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美学 aesthetics (Carolyn Korsmeyer and Peg Brand Weiser)

首次发表于 2004 年 5 月 7 日星期五;实质性修订于 2021 年 3 月 12 日星期五

“女性主义美学”并不像“德行理论”和“自然化认识论”这样标记各种美学,而是指一组追求关于艺术和美学范畴的哲学理论和假设的某些问题的观点。一般来说,女性主义者得出结论,尽管哲学的理论语言看似中立和包容,但学科的几乎所有领域都带有性别的烙印。美学领域的研究者探讨性别如何影响有关艺术、艺术家和审美价值观念的形成。女性主义美学观点还关注对主体性施加权力的文化影响:艺术如何既反映又延续性别、性取向和身份的社会形成,以及这些特征在种族、国籍、社会地位和历史情境等因素的框架下被界定的程度。这些兴趣已从早期分析规范女性外表的规范扩展到考虑残疾身体和跨性别身份。

美学在本质上比其他一些哲学领域更具跨学科性,因为这一领域与艺术实践和批评学科相互关联。女性主义视角对美学的贡献不仅来自哲学家,还来自艺术史学家、音乐学家、文学、电影和表演理论家,以及艺术家本身。从女性主义调查中得出的发现具有实际意义:分析统治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历史概念框架有助于解释男性在艺术领域中作为有影响力的从业者的数量远远超过女性的现象,例如。女性主义者改编的哲学理论在艺术和流行文化的批判性解释以及当代艺术实践的发展中也具有极大影响。女性主义美学追求探讨和批评,深入到哲学基础的价值观中,审视那些通常并不直接涉及男性和女性的概念,但这些概念的等级结构却充满了性别意义。

这些部分都以对理论传统和女性主义干预及替代方案的批判开始。这些努力不仅导致哲学立场的修订,还在传统美学相关领域传播女性主义观点。这一进展在历史上沿着激发该领域的主题逐步发展,从早期工作到最近的工作。


艺术与艺术家:历史背景

女性主义视角在美学领域首次出现于 1970 年代,源自当代艺术界的政治活动与对哲学和艺术历史传统的批判的结合。它们与关于文化和社会的后现代辩论同步发展,这些辩论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许多领域中进行。这些辩论通常始于对西方哲学遗产的评估,这一遗产在艺术界中受到的挑战无处不在。因此,许多当代艺术运动的重要性,包括女性主义和后女性主义作品,通过理解它们所涉及和挑战的传统价值观和理论而得以戏剧化和澄清。

女性主义对艺术哲学的批评最丰富的历史目标是美术的概念,这指的是主要为审美享受而创作的艺术。它的核心包括绘画、音乐、文学和雕塑,排除了手工艺品、流行艺术和娱乐。与美术概念密切相关的是关于艺术家创造天才的想法,艺术家常被认为拥有在艺术作品中表达的独特视野。1971 年,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在思考著名问题“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时,她考虑的是绘画的美术传统(Nochlin 1971 [1988])。由于修饰语“美术”对艺术家的性别已经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因此首先需要了解有关艺术和艺术家的旧历史观念,才能理解对这个问题可能提供的各种答案。这种探究还使我们能够理解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所提倡的媒体、主题和风格。此外,对艺术哲学的古代根源的审视揭示了一种持续至今的性别价值结构。

“艺术”一词并非总是用来代表美术。与西方知识传统中的主要概念锚点相关的大多数术语一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典古代。我们现在通常翻译为“艺术”的希腊术语是 techne,这个术语同样可以被翻译为“技能”,在其最广泛的意义上,它被用来区分人类努力的产物和自然物体。最类似于我们现代艺术概念的 techne 类型是那些“模拟”或模仿的,即复制物体的外观或表达故事或戏剧中的想法。例如,雕塑模仿人体形态;音乐模仿自然声音和声音,或者更抽象地说,人类情感。戏剧和史诗诗歌模仿生活事件。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模拟的,大多数评论家,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赞扬了模拟艺术家捕捉生活和世界某些真理的能力。罗马历史学家老普林尼记录了那些能够以线条和色彩如此准确地描绘主题的画家们所受到的赞誉,以至于它们与自然中的外观无法区分。

可能最早关于希腊传统中艺术的哲学讨论出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与他的大多数同时代人不同,柏拉图认为模仿是危险的。《理想国》是对正义本质的深入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们构想了一个严格审查和控制戏剧、音乐、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理想社会。根据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形式世界拥有比物理世界更高程度的现实性,后者充满变化、不稳定的事件和物体。因此,对形式的直接理解越深刻,人类思维就能更接近真理。绘画等模仿物只是模仿物体的外表,变得(正如他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所说)离现实和真理越来越远。模仿用幻觉替代真理,而且以一种诱人的愉悦方式做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悲剧诗歌等艺术通过引发恐惧等强烈情绪来吸引注意力,削弱了勇敢者的美德,但却矛盾地同时令人愉悦。根据柏拉图对人类心灵的分析,灵魂的非理性元素是可能使智慧的理解偏离冷静的强大力量;因此,模拟艺术带来的愉悦是足够危险的,艺术在一个良好治理的社会中应受到谨慎约束。

柏拉图对模仿的贬低似乎与性别无关,尽管他的有影响力的体系具有重要的间接含义,充满了性别意义。例如,在他更偏爱哲学追求对形式的知识而非沉溺于模仿的快乐时,人们可以看到一种价值观的等级制度,将永恒的、抽象的、理性的理想形式世界排在物理对象的瞬息、特定、感性世界之上。这种等级制度支持了深深与性别不对称相关的心灵与身体的二元论,这是早期女性主义哲学观点发展中的一个基本批判目标。女性主义哲学家注意到一些出现在“二元”组合中的概念:心灵-身体;普遍-特殊;理性-情感、感觉和欲望;以及男性-女性等。这些不仅仅是相关的对,它们是等级对,其中第一项被认为自然优于第二项(Gatens 1991: 92)。普遍性被认为优于特殊性,因为它提供了更一般的知识;理性被认为优于情感,因为它据说是一个更可靠的能力。这两种偏好代表了对“客观性”而非“主观性”的偏爱,这些概念在美学中具有特别复杂的意义。而且,模仿所唤起的快乐类型是情感和欲望的,更吸引身体而非智力。因此,我们可以在柏拉图对模拟艺术的独特评估中发现,他提升了智力和抽象思维,而非情感和特殊性。虽然没有明确提及性别,但性别存在于这一讨论的假设中,因为“男性”和“女性”(有时与“男性”和“女性”混淆,尽管这些术语并非同义词)是自毕达哥拉斯以来西方哲学中存在的对立对的根本成员。虽然在《理想国》中没有直接提到女性创作者,但这种艺术哲学在其核心部分涉及到性别概念。这些概念对艺术家的影响随着现代美术类别及其创作者的产生而明确表现出来。

学者们对于如何确定“美术”或“美学”这一特殊艺术类别的兴起时间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这一概念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直到 18 世纪,美术才真正巩固为一个独立的分类(Kristeller 1951–52; Shiner 2001)。在这个时期,艺术本质上是模拟的观念开始逐渐消退,逐渐让位于一种将艺术视为自我表达的浪漫概念。18 世纪也是许多论著涉及根据共同原则将艺术相互比较的时期,更重要的是,它发展出了有关自然和艺术对象所带来的一种特定愉悦的理论,这种愉悦被称为“美学”享受。这种愉悦对于表征美学形成理论的品味理论至关重要。

对美学的关注突出了艺术作品的纯粹审美价值,并将其定位得如此中心,以至于艺术的概念变得狭窄。被赏识其美感或其他美学优点的艺术与生产实用物品的艺术有所不同,比如家具、靠垫或器皿。后者被称为“工艺品”,尽管人们认识到它们的实用性和技能要求,但制作工艺品被认为远不及创作精美艺术品那样具有原创性。艺术创造力越来越被视为一种个人表达,将个体艺术家的视野在具有自主价值的作品中外化;相比之下,工艺旨在实现某种实际功能。

对于评估女性创造性生产的意义,精美艺术与工艺的区别是重要的。虽然有许多对象被排除在精美艺术类别之外,但其制作者是男性,但那些主要由女性从事创作的家用物品却被这一类别及其附属价值观边缘化(Parker and Pollock 1981)。因此,传统的家庭艺术被从艺术史中移除。这种历史性变化表明了一个原因,即例如绘画之类的领域中很少有“伟大”的女性从业者:历史上,女性的创造性努力很可能是用于生产家庭用品;当这些被归入“工艺”类别时,女性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存在大幅缩减。

艺术的关注度提升,使得这些艺术品具有特别的公共存在。现代博物馆制度将绘画和雕塑展示出来;音乐厅使演出对更广泛的公众可见(Shiner 2001)。这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礼仪观念在中上阶层男女之间尤为分歧,这些阶层是艺术品的主要消费者。尽管认为,有教养的年轻女士在家中为家人和客人演奏音乐,用灵巧的绘画装饰家中墙壁是一种家庭福利,但这些才华在公开展示方面被广泛视为不当和不女性化。因此,女性在音乐等领域展现的才华往往停留在业余领域,而不是在监控艺术形式重要发展的更公开的专业世界中发挥作用(有一些显著的例外,如音乐家克拉拉·舒曼和芬妮·门德尔松·亨塞尔,但他们相对较少)。因此,许多流派中的女性艺术家落后于男性同行的另一个原因是,她们放弃了或被拒绝接受为公众观众的严格标准做好准备的教育和培训(诺克林指出,许多女画家是由能够为她们提供这种培训的艺术家父亲培训的;同样可以说是女音乐家 [Citron 1993; McClary 1991]。)这些历史解释阐明了另一对由性别标记的对立:公共-私人。这种二元性尤其受到女性政治理论家的研究,但对于艺术哲学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波洛克 1988)。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艺术”这一概念,在其“美术”方面被视为一个性别化的概念,它选择大多数由男性创作者创作的作品作为其典范。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实践中明显体现了对美术排斥性标准的认识。意识到美术与工艺之间严格区分对女性创造力产生的影响,活跃于 1970 年代妇女运动中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如费斯·林戈尔(Faith Ringgold)和米里亚姆·沙皮罗(Miriam Schapiro),将纤维和布料等工艺材料纳入其展示作品中(Lauter 1993)。她们的作品采用具有家庭和女性联想的材料,引起人们对女性在艺术传统中长期被忽视的劳动的关注,这些传统与绘画和雕塑等美术一样值得关注。事实上,工艺品本身,如被子,现在偶尔成为美术博物馆展览的主题,这表明美术与工艺之间的问题性区分随着文化评估的变化而消失。这类作品表明,从某种角度看,女性并没有在艺术史上缺席,而是艺术史筛选掉了她们传统上投入精力的许多形式。

“日常美学”领域,如下所讨论的,已经吸收了其中一些见解,并扩大了哲学的关注范围,使其更容易地认识到创造力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对家庭生活和女性日常生活的观点对艺术的材料以及所描绘的主题产生了显著影响。例如,艺术中对怀孕和母性的描绘显著增加,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例如,参见 Liss 2009; Brand 和 Granger 2011)。女性主义和后女性主义艺术在对身体的各种形式和含义进行理论探索方面具有开创性,包括性和母性。 (有关艺术和哲学的协同工作的示例,请参见 Dorothea Olkowski 对 Mary Kelly 艺术的讨论(Olkowski 1999)。)艺术中的身体将在下文第 5 节中进行审查。

除了选择原则之外,另一个偏见将性别融入到美术的概念中:艺术家的概念。在现代大部分时间里,被理解为最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具有特殊才华的艺术家创作的产物,这种才华被认为是“天才”,而天才是一种具有特别强烈性别意义的特质。

创造力与天才

天才是一种罕见的天赋,根据大多数理论家的观点,天才涌现的人类群体仅包括男性。卢梭、康德和叔本华都宣称,女性的性格和心态太过脆弱,无法产生天才。这一判断代表了更一般的理论的一个特定实例,这些理论将最强大和最重要的心智特质归因于男性,相比之下,女性只是苍白的对应物。至少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理性和强大的智力一直被视为“男性”的特征,女性拥有的程度比男性低。女性通常被认为智力较低,但更敏感和情感丰富。根据一些创造力理论,情感和敏感性可以是启发性的美德,因此美学领域对这些特质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更为响应,而其他一些哲学领域则没有这样的反应。然而,当涉及天才时,男性艺术家占尽优势:伟大的艺术天才不仅在智力上出色;他还在情感上敏感和精细调校,因此具有传统上被标记为“男性”和“女性”的特征。

克里斯汀·巴特斯比详细描述了天才概念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这一概念起源于古代(Battersby 1989)。当它在十八和十九世纪强大的浪漫形式中达到顶峰时,它尤其排斥女性艺术家。艺术天才不仅因其强大的心态而受到赞扬,这种心态一直被认为更多地归因于男性而不是女性,而且还因为一种敏感性和创造力而受到赞扬,这种创造力同样具有据称是女性属性的特质。尤其是在十九世纪,这种“非理性”的灵感源被赞美为超越理性规则,带来新事物的源泉。在对艺术创造力的描述中,女性的怀孕、孕育、劳动和分娩的隐喻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实际的女性艺术家被忽视,她们未能成为最高审美产物的代表。

随着 19 世纪的发展,男性母性的隐喻变得司空见惯,男性助产术的隐喻也如此。艺术家构想,怀孕,劳动(在汗水和痛苦中),分娩,以及(在一种失控的痛苦—男性—控制的狂喜中)产下。这些是男性创作者构思的“自然”分娩的形象(Battersby 1989: 73)。

女性形象描述天才并未弥合男性和女性艺术家之间的鸿沟,部分原因在于对他们创造力构想方式的不同。实际的生育被视为女性“自然”生物角色的产物;她们独特的情感和敏感性同样被视为自然赋予的表现。因此,她们的艺术表达被归类为自然展示,而非成就;因此,女性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常被视为气质的表现,而男性作品中表现出的强烈情感则被解读为掌握和控制的情感。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女性艺术中的情感是自然的副产品;相比之下,男性艺术家的天才创造出超越自然规律的新作品(Korsmeyer 2004: ch.3)。

尽管对男性和女性的能力和社会角色存在着大量不同的评价,这些评价阻碍了女性在美术领域的历史成就,但并没有完全阻止。艺术和音乐史学家重新评估了美术史的记录,并让许多女性从业者引起了学者和普通观众的关注。虽然被认可为“伟大”的女性艺术家相对较少,但她们并没有完全缺席历史记录。更重要的是,有一些艺术形式是女性的先驱,比如散文小说。小说是西方一个相对较新的艺术形式,起初是流行的故事写作,其市场需求也为女性作家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她们的作品并不总是备受赞扬,因为她们的故事广受欢迎,遭受了许多批评的蔑视。然而,一些人,比如乔治·艾略特和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了备受赞誉的作品,甚至获得了备受争议的称号“天才”。

同时,对过去伟大艺术经典的可靠性存在普遍怀疑,这一观点贯穿了女性主义学者在批判性学科中的大部分研究,他们重新评估了绘画、音乐、雕塑和文学的历史记录,并修订了经典作品,包括被忽视的女性作品。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所谓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时期,重新发现过去女性的作品是女性主义学者的主要努力之一,同时也见证了北美和欧洲许多学院和大学成立了女性研究项目。特别是在这类研究的早期阶段,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女性争取公平的认可,以实现艺术领域的性别平等目标。正如我们很快将看到的,这被证明是女性主义美学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

女性主义学者之间就如何评估天才和艺术成就所关联的价值观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天才这一概念本身是可疑的,因为人们所获得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应当简单地放弃这一概念。此外,赞美一个人的成就会使人忽视集体和共同创造力,而偏爱某种男性英雄主义。(事实上,早期的女性主义艺术常常是协作的,明确拒绝了个体创造力的概念,而更倾向于女性之间的共同努力。)其他女性主义者持不同意见,并认为在女性的成就中存在着其他标准,认为人们可以在女性创作的艺术作品中看到女性天才的传统(Battersby 1989)。

对围绕天才价值观和个体创造力的批判性关注引发了一些关于博物馆展示和公众关注的对象类型的实际建议。事实上,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在学术美术体系之外产生的作品,包括少数社会群体的创造性产品。希尔德·海因(Hein 2010)通过建议博物馆可能转移对“杰作”的传统兴趣,致力于理解更普通的物品及其含义,从而颠倒了通常在博物馆和画廊展示中体现的价值观的等级制度。海因认为,女性主义理论所提倡的非等级价值观可能促使博物馆重新考虑他们的参观者和展示的物品,减少了天才杰作概念引发的观众与物品之间的距离(Hein 2011, 2014)。苏·斯佩德(Spaid 2020;同时参见 Reilly 2018)更进一步,提倡策展人、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协作。

关于创造力的辩论是更广泛讨论的一个特定入口,即女性艺术是否可能代表一种与男性艺术家的男性中心传统不同的“女性中心”传统(Ecker 1986; Hein and Korsmeyer 1993, sect. II)。如果这意味着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总是由于制作者的性别而表现出某些女性审美特质,那么许多女性主义者做出了消极回应,认为其他社会立场(历史的、国家的、民族的、种族的、性取向的等等)对女性施加了太多差异,以至于无法产生任何女性共同点来定义她们的作品(Felski 1989, 1998)。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女性艺术家和作家经常在其周围传统中产生一种反声音,这种声音可能被认为宣称其自己的“审美”。在这场辩论中的立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认为与问题相关的证据范围(Devereaux 1998)。关于女性审美传统的主张已经受到广泛批评,因为它们将女性本质化,并忽视了她们众多的社会和历史差异(Meagher 2011)。同时,正如 Cornelia Klinger 所观察到的,关于女性艺术传统的猜测,从回顾来看,似乎比“本质主义”这个标签所暗示的更为复杂,因为它们超越了平等主义自由主义,认识到性别在审美产物中的持久影响(Klinger 1998, 350; Eaton 2008)。与几乎所有哲学问题一样,关于女性艺术家之间共同点的问题不时被重新讨论。(2015 年,爱尔兰科克举办了一场专门讨论“审美与女性”主题的会议(Edwards 2016)。)

后一种观点表征那些捍卫女性体验可以以独特的表达风格显现出来,但仍容纳差异的学者。支持这一方法的最详尽的理论框架是由被宽泛描述为“法国女性主义”的作品提供的。埃莱娜·西苏斯(Hélène Cixous)曾著名提出了“女性写作”的概念,认为女性生活经验的表达可能被印刻在女性文学作品中,采用语言风格,提供了与标准客观描述和线性时间发展不同的选择(Cixous 1975/1981)。尽管它们源自不同的理论基础,包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不同解释,卢斯·伊里加莱(Luce Irigaray)提出了书写身体的概念,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了逃避父权象征性话语的符号表达方式,提出了区别于男性中心风格的创造性方法(Irigaray 1974 [1985])。然而,它们不一定只描述女性的写作;克里斯蒂娃的符号表达理论认为,诗意语言利用了源自母婴体验的表达性前符号资源(Kristeva 1984)。无论是否采用了它们的创始人所使用的精神分析框架,这些想法都已被证明是女性主义学者在各种哲学传统中工作的富有成效的资源。例如,简·杜兰(Jane Duran)已经研究了英国小说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和非裔美国作家托尼·凯德·班巴拉(Toni Cade Bambara)等作家的小说,揭示了如何表达具体体验在种族、社会地位和文化传承的影响下表现出不同特征,这些特征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方式(Duran 2007)。

批判传统的“书写女性”的观点源自对艺术表现核心的缺失的发现,即缺乏能够表达社会权力边缘人群主体性的声音。相反,Ewa Plonowska Ziarek 指出,艺术世界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揭示性别、性取向、社会地位和种族等现实。然而,发展女性主义美学的项目经常被由此揭示的政治紧急情况所掩盖,将女性主义置于美学之内,美学置于女性主义之内。Ziarek 审视了现代女作家的作品,认为她们作品的艺术形式统一了女性主义和政治实践在“政治和美学转型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们与性别和种族差异的关系,以及物质性在政治争论和美学创新中的作用”(Ziarek 2012a, 392; Ziarek 2012b)。批判传统的“书写女性”的观点源自对艺术表现核心的缺失的发现,即缺乏能够表达社会权力边缘人群主体性的声音。相反,Ewa Plonowska Ziarek 指出,艺术世界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揭示性别、性取向、社会地位和种族等现实。然而,发展女性主义美学的项目经常被由此揭示的政治紧急情况所掩盖,将女性主义置于美学之内,美学置于女性主义之内。Ziarek 审视了现代女作家的作品,认为她们作品的艺术形式统一了女性主义和政治实践在“政治和美学转型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们与性别和种族差异的关系,以及物质性在政治争论和美学创新中的作用”(Ziarek 2012a, 392; Ziarek 2012b)。

美学类别与女性主义批评

前述内容审视了女性主义对艺术理论的反思,指出女性在艺术领域的历史如何影响当代女性主义的辩论和实践。同样重要的是对构成美学概念框架的价值观进行评估,从中一些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批评分析工具得以产生。

女性主义批评主要集中在 18 世纪的哲学上,因为当时许多有影响力的关于美、快乐和品味的著作成为了当代理论的基础文本。 “品味”指的是一种能够使人对艺术和自然之美做出良好判断的能力。虽然感知的隐喻来自味觉感觉,但这些理论实际上是关于视觉、听觉和想象的快乐,因为普遍认为字面上的味觉体验过于身体化和主观,无法产生有趣的哲学问题。品味的判断采取了一种特定形式的快乐——最终被称为“美学”快乐的形式(这个术语直到 19 世纪初才进入英语)。

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概念充满了性别意义,尽管在这段时间的著作迷宫中追踪性别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这是由于美学快乐理论中性取向的不稳定角色。根据其最严谨的分析——这在一段时间内主导了美学和艺术哲学——审美享受与性无关:审美快乐不是感官上的、身体上的满足;它摆脱了实际考虑,净化了欲望。最常打断审美沉思的两种欲望是饥饿和性欲,它们是“感兴趣”的快乐的典范。审美快乐是沉思的和“无私的”(使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1790)中的术语)。正是无私让感知者摆脱了分裂人们判断的个人倾向,使头脑清晰,以便对美的对象达成共同、甚至普遍的一致。理想情况下,品味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尽管如休谟所说,它的“精致”需要锻炼和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品味的要求可以被视为弥合人们之间差异的因素。但是,精美艺术的价值中嵌入了一种休闲的元素,评论家们认为品味也巩固和系统化了阶级分歧(Shusterman,1993;Mattick,1993)。

尽管理论家们赞美了普遍品味的可能性,但他们经常在行使这种品味时划分性别。许多理论家认为,女性和男性在欣赏艺术和其他文化产品方面拥有系统性不同的品味或能力。十八世纪的两个中心美学范畴——美和崇高,是性别差异最为明显的地方。美的对象被描述为有界、小巧、精致——“女性化”的特质。而崇高的对象,其典范主要来自不受控制的自然,是无界、粗糙和崎岖、可怕的——“男性化”的特质。然而,这些性别标签是不稳定的,因为自然的恐怖同样有着“女性化”的混沌力量的悠久历史(Battersby 1998)。更重要的是,崇高中的性别意义被周围关于奇怪、异国和外来的话语所加强。Meg Armstrong 认为“异国情调”的身体在崇高理论中成为审美话语的对象,指出伯克将黑人女性身体单独视为恐怖的特殊对象(Armstrong 1996)。简而言之,美学对象在美和崇高的概念中既具有性别化又具有种族化的意义(Bindman 2002)。此外,美学欣赏者也是如此。正如康德在他早期的《美与崇高感觉的观察》(1763)中所说,女人的思维是“美丽的”思维。但女人无法具备崇高揭示的更为严格的欣赏和洞察力(Wiseman 1993,Kneller 1993)。将女性排除在崇高体验之外限制了她们理解自然和艺术的力量和重要性的能力。女性被认为体质较弱、道德有限,以及社会限制,这些都促成了将崇高概念标记为男性化的概念。关于崇高的性质和概念的争论引发了女性主义关于文学史中是否可以辨别出一种被称为“女性崇高”的另类传统的争论(Freeman 1995,1998;Battersby 1998,2007;Mann 2006)。

审慎地将感官快乐从审美享受中清除,与将女性身体作为审美对象的悖论性运用交织在一起。在人类自然喜好的事物中,休谟列举了音乐、美食和“美丽的性别”。康德则陈述,“男人培养自己的品味,而女人使自己成为所有人品味的对象。”(康德 1798 [1978: 222])埃德蒙·伯克坦率地将美化美感化,他推测,标志着美丽物体的线条的优雅和精致让人联想到女性身体的曲线(伯克 1757/1968)。如果女性是审美快乐的对象,那么感知者的实际欲望必须被疏远和克服,以便享受纯粹是审美的。这一结果是无私快乐概念的一个含义。这一要求似乎假定了一个男性和异性恋的标准观点。但当然,女性也是行使品味的主体。这意味着女性同时不稳定地是审美主体和客体。通常情况下,鉴赏家,所谓的品味之人,确实是男性,而女性身体——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在艺术作品中——都是审美快乐的对象之一。然而,女性也参与了审美理想的发展,特里·罗宾逊认为,她们积极地塑造了美丽女性身体的概念(T. Robinson 2018)。

无私性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表征了二十世纪流行的美学态度理论,这些理论认为,对艺术的任何形式的充分欣赏的先决条件是对艺术作品保持一种疏离、相对冥想的立场。关于观看艺术的最合适方式的类似假设也支撑着主导视觉艺术解释数十年的形式主义批评,也体现在其他艺术形式如文学和音乐的解释规范中(McClary 1991, 4; Devereaux 1998; Brand 2000)。无私的美学享受的价值受到女性主义者的严格批判。一些人对这一观念进行了解构,并认为所谓的无私立场至少有时实际上是一种隐秘且控制性的窥视,因此应该放弃作为美学理想。其他人则警告不要完全放弃无私、公正的评判标准,认为这样做会放弃审美评价的重要规范性(Eaton 2008, 2012)。尽管如此,即使保留了无私性和相关的客观标准,女性主义者仍继续关注仅仅看的行为如何体现社会权力关系。安妮·伊顿提出了“情境性”的替代概念,将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引入美学,以引起对欣赏观众位置和作品中唤起的视角的关注(Eaton 2009)。

对于要求强制进行客观或保持距离的审美享受的理论的批评,催生了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艺术感知和解释理论。在涉及无私享受的含义方面,受到特别审查的艺术类型是视觉艺术,电影理论家和艺术史学家产生了大量关于所谓“男性凝视”的争论,随后又被哲学家调查。术语“男性凝视”指的是将视觉艺术对象频繁构图,以便观众处于“男性”欣赏位置的情况。通过解释从裸体画到好莱坞电影等多样的艺术对象,这些理论家得出结论,艺术作品中描绘的女性通常被放置为吸引对象(就像伯克将女性排列为最初的审美对象一样);而更积极的审视角色则承担了相应的男性位置。正如劳拉·穆尔维所说,女性被赋予了被看的被动地位,而男性是主动的观看者(穆尔维,1989 年)。艺术作品本身规定了理想的观看位置。尽管许多女性显然也欣赏艺术,但为了以传统方式欣赏作品,她们所采取的立场需要采用一种男性化的感知态度。

男性凝视理论有几种不同的类型:精神分析理论主导着电影解读(Mulvey 1989, 2019; Doane 1991; Chanter 2008);但是,对于更加关注认知科学和分析哲学的哲学家来说,它们的假设和方法论备受争议(Freeland 1998a; Carroll 1995; Cunliffe 2019)。男性凝视的版本可以在西蒙娜·德·博伊沃尔(Beauvoir 1949/2011)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中找到;还有一些以经验为基础的观察证实了男性观点在文化产品中的主导地位,而没有采用任何特定的哲学支架。这些理论在对于是什么造成了艺术中“男性化”的理想观察者的诊断上存在差异。对于精神分析理论家来说,必须理解无意识对视觉想象的作用,以解释视觉艺术对象中欲望的存在。对于其他人来说,历史和文化的塑造足以引导人们以偏爱男性观点的方式欣赏艺术。尽管在许多重要的理论差异方面存在争议,对凝视的分析在结论上达成一致,即欧美传统中产生的大部分艺术将理想的欣赏者置于男性主体位置。关于男性立场在所有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存在争议,因为欣赏主体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男性”,而需要进一步关注性别、种族和国籍(Silverman 1992; hooks 1992, 1995; Yancy 2016)。有时,对凝视的肤浅阅读会诱使人夸大性别区别之间的尖锐对比,将男性观众和凝视对象的女性简化为过于简单。尽管存在差异,凝视理论拒绝了感知仅仅是被动接受的想法。所有这些方法都假设视觉具有力量:将客体化的力量——将视觉对象置于审查和占有之下。 (例如,在东方主义绘画中看到自己作为异国他者,增强了在主导西方文化中产生的艺术的政治氛围(Al-Saji 2019)。)由于社会规范框定并放大了感知的运作,因此在看的行为中可能存在性别的变化(Tullman 2017)。对审美感知的研究提供了无法估量的理论工具,以引起人们对看的事实很少是视觉感官的中立操作的关注。正如娜奥米·舍曼所说:

视觉是最适合表达这种非人化的感官:它在远处起作用,无需相互作用,提供大量易于分类的信息,使感知者能够准确地定位(确定)对象,并提供凝视,一种让视觉对象意识到自己是视觉对象的方式。视觉是政治的,就像视觉艺术一样,无论它可能是关于什么(Scheman 1993: 159)。

不仅要看到的,还有那些被渲染为看不见或模糊的东西需要额外的审视,就像 M.G.戴维森对黑人妇女照片如何微妙地训练白人男性凝视的分析,以及保罗·泰勒对短语“黑人很美”复杂性的研究一样(Davidson 2016; Taylor 2016)。在视觉制作中将非主导文化和社会群体的人排除在外可能会产生强大的政治力量(Ortega 2019b; Ortega, Pitts, and Medina 2019)。

凝视理论强调视觉的活动性,对美学对象的掌握和控制。这些理论拒绝将欲望与快乐分开,重新将那种被从审美客观性中排除的性爱、贪婪的凝视重新引入美的核心。虽然并非所有艺术都邀请以凝视的方式理解,但很多作品确实如此;也许在应用于女性裸体绘画时,极端客观冷漠的意识形态最为值得质疑,一位女性主义学者认为,这些作品几乎定义了现代绘画的精品(Nead 1992)。试图将艺术从与世界的关系中剥离的美学意识形态掩盖了其记录和强化权力关系的能力。艺术中的性爱是其中之一,否认其存在既掩盖了其具有说服力的影响力,也掩盖了其美学力量(Eaton 2012)。在视觉艺术中,这些关系在视觉本身中得以体现:作品中描绘的方式以及观察者在作品之外的视线方向。对视觉艺术作品规定的观看位置的敏感使欲望和被压抑的异性恋情感聚焦,并阐明了关于艺术的理想观众的其他假设,如性别认同和种族(Roelofs 2009, 2014)。艺术中身体的描绘与色情和性爱表现、女性主义研究的其他领域是连续的(Maes and Levinson 2012; Eaton 2007, 2012, 2017, 2018; Kania 2012; Shusterman 2021)。

许多这些批判性调查可以被归类为对美学实践的持续批判,特别是对所谓的美的呈现。在美学范畴中,对于女性主义的考量,没有比美更为核心、争议、被拒绝和被接受的概念了。美是一个庞大的价值范畴,因为有太多不同的事物被认为是美的,对其本质进行概括是一个艰巨的挑战。美是最古老的哲学价值概念之一,柏拉图是其形成理论家之一。柏拉图将美视为一种抽象形式,其本质赋予了具体实现它的事物,根据这一基础模型,哲学家们通常以最一般性的术语来处理美。结合现代无私关注的概念,这种对美学价值的处理似乎旨在达到最高程度的普遍欣赏。然而与此同时,正如上文所述,美的中心典范之一是(年轻、漂亮、皮肤苍白)女性身体,它具有性吸引力并承诺满足生理欲望。对所谓中性理论中性别倾向以及其种族化含义的批评,是早期女性主义对美学的修订之一。这些理论努力与晚二十世纪流传的美的规范社会批评融为一体。此外,有一段时间,美在艺术界也被边缘化(Danto 2003)。结果,美逐渐失宠,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找不到有关这一主题的原创作品发表。

自 1990 年左右开始,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自上个千年之交以来,美学在哲学家、艺术家、评论家和文化理论家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其中包括女性主义者(Brand 2000, 2013; Higgins, Maira, and Sikka 2017)。虽然一些研究继续考虑艺术和自然美的一般特征,但其中很多关注于人体外貌的规范,以及根据种族、残疾、年龄、历史和不同性别形态的“违反”“标准”规范。这些标准不仅统治着艺术描绘,也影响着现实中的人如何塑造和改变自己的身体以符合当前的吸引力标准(Devereaux 2013; Wegenstein 2012)。女性主义者和批判性种族理论家特别关注多样性,对一般规范持怀疑态度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伤害。然而与此同时,女性主义者也认识到快乐的吸引力和美在生活和艺术中的重要性。为了避免普遍主义的教条,珍妮特·沃尔夫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性”的美学,认识到美的规范根植于社区,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但并不放弃美的价值(Wolff 2006)。

在寻求通过引用种族、土著人民和次级文化来解构美的概念的调查中,人们发现了对美的危险和愉悦潜力的相似认知(例如 Brand 2000, 2013 和 Felski 2006)。这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努力;艺术家是美的重新认可中的主要参与者,这种美呈现出多种形式,与人类提供的形式一样多。这项工作的结果不是将美重新放回其抽象的基座上,而是在享受其愉悦的同时警惕其危险。正如 Monique Roelofs 所观察到的那样,“美作为审美价值的承载者、经验维度和文化批评范畴的威胁和承诺取决于我们如何使其关系功能失位”(Roelofs 2013: 73)。美的功能包括广告的诱惑,这是一种强化和操纵女性理想的普遍社会现象,因此也代表了女性主义审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Michna 2016; Widdows 2019)。此外,不断发展的身体美学领域越来越关注身体、自我关怀以及影响男性和女性的美的性别理想(Hyvönen 2020),以及舞蹈中的表演身体(Banes 1998; Bresnahan, Katan-Schmid 和 Houston 2020)和竞技体育中的表演身体(Morgan 和 Edgars 2021)。

女性主义实践与艺术概念

女性主义对过去审美实践的分析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女性主义艺术的产生,而后者反过来又对艺术界的氛围产生了巨大的改变。20 世纪艺术界所经历的变革,尤其是在视觉艺术领域,经常成为分析传统哲学讨论的主题,涉及到对定义艺术的可能性(Danto 1981; Davies 1991; Carroll 2000)。定义艺术的一个挑战源自于当代艺术家经常创作的意图,即质疑、颠覆或拒绝定义过去艺术的价值观。达达主义和波普艺术在 20 世纪早中期的奢华常常成为哲学探讨的目标,试图发现那些几乎没有可察觉的共同特征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共通之处。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学类别一直是女性主义学者关注的焦点,因为其伴随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女性的创造努力,或者积极阻止她们尝试实践某些流派。然而,美学价值观的消解早在女性主义者于 20 世纪 70 年代进入艺术界之前就已经发生。尽管上个世纪的许多艺术作品中充满了艺术概念和目的的巨大变化,但在绘画、雕塑和音乐等艺术领域从业者中,女性从业者的数量仍然很少。因此,尽管美学对于女性艺术影响具有历史重要性,但显然并非是她们被排除在艺术世界之外的持续原因。当代分析哲学家经常讨论的反艺术和前卫运动与古典音乐或文艺复兴雕塑一样男性主导。此外,围绕艺术“天才”的价值观仍然如此强烈。因此,女性主义艺术实践始于积极主义运动(例如纽约的 Guerrilla Girls),旨在确保女性在艺术世界中获得更多的能见度和认可(Guerrilla Girls 2020)。女性主义艺术家不仅要求人们认真对待她们的作品,还对导致她们被排除在文化强大中心背后的传统思维进行了批判。

女性主义艺术本身也提供了许多例子,颠覆了旧有的美术模式,但又增加了区别于早期偶像破坏运动的意义层面。由于审美传统的主要概念具有性别意义,女性主义挑战通常系统地解构了上述审美和艺术价值概念。女性主义艺术已经加入并有时引领了艺术界内的运动,令人困惑、震惊、冒犯和激怒,几乎颠覆了早期时代的所有审美价值。正如艺术评论家露西·利帕德所说,“女性主义质疑了我们所知的艺术的所有概念”(Lippard 1995: 172)。女性主义艺术家挑战了艺术的主要价值是审美的观念,挑战了艺术是供沉思而非使用的观念,挑战了艺术理想上是单一创作者的视野,挑战了应将其解释为具有自主价值的对象(Devereaux 1998)。女性主义本身因其最初关注白人西方妇女社会处境而受到内部批评,在女性主义圈子中这是一个熟悉的批评,在审美辩论中也有所体现。到了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来自不同种族和国家背景的女性主义和后女性主义艺术家的活力使当今当代艺术界中女性的存在变得强大而引人注目(Deepwell 2020)。对身份和代理权的自我参照性探索——通常通过表演艺术——由色人妇女如阿德里安·派珀(也是一位哲学家)(Piper 1996)以及女同性恋和跨性别艺术家领导,她们的作品催生了酷儿女性主义艺术史(Jones and Silver 2015)。

在许多当代艺术讨论中,“女性主义”是一个标签,用于描述在 60 年代后期至 1980 年左右的第二波女权主义活跃阶段产生的作品。现在使用“后女性主义”这个术语来描述后续一代艺术家,他们追求早期时期的一些想法和兴趣。这些术语远非精确,今天有许多艺术家仍然自认为是“女性主义者”。也许有一个更大的群体并不特别关注标签,但他们的作品在性别和性取向方面如此具有挑衅性,以至于成为女性主义解读的焦点。(辛迪·谢尔曼的摄影艺术就是一个例子。)

女性主义艺术家们在政治上分享了对女性历史社会地位的认识,以及艺术实践如何持续维持这种地位下降的意识,这就是为什么美学史可以阐明她们的作品。更具政治意识的艺术家,尤其是参与了 20 世纪 70 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的人,经常将她们的艺术转向解放女性脱离男性主导文化的压迫的目标。(这类作品的例子包括苏珊·莱西(Suzanne Lacy)和莱斯利·莱博维茨(Leslie Leibowitz)的洛杉矶反强奸表演项目《悲痛与愤怒》(1977 年),以及《女人之家》(1972 年),由 24 位艺术家合作创作。)女性主义艺术家开始为艺术呈现开放以前禁忌的主题,如月经和分娩,并开始广泛运用女性身体形象在她们的作品中。所有这些举动都引起了争议,包括在女性主义社区内部。例如,当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创作她的大型合作装置《晚宴》时,她因在代表历史和传说中的三十九位著名女性的餐桌摆设中主题性地使用阴道意象而受到赞扬和批评(芝加哥和卢西·史密斯(Lucie-Smith)1999 年)。批评者反对她将女性本质化并将她们简化为生殖器官;赞美者则赞扬她的冒犯性胆量。自那时以来,对女性身体及其周期的艺术描绘数量的增加使这些主题变得不再禁忌和冒犯,尽管它们仍然具有挑衅性,有时令人不安。早在他为《国家》杂志撰写女性主义评论的早期,亚瑟·丹托(Arthur Danto)就将女性主义艺术家的作品描述为“扰人的”(阿尔吉洛(Argüello)2017 年;布兰德·韦瑟(Brand Weiser)2021 年)。

后女性主义艺术家,如 Kiki Smith 和 Jenny Saville,继承了前辈的努力,探索身体、性别和性别认同。后女性主义艺术,通常在理论上高度严肃,也倾向于在风格上充满趣味和拙劣模仿,比如 Vanessa Beecroft 的作品。它往往不像早期女权主义者的艺术那样明显政治化。受后现代思考的影响,后女性主义艺术认为性别、性取向和身体本身是文化的产物,是可塑的和表演性的,从而迷惑和破坏了稳定身份的概念。这种艺术可以被视为相对于早期女权主义的社会议程更加个人主义,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种艺术也更加关注女性之间的差异。这些对女性身体的呈现往往引起人们对其在文化中的地位的关注:不仅是有性别标记的身体,还有被种族和文化差异标记的身体。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古巴裔美国艺术家 Ana Mendieta 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利用自己的身体形成轮廓和形状。所有这些活动在理论上充满活力,通常受到哲学的推动。与此同时,应强调符合被标记为“女权主义”的艺术种类是多样且异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氛围的变化,艺术家及其具有远见的批评的干预也相应地发生变化。21 世纪关于女性主义艺术的理论现在包括承认许多形式的全球女性主义,并增加了处理战争和政治议题的女性主义内容的频率。Robinson 和 Buszek 提供了一个更新的“女性主义艺术”定义,它不是对一种艺术类型的简单分类,而是指示了女性主义政治和艺术创作领域相交汇的空间。

艺术与哲学中的身体

可能在当今的女性主义艺术和哲学中,没有比“身体”更受关注的话题了。这种兴趣代表了对传统的心灵-身体二元论、性形态在性别和自我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将女性与物质和身体联系起来的持续探索和批判。所有这些主题将性别分析与哲学概念的历史联系起来,无论是在西方(这篇文章大部分强调的是西方)还是在东方传统中(Man 2000, 2015, 2016)。对身体的艺术和理论探索都可以被视为女性主义美学的互补要素。这个话题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包括美学规范与伦理判断的相互关联;关于与“正常”概念不同的身体的美学标准和含义;以及身体感官在美学欣赏中的参与(Irvin 2016)。

首先谈到上述最后一个话题:艺术家和哲学家都重新评估了被塑造成艺术品的感官和正统材料。正如我们在考虑品味哲学和美学观念形成时所看到的,字面上的品味从未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美学”感官,其乐趣和理解方式过于身体化和感性,无法符合资格。根据传统理论,视觉和听觉是真正的美学感官。这一判断现在受到质疑,因为感官本身正在重新评估(Howes 1991)。早期有关感官体验可能性别化的猜测是由理论家如伊里加雷和西苏斯提出的,许多艺术家间接地通过使用食物作为其作品的媒介来探讨这个问题(Korsmeyer 2004,第 4-5 章)。实际食物的存在——与静物画的描绘相反——在艺术装置中挑战了传统美学理想的多个方面。它挑战了艺术具有持久价值的想法,因为它实际上会腐烂。虽然这种艺术是用来观看的,但它通过感官交织地刺激了味觉和嗅觉。但它经常这样做,而没有实际进食提供的好处,因为用食物制作的艺术品本身并不一定是一顿饭。事实上,这种艺术作品通常不是为了取悦味觉,而是通过唤起感性想象中的恶心来交易。 (例如,Janine Antoni 用猪油和巧克力制作了大型雕塑,使用她的嘴、牙齿和舌头作为雕刻工具。尽管这项工作几乎不吸引味觉,但它同时唤起了一种身体反应,同时邀请人们思考将视觉和听觉这种远距离感官置于触觉、嗅觉和味觉这些身体感官之上的尊贵感官等级制度。)

今天许多艺术家正在使用可以食用的食物,邀请公众参与与他们的作品的关系(Smith 2013)。女性艺术家使用食物的方式尤为重要,鉴于传统上将女性与身体、喂养和培育、以及瞬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这些古老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秩序中的表现形式都存在于当今的艺术场景中,比如卡拉·沃克(Kara Walker)2014 年的作品《一种微妙》(A Subtlety),这是一个由糖和糖浆制成的巨大雕塑,探讨了色情主义、种族和美国奴隶制度的遗产(Davidson 2016)。这些创作的存在在当今艺术界引起了专业人士和公众对于艺术如何被定义和构想的困惑。没有特定的女性主义“定义”艺术,但有许多女性主义者和后女性主义者将他们的创造力转向了许多用途:探索性别和性取向,批评过去审美标准所强加的艺术和美的传统。

女性主义研究者一直是这一运动的重要贡献者之一(Lintott 2003; Lorde 2007; Grosz 2008; Lintott and Irvin 2016), 在戏剧性对比传统观念的审美“距离”是真正理解艺术所需的。情欲、性欲和身体感觉在艺术和审美话语中越来越成为核心元素。

女性美的规范和女性形象在艺术中的表现对女性主义艺术家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体创作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Brand 2000, 2013; Steiner 2001; Banes 1998)。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利用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身体,突显了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认知,即女性身体并不存在,只有受其历史情境、地理位置、社会地位、种族差异标记的身体(Hobson 2005; Tate 2009; Roelofs et al 2009; Taylor 2016)。文本、图像和表演中探索了广泛的身份和欲望,包括性别形态——跨性别、女性、男性、间性。重新评价具有能力和残疾的身体是审美调查对政治影响的另一种方式(Silvers 2000; Millett-Gallant 2010; Siebers 2010)。艺术家身体的最引人注目的使用出现在相对较新的表演艺术流派中,女性主义者一直是先驱。

大量的表演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争议,部分原因是艺术家展示身体的方式不仅挑战了女性美的规范,而且故意恶心甚至边缘色情。艺术传统长期以来习惯于展示女性裸体的吸引姿势。一个通过以与传统相反的方式操纵自己的身体的表演艺术家,直接向观众提出了对这些价值观的直接且情感上困难的挑战。卡伦·芬利(Karen Finley)是一个著名案例,她通过涂抹类似血液和粪便的食物来引起人们对妇女性剥削的关注。这是一种特别政治化的恶心使用——一种在早期明确排除在美学唤起之外的情感,但已成为当代艺术理解和欣赏的主要特征(Korsmeyer 2011)。然而,最初引起恶心的事物可能会失去其耻辱感,身体的展示也被用来诱导接受。对最初看起来像是毁容的事物以美学开放心态看待,可以拓宽我们的感知和社会视野(Irvin 2017; Protasi 2017)。艺术家们为社会对性别流动性的想象力变化做出了贡献。虽然过去性别化身体的概念似乎是由自然决定的,但跨性别和非二元性艺术家是那些挑战出生时形态必须决定一个人一生道路的想法的人之一(Mostovoy in Brand Weiser 2018; Vaid-Menon 2020)。

女性主义对具身和故意引起恶心作为审美反应至少具有两种政治和哲学意义。首先,它们颠倒了为个人外表设定限制性规范的女性理想。这可以通过幽默、大胆、悲伤、侵略性、随意等方式来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作品。有许多方式可以挑战传统审美价值对女性身体的期望,产生令人不安的情感效果,使观众质疑这些价值及其全面性。此外,引起恶心通常发生在艺术家从考虑身体外表转向其温暖、黑暗、黏腻的内部,那里隐藏着不可言说的物质。故意培养那些不美丽但却是极端物质的东西,是呈现以前被禁忌的身体方面的契机:月经血、排泄物、内脏器官。女性艺术家并不是唯一探索艺术中内在性和物质性的人。然而,由于将粗俗物质与“女性”(现在是可怕的女性,而不是伯克美学原则中高度社会化的女性)传统上联系在一起,当女性艺术家探索这类主题时,她们不可避免地会提到可敬的概念框架。这是女性主义调查的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领域:包括未开化自然元素和存在的粗俗物质的古老女性范畴。这些对象的女性主义用途玩弄着自然与文化、恐怖与崇高、死亡与生命的神话。然而,与其将这些主题保留在神秘但干净的神话领域,呈现内脏、血液,有时甚至是文字的方式,将观众与艺术家本人的特定而令人不安的存在形式对抗。事实上,这种理论超越了艺术,进入了对生活现实的关注,对于诸如分娩等内在女性事件,一些理论家发现其中蕴含着崇高的元素(Lintott 2011)。

法国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吕斯·伊里加雷(Luce Irigaray)的挑衅性思想为许多寻求在作品中呈现“性别化”视角而不借鉴父权传统的女性主义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因为根据伊里加雷的说法,后者总是掩盖了“女性”的表达。身体及其形态对伊里加雷的哲学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她坚持认为性别存在贯穿一个人的存在,而在书写或以标准熟悉的习语和句法说话时假装摆脱自己的性别会导致女性消失在主导父权秩序的男性/中性话语中。正如她在其中一篇广泛阅读的文章标题中所说,“任何主体理论总是被男性占有”(Irigaray 1974 [1985: 133])。伊里加雷的一个项目是唤起可以用自己的术语代表的女性主体性,而不仅仅是象征秩序中的缺席。尽管她的哲学复杂而有时难以捉摸,但她富有启发性的思想为许多女性主义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布拉查·埃廷格(Bracha Ettinger)的精神分析工作涉及主体性和性别意识,在她的著作和视觉艺术中同样得到了发展,实际上可以被视为理论和美学产物(Ettinger 2006; Pollock 2008)。

女性主义解释理论包括既竞争又互补的方法,它们代表了当代哲学中广义上存在的一些相同的竞争关系。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改编在表演、文学、电影和视觉艺术的解释中尤为突出。一些女性主义者采用了雅克·拉康的话语,他的象征秩序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理解文化形式中潜藏的父权力量(Copjec 2002)。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分析了“排斥”的艺术体验,认为这是自我的威胁,源自于自我解体和重新吸收到母体中的诱惑和恐惧,对于理解恶心的美学唤起和恐怖的强烈性别元素尤为挑衅(Kristeva 1982; Creed 1993, Ortega 2019a)。女性主义者对“排斥”的运用远非仅仅是将理论应用于美学,而是探索和拓展了这一概念,以便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和政治关系的构建(Chanter 2008)。

精神分析理论在美学中的运用标志着一个重要的争议领域,这在学科上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哲学家,特别是分析和后分析传统的哲学家,拒绝这些方法所需的假设,认为它们在经验上毫无根据且在理论上无用。他们认为,对个别作品进行经验主义、特定分析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可以阐明性别在艺术中所体现的立场(Freeland 1998a, 1998b; Carroll 1995)。因此,对解释理论的分歧既代表了哲学本身内部的分歧,也代表了跨学科学术研究中的分歧。关于理解艺术意义和文化力量的适当工具的争论应该彻底消除任何“女性主义美学”描述为一套统一观念的想法。

美学与日常生活

正如前面的讨论所表明的,人们可以在女性主义哲学中找到一些思想途径,将探究的方向从艺术世界转向生活经验中的审美特征。艺术和审美特质显然不仅仅是理论对象;它们是具有相当权威的文化产品,能够构建和延续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因此,女性主义美学包含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解释理论被引导到特定的文化作品上。这些观点旨在阐明在流行艺术形式(如文学和电影)中描绘的社会制度变化,揭示政治女性主义运动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上产生的广泛影响(S.T. Ross 2016)。审美规范不仅限于艺术,而是延伸到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包括服饰、个人装饰和举止。例如,对于穆斯林妇女选择在历史上没有成为传统的国家中戴头巾的情况,被视为审美不协调具有政治共鸣(Sheth 2009, 2019)。女性主义观点延伸到生活经验的审美框架及其施加的微妙力量(Archer and Ware 2018)。

转向关注身体及其外表,以及家庭环境,已经促成了一个被宽泛标记为“日常美学”的领域。关于日常美学的学术研究包括对手工艺实践的审视,这些实践通常在家中进行,许多女性在那里继续工作,并且对不区分“美术”和“手工艺”的艺术传统进行了研究,比如亚洲的文化传统(Saito 2007, 2017; Mandoki 2007; Leddy 2012; Light and Smith 2004)。烹饪、进食、摆放家具和书架、园艺——所有这些日常活动都具有美学特征(关于园艺请参见 S. Ross 1998; Miller 1993)。这些活动并非总是令人振奋或愉快,但关注它们的感官特征,它们对一天、一周或一年的节奏施加的影响,以及它们在生活模式中的位置,将美学关注扩散到了相对新颖但在经验中广泛熟悉的领域。

女性主义分析既有助于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例如,有越来越多的哲学作品探讨食物和饮食等问题,这些话题在这一领域中以前几乎没有任何地位(Korsmeyer 1999)。这一新课题有几个发展源头,包括女性主义,因为它可以被视为一个学术领域,受到了哲学中主导概念框架的批判性质疑的滋养,其中包括那些忽视与生活的实际和物理现实相关的问题。

关于女性和性别问题在日常美学中的特殊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对以前哲学中缺席的主题的关注的兴起:怀孕和母性——这些主题也在当代女性主义和后女性主义艺术中得到探讨,如上所述(Lintott 和 Sander-Staudt 2011)。这里的身体美学探讨了母体,怀孕期间的变化,分娩和哺乳,以及育儿的日常需求,女性主义者在其中探索了美丽、崇高、新奇和令人不安、令人安慰和宁静——正如在每天遇到的事件和活动中所体现的那样。这里的研究领域不是这些主题在艺术或文学中的描绘,或者它们在戏剧或电影中的戏剧化,而是生活经验本身的美学。抚养孩子具有不可避免的感官特性,提供了自己的美学维度,有时对他人来说令人反感或令人恶心的东西成为母亲与孩子关系的一部分(Irvin 2011)。关注感觉的亲密性和对自己身体的展示有助于将美学中的理论化从艺术世界转移到日常实践中,理论也相应地得到了拓展。传统的哲学范畴在女性主义视角继续探索美学维度的过程中被修改和调整。

结论

女性主义美学”范畴下的主题涵盖哲学、历史、批评学科和艺术实践。在所有这些领域中,都已经发展了关于感知、欣赏和解释的理论。虽然这种思考大部分始于对哲学传统及其提供的概念框架的审视,但女性主义视角也在许多方向上拓展了领域,以至于 21 世纪的理论化已经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探讨性别分析的批评视角中走向了不同的方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兴趣从明显政治和战略分析社会和文化中的女性的扩散,转向探索性别可以呈现的各种形式,这种转变也区分了从女性主义到后女性主义的过渡的方面。对于多元身份问题的更广泛关注,特别是对种族色彩差异的关注,既表征了女性主义理论,也表征了当今的美学。因此,女性主义工作越来越不太可能仅关注女性作为一个专题,而是考虑其他身份模式。女性主义者在自己的探索中运用了不同类型的哲学,阐述和完善它们,并且最重要的是,制定了独立于任何特定理论忠诚度的观念。过去五十年来女性主义视角在美学和艺术哲学中的变化重点在于哲学、艺术理论、批评和评论以及艺术家自身的实践中,这证明了哲学和文化生产手牵手前行的程度,这是美学领域本身的一个持久特征。

Bibliography

  • Al-Saji, Alia, 2019. “Glued to the Image: A Critical Phenomenology of Racialization through Works of Art,”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77(4): 475–88.

  • Archer, Alfred and Lauren Ware, 2018. “Beyond the Call of Beauty: Everyday Aesthetic Demands under Patriarchy,” The Monist, 101(1): 114–27.

  • Argüello, Gemma, 2017. “A Philosophy of Disturbatory Feminist Art,” Aesthetic Investigations, 2(1): 94–103.

  • Armstrong, Carol and Catherine de Zegher (eds.), 2006. Women Artists at the Millenniu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Armstrong, Meg, 1996. “‘The Effects of Blackness’: Gender, Race, and the Sublime in Aesthetic Theories of Burke and Kant,”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54: 213–36.

  • Banes, Sally, 1998. Dancing Women: Female Bodies on Stage, London: Routledge.

  • Battersby, Christine, 1989. Gender and Genius: Towards a Feminist Aesthe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1998. The Phenomenal Woman: Feminist Metaphysics and the Patterns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 –––, 2007. The Sublime, Terror and Human Difference, London: Routledge.

  • Beauvoir, Simone de, 1949/2011. The Second Sex, Constance Borde and Sheila Malovany-Chevallier (tra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Bindman, David, 2002. Ape to Apollo: Aesthetics and the Idea of Race in the 18th Centur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Brand, Peg Zeglin (ed.), 2000. Beauty Matter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13. Beauty Unlimit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Brand [Weiser], Peg, 2018. “How Beauty Matters,” Aesthetics: A Reader in Philosophy of the Arts, 4th edition, David Goldblatt, Lee B. Brown, and Stephanie Patridge (eds.), New York: Routledge, 94–97.

  • –––, 2021. “Feminist Criticism: On Disturbatory Art and Beauty,” A Companon to Arthur C. Danto, Lydia Goehr and Jonathan Gilmore (ed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Brand, Peg and Mary Devereaux (eds.), 2003. Women, Art, and Aesthetics, special issue of Hypatia, 18(4).

  • Brand, Peg and Paula Granger, 2011. “The Aesthetics of Childbirth,” Philosophical Inquiries into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Mothering: Maternal Subjects, Sheila Lintott and Maureen Sander-Staudt (eds.), New York: Routledge, 215–36.

  • Brand, Peggy Zeglin and Carolyn Korsmeyer (eds.), 1995. Feminism and Tradition in Aesthetics,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Bresnahan, Aili, Einav Katan-Schmid, and Sara Houston, 2020. “Dance as Embodied Ethics,”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erformance Philosophy, Abingdon: Routledge.

  • Burke, Edmund, 1757/1968. 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ed. James T. Boulton.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Butler, Judith, 1993. 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New York: Routledge.

  • –––,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 Campbell, Sue, 1997. Interpreting the Personal: Express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Feeling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Carroll, Noël, 1995. “The Image of Women in Film: A Defense of a Paradigm,” Feminism and Tradition in Aesthetics, Peggy Zeglin Brand and Carolyn Korsmeyer (eds.),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371–391.

  • –––, 2000. Theories of Art Today,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 Chadwick, Whitney, 1990. Women, Art, and Societ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 Chanter, Tina, 2008. The Picture of Abjection: Film, Fetish, and the Nature of Differenc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Chicago, Judy and Edward Lucie-Smith, 1999. Women and Art: Contested Territory, New York: Watson-Guptill.

  • Citron, Marcia J., 1993. Gender and the Musical Can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ixous, Hélène, 1975/1981. “The Laugh of the Medusa,” trans. Keith Cohen and Paula Cohen. New French Feminisms, Elaine Marks and Isabelle de Courivron (eds.), New York: Schocken.

  • Copjec, Joan, 2002. Imagine There’s No Woman: Ethics and Sublim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Creed, Barbara, 1993. The Monstrous Feminine: Film, Feminism, Psycho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 Cunliffe, Zoë, 2019. “Feminist Philosophy of Film,”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Film and Motion Pictures, Noël Carroll, L. Di Summa, and S. Loht (eds.), Cham: Palgrave Macmillan, 653–75.

  • Danto, Arthur, 1981,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A Philosophy of Ar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The Abuse of Beauty: Aesthetics and the Concept of Art, Chicago: Open Court.

  • Davidson, Maria del Guadalupe, 2020. “Black Silhouettes on White Walls: Kara Walker’s Magic Lantern,” Body Aesthetics, Sherri Irvin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36.

  • Davies, Stephen, 1991. Definitions of Art,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Deepwell, Katy, 2020. “Art Criticism and the State of Feminist Art Criticism,” Arts, 9(1): 1–50.

  • Devereaux, Mary, 2003. “Feminist Aesthetic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esthetics, Jerrold Levinson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47–666.

  • –––, 1998. “Autonomy and its Feminist Critics,” Encyclopedia of Aesthetics (Volume 1), Michael Kelly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9–182.

  • –––, 2013. “Is Medical Aesthetics Really Medical?” Beauty Unlimited, Peg Zeglin Brand,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75–91.

  • Doane, Mary Ann, 1991. Femmes Fatales: Feminism, Film Theory,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Routledge.

  • Duran, Jane, 2007. Woman,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Hampshire UK: Ashgate Publishing.

  • Eaton, Anne, 2005. “Feminist Aesthetics and Criticism,”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nd edition, London: Macmillan.

  • –––, 2007. “A Sensible Anti-Porn Feminism,” Ethics, 117(4): 674–715.

  • –––, 2008. “Feminist Philosophy of Art,” Philosophy Compass, 3(4); first online 29 September 2008. doi:10.1111/j.1747-9991.2008.00154.x

  • –––, 2009. “Feminist Standpoint Aesthetics,”A Companion to Aesthetics, S. Davies et al. (eds.),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 –––, 2012. “What’s Wrong with the (Female) Nude?” Art and Pornography: Philosophical Essays, Jerrold Levinson and Hans Maes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7. “Feminist Pornography,” Beyond Speech: Pornography and Analytic Feminist Philosophy, Mari Mikkola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8. “A Lady on the Street but a Freak in the Bed: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rotic Art and Pornography,”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58(4): 469–88.

  • Ecker, Gisela (ed.), 1986. Feminist Aesthetics, Harriet Anderson (trans.), Boston: Beacon Press.

  • Edwards, Mary, 2016. “Aesthetics and the Feminine Conference Report,” Aesthetics and Gender (Special Issue of The Pol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206–212.

  • Ettinger, Bracha, 2006. The Matrixial Borderspace, St. Paul, M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Felski, Rita, 1989. Beyond Feminist Aesthetics: Feminist Literatur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8. “Critique of Feminist Aesthetics,” Encyclopedia of Aesthetics (Volume 2), Michael Kelly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0–72.

  • ––– (ed.), 2006. The Feminine and the Beautiful, special issue of Feminist Theory, 7(2).

  • Florence, Penny and Nicola Foster (eds.), 2000. Differential Aesthetics: Art Practices, Philosophy, and Feminist Understandings, Aldershot, UK: Ashgate.

  • Freeland, Cynthia, 2001. But Is It Art? An Introduction to Art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8a. “Film Theory,” A Companion to Feminist Philosophy, Malden, MA: Blackwell, 353–360.

  • –––, 1998b. The Naked and the Undead, New York: Westview.

  • Freeman, Barbara Claire, 1995. The Feminine Sublime: Gender and Excess in Women’s Fic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1998. “Feminine Sublime,”Encyclopedia of Aesthetics (Volume 4), Michael Kelly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31–34.

  • Gatens, Moira, 1991. Feminism and Philosophy: Perspectives on Difference and Equalit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Grosz, Elizabeth, 1994.Volatile Bodies: Toward a Corporeal Feminis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2008. Chaos, Territory, Art: Deleuze and the Framing of the Eart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Guerrilla Girls, 2020. Guerrilla Girls: The Art of Behaving Badly, New York: Chronicle Books.

  • Heartney, Eleanor, 2013. “Worldwide Women,” Beauty Unlimited, Peg Zeglin Brand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26–34.

  • Hein, Hilde, 2010. “Looking at Museums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Gender, Sexuality, and Museums, Amy K. Levin (ed.), London: Routledge.

  • –––, 2011. “The Responsibility of Representation: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useum Ethics: Redefining Ethics for the Twenty-First-Century Museum, Janet Marstine (ed.), London: Routledge.

  • –––, 2014. Museums and Public Art: A Feminist Vis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Bookstore.

  • Hein, Hilde and Carolyn Korsmeyer (eds.), 1993. Aesthetics in Feminist Perspectiv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Higgins, Kathleen M., Shakti Maira, and Sonia Sikka, 2017. Artistic Visions and the Promise of Beauty: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Cham: Springer Nature.

  • Hobson, Janell, 2005. Venus in the Dark: Blackness and Beauty in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 hooks, bell, 1992. “The Oppositional Gaze,” Black Looks, Boston: South End Press, 1992.

  • –––, 1995. “Facing Difference: The Black Female Body,” Art on My Mind: Visual Politics, New York: New Press.

  • Howes, David (ed.), 1991. The Varieties of Sensory Experienc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Hyvönen, Henri, 2020. “Care of the Self, Somaesthetics, and Men Affected by Eating Disorders: Rethinking the Focus on Men’s Beauty Ideals,” Journal of Somaesthetics, 6(2): 64–81.

  • Irigaray, Luce, 1974 [1985]. Speculum of the Other Woman, Gillian C. Gill (tran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Irvin, Sherri, 2016. Body Aesthe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Motherhood and the Workings of Disgust,” Philosophical Inquiries into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Mothering, Sheila Lintott and Maureen Sander-Staudt (eds.), New York: Routledge, 79–91.

  • –––, 2017. “Resisting Body Oppression: An Aesthetic Approach,” Feminist Philosophy Quarterly, 3(4): 1–25.

  • James, Robin, 2010. The Conjectural Body: Gender, Ra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Music, Totowa NJ: Lexington Books.

  • Jones, Amelia and Erin Silver (eds.), 2015. Otherwise: Imagining Queer Feminist Art Histories,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Kania, Andrew, 2012. “Concepts of Pornography: Aesthetics, Feminism, and Methodology,” in Hans Maes and Jerrold Levinson (eds.) Art and Porn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4–276.

  • Kant, Immanuel, 1798 [1978]. Anthropology from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Victor Lyle Dowdell (trans.),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 –––, 1790 [1987]. Critique of Judgment, Werner Pluhar (trans.), Indianapolis: Hackett.

  • Kaplan, E. Ann, 1990. Psychoanalysis and Cinema, New York: Routledge.

  • Klinger, Cornelia, 1998. “Aesthetics,” A Companion to Feminist Philosophy, Alison M. Jaggar and Iris Marion Young (eds.), Malden, MA: Blackwell, 343–352.

  • –––, 1997. “The Concepts of the Sublime and the Beautiful in Kant and Lyotard,” Feminist Interpretations of Immanuel Kant, Robin May Schott (ed.),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1–211.

  • Kneller, Jane, 1993. “Discipline and Silence: Women and Imagination in Kant’s Theory of Taste,” Aesthetics in Feminist Perspective, Hilde Hein and Carolyn Korsmeyer (ed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Korsmeyer, Carolyn, 2004. Gender and Aesthetic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 –––, 1998. “Perceptions, Pleasures, Arts: Considering Aesthetics,” Philosophy in a Feminist Voice: Critiques and Reconstructions, Janet Kourany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45–72.

  • –––, 1999. Making Sense of Taste: Food and Philosoph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Savoring Disgust: The Foul and the Fair in Aesthe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risteller, Paul Osker, 1951–52. “The Modern System of the Arts: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Parts I and II),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12, 496–527; 113, 17–46; reprinted in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Peter Kivy (ed.),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1992.

  • Kristeva, Julia, 1982. The 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 Leon S. Roudiez (tra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 1984.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Margaret Waller (tran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Lauter, Estella, 1993. “Re-enfranchising Art: Feminist Interventions in the Theory of Art,” Aesthetics in Feminist Perspective, Hilde Hein and Carolyn Korsmeyer (ed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1–34.

  • Leddy, Thomas, 2012. The Extraordinary in the Ordinary: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roadview.

  • Light, Andrew and Jonathan Smith (eds.), 2004.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Lintott, Sheila, 2003. “Sublime Hunger: A Consideration of Eating Disorders Beyond Beauty,” Hypatia, 18(4): 65–86.

  • –––, 2011. “The Sublimity of Gestating and Giving Birth: Toward a Feminist Conception of the Sublime,” Philosophical Inquiries into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Mothering, Sheila Lintott and Maureen Sander-Staudt (eds.), New York: Routledge, 237–49.

  • Lintott, Sheila and Sherri Irvin, 2016. “Sex Objects and Sexy Subjects: A Feminist Reclamation of Sexiness,” in Body Aesthetics, Sherri Irvin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5–86.

  • Lintott, Sheila and Maureen Sander-Staudt (eds.), 2011. Philosophical Inquiries into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Mothering, New York: Routledge.

  • Liss, Andrea, 2009. Feminist Art and the Maternal,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Lippard, Lucy, 1995. The Pink Glass Swan: Selected Essays on Feminist Art, New York: The New York Press.

  • Lorde, Audre, 1984/2007. Sister Outsider: Essays and Speeches, New York: Crossing Press.

  • Maes, Hans and Jerrold Levinson (eds.), (2012). Art and Porn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cClary, Susan, 1991. Feminine Endings: Music, Gender, and Sexuality,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Man, Eva Kit Wah, 2000. “Female Bodily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Feminine Ideals of Beauty in China,” Beauty Matters, Peg Zeglin Brand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69–196.

  • –––, 2016. Bodies in China: Philosophy, Aesthetics, Gender, and Politic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 –––, 2015. Issues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Aesthetics in Chinese Context, Dordrecht: Springer.

  • Mandoki, Katya, 2007. Everyday Aesthetics, Aldershot: Ashgate.

  • Mann, Bonnie, 2006. Women’s Liberation and the Sublime: Feminism, Postmodernism, Environ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ttick, Paul Jr. (ed.), 1993. Eighteenth-Century Aesthetic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rt, Ox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eagher, Michelle, 2011. “Telling Stories about Feminist Art,” Feminist Theory, 12: 297–316.

  • Michna, Natalia Anna, 2016. “‘You’ve come a long way baby:’ The Evolution of Feminine Identity Models on the Example of Contemporary Language of Advertising,” Aesthetics and Gender (Special Issue of The Pol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99–117.

  • Miller, Mara, 1993. The Garden as an Ar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Millett-Gallant, Ann, 2010. The Disabled Body in Contemporary Art,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Morgan, William and Andrew Edgars (eds.), 2021. Somaesthetics and Sport, Leiden: Brill.

  • Mulvey, Laura, 2019. Afterimages: On Cinema, Women, and Changing Times, London: Reaktion Books.

  • –––, 1996. Fetishism and Curiosit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1989. 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s, London: Macmillan, 1989.

  • Nead, Lynda, 1992. The Female Nude: Art, Obscenity and Sexuality, London: Routledge.

  • Nochlin, Linda, 1971 [1988]. “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 in L. Nochlin, Women, Art, and Power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original publication in ARTnews, January, 1971.

  • Olkowski, Dorothea, 1999. Gilles Deleuze and the Ruin of Representa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Ortega, Mariana, 2019a. “The Incandescence of Photography: On Abjection, Fulgaration, and the Corpse,” philoSOPHIA, 9(2): 68–87.

  • –––, 2019b. “Spectral Perception and Ghostly Subjectivity at the Colonial Gender/Race/Sex Nexus,”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77(4): 401–09.

  • Ortega, Mariana and Andrea Pitts and José Medina (eds.) 2020. Theories of the Flesh: Latinx and Latin American Feminisms, Transformation and Resist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arker, Rozsika and Griselda Pollock, 1981. Old Mistresses: Women, Art and Ideolog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 Piper, Adrian, 1996. Out of Order, Out of Sight: Selected Writings in Meta-Art and Art Criticism 1967–1992 (two volum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Pollock, Griselda, 2008. Encounters in the Virtual Feminist Museum: Time, Space and the Archive, London: Routledge.

  • –––, 1988. Vision and Difference: Femininity, Feminism and the Histories of Art, London: Routledge.

  • Protasi, Sara, 2017. “The Perfect Bikini Body: Can We All Really Have It? Loving Gaze as an Anti-Oppressive Beauty Ideal,” Thought: A Journal of Philosophy, 6(2): 93–101.

  • Reckitt, Helena (ed.), 2001. Art and Feminism, New York: Phaidon.

  • Reilly, Maura, 2018. Curatorial Activism: Towards an Ethics of Curating,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 Robinson, Hilary and Maria Elena Buszek (eds.), 2019. A Companion to Feminist Art, Malden MA: Wiley Blackwell.

  • Robinson, Terry F., 2018. “Eighteenth-Century Connoisseurship and the Female Body,” Oxford Handbooks Online, first online May 2017.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935338.013.139

  • Roelofs, Monique, 2013. “Beauty’s Relational Labor,” Beauty Unlimited, Peg Zeglin Brand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72–95.

  • –––, 2014. The Cultural Promise of the Aesthetic, Oxford: Bloomsbury.

  • –––, 2005. “Racialization as an Aesthetic Production: What Does the Aesthetic Do for Whiteness and Blackness and Vice Versa?” White on White/Black on Black, George Yancy (ed.),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83–124.

  • Roelofs, Monique (ed.), 2009. Aesthetics and Race: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Special issue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special issue available online.

  • Ross, Sheryl Tuttle, 2016. “(500) Days of Summer: A Postmodern Romantic Comedy.” Aesthetics and Gender (Special Issue of The Pol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155–175.

  • Ross, Stephanie, 1998. What Gardens Me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aito, Yuriko, 2017. Aesthetics of the Famili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Everyday Aesthe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cheman, Naomi, 1993. “Thinking about Quality in Women’s Visual Art,” Engenderings: Constructions of Knowledge, Authority, and Privilege, New York: Routledge.

  • Sheth, Falguni A., 2009. “The Hijab and the Sari: The Strange and the Sexy between Colonialism and Global Capitalism,”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special issue available online.

  • –––, 2019. “The Production of Acceptable Muslim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77(4): 411–22.

  • Shiner, Larry, 2001. The Invention of Art: A Cultural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husterman, Richard, 2021. Ars Erotica: Sex and Somaesthetics in the Classical Arts of Lo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On the Scandal of Taste,” in Paul Mattick Jr. (ed.), Eighteenth-Century Aesthetic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r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6–119.

  • Siebers, Tobin, 2010. Disability Aesthetic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Silverman, Kaja, 1992. Male Subjectivity at the Margins, New York: Routledge.

  • Silvers, Anita, 2000. “From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 Beautiful Things Can Be Made,” Beauty Matters, Peg Zeglin Brand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Smith, Stephanie (ed.), 2013. Feast: Radical Hospitality in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 Smart Museum of Art.

  • Spaid, Sue 2020. The Philosophy of Curatorial Practice: Between Work and World, London: Bloomsbury.

  • Steiner, Wendy, 2001. Venus in Exile: The Rejection of Beauty in Twentieth-Century Ar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 Tate, Shirley Anne, 2009. Black Beauty: Aesthetics, Stylization, Politics, New York: Ashgate.

  • Taylor, Paul, 2016. Black Is Beautiful: A Philosophy of Black Aesthetics, Malden MA: Wiley Blackwell.

  • Tullman, Katherine, 2017. “Experiencing Gendered Seeing,”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5(4): 475–99.

  • Vaid-Menon, Alok, 2020. Beyond the Gender Binary, New York: Penguin Workshop.

  • Wegenstein, Bernadette, 2012. The Cosmetic Gaze: Body Modifi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Widdows, Heather, 2018. Perfect Me: Beauty as an Ethical Ide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Wiseman, Mary Bittner, 1993. “Beautiful Exiles,” Aesthetics in Feminist Perspective, Hilde Hein and Carolyn Korsmeyer (ed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Wolff, Janet, 2006. “Groundless Beauty: Feminism and the Aesthetics of Uncertainty,” Feminist Theory, 7: 143–58.

  • Woodmansee, Martha, 1994. The Author, Art, and the Market: Rereading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Yancy, George, 2016. “White Embodied Gazing, the Black Body as Disgust, and the Aesthetics of Unsuturing,” in Body Aesthetics, Sherri Irvin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3–261.

  • Ziarek, Ewa Plonowska, 2012a. “Aesthetic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Feminist Philosophy,” 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26(2): 385–393.

  • –––, 2012b. On Feminist Aesthe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Modern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aesthet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history of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Copyright © 2021 by Carolyn Korsmeyer <ckors@acsu.buffalo.edu> Peg Brand Weiser <mbweiser@email.arizona.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