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 children, philosophy for (Michael Pritchard)

首次发表于 2002 年 5 月 2 日星期四;实质性修订于 2022 年 5 月 27 日星期五

在美国,哲学通常在大学阶段正式进入课程。越来越多的高中为即将上大学的学生提供一些哲学导论,通常是在专门为大学生开设的文学课程中。在欧洲和许多其他国家,高中课程中更常见地出现哲学。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高中之前的哲学教育似乎相对不太普遍。这可能表明,严肃的哲学思维并不适合青少年。至少有三个理由可以支持这种观点。首先,哲学思维需要一定程度的认知发展,人们可能认为,这超出了大多数青少年的能力范围。其次,特别是在美国,学校课程已经很繁重;引入哲学这样的学科可能会让学生分心,无法专注于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第三,鉴于哲学探究引发的问题往往难以得出明确答案,这可能会鼓励学生成为怀疑论者而非学习者。然而,正如将要看到的,这些理由是可以被质疑的。


1. 孩子能进行哲学思考吗?

让·皮亚杰(1933 年)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表明,在 11 或 12 岁之前,大多数孩子都无法进行哲学思考。这是因为在此之前,他们无法“思考思考”,这是哲学思考所需的元认知思维。这种认知发展水平包括关于关系的类比推理,例如:“自行车对应把手,船对应舵,‘操纵机构’是相似关系”(戈斯瓦米,第 xxi 页)。然而,有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皮亚杰的观点严重低估了孩子的认知能力(阿斯廷顿,1993 年;戈普尼克等,1999 年;戈普尼克,2009 年)。

哲学家加雷斯·马修斯(Gareth Matthews)进一步辩称,皮亚杰未能看到他研究的孩子们所展现出的哲学思维。在《哲学与幼儿》(Philosophy and the Young Child)一书中,马修斯(1980)提供了许多关于非常年幼的孩子们哲学困惑的有趣例证。例如:

  • 蒂姆(大约六岁),一边忙着舔锅,一边问道:“爸爸,我们怎么能确定一切不是梦呢?”(第 1 页)

  • JORDAN(五岁)一个晚上八点上床时问道:“如果我晚上八点上床,早上七点起床,我怎么知道时钟的小时指针只转了一圈呢?我是不是要熬夜看着它?如果我稍微移开视线,也许小时指针会转两圈。”(第 3 页)

  • 有一天,约翰·埃德加(四岁),曾见过飞机起飞、上升,并逐渐消失在远方,他第一次乘飞机。当飞机停止上升,安全带指示灯熄灭时,约翰·埃德加转向他的父亲,用一种宽慰但仍然困惑的语气说:“这里的东西并没有变小。”(第 4 页)

然而,可能会有人提出异议,尽管这些故事可能很常见,但需要更多的故事来证明儿童有能力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需要的是证据表明儿童有能力进行_持续_的哲学讨论。马修斯(1984)也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例如,他与一群 8-11 岁的孩子会面时,他使用以下例子来发展一个讨论的故事:

伊恩(六岁)遗憾地发现,他父母朋友的三个孩子独占了电视;他们让他无法观看他最喜欢的节目。“妈妈,”他沮丧地问道,“为什么三个孩子自私比一个孩子更好呢?”(马修斯 1984,92-3)

这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孩子们评论了三位来访孩子的不体贴,解决方案应该满足所有四个孩子的愿望,尊重他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如果他们处于 Ian 的位置会有怎样的感受。马修斯随后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功利主义方法:“如果我们让三位来访者按照他们的方式行事,会让三个人感到快乐,而不仅仅是一个人?” 有人回答说,让三个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牺牲第四个人是不公平的。这引发了一场关于公平的讨论,涉及到孩子们的年龄相对大小、他们是否是朋友、兄弟姐妹或陌生人,以及涉及的电视节目类型。

毫无疑问,孩子们能够并愿意就 Ian 的处境进行深入讨论的部分原因是他们曾面临类似的挑战。然而,他们展现出对手头概念和道德问题相当复杂的理解,这正是人们期望的孩子们在被邀请反思自己经历后所表现出的。

关于大约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的故事可以提供讨论对孩子最重要的想法的机会。考虑一下马修·利普曼(Matthew Lipman)1983 年小说《丽莎》中的这个例子。哈里和他的朋友蒂米去集邮俱乐部交换邮票。之后他们停下来吃冰淇淋,但蒂米发现自己没有钱。哈里提出帮他买一个,蒂米说他下次会给哈里买一个冰淇淋。当他们离开商店时,他们的一个同学绊倒了蒂米。蒂米随后把绊倒他的同学的书从桌子上打掉。逃离现场后,蒂米和哈里谈论发生的事情:

“我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蒂米在看到他们没有被追赶,可以放慢脚步时说道。“他没必要伸出脚。”然后他补充说:“当然,我也没必要做我做的事。但是,就像我之前说的,以牙还牙,公平竞争。”

%%

“不知怎么回事,”哈利想,“这似乎不太一样。” 但他想不出为什么。“我不知道,”他最后对蒂米说。“你的邮票俱乐部的目的是交换邮票。所以当你给别人邮票时,你应该回报一些东西。就像如果有人借钱给我,我应该还给他一样。但如果有人对你耍了一个卑鄙的把戏,你应该也对他做同样的事吗?我不太确定。”

“但我必须报复,”蒂米抗议道。“我不能让他就这样逍遥法外,毫无理由地绊倒我。”

稍后他们遇到了丽莎和劳拉。哈里告诉女孩们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他为什么感到困惑。“这让我想起了,”丽莎说,“去年我们学习的时候,有些句子可以改变顺序但仍然是真的,而另一些则会变成假的。”

“是的,”哈里同意道,“但在那里我们找到了一个规则。这里的规则是什么?”丽莎甩动她的长发,让它垂在右肩上。“看起来有时候归还我们得到的是正确的,而有时候是错误的。但我们如何分辨哪个是哪个?”(丽莎,第 23-24 页)

这段文字是对探索互惠道德细微差别的邀请,或者说“以牙还牙”。10-11 岁的孩子们可能会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以下是一组五年级学生(普里查德 1996 年)对_丽莎_段落进行了长时间讨论的片段。在老师几乎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学生们提出并积极追问了以下问题:

  • 当我们进行报复时会发生什么?这是否只会引发一连串试图“讨回公道”的行为,而没有人(也许除了发起者)真正想要这样做?

  • 报复真的能够“让事情变得平衡”吗?我们甚至能理解“让事情变得平衡”吗?

  • 对一个错误做出同样的回应真的正确吗?这是试图用两个错误来弥补一个错误吗?

  • 除了试图“弄平事情”之外,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如果你只是无视那些试图激怒你的人,会发生什么?

  • 什么时候自卫是最好的策略?

  • 试图“弄平事情”和试图“给某人一个教训”之间有区别吗?

  • 像黄金法则这样的东西能帮助我们吗?黄金法则_意味着_什么?这是一个_好_的规则吗?

深思熟虑且富有洞察力的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罕见,当他们有机会表达时。这次讨论是由一本儿童小说引发的。然而,学生们常规的课堂材料、艺术作品、思想实验、每日新闻或他们自己的经历都可能引发关于道德概念和关注的哲学讨论。

即使人们承认孩子们完全有能力参与与自己经历相关的道德概念的深入讨论,那么对于与他们的实际事务不太直接相关的哲学思想又该如何呢?这里有一个从逻辑开始最终涉及形而上学的例证。

真实的句子,“所有橡树都是树”在反转时变为假。同样,“所有胡萝卜都是蔬菜”也是如此。我们能说以“所有”开头的每个真实句子在反转时都变为假吗?《哈利·斯托特迈尔的发现》中的孩子们最初倾向于回答是的。但至少在三年级时,孩子们很容易找到例外。那“所有老虎都是老虎”呢,许多人会问。其他人可能会回答这是一个无聊的句子,提供类似“所有兔子都是野兔”或“所有母亲都有孩子”之类的替代句子。在相对较少的鼓励下,他们可以提出几何图形的良好定义,并将其与不能反转的提议定义区分开来。例如,“所有正方形都是矩形”是真的,但在反转时变为假。“然而,所有边相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可以反转。

尽管逻辑学的研究传统上被视为哲学的一部分,批评者可能不会从哲学角度认为孩子们对这些逻辑规则的反思有多大趣味。(当然,一些人可能会说这也适用于大学课堂中的基本逻辑。)他们可能会反对说,这与基本数学和语法并无大异。无论这是否公平,对许多孩子来说,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只是一小步。这里有一个来自一所四年级班级的例子,他们刚被问到以“所有”开头的真实句子是否总是在反转时变为假(普里查德 1996 年)。在通常提出“所有老虎都是老虎”和“所有兔子都是野兔”之后,一名学生问道,“‘所有答案都有问题’和‘所有问题都有答案’怎么样?”幸运的是,老师停下来与全班探讨这个问题,问道“所有答案都有问题吗?”当然,学生们回答说,否则我们就不会说我们有一个_答案_。

老师继续说道,“另一句呢?你认为所有问题都有答案吗?”接着便是一连串的回答:

  • 学生 #1:“太阳中心有生命吗?”

  • 学生 #2: “即使我们无法去那里找到答案,这个问题仍然有答案。”

  • 学生 #3: “地球上有多少颗沙粒?”

  • 学生 #4: “即使我们不知道是多少,但它是一个明确的数字。”

  • 学生 #3: “风会把它们吹得到处都是,我们会数到一些超过一次。”

  • 学生 #5: “有太多了,数不过来。”

  • 学生 #6: “所有行星上有多少颗沙粒?”

  • 学生 #7: “地球上有多少棵树呢?”

  • 学生 #4: “这比沙粒要容易。我们可以数树。”

  • 学生 #7: “当你数完它们时,有些会倒下,而另一些会开始生长。”

  • 学生 #8: “上帝创造了时间的开始吗?”

  • 学生 #9: “你的意思是,_如果_有上帝,他是否创造了时间的开始?”

  • 学生 #7: “空间有限制吗?”

  • 学生 #5: “是的,如果你到达了空间的尽头,并试图伸出手会发生什么?如果你伸不出手,是什么在外面阻止它呢?”

  • 学生 #6: “也许阻止你的手伸出去的是内部的东西。外面可能根本不存在。”

许多学生似乎很难从由于我们的_实际_限制(例如,不能确定某一粒沙子是否已经被数过)而难以回答的问题转向_原则上_无法回答的问题。最后,一名学生脸上带着调皮的笑容,问道:“时间会终结吗?”他解释说,问题在于如果时间终结了,后来就没有人能够确认这样的情况。

这里有另一个例证,说明讨论逻辑如何迅速转向深层哲学问题(普里查德,1985 年)。这是一组五年级学生在考虑这句话时,“所有人都是动物。” 其中一名学生将其作为另一个例子,即一个真命题在被颠倒时变为假命题。杰夫反对说“所有人都是动物”不是真的。奇普接着发展了一个分类法,将人类、大象和老虎归类为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归类为动物,动物归类为生物。杰夫继续反对。

Chip:“杰夫,人是什么?告诉我,人是什么?你无法回答,对吧?”

杰夫:“是的,我可以。”

Chip:“你是什么?”%%

杰夫:“一个人。”

Chip:“一个人是什么?”

杰夫:“一个活生生的人。”

Chip: “一个活着的人可能是一只鲸鱼。”

%%

杰夫: “我说,某人,不是动物....”

Chip:“你可以检查图书馆里的每一本书——嗯,关于我们的每一本书……。”

Larry: “我想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对一个小主题感到如此恼火。”

%%

富兰克:「我们在_思考_!这就是我们在这里的目的。」

艾米:“这里有人有百科全书吗,这样我们就可以查找动物、哺乳动物或人类了吗?”

Jeff:“我们都是人类。所以,如果这个火星人看到我们,他会说,‘嘿,看,那里有些人类。’他不会说,‘嘿,看,那里有些动物。’”

Mike: “如果有的话,火星人会说,‘嘿,看那些长得奇怪的生物,’或者类似的话。他们不会知道我们是什么。他们对我们一无所知。”

Chip:“有生活,对吧?然后你从那里分叉。你有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的东西—你知道,分子和诸如此类的东西。现在你去看动物,然后你分叉—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以及其他的。然后你再分叉,你就有了所有这些特殊的人类。迄今为止,杰夫,是这样对吗?”

杰夫:“继续。”

Chip:“嗯,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到目前为止。”

杰夫: “继续吧。继续。我不会改变主意。就这样……我不是动物。我是一个人,我会一直保持这样。”

Amy: “People are a type of animal, like a bird is. That’s different than like an elephant is. A bird’s different than an elephant. And we’re different than a bird.”

讨论持续了几分钟。当小组散开时,一名学生对另一名学生说:“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争论几个小时!”“几天吧,”第二个回答道。这群孩子每周放学后在当地公共图书馆见面,他们下周带着一本百科全书回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几分钟后,老师问学生们是否认为百科全书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艾米丽:“有些事情我们不确定;百科全书可能会记载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每一个细节,它可能会说有一团大尘埃像陀螺一样旋转。但我们对此并不确定。所以,那可能是错误的。”

老师问道,在这种情况下,百科全书会不会说:“我们不确定。”

迈克:“它会说‘假设’—也就是猜测。”

%%

Kurt:“这会说我们还不确定。”

因此,讨论保持了其哲学活力。这个特定的小组继续每周见面整个学年,讨论各种哲学话题,包括:心灵与大脑之间的关系,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他人心灵的认知,自我认知,以及证据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2. 拥挤课程中的哲学

那些支持将哲学纳入 K-12 学校课程的人面临着已经拥挤的课程和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提供学生掌握历史、文学、数学和科学等标准科目的可量化证据。在哲学讨论的来来去去中,时间从何而来?怀疑者反对将哲学纳入其中,认为这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它不仅是另一个科目,而且许多教师可能会觉得不安。他们可能担心哲学的持续质疑实际上会干扰学生对已经在课程中的科目的掌握。鉴于许多哲学探究的不安定性,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作为教师很脆弱,因为他们对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并不自信。

增加这一问题的是对教师日益增加的压力,要求他们证明他们的学生在已经建立的学科中表现令人满意。标准化测试通常被用作衡量学生成就的标准。这些测试以明确、明了的问题和答案为特征,不重视哲学思考。由于学生的表现通常与学校资金挂钩,这不是教师可以轻视的事情,尽管其中一些教师对准备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表现良好的教育价值持怀疑态度。

作为对此的回应,像马修·利普曼和他的同事安·玛格丽特·夏普这样主张将哲学引入学校的人士反驳说,引入哲学可以增强学生整个教育体验。他们敦促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学校引入另一个学科。他们坚持认为,哲学邀请学生反思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他们整体教育经历的意义。这可以增加学生整体教育的意义。此外,哲学还可以对贯穿课程的另一个关注领域,即批判性思维,做出重要贡献。

在 1960 年代中期,马修·利普曼对那些据说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在讨论越战和社会问题时所运用的低质量论证感到沮丧。他深信逻辑教育应该在大学之前就开始,于是他尝试想出一种能激发 10-11 岁孩子兴趣的方法。他放弃了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哲学的稳定职位,转而在蒙特克莱尔州立学院担任一个开放性的职位,开始着手撰写他的第一部儿童小说《哈利·斯托特莱迈尔的发现》。利普曼对社会整体以及学校中批判性思维水平的担忧并非独自一人。到了 1970 年代,有关在学校教授批判性思维的呼声虽然不是很明确,但至少很响亮;而且这种呼声一直持续至今。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意思?对其的描述从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出色而简洁的“合理的反思性思维,专注于决定要相信或做什么”(恩尼斯 1987 年)到由 46 位小组成员组成的小组所做的复杂表述,这些小组成员由美国哲学协会的中学前哲学委员会召集,采用了 Delphi 方法力求达成共识

我们理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目的明确、自我调节的判断,其结果是解释、分析、评估和推理,以及对判断基础上的证据、概念、方法论、标准或背景考虑的解释.... 理想的批判性思维是有探究精神的,见多识广的,信任理性的,开放心态的,评价公正的,面对个人偏见诚实的,判断审慎的,愿意重新考虑的,对问题清晰的,处理复杂事务有条理的,努力寻求相关信息的,在选择标准时理性的,探究专注的,寻求结果时坚持不懈,使其尽可能精确,符合主题和调查情况。(Facione, 1989)

利普曼是该小组的成员,很明显,他的小说和教师手册都致力于实现这些目标。他对批判性思维的简短描述是,它涉及基于标准或理由的判断。他说,标准可以根据“超级标准”(megacriteria)来评估,例如可靠性、相关性、力量、连贯性和一致性(Lipman 1991, p. 119)。他补充说,批判性思维被描述为“促进判断的思维,因为它依赖于标准,是自我纠正的,并且对背景敏感。” (Lipman 1991, p. 116)

借鉴批判性思维对语境的敏感性这一观念,一些批评家质疑批判性思维可以在不涉及特定学科领域的情况下进行有益教授的观念(麦克佩克,1985 年)。虽然承认批判性思维存在一些跨学科的通用特征,但他们认为,即使是这些特征也只有在各学科之间的特定语境中才能获得意义(如历史、社会学、生物学、化学)。然而,除非不同学科对其基本假设及彼此关系提出问题,否则这些学科内的批判性思维将忽视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哲学确实会对不同学科,包括自身,提出这类问题。

李普曼希望哲学能在 K-12 课程中占据中心地位,从而使学生通过哲学质疑来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他声称,哲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教育经历。通过寻求发展全面的视角,哲学试图理解联系。一个将学生教育划分为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学科,而不鼓励对这些学科的本质及彼此关系提出哲学问题的课程,会导致对教育的片面看法。李普曼提出的替代方案将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描述,该方案描述了由他和安·玛格丽特·夏普创立的儿童哲学推进协会(IAPC)开发的 K-12 项目。

缺少利普曼和他的 IAPC 同事们为学校设想的雄心勃勃的计划,还有更加谦虚但有价值的方式将哲学探究引入已经存在的学校学科结构中。老师们可以邀请他们的学生反思他们学习科目中的哲学方面。与此同时,他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学生可以花一些时间思考历史记载能够客观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以及关于“客观性”可能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寻求客观性重要与否的问题。类似的问题也可以针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出,包括关于科学在多大程度上是或应该是“无价值取向”的问题。事实上,如果不鼓励提出这类问题,人们很可能会问批判性思维本身得到了多大程度的鼓励。

最后,特别是自 2010 年和 2011 年利普曼和夏普去世以来,许多最初受到他们工作启发的人已经开始努力在学校正式教育环境之外向一群儿童介绍哲学。

3. 儿童哲学推进研究所(IAPC)

被称为儿童哲学的教育运动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当时 Matthew Lipman 出版了面向儿童的哲学小说《哈利·斯托特莱迈尔的发现》。1970 年,《哈利》进入了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公立学校。到了 70 年代中期,儿童哲学推进研究所(IAPC)正式成立在蒙特克莱尔州立学院(现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媒体迅速报道了参与 IAPC 项目的中学生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的情况。随后,IAPC 制作了由 Lipman 的儿童小说组成的教材,并在 IAPC 同事安·玛格丽特·夏普的领导下,为整个 K-12 课程编写了配套的教师工作手册。随后,成千上万的新泽西州儿童,美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儿童接受了 IAPC 的教育项目。

一个适合中学生的不起眼的 96 页小说,利普曼的第一部小说《哈利·斯托特迈尔的发现》以哈利和他的五年级同学为特色。成年人偶尔会进入,但主要的哲学工作是由孩子们完成的。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发现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几个基本概念和规则;他们对关于思想、心灵、因果关系、现实、知识和信仰、对与错以及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感到困惑。

“哈利·斯托特迈尔的发现是什么?”_哈利_的读者可能会问。这个问题没有直接回答。然而,在探讨逻辑、知识、现实和心灵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候选者脱颖而出,那就是哈利在探索中发现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哈利和他的同学被要求就“世界上最有趣的事物”这个主题写一篇论文。哈利的文章名为《思考》。

对我来说,整个世界中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思考。我知道还有很多其他事情也非常重要和美妙,比如电、磁和引力。但尽管我们理解它们,它们却无法理解我们。所以思考一定是非常特别的东西。

写了几段之后,哈里把他的论文放在一边。后来他想,“在学校里,我们思考数学,我们思考拼写,我们思考语法。但谁听说过思考思考呢?”于是,他在论文中又加了一句话:“如果我们思考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但当我们思考思考时,似乎更能理解自己。”

在《哈利》中,利普曼展示了哈利进行认真的哲学思考,“思考思考”。我们可以说,这显示了哈利发现了哲学思考的乐趣。但还有更多。哈利还注意到,尽管思考思考很有趣和重要,但似乎在学校中并没有特殊的地位。最后,尽管他的论文以第一人称开始,但很快转向“我们”,并专注于在课堂上与他人一起可以实现的内容。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IAPC 对于儿童哲学的方法中一个更具吸引力的特点是,它提倡将课堂视为一个“探究社区”,学生在其中可以公开而尊重地交换想法。每个学生被视为有潜力为讨论的主题做出有价值的贡献。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倾听技巧,对他人说的话作出回应的能力,愿意尝试用充分的理由支持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应该根据新的考虑修改自己的信念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简而言之,课堂旨在加强学生的“理性”潜力。这不仅涉及能够进行熟练推理。正如劳伦斯·J·斯普利特和安·玛格丽特·夏普所说(斯普利特和夏普,第 6 页):

合理性主要是一种社会性倾向:理性的人尊重他人,并愿意考虑他们的观点和感受,甚至在重要问题上改变自己的想法,并有意识地允许他人改变自己的观点。换句话说,她愿意接受理性的说服。

然而,赞同课堂应该是一个“探究社区”的想法的教师可能会抵制_哲学_应该成为讨论的中心这一想法。他们可能会认为,其他学科更适合形成一种可以被称为“探究社区”的协作学习环境。然而,儿童哲学的倡导者只需要坚持他们支持的探究类型是哲学的,而不仅仅是共享的。不幸的是,安·玛格丽特·夏普于 2011 年去世。她和利普曼倡导的探究类型的独特性在最近一本关于她的文章集中得到了详细探讨,该书是献给她的纪念作品,《与安·玛格丽特·夏普共同探究:哲学、童年和教育》(格雷戈里和拉弗蒂,2017 年)。【这是劳特里奇哲学儿童创始人系列中由莫恩·罗林斯·格雷戈里和梅根·简·拉弗蒂编辑的第一本书。第二卷是《加雷斯·马修斯,儿童的哲学家》,2022 年,该系列中还有其他几本书即将出版。】

可能会认为哲学最多只适合在大学前阶段的少数学生学习。由于在美国,传统上只有在大学阶段才教授哲学,人们可能会认为哲学只适合在学前阶段的少部分学生——即被归类为“天才和有天赋”的百分之二的学生。然而,儿童哲学项目已经证明在将几乎所有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探究方面非常成功。教师们经常会感到惊讶和高兴,看到他们许多最沉默、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哲学思想。

然而,由于缺乏对哲学正式学习背景,许多教师不愿鼓励他们的学生进行哲学思考。然而,他们的担忧是夸大的。熟悉一些标准的哲学文献可能是可取的,但并非必须将儿童哲学引入课堂。所需的是促进哲学讨论的能力。对于这一点,教师们自己有一些哲学好奇心比熟悉学术哲学文献更为重要。与他们的学生一样,对哲学学科不熟悉的教师们可能仍然具有哲学思维的能力,或者至少具有识别他人从事哲学思考的能力。

促进儿童哲学讨论并不意味着主导它; 教师允许学生发展他们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教师不必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甚至不必拥有这些答案。他们可以与学生分享困惑,对他们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意外但有启发性的回答持开放态度,并乐于观察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意味着摆脱传统的讲师和答疑者的角色。特别是对于不确定这意味着什么的教师,像 IAPC 提供的这些研讨会为儿童哲学的教学法提供了很好的介绍。然而,全球范围内也有越来越多的组织(下面提到的一些)为教师提供帮助。

4. 与他人一起进行哲学思考?

童年哲学鼓励孩子们自己思考的同时,也鼓励他们与他人一起思考。然而,哲学经常被视为更多是孤独思考的事情,也许涉及到一些其他孤独思想家之间的交流,这些是“大众”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的事情。也许许多人会声称这是哲学发挥到极致的地方。即使是这样(一个有争议的观点),也不会削弱将哲学纳入 K-12 课程的论点。然而,无论物理和数学在其最佳状态下有多深奥,学校仍然认识到让所有学生以某种形式接触这些学科的重要性。同样,童年哲学的倡导者可以反驳,应该为所有学生(无论被标记为“有天赋和才能”,“成绩不佳”或“普通”)共同探讨哲学问题留出位置。

为了使这一切成为可能,课堂上的孩子们必须能够与他人进行持续的哲学讨论。正如前面提到的,加雷斯·马修斯的著作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孩子们有能力产生有趣的,甚至是深刻的哲学思想。然而,孩子们能够与他人保持并发展这种能力则不那么明显。年幼的孩子们自发与一个善于观察的成年人分享哲学思想的轶事是不够的。马修斯的《与孩子们的对话》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孩子们可以做得更多。在 Lone(2012 年,2021 年)、麦考尔(2009 年)、普里查德(1996 年,2022 年)、夏皮罗(2012 年)和瓦滕伯格(2009 年,2013 年)等许多其他人发现的孩子们进行实质性哲学对话的例子,应该让人们毫无疑问地相信孩子们具备这种能力。

5. 今日儿童哲学

鉴于国际对儿童哲学日益扩大的兴趣,国际儿童哲学探究理事会(ICPIC)成立于 1985 年。ICPIC 继续每隔一年赞助一次国际会议,主办地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英格兰,墨西哥,西班牙(两次)和台湾。

即使 IAPC 的先驱 Matthew Lipman(2010 年)和 Ann Margaret Sharp(2011 年)去世后,现在由 Maughn Gregory 和其他人领导,IAPC 在 ICPIC 中仍保持强大的存在。然而,许多 ICPIC 成员现在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机构结构,并建立了中心、协会和项目。在北美,有北美探究社区协会(NAACI),每隔一年聚集一次(ICPIC 不开会的年份)。在最初得到美国哲学协会预大学哲学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 PLATO(哲学学习和教学组织)。现在,PLATO 是由 Squire Family Foundation 支持的非营利组织,赞助每年的会议,2022 年,华盛顿大学儿童哲学中心和 PLATO 合并。PLATO 还赞助两份期刊:Questions_和在线_Precollege Philosophy and Public Practice。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织在澳新学校哲学协会联合会(FAPSA)下,每年举行会议,并出版_Journal for Philosophy in Schools_作为其官方期刊(Burgh 和 Thornton,2016 年)。1992 年,英国牛津成立了哲学探究和反思教育协会(SAPERE)。2007 年,英格兰的哲学基金会成立(Worley,2011 年)。自 2005 年以来,期刊_Philosophy and Childhood_由 ICPIC 和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UERJ)教育研究生项目赞助。这些组织与世界各地的许多其他中心和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一起,继续支持教师培训项目,使他们能够在常规课堂内外向成千上万的儿童介绍哲学。

尽管继续使用 IAPC 材料,但近年来出现了大量替代教学资源和参与儿童哲学讨论的方式。多年来,加雷斯·马修斯(Gareth Matthews)为《思考》(Thinking)撰写了儿童故事评论,后者是 IAPC 的官方期刊(尽管 IAPC 自己的教材没有利用其他儿童文学)。这激发了汤姆·瓦滕伯格(Tom Wartenberg)(2009 年,2013 年)在马萨诸塞州的霍利奥克学院(Mt. Holyoke College)开发他备受好评的大学前哲学课程,这个获奖项目以经典儿童故事为基础。他的网站提供了大量关于儿童文学的材料,旨在为那些希望与儿童进行哲学探讨的人提供指导。卡伦·默里斯(Karen Murris)是利普曼(Lipman)抵制使用插图材料的早期反对者(Morris,1992 年)。她和约翰娜·海恩斯(Johana Haynes)详细介绍了图画书的哲学重要性(Murris and Haynes,2012 年和 Murris,2016 年)。英格兰哲学基金会负责人彼得·沃利(Peter Worley)为教师和学生撰写了几本激发人心的书籍,没有使用 IAPC 材料。澳大利亚的菲尔·卡姆(Phil Cam)汇编了一系列适合与儿童进行哲学讨论的故事。简言之,有一个迅速增长的资源清单,展现了在儿童哲学讨论中引人入胜的巨大潜力。(例如,参见 DeHaan 等,1995 年;Fisher,1998 年;Keen,1997 年;Lewis 和 Chandley,2012 年;Lone,2012 年和 2021 年;McCall,2009 年;Murris,1992 年,2016 年;Sprod,2001 年和 White,2000 年)。《问题:青少年哲学》(Questions: Philosophy for Young People)是由美国哲学协会大学前哲学委员会赞助的期刊,刊登了青少年关于特定哲学主题的文章。第一期(2001 年春季)聚焦于儿童权利。

幸运的是,互联网使我们能够比较及时地了解全球最新发展,并与其他对儿童哲学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快速交流。不幸的是,许多这些网站似乎很短命。然而,请参阅下面的互联网资源部分,了解一些可靠的网站,并提供指向其他有用网站的链接。

Bibliography

Books and Articles

  • Astington, Janet Wilde, 1993, The Child’s Discovery of the Min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urgh, Gilbert and Simone Thornton, 2016, “Philosophy Goes to School in Australia: A History 1982–2016,” Journal of Philosophy in Schools, 3(1): 59–83.

  • Burgh, Gilbert and Simone Thornton (eds.), 2019, Philosophical Inquiry With Childre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quiring Society in Australia, New York: Routledge.

  • Cam, Philip, 1995, Thinking Together: Philosophical Inquiry for the Classroom, Sydney: Primary English Teaching Association and Hale & Iremonger.

  • –––, 1993 (1994, 1997), Thinking Stories 1, 2, and 3: Philosophical Inquiry for Children, Sydney: Hare & Iremonger.

  • –––, 2006, 20 Thinking Tools, Camberwell, Vic.: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 –––, 2012, Teaching Ethics in Schools, Camberwell, Vic.: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 Costello, Patrick J.M., 2000, Thinking Skil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 Costello, Peter R. (ed.), 2012, Philosophy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DeCesare, Tony, 2012, “Contributions of High School Philosophy to Ethical and Democratic Education,” Teaching Ethics, 13(1): 1–16.

  • DeHaan, Chris; MacColl, San; and McCutcheon, Lucy, 1995, Philosophy With Kids, Books 1–4, Melbourne: Longman.

  • Dewey, John, 1991,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in John Dewey, the Middle Works, 1899–1924 (Volume 12), Jo Ann Boydston (ed.),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Press.

  • Ennis, Robert, 1987, “A Concep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With Some Curriculum Suggestion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Newsletter on Teaching Philosophy, Summer: 1–5.

  • Facione, Peter (ed.), 1989, “Report on Critical Thinking,”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Subcommittee on Pre-College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Delaware.

  • Figueroa, Robert and Goering, Sara, 1997, “The Summer Philosophy Institute of Colorado: Building Bridges,” Teaching Philosophy, 20(2): 155–168.

  • Fisher, Robert, 1998, Teaching Thinking: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Cassell.

  • Gaarder, Jostein, 1994, Sophie’s World: A Novel About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Harper, Straus and Giroux.

  • Garcia-Moriyon, Felix; Robello, I; and Colom, R., 2005, “Evaluating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A Meta-analysis,” Thinking: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17(4): 14-22.

  • Garcia-Moriyon, Felix, 2017, “The Classroom as a Work of Art,” Analytical Teaching and Philosophical Praxis, 37(2): 1-12.

  • Gaut, Berys and Gaut, Morag, 2011, Philosophy for Young Children: A Practical Guide, London: Routledge.

  • Gilligan, Carol,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 Glaser, Jen, 1992, “What’s So Special About This Story Anyway?” Analytic Teaching, 12(2): 45-52.

  • Goering, Sara; Shudak, Nicholas J.; and Wartenberg, Thomas, 2013, Philosophy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for Philosophers as Teachers, New York: Routledge.

  • Gopnik, Alison, 2009, The Philosophical Baby: What Children’s Minds Tell us About Truth, Lov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New York: Picador.

  • Gopnik, A., Kuhl, and Meltzoff, A., 1999, 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 What Early Learning Tells us About the Mind, New York: Perennial Books.

  • Goswami, Usha, 1998, Cognition in Children, East Sussex, UK: Psychology Press.

  • Gregory, Maughn, 2000, “Care as a Goal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9(4): 445–461.

  • –––, 2008,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Practitioner Handbook, 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 NJ: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 –––, 2009, “Ethics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Wisdom,” Teaching Ethics, 9(2): 105–130.

  • Gregory, Maughn and Johana Haynes, 2016,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New York: Routledge.

  • Gregory, Maughn and Laverty, Megan Jane, 2017, In community of Inquiry With Ann Margaret Sharp: Philosophy Childhood and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 2022, Gareth B. Matthews, The Child’s Philosopher, New York: Routledge.

  • Hand, Michael and Winstanley, Carrie, 2009, Philosophy in Schools,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s.

  • Haynes, Joanna, 2008, Children as Philosophers, 2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Haynes, Johana and Murris, Karen, 2012, Picturebooks, Pedagogy and Philosophy, New York: Routledge.

  • Kohlberg, Lawrence, 198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ume 1),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 Keen, Judy, 1997, Brain Strain 1 & 2, Melbourne: MacMillan Education.

  • Kennedy, David, 2005, The Well of Being: Childhood, Subjectivity, and Education, Albany, NY: SUNY Press.

  • Kennedy, David and Bahler, Brock, 2017, Philosophy of Childhood Today: Exploring the Boundaries, Lanham,MD: Lexington Books.

  • Kohan, Walter, 2017,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Philosophy: New Ideas for an Old Relationship, New York: Routledge.

  • –––, 2014, Philosophy and Childhood: Critical Perspectives and Affirmative Practic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Lewis, Lizzy and Nick Chandley (eds.), 2012,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Through the Secondary Curriculum, New York: Continuum.

  • Lipman, Matthew, 1974, Harry Stottlemeier’s Discovery, Upper Montclair, NJ: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 –––, 1976, Lisa, Upper Montclair, NJ: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Montclair State College).

  • –––, 1988, Philosophy Goes to School,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 1991, Thinking in Educ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03.

  • –––, 2008, A Life Teaching Thinking, 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 NJ: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 Lipman, Matthew (ed.), 1993, Thinking Children and Education, Dubuque, Iowa: Kendall/Hunt.

  • Lipman, Matthew; Sharp, Ann M.; and Oscanyan, Frederick (eds.), 1978, Growing Up With Philosoph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Lone, Jana Mohr, 2012, The Philosophical Child,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 Lone, Jana Mohr, and Roberta Israeloff (eds.), 2012,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Introducing Philosophy to Young People, Newcastle upon Tyn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ers.

  • Lone, Jana Mohr, 2021, Seen and Not Heard: Why Children’s Voices Matter,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 Lone, Jana Mohr, and Michael Burroughs, 2016, Philosophy in Education: Questioning and Dialogue in Schools,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 Long, Fiachra, 2005, “Thomas Reid and Philosophy With Childre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9: 599-614.

  • Matthews, Gareth, 1980, Philosophy and the Young Chil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4, Dialogues With Childre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4, The Philosophy of Childhoo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The Ring of Gyges: Plato in Grade Scho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14(1): 3–11.

  • McCall, Catherine, 2009, Transforming Thinking: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Classroom, London: Routledge.

  • McCarty, Marietta, 2006, Little Big Minds, New York: Tarcher/Penguin.

  • McPeck, John, 1985,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 ‘Trivial Pursuit’ Theory of Knowledge,” Teaching Philosophy, 8(4): 295–308.

  • Millett, Steven and Tapper, Alan, 2012, “Benefits of Collaborative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 School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44(5): 546-567.

  • Murris, Karen, 1992, Teaching Philosophy With Picture Books, London: Infonet Publications.

  • –––, 2016, The Posthuman Child: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Through Philosophy With Picturebooks, London: Routledge.

  • Naji, Saeed and Hashim, Rosani, 2017,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New York: Routledge.

  • Phillips, Christopher, 2001, The Socrates Cafe, New York: W.W. Norton.

  • –––, 2016, The Philosophy of Childing: Unlocking Creativity, Curiosity, and Reason Through the Wisdom of our Youngest, New York: Skyhorse Publishing.

  • Piaget, Jean, 1933, “Children’s Philosophies,” in A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Carl Murchison (ed.), 2nd ed. rev., Worcester, MA: Clark University Press.

  • Pritchard, Michael S., 1991, On Becoming Responsible, Lawre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 –––, 1996, Reasonable Children, Lawre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 –––, 2022, On Becoming Reasonable, London, Anthem Press.

  • Reed, Ronald, 1983, Talking With Children, Denver: Arden Press.

  • Reed, Ronald, and Sharp, Ann M., 1996, Studies in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Pixie, Madrid: Ediciones De La Torre.

  • Reed, Ronald, and Sharp, Ann M. (eds.), 1992, Studies in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Harry Stottlemeier’s Discover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Sasseville, Michel, 1999, “The Stat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UNESCO Meeting, Paris, March 1998), in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Th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7(1): 57–79.

  • Shapiro, David, 2012, Plato Was Wrong: Footnotes Doing Philosophy With Young Peopl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 Sharp, Ann M., 1991,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Thinking, 9(2), 1991, pp. 31–37.

  • Sharp, Ann M. (ed.), 1994, , “Women, Feminism, and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Thinking, 11(3/4) (Special Issue).

  • Shipman, Virginia, 1983, New Jersey Reasoning Skills Test, Upper Montclair, NJ: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 Splitter, Laurance and Sharp, Ann M., 1995, Teaching for Better thinking: The Classroom Community of Inquiry, Hawthorn, Vic.: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 Splitter, Laurance; Sprod, Tim; Partridge, Francesca, 1998, Places for Thinking, Camberwell, Vic.: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 Sprod, Tim, 1993, Books Into Ideas, Cheltenham, Vic.: Hawker Brownlow Education.

  • –––, 2001,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 in Moral Education: The Community of Ethical Inquiry, London: Routledge.

  • –––, 2011, Discussions in Science: Promoting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Years, Camberwell, Vic.: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 Turner, Susan M. and Matthews, Gareth (eds.), 1998, The Philosopher’s Child,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 Vanseileghem, Nancy and David Kennedy (eds.), 2012,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Transition: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xford: Wiley-Blackwell.

  • Wartenberg, Thomas E., 2009, Big Ideas for Little Kid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 2013, A Sneetch is a Sneetch,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 Weinstein, Mark, 1989,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Education,” Thinking, 7(3): 42–49.

  • White, David A., 2000, Philosophy for Kids, Waco, Texas: Prufrock.

  • Wilks, S., 1995,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Strategies for Classroom Inquiry, Armadale, Vic.: Eleanor Curtain.

  • Worley, Peter, 2011, The If Machine: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Continuum.

  • –––, 2012, The If Odyssey, London: Continuum.

  • –––, 2014, Once Upon an If: The Storythinking Handbook, New York: Bloomsbury Publishing; 2nd edition, 2019.

  • –––, 2015, 40 Lessons to Get Children Thinking: Philosophical Thought Adventur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Bloomsbury Publishing.

Periodicals

  • Analytic Teaching and Philosophical Praxis, Viterbo University, La Crosse, WI.

  • Journal for Philosophy in Schools, The Federation of Australian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Associations (FAPSA).

  • Childhood & Philosoph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the Philosophical Inquiry with Children (ICPIC).

  • Questions: Philosophy for Young People, published by the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Inaugurated in Spring 2001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and is now sponsored by PLATO.

  • Precollege Philosophy and Public Practice (online periodical sponsored by PLATO).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hildhood, the philosophy of | critical thinking | rights: of children

Copyright © 2022 by Michael Pritchard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