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阿尔都塞 Althusser, Louis (William Lewis)

首次发表于 2009 年 10 月 16 日;实质修订于 2022 年 8 月 22 日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1918 年-1990 年)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由于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似乎既提供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更新,又使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变得可尊重,因此这些观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辩论。然而,由于他在理论立场上的明显逆转,他个人生活的不幸事实,以及 20 世纪末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对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阐释的浓厚兴趣并没有延续到 20 世纪 70 年代。尽管在这些事件之后,人们对他的整体工作表现出相对冷淡,但阿尔都塞在其中发展的意识形态理论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许多“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基础。此外,阿尔都塞项目的某些方面也为分析马克思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话语分析提供了灵感。尽管这种影响并不总是明确的,但阿尔都塞的工作及其学生的工作仍然对文学研究、政治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项目产生影响。目前,阿尔都塞的整体哲学正在经历一次由学者们进行的批判性重新评估,这些学者们受益于此前未发表的文本的选编。他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和活动家们所采用,他们重新回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分析,以解释并设想我们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替代方案。


1. 生平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于 1918 年 10 月 16 日出生在阿尔及尔的 Bir Mourad Raïs(原名 Birmandreis)郊区。他的祖父母是法国公民,选择在阿尔及利亚定居,他们来自父亲一方的阿尔萨斯地区。阿尔都塞出生时,他的父亲是法国军队的中尉。在服役期满后,他的父亲回到阿尔及尔,并继续从事银行业务。除了他的自传中所述的回顾性描述之外,据所有记载,阿尔都塞在北非的童年时光是幸福的。在那里,他享受地中海环境带来的舒适,以及一个庞大而稳定的小资产阶级家庭所提供的条件。

1930 年,他父亲的工作使全家搬到了马赛。阿尔都塞一直是个好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出色,并积极参与童子军活动。1936 年,全家再次搬迁,这次是到里昂。在那里,阿尔都塞被录取到著名的帕尔克中学。在这所中学,他开始上课,为了准备法国大学的竞争入学考试。由于成长在一个虔诚的家庭中,阿尔都塞受到了一些明显具有天主教倾向的教授的影响。其中包括哲学家让·吉顿和让·拉克鲁瓦以及历史学家约瑟夫·奥尔。1937 年,在还在中学时,阿尔都塞加入了天主教青年组织 Jeunesse étudiantes chrétiennes。即使在 1948 年加入共产党后,他对天主教的兴趣和参与天主教组织的行动仍然持续。阿尔都塞在里昂对王权政治表现出的同时热情并没有持续到战争期间。

1939 年,阿尔都塞在全国入学考试中表现出色,被录取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ENS)。然而,在学年开始之前,他被征召入伍。不久之后,他与他所在的炮兵团一起被俘虏在凡尔纳。他在德国北部的一个战俘营度过了战争的余生。在他的自传性作品中,阿尔都塞将他在营地中找到的团结、政治行动和社区经验归功于他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开放。事实上,他的监狱写作《囚禁日记,Stalag XA 1940–1945》证明了这些经历。它们也证明了从 1938 年开始的深度抑郁周期,这将在他的余生中一直影响着他。

在战争结束后,1945 年从战俘营释放出来后,阿尔都塞进入了 ENS。现年 27 岁的他开始了为了参加哲学教师法国中学资格考试(agrégation)而进行的学习计划,这个考试通常是攻读博士学位和在大学就业的门槛。或许并不令人意外的是,一个刚刚在监狱营地度过了半个世纪的年轻人,在为考试准备和撰写硕士论文的三年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尽管他仍然参与天主教团体并视自己为基督徒,但战后阿尔都塞所参与的运动在政治上是左翼的,而在思想上,他开始融合和综合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这种综合以及他的首次发表作品受到 19 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阅读以及与 Jeunesse de l'Église 团体有关的进步基督教思想家的影响。事实上,在 ENS 学习期间,他最为关注的是 19 世纪德国唯心主义。与当时许多法国知识分子的兴趣一致,阿尔都塞于 1947 年获得了由加斯东·巴歇拉指导的“关于 G.W.F.黑格尔思想中的内容”论文的高级学位。1948 年,他通过了 agrégation 考试,笔试成绩第一,口试成绩第二。在这次表现之后,阿尔都塞被提供并接受了 ENS 的 agrégé répétiteur(教学主任)职位,负责帮助学生准备他们自己的 agrégation 考试。在这个职位上,他开始开设关于哲学特定主题和哲学史上特定人物的课程和辅导。 由于在这个职责上工作了三十多年,并与法国一些最聪明的思想家合作(包括阿兰·巴迪乌、皮埃尔·布尔迪厄和米歇尔·福柯),阿尔都塞通过他的教学给法国哲学家一代和法国哲学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除了在战后的几年里开始与 ENS 的长期合作之外,阿尔都塞还开始了其他三个持久的关系。其中之一是与法国共产党的关系,第二个是与他的伴侣和未来的妻子 Hélène Rytmann-Légotien 的关系,第三个是与法国精神病学的关系。由于反复发作的抑郁症,这最后一个关系持续了他的一生,并包括频繁的住院治疗以及战后法国精神病学提供的最激进的治疗方法,如电抽搐疗法、麻醉分析和精神分析。

阿尔都塞开始的第二个关系并不比第一个更幸福,也不比第一个更独立。在开始时,阿尔都塞与 Rytmann-Légotien 的关系因他对女性几乎没有经验以及她比他大八岁而变得复杂。这也因为他们在世界经验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她与共产党的关系而变得困难。而阿尔都塞只知道家庭、学校和战俘营,Rytmann-Légotien 则广泛旅行,并长期活跃于文学和激进圈子。在两人相遇时,她还因在二战期间的抵抗行动中的角色而与党发生争议。

虽然阿尔都塞还不是党员,但像他这一代人一样,他在战争中对党的道德目标深感同情。他对党的政治兴趣和与党员的接触在他在 ENS 的学生时代逐渐增长。然而,ENS 对共产主义者的怀疑以及 Rytmann-Légotien 与党的纠纷使阿尔都塞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变得复杂。然而,不久之后,阿尔都塞被提供了 agré répétiteur 的职位(因为他是党员,所以不会被绕过),他加入了共产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阿尔都塞努力推进共产党的目标,同时也努力让 Hélène Rytmann-Légotien 重新被接纳。他通过成为一名好战士(参加小组会议,分发传单等),重新在 ENS 开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Cercle Politzer),并调查 Hélène Rytmann-Légotien 在战争期间的活动,希望洗清她的名声。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是一个糟糕的活动家,也未能恢复她的声誉。尽管如此,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党和未来的妻子的关系加深了。

在 1950 年代,阿尔都塞过着两种有些相互关联的生活:一方面是成功但有些默默无闻的学术哲学家和教育家,另一方面是忠诚的共产党党员。这并不意味着阿尔都塞在学校里政治上不活跃,或者他的共产主义没有影响他的哲学工作。相反,阿尔都塞招募同事和学生加入党,并与驻扎在 ENS 的共产主义小组密切合作。此外,在中期,他还出版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导论。然而,在他的教学和指导中,他大多避免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共产主义政治。相反,他迎合学生的兴趣和每一次新的聚合考试的要求,与经典哲学文本以及当代哲学和社会科学密切交流。此外,他的大部分学术研究都集中在 18 世纪的政治哲学上。事实上,阿尔都塞在他有生之年只出版了一本关于孟德斯鸠的著作,该书于该十年末出版。在 ENS,阿尔都塞的专业精神以及他的机构思维能力使他在 1954 年晋升为文学学院秘书,这个职位使他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负有一定责任。

如果阿尔都塞继续通过他指导的学生、他对政治哲学历史的研究、他组织的哲学家、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之间的研讨会以及他作为党员的日常工作,悄悄地影响法国政治和哲学生活,那将不会让任何人感到惊讶。然而,在 1961 年,阿尔都塞以一篇名为《论年轻的马克思》的文章,激烈地参与了关于马克思著作连续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是什么的辩论。这篇文章出现在法国共产党方向危机的时候,似乎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替代斯大林主义和当时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修正,阿尔都塞提出的理论观点得到了支持者。在这种认可和理论工作实际上可能改变共产党实践的可能性的激励下,阿尔都塞开始定期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这些文章在法国和国外引起了很多公开讨论和哲学活动。就在这些文章引起轰动的同时,阿尔都塞改变了他在 ENS 的教学风格,开始提供合作研讨会,他和他的学生试图“回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原始文本。1965 年,这些研讨会的成果以《阅读资本》的形式出版。同年,那些引起轰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被汇集并出版为《为马克思》。除了党内讨论的范围之外,这些书籍的集体影响进一步扩大,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重新阅读相关的是被称为“结构主义”的文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普遍趋势。

在五十年代中期,阿尔都塞抓住了这些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以及他的论点在法国共产党内引起了一个由年轻知识分子组成的派别的事实,试图强行改变。他试图让党由理论家而不是仍然坚持斯大林主义并相信工人的有机智慧的中央委员会来指导,但这一策略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功。最多,他成功地在党内为理论反思创造了一些自主权。尽管这是他最著名的干预行动,但这并不是阿尔都塞第一次试图影响党的尝试(他之前曾在 ENS 担任小组长的职位上试过一次),也不会是他最后一次。虽然他在 1968 年 5 月的“革命”事件期间保持沉默(当时他在精神病院),失去了他的工作所创造的大部分学生支持,但他在 1970 年代中期再次竞选以影响党。这次干预是对法国共产党决定放弃其纲领中的传统马克思列宁主义方面,以更好地与社会党结盟的回应。尽管阿尔都塞的立场得到了广泛宣传并得到了支持者的支持,但最终他的论点未能激励党的基层使其领导层重新考虑其决定。

在他因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在国际上闻名的几十年中,阿尔都塞继续在 ENS 担任职务。在那里,他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机构责任,同时继续编辑并与弗朗索瓦·马斯佩罗一起出版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出版在“理论”系列中。1975 年,阿尔都塞凭借他之前发表的作品获得了指导研究的权利。在获得这一认可后不久,他与长期伴侣埃莱娜·里特曼-勒戈蒂安结婚了。

在 1978 年选举中,法国左派和共产党遭受了失败,阿尔都塞的抑郁症发作变得更加严重和频繁。1980 年 11 月,在一次痛苦的手术和另一次精神疾病发作之后,他在整个夏季住院治疗,回到 ENS 后症状仍然持续,阿尔都塞勒死了他的妻子。在他被逮捕之前,他被送到了一家精神病院。后来,当一名审查法官前来告知他被指控的罪行时,阿尔都塞的精神状态如此脆弱,以至于他无法理解指控或将要接受的程序,他被留在了医院。经过检查,一组精神病学家得出结论,阿尔都塞在谋杀发生时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和医源性幻觉。根据负责阿尔都塞案件的法官引用的法律(已经改变),该法律规定“在行为发生时,嫌疑人处于痴呆状态,既无罪行也无过错”,因此决定没有理由继续起诉。

阿尔都塞最后十年的生活在精神病院和巴黎第 20 区的公寓中度过,他原计划在那里退休。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几个忠实的朋友的探访,并保持了一些通信。鉴于他的精神状态、频繁的住院治疗、他的失范和他所服用的药物,这些年并不是非常有成效的。然而,在这十年中期,他确实找到了重新审视自己旧作并试图从中构建明确的形而上学的能量。他还设法写了一本自传,他声称这本书旨在解释他在法庭上从未能提供的对妻子谋杀的解释。这两本书都是在他去世后出版的。1987 年,当他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再次恶化时,阿尔都塞去了巴黎西部的拉韦里埃精神病院居住。1990 年 10 月 22 日,他在那里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2. 早期作品(1946-1960 年)

尽管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被选入选集并翻译成其他语言,但直到最近,人们对阿尔都塞 1961 年之前的著作关注相对较少。当然,就方法、风格和灵感而言,这些作品中的阿尔都塞与《为马克思》和《阅读资本论》中的阿尔都塞有着显著的不同。例如,在他上世纪 40 年代的著作中,他的方法和结论与他后来批评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者相似,而上世纪 50 年代的文本则毫无讽刺地使用了他后来受到严厉批判的斯大林主义口号。尽管如此,由于这些文本宣告了阿尔都塞的许多主题,并且因为这些作品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与他的经典著作中的矛盾相似,并在他的晚期作品中再次出现,这些早期的论文、书籍和翻译值得研究。

2.1 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

1946 年至 1961 年间,阿尔都塞的哲学著作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别。第一个类别包括那些大多写于 1946 年至 1951 年间的论文,阿尔都塞在这些论文中探讨了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可能的关系。在这些论文中的第一篇《体面感情的国际》中,阿尔都塞从他认为的“基督教的真理”出发,反对战后流行的观点,即原子时代人类状况的痛苦、罪恶和异化是所有主体共同经历的。对他来说,这种存在主义的诊断是一种偶像崇拜:它用对死亡的恐惧取代了我们在上帝面前的平等。在这样做的同时,它是反基督教的两次。因为,除了偶像崇拜的罪(死亡等于上帝),它还未能承认一个特定的阶级存在,即无产阶级,对于他们来说,痛苦并非命运,他们实际上能够通过重新占有人类生产的产品,包括原子弹,从恐惧中解放出来。1947 年的另一篇论文《事实问题》继续沿着这个思路,提出实现基督教目标的必要性需要社会主义手段。它还包括对现有天主教会的黑格尔批判,表明教会在没有神学革命的情况下无法与这样的联盟。这些论文中每一篇都暗示批判和改革将带来一个更好的教会和一个更真实的基督教。然而,到 1949 年,阿尔都塞对这种可能性完全悲观,并在给他的导师让·拉克鲁瓦的一封信中辩称,实现基督教价值的唯一可能性是通过共产主义行动。 尽管一些批评家认为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价值观和推理方式贯穿了阿尔都塞的哲学,但在阿尔都塞的发展过程中,对两者之间的实践和理论调和的明确考虑在这一点上被放弃了。

2.2 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早期作品的第二类与第一类密切相关,它们是与黑格尔有关的文本。这些文本主要是为学术读者撰写的,它们以批判的方式接近黑格尔的哲学,从其接受和使用的历史角度或从解释的角度,探讨黑格尔的形而上学、逻辑、政治、认识论和主体性对于那些对理解和促进社会转型感兴趣的人提供了什么可能性。在 1946 年至 1950 年期间,阿尔都塞的解释取得了积极的结果:黑格尔确实有所贡献。这个判断在阿尔都塞 1947 年的论文《关于 G.W.F.黑格尔思想中的内容》中得到了最详细的解释。除了详细说明黑格尔与康德的关系并批评黑格尔的评论家对辩证法的简化外,阿尔都塞在这篇论文中还提出,辩证法“不能因其形式而受到攻击”(1947 年,116 页)。相反,黑格尔只能因为形式的内容(如这些内容在黑格尔的历史和政治著作中所具体规定的那样)未能真正实现绝对理念而受到批评。因此,阿尔都塞像年轻黑格尔派一样,利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批评《权利哲学》中所提出的普鲁士国家是辩证法的实现。尽管他使用马克思的《对黑格尔的《权利哲学》的批判》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他同意马克思的观点,即黑格尔的概念在思想中实现后现在必须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但阿尔都塞在他的论文中并没有暗示马克思的哲学将黑格尔关于历史、逻辑和主体的洞见抛在脑后。相反,他认为马克思犯了与黑格尔相同的错误,将历史内容误认为辩证法的实现。 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历史性的,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只能通过诉诸辩证法的思想来纠正这个错误,并将其最终归结为绝对和永恒的存在,即“当人类整体与其自身结构和解”(1947 年,156 页)。类似这样的论证将再次出现在他的经典著作中,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验主义倾向的批判。

2.3 马克思而非黑格尔

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初,阿尔都塞对于马克思主义必然是黑格尔主义的判断以及其旨在实现人类充实的观点已经经历了修正。这种转变,即将马克思视为与黑格尔完全不同的哲学创始人的思维方式,在 1950 年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得到了标志,该文章认为法国战后对黑格尔的狂热只是资产阶级试图对抗马克思的一种尝试。在 1953 年的两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短文中,这种转变完全显现出来。在这些文本中,阿尔都塞与梅林和列宁提出的观点保持一致,即在马克思发展的某个阶段,黑格尔被抛在了后面,之后,马克思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概念和方法论。在对这些概念和方法论的描述中,阿尔都塞基本上遵循了党的路线,坚持认为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科学验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并且无产阶级需要从上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尽管这些文章重复了列宁、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制定的党的哲学,但它们也包含了可辨认的阿尔都塞主义主题,并显示出他对这些主题的思考正在转变中。例如,这两篇文章都保留了阿尔都塞在 1947 年论文中关于当前科学知识准超验地位的观点。它们还在对当前科学知识的意识形态特征的推测和对毛泽东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思想的融入中预示了未来的关注点。这篇 1955 年的文章是作为对保罗·里克尔的回应而撰写的,代表了阿尔都塞早期作品的第三类别的最后一个例子,它主张历史科学的客观性。这是他将会回归的一个主题。然而,这一系列作品明显缺少阿尔都塞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详细和独创性主张。

2.4 历史著作:孟德斯鸠和费尔巴哈

阿尔都塞在 1950 年代中期写的两篇论文是首次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有趣的是它们证明了他对黑格尔的拒绝和对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接受。此外,这些文本表明了对马克思的深入研究的必要性。然而,这项研究要等到下一个十年才开始。在 1950 年代的其余时间里,阿尔都塞发表的大部分作品都涉及到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人物的研究。这些人物包括孟德斯鸠,他在政治哲学和历史理论方面写了一本书长篇研究,以及费尔巴哈,他翻译并评论了费尔巴哈的著作。阿尔都塞的孟德斯鸠书的双重论点是:在孟德斯鸠研究“人的具体行为”方面,他抵制唯心主义并开创了历史研究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并且在孟德斯鸠接受过去和现在的政治形态作为限制政治生活可能性的观点上,他仍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这一观点将在阿尔都塞在下一个十年对马克思的研究中找到共鸣。同样,在他的一篇评论中(1960 年),他提出翻译费尔巴哈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展示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对《基督教本质》的借鉴,以便更好地看到这些在马克思的成熟作品中的缺席,这些对费尔巴哈的研究也可以看作是阿尔都塞在 1961 年以他的文章《论年轻的马克思》开始的对马克思的研究的前导。

3. 经典作品(1961-1966)

通过自 1990 年代以来出版的大量遗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阿尔都塞一直关注形而上学、认识论、科学哲学、史学、解释学和政治哲学等重要问题。然而,同样可以肯定的是,阿尔都塞用于思考这些领域问题的主要媒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在 1961 年至 1966 年期间,他发表和未发表的大部分作品都涉及如何阅读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以及如何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概念。此外,如果我们相信阿尔都塞的回顾之词,他在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旨在进行政治理论上的行动,是为了回应当代的观点和政策,并改变这些争论的条件以及它们所导致的行动。因此,在讨论这些文本时,关注产生它们的背景以及阿尔都塞通过这些文本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正如阿尔都塞在许多这些文章中提到的,他受到同时代理论家和哲学前辈(如斯宾诺莎)的影响,我们也有诱惑将他的思想理解为这些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虽然每种方法都对理解和解释阿尔都塞的哲学有用,但是如果过分关注其中一种方法,就有可能将他的贡献历史化或者认为他们只是衍生的。 为了避免这两种结果,尽管以下讨论将注意阿尔都塞的工作背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以及对其方法和结论做出贡献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洞见,但本解释还将暗示他对诠释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科学哲学、历史学和政治哲学的独特贡献。

由于多种重叠和复杂的原因,其中最相关的可能是斯大林的人物形象、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版本在赫鲁晓夫的“秘密演讲”之后受到了贬低,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欧洲出现了对苏联宣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版本的政治和哲学替代方案的蓬勃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版本自 1947 年冷战开始以来一直主导着欧洲左翼思想和行动,在法国通过共产党学校和文学广泛传播。虽然法国共产党的政治和哲学变革进展缓慢,但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许多与该党有关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关于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是什么以及这种哲学如何引导、与政治行动相关或允许政治行动的问题。

对于许多知识分子来说,回答这个问题意味着回到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即 1845 年之前的文本),希望找到他哲学的“关键”。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贡献》(1844 年)和《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 年)等作品中,这些思想家发现并支持了一个明显受到黑格尔辩证法对主体性和历史发展的理解影响的马克思,他对结束人类异化问题非常关注。阿尔都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首次进行了他的公开“干预”,他的目标是找到马克思哲学的真正方法、目标和意图,即通过辩证的历史变革实现人类自由和潜力的早期作品强调。他以 1961 年的文章《论年轻的马克思》开始了这个努力,试图证明这种寻找马克思早期著作作为他哲学关键的方法在方法上是可疑的,并且受到意识形态的驱动。此外,在这篇文章和随后的工作中,他发展了一种替代的调查或“阅读”方法,以揭示马克思真正的哲学纯粹性。

从这种新的阅读方法的成果中,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不仅是新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创始人,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前辈毫无关系,而且他还创立了一门新科学,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打破并取代了史密斯和里卡多等意识形态和前科学的先驱者的政治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收录在《为马克思》(1965 年)中的论文和作为《阅读资本》(1965 年)发行的研讨会论文利用并发展了这种阅读方法,以证明和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科学,并区分这两种理论活动。在这样做的过程中,阿尔都塞对知识的性质以及哲学、科学、政治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般关系有很多论述。此外,阿尔都塞应用这种诠释方法来反驳他所称之为“经验主义”的对马克思的理解。这些包括上述的人本主义解释马克思的理论,以及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变体,该理论规定了文化和历史受现有经济交流方式和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的严格决定。以下段落讨论了这种阅读理论,它如何产生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理解,而这种理解与人本主义和经济学阅读所得出的理解不同,并且如何影响他的认识论、科学哲学、历史学和政治哲学。

3.1 诠释理论

阿尔都塞给他对待马克思著作的方法起的名字是“症状性阅读”。他不是回顾马克思早期的作品以找到他哲学的“本质”,其中之一就是《资本论》,也不是试图通过解释其中的矛盾并将某些段落视为关键来建立一个真实或一致的理论。阿尔都塞认为,在 1845 年之前,马克思的真正哲学在他的作品中大部分是缺失的。即使在《资本论》等成熟的著作中,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仍然主要是隐含的,作为背景概念系统,这些概念系统使马克思从事的科学工作得以进行。症状性阅读的方法旨在使这些概念明确化,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致存在建立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1965a [2005],35)。

阿尔都塞为这种解释方法提供的三个灵感是斯宾诺莎、弗洛伊德(通过拉康)和马克思本人提供的。此外,他还从法国历史认识论的传统中汲取了关于科学形成方式的见解。从斯宾诺莎那里借鉴的一个观点是,文本和作者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产物,作者在纸上写下的思想不可避免地成为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潮流的一部分,并受其影响,这些潮流伴随并满足特定时代的需求。因此,类似于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所主张的,通过进行对圣经的唯物主义历史研究,可以将那些仅仅是暂时需求和先知想象的结果的预言法律和命令与那些代表上帝真正话语的区分开来,阿尔都塞认为可以将马克思文本中仅仅是意识形态的概念与构成他真正哲学的概念区分开来。

尽管这个理论后来变得复杂和修订,但在这个时期,阿尔都塞始终坚持认为马克思在 1845 年之前的工作是意识形态的,并且它充斥着从黑格尔和福尔巴赫的哲学人类学中借用的非马克思主义概念。阿尔都塞确实承认,马克思的一些早期作品以其拒绝唯心主义前提和概念而著称。然而,由于这些早期作品被认为主张了一个人类目的论观点,其中个人和社会被认为经历了必要的历史辩证发展,阿尔都塞将其视为根本上黑格尔的。阿尔都塞也承认,马克思通过接受福尔巴赫的观点对这个基本叙述进行了唯物主义修正。然而,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用唯物主义人类学取代了一种推测性的人类学,后者将社会的历史发展视为人类自由的自我实现,而唯物主义人类学则引用了相同的发展逻辑,但指出这种发展的动力是人类在他们的“感性生活活动”中,这在概念上几乎没有进步,也没有逻辑上的进步。

这个“断裂理论”认为,马克思的早期作品是黑格尔的和意识形态的,而在 1845 年的决定性断裂之后,以及在 1845 年至 1857 年之间的漫长过渡期之后,他的作品变得明显是马克思主义的和科学的,这似乎表明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只需要阅读这些成熟的作品。然而,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阿尔都塞认为,尽管阅读《资本论》和其他后期作品对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是必要的,但这是不够的。阿尔都塞认为这是不够的,因为即使在他的 1857 年后的著作中,马克思也没有系统地阐述他的认识论或他对社会结构、历史和人性的观念,而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贯和持续存在所必需的。

许多马克思的解释者,不仅仅是阿尔都塞在 1960 年代初直接参与的那些人,都认为《1859 年序言》和《1844 年手稿》等文本提供了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关键。然而,阿尔都塞认为这些文本在这个目的上是矛盾和不足的。正是在这个争论中,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提供了阿尔都塞整体解释策略的模型。阿尔都塞坚持认为,这个策略的一部分直接来自马克思自己的方法。因此,类似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1885 年)中指出亚当·斯密需要“劳动价值”概念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但无法完全从他可用的思想体系中生成它,阿尔都塞认为,尽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显从事历史唯物主义的工作,但允许这项调查进行的哲学理论或背景概念框架并没有完全阐明。

《阅读资本》和《为马克思》中包含的许多论文的明确目标是使这些基本概念明确化。这是通过关注理论的“问题域”或背景意识形态框架来实现的,分析那些在使用了哲学概念但未明确表述的段落,并指出和解释一个理论宣言在何处以及为何与自身或其他段落相矛盾。对于阿尔都塞来说,马克思文本中的这些领域在心理分析意义上是“症状”,表明了必要但未明确表述的哲学框架,这些框架支撑并允许他的科学研究。马克思对这些框架并不完全意识到。然而,正是这些框架使他能够在没有借鉴黑格尔逻辑和概念的情况下研究和描述货币向资本的转化等社会经济事件。阿尔都塞认为,通过关注马克思文本中的这些段落,以及通过寻找列宁、毛泽东等理论家在实际马克思主义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概念,一个细心的读者可以明确阐释马克思的哲学。

阿尔都塞从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症候性阅读中得出的概念被承认为马克思主义概念。然而,阿尔都塞也承认,这些文本中潜在的概念有些是来自于他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同行,也与斯宾诺莎的概念一致。当然,这与支持症候性阅读的阅读和作者理论并不矛盾。由于作者和读者总是使用从所处问题背景中借用或提供的概念来思考,不存在无辜或客观的阅读:我们通过可用的概念来理解事物。也许在阿尔都塞关于科学和哲学知识生成方式的观点中,这种借用更加明显。尽管阿尔都塞非常谨慎地通过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详细分析来支持他关于马克思认识论的论证,但可以看出,《阅读资本》中发展的知识获取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斯宾诺莎和法国历史认识论传统的影响。

3.2 认识论和科学哲学

通过对马克思的重新阅读,阿尔都塞希望提供一种对马克思哲学的两种主导理解的替代方案。这两种理解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个错误基本上是一个认识论错误:每一种都将马克思描绘成了经验主义者。乍一看,这个指责可能看起来荒谬。特别是根据阿尔都塞自己的批评,马克思的这两种理解都提供了黑格尔主义的变体,即历史有其原因。然而,对阿尔都塞来说,这两种阅读都是“经验主义”的,因为它们都将马克思归因于一种知识理论,其中主体通过观察和抽象的过程,来真正了解对象的本质。这是对经验主义的定义,旨在包括洛克、康德和黑格尔等各种哲学家,以及英国经验主义、德国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不同传统。在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下,通过批判和创造性地克服与其异化或“纯粹历史”有关的东西,人类主体以其完全自由的形式被认识为其本质。在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这个对象是经济,即作为所有历史结构和变革的基础、原因和解释的现实。只有无产阶级,即那些历史进程赋予客观视角并具备使这个真理客观化的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了解经济的本质。

与经验主义的知识生产模式相对立,阿尔都塞提出真实或科学知识与意识形态或观点的区别,并非因为历史主体从对象的表象中抽象出本质。相反,这种知识被理解为由科学知识本身内部的一个过程产生。尽管这种转变完全发生在思想中,阿尔都塞并不认为科学知识不使用事实。然而,这些事实或材料从未是生硬的。相反,特定科学从预先存在的概念或范畴开始,如“体液”,“失业”,“类星体”或“无理数”。这些范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或全部上是意识形态的。科学的任务是使这些概念科学化。这种劳动就是阿尔都塞所称的“理论实践”。这种实践的结果就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通过将科学拥有的用于理解这些概念的概念体系或“理论”应用于这些范畴而产生的。这个概念体系可能更或少统一和一致,也可能更或少有意识地表达出来。此外,这个理论所包含的个体概念的总和限定了科学起始的范畴可以被理解的可能方式。

应用科学理论时,会淘汰与原始概念或范畴相关的意识形态观念。将理论应用于范畴的结果是将“意识形态的普遍性转化为科学的普遍性”(1963b [2005],185)。医学科学中的一个例子是通过循环和传染病理论,将“痰湿体液”概念转化为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概念。一旦形成,这些科学概念将指导常规的科学实践,使得个别科学领域内的具体研究项目得以进展。阿尔都塞本人举了三个重大转变的例子。第一个是伽利略创立现代物理学,第二个是希腊数学的创立,第三个是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创立出来。每一个创立都被阿尔都塞称为“认识论的突破”,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概念被科学概念取代的时期。这里与库恩关于革命性科学和正常科学的观点的相似之处并不令人意外。坎吉耶姆和巴歇拉,阿尔都塞从他们那里汲取灵感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他们都参与了一个对科学革命的研究的对话,而亚历山大·科伊雷的工作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库恩则从科伊雷那里汲取了灵感。

阿尔都塞在这个对知识生产和科学哲学的解释中,对法国历史认识论传统的债务现在应该是明显的。然而,这种认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和斯宾诺莎主义元素可能不太明显。然而,上面采用的词汇来表达这个理论,却指向了这两种影响。对于阿尔都塞来说,马克思创立历史科学不仅对政治至关重要(如下文所述),而且对理解人类所有活动,包括科学活动,也至关重要。阿尔都塞承认,这种认识论理论存在循环逻辑,因为只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才能让我们理解一般科学实践。然而,阿尔都塞对这种循环性感到舒适。这是因为,只要这种对一般科学实践的理解使我们能够理解个别科学如何产生知识,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一种像其他任何科学一样运作的科学。

对于阿尔都塞来说,帮助我们理解科学实践的概念是“生产方式”。他认为,马克思提供了一个足以理解我们如何物质地生产自己、环境、知识和历史的思想。事实上,这个概念使得我们能够分析我们所有活动的特殊性,并理解它们与整体的关系。如果我们要将科学实践作为整体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来理解,那么除了经济生产活动之外,还必须包括意识形态、政治和哲学等方面。阿尔都塞还将这两个生产方式的方面添加到其中。

在任何特定的生产方式中,由一系列实践组成,某种或某些形式的劳动利用现有的生产手段将现有的材料转化为新产品。根据阿尔都塞的观点,这是马克思的基本洞察力。例如,在科学生产中,思想家利用现有的理论将现有的概念转化为新的科学概念。然而,这正是阿尔都塞的斯宾诺莎主义显现之处,也是他与经济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理解分歧之处:在生产实践的整体中,对任何一种生产方式的分析并不能产生对其余生产过程的因果决定方式的理解。相反,与莱布尼茨将斯宾诺莎归因于平行主义的观点一致,每个生产过程转化独特的材料(科学中的概念,经济学中的商品,政治中的社会关系),每个过程只能从其独特的因果结构来理解。此外,与斯宾诺莎对物质从不同方面的解释类似,每个生产过程被理解为与复杂结构的整体相关并起到一部分作用,其中没有一个可以简单地或本质地成为其他过程的原因。

阿尔都塞认为,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人类活动都是由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组成的,这一观点可以作为理解他哲学其他部分的关键。这些包括他对社会和政治世界结构、历史进程和哲学的思考。由于哲学与科学密切相关,并且它承担了一个任务,即产生关于其他社会经济实践的知识,最好是从阿尔都塞对哲学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理解开始,然后再讨论阿尔都塞对上述其他实践的理解。

3.3 哲学的作用

根据阿尔都塞的观点,大部分被标记为“哲学”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他的意思是说,大部分哲学以高度抽象的形式再现了关于世界的概念,其效果是维持现有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哲学只是反映了背景价值观、态度和思想,使得社会经济世界能够正常运转。然而,对于阿尔都塞来说,真正的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实践的理论”(1965b)发挥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它通过区分意识形态概念和科学概念,以及澄清和使科学概念一致,为科学实践提供帮助,使科学能够将现有的思想转化为科学知识。

对于阿尔都塞来说,并不需要在特定的理论实践能够产生科学知识之前完成这个区分和澄清的过程。事实上,科学活动通常在没有清楚理解允许其产生知识的概念的情况下进行。事实上,阿尔都塞认为,当马克思写《资本论》时,这正是他的命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科学知识正在产生,但马克思并没有对允许这种产生的概念有充分的认识。根据将哲学定义为理论实践的理论,阿尔都塞对《资本论》和其他文本的重新阅读在哲学上是可能的,因为它能够命名和区分允许马克思的科学历史分析继续进行的概念。

3.4 马克思主义哲学

通过症状性阅读实践所揭示的潜在概念被阿尔都塞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或者说是马克思的哲学。通过明确这些概念,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或者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运用这些概念来更好地分析特定的生产方式,并更好地理解特定生产方式为政治变革提供的机会。其中一些概念已经在上面对生产方式的讨论中被表达出来,但没有被命名。为了给这些概念贴上标签并添加一些其他概念,阿尔都塞提出了每个个体生产过程或要素与复杂结构整体相互关联并起作用的观念,其中没有一个可以简单地或本质地成为其他要素的原因,这就是阿尔都塞所称的“结构因果性”概念。而这个概念又与“过度决定”或者说每个构成历史时刻的总体生产过程中的每个要素都受到其他要素的决定的理论密切相关。

另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使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家能够理解特定生产方式的逻辑的是“矛盾”。这个概念认为,在任何特定时期,生产方式内会发生多种具体而明确的实践。在这些具体实践中,可能存在紧张关系,也可能不存在。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原始积累”章节中的一个例子来说,在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新兴的资产阶级夺取农民的土地同时,教会和贵族也通过法律反对这种夺取。总体结构中的任何可分离的元素,无论是个人、社会阶级、机构还是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和体现了这些实践和矛盾,因此每个元素都被称为“过度决定”。此外,阿尔都塞指出,在特定生产方式内,生产实践的发展通常是“不均匀”的,可能还存在对抗性。这意味着,例如,在一个整体中,一些经济要素可能更或更少具有资本主义特征,而其他要素同时按照社会主义规范运作。因此,特定生产方式内的实践发展不一定是均质或线性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因果性、矛盾、不平衡发展和过度决定的概念之外,还有“主导结构”的概念。这个概念指的是在一个结构整体中,倾向于组织其他所有实践的主要要素。在当代世界的很大一部分以及在组织道德价值观、科学知识、家庭、艺术等方面,这个结构就是商品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实践。然而,在另一个时代和其他地方,可能是宗教信仰和实践的产生和传播主导和组织着社会经济结构。

3.5 社会和政治哲学,历史学

有了对构成任何社会经济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的明确理解,现在可以谈谈由此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哲学。首先,阿尔都塞指出,社会哲学的主要对象不是人类个体,而是人类个体仅仅是表现某个时代矛盾生产力的场所之一。其次,阿尔都塞指出,政治活动产生的国家仅仅是其他许多生产过程之一,因此政治哲学的主要要素不是国家。虽然国家和个体都是社会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研究个体的本质或国家如何体现正义并不能得出任何哲学上的结论。

根据阿尔都塞的理解,我们对人类本质或国家适当职能的任何概念都是历史生成的,并用于再生现有社会关系。换句话说,它们是意识形态的。除了人类必须与其他人类和环境进行生产关系以生产生活资料的必要性外,没有人类的本质或实质。这是阿尔都塞“反人本主义”立场的核心。此外,虽然必须存在某种秩序以允许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这种秩序必须采取的形式没有本质上的最佳形式。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不构思或追求社会生活的最佳秩序,或者他们不相信自己本质上是自由或平等的,并且有权利应得。这也不意味着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是同质的,关于什么是最好的异质观念不能在同一系统中并存而不导致冲突(尽管有时会发生冲突)。然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揭示了对这种秩序的渴望是与为其辩护的关于人类本质的观念一起历史生成的。

这种对我们对人性和最佳政治安排的观念的意识形态角色的解释显示,阿尔都塞与马克思的解释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后者认为政治意识形态是现有经济关系的产物并为其服务。然而,正如上面详细说明的那样,阿尔都塞拒绝了这种模型所提供的简单因果关系的理解,即经济实践决定意识和文化实践的顺序。他还拒绝了通常伴随这种模型的历史哲学。这种哲学认为,某些经济实践不仅会产生相应的文化实践,而且经济发展存在一种模式,每种经济秩序都不可避免地导致自身的灭亡,并被不同的经济体系所取代。在这种对历史的理解中,封建主义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然而,阿尔都塞反对历史有一个主体(如经济或人类行为)和历史有一个目标(如共产主义或人类自由)的观念。对于阿尔都塞来说,历史是一个没有主体的过程。历史生活中存在着模式和秩序,也存在着历史变迁。然而,这些转变中没有任何必然性,历史不一定会进步。转变确实会发生。然而,只有当生产方式中固有的矛盾和发展水平允许这种变化时,它们才会发生。

4. 修订(1966-78)

从其最初传播开始,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重新阅读受到了几乎同样多的热情和指责。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在他的散文中找到了马克思哲学和科学的解释,使马克思在哲学上变得可敬,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有批评家认为他的工作是唯心主义的、斯大林主义的、教条主义的,或者过于结构主义,以及其他无数的指责。尽管许多最初的反应是矛盾的,并且表明对阿尔都塞的意图存在误解,但也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批评。其中之一是,阿尔都塞之所以能够提供他的阅读,是因为他忽视了马克思实际上关于他的逻辑和分析中重要概念的大部分内容。另一个批评,也是法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阿尔都塞提出的,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阅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实践之间提供了很少的内容。

阿尔都塞在明确回应他忽视了马克思关于自己的逻辑和概念的指责之前,花了很长时间。然而,在这些批评的冲击下,并且意识到他对马克思的阅读中存在唯心主义或“理论主义”的倾向,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够发展,阿尔都塞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期间着手纠正和修订他对哲学、科学、意识形态和政治之间关系的看法。对一些读者来说,这些修订代表了他理论成就的出于政治动机的背叛。对于其他人来说,它们只是揭示了他的整个项目是站不住脚且自相矛盾的。然而,一些近期的批评家认为,这些修订与他们认为是阿尔都塞工作的总体目标的发展是一致的:发展一种对政治实践而言足够的唯物主义政治哲学。

4.1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阿尔都塞对社会结构和知识生产的理解进行的最初修正,是受到对列宁著作的重新关注以及他在 1967 年在 ENS 召开的一次为领先科学家和感兴趣的学生举办的研讨会的启发。这门课程的结果是一系列论文,汇集在《哲学与科学家的自发哲学》(1967a)中,阿尔都塞在其中重新思考了哲学、科学、意识形态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个修正后来变得更加明确,但这些论文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是阿尔都塞放弃了斯宾诺莎主义的观点,即不同层次的理论实践是自治的。他现在认为没有足够的标准来区分科学概念和意识形态概念,所有理论概念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概念都和其他任何概念一样好。科学家通过对物质实际进行的工作,往往能够产生比直觉更好的事物理解。此外,他认为哲学仍然在澄清科学概念方面发挥着作用。这是因为,无论科学家们在理解物质实际和生成更好的概念方面做了多少工作,他们始终必须使用意识形态概念来构建他们的调查及其结果。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可以通过从政治的立场出发,并通过历史批判的方法,指出科学家所使用的一些概念在意识形态上的问题,从而对科学家们有所帮助。哲学介入政治的结果不会是“更真实”的概念,而是在规范和实证意义上更“正确”的思想。

与此同时,并受到为哲学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提供联系的需求的驱使,阿尔都塞现在主张哲学在政治与科学之间发挥了有用的作用。阿尔都塞认为,政治实践主要受到对善的意识形态理解以及如何实现善的驱使。尽管他并未主张有一种方法可以摆脱意识形态并揭示善本身,但他坚持认为科学可以帮助纠正关于政治手段和目标的意识形态思维。特别是社会科学可以通过展示在当前社会经济关系下,某些目标是不可能或误导的,并建议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采取其他手段和目标可能更有成效。由于科学知识不能直接传达给公众或政治家,阿尔都塞将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任务定为将关于物质实在、其条件和可能性的科学知识传达给政治家和公众。如果这种沟通成功,阿尔都塞认为,人们不应期望所有的政治活动都能成功。相反,人们应期望从唯心主义意识形态转向更加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意识形态,并更有可能实现其目标。

4.2 意识形态理论

在 1970 年代,阿尔都塞继续了 1967 年开始的修订工作,并阐述了他认为尚未充分发展的其他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些努力产生的新概念表述中,最为人所知的或许是“意识形态唤醒”的概念。这种关于人如何成为自我意识主体的解释/原理发表在一篇名为《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970 年)的文章中。该文章是从一篇更大的名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文章中摘录出来的。这部作品分析了国家与主体之间的必要关系,以使特定的经济生产方式得以存在。它不仅包括对国家及其法律和教育系统的分析,还包括主体与国家作为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心理关系。这种主体化的叙述旨在帮助推进阿尔都塞的论点,即政权或国家能够通过再生产那些相信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是自然的主体来维持控制。在这个解释/原理中,意识形态或我们对世界运行方式以及我们在其中运作的背景思想被理解为始终存在。然而,具体的社会经济结构需要特定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由家庭、学校、教堂等机构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实施,为正在发展中的主体提供她可以认同自己的范畴。只要一个人这样做并接受与这些机构相关的实践,她就已经成功地被“呼唤”或“唤醒”,并认同自己是那种做这些事情的主体。 由于这些认同的效果是为了继续现有的社会关系,阿尔都塞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以便用生产资产阶级主体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来替代那些生产无产阶级或共产主义主体的机器。

4.3 美学理论

阿尔都塞与美学理论的接触并不像与科学哲学和社会哲学的接触那样一致。然而,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戏剧性推测对症状阅读方法的发展以及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对视觉艺术的批评的探索对他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阿尔都塞对美学的布莱希特式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如何批评意识形态对真实的概念以及发展革命策略的可能性的问题。阿尔都塞并不认为艺术提供了一个不受意识形态过滤的实际社会状况的一瞥。事实上,他认为艺术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复制意识形态。此外,没有一种形式的方法可以区分艺术作品和其他文化产品,如广告。一个人可以像一个主体一样错误地将自己视为戏剧的主体,同样地,她也可以在一辆皮卡广告中“看到自己”。然而,一些艺术作品,阿尔都塞称之为“真实的”(1996a),扰乱了一个主体通常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习惯性关系是一种世界总是被视为符合和确认主体对“事物的本质”的看法的关系。然而,真实的艺术使一个主体感受到或了解到现实世界与一个主体习惯性意识形态观点之间的距离。在这一刻,批评、调查和也许是改变世界的可能性的行动的空间就开始了。

4.4 马克思哲学再现

1978 年,作为对共产主义运动理论和政治误导的回应,阿尔都塞撰写了一篇名为《马克思的局限》的文章,旨在区分马克思哲学中的好与坏。在他的经典著作(1960-1965 年)中,阿尔都塞试图通过区分意识形态概念和科学概念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在《马克思的局限》中,他现在认为这种分离的方法行不通,因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概念都无法分开,而且许多概念还未充分发展。

由于阿尔都塞在这篇文章中承认马克思从未完全放弃黑格尔的逻辑、人类异化的概念或历史有一个目标的观念,阿尔都塞提供的清单可以被视为对他忽视马克思明确陈述的指责的肯定回应,以便为马克思构想一个一致和“真实”的哲学。然而,阿尔都塞并没有放弃阐述一个更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相反,他认为还有另一个“唯物主义”标准,使我们能够看到马克思思想的局限性,并认识到他的作品中马克思无法超越他的资产阶级背景和德国唯心主义教育的那些观点。这个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历史中的实际成功或失败。当我们进行了这个清单并将成功的概念归类在一起后,我们剩下的是一个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个认同科学方法作为理解我们自身和我们潜力的最佳途径,但也明白这种方法是有缺陷的。这个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订阅任何历史哲学,当然也不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会导致共产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没有一套相互关联的概念体系来保证科学分析。此外,它也没有一个完善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之间关系的理论,只有科学实践所提供的有限知识。最后,这个马克思主义已经放弃了从外部分析整个文化及其运动的梦想;它意识到人们需要在自己所处的文化内部思考并思考那个文化,以便可能影响和改变那个文化。

5. 后期作品(1980-1986 年):偶然唯物主义

在因健康问题和妻子被谋杀引发的事件中被打断后,阿尔都塞于 1982 年回到了关于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问题,并扩大了这一探究的范围,包括对必须支撑其背后的形而上学的推测。由于他卑鄙的身份使他摆脱了影响共产主义运动方向的任务,与这个项目相关的文本被收集在《邂逅哲学》一书中,与他其他著作在主题、风格和方法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关于这些文本是否代表了他哲学的延续,甚至是其关键,或者它们是否是一种异常,在二级文献中目前正在进行辩论。然而,有强有力的文本和档案证据表明,这些作品中明确表达的许多观点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认为这些著作与他早期的工作是一脉相承的观点似乎越来越被接受。

阿尔都塞最后的哲学著作的主要论点是,在哲学史上存在着一个“地下”或鲜为人知的传统。他用来表达这一哲学的方法是简单地评论那些代表这一传统的哲学家的作品,并指出他们在何种程度上如何做到这一点。除了马克思之外,他引用的这一地下传统的哲学家还包括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斯、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德里达。通过对哲学史的阅读,阿尔都塞旨在表明这一传统的存在,并且它在哲学上是富饶和可行的。他还希望回到并加强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首次提出的论点,即哲学实际上只有两个立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据他理解,这两种倾向始终处于对立的战争状态,其中一种倾向用来加强现状,而另一种倾向则有可能克服它。

也许是因为它与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相对立,偶然唯物主义几乎被其所拒绝的东西所标记,正如它对世界和历史的积极主张一样。由于马克思被包含在这一传统中,所以在阿尔都塞早期的工作中,许多这些拒绝也被归因于他。其中包括对阿尔都塞所称的“理性原则”或者宇宙或历史有起源或终结的观念的摒弃。通过这个禁止,阿尔都塞意味着不仅要排除理性主义传统中的常见嫌疑人,还要排除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它们的决定逻辑。他坚持认为,被驳斥的还有一种神话,即哲学和哲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治的,他们从外部客观地看待世界。虽然存在客观世界,但哲学并没有将其作为其对象的知识,因为它没有办法为自己提供基础,它所思考和通过的材料是历史性产生的。因此,哲学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科学的科学,它不产生普遍真理。相反,它产生的真理是偶然的,并且与其他竞争的真理相对立。如果哲学确实有一个对象,那就是虚无,或者说尚未存在但可能存在的东西。

邂逅哲学缺乏客体并不意味着它缺乏积极命题。然而,鉴于阿尔都塞赋予哲学的认识论地位,这些形而上学命题或“论题”只有在具有解释或实践价值时才是真实的。首先,遵循德谟克利特的是物质是唯一存在的命题。其次,机遇或偶然性是所有世界的起源的命题。构成和定义这些世界的模式可以根据某些法则或原因来了解、描述和预测,这也是真实的。然而,这些世界以这些模式组织起来的事实是偶然的,而这些模式本身只能从内在得知。第三,新的世界和新的秩序本身是由现有物质元素之间的偶然邂逅产生的。这样的秩序是否出现是偶然的:它们不一定会发生。当物质元素碰撞时,它们要么“接受”并建立一个新的秩序,要么不接受,旧世界继续存在。

对于阿尔都塞来说,在本体论和宇宙论层面具有解释价值的命题,在政治哲学层面也具有价值。在首次引用卢梭和霍布斯作为承认政治秩序的起源和持续存在是偶然的哲学家的例子之后,阿尔都塞转向马基雅维利和马克思,将他们作为随附唯物主义在政治领域中运作的主要例子。阿尔都塞在其职业生涯中发展起来的反目的论、科学主义和反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上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相得益彰。在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中,社会和主体被视为以可预测的方式行为的活动模式。尽管科学家可以研究和描述这些秩序的特定性,但一开始似乎哲学除了将这些相互作用归类到最一般的层面上之外,无法做出更多的贡献。然而,再次引用马克思的著作,并从马基雅维利的“在一个新的领地中安置一个新的君主”的项目中获得启发,阿尔都塞认为唯物主义哲学家可以通过她的描述、批评和预测,实现比这更多的成果。这是因为,通过不从必然性的角度审视政治秩序,而是意识到其偶然性,这位哲学家可能能够思考其转变的可能性。如果机会对她有利,如果有人倾听并产生影响,那么元素可能会重新组合,新的政治可能会产生。当然,这是一种非常有限和不可预测的权力,被赋予给哲学家。然而,这也是阿尔都塞在他的晚期作品中认为适用于政治实践的唯一权力,而不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仅用于再生现有关系。

Bibliography

Primary Literature

The following list owes much to the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y of Althusser’s work compiled by Gregory Elliott in Althusser: The Detour of Theory, New York: Verso, 2006 [1987].

  • (1940–45) Journal de captivité (Stalag XA 1940–45), (Paris: Stock/IMEC, 1992)

  • (1946) “L’internationale des bons sentiments”, in Ecrits Philosophiques et Politiques I (Paris: Stock/IMEC 1994), 35–57; tr. as “The International of Decent Feelings,” by G.M. Goshgarian in The Spectre of Hegel: Early Writings (London, NY: Verso, 1997).

  • (1947) “Du contenu dans la pensée de G.W.F. Hegel” in Ecrits Philosophiques et Politiques I (Paris: Stock/IMEC 1994), 59–238; tr. as “On Content in the Thought of G.W.F. Hegel,” by G.M. Goshgarian in The Spectre of Hegel: Early Writings (London, NY: Verso, 1997).

  • (1950) “Le retour à Hegel. Dernier mot du révisionisme universitaire,” La Nouvelle Critique 20 (1950); tr. as “The Return of Hegel: The Latest Word in Academic Revisionism,” by G.M. Goshgarian in The Spectre of Hegel: Early Writings (London, NY: Verso, 1997).

  • (1953a) “À propos du marxisme,” Revue de l’enseignement philosophique, 3:4 (1953): 15–19; tr. as “On Marxism,” by G.M. Goshgarian in The Spectre of Hegel: Early Writings (London, NY: Verso, 1997).

  • (1953b) “Note sur le matérialisme dialectique,” Revue de l’enseignement philosophique, 3:5 (1953): 11–17; tr. as “On Marxism,” by G.M. Goshgarian in The Spectre of Hegel: Early Writings (London, NY: Verso, 1997).

  • (1958) Montesquieu, la politique et l’histoir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59); tr. as “Montesquieu: Politics and History” by Ben Brewster, in Politics and History: Montesquieu, Rousseau, Marx, (London: Verso, 2007).

  • (1960) “Les ‘Manifestes philosophiqes’ de Feuerbach,” La Nouvelle Critique 121 (1960): 32–38; tr. as “Feuerbach’s Philosophical Manifestoes” by Ben Brewster in Louis Althusser, For Marx (London: Verso, 2005).

  • (1961) “Sur le jeune Marx (Questions de théorie),” La Pensée 96 (1961):3–26; tr. as “On the Young Marx: Theoretical Questions,” by Ben Brewster in For Marx (London: Verso 2005).

  • (1962) “Contradiction et surdetermination (Notes pour un recherche),” La Pensée 106 (1962): 3–22; tr. as “Contradiction and Overdetermination: Notes for an Investigation” by Ben Brewster in For Marx (London: Verso 2005).

  • (1963a) “Marxisme et humanisme” Cahiers de l’Institut des Sciences Économique Appliquées 20 (1964): 109–133; tr. as “Marxism and Humanism” by Ben Brewster in For Marx (London: Verso 2005).

  • (1963b) “Sur la dialectique matérialiste (De l’inégalité des origines),” La Pensée 110 (1963): 5–46; tr. as “On the Materialist Dialectic: On the Unevenness of Origins,” by Ben Brewster in For Marx (London: Verso 2005).

  • (1964) “Freud et Lacan,” La Nouvelle Critique 161–162 (1964–1965): 88–108; tr. as “Freud and Lacan” by Ben Brewster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2002.

  • (1965a) Lire le Capital, Tome 1 & 2, with Étienne Balibar, Roger Establet, Pierre Macherey, and Jacques Rancière (Paris: Maspero, coll. “Théorie”); tr. by Ben Brewster as Reading Capital with the contributions of Establet, Macherey, and Rancière omitted (London: Verso 2016)

  • (1965b) “Theory, Theoretical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Formation” tr. by James Kavanaugh, in Gregory Elliott ed. Philosophy and the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the Scientists (London: Verso, 1990).

  • (1966a) “Lettre sur la connaissance de l’art (réponse à André Daspre) (In Ecrits philosophiques et politiques, Tome II, edited by François Matheron, 559–68. Ecrits philosophiques et politiques. Paris: Stock IMEC, 1995.

  • (1966b) “Sur la genèse,” Décalages 1(2) (2013). J. Smith (trans.), 2012, “On Genesis”, Décalages 1 (2).

  • (1966c) “Sur Lévi-Strauss,” in Écrits philosophiques et politiques, Tome 2 (Paris: Stock/IMEC, 1997), 417–432; tr. by G.M. Goshgarian in The Humanist Controversy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 Verso 2003).

  • (1967a) Philosophie et philosophie spontanée des savants (1967), (Maspero, coll. “Théorie”, 1974); tr. Warren Montag as “Philosophy and the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the Scientists,” in Gregory Elliott ed. Philosophy and the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the Scientists (London: Verso, 1990).

  • (1967b) “La tâche historique de la philosophie marxiste” tr. by G.M. Goshgarian as “The Historical Task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in The Humanist Controversy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 Verso 2003).

  • (1968a) “Lenine et la Philosophie,” Bulleting de la Société de Philosophie 4 (1968): 127–181; tr. as “Lenin and Philosophy” by Ben Brewster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2002).

  • (1968c) “Sur le rapport de Marx à Hegel,” in Jacques l’Hondt ed. Hegel et la pensée modern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0), 85–111; tr. as “Marx’s Relation to Hegel” by Ben Brewster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2002).

  • (1969b) Ideologie et appareils idéologiques d’État (notes pour une recherche) La Pensée 151 (1970): 3–38; tr. as “Ideology and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Notes Towards an Investigation” by Ben Brewster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2002).

  • (1969c) On The Reproduction Of Capitalism: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tr. G. M. Goshgarian (London & New York: Verso 2013).

  • (1972a) Élements d’autocritique (Paris: Hachette coll. “Analyse”, 1974); tr. as “Elements of Self-Criticism” by Grahame Lock in Essays in Self-Criticism (New Left Books, London, 1976).

  • (1973) “Livre sur l’imperialisme” tr. As “Book on Imperialism” by G.M. Goshgarian in History and Imperialism (Cambridge, UK and Medford, MA: Polity Press, 202

  • (1975) “Est-il simple d’être marxiste en philosophie? (Soutenance d’Amiens)” La Pensée 183 (1975): 3–31; tr. as “Is it Simple to be a Marxist in Philosophy?” by Grahame Locke in Essays in Self-Criticism (New Left Books, London, 1976).

  • (1976a) 22éme Congrés (Paris: Maspero, 1977); tr. as “On the Twenty-Second Congress of the French Communist Party” by Ben Brewster in New Left Review 104 (1977): 3–22.

  • (1976b) Etre marxiste en philsophi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16) tr. as How to Be a Marxist in Philosophy, by G.M. Goshgarian (London: Bloomsbury, 2017).

  • (1976c) “La transformation de la philosophie,” Sur la philosophie (Paris: Gallimard, 1994), 139–178; tr.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hilosophy” by Thomas E. Lewis in Gregory Elliott ed. Philosophy and the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the Scientists (London: Verso, 1990).

  • (1977a) “Avant-propos du livre de G. Duménil, ‘Le concept de loi économique dans ‘Le Capital’”, in Solitude de Machiavel et autres textes, ed. Yves Sintomer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8), 245–266.

  • (1977b) “Enfin la crise du marxisme!” in Pouvoir et opposition dans les sociétés post-révolutionnaires (Le Seuil, coll. “Combats”, 1978), 242–253.

  • (1977c) “Solitude de Machiavel” in Solitude de Machiavel et autres text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8), 311–324; tr. as “Machiavell’s Solitude” by Ben Brewster in Machiavelli and Us (London: Verso, 1999).

  • (1977d) Les vâches noires: interview imaginaire (le malaise du XXIIe congrès) ce qui ne va pas camarades!, ed. by G. M. Goshgarian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16).

  • (1978a) “Ce qui ne peut plus durer dans le Parti Communiste,”(Paris: François Maspero 1978).

  • (1978b) “Marx dans ses limites,” in Écrits philosophiques et politiques, Tome 1 (Paris: Stock/IMEC, 1994), 357–524.

  • (1978c) “Le marxisme aujourd’hui,” in Solitude de Machiavel et autres text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8), 292–310; tr. as “Marxism Today” by James H. Kavanaugh in Gregory Elliott ed. Philosophy and the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the Scientists (London: Verso, 1990).

  • (1978d) Que Fair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18) tr. as What Is to Be Done?, by G. M. Goshgarian (Cambridge [U.K.]: Polity, 2020).

  • (1980) Initiation à la philosophie pour les non-philosophe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13) tr. as Philosophy for Non-Philosophers, by G.M. Goshgarian (New York: Bloomsbury, 2017).

  • (1982) “Sur la pensée Marxiste,” in Future anterieur, Sur Althusser. Passages (Paris: L’Harmattan, 1993), 11–29; and “Le courant souterrain du matérialisme de la rencontre,”in Écrits philosophiques et politiques, Tome 1 (Paris: Stock/IMEC, 1994), 583–594; and ‘Notes sur les Thèses sur Feuerbach,’ Magazine Littéraire, 324 (1994): 38–42; extracts translated as “The Underground Current of the Materialism of the Encounter” by G.M. Goshgarian in Philosophy of the Encounter: Later Writings 1978–1987 (London: Verso, 2006).

  • (1984–1987a) “Lettres de Louis Althusser à Fernanda Navarro,” (1984), Sur la philosophie (Paris: Gallimard, 1994), 89–138; tr. as “Letters from Louis Althusser to Fernanda Navarro” by G.M. Goshgarian in Philosophy of the Encounter: Later Writings 1978–1987 (London: Verso, 2006).

  • (1984–1987a) “Philosophie et marxisme: entretiens avec Fernanda Navarra (1984–1987)” in Sur la philosophie (Paris: Gallimard, 1994), 13–79.

  • (1985) “L’avenir dure longtemps,” in L’avenir dure longtemps, suivi de Les Faits (Paris: Stock/IMEC, 1992), 7–279; tr. as “The Future Lasts Forever” by Richard Veasey in The Future Lasts Forever: A Memoir (New York: New Press, 1993).

Secondary Literature

  • Althusser, Louis, et al., 1993. Sur Althusser: Passages, Paris: Éditions l’Harmattan.

  • Atkinson, D., 1984. “The Anatomy of Knowledge: Althusser’s Epistemology and its Consequences,” Philosophical Papers, 13: 1–19.

  • Balibar, Étienne, 1974. “Sur la dialectique historique. Quelques remarques critiques à propos de Lire le Capital,” in: Cinq études du matérialisme historique, Paris: François Maspero: 203–245.

  • Badiou, Alain, 2009. “Louis Althusser,” in Pocket Pantheon: figures of postwar philosophy (David Macey trans.), London: Verso: 54–90.

  • –––, 2012. “The Recommencement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n The Adventures of French Philosophy, Bruno Bosteels (trans.), London: Verso:

  • Balibar, Étienne, 1991. Écrits pour Althusser, Paris: Éditions la Découverte.

  • –––, 1994. “Althusser’s object,” Social Text, 39: 157–188.

  • Baltas, Aristide, 1993. “Philosophy and the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the Scientists and Other Essays, by Louis Althusser,” Philosophy of Science, 60(4): 647–658.

  • Bargu, Banu, 2015. “Althusser’s Materialist Theater: Ideology and Its Aporias,” Differences, 26(3): 81–106.

  • Bargu, Banu, and William S Lewis, 2020. “Disjecta Membra: Althusser’s Aestethics Reconsidered.” Filozofski Vestnik, 41(1): 7–59.

  • Benton, Ted, 1984. The Rise and Fall of Structural Marxism: Althusser and his Influence, London: McMillan.

  • Bidet, Jacques, 1997. “La Lecture du Capital par Louis Althusser,” in P. Raymond (ed.), Althusser Philosoph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Boer, Roland, 2007. Criticism of Heaven: On Marxism and Theolog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ook Series), New York: Brill Academic.

  • Bourdin, Jean-Claude, 2000. “The Uncertain Materialism of Louis Althusser,” Graduate Faculty Philosophy Journal, 22(1): 271–287.

  • Bourgeois, Bernard, 1997. “Althusser et Hegel” in P. Raymond (ed.), Althusser Philosoph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87–104.

  • Breton, Stanislas, 1997. “Althusser et la religion,” in P. Raymond (ed.), Althusser Philosoph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55–166.

  • Bruschi, Fabio, 2020. Le matérialisme politique de Louis Althusser, Paris: Mimesis.

  • Callinicos, Alex, 1976. Althusser’s Marxism (London: Pluto Press).

  • Carmichael, Thomas, 2022. “‘[A]Nother Kind of Rain’: Aesthetic Ontology and Contagious Imaginations in Althusser’s Aleatory Materia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1: 1–28.

  • Cavazzini, André, 2015. “Althusser/Bachelard: Une Coupure et Ses Enjeux,” Revue Synthèse (Philosophie et mathématique), 136(1-2): 117–33.

  • Crézégut, Anthony, 2016. “Althusser, Étrange Lecteur de Gramsci. Lire «Le Marxisme N’est Pas Un Historicisme»: 1965–2015,” Décalages, 2(1). [Crézégut 2016 available online]

  • Dupuis-Déri, F., 2015. “La banalité du mâle. Louis Althusser a tué sa conjointe, Hélène Rytmann-Legotien, qui voulait le quitter,” Nouvelles Questions Féministes, 34(1): 84–101.

  • Erdem, Erdinç, 2019. “Althusser’s Relation to Hegel: French Hegelianism, Marxism, and Aleatory Materialism.” Rethinking Marxism 31(3): 380–401.

  • Ekici, Ekrim, Jörk Nowak, and Freider Otto Wolf (eds.), 2015. Althusser – Die Reproduktion des Marxismus, Münster: Westfälisches Dampfboot.

  • Elliot, Gregory, 2006 [1987]. Althusser: The Detour of Theory, New York: Verso.

  • ––– (ed.), 1994. Althusser: A critical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 Geerlandt, Robert, 1978. Garaudy et Althusser: le débate sur l’humanisme dans le 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 et son Enjeu,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Gillot, Pascale, 2009. Althusser et la psychanalys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Goshgarian, G.M., 2003. “Introduction,” In The Humanist Controversy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 Verso, xi–lxii.

  • –––, 2006. “Translator’s Introduction,” in Louis Althusser: Philosophy of the Encounter (Later Writings 1978–1987), London: Verso, xiii–l

  • –––, 2015a. “A Marxist in Philosophy,” Diacritics, 43(2): 24–46.

  • –––, 2015b. “Philosophie et révolution. Althusser sans le théoricisme ,” Période, February 19, 2015.

  • Hardy, N., 2014. “Wolff, Althusser, and Hegel: Outlining an Aleatory Materialist Epistemology,” Rethinking Marxism, 26(4): 454–71.

  • Hamza, Agon, 2011. Louis Althusser, Kosovo: Kolektivi Materializmi Dialektik.

  • Harnecker, Marta, 1994. “Althusser and the Theoretical Anti-Humanism of Marx,” Nature, Society, and Thought, 7 (3): 325–329.

  • Lazarus, Sylvain (ed.), 1993. Politique et Philosophie dans l’oeuvre de Louis Althusser,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Lewis, William S., 2005. Louis Althusser and the Traditions of French Marxism,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 Lewis, William S., 2022. Concrete Critical Theory: Althusser’s Marxism, Leiden: Brill.

  • Lindner, Kolja, 2007. “Lire le Capital: Althusser et l’impasse du tournant politiciste,” Contretemps, 20: 71–81.

  • Lindner, Urs, 2011. “Repenser la «coupure épistémologigue» lire Marx avec et Contre Althusser,” Actuel Marx, 1 (49): 121–139

  • Macey, David, 1994. “Thinking With Borrowed Concepts: Althusser and Lacan,” in Gregory Elliott (ed.), Althusser: a Critical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142–158.

  • Macherey, Pierre, 2002. “Althusser et le jeune Marx,” Actuel-Marx, 31: 159–175.

  • Malabou, Catherine, 2016. “Où va le matérialisme ? Althusser/Darwin,” Lignes, 51: 3–51.

  • Matheron, François, 1998. “The Recurrence of the Void in Louis Althusser,” Rethinking Marxism, 10(3): 22–27.

  • Matheron, François, 2004. “Louis Althusser, or, the Impure Purity of the Concept,” Graduate Faculty Philosophy Journal, 25(1): 137–159.

  • –––, 2005. “‘des problèmes qu’il faudra bien appeler d’un autre nom et peut-être politique’: Althusser et l’instabilité de la politique,” Multitudes, 22: 21–35.

  • Montag, Warren, 1998. “Althusser’s Nominalism: Structure and Singularity (1962–66),” Rethinking Marxism, 10(3): 64–73.

  • –––, 2002. Louis Althusser, New York: Palgrave.

  • –––, 2005a. “Politics: Transcendent or Immanent?: A response to Miguel Vatter’s ‘Machiavelli after Marx’,” Theory and Event, 7(4); doi: 10.1353/tae.2005.0052

  • –––, 2009. Althusser and His Contemporaries: Philosophy’s Perpetual War,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 Moreau, Pierre-François, 1997. “Althusser et Spinoza,” in P. Raymond (ed.), Althusser Philosoph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75–86.

  • Morfino, Vitorrio, 2005. “An Althusserian Lexicon,” translated by Jason Smith, Borderlands e-journal, 4(2).

  • Morfino, Vittorio, 2022. “The Prince between Gramsci and Althusser” in Machiavelli Then and Now: History, Politics, Literature, ed. by Prasanta Chakravarty and Sukanta Chaudhuri, 296–315.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oulier-Boutang, Yann, 1992. Louis Althusser: Une Biographie (Tome I: La Formation du mythe, 1918–1956), Paris: Bernard Grasset.

  • Negri, Antonio, 2000. The Savage Anomaly: The Power of Spinoza’s Metaphysics and Politics, New Yor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O’Boyle, B., and T. McDonough, 2016. “Critical Realism and the Althusserian Legacy,”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46(2): 143–164.

  • Patton, Paul, 1978. “Althusser’s Epistemology: The Limits of the Theory of Theoretical Practice,” Radical Philosophy, 19: 8–18.

  • Pfeifer, Geoff., 2015. The New Materialism: Althusser, Badiou, Zizek, London: Routledge.

  • Pippa, Stefano., 2020. “A Heap of Splinters On the Floor.” SoftPower 7(1):125–44.

  • Pippa, Stefano., 2019. Althusser and Contingency, Milan: Mimesis.

  • O’Hagan, Timothy, 1982. “Althusser: How to be a Marxist in Philosophy,” in G. H. R. Parkinson (ed.), Marx and Marxis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3–264.

  • Rancière, Jacques, 2011. Althusser’s Lesson, Emiliano Battista (trans.), Continuum, 2011

  • Raymond, Pierre, 1997. “Le matérialisme d’Althusser,” in P. Raymond (ed.), Althusser Philosoph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167–179; trans. by Ted Stolze, 2015, “Althusser’s Materia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23(2): 176–88.

  • Resch, Robert Paul, 1992. Althusser and the Renewal of Marxist Social The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Rodríguez Arriagada, Marcelo, and Starcenbaum, Marcelo, 2017. Lecturas de Althusser En América Santiago de Chile : Doble Ciencia.

  • Romé, Natalia, 2021. For Theory: Althusser and the Politics of Tim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Roudinesco, Elisabeth, 2008. Philosophy in Turbulent Times: Canguilhem, Sartre, Foucault, Althusser, Deleuze, Derrid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Sanchez Estop, Juan Domingo, and Louis Althusser, 2022. Althusser et Spinoza, détours et retours: avec trois textes inédits de Louis Althusser sur Spinoza. Brussels: Editions de l’Université de Bruxelles

  • Sève, Lucien, 1997. “Althusser et la dialectique,” in P. Raymond (ed.), Althusser Philosoph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105–136.

  • –––, 2004. Penser avec Marx aujourd’hui, Paris: La Dispute.

  • Sotiris, Panagiotis, 2020. A Philosophy for Communism: Rethinking Althusser. A Philosophy for Communism. Leiden: Brill.

  • Sprinker, Michael, 1995. “The Legacies of Althusser,” Yale French Studies, 88: 201–225.

  • Suchtig, Wal, 2004. “Althusser’s Late Thinking About Materia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12(1): 3–70.

  • Thomas, Peter, 2002. “Philosophical Strategies: Althusser and Spinoza,” Historical Materialism, 10(3): 71–113.

  • Thomas, Peter, Gal Kirn, Sara Farris, and Katja Diefenbach (eds.), 2012. Encountering Althusser: politics and materialism in contemporary radical thought, London: Continuum.

  • Thomas, Paul, 2008.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London: Routledge.

  • Thompson, E. P., 1978. “The Poverty of Theory, or an Orrery of Errors,” The Poverty of Theor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Merlin.

  • Tosel, André, 2005. “Les aléas du matérialisme aléatoire dans la dernière philo de Louis Althusser,” in E. Kouvelakis, et al. (eds.), Sartre, Lukács, Althusser: des Marxistes en philosophi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69–196

  • Vatter, Miguel, 2004. “Machiavelli After Marx: the Self-Overcoming of Marxism in the Late Althusser,” Theory and Event 7(4).

  • Viparelli, I., 2015, “Althusser. La nécessité du « tournant » ontologique,” I. Pinto (trans.), Cahiers du GRM, 8 (December).

  • Williams, Caroline, 2001.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y: Modernity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he Subject, London, Athlone.

  • Wolf, Frieder Otto, 2008. “Reproduktion und Ideologie bei Louis Althusser. Eine aktualisierende Annäherung”, in Frieder O. Wolf and Gerd Peter (eds.), Welt ist Arbeit. Im Kampf um die neue Ordnung, Münster: Westfälisches Dampfboot, 41–54.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epistemology: social | Foucault, Michel |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dialectics | hermeneutics | ideology | Lacan, Jacques | law: and ideology | Marx, Karl | postmodernism | scientific revolutions | social institutions | Spinoza, Baruch: political philosophy

Copyright © 2022 by William Lewis <wlewis@skidmore.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