

  • Schinkel, A., De Ruyter, D., and Aviram, A., 2015, “Education and Life’s Mean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50: 398–418.

  • Seachris, J., 2011, “Death, Futility, and the Proleptic Power of Narrative Ending”, Religious Studies, 47: 141–63.

  • –––, 2013, “General Introduction”, in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Life: An Anthology and Guide, J. Seachris (ed.), Oxford: Wiley-Blackwell: 1–20.

  • –––, 2016, “From the Meaning Triad to Meaning Holism: Unifying Life’s Meaning”, Human Affairs, 29: 363–78.

  • Singer, I., 1996, Meaning in Life, Volume 1: The Creation of Valu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Singer, P., 1995, How Are We to Live?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ks.

  • Smith, Q., 1997, Ethical and Religious Thought in Analyt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Moral Realism and Infinite Spacetime Imply Moral Nihilism”, in Time and Ethics: Essays at the Intersection, H. Dyke (ed.),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43–54.

  • Smuts, A., 2011, “Immortality and Significance”,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35: 134–49.

  • –––, 2018, Welfare, Meaning, and Worth, New York: Routledge

  • Solomon, R., 1993, The Passions: Emotions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 Street, S., 2015, “Does Anything Really Matter or Did We Just Evolve to Think So?”, in The Norto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G. Rosen et al. (ed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685–95.

  • Svensson, F., 2017, “A Subjectivist Account of Meaning in Life”, De Ethica, 4: 45–66.

  • Swenson, D., 1949, “The Dignity of Human Life”, repr. in The Meaning of Life, 2nd Ed., E. D. Klemke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1–30.

  • Swinburne, R., 2016, “How God Makes Life a Lot More Meaningful”, in God and Meaning, J. Seachris and S. Goetz (eds.),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151–63.

  • Tabensky, P., 2003, “Parallels Between Living and Painting”,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37: 59–68.

  • Tartaglia, J., 2015, Philosophy in a Meaningless Life, London: Bloomsbury.

  • Taylor, C., 1989, Sources of the Self,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2,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Taylor, R., 1970, “The Meaning of Life”, in Good and Evil, repr.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oks, 2000: 319–34.

  • –––, 1987, “Time and Life’s Meaning”,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 40: 675–86.

  • Thomas, J., 2018, “Can Only Human Lives Be Meaningful?”, Philosophical Papers, 47: 265–97.

  • –––, 2019, “Meaningfulness as Sensefulness”, Philosophia, 47: 1555–77.

  • Thomson, G., 2003, On the Meaning of Life, South Melbourne: Wadsworth.

  • Tooley, M., 2018, “Axiology: Theism Versus Widely Accepted Monotheisms”, in Does God Matter? Essays on the Ax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ism, K. Kraay, (ed.), New York: Routledge: 46–69.

  • Trisel, B. A., 2002, “Futilit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Debate”, Sorites, 14: 70–84.

  • –––, 2004, “Human Extinction and the Value of Our Efforts”, The Philosophical Forum, 35: 371–91.

  • –––, 2016, “Human Extinction, Narrative Ending, and Meaning of Life”,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Life, 6: 1–22.

  • Velleman, J. D., 2015, Beyond Price: Essays on Birth and Death, Cambridge: Open Book Publishers.

  • Visak, T., 2017, “Understanding ‘Meaning of Life’ in Terms of Reasons for Action”,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51: 507–30.

  • Waghorn, N., 2014, Nothingness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 to Ultimate Meaning through Nothing and Reflexivity, London: Bloomsbury.

  • Wielenberg, E., 2005, Value and Virtue in a Godless Univer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iggins, D., 1988, “Truth, Invention,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rev. edn. in Essays on Moral Realism, G. Sayre-McCord (ed.),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27–65.

  • Williams, B., 1973, “The Makropulos Case: Reflections on the Tedium of Immortality”, in Problems of the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2–100.

  • –––, 1976, “Persons, Character and Morality”, in The Identities of Persons, A. O. Rorty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16.

  • Williams, C., 2020, Religion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An Existential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olf, S., 2010, Meaning in Life and Why It Matte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2015, The Variety of Values: Essays on Morality, Meaning, and Lo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6, “Meaningfulness: A Third Dimension of the Good Lif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21: 253–69.

  • Wong, W., 2008, “Meaningfulness and Identities”,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1: 123–48.

Classic Works

  • Buber, M., 1923, I and Thou, W. Kaufmann (t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1970.

  • Camus, A., 1942, The Myth of Sisyphus, J. O’Brian (tr.), London: H. Hamilton, 1955.

  • James, W., 1899, “What Makes a Life Significant?”, in On Some of Life’s Ideals,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00.

  • Jaspers, K., 1931, Man in the Modern Age, E. Paul and C. Paul (tr.),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 Kant, I., 1791, 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P. Guyer and E. Mathews (t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 Kierkegaard, S., 1849, The Sickness unto Death, H. V. Hong and E. H. Hong (t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 Marx, K., 184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in Karl Marx Selected Writings, 2nd Ed., D. McLellan (ed., t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Nietzsche, F., 1885, Thus Spoke Zarathustra, in The Portable Nietzsche, W. Kaufmann (ed., tr.),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54.

  • Sartre, J.-P., 1946, 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P. Mairet (tr.), London: Methuen & Co, 1948.

  • Schlick, M., 1927, “On the Meaning of Life”, P. Heath (tr.).

  • Schopenhauer, A., 1851, 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Short Philosophical Essays, Volume 2, E. F. J. Payne (t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 Tolstoy, L., 1884, A Confession, L. Maude and A. Maude (tr.).

  • Wittgenstein, L., 1929, Lecture on Ethics, E. Zamuner et al. (eds.), Malden, MA: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4.

Collections

  • Benatar, D. (ed.), 2016, Life, Death & Meaning, 3rd E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 Caruso, G. and Flanagan, O. (eds.), 2018, Neuroexistentialism: Meaning, Morals, and Purpose in an Age of Neuro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ottingham, J. (ed.), 2007, Western Philosophy: An Anthology, 2nd Ed., Oxford: Blackwell: pt. 12.

  • Garcia, R. and King, N. (eds.), 2009, Is Goodness Without God Good Enough?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Klemke, E. D. and Cahn, S. M. (eds.), 2018, The Meaning of Life: A Reader,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olodny, N. (ed.), 2013, Death and the After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raay, K. (ed.), 2018, Does God Matter? Essays on the Ax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ism, New York: Routledge.

  • Leach, S. and Tartaglia, J. (eds.), 2018,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the Great Philosophers, London: Routledge.

  • Morioka, M. (ed.), 2015, Reconsidering Meaning in Life, Saitama: Waseda University.

  • ––– (ed.), 2017, Nihilism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Saitama: Waseda University.

  • Seachris, J. (ed.), 2013,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Life: An Anthology and Guide, Oxford: Wiley-Blackwell.

  • Seachris, J. and Goetz, S. (eds.), 2016, God and Meaning: New Essays, New York: Bloombsury Academic.

Books for the General Reader

  • Baggini, J., 2004, What’s It All About?: Philosoph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London: Granta Books.

  • Belliotti, R., 2001,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Amsterdam: Rodopi.

  • Belshaw, C., 2005, 10 Good Questions About Life and Death, Malden, MA: Blackwell.

  • Cottingham, J., 2003, On the Meaning of Life, London: Routledge.

  • Eagleton, T., 2007, The Meaning of Lif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ischer, J. M., 2019, Death, Immortality, and Meaning in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ord, D., 2007, The Search for Meaning: A Short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Hauskeller, M., 2020,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Death: Ten Classic Thinkers on the Ultimate Question,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 Martin, M., 2002, Atheism, Morality, and Meaning,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ks.

  • Messerly, J., 2012, The Meaning of Life: Religious, Philosophical, Transhumanist, and Scientific Approaches, Seattle: Darwin and Hume Publishers.

  • Ruse, M., 2019, A Meaning to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homson, G., 2003, On the Meaning of Life, South Melbourne: Wadsworth.

  • Young, J., 2003, The Death of God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New York: Routledge.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fterlife | death | ethics: ancient | existentialism | friendship | love | perfectionism, in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 value: intrinsic vs. extrinsic | well-being

Copyright © 2021 by Thaddeus Metz <th.metz@up.ac.z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