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 behaviorism (George Graham)

首次发表于 2000 年 5 月 26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1 月 13 日

有时人们说“行为就是有机体所做的事情。”行为主义建立在这个假设之上,其目标是促进对行为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对个体有机体的行为,而不是社会群体的行为,也不是文化的行为,而是个人和动物的行为。

本条目考虑了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义,并概述了支持和反对成为行为主义者的理由。它考虑了行为主义对行为研究的贡献。特别关注了 B·F·斯金纳(1904-1990)所谓的“激进行为主义”。斯金纳之所以受到哲学家、同行科学家和广大公众的特别关注(但不是独家关注),是因为他是最受关注的行为主义者。从斯金纳身上也可以学到关于行为科学的一般性教训。本条目描述了这些教训。


1. 什么是行为主义?

对于“主义”一词,我们必须小心。它们通常有宽松和严格的含义。有时每种类型还有多个含义。“行为主义”也不例外。宽泛地说,行为主义是一种态度 - 一种对心理状态归因的经验限制的构思方式。严格地说,行为主义是一种教义 - 一种进行心理学或行为科学的方式。

著名哲学家威尔弗雷德·塞拉斯(1912-1989)指出,如果一个人坚持“以行为标准确认有关心理事件的假设”,那么他们可以被宽泛地称为行为主义者(1963 年,第 22 页)。这样理解的行为主义者是指那些对任何心理假设都要求行为证据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来说,除非每种心理状态都有与之相关的可证明的行为差异,否则无法知道两种心理状态(信念、欲望等)之间的区别。考虑一个人当前相信正在下雨的信念。如果他或她在相信下雨和相信不下雨之间的行为没有任何差异,那么就没有理由归因于其中一种信念而不是另一种信念。这种归因在经验上是空洞的或无限制的。

可以说,行为主义的松散理解并没有什么真正令人兴奋的地方。它将行为证据奉为至高无上的前提,这在心理科学以及关于心智和行为的普通对话中都是一个可以争论的不可逃避的前提。关于行为证据应该如何“登基”(尤其是在科学中),可以进行辩论。但是“登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行为主义学说则不同。它已经广泛而激烈地争论过。本文是关于学说而不是态度。行为主义学说在支持者和批评者中引起了相当大的激动。可以说,它是关于如何在心理学科学以及人类和动物行为的形而上学中“登基”行为的学说或学说家族。

行为主义学说在其最完整和最全面的意义上,致力于以下三组主张的真实性。

  1. 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不是内心思维的科学 - 作为与行为不同或不同的东西。

  2. 行为可以被描述和解释,而不必对心理事件或内部心理过程进行最终参考。行为的来源是外部的(在环境中),而不是内部的(在头脑中)。

  3. 在心理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如果在描述或解释行为时,以某种方式使用了心理术语或概念,那么要么(a)这些术语或概念应该被消除并用行为术语替换,要么(b)它们可以和应该被翻译或解释为行为概念。

这三组论断在逻辑上是不同的。此外,每个独立地有助于形成一种行为主义类型。“方法论”行为主义致力于(1)的真实性。“心理学”行为主义致力于(2)的真实性。“分析”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哲学”或“逻辑”行为主义)致力于(3)中的子陈述的真实性,即心理术语或概念可以和应该被翻译成行为概念。

有时也使用其他术语来分类行为主义。例如,乔治·雷(1997 年,第 96 页)将行为主义分为方法论、分析和激进主义,其中“激进主义”是雷用来描述此处分类为心理学行为主义的术语。“激进主义”一词实际上是保留给 B·F·斯金纳的心理学行为主义。斯金纳使用“激进行为主义”来描述他的行为主义品牌或行为主义哲学(参见斯金纳 1974 年,第 18 页)。在本条目中使用的分类方案中,激进行为主义主要是心理学行为主义的一个子类型,尽管它结合了所有三种行为主义类型(方法论、分析和心理学)。

2. 三种行为主义类型

方法论行为主义是关于心理学科学研究的规范性理论。它声称心理学应该关注有机体(人类和非人类动物)的行为。心理学不应该关注心理状态或事件,也不应该构建关于行为的内部信息处理的解释。根据方法论行为主义,提及心理状态,比如动物的信念或欲望,对于心理学能够理解和应该理解的行为来源并没有任何增益。心理状态是私有的实体,在科学必要的公开性下,不是经验研究的适当对象。方法论行为主义是约翰·沃森(1878-1958)著作中的主题。

心理行为主义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项目。它试图用外部物理刺激、反应、学习历史和(对于某些类型的行为)强化来解释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心理行为主义在伊凡·巴甫洛夫(1849-1936)、爱德华·索尔迪克(1874-1949)以及沃森的工作中都有体现。它最完整、最有影响力的表达是 B·F·斯金纳关于强化计划的研究。

举个例子,考虑一个在实验舱中的饥饿老鼠。如果在灯光亮起时,老鼠按下一个杠杆,随后有食物出现,那么当老鼠再次饥饿并且灯光亮起时,它按下杠杆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样的出现是强化,这样的灯光是(辨别性的)刺激,这样的杠杆按下是反应,这样的试验或关联是学习历史。

分析行为主义是哲学中关于心理术语或概念的意义或语义的理论。它认为心理状态或条件的概念本质上是行为倾向或行为趋势的概念,在一个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与另一个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有所不同。例如,当我们将某人归因于某种信念时,我们并不是说他或她处于特定的内部状态或条件。相反,我们是在描述这个人在特定情境或环境互动中可能会做什么。分析行为主义可以在吉尔伯特·赖尔(1900-1976)的作品中找到,也可以在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的后期作品中找到(尽管在解释上可能存在争议,尤其是在维特根斯坦的情况下)。最近,哲学家心理学家 U·T·普莱斯(1924-2000)提倡了一种分析行为主义的品牌,该品牌仅限于有意识或代表性的心理状态,例如信念,普莱斯认为这构成了一种心理状态的类型,尽管不是唯一的类型(参见格雷厄姆和瓦伦丁 2004 年)。可以说,分析或逻辑行为主义的一个版本也可以在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关于通过他所称的“异相现象学”来归因于意识状态的工作中找到(丹尼特 2005 年,第 25-56 页)。 (另见梅尔瑟 2004 年。)

3. 行为主义的根源

方法论、心理学和分析行为主义各自都有历史基础。分析行为主义将其历史根源追溯到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运动(参见史密斯 1986 年)。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科学中使用的陈述的意义必须以验证其真实性的实验条件或观察为基础来理解。这种实证主义的原则被称为“验证主义”。在心理学中,验证主义为分析行为主义提供了基础,即心理概念指的是行为倾向,因此必须转化为行为术语。

分析行为主义有助于避免一种被称为物质二元论的形而上学立场。物质二元论是指心理状态发生在特殊的非物质心理物质(非物质心灵)中的学说。相比之下,对于分析行为主义来说,我按时赴约(下午 2 点的牙科预约)的信念,并不是心理物质的属性。相信是我身体的一系列倾向。此外,对于分析行为主义者来说,我们不能独立于到达或其他倾向成员来确定关于我到达的信念。因此,我们也不能将其视为到达的原因。正如休谟所教导的,因果关系是概念上不同的存在。相信我有下午 2 点的预约并不与我的到达有别,因此不能成为到达的因果基础的一部分。

心理行为主义的历史根源部分地源于英国经验主义者,尤其是约翰·洛克(1632-1704)和大卫·休谟(1711-1776)的经典联想主义。根据经典联想主义,智能行为是联想学习的产物。通过感知经验或刺激与思想或观念之间的关联或配对,人和动物获得了对环境及其行为方式的知识。联想使生物能够发现世界的因果结构。联想最有帮助地被视为对事件之间关系的知识的获取。行为中的智能是这种知识的标志。

经典联想主义依赖于可内省的实体,例如感知经验或刺激作为联想中的第一个环节,以及思想或观念作为第二个环节。心理行为主义,受实验兴趣的驱使,声称为了理解行为的起源,应该用刺激(物理环境中的事件)取代刺激(经验),并且应该消除或取代对思想或观念的引用,而使用对反应(公开行为,运动)的引用。心理行为主义是没有内在心理事件的联想主义。

人类不是谈论着可内省的实体、思想、感受等吗?即使这些不被行为主义所承认,或者最好理解为行为倾向?心理行为主义者认为谈论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对这些状态进行内省性报告,可能是心理实验中有用的数据,但并不预设这些状态的形而上学主观性或非物质存在。内省报告背后有不同类型的原因,心理行为主义者认为这些和内省的其他要素都可以接受行为分析。(有关更多讨论,请参见本条目的第 5 节)。 (作为比较,请参见丹尼特的异相现象学方法;丹尼特 1991 年,第 72-81 页)

心理行为主义的任务是确定关联的类型,了解环境事件如何控制行为,发现和阐明控制关联形成的因果规律、法则或功能关系,并预测环境变化时行为将如何改变。术语“条件反射”通常用于指定获取新关联的过程。在所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中,动物并不是在学习例如按压杠杆的行为,而是在学习环境中事件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有光线的情况下按压杠杆会导致食物出现。

在其历史基础上,方法论行为主义与分析行为主义共享实证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将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统一起来。沃森写道:“作为行为主义者所看待的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纯客观实验分支。其理论目标是……预测和控制”(1913 年,第 158 页)。沃森还写道心理学的目的如下:“根据刺激预测将发生什么反应;或者根据反应说明引起反应的情境或刺激是什么”(1930 年,第 11 页)。

虽然在逻辑上有所区别,方法论、心理学和分析行为主义有时会出现在一个行为主义中。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结合了这三种行为主义形式。它遵循分析的规定(至少宽松地)在解释性的话语中将心理术语进行行为化的转述,当或者如果它们无法从解释性的话语中被消除时。在《言语行为》(1957)和其他地方,斯金纳试图展示如何给予心理术语行为解释。在《论行为主义》(1974)中,他说当心理术语无法被消除时,可以将其“翻译成行为”(第 18 页,斯金纳用自己的双引号括起来)。

激进行为主义关注的是生物的行为,而不是内部处理(如果与外显行为有所不同的话)。因此,它是一种方法论行为主义。最后,激进行为主义将行为理解为刺激之间频率效应的反映,这意味着它是一种心理学行为主义。

4. 行为主义的流行程度

行为主义在 20 世纪的第三个十年至中期之间,对行为研究者来说,无论是作为研究项目还是方法论承诺,都非常受欢迎,至少直到认知科学革命的开始。认知科学大致从 1960 年到 1985 年成熟起来(参见 Bechtel、Abrahamsen 和 Graham 1998 年,第 15-17 页)。除了莱尔和维特根斯坦,对行为主义持有同情态度的哲学家还包括卡尔纳普(1932-33 年)、亨普尔(1949 年)和奎因(1960 年)。例如,奎因采用了行为主义方法来研究语言。奎因认为,在科学的描述中,心理或心理活动的概念在言语的起源或意义的科学解释中是没有位置的。用科学的方式讨论话语的意义,就是讨论话语的刺激,即所谓的“刺激意义”。亨普尔(1949 年)认为,“所有有意义的心理陈述……都可以转化为不涉及心理概念,只涉及物理行为概念的陈述”(第 18 页)。

在心理学家中,行为主义比在哲学家中更受欢迎。除了巴甫洛夫、斯金纳、桑代克和沃森,心理学家中的行为主义者还包括 E.C.托尔曼(1886-1959 年)、C.L.赫尔(1884-1952 年)和 E.R.古斯里(1886-1959 年)。例如,托尔曼写道:“心理学中的一切重要问题……本质上都可以通过对迷宫中老鼠行为决策点的决定因素进行持续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来研究”(1938 年,第 34 页)。

行为主义者创建了期刊,组织了学会,并建立了反映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研究生项目。行为主义者组织成不同类型的研究群体,其差异源于对条件反射和实验方法的不同处理方式。其中一些群体的名称如下:“行为的实验分析”、“行为分析”、“功能分析”,当然还有“激进行为主义”。这些标签有时成为行为主义领先学会和期刊的标题,包括行为分析促进协会(SABA)和《行为的实验分析杂志》(1958 年开始出版),以及《应用行为分析杂志》(1968 年开始出版)。

行为主义产生了一种被称为行为疗法的治疗方法(参见 Rimm 和 Masters 1974;Erwin 1978)。它为自闭症儿童开发了行为管理技术(参见 Lovaas 和 Newsom 1976),并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提供了代币经济学(参见 Stahl 和 Leitenberg 1976)。它推动了对非人类动物行为的最佳理解方式以及实验室研究与动物行为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相关性的讨论(参见 Schwartz 和 Lacey 1982)。

行为主义在其一些承诺方面遇到了各种关键困难。其中一个困难是对强化对行为的影响的混淆(参见 Gallistel 1990)。在其最初的意义上,诸如食物之类的刺激只有在其呈现增加了一种被称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联想条件下的响应频率时才是强化剂。这个定义的问题在于它将强化剂定义为改变行为的刺激。然而,食物的呈现可能对与食物相关的响应频率没有可观察的影响,即使在动物饥饿或饥饿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相反,响应频率可以与动物识别和记忆刺激(比如食物)呈现的环境条件的时间或空间属性有关。这些困难和其他问题促使行为主义的承诺发生变化,并开展了新的研究方向。其中一个替代方向是研究短期记忆在对所谓行为轨迹的强化效应中的作用(参见 Killeen 1994)。

在分析行为主义的情况下,另一个障碍是旨在提供心理术语行为释义的行为句几乎总是使用心理术语本身(参见 Chisholm 1957)。以我有一个下午 2 点的牙医预约的信念为例,必须同时提到我希望在下午 2 点到达,否则在下午 2 点到达的行为就不能算作相信我有一个下午 2 点的预约。"希望" 是一个心理术语。分析行为主义的批评者指责我们永远无法摆脱在心理术语的描述中使用心理术语的困境。这表明心理话语无法被行为话语所取代。至少不能逐个术语地取代。也许分析行为主义者需要同时释义一整群心理术语,以承认任何一个心理术语的归属都预设了其他术语的应用(参见 Rey 1997,第 154-5 页)。

5. 为什么要成为行为主义者

为什么会有人选择成为行为主义者呢?有三个主要原因(参见 Zuriff 1985)。

第一个原因是认识论或证据性的。至少在第三人称的情况下,说动物或人处于某种心理状态,例如拥有某种信念,需要有行为作为依据,即可观察的行为。此外,行为作为证明信念归属的依据与信念本身就是行为的主张之间的概念空间或步骤是一个简短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吸引力的步骤。例如,如果我们看一下人们如何被教导使用心理概念和术语,比如“相信”、“欲望”等,使用条件似乎与特定情况下的行为倾向密不可分。如果心理状态的归属与行为有着特殊的联系,那么很容易说心理只是行为倾向的组成部分。

第二个原因可以表述如下:心理主义(头脑中的心理状态)与联想主义或条件反射解释行为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心理主义倾向于具有强烈的先天主义倾向。尽管心理主义解释行为并没有固有的先天主义特征(参见 Cowie 1998),但它们往往假设并有时甚至明确接受(参见 Fodor 1981)这样一个假设:心智在出生时或天生地具有一套程序或内部表示的处理规则,这些规则在学习或获取新的反应时被调用。相比之下,行为主义是反先天主义的。因此,行为主义吸引了那些否认有生物体通过固有规则学习的理论家。对斯金纳和沃森来说,生物体在没有天生或先验地提供学习的隐含程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学习至少在最初阶段并不包括受规则支配的行为。学习是生物体对刺激作出的反应。对于行为主义者来说,生物体从成功和错误中学习。斯金纳(1984a)说:“规则是从条件中得出的,这些条件指定了刺激、反应和结果”(第 583 页)。(参见 Dennett 1978)

认知科学中关于连接主义或并行分布处理(PDP)模型的许多当代研究似乎与行为主义对于学习的反先天主义观点相吻合。PDP 模型构建采用的是以反应为导向而不是受规则支配的学习方法,这是因为它与行为主义一样,源于联想主义(参见 Bechtel 1985;将 Graham 1991 与 Maloney 1991 进行比较)。关于 PDP 模型最终是否是或必须是反先天主义的,取决于什么被视为固有或先天规则(Bechtel 和 Abrahamsen 1991,第 103-105 页)。

行为主义吸引人的第三个原因(至少在历史上是如此)与其对内在心理或心理信息处理的参考作为行为的解释原因的蔑视有关。这种蔑视在斯金纳的工作中表现得最为激烈。斯金纳对内在心理参考的怀疑可以描述如下。

假设我们试图通过描述一个人如何代表、概念化或思考他们的情境来解释他们的公共行为。假设他们以某种方式构想或思考他们的情境,不是作为光秃秃的、没有属性的物品,而是作为事物、树木、人、海象、墙壁和钱包。假设我们还说,一个人从不仅仅与他们的环境互动;而是与他们感知、看到或代表的环境互动。例如,把某物视为钱包,一个人会伸手去拿。把某物视为海象,他们会离开它。把某物分类为墙壁,他们就不会撞上它。在这种理解下,行为是内源性产生的运动,即行为的因果起源在以某种方式思考或代表他们的情境的人内部。

斯金纳会对这样的说法提出异议。他之所以反对,并不是因为他相信眼睛是无辜的,或者内在或内源性活动不存在。他反对的原因是他认为行为必须用不预设被解释的事物来解释。一个人的外在(公共)行为不能通过引用该人的内在(内部处理、认知活动)行为来解释(比如,他或她对环境的分类或分析),如果在其中,该人的行为最终没有被解释。“对内在状态的反对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存在,而是因为它们在功能分析中不相关”(斯金纳,1953 年,第 35 页)。对斯金纳来说,“不相关”意味着解释上的循环或回归。

Skinner 指责说,由于心理活动是一种行为形式(虽然是内在的),解释行为的唯一非回归、非循环的方式是诉诸于非行为的东西。这种非行为的东西是环境刺激以及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和强化。

因此,行为主义吸引人的第三个原因是它试图避免(它声称的)循环、回归的行为解释。它旨在不用一种行为类型(外显行为)来解释另一种行为类型(隐性行为),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让行为保持未解释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Skinner 关于解释和通过内部处理的解释的循环性的观点,既极端又在科学上有争议,许多自认为行为主义者的人,包括 Guthrie、Tolman 和 Hull,或者继续在传统中工作,广义上包括 Killeen(1987)和 Rescorla(1990),对 Skinner 关于内在性的解释性引用的许多观点表示异议。此外,Skinner 本人对内在性的厌恶并不总是清楚的。Skinner 对心理内在性的解释性引用的嘲笑态度,部分源于对解释循环性的担忧,但也源于他的信念,即如果心理学的语言被允许引用内部处理,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允许了对非物质心理物质、具有相反因果自由意志的代理人以及身体内的小人(homunculi)的讨论。Skinner 认为,这些都与科学世界观不相容(参见 Skinner 1971;另见 Day 1976)。最后,必须指出的是,Skinner 对内在性的解释性引用的厌恶并不意味着对内在心理状态或过程本身的厌恶。他承认私人的思想等存在。Skinner 容忍对内在事件的讨论,但前提是将其内在性与公共行为或外显反应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他声称,行为的充分科学必须将发生在有机体皮肤内部的事件描述为行为本身的一部分(参见 Skinner 1976)。他在 1984 年发表在《行为与脑科学》专题中写道:“就我个人而言,当我们检查公共刺激时发生的一切,在各个方面都与我们内省私人刺激时发生的事情非常相似”(Skinner 1984b,第 575 页;参见 Graham 1984,第 558-9 页)。

斯金纳对于内在(隐蔽、私人)行为(如思考、分类和分析)如何以与公开或外在行为相同的方式描述并没有太多的言论。但他的想法大致如下。正如我们可以用刺激、反应、条件反射、强化等概念来描述外在行为或运动,我们也可以在描述内在或隐蔽行为时使用完全相同的术语。一个思想或一系列思想可以强化另一个思想。分析行为可以作为分类努力的刺激。等等。纯粹的“心理活动”可以至少大致地用行为概念来解析-这是一个稍后在本条目中重新讨论的主题(在第 7 节)。

6. 斯金纳的社会世界观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历史上唯一一个基于对行为主义的承诺而提出社会政治世界观的重要人物。斯金纳在《瓦尔登二号》(1948 年)中构建了一个理论和叙事图景,描述了如果按照行为主义原则设计,理想的人类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参见斯金纳 1971 年)。斯金纳的社会世界观展示了他对自由意志、小人和二元论的厌恶,以及他声称一个人的环境互动历史控制着他或她的行为的积极理由。

斯金纳故意拒绝的人类行为可能特征之一是人们自由或创造性地塑造自己的环境(参见乔姆斯基 1971 年,布莱克 1973 年)。斯金纳抗议道:“对人类行为的实验分析的本质是剥离先前赋予自由或自治个体的功能,并逐个将其转移到控制环境中”(1971 年,第 198 页)。

批评者对斯金纳的社会观提出了几个异议。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之一,是针对斯金纳对理想人类社会的设想。这是哲学家卡斯尔向《瓦尔登二号》的虚构创始人弗雷泽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关于人类最佳社会或共同生存方式的问题。弗雷泽和斯金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过于笼统又不完整。弗雷泽/斯金纳赞扬健康、友谊、放松、休息等价值观。然而,这些价值观很难成为一个社会体系的详细基础。

社会理论中存在一个臭名昭著的困难,即在新的理想社会的蓝图中,必须明确指定适当的详细程度(参见阿诺德 1990 年,第 4-10 页)。斯金纳确定了他希望通过行为主义原则和学习激励来减少社会体系中的系统不公正的行为。他还描述了一些实践(关于养育儿童等),旨在促进人类幸福。然而,他只提供了对《瓦尔登二号》公民日常生活模糊的描述,并没有提出如何最好地解决与行为主义原则表面上一致的替代生活方式之间的争议的建议(参见凯恩 1996 年,第 203 页)。他几乎没有认真关注人际冲突解决的关键一般问题,以及制度安排在解决冲突中的作用。

在《行为分析师》(1985 年)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距离《瓦尔登二号》出版将近四十年后,斯金纳以弗雷泽的身份试图澄清他对理想人类环境的描述。他写道,在理想的人类社会中,“人们自然而然地做他们需要做的事情来维持自己……善待彼此,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做其他一百件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因为他们不必去做”(第 9 页)。然而,当然,做一百件人类喜欢做的事情只意味着《瓦尔登二号》的定义模糊,而不是其文化习惯和机构性质值得效仿。

斯金纳对理想人类社会或生活的描述的不完整性被广泛认可,以至于人们可能会想知道在《瓦尔登二号》生活的实际实验是否能为他的蓝图提供有用的细节。已经进行了不止一个这样的社会实验。也许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原因是因为该社区已经远离斯金纳的根源)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双橡树社区,可以通过互联网间接探索(参见其他互联网资源)。

7. 为什么要反对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被发展复杂的认知信息处理模型的认知科学家所否定。行为主义的实验室例行程序或实验方案被认为与认知行为学家和生态心理学家所忽视,他们相信这些方法对于研究动物和人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是无关紧要的。行为主义对神经科学的传统相对漠不关心和对环境因素的顺从被确信直接研究大脑是理解行为真正近因的唯一途径的神经科学家所拒绝。

但是行为主义绝不会消失。行为主义的强大元素在行为疗法和基于实验室的动物学习理论中得以保留(下文将详述)。在心灵形而上学中,行为主义的主题也在被称为功能主义的心灵方法中得以保留。功能主义将心灵状态定义为在其发生的动物或系统中扮演因果功能角色的状态。保罗·柴奇兰德(Paul Churchland)如下所述地写道:“任何类型的心灵状态的基本或定义特征是它与...身体行为之间的一组因果关系”(1984 年,第 36 页)。这种功能主义的概念类似于行为主义的观念,即行为和刺激/反应关系的参考在任何关于生物体行为或在分析或逻辑行为主义方案中被归因于心灵状态的解释中起着核心和本质的作用。

所谓的现在广泛讨论的扩展心灵假设(EMH)的拥护者也与行为主义或至少与斯金纳有一定的亲缘关系。EMH 的定义假设是“心理”表征是从大脑或头部溢出到世界和文化环境中的事物(Levy 2007)。表征是头部外的事物,或者与外部设备或文化活动形式具有特殊的个体化关系。斯金纳对将心理表征的力量描绘为仅限于头部(大脑,内心)的担忧,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 EMH 的转变相似,将表征性描绘为环境扩展的。

元素,然而,就是元素。行为主义不再是一个主导的研究项目。

为什么行为主义的影响力下降了?行为主义影响力下降的最深层次和最复杂的原因是它致力于这样一个论点:行为可以在不涉及非行为和内在心理(认知、表征或解释)活动的情况下加以解释。对斯金纳来说,行为可以通过参照其与环境的“功能”(斯金纳的术语)关系或协变以及动物与环境互动的历史来解释。对斯金纳来说,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条件维持或实现这些功能或因果关系。但它们并不作为行为的最终或独立的来源或解释。斯金纳(1953 年)写道,行为不能“完全停留在 [动物] 内部来解释;最终我们必须转向作用于动物体外部的力量。”“除非我们的因果链中存在一个薄弱环节,使得第二个 [神经] 环节不是由第一个 [环境刺激] 合法决定的,或者第三个 [行为] 不是由第二个决定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环节必须是合法相关的。”(第 35 页)“关于第二个环节的有效信息可能会对这种关系有所启示,但绝不会改变它。”(同上)它是“行为的一个函数的外部变量。”(同上)

斯金纳对神经科学并不是一种胜利主义态度。对他来说,神经科学或多或少只是识别有机体物理过程,这些过程是动物/环境互动的基础。在这方面,它在证据或认识上依赖于激进行为主义对这些互动的先前描述。“有机体”,他说,“并不是空的,它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个黑匣子”(1976 年,第 233 页)。“今天所做的事情会影响明天的行为”(第 233 页)。神经科学描述了盒子内部的机制,使得今天的强化刺激能够影响明天的行为。神经盒子并非空无一物,但除非发生故障或故障,否则无法使动物摆脱已被强化的过去行为模式。它无法对行为行使独立或非环境对抗的权威。

对于行为主义的许多批评者来说,至少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行为的发生和特征(尤其是人类行为)并不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强化历史,尽管这是一个因素,而是取决于环境或学习历史如何被个体所代表以及以何种方式(方式)被代表。环境由我代表,限制或告知了我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功能或因果关系,并且可能从反行为主义的角度来看,部分解除了我行为与其条件反射或强化历史之间的联系。例如,无论我多么不知疲倦地被强化指向或吃冰淇淋,如果我只是不把潜在的刺激物看作冰淇淋或不将其代表为冰淇淋,或者如果我希望隐藏某物是冰淇淋的事实,那么这样的历史就是无效的。狭义地理解,即我不代表的历史,行为上不如环境或我代表或解释的学习历史重要。

同样,对于行为主义的许多批评者来说,如果再现性介于环境和行为之间,这意味着斯金纳对大脑机制在产生或控制行为方面的态度过于限制或有限。大脑不仅仅是行为/环境相互作用的被动记忆库(参见 Roediger 和 Goff 1998 年)。中枢神经系统,除了维持我的强化历史外,还包含实现或编码环境对我的任何再现内容或意义的系统或神经计算子系统。它还是一个主动的解释机器或语义引擎,经常承担环境无关和行为控制任务。然而,这种关于再现或解释的讨论是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看的,尤其是在斯金纳的观点中,希望并试图离开的角度。

传统行为主义的一个定义性愿望是,它试图使心理学摆脱对动物和人如何(在内部,头脑中)代表他们的环境进行理论化的需要。这种追求自由的努力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因为似乎行为/环境的联系在实验上要比内部再现更加清晰和可管理。不幸的是,对于行为主义来说,很难想象有比禁止关于再现存储和处理的假设更加限制心理学的规则。例如,斯蒂芬·斯蒂奇抱怨斯金纳说,“我们现在有了一大堆实验数据,似乎除非我们假设有类似于”有机体头脑中的信息处理机制,否则这些数据根本无法解释”(1998 年,第 649 页)。

拒绝行为主义的第二个原因是,心理活动的某些特征——特别是人的有意识的心理生活中的某些元素——具有特定的“质感”或呈现性即时或现象性特质。例如,感到疼痛不仅仅是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产生适当的疼痛行为,而是体验到疼痛的“这样的感觉”(可能是钝痛或锐痛)。一个纯粹的行为主义者,一个所谓的“僵尸”,可能会表现出疼痛行为,包括皮肤下的疼痛反应,但完全缺乏与疼痛有质的区别和特性的任何东西(它的痛苦性)。 (另见 Graham 1998 年,第 47-51 页和 Graham 和 Horgan 2000 年。关于人类心理活动中现象性的范围,请参见 Graham,Horgan 和 Tienson 2009 年)。

哲学家心理学家 U.T.普莱斯(U. T. Place)虽然在其他方面对行为主义思想在心灵问题上的应用持有同情态度,但他认为无法用行为主义术语来分析质感。他声称质感既不是行为也不是行为倾向。“它们从它们所属的经验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让自己感受到,”他说(2000 年,第 191 页;收录于 Graham 和 Valentine 2004 年)。它们是过程或事件的瞬时特征,而不是随时间显现的倾向。对于普莱斯来说,质感的心理事件(如感觉、知觉经验等)是行为倾向的基础,而不是作为行为倾向的一部分。事实上,可以推测心理活动的质感方面会影响内部加工的非质感方面,例如对唤醒、注意力和联想条件反射的接受能力的贡献。

拒绝行为主义的第三个原因与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有关。乔姆斯基一直是行为主义最成功和最具破坏性的批评者之一。在对斯金纳关于语言行为的书的评论中(见上文),乔姆斯基(1959 年)指责行为主义对语言习得的模型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各种事实,例如年幼儿童迅速习得语言的现象,有时被称为“词汇爆炸现象”。一个孩子的语言能力似乎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或她在短时间内接受到的语言行为的证据。到四五岁时(正常情况下),孩子几乎具有无限的理解和产生从未听过的句子的能力。乔姆斯基还认为,语言习得似乎明显不依赖于详细的强化应用。一个孩子在房子的面前不会反复说“房子”以获得强化。语言似乎是在没有明确教授或详细教授的情况下学会的,而行为主义无法解释这是如何发生的。乔姆斯基对语言发展背后的心理实际的猜测包括这样的假设:语言行为的规则或原则是抽象的(适用于所有人类语言)和先天的(作为人类的本能心理资质的一部分)。对于乔姆斯基来说,当一个人被要求说出一个符合语法的句子时,他或她有几乎无限的可能回应,而理解这种几乎无限的生成能力的唯一方法是假设一个人拥有强大而抽象的先天语法(作为他或她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的自然语言中所具有的能力的基础)。

乔姆斯基所指的问题,即行为能力超过个体学习历史的问题,不仅仅涉及到幼儿语言行为的问题。这似乎是关于人类的一个基本事实,即我们的行为和行为能力常常超越个体强化历史的限制。我们的强化历史往往太贫乏,无法唯一确定我们做什么或者如何做。因此,很多学习似乎需要预先存在的或者先天的表征结构或者有原则的约束条件来进行学习(参见 Brewer 1974,但与 Bates 等人 1998 和 Cowie 1998 相比)。

反行为主义的案例是否决定性的?决定性的吗?保罗·米尔几十年前指出,心理学理论似乎不是因为被决定性的反驳而消失,而是因为研究者对他们的理论取向失去了兴趣(Meehl 1978)。米尔的论点之一是,一个曾经流行的“主义”,如果没有被决定性地反驳,可能会恢复其以前的重要性,如果它变异或转变自身以纳入对批评的回应。这对行为主义意味着什么?这可能意味着该学说的某个版本可能会反弹。

斯金纳声称神经活动支持或构成行为/环境关系,而有机体对这些关系的贡献并不归结为神经生理学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为主义不能与神经科学建立有益的联盟。对脑结构(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等)的参考可能有助于解释行为,即使这种参考最终并不能取代行为主义解释中对环境条件的参考。

这是动物建模的一个教训,行为主义的主题在其中仍然很流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成瘾、习惯和工具性学习的动物模型使行为研究与传统心理行为主义相比更加接近研究强化机制的脑机制,尤其是正向强化(West 2006,第 91-108 页)。这种联系的一个结果是发现,与强化的愉悦效用或愉悦质量相分离,负责增强强化价值或强度的敏感神经系统可以与强化的愉悦效用或愉悦质量相分离(参见 Robinson 和 Berridge 2003)。刺激对行为的强化能力可能与其是否是愉悦的源头或原因无关。对强化的脑机制的关注也是当前神经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之一,即所谓的神经经济学,它将对大脑奖励系统的研究与估值和经济决策模型相结合(见 Montague 和 Berns 2002;Nestler 和 Malenka 2004;Ross 等人 2008)。行为主义可能会从神经经济学的概念货币中获益,尤其是因为该计划的一些支持者认为自己在精神上是行为主义者,尽管不是典型的字母,他们尊重行为分析实验研究传统中的一些理论家的工作,比如 George Ainslie、Richard Herrnstein 和 Howard Rachlin,关于行为模式与奖励或强化模式的关系(见 Ross 等人 2008,尤其是第 10 页)。神经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有关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全面解释将结合强化计划的事实,并借助神经计算建模以及强化的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

其他潜在的效用或更新来源?所谓的经济行为疗法的持续流行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为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测试应用领域。早期的行为疗法试图将斯金纳或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范式的有限结果应用于人类行为问题。不涉及心智,只涉及行为-刺激、反应和强化。治疗塑造的是行为而不是思想。连续几代的行为疗法放松了这些概念上的限制。支持者将自己称为认知行为治疗师(例如 Mahoney 1974;Meichenbaum 1977)。通过引用客户的信念、欲望、意图、记忆等来描述客户的行为问题。甚至自我反思思维和信念(所谓的“元认知”)的语言也在一些行为困难和干预的描述中起作用(Wells 2000)。这种语言的一个目标是鼓励客户监控和自我强化自己的行为。自我强化是行为自我控制的一个重要特征(Rachlin 2000;Ainslie 2001)。监控过程可能包括一些检查和错误检测过程,并在客户当前生活环境中纠正行为(West 2006)。

行为主义是否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念和欲望的理解。如果将信念和欲望理解为某种在环境中溢出并以非心理、类似行为的方式在有机体/环境互动中个体化的状态,这将与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相一致。这将反映出逻辑行为主义的原则,即如果在行为的描述和解释中要使用心理术语,它们必须以非心理行为术语进行定义或释义。然而,以非心理、环境外在的术语来个体化信念/欲望的前景可能看起来有些可疑,尤其是在意识态度的情况下(参见 Horgan、Tienson 和 Graham 2006)。但是,关于行为疗法的形式和限制以及其可行应用范围的讨论仍然是一个开放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8. 结论

1977 年,行为心理学家、《行为主义》杂志(后改名为《行为与哲学》)的创始编辑威拉德·戴(Willard Day)发表了斯金纳的《为什么我不是认知心理学家》(Skinner 1977)。斯金纳在文章开头就指出,“人类行为的变量在环境中”(第 1 页)。斯金纳在结尾处评论道,“认知结构给出了……对人类内部情况的误导性描述”(第 10 页)。

十多年前,1966 年,卡尔·亨普尔宣布他背离了行为主义:

为了描述……行为模式、倾向或能力……我们不仅需要适当的行为主义词汇,还需要心理学术语。(第 110 页)

亨普尔开始相信,将人类行为仅仅理解为非心理、行为主义术语是一个错误。

当代心理学和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与亨普尔共享一种信念,即行为的解释不能忽略生物对其世界的表征。心理学必须使用心理学术语。没有认知的行为是盲目的。没有内部认知过程的心理理论化在解释上是有缺陷的。当然,这并不是事先排除行为主义将恢复其显著性的可能性。如何构想认知过程(甚至如何定位它)仍然是一个激烈争论的话题(参见 Melser 2004;另见 Levy 2007,第 29-64 页)。但是,如果行为主义要恢复其显著性,这种恢复可能需要对其教义进行重新制定,以适应神经科学以及新的治疗取向(如神经经济学)的发展。

斯金纳对行为主义的观点或特殊贡献将行为科学与生物体/环境互动的语言结合在一起。但是,我们人类不仅仅在这个或那个环境中奔跑、交配、行走和进食。我们思考、分类、分析、想象和理论化。除了我们的外部行为之外,我们还有非常复杂的内心生活,在其中我们在头脑中积极地活动,常常像柱子一样固执,像石头一样静止。如果有人愿意,可以称我们的内心生活为“行为”,但这种语言规定并不意味着内部事件的概率或发生受到与外显行为或身体运动相同的环境条件的塑造。这并不意味着理解一个句子或为这本百科全书撰写一篇条目与学习如何追求食物来源时如何移动身体的一般模式的辨别性反应相同。心智的内部表征世界如何映射到行为主义的国度仍然是这个“主义”尚未完全绘制的领域。

Bibliography

  • Ainslie, G., 2001. Breakdown of W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rnold, N. S., 1990. Marx’s Radical Critique of Capitalist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ates, E., Ellman, J., Johnson, M., Karmiloff-Smith, A., Parisi, D., and Plunkett, K., 1998. “Innateness and Emergentism”, in Bechtel and Graham (eds.) 1998.

  • Bechtel, W., 1985. “Contemporary Connectionism: Are the New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Models Cognitive or Associationist?”, Behaviorism, 13: 53–61. (See Skinner 1977.)

  • Bechtel, W., and Abrahamsen, A., 1991. Connectionism and the Mind, Oxford: Blackwell.

  • Bechtel, W., and G. Graham (eds.), 1998, A Companion to Cognitive Science, Oxford: Blackwell.

  • Bechtel, W., Abrahamsen, A., and Graham, G., 1998. “The Life of Cognitive Science”, in W. Bechtel and G. Graham (eds.) 1998.

  • Black, M., 1973. “Some Aversive Responses to a Would-be Reinforcer”, in H. Wheeler (ed.), Beyond the Punitive Society,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pp. 125–34.

  • Brewer, W. F., 1974. “There is No Convincing Evidence for Operant or Classical Conditioning in Adult Humans”, In W. Weiner and D. Palermo (eds.), Cognition and Symbolic Processes, Hillsdale, N. J.: Earlbaum.

  • Carnap, R., 1932/33. “Psychology in Physical Language,” Erkenntnis, 3: 107–42.

  • Chisholm, R. M., 1957. Perceiving, Ithaca: Cornell.

  • Chomsky, N., 1959. “Review of Verbal Behavior,” Language, 35: 26–58.

  • –––, 1971. “The Case Against B. F. Skinner,”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30: 18–24.

  • –––, 1975.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 Churchland, P., 1984. Matter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Bradford Books.

  • Cowie, F., 1998. What’s Within: Nativism Reconsidered, Oxford: Oxford.

  • Day, W., 1976. “The Case for Behaviorism,” in M. Marx and F. Goodson (eds.) Theories in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New York: Macmillan, pp. 534–45.

  • Dennett, D., 1978. “Why the Law of Effect Will Not Go Away”, in D. Dennett (ed.) Brainstorms, Cambridge, MA.: MIT Press/Bradford Books, pp. 71–89.

  • –––, 1991.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 2005. Sweet Dreams: Philosophical Obstacles to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Erwin, E., 1978. Behavior Therapy: Scientific, Philosophical, and Moral Found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isher, Tyrus, 2011, “Quine’s Behaviorism and Linguistic Meaning: Why Quine’s Behaviorism Is Not Illicit”, Philosoph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of Israel, 39(1): 51–59.

  • Fodor, J., 1981.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Innateness Controversy”, in J. Fodor (ed.), Representatio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Bradford Books, pp. 257–316.

  • Føllesdal, Dagfinn, 2011, “Developments in Quine’s Behaviorism”,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8(3): 273–282.

  • Gallistel, C. R., 1990. The Organization of Learning,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raham, G., 1984. “Sens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7: 558–559.

  • –––, 1991. “Connectionism in Pavlovian Harness”, in T. Horgan and J. Tienson (eds.), Connection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Dordrecht: Kluwer, pp. 143–66.

  • –––, 1998. Philosophy of Mind: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Graham, G. and Horgan, T., 2000. “Mary, Mary, Quite Contrary”, Philosophical Studies, 99: 59–87.

  • Graham, G, and Valentine, E., 2004. Identifying the Mind: Selected Papers of U. T. Pla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aham, G., Horgan, T., and Tienson, J., 2009. “Phenomenology, Intentionality, and the Unity of Mind”, in A. Beckermann and B. McLaughlin (eds.),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12–37.

  • Hempel, C., 1949. “The Logical Analysis of Psychology”, in H. Feigl and W. Sellars (eds.), Readings in Philosophical Analysi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pp. 373–84.

  • –––, 1966.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 Honig, W. and J. G. Fetterman (eds), 1992. Cognitive Aspects of Stimulus Control, Hillsdale, N. J.: Erlbaum.

  • Horgan, T., Tienson, J. and Graham, G., 2006. “Internal-world Skepticism and the Self-Presentational Nature of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in U. Kriegel and K. Williford (eds.), Self-Representational Approaches to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p. 41–61.

  • Kane, R., 1996. The Significance of Free Will, Oxford: Oxford.

  • Killeen, P., 1987. “Emergent Behaviorism”, in S. Modgil and C. Modgil (eds.), B. F. Skinner: Consensus and Controversy, New York: Falmer, pp. 219–34.

  • –––, 1994.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Reinforcement,”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7: 105–172.

  • Leitenberg, H. (ed.), 1976, Handbook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Behavior Therap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 Levy, N., 2007. Neuro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ovaas, O. I. and Newsom, C. D., 1976. “Behavior Modification with Psychotic Children”, in H. Leitenberg (ed.) 1976, pp. 303–360.

  • O’Donnell, J., 1985. The Origins of Behaviorism: American Psychology, 1870–1920. New York: NYU Press.

  • Mackenzie, B., 1977. Behaviorism and the Limits of Scientific Metho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Mahoney, M. J., 1974. Cognition and Behavior Modification, Cambridge, MA: Ballinger.

  • Maloney, C., 1991. “Connectionism and Conditioning”, In T. Horgan and J. Tienson (eds.), Connection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Dordrecht: Kluwer, pp. 167–95.

  • Manning, Richard N., 2014, “Sellarsian Behaviorism, Davidsonian Interpretivism, and First Person Authority”, Philosoph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of Israel, 42(2): 433–456.

  • Meehl, P. E., 1978. “Theoretical Risks and Tabular Asterisks: Sir Karl, Sir Ronald, and The Slow Progress of Soft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6: 806–34.

  • Meichenbaum, D., 1977.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New York: Plenum.

  • Melser, D., 2004. The Act of Thinking,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Montague, R. and Berns, G., 2002. “Neural Economics and the Biological Substrates of Valuation”, Neuron, 36: 265–284.

  • Nestler, E. J. and Malenka, R. C., 2004. “The Addicted Brain”, Scientific American, 290: 78–85.

  • Place, U. T., 2000. “The Causal Potency of Qualia: Its Nature and Its Source”, Brain and Mind, 1: 183–192; reprinted in Graham and Valentine 2004.

  • Quine, W., 1960.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Rachlin, H., 2000. The Science of Self-Contr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ey, G., 1997.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Mind: A Contentiously Classical Approach, Oxford: Blackwell.

  • Rescorla, R. A., 1990.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sponse-Outcome Relationship in Instrumental Discrimination Lear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16: 262–70.

  • Rimm, D. C. and Masters, J. C., 1974. Behavior Therapy: Techniques and Empirical Finding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Robinson, T. E. and Berridge, K. C., 2003. “Addic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4: 25–53.

  • Roediger, H. and Goff, L., 1998. “Memory”, in Bechtel and Graham (eds.) 1998.

  • Ross, D., Sharp, C., Vuchinich, R., Spurrett, D., 2008. Midbrain Mutiny: The Picoeconomics and Neuroeconomics of Disordered Gambling,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Ryle, G.,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Hutchinson.

  • Schwartz, B. and Lacey, H., 1982. Behaviorism, Science, and Human Nature, New York: Norton.

  • Sellars, W., 1963.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tific Image of Man”, in Science, Perception, and Reality,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pp. 1–40.

  • Skinner, B. F., 1948. Walden Two, New York: Macmillan.

  • –––, 1953.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Macmillan.

  • –––, 1971. 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 New York: Knopf.

  • –––, 1974. About Behaviorism, New York: Vintage.

  • –––, 1977. “Why I am not a Cognitive Psychologist”, Behaviorism, 5: 1–10. (This journal is now known as Behavior and Philosophy.)

  • –––, 1984a. Abstract for “An Operant Analysis of Problem Solving”,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7: 583.

  • –––, 1984b. “Coming to Terms with Private Event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7: 573–581.

  • –––, 1985. “News from Nowhere, 1984”, The Behavior Analyst, 8: 5–14.

  • Smith, L., 1986. Behaviorism and Logical Positivism: A Reassessment of Their Allianc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ahl, J. R. and Leitenberg, H., 1976.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the chronic mental hospital patient”, in Leitenberg (ed.) 1976.

  • Stich, S., 1984. “Is Behaviorism Vacuou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7: 647–649.

  • Tolman, E. C., 1938, “The Determiners of Behavior at a Choice Point,” Psychological Review, 45: 1–41.

  • Tripodi, Paolo, 2011, “Revisiting the Myth of Jones: Sellars and Behaviorism”,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28(1): 85–105.

  • Watson, J., 1913. “Psychology as a Behaviorist Views It,” Psychological Review, 20: 158–77.

  • –––, 1930. Behaviorism, Norton: New York.

  • Wells, A., 2000. Emotional Disorders and Metacognition: Innovative Cognitive Therapy,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 West, R., 2006. Theory of Addiction, Blackwell: Oxford.

  • Wittgenstein, L., 1953/196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ans. G. E. M. Anscomb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Zuriff, G., 1985. Behaviorism: A Conceptual Reconstr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ognitive science | connectionism | functionalism | innateness: and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cognition | qualia | zombies

Copyright © 2023 by George Graham <ggrhm@yahoo.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