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境 moral dilemmas (Terrance McConnell)

首次发表于 2002 年 4 月 15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2 年 7 月 25 日。

道德困境,至少涉及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考虑下面给出的案例。


1. 例子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一卷中,塞法卢斯将“正义”定义为说真话和偿还债务。苏格拉底很快就反驳了这种解释,他认为偿还某些债务是错误的——例如,将借来的武器归还给一个心智不正常的朋友。苏格拉底的观点并不是说偿还债务没有道德意义;相反,他想要表明并不总是正确地偿还债务,至少不是在债务的债权人要求偿还的时候。在这里,我们面临着两个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偿还债务和保护他人免受伤害。而在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认为保护他人免受伤害是优先的规范。

将近二十四个世纪后,让-保罗·萨特描述了一个道德冲突,对许多人来说,解决这个冲突比柏拉图的冲突解决方案不那么明显。萨特(1957 年)讲述了一个学生的故事,他的兄弟在 1940 年的德国进攻中被杀。这个学生想为他的兄弟报仇,并与他认为邪恶的势力作斗争。但是这个学生的母亲与他住在一起,他是她生活中唯一的慰藉。这个学生认为他有矛盾的义务。萨特将他描述为在两种道德之间的挣扎:一种范围有限但效果确定的道德,即对母亲的个人奉献;另一种范围更广但效果不确定的道德,即试图为不公正的侵略者的失败做出贡献。

虽然柏拉图和萨特的例子是最常被引用的,但还有许多其他例子。文学中充斥着这样的案例。在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中,主人公应该拯救他的女儿,也应该带领希腊军队去特洛伊;他应该做到这两点,但他不能两者兼顾。而在苏菲克勒斯的同名剧中,安提戈涅应该安排她兄弟波吕涅伊克斯的葬礼,也应该服从城市统治者克里翁的命令;她可以做到这两件事,但不能两者兼顾。应用伦理学领域,如生物医学伦理学、商业伦理学和法律伦理学,也充满了这样的案例。

2. 道德困境的概念

两个著名案例的共同之处是冲突。在每个案例中,一个行动者认为自己有道德理由去做两个行动中的每一个,但是两个行动都不可能同时进行。伦理学家称这样的情况为道德困境。道德困境的关键特征是:行动者被要求做两个(或更多)行动中的每一个;行动者可以做每一个行动;但是行动者不能同时做两个(或全部)行动。因此,行动者似乎注定要道德失败;无论她做什么,她都会做错事(或者未能做她应该做的事情)。

柏拉图的案例被许多人认为太容易被界定为真正的道德困境。因为在那种情况下,行动者的解决方案是明确的;保护人们免受伤害比归还借来的武器更重要。而且无论如何,借来的物品可以在以后归还,当所有者不再对他人构成威胁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保护他人免受严重伤害的要求优先于按要求归还借来的物品来偿还债务的要求。当其中一个冲突的要求优先于另一个时,我们有了冲突,但并没有真正的道德困境。因此,除了上述提到的特征之外,为了有一个真正的道德困境,冲突的要求都不能被优先覆盖(Sinnott-Armstrong 1988,第 1 章)。

3. 问题

萨特的情况中,一个要求是否能够凌驾于另一个要求之上并不那么明显。然而,为什么会这样却可能不那么明显。有人会说,我们对于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的不确定性仅仅是后果不确定性的结果。如果我们确信学生能够在击败德国人方面起到作用,那么加入军队的义务将占上风。但是,如果学生在这个事业中几乎没有任何作用,那么他照顾母亲的义务将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在那里他几乎肯定会有帮助。然而,其他人会说,这些义务同样重要,而后果的不确定性在这里并不是问题所在。

康德(1971/1797)、密尔(1979/1861)和罗斯(1930, 1939)等伦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合适的道德理论不应该允许真正的道德困境的存在。直到最近的六十年左右,哲学家们才开始质疑这一假设。而这种质疑可以采取至少两种不同的形式。有人会争辩说,不可能排除真正的道德困境。还有人会争辩说,即使可能排除,也不应该这样做。

为了阐明关于是否有可能通过任何理论来消除真正的道德困境的辩论,考虑以下情况。在柏拉图和萨特的案例中出现冲突是因为存在不止一个道德准则(使用“准则”来指代规则和原则),有时同一情境下适用不止一个准则,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准则要求采取相互冲突的行动。一个明显的解决方案是将这些准则按照层次进行排列。按照这个方案,最高级别的准则始终优先,第二级准则除非与第一级冲突,依此类推。然而,这个明显的解决方案至少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首先,道德规则和原则应该按照层次进行排序似乎不太可信。虽然遵守承诺和防止伤害他人的要求显然会发生冲突,但并不清楚其中一个要求是否总是优先于另一个。在柏拉图的案例中,防止伤害的义务显然更强烈。但很容易出现可以避免的伤害相对较轻,而需要遵守的承诺非常重要的情况。大多数其他准则对也是如此。这是罗斯在《权利与善》(1930 年,第 2 章)中提出的观点。

这个简单解决方案的第二个问题更深层次。即使按道德准则进行层级排列是可行的,也可能出现同一准则引发冲突义务的情况。也许最广泛讨论的这类情况来自威廉·斯泰龙的《苏菲的选择》(1980 年,528-529 页;参见格林斯潘 1983 年和特斯曼 2015 年,160-163 页)。苏菲和她的两个孩子在纳粹集中营。一名卫兵面对苏菲,告诉她其中一个孩子将被允许活下来,而另一个将被杀死。但是决定哪个孩子将被杀的是苏菲自己。苏菲可以阻止任何一个孩子的死亡,但只能以另一个孩子被杀的代价。卫兵通过告诉苏菲,如果她两个都不选择,那么两个孩子都将被杀,使情况变得更加痛苦。在这个附加因素下,苏菲有一个道德上令人信服的理由选择其中一个孩子。但对于每个孩子,苏菲似乎都有同样强烈的理由拯救他或她。因此,同一道德准则引发了冲突义务。有人称这类情况为对称的(辛诺特-阿姆斯特朗 1988 年,第 2 章)。

4. 困境和一致性

我们将回到一个问题,即是否可能排除真正的道德困境。但是,这样做的可取性如何?为什么伦理学家认为他们的理论应该排除困境的可能性?直观上看,道德困境的存在暗示了某种不一致性。陷入真正困境的行动者被要求执行两个行为,但不能同时执行。由于不能同时执行,不执行其中一个是执行另一个的条件。因此,似乎同一个行为既被要求又被禁止。但是,揭示逻辑上的不一致性需要一些工作;初步检查显示,直观上感觉到的不一致性并不存在。允许 OA 指代所讨论的行动者应该做 A(或道德上有义务做 A,或道德上要求做 A),OA 和 OB 都为真本身并不矛盾,即使加上了行动者不能同时做 A 和 B 的条件。即使情况适当地描述为 OA 和 O¬A,这也不是一个矛盾;OA 的对立面是 ¬OA。(参见 Marcus 1980 和 McConnell 1978, 273。)

同样,产生道德困境的规则并不矛盾,至少在通常的理解下是如此。鲁思·马库斯(Ruth Marcus)合理地建议我们“将一组规则定义为一致的,如果在某个可能的世界中,它们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可遵守的。”因此,“如果存在可能的情况,没有冲突会出现,那么规则是一致的”,而“如果没有情况,没有可能的世界,所有规则都是可满足的,那么一组规则是不一致的”(马库斯,1980 年,128 和 129 页)。康德、密尔和罗斯可能意识到,产生困境的理论不一定是矛盾的。即便如此,如果他们自己的理论允许出现这种困境,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如果这种推测是正确的,那么它表明康德、密尔、罗斯和其他人认为,产生困境的理论缺乏一个重要的理论特征。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面临所谓道德困境的行动者来说,被告知产生这种困境的规则至少是一致的,并没有什么安慰,因为在某个可能的世界中它们不会冲突。举个实际的例子,考虑一下刑事辩护律师的情况。据说她有义务保守客户透露的信息,并且要求在法庭上诚实行事(后者要求律师在客户作伪证时通知法庭)(弗里德曼,1975 年,第 3 章)。很明显,在这个世界上,这两个义务经常发生冲突。同样清楚的是,在某个可能的世界中,例如,一个没有客户作伪证的世界,这两个义务都可以得到满足。对于在这个世界中面临这两个要求冲突的辩护律师来说,知道这一点并没有任何帮助。

关心他们的理论不允许道德困境的伦理学家不仅仅关注一致性。令人困扰的是,允许困境的理论无法唯一地指导行动。如果一个理论将代理人的选择评估为禁止、(仅仅)允许或者义务(或者可能是超额履行),那么它就是适当的行动指导。如果有多个正确的行动,那么代理人的义务就是做其中任何一个正确的行动。一个理论可能以两种方式不唯一地指导行动:在某种情况下推荐不兼容的行动,或者根本不推荐任何行动。产生真正的道德困境的理论以前一种方式不唯一地指导行动。在后一种方式中,即使在原则上也无法确定代理人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做什么的理论具有托马斯·E·希尔(Thomas E. Hill, Jr.)所称的“间隙”(Hill 1996, 179–183);它们在后一种方式中无法指导行动。由于道德理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代理人提供指导,这表明如果可能的话,消除困境和间隙是可取的。

但是,不唯一地指导行动并不是认为道德困境存在的唯一原因。同样重要的是,如果某些其他广泛接受的命题是真实的,困境的存在会导致不一致性。在这里,我们将考虑两个不同的论证,每个论证都表明在持有选定的(看似合理的)原则的同时,无法一致地承认道德困境的存在。

第一个论证表明,两个标准的义务逻辑原则在结合时与道德困境的存在不兼容。其中之一是义务一致性原则。

(PC)OA→¬O¬A.

直观上,这个原则只是说同一行为既不能是义务的,也不能是禁止的。请注意,正如最初描述的那样,困境的存在与 PC 并不冲突。因为如描述的那样,困境涉及一个情况,即一个行动者应该做 A,应该做 B,但不能同时做 A 和 B。但是,如果我们添加一个道义逻辑原则,那么就会与 PC 发生冲突:

(PD)□(A→B)→(OA→OB).

直观上,PD 只是说如果做 A 会导致 B,而且 A 是义务的(道德要求),那么 B 也是义务的(道德要求)。现在可以陈述产生矛盾的第一个论证。前提(1)、(2)和(3)代表了道德困境的存在。

1.OA

2.

OB

3.

¬C(A&B)

[其中'¬C'表示'不能']

4.

□(A→B)→(OA→OB)

[其中‘□’表示物理必然性]

5.

□¬(B&A)

(from 3)

6.

□(B→¬A)

(from 5)

7.

□(B→¬A)→(OB→O¬A)

(4 的一个实例化)

8.

OB→O¬A

(来自 6 和 7)

9.

O¬A

(来自 2 和 8)

10.

OA and O¬A

(来自 1 和 9)

第(10)行直接与 PC 相冲突。从 PC 和(1)可以得出结论:

当然,(9)和(11)是矛盾的。因此,如果我们假设 PC 和 PD,则困境的存在会产生一种老式逻辑上的不一致性。(注:在标准的义务逻辑中,“□”通常表示逻辑必然性。在这里,我认为它表示物理必然性,以便与前提(3)建立适当的联系。我认为逻辑必然性比物理必然性更强。)

在大多数义务逻辑系统中,还接受了另外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都蕴含 PC。因此,如果 PD 成立,则这两个额外的原则中必须放弃一个。第一个原则是如果一个行动是义务的,那么它也是允许的。第二个原则是一个行动只有在不被禁止时才是允许的。这些原则可以表述为:

(OP)OA→PA;

(D)PA↔¬O¬A.

原则 OP 和 D 是基本的;它们似乎是概念上的真理(Brink 1994,第 IV 节)。从这两个原则中,我们可以推导出 PC,从而为其提供了额外的支持。

第二个产生矛盾的论证,与第一个类似,其前三个前提是道德困境的符号表示。

1.OA

2.

OB

3.

¬C(A&B)

而且,与第一个类似,这个第二个论证表明,如果我们假设另外两个常被接受的原则,困境的存在将导致矛盾。其中一个原则是“应该”意味着“能够”。直观上讲,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行动是道德上要求的,那么代理人必须有能力去做。如果道德判断要具有唯一的行动指导性,这个原则似乎是必要的。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

大多数道德逻辑系统认可的另一个原则是,如果一个行动者被要求执行两个行动中的每一个,那么她就必须执行两个行动。我们可以表示为

然后,论证继续进行:

6.O(A&B)→C(A&B)(4 的一个实例)

7.

OA&OB

(从 1 和 2)

8.

O(A&B)

(从 5 和 7)

9.

¬O(A&B)

(从 3 和 6)

所以,如果一个人假设“应该”意味着“能够”,并且如果一个人假设(5)所代表的原则——有些人称之为聚集原则(Williams 1965)——那么再次可以得出一个矛盾。

5. 对这些论证的回应

现在显然,如果一个人否认 PC 或 PD 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避免第一个论证中的不一致性。如果一个人放弃“应该”意味着“能够”的原则或聚集原则,就可以避免第二个论证中的不一致性。当然,还有另一种避免这些不一致性的方法:否认真正的道德困境的可能性。可以说,在过去六十年中,关于如何避免上述两个论证产生的不一致性的辩论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道德困境的。

道德困境的反对者通常认为上述两个论点中的关键原则在概念上是真实的,因此我们必须否认真正困境的可能性。(例如,参见 Conee 1982 和 Zimmerman 1996。)然而,从各方面的大部分辩论都集中在第二个论点上,这有些奇怪。然而,当我们审视每个论点中与困境相结合产生矛盾的相关原则时,毫无疑问,第一个论点中的原则比第二个论点中的原则更有概念上的真实性。(认识到第一个论点的重要性的人包括 Brink 1994,第五节。)也许对第二个论点的关注是由于伯纳德·威廉姆斯的有影响力的论文(威廉姆斯 1965)的影响。但请注意,第一个论点表明,如果存在真正的困境,那么要么必须放弃 PC,要么必须放弃 PD。即使是大多数困境的支持者也承认 PC 非常基础。例如,E.J. Lemmon 指出,如果在一个行为逻辑系统中 PC 不成立,那么剩下的只有真理和悖论(Lemmon 1965,第 51 页)。而且放弃 PC 还需要否认 OP 或 D,每个都似乎也是基础的。关于 PD 已经有很多争论,特别是由善 Samaritan 悖论引发的问题,但它似乎也是基础的。因此,那些想要纯粹从概念上反对困境的人最好集中在上述两个论点中的第一个上。

一些反对困境的对手也认为第二个论证中的相关原则——“应该”意味着“能够”的原则和聚集原则——在概念上是正确的。但是,反对困境的敌人不需要这样说。即使他们相信通过诉诸于 PC 和 PD 可以提出一个反对困境的概念论证,他们在第二个论证方面有几个选择。他们可以捍卫“应该”意味着“能够”,但认为这是一个实质性的规范原则,而不是一个概念上的真理。或者他们甚至可以否认“应该”意味着“能够”或聚集原则的真理,尽管当然不是因为道德困境。

捍卫困境的人不需要否认所有相关原则。如果一个人认为每个原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那么他就会倾向于尽可能保留这些原则。在这场辩论的早期贡献者中,有些人将困境的存在视为“应该”意味着“能够”的反例(例如,Lemmon 1962 和 Trigg 1971);其他人将其视为聚集原则的反驳(例如,Williams 1965 和 van Fraassen 1973)。对第一个论证的常见回应是否认 PD。一个更复杂的回应是承认关键的道义原则在理想世界中成立,但在现实世界中,它们具有启发性价值,要求处于冲突情况的行动者寻找可允许的选择,尽管可能不存在(Holbo 2002,特别是第 15-17 节)。

困境的朋友和敌人在回应上述两个论点时都有一个负担要承担。因为声称存在道德困境和声称两个论点中的相关原则是真实的至少有一种貌似合理性。因此,每一方至少必须给出拒绝有关主张的理由。反对困境的人必须对为这种冲突的现实性提供的积极论证做出回应。如上所述,支持困境的一个理由就是简单地指出例子。萨特的学生和《苏菲的选择》中的例子都是好例子;而且显然这些例子可以无限增加。支持困境的人很容易对反对者说:“如果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困境,那么告诉我这个行动者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然而,显然回答这类问题是徒劳的,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对这个问题给出的任何答案都可能是有争议的,肯定不总是令人信服的。其次,这是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游戏;可以不断提出例子。对于困境的敌人来说,更合适的回应是否认他们需要回答这个问题。这样的例子不能证明困境的现实性。肯定大多数人都会承认,在某些情况下,行动者不知道他应该做什么。这可能是因为事实上的不确定性,对后果的不确定性,对适用的原则的不确定性,或者其他一系列原因。因此,对于任何给定的情况,仅仅因为一个人不知道哪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义务更重要,并不能表明没有一个义务更重要。

支持对手必须回应的困境的另一个理由是对称性的观点。正如柏拉图和萨特的案例所示,道德规则可以发生冲突。但是,反对困境的人可以争辩说,在这种情况下,一条规则会取代另一条规则。大多数人会在柏拉图的案例中同意这一点,而反对困境的人会试图将这一观点扩展到所有情况。但是,对手面临的最困难的情况是对称的情况,即相同的原则会产生冲突的要求。《苏菲的选择》中的案例就是这种情况。说一个规则或原则会取代自己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反对困境的人在这里会说什么呢?他们往往会争辩说,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全面考虑的要求是分离的:苏菲应该行动起来拯救她的一个孩子,因为那是她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例如,齐默尔曼 1996 年,第 7 章)。这样的做法不必是临时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这是相当自然的。如果一个行动者只能为一个慈善机构做出有意义的贡献,那么有几个值得的候选人并不会引发许多人说无论他做什么都会在道德上失败。几乎我们所有人都认为他应该给其中一个候选人。同样,如果有两个人在溺水,一个行动者处于这样的位置,可以拯救其中任何一个人,但只能拯救一个人,很少有人说无论她拯救哪个人都是错误的。在这些情况下假设一个分离的要求似乎是非常自然的,所以这样的做法对于反对困境的人来说是一种对称情况的回应。

困境的支持者也有一个负担要承担。他们需要对产生矛盾的两个论证中的相关原则的充分性提出质疑。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提供独立的理由来怀疑他们拒绝的原则。如果他们除了假定的困境案例之外没有其他理由来否定所讨论的原则,那么我们只是陷入了僵局。在所讨论的原则中,最常被独立理由质疑的是“应该”意味着“能够”的原则和 PD 原则。在困境的支持者中,沃尔特·辛诺特-阿姆斯特朗(Sinnott-Armstrong 1988,第 4 章和第 5 章)已经尽最大努力提供独立的理由来质疑一些相关原则。

6. 道德残留和困境

有一个为道德困境的现实性辩护的众所周知的论证尚未讨论。这个论证可以称为“现象学的”。它依靠面临冲突的行动者所经历的情感以及我们对这些情感的评估。

回到萨特的学生的案例。假设他加入了自由法国军队。他很可能会因为抛弃了他的母亲而感到内疚或愧疚。他不仅会经历这些情绪,这种道德残留,而且这是合适的。然而,如果他留在母亲身边而不加入自由法国军队,他也会适当地感到内疚或愧疚。但是,只有当行动者正确地相信自己做错了事情(或者未能做到他在全面考虑后应该做的事情)时,内疚或愧疚才是合适的。由于无论行动者做什么,他都会适当地感到内疚或愧疚,那么无论他做什么,他都会做错事。因此,行动者面临着真正的道德困境。(对于诉诸道德残留的困境论证的最著名的支持者是威廉姆斯 1965 年和马库斯 1980 年;有关最近的贡献,请参见特斯曼 2015 年,特别是第 2 章。)

许多道德冲突的案例与萨特的例子相似,涉及行动后代理人的反应。索菲的选择案例就适用于这里。无论索菲救哪个孩子,她都会因为选择的后果而感到巨大的内疚。事实上,如果索菲没有感到这种内疚,我们会认为她在道德上有问题。在这些情况下,道德残留的论证支持者必须声称有四个事实是真实的:(1)当代理人行动时,她会感到懊悔或内疚;(2)她经历这些情绪是合适的和必要的;(3)如果代理人按照冲突要求的另一方行动,她也会感到懊悔或内疚;(4)在后一种情况下,这些情绪同样是合适的和必要的(麦康奈尔 1996 年,第 37-38 页)。因此,在这些情况下,无论代理人做什么,懊悔或内疚都是合适的,而这些情绪只有在代理人做错事情时才是合适的。因此,这些情况是真正的困境,面对这些情况的代理人不可避免地会失败。

关于道德情感和道德冲突的情况有很多要说的,立场各异且复杂。在这里并不打算解决所有问题,但要指出反对困境的人对道德残留论证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异议。第一个异议实际上暗示这个论证是自圆其说的(麦康奈尔 1978 年和科尼 1982 年);第二个异议质疑了只有在代理人做错事情时懊悔和内疚才是合适的这一假设。

为了解释第一个反对意见,请注意,当一个行动者处于像萨特的学生或苏菲那样的境地时,一些不好的感觉是无可争议的。但是负面的道德情绪并不仅限于懊悔和内疚。在这些其他情绪中,考虑到遗憾。即使一个人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她也可以适当地感到遗憾。埃德蒙德·桑图里(1987 年,46 页)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在战场条件下,一名军队医生必须在麻醉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拯救生命的截肢手术。她肯定会因为自己造成的痛苦而感到强烈的遗憾,但是她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即使一个人与不良状态没有任何因果关系,遗憾也是合适的。我可以为最近一场火灾对邻居的房屋造成的损害、严重的先天缺陷给婴儿带来的痛苦以及饥饿的动物在荒野中经历的痛苦感到遗憾。在这些情况下,我感到遗憾是合适的,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可能会被认为在道德上有所欠缺。(关于道德残余与康德主义和德性伦理学的关系的解释,请参见希尔 1996 年,183-187 页和赫斯特豪斯 1999 年,44-48 页和 68-77 页。)

悔恨或内疚至少包含两个要素:经验性要素,即代理人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认知要素,即代理人相信自己做错了事并对此负责。虽然后者不是懊悔的一部分,但前者却是。仅凭经验性要素无法区分懊悔和悔恨的程度,因为懊悔和悔恨都可以从轻微到强烈。在某种程度上,区分两者的是认知要素。然而,当我们审视所谓的困境,比如萨特的学生的情况时,断言无论他做什么都应该感到悔恨是先入为主的。毫无疑问,他应该有一些负面情绪。然而,说悔恨是适当的,就是假设代理人适当地相信自己做错了事。由于即使在没有这种信念的情况下,懊悔也是合理的,假设悔恨是适当的就是假设,而不是争论,代理人的处境确实是困境。反对困境的人可以说其中一个要求优先于另一个要求,或者代理人面临一个二选一的要求,而懊悔是适当的,因为即使他做了他应该做的事,也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因此,双方都可以解释某种负面道德情绪的适当性。然而,要更具体地说明,需要的论证超出了目前的论证范围。因此,对道德残留的这种诉求本身并不能证明道德困境的现实性。

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对于道德残留的论证的第二个反对意见也显示出了问题。论证的支持者所考虑的残留是多种多样的,从内疚或懊悔到相信代理人应该向那些受到他未能满足冲突义务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道歉或赔偿。该论证假设,只有当代理人相信自己做错了事情时,才会产生懊悔、内疚或相信自己应该向他人道歉或赔偿的适当反应。但是这个假设是有争议的,有多个原因。

首先,即使在冲突案例中一个义务明显优先于另一个义务,向任何处于不利地位的人道歉或解释自己通常是适当的。罗斯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1930 年,28 页):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而违背了一个相对微不足道的承诺的人应该以某种方式弥补给予承诺的人。即使代理人没有做错事,额外的行动也能促进重要的道德价值观(麦康奈尔 1996 年,42-44 页)。

其次,正如西蒙·布莱克本所争论的,即使根本没有道德冲突,也可能需要赔偿或类似的行为(布莱克本 1996 年,135-136 页)。如果教练正确地选择了阿格尼丝而不是贝琳达进入队伍,她仍然有可能与贝琳达交谈,鼓励她的努力,并提供改进的建议。这种“弥补”只是基本的礼貌。

第三,一个人所做的事情的后果可能是如此可怕,以至于无法避免内疚。考虑一个中年男子比尔和一个七岁的男孩约翰尼的案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中西部的村庄,一个雪天的十二月。约翰尼和他的几个朋友正在一个狭窄、很少使用的街道上滑雪,这条街道与一条更繁忙但仍不是很拥挤的街道相交。约翰尼在滑雪时,由于兴奋而不太小心。在他最后一次滑行时,他滑到了一辆通过十字路口的汽车下面,当场被撞死。开车的是比尔。比尔开车很安全,有优先权,并且没有超速。此外,根据物理布局,比尔不可能看到约翰尼的到来。从法律和道德上讲,比尔对约翰尼的死亡没有过错。然而,比尔对自己在这起可怕事件中的角色感到了一种最好描述为懊悔或内疚的情绪(麦康奈尔,1996 年,39 页)。

在某种程度上,比尔的懊悔或内疚感是没有根据的。比尔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当然,比尔不应该感到内疚(Dahl 1996,95-96)。甚至有朋友可能建议比尔寻求治疗。但这还不是全部。我们大多数人都能理解比尔的反应。从比尔的角度来看,这种反应并不不合适,不是非理性的,也不是没有理由的。为了理解这一点,想象一下如果比尔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反应。假设比尔说:“我为约翰尼的死感到遗憾。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这绝对不是我的错。我没有任何内疚感,也不需要向他的父母道歉。”即使比尔在理智上是正确的,很难想象有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达到这种客观的态度。当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时,他们自然会想知道自己是否有错,即使对外人来说,他们对这种伤害没有道德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人类的情感并不是如此敏感,当他们在因果上对伤害负有责任时,他们很难根据自己的道德责任程度轻易地打开或关闭内疚感。(参见 Zimmerman 1988,134-135。)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自我导向的道德情绪,如内疚或懊悔,当一个行动者违背道德规范时,无论是否合理。许多道德心理学家描述了人类在道德判断上的双重过程(参见,例如,格林 2013 年,特别是第 4-5 章,和海德特 2012 年,特别是第 2 章)。道德情绪是自动的,是大脑对情境的即时反应。理性更像是大脑的手动模式,在自动设置不足时使用,例如在规范冲突时。道德情绪很可能是进化的产物,强化促进社会和谐的行为,不赞成阻碍这一目标的行动。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负面的道德情绪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在任何时候都会被体验到,当一个行动者的行为与通常的道德要求相悖时。

因此,道德困境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可以解释为什么面临道德冲突的行动者会适当地体验到负面的道德情绪。但是,关于伦理冲突和道德情绪之间的关系存在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只有篇幅较长的讨论才能充分阐述(参见格林斯潘 1995 年和特斯曼 2015 年)。

7. 道德困境的类型

在道德困境的文献中,常常对各种类型的困境进行区分。这里只提及其中一些区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倾向于进行一些或全部的这些区分。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的动机是清楚的。支持者可能会区分 V 型和 W 型的困境。其结果通常是向反对者传达一个信息:“你认为所有道德冲突都是可以解决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V 型的冲突是可以解决的。但 W 型的冲突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与你的观点相反,存在一些真正的道德困境。”同样,反对者可能会区分 X 型和 Y 型的困境。他们向支持者传达的信息是:“你认为存在真正的道德困境,并且在某些事实的基础上,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你区分 X 型和 Y 型的冲突,你会发现表象可以通过仅存在 X 型而得到解释,而 X 型的冲突并非真正的困境。”在这个基础上,让我们注意一些区分。

一个区别是认识冲突和本体冲突之间的区别。(有关不同的术语,请参见布莱克本 1996 年,127-128 页。)前者涉及两个(或更多)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而代理人不知道在她的情况下哪个冲突要求优先。每个人都承认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其中一个要求确实优先于与之冲突的另一个要求,尽管在需要采取行动的时候,代理人很难判断哪个要求占优势。后者是两个(或更多)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而且没有一个被推翻。这不仅仅是因为代理人不知道哪个要求更强大;两者都不是。如果存在真正的道德困境,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承认存在认识冲突。

只有在冲突的要求都没有被推翻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真正的道德困境。罗斯(1930 年,第 2 章)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所有道德准则都可以被推翻。这为反对困境的人提供了一个吸引人的框架。但是,如果一些道德要求不能被推翻——如果它们绝对有效——那么支持困境的人将更容易提出他们的观点。丽莎·特斯曼(Tessman 2015,特别是第 1 章和第 3 章)区分了可协商和不可协商的道德要求。前者如果不能满足,可以通过其他好处进行充分补偿或平衡。然而,如果违反不可协商的道德要求会产生一个任何人都不应该承担的代价,那么这种违反是无法通过任何好处来平衡的。如果不可协商的道德要求可以发生冲突——特斯曼认为它们可以——那么这些情况将是真正的困境,面对这些情况的人将不可避免地在道德上失败。也许看起来,如果有多个绝对有效的道德准则,那么道德困境就是可能的。然而,艾伦·多纳根反对这一观点。他认为道德规则是绝对有效的,表面上的例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每个道德规则都内含了暗含条件(Donagan 1977,第 3 章和第 6 章,特别是 92-93 页)。因此,即使一些道德要求不能被推翻,困境的存在仍然可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另一个区别是自我施加的道德困境和世界(或其他人)强加给行动者的困境之间的区别。前一种冲突是由于行动者自己的错误行为而产生的(阿奎那斯;多纳根 1977 年,1984 年;麦康奈尔 1978 年)。如果一个行动者做了两个相互冲突的承诺,那么通过他自己的行动,他创造了一种情况,他无法同时履行他的两个要求。相比之下,世界(或其他行动者)强加给行动者的困境并不是由于行动者的错误行为而产生的。萨特的学生案例和《苏菲的选择》案例就是例子。对于困境的支持者来说,这个区别并不是很重要。但在反对者中,对于这个区别是否重要存在分歧。其中一些反对者认为自我施加的困境是可能的,但它们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道德理论存在任何深层次的缺陷(多纳根 1977 年,第 5 章)。道德理论告诉行动者他们应该如何行事;但如果行动者违反道德规范,当然事情可能会出错。其他反对者则否认即使是自我施加的困境也是可能的。他们认为一个充分的道德理论应该告诉行动者在他们当前的环境下应该做什么,而不管这些环境是如何产生的。正如希尔所说:“[道德] 承认人类是不完美和常常有罪的,但它在每一次新的道德思考时都呼吁每个人要有良心地决定,并从那一刻起正确行动”(希尔 1996 年,176 页)。鉴于错误行为的普遍存在,如果一个道德理论没有提出独特的行动指导性的“违背职责的命令”,它的实际意义将受到限制。

另一个区别是义务困境和禁止困境之间的区别。前者是指存在多个可行行动是义务的情况。后者涉及所有可行行动都被禁止的情况。一些人(尤其是 Valentyne 1987 和 1989)认为,合理的伦理逻辑原则可能会使义务困境成为不可能的情况;但它们并不排除禁止困境的可能性。萨特的学生案例,如果真正是困境,就是一个义务困境;而苏菲的案例则是一个禁止困境。朋友们强调这个区别还有另一个原因。有些人认为,对困境的反对者使用的“分离解决方案”——当同样强大的规则发生冲突时,代理人被要求选择其中之一——在应用于义务困境时比应用于禁止困境时更有道理。

道德困境通常描述为涉及单一行动者。从综合考虑来看,该行动者应该选择 A,从综合考虑来看,该行动者应该选择 B,但她不能同时选择 A 和 B。但我们可以区分多人困境和单一行动者困境。双人情况代表了多人困境。情况是这样的,一个行动者 P1 应该选择 A,第二个行动者 P2 应该选择 B,尽管每个行动者都可以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但 P1 选择 A 和 P2 选择 B 是不可能的。(参见 Marcus 1980 年,122 页和 McConnell 1988 年。)多人困境被称为“人际道德冲突”。如果同一道德体系(或理论)为 P1 和 P2 产生了相互冲突的义务,这种冲突在理论上是最令人担忧的。对于每个行动者来说,一种排除单一行动者道德困境的理论仍然是独特的行动指导。但是,如果同一理论不排除人际道德冲突的可能性,无论行动者多么有动力,多么努力,他们都无法成功履行义务。对于支持道德困境的人来说,这种区别并不是很重要。他们无疑欢迎(理论上)更多类型的困境,因为这可能使他们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是对于反对困境的人来说,这种区别可能很重要。这是因为至少有些反对者认为反对困境的概念论证主要适用于单一行动者情况。这样做是因为行动逻辑的应该做运算符和相应的原则适用于能够做出决策的实体。明确地说,这个立场并不排除集体(如企业或国家)可以有义务。 但这种情况的必要条件是存在(或应该存在)一个中央审议立场,从这个立场上做出决策。当两个本来无关的代理人碰巧都有无法履行的义务时,这个条件就无法满足。简而言之,虽然涉及一个代理人的个别行为可以成为选择的对象,但涉及多个代理人的复合行为很难这样构想。(参见 Smith 1986 和 Thomason 1981。)然而,Alexander Dietz(2022)最近表明,情况可能更加复杂。他描述了一个小团体的人有义务拯救两个陌生人的情况,但是小团体的一个成员同时有义务拯救自己的孩子。小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做出选择,而小团体的义务与个人成员的义务相冲突(假设只有所有成员齐心协力才能成功)。这是一个奇怪的多代理人困境,“其中一个代理人是另一个代理人的一部分”(Dietz 2022,第 66 页)。Erin Taylor(2011)认为,无论是普遍性还是“应该”意味着“能够”,都不能确保不存在人际道德冲突(她称之为“不可调和的分歧”)。如果道德要求尝试而不是行动,这些冲突不会引起任何困难,但这种观点是不可信的。尽管如此,道德理论应该尽量减少人际冲突的情况(Taylor 2011,第 189-190 页)。在人际道德冲突的可能性引发了对困境的反对者之间的内部争议的程度上,这种争议涉及如何理解义务逻辑的原则以及对道德理论可以合理要求什么的问题。

8. 多重道德性

道德困境这个话题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道德的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考虑以下区别。一般义务是个体仅仅因为是道德行为者而具有的道德要求。个体被要求不杀人、不偷盗、不侵犯他人就是一般义务的例子。仅仅是作为行为者,这些准则适用于个体。相比之下,与角色相关的义务是行为者根据其在社会中的角色、职业或地位而具有的道德要求。救生员被要求拯救处于困境中的游泳者就是与角色相关的义务。前面提到的另一个例子是辩护律师有义务对客户的披露保密。这些类别并不一定是互斥的。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应该拯救溺水者。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特别敏感的信息,她可能不应该无论这些信息是如何获得的都向第三方透露。但是救生员由于他们的能力和合同承诺,对于帮助处于困境中的游泳者有义务,而其他大多数人则没有这种义务。律师对客户的保密有特殊义务,这是因为隐含的承诺和维护信任的需要。

一般义务和角色相关义务有时会发生冲突。如果辩护律师知道一个死者的下落,她可能有义务向死者的家人透露这一信息。但如果她从她的客户那里得到这个信息,保密的角色相关义务会禁止她与他人分享。困境的支持者可能认为这种冲突只是他们论点的又一个证实。反对困境的人将不得不坚持其中一个冲突义务的优先性。如果能够证明这两种义务中的一种总是优先于另一种,那么后者的任务就可以完成。但这样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因为在一些冲突案例中,一般义务更强大,而在其他案例中,角色相关义务更为重要。当我们考虑到同一行动者可以扮演多个角色并产生冲突的要求时,这种情况对困境的支持者来说更加有利,对反对者来说则更加不利。在玛格丽特·埃德森(1999/1993)的普利策奖获奖剧本《机智》中,医生哈维·凯勒基安是一个肿瘤学家、医学研究员和住院医师的教师。这些角色所产生的义务导致凯勒基安以似乎具有道德问题的方式对待他的患者维维安·贝林(麦康奈尔 2009)。无论如何,乍一看,凯勒基安似乎不可能履行与这些不同角色相关的所有义务。

在可能出现道德困境的问题背景下,最常讨论的角色是政治行动者的角色。迈克尔·沃尔泽(1973)声称,作为政治统治者,他应该为国家做最好的事情;这是他作为政治统治者的主要角色义务。但他也应该遵守所有人都有的一般义务。有时,政治行动者的角色义务要求他做恶事,即违反一些一般义务。沃尔泽提到的例子包括与不诚实的选区老板达成交易(为了当选从而能做好事)和授权对一个人进行拷问以揭露一个炸毁公共建筑的阴谋。由于这些要求都是有约束力的,沃尔泽认为政治家面临着真正的道德困境,尽管奇怪的是,他也认为政治家应该选择社区的利益而不是遵守一般的道德规范。(这里的问题是支持困境论者是否能在真正的困境情况下有意义地谈论行动指导。对于肯定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可以参考特斯曼 2015 年的第 5 章。)这种情况有时被称为“肮脏的手问题”。这个表达来自萨特(1946)的一部戏剧的标题。这个想法是没有人能在不受道德污染的情况下统治。角色本身就充满了道德困境。这个主题最近受到了很多关注。约翰·帕里什(2007)详细介绍了从柏拉图到亚当·斯密的哲学家们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历史。C.A.J.科迪(2008)则认为这揭示了一个“混乱的道德”。

对于道德困境的反对者来说,"肮脏手" 问题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挑战在于展示如何以原则性的方式解决一般义务与角色相关义务之间的冲突,以及各种角色相关义务之间的冲突。而那些声称能够消除困境的理论(如康德主义、功利主义和直觉主义)则有机会展示人们所受制约的众多道德体系之间的关系。

9. 结论

关于道德困境的辩论在过去六十年间广泛进行。这些辩论触及了道德理论的核心。道德困境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重要的责任。反对困境的人必须说明为什么表面上的困境是误导的。为什么表面上的困境例子是误导性的?如果行动者没有做错事,为什么某些道德情感是合适的?支持者必须说明为什么许多看似合理的原则应该被放弃,比如 PC、PD、OP、D、"应该" 意味着 "能够",以及聚合原则。而且双方都必须提供义务的一般解释,解释在特定情况下是否可以推翻某些义务,是所有义务还是部分义务。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辩论可能还将继续。

Bibliography

Cited Works

  • Aquinas, St. Thomas, Summa Theologiae, Thomas Gilby et al. (tran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4–1975.

  • Blackburn, Simon, 1996, “Dilemmas: Dithering, Plumping, and Grief,” in Mason (1996): 127–139.

  • Brink, David, 1994, “Moral Conflict and Its Structure,”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3: 215–247; reprinted in Mason (1996): 102–126.

  • Coady, C.A.J., 2008. Messy Morality: The Challenge of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onee, Earl, 1982, “Against Moral Dilemma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91: 87–97; reprinted in Gowans (1987): 239–249.

  • Dahl, Norman O., 1996, “Morality, Moral Dilemmas, and Moral Requirements,” in Mason (1996): 86–101.

  • Dietz, Alexander, 2022, “Collective Reasons and Agent-Relativity, ” Utilitas, 34: 57–69.

  • Donagan, Alan, 1977, The Theory of Mora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1984, “Consistency in Rationalist Moral System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1: 291–309; reprinted in Gowans (1987): 271–290.

  • Edson, Margaret, 1999/1993. Wit, New York: Faber and Faber.

  • Freedman, Monroe, 1975, Lawyers’ Ethics in an Adversary System,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 Gowans, Christopher W. (editor), 1987, Moral Dilemma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eene, Joshua, 2013, Moral Tribes: Emotion, Reason, and the Gap Between Us and The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 Greenspan, Patricia S., 1983, “Moral Dilemmas and Guilt,” Philosophical Studies, 43: 117–125.

  • –––, 1995, Practical Guilt: Moral Dilemmas, Emotions, and Social Nor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idt, Jonathan, 2012, 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New York: Pantheon.

  • Hill, Thomas E., Jr., 1996, “Moral Dilemmas, Gaps, and Residues: A Kantian Perspective,” in Mason (1996): 167–198.

  • Holbo, John, 2002, “Moral Dilemmas and the Logic of Obligati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9: 259–274.

  • Hursthouse, Rosalind, 1999, On Virtue Eth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ant, Immanuel, 1971/1797, The Doctrine of Virtue: Part II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Mary J. Gregor (tran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 Lemmon, E.J., 1962, “Moral Dilemma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70: 139–158; reprinted in Gowans (1987): 101–114.

  • –––, 1965, “Deontic Logic and the Logic of Imperatives,” Logique et Analyse, 8: 39–71.

  • Marcus, Ruth Barcan, 1980, “Moral Dilemmas and Consistenc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7: 121–136; reprinted in Gowans (1987): 188–204.

  • Mason, H.E., (editor), 1996, Moral Dilemmas and Moral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cConnell, Terrance, 1978, “Moral Dilemmas and Consistency in Ethics,”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 269–287; reprinted in Gowans (1987): 154–173.

  • –––, 1988, “Interpersonal Moral Conflict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5: 25–35.

  • –––, 1996, “Moral Residue and Dilemmas,” in Mason (1996): 36–47.

  • –––, 2009, “Conflicting Role-Related Obligations in Wit,” in Sandra Shapshay (ed.), Bioethics at the Movi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Mill, John Stuart, 1979/1861, Utilitarianism,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 Parrish, John, 2007, Paradoxes of Political Ethics: From Dirty Hands to Invisible Hand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lato, The Republic, trans, Paul Shorey, in 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 E. Hamilton and H. Cairns (ed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30.

  • Ross, W.D., 1930, The Right and the Go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39, The Foundations of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anturri, Edmund N. 1987, Perplexity in the Moral Life: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Considerations, Charlottesville, VA: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 Sartre, Jean-Paul, 1957/1946, “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Trans, Philip Mairet, in Walter Kaufmann (ed.), Existentialism from Dostoevsky to Sartre, New York: Meridian, 287–311,

  • –––, 1946, “Dirty Hands,”, in No Exit and Three Other Play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Sinnott-Armstrong, Walter, 1988, Moral Dilemma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 Smith, Holly M., 1986, “Moral Realism, Moral Conflict, and Compound Act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3: 341–345.

  • Styron, William, 1980, Sophie’s Choi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 Taylor, Erin, 2011, “Irreconciliable Difference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0: 181–192.

  • Tessman, Lisa, 2015, Moral Failure: On the Impossible Demands of Mor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homason, Richmond, 1981, “Deontic Logic as Founded on Tense Logic,” in Risto Hilpinen (ed.), New Studies in Deontic Logic, Dordrecht: Reidel, 165–176.

  • Trigg, Roger, 1971, “Moral Conflict,” Mind, 80: 41–55.

  • Vallentyne, Peter, 1987, “Prohibition Dilemmas and Deontic Logic,” Logique et Analyse, 30: 113–122.

  • –––, 1989, “Two Types of Moral Dilemmas,” Erkenntnis, 30: 301–318.

  • Van Fraassen, Bas, 1973, “Values and the Heart’s Comman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0: 5–19; reprinted in Gowans (1987): 138–153.

  • Walzer, Michael, 1973, “Political Action: The Problem of Dirty Hand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 160–180.

  • Williams, Bernard, 1965, “Ethical Consistency,”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 39: 103–124; reprinted in Gowans (1987): 115–137.

  • Zimmerman, Michael J., 1988, An Essay on Moral Responsibility, Totowa, NJ: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 1996, The Concept of Moral Oblig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ther Worthwhile Readings

  • Anderson, Lyle V., 1985, “Moral Dilemmas, Deliberation, and Choic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139–162,

  • Atkinson, R.F., 1965, “Consistency in Ethic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 39: 125–138.

  • Baumrin, Bernard H., and Peter Lupu, 1984, “A Common Occurrence: Conflicting Duties,” Metaphilosophy, 15: 77–90.

  • Bradley, F. H., 1927, Ethical Studies, 2n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ink, David, 1989, Moral Realism and the Foundations of Eth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onaugh, Richard, 1975, “Utilitarian Alternatives,” Ethics, 85: 175–178.

  • Carey, Toni Vogel, 1985, “What Conflict of Duty is Not,”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6: 204–215.

  • Castañeda, Hector-Neri, 1974, The Structure of Morality,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 –––, 1978, “Conflicts of Duties and Moral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38: 564–574.

  • Chisholm, Roderick M., 1963, “Contrary-to-Duty Imperatives and Deontic Logic,” Analysis, 24: 33–36.

  • Conee, Earl, 1989, “Why Moral Dilemmas are Impossibl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6(2): 133–141.

  • Dahl, Norman O., 1974, “‘Ought’ Implies ‘Can’ and Deontic Logic,” Philosophia, 4: 485–511.

  • DeCew, Judith Wagner, 1990, “Moral Conflicts and Ethical Relativism,” Ethics, 101: 27–41.

  • Donagan, Alan, 1996, “Moral Dilemmas, Genuine and Spurious: A Comparative Anatomy,” Ethics, 104: 7–21; reprinted in Mason (1996): 11–22.

  • Feldman, Fred, 1986, Doing the Best We Can,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

  • Foot, Philippa, 1983, “Moral Realism and Moral Dilemma,”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0: 379–398; reprinted in Gowans (1987): 271–290.

  • Gewirth, Alan, 1978, Reason and Mora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Goldman, Holly Smith, 1976, “Dated Rightness and Moral Imperfectio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5: 449–487, [See also, Holly Smith.]

  • Gowans, Christopher W., 1989, “Moral Dilemmas and Prescriptivism,”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6: 187–197.

  • –––, 1994, Innocence Lost: An Examination of Inescapable Wrongdo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6, “Moral Theory, Moral Dilemma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in Mason (1996): 199–215.

  • Griffin, James, 1977, “Are There Incommensurable Valu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7: 39–59.

  • Guttenplan, Samuel, 1979–80, “Moral Realism and Moral Dilemma,”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0: 61–80.

  • Hansson, Sven O., 1998, “Should We Avoid Moral Dilemmas?,”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32: 407–416.

  • Hare, R.M., 1952, The Language of Mora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63, Freedom and Rea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1, Moral Thinking: Its Levels, Methods, and Poi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ill, Thomas E., Jr, 1983, “Moral Purity and the Lesser Evil,” The Monist, 66: 213–232.

  • –––, 1992, “A Kantian Perspective on Moral Rul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6: 285–304.

  • Hoag, Robert W., 1983, “Mill on Conflicting Moral Obligations,” Analysis, 43: 49–54.

  • Howard, Kenneth W., 1977, “Must Public Hands Be Dirty?”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11: 29–40.

  • Kant, Immanuel, 1965/1797, The Metaphysical Elements of Justice: Part I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John Ladd (trans.),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 Kolenda, Konstantin, 1975, “Moral Conflict and Universalizability,” Philosophy, 50: 460–465.

  • Ladd, John, 1958, “Remarks on Conflict of Obligation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55: 811–819.

  • Lebus, Bruce, 1990, “Moral Dilemmas: Why They Are Hard to Solv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13: 110–125.

  • MacIntyre, Alasdair, 1990, “Moral Dilemmas,” Philosophical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0: 367–382.

  • Mallock, David, 1967, “Moral Dilemmas and Moral Failur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5: 159–178,

  • Mann, William E., 1991, “Jephthah’s Plight: Moral Dilemmas and Theis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5: 617–647.

  • Marcus, Ruth Barcan, 1996, “More about Moral Dilemmas,” in Mason (1996): 23–35.

  • Marino, Patricia, 2001, “Moral Dilemmas,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 Progres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4: 203–225.

  • Mason, H.E., 1996, “Responsibilities and Principles: Reflections on the Sources of Moral Dilemmas,” in Mason (1996): 216–235.

  • McConnell, Terrance, 1976, “Moral Dilemmas and Requiring the Impossible,” Philosophical Studies, 29: 409–413.

  • –––, 1981, “Moral Absolutism and the Problem of Hard Cases,” 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 9: 286–297.

  • –––, 1981, “Moral Blackmail,” Ethics, 91: 544–567.

  • –––, 1981, “Utilitarianism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Logique et Analyse, 24: 245–257.

  • –––, 1986, “More on Moral Dilemma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345–351.

  • –––, 1993, “Dilemmas and Incommensurateness,”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27: 247–252.

  • McDonald, Julie M., 1995, “The Presumption in Favor of Requirement Conflicts,”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26: 49–58.

  • Mothersill, Mary, 1996, “The Moral Dilemmas Debate,” in Mason (1996): 66–85.

  • Nagel, Thomas, “War and Massacr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 123–144.

  • –––, 1979, “The Fragmentation of Value,” in Mortal Ques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in Gowans (1987): 174–187.

  • Nozick, Robert, 1968, “Moral Complications and Moral Structures,” Natural Law Forum, 13: 1–50.

  • Paske, Gerald H., 1990, “Genuine Moral Dilemmas and the Containment of Incoherence,”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24: 315–323.

  • Pietroski, Paul, 1993, “Prima Facie Obligations, Ceteris Paribus Laws in Moral Theory,” Ethics, 103: 489–515.

  • Price, Richard, 1974/1787, A Review of the Principal Questions of Mora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rior, A.N., 1954, “The Paradoxes of Derived Obligation,” Mind, 63: 64–65.

  • Quinn, Philip, 1978, Divine Commands and Moral Requiremen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6, “Moral Obligation, Religious Demand, and Practical Conflict,” in Robert Audi and William Wainwright (eds.), Rationality, Religious Belief, and Moral Commitmen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212.

  • Rabinowicz, Wlodzimierz, 1978, “Utilitarianism and Conflicting Obligations,” Theoria, 44: 1924.

  • Rawls, John,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Railton, Peter, 1992, “Pluralism, Determinacy, and Dilemma,” Ethics, 102: 720–742.

  • –––, 1996, “The Diversity of Moral Dilemma,” in Mason (1996): 140–166.

  • Sartorius, Rolf, 1975, Individual Conduct and Social Norms: A Utilitarian Account of Social Union and the Rule of Law, Encino, CA: Dickenson Publishing.

  • Sayre-McCord, Geoffrey, 1986, “Deontic Logic and the Priority of Moral Theory,” Noûs, 20: 179–197.

  • Sinnott-Armstrong, Walter, 1984, “‘Ought’ Conversationally Implies ‘Ca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93: 249–261.

  • –––, 1985, “Moral Dilemmas and Incomparabilit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2: 321–329.

  • –––, 1987, “Moral Dilemmas and ‘Ought and Ought Not’,”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7: 127–139.

  • –––, 1987, “Moral Realisms and Moral Dilemma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 263–276.

  • –––, 1996, “Moral Dilemmas and Rights,” in Mason (1996): 48–65.

  • Slote, Michael, 1985, “Utilitarianism, Moral Dilemmas, and Moral Cost,”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2: 161–168.

  • Statman, Daniel, 1996, “Hard Cases and Moral Dilemmas,” Law and Philosophy, 15: 117–148.

  • Steiner, Hillel, 1973, “Moral Conflict and Prescriptivism,” Mind, 82: 586–591.

  • Stocker, Michael, 1971, “’Ought’ and ‘Ca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9: 303–316.

  • –––, 1986, “Dirty Hands and Conflicts of Values and of Desires in Aristotle’s Ethic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7: 36–61.

  • –––, 1987, “Moral Conflicts: What They Are and What They Show,”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8: 104–123.

  • –––, 1990, Plural and Conflicting Valu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rasser, Mark, 1987, “Guilt, Regret, and Prima Facie Duties,”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5: 133–146.

  • Swank, Casey, 1985, “Reasons, Dilemmas, and the Logic of ‘Ought’,” Analysis, 45: 111–116.

  • Tännsjö, Torbjörn, 1985, “Moral Conflict and Moral Realism,”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113–117.

  • Thomason, Richmond, 1981, “Deontic Logic and the Role of Freedom in Moral Deliberation,” in Risto Hilpinen (ed.), New Studies in Deontic Logic, Dordrecht: Reidel, 177–186.

  • Vallentyne, Peter, 1992, “Moral Dilemmas and Comparative Conceptions of Morality,”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0: 117–124.

  • Williams, Bernard, 1966, “Consistency and Realism,”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 40: 1–22.

  • –––, 1972, Mor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thics, New York: Harper & Row.

  • Zimmerman, Michael J., 1987, “Remote Obligatio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4: 199–205.

  • –––, 1988, “Lapses and Dilemmas,” Philosophical Papers, 17: 103–112.

  • –––, 1990, “Where Did I Go Wro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58: 83–106.

  • –––, 1992, “Cooperation and Doing the Best One Can,” Philosophical Studies, 65: 283–304.

  • –––, 1995, “Prima Facie Obligation and Doing the Best One Can,” Philosophical Studies, 78: 87–123.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Bradley, Francis Herbert: moral philosophy | dirty hands, the problem of | Kant, Immanuel | logic: deontic | Mill, John Stuart | Plato | Sartre, Jean-Paul

Acknowledgments

I thank Michael Zimmerman for helpful comments on the initial version of this essay, and two reviewers for suggestions on the most recent instanti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Terrance McConnell <tcmcconn@uncg.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