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 promises (Allen Habib)

首次发表于 2008 年 10 月 10 日;实质修订于 2022 年 6 月 17 日。

很少有道德判断比承诺应该被遵守更直观明显且更广泛共享的。正是这种固定的地位在我们的直观判断中使得承诺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其他理论家具有特殊的兴趣。

承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在产生信任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协调和合作。正因为如此,承诺和相关现象,如誓言、宣誓、保证、合同、条约和协议等,是正义和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在社会契约传统中,也是政治秩序的一部分。

承诺对伦理理论家来说具有特殊的兴趣,因为它们通常被认为具有道德义务。因此,解释这种承诺义务是如何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对于完整的道德理论来说是必要的。

如果承诺确实产生道德义务,那么它们是一种特殊的形式。与典型的道德义务(例如不伤害的义务)不同,承诺义务并不平等地归属于每个人,而只归属于我们承诺过的人。此外,承诺义务是自愿的;我们不必承诺,但是一旦承诺了,就必须遵守。

而且,承诺义务不仅仅取决于意愿的行为,就像我们可能因故意损坏他人财产而产生的义务一样,而且(至少在初步反思时似乎如此)它们是由意愿的行为立即产生的。当我承诺做某事时,似乎通过这样做我已经创造了履行它的义务。

这个最后的特点使得承诺义务成为伦理理论中的一个特殊难题。我们仅仅通过说出承诺来制造承诺义务的想法,就像咒语一样,显然是神秘的。正如休谟在《论人性》(1739-1740)中尖刻地指出的那样:

我还要观察到,由于每一个新的承诺都对承诺者施加了一种新的道德义务,而这种新的义务是源于他的意愿;这是一种最神秘和难以理解的操作之一,甚至可以与转化圣餐或领圣职相比较,在这里,一定的措辞形式以及一定的意图完全改变了外部对象甚至是人类的本质。(论著,3.2.5;原文强调)

关于这些主题的哲学著作是一部跨越时代的文献体系。虽然承诺作为一种现象很少是一部重要著作的唯一主题,但它是许多重要人物所研究的课题。从古代到中世纪再到现代以及以后,理论家们一直试图解释承诺的规范力量。虽然大部分文献集中在伦理学、政治理论以及相关的法律理论和应用伦理学领域,但在语言哲学、行动理论、理性理论、博弈论和其他领域也有关于承诺的研究。

在文献中,有各种分类承诺理论的方法。Atiyah(1981)、Downie(1985)、Vitek(1993)、Shiffrin(2008)、Owens(2012)、van Roojen(2013)、Liberto(2016b)等人对此进行了一些关注,虽然存在一些重叠,但也存在一些差异。通常,理论家们根据承诺义务生成的方式对理论进行分类。根据这个标准分类法,主要的承诺理论类型有:规范权力观点、习俗观点、期望观点和共同承诺观点。


1. 规范权力理论

在这些理论中,承诺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我们通过承诺性言辞能够对我们的规范环境产生影响。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区别在于承诺的自包含性:承诺者通过自身的能力直接对自己产生义务,而不是间接地通过诉诸于惯例或在受承诺者中产生期望或承诺来使自己受到约束。

传统的规范权力观点,如休谟在上述引文中嘲笑的观点,将这种权力基于各种归属于“自然法”这一总称的传统之一,如古代人的基于美德的观点和中世纪神学家的基于神性的观点。现代(在哲学意义上)的规范权力观点通常将这种权力基于承诺者的权利或利益。

1.1 古代观点

代表古代观点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遵守承诺直接由美德所要求,特别是公正的美德,以及在纯粹无偿承诺的情况下的慷慨:

让我们讨论这两个问题,但首先是真实的人。我们不是在谈论在他的协议中遵守信仰的人,即在涉及公正或不公正的事情上(因为这将属于另一种美德[这将是公正的美德]),而是在没有这种事情的情况下,在言语和生活中都是真实的,因为他的品格是这样的人。但这样的人似乎实际上是公平的。因为爱真理并在没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上是真实的人,在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上更加真实;他会避免谎言,因为他认为谎言是卑鄙的,即使是为了谎言本身他也会避免;这样的人值得赞扬。他更倾向于低估事实;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好,夸张是令人厌烦的。(Nicomachean Ethics,iv. vii, 1127a–1127b)

罗马法学家如西塞罗和盖乌斯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关键是构想了一种特定的道义责任来遵守承诺,以及一种特定的(对于西塞罗来说尤其是罗马的)忠诚承诺的美德(参见西塞罗,《职责论》1.8),并通过参考一种特定的程序称为 stipulatio 或订立来形式化承诺义务。

通过问题和回答的形式,创造了口头义务,如:“你庄严承诺转让吗?我庄严承诺转让”;“你会转让吗?我会转让”;“你承诺吗?我承诺”;“你以你的荣誉发誓吗?我以我的荣誉发誓”;“你以你的荣誉保证吗?我以我的荣誉保证”;“你会做吗?我会做”(盖乌斯,法学教程 3.92,引自斯温 2013)

1.2 自然法观点

这一传统也被后来的斯科拉学派理论家扩大,最重要的是阿奎那(阿奎那,神学大全第二部,第 88 和第 110 问题)。阿奎那使用亚里士多德的假设和技巧来扩展和详细说明这一理论,从承诺人的意图和基本美德中推导出遵守承诺的义务(参见戈德利 1991:10ff)。

阿奎那斯间接讨论了承诺,在他对誓约的处理中,他认为誓约是对上帝的承诺。他将亚里士多德的德行理论适应于自然法则的规定,对理论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变,主要是将焦点转移到承诺者的意愿作为义务的行动者。对于阿奎那斯来说,承诺本质上是通过意愿的行动“约束”自己(即产生义务):

誓约表示对某件特定事情的约束。现在,一个人通过承诺将自己与另一个人联系起来,承诺是理性的行动,它属于指导的能力。正如一个人通过命令或祈祷,以某种方式指导别人为他做事一样,通过承诺,他指导自己为另一个人做事。[...]现在,承诺是做某事的目的的结果:而目的前提是经过深思熟虑,因为它是深思熟虑的意愿的行动。因此,誓约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个是深思熟虑;第二个是意愿的目的;第三个是承诺,在其中完成了誓约的本质。然而,有时还会添加另外两个东西作为誓约的确认,即口头宣告,根据诗篇 65:13,“我要向你偿还我的誓约,是我嘴唇所发出的”;和他人的见证。因此,大师说(Sent. iv, D, 38)誓约是“自发承诺的见证,应该向上帝作出,并涉及与上帝有关的事物”:尽管“见证”严格来说是指内心的抗议。(总论,II-II,q.88)

还有一些重要的早期现代自然法传统中的评论家,如洛克(1689 年,《政府论》第二篇第 14 章),里德(1788 年,《人的积极力量论》第 2 章),格罗修斯(1625 年,《自然法》第二卷第 11 章),普芬多夫(1672 年,《自然法和国际法》第三卷第 5 章第 9 节),斯泰尔(1681/93 年,《苏格兰法律制度》第一卷第 10 章第 1 节)等人将这一学说发展到了新的方向。

在现代时期,这种自然法传统在哲学家中的流行度有所下降,有影响力的早期理论家如霍布斯和休谟采取了传统主义的观点。这与西方哲学许多不同领域更加自然主义观点的转变是一致的,但这一传统从未消失。通过西班牙和其他地方的后来的自然法学家的作品(苏亚雷斯,莫利纳),这一传统极大地影响了欧洲私法学说的发展——这些学说是合同法和侵权法等事物的基础。有关承诺理论与合同法之间关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下面的章节。有关这些问题的优秀概述,请参阅詹姆斯·戈德利的《现代合同学说的哲学起源》(1991 年)第 1 章。

1.3 当代观点

到了二十世纪,新的规范权力观开始出现。毫不奇怪,这些新的规范权力观最初在具有重要法律理论倾向的理论家中最受欢迎,例如 H. L. A. Hart(1955 年)和 Joseph Raz(1972 年,1977 年,1984 年,2012 年)。但是,一些没有这种联系的哲学家也采纳了这些观点,例如 Gary Watson(2004 年)和 David Owens(2006 年,2008 年,2012 年)。

新的规范权力观通常以与 Hohfeldian(1919 年)系统的其他要素(例如权利和特权)相同的方式来确立权力,即通过对我们的利益的诉求(参见 Feinberg 1970)。也许这种观点的范例是 HLA Hart 在他的开创性论文《是否存在自然权利?》(Hart 1955)中的呼吁,他认为承诺义务是基于由当事方产生的“特殊权利”,为了“选择自由”:

当权利源于个人之间的特殊交易或者源于他们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时,既有权利的人也有相应义务的人都仅限于特殊交易或关系的当事方。[...]

(i) 最明显的特权案例是由承诺产生的。通过承诺做或不做某事,我们自愿承担义务,并在我们承诺的人身上创造或授予权利;我们改变了当事人在某种行动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现有道德独立性,并在他们之间创造了一种新的道德关系,以至于承诺的人有权决定承诺人如何行动。这非常符合一个人所拥有的权利与应该做什么之间的区别。承诺人在某个特定事项上对他人的意愿具有临时的权威或主权,我们通过说承诺人有义务履行他所承诺的来表达这一点。对于一些哲学家来说,道德现象——权利和义务——可以通过个人的自愿行动产生,这一观点似乎是完全神秘的;但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清楚地看到权利和义务的特殊性,以及它们与自由选择的分配如何特别相关[...](哈特 1955 年:183-184)

哈特的提议是这些理论复兴的先驱,首先是在法律理论家中,然后是在更广泛的道德哲学家中。最早并且最有影响力的作者之一,接受哈特的观点的是约瑟夫·拉兹。拉兹首次在他的 1977 年的论文《承诺与义务》(Raz 1977)中提出这一观点,后来在他的著作《自由的道德》(1986 年)和其他地方(参见 Raz 1982, 2014)中进一步阐述了一种规范权力观,明确将承诺权力基于我们对自我约束以促进合作和协调的兴趣。

规范权力是人们(或机构)通过旨在实现这些变化的行为来改变规范情境或条件(即强制或废除义务,授予或撤销权利,改变地位等)的能力,其中能力取决于(即基于,以...为基础,由...证明)那些人(或机构)拥有这些能力的可取性(价值)。

在承诺的情况下,权力的价值在于通过行动扩展人们塑造自己的生活或生活的方面的能力。通过他们的承诺,他们承诺给别人。在某种程度上,承诺类似于构成决策的原因,决策者执行他们决定执行的行为。从规范的角度来说,两者都是通过关闭其他选项来打开选项的方式。决策除了有目标外,还促进进行需要协调行动的复杂活动(传球,写交响乐等)。承诺作为对他人的承诺,促进了合作,铸造了依赖、信任和共同行动的关系,等等。为了简洁起见,当这些权力由机构持有时,我将把拥有这些权力的价值称为增强控制(自己生活)的价值,尽管在解释这些权力的价值时需要稍微不同的解释。(Raz 2014: 61)

大卫·欧文斯(2006 年,2008 年,2011 年,2012 年)在最近一种广泛有影响力的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他所称之为我们的“权威利益”的权力,或者说我们在对他人拥有某种实际权威时的利益,即作为承诺的接受者给予我们的权威。这种权力是一系列类似权力中的一种,其目的是通过声明来服务于我们对塑造规范景观的兴趣,这种兴趣至少有两种形式:权威利益,为承诺义务提供支持,以及许可利益,为同意的权力提供支持。

我将主张,承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至少在涉及彼此行动时,人类往往具有一种可以称之为权威利益的利益:我经常希望我有权决定你做什么,而不是你。如果你答应送我回家,这个承诺赋予我要求你开车送我回家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使我对你有权威。这是显而易见的。我所主张的是,人类往往希望拥有这种权威,是为了权威本身的缘故(不仅仅是为了便于预测或协调)。我经常有一个利益,希望有权决定你是否会送我一程,超越我对你(或我们)实际做什么的任何兴趣。我声称,承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这种权威利益。(欧文斯,2006 年:51)

Seana Shiffrin(2008 年,2012b 年)最近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规范权力观点,这种观点将权力基于我们在形成和维持与他人的关系方面的利益,而不是基于权威或协调。在 Shiffrin 的观点中,承诺与其他对人际关系结构至关重要的承诺形式相一致:

[…]具有作出约束性承诺的权力,以及形成各种其他相关承诺形式的能力,是以平等尊重的条件下以道德良好的方式参与特殊关系的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Shiffrin 2008 年:485)

这些最近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文献,重点关注规范权力本身的问题,例如 Chang(2013 年,2020 年),Westlund(2013 年,2018 年),Nieswandt(2017 年),以及它们解释承诺义务的适当性,例如 E. Taylor(2013 年),Fruh(2014 年,2019 年),Molina(2019 年),Melenovsky(2017 年)等等。

2. 传统主义

关于承诺的传统主义在最模糊的意义上,指的是那些将承诺惯例(或承诺的“实践”,“制度”,“体系”或“游戏”等等在文献中的其他名称)作为解释承诺和承诺义务来源的核心的观点。

在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使这个想法更加精确(E. Taylor 2013,Neiwenstadt 2019a,van Roojen 2020,Cohon 2021,等等)。我对这些文献的调查使我提出了两种常规主义的区别,本体论和规范性。

2.1 本体论和规范性常规主义

其中之一,本体论常规主义,是指承诺在本体上依赖于约定的观念,因此承诺可能不存在,或者不能正确地理解为承诺,没有承诺的约定。理解这一点的一种方式是通过 Rawls 在 1955 年的文章《规则的两个概念》中找到的框架。

Rawls 区分了他所称之为“摘要”规则概念和“实践”规则观点。在“摘要”规则概念中,规则仅仅是“经验法则”,即指导已建立行动的指南,就像有效写作的规则一样。而在“实践”规则观点中,规则定义了一种实践,进而定义了由规则调节的行动。Rawls 将这些后一种规则称为“构成性”规则。

构成性规则,如棒球规则,对我们执行(甚至理解)基于游戏的行动,如“三振出局”或“击出本垒打”是必要的(Rawls 1955)。因此,在本体论上是传统主义者的观点中,承诺就像本垒打一样,即它们只在约定的范围内才能理解-它们是其产物。

“传统主义者”一词所指的第二个意思是我所称之为规范传统主义。这是指约定解释了承诺义务的规范力量,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在这些观点中,个体的承诺是义务性的,因为存在对约定或其成员的先前义务。

这种呼吁可以通过指向公约的不同要素以及违约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的不同方式来进行。一种标准的方式是主张有义务维护公约,并呼吁违约可能对公约造成的损害。

这两种品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许多当代理论都提出了这两种主张,尽管有时没有仔细区分它们。但它们是独立的品质,它们可以并且确实分离。这可以通过考虑霍布斯和休谟的两种早期约定论理论来看出。

霍布斯认为,遵守承诺只是出于对违约惩罚的恐惧(因此承诺是义务的),而这种惩罚只有在建立公民国家和由该国家的权力支持的承诺交换系统之后才会发生。

互相信任的契约,当无效时

如果达成了一个契约,其中双方都没有立即履行,而是相互信任;在纯粹自然状态下(即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的战争状态),如果有任何合理的怀疑,它是无效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共同的权力来管理他们,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力量来强制履行,那么它就不是无效的。因为先履行的人没有保证另一方会在之后履行;因为言辞的约束力太弱,无法约束人们的野心、贪婪、愤怒和其他激情,而没有对某种强制力的恐惧;在纯粹自然状态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并且对自己恐惧的公正性有判断力,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先履行的人只是向敌人出卖了自己;这与保卫自己生命和生活手段的权利(他永远不能放弃)相悖。

但在一个公民社会中,如果有一个权力机构来约束那些本来会违背他们信仰的人,那么这种恐惧就不再合理;因此,根据契约,先履行的人有义务这样做。

造成恐惧的原因,使得这样的契约无效,必须始终是在契约成立之后出现的某种新事实,或者其他不履行意愿的迹象;否则它不能使契约无效。因为那些不能阻止一个人承诺的事情,不应该被视为履行的障碍。

但霍布斯也认为,承诺及其相关的交换、协议和合同,并不是来自任何公约,而是来自我们彼此之间转让内在权利的能力:

放弃(或)转让权利;义务;不公正

权利被搁置,要么通过简单地放弃它;要么通过将其转让给他人。通过简单地放弃,当他不关心权利的受益人是谁时。通过转让,当他打算将权利的受益人确定为某个特定的人或多个人时。当一个人以任何一种方式放弃或转让了他的权利,那么他被称为有义务或被束缚,不得阻止那些获得了这种权利的人享受其利益;他有义务,也是他的责任,不使他自己的自愿行为无效;这种阻碍是不公正和伤害的,因为它是非法的;权利在此之前已经被放弃或转让。因此,在世界的争议中,伤害或不公正有点类似于学者辩论中的荒谬。因为在那里,如果与一开始所坚持的观点相矛盾,就被称为荒谬;所以在世界上,自愿撤销从一开始就自愿做出的事情被称为不公正和伤害。一个人简单地放弃或转让他的权利的方式是通过某种自愿和足够的标志或表示来宣告或表示他这样放弃或转让;或者已经这样放弃或转让给接受它的人。这些标志可以是仅仅言辞,或者仅仅行动,或者(最常见的情况)言辞和行动兼而有之。它们是束缚和约束人的纽带:这些纽带的力量不来自它们自身的本质(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话更容易被打破),而是来自对破裂后可能产生的某种恶果的恐惧。

这种区别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霍布斯在这两个主张之间明显存在的紧张关系。为什么霍布斯可以说承诺和契约是意愿问题,但在自然状态下却无效?因为在第一个解释中,霍布斯是在说承诺的本体论意义,而在第二个解释中,他谈到的是承诺的规范力量的产生。

因此,霍布斯的理论在规范上是约定论的,但在本体论上不是。他认为承诺的规范力量源于约定,而承诺本身是通过意愿行为来转让权利而产生的。

对于休谟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休谟认为承诺在本体论意义上是约定的,它们是人类约定的产物,而与之相关的公正美德——忠诚,也因此是人为的。他将这与其他天然美德进行了对比,比如照顾后代,后者是与生俱来的。

首先,我要说,承诺并非自然可理解,也不是先于人类约定的。即使两个人可以通过直觉感知彼此的思想,一个不熟悉社会的人也永远无法与他人建立任何承诺。

现在很明显,我们没有任何动机使我们履行承诺,这个动机与责任感无关。如果我们认为承诺没有道德义务,我们就不会有任何倾向去遵守它们。而自然美德不同。即使没有义务去帮助那些可怜的人,我们的人性也会驱使我们这样做;而当我们忽视了这个责任时,忽视的不道德性源于它证明了我们缺乏人性的自然情感。一个父亲知道照顾孩子是他的责任:但他也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去这样做。如果没有任何人有这种倾向,也就没有人会承担这样的责任。(论人性,3.2.5)

但休谟也认为,约定在产生个人承诺义务方面的主要作用是间接的。休谟认为,对约定的赞赏会在人们身上产生他所认为的道德标志,以及在自己和他人身上培养和鼓励这些情感的倾向:

只需要对世界有一点点实践,我们就能意识到所有这些后果和优势。社会的最短经验向每个人揭示了它们;当每个个体在所有同伴中感受到相同的利益时,他立即履行任何合同的一部分,因为他确信他们不会缺席。他们通过协商,进入一个为共同利益而计算的行动方案,并同意忠于他们的承诺;而要形成这种协商或公约,只需要每个人对忠实履行承诺有一种利益感,并向社会的其他成员表达这种感觉。这立即使这种利益对他们产生作用;利益是履行承诺的第一个义务。

之后,道德情感与利益相结合,成为人类的新义务。在履行承诺方面,道德情感的产生与在不侵犯他人财产方面的道德情感产生的原理相同。公共利益、教育和政治家的策略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相同的效果。我们对于假设道德义务与承诺有关的困难,要么克服,要么回避。(论述,3.2.5)

因此,休谟的承诺理论本体上是约定论的,但并非规范性的。承诺像其他所有道德义务一样,是通过道德情感而具有义务性的。这一点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休谟的实践理论及其不同的后代》(科恩,2021)中得到了优雅地阐述。

2.2 典型的常规主义

或许更好地理解当代常规主义理论的方式是,它们在承诺方面在规范上和本体论上都是典型的常规主义。约翰·罗尔斯在他的重要著作《正义论》(1971 年)中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

罗尔斯将承诺不视为独特的道德行为,而是本质上的制度性产物,因此承诺义务是制度义务,与所有这类义务一样,都有相同的基础。这些制度由一系列规则组成,为制度参与者规定和禁止某些行为。规则的要旨是道德义务的内容。罗尔斯将制度义务归结为他所称的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原则,由 OP 中的承包商选择。但与其更著名的罗尔斯式同类——差异原则不同,公平原则是一项个体原则,直接适用于社会中的个人,而不是社会的基本制度。罗尔斯以以下方式阐述了公平原则:

…当满足两个条件时,一个人需要按照机构规则的定义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首先,机构是公正的(或公平的)…其次,一个人自愿接受了安排的好处或利用了它提供的机会来促进自己的利益。(1971 年:111-112)

因此,在罗尔斯式意义上,行动成为一项机构义务有两个条件:(1)要求行动的机构是公正的,(2)个人“自愿接受了机构的好处”。

然后,Rawls 引入了三个理论要素来解释特定的承诺义务。第一个是他所称之为承诺规则的规则,或者构成承诺约定的核心规则:

如果在适当的情况下说出“我承诺做 X”的话,就必须做 X,除非存在某些可原谅的条件。(Rawls,1971:345)

Rawls 并没有详细说明规则中提到的情况和条件,但他指出承诺必须是自愿和故意的。他还指出,必须正确解释这些条款才能评估承诺规则所定义的制度是否公正(1971:346)。Rawls 使用的第二个理论要素是真实的承诺概念。真实的承诺是根据承诺规则产生的承诺,当其所代表的承诺实践是公正的时候。

第三个理论是直接针对承诺的道德原则,Rawls 称之为忠诚原则。忠诚原则仅仅是公平原则的一个派生,专门用于承诺制度。它简单地表明“善意承诺应当被遵守”(1971: 347)。

因此,Rawls 对于承诺的义务力量的解释大致是:如果你在一个公正的承诺制度下做出承诺,那么你有义务维护该制度(并遵守其规则),因为否则将违反公平原则,以一种被禁止的方式“搭便车”于该制度。

因此,与 Hobbes 和 Hume 不同,对于 Rawls 来说,约定既是承诺现象的来源,也是承诺义务的道德正当性的来源。个体承诺是承诺游戏中的“着法”,就像击球是棒球中的着法一样,承诺义务直接基于约定的价值。

另一个重要的传统主义理论的当代分支是由约翰·西尔(1965 年等)提出的。像罗尔斯一样,西尔认为承诺本质上是制度行为,这是由承诺惯例的规则所可能的。同样,承诺义务是一种制度义务,它附属于那些已经受到制度约束的人。而个体承诺的规范力最终根植于整个惯例的价值。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下面的《承诺和言语行为》(第 6.1 节)。

2.3 混合理论

到了二十世纪末,在法学院之外,这种双重传统主义成为了那些研究这些问题的理论家中的主流观点。托马斯·斯坎伦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提出了一种对承诺的期望观点,将这一传统视为其目标。

在《承诺与实践》(1990 年)中,斯坎伦认为(除其他事项外),传统观点对于违背承诺的伤害理解错误。根据传统观点,当有人违背承诺时,他们伤害了整个承诺的惯例,进而伤害了所有依赖于它的人。但这与我们坚定的直觉相冲突,即破坏的承诺主要伤害了被抛弃的受承诺者。

对于传统主义者来说,对此的一个可能回应是朝着“混合”理论的方向发展,即通过惯例来解释受承诺者信任的来源,但解释违背承诺所造成的伤害(从而保持承诺的义务的基础)是背叛这种信任,正如期望观点所述。

这大致是科洛德尼和华莱士在回应斯坎伦时提出的一种期望/传统混合理论的路线,他们在一篇名为《承诺与实践再探》(2003 年)的文章中提出了这一建议。他们在其中认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原则将满足两种不同的需求——对惯例的诉诸将解释道德义务,而对期望的诉诸将解释违背承诺的有向错误。

我们可以将这一举措理解为对霍布斯和休谟的二分传统主义的有意回归,但在这种情况下,观点本体论上是传统的,但规范上是期望的,而不是霍布斯的自然法/规范权力混合体。

这种混合提议以及引发它的批评也在理论家之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讨论(参见 Cureton 2015; Shockley 2008; Roth 2016; van Roojen 2013; Melenovsky 2017 等)。

3. 期望理论

正如刚才提到的,对于承诺义务的另一种方法是诉诸于承诺在承诺人中产生的期望。这类理论声称,承诺旨在引发承诺人对履行的期望,并且对这些期望的背叛是违背承诺的错误,因此是承诺义务的根源。

期望性方法最初由功利主义者如边沁(《对评论的评论》)、西奇威克(《伦理学方法》)、纳维森(1967 年,1971 年)、辛格(1972 年)和阿尔达尔(1968 年,1976 年)采用。但在过去的 50 年中,许多具有其他规范框架的理论家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例如麦克尼利(1972 年)、麦考密克(1972 年)、安斯康姆(1981 年:第 1 章)、汤姆森(1990 年:第 12 章)、T. M. 斯坎伦(1990 年,1999 年:第 7 章)、富特(2001 年:第 1 章)和弗里德里希和南伍德(2011 年)。

我们可以根据承诺人所要求的义务承担方式(与弗里德里希和南伍德[2009 年,2011 年]等人一起)将期望理论分为三种类型,即保证、依赖和信任。

3.1 承诺

承诺观点要求受承诺人寻求并关心承诺人履行的保证。换句话说,受承诺人必须希望确保承诺人履行承诺的事实。这种观点的范例是斯坎隆的(1990 年,1998 年)

斯坎隆认为,承诺义务源于另一种更基本的道德义务,具体而言,是不“不公平操纵”他人的义务。一个人有道德责任遵守自己的承诺,因为承诺会让他人相信你会履行承诺。违背承诺等同于欺骗那些被承诺的人,而且由于一个人有道德责任不这样做,所以他有道德责任遵守自己的承诺。

扫描随附的原理规定了承诺产生义务的原则(忠诚原则或原则 F):

原则 F:如果(1)A 自愿且故意引导 B 期望 A 会做 X(除非 B 同意 A 不这样做);(2)A 知道 B 希望得到这个保证;(3)A 的行为旨在提供这个保证,并且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或她已经做到了;(4)B 知道 A 具有上述意图和信念;(5)A 希望 B 知道这一点,并且知道 B 确实知道;(6)B 知道 A 具有这种知识和意图,那么在没有特殊的理由的情况下,A 必须做 X,除非 B 同意不做 X。(Scanlon 1998: 304)

原则 F 是合理的(即具有规范力的真正道德原则),因为潜在的受承诺者不被欺骗的理由超过了潜在的承诺者欺骗的理由。

根据斯坎伦的观点,只要受承诺人合理地相信承诺人会履行承诺,违约就是一种错误。受承诺人不需要遭受任何损失,除非是由于认知上的失望,才会受到伤害。

3.2 依赖

更严格的要求是,为了发生错误,受承诺人必须实际上遭受一些损失或伤害,这就是另一种期望传统——依赖观点所提出的。当代依赖观点的范例是汤姆森的(1990 年)。

对于汤姆森来说,承诺是对承诺人表现的依赖邀请,这意味着期望并计划未来的表现,并不仅仅是相信或期望它。

承诺的一种类似依赖理解可能构成了私法条款“对价”的基础,该条款对因此类依赖而产生的成本进行赔偿(见下文的“承诺和合同”第 6.2 节)。

3.3 信任

第三种期望观点,信任观点,将承诺解释为对信任的邀请,其中这个概念与期望或依赖略有不同且要求更高。弗里德里希和南伍德(2011 年)开创了这种方法:

信任观点的核心是邀请某人相信自己能够做某事的想法。为了阐明这个想法,首先要考虑某人相信自己能够做某事意味着什么。或者某人相信自己能够做某事,她必须对自己的品格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信任或乐观。(弗里德里希和南伍德 2011 年:278)

此外,信任关系要求承诺的行为通常对承诺者来说是重要且渴望的。因此,在信任观点上,承诺既是对承诺者执行的信任邀请,也是对承诺行为的重要性和价值的承认,以及与信任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道德特征。承诺义务是基于对这些信任邀请的接受或“接纳”而形成的。

所有三种期望理论都采用了一种承诺接受的条件,如上所述。这导致学者们就这种条件的性质展开了一系列独立的讨论。

文献中对期望理论对承诺义务的批评和反对有很多。其中一个问题组围绕着这样的观点:通过将承诺仅仅看作是产生期望的机制,期望论者将承诺与其他事物(如建议、警告和威胁)之间的区别消除了(参见 Raz 1972; Peetz 1977; 另见 Árdal 1979 的回应)。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有人指责期望论者无法解释为什么承诺的期望会产生义务,而其他期望则不会(参见 Raz 1972; Owens 2006)。埃莉诺·梅森(Elinor Mason)在一篇关于斯坎伦理论的最新文章中支持这种消除观点,她声称承诺只是一种诱导信任的方式之一,而违背承诺所造成的伤害正是通过撒谎或其他欺骗行为可能造成的误导伤害(Mason 2005)。

对于期望观点来说,另一个传统问题是循环性的指责(参见 Robins 1976; Prichard 1949; Warnock 1971)。问题是这样的:当我向某人承诺做某事时,如果一切顺利,由于我的承诺,他们会信任我会做那件事。但是,根据期望观点,这种信任是我履行承诺义务的来源。因此,似乎我的承诺者的信任既是我的承诺的原因又是结果,这似乎是一个不可接受的循环。问题最好用认识论的术语来表述,作为承诺者必须信任被承诺者的原因之一。被承诺者信任的直观明显原因是承诺者已经承诺,并因此对自己有了道义义务去履行承诺。这种信念与对承诺者道义正直的信念结合起来,使被承诺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承诺者会履行承诺。期望观点的问题在于,根据这种观点,被承诺者不能依赖承诺义务的事实作为信任的理由,因为在这种观点下,这种义务是基于信任本身的先前事实。如果对承诺者的信任是履行承诺的道义义务的基础,那么在被承诺者开始信任承诺者之前,这种义务是不存在的。因此,当被承诺者寻找信任的理由时,标准的理由被排除在考虑之外。

此外,如果一位期望主义者旨在提供一种解释承诺义务的理论,而不需要引用约定或承诺实践(如斯坎伦所做的),那么解释承诺信任的另一种标准途径将被阻断。如果存在一项管理承诺的约定,并且该约定能够激发受承诺者对承诺人会履行承诺的信心,那么可以说承诺会产生必要的期望。但这种观点与约定不是解释承诺义务的必要条件的主张不相容。N.科洛德尼和 R.J.华莱士(2003)对斯坎伦的理论提出了这些异议。

期望主义方法的另一个传统问题集是它们在处理通常伴随承诺的期望缺失的情况时的困难。荒岛/临终案例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其中期望缺失是因为受承诺者已经去世。斯坎伦讨论了另一种情况,即挥霍的朋友(斯坎伦 1998:312),在这种情况下,受承诺者没有标准的期望,因为承诺人(挥霍的朋友)过去曾经做出并违背了太多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期望主义者必须要么承认没有义务履行承诺,这似乎非常违反直觉,要么提出一些除了承诺在受承诺者中产生期望之外的义务原因。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涵盖对死者的承诺的部分[§5.1]。

4. 人际承诺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承诺义务理论。这种方法将承诺义务视为从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若干特殊义务(以及其他规范现象)之一。两种主要观点是斯蒂芬·达沃尔(Stephen Darwall)(2006 年,2009 年,2011 年)和玛格丽特·吉尔伯特(Margaret Gilbert)(1993 年,2011 年,2013 年)的观点。

4.1 共同承诺

吉尔伯特的理论在她的《关于承诺的三个教条》(2011 年)中概述,将承诺义务视为由两个或更多方共同作出的“共同承诺”。而个人决定是个人承诺,承诺是承诺人和受承诺人的共同承诺。更具体地说,承诺是一种共同承诺,以作为一个整体来支持一个计划,使得一个人(承诺人)做某事,其中共同承诺不是由两个或更多个人承诺(在吉尔伯特的意义上),尽管每个当事人都通过它承诺:

一个共同的承诺不是两个或更多个人承诺的组合。它是两个或更多个人的承诺。[. . . .] 为了创建一个新的共同承诺,每个可能的参与方必须向其他人公开表达他们与其他人一起以相关方式承诺的准备就绪。一旦这些表达成为各方共同知识,共同承诺就形成了——正如他们所理解的那样。因此,每个人现在都承诺尽力促进与其他人的行动相结合的共同承诺的满足。(吉尔伯特 2011 年:92-3)

吉尔伯特的工作激发了许多评论家的兴趣,关于她的理论和相关问题有一本充满活力的副文献,参见 Sheehy(2002),Carassa&Colombetti(2014),Melenovsky(2017),Helmreich(2018),Kenessey(2020)等人

4.2 第二人称

斯蒂芬·达沃尔(Stephen Darwall)的观点认为,承诺义务是他所称之为“第二人称”规范现象的一种。第二人称现象多种多样,达沃尔将承诺归类为“交易”类别,其中包括合同和其他相互安排,基于基本的第二人称权威(即我们彼此“提出要求和要求”的权力)生成履行交易中所概述的义务。这种第二人称权威反过来是一种规范基础,达沃尔认为这种权威在所有约定安排的情况下都是必然假设的。

达沃尔假设交易可以在没有明确“协议”的情况下产生义务。他以接受邀请为例。此外,达沃尔的第二人称权威理论通过契约主义机制产生明确的道德义务:粗略地说,我们进入协议的权威是必要的,以建立一种类似斯坎隆式的假设契约主义。

首先,显而易见的是,承诺总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必须有一个受承诺者,通过承诺获得一系列权利和特权,否则她本来不会拥有这些权利和特权。但同样重要的是,正如我将要论证的,对于所有交易来说都是真实的,承诺的概念的一部分是,受承诺者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某些权利和特权(因此拥有某种(第二人称)权威来提出要求和要求),与承诺人以及与其他每个人都是如此。特别是,(将要)成为受承诺者有权拒绝接受承诺。承诺的存在取决于受承诺者的接受(或至少不被拒绝)。如果你拒绝接受,我就无法向你承诺。

以这种方式,承诺就像是一份礼物;它必须被接受或不被拒绝才能被给予。否则,我将不过是试图承诺(或给予礼物)。其他各种权利和特权都源于可能的受承诺者拒绝承诺的权威。正如礼物的概念的一部分是它不能被强加给某人一样,一个可能的受承诺者也有权要求他真正自由地拒绝它,他的接受不被强迫、操纵、欺骗等等。(Darwall,2011:269-70)

Darwall 的工作还导致了文献的一个新的子部分,参见 Watson(2007),Korsgaard(2007),Carassa&Colombetti(2014),Zylberman(2014),Schofield(2014),Dougherty(2015),Kenessey(2020),Roth(2021)等等。

承诺理论中的问题

近来,承诺理论中也存在一些理论问题,引起了哲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其中一些问题的部分列表,以及相关文献的一些指引:

5.1 有问题的受承诺人和接受条件

讨论的一个来源是与范例受承诺人有所不同的受承诺人的问题。范例受承诺人意识到承诺,确认并确认承诺安排,欢迎或至少不拒绝承诺的行为,并期望和/或依赖其执行或随后的事态发展。在文献中,这些被称为“接受”条件(该术语由汤姆森[1990: 301]创造)。

大多数承诺理论都采用某种接受条件,出于不同的原因(参见 Liberto 2018),期望理论通常具有更高的要求。但并非所有合理的受承诺者都能满足这些条件。这些是有问题的受承诺者,即承诺对他们来说在直觉上似乎是有效的,但受承诺者未能满足接受条件的情况。

这类有问题的案例的典型例子是对已故或垂危者的承诺,因为这些受承诺者无法感到失望或受到伤害。也就是说,除非有人认同死者可以受到伤害的观点,而这是否可能是一个思想家们也花了一些时间来探讨的问题(参见 Boonin 2019,对这里的哲学文献进行了调查)。与对自己的承诺一样,对已故者的承诺在散文和诗歌中都很常见,比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或 J·斯塔福德的《山姆·麦吉的火葬》。

二十世纪中期出现了一种这样的情况,即所谓的“荒岛”案例,即在孤立(荒岛上)向某人承诺,然后该人去世。这个案例被用来反对行为功利主义者,作为他们所支持的期望主义观点无法回答的一种情况的例子(参见 Nowell-Smith 1956;Narveson 1963: 210;Cargile 1964;Narveson 1967: 196–7)。

但最近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批评。尼克·莱昂纳德(即将出版)认为,与死者和垂危者一样,没有标准认知能力依赖承诺的受承诺人肯定无法满足期望理论的接纳条件。他在这个角色中设想了小孩子或者认知严重受限的人。这些受承诺人直观上应该得到忠诚,但期望承诺理论无法解释这个判断,因为受承诺人没有必要的接纳,即他们无法形成期望或依赖。莱昂纳德进一步认为,共同承诺观点同样要求认知能力,因为它们需要像相互意图这样复杂而精细的心理状态。

同样,詹姆斯·S·泰勒(2021)认为,像欧文斯那样依靠受承诺人对承诺人可能行使权力的权威观点无法解释死者或缺席的受承诺人。霍利·利伯托(2018)通过一系列微妙而巧妙的案例,认为权威观点和共同承诺观点中的接纳条件甚至可能被完全典型的受承诺人违反。这些案例涉及到在承诺义务创建时延迟、缺席或尚未指定的受承诺人。利伯托认为,接纳具有她所称的“向后延伸”的特点,意味着它必须能够在承诺义务形成后满足。

Albrecht (2018)认为,对于已故或失踪的人、年幼的孩子或自己的承诺会产生“不对称”的承诺。根据 Albrecht 所称的“交易性”承诺理论,承诺是权利(或权威,或其他特定机制)的交换,这种交易发生在独立的代理之间。但在某些情况下,当受承诺者无法履行他们的交易义务时,承诺者可以作为其代理人代替履行。但 Albrecht 表示,这仅发生在承诺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受承诺者负有责任的情况下。因此,当我们承诺给我们的年幼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时,我们会代表他们接受承诺,作为他们的代理人,在我们作为父母的角色中,以同样的方式我们可能代表他们收到金钱或其他物品。

另一方面,A.S. Roth(2016)认为,接受条件必须被理解为受承诺者有意让承诺人履行,而不是“期望”或“信任”如此。这种解释使他能够回应期望主义观点中固有的循环性担忧(参见涵盖期望主义的部分[§3.3])。

在 Scanlon 的理论基础上,Roth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循环性担忧,即受承诺者对承诺人履行的信念缺乏理由。但是,Roth 认为,意向信念,即当我们打算做某个行为时形成的信念,通常不需要认识论上的理由。如果我打算散步,我会相信我会散步,而这种信念是合理的(其他条件不变),而不需要任何其他证据证明我会这样做。

因此(罗斯认为),如果我们将受许诺人解释为意图让许诺人履行承诺的行为,并且如果我们将意图视为认知的一部分,即在某种程度上由信念构成,那么我们可以避免需要理由的需要,从而避免循环论证,因为这种类型的信念通常不需要理由:

通过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邀请(大多数承诺都是如此),许诺人引导受许诺人接受。而受许诺人通过意图让许诺人采取行动来接受。因此,我们有了许诺人引导受许诺人形成信念的情况(正如原理 F 所要求的),但不需要证据。因为,如果认知主义是正确的,意图 ϕ 的期望通常不是基于证据的。[...] 还要注意,所描述的过程完全与期望(因此接受)是自愿的相容。一个有吸引力的邀请被发出并自愿接受:受许诺人自愿意图许诺人的行动,并且根据认知主义,从而形成期望。(罗斯 2016 年:111)

这一转变也引发了一些最近的讨论,参见 Sharadin(2018),Shaver(2019),Dannenberg(2019),Kenessey(2020)和 Lichter(2021)

5.2 承诺给自己和受承诺者的释放条件

另一种近期受到关注的问题是自己承诺的情况。自我承诺的想法是司空见惯的,无论是在白话中还是在诗歌和散文中(参见 Migotti 2003)。但是,自我承诺如何产生义务是许多承诺理论难以回答的问题。

传统上,自我承诺(以及它们的对应物,承诺、决心和类似承诺)被视为不正当的承诺,但近年来在文献中有许多试图为自我承诺辩护,并为其规范力提供一些积极解释的尝试。

康妮·罗萨蒂在她有影响力的文章《自我承诺的重要性》(2011 年)中认为,自我承诺不是边缘现象,而是承诺的典范实例,因为它们是我们对自己的权威行使。这个观点并非没有先例-罗萨蒂承认,R.S.唐尼在他 1985 年的《承诺的三种解释》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但罗萨蒂的解释更加完善-她引用了欧文式的权威和达沃尔的第二人称规范框架。

乔拉·丹内伯格(2015 年)以尼采的方式主张,自我承诺是巩固我们的意志,保护我们珍视的选择不受时间和考验的侵蚀的一种方式。而詹尼斯·沙布(2021 年)则反驳了她所称的“不连贯”论证反对一个人解除自己的承诺的可能性。

这个子文献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最后一个问题-受承诺人解除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霍布斯,他在自我承诺中说道:

也不可能有任何人被束缚于自己;因为能够束缚的人也能够解脱;因此,只被自己束缚的人并不受束缚。(利维坦第二部分,第 26 章)

在自我承诺的情况下,由于承诺者也是受承诺者,因此可以解除自己的承诺,这就是霍布斯的挑战。许多作者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难题 - 一些人,比如利伯曼(2019 年),放弃了受承诺者解除条件,并声称某些类型的自我承诺,比如誓言,是不能被撤销的。其他人,比如哈比卜(2009 年)和沙博(2021 年),则接受了受承诺者解除条件,并解释了霍布斯的困境。

5.3 誓言、宣誓和相关现象

另一组最近受到学者关注的承诺问题涉及到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我约束”的其他现象,比如誓言、宣誓、承诺和决心。在适当的承诺理论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关注,以期望形成一个全面的承诺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些相关现象。

5.3.1 誓言

对誓言的研究发生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声音中,包括哲学内外。婚礼誓言和宗教誓言尤其成为最近一些研究的对象。

Kyle Fruh(2019)调查了一些承诺理论,特别是期望理论在解释这些概念方面的困难,并提出任何一个相对成功的承诺理论都可能需要解释这些现象。他将此称为“广度”要求:

誓言和誓约部分填补了我所称的“广度标准”:承诺理论不仅应涵盖习俗上的人际承诺,还应涵盖兄弟现象,包括誓言和誓约。承诺、誓言和誓约都是自愿的约束承诺形式;实际上,这些术语经常可以互换使用。它们应该一起纳入理论中。这个直观观点的熟悉和强大的基础至少有两个:拥有一个涵盖整个家族的单一理论比为每个现象开发不同的理论更简洁,而且如果存在这样的理论,它的解释能力将与不能涵盖某些问题现象的理论相比较有利。对于竞争的承诺理论,至少可以暂时应用广度标准。(Fruh 2019: 859)

关于誓约本身,除了 Fruh 的工作外,Alida Liberman(2019)还提出了关于誓约义务的新理论,将誓约视为一种决心的一种形式。

在另一个方面,伊丽莎白·布雷克(Elizabeth Brake)在她广为人知的 2011 年文章《离婚是承诺破坏吗》中认为,婚礼誓言不能被解释为承诺,否则就等于说离婚是承诺破坏。布雷克提出了这个观点和其他原因,认为婚礼誓言根本不应被视为承诺。

布雷克的研究反过来引发了关于婚礼誓言作为承诺的进一步对话,参见 Gheaus(2017)、Cowley(2020)和 Liberman(2021)。

5.3.2 誓言

像承诺一样,誓言在许多不同的人类事业中起着作用。在政治中,至少在民主国家中,担任权力职位的人必须宣誓就职。在职业中,医生们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也非常常见。在法庭证词中,证人宣誓是标准的,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书面陈述或其他证词作出真实宣誓。

传统上,誓言被理解为一种独立的产生义务的承诺形式,是对上帝的“呼唤见证”,以增强宣誓者对真实性的主张。例如,阿奎那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对过去或现在真相的呼唤,他称之为宣告性誓言,以及对某种未来行为的主张,这些是承诺性誓言。此外,誓言可以是简单的见证邀请,即普通誓言,也可以是对宣誓者违约进行惩罚的邀请,即诅咒:

誓言是為了確認而作出的。現在,推理從自然而然且絕對真實的原則出發,對於推論命題進行確認。但是,關於人的特定偶然事實無法通過必然的理由來確認,因此關於這些事情的命題通常需要通過證人來確認。然而,一個人的證人不足以確認這些事情,原因有兩個。首先,由於人缺乏真實,因為許多人都會撒謊,正如詩篇 16:10 所說:“他們的口說謊言[拉丁語:‘傲慢’]”。其次,由於缺乏知識,因為他既不能知道未來,也不能知道秘密的思想,也不能知道遠方的事物:然而人們對這些事情談論得很多,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對這些事情有一定的確定性。因此,需要求助於神的證人,因為上帝既不能撒謊,也沒有什麼是他看不見的。現在,呼喚上帝作證被稱為“宣誓”(jurare),因為它被確立為法律(jure)的原則,即一個人在上帝作為他的證人的呼喚下所斷言的事情應該被接受為真實。有時候,當我們斷言現在或過去的事件時,我們呼喚上帝作證,這被稱為“宣誓宣言”;有時候,當我們對未來的某事進行確認時,我們呼喚上帝作證,這被稱為“宣誓承諾”。但是,宣誓不是用來證明必要的事情,也不是用來證明需要理性調查的事情;因為在科學討論中,希望通過宣誓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似乎是荒謬的。(《神學大全》第二部分第二部問題 89-第一條)

一个人被称为证人,目的是让他揭示所谓的真相。现在,上帝揭示所谓的事实是否真实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他简单地揭示真相,要么通过内在的启示,要么通过揭示事实,即公开之前秘密的事情:另一种方式是惩罚说谎的证人,然后他既是法官又是证人,因为通过惩罚说谎者,他揭示了他的谎言。因此,誓言有两种:一种是对上帝的简单争辩,就像一个人说“上帝是我的见证人”,或者“我在上帝面前说话”,或者“以上帝之名”,这与奥古斯丁所说的意思相同[*见相反的论证];另一种是诅咒,它是一个人将自己或他的某物绑定到惩罚上,如果所谓的事情不是真的。(同上,答复第 3 个反对意见)

因此,誓言是通过呼唤上帝作为见证人来加强自己对真实性的主张的方式。如果你的主张是关于你未来的行为,那么誓言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承诺,上帝是受承诺者。你可以单独邀请上帝作为见证人,心照不宣地认为他看到并知道一切,并会加以考虑,或者你可以邀请他直接惩罚你的虚假,例如“愿上帝降罚于我”或“上帝使我失明”(“天哪”)。

最近的哲学研究倾向于重述这一分析,但没有神圣的受承诺者。这无疑扩大了吸引力,但它意味着义务的基础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托马斯·斯坎伦(Thomas Scanlon)在他有影响力的 1990 年作品《承诺与实践》中是一个例子。斯坎伦提供了与该术语大致相同的含义,并重述了多马斯主义关于遗嘱和许诺誓言之间的区别,但他认为誓言不是为了邀请见证或惩罚,而是对重要或神圣的对象或思想的祈求:

在誓言中,一个人为了支持自己说真话或有真诚可靠的意愿去做某件事的主张,会说:“我向你发誓,以……为证”,在这里命名了一个被认为具有重要价值的东西,比如上帝、圣经或所爱之人的记忆。并不需要所诉诸的价值涉及荣誉准则或真实陈述的约定。所声称的只是演讲者在提出当前主张时的真诚程度与他或她对所命名价值的奉献的真诚程度相当。如果为了个人利益而支持一个不真诚的主张而引用这样的价值观,将会贬低这样的价值观,因此与对它的真正奉献不相容。当然,有些人认为,将某物视为神圣,却以此方式支持任何主张是不相容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宗教禁止以这种方式使用圣经或上帝的名字。(斯坎伦 1990 年:223)

这一举措使得分析能够在将上帝作为受誓者移除后仍然存在,但巧妙地将誓言的接受者(“我向你发誓……”)替代了上帝的位置。

Fruh (2019)反对这种观点,并质疑将誓言理解为“针对”交易对方的理解。他详细论述了标准誓言的各种候选交易对方(受许诺人)的合理性。相反,对于 Fruh 来说,誓言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独特的自愿义务形式,与承诺和誓言不同,因为它没有“交易对方”。Liberman (2021)则认为,誓言和誓愿应该被理解为“无例外的决心”,都没有交易对方,并且与传统承诺不同。

5.4 承诺的原因

另一组在文献中讨论的问题可以称为承诺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承诺者和受承诺者的心理状态,以及这些心理状态在产生、解释或证明承诺义务方面的作用。主要关注的是承诺的原因。

承诺人有什么理由遵守承诺?这些承诺是如何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它们有多强大,如果有的话,有哪些理由可能会推翻它们?这些都是这个领域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关于它们的文献非常丰富,太多了,无法在这里进行充分的调查,因此我只会提到一些重要的焦点。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1975 年,1982 年,1986 年,2012 年)提供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尤其引人关注。

拉兹提出了一个实践理性的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阶段的理由。第一阶段的理由是支持或反对行动的理由,而第二阶段的理由是关于理由本身的理由。排除性理由是排除其他第一阶段理由的第二阶段理由。拉兹说,承诺(在承诺人身上)产生了两种理由,一是执行承诺行为的第一阶段理由,二是排除大多数第一阶段理由的第二阶段排除性理由,这些理由劝告不要遵守承诺。

假设一个人因为 p 是他做 A 的理由而做 A,那么他因为 p 的理由而不做 A,当且仅当他不是因为 p 的理由而做 A。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不做某个行为,或者做了但不是因为这个理由,那么他因为某个理由而不采取行动。这里所说的“不采取行动”是以一种广义的意义使用的,不意味着代理人有意避免因为这个理由而采取行动。第二阶段理由是任何因为某个理由而采取行动或因为某个理由而不采取行动的理由。排除性理由是因为某个理由而不采取某个行动的第二阶段理由。(拉兹 1975 年:487)

此外,在 Razian 图片排除的原因中,“内容独立”的原因是指行动的原因与其所涉及的“内容”或“性质”无关的概念(最初由 Hart [1958, 1982]在 Sciaraffa 2009 中引用):

有一大批文献涉及 Raz 引人入胜的建议,跨越了许多年代。有关此方面的一些早期文献的概述,请参见 Sciaraffa(2009)。更近期的研究可以在 McBride(2015)、MacMahon(2018)、Molina(2019)、Murphy(2020)、Kimel(即将出版)等人的著作中找到。其中很多工作是关于私法哲学基础的法律理论。

6. 承诺和其他领域

除了关于承诺的各种积极理论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与承诺理论和其他领域或理论框架相交的哲学问题。在接下来的几节中,我尝试概述其中一些问题,并提供一些文献指南。

6.1 承诺与言语行为

承诺经常被视为言语行为,即我们通过说话来执行的行为。这个问题的经典论著是 J.L.奥斯汀(J. L. Austin)于 1962 年出版的《如何用言辞做事》。在这本书中,奥斯汀定义了两种言语行为,即“言辞行为”和“言辞效果”。言辞行为是我们仅通过说出这些词来执行的行为。奥斯汀列举了请求、警告和宣布等作为例子。另一方面,言辞效果是通过说话来执行的行为,需要言辞产生某种特定效果才能成功。奥斯汀举例说服、解释和警示等属于后一种言辞行为。

奥斯汀认为承诺是一种言语行为,也就是说,他认为承诺仅仅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话语,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此外,他认为承诺是一种惯例行为,通过特定的实践来规范行动。奥斯汀认为,承诺与许多其他产生义务的行为一样,如打赌、购买和签约(奥斯汀 1962 [1975: 19])。

奥斯汀的语言区分反映了承诺的期望论和惯例论之间的关键区别。在奥斯汀采纳的惯例主义观点中,承诺是游戏中的“惯例”动作,因此通过“采取正确的动作”,即说出正确的话语并遵守游戏规则来承诺。

赛尔以 J.L.奥斯汀开创的言语行为框架为基础,将承诺视为一种特定形式的言语行为(参见赛尔 1963、1965、1965、1979),一种受言语影响的非语言行动,与“订购”和“同意”一样。赛尔和奥斯汀一样,是典型的惯例主义者,他的工作影响广泛,并有助于承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参见赛尔等人 1980 等)。

承诺作为言语行为的研究在 Rawls(1955)、William Alston(1964、1994)、John Searle(1963、1965、1979、1980、1985)、David Jones(1966)、Otto Hanfling(1975)和 Michael Pratt(2003、2007)、Christina Corredor(2001)和 Vincent Blok(2013)等人的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关当代调查,请参阅 Harris 和 McKinney(2021)

6.2 承诺、合同和法律

法律、合同和承诺之间的关系是长期而复杂的。从其古老的起源开始,承诺理论就与合同和协议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自至少 Aquinas 时代以来,特别是与后来的自然法学家如 Grotius 和 Pufendorf 的作品一起,学术界对承诺的研究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向合同法提供信息。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法律理论家在他们对合同法的历史和当代问题的研究中调查这样的学术成果的传统。最后,法律本身有处理承诺的方法(因为它们显然是可能导致法律纠纷的事物)。因此,承诺的法律实践对于承诺理论家也具有一定的兴趣。结果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学术传统和工作体系。

或许法律和哲学历史学家心中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有的话,当代法律制度中的合同义务在多大程度上基于承诺义务。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通往当代法律的漫长道路中涉及的不同传统和文化而变得复杂,即自然法理论、德行理论、权利理论、(英国)普通法、大陆民法、教会法和其他理论方法,这些方法又分别位于英国、欧洲大陆和英语地区(苏格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不同的传统和地方是不同的,当代法律是这些不同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复杂融合的结果。关于这些问题的概述,请参见 Gordley(1991)、Ibbetson(1999)、Markovits(2011)、Swain(2013)或 Fried(1981、2015)。

这个文集中的一个核心辩证法是自然法学家的“规范权力”传统与英国普通法的更期望性观点之间的对立。正如 Atiyah 所指出的(1981 年:第 6 章),自然法承诺理论与合同和承诺的实际法律之间存在紧张关系,这在英国普通法中显而易见。紧张关系的一个来源是普通法的“对价”原则,该原则规定只有在“对价”(即为某种价值而给出的承诺)的情况下,承诺才能在法律上得到强制执行。换句话说,传统上,没有对价的单纯承诺不受法律保护。

此外,正如 Lon Fuller 和 William Perdue 在一篇有影响力的 1936/37 年文章《合同损害中的依赖利益》中指出的那样,法院对那些遭受承诺或合同破坏的人所授予的损害赔偿最好理解为与原告依赖承诺所遭受的伤害成比例。这些和其他考虑因素支持了一种基于期望和依赖的承诺理论,即期望理论,而不是基于惯例或自然义务的理论,这也是一些哲学家和法律理论家所做的。这场辩论产生了大量的文献(有关这项工作的良好概述,请参见 Swain 2013)。

Charles Fried 的广为影响的著作《合同作为承诺》(1981 年)重新点燃了美国法律界的这场辩论。Fried 认为,传统方法将合同义务视为承诺义务的基础正在逐渐被英国普通法中以后果主义为特色的方法所取代,他的书旨在对抗这一运动。

Fried 直接回应了这些论点,而从这本书中产生的作品大大扩大了这场辩论。2012 年,Suffolk 大学法学评论举办了一次特别会议,并发表了相关专题。这些新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新探索。例如,可以参考 Brian Bix 在他的文章中的评估(2012 年)。此后,Fried 在 2015 年发布了该书的更新版本,进而产生了更近期的文献(请参见 Markovits 2020;Saprai 2013;Bix 2017;Encarnacion 2018)。

法学界继续研究合同法概念与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学者们如 Markovits(2011)、Shiffrin(2006, 2012)、Pratt(2007, 2014)、Encarnacion(2018)、Saprai(2017)等都做出了贡献。关于理论工作的优秀概述,请参阅关于合同法的 SEP 条目。

6.3 承诺和后果主义

后果主义与承诺和兑现义务之间一直存在紧张关系。对于后果主义观点,特别是早期的行为主义形式,解释承诺义务一直是一个传统的挑战,因为它们不一定是“幸福的”或产生最大的利益。当然,并非所有的后果主义观点都是这种类型的。

承诺义务的后果主义理论分为两个大派别:行为功利主义者是期望主义者,通常将承诺义务解释为违背承诺的负面后果所产生的结果。规则功利主义者是传统主义者,并且以保持承诺的规则能够产生最佳后果为理由来捍卫承诺义务。

6.3.1 行为功利主义

行为功利主义者根据行为所产生的净效用与其他行为相比来评估个体行为。正确的行为是促进最大净效用的行为。从表面上看,这个完全一般和全面的准则没有考虑先前的承诺的余地。一个行为功利主义者在承诺应该履行的时候评估代理人的行为时,代理人向某人承诺某事的事实与行为后果主义评估没有直接相关性。如果违背承诺比遵守承诺能够产生更多效用,那么这个理论似乎要求违背承诺。

这种违反直觉的结果自从行为功利主义提出以来就一直被作为批评的对象。行为功利主义者在解释承诺的力量方面遇到困难,这是批评者的试金石(参见普里查德 1949 年;罗斯 1930 年;霍奇森 1967 年)。

但是,行为功利主义者确实有一些资源来解释我们对承诺的道德直觉,而且他们所采用的理论不仅仅被功利主义者所持有。行为功利主义对承诺义务的解释是,这些义务源于违背承诺所带来的负面后果,而这些负面后果至少部分是由于承诺对受承诺者的影响所造成的,具体而言,是对受承诺者产生了期望,即承诺人会履行承诺。提供或捍卫这种观点的功利主义者有:边沁(对评论的评论,1-1-6)、西奇威克(伦理学方法,1874 年[1962 年:3-6])、纳维森(1967 年,1971 年)、辛格(1972 年)和阿尔达尔(1968 年,1976 年)。

支持这一观点的功利主义者认为,承诺通常是因为受承诺者想要承诺的东西,因此希望得到保证而作出的。由于承诺旨在获得他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如果被辜负,很可能会带来很多痛苦,因此合理地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遵守承诺会产生比违背承诺更好的后果,考虑到受承诺者的期望。而且违背承诺还可能带来其他潜在的负面后果(例如,失去亲人的信任,承诺实践中信任的普遍侵蚀),这些都可以被功利主义者加入到负面方面的账本中。有关行为功利主义对承诺的精明哲学调查,请参阅阿蒂亚(1981 年:30-79),还有罗宾斯(1984 年:140-143)和维特克(1993 年:61-70)。

如上所述,对于承诺义务的行为功利主义理论的标准批评是,它与我们的直觉判断不符,即至少有一些不产生最大效用的承诺仍然应该被遵守。通过声称功利主义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不可接受的反直觉结果,这个论点与大多数反对这种观点的论点是一致的。一个受到一些关注的反直觉案例是所谓的“荒岛”案例,即在孤立的环境中(在荒岛上)向某人做出承诺,然后该人去世。问题是,是否有任何义务遵守这个承诺,考虑到承诺人无法对其履行产生任何期望(已经去世),而且没有其他人能够知道这个承诺(参见 Nowell-Smith 1956; Narveson 1963: 210; Cargile 1964; Narveson 1967: 196–7)。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上面的“问题承诺人和接受条件(§5.1)”部分。

Hodgson(1967: 38)和其他人提出的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是,承诺惯例在广义上与行为功利主义社会不兼容。这是因为如果人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致的行为功利主义效用最大化者,这样的惯例就无法建立(或无法维持)。如果是这样的话,人们就不会对承诺抱有任何期望,因为他们知道当承诺到期时,承诺人只会简单地应用功利主义计算,而不考虑他之前“承诺”的事实,因为这就是行为功利主义的含义。

注意,功利主义者不能回答我们在我们的案例中未能考虑到承诺者的期望的问题,因为主张是承诺者没有理由产生任何特殊的期望,即承诺者会履行她的承诺,正是因为他知道承诺者是一位行为功利主义者,并且知道她会按照效用计算告诉她最好的做法去做,而不考虑她的承诺。当然,承诺者可以自由地产生一些期望,即承诺者会根据她至少有(现在的)意图来履行承诺的假设来履行她的承诺。但是,正如 Raz(1972 年)、Kolodny 和 Wallace(2003 年)以及其他人指出的那样,告知承诺者自己仅仅有意愿履行承诺的行为是不足以产生与承诺相伴的那种期望的充分理由的。

最近,有一些努力试图恢复行为功利主义在承诺义务方面的地位。一些理论家,如迈克尔·史密斯(1994 年,2011 年),提出通过增加其他价值观来使理论复杂化,可能使其适应“与代理人相关”的价值观,如履行承诺(M.史密斯 2011 年:208-215)。

其他人,如阿拉斯泰尔·诺克罗斯,提出了一种否定性的辩护,认为通常用来证明问题的反例在经过审查后无法成立(诺克罗斯 2011 年)。诺克罗斯还提出了一种间接形式的后果主义,其中代理人有意识地采用的决策程序与理论本身不同。这种方法由彼得·雷尔顿(1984 年)概述。

6.3.2 规则功利主义

承诺对行为功利主义理论的困难之一是规则功利主义的动机之一(参见 Rawls 1955 和 Brandt 1979:286-305)。规则功利主义者将道德评价的背景从个体行为转变为规定行为的规则。功利主义原则适用于规则和实践,而不是个体行为,最佳规则或实践是产生最佳总体后果的规则或实践。一些著名的规则功利主义者包括 Urmson(1953),Brandt(1959,1979)和 Hooker(2000,2011)。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Rawls 在上文中讨论的 1955 年论文“规则的两个概念”,该论文提出了对承诺义务的规则功利主义辩护,并帮助将辩论的焦点集中在承诺上。通过将焦点从行为转向规则,规则功利主义者能够更好地解释我们对个别遵守承诺的道德直觉。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规则功利主义者声称他们的理论能够理解承诺实践的起源和维持。与行为功利主义社会不同,承诺和对承诺的信任在规则功利主义社会中是有意义的,因为受承诺者可以放心,承诺者不会进行局部效用计算来确定是否遵守他们的承诺,而是会遵守承诺的规则。

承诺义务的规则功利主义理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似乎功利主义社会无法建立承诺的实践,因为在规则建立之前,人们无法期望承诺会被遵守。因此,接受第一个承诺的人无法形成必要的期望,使规则实际上产生最佳后果。这是因为遵守承诺规则的后果价值取决于受承诺者的期望。这些期望是信任的基础,而信任是承诺产生其好处的方式(参见 Robins 1984: 142–3)。作为回应,Brandt 提出了他所称的理想规则功利主义,其将规则考虑的参考框架不是实际可用的规则,而是理想规则,即如果使用它将产生最佳后果的规则。对此举措存在大量批评(参见 Diggs 1970)。同样,Atiyah(1981: 79–86)中对承诺的规则功利主义方法的出色(尽管现在有些过时)调查。

自世纪之交以来,Brad Hooker 提出了 Brandt 风格的规则功利主义的更新版本(他称之为规则后果主义)(2000 年,2011 年),以解决这些问题。这项工作反过来又在这一领域产生了另一章节(参见 Eggleston 2007; Arneson 2005; Wall 2009; Cureton 2015)。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仍在继续,参见 Sinnott-Armstrong(2009),Gill(2012),Melenovsky(2017)。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出色的当代调查,请参见 Alida Liberman 在《功利主义牛津手册》(2020)中的“功利主义和承诺”。

Bibliography

  • Albrecht, Ingrid V., 2018, “Graveside and Other Asymmetrical Promises”,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44(4): 469–483. doi:10.5840/soctheorpract201891344

  • Alston, William P., 1964,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 –––, 1994, “Illocutionary Acts and Linguistic Meaning”, in Foundations of Speech Act Theory: Philosophic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S. L. Tsohatzidis (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pp. 29–49.

  • Anscombe, G.E.M., 1981, Ethics, Religion and Politic, Oxford: Blackwell.

  • Aquinas, Thomas, The Summa Theologica of St. Thomas Aquinas, Translated by English Dominicans, London: Burns, Oates, and Washbourne. Reprinted New York: Christian Classics, 1981.

  • Árdal, Páll S., 1968, “‘And That’s a Promis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8(72): 225–237. doi:10.2307/2218560

  • –––, 1976, “Promises and Reliance”, Dialogue, 15(1): 54–61. doi:10.1017/S0012217300021946

  • –––, 1979, “Threats and Promises: A Reply to Vera Peetz”, Mind, 88(352): 586–587. doi:10.1093/mind/LXXXVIII.1.586

  • 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Jonathon Barnes (e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 Arneson, Richard, 2005, “Sophisticated Rule Consequentialism: Some Simple Objections”, Philosophical Issues, 15: 235–251. doi:10.1111/j.1533-6077.2005.00064.x

  • Atiyah, P. S., 196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Contrac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79,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Freedom of Contrac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81, Promises, Morals and the Law,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Austin, J. L., 1962 [1975],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from the William James lectures of 1955, J. O. Urmson (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J. O. Urmson and Marina Sbisà (eds).

  • Baier, Annette C., 1992, “Artificial Virtues and the Equally Sensible Non-Knaves: A Response to Gauthier”, Hume Studies, 18(2): 429–439. doi:10.1353/hms.2011.0402

  • Bentham, Jeremy, 1928 [1977], A Comment on the Commentaries, written c. 1775, first published 1928, A Comment on the Commentaries: A Criticism of William Blackstone’s “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Reprinted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eremy Bentham: A Comment on the Commentaries and A Fragment on Government, J.H. Burns and H.L.A. Hart (eds), London: Athlone Press.

  • Binmore, Ken, 1994, Playing Fair: Game Theory and the Social Contract : Volume 1, Playing Fair,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Bix, Brian, 2012, “Theories of Contract Law and Enforcing Promissory Morality: Comments on Charles Fried”, Suffolk University Law Review, 45(3): 719–734.

  • –––, 2017, “Theories of contract law”, In Comparative Contract Law, Lond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 Blok, Vincent, 2013, “The Power of Speech Acts: Reflections on a Performative Concept of Ethical Oaths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71(2): 187–208. doi:10.1080/00346764.2013.799965

  • Brake, Elizabeth, 2011, “Is Divorce Promise-Breaking?”,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4(1): 23–39. doi:10.1007/s10677-009-9217-z

  • –––, 2012, Minimizing Marriage: Marriage, Morality, and the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74142.001.0001

  • Brandt, Richard B., 1959, Ethical Theory: The Problems of Normative and Critical Ethic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 1979, Theory of the Good and the Righ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Boonin, D., 2019, Dead Wrong: The Ethics of Posthumous Ha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rassa, Antonella and Marco Colombetti, 2014, “Interpersonal Responsibilities and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3(1): 145–159. doi:10.1007/s11097-013-9325-z

  • Cargile, James, 1964, “Utilitarianism and the Desert Island Problem”, Analysis, 25(1): 23–24. doi:10.1093/analys/25.1.23

  • Chang, Ruth, 2013, “Commitments, Reasons, and the Will”, in Oxford Studies in Metaethics, Volume 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74–113.

  • –––, 2020, “Do We Have Normative Powers?”,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94: 275–300. doi:10.1093/arisup/akaa012

  • Cholbi, Michael, 2014, “A Plethora of Promises—or None at All”,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1(3): 261–272.

  • –––, 2015, “On Marcus Singer’s ‘On Duties to Oneself’”, Ethics, 125(3): 851–853. doi:10.1086/679554

  • Chwang, Eric, 2011, “On Coerced Promises”, in Sheinman 2011: 156–179 (ch. 6).

  • Cicero, 44 BCE, De Officiis. Printed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as On Duties, by Walter Miller, (Loeb Classical Library, 30),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3.

  • Cohon, Rachel, 2006, “Hume on Promises and the Peculiar Act of the Mind”,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44(1): 25–45. doi:10.1353/hph.2006.0007

  • –––, 2021, “Hume’s Practice Theory of Promises and Its Dissimilar Descendants”, Synthese, 199(1–2): 617–635. doi:10.1007/s11229-020-02684-2

  • Conee, Earl, 2000, “The Moral Value in Promises”, Philosophical Review, 109(3): 411–422. doi:10.1215/00318108-109-3-411

  • Corredor, Cristina, 2001, “A Comment on Threats and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Theoria. Revista de Teoría, Historia y Fundamentos de La Ciencia, 16(1): 147–166.

  • Cowley, Christopher, 2020, “Divorce, Disorientation, and Remarriage”,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23(3–4): 531–544. doi:10.1007/s10677-019-10036-4

  • Cupit, Geoffrey, 1994, “How Requests (And Promises) Create Obligation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4(177): 439–455. doi:10.2307/2220244

  • Cureton, Adam, 2015, “Making Room for Rul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3): 737–759. doi:10.1007/s11098-014-0331-y

  • Dannenberg, Jorah, 2015, “Promising Ourselves, Promising Others”, The Journal of Ethics, 19(2): 159–183. doi:10.1007/s10892-015-9192-7

  • –––, 2019, “Promising as Doxastic Entrustment”, The Journal of Ethics, 23(4): 425–447. doi:10.1007/s10892-019-09304-3

  • Darwall, Stephen, 2006, The Second Person Standpoint: Morality, Respect, and Accountabil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9, “Authority and Second-Personal Reasons for Acting”, in Sobel and Wall 2009: 134–154. doi:10.1017/CBO9780511720185.007

  • –––, 2011, “Demystifying Promises”, in Sheinman 2011: 256–274 (ch. 11).

  • Deigh, John, 2002, “Promises under Fire”, Ethics, 112(3): 483–506. doi:10.1086/338483

  • Diggs, B.J., 1970, “A Comment on ‘Some Merits of One Form of Utilitarianism’”, in Readings in Contemporary Ethical Theory, Kenneth Pahel and Marvin Schiller (ed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307–317.

  • Dougherty, Tom, 2015, “Yes Means Yes : Consent as Communication”,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43(3): 224–253. doi:10.1111/papa.12059

  • Downie, R. S., 1985, “Three Accounts of Promising”,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5(140): 259–271. doi:10.2307/2218905

  • Dressel, Ashley, 2015, “‘Directed Obligations and the Trouble with Deathbed Promises’”,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8(2): 323–335. doi:10.1007/s10677-014-9520-1

  • Driver, Julia, 2011, “Promising Too Much”, in Sheinman 2011: 183–195 (ch. 7).

  • Dunn, John, 1984, “The Concept of ‘Trust’ in the Politics of John Locke”, in Philosophy in History: Essays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Philosophy, Richard Rorty, Jerome B. Schneewind, and Quentin Skinner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79–302. doi:10.1017/CBO9780511625534.015

  • Dworkin, Ronald, 1977,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Eggleston, Ben, 2007, “Conflicts of Rules in Hooker’s Rule-Consequential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7(3): 329–349. doi:10.1353/cjp.2007.0026

  • Encarnacion, E, 2018, “Contract as Commodified Promise” Vanderbilt Law Rev., 71: 61.

  • Feinberg, Joel, 1970, “The Nature and Value of Rights”,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4(4): 243–260. doi:10.1007/BF00137935

  • Finnis, John, 1980,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Fleming, Lauren, 2009, “The normativity of personal commitment”, Ph.D. Thesis, Georgetown University. [Fleming 2009 available online]

  • Flew, Anthony, 1964, “On Not Deriving ‘ought’ from ‘Is’”, Analysis, 25(2): 25–32. doi:10.1093/analys/25.2.25

  • Foot, Philippa, 2001, Natural Goodnes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8235089.001.0001

  • Fried, Charles, 1981 [2015], Contract as Promise: A Theory of Contractual Oblig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with new preface and postscrip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0240158.001.0001

  • Friedrich, D. & Southwood, N., 2009, “Promises beyond assura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4(2): 261–280.

  • –––, 2011, “Promises and Trust”, in Sheinman 2011: 277–294 (ch. 12).

  • Fruh, Kyle, 2014, “The Power to Promise Oneself”,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2(1): 61–85. doi:10.1111/sjp.12048

  • –––, 2019, “Promising’s Neglected Siblings: Oaths, Vows, and Promissory Obligation”,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00(3): 858–880. doi:10.1111/papq.12286

  • Fuller, L. L. and William R. Perdue, 1936, “The Reliance Interest in Contract Damages: 1”, The Yale Law Journal, 46(1): 52–96. doi:10.2307/791632

  • –––, 1937, “The Reliance Interest in Contract Damages: 2”, The Yale Law Journal, 46(3): 373–420. doi:10.2307/791834

  • Gaius, c. 161 CE, Institutiones. Translated as The Institutes of Gaius, W.M. Gordon and O.F. Robinson (trans.), Latin and English, London: Duckworth, 1988.

  • Gauthier, David, 1986, Morals by Agree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92, “Artificial Virtues and the Sensible Knave”, Hume Studies, 18(2): 401–427. doi:10.1353/hms.2011.0388

  • Gheaus, Anca, 2017, “Love and Justice: A Paradox?”,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7(6): 739–759. doi:10.1080/00455091.2017.1319656

  • Gibbard, Allan F., 1965, “Rule-Utilitarianism: Merely an Illusory Alternativ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3(2): 211–220. doi:10.1080/00048406512341181

  • Gilbert, Margaret, 1990, “Walking Together: A Paradigmatic Social Phenomenon”,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15: 1–14. doi:10.1111/j.1475-4975.1990.tb00202.x

  • –––, 1993, “Is an Agreement an Exchange of Promise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0(12): 627–649. doi:10.2307/2940815

  • –––, 2011, “Three Dogmas about Promising”, in Sheinman 2011: 81–108 (ch. 3).

  • –––, 2013, Joint Commitment: How We Make the Social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970148.001.0001

  • Gill, M. B., 2012, “The non-consequentialist moral force of promises: a response to Sinnott-Armstrong”, Analysis, 72(3): 506–513.

  • Goldman, Holly S., 1974, “David Lyons on Utilitarian Generaliz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26(2): 77–95. doi:10.1007/BF00355261

  • Gordley, James, 1991, The Philosophical Origins of Modern Contract Doctrin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Grotius, Hugo, 1625 [1901], De Jure Belli ac Pacis Libri Tres, Paris: Buon. Translated as The Rights of War and Peace, A.C. Campbell (trans.), Washington, DC: M. Walter Dunne, 1901.

  • Habib, Allen, 2009, “Promises to the Self”,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9(4): 537–558. doi:10.1353/cjp.0.0061

  • Hampton, Jean, 1987, Hobbes and the Social Contract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25060

  • Hanfling, Oswald, 1975, “Promises, Games and Institu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75: 13–32. doi:10.1093/aristotelian/75.1.13

  • Hardin, Russell, 1988, Morality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Hare, R. M., 1964, “The Promising Game”,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18(70): 398–412. Reprinted in The Is-Ought Question: A Collection of Papers on the Central Problems in Moral Philosophy , W. D. Hudson (ed.), London: Macmillan, 1969, pp. 144–156.

  • Harris, Daniel W. and Rachel McKinney, 2021, “Speech-Act Theory”,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Language, Justin Khoo and Rachel Sterken (eds.), London: Routledge, ch. 5.

  • Harsanyi, John C., 1955, “Cardinal Welfare, Individualistic Ethics, and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s of Util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3(4): 309–321. doi:10.1086/257678

  • Hart, H. L. A., 1955, “Are There Any Natural Rights?”, Philosophical Review, 64(2): 175–191. doi:10.2307/2182586

  • –––, 1958, “Legal and Moral Obligations” in Essays in Moral Philosophy, A.I. Melden, (ed.), 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82–107.

  • Helmreich, Jeffrey S., 2018, “The Bounds of Morality: Gilbert on Promissory Obligation”, ProtoSociology, 35: 217–234. doi:10.5840/protosociology20183512

  • Hill, Thomas E., Jr, 1991, “Promises to Oneself”, in his Autonomy and Self Respe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38–154.

  • Hobbes, Thomas, 1651 [1991], Leviathan, London. Reprinted, Richard Tuck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 Hodgson, David H., 1967, Consequences of Utilitarianism: A Study in Normative Ethics and Legal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Hoekstra, Kinch, 1997, “Hobbes and the Foole”, Political Theory, 25(5): 620–654. doi:10.1177/0090591797025005002

  • Hohfeld, Wesley Newcomb, 1919, Some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ions as Applied in Judicial Reasonings, Walter Wheeler Cook (e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Hooker, Brad, 2000, Ideal Code, Real World: A Rule-Consequentialist Theory of Mora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9256578.001.0001

  • –––, 2011, “Promises and Rule-Consequentialism”, in Sheinman 2011: 238–254 (ch. 10).

  • Hume, David A., 1739–40,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London. Reprinted, L. A. Selby-Bigge (e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6. Second edition revised by P. H. Nidditc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 Ibbetson, D. J., 1999,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Oblig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64113.001.0001

  • Jones, David H., 1966, “Making and Keeping Promises”, Ethics, 76(4): 287–296. doi:10.1086/291598

  • Kant, Immanuel, 1785 [1990],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Riga. Translated as Foundations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in Foundations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and, What is Enlightenment, Lewis White Beck (trans.), New York: Macmillan.

  • Kanygina, Yuliya, forthcoming, “Duties to Oneself and Their Alleged Incoherenc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first online: 10 May 2021q. doi:10.1080/00048402.2021.1909086

  • Kavka, Gregory S., 1995, “The Rationality of Rule-Following: Hobbes’s Dispute with the Foole”, Law and Philosophy, 14(1): 5–34. doi:10.1007/BF01000523

  • Kenessey, Brendan de, 2020, “Promises as Proposals in Joint Practical Deliberation”, Noûs, 54(1): 204–232. doi:10.1111/nous.12269

  • Kimel, Dori, 2003, From Promise to Contract: Toward a Liberal Theory of Contract, Oxford: Hart Publishing.

  • –––, forthcoming, “The Next Best Thing to a Promise”, in Private Law and Practical Reason: Essays on John Gardner’s Private Law Theory, Haris Psarras and Sandy Steel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olodny, Niko and R. Jay Wallace, 2003, “Promises and Practices Revisited”,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31(2): 119–154. doi:10.1111/j.1088-4963.2003.00119.x

  • Korsgaard, Christine M., 2007, “Autonomy and the Second Person Within: A Commentary on Stephen Darwall’s The Second‐Person Standpoint”, Ethics, 118(1): 8–23. doi:10.1086/522019

  • Kurji, Aadil Hanif, 2013, “An Update Semantics for Promises and Other Obligation-Creating Speech Acts: A Promising Start”, MSc Thesis,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 Leonard, Nick, forthcoming, “Promises and all of the people who rely on them”,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first online: 06 May 2021. doi:10.1111/josp.12412

  • Lewis, David, 1969, Convention, a Philosophical Stud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72, “Utilitarianism and Truthfulnes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0(1): 17–19. doi:10.1080/00048407212341021

  • Liberman, Alida, 2015, “The Mental States First Theory of Promising”,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 2017, “Reconsidering Resolutions”, Journal of Ethics and Social Philosophy, 10(2): 1–27. doi:10.26556/jesp.v10i2.98

  • –––, 2019, “On the Rationality of Vow‐making”,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00(3): 881–900. doi:10.1111/papq.12287

  • –––, 2020, “Consequentialism and Promises”, in Oxford Handbook of Consequentialism, Douglas W. Portmore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89–309.

  • –––, 2021,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When Are Uncertain Wedding Vows Permissible?”,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47(4): 765–788. doi:10.5840/soctheorpract2021923141

  • Liberto, Hallie, 2016a, “Promises, Release-Seeking, and Exploitation: What We Should Not Do To Get Off the Hook”,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4: 143–165. doi:10.1111/sjp.12191

  • –––, 2016b, “Against a Unified Account” Oxford Studies in Normative Ethics, Volume 6(6): 102.

  • –––, 2018, “Promises and the Backward Reach of Uptak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5(1): 15–26.

  • Lichter, Andrew, 2021, “Promises, Intentions, and Reasons for Action”, Ethics, 132(1): 218–231. doi:10.1086/715285

  • Locke, John, 1689 [1988],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London. Reprinted, Peter Laslett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 Lyons, David, 1965, Forms and Limits of Utilitarian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MacCormick, Neil, 1972, “Voluntary Obligations and Normative Powers I”,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46: 59–78. doi:10.1093/aristoteliansupp/46.1.59

  • MacMahon, P, 2018, “Conflict and contract law”.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8(2): 270–299.

  • Markovits, Daniel, 2004, “Contract and Collaboration”, The Yale Law Journal, 113(7): 1417–1518. doi:10.2307/4135772

  • –––, 2011, “Promise as an Arm’s-Length Relation”, in Sheinman 2011: 296–326 (ch. 13).

  • –––, 2020, “Contract as collaboration”, in Research Handbook on Private Law Theory. Lond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 Markovits, Daniel and Alan Schwartz, 2012, “The Expectation Remedy and the Promissory Basis of Contract”, Suffolk University Law Review, 45(3): 799–825.

  • Mason, Elinor, 2005, “We Make No Promis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3(1–2): 33–46. doi:10.1007/s11098-004-5219-9

  • McBride, Mark, 2015, “Raz, Practical Inferences, Promising, Legal Reasoning”, Ratio Juris, 28(2): 286–292. doi:10.1111/raju.12082

  • McNeilly, F. S., 1972, “Promises De-Moralized”, Philosophical Review, 81(1): 63–81. doi:10.2307/2184226

  • Melden, A. I., 1977, Rights and Person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Melenovsky, CM, 2017, “Promises, Practices and Reciprocit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7(266):106–126, https://doi.org/10.1093/pq/pqw041

  • Menetrez, Frank, 1999, “Consequentialism, Promissory Obligation, and the Theory of Efficient Breach”, UCLA Law Review, 47(3): 859–885.

  • Midgley, Mary, 1974, “The Game Game”, Philosophy, 49(189): 231–253. doi:10.1017/S0031819100048208

  • Migotti, Mark, 2003, “All Kinds of Promises”, Ethics, 114(1): 60–87. doi:10.1086/376716

  • Miles, Steven H., 2005, The Hippocratic Oath and the Ethics of Medic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olina, Crescente, 2019, “Is There Value in Keeping a Promise? A Response to Joseph Raz”, Journal of Ethics and Social Philosophy, 15(1): 85–90. doi:10.26556/jesp.v15i1.616

  • Muñoz, Daniel, 2021, “From Rights to Prerogativ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02(3): 608–623. doi:10.1111/phpr.12682

  • Murphy, Liam, 2020, “The Artificial Morality of Private Law: The Persistence of an Illus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 70(4): 453–488.

  • Narveson, Jan, 1963, “The Desert-Island Problem”, Analysis, 23(3): 63–67. doi:10.1093/analys/23.3.63

  • –––, 1967, Morality and Utility,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 1971, “Promising, Expecting, and Uti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2): 207–233. doi:10.1080/00455091.1971.10716017

  • –––, 1988, The Libertarian Idea,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Nieswandt, K, 2017, “Anscombe on the Sources of Normativity”,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51(1): 141–163.

  • –––, 2019a, “What Is Conventionalism about Moral Rights and Dutie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7(1): 15–28. doi:10.1080/00048402.2018.1425306

  • –––, 2019b, “Authority and Interest in the Theory of Right”, in Dimensions of Normativity: New Essays on Metaethics and Jurisprudence, David Plunkett, Scott J. Shapiro, and Kevin Toh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5–334. doi:10.1093/oso/9780190640408.003.0014

  • Nietzsche, Friedrich, 1887 [1967], Zur Genealogie der Moral: Eine Streitschrift, Leipzig. Translated as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Walter Kaufmann and R.J. Hollingdale (tra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Norcross, Alastair, 2011, “Act-utilitarianism and Promissory Obligation”, in Sheinman 2011: 218–233 (ch. 9).

  • Nowell-Smith, P.H., 1956, Ethics, London: Penguin Books.

  • Nozick, Robert, 1974,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 Osmola, Szymon, 2018, “Promises to Unidentified Individuals”, Principia, 65: 91–111.

  • Owens, David, 2006, “A Simple Theory of Promising”, Philosophical Review, 115(1): 51–77. doi:10.1215/00318108-2005-002

  • –––, 2007, “Duress, Deception, and the Validity of a Promise”, Mind, 116(462): 293–315. doi:10.1093/mind/fzm293

  • –––, 2008, “Promising without Intend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5(12): 737–755. doi:10.5840/jphil20081051217

  • –––, 2011, “The Problem with Promising”, in Sheinman 2011: 59–79 (ch. 2).

  • –––, 2012, Shaping the Normative Landscap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91500.001.0001

  • Peetz, Vera, 1977, “Promises and Threats”, Mind, 86(344): 578–581. doi:10.1093/mind/LXXXVI.344.578

  • Pickard-Cambridge, W. A., 1932, “Two Problems about Duty”, Mind, 41(161): 72–96, 41(162): 145–172, 41(163): 311–340. doi:10.1093/mind/XLI.161.72 doi:10.1093/mind/XLI.162.145 doi:10.1093/mind/XLI.163.311

  • Pink, Thomas, 2009, “Promising and Obliga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3: 389–420. doi:10.1111/j.1520-8583.2009.00177.x

  • Pitcher, George, 1984, “The Misfortunes of the Dead”,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1(2): 183–188.

  • Pitson, Anthony E., 1988, “Hume on Promises and Their Obligation”, Hume Studies, 14(1): 176–190. doi:10.1353/hms.2011.0514

  • Pratt, Michael G., 2003, “Promises and Perlocutions”, in Scanlon and Contractualism: Readings and Responses, Matt Matravers (ed.), London: Frank Cass Publishers, pp. 93–119.

  • –––, 2007, “Promises, Contracts and Voluntary Obligations”, Law and Philosophy, 26(6): 531–574. doi:10.1007/s10982-006-9003-1

  • –––, 2014, “Some Features of Promises and Their Obligations”,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2(3): 382–402. doi:10.1111/sjp.12080

  • Prichard, H.A., 1949 [2002], “The Obligation to Keep a Promise”, written around 1940, collected in his Moral Obligation: Essays and Lectur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49. Reprinted in his Moral Writings, Jim MacAdam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2, pp. 257–266. doi:10.1093/0199250197.003.0012

  • Pufendorf, Samuel, 1672, De jure naturae et gentium libri octo, Lund, Junghans. Translated as On the Law of Nature and Nations, Charles Henry Oldfather and W.A. Oldfather (tra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4.

  • Railton, Peter, 1984, “Alienation, Consequentialism, and the Demands of Morality”,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13(2): 134–171. [Railton 1984 available online]

  • Rawls, John, 1955, “Two Concepts of Rules”, Philosophical Review, 64(1): 3–32. doi:10.2307/2182230

  • –––,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Raz, Joseph, 1972, “Voluntary Obligations and Normative Powers II”,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46: 80–102. doi:10.1093/aristoteliansupp/46.1.59

  • –––, 1975, Practical Reason and Norms, (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 London: Hutchinson.

  • –––, 1977, “Promises and Obligations”, in Law, Morality, and Society: Essays in Honour of H.L.A. Hart, P.M.S. Hacker and Joseph Raz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210–228.

  • –––, 1982, “Promises in Morality and Law”, Harvard Law Review 95:916.

  • –––, 1984, “On the Nature of Rights”, Mind, 93(370): 194–214. doi:10.1093/mind/XCIII.370.194

  • –––, 1986, The Morality of Freedo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2, “Is there a Reason to Keep Promises”, Columbia Public Law Research Paper No. 12–320. [Raz 2012 available online]

  • –––, 2014, “Is There a Reason to Keep a Promise?”, in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Contract Law, Gregory Klass, George Letsas, and Prince Saprai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58–77 (ch. 4).

  • Reid, Thomas, 1788 [2010], Essays on the Active Powers of Man. Reprinted in volume 7 of the Edinburgh Edition of Thomas Reid, Knud Haakonssen and James A. Harris (ed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Robins, Michael H., 1976, “The Primacy of Promising”, Mind, 85(339): 321–340. doi:10.1093/mind/LXXXV.339.321

  • –––, 1984, Promising, Intending, and Moral Aut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sati, Connie, 2011, “The Importance of Self-Promises”, in Sheinman 2011: 125–155 (ch. 5).

  • Ross, W. David, 1930, The Right and the Goo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39, Foundations of Ethics: the Gifford Lectures Delivered in 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 1935,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Roth, Abraham Sesshu, 2016, “Intention, Expectation, and Promissory Obligation”, Ethics, 127(1): 88–115. doi:10.1086/687333

  • –––, 2021, “Directed Duty, Practical Intimacy, and Legal Wronging”, in Collective Action, Philosophy and Law, Teresa Marques and Chiara Valentini (eds.), New York: Routledge, pp. 152–174.

  • Rouméas, Élise, 2021, “The Procedural Value of Compromise”,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47(2): 377–396. doi:10.5840/soctheorpract2021419126

  • Salgueiro, Antonio Blanco, 2010, “Promises, Threats, and the Foundations of Speech Act Theory”, Pragmatics, 20(2): 213–228. doi:10.1075/prag.20.2.05bla

  • Saprai, P, 2013, “The penalties rule and the promise theory of contract”,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 Jurisprudence, 26(2): 443–469.

  • Scanlon, Thomas, 1990, “Promises and Practices”,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19(3): 199–226.

  • –––, 1998,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chaab, Janis David, 2021, “On the Supposed Incoherence of Obligations to Oneself”,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9(1): 175–189. doi:10.1080/00048402.2020.1714677

  • Schofield, Paul, 2014, “Stephen Darwall, ‘Morality, Authority, and Law: Essays in Second-Personal Ethics I’”, Philosophy in Review, 34(6): 296–299.

  • –––, 2021, Duty to Self: Moral, Political, and Legal Self-Rel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0941758.001.0001

  • Sciaraffa, Stefan, 2009, “On Content-Independent Reasons: It’s Not in the Name”, Law and Philosophy, 28(3): 233–260. doi:10.1007/s10982-008-9037-7

  • Searle, John R., 1963, Speech Act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64, “How to Derive ‘Ought’ From ‘Is’”, Philosophical Review, 73(1): 43–58. doi:10.2307/2183201

  • –––, 1965, “What is a speech act?”, in Perspective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cise anthology,Stainton, R. J. (ed.), Broadview Press, 253–268.

  • –––, 1979,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09213

  • Searle, J. R., Kiefer, F., & Bierwisch, M. (eds.), 1980, Speech Act Theory and Pragmatics (Vol. 10), Dordrecht: D. Reidel.

  • Searle, John R. and Daniel Vanderveken, 1985, Foundations of Illocutionary Log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haradin, Nathaniel, 2018, “Two Problems for Accepting as Intending”, Ethics, 128(3): 626–641. doi:10.1086/695991

  • Shaver, Robert, 2019, “Promissory Obligation: A Sidgwickian View”,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36(2): 181–197. doi:10.2307/48563643

  • –––, 2020, “Promises as Invitations to Trus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7(6): 1515–1522. doi:10.1007/s11098-019-01271-7

  • Sheehy, Paul, 2002, “On Plural Subject Theory”,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33(3): 377–394. doi:10.1111/0047-2786.00148

  • Sheinman, Hanoch (ed.), 2011, Promises and Agreements: Philosophical Essays,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77958.001.0001

  • Shiffrin, Seana Valentine, 2007, “The Divergence of Contract and Promise”, Harvard Law Review, 120(3): 709–749.

  • –––, 2008, “Promis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Conventionalism”, Philosophical Review, 117(4): 481–524. doi:10.1215/00318108-2008-014

  • –––, 2011, “Immoral, Conflicting, and Redundant Promises”, in Reasons and Recognition: Essays on the Philosophy of T.M. Scanlon, R. Jay Wallace, Rahul Kumar, and Samuel Freeman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55–171, (ch. 7).

  • –––, 2012a, “Are Contracts Promises?”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w, London: Routledge, pp. 241–258 (ch. 16).

  • –––, 2012b, “Promise?”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aw, 241.

  • Shockley, K, 2008, “On that peculiar practice of promisi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0(3): 385–399.

  • Sidgwick, Henry, 1874 [1962], The Methods of Ethics, London: Macmillan. Seventh edition, reissu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impson, A. W. Brian, 1975, A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of Contract: The Rise of the Action of Assumpsi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Singer, Peter, 1972, “Is Act-Utilitarianism Self-Defeating?”, Philosophical Review, 81(1): 94–104. doi:10.2307/2184228

  • Sinnott-Armstrong, W., 2009, “How strong is this obligation? An argument for consequentialism from concomitant variation”, Analysis, 69(3): 438–442.

  • Skyrms, Brian, 1996,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Contra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mith, Holly M., 1997, “A Paradox of Promising”, Philosophical Review, 106(2): 153–196. doi:10.2307/2998356

  • Smith, Michael, 1994, The Moral Problem, Oxford: Blackwell.

  • –––, 2011, “The Value of Making and Keeping Promises”, in Sheinman 2011: 198–215 (ch. 8).

  • Sobel, David and Steven Wall (eds.), 2009, Reasons for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720185

  • Stafford, Kim, 1978, “Promises to the Dead”, Northwest Review, 17(1): 29.

  • Stair, 1st Viscount (James Dalrymple), 1681/1693 [1981], Institutions of the Law of Scotland, Edinburgh: Anderson. Second edition, 1693. Revised edition, David M. Walker (e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es.

  • Swain, Warren, 2013, “Contract as Promise: The Role of Promising in the Law of Contract. An Historical Account”, Edinburgh Law Review, 17(1): 1–21. doi:10.3366/elr.2013.0136

  • Tadros, Victor, 2020, “Appropriate Normative Powers”,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94: 301–326. doi:10.1093/arisup/akaa009

  • Taylor, Erin, 2013, “A New Conventionalist Theory of Promising”,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1(4): 667–682. doi:10.1080/00048402.2013.768278

  • Taylor, James Stacey, 2021, “Promises to the Dead”,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90: 81–103. doi:10.1017/S1358246121000242

  • Thomson, Judith Jarvis, 1990, The Realm of Right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Tsevreni, Magdalini, 2018, “The Concept of Promise and Contract Theory”, in Proceedings of the XXIII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Athens: Greek Philosophical Society, 405–409. doi:10.5840/wcp232018691592

  • Urmson, J. O., 1953,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J. S. Mill”,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10): 33–39. doi:10.2307/2216697

  • van Roojen, Mark, 2013, “Scanlon’s Promising Proposal and the Right Kind of Reasons to Believe”, Oxford Studies in Normative Ethics 3: 59–78.

  • –––, 2020, “Promising and Asserti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ssertion, Sanford Goldberg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79–201.

  • Verbeek, Bruno, 2002,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Moral Philosophy: An Essay on the Virtues of Cooperation, (Theory and Decision Library 33), Dordrecht/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i:10.1007/978-94-015-9982-5

  • Vitek, William, 1993, Promising,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Wall, Edmund, 2009, “Hooker’s Consequentialism and the Depth of Moral Experience”, Dialogue, 48(2): 337–351. doi:10.1017/S0012217309090283

  • Warnock, G. J., 1971, The Object of Morality, London: Methuen.

  • Watson, Gary, 2004, “Asserting and Promisi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7(1/2): 57–77. doi:10.1023/B:PHIL.0000014525.93335.9e

  • –––, 2007, “Morality as Equal Accountability: Comments on Stephen Darwall’s The Second‐Person Standpoint”, Ethics, 118(1): 37–51. doi:10.1086/522017

  • –––, 2009, “Promises, Reasons, and Normative Powers”, in Sobel and Wall 2009: 155–178. doi:10.1017/CBO9780511720185.008

  • Westlund, A. C., 2013 “Deference as a normative power”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6(3): 455–474.

  • –––, 2018, “Relational autonomy and practical authority”, The Bloomsbury Companion to Analytic Feminism, 375–393.

  • Weiss, Jonathan A., 2003, “Why Keep Promises to the Dead If There Is No Afterlife”, Quaderni Di Diritto e Politica Ecclesiastica, 11(3): 643–649. doi:10.1440/12300

  • Woods, Jack, 2016, “The Normative Force of Promising”, in Oxford Studies in Normative Ethics, Volume 6, Mark Timmons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77–101 (ch. 4).

  • Zemach, Eddy M., 1971, “Ought, Is, and a Game Called ‘Promis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1(82): 61–63. doi:10.2307/2217570

  • Zylberman, Ariel, 2014, “The Very Thought of (Wronging) You”, Philosophical Topics, 42(1): 153–175. doi:10.5840/philtopics20144217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quinas, Thomas: moral, political, and legal philosophy | contractarianism | contract law, philosophy of | contractualism | convention | ethics: natural law tradition | game theory | Hobbes, Thomas: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 Rawls, John | reasoning: moral | School of Salamanca | Sidgwick, Henry | social contract: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 speech acts

Copyright © 2022 by Allen Habib <anhabib@ucalgary.c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