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物与可确定物 determinates and determinables (Jessica Wilson)

首次发表于 2017 年 2 月 7 日星期二;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1 月 18 日星期三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在第一实例是一种类型级属性,它们之间存在着独特的规范关系:‘确定物-可确定物’关系(简称‘确定性’)。例如,颜色是一个确定物,具有红色、蓝色和其他具体颜色的色调作为可确定物;形状是一个确定物,具有矩形、椭圆和其他具体(包括许多不规则的)形状作为可确定物;质量是一个确定物,具有具体的质量值作为可确定物。反映确定物可以具有不同程度或级别的规范化,将属性描述为确定物或可确定物通常是相对的;例如,红色是颜色的一个确定物,也是绯红色的一个确定物。

确定关系似乎与其他规范关系不同。与属-种和并列-连接关系相比,更具体的属性可以被理解为较不具体的属性和一些独立属性的连接,确定物并不自然地以连接术语处理(红色不是一个具有颜色和其他属性的连接属性);与分离-分离关系相比,其中分离物可能是不同且兼容的(如红色或圆形),确定物(在给定特定级别的确定性)的可确定物既相似又不兼容(红色和蓝色在都是颜色方面相似;没有东西可以同时且一致地既是红色又是蓝色)。支持这种后一种对比的是(根据 Sorites 现象和对宏观物体的普通感知经验),我们对颜色和形状等属性的感知似乎不是最大确定物,如果确定物是可确定物的分离物的话,情况将是如此(因为分离的每个实例都是其分离物的一个实例)。

当然,外表可能具有欺骗性,有处理确定物及其规范方式的通货膨胀术语。这些策略是否成功或失败并不是小事。确定物和确定性的显著特征可能成为支持存在真实特征不是最大特定的最佳理由,如果这种说法成立,将对广泛的哲学问题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在 §1 中,我们追溯了确定性被视为一种特殊规范形式的历史轨迹的关键点。在 §2 中,我们介绍了确定物、可确定物及其关系的常见先进特征;在这里,我们还讨论了(从现实角度看)关系延伸到超越属性的本体范畴。在 §3 中,我们勾勒了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主要反现实主义、还原主义和非还原主义解释,说明了这些解释如何试图适应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表面特征,并标记了主要关注点和回应;在这里,我们还讨论了确定性的结构或逻辑的某些解释。在 §4 中,我们考虑了认为可确定物在形而上学上优先于确定物的理由和反对理由。在 §5 中,我们提出了这些概念的三个应用,其中确定物和/或可确定物的独特特征被视为理解自然物理定律、心理/高层因果关系以及形而上学(包括量子)不确定性的关键。


1. 历史处理

历史轨迹推动了确定物与确定物的特征和某些处理方式;那些对当代情况感兴趣的人可以跳到第 2 节,几乎不会失去连续性。

确定物与确定物的术语源自对物种定义的古代和学术处理,可以分解为两部分:种属或本质的泛化部分——essentiae 的 pars determinabilis,以及本质的差异部分——essentiae 的 pars determinans。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个术语及其最初的应用最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种属-物种关系通常以连接术语处理(给定物种被认定为种属和一个或多个差异的连接),而确定性被视为一种独特的非连接规范关系。

1.1 亚里士多德对非连接规范关系的确定

一些最近的评论者提出,确定性的概念在古代就有前身。例如,格兰杰(1984)提出,亚里士多德对种类和形式之间关系的偏好处理涉及确定性的关键特征。格兰杰认为,亚里士多德对形式/种类的概念是从一个联结概念(如《话题》第六卷第三章 140a27–29)逐渐演变为一个在其中,不同化因素导致其相关的种类/属,而不是简单地补充它。格兰杰以“亚里士多德明确地主张[...]属并不单独存在于其种类之外,或仅仅存在作为物质”(1984: 15)为理由,进而认为这一概念表明

种类和不同化因素最好从确定物和可确定物的角度来看待。[...] 可确定物[...] 不是其确定物和逻辑上与其确定物不同的其他东西的连接。(1984: 19)

萨尔米耶里(2008)进一步支持这一解释,引用确定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确定物在其确定物方面具有特定差异。正如萨尔米耶里所说,

确定物并非仅仅是彼此之外的东西——就像蓝色与大声和通货膨胀都是不同的——而是彼此之间的不同或“对立”,就像蓝色与红色不同。(2008: 78)

他认为这种区别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 I.3–4)中是有效的。

但是,不同(διαφορὰ)和其他性(ἐτερότης)是不同的(ἄλλο)。因为,虽然其他和它所不同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一定是其他的(因为每一件某种存在的东西要么是其他的,要么是相同的),但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与某物不同,因此有必要有某种相同的东西,它们在其中有所不同。这个相同的东西是一种或形式;因为每一种不同的东西要么在种类上不同,要么在形式上不同[...]。(1054b22–31 cf. 1018a9–15; 引自 Salmieri 2008, 79)

前述特征——更具体的确定物并非连接性地推出更不具体的确定物,规范性在某种程度上“关于”更不具体的确定物,以及更具体的确定物之间相互对立——确实是确定性的特征,与其他规范关系形成对比(模糊化策略除外;我们不会始终保留这种修饰)。因此,至少在这里,有理由支持 Salmieri 的观点,即“我们应该承认亚里士多德是这种区别的创始人”(2008: 79)。

1.2 确定物的早期现代动机

在学术和现代时期,种属-种属和种属-差异关系经常被处理为 Prior(1949)所称的“混合混淆”的连接-连接和确定关系。在现代时期,区分后者关系的动机变得日益突出。

一种动机源自莱布尼茨的观察,即种属关系的联合处理并不能确定规范的方向,因为一个人可以轻松地将差异视为种,反之亦然(见《新论》,III,iii,10,朗利译,313 页)。约翰逊(1924)解释笛卡尔和斯宾诺莎试图通过属性和模式来确保不对称性(见笛卡尔,《哲学原理》I.53;斯宾诺莎,《伦理学》1p8s1 和书信 50),约翰逊认为这些概念“几乎等同于”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概念:

我所称的确定物几乎等同于他们所称的属性,而我的可确定物几乎等同于他们属性的模式(1924:III,v. 1)

普赖尔(1949)同样认为斯宾诺莎试图通过类似确定的方式来确保不对称性:

如果莱布尼茨通过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称,将中世纪关于种和差异的独特性的观点变得一致,那么斯宾诺莎通过否认它们的独特性,将中世纪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不对称性的观点变得一致。斯宾诺莎的“模式”不是添加到他的“属性”中的新质量,也不是通过向它们添加其他东西形成的质量,而是对它们的确定物与可确定物。(1949: 7)

普赖尔也认为洛克依赖于同级确定物的独特不相容性,以理解为什么“任何主体可能同时具有每种类型的基本品质中的一个特定品质”,同样适用于“每种感性观念独特于每种感觉”(洛克,《论人类理解论》,IV iii 5)。

在洛克和其他经验主义者的作品中,我们还看到了某些当代反现实主义或还原主义解释的先驱,这些解释认为确定物的归属要么不确定地指向确定属性(正如伯克利[1710]更普遍地建议的那样,对于“抽象”术语),要么确定物的归属只是对确定物进行分类的方式。普赖尔对洛克观点的描述可能被视为与任一方法兼容:

尽管我们谈论一个物体是有颜色的,所指的并不是物体的一个质量,而是其质量之一的质量;所指的是其质量之一属于“颜色”类别。(Prior 1949: 8–9)

1.3 约翰逊对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系统处理

“确定物”和“可确定物”这一术语作为一种独特关系的指示性表达,最早出现在 W. E. 约翰逊的《逻辑学》(1921)第一卷第十一章“确定物”中:

我建议将这样的术语称为确定物与可确定物,与红色和圆形等术语相关;并且,在引入这个新术语的同时,审视红色与颜色的关系以及柏拉图与人的关系之间的区别....(1921:I,xi,1)

约翰逊的讨论也是对确定物、可确定物及其关系的关键特征进行系统描述的首次尝试(详见 1921:173-185),尽管如下所述,他并不总是清楚这些特征是适用于属性还是谓词。有关约翰逊观点及其对后来作者的影响的详细讨论,请参阅普赛尔(1949)和波利(2004)。

其中一些特征是熟悉的,包括确定是一种规范关系:

将一个物体的颜色或形状作为谓词显然比将其定义为红色或圆形更不确定;(Johnson 1921:I,xi,1)

这种规范是非连结的:

在通过连结引入外来形容词的增加确定性的过程与在不增加形容词数量的情况下更确定地定义它们之间存在着真正的差异;[2](Johnson 1921:I,xi,3)

同级可确定物是不相容的:

如果任何一个确定性形容词表征了一个给定的实质,那么不可能有同一确定性下的其他确定物表征同一实质;(Johnson 1921:I,xi,4)

而且,同级确定物是“对立的”:

在相同确定物下的几个确定物之间存在的独特和特殊的差异种类,与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与另一个确定物下的形容词之间的差异并不相同。 (Johnson 1921:I,xi,1)

此外,Johnson 还发展了这些特征,例如,他提出,对手之间的差异通常反映出确定物是可比较的:

许多在相同确定物下的确定物是这样的,不同确定物对之间的差异可以相互比较;例如,红色和黄色之间的差异大于红色和橙色之间的差异。 (Johnson 1921:I,xi,4)

约翰逊认为,对可确定性的关注导致他提出可确定物可以沿着多个“维度”被确定:

[A] 颜色可能根据其色调、亮度和饱和度而变化;因此,要精确确定一种颜色,我们需要定义三个变量,这些变量在协变性方面或多或少是相互独立的;但在一个重要意义上,它们并不相互独立,因为它们不能分离地显现。因此,确定的颜色是单一的,尽管复杂……(1921 年:I,xi,4)

可确定物可能具有多个确定维度是一个重要的观察,这在 Funkhouser(2006)的确定模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见 §3.6.1)。

约翰逊(Johnson)讨论的另外两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他否认确定物在任何意义上被确定物所共享:“将确定物归为同一确定物的基础并不是它们之间的部分一致”,而是“区分相对确定物的特殊差异”(1921 年:I,xi,1)。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这是当代观点的一个选择点。其次,约翰逊假设,尽管我们感知或工具能力的限制要求我们用确定物的术语来描述对象,但普遍接受的假设是,我们只能以更或少不确定的方式表征的事物的特征,实际上是绝对确定的(1921 年:I,xi,5)。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讨论仍然普遍认为是(纯粹的)认识论、感知或表征限制,并倾向于提供一种或另一种对确定物的贬值解释。这是另一个选择点:在一些当代观点中,确定物既是真实的,又无法还原为确定物。

1.4 当代的补充与完善

在这个小节中,我们讨论了一些相对较新的贡献,这些贡献对确定物的现今理解产生了重要影响。

Prior(1949)对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两部分讨论在历史上是丰富的,哲学上是微妙的。有趣的是,他暗示确定物之间的差异是蛮力的,没有解释:

我们可以说红色和蓝色在颜色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差异我们只能说它们的颜色不同,或者一个是红色,另一个是蓝色。(1949: 5–6)

有些人认为这种说法在广义上是矛盾的,因为它暗示了使确定物相似的东西(例如颜色)也是使它们不同的原因(“它们的差异我们只能说...它们的颜色不同”);见 §3.2。

普赖尔还考虑并拒绝了约翰逊的假设,即确定物仅在其独特的差异形式方面相似,而是建议(参见上文萨尔米里对亚里士多德的讨论)确定物在“关于”可确定物方面是相似的。

我认为,在相同的确定物下,可确定物具有一种类别统一性[...]。在相同的确定物下,可确定物具有共同的关系特性[...],即在某种程度上表征它们所表征的任何东西。红色、蓝色等都表征对象,我们说,"在颜色方面";三角形、正方形等,在 "在形状方面"。这对于作为确定物的概念而言,显然是非常基本的。(1949: 13)

确定物表征对象在其确定物方面的特性确实是决定的一个关键特征,尽管关于如何在形上上最好地表达这一特征仍存在分歧(例如,是否涉及共享的确定物)。

Prior 认为这一特征反对通货膨胀的方法,即确定物存在的唯一目的仅仅是对确定性属性的分类。相反,他坚持认为,如果确定物通过在某种程度上表征对象而统一,那么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所指的对象特征方面”,与“表征”它们的可确定品质相关联,而不是更少而是更密切地与对象相关联。(1949: 13)

接着,Searle (1959) 有用地指出,确定似乎不仅与连结-连接关系形成对比,而且与分离-分离关系形成对比:

[C]learly not any two terms which stand in the relation of greater to less specific ipso stand in the relation of determinate to determinable: “yellow” is in some sense more specific than “yellow or angry” but it is not a determinate of “yellow or angry” in the sense in which it is a determinate of “color”. (1959: 141–2)

塞尔还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确定性标准:

对于任意两个术语 A 和 B,当且仅当 A 是 B 的非连结指定符,并且 A 与 B 的所有其他非连结指定符在逻辑上相关时,A 是 B 的确定物。[其中]如果任意两个术语在逻辑上[即概念上]相关,那么其中一个蕴含另一个,或者其中一个蕴含另一个的否定。(1959: 148)

有趣的是,这个标准并不排除 B 是其确定物('非连结指定符')的析取的可能性,只要确定物之间符合必要的概念蕴涵关系。还要注意,塞尔在确定性属性和确定性“术语”的讨论之间流畅地转换;直到最近,这种滑动是常见的。

塞尔(Searle)也指出,同一类别中确定物和可确定物的结构可能导致由特定程度排序的“级别”确定物的产生;正如他所说,“我们希望有一种方法来显示,例如,‘红色’和‘黄色’与‘颜色’的确定物处于同一级别,而‘猩红’则处于不同且较低的级别”(1959 年:145)。在这里,他还提出了一个标准:

如果两个术语 A 和 B 是 C 的相同级别的确定物,当且仅当它们都是 C 的确定物,且彼此都不是对方的规范。 (1959 年:149)

(这里的“规范”概念是这样的:X 规定 Y 当且仅当 X 蕴涵 Y,但 Y 不蕴涵 X。)然而,塞尔的标准存在缺陷,因为虽然它正确地认为红色和黄色是同一级别的确定物,并正确地认为红色和猩红是不同级别的确定物,但它错误地认为红色和金凤花是同一级别的确定物。

Armstrong 对属性的形而上学研究(例如他的 1978a、b、1989、1997 和 2010 年)是显著的,首先在于将确定性视为明确的形而上关系,其次在于突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确定物是否本体上可归约为确定物,这个问题是针对通常被接受的背景假设提出的,即现实本身是最大确定的。正如我们将看到的,Armstrong 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从还原主义(1987 年)转向非还原主义(1997 年),然后再次回到还原主义(2010 年)。

最后,Yablo(1992)以提供一个关于确定性的模态描述(或许更好地说是:确定性的必要条件)而显著,将确定性扩展到个别(事件)以及属性。由于不对称必然性现在作为确定性的一个常见最小特征,值得看看 Yablo 是如何推动这一方法的。他首先观察到直观地表征身份和确定性之间的平行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属性之间成立的:

P 等同于 Q 当且仅当:某物为 P 就是为 Q。

P 确定 Q 当且仅当:某物为 P 意味着它是 Q,不是简单地,而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

这种平行性有助于表明确定是一种特别亲密的关系,就像身份一样,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类型和/或标记可能并非完全不同,并且还表明确定的模态处理。因此,正如身份的表征由以下模态条件阐明(源自相同性的不可辨识原则):

  • (I)P 仅当等同于 Q 时:必然地,对于所有 x,x 具有 P 当且仅当 x 具有 Q。

因此,确定性的表征也由以下模态条件所阐明:

  • (D)P 确定 Q(P>Q)仅当:(i)必然地,对于所有 x,如果 x 具有 P,则 x 具有 Q;以及(ii)可能地,对于一些 x,x 具有 Q 但缺乏 P。

这种类比还表明,确定性的解释不必对概念蕴涵关系施加条件(如西尔的那样):正如克里普基(1980)的结果削弱了对同一性概念蕴涵要求的需要(例如,即使“水”和“H2O”在概念上并不相互蕴涵,水可能与 H2O 相同),“我们应该忽略传统学说的概念成分,并完全以形而上学术语重新构想确定性”(Yablo 1992: 253)。尽管如此,正如 Yablo 所承认的,单独的非对称必然性是不足以表征确定性的(例如,允许连接词确定它们的连接词)。我们将在稍后考虑填补模态条件的各种方式,包括 Yablo 自己的基于本质的方法(§3.5.1)。

Yablo 的讨论还值得注意的是,它突出了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一个重要表面特征,即它们在因果上并不竞争:

[没有因果排除原则可以]适用于确定物及其可确定物——因为我们知道它们并不是因果竞争对手。[...] 对排除原则的任何可信重建都必须尊重这一真理,即确定物与其可确定物并不争夺因果影响力。 (1992: 259)

这一特征对于解决心理(以及更一般地,高层次)因果问题的最近流行策略至关重要——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应用,突显了确定对于形而上学和其他哲学目的的潜在用途的重要性(见 §5.2)。 Yablo 的讨论还值得注意的是,它突出了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一个重要表面特征,即它们在因果上并不竞争:

2. 特征与本体范畴

2.1 特征

我们现在可以列出通常用来表征确定物、可确定物及其关系的特征;[4] 这里的呈现是以属性为术语,可能需要调整以适用于其他类别的实体(见 §2.2)。 这不是一个最小或公理性的集合:一些特征是由其他特征推导出来的;此外,有人认为其中一些特征并不在完全的一般性之中。此外,如何在形而上学上理解这些特征是多样的,我们将在后续讨论中详细探讨。

  1. 增加特定性:如果 P 是 Q 的确定物('确定'),那么成为 P 就是成为 Q,以一种特定的方式。

确定关联着相对于彼此更具体的属性。例如,红色是颜色的确定物;绯红是红色的确定物。

  1. 非自反性,非对称性,传递性:对于没有 P 决定 P;如果 P 决定 Q,则 Q 不决定 P;如果 R 决定 P,并且 P 决定 Q,则 R 决定 Q。

这些特征,严格偏序的特征,仅仅源自于增加的具体性。例如,深红并不确定自身,因为没有属性比自身更具体。如果深红确定了红色,那么红色并不确定深红,因为红色既不能比深红更少具体,也不能比深红更具体。如果成为深红就是成为红色,以一种具体的方式,而成为红色就是成为有颜色的,以一种具体的方式,那么成为深红就是成为有颜色的一种更为具体的方式,以至于深红确定了颜色。

  1. 相对的、分级的确定性:除了最小具体确定物和最大具体可确定物之外,属性作为可确定物或确定物的特征是相对的。相关地,可确定物可以在不同的特定“级别”上被确定。

例如,红色是颜色的确定物,但是深红是深红的可确定物;红色、蓝色和黄色在一个特定规范级别上确定颜色;深红、海军蓝和黄色金莲花在另一个(更加精细的)规范级别上确定颜色。

  1.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如果 P 决定 Q,那么在 Q 方面,P 比 Q 更具体。

与确定物相关的具体性增加,更具体地说,是在可确定物方面。例如,如果红色决定颜色,那么在颜色方面,红色比颜色更具体。有时,确定可确定物方面的确定性被进一步解释为涉及可确定物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维度”的规范化,例如,颜色的确定维度通常被认为是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1. 确定相似性/可比性:如果 P 和 R 是可确定物 Q 的不同同级确定物,则 P 和 R 在 Q 方面是相似的,而且可以相互比较。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确定性引发了确定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系统可比性关系。例如,颜色的确定物——红色、蓝色、橙色等——在颜色方面都是相似的,任何两种颜色在这方面都是可比较的:在颜色方面,红色与橙色比与蓝色更相似,依此类推。

  1. 非连接规范:如果 P 决定 Q,则 P 与将 Q 与任何与 Q 独立的属性或属性结合的任何联合属性不相同。

与确定性相关的特定性的增加不涉及将可确定物与与可确定物独立的另一属性结合或以其他方式组合。例如,红色不适当地被理解为颜色和颜色独立的另一属性的结合。

  1. 非分离规定:如果 P 确定 Q,则 Q 与任何与 P 独立的属性或属性的任何分离属性不相同。

与确定物相关的特定性增加不涉及分离消除。例如,颜色不是红色和红色独立的其他属性或属性的分离。

  1. 确定物继承:对于确定物 P 的每个确定物 Q:如果 x 在时间 t 具有 P,则 x 在 t 时必须具有 Q。

物体必须具有其所有确定物的每个确定物。例如,如果某物是猩红色,那么它必须同时是红色和有色的。

  1. 必要确定性:如果 x 在时间 t 具有确定物 Q,则对于 Q 的每个确定物水平 L:x 必须在 t 具有 Q 的某个 L 级确定物 P。

物体必须具有其所有确定物的确定物。例如,如果某物是有色的,那么它必须是某种具体的颜色(例如,红色),如果某物是红色的,那么它必须是某种具体的红色色调(例如,猩红色)。

  1. 多个确定物:对于可确定物 Q 的每个确定物 P,存在一个 Q 的确定物 R,该确定物 R 与 P 不同,但具有相同的特定级别。

确定物的特定性带来了多样性。例如,颜色具有多个确定物(红色、蓝色、黄色等);红色具有多个确定物(绯红、深红、赤褐等)。

  1. 确定物的不相容性:如果 x 在时间 t 具有可确定物 Q 的确定物 P,则 x 不能在 t 时具有 Q 的任何其他确定物 R,该确定物 R 具有与 P 相同级别的特定性。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 (IGNORE) 是指在同一层次上,可确定物是互斥的替代物。

  1. 唯一确定性:如果 x 在某一时刻具有可确定性 Q,则在该时刻的任何确定级别上,x 都具有唯一的—且仅有一个—确定性 P。

唯一确定性是由必要确定性和确定物不相容性所蕴含的。

  1. 如果 P 是 Q 的确定物,那么如果 x 具有 P,则 x 必须具有 Q,但对于某些 y,y 可能具有 Q 而没有 P。

例如,任何绛色的东西必须是红色的,但某物可能是红色而不是绛色(它可能更像是酒红色)。不对称的模态依赖由确定物继承、必要确定和多个确定物所蕴含。

  1. 因果兼容性:确定物与可确定物不会在因果上竞争。

对于例如,如果给定的补丁既是红色又是猩红色,那么红色和猩红色在训练过的鸽子啄红色补丁时的因果有效性方面没有原则上的困难。

由于受到有限范例案例的激励,这些特征并非都是确定性的特征,即对于保持该关系而言是必需的,而不是对于该关系(或其相关物)的某些或大多数实例通常或普遍为真的特征。

例如,对于确定性不相容性(因此唯一确定性)已经提出了反例。约翰逊(2004)指出,如果属性是一个可确定物,那么确定性不相容性将失败,指出在这一点上“约翰逊[…]过于快速地概括了”(2004: 117);而真实的情况是“对于某些本体确定物[…]两个确定物不可能存在于同一时空区域”(2004: 118)。确定性气味、味道和声音似乎也具有(一些)相容的确定物;正如阿姆斯特朗(1978b)所观察到的,“一种酱料可能既酸又甜。一个钟可能具有由基音和若干高次谐波组成的音调”(113;另见费尔斯 1990 年,桑福德 2014 年和马辛 2013 年)。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是否可以系统比较,如确定相似性/可比性。例如,五边形形状是否比方形或六边形形状更相似尚不清楚。气味的所有确定物是否都可以进行系统比较也不清楚(例如,松木的气味与玫瑰或紫罗兰的气味更相似?),尽管最近的实证研究确定了“气味空间”的维度(参见,例如,Mamlouk & Martinetz 2004),可能揭示了一种类似的基础结构(涉及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这种结构可作为确定颜色排序的基础(这项工作也可能涉及阿姆斯特朗的上述观察)。所有可确定物是否可以根据其确定物进行系统排序,无论是明确还是隐含地,这个问题对确定/可确定关系是否可以按照 Funkhouser(2006)提出的空间术语模型进行排列很重要(见 §3.6.1)。

唯一确定和必要确定也可能存在例外情况。有人可能认为(见 Wilson 2013),即使对于诸如颜色之类的典型确定物,唯一确定通常也不正确,因为虹彩羽毛的情况可以合理解释为羽毛从一个角度是红色,从另一个角度是蓝色,因此没有一个确定的色调可以被非任意地确定为“唯一”确定物,决定羽毛具有的可确定颜色;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物最多以相对方式存在。Fales 观察到,必要确定

在某些心理行为对象的情况下似乎存在例外情况:例如,在想象或幻觉中的斑点母鸡的斑点数量方面。(1990: 167)

量子力学及相关的将可确定物视为确定物的自然处理方式,也提供了明显违反唯一和必要确定性的例外情况,这与不相容的可观测量有关(因此,如果位置是确定的,动量就不是;参见,例如,Bokulich 2014: 463),以及更一般的价值不确定性案例(见 §5.3)。相关地,某些对模糊或不确定性的理解涉及拒绝唯一和必要确定性。Rosen 和 Smith(2004)认为,模糊可能涉及一个对象具有可确定物而没有明确具有任何相应的确定物,而 Wilson(2013)提出了一个基于可确定物的形而上不确定性解释,其特点是涉及一个实体(对象,系统)具有一个可确定物,但没有该可确定物的唯一确定物,要么是因为有太多候选确定物(“过剩”不确定性),要么是因为有太少(“缺失”不确定性);后者基于可确定物的解释已被应用于量子力学中的价值不确定性(见 §5.3)。确定物位置与位置理论之间的联系也可能与唯一和必要确定性相抵触,因为后者原则对应于经常被断言存在违反例的某些位置原则,例如,具有位置但没有确切位置的“粘性”世界,其中一个对象可能具有位置但没有确切位置(见 Calosi 2019)。

最后,正如我们将在 §3.4 中看到的那样,对确定物的标准还原方法将其视为具有相关确定物作为分支的分离属性(见,例如,Clapp 2001,Rodriguez-Pereyra 2002,Dosanjh 2021);分离减少主义者一致地拒绝非分离规范作为确定或其相关事物的真实性。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反现实主义或还原主义方法的一个常见动机涉及假设,即与因果兼容相反,确定物和确定物在因果上是竞争的。

2.2 实体类别:承担者和相关物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

尽管确定性的范例案例(涉及颜色、形状、质量等)似乎存在于单子属性类型之间,但将这一概念扩展到关系是直截了当的,如建议(见 Mellor 1998 和 French 2014)中提到的自然法则是或由可确定关系构成的(见 §5.1)。因此,约翰逊(Johansson)表示,尽管限制在单子类型上是“传统的”,

我认为没有任何好理由限制。[...] 关系概念,就像属性概念一样,可以被纳入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树中。(2000: 117)

鉴于确定物是属性(包括关系),问题(Meinertsen [2021]所称的“梅洛问题”,在 Mellor [1995]第 16 章的讨论后)出现了,即确定物是什么属性的问题。通常假定确定物,就像确定物一样,是个别事物的属性(而且,是相同个别事物的属性—尽管确定的某些应用可能违背这一假设;见 §5.3),例如,桌子既有形状又是矩形的。但也有人认为确定物是二阶属性—即相关确定物的属性(见 Mellor 1995: 208;先驱见 Prior 1949)。请参阅 Meinertsen 2021 以获得一份支持个别主义的比较评估。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之间的确定性被认为存在于超越属性和关系的本体论类别之间。

首先,如上所述,关于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历史讨论(例如,约翰逊 1921 年)在代表性(语言/概念)和形而上之间自由地移动。在某些情况下,目标可能是一个合理的形而上区别。在其他情况下,例如在经验主义者的处理中,以代表性术语描述确定性显然意在形而上通货紧缩。我们将稍后重新审视接受确定物或确定性在形而上层面上的理由和反对意见(§3.1,§3.2)。

除了通货紧缩的担忧外,似乎没有任何原则上的障碍可以允许确定性在其他类别的实体之间存在。确定性已经扩展到行动或事件(参见,例如,穆利根 1992 年和克鲁斯 1995 年:第 6 章),事件(亚伯洛 1992 年),领域(冯·瓦赫特 2000 年),修辞(芬克豪瑟 2006 年),状态(Fine 2011 年)和物质(马辛 2013 年)。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会坚持认为(无论出于系统性或简约性的理由,还是作为对确定物作为属性的独立承诺的反映),确定性作为存在于其他类别实体之间的一种方式,最终是这些实体属于或部分构成确定性属性。无论一个人对确定性的关系的实体可以属于哪些本体论类别持什么立场,都有(按照形而上学的通常做法)关于所涉及类别的不同可用理解。

另一个关于本体范畴的问题涉及一些或全部规范关系本身是否是更一般关系确定物的确定物(见约翰逊 2000 年:第 8 节支持这种观点)。

3.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当代观点

我们现在转向审视确定物、可确定物及其关系的当代观点。当代本体论观点的主要种类包括反现实主义观点,即确定物不存在;还原主义观点,即确定物存在,但在形上上可还原为(即与)某种确定物构造相同;以及非还原主义观点,即确定物存在且在形上上不可还原为任何确定物构造。非还原主义观点进一步分为一些版本,其中确定物(总是)比相关确定物不太基础,以及确定物可以与确定物一样基础,甚至更基础;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留在第 4 节。另一种不同类型的当代观点并非针对本体问题,而是旨在阐明确定或相关关系的某些结构或广义逻辑方面。

作为即将到来的本体论论述的背景,我们从一些通常被提供为支持确定物存在的初步考虑开始,并且进一步认为确定物在本体上不可归约于(再次强调:不同于任何构造的)可确定物。然后我们考虑一些对确定物进行通货膨胀(反现实主义或还原主义)处理的初步动机。人们可能会想知道,将确定物存在的动机是否可以独立于将确定物不可归约的动机而提出;然而,这证明是困难的,因为通常在存在和不可归约的初步动机之间没有足够的差异来将它们分开。因此,这一呈现反映了将可归约性(或反现实主义)的动机放在后面,因为这些动机与将不可归约的确定物的初步外观相抗衡。

3.1 对确定物存在和不可归约性的初步动机

在感知、科学、因果、语义和形而上学考虑中,有一些初步考虑支持确定物的存在,而且进一步认为在本体上不可归约于可确定物。同样,这些动机是初步的;正如我们将在后面看到的那样,反现实主义者和还原主义者认为有充分的理由抵制将存在和/或不可归约性的表面外观视为真实(见第 3.2 节)。

感知中的确定物

感知为确定物不可简化存在提供了一种原始支持。最好的这类动机是间接的,因为光是声称我们可以感知确定物与可确定物有所不同是值得争议的。[12] 其中一种间接动机是通过 Sorites 现象,表明我们未能完全感知许多属性的确定实例,包括颜色、音调和质地。正如 Fales 所说:

[这] 是一个结论,似乎是由于事实而被强加给我们,即颜色系列的每个成员等,在感知上与其直接邻居可能无法区分,但与系列中更远的成员却很容易区分。(1990 年:172)[13]

这样的结论不仅支持确定物的存在,也支持确定物的不可简化性,因为确定物的候选简化(例如,到相关可确定物的析取)似乎暗示确定物的任何实例实际上是(比如说,析取的)可确定物的实例;但在这种情况下,Sorites 系列中相邻的区块将在感知上是可区分的,而实际上它们并不是。

对于不可简化确定物的第二个间接感知动机反映出,我们对宏观物体的感知通常无法注册微观确定细节。例如,形状是一个典型的确定物,但我们并没有以完全确定的微观细节感知树木、桌子等的形状(参见 Hellie 2005,Stazicker 2016)。关于这一点和 Sorites 动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感知到的物体本身是最大程度确定的,感知经验仍可能促使不可简化的确定物。正如威尔逊所观察到的:

也许被感知到的属性(的实例)实际上是最大程度确定的,只有感知特征或呈现方式是可确定的;但感知经验的特征也是现实的一部分,因此更大的观点仍然成立。(2012: 5)

第三个间接感知动机是不可减的确定物的最佳解释,因为它们最好地解释了我们能够感知不同的确定物在相关确定物方面是相似的。因此,费尔斯(Fales)建议,由于我们能够“注意到或意识到”不同红色色调之间的相似之处,“很明显,每当我们观察到一个红色色调的实例时,红色都是可观察的,即使它与该色调不可分割,但却存在于该色调中”(1990 年:172)。

3.1.2 作为科学假设的确定物

基本物理和特殊科学的假设和定律似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确定物的术语来表征的。正如阿姆斯特朗(Armstrong,1997)和弗伦奇(French,2014)所观察到的那样,自然而然地将基本物理定律视为涉及确定物,如质量和电荷,或者将它们本身视为确定关系。特殊科学定律也自然地被视为涉及那些在不是最大精确度的情况下是确定的特征;例如,与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相关的聚合物的特征平均了构成聚合物的低层实体的特征,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确定或功能性术语来描述,再次抽象出微观物理细节。相关地,特殊科学特征从微观物理细节中抽象出来,这一点涉及到各种关于这些特征是不可减的的论证(例如,Batterman 1998,Wilson 2010)。更一般地说,在基础科学和特殊科学中存在和不可减的确定物的假设符合科学中普遍存在的解释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良好的解释不引用不必要的细节(例如,Strevens 2004)。

3.1.3 Determinables as causally unspecific

确定物似乎在因果上不具体,它具有较少的力量——在特定情况下能够导致较少的效应,比起它们相关的可确定物。例如,红色有能力让索菲(Sophie)这只鸽子啄食任何红色的东西,但红色无法让索菲挑剔的表妹爱丽丝(Alice)啄食,因为爱丽丝只啄食深红色的斑块,而不是红色;例如,可能是勃艮第红(见 Yablo 1992,Wilson 1999 和 Shoemaker 2001)。这种缺乏因果特异性,再加上一个根据科学属性的个体化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它们(或许只是偶然地)由不同的力量集合区分开来,被认为不仅支持确定特征的存在,而且支持确定特征的不可简化性。例如,由于析取属性的实例与其析取的实例相同,将确定物简化为相关可确定物的析取将使确定物的实例与确定物的实例一样具有因果特异性,因此无法适应确定物的因果不具体性。

3.1.4 Determinables as semantic referents

在一种简单且在某种意义上默认的语义中,形式为‘a is F’的句子仅在 a 所指的实体具有 F 所指的属性时为真。因此,如果‘This ruby is red’为真,则在默认语义中,谓词‘red’指的是确定物红色。此外,不可简化可能是由于注意到说话者可能能够熟练使用可确定谓词,而不必熟悉所有相关的可确定物(因为将确定物简化为可确定物的逻辑构造可能需要)。

3.1.5 作为确定物之间相似性基础的确定物

与以前一样,确定物的一个动机是为确定物之间的感知相似性提供一个形而上学基础。更一般地说,确定物可以被认为是‘自然的’,在 Lewis(1983)的‘联合切割’意义上提供了一个非人为划分的基础,以实现确定物之间的客观相似性(Wilson 2012)。

每一个在(3.1.1)-(3.1.5)中的动机都是初步的。然而,如果看似不可简化的确定物的出现可以抵御异议,那么这些确定物在编码现实的独特不具体方面方面所能发挥的哲学作用(如第 5 节中的应用所示)将构成对它们的肯定的额外支持。

3.2 对确定物的存在或不可简化性的初步动机

反对确定物存在或不可简化为确定物的主要初步动机反映出这样的担忧:这些确定物会导致不简约,引发因果过度决定,并/或违反现实最终或根本上是最大确定性的假设。这些担忧及支持反现实主义(“消除主义者”)或现实主义还原主义账目的相关内容类似于有时针对不可简化的高层次(例如特殊科学)活动提出的担忧。在这里,动机又是初步的;正如我们将在后续看到的那样,现实主义者对这些担忧提出了各种回应。

3.2.1 现实作为最大确定物

对于不可简化的确定物的一个反对意见是,假设现实本身是最大确定的,因此不存在不可简化的确定性属性;正如阿姆斯特朗所主张的那样,“所有的普遍性必须是确定的”(1978b: 117)。相关地,许多人认为世界上没有“模糊性”;正如刘易斯所主张的那样,“对模糊性的唯一可理解的解释是将其定位于我们的思想和语言中”(1986: 212)。[ 16]

3.2.2 确定物作为无法追踪确切相似性

另一个对于不可简化的确定物的反对意见是,它们无法解释对象之间的确切相似性(在某种方面)。因此,阿姆斯特朗认为“普遍性在其不同实例中严格相同”这一强有力的真理支持“最低确定物性质是作为普遍性的良好候选者”(1997: 49)的主张。更弱地,一个人可能认为,关于假设属性的最好理由,无论如何理解,是解释对象之间的确切相似性(在某种方面)。因此,一个人可能进一步主张,只有确定物存在,因为具有可确定性属性的个体可能在确定方面不完全相似(例如,红色物体可能是不同色调的红色)。

3.2.3 确定物作为本体上或因果上多余的

不可简化的确定物被认为在本体上和因果上是多余的,因为我们有独立理由要假设的确定物可以解释或做任何确定物据称解释或做的事情。因此,马辛(2013)反对约翰逊(2000)认为,确定物之间的看似不完全相似性可以解释“确定颜色的视觉统一”,吉列特和里夫斯主张确定物是因果上不必要的。

将确定物的实例设定为我们在世界中观察到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最佳解释[…]我们是否也应该接受存在与诸如“有颜色”或“带电”等谓词相对应的可确定属性的实例?[…]很明显,认为两个属性在贡献因果力量方面是过度的本体论是有问题的,一个可确定物及其确定物,其中一个,确定物,显然就足够了。 (2005: 487)

Heil (2003)提出了类似的抱怨。

3.2.4 可确定物作为引发因果过度决定的因素

与对因果冗余的关注相关的是不可简化的广义科学确定物引起问题性的因果过度决定(参见 Heil 2003 和 Gillett 和 Rives 2005)。首先,如果存在这样的确定物,它们需要赢得它们的因果地位。但是在对因果冗余的关注之后,确定物简单地复制它们的可确定物的能力,允许不同属性的实例在特定场合产生相同的效果。虽然这种过度决定有时会发生,例如在行刑队或双重投石案例中,但这并不是确定物和可确定物的正确模型。

3.2.5 确定物的不连贯性

对确定物的另一个反对意见是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连贯的。Armstrong(1978a:106-7,117-18)认为,确定物应构成相关可确定物在其中相似和不同的方面,例如,红色和黄色应在颜色方面既相似又不同(参见 Elder 1996:151 进行讨论)。Fales(1990:174)认为这一反对意见错误地预设确定物是可确定物的二阶属性或关系。Massin(2013)认为这一反对意见取决于所讨论的相似性是精确还是不精确;如果是不精确的,就没有问题(“在颜色上不完全相似的两件事在颜色上不完全不同”),但如果是精确的——例如,确定物是可确定物的完全相似组成部分——那么就会出现不连贯,因为必须通过去除共享确定物后“剩下”的内容来解释可确定物之间的差异,但我们无法理解这种去除。

3.3 反实在主义者的观点

虽然受到先前关注的启发,关于确定物的反实在主义者也旨在解释或解释掉(或“揭穿”)至少一些确定物的看似动机。一种常见的揭穿策略是诉诸于某种类似伯克利(1710)的主张,即认为一般术语指代抽象概念是一个错误。例如,海尔(2003)重申了伯克利的主张,认为对确定物的看似语义原因反映了一种不加批判的倾向,即“我们可以从我们谈论它的方式中‘读取’现实的特征”(207),因此,即使例如谓词‘是红色的’确实适用于某些对象(番茄、苹果、红宝石),我们也不应该认为这是因为它们拥有“完全相同的属性”。

至少有五种关于确定性术语或概念及其功能的积极的反实在主义者的观点可供选择。第一种是一种观点,即一般术语/概念模糊地指代确定的特征——在这里,广泛性被放置在语言或思维中,而不是世界中(参见伯克利 1710)。第二种是一种实用主义观点,即确定性术语的功能反映了我们碰巧拥有适合追踪某些具有(最终高度复杂的)确定特性的对象之间的不精确相似性的感知系统(参见海尔 2003)。确定性术语所做的‘工作’在于追踪对象或确定物之间的不精确相似性,这也是其余反实在主义者观点的一个主题。第三种是一种观点,即确定性术语是确定性谓词的高阶谓词。第四种是一种观点,即确定性谓词是属性类的名称。因此,密尔认为确定性术语是

名字不是单一和确定属性的名字,而是一类属性的名字。比如颜色这个词,它是白色、红色等的共同名称。(1843/1973: I.ii.5)

第五是一个关于拥有确定物只是拥有相关确定物之一的说明。因此,阿姆斯特朗认为

对于一个特定物体来说,“实例化”一个确定物是[...]它只是实例化一类普遍物体中的一个[...]拥有确定属性并不意味着拥有更多确定属性中的一个。(1997: 53; 另见阿姆斯特朗 1978)

一种对反现实主义解释的担忧与确定物在确定性术语或概念下的分类来源有关。如上所述,这通常被认为涉及不精确的相似性,但如果不精确的相似性是原始的,那么可能会引起对不精确相似性的相似性名义主义处理的异议,相应地,不同程度相似的对将本身处于二阶或更高阶的原始相似关系中,导致回归(见 Fales 1990: 117–20 进行讨论,以及 Rodriguez-Pereyra 2002: Ch. 6 进行回应)。对确定物的分类的另一种替代方法是诉诸于“自然性”(如 Lewis 1983 所述)作为将确定物绑定到类别中的原始谓词或属性,但可能会有人抱怨说,这种方法并不清楚解释。也许最发展完善的确定物分类的贬值解释是 Armstrong 的,根据 Armstrong 的说法,“确定普遍性的相似性由部分同一性构成,相似性越大,同一性程度越大”(1997: 51),例如,确定长度之间的相似性是因为共享单位长度普遍性。Armstrong 认为,他的解释解释了确定性的各种特征:确定性的不相容性得到了解决,例如,一个物体的长度不能与不同单位长度的总和相同;确定性的相似性/可比性得到了解决,因为不同的确定长度共享一些但不是所有的单位长度;非对称的模态依赖得到了解决,因为特定单位长度的总和蕴含着具有长度,但反之则不然。然而,有人抱怨说,这样的解释无法处理所有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假设所有属性最终都是最大确定的这一前提违反了对自然现实的某些可能和潜在实际概念。例如,如果物体填充空间,而空间既连续又粘性(即每个实体都有适当的部分),那么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将无限地受到进一步确定的影响。某些量子力学的解释(见 §5.3 进行进一步讨论)和某些场论对基本粒子的理解,认为基本粒子具有无限可扩展的边界(反映这些粒子由长程相互作用构成),表明自然现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约确定的。

第三个相关的问题是,不清楚消除论者如何能够适应(或揭穿)所有确定物的动机。例如,如果所有属性,包括感知呈现方式在内,都是最大确定的,那么如何解释 Sorites 现象仍然不清楚。

3.4 简化主义观点

简化主义者认为确定物存在,但可归约为可确定物——也就是说,它们等同于类别或广义逻辑构造(最终是极大的确定物)。

3.4.1 分离式简化主义

最常见的简化主义策略将确定物视为(最终最大的)可确定物的析取的同一性(见,例如,Clapp 2001; Rodriguez-Pereyra 2002; Antony 2003;[ 27] Massin 2013, 和 Dosanjh 2021)。根据这一观点,例如,颜色等同于具有每个最大特定颜色色调的析取属性。

析取主义解释了确定的几个特征:必要确定得到了满足,因为析取的实例化需要析取的实例化;确定物继承得到了满足,因为析取的实例化意味着任何相关析取的实例化(见 Rodriguez-Pereyra 2002, Massin 2013);因果兼容通过确定物(析取)和可确定物(析取)实例的同一性得到了满足(见 Clapp 2001)。虽然析取主义违反了非析取规范,但析取主义者通过规定确定物是析取属性类的一个特殊子类来保留一些对比,这些属性具有类似的确定物作为析取(见 Clapp 2001; Dosanjh 2021)或者在 Goodman(1983)的意义上是可投射的(见 Antony 2002)。可能需要其他规定来适应确定物的不兼容性,确定性“关于”确定物,以及唯一确定性。

除了担心所需的规定是无法解释的,以及现实可能不是(最终,完全)最大确定的之外,析取主义解释还面临三个问题。第一个反映了拒绝析取属性的原因。一种这样的原因——即,阿姆斯特朗(Armstrong)担心“析取属性违反了一个真正属性在其不同部分中是相同的原则”(1978a: 20)——如果所讨论的析取是真正相似的,那么可以搁置。然而,这种回应不会满足那些认为析取只是逻辑构造,没有形而上学意义的人。

第二个关注点是将与确定物相对应的分离物视为真正相似的,这是为了回答阿姆斯特朗的关注并为《非分离式规范》中标记的对比提供替代基础所必需的,这将打开寻找所谓共同性源泉的大门,这个源泉很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不可简化的确定物。在这里,如何最好地处理确定物之间的不精确相似性的问题再次迫在眉睫。

第三个关注点是,分离式说明无法容纳感知和思维中确定物的某些表面动机。首先,如果确定物是最大确定物的分离,那么每个确定物的实例都是最大确定物的实例;但是 Sorites 现象和我们未能感知宏观物体的微确定形状似乎确实表明,感知中的某些确定物实例并非最大确定。相关地(如上所述),罗森建议,分离主义方法对确定性术语或概念的能力施加了不合理强大的条件,与熟悉许多蓝色调的人无法理解天蓝(甚至可能无法思考这种色调)的情况相反,但这种缺陷“不会妨碍他熟练使用‘蓝色’这个词,或者不会妨碍他对蓝色有很多了解”(2010 年:128)。

3.4.2 关系解释

根据 Bigelow 和 Pargetter(1990)提倡的关系论,确定物属于共同确定物的方式是确定物实例化彼此的二阶差异关系,并且这些差异的配对进一步实例化三阶比例(58-62)。Bigelow 和 Pargetter 提出关系论的动机在于解释确定物为何相似以及为何不同。他们认为,不可归约的确定物无法胜任这一任务,首先是因为将确定物视为与但必然伴随确定物不同的不可归约性质引入了未解释的必然联系(1990: 118),其次是仅有确定物本身无法解释确定物之间的差异(1990: 54, 58;另见 Armstrong 1978b: 113)。

除了对还原性解释的一般关注外,关系论还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注确定物之间的差异方式本身并不能表征确定物之间的相似方式。正如 Elder 所说,

尽管诸如蓝色、富有或刺痛等属性确实存在不同程度或强度,但这些属性的各种精确“值”之间共同之处不仅仅是它们以逐渐方式彼此不同。(1996: 155)

从确定物到可确定物的形而上学不可简化性,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是神秘的:如果各种可确定物[...]每一个都体现了与其他物体相同的属性[...]很难看出拥有任何一个这些确定物色调必然伴随着相关确定物的拥有这一事实中存在着什么巨大的神秘(1996: 157)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必然联系的担忧通常源于对休谟格言的接受,根据这一格言,在不同存在之间不存在形而上必然联系;但是,相信这一原则的后经验主义动机并不清楚(参见 MacBride 2005 和 Wilson 2010)。

3.5 非还原主义观点

我们现在转向那些认为确定物不可还原地存在的观点。这些观点通常是在确定物比确定物更基本的假设下实施的。在第 4 节中,我们将考虑确定物是否可能与确定物一样基本,以及接下来的一些非还原主义观点是否与基本确定物以及非基本确定物相容。

3.5.1 基于本质的观点

非对称必然性(即非对称模态依赖)被视为关于决定论的中立模态基础。正如 Yablo 最初建议的那样:

P 确定 Q,只要传统关系的第一个、形而上学的组成部分到位,其中主要包括 P 不对称地必然 Q 的事实。(1992: 253, 注 23)

由于还原主义者也接受非对称模态依赖,如果要使模态解释不是还原的,就需要补充。

Yablo 在考虑(令牌,特定)事件——因果关系的假定相关物的确定关系时超越了不对称必然性;他的方法吸引了事件本质的概念,并认为一个事件的本质可能被另一个事件的本质包含或包容:

确定涉及一个事物的要求包括另一个事物的要求的概念;尽管属性在表面上是要求的,但特定事物并非如此。因此需要一个个体本质的概念,其中事物的基本属性是它们无法存在的属性。[T]事物的本质被认为是衡量成为该事物所需的内容。因此,如果成为 y 需要更多条件而不是成为 x,这应该在它们的本质之间的包含关系中得到体现:

当 q 的本质是 p 的本质的子集时,称 p 包容 q(p≥q);当包含是严格的时,p 确定 q(p>q)(1992: 261)

授予存在本质,并将关于其性质的持续争议置于括号内(见,例如,Robertson Ishii and Atkins 2020),Yablo 的方法以适当的非还原术语在类型和标记级别上表征确定性事件(例如,某时刻一个补丁被着色),并可以扩展到更一般的非还原确定性描述,能够容纳不可简化确定性的各种动机。认为确定性事件的本质包含在相关确定性事件中,也可以清楚地解释确定性的各种特征,包括(除了可能仍然有效的非对称模态依赖之外),确定性继承(确定性事件的构成对象也是确定性事件的构成对象)和“关于”确定性的确定性(确定性的本质/对确定性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确定性的本质/对确定性的要求)。然而,如果要通过对本质的呼吁来解释确定性的其他特征,包括非连接规范,必要确定性,确定性不兼容性,以及 Yablo 打算将确定性应用于心理因果问题的重要特征,见第 5.2 节,因果兼容性。如果问题的本质是由力量构成的(见下文),则可能获得后一特征,此时基于本质的描述可能会渐变为基于力量的描述,接下来将讨论。

3.5.2 因果和基于力量的描述

通常因果和基于力量的确定性描述是由心理/高层因果问题驱动的,这个问题表达为:鉴于这些高层属性似乎能够产生效果,那么高层属性如何能够产生效果,鉴于这些高层属性所依赖的物理属性足以导致这些效果?正如我们将在第 5.2 节中看到的,不同的因果描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不同的答案。一个重要的选择点,将在此跟踪,涉及确定性和确定性实例是否被视为标记相同。

尽管 MacDonald 和 MacDonald(1986)并未正式提供确定性的解释,但他们是第一个将确定性视为解决因果过度决定威胁的有用工具的人。实际上,他们暗示心理和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确定性: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坚持认为,相关属性是类型不同但标记相同的,因此避免了问题性的过度决定,同时保留了类型级别的因果相关性。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将确定物与可确定物视为标记相同是否能够适应某些(例如,感知)对不可简化确定物的动机;标记相同的解释也受到 Horgan(1989)关于“心理因果问题”的延伸以及有关心理状态的简化解释的担忧的影响,根据这一观点,鉴于因果关系的相关部分最终位于特定位置(事件、对象、属性实例),确定物作为确定物的效力要求确定物和确定物标记以及类型是不同的。

确定性的明确因果解释是 Fale(1990)关于“确定性或通用”和“特定”普遍性的解释,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因果关系”的一个适当子集:

如果 S 和 S'是特定的普遍性,G 是一个确定性或通用的普遍性,它们都属于 G,那么 G 与其他普遍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是 S 与其他普遍性之间因果关系的一个子集;也是 S'与其他普遍性之间因果关系的一个子集。对于 S 和 S'是共同种属的种属来说,它们共享一些因果关系的子集,这个子集本身可以构成一个普遍性的因果本质,比如 G。对于 S 和 S'是不同种属来说,这个子集是 S 特征的因果关系的一个适当子集,也是 S'特征的因果关系的一个适当子集:S 有一些因果关系,而 S'没有,S'有一些因果关系,而 S 没有。(1990:175)

一个关于普遍/可确定普遍的子集-因果关系解释有望容纳确定物的许多特征,原因类似于基于力量的解释,如下所述。它还确保了将普遍/可确定类型在本质上无法还原为任何特定/确定类型,这是通过相同物的不可辨识原则(如果 G 仅具有 S 的因果关系的一个适当子集,则无法将 G 与 S 识别为同一物);如果这种适当子集关系在标记级别上得以保留,它也将阻止标记识别。然而,如果要确保这种解释能够适应非分离规范(更一般地说,如果要阻止确定类型在某些确定类型的构造中的本体还原),还需要更多的解释,因为有人可能会建议(作为 Antony 2003 主题的变体)分离类型,如 Fales 的普通类型,仅具有其分离交集中的因果关系。Fales 的解释也未能为适应非连接规范提供明确的基础,因为如所述,它与给定的确定/种类被分析为(例如)属和差异,每个与物种的力量的适当子集相关联。即便如此,Fales 的确定解释显然是 Yablo(1992)基于本质的解释和力量解释的明显前身,接下来将讨论。

一个基于力量的确定解释可以被视为对物理主义中的形而上依赖(又名“实现”)问题的力量方法的应用(参见 Wilson 1999)。正如 Wilson 所观察到的,力量作为恰当的形而上基础,用于描述实现(特别是在改进基于和认识方法的这一概念方面);此外,她认为,各种看似不同的非简约物理主义解释,包括 Yablo 的基于确定的解释,都类似于旨在确保被实现属性的力量是其实现属性(属性)的适当子集。因此,她坚持认为:

使[Yablo 的]猜想更加合理的一种方法是用涉及的属性的因果力量来表达这一点。[…]“确定物及其确定物不是因果竞争对手”的原因是因为在确定物和确定物的情况下,确定物的每个因果力量与其确定物的一个因果力量是相同的是合理的。[此外,例如,]显然,作为红色的确定物的属性,即被红色的属性,比红色的属性具有更多的因果力量。 (1999 年:47)

这些考虑建议以下关于确定性的第一次权力基础解释:

基于权力的确定性(第一次尝试):属性 P 确定属性 Q 当且仅当 Q 与 P 相关联的[非空]权力的一个适当子集相关联。

根据这种方法,确定物比其可确定物更具体(根据增加的具体性),因为它与更具体的一组权力相关联。Clarke(1999 年),Shoemaker(2001 年,2007 年)和 Clapp(2001 年)也认为确定性是非还原实现关系的一个实例,满足权力的适当子集条件,其中与给定可确定属性相关联的权力是与其确定物相关联的权力集合的交集。

一个基于能力的决定论解释提供了区分可确定物和确定物实例的基础,与 MacDonald 和 MacDonald(1986)以及 Ehring(1996)相反;根据令牌-同一性方法,可确定物实例将与其类型相关联的能力多于与其类型相关联的能力,但这将成为否认该实例属于可确定类型的理由(参见 Wilson 2011)。因此,对于可确定和确定令牌以及类型之间的适当子集关系很可能成立。这一考虑也反对将可确定类型视为在本体上可归约为(与)从确定物构造的分离或其他构造,因为这种还原策略意味着可确定物和确定物实例(因此是令牌能力的各自集合)是令牌相同的。因此,尤其是,基于能力的方法适应了非分离规范。

基于能力的解释的支持者以不同方式适应了非连结规范。在 Shoemaker 的基于能力的实现/决定解释版本中,规定了非连结决定:

Property X 实现 property Y 当且仅当 Y 赋予的条件能力是 X 赋予的条件能力的子集(且 X 不是具有 Y 作为连结的连结属性)。(2001: 78)。

威尔逊(2009)更倾向于通过要求与确定物及其可确定物相关联的集合的补集中的力量本身不构成与任何属性相关联的集合来容纳非连结规范,正如她的第二次表述所述:

基于力量的确定(第二次表述):属性 P 确定属性 Q,当且仅当 Q 与 P 相关联的力量的[非空]真子集相关联,并且 P 拥有但 Q 没有的力量集合本身不与任何属性相关联。

基于力量的解释符合确定的大多数其他标准特征。因果兼容性得到满足,因为可确定实例的每个力量与相关确定物的力量是令牌相同的。不对称性、非自反性和传递性作为力量之间真子集关系的特征被继承。确定物继承得到满足,因为在具有相关力量集合的确定物属性的情况下,对象将因此具有与确定物力量真子集相关联的可确定物(假设属性至少通过相关力量偶然个体化;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下文)。关于确定物和确定物相似性/可比性的确定性“关于”得到满足,通过确定物共享其相关确定物的力量但具有更多力量,确定物的力量构成确定物相似的方面,而确定物拥有但确定物没有的力量作为确定物按相似程度排序的基础(实际上:共享更多力量的确定物将更相似)。确定物相似性/可排序性的适应性还为回应我们无法理解不可简化的确定物的担忧提供了基础,因为我们无法“抓住”确定物的区别制造者(见 §3.2):在基于力量的观点中,区别制造者是确定物和确定物集合的补集中的力量,这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如此,关于确定物力量共享如何解释这些额外力量如何算作“关于”确定物及其力量,并作为按相似性排序的基础,还有更多内容可以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力量的解释并不能确保对必要确定或唯一确定的适应性,尽管这些遗漏最终可能是一种优点(见 §5.3)。

一个基于力量的确定性方法面临着两个主要关切。一个是这种观点要求支持一个有争议的“因果理论”属性,根据这个理论,属性(例如,Shoemaker 1980)基本上和完全由它们的力量构成;因为如果属性具有非因果的本质(原始身份,模态上自由漂浮的),力量的适当子集条件的满足并不能保证可确定物完全在形而上上依赖于(‘没有额外的’;‘基于’)确定物(参见,例如,Melnyk 2006: 141–43 和 McLaughlin 2007),因为可确定物的‘本质’的地位被忽略了;也不会解释确定物的继承,因为力量条件的满足与可确定物本质的缺失是兼容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某些支持基于力量的确定性方法的人(例如,Clarke,Shoemaker,Clapp)预设了属性的因果理论,但这种承诺可能是可有可无的:因为非因果的本质在科学上是无法接触的,而且不是解决高层次因果问题的关键点(见第 5.2 节),它们的存在或缺失与确定性(以及更一般地,实现)的地位无关,作为广义科学属性之间的关系(见 Wilson 2011, 2021)。

基于力量的方法的第二个关切是,它仅适用于广义科学活动,对于在抽象或其他缺乏力量的实体之间的确定性没有意义。作为回应,一个基于力量的方法的支持者可能尝试将这种方法扩展到涉及与非因果功能角色相关的非因果力量,例如,成为一个数字(可确定物),成为一个质数(确定物)。然而,这种扩展仍然是推测性的;目前这种解释并不是完全通用。

3.5.3 宪法解释

将不可简化的确定物看作是某种意义上的确定物的共享部分或组成部分,这种观点为确定物的相似性、可确定物继承等特征提供了一种自然的容纳方式。基于力的解释可能被视为将确定物或相关力量视为确定物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考虑非基于力的宪法解释。

Johansson (2000, 2004) 支持确定物的构成解释——更确切地说,是关于位于确定性层次结构顶部的“最大”确定物(如颜色、形状和气味)的解释——以确定性相似性和确定性可分级性为出发点。根据 Johansson 的观点,确定物和确定物的特征是“同一确定物的两个不同确定物总是可以连续连接的”(2000: 108),这在某种程度上为确定物的可分级相似性提供了基础。相反,他认为,完全不同确定物之间并不以这种方式相连: “没有颜色确定物比其他任何确定物更接近形状确定物或体积确定物”(2000: 108)。确定物之间的这种“差距”作为一个标准,仅当存在这样的差距时才会提出确定物——因此,仅有最大确定物存在,根据 Johansson 的标准。在适当提出确定物的情况下,确定物由其确定物共享并解释它们的相似性;例如,所有颜色确定物都具有颜色这一确定物属性(Johansson 2000: sec. 3)。Johansson 的观点是一种混合的消除论者/非还原论者观点,因为他假设任何非最大确定物都不存在,只是“人为构造”(2000: 113)。然而,这种观点可能会受到挑战,因为即使在同一层次确定物之间没有“可比性差距”(例如,黄色和红色),人们仍可能认为黄色和红色之间的差异并非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问题。Johansson 观点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仅仅提出一个共享确定物并不能(正如 Bigelow 和 Pargetter [1990]以及 Massin [2013]所观察到的那样)本身解释确定物之间的差异,尽管对确定物之间的“连续连接”进行诉诸可能在这里起作用。

沃利(1997)勾勒了一种基于宪法的不同类型的解释,作为对亚博洛(1992)的非对称必然性解释的一种补充方式。她以三角形为例,将其分析为涉及与封闭的三边平面图形相关的组成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以与等边、等腰和不等边三角形相关的方式变化。沃利认为这激发了一种关于确定性的解释,即“每个可确定物的组成部分是每个确定物的组成部分的真子集”,例如,可确定的三角形和确定的等边三角形将共享三边和封闭平面图形等特征,但后者还将由等边构成。正如沃利所指出的,这种解释包容了确定性的各种特征,包括确定性继承:

在任何形而上可能的世界中,确定物的实例不可能不是其可确定物的实例,因为任何作为确定物实例的东西都将由于具有某些特征而成为可确定物的实例,这些特征也足以使该对象成为可确定物的实例。(1997:290)

共享的组成特征还为“关于”确定物的确定性和确定性相似性/可比性提供了基础,也许确定物的附加特征可以为确定物的不兼容性提供基础。沃利的解释的主要问题在于它不能容纳非连接的确定性,实际上似乎要求否定它。

“基于基础的解释”

‘Grounding’(此处大写以区分此术语的使用与传统概念中“grounding”作为中立范围特定形而上依赖关系的用法)是最近引入的原始关系或形而上依赖概念,被视为在任何涉及此类依赖的语境中起作用(无论是在事实或命题之间的依赖,还是在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之间)。基于基础的支持者通常认为确定是这种依赖的典型案例,确定物在确定物中。例如,Correia 建议,“一物的确定特征”是“一物的可确定特征”的基础(2005: 49–50);Schaffer(2016b)将确定作为他对基础的“结构方程”方法的主要范例;Rosen(2010)支持以下原则:

确定物-可确定物链接:如果 G 是 F 的确定物,a 是 G,则[Fa]←[Ga]

这里,[Fa]←[Ga]表示‘Fa 的事实是基于 Ga 的事实’。

尽管基础是原始的,支持者规定它具有各种特征,最常见的是严格的部分顺序,这种情况下,基于基础的决定的解释将满足不对称性、非自反性和传递性。另一个常见的假设是,基础实体在形而上上使基础实体必然包含确定物的继承。如何适应其他特征(包括非连接规范、非析取规范、关于确定物的确定性‘关于’可确定物等)则不太清楚,因为基础本身并不能区分确定性和其他依赖关系。

相应地,基于基础的解释的主要关注点是,仅仅依靠原始基础本身无法对确定性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启示,而只是简单地记录了一个普遍的假设,即确定物在某种符合特定规定形式特征的方式上在形而上上依赖于确定物。这一关注点是对 Wilson(2014)提出的更一般关注点的一个例证,根据该关注点,基础太过抽象,无法单独为其提供任何有用的形而上启示。一些基础支持者试图通过推导或建模来提供更多实质性内容,以解释确定性的基础解释,即确定物是基于确定物的,但这些尝试是否成功尚不清楚;例如,Schaffer(2016a,b)建议可以使用结构方程的装置来建模确定性(如 Pearl 2000 和 Spirtes 和 Scheines 1993),以及 Koslicki(2016)和 Wilson(2016)提出的抵制该建议的理由。

3.6 确定物的结构或逻辑描述

我们现在讨论三种最好被视为阐明确定物或可确定物的某些结构或广义逻辑特征的描述或模型。

3.6.1 属性空间描述

Funkhouser 2006 中提出的一种属性空间模型(有关更多阐述,请参阅 Funkhouser 2014)从填写“以特定方式”拥有确定物是什么开始(增加特异性),通过关注“确定维度”来确定确定物的特征,例如色彩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确定给定确定物的确定维度的建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经验性的,并涉及对“在确定物 X 下的确定物如何在 X 性方面彼此不同”进行调查,这一建议同时涉及到确定物与确定物不兼容性。

接着,Funkhouser 提出了一个模型,其中假定具有离散或连续值范围的确定维度作为给定确定物的“属性空间”的坐标轴。整个空间对应于确定物;空间中的点对应于最大确定物,与每个确定维度的特定值分配相关联;空间的子空间对应于不完全最大确定物(它们本身可能相对于包含的子空间或点是确定物)。例如,颜色具有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等确定维度,例如,只有当红色的属性空间是颜色的属性空间的适当子空间时,红色才确定颜色。更一般地说:

属性 B 确定属性 A 当且仅当

  1. A 和 B 共享相同的确定物维度

  2. B 具有 A 的不可确定必然性和

  3. B 的属性空间是 A 的属性空间的真子集。

“非确定性必要性”是确定物的特征之一,不允许变化(例如,三角形的情况下为三边);条件(2)记录了共享非确定性必要性也是确定性所必需的,除了与条件(1)和(3)相关的特定性增加之外,还记录了确定物在与确定物相关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维度的值方面存在差异。

将确定物建模为确定性空间的子空间可以包容确定性的许多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增加的特定性,关于确定性的确定性,不对称性,非自反性和传递性。确定性不兼容性源于子空间的不相交;确定性相似性/可比性可以通过参考空间上的度量来阐明,确定性空间的子空间可能更近或更远。 Funkhouser 还旨在通过将确定性和确定性实例(特征)视为相同来适应因果兼容性。

随着后一主张,Funkhouser 的论述进入了本体论领域,并可能被认为是对分离主义者或其他简化主义主题的复杂变体,例如,阐明确定性分离物内部维度结构与相关确定性的关系。与简化解释一样,Funkhouser 的假设现实最终是最大确定性的,确定性和确定性实例是令牌相同的可能会被质疑,因为它们可能在经验上是不充分的,或者不能适当地适应确定性的感知和其他动机。尽管如此,似乎 Funkhouser 方法的结构方面可能会被保留,即使这些假设被放松,例如,例如,属性空间中的“点”并不被视为对应于最大确定物(见注 46)。

3.6.2 度量空间解释

Denby (2001)提出的“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度量空间解释“将丰富的确定物和可确定物与不纯净集合以及与集合论关系的拥有关系相对应”(2001: 316)。确定物的定义如下:

F 是一个确定物当且仅当 F 是一对 ⟨S,f⟩,其中:

  1. S 是一个度量空间;而

  2. f 是一个从具体事物到该度量空间中点的函数。

在这里,确定物被认为是对具体事物的“分类”。度量空间 S 是一组点以及这些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它定义了可能的分类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每个点对应于该确定物的一个确定物,而距离关系提供了它们之间相似性的度量。函数 f 将其定义域中的每个具体事物映射到度量空间中的一个唯一点。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定义如下:

如果 F 是一对 ⟨D,Ei⟩,其中

  1. D 是一个确定物;而

  2. Ei 是由 D 编码的度量空间中点 i 的扩展。

用集合论术语来说,确定物被认为是对个体的“中心化”分类,由可确定物和确定物的扩展定义。丹比(Denby)进一步将可确定物视为最终对最大或“稀疏”确定物的分类;因此,他沿着反实在主义或简化主义的路线解释他的模型。

丹比认为这种对可确定物和确定物的方法是有吸引力的,因为集合在本体上并不成问题,它们的身份条件和关系是被充分理解的(以及对于函数和度量空间也是如此),而且这种解释包括“关于属性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论前直觉”(2001: 310),包括唯一确定性,确定相似性/可比性和确定性不相容性。这里的主要关注点再次是与反实在主义或简化主义观点有关的问题,尽管与 Funkhouser 的描述一样,也许 Darby 对可确定物的度量概念的广泛结构与非简化主义的阅读是兼容的。

3.6.3 共同决定解释

Fine 在他的 2011 年的目标是表征“当确定物/可确定物区分发挥作用时,世界具有的结构是什么”(2011: 162),以维特根斯坦战后《论哲学的研究》观点为灵感,根据这一观点,

原子命题可能表现出一种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给定可确定物的不同确定物相互排斥的特征。(2011: 161)

Fine 的项目反映了确定物在他的真理生成语义中的实用性(Fine 2012a,b)—尤其是,在提供一个非相似性为基础的世界进入反事实推理的解释方面,其一般想法是,一个反事实世界将与实际世界完全相同,只是用某个实际状态 s 替换为一个在相同可确定物下是确定的状态 s′。因此,Fine 的最终目标是提供关于状态之间“共同确定”的关系的定义—这项任务“避免了说清楚一个确定物究竟是什么”的棘手问题(2011: 184),尽管他的论述中确实得出了某些确定物的结构特征。由于 Fine 对确定物-可确定物结构进行表征的方法相当复杂,我们将有兴趣的读者转至附注中的脚注。[36]

确定物是否在形而上学上优先于可确定物?

普遍认为,如果确定物存在,它们比确定物更基础。当然,在还原主义观点上,这种假设是正确的;[37] 但即使那些认为确定物无法还原为确定物的人通常也认为后者优先于前者。在本节中,我们探讨确定物是否在形而上学上优先于可确定物的理由。

4.1 非对称必然性/随附性

一种优先级标准认为,对于某些事件来说,它足以使一些事件比另一些事件更不基本,前者是由后者非对称地必然的(或“在形而上学上”)。根据非对称模态依赖,确定物的特征是它们非对称地必然地导致其相关的确定物,这要归功于确定物的独特不具体性质。因此,阿姆斯特朗说:

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是,由于确定物蕴含相应的可确定物,可确定物在确定物之上随附,因此,显然,并不比确定物更多。(1997: 50)

不对称必然性似乎对非基础性不足,然而,正如标准关注所反映的那样,(即使是不对称的)随附也太弱,无法保证完全的形而上依赖(见,例如,Horgan 1993,Wilson 2005 和 McLaughlin 和 Bennett 2005)。[38] 不对称必然性也不是保持优先关系的必要条件,正如 Fine(1994)关于苏格拉底和苏格拉底单例集的案例所示。因此,人们可以合理地否认确定物对可确定物的不对称必然性建立了确定物比确定物更基础的观点。

即使接受这一标准,人们也可以质疑它是否表明确定物在形而上上优先于可确定物。正如 French(2014)所观察到的,虽然可确定实例不涉及任何特定的确定实例,但仍然存在“双向”蕴涵:每个确定实例都蕴涵可确定实例,每个可确定实例都蕴涵一些确定实例。有人可能会回应说,“一些”这个词表达了优先级中的残余不对称性,而不仅仅是反映可确定物比确定物更不具体,但正如 French 所指出的,“那些将可确定物排除在基础基础之外的人需要展示具体性与基础性有什么关系”(2014:284)。

自然性

另一个标准认为更基本的属性更“自然”,在 Lewis(1983)的术语上,这种理解不当地使得它们的具体实例之间具有更大的客观相似性,而不是较不基本的属性。这种概念似乎认为可确定物比确定物不够基本:因为可确定物比其相关的确定物更不具体,具有相同确定性属性(例如,猩红色)的个体在相关方面的客观相似性将比具有相关可确定性属性(例如,红色)的个体更高。然而,客观相似性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也存在于属性之间;因此,即使承认确定物在个体之间具有更多的客观相似性,人们仍可以合理地认为在完全自然的关节中,有些与可确定物相关联的关节是那些使相关确定物之间具有客观相似性的(参见 Wilson 2012)。这种考虑将支持麦克丹尼尔(2010)的假设,即在确定性问题上的特定性增加与在分离-分离关系中的特定性问题不同,因为可确定物与分离不同,它们与其规范一样自然。

4.3 固定性的论证

另一个基本性标准,与直觉上的“上帝所需做的一切”场景相关,是一个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基本实体固定了其他一切。这个标准似乎再次支持将确定物视为优先于可确定物,因为一旦特定的,或确定的,事实被固定,那么,似乎更一般/可确定的事实也因此被固定,后者最多只是从前者中本体论上真实的抽象。相比之下,固定可确定的事实并不固定确定的事实(正如在非对称模态依赖中所反映的那样)。

确定物由确定物确定的观点可以受到挑战,然而,通过关注任何给定确定实例的构成性模态事实,比如,一个给定的红色实例,它是一种可能被不同确定(比如,由猩红而不是_栗色(_ 见 Wilson 2012))的类型。这里的建议是,没有确定事实或这些事实的复杂组合可以为这样一个构成性模态事实提供一个非人为基础。[41]

一个回应是坚持认为,一个基本基础只需要在一个世界中为非模态事实提供基础,正如 Schaffer(2004:90)所建议的;如果是这样,那么确定实例未能为确定实例的模态事实提供基础并不会影响确定物的优先性。然而,有人可能会坚持认为,一个被认为是某个实体的“基础”的东西,如果未能为构成该实体的模态事实提供一个形而上学基础,那么最多只能算是不完整的。正如 French 所说,

固定非模态事实并将模态灵活性排除在外将导致一个不完整的清单。而固定模态事实最明显的方式将是将确定物本身包括在基本基础中。(2014:284)

有一种担忧,认为这种思路会过度生成,因为许多更高级的特征和对象(例如,表格)在某种程度上构成模态上灵活的。一个可能的回应是,思路是否适用于特定情况将取决于模态灵活性的基础是否可以从更低级别的活动中推导出或以其他方式明确地生成。例如,多重实现的更高级特征(比如,热力学系统中的温度)其模态灵活性是由于对更低级别的物理约束的施加而产生的,这些特征不应被适当地视为基本的(或者与它们的物理实现者一样基本)。

4.4 问题与含义

前述考虑表明,现实的一些可确定特征可能是基本的,或者与确定特征一样基本。这一结果引发了几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我们理解确定物与可确定物以及基本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问题涉及与基本确定物相关的可确定物是否也是基本基础的一部分。这样看起来可能是这样的; 即使承认(基本)确定物不能完全确定确定物,确定物似乎也需要成为更具体事件的存在见证人。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确定物和可确定物如何共同参与基本基础的问题就会产生。威尔逊(2012)建议,可以在科学中找到理解这种共同基础的模型,更具体地说是在一般科学定律如何与初始或边界条件相结合的方式(15-16),这是法国人发展的类比,他认为“科学确定物和确定物共同进入其他一切的基本基础”(2014: 285)。也就是说,有一种可以说是关于唯有确定物是基本的形而上观点;例如,Hubner 和 Matyasi(2020: 634)观察到,斯宾诺莎拒绝了确定物是基本元素之一的观点(因为一个基本实体只具有可确定特征):“他的实体既是最不具体(不确定)又是最基本的实体”(例如 Ep36; IV/185/29)。

另一个问题涉及现有的非还原主义确定物解释是否能够理解这些确定物是基本的。乍看之下,在权力基础或构成基础的确定性解释中容纳基本确定物并没有特别困难,或者这些解释能够理解共同确定物/确定物基础。例如,在约翰逊(2000)的解释中,确定物可能依赖于确定物,因为后者是前者的构成部分(请注意:不遵守弱补充),确定物依赖于确定物,因为,在某些外部情况下(例如,间断性量子不确定性;见 §5.3),确定物实例必须是某个确定整体的一部分。

确定物和确定物可能共同是基本的,这对我们对基本性和形而上依赖的理解有着重要影响。基本实体通常被认为是独立的,完全不同,并且(相关地,根据“休谟原则”)是这样的,即每个实体可以同时存在或单独存在。但是,如果(一些)确定物和确定物可以同样基本,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因为考虑到确定物和确定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说这些是同样基本显然不是说它们完全不同,或者(即使承认休谟原则)在模态上是独立的。此外,如果确定物和确定物可以相互建立,其他通常规定的假设也会受到质疑,例如,基本实体是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实体的实体,以及形而上依赖是不对称的。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可能性也涉及各种一阶形而上学主题。例如,Paul(2002,2012)支持一种单一范畴的本体论(“部分整体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属性和关系是基本的,属性组合是“基本的粘合剂”(2012:242)。Paul 允许确定物可能是基本属性和关系之一(注 22),并且还暗示这种假设可能需要适应以“极端抽象规范”表述的属性和关系的理论(2012:245)。

5. 应用

我们现在审视了三个形而上学主题,确定物与可确定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1 自然法则与规定性模态

如前所述,确定物与可确定物被视为与物理学和特殊科学中的自然法则理解相关。阿姆斯特朗(Armstrong,1997)认为,不可简化的确定物在物理学中需要用来理解功能特定的法则。考虑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F=K(M1M2)/D

如阿姆斯特朗所指出(另见费尔斯 1990: 61,梅洛尔 1998: 190,208 和法国 2014),用确定值替换确定量 F、M 和 D 会产生“作为原始确定性法则的确定性法则”(1997: 63)。有人可能试图对这些看似确定性法则提供反现实主义或还原主义的处理。然而,阿姆斯特朗(1997)认为,这种贬值处理无法理解功能性法则在维持反事实条件时的作用,至少如果属性是亚里士多德式普遍观念,其存在取决于它们被实例化;因为在功能性法则的实际实例化中通常会存在间隙(也许对于连续量的情况可能是必然的)。因此,在这些情况下,确定性的统一不仅涉及部分同一性(如第 3.3 节所讨论的),而且涉及“严格相同的二阶属性”,这些属性是“真实的[…]确定物”(1997: 247)。梅洛尔同样认为,在牛顿的法则中,“确定物…是二阶普遍观念”,它们与相关的一阶确定性普遍观念一起存在(1998: 209)。因此,自然法则的功能性被视为这些确定性普遍观念之间的关系。

法国提出了一种结构主义对自然法则的解释,将其表达为确定关系(梅洛尔也考虑了这一立场;1998: 209)。关于牛顿的法则,法国说:

如果我们插入具体值[...],我们就得到了法则的一个确定实例,表达了确定属性之间的关系。因此,整个法则可以被视为表达一个确定关系,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其确定。 (2014: 300)

法语认为,确定物与可确定物可能是基本的。反映出将(某些)确定物视为基本的一个原因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由与其可能的确定相关的模态事实构成(参见 Wilson 2012)。法语还暗示,法律的确定性为物理模态提供了基础:

这些确定实例对应于可以由理论的(更)具体模型表示的解决方案,而这些模型之间的共享结构产生了相关的物理模态。更通用模型和更具体模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确定物与可确定物之间的关系来捕捉。(2014: 300)

将确定性应用于法律形而上学的另一个领域涉及这些法律是否是偶然的,是否至多具有受限的物理或法则模态,还是是否在形而上上是必然的。Kistler(2005)认为这些法律在形而上上是必然的,首先认为“关联法则”中的数量(如理想气体定律)可以合理地被视为相同确定状态的不同确定物,因此这些法则是必然的;然后基于系统性考虑推广到其他类型的法则。[43]

5.2 心理/高层次因果问题

心理活动如何能够产生物理效应,因为它们似乎确实如此,鉴于心理活动的物理实现者已经足以引起这些效应?这个问题引发了心理(更一般地说,高层次)因果问题,编码两个威胁:首先,如果心理属性具有效力,它们会问题地过度决定它们的效应;其次,避免过度决定要求心理属性在因果上被其实现者排除。如果心理和物理活动是相同的,则可以避免过度决定和排除,但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心理活动在心理上并不具有效力(参见 Horgan 1989);正如 Yablo 所说:“心理事件可能是有效的,但并非通过其心理属性的方式”(1992: 249)。此外,类型同一性似乎与心理属性的多重实现性相矛盾。

一些人,包括 MacDonald 和 MacDonald(1986),Yablo(1992),Wilson(1999)和 Shoemaker(2001),提出更好的回应是将心理属性视为其物理实现者的确定物。对确定性的诉诸反映了确定物和可确定物的各种特征,包括因果兼容性。正如 Yablo 所说, %%

[W]我们知道[确定物与可确定物]并非因果对手。[…] 确定物及其可确定物,如物体及其部分,保证在同一阵营。(1992: 259)

此外,根据多个可确定物,可确定物是多重确定的,鉴于确定物与可确定物是类型-也许还是标记-不同的,可以争辩(见 §3.5)可确定物具有独特的效力。如果心理属性是物理实现者的确定物,这些特征是继承的:作为因果非竞争者,避免了过度决定,同时容纳了多重实现性,与心理属性的独特性和独特效力相容。类似的考虑也适用于其他更高层次的活动,此时实现可能是确定,更普遍地说。

基于确定物的实现方法面临两个主要关注点(除了通常针对基于力量的解释的那些; 见 §3.5),每个关注点旨在表明实现不能是确定,理由是实现缺乏确定的某些关键特征(见 Ehring 1996; Funkhouser 2006, 2014; Walter 2007; Worley 1997)。首先是来自心理多重实现性的论证,根据该论证,这种实现实际上违反了“在某种程度上”确定物(暗示可确定物在某种程度上不同),因为

心理属性被认为是可多重实现的,正是因为不同的物理实现者在实现的心理属性方面可以完全相同(Walter 2007: 219)

在这种情况下

[T]心理的物理实现者在心理上不会有任何不同,正如它们应该有的那样,如果它们是必要心理状态的确定物(Ehring 1996: 474)

第二个论点是来自心智超确定物的论证,根据这个论证,一个心智属性可以在心智方面被最大程度地指定,例如,灼热疼痛的精确状态(Ehring),或者在内容和信心维度上被最大程度地指定的信念(Funkhouser);但如果实现是确定性,这将错误地暗示心智超确定物可以进一步被确定。

对这些担忧的一个回应,由 Wilson(2009)提出,通过类比关注颜色变色异象,其中相同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颜色在颜色方面可能有所不同,并且可以合理地认为具有物理确定性维度。一个“变色异象的道德”是,诸如颜色之类的属性可能具有物理确定性维度;第二个是,给定的高级属性所具有的确定性维度可能是与科学相关的。应用这些道德:心理属性具有物理确定性维度并没有原则上的问题;[45]此外,与心理属性相关的维度可能是与科学相关的。这允许适应心理多重实现:具有不同物理实现者的心理属性可以在心理学相关的确定性维度上完全相同,与这些心理属性不同,相对于区分这些实现者的低级物理科学。鉴于不同的科学可能将一个确定物视为具有不同的确定性维度,心理属性可能相对于纯粹的心理科学是超确定的,同时相对于较低级别的科学是进一步确定的。

基于权力的变色异象的实施[46]也为对 Worley(1997)的第三个异议提供了一个回应基础,根据这个异议,由于(根据 Worley 的基于构成的观点;见 §3.5),信念的组成部分不是它们的物理实现者的组成部分,如果(如 Worley 的基于构成的观点所述)信念是物理确定物的确定物。假设组成部分与一组权力相关联,信念的内容可能是其物理实现者的组成部分,毕竟——不是作为内容本身,而是作为相关权力子集。

5.3 形而上的不确定性

许多现象似乎是不确定的:宏观物体(云,山)似乎具有不明确的边界;未来似乎可能是真正开放的;在许多量子力学的解释中,系统的一些属性(例如位置和动量,正交自旋分量)不能同时具有精确的值。在这些和其他情况下,有理由认为这种不确定性是形而上的,而不仅仅是语义上或认识论上的。Elder(1996)建议,确定物可能对于理解“与(至少一些)模糊谓词相对应的想法在世界上确实存在模糊属性”(1996: 150)是有用的。Wilson(2013)更具体地认为,确定物与可确定物为形而上不确定性(MI)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解释基础,如下所示:

基于确定物的 MI:在某一时间 t,对于一个事实在某一方面 R 在形而上上是不确定的,是指该事实在构成上涉及一个对象(实体)O,使得(i)O 在 t 时具有确定属性 P,并且(ii)对于 P 的某个确定水平 L,O 在 t 时没有 P 的唯一的水平-L 确定。

确定物与可确定物的 MI 的一个应用是宏观物体边界的 MI;这里的条件以“过剩”的方式得到满足,反映出宏观物体通常具有多个重叠的实现者,就像珠穆朗玛峰和其周围多个重叠的岩石聚合体在任何给定时间内一样。根据建议的方法,珠穆朗玛峰具有一个确定的边界属性,但没有独特的确定边界属性,因为与其实现聚合体的相对精确边界相关联的确定物的候选者太多,无法非任意地将任何一个选为该山所具有的“独特”确定边界。最好,这些确定边界可以以相对化(或度量理论)的方式归因于珠穆朗玛峰。[49]普通物体通常具有形而上不确定的边界,这与确定物为基础的实现解释结合起来,见第 5.2 节,为这样的物体是新兴的提供了基础,即,与它们同时依赖的低层次配置相比,它们是独特的并具有独特的效力(见 Wilson 2021,第 6 章)。另一个应用是对未来开放的 MI:这里的条件可能以“间断”的方式得到满足,反映出,虽然可能存在将来实例化给定确定物的现有基础(比如,作为海战结果的一种)但可能没有将来实例化该确定物的任何具体确定物的现有基础。

确定物为基础的 MI 也可以有益地应用于价值不确定性的情况(关于量子力学的各种解释),与叠加态、不相容的可观测量和纠缠态相关。Darby(2010)和 Skow(2010)认为,关于 MI 的形而上超值化解释(见 Akiba 2004,Barnes 2010 和 Barnes 和 Williams 2011)在正统解释上无法适应量子 MI,因为在这些解释中,MI 实际上是关于哪个最大精确世界或事实发生的原始未决性问题;但这样的方法无法对量子 MI 建模,因为 Kochen-Specker 定理排除了同时为量子系统的所有属性分配确定值。Calosi 和 Wilson(2019 和即将出版)针对某些异议捍卫了这一结果,并将对超值化解释的关注扩展到 GRW 和 Everettian 解释的 MI 案例,与 GRW 的“尾部”问题(见 Lewis 2016)和 Everettian 分支内不可消除的不相容可观测 MI(见 A. Wilson 2020)相关。

通过对比,基于确定物的 MI 与 Kochen-Specker 定理兼容,并且更一般地,与不可克服的或(正如 Skow 所说)与与量子现象相关的任何“深层”量子 MI 兼容。个别这类情况最好以间断或过剩的确定物为基础的术语来处理仍存在争议。Bokulich(2014)和 Wolff(2015)认为,对于自旋值不确定性的目标案例,间断实施最具前景;正如 Wolff 所观察到的:

允许确定物的实例化而没有确定物有助于描述这一现象,因为我们可以说 x-自旋和 y-自旋是具有两个确定物的确定物,而在自旋-z 测量之后,尽管确定物“自旋-x”和“自旋-y”被实例化,但这两个确定物都没有被实例化(2015: 385)[50]

(另见 Schroeren 2021。)然而,过剩实施具有某些优势,包括能够保留与叠加态中组分状态系数相关的信息。Calosi 和 Wilson(2021)提出,过剩实施为解释双缝实验特有的独特干涉图案提供了基础,反映出实验中的单个粒子可以(以相对化或度论方式)以能够与自身干涉的方式穿过两个缝中的任意一个(正如 Dirac 最初建议的那样)。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量子力学可用解释的价值不确定性是否应该用形而上学术语来理解,如果是这样,是否应该用确定物为基础的术语来处理(或相关地,是否可以修正超真值主义方法以完成任务),仍然是一个活跃研究领域。[51] 辩论仍在继续;然而,在这里以及其他看似 MI 的情况中,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即我们对确定物的经验和理论熟悉程度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使 MI 变得可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确定物如何有助于阐明自然现实结构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Bibliography

  • Akiba, Ken, 2004, “Vagueness in the World”, Noûs, 38(3): 407–29. doi:10.1111/j.0029-4624.2004.00476.x

  • Antony, Louise M, 2003, “Who’s Afraid of Disjunctive Properties?” Philosophical Issues, 13(1): 1–21. doi:10.1111/1533-6077.00001

  • Aristotle, Metaphysics, in J.A. Barnes (ed.),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 The Revised Oxford Transl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 Armstrong, David M., 1978a, Universals and Scientific Realism, Vol I: Nominalism and Re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78b, Universals and Scientific Realism, Vol II: A Theory of Univers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89, Universals: An Opinionated Introduction,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 –––, 1997, A World of States of Affai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0, Sketch for a Systematic Meta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acon, John, 1995, Universals and Property Instances: The Alphabet of Being, Oxford: Blackwell.

  • Barnes, Elizabeth, 2010, “Ontic Vagueness: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Noûs, 44(4): 601–627. doi:10.1111/j.1468-0068.2010.00762.x

  • Barnes, Elizabeth, and J. Robert G. Williams, 2011, “A Theory of Metaphysical Indeterminacy”, in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Volume 6, K. Bennett and D. W. Zimmer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3–48.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3039.003.0003

  • Batterman, Robert, 1998, “Why Equilibrium Statistical Mechanics Works: Universality and the Renormalization Group”, Philosophy of Science, 65(2): 183–208. doi:10.1086/392634

  • Berkeley, George, 1710, “A 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reprinted in 1948–1957, The Works of George Berkeley, vol. 2, A.A. Luce and T.E. Jessop (eds), London: Thomas Nelson, pages 21–115.

  • Bernstein, Sara, 2014, “Two Problems for Proportionality About Omissions”, Dialectica, 68(3): 429–41. doi:10.1111/1746-8361.12071

  • Bigelow, John, and Robert Pargetter, 1990, Science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okulich, Alisa, 2014, “Metaphysical Indeterminacy, Properties, and Quantum Theory”, Res Philosophica, 91(3): 449–475. doi:10.11612/resphil.2014.91.3.11

  • Brentano, Franz, 1982, Descriptive Psychology, London: Routledge, 1995.

  • Calosi, Claudio, 2019, “Determinables, Location, and Indeterminacy”, Synthese, 198(5): 4191–4202.

  • Calosi, Claudio and Cristian Mariani, 2021, “Quantum Indeterminacy”, Philosophy Compass, 16: e12731.

  • Calosi, Claudio and Jessica Wilson, 2019, “Quantum Metaphysical Indeterminac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10): 2599–2627.

  • –––, 2021, “Quantum Indeterminacy and the Double-Slit Experimen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8: 3291–3317.

  • –––, forthcoming, “Quantum Indeterminacy in the Multiverse”, in Valia Allori (ed.), Quantum Mechanics and Fundamentality, Berlin: Springer.

  • Christensen, Jonas, 2014, “Determinable Properties and Overdetermination of Causal Powers”, Philosophia, 42(3): 695–711. doi:10.1007/s11406-014-9517-y

  • Clapp, Lenny, 2001, “Disjunctive Properties: Multiple Realizations”, Journal of Philosophy, 98(3): 111–36. doi:10.2307/2678378

  • Clarke, Randolph, 1999, “Nonreductive Physicalism and the Causal Powers of the Mental”, Erkenntnis, 51(2): 295–322. doi:10.1023/A:1005581414518

  • Cook Wilson, John, 1926, Statement and Inference, 2 volum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Correia, Fabrice, 2005, Existential Dependence and Cognate Notions, Munich: Philosophia Verlag.

  • Cruse, David A., 1995, Lexical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arby, George, 2010, “Quantum Mechanics and Metaphysical Indeterminac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8(2): 227–245. doi:10.1080/00048400903097786

  • Denby, David A., 2001, “Determinable Nomin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2(3): 297–327. doi:10.1023/A:1010314926955

  • Descartes, René, 1644,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V. R. Miller and R.P. Miller (trans.), Dordrecht: Reidel, 1983.

  • Dosanjh, Ranpal, 2021, “Token-Distinctness and the Disjunctive Strategy”, Erkenntnis, 86(3): 715–732.

  • Dowe, Phil, 2010, “Proportionality and Omissions”, Analysis, 70(3): 446–451. doi:10.1093/analys/anq033

  • Eddon, Maya, 2007, “Armstrong on Quantities and Resembla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6(3): 385–404. doi:10.1007/s11098-005-5384-5

  • Ehring, Douglas, 1996, “Mental Causation, Determinables, and Property Instances”, Noûs, 30(4): 461–480. doi:10.2307/2216114

  • Elder, Crawford L., 1996, “Realism and Determinable Properti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6(1): 149–159. doi:10.2307/2108471

  • Fales, Evan, 1990, Causation and Universals, London: Routledge.

  • Fine, Kit, 1994, “Essence and Modality: The Seco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Lecture ”,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8: 1–16. doi:10.2307/2214160

  • –––, 2011, “An Abstrac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terminate/Determinable Distinc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5(1): 161–87. doi:10.1111/j.1520-8583.2011.00224.x

  • –––, 2012a, “A Difficulty for the Possible Worlds Analysis of Counterfactuals”, Synthese, 189(1): 29–57. doi:10.1007/s11229-012-0094-y

  • –––, 2012b, “Counterfactuals Without Possible Worlds”,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9(3): 221–246. doi:10.5840/jphil201210938

  • Fletcher, Samuel and David Taylor, 2021, “Quantum Indeterminacy and the Eigenstate-Eigenvalue Link”, Synthese, 199: 11181–11212. doi:10.1007/s11229-021-03285-3

  • French, Steven, 2014,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Metaphysics and Represent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unkhouser, Eric, 2006, “The Determinable-Determinate Relation”, Noûs, 40(3): 548–569. doi:10.1111/j.1468-0068.2006.00623.x

  • –––, 2014,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Kin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illett, Carl and Bradley Rives, 2005, “The Nonexistence of Determinables: Or, a World of Absolute Determinates as Default Hypothesis”, Noûs, 39(3): 483–504. doi:10.1111/j.0029-4624.2005.00510.x

  • Glick, David, 2017, “Against Quantum Indeterminacy”, Thought, 6(3): 204–213.

  • Granger, Edgar Herbert, 1984, “Aristotle on Genus and Differentia”,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2(1): 1–23. doi:10.1353/hph.1984.0001

  • Ho, Chien-Hsing, 2020, “Ontic Indeterminacy: Chinese Madhyamaka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8(3): 419–433.

  • Hellie, Benj, 2005, “Noise and perceptual indiscriminability”, Mind, 114(455): 481–508.

  • Heil, John, 2003, “Levels of Reality”, Ratio, 16(3): 205–21. doi:10.1111/1467-9329.00218

  • Hooker, Cliff A., 1981,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Reduction”, Dialogue

    • “Part I: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Setting”, 20(1): 38–59. doi:10.1017/S0012217300023088

    • “Part II: Identity in Reduction”, 20(2): 201–236. doi:10.1017/S0012217300023301

    • “Part III: Cross-Categorical Reduction”, 20(3): 496–529. doi:10.1017/S0012217300023593

  • Horgan, Terence, 1989, “Mental Quausa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3, Philosophy of Mind and Action Theory, 47–76. doi:10.2307/2214263

  • –––, 1993, “From Supervenience to Superdupervenience: Meeting the Demands of a Material World”, Mind, 102(408): 555–586. doi:10.1093/mind/102.408.555

  • Hübner, Karolina and Róbert Mátyási, 2022. “Spinoza on Expression and Grounds of Intelligibility”,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2(3): 628–651.

  • Hume, David, 1739–40,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rley, Susan L., 1989, Natural Reasons: Personality and Po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enkins, Carrie S., 2011, “Is Metaphysical Dependence Irreflexive?” The Monist, 94(2): 267–276. doi:10.5840/monist201194213

  • Johansson, Ingvar, 2000, “Determinables as Universals”, The Monist, 83(1): 101–121. doi:/10.5840/monist20008312

  • –––, 2004, Ont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 Inquiry into the Categories of Nature, Man and Society, Frankfurt: Ontos Verlag.

  • Johnson, William Ernest, 1921, Logic (Part 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24, Logic (Part III: The Logical Foundations of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allestrup, Jesper, 2020, “From Epistemic Basing to Epistemic Grounding”, in Well-founded Belief: New Essays on the Epistemic Basing Relation, J. A. Carter and P. Bondy (eds), Routledge, 251–274.

  • Kim, Jaegwon, 1989, “The Myth of Nonreductive Materialism”,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63: 31–47. doi:10.2307/3130081

  • –––, 1993, “The Non-Reductivist’s Troubles with Mental Causation”, in Mental Causation, J. Heil and A. Mele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210.

  • Kistler, Max, 2005, “Necessary Laws”, in Natures Principles, J. Faye, P. Needham, U. Scheffler, and M. Urchs (eds), Springer, 201–227. doi:10.1007/1-4020-3258-7_8

  • Koslicki, Kathrin, 2016, “Where Grounding and Causation Part Ways: Comments on Jonathan Schaffer”,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1): 101–112. doi:10.1007/s11098-014-0436-3

  • Kripke, Saul, 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ee, Matthew Brandon and Paul Silva Jr., 2022, “Toward a Lockean Unification of Formal and Traditional Epistemology”, Episteme, 19(1): 111–129. doi:10.1017/epi.2020.11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1704, Nouveaux Essais sur lentendement humain (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from Alfred Gideon Langley, 1896, New York: Macmillan.

  • Lewis, David, 1983, “New Work for a Theory of Universal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1(4): 343–377. doi:10.1080/00048408312341131

  • –––,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London: Blackwell.

  • Locke, John, 1690,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Oxford: Clarendon, 1975.

  • MacBride, Fraser, 2005, “Lewis’s Animadversions on the Truthmaker Principle”, in Truthmakers: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H. Beebee and J. Dodd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7–40.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83569.003.0008

  • MacDonald, Cynthia, and Graham MacDonald, 1986, “Mental Causes and Explanation of Actio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6(143): 145–158. doi:10.2307/2219765

  • Mamlouk, A. M. and Thomas Martinetz, 2004, “On the Dimensions of the Olfactory Perception Space”, Neurocomputing, 58–60: 1019–1025, [reprint available online].

  • Massin, Olivier, 2013, “Determinables and Brute Similarities”, in Johanssonian Investigations: Essays in Honour of Ingvar Johansson on His Seventieth Birthday, C. Svennerlind, J. Almäng, R. Ingthorsson (eds), Heusenstamm: Ontos Verlag, pages 388–420. doi:10.1515/9783110322507.388

  • McDaniel, Kris, 2010, “A Return to the Analogy of Being”,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1(3): 688–717. doi:10.1111/j.1933-1592.2010.00378.x

  • McLaughlin, Brian P., 2007, “Mental Causation and Shoemaker-Realization”, Erkenntnis, 67(2): 149–172. doi:10.1007/s10670-007-9069-7

  • McLaughlin, Brian and Karen Bennett, 2005, “Superveni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0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Supervenienc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Fall 2005 Edition)>.

  • Meinertsen, Bo R., 2021, “Mellors Question: Are Determinables Properties of Properties or of Particular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8(3): 291–305.

  • Mellor, D. H., 1995, The Facts of Causation, London: Routledge.

  • Melnyk, Andrew, 2006, “Realization and the Formulation of Physic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1(1): 127–155. doi:10.1007/s11098-005-5986-y

  • Mill, John S., 1843/1973, A System of Logi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Morganti, Matteo, 2011, “The Partial Identity Account of Partial Similarity Revisited”, Philosophia, 39(3): 527–546. doi:10.1007/s11406-010-9290-5

  • Mulligan, Kevin, 1992, Language, Truth and Ontology, Dordrecht: Kluwer.

  • –––, 2006, “Ascent, Propositions and Other Formal Objects”, in Propositions: Semantic and Ontological Issue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72), M. Carrara and E. Sacchi (eds), Amsterdam: Rodopi, pages 29–48.

  • –––, 2014, “Formal Concepts”,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Polish Logic: Essays in Honour of Jan Woleński, K. Mulligan, K. Kijania-Placek, and T. Placek (ed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 pages 205–23.

  • Paul, Laurie A., 2002, “Logical Parts”, Noûs, 36(4): 578–596. doi:10.1111/1468-0068.00402

  • –––, 2012, “Building the World from Its Fundamental Constituent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8(2): 221–256. doi:10.1007/s11098-012-9885-8

  • Pearl, Judea, 2000, Caus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oli, Roberto, 2004, “W. E. Johnson’s Determinable-Determinate Opposition and His Theory of Abstraction”, in F. Coniglione, R. Poli, and R. Rollinger (eds), Idealization XI: Historical Studies on Abstraction and Idealization, Poznań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82/11, 163–196. doi:10.1163/9789004333215_009

  • Prior, Arthur N., 1949, “Determinables, Determinates, and Determinants (I,II)”, Mind, 58(229): 1–20, 58(230): 178–94. doi:10.1093/mind/LVIII.229.1 and doi:10.1093/mind/LVIII.230.178

  • Robertson Ishii, Teresa and Philip Atkins, “Essential vs. Accidental Propertie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2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20/entries/essential-accidental/.

  • Rodriguez-Pereyra, Gonzalo, 2002, Resemblance Nominalism: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Universa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5, “Grounding is Not a Strict Ord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1(3): 517–534.

  • Rosen, Gideon, 2010, “Metaphysical Dependence: Grounding and Reduction”, in Modality: Metaphysics, Logic, and Epistemology, B. Hale and A. Hoffman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9–36.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65818.003.0007

  • Rosen, Gideon and Nicholas J. J. Smith, 2004, “Worldly Indeterminacy: A Rough Guid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1): 185–198. doi:10.1080/713659795

  • Salmieri, Gregory, 2008, “Aristotle and the Problem of Concepts”, Ph.D. Dissertation,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 Salmieri 2008 available online]

  • Sanford, David H., 2014, “Determinates vs. Determinable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4/entries/determinate-determinables/.

  • Schaffer, Jonathan, 2004, “Quiddistic Knowledge”, in Lewisian Themes, in F. Jackson and G. Priest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0–230.

  • –––, 2012, “Grounding, Transitivity, and Contrastivity”, in Metaphysical Grounding: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Reality, Fabrice Correia and Benjamin Schnieder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2–138.

  • –––, 2016a, “Ground Rules: Lessons from Wilson”, in Scientific Composition and Metaphysical Ground, K. Aizawa and C. Gillett (eds), London: Palgrave-Macmillan, 143–169. doi:10.1057/978-1-137-56216-6_6

  • –––, 2016b, “Grounding in the Image of Caus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1): 49–100. doi:10.1007/s11098-014-0438-1

  • Schroeren, David, 2021, “Quantum Metaphysical Indeterminacy and the Ontological Foundations of Orthodoxy”,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90: 235–246.

  • Searle, John, 1959, “Determinables and the Notion of Resemblance”,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 33(1): 141–58. doi:10.1093/aristoteliansupp/33.1.125

  • Segelberg, Ivar, 1999, Three Essays in Phenomenology and Ontology, H. Hochberg and S. Ringstroöm-Hochberg (trans.), Stockholm: Thales.

  • Shoemaker, Sydney, 1980, “Causality and Properties”, in Time and Cause, P. van Inwagen (ed), Dordrecht: D. Reidel, 109–135.

  • –––, 2001, “Realization and Mental Caus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World Congress in Philosophy, Cambridge: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23–33.

  • –––, 2007, Physical Realiz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kow, Bradford, 2010, “Deep Metaphysical Indeterminacy”,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0(241): 851–858. doi:10.1111/j.1467-9213.2010.672.x

  • Spinoza, Benedictus, 1677/1885,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Spinoza (Volume 1: The Ethics), Edwin Curley (tra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pirtes, Peter, Clark Glymour, and Richard Scheines, 1993, Causation, Prediction, and Search,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tazicker, James, 2018, “The Visual Presence of Determinable Properties”, in F. Dorsch and F. Macpherson (eds.), Phenomenal Pres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out, George Frederick, 1930,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London: MacMillan.

  • Strevens, Michael, 2004, “The Causal and Unification Accounts of Explanation Unified—Causally”, Noûs, 38(1): 154–176. doi:10.1111/j.1468-0068.2004.00466.x

  • Sturgeon, Scott (2008). “Reason and the Grain of Belief”, Noûs, 42(1), 139–65.

  • Tappolet, Christine, 2004, “Through Thick and Thin: Good and Its Determinates”, Dialectica, 58(2): 207–221. doi:10.1111/j.1746-8361.2004.tb00297.x

  • Torza, Alessandro, 2020, “Quantum Metaphysical Indeterminacy and Worldly Incompleteness”, Synthese, 197: 4251–4264.

  • Unger, Peter, 1980, “The Problem of the Man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5(1): 411–468. doi:10.1111/j.1475-4975.1980.tb00416.x

  • van der Schaar, Maria Sandra, 1991, G.F. Stout’s Theory of Judgment and Proposition Proefschrift Ter Verkrijging van de Graad van Doktor, Ph.D.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 von Wachter, Daniel, 2000, “A World of Fields”, Pozna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76: 305–326.

  • Walter, Sven, 2007, “Determinables, Determinates, and Causal Relevance”,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7(2): 217–243. doi:10.1353/cjp.2007.0020

  • Wilson, Alastair, 2020, The Nature of Contingency: Quantum Physics as Modal Re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ilson, Jessica M., 1999, “How Superduper Does a Physicalist Supervenience Need to B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9(194): 33–52. doi:10.1111/1467-9213.00127

  • –––, 2005, “Supervenience-Based Formulations of Physicalism”, Noûs, 39(3): 426–459. doi:10.1111/j.0029-4624.2005.00508.x

  • –––, 2009, “Determination, Realization, and Mental Caus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5(1): 149–169. doi:10.1007/s11098-009-9384-8

  • –––, 2010, “What Is Hume’s Dictum, and Why Believe I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0(3): 595–637. doi:10.1111/j.1933-1592.2010.00342.x

  • –––, 2012, “Fundamental Determinables”, Philosophers’ Imprint, 12(4): 1–17. [Wilson 2012 available online]

  • –––, 2013, “A Determinable-Based Account of Metaphysical Indeterminacy”, Inquiry, 56(4): 359–385. doi:10.1080/0020174X.2013.816251

  • –––, 2014, “No Work for a Theory of Grounding”, Inquiry, 57(5–6): 535–579. doi:10.1080/0020174X.2014.907542

  • –––, 2016, “The Unity and Priority Arguments for Grounding”, in Scientific Composition and Metaphysical Ground, K. Aizawa and C. Gillett (eds), London: Palgrave-Macmillan, 171–204. doi:10.1057/978-1-137-56216-6_7

  • –––, 2021, Metaphysical Emerg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olff, J. E., 2015, “Spin as a Determinable”, Topoi, 34(2): 379–86. doi:10.1007/s11245-015-9319-2

  • –––, 2020, The Metaphysics of Quant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orley, Sara, 1997, “Determination and Mental Causation”, Erkenntnis, 46(3): 281–304. doi:10.1023/A:1005301816477

  • Yablo, Stephen, 1992, “Mental Causatio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1(2): 245–280. doi:10.2307/2185535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ristotle |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categories | Aristotle, General Topics: metaphysics | color | grounding, metaphysical | mental causation | Prior, Arthur | properties | Sorites paradox | species | vagueness | Wilson, John Cook

Acknowledgments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thank Benj Hellie, Steven French, Olivier Massin, two SEP referees, and the SEP editors, for helpful comments on this entry.

Copyright © 2023 by Jessica Wilson <jessica.m.wilson@utoronto.c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