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 desire (Tim Schroeder)

首次发表于 2009 年 12 月 9 日星期三;实质性修订于 2015 年 4 月 9 日星期四

欲望是一种特定心态。这是一种熟悉的心态,对于每个曾经想喝水或渴望知道老朋友发生了什么的人来说,但这种熟悉并不意味着很容易给出欲望的理论。当问到想要水和渴望知识是否从根本上与其他似乎有些相似的心态相同时,立即引发争议:希望从未出生,更喜欢芒果而不是桃子,渴望杜松子酒,以世界征服为目标,偷偷溜出去的目的,或者倾向于仅仅为了挑衅而挑衅。这些不同的心态都被归为“积极态度”,但积极态度是基本上一个心态还是多个心态存在争议。

尽管存在争议,仍然可以确定欲望本身。渴望是一种通常与许多不同效果相关联的心态:一个有欲望的人倾向于以某种方式行动,以某种方式感受,以某种方式思考。例如,如果 Nora 渴望茶,那么 Nora 通常会给自己泡一杯茶;即使她没有立即给自己泡茶,她仍然通常会感到有冲动这样做;她会觉得喝茶的想法令人愉快,会觉得当前没有茶令人不愉快;她会发现自己的思绪不断转向茶的想法;她会判断喝茶似乎是个好主意;等等。这些不同的效果一直是发展欲望理论的努力的焦点。

理解欲望至少需要两件事:首先,要有关于欲望本身的理论,其次,要熟悉各种不同的欲望。一旦获得,对欲望的理解可以阐明围绕欲望的许多争议。


1. 欲望理论

有一种简单、保守的欲望理论认为,拥有欲望是一种行动倾向。根据这一理论,行动倾向是欲望的唯一基本特征;一个人在拥有欲望时产生某种感觉或思考某种方式的倾向是有趣但不是必要的倾向。如果诺拉渴望茶,那是因为她倾向于给自己泡茶,她对茶感到愉悦、积极地考虑泡茶,或者思绪不断转向泡茶只是她欲望的相关效果。这种简单、保守的理论有许多竞争对手,每个都强调与行动倾向不同或补充的东西。

尽管存在各种理论选择,简单、保守的欲望理论——基于行动的理论是最广泛接受的理论,因此是任何讨论的合适起点。

1.1 基于行动的欲望理论

考虑对黄色芒果的欲望。“想要的原始迹象,”安斯康姆写道,“是试图获得”(Anscombe 2000)。将这个想法牢记在心,人们可能会认为如果珍妮特试图获得一个黄色芒果,那么珍妮特所渴望的就是一个黄色芒果。但即使珍妮特没有尝试获得一个黄色芒果,她仍然可能渴望一个黄色芒果(她可能突然渴望芒果,但家里没有了,而此刻又不愿意去购物)。因此,有理由希望有一个更为复杂的欲望理论。为了处理珍妮特,似乎最简单的方法是认为欲望使我们倾向于行动,但并不总是导致我们采取行动。尽管珍妮特并没有试图获得芒果,但她倾向于获得一个——只要更方便的话。这导致了一个简单的、基于行动的欲望理论。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渴望 p 意味着这个生物倾向于采取行动,以实现 p。

这种理论被批评为不够严格,因为它似乎是基于纯粹的行为习惯将欲望归因于生物。例如,如果一个女人有口吃的倾向,那么根据上述理论,她就有口吃的欲望——仅仅因为她倾向于采取行动以口吃。因此,出于这样的原因,人们通常更倾向于更复杂的基于行动的欲望理论版本。

对于一个生物欲望 p,就是指这个生物倾向于采取任何它认为可能实现 p 的行动。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珍妮特渴望拥有一个黄色芒果,那就意味着她倾向于去冰箱,或商店,或询问朋友,或做任何她认为可能让她得到黄色芒果的事情。她不一定要实际做这些事情,因为她可能更想做其他事情,或者可能正在睡觉,或被药物影响,或以其他方式无法做她倾向于做的事情,但她必须(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倾向于做这些事情,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同样,对于约翰而言,渴望珍妮特爱他就意味着约翰倾向于采取任何他认为可能使珍妮特爱他的行动。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可能拥有的各种欲望也是如此。迈克尔·史密斯在一些作品中非常清晰地阐述了这种欲望理论(史密斯,1987;1994)。

与不太复杂的理论相比,更复杂的基于行动的欲望理论也受到了批评,认为其限制性不够。丹尼斯·斯坦普指出,一个人相信仅仅这样发球会导致他在网球比赛中双误,可能会因此倾向于这样发球并双误(紧张似乎经常会导致这种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渴望双误(斯坦普,1986)。一些哲学家提出,欲望只是能够引发行动的心理状态之一,因此将欲望与使我们倾向于行动的心理状态等同是错误的。其中一些哲学家关注了负面观点,即所谓的“真实欲望”并不能穷尽可能的动机状态(戴维斯,1986;马克斯,1986)。其他人则关注了作为一种激励状态的欲望的积极替代方案,这些人往往强调认为对善(或义务)的判断至少是另一种可以导致行动的心理状态,独立于先前的欲望。在欲望和对善的信念的情况下,处于这种状态就是倾向于采取任何被认为可能实现所渴望或被判断为善的行动。但根据这些哲学家的观点,欲望和对善的判断是非常不同的事物。因此,基于行动的欲望理论未能做出重要区分(例如,麦克道尔,1978;斯坎隆,1998)。

行动理论中欲望的一个重要变体认为,欲望是一种具有产生行动功能的心理状态,而不仅仅是使代理人倾向于行动的心理状态。根据这些理论,一个欲望可能或可能不会使行动者满足这个欲望,但导致这种结果是欲望的工作或目的(欲望的生物功能),或者实现欲望的满足是行动产生系统如何完成工作或实现目的的方式(Millikan 1984; Papineau 1987)。虽然这些变体对 Stampe 类型的反对意见表现良好(因为信念的目的并不是导致双误的双误),但似乎仍然会受到那些认为对好的信念也可以通过促使行动来发挥功能的人的反对。

为了克服后一种反对意见,行动理论者可以沿着多条论证线进行。行动理论者可以主张,仅仅对善的信念不能促使代理人行动,鉴于对信念的独立动机理论(这是许多心灵哲学家采用的与信念和欲望互补理论相关的立场)。或者他可以主张,在应该修正对善的信念和应该修正自己的行动倾向的原则中存在着不一致性(见下文 1.3 节中对 Lewis 的讨论),因此在信念善的想法中也存在着某种不一致性。或者,更具让步精神,他可以允许行动理论应该被其他元素(例如快乐的倾向)补充,这些元素不是善的信念的特征。

行动理论中欲望的另一个困难来自对行动不适合实现的事物的明显欲望(即,行动理论对欲望的过度限制的证据)。例如,假设我可能希望 π 是一个有理数,或者希望我从未出生,或者希望一个委员会无论我做什么都会偏向我(Schroeder 2004)。这些欲望似乎并非存在于关于行动倾向的事实,甚至不是关于如果我愚蠢到相信我可以通过行动实现我的欲望,我会执行什么行动的事实。作为回应,行动理论者可能主张这些态度根本不是真正的欲望,而只是相关的愿望态度:也许是愿望。另一种回应可能是主张,即使对于这样的欲望,行动倾向仍然存在,即使在相当理性的人中也不太可能被执行(Wall 2009)。

1.2 欲望的基于快乐的理论

正如刚才所建议的,那些抱怨基于行动的欲望理论未能区分对善的判断和欲望的哲学家有时会提出快乐是这种区别的关键。根据这些哲学家,被欲望所驱使的人总是享受所渴望的东西,或者急切地期待欲望的满足,而仅仅被善的判断所驱使的人则不会有这些感受(Schueler 1995;Vadas 1984;另见 Davis 1986)。在这种情况下,有理由尝试一种根据快乐倾向(和不快感)构建的欲望理论。也许欲望只在某种程度上驱使我们行动,但却必然引发某些感受。这种理论的简单版本是:

对于一个有机体来说,欲望 p 就是指这个有机体倾向于在看起来 p 时感到快乐,并在看起来非 p 时感到不快。

除了道德心理学的考虑之外,还有理由更倾向于基于快乐的欲望理论,这些理由源自心灵哲学。加伦·斯特劳森(Galen Strawson)从两个方面捍卫了基于快乐的理论:首先,斯特劳森认为,对任何事物的欲望(或对任何事物的信念或以其他方式表现出的意向性)需要意识,而快乐和不快乐是与欲望最密切相关的意识状态。其次,斯特劳森认为,可以想象存在一些生物体,它们缺乏行动的倾向,但具有对快乐和不快乐的感觉倾向,这些生物体似乎对能让它们感到愉悦的事物有欲望。这些生物体可能包括患有神经损伤的实际人类,使其失去行动的倾向,也可能包括从未具有行动能力,只具有感觉能力的纯粹想象的生物体(Strawson 1994)。

卡罗琳·莫里洛(Carolyn Morillo)也捍卫了基于快乐的欲望理论,尽管基于完全不同的理由。从概念上开始,莫里洛认为,欲望在本体上独立于行动,因为它们是行动的非平凡解释者。然后在经验(具体来说是神经科学)方面,莫里洛认为,快乐的经历与某些神经事件(通过所谓的“奖励系统”释放多巴胺)是相同的,这些相同的神经事件是行动的因果起源(与信念一起)。因此,快乐的经历扮演了欲望的角色,因此欲望是快乐的经历(Morillo 1990)。

基于快乐的欲望理论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快乐似乎与欲望具有因果或表征关系。根据这些哲学家的观点,欲望的净满足,或者欲望满足的净增加,是快乐的标准原因,而由此引起的快乐也许代表了欲望满足的这种变化。如果这些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似乎欲望必须在本体上与快乐有所不同,就像原因与效果不同,或者表征的对象与其表征不同(Davis 1982;Schroeder 2004)。

1.3 欲望的基于善的理论

虽然一些哲学家认为,欲望需要与善的判断明确分开,但其他哲学家认为它们需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苏格拉底或许认为,想要某物就是简单地认为它是好的,基于这一观点很容易制定出一种欲望理论。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欲望 p 意味着它相信 p 是好的。

推荐这样一种理论的直觉是,我们被激励去做我们认为是好的事情,仅仅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好的(以及如果我被激励去做某事,那我就渴望去做它)。如果我认为去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是好的,那么这就足以激励我去参加会议,似乎,从而(也许)渴望去做。

David Lewis 基于决策理论的结果对这种欲望理论提出了挑战(Lewis 1988; 1996)。Lewis 考虑了“欲望作为信念”的命题,即一个理性的个体被激励使命题 p 成为真实,程度取决于她相信 p 是好的程度,并且展示了在一个熟悉的决策理论框架内会出现不一致的结果。在 Lewis 的论证中,结果是由于决策理论框架内理性信念修正和理性欲望(或动机)修正之间的差异。作为对 Lewis 的回应,许多哲学家试图捍卫欲望是关于善的信念的一般观念(或者在理性个体中由这样的信念所蕴含)通过在决策理论内部捍卫不同的具体命题表述(例如,Price 1989; Byrne and Hájek 1997)。还有一些努力表明形式决策理论可能没有形式化正确的事物来得出关于欲望和善的结论(例如,Broome 1991)。

在一个不太正式的模式下,Dennis Stampe 和 Graham Oddie 独立提出了非常相似的基于善的欲望理论,根据这些理论,欲望是一种高层次的感知状态:对善的感知。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欲望 p 意味着 p 对该生物看起来是好的。

根据这些理论家的观点,对好的感知并不像对冷或白光的感知,而更像是对某物看起来像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感知——即,复杂的、高层次的感知状态,尽管与信念状态有着明显的区别。斯坦普和奥迪都谨慎地认为,好的外观与判断或信念某物是好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尽管这不是他们的主要关注点,他们避开了刘易斯的形式论证)。在斯坦普看来,这种区别最好通过这样一个事实来证明:声称相信某物是好的,而它并不看起来好(即,不被欲望),是一致的,但声称渴望某物而它并不看起来好(即,不被欲望)是不一致的。在相关的观点中,奥迪认为,虽然认为某种行动是最佳的而不渴望采取它并不是不连贯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种紧张,这种紧张最好解释为欲望将其内容表现为好的事实(斯坦普,1987 年;奥迪,2005 年)。

另一种有趣的立场变体由 T.M.斯坎隆(1998 年)提出。根据斯坎隆的观点,激励性欲望是对我们有理由做什么的判断。(斯坎隆还认为存在着非激励性的欲望,它们引导注意力;这些类型的欲望将在下一节中讨论。)

Good-based theories of desire are motivated by considerations so different from action-based theories of desire (or pleasure-based theories) that it is very rare to see advocates of the one attack the other, with the exception of Lewis's very technical work and the literature following from it. As a result, difficulties for good-based theories of desire have not been richly explored in th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One puzzle for such theories might be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of desires to non-human animals. On the one hand, it would seem that rats desire to get away from cats, desire to be around other rats, and the like. On the other hand, it would seem that rats do not represent anything as good (they would both seem to lack the concept of goodness and to lack a perceptual-style representation of goodness that would be well poised to generate such a concept). But if rats can desire without representing the good, then why would people be different? The options available for solving such puzzles have not yet been fully explored.

1.4 Attention-Based Theories of Desire

Another evaluatively loaded theory of desire has been proposed by T.M. Scanlon. Dubbed a theory of desire in the ‘directed-attention’ sense, this theory links desires to reasons, rather than goodness. But the theory does so through its characterization of how desire plays its most important role, which is its role in dire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subject who desires. 基于好的欲望理论受到的动机与基于行动的欲望理论(或基于快乐的理论)截然不同,很少见到支持前者的人攻击后者,除了 Lewis 的非常技术性的工作及随之而来的文献。因此,在哲学文献中,对基于好的欲望理论的困难并没有得到充分探讨。这类理论的一个难题可能是解释欲望与非人类动物的关系。一方面,老鼠似乎渴望远离猫,渴望与其他老鼠在一起等等。另一方面,似乎老鼠并不代表任何好的东西(它们似乎缺乏善的概念,也缺乏一种感知风格的善的表征,这种表征将很好地生成这样一个概念)。但如果老鼠可以在不代表好的情况下渴望,那么人类为什么会不同呢?目前尚未充分探讨解决这类难题的选择。

对于一个生物欲望 p,是指 p 的想法一直以有利的方式出现在生物的脑海中,以致其注意力坚定地被引向那些被视为支持 p 的考虑。

由于在斯坎伦(Scanlon)的观点中,理由是支持命题的考虑,因此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坚定地被引向表面上支持 p 成立的理由,那么就存在对 p 的欲望。这就是评价元素进入理论的地方(Scanlon,1998)。

从技术上讲,斯坎伦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基于注意力的欲望理论,而只是提出了一个基于注意力的欲望存在的充分条件。也许这是因为斯坎伦认为他的理论最适合描述那些在当下起着积极作用的欲望——发生性欲望,而不适合很好地描述那些没有起到这种作用的欲望——持续性欲望(见下文)。遵循斯坎伦思路的持续性欲望理论可能看起来类似于以下内容。

对于一个生物欲望 p,意味着它倾向于保持注意力被吸引到有 p 的理由,或者避免不是 p 的理由。

与基于好的欲望理论类似,斯坎伦的基于注意力的欲望理论尚未受到更保守的欲望理论支持者的深入探讨,更保守的理论支持者可能会提出什么异议尚待观察。对于这一理论的一个难题可能来自于它专注于一种有限形式的注意力。根据这一理论,欲望的特征效应是将注意力引向实现欲望的理由。但是,欲望对其他形式的注意力也有显著影响:如果凯蒂希望俄亥俄州赢得一场橄榄球比赛,那么她的欲望将引导她关注比赛的信息,将引导她关注获取比赛信息的机会,将引导她关注讨论比赛的人等等。这些注意力的指向方式在理论之前似乎与基于注意力的欲望理论感兴趣的方式一样重要,关于欲望的本质。

1.5 基于学习的欲望理论

到目前为止,所有考虑过的理论都将欲望视为先验调查的合适主题,只有一个例外。莫里略的方法论将欲望视为一种自然种类:这种自然种类负责产生一种熟悉的效果——行动——与欲望相关联。另一位哲学家蒂莫西·施罗德也采用了这种一般方法论。但施罗德认为神经科学的证据支持了与莫里略不同的结论。施罗德同意莫里略的观点,即存在一个单一的神经结构,是与欲望相关的各种现象(至少与行动、快乐以及某些思考和注意力方面)的独特共同原因,并且认为这个结构是多巴胺释放奖励系统。然而,他认为这种神经结构的活动并不实现快乐(快乐被说成是它的一个效果)。相反,这种神经结构的输出实现了一种称为基于偶然性学习或基于奖励学习的无意识学习形式。因此,施罗德得出结论,欲望是这种自然种类:基于奖励学习机制。欲望对行动、感觉和思维产生所有熟悉的影响,只是偶然的(将莫里略 1990 年与施罗德 2004 年进行比较;将两者与巴特勒 1992 年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欲望 p 意味着它使用 p 的表征来驱动基于奖励的学习。

施罗德关于欲望的基于奖励的理论是弗雷德·德雷茨克提出的理论的发展(德雷茨克 1988 年,第 5 章)。德雷茨克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实际上欲望决定了什么情况将驱动基于奖励的学习,但并没有提供一个完整的基于此基础的欲望理论。

施罗德(Schroeder)和莫里略(Morillo)之间关于如何解释神经结构的争论,这种结构是行动和快乐等现象的独特共同原因,突显了科学研究如何对欲望的哲学理论变得重要的一种方式。施罗德认为多巴胺释放奖励系统是快乐的原因,但莫里略认为它是快乐的神经实现(在活跃时)。支持奖励系统实现快乐的证据主要来自于其活动与快乐同时发生(Berridge 2003 中有回顾),以及刺激奖励系统(通过药物或电极)已知会引起快乐(这方面的经典文献在 Stellar 和 Stellar 1985 中有回顾)。但这些证据也与奖励系统是快乐的一种正常原因的理论相容。支持后一种观点的证据包括一些引起快乐的药物独立于奖励系统工作的证据(Berridge 2003 中有回顾),以及证据表明被剥夺奖励系统的老鼠仍然可以体验味觉快乐(Berridge 和 Robinson 1998),以及定位在奖励系统“下游”处的快乐神经实现者的合理候选者(Berridge 2003 中支持一个候选结构的回顾;施罗德 2004 中辩护另一个候选者)。

在这里考虑的所有欲望理论中,基于学习的欲望理论具有最少的先验可信度:没有人通过学习奖励性学习来理解欲望的概念。基于学习的欲望理论致力于认为一种生物可以存在欲望,即使它的本性不能移动或感受;只要它可以以某种方式代表和学习(只要这些能力适当相关),那么对于一种生物来说,这就足够拥有欲望。从先验上看,这可能看起来很奇特。毕竟,我们对欲望的想法告诉我们,欲望都与行动和感受有关。基于学习的欲望理论认为,一个生物可以渴望晴天,而不会因为晴天感觉良好,也不会因为阴天感觉糟糕,也不会被激励去做任何可能带来晴天的事情,甚至在天晴时也不会感到欢欣跃跃——这可能很难接受。基于学习的理论的可信度因此要求要么拒绝对欲望理论的先验限制,要么接受这样一个观念,即最好将欲望理论化为一种可能在原则上缺乏我们最常联系的特征的自然种类(有关这些批评的版本,请参见,例如,Bratman 1990;Brook 2006;Latham 2006)。

1.6. 欲望的整体(功能主义和解释主义)理论

到目前为止,只考虑了关于欲望的单一特征理论。但也有许多关于欲望的理论拒绝偏袒任何一个特征。相反,这些理论在理论上主张与欲望相关的全部特征包。根据这种整体论,拥有欲望是拥有足够多(通常是一种相当模糊的约束)某组类似欲望特征的事情。

整体理论中关于类似欲望特征的清单很少被完整提供,但某些类似欲望的特征通常被提及,并可以预期在大多数整体理论中发挥作用。这些特征刚被认为是欲望的基本特征的候选者。

  1. 如果一个生物通常渴望 p,那么只有当它倾向于采取任何它认为可能实现 p 的行动时才会这样。

  2. 一种生物通常只有在倾向于从中感受到快乐的情况下,才会渴望 p,同时在感觉到非 p 时感到不快。

  3. 一种生物通常只有在倾向于相信 p 是好的情况下,才会渴望 p。

  4. 一种生物通常只有在倾向于关注拥有 p 的理由时,才会渴望 p。

额外的特征可能在整体理论中发挥作用,其中包括对欲望的陈词滥调观察。 有一些遵循,尽管关于欲望的陈词滥调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列表可能比它现在的长度要长得多。

  1. 生物往往渴望好的东西。

  2. 生物往往渴望他们需要生存和繁衍的东西。

  3. 生物通常欲望快乐,不欲望(更好:厌恶)痛苦。

  4. 欲望 p 的生物往往会被与 p 是否相关的信息所吸引。

欲望的整体理论有两种主要形式:功能主义和解释主义。在功能主义形式中,欲望是一种内部状态类型,它扮演了足够多的因果作用,如(1)-(8)等所暗示的。在解释主义形式中,欲望不被视为存在于因果网络中的内部状态类型。相反,欲望被视为整个有机体的状态,这些状态存在是因为有机体展示了足够多与(1)-(8)等所暗示的行为类型相符的行为,从而可以合理地解释(根据解释的一般原则,如要求将生物解释为手段-目的一致)为具有欲望(例如,戴维森 1980)。

值得注意的是,Agnieszka Jaworska 关于关怀的研究。Jaworska 并不认为自己在发展一种欲望理论,实际上似乎持有一种基于行动的欲望理论。相反,她认为自己正在发展一种关于如何关心某人或某事的理论。然而,她所发展的理论看起来很像一种整体性的欲望理论。在 Jaworska 看来,关心某人意味着被激励为了那个人的福祉而行动(出于其本身的缘故),倾向于在那个人做得好时感到愉快,而在那个人做得不好时感到糟糕,倾向于关注那个人福祉的特征,具有与这一整体包裹相一致的情感——当那个人的福祉岌岌可危时感到恐惧,当一切都最终变好时感到宽慰,等等。因此,尽管这不是 Jaworska 的意图,但人们可以将她解读为提供了一种关注某事或某人的整体性欲望理论:那些可以说构成对某事或某人关心的欲望的子类(Jaworska 2007a; 2007b; 1999)。

2. 欲望的种类

有了一种欲望理论,人们可以继续考虑各种欲望的类型。即使欲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统一的心理状态群体,仍然有可能存在欲望的亚型,而且已经有一些被讨论过。

2.1 对象的欲望和事态的欲望

根据大多数理论,欲望总是对可想象的事态的欲望。对茶的欲望是对一个人心中某种事态的欲望:喝一些茶。对一双新滑冰鞋的欲望同样是对另一种事态的欲望:拥有一双新滑冰鞋。等等。这个想法也可以用诸如“欲望是对命题的态度”或“欲望具有命题内容”之类的短语来表达。以这种方式处理欲望使人很容易看出信念、欲望和意图的内容之间可能存在逻辑关系。

另一种关于欲望的思考方式认为,一些或所有的欲望是对对象的欲望,而不是对事态的欲望。对茶的欲望仅仅是对茶的欲望,而不是对涉及茶的任何事态的欲望。这种竞争性的思考方式的优势在于,它认真对待我们通常谈论欲望的方式和思考它们的方式。说我想要茶比说我想要喝一些茶更自然得多,也许这种自然性表明了欲望的本质方面的某种深刻含义。此外,似乎非人类动物可能会有欲望,而无法理解我们很容易归因于人类的命题(Thagard 2006)的把握。

然而,有一种回应是,自然措辞掩盖了欲望固有的一些复杂性,并且那些具有欲望的非人类动物在认知能力上有一种结构,这种结构通过谈论命题内容来表达。如果 Nora 欲望(tea), 那么关于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是她的欲望得到满足的事实是有明确答案的:

  1. Nora 拥有但未来不会喝一杯茶。

  2. Nora 拥有但未来某天不会喝一杯茶。

  3. 如果(3)能满足 Nora 的欲望,那么说 Nora 的欲望是为了一种事态:她在不久的将来喝一杯茶,似乎得到了很多,失去了很少。同样,如果一只猫头鹰渴望一只田鼠,似乎有一个关于哪种对应的事态会满足猫头鹰的欲望的事实(而与(3)的对应最有可能)。

即使承认欲望是为可想象的事实,仍然存在其他复杂性。有人指出了确切指明所需之物的困难:即使诺拉现在想喝一杯茶,如果茶很陈旧,或者含有砒霜,或者是强盗送来的,她可能会抗议说她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例如,Lycan 2012)。其他人指出了由条件性欲望产生的困难,比如如果一个人不太累的话,他希望稍后喝啤酒 (例如,McDaniel 和 Bradley 2008)。

2.2 内在的、工具性的和实现者的欲望

有些欲望是为了自身想要的事实:这些是内在的欲望。人们普遍认为快乐是为了它本身而被渴望的,许多人也渴望他们孩子的幸福,他们最喜欢的运动队的成功,以及不公正的终结,并且内在地渴望它们。内在地渴望某事并不是仅仅为了它本身而渴望,而是至少部分为了它本身而渴望:我父亲部分是为了我自己的缘故而渴望我的幸福,但毫无疑问,他也部分是因为如果我表现不佳,他会难以入眠,他不想失眠。

因此,我的父亲欲望我的福祉既是内在的,也是工具性的:作为一种手段达到目的。然而,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说一个欲望是‘工具性’时,我们的意思是它仅仅是一种手段:当我们的意思是这个目的仅仅是为了达到另一个目的,而不是出于自身的缘故时(工具性欲望有时也被称为‘外在的’)。

一个有趣的工具性欲望案例可能是许多所谓的‘二阶欲望’,这些欲望在哈利·弗兰克福的研究之后被讨论。根据弗兰克福的观点,能够形成关于自己欲望的欲望的能力,即二阶欲望,使我们成为人,使我们成为能够关心、爱和拥有自由意志的存在(例如,弗兰克福,1971 年;1999 年)。二阶欲望是关于一个人的一阶欲望的欲望,而一阶欲望是关于普通(非意志性)事物的欲望,比如零食或者打败纽约洋基队。因此,对一个扰乱我睡眠的醉酒者大喊的欲望是一种一阶欲望,而不去采取行动大喊的欲望是一种二阶欲望。如果考虑这种二阶欲望是内在的还是工具性的,最合理的结论通常是这种欲望是工具性的:我希望不去采取行动大喊是因为我希望不被人扔石头,而我认为不采取行动大喊是为了不被人扔石头的手段。(请注意,大卫·刘易斯关于二阶欲望在价值观中的作用的讨论要求它们是内在的欲望。这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二阶欲望有多少是真正内在的?参见刘易斯,1989 年。)

在上述情景中,我可能也内在地希望变得文明和宽容,并且认为不去采取行动大喊是成为文明和宽容的一种方式。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内在欲望和不去采取行动大喊的欲望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是一种工具性关系。不采取行动大喊并不是为了实现文明和宽容行为的目的。相反,这是一种文明和宽容行为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说我不去采取行动大喊的欲望是一种实现者欲望:一种对于一种可能实现内在欲望的目的的欲望。这种欲望在阿帕利和施罗德(2014 年)以及施密茨(1994 年)中得到了一些讨论。

2.3 强烈和弱弱欲望

普遍认为,欲望在强度上存在一个连续体:欲望可以更强或更弱。欲望的强度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对行动控制的欲望的因果力所构成:一个欲望比另一个更强意味着代理人倾向于采取行动,而不是第二个欲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a)其他一切都相等,以及(b)代理人相信每个欲望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行动来满足,以及(c)代理人相信这些欲望不能共同满足。这种表征欲望强度的方式显然最适合于基于行动的欲望理论。但对于每种欲望理论,都有相应的欲望强度理论可供选择。欲望强度可以由欲望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或痛苦的程度决定,或者由事态看起来有多好的程度决定,或者由一个事态引起注意力的原因的程度决定,或者由欲望的满足将引起的基于奖励的学习的程度决定,或者由所有这些的平均值决定。

大多数理论家对欲望强度的讨论不超出上述内容。一个例外可以在决策理论的工作中找到:在决策理论中,偏好被给予正式的表征,通过这种正式的表征,可以证明各种结果。关于欲望强度的一个基础性结果是,如果一个最小理性的人有一组成对偏好(对 A 而不是 B,对 C 而不是 D 等),这些成对偏好可以用来确定偏好的强度。也就是说,从关于什么被偏好于什么的大量基本事实中,可以推导出关于每个事物必须被偏好于其他事物的程度的事实(例如,冯·诺伊曼和莫根斯滕 1944)。

大多数欲望强度理论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即使在它们的目的地被渴望的程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欲望似乎在表现出强度的典型迹象方面存在差异。想想一个标准的内在欲望:对孩子福祉的欲望。当我心情愉快时,我行事造福塞西莉亚的倾向可能会更强烈,而当我情绪低落时,这种倾向可能会更弱;当我清醒时,这种倾向可能会更强烈,而当我非常困倦时,这种倾向可能会更弱;当福祉的变化将立即发生而不是在一个月后时,这种倾向可能会更强烈,等等。然而,这些倾向的变化似乎不太可能标志着我对塞西莉亚福祉的渴望程度的变化。相反,它们似乎标志着我欲望如何有效地影响我的行动的变化。同样,对塞西莉亚福祉的某些伤害的想法会让我感到糟糕(比如说,她被狗咬),而对其他伤害的想法会让我感到不那么糟糕(比如说,她得水痘),即使我对她的福祉伤害的估计可能使这两种情景非常相似。同样,这似乎表明了我欲望如何有效地影响我的感受方面存在某种特殊性,而不是表明欲望强度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得水痘似乎是童年的一种预期磨难,这似乎减弱了我的感受反应)。对于善的外观和注意力倾向也是如此。

学习理论和整体理论的一个共同优势在于,它们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能够认为,即使欲望对行动、感受或思想的影响似乎与欲望的强度不成比例,欲望的强度仍然可以是恒定的。在学习理论的情况下,只要学习信号与欲望强度的普通迹象之间存在一种单纯的因果关系,认为强烈的欲望具有类似于弱欲望的效果,或反之亦然,就不会有矛盾。在整体理论的情况下,只要欲望强度没有被简化为单一现象的强度,认为强烈的欲望具有类似于弱欲望的一个或几个效果,或反之亦然,就不会有矛盾。当理论将欲望简化为单一可观察的核心现象时,这种现象中明显无意义的波动就会构成问题。

2.4 发生性和持续性欲望

如果 Nora 欲望茶,那么她的欲望很可能会显现出来:Nora 很可能意识到她的欲望,并且只要 Nora 继续渴望茶,她的欲望很可能会产生其特征效果。另一方面,如果 Ben 渴望一双新滑冰鞋,那么他的欲望不太可能一直显现出来。一双新滑冰鞋可能是 Ben 在得到新鞋之前会渴望两三个月的东西,他的欲望不太可能在整个时间里一直显现出来。更有可能的是,Ben 的欲望大部分时间会安静地“潜藏在他的脑海中”,偶尔会产生各种熟悉类型的想法、感觉和行为。

持续欲望是指一个人目前心理状态中没有起作用的欲望。另一方面,当前欲望是指目前在一个人心理状态中起作用的欲望。请注意,当前欲望不一定控制一个人的行为:比如,我想躺在床上的欲望在我起床做早餐时仍然存在,因为我的欲望让我对床产生渴望,也许会以一种影响我行动产生的方式作用于我的行动机制,如果我不想完成一些事情,这会让我回到床上。根据这种思考方式,一个人没有意识到的欲望,但却是行为的当前原因,也是当前的。例如:对一个新墨水瓶的欲望可能会导致一个人笨拙地移动,以摧毁当前的墨水瓶,而不影响他的思想或感情,如果是这样,那么在笨拙时这种欲望就是当前的。

一些哲学家认为只有当前欲望才是真正的欲望。所谓的持续欲望实际上只是生成欲望的倾向,根据这种思考方式。这种立场的一个困难在于,持续欲望似乎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因果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为什么她男朋友厨房的柜台上的新茶罐引起了 Nora 的注意?可能是因为她有一个持续渴望了解她可以得到的茶的欲望,而她男朋友厨房里的茶罐与这种欲望相关。为什么 Nora 看到这个罐子感到高兴?因为她有一个持续渴望尝试新茶的欲望,她刚刚看到罐子里装着一种新茶。等等。生成当前欲望的倾向可以用于这些解释,但对于心智的普通思考来说,说这种倾向只是一种欲望——一种持续欲望——更符合实际,而不是说它是其他什么东西。

一些哲学家认为,所有发生的欲望都是一个人意识生活的要素。正如我有能力看到红色,但直到看到红色成为我意识的一部分时才会行使这种能力,同样,我有能力渴望我的法语流利,直到渴望我的法语流利成为我意识的一部分时才会行使这种能力。请注意,这个论点不仅仅是说欲望有时候才是一个人意识生活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个论点不仅仅是说我有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欲望,就像我有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脚趾一样。相反,所讨论的论点是欲望具有一种质的特征,一种可以成为一个人意识的要素、特征或方面的质的特征。任何认为欲望由快乐或似是而非构成的哲学家可能会持这种立场(例如,奥迪 2005;斯坦普 1987;斯特劳森 1994)。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欲望的适应性方向与意识要素的适应性方向不兼容,理由是欲望(大致上)说出事物应该如何,而意识(大致上)说出事物是如何的(赫尔斯、里德和施罗德 2004)。

3. 欲望争议

由于欲望在心灵、行动、自由意志和道德(以及更多领域)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欲望被卷入了太多争议,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尽管如此,一些围绕欲望的争议值得特别关注,要么是因为它们是围绕欲望的关键特征的争议(接下来的前三个),要么是因为它们展示了欲望在哲学理论化中的更大作用,特别是在伦理理论化中(后三个)。

3.1 欲望的适应方向

自安斯康姆以来,人们说欲望具有“适应方向”,并且与信念的“适应方向”相反。表达这一观点的一种谦逊方式是:信念就像陈述句,它们通过世界是否符合它们而得到满足(变为真实),而欲望则像祈使句,它们通过世界的变化使世界符合它们而得到满足(实现)。这个类比到底意味着什么,从字面上来看,存在争议。也许是一个人的信念应该符合世界,而世界应该符合一个人的欲望(Gregory 2012)?也许是世界倾向于导致满足的信念(真实的信念),而欲望倾向于导致存在一种满足欲望的世界?这仍然是一个难以评估提出的建议的领域,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形成共识(参见,例如,安斯康姆 2000;舒勒尔 1991;史密斯 1994;赞威尔 1998)。

另一个相关的谜团是关于是否可能存在既具有类似欲望又具有类似信念适应方向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有时被称为“besires”,据说对于对信念类似态度能够自行激励行动的伦理学家具有特殊兴趣(参见,例如,史密斯 1994 第 4 章;赞威尔 2008)。

3.2 欲望的起源

关于工具性欲望和实现者欲望的产生,几乎没有太多神秘之处。这些欲望是由(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推理过程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通过推理得出结论,即如果只有 p 成立,那将更有可能实现 q 或将是 q 的实现。如果某人已经内在地渴望 q,那么这个推理过程将自动且无意识地产生一个关于 p 的工具性或实现者欲望,至少在理性的生物中是如此。(在理性个体中,新欲望的强度,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随着对 q 的内在欲望的强度以及实现 p 对实现 q 的有用性的增加而增加。)或者至少,这个描述在哲学家中是相对不具争议性的,他们将工具性和实现者欲望视为可能被科学研究的因果网络中的组成部分。将心灵视为解释领域的哲学家更有可能持有这个故事的非机械版本,根据这个版本,当我们已经解释一个人内在地渴望 q 并且我们已经解释一个人相信 p 会使 q 更有可能时,我们应该将一个人解释为工具性或实现性地渴望 p。

内在欲望的产生是一个更具争议和兴趣的问题。心理享乐主义者认为只有一种内在欲望——对快乐的渴望——而这种欲望是先天的(例如,Pollock 2006)。然而,认为我们拥有丰富的内在欲望,包括对我们所爱之人的福祉和我们支持的体育队成功的欲望的哲学家们面临更加困难的问题。也许我们的一些欲望是先天的(对快乐的欲望,对温柔的触摸和拥抱的欲望,对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的欲望……),但我们许多内在欲望显然并非如此。如果本内在地渴望哥伦布蓝外套队的成功,这显然不是他心智的固有结构所致。

一些人提出,通过推理可以获得新的内在欲望。根据迈克尔·史密斯的观点,如果一个人相信,如果他是理性的话,他会渴望 p,那么这将倾向于产生一个内在的渴望 p。因此,如果我相信,如果我是理性的话,我会想要给第三世界捐款,那么这将倾向于在我内心产生一个内在的渴望给第三世界捐款(Smith 1994)。评估史密斯的想法在这里存在困难。看起来确实似乎,考虑如果我只是完全理性的话会想要做什么,这种事情可能会在我内心产生一个新的欲望。但是,很难确定产生的欲望是内在的还是实现者欲望(实现理性或者道德行为的欲望)。现象学上,似乎很难区分这两者,因此评估史密斯的理论并不容易。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哲学家们尝试(例如,Dreier 2000)。

史密斯提出的一个有趣的后果是,这使得拥有某些内在欲望变得理性,而缺乏其他内在欲望则变得不理性,这取决于一个人相信什么是真实的。这与至少源自大卫·休谟的一种欲望观念有所不同,根据这种观念,信念无权决定我们应该内在地渴望什么(根据这种思路,最多,信念可以决定我们应该将什么作为实现手段或实现者来实现我们内在的欲望)。但是,这使史密斯与那些认为推理的一部分是设定“最终目标”的人保持一致(例如,Richardson 1997)。

关于产生内在欲望的另一个提议完全将理性排除在外。根据这一提议,通过将新的情况与已经满足现有内在欲望的情况相关联,根据奖励学习的原则,可以获得新的内在欲望。因此,如果一个年幼的孩子内在地渴望干燥的屁股和饱满的胃,并且意识到母亲的存在倾向于帮助这些事情,那么这个年幼的孩子自然会以工具性的方式渴望母亲的存在。但是,无论孩子是否意识到工具性关系,如果母亲的存在经常预示着孩子对干燥的屁股和饱满的胃的内在欲望的满足,那么由欲望满足产生的学习过程也将倾向于导致年幼的孩子获得对母亲存在的内在欲望(Schroeder 2004)。

3.3 偏好与欲望

在决策理论的文献中,更多地谈到的是偏好,而不是欲望。决策理论家认为人类在选项之间做出选择,这些选择表达了对选项的偏好。如果人类是理性的,她的偏好是一致的,并且可以确定对她而言任何给定选择的预期效用。行动的预期效用,反过来,是根据一种(主要是较旧的)方法,它可以预期带来的快乐(或减轻痛苦),或者是根据另一种(更现代的)方法,即代理人理想情况下会倾向于选择它的程度(参见,例如,Skyrms 1990 进行讨论)。

如果效用被视为快乐,那么决策理论与任何将快乐视为唯一所需之物的欲望理论是兼容的。如果效用被视为值得选择,那么决策理论与任何欲望理论都是兼容的(除了可能不兼容那些认为欲望是对善的信仰的理论,如第 1.3 节所讨论的)。因此,对偏好的关注本身并不会在决策理论和欲望理论之间产生冲突。

冲突可能会出现,然而,当一个人询问欲望或偏好哪个更基本时,冲突就会产生;约翰·波洛克(Pollock 2006)最近引起了人们对这一争议的关注。决策理论家倾向于将成对偏好视为基本:基本态度是更喜欢 A 而不是 B(例如,冯·诺伊曼和莫根斯特恩 1944 年)。大多数其他欲望理论家将欲望视为基本:基本态度是渴望 A。如果欲望是基本的,并且欲望有强度,那么很容易从中确定偏好:如果我非常渴望父亲健康,而我对洗衣服的欲望较低,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我更喜欢父亲的健康胜过洗衣服,其他条件相同。但如果偏好是基本的,那么从中推导出类似欲望的东西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任务(在第 2.3 节中简要讨论过)。

认为偏好是基本的最简单的理由是,人们很容易自省并采取行动,而具有特定强度的欲望则不是。我可以知道我更喜欢确保父亲的健康胜过洗衣服,我知道如果必须做出选择,我会选择哪个。但我能自省出我更喜欢父亲的健康胜过干净的衣服的程度吗?也许不行。如果我不能,也许是因为我只能自省最基本的心理事实,而这些事实是关于简单的成对偏好的事实。正如冯·诺伊曼和莫根斯特恩所写,“每一次测量——或者更确切地说,每一次可测量的断言——最终必须基于某种可能无法也无需进一步分析的直接感觉。在效用的情况下,对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的偏好——相对于另一个对象——提供了这个基础”(1944 年,16)。

认为偏好不是基本的一个理由是,在标准决策理论中,似乎需要非常多的基本成对偏好才能解决关于对于任意对象 A 和 B 更喜欢 A 而不是 B 的程度的事实。也就是说,关于欲望程度的事实只能从更基本的关于成对偏好的事实中产生,而这需要大量的基本成对偏好事实。波洛克(2006)认为,至少需要十亿亿个这样的事实,才能编码关于欲望和偏好的相同事实,而这些事实只需从三百个基本事实中轻松生成。从基本心理事实必须在大脑中得到物理实现的假设出发,波洛克得出结论,相信基本欲望而不是基本成对偏好在心理上是现实的。

复杂化的问题在于经验研究表明,我们的偏好受到强大的情境影响,最好讨论一致偏好的构建,而不是从潜在欲望中推导出它们(见,例如,Lichtenstein 和 Slovic 2006 年的论文)。例如,在一项经典研究中发现,让受试者在两个赌注中自由选择一个(预期价值几乎相同约为 4 美元,但最大赔付和最大处罚不同)导致受试者表明对两个赌注中的一个有偏好。给予相同受试者在每个赌注上出价的机会显示,受试者通常愿意支付更多来玩另一个赌注,显然表明受试者在出价时更喜欢两个赌注中的另一个,但在自由选择时不是(Lichtenstein 和 Slovic 1971)。因此,即使是选择和出价之间的微小差异也可以在两个几乎等价的赌注之间转移偏好,或者看起来是这样,质疑了偏好的稳定事实是否独立于选择方式。如果这是观察事物的最佳方式,那么也许最终会发现一小部分偏好是基本的,而一个人对某事物的整体欲望程度可能根本没有事实。

3.4 理由和欲望

转向元伦理学,关于欲望与行动理由之间关系的激烈辩论存在。根据一种传统,通常称为“休谟式”或“新休谟式”,行动理由的存在取决于代理人拥有的欲望的存在。因此,根据休谟式,我喝热巧克力的理由取决于我的欲望,同样,我帮助陌生人的理由也取决于我的欲望。

有人认为休谟主义主张,理由等同于欲望的存在(因此,我喝热巧克力的理由是我渴望喝热巧克力),而另一些人认为休谟主义主张,理由是(通常是)与欲望相关的非欲望事实,因其与欲望的关系而成为理由(因此,我喝热巧克力的理由是因为它有一种特定的味道,但这种特定的味道之所以成为喝热巧克力的理由,仅仅是因为我渴望体验这种味道)。尽管相关,这两种立场具有根本不同的含义,正如马克·施罗德(Schroeder 2007)所辩论的那样。

休谟主义者以多种方式捍卫他们的立场,但当代辩论主要集中在伯纳德·威廉姆斯提出的一个论点上。威廉姆斯认为,只有休谟主义能够解释理由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有理由行动,那么他可以为了那个理由行动,威廉姆斯认为。但只有当有理由行动涉及拥有欲望时,这才能得到保证。因此,行动的理由取决于欲望的存在(Williams 1981)。马克·施罗德采取了一种略有不同的方法,他认为,当休谟主义得到适当阐述时,它最符合我们对于行动理由的直觉范围以及这些理由与我们的心理学事实之间的关系是或不是依赖于的看法(Schroeder 2007)。

对休谟主义立场的攻击往往受到道德考量的驱使:根据一些反休谟主义者的观点,为了做出道德行为,一个人不需要拥有任何欲望(至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欲望),因此,至少这种行动的理由并不以任何方式依赖于欲望(例如,舒勒尔 1995)。克里斯汀·科斯加德发起了更为根本的攻击,她认为,如果确实存在一个理由来根据自己的欲望行动,那么这是一个基本的评价事实—因此,没有理由对导致独立于个人欲望的理由的平行基本评价事实持怀疑态度(Korsgaard 1997)。

3.5 幸福与欲望

在规范伦理学中,人们对一个人的幸福、福祉或幸福感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在道德的后果主义方法中,认为一种道德行为是最大化幸福感的行为。关于幸福的一种方法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源自于她的欲望得到满足。

关于幸福的基于欲望的理论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它们认为实际情况对一个人的幸福感至关重要,而不是一个人对实际情况的感知。因此,如果我渴望赢得奥运会金牌,那么只有在我赢得奖牌时我在这方面才算幸福:如果我被骗以为自己赢得了奖牌,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在相关方面我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这可能是基于欲望的幸福理论的优势(单纯的欺骗似乎不太可能增加我的实际幸福感),也可能是一个劣势(我不知道的事情不会伤害我,对吧?)。对这一点的讨论仍在进行中(例如,Sumner 1996)。

欲望理论对幸福的挑战在于,我们似乎有一些欲望,其满足最终并不会以任何明显的方式促进我们的幸福。源自无知、神经症等的欲望可能属于这种情况。Brandt(1979)提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回应这些担忧的观点,认为对幸福有益的欲望是那些能经受“认知心理治疗”过程的欲望。

欲望理论的幸福观不仅受到那些认为其对个体心态不够关注,尤其是对个体所享受的快乐不够关注的人的挑战(例如,Feldman,2004),也受到那些认为其对个体心态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对人类繁荣至关重要的事物的人的挑战(例如,Nussbaum,2000,第 1 章)。

3.6 赞美与欲望

欲望在道德心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围绕道德值得称赞和责备的条件展开了辩论。

根据一个熟悉的康德主义信条,只有当一个人仅仅出于责任动机行事,而不是出于“倾向”(一种欲望)行善时,这个人才值得称赞(Kant 1964)。因此,如果正确的做法是支持非洲的小额信贷,而我这样做了,那么只有当我出于对支持小额信贷是我的责任的认知理解而行事时,我才值得称赞。如果我出于想要感觉良好的欲望,甚至是出于善良或追求正义的欲望而行事,那么我并不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值得称赞。这一论点也得到了当代康德主义者的支持(例如,Herman 1993,第 1 章)。

与熟悉的康德主义信条相对立的是 Nomy Arpaly 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值得称赞实际上需要根据某些欲望行事,即对实际上是好的事物的欲望(Arpaly 2002;另见 Arpaly 和 Schroeder 2014)。在 Arpaly 看来,出于责任感而正确行事与以一种根本不值得称赞的方式正确行事是兼容的,如果一个人对责任的看法足够错误,以至于最终只是偶然做了正确的事情。因此,如果正确的做法是支持非洲的小额信贷,而我这样做了,那么只有当我出于善良的欲望(如果这是道德的内容)或出于追求正义的欲望(如果这是道德的内容)而行事时,我才是值得称赞的。

在康德(Kant)和阿帕利(Arpaly)截然不同的观点之间,有许多美德伦理学家的观点,其中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也许)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为了使一个行为值得称赞,除了行为本身外,还需要有做正确事情的欲望和对正确的认识(例如,亚里士多德 1999 年,赫斯特豪斯(Hursthouse)1999 年)。

Bibliography

  • Ainslie, G., 1992. Picoeconomics: The Strategic Interaction of Successive Motivational States Within the Pers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1. Breakdown of Wil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nscombe, E., 2000. Intention, 2nd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Aristotle, 1999. Nicomachean Ethics, 2nd edition, T. Irwin (trans.),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 Armstrong, D., 1980. The Nature of Mind, St. Lucia,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 Arpaly, N., 2002. “Moral worth,” Journal of Philosophy, 99: 223–45.

  • –––, 2003. Unprincipled Virtu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6. Meaning, Merit, and Human Bondage: An essay on free will,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Arpaly, N. and Schroeder, T., 2014. In Praise of Desi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shwell, L., 2013. “Deep, dark...or transparent? Knowing our desir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5: 245–56.

  • Audi, R., 1973. “Intend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70: 387–403.

  • –––, 1986. “Intentional action, and desire,”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Baier, A., 1986. “The ambiguous limits of desire,”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Berridge, K., 2003. “Pleasures of the brain,” Brain and Cognition, 52: 106–28.

  • Berridge, K. and Robinson, T., 1998. “What is the role of dopamine in reward: hedonic impact, reward learning, or incentive salience?” Brain Research Reviews, 28: 309–69.

  • Blackburn, S., 1998. Ruling Passions: A theory of practical reason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andt, R., 1979. A Theory of the Good and the Right, Oxford: Clarendon.

  • Bratman, M., 1990. “Dretske's desir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0: 795–800.

  • –––, 2003. “A desire of one's ow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0: 221–42.

  • Broome, J., 1991. “Desire, belief and expectation,” Mind, 100: 265–7.

  • Brook, A., 2006. “Desire, reward, feeling: Commentary on Schroeder's Three Faces of Desire,” Dialogue, 45: 157–164.

  • Butler, K., 1992. “The physiology of desire,” Journal of Mind and Behavior, 13: 69–88.

  • Byrne, A. and Hájek, A., 1997. “David Hume, David Lewis, and decision theory,” Mind, 106: 411–28.

  • Chan, D., 2004. “Are there extrinsic desires?” Noûs, 38: 326–50.

  • Churchland, P.M., 1970. “The logical character of action-explanati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79: 214–36.

  • –––, 1981.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and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78: 67–90.

  • Collins, J., 1988. “Belief, desire, and revision,” Mind, 97: 333–42.

  • Dancy, J., 2000. Practical Re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aveney, T., 1961. “Wanting,”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1: 135–144.

  • Davidson, D., 1980. 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avis, W., 1982. “A causal theory of enjoyment,” Mind, 91: 240–56.

  • –––, 1984. “A causal theory of intending,”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1: 43–54.

  • –––, 1986. “The two senses of desire,”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De Sousa, R., 1986. “Desire and time,”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 1987. The Rationality of Emo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6. “Dust, ashes, and vice: On Tim Schroeder's theory of desire,” Dialogue, 45: 139–150.

  • Dreier, J., 2000. “Dispositions and Fetishes: Externalist models of moral motivat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1: 619–38.

  • Dretske, F., 1988. Explaining Behavior: Reasons in a world of caus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Feldman, F., 2004. Pleasure and the Good Lif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Frankfurt, H., 1971. “Freedom of the will and the concept of a pers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8: 5–20.

  • –––, 1999. “On caring,” in Necessity, Volition, and Lo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55–180.

  • Friedrich, D., 2012. “The alluringness of desire,”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15: 291–302.

  • Gauthier, D., 1986. Morals by Agree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ert, J., 2005. “Breaking the law of desire,” Erkenntnis, 62: 295–319.

  • Gordon, R., 1986. “The circle of desire,”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Gosling, J., 1969. Pleasure and Desire: The case for hedonism review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aff, D., 2003. “Desires, scope, and tens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7: 141–163.

  • Green, O., 1986. “Actions, emotions, and desires,”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 1992. The Emotions: A philosophical theory, Boston, MA: Kluwer.

  • Gregory, A., 2012. “Changing direction on direction of fit,”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5: 603–14.

  • Hájek, A. and Pettit, P., 2004. “Desire beyond belief,”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77–92.

  • Heathwood, C., 2006. “Desire satisfactionism and hedon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 539–563.

  • –––, 2007. “The reduction of sensory pleasure to desir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 23–44.

  • Herman, B., 1993. The Practice of Moral Judg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offman, C., 1993. “Desires and the desirable,” Philosophical Forum, 25: 19–32.

  • Hubin, D., 2003. “Desires, whims, and values,” Journal of Ethics, 7: 315–35.

  • Hulse, D., Read, C., and Schroeder, T., 2004. “The impossibility of conscious desir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1: 73–80.

  • Humberstone, I., 1990. “Wanting, getting, having,” Philosophical Papers, 99: 99–118.

  • Hursthouse, R., 1999. On Virtue Eth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rka, T., 2000. Virtue, Vice, and Valu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Irvine, W., 2005. On Desire: Why we want what we wa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aworska, A., 2007a. “Caring and internal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4: 529–68.

  • –––, 2007b. “Caring and full moral standing,” Ethics 117, 460–97.

  • –––, 1999. “Respecting the margins of agency: Alzheimer's patients and the capacity to valu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8: 105–38.

  • Kant, I., 1964.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 Kenny, A., 1994. Action, Emotion, and Will, Bristol: Thoemmes.

  • Korsgaard, C., 1997. “The normativity of instrumental reason,” in G. Cullity and B. Gaut (eds.), Ethics and Practical Reas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5–54.

  • Kriegel, U., 2013. “Justifying desires,” Metaphilosophy, 44: 335–49.

  • Larson, E., 1994. “Needs versus desires,” Dialogue, 37: 1–10.

  • Latham, N., 2006. “Three compatible theories of desire,” Dialogue, 45: 131–138.

  • Lewis, D., 1972. “Psychophysical and Theoretical Identification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0: 249–58.

  • –––, 1989. “Dispositional theories of valu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63: 113–37.

  • –––, 1988. “Desire as belief,” Mind, 97: 323–32.

  • –––, 1996. “Desire as belief II,” Mind, 10: 303–13.

  • Lichtenstein, S. and Slovic, P., 1971. “Reversals of preference between bids and choices in gambl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89: 46–55.

  • –––, 2006. The Construction of Prefer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Lumer, C., 1997. “The content of originally intrinsic desires and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Acta Analytica, 18: 107–121.

  • Lycan, W., 2012. “Desire considered as a propositional attitud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6: 201–15.

  • Marks, J., (ed.) 1986.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Marks, J., 1986. “On the need for theory of desire,”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 1986.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tivation and desire,”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pp. 133–47.

  • McDaniel, K. and Bradley, B., 2008. “Desires,” Mind, 117: 267–302.

  • McDowell, J., 1978. “Are Moral Requirements Hypothetical Imperative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 52: 13–29.

  • McInerney, P., 2004. “Desire,” Mind, 11: 267–302.

  • Mele, A., 1990. “Irresistible desires,” Noûs, 24: 455–72.

  • –––, 1990. “He wants to try,” Analysis, 50: 251–53.

  • –––, 1992. Springs of Action: Understanding Inten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1. Self-Deception Unmaske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Meyers, C., 2005. “Wants and desires: A critique of conativist theory of motiv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30: 357–370.

  • Millikan, R., 1984. Language, Thought, and Other Biological Categori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Morillo, C., 1990. “The reward event and motiv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7: 169–86.

  • –––, 1992. “Reward event systems: Reconceptualizing the explanatory roles of motivation, desire and pleasure,”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5: 7–32.

  • Nolan, D., 2006. “Selfless desir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3: 665–679.

  • Nussbaum, M., 2000. 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 capabilities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Oddie, G., 2005. Value, Reality, and Desi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apineau, D., 1987. Reality and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 Pettit, P. and Price, H., 1989. “Bare functional desire,” Analysis, 49: 162–69.

  • Pollock, J., 2006. Thinking about Acting: Logical foundations for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rice, H., 1989. “Defending desire-as-belief,” Mind, 98: 119–27.

  • Railton, P., 2003. Facts, Values, and Norms: Essays toward a morality of consequ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ichardson, H., 1997. Practical Reasoning about Final End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ss, P., 2002. “Explaining motivated desires,” Topoi, 21: 199–207.

  • Roth, A., 2005. “The mysteries of desire: A discuss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 273–293.

  • Russell, B., 1921. The Analysis of Mind,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 Russell, J., 1984. “Desires don't cause actions,” Journal of Mind and Behavior, 84: 1–10.

  • Scanlon, T., 1998.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chapiro, T., 2009. “The nature of inclination,” Ethics, 11: 229–56.

  • Schmidtz, D., 1994. “Choosing ends,” Ethics, 10: 226–51.

  • Schroeder, M., 2007. Slaves of the Pass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chroeder, T., 2004. Three Faces of Desi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6. “Précis of Three Faces of Desire,” Dialogue, 45: 125–130.

  • –––, 2006. “Reply to critics,” Dialogue, 45: 165–174.

  • Schueler, G., 1991. “Pro-attitudes and direction of fit,” Mind, 100: 277–81.

  • –––, 1995. Desire: Its Role in Practical Reaso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Ac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chwartzer, S., 2013. “Appetitive besires and the fuss about fi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5: 975–88.

  • Schwitzgebel, E., 1999. “Representation and desire: A philosophical error with consequences for theory-of-mind research,”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2: 157–180.

  • Searle, J., 1983.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Rationality in Ac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hemmer, Y., 2011. “Full information, well–being, and reasonable desires,” Utilitas, 23: 206–27.

  • Sidgwick, H., 1892. “The feeling-tone of desire and aversion,” Mind, 1: 94–101.

  • Silverman, H., 2000. Philosophy and Desire, Routledge.

  • Sinclair, N., 2012. “Promotionalism, motivationalism and reasons to perform physically impossible actions,”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5: 647–59.

  • Skyrms, B., 1990. The Dynamics of Rational Deliber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mith, M., 1987. “The Humean Theory of Motivation,” Mind, 96: 36–61.

  • –––, 1988. “Reason and desir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8: 243–58.

  • –––, 1994. The Moral Problem, Cambridge, MA: Blackwell.

  • Smythe, T., 1972. “Unconscious desires and the meaning of ‘desire’,” The Monist, 56: 413–425.

  • Stalnaker, R., 1984. Inquir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tampe, D., 1986. “Defining desire,”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 1987. “The authority of desire,” Philosophical Review, 96: 335–81.

  • –––, 1990. “Desires as reasons—discussion notes on Fred Dretske's Explaining Behavior: Reasons in a world of caus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0: 787–793.

  • Staude, M., 1986. “Wanting, desiring, and valuing: The case against conativism,”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Stellar, J. and Stellar, E., 1985. The Neurobiology of Motivation and Reward,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 Stocker, M., 1979. “Desiring the bad: An essay in mor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Philosophy, 76: 738–53.

  • –––, 1986. “Akrasia and the object of desire,”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Strawson, G., 1994. Mental Real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umner, W., 1996. Welfare, Happiness and Ethic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Taylor, C., 1986. “Emotions and Wants,” in J. Marks (ed.), The Ways of Desire, Chicago: Precedent.

  • Teichmann, R., 1992. “Whyte on the individuation of desires,” Analysis, 52: 103–7.

  • Thagard, P., 2006. “Desires are not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Dialogue, 45: 151–156.

  • Vadas, M., 1984. “Affective and nonaffective desir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45: 273–80.

  • Von Neumann, J. and Morgenstern, O., 1944.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New York: Wiley.

  • Wall, D., 2009. “Are there passive desires?” Dialectica, 63: 133–55.

  • Wallace, R. J., 1999. “Addiction as defect of the will: Som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Law and Philosophy, 18: 621–54.

  • Weintraub, R., 2007. “Desire as belief, Lewis notwithstanding,” Analysis, 67: 116–22.

  • Whyte, J., 1992. “Weak-kneed desires,” Analysis, 52: 107–11.

  • Williams, B., 1981.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in Moral Luc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0–10.

  • Woodfield, A., 1982. “Desire, intentional content and teleological explan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82: 69–88.

  • Zangwill, N., 1998. “Direction of fit and normative function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91: 173–203.

  • –––, 2008. “Besires and the motivation debate,” Theoria, 74: 50–59.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action | belief | emotion | moral motivation | pleasure | preferences | reasons for action: agent-neutral vs. agent-relative | reasons for action: internal vs. external | reasons for action: justification, motivation, explanation | well-being

Copyright © 2015 by Tim Schroeder <timothy.allan.schroeder@gmail.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