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主义 moral sentimentalism (Antti Kauppinen)

首次发表于 2014 年 1 月 29 日星期三;实质性修订于 2021 年 11 月 11 日星期四。

对于道德情感主义者来说,我们的情感和欲望在道德解释中起着主导作用。有人认为道德思想基本上是感性的,还有人认为道德事实与我们的感性反应有关,或者情感是道德知识的主要来源。有人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情感主义的两个主要吸引力在于一方面能够理解道德的实践方面,在另一方面能够在自然主义世界观中找到道德的位置。相应的挑战是解释道德的明显客观性和规范性。最近强调情感在道德思维中的核心地位的心理学理论引起了对情感主义伦理学的重新关注。


1. 许多道德情感主义

考虑以下弗兰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讲述的故事:

J.住在法国一个小海滨城镇,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他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一整座房子,因为他擅长木工、水暖、砌筑、屋顶工作等等。[...] J.非常友善,通常会提供建议或伸出援助之手。有一个他几乎不认识的邻居一直问他如何在屋顶上安装天窗。[...]

J.从早上到晚上很晚都和邻居在一起,基本上是自己做这份工作(因为邻居几乎拿不稳锤子,他说),在此期间,邻居的妻子来了,做饭,和丈夫一起吃午餐(法国的主餐),没有给 J.任何东西。到了一天结束的时候,他成功地安装了天窗,提供了专业劳动力,这通常要花费超过六百欧元。J.什么也没要求,但几天后,当同一个邻居谈论潜水课程,以及一起参加会很有趣时,他觉得这是一个完美的回礼机会,因为这门课程大约需要 150 欧元。所以 J.说他很想去,但不幸的是他的预算里没有这笔钱。现在你可以猜到:这个人独自去了。(de Waal 2009: 174–175)

如果我们假设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并且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内容,我们可能会对它有两种不同的反应:我们对邻居有一种负面的感觉,并且认为邻居对可怜的 J.的行为是错误的。粗略地说,情感主义者认为这两种反应密切相关,情感处于主导地位。由于情感主义家族中的不同理论使用了不同的反应,本条目将采用“情感”的自由定义,包括非认知态度和各种各样的状态 - 情绪、感觉、情感、欲望、计划和拥有它们的倾向。(de Waal 2009: 174–175)

这个核心思想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是解释性的:为什么我们认为邻居做错了事?解释性情感主义者认为,道德思想基本上是通过情感或情绪来解释的。第二种问题是构成性的:我们认为邻居做错了事的思想包含什么?也就是说,它是什么样的思想?它更像是相信冥王星是一颗行星,还是想要打击一个不合作的计算机?判断性情感主义者认为,道德判断是由情感或非认知反应构成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或者是关于情感反应或某种事物引起情感反应的倾向的判断。一些判断性情感主义者也是表达主义者,他们认为道德术语的意义必须用相关的非认知状态来解释。

第三,假设我们理解正确,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样的事实使我们认为邻居的行为是错误的?行为的错误性是我们情感的投射吗?如果它是一个事实,它是像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的平方之和这样的事实,还是像水是 H2O 这样的事实,或者更像腐烂食物令人恶心这样的事实?对于形而上学情感主义者来说,道德事实与我们的情感反应有关,或者道德和评价概念是引起或证明情感反应的属性的概念。最后,我们对我们的判断非常有信心。但是,即使我们假设我们知道所有相关的经验事实,我们如何知道邻居的行为是错误的?如果有人持不同意见怎么办?我们如何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认识论情感主义者认为,适当类型的情感反应在道德证明或理解中起着核心作用。

这些情感主义观点在逻辑上是相互独立的。这一点的一个指示是它们与不同的观点形成对比。认识论和可能的解释性情感主义观点与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观点形成对比,根据这些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推理或直觉而不是通过情感来获得道德知识。一些,尽管不是全部,判断情感主义观点与道德判断的认知主义解释形成对比。形而上的情感主义观点又与错误理论和自然主义和非自然主义变体的独立于心灵的道德现实主义形成对比。

2. 解释性情感主义

当代哲学家普遍将情感主义视为道德判断或事实的一种理论。但是,古典情感主义者认为主要问题是道德心理学问题:人性的哪个特征——理性、情感还是智力直觉——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赞同某事或责备某人?(参见大卫·休谟的《人性论》(T),第 456 页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TMS),第 312-313 页。)他们的一些主要论点是在这个解释性问题的背景下引入的,这个问题处于哲学和现在的心理学实证科学之间的边界上。

2.1 道德感知理论

虽然情感在伦理思想中的重要性至少自亚里士多德和孟子以来就被哲学家们认识到了,但现代伦理情感主义传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早期在英国的辩论中。安东尼·阿什利·库珀,以他的头衔第三代沙夫茨伯里伯爵更为人所知,他在《论美德或功德的探究》中引入了道德感的概念。根据沙夫茨伯里的观点,道德评价的主要对象是行动背后的“情感”或动机。这些情感可以通过反思成为第二阶情感的对象:

在一个能够形成事物一般概念的生物中,不仅仅是外在的存在呈现给感官的对象是情感的对象;而且行动本身以及怜悯、善良、感激等情感,通过反思进入心灵,成为对象。因此,通过这种反思的感知,对那些已经感受到并成为新的喜好或厌恶主题的情感,会产生另一种情感。(沙夫茨伯里 1699-1714:16)

道德认可是通过(也许包括在其中)这种二阶喜好来解释的,肖夫斯伯里通常称之为“对与错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先天的或自然的,只能被“相反的习惯和风俗”所取代(1699-1714: 25),尽管它有时可能被“愤怒、欲望或任何其他相反的激情”所克服(1699-1714: 35)。在肖夫斯伯里的观点中,它所赞同的是自然或公共的情感,这些情感是美丽和和谐的动机,趋向于整个理性生物系统的利益。要成为有德行的生物,不仅必须做正确的事情,还必须运用其道德感,并出于某种事物值得和诚实的原因而行动(1699-1714: 18)。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最善良的狗,只要它缺乏反思自己的情感并根据产生的情感行动的能力,就不能具备道德品德。

弗朗西斯·哈奇森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肖夫斯伯里的草图。他对道德感存在的论证基于他对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的拒绝(见反理性主义论证的补充)。由于我们不是因为自身利益或自证明而赞同行为,必须有其他解释我们的信念。根据他的观点,感觉是“心灵对我们遇到的对象的任何思想的决定,独立于我们的意愿”(1725: 90)。有许多这样的感觉,比传统上承认的要多。由于道德观念是自发产生的,哈奇森得出结论我们有道德感,

这是我们的心智在观察到行动时,独立于对自身利益或损失的任何意见之前,决定接受行动的可爱或令人不快的思想的决定。(1725: 100)

道德感,尽管不是道德观念,但是是先天的,这可以从小孩子对行为作出反应时的情感中看出来(1725: 145–146)。

在哈奇森早期(也是最著名的)观点中,道德感所赞同的是“对他人幸福的普遍平静的愿望”,与爱和同情等特定的善意激情有所区别(1728: 175)。在这种观点中,与肖夫斯伯里相反,道德上值得称赞的行为的动机是善意,而不是认为行为是义务的或者道德感本身会赞同的想法。在哈奇森的术语中,道德感是证明理由的来源,但不是激发理由。(关于哈奇森观点的发展,参见 Bishop 1996)。

这些早期情感主义理论的一些关键特点与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2012)的现代模型相似。海特的出发点是心理学中越来越常见的两种认知过程的区别。类型 I 或直觉过程是自动的、轻松的、快速的、常常是联想的、并行的、情感的,而且常常是模块化的(即只使用特定领域的信息)。我们只意识到它们的输出,而不是过程本身。(它们因此类似于哈奇森的“感觉”)。相反,类型 II 的“反思”或“推理”过程是有意识的、费力的、缓慢的、记忆负担重的、有时是推理的、理性的和线性的过程。与心理学中常见的情况一样,海特将“直觉”一词用于由直觉过程产生的信念。

Haidt 的经验主张是,道德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是直觉,由肠道反应引起的快速和自动的情感闪现。为了支持这一点,研究表明,操纵情感会对人们的判断产生影响(Wheatley 和 Haidt 2005),当人们做出判断时,与这种情感反应相关的大脑区域会活跃起来(例如,Greene 和 Haidt 2002;Moll,de Oliveira-Souza 和 Eslinger 2003)。此外,在一些研究中,人们在对其道德观点提出质疑时很容易感到困惑:例如,他们无法(Haidt 声称)给出为什么反对无害的兄弟姐妹乱伦的理由(Haidt 2001)。在 Haidt 的有些悲观的观点中,理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有肠道反应的律师式辩护,特别是在社会背景下。在同样的思路中,Joshua Greene(2008)根据脑成像和反应时间数据(Greene 等人 2001)等基础上声称,特别是义务论的判断,例如认为以牺牲一人为手段拯救五人是错误的思想,是由情感的肠道反应驱动的,而后来像康德这样的哲学家试图对其进行理性化。Greene 认为,相反,功利主义的判断是由有意识的推理产生的。然而,Guy Kahane(2012)有力地主张,一旦我们看到更广泛的数据,我们就会发现 Type I 和 Type II 过程之间的区别对应于直觉和违反直觉的判断之间的区别,而不是义务论和功利主义内容之间的区别。

在解释为什么我们有道德感以及为什么它赞同仁慈等事物时,早期情感主义者指向神圣的安排,而海德特的故事则强调进化。他认为我们被预先编程以同情对待苦难,以蔑视对下级的傲慢,以愤怒对待欺骗,以厌恶对待污秽等等。这些在文化上微调的情感反应进一步通过解释为我们祖先的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威胁和机遇而进行进化上的“适应”(海德特 2012 年)。

海德特观点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与古典情感主义观点不同,它没有区分道德和非道德评价。在谈到他所说的直觉时,他说大脑有一种类似仪表盘(有时被称为“喜欢计量器”)的东西,它不断来回移动,这些运动,这些快速判断会影响接下来发生的任何事情。(海德特和比约克伦德 2008 年:186-187)

the brain has a kind of gauge (sometimes called a “like-ometer”) that is constantly moving back and forth, and these movements, these quick judgments, influence whatever comes next. (Haidt and Björklund 2008: 186–187)

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我们不喜欢的一切,甚至是让我们生气的一切都是道德上错误的。这个故事至少是不完整的。此外,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海德特自然不会提出任何关于理性可能产生道德判断的先验论证。他所能声称的只是人们通常不会首先进行推理。即使这是真的,也不能得出人们的判断不是由推理塑造的或者他们对理由不敏感的结论。事实上,丹尼尔·雅各布森(2012)指出,人们缺乏对他们的判断的理由的证据实际上非常薄弱。在海德特最著名的例子中,即使是无害的兄妹乱伦也涉及到患上情感后果的重大风险(Railton 2014: 849)。三年后在你姐姐的婚礼上的氛围可能不会完全相同。人们可能无法立即表达出这样的理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对这些理由做出反应。事后推理可能不是简单的理性化,而是试图表达出一个人直觉判断所回应的考虑因素的过程。

最近,约书亚·梅(2018)根据实证证据对道德思维中情感的主导地位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最好证据仅支持情感作为促进(或阻碍)信息处理的更加谦虚的角色。梅指出,操纵偶发情感——即不是针对或被道德判断对象引起的情感,比如因恶臭引起的厌恶(Schnall et al. 2008)——只被发现具有轻微的影响。他正确地指出,这种稀缺和轻微的影响并不能支持任何关于情感在道德判断中起主导或关键作用的说法。他还根据海蒂·迈宝姆(2005)的观点,认为精神病患者在道德判断方面的问题更好地解释为理性而不是情感上的缺陷。

梅认为,道德判断通常是通过推理来解释的,而不仅仅是感觉,尽管这种推理通常是自动和无意识的 I 型推理。他通过引用许多研究来支持这一观点,这些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对意图等特征敏感(参见 Young 和 Tsoi 2013 的概述)以及个人力量的使用(参见 Greene 等人 2009),更一般地说,对被归因为主体参与程度的敏感。正如梅总结的观点,“我们经常通过依赖识别与主体、行为和结果相关的各种特征的一般原则,来迅速推断一个行为的道德地位...这是一种推理或推断的问题,无论是隐含的、明确的还是两者在时间上的组合”(2018 年:70)。

虽然梅的数据和论证对于某些夸张的情感主义解释形式(如海德特的)是一种健康的修正,但情感主义者应该担心多少还不清楚。毕竟,解释性情感主义的关键证据并不是来自偶然的情绪,而是来自于我们对独立引起负面情绪的事物的不赞成。情感主义者可以相对容易地通过诉诸独立的情绪反应来解释我们的谴责对象,而对于理性主义者来说,猿类对于我们理性告诉我们不赞成的事物感到愤怒只是巧合。而且,解释性情感主义与人们首先对非道德事实进行推理(有意识或无意识),然后以情感回应的方式是相容的,这种情感回应仍然需要跨越非道德和道德判断之间的鸿沟。正如休谟所说,尽管情感最终作出最终裁决,“为了为这种情感铺平道路,并对其对象进行适当的辨别,我们发现,通常需要先进行大量的推理,进行精细的区分,得出正确的结论”(1751 年:15)。

2.2 基于同情/共情的理论

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的独特之处在于,尽管他们偶尔使用“道德感”,但他们并不认为它是一种原始的、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试图用更基本的机制来解释它的运作,特别是他们所称之为“同情”的机制。在当代使用中,这个术语通常用于表示对他人的关心。但是,休谟、斯密和苏菲·德·格鲁希(1798 年)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它来分享他人的感受。这种机制的当代术语是共情(关于同情和共情的区别,请参见达沃尔 1998 年;索伯和威尔逊 1998 年;弗莱舍克 2019 年)。尽管如此,本节将仍然使用较旧的术语,因为古典感性主义者所讨论的并不总是完全是“共情”。

在赫奇森之后,休谟否定了理性或推理作为道德区别(判断或事实)的来源。简而言之,他认为单靠理性无法像道德那样激励我们(动机怀疑论),而单靠推理也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或错的(内容怀疑论)。有关讨论,请参见反理性主义论证的补充部分。

在休谟的积极解释中,道德赞许是由一种特殊的快乐引起的,或者是在客观地考虑他们的品格时对行动者的一种爱的形式:

只有当一个人物在一般情况下被考虑时,而不涉及我们的特定利益时,它才会引起一种被称为道德善恶的感觉或情感。(T 472)

但是,为什么在没有涉及我们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思考一个人物会首先给我们带来快乐呢?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简单地配备了与生俱来的道德感,而是因为同情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更简洁和系统的现象解释。对于休谟来说,它的机制是一种从激情的效果到其原因或反之的类比联想,这在观察者身上产生相同的激情。(T 576) 格鲁希观察到,记忆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具有政治意义:那些跳过“痛苦和逆境学校”的特权阶层将缺乏同情心(1798: 62)。根据休谟的观点,一旦他人的快乐和痛苦被传达给我们,当我们思考那些可靠地使他人快乐的持久性品质时,我们自己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感到高兴。这种特殊的快乐将这种品质称为美德或邪恶:

当任何品质或人物倾向于造福人类时,我们会对其感到高兴,并赞同它;因为它呈现了愉悦的生动想法;这种想法通过同情影响我们,并且本身就是一种快乐。(T 580)

休谟指出我们的道德赞同与引起同情快乐的原因有两种方式不同。然而,首先,我们天生就会接纳亲近和亲爱的人的感受,那些与我们接近或相似的人以及我们关心的人。(这种同理心中固有的偏见的观察最近被普林兹 2011 年和布鲁姆 2017 年重新发现。)然而,我们也可以赞同远方陌生人甚至敌人的美德。其次,我们有时会赞同“衣衫褴褛中的美德”:一个诚实和慷慨的人,(比如)被监禁,因此无法使他人受益,与那些实际上使周围人满意的具有相同特质的人相比,并不被认为道德上更糟糕。

休谟对这些挑战的回答是,我们纠正我们最初的反应,消除偏见和道德运气的影响,以及我们目前的倾向 - 不是因为我们追求与我们的反应无关的某种标准,而是因为依赖于“瞬间的表象”(T 582)会导致“社会和交谈中对我们的情感的许多矛盾”(T 583)。毕竟,当有人使用道德语言并称某人为“邪恶”,“可憎”或“堕落”时,他“表达了他期望所有听众都会与他一致的情感”(休谟 1751 年:75)。正是这种道德情感中的一致预期推动我们朝着道德判断的“共同观点”(ibid.)前进,这个观点抽象出我们特定的利益,当前的倾向和与行动者的关系,而是关注人的品格特质对周围人的影响(T 602-3)(参见 Sayre-McCord 1994 年)。

亚当·斯密提出了一种关于同情的本质和机制以及道德和评价认可的不同理论。对于斯密来说,同情的关键机制是通过想象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或者现在被称为模拟(Gordon 1995),而不仅仅是情感传染、联想或推理。在斯密的正式定义中,同情在于自己所感受到的与他人实际感受之间的和谐,这是通过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度来实现的。赞许是从感知到这种粗略的巧合中产生的愉悦感(TMS 56 注 a),可能是因为它同时确认了我们的共同人性和我们观点的独特性(Fleischacker 2019,28-31)。尽管这种“适当感”的解释有时被描述为斯密的道德判断理论,但他认为这是一个完全普遍的评价解释,包括信仰、幽默感或商业决策。当涉及到道德价值或不值得称赞或责备的品质时,重要的是我们对受行动影响的人的感激和愤怒以及对行动者动机的同情。像休谟一样,斯密认识到道德认可需要离开个人的观点:

但是,当每个公正的旁观者的内心完全与他们产生共鸣时,[愤怒和感激] 以及人性的所有其他激情似乎是适当的,并且被认可,当每个中立的旁观者完全参与并与他们一起行动时。(TMS 81)

一个公正的旁观者的形象在史密斯对自我导向的道德判断或良心的解释/理论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我们希望他人对我们产生同情(从而赞同我们),我们努力将我们的激情提升到一个想象中的知情而公正的旁观者可以同情的水平(Kopajtic 2020)。安蒂·考普宁(2010: 236–239; 2014a)认为,从当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可以被视为通过重新聚焦注意力和重新评估行动的意义来进行情感调节的一种形式。

迈克尔·斯洛特最近的情感主义解释/理论继承了以同理心/怜悯为基础的理论,以及哈奇森对仁慈的强调。斯洛特的观点是,道德赞同是通过同理心化解释和构成的,即对行动动机的同理心:

如果行动反映出对他人(福祉或愿望)的同理心关切,有同理心的人将会对他们感到温暖或温柔,而这种温暖和温柔在情感上反映了行动者的同理心温暖或温柔。...这种同理心与同理心...也构成了道德赞同,可能还包括钦佩,对行动者和/或他们的行动。(斯洛特 2010: 34–35)

有些人的行为表现出对他人的同理心。这种同理心是一种温暖的感觉。当我们同理这个行动者时,我们也会分享这种温暖的感觉。而这种同理的温暖感觉构成了道德的认可。相反,缺乏同理心的行为表现出对他人的冷漠。由于道德的认可和不认可“参与到道德判断的形成中”,斯洛特认为同理心可以解释我们的直觉和判断。

斯洛特的解释在情感主义者阵营内部受到了批评。杰西·普林兹(2011)指出,这种观点在对不认可的处理上存在困难:缺乏同理心并不等同于不认可,也没有同样类型的动机效应。朱莉娅·德赖弗(2011)指出,同理心缺陷的人仍然可以对事物进行道德认可或不认可。斯洛特的观点还面临必要性和充分性的挑战,因为我们似乎可以认可缺乏同理心的行为(例如出于责任感而做某事,或者出于错误的原因而做正确的事情),并且我们也可能不认可一些同理心的行为(例如出于同理心而帮助一个受害者,而牺牲了其他许多与行动者不太亲近或相似的人)。

情感主义的版本,Shaun Nichols(2004)的情感主义,可能以更间接的方式参与道德判断的解释。它与休谟的野心一样,试图解释道德思维,而不假设先天的道德能力或感知。相反,尼科尔斯假设正常人具有一种通用的能力,可以根据各种规范或规则进行指导,并具有某些非道德的情感倾向,例如对他人的苦难产生厌恶反应的倾向。他的假设是,当所违反的规则是情感支持的,即当它禁止我们独立对某种类型的行为产生负面情绪反应时,我们将把违反规则视为道德的(因此错误),而不是约定俗成的(它的地位是由某个当地事实上的权威禁止而产生的)(尼科尔斯 2004:62)。

这一主张的一个重要支持来源是,缺乏相关情感反应的人,如精神病患者,似乎无法区分道德规则和常规规则,即使他们的理性能力完好无损(参见 Aaltola 2014)。同时,尼科尔斯认为,特定的道德判断可以简单地是情感支持规则的应用,并不需要在线情感反应。一些早期的情感主义者预见到了这种间接的解释性情感主义。亚当·斯密指出,我们在一般规则的基础上做出“大部分”道德判断,这些规则对他来说是基于对特定情况的情感反应的归纳(TMS 377)。同样,格鲁希认为,反思会产生抽象和普遍的道德情感,我们会“不回想它们最初形成的方式以及证明它们的一切”而遵守它们(1798: 112)。爱德华·韦斯特马克认为,许多判断是“某些被接受的一般规则的应用”,其接受最终是由法官心中的“情感制裁”来解释的(韦斯特马克 1906: 6)。

尼科尔斯认为,他的情感规则解释也提供了某些规范普遍性的解释。我们不必假设人们有一种与伤害无辜者道德错误相关的先天倾向。相反,可以合理地认为,在不同社会提出的各种规范中,与我们的非道德情感倾向共鸣的规范具有更高的“文化适应性”(尼科尔斯 2004: 127),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为普遍。由于我们可以解释(几乎)泛文化的道德规则以及道德判断,而无需诉诸于专门的先天机制,尼科尔斯(2005)得出结论,道德是进化的副产品而不是适应。

3. 判断情感主义

情感主义通常被理解为关于道德判断或概念的论题。道德思维涉及或涉及我们的情感,而道德语言以某种方式表达或涉及情感。判断情感主义有非认知主义和认知主义两种变体。

3.1 非认知主义情感主义

在纯粹的非认知主义观点中,道德思想由情感构成。认为 X 是错误的,至少部分上是对 X 持有负面情感,或者可能对负面情感持有积极的高阶态度。以下是支持非认知主义的最著名论证:

内在主义的论证

  1. 道德判断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废除的动机性。(弱内在主义)

  2. 只有具有从世界到心灵的适应方向的非认知心理状态才具有内在的动机性;仅仅具有从心灵到世界的适应方向的信念并不能单独激发动机(亨姆理论的动机论)。

  3. 因此,道德判断(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由非认知心理状态构成的。

这个论证显然与反理性主义的实用性论证有关(见反理性主义补充)。第一个前提假设道德判断与动机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弱内在主义者大致相信,判断我在道义上应该停止下载电影意味着我至少有一些停止下载电影的动机。否则,我不会真正将这个行为视为道义上的错误。我的道德信念在我的动机倾向中显现,尽管并不总是在行动中。为什么?基本上,因为用道德术语思考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宇宙的某些事实,而是为了让我们以能够共同生活并获得合作的好处的方式行动起来。西蒙·布莱克本(1988 年)和艾伦·吉巴德(1990 年)指出,道德思维可能具有的任何进化优势都取决于其实用性。(另请参阅 Lenman(1999 年)和关于道德动机的条目。)

论证的第二个前提是心灵哲学中的一个论题。一些心理状态,如描述性信念,代表事物的存在方式,并具有心灵到世界的适应性。其他心理状态虽然可能与信念具有相同的命题内容,但并非描述性的。如果你希望你的车能够工作,并注意到它拒绝启动,你的欲望不会消失,不像你相信你的车正在工作的信念(史密斯 1987 年)。相反,它会促使你做一些你认为会让车子工作的事情,比如叫一个机修工。它具有世界到心灵的适应性。尽管关于区分的具体方式仍然有争议(见例如 Sobel 和 Copp 2001 年;Frost 2014 年),但描述性信念本身是动机上惰性的这一关键观点被广泛接受。

最后,结论有不同的强度。传统的非认知主义者认为道德判断只是非认知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显然它们不仅仅是欲望,因为我们可以渴望我们不认为是可取的事物。早期的非认知主义者谈到了一种特殊的“道德感”(Ayer 1936),以现象学的术语来界定。但是似乎没有任何共同的现象学特征能够涵盖我们所有的道德思维。因此,当代的非认知主义者转而借助道德态度的功能角色来解释,借助它们在我们整体心理学中的独特地位。布莱克本(1998)的观点是,道德思维涉及对欲望和偏好的高阶态度。当我道德上不赞成污染环境时,我不仅仅是渴望不污染——我还赞赏那些厌恶污染的人,并不喜欢那些不与我分享这种渴望的人(布莱克本 2002:125)。当我道德上不赞成某事时,我对自己的态度也有这些高阶态度:我更倾向于不喜欢我不赞成的事物,这解释了与动机之间的可废除的联系。

Gibbard(1990)反过来将狭义道德判断与对罪恶和愤怒的理性判断等同起来。例如,认为偷窃是错误的,就是认为对于偷窃感到内疚并对他人的偷窃感到愤怒是理性的(在没有像无知或强迫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情况可以为行为者辩护)。反过来,认为某事是理性的或有意义的,就是接受允许这种行为的规范。在 Gibbard 的原始解释中,规范接受是一种基本的非认知状态,是一种通过语言实现的协调的进化适应,不能用其他态度来分析(1990 年:第 4 章)。它是非认知的,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动机倾向,即以我们准备在关于该做什么的讨论中承认的方式行动或感受。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将规范性思想视为在实际和非实际情况下解决该做什么的应急计划(Gibbard 2003)。这些思想是有条件的激励,正如内在主义的论证所要求的那样。

3.2 表达主义

上述论证涉及道德判断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的形式。但是术语“判断”有时也用于语言表达。同样,“非认知主义”这个术语也用于道德语言的论题。为了减少混淆,本条目在涉及语言实体时将讨论道德术语、表达和句子,并将术语“表达主义”保留给语言论题。牢记这些术语约定,任何非认知主义的论证都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看似简单的前提来扩展为表达主义的论证:

  1. 一个句子的意义由它所表达的心理状态决定。(元语义心理主义)

  2. 道德句子表达道德判断。

  3. 因此,道德句子表达(至少部分)非认知心理状态。

  4. 因此,道德句子的意义是由非认知心理状态(至少部分)决定的。

前提 4 是关键的补充。这不是在伦理学中得出广义表达主义理论的唯一方法 - 早期形式,如情感主义(Ayer 1936; Stevenson 1944)和普遍规范主义(Hare 1952)依赖于一个有问题的假设,即句子的意义应该根据其被用来实现的效果或其被用来执行的言语行为来理解。元语义心理主义不做这个假设,而是简单地从它们所表达的思想中推导出语言表达的意义,而不是从它们的真值条件或它们排除的可能世界中推导出,就像标准语义学所做的那样(Gibbard 1990: 92)。

理解表达主义的关键是,表达一个思想与报告一个思想不是同一回事 - 当我说“太阳在照耀”时,我表达了我相信太阳在照耀,而不是报告它,如果我要报告它,我会说“我相信太阳在照耀。” Mark Schroeder(2010)最近强调,核心表达主义主张是“谋杀是错误的”这个句子与对谋杀的不赞成以同样的方式相关,就像“太阳在照耀”这个句子与对太阳在照耀的信念相关一样,不管那是什么。唯一的区别是表达的状态是非描述性的。这确实有重要的语义后果。众所周知,由于非描述性状态缺乏真值条件,(纯粹的)表达主义者无法以通常的方式解释它们之间的推理关系,而是以态度的一致或不一致来解释(Stevenson 1937,Gibbard 2003)。试图这样做已经被证明是有争议的,至少可以这样说。有关讨论,请参阅道德认知主义与非认知主义的条目。

尽管道德表达主义的定义是在不诉诸于道德句子的真值条件的情况下解释道德句子的含义,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当代的道德表达主义者并不否认谈论道德真理甚至道德事实是有意义的。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做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一阶伦理观点。正如布莱克本所说:

说一个伦理观点是真实的,只是在重申它,如果我们加上“真正地”,“真实的”,“事实”等重要的词语。说它是客观真实的,是肯定它的真理不会随着我们对它的看法而变化,这又是一个内部的、一阶的伦理立场。(布莱克本 1998 年:296)

当然,理解道德语言具有行动指导性的特征并不是道德表达主义的唯一动机。另一个对它的支持的重要部分是道德随附论证,最初由布莱克本(1971 年;1985 年)提出,它大致声称,道德表达主义者最能解释为什么在描述上相同的世界必须在道德上相同是一个概念上的真理。更多信息,请参阅伦理学中的随附/监督条目。

3.3 情感主义认知主义:主观主义和理想倾向主义

情感主义者不必认为道德判断仅仅是某种情感或态度。认知主义情感主义者认为道德判断是关于情感或引起情感倾向的描述性信念。(我将在下面进一步探讨其他种类。)相关的语义观点是道德句子是关于说话者(或其他人)的情感或引起情感倾向。

沿着这些线索的最简单的语义解释是说话者主观主义,根据这个观点,“偷窃是错误的”这样的话的真实条件是说话者不赞成偷窃。这种不赞成不必仅仅是对偷窃的负面情感,而可以被看作是对禁止偷窃的道德标准或规范的认可。换句话说,说话者报告了表达主义者所说的句子所表达的相同态度。这个观点受到休谟的一些言论的启发,特别是以下言论:

当你宣称任何行为或品格是邪恶的时候,你的意思只是从你的本性构成来看,你对其思考有一种责备的感觉或情感。(T 469)

对于演讲者主观主义来说,道德判断中存在非认知要素,但道德句子仍然可以给出标准的真值条件语义。它的吸引力在于在不需要非标准语义或元语义的情况下,理解判断内在主义。演讲者主观主义的一个广义版本是元伦理语境主义,根据该理论,被认为是对或错的标准不一定是演讲者自己的标准,而是由话语环境决定的,就像话语环境确定了“郑是高个子”这样的隐含指示句的内容一样(Dreier 1990; Björnsson and Finlay 2010)。所以就像说“郑是高个子”一样,我们可以说郑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高个子,说“偷窃是错误的”时,我们可以说偷窃是根据你和我接受的标准来说是错误的,例如。

对于这些观点的一个基本反对是缺失分歧问题(Moore 1912)。假设安说“吃人是错误的”,而一个坚定的食人族贝丝回答“不,吃人不是错误的。”根据简单的演讲者主观主义,如果安不赞成吃人,那么安所说的就是真的;如果贝丝不反对吃人,那么贝丝所说的就是真的。显然,安反对吃人而贝丝不反对吃人是可以同时成立的,所以他们的话语并不互相矛盾。实际上,由于安所说的在这个观点上是真的,看起来贝丝应该可以说“安所说的是真的,但吃人不是错误的”。所以看起来他们并没有像安说“我的名字以 A 开头”而贝丝说“不,我的名字以 B 开头”那样产生分歧。然而,他们确实产生了分歧,所以演讲者主观主义存在问题。

当代主观主义者和语境主义者对这个问题非常清楚,并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例如,吉尔伯特·哈曼的实用主义回应认为,当我们说某件事是错的时,我们预设听者与我们的道德标准相同(哈曼 2000 年:36)。我们的对话是关于从我们的标准中得出什么,这是我们可以真正意见不合的事情。

无论我们对哈曼的建议有何看法,实用主义策略似乎过于限制了可能的分歧范围,因为我们可以与不参与对话的人意见不合(Björnsson 和 Finlay 2010)。作为回应,主观主义者和语境主义者有时放弃了分歧由相互矛盾的信念构成的概念,并将其解释为最初的非认知主义态度的分歧(例如 Finlay 2017)。为简单起见,假设不赞成意味着希望对行为者进行惩罚,而赞成意味着不希望对行为者进行惩罚。然后,即使安和贝丝的话语不互相矛盾,它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存在分歧,即当他们对食人行为发表裁决时,不可能同时满足他们真诚话语的真实性所蕴含的欲望。如果安得到了她想要的,贝丝就得不到,反之亦然。

对于演讲者主观主义来说,另一个问题是道德思维的主题并不明确评估:如果埃伦是长老会教徒并认为偷窃是错误的,埃伦的思维内容可能只是偷窃会引起长老会教徒的不满。其他人也可以有相同内容的思维,而不会对偷窃进行道德评估(Egan 2012: 566)。评估方面是与信念外部相关的,而是类似于将自己视为长老会教徒的身份,这涉及到一种类似于欲望的态度,即避免与长老会道德准则不符的事物。因此,对于一种独特的评估事实并没有承诺。根据杰米·德里尔(Jamie Dreier)(2009)的观点,这对于解释是一个优势而不是问题。

理想的倾向主义观点通过两个步骤回避了演讲者主观主义的问题。第一个是理想化:信念和句子不是指演讲者的观点,而是指适当理想化的主体的观点(也许是演讲者的理想化版本)。在逻辑形式上,应该主张可能有一个隐含的标准参数位置,就像对于语境主义者一样-但标准是与语境无关的。第二个是倾向化:参照的不是任何人的实际情感,而是他们在适当情况下可能具有的情感。这种观点的建议可以在休谟和史密斯那里找到-回想一下他们通过参照共同观点或客观旁观者的反应来纠正我们的情感。罗德里克·弗斯(Roderick Firth)(1952)的理想观察者理论是这种观点的一个更现代的变体。一般形式如下:

判断 X 具有道德属性意味着相信任何理想的观察者在理想条件下对 X 会有道德上重要的反应。

根据弗斯(Firth)的说法,“伦理上重要的反应”是指我们在理想条件下认为是我们伦理判断真实性的证据的那种道德经验。(弗斯,1952 年:326)

他并未明确指出这种反应是否是情感的,因此存在一些不是情感主义的理想观察者理论的可能变体。在确定理想观察者的特征时,弗斯使用了一种“实用方法论”。

随附/监督。

检查我们实际上将其视为决定伦理问题的合理程序,无论是隐含地还是明确地。(同上 332 页)

如果我们因为对非道德事实的无知、无法生动地想象某事实际上会是什么样子、偏见、非道德情感和不一致而实际上取消某人的道德判断,这表明我们隐含地认为只有当由一个全知、全见、公正、冷静、一致但其他方面正常的法官做出时,道德判断才是有效的。(同上 333-345 页)。这些就是理想观察者的特征。

理想的性情主义观点避免了缺失分歧问题。例如,如果安妮认为任何知情的公正旁观者都会不赞成 X,而贝丝认为任何知情的公正旁观者都不会不赞成 X,他们的信念相互矛盾,他们直接发生分歧。

然而,这种理想化观点的胜利是通过与人们自己的实际态度脱节来实现的,这导致了动机缺失问题。简单主观主义、语境主义和非认知主义的吸引力在于,如果道德思想包括对所认同的标准的态度或信念,那么它们与动机的假定非依赖性联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鉴于动机的休谟理论(Mackie 1980: 69),在理想主体中,关于引起情感反应的倾向的信念如何能够必然地激励普通思考者呢?有些人可能希望做出公正的观察者会赞同的事情,但那些不这样做的人呢?正如 Richard Joyce(2013)所说,似乎人们对这样的想法和对醉酒的维京人嘲笑行为的信念一样无动于衷,而且这样做是相当理性的。

迈克尔·史密斯(1994;1997)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理性主义回应,他借助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个行动者被激励去做她认为她理想的理性和知情的顾问希望她做的事情,那么她在一致性意义上更加理性。情感主义观点是否能够采取类似的策略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亚当·斯密的建议是,一个行动者相信任何公正的观察者都希望她做 A,并且没有渴望做 A 的欲望,比起将这种信念与渴望做 A 结合起来的行动者来说,她的一致性更差。这假设我们对理想观察者态度的信念对我们来说具有权威性(因此不同于对维京人的信念),正如斯密本人所认为的那样。

3.4 认知主义情感主义:感性理论和新情感主义

在前一节讨论的认知情感主义观点中,吸引人的是关于在某种主体中引起情感反应的倾向的信念。另一种主要类型的认知主义观点,情感主义理论,将判断视为关于应得反应的信念(Wiggins 1987; McDowell 1998)。情感主义理论从与次要质量概念(如颜色概念)类似的类比开始。许多人认为,这些概念是关于依赖于心灵的质量的概念。情感主义理论家认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价值概念,不同之处在于价值不仅仅是引起适当的“态度”的因素...而是应当值得它。(McDowell 1985: 143)

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构想价值时,我们会认为有理由欣赏或效仿某人(McDowell 1979)。

When we conceive of value in this way, we perceive there to be a reason for, say, admiring or emulating someone (McDowell 1979).

感知或构想存在理由的状态是一种独特且有争议的信念。根据约翰·麦克道尔(1978 年)的观点,它可以解释一个有德行的人的行动,而无需相关欲望发挥因果作用(尽管我们可以将欲望归因于一个人,因为他们受到理由感知的驱动)。因此,麦克道尔拒绝了休谟的动机理论(内在主义论证的前提 2)。他的论证受到亚里士多德的阅读启发,而不是早期现代情感主义传统。大致而言,一个有德行的人以独特的方式看待情境(麦克道尔 1979 年:73),因此某些特征,如某人需要了解某事,对她来说是显著的,而其他关注点则被沉默,因此不突出要求行动。这种“道德视野”(默多克 1970 年)足以解释行动者的行为。

一个常见的反对意见是,有可能有人分享有德行的人的信念或“对情况的构想”,但仍然缺乏动机。麦克道尔否认了这一点:

[T] 相关的构想除了那些受到适当影响的人之外,几乎没有被拥有。(麦克道尔 1978 年:87)

一个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是,品德和节制之间存在差异。这两种类型的行为者都做正确的事情 - 例如,都对伴侣保持忠诚。但是,节制的行为者必须与争斗的欲望斗争,这些欲望使他们无法专注于高尚和美好。她必须集中意志力以免受诱惑。在这种观点中,她与品德高尚的人的区别,首先不是意愿上的区别,而是显著性的区别,这同时是认知和情感上的区别。用戴维·麦克诺顿(David McNaughton)的话来说,“看待情况的方式本身可能是一种关心或感受的方式”(麦克诺顿 1988 年:113)。这种观点的一个结果是,理解实践理由的过程将涉及塑造行为者的动机敏感性,并且本身可能类似于非理性的转变,而不是基于现有动机的理性思考(麦克道尔 1995 年:100-101)。

情感主义理论属于 Justin D'Arms 和 Daniel Jacobson(2000a)所称的新情感主义范畴。它正式地认为评价概念是情感反应的适当性概念。(正如将在第 4.3 节中讨论的那样,新情感主义者经常对评价属性提出相关的形而上学主张。)也就是说,认为某事是可耻的意味着认为羞耻是适当的或者有充分的理由。新情感主义的一个关键动机是,对可取性或可耻性的判断与渴望或感到羞耻是不同的。使用和引入规范概念的目的是指导我们的态度,而不仅仅是表达或报告它们。(参见价值的适合态度理论的条目。)

3.5 混合和多元主义方法

混合理论通过认为认知和非认知状态都在某种程度上起作用来解决道德判断的表征和实践方面的契合问题:道德判断既有情感的一面,也有非情感的一面。最近已经探索了几种选择,包括混合表达主义、混合状态理论和道德思维多元主义,下面将对这些进行讨论。

混合表达主义有很多种类。也许最著名的是迈克尔·里奇的“普世表达主义”(Ridge 2006)。以我必须对法官说实话的判断为例。作为第一个近似,这样的判断包括对某种类型的行为的认可,以及相信对法官说实话是这种行为的一种(参见 Barker 2000)。也许我认可最大化效用的行为,并相信对法官说实话最大化了效用。对于里奇(2014)来说,非认知要素是接受一种规范视角,将一组标准作为实践推理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是一种功利主义),而认知要素是一种普通的信念,即这些标准要求说实话。

Ridge 认为这种观点解释了非认知主义的吸引力,主要是避免对非平淡道德事实的问题本体论承诺,并解释了实用性。当他们具有涉及对某些标准所要求的事物的渴望态度的规范性观点时,实际上理性的代理形成了一种执行这些行动的工具性欲望。判断的认知要素反过来以熟悉的真值条件方式解释了道德语言的组合性和推理特征。对于涉及表达适当相关的渴望态度和信念的其他表达主义版本,请参阅特别是 Boisvert(2008),Toppinen(2013),Schroeder(2013)以及 Fletcher 和 Ridge(eds.)(2014)。

杰西·普林兹(2007)对道德判断的解释可以归类为混合状态理论。他观点的关键在于他对情感的理论(普林兹,2004),根据他的理论,情感是对身体变化模式的感知,这些变化模式代表了它们“被激活的方式” - 即它们被设置为检测的功能 - 就像其他心理状态在目的论表示理论中所做的那样。对于普林兹来说,道德情感是对某些行为以一系列自我和他人指向的责备或赞扬构成的情感做出反应的倾向,例如内疚、蔑视、愤怒和感激。道德判断包括从激活情感中产生的情感,例如对偷窃感到愤怒或对逃避感到羞愧。愤怒代表了偷窃行为在评判者中引起不赞同的程度 - 也就是说,在普林兹的相对主义道德形而上学中,偷窃是道德上错误的(见第 4.1 节)。这意味着判断可以是真实的或错误的(相对于评判者)。它还激励对行为者进行惩罚。其他情感,因此也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 厌恶可能激励我们避开行为者。这种观点面临的明显挑战是,我们似乎有可能做出非情感的道德判断,以及拥有非判断性的道德情感。

最后,道德思想多元主义认为,不同的道德思想由不同类型的心理状态构成,这是一种非常新的方法,尽管伊丽莎白·拉德克利夫(2006)认为休谟已经区分了两种道德思想。琳达·扎格泽布斯基(2003)和乌里亚·克里格尔(2012)以不同的方式论证了存在两种道德判断,其中一种包含情感元素。克里格尔的建议是,由自动的、非意识的 I 型过程产生的道德判断包含了塔玛尔·根德勒(2008)所称的“信念”,即影响我们行为的认知状态,即使它们与我们的意识判断相悖。由有意识的、费力的 II 型思维产生的道德判断在克里格尔看来是具有客观现象学的普通信念。由于克里格尔认可普通信念本身并不能激励行为,因此在他看来,内在主义只对道德信念有效。(关于信念的怀疑,参见辛哈布 2017 年:129-134 页。)

在类似的思路中,考平南(2013;2015)区分了道德直觉或表象,它们由我们期望他人分享的情感表现(通常是情感)构成,以及道德判断,它们是(隐含的)关于理想主体将会认同的标准所允许、要求或推荐的信念。与其他表象一样,非判断性道德思想的存在在与判断相冲突的情况下最为明显,比如当哈克·费恩认为透露吉姆的下落是错误的,尽管他相信自己应该这样做。考平南认为,道德表象具有独特而多样的现象学和动机特征(与数学直觉相比),这最好通过它们的情感本质来解释。因此,情感主义对道德表象是正确的,就像克里格尔对道德信念是正确的。

与克里格尔相比,考平南的一个重要对比是,道德表象本身并不是判断,而是解释和潜在地证明道德信念。因此,道德表象在这方面被认为与感知表象相似 - 非信念状态,吸引对其命题内容的同意(见第 5.1 节)。(格雷厄姆·奥迪(2005)辩护一种观点,即欲望构成了价值的表象,并起到类似的认识论角色。)由于表象经常引起道德信念,所以这两种思想经常同时出现。但道德信念可以独立于道德表象而得出和持有。这解释了动机外在主义反对意见的力量和无道德主义的可能性(尽管在考平南的观点中,完全胜任的道德行为者在动机和思考上对具有这种内容的信念敏感)。由于道德判断所表达的信念是普通的描述性信念,因此不需要单独的道德语义学。因此,多元主义观点在非认知主义和认知主义情感主义之间划分了差异:每个观点在道德思想的一个重要类型上大体上是正确的(与混合观点相反,根据这些观点,每个思想都具有非认知和认知要素)。

4. 形而上学情感主义

认为道德(和其他评价性)事实和属性不仅仅是独立于人类思维和感性的存在。以有趣为例的评价性属性。如果没有人类被它逗乐,那么它怎么可能有趣呢?如果在知道某事时,即使是那些关心受害者的人也没有产生任何愤怒,那么它怎么可能是令人愤怒的呢?对于情感主义者来说,价值,包括道德价值,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达姆斯和雅各布森 2006)。

情感主义者同意错误理论家的观点,即独特的、非自然的道德事实会很奇怪,并且与心灵独立的自然事实不适合作为道德事实的角色。非认知主义判断情感主义者将道德事实视为道德态度的投射。虽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休谟不是一个投射主义者,但他在说品味具有一种生产能力,并且从内在情感中借鉴和染色所有自然对象,以某种方式提升了一种新的创造。(1751: 88)

我们在自己内心产生了一种情感反应,比如嫉妒,并将这种情感归因于世俗对象,赋予它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征,比如可嫉妒的特征。

We take a sentimental response in ourselves, say envy, and attribute to the worldly object a feature it doesn’t really have, such as being enviable.

错误理论家将这种投射视为与某些文化中将行星归因于机构的行为相同:一种可预测的错误信念。相比之下,当代情感主义者认为道德事实和属性的归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它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提供争议和辩论的焦点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承诺。如上所述,在真理和事实的贬值观中,某种归因是否错误是一个一级问题(Blackburn 1998)。

最有趣的是,对于道德形而上学来说,许多认知主义判断情感主义者认为道德判断指的是某种由某种情感反应在形而上学上决定的道德和评价事实。根据这种观点,道德属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依赖于反应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反应依赖补充说明。

4.1 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

将道德属性与我们的情感或意愿反应联系起来的最简单方法是说,某事物之所以是错的,是因为它不被赞同,或者不被欲望。没有人持有这种基本观点,因为它意味着未被察觉的谋杀并不是道德上的错误,例如。它还没有确定是谁的不赞同在争议中 - 如果一个人不赞同某个行为,但其他人赞同呢?我将称之为简单的处置主义主观主义改进了它,通过将道德属性索引到主体,并引用引起反应的倾向而不是实际反应。例如,某事物对玛丽来说是错的,是因为玛丽意识到了它并不赞同它。一个相关的相对主义提议是,如果玛丽接受禁止它的规范标准或框架,那么某事物对玛丽来说是错的(哈曼 1975)。

因此,根据杰西·普林兹(Jesse Prinz)的观点,

一个行动之所以具有道德上的错误(正确)属性,仅仅是因为有一个观察者对其表示不赞同(赞同)的情感。 (普林兹 2007:92)

(回想一下,对于普林兹来说,情感是一种感受各种情绪的倾向,所以错误并不取决于某人对某事实际上产生了消极反应。)但是这个说法是非常不可信的,因为错误是无法索引的。几乎任何事情都会有人不赞同,也会有人赞同。因此,以女性生殖器切割为例,它同时是(绝对)正确和错误的。这是一个很高的理论成本。

简单的倾向主义主观主义似乎暗示着,如果我们开始赞同奴隶制,奴隶制将成为道德上正确的 - 当我们遇到它时,我们会对它产生积极的反应。但是,正确的描述肯定不是奴隶制变得正确了,而是我们变得更糟糕了(布罗德 1944/5:151)。我称之为缺失的刚性问题。反过来,缺失的可犯错误问题是,简单的主观主义观点似乎没有留下足够的错误价值的空间。如果什么是正确的是由我赞同的决定的,那么我只有在我对我实际上赞同的事情产生错误时才会对什么是正确的产生错误。但是,通过更好的内省来纠正道德错误是非常不可信的。

4.2 理想的倾向主义

道德判断的情况类似,简单主观主义存在问题,促使人们转向理想倾向主义。根据这种观点,道德或评价属性的范围是由某种理想化主体的情感反应决定的,或者是在理想化条件下的反应。因此,缺失的可犯错误问题可以轻松地避开:毫无疑问,我们可能会误判理想观察者会批准什么。

理想倾向主义观点也避免了缺失的刚性问题。根据具体情况,理想化情感的主体可能足够理想化:即使大多数人具有亲奴隶的感性,也可能没有一个公正的旁观者会批准奴隶制。如果理想化过程是路径依赖的(因此结果取决于主体的非理想化初始情感),理想倾向主义者可以进行刚性化的转变(Wiggins 1987: 206)。他们可以说,理想化的起点由实际正常情感构成,其中包括强烈的愿望不受他人善意支配等。因此,刚性化的理想观察者会不赞成奴隶制,即使它成为统计上的常态。彼得·雷尔顿(Peter Railton)(2003 年)反对刚性化,因为对他来说,对某人来说,什么是本质上好或坏是相对的,取决于他们的反应与对象之间的匹配,就像甜味和苦味一样。人们感受的变化会改变对他们来说什么是好的(或甜的)。尽管残忍之类的事情即使被普遍认可也不会变得正确,因为对于雷尔顿来说,它的错误性取决于其后果的恶劣程度,而不是我们对其的不赞成,而人们厌恶的痛苦仍然对他们来说是不好的。

理想的倾向主义有几种不同的变体,通常与道德判断的内容观相对应(Firth 1952; Lewis 1989; Smith 1994)。即使它们避免了易变性和僵化性的问题,还有许多进一步的挑战。这里将讨论四个挑战。

首先,尤西弗洛困境得名于柏拉图的对话,苏格拉底在其中反对一种神命令理论的版本。应用于理想的倾向主义,可以如下呈现:

  1. 一种主观主义理论定义了决定评价性属性范围的主体,可以用评价性术语或非评价性术语来表达,前者的应用假设了独立于心智的评价性真理。

  2. 如果主体以评价性术语定义,该理论将崩溃为独立于心灵的现实主义:它假设至少存在一些独立于心灵的评价性真理。

  3. 如果主体以非评价性术语定义,她的回应将在道德上是任意的,并且缺乏决定评价性属性范围的权威。

  4. 因此,主观主义理论要么是自我毁灭的(因为崩溃为现实主义),要么是错误的(因为产生道德属性的任意范围)。

很明显,具有任何形式的还原主义野心的主观主义解释无法接受困境的第一种观点(请参见非还原主义解释)。因此,他们必须面对第二种观点。它到底有什么问题?根据 Russ Shafer-Landau 的说法,问题在于

可能无法制定一组 [非评价性] 的态度形成约束,以使产生的态度与我们对典型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看法相一致(Shafer-Landau 2003: 41)

挑战在于,以非评价性的术语定义的理想观察者可能会赞同坏事,比如种族清洗,这将出人意料地意味着种族清洗是道德上正确的。然而,Shafer-Landau 承认,并没有击倒性的论据表明以非评价性的术语进行任何理想化都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

或许尤西弗洛提出的真正挑战涉及以非评价性术语定义的任何主体的回应的规范权威。发展这一挑战的一种方式可以称为缺失规范性问题。许多人认为道德的正确与错误是行为的范畴性理由。无论他们的兴趣和欲望如何,每个人都有理由避免道德错误的行为。假设,被认为是错误的是指被任何理想的观察者不赞同的行为。从还原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行为的一种自然属性,以非规范性术语指定。挑战是:为什么这样的自然属性会是范畴性的理由?为什么人们应该关心只做那些不会被假设的旁观者不赞同的事情?

正如马克·约翰斯顿所说,

说某事在条件 K 下会被重视,并不是在此推荐它,而只是对其与某些心理条件的关系做出描述性的评论。(约翰斯顿 1989 年:157;参见布莱克本 1993 年:274)

这些挑战可能是拼写出 G. E. Moore(1903 年)著名的开放问题论证的力量的方式:因为承认某些 X 会被任何公正、知情但其他方面正常的观察者所不赞同,但仍然否认 X 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所以有理由认为被理想观察者不赞同并不等同于道德上的错误。当然,开放问题论证是有争议的,有许多标准的回应:也许属性的身份是后验的,就像水和 H2O 的身份一样(Brink 1989),或者也许这是一个不明显的概念真理,我们可以从围绕我们概念的陈词滥调中读出来(Smith 1994)。 (参见道德自然主义条目。)

第三个问题是不确定性问题。鉴于理想观察者的特征化,是否真的存在一种行为,会被任何理想观察者所赞同,鉴于理想化前态度的分歧?(Brandt 1955: 408)如果理想观察者意见不一致,那么根据这个理论,就没有事实。这个问题源于理想化倾向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理想化是从人们实际的样子开始的,这个过程可能不能保证在相关方面的收敛。

最后,无动机理想化问题是,从实际反应或倾向到理想倾向的转变是否有一个与响应依赖理论的核心思想一致的理由,这并不明显。大卫·伊诺克(David Enoch)(2005)最近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有力的论证。他指出,如果存在与反应无关的事实,那么在某些条件下,特定类型的主体的反应被优先考虑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主体和条件的特征有助于追踪与反应无关的事实。但对于理想倾向论者来说,这个选择显然是不可行的。

伊诺克声称,没有真正的替代理由,这些理由不是特别的或者不是暗含对独立于反应的现实主义的依赖。例如,诉诸于我们实际的证明实践,其中我们可以优先考虑完全想象的熟悉下的反应,就不是一个选择,因为这种实践本身最好的解释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存在着独立于心灵的道德事实(Enoch 2005: 774)。然而,休谟可能会反对,从我们实际的情感反应中退后的理由是为了避免“社会和交流中的持续矛盾”和其他实际问题(见第 2.2 节)。如果这是正确的,我们实际的证明实践以及它赋予反思修正反应的特权地位,因此具有不预设心灵独立的评价事实的解释和理论。在这方面,考平南(2014b,580)认为,“当采用评价的观点最可靠地避免未修正态度引起的实际问题时,评价的观点是理想的或最佳的”。(另见索贝尔 2009 年。)

4.3 情感主义理论和新情感主义

对于情感主义理论来说,一个评价性质不是引起我们反应的倾向,而是值得我们反应的性质。一个情感主义理论版本的反应依赖方程如下所示:

如果且仅如果 X 值得 R/在理想情况下,任何有道德的主体 S 都会对 X 做出 R 的回应,那么 X 就是 M。

对这种类型的观点提出的一个明显而熟悉的抱怨是,这种分析是无信息的。毕竟,规范性术语出现在等式的两边:右边是指值得和有道德的主体。没有试图将评价性属性归约为非评价性属性。回应和属性都没有形而上学的优先权,而是“兄弟姐妹”(麦克道威尔 1987 年)。支持这一观点的一个论据是,相关的回应无法独立于(概念的)属性来确定(Wiggins 1987: 195)。然而,感性理论家声称,非约简的阐明相对于主要质量观点具有优势,根据这些观点,道德属性与我们没有本质关系(参见 Cuneo 2001 年的回应)。

情感主义理论是价值的一种适当态度(FA)分析的一种形式(Rabinowicz 和 Rønnow-Rasmussen 2004)。FA 分析的一般形式如下:

如果且仅当 R 是对 X 的适当或恰当的回应/有足够的理由用 R 回应 X 时,X 就是 E。

“因为”表示形而上学解释的方向是从态度的适当性到属性,而不是相反的方式:某物之所以好,是因为渴望它是适当的,而不是渴望它是好的。这排除了价值和适当态度相互关联的观点,但声称是价值使态度适当,而不是相反。有些人将 FA 分析与新情感主义等同起来,但这是一个在理论上没有帮助的分类,因为许多形式的 FA 分析将态度的适当性本身视为可以通过智力直觉得出的独立于心灵的规范事实(例如 Ewing 1948),或者视为由理性或合理接受的东西决定的真理(例如 Scanlon 1998)。因此,这些 FA 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情感主义的关键动机,更适合归类为非自然主义和建构主义的 FA 变体。

情感主义 FA 分析的具体特点最明显地体现在情感主义者对于“混淆问题”的形而上学回应上,即错误的理由问题。这个问题是,使回应适当或给出足够理由的原因可能与相关价值无关。如果一个邪恶的恶魔威胁要打击你,除非你因为它的威胁而钦佩它,你可能有足够的理由来钦佩这个恶魔(Rabinowicz 和 Rønnow-Rasmussen 2004)。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恶魔值得钦佩-恰恰相反。用行话说,钦佩不是对这个恶魔的适当回应,因为它是基于错误的理由。

有各种提议来区分态度的正确和错误原因,其中并非所有都是情感主义者(例如,帕菲特 2011 年)。贾斯汀·达姆斯(Justin D'Arms)和丹尼尔·雅各布森(Daniel Jacobson)(2000b)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主义替代方案。他们的逐步解决方案依赖于从所讨论的态度的内容中得出的正确性的真理标准。假设情感具有认知成分,将事物呈现或解释为某种方式(见第 5.1 节),那么它可以是准确的或不准确的,这取决于事物是否是那样的。对于态度的正确或错误原因是那些与其准确性有关的原因。正如他们所说,

情感事件将其对象呈现为具有某些评价特征;当其对象缺乏这些特征时,它是不适当的...(2000b:73)

达姆斯和雅各布森使用的例子是嫉妒。根据他们的观点,嫉妒(广义上)因为拥有一种令人羡慕的财产而将竞争对手呈现为负面形象。因此,与竞争对手是否值得羡慕有关的正确原因是与她所拥有的东西及其相对于你所拥有的东西的可取性有关的原因。如果你想得到的晋升被同事得到了,嫉妒在这个意义上可能是适当的,因此,根据适当态度对评价性属性的解释,同事将是值得羡慕的。即使嫉妒在道德上或实用上是不恰当的 - 后一种原因不影响嫉妒的适当性。

在克里斯汀·塔波莱(Christine Tappolet)最近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同类思想的另一种发展。塔波莱认为,与其用任何理由或规范要求来阐述适合性,新情感主义者可以简单地认为,比如说,当思考皮埃尔时,只有当对皮埃尔的钦佩是正确的时候,皮埃尔才是令人钦佩的(2016: 87)。在这里,正确性是一种类似于真理的非规范概念:情感将事物呈现为某种方式,当事物确实是那样时,情感是正确的(有关更多讨论,请参见第 5 节)。塔波莱将这种表象性的新情感主义与标准规范性新情感主义进行了对比。前者本身并没有还原的野心-它将价值属性与正确的反应联系起来,但并不声称皮埃尔之所以令人钦佩是因为钦佩他是正确的。如果有什么的话,情况恰恰相反,这就是为什么塔波莱认为表象性的新情感主义与关于价值的现实主义自然相配(也参见奥迪 2016 年)。而规范性新情感主义者认为,评价的理由是由目标的非评价属性提供的(这使得将价值还原为适合的态度成为可能),而对于塔波莱来说,评价态度的理由是由价值本身提供的。对于标准新情感主义者的策略来说,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不假设独立于反应的价值的情况下解释适合性或理由。另一方面,表象性新情感主义将情感置于主要的认识角色中-正如塔波莱所说,拥有评价概念的一部分就是意识到它们是如何被规范地应用和以情感反应为基础来证明的(2016: 99)(请再次参见下一节中的讨论)。

有趣的是,亚当·斯密可以被视为对他那个时代直觉主义 FA 分析提供了一种自然主义和情感主义的适合性解释。

根据一些现代系统,美德在于得体;或者在于我们行动的情感与引发它的原因或对象的适应性... 这些系统中没有一个能够给出,或者甚至声称能够给出,任何确切或明确的衡量标准,以确定或判断情感的适应性或得体性。这种确切和明确的衡量标准只能在公正和见多识广的旁观者的同情感受中找到。(TMS 346)

对此的一种自然看法是,史密斯接受了 FA 分析,即如果某个行为适合因此而对行为者产生愤怒,那么这个行为就是错误的。但他对适合性的理解具有独特的情感主义色彩。这种规范事实在于这种反应得到了公正和见多识广的旁观者的认可(Kauppinen 2014b)。

5. 认识论情感主义

认识论情感主义者认为(某些)情感是道德知识或至少合理化的来源。他们中的许多人相信更强的主张,即情感体验对于认识基本道德真理是必要的,要么是因为它们是基础合理化的来源,要么是因为合理化的道德信念必须与某些情感体验相一致。因此,他们同时拒绝了直觉主义观点,即对于自明的道德命题的充分理解足以合理化信念(Audi 2013),以及根据纯实践理性可以产生道德知识的理性主义解释。背景中有形而上学和解释性的论证,表明道德真理不是推理可以发现的关系或事实(参见反理性主义补充说明)。请注意,这并不是否认我们可以从基本道德真理推理出派生的真理,或者非道德推理不能在道德知识中发挥作用。情感主义者也不需要声称形式道德真理(如更好性的传递性)的知识是以情感为基础的。

虽然认识论情感主义最近变得流行起来,但要记住它的主要主张在某种程度上是违反直觉的。人们普遍认为情感在道德和谨慎事务中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我们经常事后意识到,由于通过嫉妒、恐惧或愤怒的视角来看待情况,我们对其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情感不仅仅会导致我们违背自己更好的判断,而且会导致错误和不合理的评价信念。

哲学家们也经常将情感视为认识上的问题。从柏拉图开始,一个非常古老的思想就是情感在阻止和扭曲理性思考方面具有破坏性。为了产生这种影响,情感不需要具有任何认知内容-它们只能是心理或身体的干扰。

更有趣的情感批评确实承认它们具有认知内容,但仍然坚持它们很容易误导我们。在西方传统中,斯多葛派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对普通情感进行谴责最有名的。背后是他们的价值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只有美德是好的(只有恶习是坏的),而疾病或社会成功等世俗事物是无关紧要的(Long and Sedley 1987)。对他们来说,我们的普通情感从悲伤到愤怒和爱都是关于世俗事物的坏或好的判断,而这些世俗事物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它们是错误的评价判断,或者是同意错误判断的印象。佛教徒提供了一个结构上相似的图景,他们认为特别是负面情感是源于对那些没有真正价值的事物的欲望和依恋(Flanagan 2016)。

鉴于对干扰和误导的担忧,可以说认识论情感主义者有一个要克服的假设。下一节将讨论一些试图做到这一点的尝试。第三小节讨论了情感在除了基本证明之外的认识论环境中的潜在作用,特别是在道德理解和通过证词获得道德知识的情况下。

5.1 感知模型

谈论道德感意味着一种认识论观点,即道德知识类似于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知识。我们只是简单地关注某个真实或想象的事物,立即、无需任何推理,就知道它是对还是错,就像我们只需看一眼就能知道汽车的颜色或形状一样。毫无疑问,通常情况下,对于存在错误性质(比如故意给一只呜咽的狗造成剧痛)的信念会在我们身上引发情感反应。有理由相信,并且有经验数据支持(见第 2.1 节),情感反应通常先于并可能导致道德判断。但这是一种感知还是类似的东西呢?

在普通感知经验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具有可观察的属性,比如红色,这会以正确的方式引起我们对物体的相应现象表征,比如我们在眼前看到一个红色物体的视觉体验(Audi 2013)。许多人认为这种体验本身并不是一种信念:我可以相信水中的一根棍子是直的,尽管在感知上它似乎不是直的。然而,通常的感知经验为相应的信念提供了理由,要么是因为它呈现或代表事物以某种方式存在(正如认识论内在主义者认为的那样),要么是因为它可靠地告知我们事物确实是那样(正如认识论外在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认识论者们就是否仅需要消除推翻者或还需要某种形式的保证来排除怀疑场景,以及使真实信念成为知识所需添加的内容进行了辩论。

那么情感道德感知是否存在?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感的本质。根据休谟的观点,激情是“一种原始存在”,它“没有任何代表性的品质,使其成为任何其他存在的副本”(T 415)。如果是这样的话,情感体验就不能像有内容的知觉体验那样证明信念的正确性。然而,大多数当代认识论情感主义者拒绝了休谟的情感理论。相反,他们赞同某种情感表征论,这种理论是受到情感可以被评估为适当、合适甚至是理性的思想的推动(de Sousa 1987)。这表明情感是关于某事物的——它们具有有意识的内容。

一种表征论认为情感涉及或由情感的对象(如乘飞机)具有情感的形式对象(如在恐惧的情况下具有可怕或危险的属性)的判断组成(Kenny 1963;Lyons 1980)。Sabine Roeser(2011)在道德案例中为这种解释辩护。根据她的观点,道德情感“同时是价值判断和情感状态”(Roeser 2011: 149)。在她看来,它们构成了直觉,就像传统直觉主义者所声称的那样:它们是对非自然事实的直接理解。(这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情感主义变体分离的明显案例。)这种类型的任何观点都面临着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情感会可靠地追踪这些非自然事实的挑战。另一个担忧是一般价值判断并不是自证明的,所以不清楚为什么嵌入情感的判断会证明进一步的信念。

在任何情况下,情感判断理论存在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即情感可能是顽固的,也就是说,与我们的判断相分离。尽管我们判断一切都好,但我们仍然可能感到担忧。此外,许多人认为儿童或动物可以拥有情感,而无需具备评价概念,因此也无法进行评价性判断。这些考虑使许多人将情感视为感知经验的一部分或类似于感知经验(de Sousa 1987; Tappolet 2000, 2011; Helm 2001; Prinz 2004, 2007; Zagzebski 2003; Goldie 2007; Döring 2007; Wisnewski 2015)。根据这种观点,情感和感知经验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它们是自发的(不受直接意志控制),信息封装(即相对独立于主体的信念和欲望),具有特定的现象学特征,并具有概念(和/或非概念)内容,因此在不涉及判断或信念的情况下,代表或构建了世界的某种方式。

在感知主义观点中,情感是我们与价值最接近的东西 - 例如,正如亚当·佩尔瑟所说,“将某事视为有趣就是被它逗乐了”(2014 年:112)。就像色盲者可以通过他人的证词知道一个物体是红色的,而不必亲自体验它的红色一样,一个无法敬畏的人可以从他人那里学到某物是崇高的,而不必亲自体验或直接接触它的崇高(同上)。类似的主张也被用来解释欲望的本质,许多人认为欲望是对善的非信念性显现(Stampe 1987; Oddie 2005; Tenenbaum 2007; Sinhababu 2017)。感知主义者倾向于认为情感知觉的独特特征在于其内容具有评价性,这反过来常常被认为可以解释其特殊的现象学特征。然而,朱利安·德奥纳和法布里斯·特罗尼(2015 年)最近提出了情感的评价性应该以身体态度而不是评价内容来理解(有关批评,请参见即将发表的米切尔的文章)。 (有关情感本质的更多辩论,请参见有关情感的条目。)

鉴于感知主义关于情感的形而上学主张,许多人提出了以下类型的认识论命题:

认识论情感感知主义(EEP):情感是评价命题的即时(非推理)初步(或可推翻的)证明来源。(参见卡特 2019 年)

如果认识论情感感知主义是真实的,情感可以在道德认识论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 它们(或其内容)可以独立于其他信念的内容来潜在地证明道德命题的信念,就像我对面前的一只黑狗的感知经验可以潜在地证明相应命题的信念一样,而不管我之前相信了什么(参见例如 Döring 2007,Pelser 2014)。当然,可以持有一种妥协立场,即情感提供的证明只有在与其他信念相一致时才足以证明信念,正如 van Roojen(2014)所指出的。

然而,正如 Robert Cowan(2016)强调的那样,情感认识论并不是情感感知论的必然结果,因为情感和典范感知经验之间的形而上学差异可能导致认识论差异,正如许多人所争论的那样。因此,值得问一下,即使情感类似于或是一种独特的感知经验,为什么情感会成为证明的来源。Christine Tappolet 认为,由于表面上的证明是一种最低限度的认识论状态,很容易获得:“如果你害怕一只狗,那肯定是有些东西使你相信这只狗是可怕的,这是表面上证明的正当性。”(Tappolet 2016: 40)然而,如果我们要在情感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正当性的信念,它们提供的任何证明都必须足够强大以满足信念的要求。这需要一种有原则的解释。最简单的方式是认为任何事物呈现出某种方式的外观都可以产生足够的、可被推翻的证明,正如 Michael Huemer(2001)的认识论自由主义所认为的那样。例如,就恐惧而言,它将其目标呈现为可怕(或危险),在没有推翻因素的情况下,它将证明相应的评价性信念(参见 Tucker(编)2013)。

虽然有一个合理(尽管有争议)的认识论框架可以解释情感主义,但它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毕竟,即使情感主义者也承认情感和感官知觉经验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Tappolet 2016)。其中一些差异可能在认识论上具有相关性。首先,我们在日常认识实践中似乎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通常不会要求感官经验的理由,但我们会要求情感的理由(Brady 2013)。例如,如果你说你在外面看到一只狗,我不太可能问“为什么?”,但如果你说你害怕那只狗,问这个问题就是很合理的。相反,如果我问你为什么认为这座桥危险,你不太可能说“因为我害怕它”,而你可能会提到看到外面的狗来证明你相信狗在那里。正如迈克尔·布雷迪所说,与感官知觉不同,情感提出的是证明要求而不是沉默要求(2013 年:110)。此外,他认为,如果像恐惧这样的情感能够证明危险性的信念,那么它将是自证自明的,因为危险值得恐惧,“我害怕狗的事实本身不能成为证据,证明害怕狗是合适的或适当的”(Brady 2010, 123)。

认识论感知主义者可能如何回应?一种可能性是强调情感和感知之间的显著差异:情感在主体的感知或信念中具有认知基础(Deonna 和 Teroni 2012: 24-25)。例如,除非我认为眼前有一只狗,并相信它可能会伤害我,否则我不会害怕眼前的狗。我的恐惧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这些信念或感知。一个结果是,情感本身只有在认知基础被证明合理(即使不一定是真实的)时才是合理的(Greenspan 1988)。如果是这样,情感的合理性是依赖性的(Pelser 2014,Cowan 2018)。最初,这可能看起来对于情感经验主义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它似乎与情感为评价命题提供直接合理性的论点相冲突。但请注意,尽管情感的合理性可能预设了对非评价命题(例如关于狗攻击倾向的命题)的信念的合理性,但根据感知主义,这些输入与情感经验本身的评价命题之间存在差距(参见 Etcheverri 2019)。我可能因为相信你告诉了别人关于我奇特的爱好而对你生气,但愤怒本身并不是将你呈现为谈论了我的爱好,而是你对我造成了伤害。即使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我受到伤害是因为你透露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证明事实命题的信念足以证明道德命题的信念。尽管关于认知基础对认识论的依赖已经说了很多,但我的愤怒可能为相信你的行为是错误的提供额外的、直接的合理性。 正如罗伯特·科温所说:“当情感的认知基础得到证明时,情感可以独立于对支持评价性命题的进一步证明而证明信仰的评价性内容”(2018 年:229)。

那么,认识依赖的好处在于它使认识感知主义者能够对为什么问题提出自然的答案。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认为狼是危险的,或者为什么我认为我的朋友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会引用使情况危险或行为错误的显著非评价性特征,并因此证明我的情感(就我所见),而不是我对它的情感反应的事实。从我的情感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个非评价性特征作为评价性真理的基础,关于目标的评价性真理对我来说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不值得提及,比如说,一只狗准备攻击会引起恐惧。

那么自证明的挑战呢?乔纳森·米切尔(2017 年)指出,在非病理性的情况下,例如恐惧确实会将其目标呈现为需要恐惧的状态,否则情感对于主体本身是不可理解的。可以合理地认为,布雷迪是正确的,危险性(值得恐惧)的证据不是我害怕的事实,而是狗对我的利益构成威胁。然而,在好的情况下,我的恐惧可能使我能够获得这个事实的理由地位。尽管如此,恐惧仍然不会是自证明的,因为事实上狗可能并不构成威胁。

感知主义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依赖认知基础。有理由相信情感也取决于我们的欲望或关注点(Roberts 2003)。只有当我想保留它时,你打破了一只旧花瓶,我才会感到悲伤;只有当我不想被吃掉时,我才会害怕咆哮的狼。当涉及到信念或实际感知经验时,如果状态受到欲望的影响,这对于证明立场来说是一个打击——正如 Markie(2005)在批评认识论自由主义时所观察到的,如果一块石头对你来说看起来像一块金块,只是因为你真的希望它是一块金块,这种看起来并不能证明它是一块金块。那么为什么这种认知渗透性对 EEP 来说不是一个问题呢?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自然方式是说,情感外观背后的欲望或关注点本身必须是正确或合理的。这个建议的问题在于,然后需要一个关于欲望如何正确或合理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本身并不依赖于情感经验,这似乎与情感在基础认识论角色中的相容性不符(参见 Helm 2001 的一种连贯主义观点)。

最后,虽然 EEP 倾向于具有认识论内在主义的特点,但一般来说,感知经验当然与外部世界有关。在感官知觉的情况下,与感知对象的因果联系在解释感知经验的可靠性和可证明性方面起到了作用。然而,情感似乎不是由它们所代表的评价属性引起的——尽管如果我们考虑从近端感官刺激到对物体的感知的过程,普通感知经验和情感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那么大(Milona 和 Naar 2020)。因果关系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感知经验具有它们的内容。

另一种观点是,引起情感的并不是对象的评价特征,而是我们真正感知到的是行为错误的属性,比如警察开枪打死和平示威者,然后我们对此作出情感反应,将行为解读为错误。想象力也可以起作用。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更好地将情感视为准感知的表象,构成道德直觉,而不是感知(Kauppinen 2013)。这与一种观点自然相符,即情感通过其现象特征而不是起源,将其目标呈现为具有某些评价性质。情感的感受方式与其对对象的解读是相关的(参见 Goldie 2000 关于“对对象的感受”)。例如,愤怒中涉及的感受并不是无方向的感觉,而是具有一种定性特征,通过这种特征,愤怒将其对象呈现为冒犯的(Kriegel 2014)。

可靠性如何?再者,许多人认为普通感知经验之所以能够证明信念的一部分,是因为它通常是可靠的,即使其现象特征也与证明相关。无论如何,道德知识需要的不仅仅是证明和真实性 - 正如现在常说的那样,一个信念必须是安全的(这样一来,使用相同方法形成错误信念的可能性很小),才能构成知识(Sosa 1999,Williamson 2000)。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些认识论情感主义者,如 Tappolet(2011),并非形而上学情感主义者,而是价值实在论者。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能会争辩,正如 Adam Carter(2019)所做的那样,情感体验要证明信念,必须源自一种能力或技能,大致上是在适当情境下正确行事的倾向。其他认识论感知主义者,如 Prinz(2007),则认同情感主义形而上学。他们可以提供情感可靠性的构成性解释:由于评价事实与情感反应在构成上相互关联,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情感反应至少在适当条件下能够追踪它们。

当然,即使道德感知(或情感直觉)在认识论上与感官感知一样好,我们知道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感官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如何知道是哪些情况呢?这个校准挑战已经被 Hutcheson 注意到了:

但是我们的道德感是否存在对错的状态,就像我们的其他感官一样,根据它们所代表的对象是否真实地呈现,或者以其他方式呈现?因此,我们的道德感是否可能赞同邪恶的事物,不赞同美德,就像一个病态的味觉可能不喜欢美味的食物,或者一个受损的视力可能误传颜色或尺寸一样?因此,在我们了解我们的道德感是否正确之前,我们是否必须事先通过理性知道何为道德善恶?(Hutcheson 1728: 177)

Hutcheson 的回应是指出,即使道德感可能会误导,也并不意味着需要理性来为其提供标准,或者理性能够做到这一点。毕竟,我们根本不是通过推理来纠正颜色感知的错误。相反,我们试图确定哪些情况有利于正常的感知(可能通过先验调查的方式),然后尝试将自己置于这样的情况中并重新观察。在道德情况下,适当的情况取决于道德事实的性质。对于像 Prinz(2007)这样的相对主义者,唯一重要的是我们的反应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对行为的情感。对于理想的倾向主义者来说,David Lewis 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法:

要找出在理想条件下,我们是否会倾向于珍视它,请将自己置于理想条件下,如果可以的话,请确保您能够知道何时成功做到这一点。然后找出您是否珍视所讨论的事物,即您是否渴望渴望它。如果是这样,那就证实了它是一种价值。(Lewis 1989: 117)

对于刘易斯本人来说,评价的理想条件是与对象进行充分的想象性熟悉。对于休谟和史密斯来说,道德判断的理想条件是占据“共同观点”或公正而知情的旁观者的视角。正如在 2.2 节中讨论的那样,他们都认为实现这一点需要同情(或共情)那些直接受影响者的感受或反应态度,同时控制可预测的扭曲。除非从共同观点感受到它们,否则我们的情感反应将无法可靠地追踪依赖于反应的道德事实。

5.2 追踪理论

并非所有认识论情感主义者都认同感知主义模型。约翰·奥尔曼和吉姆·伍德沃德(2008)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他们认为道德直觉(指心理学家所称的系统 1 产生的即时判断)涉及情感处理后,可以可靠地追踪道德事实,经过一种适当的隐式学习。他们借鉴了关于专业知识发展的实证研究。在隐式学习中,学习者(如初级护士)反复接触某些线索(如表现出不同症状的婴儿),做出某些行动决策(给予婴儿某种治疗),然后得到明确的、独立的反馈,告知决策是否正确(症状要么消失要么恶化)(卡尼曼和克莱因,2009)。结果,学习者可能成为一个能够立即和适当地应对情况的专家,而不一定能够明确说明原因。奥尔曼和伍德沃德的建议是,在道德案例中也可能进行类似的情感反应训练。

最近,彼得·雷尔顿(Peter Railton)还强调了情感系统的概念,将其描述为“一种灵活的、基于经验的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平衡成本、利益和风险来跟踪统计依赖关系并引导行为选择”(2014 年,833 页)。就像实验室的老鼠发展出了能够隐含地代表其选择的预期价值的行动引导前模型一样,我们的感受可以调整到可能的奖励和惩罚,并且可以预期会影响我们的评价感知。

这种观点的核心挑战在于训练情感对潜在的道德相关信息(如他人的心理状态、他们在互动情境中的行为以及此类行为的可能后果)做出反应之间存在差异(Allman 和 Woodward 2008: 173),

mental states of others and their likely behavior in interactive situations, as well as the likely consequences of such behaviour (Allman and Woodward 2008: 173),

并训练他们对道德事实本身做出响应。目前尚不清楚在犯下错误的道德判断时是否存在类似于护士在给予错误治疗后接收到明确且独立的负反馈的情况。Railton 认为共情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他指出具有共情能力并在特定情境中激活它“似乎是道德敏感性和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2014 年:844),例如通过抑制暴力。但是,虽然共情确实可以提供关于他人(预期的)反应的反馈,但了解到他人实际上因为我所做的事情而受苦或不赞同,与了解到这种不赞同是应得的完全是两回事。为了使情感反应与道德事实保持一致,似乎我们需要的是后一种反馈。

5.3 道德理解和证词

无论情感是否是评价的理据或知识的来源,它们可能在不同的认识善中发挥作用,即道德理解,并且或许与此相关,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的道德认识实践与许多其他认识实践不同。首先考虑以下证词案例(基于 Callahan 2018 年):

妮娜想知道在申报税款时,法律是否允许扣除从事慈善工作所产生的费用。她向一位专家咨询,专家告诉她可以。因此,妮娜相信法律允许扣除这些费用。

阿列克西想知道,通常情况下,通过省略不利细节来误导他人是否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他向一位智者朋友询问,朋友说是错误的。因此,阿列克西相信通常情况下通过省略不利细节来撒谎是道德上的错误。

让我们假设妮娜和阿列克西都通过证词得知了他们想要的答案。(暂时不考虑关于证词知识的一般担忧,并假设在两种情况下,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所询问的人的话。)许多人认为,尽管妮娜的行为完全没有问题,但阿列克西的道德顺从有些不对劲,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更一般地说,一个普遍接受的限定条件是,当一个人仅仅基于证词形成道德信念,而不是例如在他人表达意见的结果下对此事进行反思时,道德顺从是有问题的。另一个常见的限定条件是,有问题的证词涉及纯粹的道德内容,其真实性并不依赖于经验假设。基于被告知鱼会感到疼痛而相信吃鱼是错误的(弗莱彻 2016),并不会引起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与道德相关的经验事实。简而言之,似乎你不应该仅仅因为有人告诉你而改变自己在纯粹道德问题上的观点(即使你没有特别的理由怀疑他们)。

但是,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道德的顺从有什么问题呢?盖伊·弗莱彻认为,情感和道德之间的联系解释了这种不安。首先,他认为“道德情感至少很难基于纯粹的直接证词形成”(弗莱彻 2016 年:60)。这与其他情况相似:例如,我不能仅仅因为你告诉我这幅画值得欣赏而感到钦佩。其次,正如第 2 节讨论的那样,关于道德判断的元伦理观点有很多,要么(部分或完全)包含情感,要么与情感相关联。如果是这样,基于证词的判断要么不可能,要么有缺陷。然而,劳拉·弗朗西斯·卡拉汉(2018 年)指出,如果一个人纯粹基于证词形成道德情感,我们对于有些不对劲的感觉不会消失。事实上,如果有人仅仅因为别人说它是错的而对某个道德问题充满激情,那将更加令人担忧!

道德顺从的问题性质有一个非常不同的流行解释,它涉及到道德理解的概念: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证词获得道德知识,但我们不会(或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道德理解,而道德理解对于道德价值或对自己行为的应得赞誉是重要的(Hills 2009)。对于 Alison Hills(2016)来说,道德理解是一种“认知控制”的形式,大致上是指理解为什么某些特征使一个行为(比如说)错误的能力,并且因此知道为了使其正确需要有什么不同。Callahan(2018)认为,拥有 Hills 所强调的那种认知能力并不足以获得道德价值,因为拥有这些能力并不排斥被非行动原因所驱使。在她的情感主义解释中,道德理解本身还需要对所理解的命题和相关的解释关系产生适当的情感和动机反应(Callahan 2018: 451-452)。例如,理解某种做法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是种族主义的,就需要对它(或使其成为种族主义的特征)感到愤怒或悲伤,并且愿意避免或干预这种做法。那么,顺从的问题在于它阻碍了那种反思和探究,这种反思和探究会产生除了相关认知能力之外的这种反应(Callahan 2018: 454-456;对于一个非常不同的情感主义观点,参见 Howard 2018)。

最后,即使那些不认为情感构成道德理解的人也可能认为情感有助于实现道德理解。因此,Brady(2013)认为情感在道德中的积极认知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们在激励我们去弄清楚某些事情为什么是对或错的方面。

6. 多种道德情感主义(重述)

开始时就注意到,有许多事情可以成为情感主义者的对象。现在我们可以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观察。首先,解释性情感主义显然是独立于其他事物的。情感在解释道德判断时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无论这些判断或道德事实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否是道德知识的来源。确实,如果某种简单形式的判断情感主义是正确的,情感提供了道德判断的一种构成性解释 - 如果我对你生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道德上判断你对我不对,因为它构成了我的判断。而且,解释性情感主义显然具有认识论的含义。如果情感既解释我们的信念又证明它们,我们的道德裁决就得到了证实。相反,如果情感解释了我们的信念但并不证明它们 - 如果解释性情感主义是正确的,但认识论情感主义是错误的 - 我们就会得出怀疑的观点。

其次,判断情感主义与形而上情感主义有明显的亲缘关系。特别是对于那些认知主义版本,我们的判断归因于响应依赖性属性,这些属性在形而上上与我们的情感反应相关联。但也有一些情境主义者认为道德判断描述了普通自然属性,以及适宜态度理论者,他们认为道德判断是关于态度的适宜性,而关于适宜性的事实本身可能是非自然的真理。

最后,认识论情感主义在原则上再次独立于其他形式:我们已经看到,一个人可以对道德属性持有独立于心灵的现实主义立场,同时认为一些适当的情感可以提供对道德真理的访问。但是,如果道德事实与我们的反应有构成性关联,而我们的判断又是关于这些事实的,我们将有一个很好的先验理由认为基于适当情感的信念不容易误导我们,因此可能构成知识。虽然不同形式的情感主义是可以相互分离的,但如果它们被同时持有,它们就是相互支持的。

Bibliography

  • Aaltola, E., 2014, “Affective Empathy as Core Moral Agency: Psychopathy, Autism and Reason Revisited,”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17 (1): 76–92.

  • Allman, J. and J. Woodward, 2008, “What Are Moral Intuitions and Why Should We Care About Them? A Neurobiological Perspective,” Philosophical Issues, 18: 164–185.

  • Audi, R., 2013, Moral Percep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Ayer, A.J., 1936, Language, Truth and Logic, London: Gollancz.

  • Bagnoli, C. (ed.), 2011, Morality and the Emo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arker, S., 2000, “Is Value Content a Component of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Analysis, 60: 268–279.

  • Bishop, J. D., 1996, “Moral Moti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rancis Hutcheson’s Philosoph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57 (2): 277–295.

  • Björnsson, G. and Finlay, S., 2010, “Metaethical Contextualism Defended,” Ethics, 121(1): 7–36.

  • Blackburn, S., 1971, “Moral Realism”, in J. Casey (ed.), Morality and Moral Reasoning, London: Methuen, pp. 101–124.

  • –––, 1985, “Supervenience Revisited”, in Ian Hacking (ed.), Exercises in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47–68.

  • –––, 1988, “How To Be an Ethical Anti-Realist,”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12(1): 361–375.

  • –––, 1993, “Circles, Finks, Smells, and Biconditional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7: 259–279.

  • –––, 1998, Ruling Pass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2002, “Précis of Ruling Passi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5(1): 122–135.

  • Bloom, P., 2017, Against Empathy: The Case for Rational Compass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 Boisvert, D., 2008, “Expressive-Assertivism,”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9(2): 169–203.

  • Brady, M. S., 2010, “Virtue, Emotion and Attention,” Metaphilosophy, 41: 115–131.

  • –––, 2013, Emotional Insight: The Epistemic Role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andt, R.B., 1955, “The Definition of an ‘Ideal Observer’ Theory in Ethic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5(3): 407–413.

  • Brink, D., 1986, “Externalist Moral Realism,”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4(Supplement): 23–42.

  • –––, 1989, Moral Realism and the Foundations of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oad, C. D., 1944–45, “Some Reflections on Moral–Sense Theories in Ethic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45: 131–166.

  • Callahan, L. F., 2018, “Moral Testimony: A Re-Conceived Understanding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8 (272): 437–459.

  • Carter, J. A., 2019, “Epistemic Perceptualism, Skill, and the Regress Proble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6.

  • Cohon, R., 2008, Hume’s Morality: Feeling and Fabr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owan, R., 2018, “Epistemic Sentimentalism and Epistemic Reason-Responsiveness,” Evaluative Perception, 219.

  • Cuneo, T., 2001, “Are Moral Qualities Response-Dependent?” Noûs, 35(4): 569–591.

  • D’Arms, J., 2011, “Empathy, Approval, and Disapproval in Moral Sentimentalism,”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9(Supplement): 134–141.

  • D’Arms, J. and D. Jacobson, 2000a, “Sentiment and Value,” Ethics, 110(4): 722–48.

  • –––, 2000b, “The Moralistic Fallacy: O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Emoti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1: 65–90.

  • –––, 2006, “Sensibility Theory and Projectivism,”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thical Theory, D. Copp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6–218.

  • Darwall, S., 1998, “Empathy, Sympathy, and Care,” Philosophical Studies, 89: 261–282.

  • Deonna, J. and Teroni, F., 2012, The Emotions: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 –––, 2015, “Emotions as Attitudes,” Dialectica 69 (3):293–311.

  • de Sousa, R.B., 1987, The Rationality of Emo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de Waal, F., 2009, The Age of Empathy, New York: Harmony Books.

  • Döring, S., 2007, “Seeing What to Do: Affective Perception and Rational Motivation,” dialectica, 61: 363–393.

  • Dreier, J., 1990, “Internalism and Speaker Relativism,” Ethics, 101: 6–26.

  • –––, 2009, “Relativism (and Expressivism) and the Problem of Disagreemen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3(1): 79–110.

  • Driver, J., 2011, “The Secret Chain: A Limited Defense of Sympathy,”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9 (Supplement): 234–238.

  • Egan, A., 2012, “Relativist Dispositional Theories of Valu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0(4): 557–582.

  • Enoch, D., 2005, “Why Idealize?” Ethics, 115(4): 759–787.

  • Echeverri, S., 2019, “Emotional Justificat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8 (3): 541–566.

  • Ewing, A. C., 1948, The Definition of Goo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Feldman, F., 2004, Pleasure and the Good Life: Concerning the Nature, Varieties, and Plausibility of Hedon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inlay, S., 2017, “Disagreement Lost and Found,” Oxford Studies in Metaethics, 12: 187–205.

  • Firth, R., 1952, “Ethical Absolutism and the Ideal Observer,”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2: 317–345.

  • Flanagan, O., 2016, The Geography of Morals: Varieties of Moral Possibi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leischacker, S., 2019, Being Me Being You: Adam Smith and Empat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Fletcher, G., 2016, “Moral Testimony: Once More with Feeling,” in R. Shafer-Landau (ed.), Oxford Studies in Metaethics: Volume 1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5–73.

  • Fletcher, G. and M. Ridge, 2014, Having It Both Ways: Hybrid Theories and Modern Meta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rost, K., 2014, “On the Very Idea of Direction of Fit,” Philosophical Review, 123 (4): 429–484.

  • Gendler, T. S., 2008, “Alief in Action (and Reaction),” Mind & Language, 23 (5): 552–585.

  • Gibbard, A., 1990, Wise Choices, Apt Feeling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Thinking How to Liv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reene, J.D., 2008, “The Secret Joke of Kant’s Soul,” in Sinnott-Armstrong (ed.) 2008, Vol. 3, pp. 35–80.

  • Greene, J.D., R.B. Sommerville, L.E. Nystrom, J.M. Darley, and J.D. Cohen, 2001,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 Science, 293: 2105–2108.

  • Greene, J.D. and J. Haidt, 2002, “How (and Where) Does Moral Judgment Work?”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6(12): 517–523.

  • Greene, J.D., F.A. Cushman, L.E. Stewart, K. Lowenberg, L.E. Nystrom, and J.D. Cohen, 2009, “Pushing Moral Butto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rsonal Force and Intention in Moral Judgment,” Cognition, 111(3): 364–371.

  • Goldie, P., 2000, The Emotions: A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7, “Seeing What Is the Kind Thing to Do: Perception and Emotion in Morality,” dialectica, 61(3): 347–361.

  • Gordon, R.M., 1995, “Sympathy, Simulation, and the Impartial Spectator,” Ethics, 105(4): 727–742.

  • Greenspan, P., 1988, Emotions and Reasons: An Enquiry into Emotional Justification, Routledge.

  • Grouchy, S. de, 1798, Sophie de Grouchy’s Letters on Sympathy, translated by S. Bergès,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S. Bergès and E. Schliess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 Haidt, J., 2001,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 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814–34.

  • –––, 2012, The Righteous Mind, New York: Pantheon.

  • Haidt, J. and F. Björklund, 2008, “Social Intuitionists Answer Six Questions About Moral Psychology,” in Sinnott-Armstrong (ed.) 2008, Vol. 2, pp. 181–217.

  • Hare, R.M., 1952, The Language of Morals, Oxford: Clarendon.

  • Harman, G., 1975, “Moral Relativism Defended,” Philosophical Review, 84: 3–22.

  • –––, 2000, “What Is Moral Relativism?” reprinted in Explaining Valu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38.

  • Hayward, M. K., 2019, “Practical Reason, Sympathy and Reactive Attitudes,” Noûs, 53 (1): 51–75.

  • Helm, B., 2001, Emotional Reason: Deliberation, Motivation and the Nature of Valu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ills, A., 2009, “Moral Testimony and Moral Epistemology,” Ethics, 120 (1): 94–127.

  • –––, 2016, “Understanding Why,” Noûs, 50 (4): 661–688.

  • Howard, N. R., 2018, “Sentimentalism About Moral Understanding,”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21 (5): 1065–1078.

  • Huemer, M., 2001, Skepticism and the Veil of Perception, Rowman & Littlefield.

  • –––, 2005, Ethical Intuitionis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 Hume, D., 1739–40 [T],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edited by L. A. Selby-Bigge, 2nd rev. edn., P. H. Nidditc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8.

  • –––, 1751,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Ed. J. B. Schneewind. Indianapolis, Hackett, 1983.

  • Hutcheson, F., 1725,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al of Our Ideas of Beauty and Virtue in Two Treatises, W. Leidhold (ed.), Indianapolis, IN: Liberty Fund, 2004. [Hutcheson 1725 available online]

  • –––, 1728, An Essay on the Nature and Conduct of Passions, With Illustrations on the Moral Sense, A. Garrett (ed.), Indianapolis, IN: Liberty Fund, 2002. [Hutcheson 1728 available online]

  • Jacobson, D., 2012, “Moral Dumbfounding and Moral Stupefaction,” Oxford Studies in Normative Ethics, 2: 289–316.

  • James, A., 2007, “Constructivism About Practical Reas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4(2): 302–325.

  • Johnston, M., 1989, “Dispositional Theories of Valu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63(Supplement): 139–174.

  • Joyce, R., 2013, “Error Theory,” in H. LaFollette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thic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 Kahane, G., 2012, “On the Wrong Track: Process and Content in Moral Psychology,” Mind and Language, 27(5): 519–545.

  • Kahneman, D. and G. Klein, 2009, “Conditions for Intuitive Expertise: A Failure to Disagree,” American Psychologist, 64(6): 515–526.

  • Kauppinen, A., 2010, “What Makes a Sentiment Moral?” Oxford Studies in Metaethics 5: 225–256.

  • –––, 2013, “A Humean Theory of Moral Intui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3(3): 360–381.

  • –––, 2014a, “Empathy,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oral Judgment,” in Empathy and Morality, H. Maibom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97–121.

  • –––, 2014b, “Fittingness and Idealization,” Ethics 124(3): 572–588.

  • –––, 2015, “Intuition and Belief in Moral Motivation,” in Motivational Internalism, G. Björnsson, C. Strandberg, R. F. Olinder, J. Eriksson, and F. Björklund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37–259.

  • Kenny, A., 1963, Action, Emotion, and the Wil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Kopajtic, L., 2020, “Adam Smith’s Sentimentalist Conception of Self-Control,” Adam Smith Review, 12: 7–27.

  • Korsgaard, C., 1986, “Skepticism About Practical Reas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3(1): 5–25.

  • Kriegel, U., 2012, “Moral Motivation, Moral Phenomenology, and the Alief/Belief Distinctio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0(3): 469–486.

  • –––, 2014, “Towards a New Feeling Theory of Emo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2(3): 420–442.

  • Koons, J.R., 2003, “Why Response-Dependence Theories of Morality are False,”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6(3): 275–294.

  • Locke, J., 1694 [1975],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ed. P. Nidditc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original work, 2nd ed., first published 1694).

  • Lenman, J., 1999, “The Externalist and the Amoralist,” Philosophia, 27(3–4): 441–457.

  • Lewis, D. K., 1989, “Dispositional Theories of Valu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63(Supplement): 113–137.

  • Long, A. A. and D. N. Sedley, 1987, 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 Volume 1, Translations of the Principal Sources with Philosophical Commenta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yons, W., 1980, Emo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ackie, J., 1980, Hume’s Moral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Maibom, H. L., 2005, “Moral Unreason: The Case of Psychopathy,” Mind and Language, 20 (2): 237–257.

  • Markie, P., 2005, “The Mystery of Direct Perceptual Justific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6 (3): 347–373.

  • May, J., 2018, Regard for Reason in the Moral Mi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cDowell, J., 1978, “Are Moral Requirements Hypothetical Imperative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52(Supplement): 13–29. Reprinted in McDowell 1998: 95–111.

  • –––, 1979, “Virtue and Reason,” The Monist, 62: 331–350. Reprinted in McDowell 1998: 50–73.

  • –––, 1985, “Values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Morality and Objectivity, T. Honderich (e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p. 110–129; reprinted in McDowell 1998: 131–150.

  • –––, 1987, “Projection and Truth in Ethics,”, pamphlet,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Kansas; reprinted in McDowell 1998: 151–166.

  • –––, 1995, “Might There Be External Reasons?” in World, Mind, and Ethics: Essays on the Ethical Philosophy of Bernard Williams, J.E.J. Altham and R. Harrison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87–398; reprinted in McDowell 1998: 95–111.

  • –––, 1998, Mind, Value, and Real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McNaughton, D., 1988, Moral Vision, Oxford: Blackwell.

  • Milona, M. and Naar, H., 2020, “Sentimental Perceptualism and the Challenge from Cognitive Bas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7(10): 3071–3096.

  • Mitchell, J., 2017, “The Epistemology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Dialectica 71(1):57–84.

  • –––, forthcoming, “The Bodily Attitudinal Theory of Emo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 Moll, J., R. de Oliveira-Souza, and P.J. Eslinger, 2003, “Morals and the Human Brain: A Working Model,” Neuroreport, 14(3): 299–305.

  • Moore, G.E., 1903, Principia Eth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oore, G.E., 1912, Ethics, London: Williams and Norgate.

  • Murdoch, I. 1970. Sovereignty of the Goo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Nichols, S., 2004, Sentimental Rules: On the Natural Foundations of Moral Judg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5, “Innateness and Moral Psychology,” in The Innate Mi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P. Carruthers, S. Laurence, and S. Stich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53–430.

  • Oddie, G., 2005, Value, Reality, and Des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Demand.

  • –––, 2016, “Fitting Attitudes, Finkish Goods, and Value Appearances,” Oxford Studies in Metaethics, 11: 74–101.

  • Parfit, D., 2011, On What Matt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elser, A. C., 2014, “Emotion, Evaluative Perception, and Epistemic Justification,” in Roeser and Todd (eds.) 2014: 107–123.

  • Pettit, P., 1991, “Realism and Response-Dependence,” Mind, 100: 587–626.

  • Prinz, J., 2004, Gut Reactions: A Perceptual Theory of Emo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6, “The Emotional Basis of Moral Judgments,”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9(1): 29–43.

  • –––, 2007, The Emotional Construction of Moral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Against Empathy,”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9: 214–233.

  • Rabinowicz, W. and T. Rønnow-Rasmussen, 2004, “The Strike of the Demon: On Fitting Pro-Attitudes and Value,” Ethics, 114(3): 391–423.

  • Radcliffe, E., 2006, “Moral Internalism and Moral Cognitivism in Hume’s Metaethics,” Synthese, 152(3): 353–370.

  • Railton, P., 2003, “Red, Bitter, Good,” in Facts, Values, and Nor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1-147.

  • –––, 2014, “The Affective Dog and Its Rational Tale: Intuition and Attunement,” Ethics, 124 (4): 813–859.

  • Ridge, M., 2006, “Ecumenical Expressivism: Finessing Frege,” Ethics, 116(2): 302–336.

  • –––, 2014, Impassioned Belie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oberts, R. C., 2003, Emotions: An Essay in Aid of Moral Psych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eser, S., 2011, Moral Emotions and Intuition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 Roeser, S. and C. Todd, 2014, Emotion and Valu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almela, M., 2011, “Can Emotion Be Modelled on Perception?” dialectica, 65(1): 1–29.

  • Sayre-McCord, G., 1994, “On Why Hume’s General Point of View Isn’t Ideal – And Shouldn’t Be,”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11(1): 202–228.

  • Scanlon, T. M. 1998,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chroeder, M., 2009, “Hybrid Expressivism: Virtues and Vices,” Ethics, 119: 257–309.

  • –––, 2010, Non-Cognitivism in Ethics, London: Routledge.

  • –––, 2013, “Tempered Expressivism,” Oxford Studies in Metaethics, 8, 283–314.

  • Shafer-Landau, R., 2003, Moral Realism: A Def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haftesbury, Third Earl of (Anthony Ashley Cooper), 1699–1714, An Inquiry Into Virtue and Merit, in D. Den Uyl (ed.), Characteristicks of Men, Manners, Opinions, Times, Vol.2, Indianapolis, IN: Liberty Fund, 2001, pp. 1–100. [Shaftesbury available online (pdf)]

  • Sinhababu, N., 2017, Humean Nature: How Desire Explains Action, Thought, and Feel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innott-Armstrong, W. (ed.), 2008, Moral Psychology. Vols. 1–3,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lote, M., 2010, Moral Sentiment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mith, A., 1759–1790 [TMS],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K. Haakonssen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Smith, M., 1987, “The Humean Theory of Motivation,” Mind, 96: 36–61.

  • –––, 1994, The Moral Problem, Oxford: Blackwell.

  • –––, 1997, “In Defence of The Moral Problem,” Ethics, 108: 84–119.

  • Sobel, D. and D. Copp, 2001, “Against Direction of Fit Accounts of Belief and Desire,” Analysis, 61 (269): 44–53.

  • Sobel, D., 2009, “Subjectivism and Idealization,” Ethics, 119: 336–352.

  • Sober, E. and D.S. Wilson, 2008, Unto Others. The Evolution and Psychology of Unselfish Behaviou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osa, E., 1999, “How to Defeat Opposition to Moor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3: 141–153.

  • Stampe, D. W., 1987, “The Authority of Desire,”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96 (3): 335–381.

  • Stevenson, C., 1937, “The Emotive Meaning of Ethical Terms,” Mind, 46: 14–31.

  • –––, 1944, Ethics and Languag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Tappolet, C., 2000, Emotions et Valeur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 2011, “Values and Emotions: Neo-Sentimentalism’s Prospects,” in Bagnoli (ed.) 2011: 117–134.

  • –––, 2016, Emotions, Values, and Agen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oppinen, T., 2013, “Believing in Expressivism,” Oxford Studies in Metaethics, 8, 252–282.

  • Tucker, C., (ed.), 2013, Seemings and Justif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van Roojen, M., “Moral Intuitionism, Experiments and Skeptical Arguments,” in A. Booth and D. Rowbottom (ed.), Intui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48–164.

  • Way, J., 2012, “Transmission and the Wrong Kind of Reason,” Ethics, 22(3): 489–515.

  • Westermarck, E., 1906,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oral Ideas, Vol. 1, London: MacMillan & Co.

  • Wheatley, T. and J. Haidt, 2005, “Hypnotically Induced Disgust Makes Moral Judgments More Sever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780–784.

  • Wiggins, D., 1987, “A Sensible Subjectivism?” in Needs, Values, and Truth. Oxford: Blackwell, pp. 185–214.

  • Williams, B., 1979,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reprinted in Moral Luc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 101–113.

  • Wisnewski, J. J., 2015, “The Case for Moral Percepti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4 (1): 129–148.

  • Wood, A., 2011, “Humanity as an End in Itself,” in Parfit 2011: vol. 2, pp. 58–82.

  • Wright, C., 1988, “Moral Values, Projections,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62(Supplement): 1–26.

  • –––, 1992, Truth and Objectiv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Young, L. and L. Tsoi, 2013, “When Mental States Matter, When They Don’t, and What That Means for Morality,”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7 (8): 585–604.

  • Zagzebski, L., 2003, “Emotion and Moral Judgmen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6(1): 104–124.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cognitivism vs. non-cognitivism, moral | emotion | fitting attitude theories of value | Hume, David: moral philosophy | metaethics | moral anti-realism | moralit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 moral motivation | naturalism: moral | reasons for action: internal vs. external | Smith, Adam: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Acknowledgments

I want to thank Aino Lahdenranta, Lilian O’Brien, Michael Ridge, Ninni Suni, Valerie Tiberius, and Teemu Toppinen for helpful comments on the original and/or revised versions of this entry, and an anonymous SEP reviewer for exceptionally detailed feedback for revising it.

Copyright © 2021 by Antti Kauppinen <a.kauppinen@gmail.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