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环境哲学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Karen J. Warren)

首次发表于 2014 年 8 月 29 日星期五;实质性修订于 2015 年 4 月 27 日星期一

“女性主义环境哲学”早期主要关注于女性、非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伦理观点(例如,卡罗尔·亚当斯 1990 年;黛博拉·斯莱瑟 1991 年)。随着发展,对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的引用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个涵盖了各种不同、有时不兼容的哲学观点的总称,涉及女性之间的不同种族/族裔、社会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以及非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本文中,“女性主义环境哲学”指的是西方哲学中关于女性、非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联系多样性的立场,简称为“女性-自然联系”。除非特别或单独标识,非人类动物被包括在“自然”概念中。(本文不涉及考虑关于环境的非西方哲学立场。)


关键术语和区分

自然是一个女性主义问题

女性主义问题提供了理解、消除和创造妇女压迫的替代方式。最低限度,自然(在本文中与“环境”互换使用)是一个女性主义问题,因为对自然和环境问题的理解通常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不合理支配或剥削有关。 (“压迫”和“支配”之间的区别在第 3.2 节中讨论。)例如,数据显示,妇女——尤其是贫困的、居住在较不发达国家(LDCs)的农村地区并且是家庭负责人的妇女——遭受由于诸如森林砍伐、水污染和环境毒素等环境问题造成的不成比例的伤害。了解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妇女的生活和地位如何与当代环境问题相关联。(Greta Gaard 和 Lori Gruen 2005)。这些数据使得森林砍伐、水污染和环境毒素成为一个女性主义问题。事实上,一些人声称“自然是一个女性主义问题”可能是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的非正式口号(Warren 2000)。

1.2 西方哲学经典

作为整篇论文中使用的术语,“经典西方哲学”指的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西方哲学传统。它包括了在英语为主要语言的西方世界的大多数学院和大学中最常教授的哲学家的著作。在这一传统中,关于“概念框架”的基本信念、价值观、态度、假设和概念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些定义了“经典”。这些包括以下内容:(a) 致力于理性主义,即理性(或理性)不仅是人类的标志;它是使人类优于非人类动物和自然的原因;(b) 将人类看作是能够进行抽象推理、接受客观原则、理解或计算行为后果的理性存在;(c) 将理想的道德行为者和知识者都看作是公正、超然和无私的;(d) 信仰基本的二元论,如理性与情感、心灵与身体、文化与自然、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对立;(e) 假设人类与非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存在本体论上的分歧;以及(f) 将普遍性作为评估伦理和认识原则真实性的标准(参见 Warren 2009)。

许多西方经典哲学的关键特征都受到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立场的挑战。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在整篇论文中都有所探讨。

1.3 女性主义环境哲学中的三种立场

在女性主义环境哲学中有三种不同的立场。它们是:(1) 其历史起源于非女性主义西方环境哲学的立场;(2) 最初被称为“生态女性主义”(或“生态女性主义”)的立场,但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以来,更准确地被称为“生态女性主义哲学”;以及(3) 提供关于“女性与自然联系”的新颖或独特观点的新兴“独立”立场,这些立场既不属于(1)也不属于(2)。讨论这三种立场构成了第 2 节的主题。

女性主义环境哲学中的第一种立场:一种历史上与非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相关联的立场

尽管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关注环境问题,但西方环境哲学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才形成(例如,Arne Naess 1973; John Passmore 1973)。越来越多令人不安的实证数据浮出水面,涉及人类对非人类动物的虐待(例如,工厂养殖),自然(例如,清理原始森林),以及破坏性的人与自然关系(例如,人类创造的无管理有毒垃圾填埋场,尤其是在有色人群社区)。此外,许多经典假设也受到质疑,比如认为人类和文化优于非人类动物和自然的观点。西方环境哲学,无论是女性主义还是非女性主义,都源于这些应用和理论关切。

2.1 西方环境哲学

西方环境哲学的历史起源于环境伦理学。与经典的西方伦理学不同,西方环境伦理学(包括女性主义和非女性主义)基于这样一种主张:人类对非人类动物和/或自然具有道德责任(或义务),尽管他们在这些责任的基础上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基础是非人类动物和/或自然的内在(或固有)价值,与经典观点相反,后者仅具有工具性(或外在)价值。一些人认为,非人类动物和/或自然具有某些特性(如感知能力、权利或利益),因此他们应当因此在道德上得到独立考虑(或具有道德地位)。尽管对这些人类责任的基础存在分歧,西方环境哲学坚称经典哲学否认的一点——人类对非人类动物和/或自然本身具有道德责任,而不仅仅是在涉及非人类动物和/或自然时对人类负责。作为一种西方环境哲学,女性主义环境哲学支持这样一种主张:经典西方哲学并未产生真正的环境哲学,因为它未能认识到人类对非人类动物和/或自然本身具有道德义务(或责任)。(在本文的其余部分,任何提及哲学、环境哲学或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的内容均指西方哲学。)

2.2 修订后的环境哲学: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动物伦理学

一个“修订过的”环境哲学是使用经典哲学的关键概念和理论,但将其扩展到包括非人类动物在道德共同体中。它通过赋予非人类动物道德地位(或道德立场)来实现这一点。“动物伦理学”是这样一个修订过的立场(参见有关动物道德地位的条目)。

女性主义动物伦理学家反对与两种原始非女性主义动物伦理学版本相反的相同做法(例如,工厂养殖、活体解剖和狩猎),彼得·辛格的功利主义版本(1975 年)和汤姆·里根的基于权利的版本(1982 年)也反对这些做法。辛格反对这些做法,因为它们给有感知能力的生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苦难。里根反对这些做法,因为它们违反了他所称的“生命主体”的生存权利。但女性主义动物伦理学通过对这些做法以及动物保护的性别视角提供了更深入的见解(参见第 3.8 节中讨论的女性主义动物伦理学关怀)。

女性主义动物伦理学以六种方式对传统的非女性主义动物伦理学立场做出了独特贡献:(1)强调西方经典哲学将人类视为理性行为者,与自然分离且优越的观点未能承认人类也是动物的一部分,即使是理性动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2)揭示了针对女性、自然的暴力以及色情之间的相互关联(见 Adams 1990, 2004;Carol Adams 和 Josephine Donovan 1995;Susan Griffin 1981;Pattrice Jones 2011);(3)展示了语言在创造、维持和延续对女性和动物的相互剥削中所起的作用(见第 3.3 节);(4)展示了经典哲学中的基本二元对立——如文化与自然、心灵与身体——在历史上并非性别中立;它们将男性/男人与优越的文化和心灵联系起来,将女性/女人和动物与较低劣的自然和身体联系起来(Gruen 和 Kari Weil 2011);(5)将对女性和动物的剥削定位于相互强化的不公正统治系统和实践中,特别是性别主义和物种主义(或者基于其属于(据称)较低劣的非人类物种而进行的偏见性歧视)(Gaard 2011);(6)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传统动物伦理学中缺乏性别视角是否使得对非人类动物虐待的立场不完整或不足够(见 Adams 1994;Adams 和 Donovan 1995;Gaard 1993;Gruen 1996;Slicer 1991)。

2.3 扩展的环境哲学:女性主义哲学视角对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

一个“扩展”的环境哲学是这样做两件事情的:它保留了修订后的环境哲学的一些关键特征(例如,后果论和基于权利的理论),同时还引入了真正新颖的特征——这些特征以前还不是道德理论的一部分。本文仅考虑一个“扩展”的环境哲学,即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发表在他 1949 年的书《桑德县年鉴》中的一篇文章《土地伦理》中。许多环境哲学家认为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是第一个真正的环境伦理(不仅仅是“动物伦理”)。这里讨论它是因为许多女性主义环境哲学家支持那些借鉴利奥波德土地伦理的立场(例如,克里斯·库莫 1998 年;迪恩·柯廷 1999 年;沃伦 2000 年)。

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提出了四个关键观点(如利奥波德所述):(1)道德共同体应包括土壤、水域、植物和动物,或者利奥波德所称的“土地”(Leopold 1949 [1977]:204);(2)人类智慧的角色应从征服者转变为土地社区的普通成员(204);(3)我们只能在与我们能看到、感受到、理解、热爱、尊重、钦佩或者对其有信仰的事物相关时才能做出道德判断(214、223、225);以及(4)“一件事情是正确的,当它有助于保持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美丽;当它有助于其他方面时,它是错误的”(224-225),有些人认为这是利奥波德的最终道德准则。

许多环境哲学家将第(4)项主张视为利奥波德土地伦理学的道德准则;它声称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取决于这些行为的后果——这是一种熟悉的后果主义伦理原则。然而,对于利奥波德来说,相关的后果是“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美丽”。由于这些后果是伦理学的新内容,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将伦理学扩展到新的领域——甚至超越了修订后的环境哲学。对于其他三项主张(1)-(3)也是如此:它们引入了超越经典哲学或修订后的环境伦理学(如动物伦理学)所做的道德概念。正是这种“超越”的特征使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成为一种扩展的伦理学。

许多女性主义环境哲学家采纳了 Leopold 土地伦理学的关键要素。例如,许多人捍卫自我作为一种关系性、生态存在的概念,作为更大生物(生活、有机、生态)社区的成员。许多人认同“道德情感”,如同情和关怀,对于任何伦理学,包括任何环境伦理学都是重要的(例如,参见 Cuomo 2005; Vrinda Dalmiya 2002; Mathews 1994b; Plumwood 1993; Warren 2000)。此外,许多女性主义环境哲学家承认,在“土地伦理”的开篇中可以找到一种有性别特征的环境伦理的雏形,Leopold 在那里写道,“女孩们 [奥德修斯的奴隶女孩们] 是财产。财产的处理当时,如今,都是出于权宜之计,而非对与错”(Leopold 1949 [1977]: 201)。最后,一些女性主义环境哲学家支持 Leopold 对文化多样性和生态(或“生物”)多样性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考虑为什么以及如何理解这些相互联系对女性主义环境哲学是重要的。

Leopold 声称,对历史的生态学解释表明,“世界各种文化的丰富多样反映了孕育它们的荒野中的多样性”(1949 [1977]:188)。例如,Leopold 写道,文化多样性“常常基于野生动植物。因此,平原印第安人不仅吃水牛,而且水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建筑、服饰、语言、艺术和宗教”(1949 [1977]:177)。文化多样性反映了生态多样性。假设保护世界各种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一件好事,那么理解这一点与保护生态(或“生物”)多样性之间的联系也是一件好事。反之亦然:生态多样性反映了文化多样性。例如,许多西方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项目取代了生态多样性(多物种)的土著森林——由妇女管理,对维持生计(而非以货币为基础)经济至关重要的森林,用单一树种的桉树和柚木人工林取而代之,这些人工林由男性管理,树木主要是出口的经济作物。许多女性主义环境哲学家反对这些发展项目;失去的生态多样性(由土著森林提供)直接而且不成比例地伤害了妇女、生计经济和妇女所属的文化社区。这些例子说明了 Leopold 对文化多样性和生态(生物)多样性之间相互依存的敏锐认识如何构成女性主义环境视角对妇女与自然联系的基础(另见第 3.5 节和第 3.6 节)。

2.4 激进环境哲学:女性主义对深度生态学的哲学视角

一种“激进”的环境哲学在环境问题背景下挑战了经典哲学的基本假设和主张。这些挑战在词源上是“激进”的,因为它们“深入到”环境问题的根源——通常是概念根源,并且在历史意义上,它们以前从未成为道德理论的一部分。(这种描述允许一度被视为“激进”的东西现在可能不再是激进的。)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激进立场之一是“深层生态学”。

挪威哲学家阿尔内·奈斯(Arne Naess)创造了术语“深层生态学”来指代环境危机的(深层)概念根源(Naess 1973)。奈斯将深层生态学与“浅层生态学”进行了对比。例如,两者都关注解决诸如空气和水污染、自然资源利用、人类过度消费和人口过剩等“应用”环境问题。但是,根据奈斯的观点,只有深层生态学能够从经典哲学的错误或有问题的基本假设、概念、信念和价值观方面理解这些问题。

在历史上,女性主义哲学的出现与深层生态学密切相关。然而,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这种联系受到质疑;所谓的“深层生态学-女性主义辩论”成为环境哲学讨论的焦点(见 Jim Cheney 1987; Cuomo 1994; Kheel 1990; Plumwood 1993; Salleh 1984; Warren 1999)。

生态女性主义-深层生态学辩论聚焦于两个对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具有特殊意义的特征。第一个是深层生态学对西方经典哲学的批评,因为其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中心)思考人类与自然关系。第二个是深层生态学基本“自我实现原则”所描述的自我的概念。这两个特征都受到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先驱之一瓦尔·普拉姆伍德(Plumwood 1993)的批评。由于其提供了对生态女性主义哲学一些基本主张的洞察,这里对她的批评进行了总结(第 3 节)。

根据深层生态学,经典西方哲学不可接受的人类中心主义根植于几种问题性价值二元论,包括“文化与自然”二元论。普拉姆伍德认为,深层生态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未能看到,经典哲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历史上实际上是男性中心主义思维。她声称,未能看到这一点导致深层生态学家做出两个错误的假设——一个是可以将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区分开来,作为不同的思维方式,另一个是可以批判“文化与自然”二元论,而不提供一个性别分析,说明这一二元论在历史上如何“合理化”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对“文化与自然”二元论的批评在第 3 节中讨论。)

深层生态学的第二个问题特征涉及自我实现原则,该原则声称人类自我(小写的“s”)仅在与宇宙融为一体时才被实现,即一个自我(大写的“S”)。普拉姆伍德认为,这个原则是错误的,因为它保持了“不连续论”——即人类(或文化领域)与自然之间存在明显的本体论分歧的论点。文化和自然是“不连续的”,因为人类与自然是分离的,并且在本质上不同。对于普拉姆伍德来说,不连续论是错误的,任何假设它的环境哲学在概念上都是有缺陷的。普拉姆伍德认为,由于深层生态学假设了而不是否认(正如深层生态学家所声称的那样)不连续论,深层生态学是一个在概念上有缺陷的环境哲学。

深层生态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假设一个它试图否定的论点?普拉姆伍德的答案是,深层生态通过对自我的三种错误概念的承诺来保持不连续性论点的完整性。她称它们为“不可区分的自我”、“扩展的自我”和“超越的自我”(Plumwood 1993)。

“不可区分的自我”拒绝任何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界限;人类只是更大生物网络中的一根线。这种自我观假定了普拉姆伍德所称的“同一论:”人类自我是一个生态自我。同一论的问题在于,它错误地通过消除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所有分歧来解决不连续性问题。正因为如此,普拉姆伍德拒绝同一论和不可区分的自我的概念。如果自我实现的原则是关于不可区分的自我,那么这个原则是错误的。相反,普拉姆伍德捍卫一种使人类既与自然连续又与之不同的自我观,既是个体自我(与自然不同)又是生态自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扩展自我”区分了特定的、个体的人类自我和一个更广阔的“宇宙”自我。普拉姆伍德声称,无论“宇宙自我”指的是什么(不清楚),扩展自我否定了个体作为个体的重要性——作为具有自己特定依恋并处于各种依赖关系(如父母和子女、照料者和被照料者)的独特人类。普拉姆伍德认为,鉴于世界上大多数妇女缺乏许多男性拥有的人权、公民自由和教育机会(作为个体自我),现在放弃将人类自我视为个体(一个自我),转而支持某种模糊的、不明确的、扩展的“宇宙”自我还为时过早。如果自我实现原则是关于扩展自我,那么这个原则是错误的。

“超越自我”指的是克服其特殊性成为更加自我意识、转化的自我的个体自我。普拉姆伍德声称,超越自我预设了一个“胜利论”——超越自我战胜了个体自我对自身和彼此高度特殊的依恋、情感、欲望和需求。超越自我错误地拒绝了普拉姆伍德所捍卫的自我观:人类自我是情感上相互依存的、生态的、关系性的存在,其实现需要拒绝理性主义(将人类与理性或理性主义等同起来)和心灵-身体二元论。普拉姆伍德对自我的构想并非是对特殊性和个性的拒绝;而是承认个体自我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性存在,而不是战胜这种相互依存和关系的超越自我。如果自我实现原则是关于超越自我,那么这个原则是错误的。

第二种立场在女性主义环境哲学中:生态女性主义哲学

我们已经在动物伦理学(第 2.2 节)中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哲学,还有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第 2.3 节)和深层生态学(第 2.4 节)。本节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环境哲学的性质。

3.1 Ecofeminist Philosophy 的特征

法国女性主义者 Françoise d'Eaubonne 于 1974 年创造了“生态女性主义”一词,以引起人们对女性潜力引发生态革命的关注。最初,“生态女性主义”泛指各种“女性-自然”联系,通常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如历史学、文学批评、政治学、社会学和神学)。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生态女性主义直到 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至中期才作为一个明显的哲学立场出现。

对于本文的目的,对“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的一般、共同特征的描述是:(1) 探讨女性和自然不合理支配之间的联系的本质;(2) 批判男性偏见的西方经典哲学观点(假设、概念、主张、区分、立场、理论)关于女性和自然;以及(3) 创造替代方案和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些男性偏见的观点。

女性主义哲学家在这里提到了一个术语问题。许多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区分了对女性的压迫和(不合理的)对自然的统治。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只有那些具有理性、认知能力或感知能力等特征的生物才能被压迫。在西方背景下,非人类自然实体如岩石、植物、河流或(泛指的)自然被认为没有这些特征。因此,与女性不同,它们不能被压迫(尽管它们可能被不公正地统治)。那么非人类动物呢?许多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将动物,尤其是驯化动物,列为那些有能力被压迫的生物之一,但否认自然具有这种能力。他们谈论动物的压迫(但不是自然的)。在本文中,“压迫”一词不会应用于自然;它对动物的适用性将被留作一个开放性问题。因此,例如,关于女性与自然联系的生态女性主义哲学观点将不会提到“对自然的压迫”,“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或“女性和自然相互加强的压迫”。然而,它们将提到对女性、非人类动物和自然的不合理统治。

3.2 压迫性概念框架

一个概念框架是一组基本信念、价值观、态度和假设,塑造并反映了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的世界(Warren 2000, 2005)。一些概念框架是压迫性的。一个压迫性的概念框架是指那种用于解释、维持和“证明”不公正的统治和服从关系和实践的框架。当一个压迫性的概念框架是父权制的时候,它的功能是通过男性来证明对女性的服从。

性别主义、种族主义、阶级主义、异性恋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是沃伦所称的不合理的“支配主义”(1990 年,2000 年)的例子。沃伦认为这些支配主义在压迫性概念框架的五个特征中有共同的概念根源。第一个特征是价值层次化的上下思维,将“上”赋予更大的价值,而将“下”赋予较低的价值。在经典哲学中,价值层次化的思维(通常)将男性置于上位,女性置于下位,将文化置于上位,将自然置于下位。通过赋予更高价值的东西更大的价值,现实的上下组织有助于合法化不平等,“事实上,在上下的隐喻之前,人们只会说存在多样性”(伊丽莎白·道森·格雷 1981 年:20)

第二个特征是对立的(而不是互补的)和相互排斥的(而不是包容的)价值二元论,它们在一个不同的方面赋予更大的价值(地位,声望),而在另一个方面则不是。在经典的西方哲学中,男性与女性以及文化与自然的二元论历来如此;它们赋予与男性或文化相关的事物比与女性或自然相关的事物更大的价值。根据这些价值二元论,成为男性或文化认同者要比成为女性或自然认同者更好。

压迫性概念框架的第三和第四特征是,它们以一种系统性地使得上层人士(无论上层人士是否选择行使这种权力和特权)受益的方式来构想权力和特权。在一个阶级社会中,富人拥有动员资源实现自我决定目标的权力和特权。有时,这种权力和特权使得富人没有注意到社会经济地位对机会平等构成重大挑战的方式。例如,穷人可能被视为低人一等,因此不配享有与富人相同的机会或权利,通常是因为他们的贫困是“他们自己的错”。压迫性概念框架的第三和第四特征是,它们以一种系统性地使得上层人士(无论上层人士是否选择行使这种权力和特权)受益的方式来构想权力和特权。在一个阶级社会中,富人拥有动员资源实现自我决定目标的权力和特权。有时,这种权力和特权使得富人没有注意到社会经济地位对机会平等构成重大挑战的方式。例如,穷人可能被视为低人一等,因此不配享有与富人相同的机会或权利,通常是因为他们的贫困是“他们自己的错”。

压迫性概念框架的第五个且在哲学上最重要的特征是“统治逻辑”。这是一种道德前提,即优越性证明了服从。统治逻辑为维持低下者的地位提供了(所谓的)道德理由。通常,这种理由表现为高层具有某种特征(例如,理性),而低层缺乏这种特征,因此高层对低层的统治是合理的。

请注意,一个压迫性概念框架的前四个特征可能存在,但并不一定导致压迫或不合理的支配情况。例如,负责任的父母可能会行使合法的权力和特权来管理他们的孩子(比如决定何时让孩子上床睡觉或者有开车的特权),但并不因此而涉及任何形式的压迫性父母-子女关系。只有当支配逻辑存在时,父母-子女关系才会具有压迫性;这正是为将孩子视为次等和合理支配的(所谓)理由。

沃伦认为,一个压迫性概念框架的五个特征突显了一些不合理的对女性、非人类动物和自然的统治的共同概念根源。许多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探讨了这些共同概念根源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作,以保持不合理的压迫和统治制度和实践的完整性。

3.3 语言学视角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一个人使用的语言反映了他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即他的概念框架。根据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的观点,语言在形成有关女性、动物和自然的问题概念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些概念强化了压迫性概念框架的五个特征,并有助于“正当化”对女性、动物和自然的统治。考虑一些语言如何实现这一点的例子。

英语语言在文化背景中将女性动物化和自然化,其中女性和非人类动物已被视为低于男性和男性认同文化。女性被贬称为狗、猫、猫咪、小猫、猫咪、宠物、兔子、傻兔子、母牛、母猪、狐狸、小鸡、母狗、海狸、老蝙蝠、老母鸡、老乌鸦、蜂后、猎豹、狐狸、蛇、鸟脑、野兔脑、大象和鲸鱼。女性咯咯叫,参加母鸡派对,指使她们的丈夫,变成老妇人(老母鸡不再具有性吸引力或生育能力),以及社交蝴蝶。在将女性动物化的性别主义(或父权主义)文化中,将动物视为低于“人类”的行为,强化并试图合法化女性据称低于男性的地位(参见 Adams 1990; Joan Dunayer 1995; Warren 2000)。同样,英语语言在将女性和自然视为低于男性和男性认同文化的文化背景中使自然女性化。自然之母(而非自然之父)被强奸、征服、控制、征服、开采;她(而非他)的秘密被揭示,她的子宫(男性没有)被用于服务于科学家(而非科学家女性,或简单地说科学家)。处女地被砍伐、砍伐。肥沃(而非强劲)的土壤被耕种,而休耕的土地是无用的或贫瘠的,就像一个无法怀孕的女人。

在这些例子中,对自然和动物的剥削是通过女性化(而不是男性化)它们来进行辩护;对女性的剥削是通过动物化(而不是人性化)和自然化(而不是“文化化”)女性来进行辩护。正如卡罗尔·亚当斯(Carol Adams)在 1990 年所主张的,将自然女性化和将女性自然化的语言描述、反映和延续了不合理的父权统治,因为它未能看到女性、非人类动物和自然的统治在文化上(而不仅仅是隐喻上)是类似的并且被认可的。

这些例子的要点并不是声称只有女性才会因使用动物或自然语言而受到贬低。这是错误的。在英语中,动物术语也被用来贬低男性。例如,男性被称为狼、鲨鱼、臭鼬、蛇、蟾蜍、蠢蛋、老秃鹰和山羊。也不是要声称所有动物或自然语言的使用都是贬义的。这也是错误的。在西方文化中,通常称赞某人像蜜蜂一样忙碌,眼睛像鹰一样锐利,心如狮子一样勇敢是一种赞美。相反,关键是,在父权社会背景下,用来描述女性的大多数动物和自然术语,以及用来描述动物和自然的大多数女性术语,与用来描述男性的动物和自然术语有所不同。在父权社会背景下,它们的作用是贬低女性、动物和自然,从而加强对这三者的不合理支配。

3.4 历史视角

对女性和自然不合理支配原因的历史观点存在冲突和不确定性。最早和最广泛引用的之一是生态女权主义历史学家卡罗琳·默钦特(Merchant 1980)的观点。默钦特认为,文化与自然的分离(或文化/自然二元论)是科学革命的产物。她描述了两种相互冲突的自然形象:一个是古老的希腊自然形象,将自然描绘为有机、仁慈、滋养的女性,另一个是较新的“现代”(1500-1800 年代)自然形象,将自然描绘为惰性、死寂和机械化。默钦特认为,从有机模型向机械模型的历史转变有助于将地球的开发合理化,因为将地球视为惰性物质。例如,古代禁止采矿,因为人们认为这是“挖掘地球的子宫”;早期希腊将自然比作活生生的“滋养女性”的隐喻支持了采矿是错误的观点。根据默钦特的观点,将自然看作惰性物质消除了在将自然看作有机、滋养女性时对采矿的道德障碍。对许多生态女权主义哲学家来说,默钦特的历史观点为他们分析女性和自然不合理支配的深层概念根源提供了参考。

3.5 社会经济学视角

根据马克思主义启发的“唯物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经济条件对女性和自然的相互支配至关重要(见 Rosemary Hennessy 和 Chrys Ingraham 1997; Maria Mies 和 Vandana Shiva 1993; Ariel Salleh 1997)。梅洛尔(Mellor)认为,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在文化和自然之间进行调解,但二者并不平等。她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的概念来反对“资本主义父权制”,其中包括原材料、土地和能源资源,以及生产力,包括工厂、机械、技术和工人的积累技能。梅洛尔认为,主要由男性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体系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男性偏向分配和分配,这在经济上系统性地对女性造成不利,并剥削自然(Mellor 1997, 2000, 2005)。

社会经济条件对范达娜·希瓦(Vandana Shiva)对西方发展的描述也是至关重要的,她将其称为“系统性的欠发达”或“恶性发展”(1988 年)。希瓦认为,这种恶性发展始于欧洲殖民对亚洲和非洲的全面侵略;这导致了以欧洲为模板的现金经济体系的建立。殖民者用向日葵、桉树和柚木等单一作物替代了当地的粮食作物和森林,这些现金作物主要用于出口。此外,殖民者引入了性别分工,男性从事与殖民者的现金经济关系,而女性负责所有与(非货币化的)生计经济相关的家务劳动。通过摧毁生计经济,恶性发展项目创造了物质贫困,而在此之前是不存在的。据希瓦称,这实际上导致了“贫困的女性化”,妇女的降级和自然的恶化。

3.6 认识论视角

生态女性主义认识论延伸了女性主义认识论对性别如何影响知识观念、认知者以及研究和证明方法的关注(参见女性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哲学条目)。它通过展示这些关注如何涉及女性与自然的联系来实现这一点。

考虑到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经常讨论的一个例子。 1974 年,印度北部雷尼的 27 名妇女采取了简单而有效的行动,阻止了对土著森林的砍伐。 如果伐木工人试图砍树,她们威胁要拥抱树木。 这些妇女的抗议活动被称为“奇普科运动”(印地语中的“奇普科”意为“拥抱”或“拥抱”),拯救了 12,000 平方公里的敏感集水区。 奇普科运动还使当地人的两个主要抱怨得到了关注:承包商的商业砍伐破坏了各种树种,用人工林取代了有价值的多树种土著森林,种植了柚木和桉树的单一栽培。 这种商业砍伐还通过以下方式不成比例地伤害了妇女:增加了妇女收集柴火的时间;减少了妇女维持家庭经济的能力,这些经济依赖于树木提供食物、燃料、饲料和家庭用品;减少了妇女在当地市场销售收入产生木制品的机会(Louise Fortmann 和 Diane Rocheleau 1985 年;Fortmann 和 John Bruce 1991 年)。

Chipko 运动表明,通常是农村妇女(如 Chipko 妇女),而不是“外部”接受西方训练的林业专家,是如何利用土著森林进行多种用途(例如食物、燃料、牲畜饲料、染料、草药、药材、建筑材料和家庭器具)的专家(“知识者”)。同样,在塞拉利昂,女性主义林业学家的研究显示,当地男性平均只能说出当地树种的八种不同用途,而当地女性可以说出同一树种的三十二种用途。认识论主张是,塞拉利昂的妇女拥有关于森林利用和生产的“土著技术知识”(ITK),这种知识基于她们在森林利用和管理方面的日常、生活、性别化经验(Sally Fairfax 和 Fortmann 1990: 267)。她们的知识源自作为女性的具体、日常的经验。Chipko 运动表明,通常是农村妇女(如 Chipko 妇女),而不是“外部”接受西方训练的林业专家,是如何利用土著森林进行多种用途(例如食物、燃料、牲畜饲料、染料、草药、药材、建筑材料和家庭器具)的专家(“知识者”)。同样,在塞拉利昂,女性主义林业学家的研究显示,当地男性平均只能说出当地树种的八种不同用途,而当地女性可以说出同一树种的三十二种用途。认识论主张是,塞拉利昂的妇女拥有关于森林利用和生产的“土著技术知识”(ITK),这种知识基于她们在森林利用和管理方面的日常、生活、性别化经验(Sally Fairfax 和 Fortmann 1990: 267)。她们的知识源自作为女性的具体、日常的经验。

生态女性主义认识论还表明,性别化的环境视角对于理解关于女性和自然的认识论方法和理由形式至关重要。考虑正统的西方林业。它往往假定,那些超出商业纤维生产范围的活动比那些属于该范围内的活动不重要。然而,后者恰恰是非洲和印度许多地区的农村妇女每天参与的活动。未能理解这些活动的重要性往往使女性“隐形”。这种隐形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正统的西方林业工作者生态女性主义认识论还表明,性别化的环境视角对于理解关于女性和自然的认识论方法和理由形式至关重要。考虑正统的西方林业。它往往假定,那些超出商业纤维生产范围的活动比那些属于该范围内的活动不重要。然而,后者恰恰是非洲和印度许多地区的农村妇女每天参与的活动。未能理解这些活动的重要性往往使女性“隐形”。这种隐形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正统的西方林业工作者

直接看不到被用作树篱或活篱柱的树木;提供编织、染料、药物或装饰材料的树木;为蜂桶提供场所的树木;提供饲料的树木;具有宗教意义的树木;提供阴凉的树木;或提供人类食物的树木。

由于许多林业工作者实际上没有看到树木用途的巨大多样性,他们经常没有意识到有用的物种数量之多……男性和女性可能对同一棵树有非常不同的用途,或者可能为不同目的使用不同的树木。 (Fairfax and Fortmann 1990: 268–9)

西方林业工作者在字面上看不到这些活动时,也看不到女性为不同目的使用不同树木的不同方法。他们看不到基于当地妇女所做和所知的性别化环境知识。

这些例子和数据挑战了知识的经典概念,认为知识客观,认为认知者中立、超然和性别中性。它们还挑战了传统的研究方法论,鼓励研究者将自己和他们的研究项目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中。它们还说明了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依存的:理论必须“符合事实”,而“事实”(例如经验数据)必须指导理论。

3.7 政治观点

女性主义政治哲学批判传统对政治世界的理解方式,包括公共领域的性质、自由、民主、政治言论、团结和参与,未能充分解决女性主义关注的问题(见女性主义政治哲学条目)。环境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倾向于将这些批评扩展到包括生态学视角在内的政治概念化、政治分析和民主性质。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女性在各种社会运动中的活动——环境、和平、动物解放和环境正义运动——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形式的行动,即生态女权主义政治行动。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这种政治行动催生了多样化的生态女权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激进主义、文化/精神主义和社会生态女权主义。之所以提到这些不同的生态女权主义,是因为每一种都植根于不同的生态女权主义政治视角——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土著和精神政治、无政府主义和社会生态学。每种政治视角对于生态女权主义行动、绿色政治和生态女权主义政治哲学的本质提供了不同的答案。

阿里尔·萨莱(Ariel Salleh)例如,声称女性主义政治分析的基本前提是生态危机

欧洲中心主义资本主义父权文化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在对自然的统治和对女性“作为自然”的统治之上。或者,换个角度看,这是建立在对女性的统治和对自然“作为女性”的文化的必然结果。 (Salleh 1997: 12–13)

Catriona Sandilands 的生态女性主义政治视角始于

生态女性主义包含一个固有的民主愿景的前提……[需要] 被置于当代民主理论的背景中。(Sandilands 1999: xvii)

Sandilands 认为,传统对民主、公共领域、政治言论和联盟构建的理解未能充分解决对生态民主政治的需求——一种“生态民主”。对 Salleh 和 Sandilands 来说,生态女权主义政治分析不是“通常的政治”;它是一种性别化、生态意识的视角,利用其对妇女、动物和自然不合理支配的理解来重新构想公共领域、民主、公民身份和言论自由。

迪恩·柯廷(1999)认为,环境危机是公民身份和传统民主的危机。与西方自由主义创造的文化特定制度所指的“民主”不同,一个受女性主义启发的“生态民主”指的是一种民主愿景,认识到我们都生活在文化和生态社区中——与人和地方、文化和自然之间有熟悉、持久、社会多样的关系。当生态社区致力于以适合生态公民身份的方式调和文化与自然,从而培养促进所有人类和地球健康的公民美德时,这些生态社区就是民主的(另见凯瑟琳·佩塔斯 1997;谢丽琳·麦格雷戈 2004)。

在大陆哲学和现象学中正在发展一种非常不同的生态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它提出了将自然视为具有代理性、主体性、“声音”和与人类一起作为政治对话的共同对话者的能力的观点。尽管这种生态女性主义政治理论的方法值得被承认,但这里不再进一步讨论(参见 Patricia Glazebrook 2001, 2008; Chaone Mallory 2008; Sandilands 1999, 2002)。

3.8 伦理观点

“生态女性主义哲学伦理学”(以下简称“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是生态女性主义哲学中受到最多学术关注的子领域。(它已经在与动物伦理学、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相关的讨论中被讨论过。)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是一种女性主义伦理学。因此,它包括对伦理学中男性偏见的批判,无论它发生在何处,并且发展不带有男性偏见的伦理学。作为一种女性主义伦理,它还涉及价值观的表达(例如,关怀、共情和友谊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主流西方伦理学中经常被忽视或低估。使其对传统伦理理论的批评“生态女性主义”的原因是它们关注女性与自然的联系。

没有一个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定义。然而,有一些主题贯穿于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这些主题通常涉及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性质,而不是任何特定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

一个主题是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对历史悠久的、相互排斥的价值二元论的批判和消除,特别是文化与自然的二元论。正如普拉姆伍德(第 2.4 节)所主张的,对文化-自然二元论的拒绝对生态女性主义对自我的概念产生了影响:人类既是与自然不同的个体自我,又是与自然连续的生态自我(另见马修斯 1994b;库莫 2005)。

一个相关的第二主题是生态女性主义的本体论认为自我是

基本上是关系性的,因此深深地涉及社会、历史和生态,同时不失对个体经验、意图和意志的伟大伦理和政治意义的关注。 (Cuomo 2005: 203)

根据克里斯·库默(Chris Cuomo)的观点,如果一个人从关系自我的相互依存出发,那么“就为讨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社区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不会复制关于人类的不准确观念”(2005: 203)。不准确的观点包括仅基于将人类身份定位为个体利益、自治和与自然分离的观点。例如,照顾自己将涉及更多保护个体权利和自由的事项;它还将涉及保护我们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人(包括自然)的生态福祉。对于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家来说,关系本身,而不仅仅是这些关系中的关系者的道德地位,具有道德价值并受到道德批判。这意味着人类如何与他人(包括自然)建立关系在道德上是重要的。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第三个主题是(或至少旨在)既包容又具有情境性:它将伦理话语和实践视为源自处于不同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的各种“叙事”或“声音”(尤其是女性的声音)。这与将伦理理论和话语视为对情境的强加,作为从某些预先确定的抽象规则或原则派生出来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情境包容性涉及伦理学的转变,从对绝对伦理规则、原则、权利和责任的单一关注,转向对伦理学、伦理决策和伦理行为中各种价值观、规则和原则的多元关注。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第四个主题是,它并不试图提供一个“客观”的道德观点,因为它假定,在当代文化中,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观点。因此,它并不声称在性别中性的意义上是“无偏见”的。但它确实假定,它所具有的性别偏见比那些不承认或不包括在其伦理理论中关于女性-自然连接各种形式的其他环境伦理学的偏见更好。

这些主题提供了对女性主义环境伦理学的一般描述。现在考虑一下女性主义环境伦理学中尚未涉及的三种立场:关注关怀的伦理学、环境美德伦理学和环境正义伦理学。在这些立场中,女性主义环境伦理学中最广泛被辩护的是关注关怀的伦理学(参见,例如,Adams 和 Donovan 2008;Gruen 2011;Kheel 2007;Warren 2000)。

生态女性主义关注伦理学回溯到卡罗尔·吉利根(1982)的工作;它经常围绕着“正义与关怀辩论”展开(参见女性主义伦理学条目中关于关怀导向方法的部分)。该辩论涉及两种不同的观点:经典伦理学的“正义观”强调个体权利和责任,并呼吁通过理性得出的可普遍适用的规则(或原则),用于对人类行为进行道德评估;而“关怀观”则强调诸如关怀和同理心等价值,这些价值既不能简化为个体权利或责任,也不能通过对超越历史的规则或原则的呼吁来确定。生态女性主义关注伦理学回溯到卡罗尔·吉利根(1982)的工作;它经常围绕着“正义与关怀辩论”展开(参见女性主义伦理学条目中关于关怀导向方法的部分)。该辩论涉及两种不同的观点:经典伦理学的“正义观”强调个体权利和责任,并呼吁通过理性得出的可普遍适用的规则(或原则),用于对人类行为进行道德评估;而“关怀观”则强调诸如关怀和同理心等价值,这些价值既不能简化为个体权利或责任,也不能通过对超越历史的规则或原则的呼吁来确定。

随着生态女性主义关注关怀伦理学的成熟,它包括了对关怀和同理心作为“道德情感”的辩护,这些情感对伦理学、道德决策和道德行为是必要的。它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和神经外科医生们关于“情商”的新兴研究——一种与理性或“理性智力”不同但相关的智力形式(例如,丹尼尔·戈尔曼 1995 年)。根据这项研究,“智力(理性思维)在没有情商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有效运作”(戈尔曼 1995 年:28)。我们在生活中所做和应该做的事情由两者共同决定。这项研究提供了科学证据,表明那些无法产生同理心或关怀的人(例如,因为大脑中关怀和同理心所在的杏仁核受损)不仅仅从事不良的伦理推理;他们根本不从事伦理推理。

这项关于情商的研究验证了生态女性主义伦理的关注性质(见沃伦 2000 年)。它在科学基础上确认,关心和共情的能力对于道德推理或实践是必要的;不关心他人(例如,不关心动物的痛苦或对地球的破坏)是一种道德错误。人类是能够并且必须学会关心他人的健康或幸福,包括动物和自然。

第二种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是环境美德伦理学的一种版本。生态女性主义美德伦理学探讨一个道德上好的或有美德的人会做什么,一个有美德的人会展现出哪些性格特征、态度或倾向,以使非人类自然环境有望以健康的方式生存和“茁壮成长”。克里斯·库莫(Chris Cuomo)(1998)捍卫一种基于美德的“茁壮成长伦理”。她认为人类应该以促进和增强个体、物种和社区(包括生态社区)的健康和幸福(或“茁壮成长”)为目的行事。

第三种生态女性主义伦理是以环境正义为重点的伦理。这种伦理呼吁(主要是)社会正义的分配模型,以展示为什么,例如,对妇女和儿童(特别是贫困有色妇女,是家庭单亲家庭,有十八岁以下子女)的环境危害的不成比例分配构成社会和环境不公正。他们关注这些危害是如何由环境问题引起的,比如不洁净的水、危险废物场所的位置和环境毒素(Gaard 和 Gruen 2005;Warren 2000)。

第四部分:女性主义环境哲学中的第三种立场:新的或新兴的立场和观点

女性主义环境哲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正以多种新颖的方式不断扩展。这种扩展展示了一系列广泛的主题和理论视角,超越了本文讨论的范围。这里提及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和突出一些额外的、在某些情况下令人惊讶的方式,展示女性主义环境哲学正在继续扩展和展开。

一些在女性主义环境哲学中出现的理论视角(在本文中未提及)是:

  •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具体唯物主义(Mellor 2005)

  • 生态女性主义现象学(Glazebrook 2008)

  • 生态女性主义实用主义(Mary Jo Deegan 和 Christopher Podeschi 2001)

  • 生态女性主义过程哲学 (Christ 2006)

  • 酷儿生态女性主义 (Gaard 1998; Wendy Lynn Lee 和 Laura Dow 2001; Sandilands 1997; Catriona Mortimer-Sandilands 和 Bruce Erickson 2010)

女性主义环境哲学视角提供的研究主题或领域的多样性包括以下内容:

  • 商业 (Chris Crittenden 2000)

  • 儿童和教育体系(Ruthanne Kurth-Schai 1997)

  • 城市和城市环境 (Catherine Gardner 1999)

  • 克隆和恐同(Victoria Davion 2006)

  • 死亡(Ophelia Selam 2006)

  • 数字环境 (Julia Romberger 2004)

  • 生态学 (Warren 1987, 2000; Warren and Jim Cheney 1991)

  • 环境法学(Mallory 1999)

  • 环境相关消费 (Susan Dobscha 1993)

  • 全球化 (Heather Eaton 2000)

  • 营销(Pierre McDonagh and Andrea Prothero 1997)

  • 修辞学 (Daniel Vakoch 2011)

  • 可持续性和生态充足性 (Salleh 2009)

  • 教学素养 (Donald McAndrew 1996)

  • 轮椅和残疾 (Alison Kafer 2005)

  • 工作与休闲(Karen Fox 1997,Sessions 1997)

学术研究的发展还为许多历史人物提供了独特的女性主义环境哲学视角

  • 阿多诺(D. Bruce Martin 2006)

  •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黑德(Carol Christ 2006)

  •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 (Deegan and Podeschi 2001)

  • 康德(Wendy Wilson 1997)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Wendy Lee-Lampshire 1996, 1997)

  • 马丁·海德格尔(Glazebrook 2001)

  •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Sylvia Bowerbank 2003; Karen Green 1994)

  • 弗洛伊德(Green 1994)

这些新的或不断发展的女性主义环境哲学观点的抽样表明,女性主义环境哲学是一个不断扩展的学术领域,充满了关于女性、动物和自然的新思考可能性。

Bibliography

  • Adams, C., 1990, The Sexual Politics of Meat: A Feminist-Vegetarian Critical Theory, New York: Continuum.

  • –––, 1994, Neither Man Nor Beast: Feminism and the Defense of Animals, New York: Continuum.

  • –––, 1996, “Ecofeminism and the Eating of Animals”, in Ecological Feminist Philosophies, K.J. Warren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14–136.

  • –––, 2004, The Pornography of Meat, New York: Continuum.

  • Adams, C. and J. Donovan (eds.), 1995, Animals and Women: Feminist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 ––– (eds.), 2008, The Feminist Care Tradition in Animal Ethics: A Read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Bowerbank, S., 2003, “The Bastille of Nature: Mary Wollstonecraft and Ecological Feminism”, in Mary Wollstonecraft's Journey to Scandinavia: Essays, A. Ryall and C. Sandbach-Dahlström (eds), Stockholm, Sweden: Almqvist & Wiksell, 165–1.

  • Cheney, J., 1987, “Eco-Feminism and Deep Ecology”, Environmental Ethics, 9(2): 115–145.

  • Christ, C., 2006, “Ecofeminism and Process Philosophy”, Feminist Theology, 14(3): 289–310.

  • Crittenden, C., 2000, “Ecofeminism Meets Business: A Comparison of Ecofeminist, Corporate, and Free Market Ideologi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4(1): 51–63.

  • Cuomo, C., 1994, “Ecofeminism, Deep Ecology, and Human Population”, in Ecological Feminism, K.J. Warren (ed.), New York: Routledge: 88–105.

  • –––, 1998, Feminism and Ecological Communities: An Ethic of Flourishing, London: Routledge.

  • –––, 2005, “Ethics and the EcoFeminist Self”, Zimmerman et al. 2005: 194–207.

  • Curtin, D., 1999, Chinnagounder's Challenge: The Question of Ecological Citizenship,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Dalmiya, V., 2002, “Cows and Others: Toward Constructing Ecofeminist Selves”, Environmental Ethics, 24(2): 149–168.

  • Davion, V., 2006, “Coming Down to Earth on Cloning: An Ecofeminist Analysis of Homophobia in the Current Debate”, Hypatia, 21(4): 58–76.

  • d'Eaubonne, F., 1974, Le Feminisme ou La Mort, Paris: Pierre Horay.

  • Deegan, M. and C. Podeschi, 2001, “The Ecofeminist Pragmatism of 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Environmental Ethics, 23(1): 19–36.

  • Dobscha, S., 1993, “Women and the Environment: Applying Ecofeminism to Environmentally-Related Consumptio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0: 36–40.

  • Dunayer, J., 1995, “Sexist Words, Speciesist Roots”, in Animals and Women: Feminist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C. J. Adams and J. Donovan (ed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1–31.

  • Eaton, H., 2000, “Ecofeminism and Globalization”, Feminist Theology, 8(24): 41–55.

  • Fortmann, L. and J. Bruce, 1991, You've Got to Know Who Controls the Land and Trees People Use: Gender, Tenure and the Environment, Harare: Centre for Applied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Zimbabwe.

  • Fortmann, L. and S. K. Fairfax, 1990, “American Forestry Professionalism in the Third World: Som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Effect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11(4): 259–272.

  • Fortmann, L. and D. Rocheleau.1985 “Women and Agroforestry: Four Myths and Three Case-Studies”, Agroforestry Systems, 9(2): 253–272.

  • Fox, K., 1997, “Leisure: Celebra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Ecofeminist Quilt”, in Warren 1997: 155–175.

  • Gaard, G. (ed.), 1993, Ecofeminism: Women, Animals, Natur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 1998, Ecological Politics: Ecofeminists and the Green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Ecofeminism Revisited: Rejecting Essentialism and Re-Placing Species in a Material Feminist Environmentalism”, Feminist Formations, 23(2): 26–53.

  • Gaard, G. and L. Gruen, 2005, “Ecofeminism: Toward Global Justice and Planetary Health”, in Zimmerman et al. 2005: 155–157.

  • Gardner, C., 1999, “An Ecofeminist Perspective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e Nature of Cities: Ecocriticism and Urban Environments, M. Bennett and D. Teague (eds.), Tucson, AZ: U of Arizona Press, 191–212.

  •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3,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lazebrook, T., 2001, “Heidegger and Ecofeminism”, in Re-Reading the Canon: Feminist Interpretations of Martin Heidegger, N. Holland and P. Huntington (eds.), University Park, P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21–251.

  • –––, 2008, Eco-Logic: Erotics of Nature. An Ecofeminist Phenomenology,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 Gray, E. D., 1981, Green Paradise Lost, Wellesley, MA: Roundtable Press.

  • Green, K., 1994, “Freud, Wollstonecraft and Ecofeminism: A Defense of Liberal Feminism”, Environmental Ethics, 16(2): 117–134.

  • Griffin, S., 1981, Pornography and Science: Culture's Revenge Against Natur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 Gruen, L., 1996, “On the Oppression of Women and Animals”, Environmental Ethics, 18(4): 441–444.

  • ––– (ed.), 2011, Ethics and Animal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 Gruen, L. and K. Weil, 2012, “Animal Others – Editors' Introduction”, Special Issue, Hypatia, 27(3): 477–87.

  • Hennessy, R. and C. Ingraham (eds.), 1997, Materialist Feminism: A Reader in Class, Difference, and Women's Liv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 Jones, Pattrice, 2011, “Fighting Cocks: Ecofeminism versus Sexualized Violence”, in Sister Species: Women, Animals and Social Justice, Lisa Kemmerer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45–56.

  • Kafer, A., 2005, Hiking Boots and Wheelchairs: Ecofeminism, the Body, and Physical Disabilit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Kheel, M., 1990, “Ecofeminism and Deep Ecology: Reflections o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Reweaving the World: The Emergence of Ecofeminism, I. Diamond and G. F. Orenstein (eds.),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128– 137.

  • –––, 2007, Nature Ethics: An Ecofeminist Perspectiv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Kurth-Schai, R., 1997, “Ecofeminism and Children”, in Warren 1997: 193–212.

  • Lee, W. and L. Dow, 2001, “Queering Ecofeminism: Erotophobia, Commodification, Art, and Lesbian Identity”, Ethics & the Environment, 6(2): 1–21.

  • Lee-Lampshire, W., 1996, “Anthropocentrism Without Andropocentrism: A Wittgensteinian Ecofeminist Alternative to Deep Ecology”, 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 1(2): 91–109.

  • –––, 1997, “Women-Animals-Machines: A Grammar for a Wittgensteinian Ecofeminism”, in Warren 1997: 412–424.

  • Leopold, A., 1949 [1977], 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cGregor, S., 2004, “From Care to Citizenship: Calling Ecofeminism Back to Politics”, 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 9(1): 56–84.

  • Mallory, C., 1999, “Toward an Ecofeminist Environmental Jurisprudence: Nature, Law, and Gender”, Masters Thesis,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Studies,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Mallory 1999 available online]

  • –––, 2008, “Ecofeminism and a Politics of Performative Affinity: Direct Action, Subaltern Voices, and the Green Public Sphere”, Ecopolitics Online Journal, 1(2): 2–13.

  • –––, 2010, “What Is Ecofemin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Gender, Nature, and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al Ethics, 32(3): 306–322.

  • Martin, B., 2006, Mimetic Moments: Adorno and Ecofeminism,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Mathews, F., 1994a, “Relating to Nature: Deep Ecology or Ecofeminism?”, Trumpeter, 11(4): 159–66.

  • –––, 1994b, The Ecological Self, London: Routledge.

  • McAndews, D., 1996, “Ecofeminism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cy”, College Composition & Communication, 47(3): 367–82.

  • McDonagh, S. and A. Prothero, 1997, “Leap-Frog Marke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Ecofeminist Thought to the World of Patriarchal Marketing”,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15(7): 361–368.

  • Mellor, M., 1997, Feminism and Ecolog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Feminism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A Materialist Perspective”, 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 5(1), 107–123.

  • –––, 2005, “Ecofeminism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A Materialist Ecofeminist Perspective”, in Zimmerman et al. 2005: 208–227.

  • Merchant, C., 1980, The Death of Nature: Women, Ec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San Francisco: Harper and Row.

  • Mies, M. and V. Shiva, 1993, Ecofeminism, London: Zed Books.

  • Mortimer-Sandilands, C. and B. Erickson (eds.), 2010, Queer Ecologies: Sex, Nature, Politics, Desi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Naess, A., 1973,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A Summary”, Inquiry, 16(1): 95–100.

  • Passmore, J., 1974, 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Traditions, London: Gerald Duckworth & Company.

  • Pettus, K., 1997, “Ecofeminist Citizenship”, Hypatia, 12(4): 132–155.

  • Plumwood, V., 1993, Feminism and the Mastery of Nature, New York: Routledge.

  • Regan, T., 1982,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Romberger, J., 2004, “The Ecology of a Digital Environment: Using Ecofeminist Theory to Understand Microsoft Word's Rhetorical Design”, Purdue University e-Pubs.

  • Ryder, R., 1975, Victims of Science: The Use of Animals in Research, Davis-Poynter.

  • Salleh, A., 1984, “Deeper than Deep Ecology: The Eco-Feminist Connection”, Environmental Ethics, 6(4): 339–345.

  • –––, 1997, Ecofeminism as Politics: Nature, Marx and the Postmodern, New York: Zed Books.

  • –––, 2009, Eco-Sufficiency and Global Justice: Women Write Political Ecology, New York: Pluto Press.

  • Sandilands, C., 1997, “Mother Earth, The Cyborg, and the Queer: Ecofeminism and (More) Questions of Identity”, National Women's Studies Association (NWSA) Journal, 9(3): 18–41.

  • –––, 1999, The Good-Natured Feminist: Ecofeminism and the Quest for Democracy,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 2002, “Opinionated natures: toward a green public culture”, in B.A. Minteer and B.P. Taylor (eds.), Democracy and the claims of nature: critical perspectives for a new centur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p. 117–132.

  • Sessions, R., 1997, “Ecofeminism and Work”, in Warren 1997: 176– 192.

  • Selam, O., 2006, “Ecofeminism or Death” Doctoral Dissertation, Binghamton Universit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Shiva, V., 1988, Staying Alive: Women, Ecology and Development, London: Zed Books.

  • Singer, P., 1975, Animal Liberationism: A New Ethics for Our Treatment of Animals, New York: Avon Books.

  • Slicer, D., 1991, “Your Daughter or Your Dog? A Feminist Assessment of the Animal Research Issue”, Hypatia: Special Issue on Ecofeminism, 6(1): 108–124.

  • –––, 1995, “Is there an ecofeminism-deep ecology debate?”, Environmental Ethics, 17(2): 151–169.

  • Sturgeon, N., 1997, Ecofeminist Natures: Race, Gender, Feminist Theory and Political A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Vakoch, D. (ed.), 2011, Ecofeminism and Rhetoric: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Sex, Technology and Discourse, New York: Berghahn Publishers.

  • Warren, K.J., 1987, “Feminism and Ecology: Making Connections”, Environmental Ethics, 9: 3–21.

  • –––, 1990, “The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Ecological Feminism”, Environmental Ethics, 12(2): 125–146.

  • ––– (ed.), 1997, Ecofeminism: Women, Culture, Na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1999, “Deep Ecology and Ecofeminism”, Philosophical Dialogues: Arne Naess and the Progress of Ecophilosophy, N. Witoszek and A. Brennan (ed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255–269.

  • –––, 2000, Ecofeminist Philosophy: A Western Perspective on What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 2005, “The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Ecofeminism, Revisited”, in Zimmerman et al. 2005: 252–279.

  • –––, 2009, An Unconventional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Conversations Between Men and Women Philosopher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Warren, K.J. and J. Cheney, 1991, “Ecological Feminism and Ecosystem Ecology”, Hypatia, 6(1): 179–197.

  • Wilson, H., 1997, “Kant and Ecofeminism” in Warren 1997: 390–411.

  • Zimmerman, M., J.B. Callicott, and J. Clark (eds.), 2005,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imals, moral status of | ethics: environmental | ethics: virtue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continent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thics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political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class and work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 justice: as a virtue

Copyright © 2015 by Karen J. Warren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