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阿利吉耶里 Dante Alighieri (Winthrop Wetherbee and Jason Aleksander)

首次发表于 2001 年 1 月 29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22 年 8 月 15 日星期一

但丁与哲学的交融无法与他作为一位诗人的职业分开来研究,在这个职业中,他努力通过教育他的同胞并激励他们追求内心的幸福来提高公众话语水平。他是当时最有学问的意大利俗人之一,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自然哲学、神学以及古典文学非常熟悉。他当然以写作《神曲》而闻名,但在他的诗歌作品以及哲学论文和其他著作中,他自由地混合和综合了哲学和神学的语言,同时广泛引用和暗示了圣经、古代和当代诗歌。尽管他对世界文学和其他艺术流派的贡献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他的神学想象力也一直影响着他的时代直至今天。相比之下,他的哲学遗产更难以评估,尽管他的著作至少提供了一个研究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哲学景观的有力工具。


1. 生活

因为但丁的诗人形象在他的作品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关于他的传记很少有不依赖于对他不断重塑的形象的解释的。普遍认为但丁于 1265 年出生在佛罗伦萨。如果他确实是在双子座下出生的——如《天堂篇》22.112–120 所述——那么他的生日应该是在那一年的五月或六月。根据他自己的著作,他在九岁时第一次见到了八岁的贝阿特丽切·波尔蒂纳里,自她于 1290 年去世后,但丁一直将她视为他诗歌视野和个人救赎的关键灵感。

同样根据他自己的著作,但丁认为自己是——或者至少希望读者相信他是——佛罗伦萨古罗马家族的后裔。例如,在《天堂篇》15 中,他声称他的曾曾祖父卡恰古达曾被康拉德皇帝封为骑士,并在圣地作战时去世——一位最近的传记作者指出,这一说法“可以追溯到但丁的愿望,尤其是在《神曲》时期,为一个实际上没有贵族血统,也没有任何骑士,尤其是皇家封爵的家族赋予尊严”[Santagata (2016), 20]。

尽管在重建但丁的传记中,将神话与事实分开仍然困难重重,但毫无疑问的是,但丁的哲学观和诗歌抱负受到了他在 13 世纪晚期佛罗伦萨的成长背景的强烈影响。从 1285 年结婚并组建家庭到 1302 年被流放出佛罗伦萨期间,他积极参与佛罗伦萨的文化和市民生活,担任士兵,并担任了几个政治职务。在这个背景下,尽管他自己出身于一个只有适度财富的家庭,但但丁在佛罗伦萨政治中的参与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推动他的诗歌抱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 13 世纪初以来,两大派系,即瓜尔夫派和吉贝林派,一直在争夺佛罗伦萨的控制权。与但丁结盟的瓜尔夫派与佛罗伦萨的政治自治以及教皇在与受吉贝林派支持的霍亨斯陶芬皇帝的集权野心的长期斗争中的利益相关联。在教皇的祝福和强大的瓜尔夫派支持下,查理·安茹在贝内文托(1265/6)和塔利亚科佐(1268)击败了霍亨斯陶芬军队后,瓜尔夫派成为佛罗伦萨的主导力量。到世纪末,瓜尔夫派本身也因家族和经济利益而分裂,但对教皇的忠诚程度也不尽相同。

1301 年,当“黑色派”(最坚决致力于贵族和教皇利益的派系)与更富有但声望较低的“白色派”之间爆发冲突时,教皇波尼法斯八世发起了一项党派解决方案,允许黑色派流放白色派的领导层,而但丁是白色派的成员之一。他从未返回佛罗伦萨,并在公共生活中再无任何作为,尽管他对意大利政治充满热情,并在亨利七世卢森堡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元首(1312 年)之前的几年几乎成为世界帝国的先知。追溯但丁对帝国角色的几乎弥赛亚般的感知的发展是困难的,但毫无疑问,这受到了他对教皇波尼法斯的专制和背信弃义行为的愤怒以及越来越坚信只有强大的中央权威才能为意大利带来和平和稳定秩序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但丁在几个意大利城市生活,至少有两个长时间在维罗纳的 Can Grande della Scala 的宫廷度过。1319 年,他从维罗纳搬到了拉文纳,在那里完成了《天堂》,并在 1321 年去世。

作为一位诗人,但丁的主题从头到尾都是他对贝阿特丽斯的爱的意义,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位致力于提高白话文辞的公共知识分子。在被流放后,他向意大利人民发表讲话,并在他漫长的流亡中致力于将古代思想和学问的财富传递给越来越复杂的白话读者,以及这些思想和学问如何影响当代学术文化。

这个项目是但丁对意大利长期文化传统的贡献。他告诉我们,他的哲学阅读始于西塞罗和博伊西斯,他们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记录了他们致力于在意大利建立拉丁智识文化的任务。《聚会》和《通俗辞》也保留了对西西里的弗雷德里克二世(1195-1250)和他的儿子曼弗雷德(1232-66)的某种理想化记忆,他们本身就是知识分子,也是诗人和哲学家的赞助人,但丁认为他们复兴了政治家-哲学家的古老传统。但丁本人可能是在布鲁内托·拉蒂尼(1220-94)的指导下学习的,布鲁内托在法国流亡时写了百科全书《宝藏之书》(1262-66),为白话读者提供了自由艺术的概要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和政治思想的摘要。

但是,但丁对意大利本土写作传统的最充分体现,首先是他的《神曲》——这部作品中,我们第一次看到一个强大的思想家,坚实地扎根于亚里士多德、教父神学和 13 世纪的学术辩论,将这些资源综合起来,并运用它们来教育自己的同胞,用他们自己的本土语言激励他们追求哲学家所获得的幸福。

2. 早期诗歌

尽管但丁显然直到二十多岁才开始认真研究哲学,但他已经受到了一群杰出诗人的智力挑战,这些诗人是他后来回忆起的“甜美新风格”的实践者,他们以普罗旺斯的行吟诗为模型,将抒情诗变成了对爱情和人类心理本质进行深入探讨的工具。一代人之前,吉多·吉尼泽利(1230-1276)以医学技术和学校宇宙学的术语来处理爱情的诗歌使当时的人们感到困惑,同时以准神秘的语言赞美他的女士能够提升她的诗人情人的精神(Al cor gentil rempaira sempre amore, 41-44, 47-50):

[上帝创造者在天空的智慧中闪耀 超过我们眼中的太阳, 她理解她的造物主超越天堂 当她转动天堂时,她顺从他 .. 如此美丽的女士, 当她照耀在她高贵爱人的眼中时, 传递渴望 他将永远不会违背她的命令。]

美丽的女人,通过她对神圣的理解的参与而对她的爱人施加了一种力量,扮演着天上的智慧者的角色,将第一动因的影响传递给整个宇宙。诗人因此被卷入一个循环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他的理解力,就像他们的理解力一样,被吸引向在女士神圣启发的光辉中体现的神圣。对于 Guinizelli 来说,这种利用天上等级观念的手法也许只是一个大胆的诗意构思。对于但丁来说,它将成为表达他最深刻直觉的手段。

在但丁的同时代人中,对他早期诗歌影响最大的人是吉多·卡瓦尔坎蒂,他不仅以诗人而闻名,还因其对自然哲学的了解而闻名。他的伟大的歌曲《Donna mi prega》成为了学术拉丁评论的主题,涉及到与他那个时代的“激进亚里士多德主义”或“阿维罗主义”常常相关的思想。这首令人惊叹的诗的目的是用精确的哲学术语(“naturale dimostramento”)描述爱的经历。

对于 Guido 来说,对于所爱对象的感官和智力反应之间存在着绝对的分裂。一旦对象的幻象在可能的智力中变成一个抽象的形式,它就完全与感性灵魂的愉悦隔绝开来(21-28)。这似乎对现代评论家来说意味着一种阿维罗主义的智力观,即智力是一个独立的、普遍的实体[Corti (1983), 3-37],而接下来的几行(30-56)中,感性灵魂的力量取代了理性,并“承担了它的功能”,向意志呈现了一个其可取之处威胁到致命迷失的对象,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印象。爱仍然是吟游诗人的贵族职业,Guido 承认高尚的灵魂被它激发起来证明他们的价值。但他们在黑暗中工作,因为驱使他们的力量遮蔽了智力沉思的光芒(57-68)。这首歌曲完全是一种“自然哲学”的练习,如此集中在生物学的必要性上,以至于意识本身完全被排除在考虑之外。爱的伦理维度在于它盲目的紧迫性对理性提出的挑战。“高贵”是自我控制的问题,这种爱所提供的不稳定的幸福没有理想的维度。

Guido 对 Dante 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新生命》是一本早期诗歌选集,其中穿插着一篇叙述,结合了对他的诗歌发展的评论和他对 Beatrice 在她的尘世生活中的奉献的历史,揭示了他自己对诗歌和爱的概念与 Guido 的根本不同[Ardizzone (2011); Barolini (1998),尤其是第 60-63 页]。像 Guido 一样,但丁接受了爱作为高贵生活的基础,无论好坏,他的早期抒情诗表达了一种像 Guido 一样对欲望内部分裂力量的感觉。但是随着《新生命》的展开,焦点逐渐转移:丹特通过将自己的苦难戏剧化未能赢得女士的青睐,决心从此将他的诗歌完全奉献给她的赞美[VN, 18.9]。这一新决心的结果是一首歌曲,“Donne ch'avete intelletto d'amore”(“有爱情智慧的女士们”),它回到了他和 Guido 在 Guinizelli 的诗歌中的灵感源泉,但却做出了完全新的转变。对于 Guido 来说,女士的“天堂般”吸引力是感官所犯下的欺骗,随着恋人的温柔对她的美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烈,它变得更加危险,使自己陷入“猛烈的意外”的激情。但丹特也看到了他早期的、受折磨的抒情诗所描绘的经历是“在物质中发生的意外事件”[VN 25.1-2],但是那些受到他的女士问候的人眼中的“烈火般的爱之灵”不仅仅是激发欲望的马刺(Donne ch'avete intelletto d'amore, VN 19.10.37-40):

当她发现有人值得看她时,他会体验到她的力量,

他会感到她的恩典,因为那些说过她的人不会有坏的结局。 他会感到她的恩典,因为那些说过她的人不会有坏的结局。 因为她给予他的变成了救赎, 并且使他如此谦卑,以至于他忘记了所有的冒犯。 上帝赐予她更大的恩典: 与她交谈的人不可能以邪恶结束。]

追求女士的青睐已经成为一个考验,不仅仅是贵族的考验,也是美德的考验。她的美丽是完美的,是自然力量展示上帝创造之爱的最充分的例证。《新生命》的高潮发生在但丁遇到吉多的女士乔瓦娜之后,接着是他自己的贝阿特丽切 - 正如他所说的“一个奇迹跟随着另一个”[VN 24.8]。他立刻意识到乔瓦娜的美丽,就像圣经约翰的预言一样,是一个先兆,预示着贝阿特丽切的“真正的光”,正如吉多的地上之爱的诗歌最终成为他自己对贝阿特丽切所启示的超越之爱的赞美的衬托。

3. 哲学影响

《新生命》的哲学内容很少,只是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骨架版本,以及对形而上学的几个简短引用。但在找到自己作为诗人的定位时,但丁也在研究哲学,并根据他在《聚会》中的自述,“开始去她[哲学]真正显露的地方,即在宗教秩序的学校和哲学家的辩论中”[聚会 2.12.7]。但丁并没有提供任何额外的细节,具体揭示他在哪里学习哲学,但在 1290 年代初的佛罗伦萨,有三所宗教秩序的学校,他可能曾在其中一所学习:圣玛利亚新教堂的多明我会;圣十字的方济各会;和圣灵的奥斯定会。不幸的是,关于但丁在圣灵堂可能获得的学习课程没有可靠的历史记录。然而,关于圣玛利亚新教堂和圣十字会的世俗学生可能获得的资源,有可靠的信息。

尽管圣玛利亚新教堂的多明我会不允许世俗人士专门学习哲学,但但丁可以参加神学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几乎肯定会间接接触亚里士多德哲学[Santagata (2016), 83]。最有趣的是,但丁可能有机会参加雷米吉奥·德·焦罗拉米(1319 年去世)的讲座,他在托马斯·阿奎那在巴黎大学任教期间学习了神学[Panella; Davis (1984), 198–223]。雷米吉奥和但丁都是白色吉尔夫党人,而且像但丁一样,雷米吉奥广泛阅读古典文学,并喜欢从中汲取政治和道德行为的教训。对于雷米吉奥和但丁来说,托马斯主要是《反异教论》和《伦理学评论》的作者,他们都关注人类理性作为寻求真理的手段,就像亚里士多德本人一样。

但是,在 1290 年代的佛罗伦萨,最有声望的学府无疑是圣十字会,作为一个普遍学府,它在重要性上仅次于巴黎、牛津和剑桥的三所主要学府[Santagata (2016), 83]。正如桑塔加塔在他最近的但丁传记中指出的那样,

1287 年至 1289 年间在圣十字教堂担任读者的两位伟大的知识分子——来自普罗旺斯的彼得罗·迪·乔瓦尼·奥利维和年轻的乌贝尔蒂诺·达·卡萨莱——在方济各会运动的历史以及更广泛地在教会的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丹特在 1290 年之前离开佛罗伦萨,所以他不可能参加他们的讲座,但他很可能听过乌贝尔蒂诺的一些布道。丹特从未提到过奥利维,但在很多方面,他对教会历史的看法似乎与普罗旺斯神学家的看法相吻合,尤其是在方济各会和灵性解释方面。至于乌贝尔蒂诺,作为方济各会“灵性”运动的主要支持者,即那些主张回归弗朗西斯的规则严格执行的人,反对由总部长马泰奥·达奎斯帕塔领导的所谓“修道院派”的宽容解释,丹特会让巴尼文图拉·达·巴尼奥雷吉奥在《天堂》中说[12.124-126],他们两个都背叛了规则:马泰奥因为他“过于宽松”,乌贝尔蒂诺因为他“过于严格”。[Santagata (2016), 84]

除了在佛罗伦萨的这些可能性之外,丹特在《饮宴集》2.12.7 中提到他曾参加过“哲学家的辩论”,这可能暗示他在这个时期在博洛尼亚接受了一定程度的哲学研究。不幸的是,在 1291 年 9 月至 1294 年 3 月之间,丹特的生活记录中有超过两年的空白,我们只能推测丹特是否能够利用在佛罗伦萨僧侣图书馆和学院的受限环境中无法获得的学习哲学课程的机会。

无论但丁在哪里获得了他对哲学和神学的熟悉,他的著作都充分证明了他对各种主题的广泛兴趣,尽管对每个主题的专业知识可能不够深入。特别是,但丁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十几部作品,显然是第一手资料,并展示了对伦理学的特别熟悉,这主要是从托马斯·阿奎那斯那里得来的。但他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也得到了其他来源的滋养。布鲁诺·纳迪有力地论证了他对哲学研究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更多元化的阿尔伯特大师[Nardi (1967); 63–72; (1992), 28–29; Vasoli (1995b); Gilson (2004)]。特别是在阿尔伯特的著作中,但丁将会遇到一种广泛的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的原创工作、实验和理论,并以伊斯兰哲学家(尤其是伊本·西那和阿维森纳)和希腊-阿拉伯新柏拉图主义来源(如《原因论》)以及伪狄奥尼修斯的基督教新柏拉图主义传统的光照下,对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和心理学进行了处理。阿尔伯特的目标是发现亚里士多德自己的意义,借助希腊和阿拉伯评论家的帮助,他与其他拉丁人(包括他的学生托马斯)在某些地方产生了分歧,并多次断言哲学和神学是独立的知识领域。很容易想象,这种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哲学的意愿吸引了但丁,他的《聚会》和《君主论》也试图区分哲学和宗教知识,而不仅仅是将前者从属于后者。

阿尔伯特对宇宙从神圣智慧的“实质之光”通过一系列较低级智慧的作用而产生的观点,在但丁对《聚会》中的宇宙智慧或分离实体的处理中也清晰可见[Conv. 2.4–5; Nardi (1992), 47–62]。它再次出现在他对人类胚胎的发育的处理中,这似乎意味着不是像托马斯那样通过营养、感知和理智力量的一系列动画,而是一个单一的形成力的持续作用,阿尔伯特将其与灵魂中的第一智慧的作用进行了比较[De intellectu & intelligibili 2.2],它不仅负责人类生物的发展,还负责使其与本质上外部的理智灵魂结合[Boyde (1981), 270–79; Nardi (1960), 9–68; (1967), 67–70]。

阿尔伯特因此成为但丁思想中明显的亚维罗主义元素的可能渠道。他将智力活动视为智力行动的运作,通过这种运作,人的灵魂受到神圣智慧的照亮。每个灵魂都拥有自己的智力,但这种智力是原初心灵之光的“反映”,从而实际上成为真正的行动智力。阿尔伯特明确拒绝了亚维罗主义对行动智力的看法,即行动智力本身是一个天上的智慧,是一个单独的实体,它通过被个体人类思维提供的幻象来实现被动智力。但他仍然认为,只有普遍性的智力才能产生对普遍形式的理解。智力及其所属的灵魂因此具有独立智慧的特性。灵魂不是人类创造物的实际本质,如同托马斯的观点,而是通过其有机能力与身体相关联。通过其行动智力,灵魂本身被吸引去思考整个宇宙中的智慧秩序,被它们告知它们所展示的超越知识,并最终“站在”神圣的智慧中。通过这种方式,某些人能够满足对理解的内在人类欲望,并获得一种自然的福祉,“在神圣存在中实现和形成”[阿尔伯特,《论智力与可理解性》2.2-12;纳迪(1960),145-50]。

这种实现是通过自然的理解而达到的,没有求助于恩典和启示的神学,这标志着阿尔伯特和托马斯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托马斯在《反异教徒总论》中专门反驳了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在此生中可能实现的最终幸福的观念[SCG 3.37–48]。对于托马斯来说,渴望知识在各个层面上是一样的,哲学寻求事物的原因,最终是“完全为了认识上帝”[SCG 3.25.9]。但但丁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立场很难准确界定。《天堂》的诗人与托马斯一致地认为哲学的价值在于最终能够准备心灵接受信仰的力量[Par. 4.118–32; 29.13–45],但他与阿尔伯特一样着迷于自然的理解,在早期的著作中,他愿意给予哲学一种“福祉”的暗示,这暗示了他思想中潜在的二元论[Foster (1965), 51–71; (1977), 193–208; de Libera (1991), 333–36]。这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对阿尔伯特传达的新柏拉图主义的回应,或者在《因果论》等作品中的影响,很难确定。纳迪成功地将但丁视为一个折衷主义者[Diomedi (2005), 1–23],强调了《因果论》的重要性。但是,但丁思想中的柏拉图化倾向肯定不仅仅涉及阿尔伯特的影响或对《因果论》的兴趣,其他学者也指出但丁可能受到了十二世纪思想家如伯纳尔杜斯·西尔维斯特里斯和阿兰·德·利勒的影响,这些诗人-哲学家的世界观继承了晚期古代新柏拉图主义,以自由艺术和柏拉图的《蒂迈欧篇》的宇宙学为基础[Vasoli (1995a, 2008); Garin (1976), 64–70; Stabile (2007), 173–93]。在伯纳尔杜斯的《宇宙论》和阿兰的《反克劳狄乌斯》中,通过探究的思维揭示自然的奥秘,形成了通向真理的知识之旅的寓言。但丁对哲学的体验,虽然用更动态和复杂的术语来定义,却是同样旅程的一种版本。爱的体验成为自我实现的手段,并且对宇宙中运作的力量层次的认识使得心灵能够参与神圣的事物,实现智慧的“爱的使用”。

另一方面,最近的研究认为,纳迪(Nardi)为了使但丁摆脱像皮埃尔·曼东内(Pierre Mandonnet)和乔瓦尼·布斯内利(Giovanni Busnelli)所声称在他身上找到的正统托马斯主义的限制,夸大了他思想中的新柏拉图主义倾向[Maierù(2004),128-35;Stabile(2007),359-70;Iannucci(1997);Moevs(2005),17-35]。此外,但丁肯定也意识到并以某种方式受到博洛尼亚的“激进”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影响,那里的导师受到布拉班特的西格尔和达齐亚的博伊修斯的影响,他们肯定了人类理性的自主性及其通过自身力量实现幸福的能力[Corti(1981),9-31;Vanni Rovighi]。事实上,一些文本和传记线索也被解释为指向但丁思想中更异端的维度。简而言之,拉丁阿维罗主义对但丁哲学观点的影响问题仍然是但丁学者们争论的一个活跃议题[参见特别是,Fortin(2002);Ardizzone(2014 和 2016);Ziolkowski(2014a);Stone(2006)]。然而,许多这些思想家也是在追随阿尔伯特首次走过的道路,阿尔伯特的影响以及托马斯的影响可能足以解释但丁哲学运用中最独特的特征[Imbach(1996b),399-413]。

4. 《宴会》

但丁哲学思想的最充分阐述是《宴会》,其中对一系列自己的诗歌进行评论是表达伦理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思想的契机,同时也是对哲学本身进行广泛讨论的契机。最初,但丁将这部作品构想为一个涉及“十四道菜”的“宴会”——即对“爱和美德主题”的诗歌进行评论的十四篇论文(Conv. 1.1.14)。然而,这部作品可能是在 1304 年至 1307 年左右写成的,只完成了其中四篇论文。在这些幸存的论文中,但丁描述了他对哲学的热爱的起源,并反思了哲学理解力在调解宗教真理方面的能力,追溯了对知识的渴望从作为人类本性固有特征的起源到智慧之爱直接表达为对上帝的爱的点。

哲学本身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但但丁用来代表它的中心隐喻是对一个高贵女士的诗歌赞美,一位 donna gentile,这是一个像 Guinizelli 一样,他认为涉及到宇宙力量的影响。他的诗歌是出于爱和美德而产生的[Conv. 1.1.14],因为他的本性对宇宙的“推动者”——智慧体的影响有所回应,他们的爱的理解决定了“最高贵的天堂的形式”[2.5.19],而他们又对“圣灵的爱”[2.5.14]作出回应。他们的宇宙活动是对理解的不断转化为爱和自然过程的翻译,正是这一点使得但丁唱起来[Conv. 2, Canzone, 1–9]:

你们,了解并推动第三天体的人们,听听我内心的思考,我无法向他人表达,因为对我来说它是新的。你们的价值所引领的天堂,你们是那些高贵的生物,将我带到了我所处的状态。因此,我请求你们理解我所经历的生活的言语,好像它值得向你们表达一样:所以请你们听我说。

[你们所有了解并推动第三天体的人们, 听我心中的声音,这奇怪的言辞 我无法告诉别人,因为它感觉如此新鲜。 紧随你的美德之力的领域 你证明了你是高贵、亲切的生物 吸引着我,我刚刚经历了这种状态; 对我正在经历的事情进行描述的话语 似乎你们对我所说的不值一提: 我请求你们听听我的一部分。]

智力或意图的力量将达芬奇引导到只有这些力量才能完全理解的言辞。因此存在着一个连续体,一个循环的过程,从上帝的心灵开始,通过智慧的工作下降,将达芬奇的本性引入那个对 donna gentile 的赞美中,这构成了他自己本性的实现,他的欲望和智力所能达到的最高表达[2.6.5; Diomedi (1999)].

在《宴会》的四本书或论文中,第一本主要是辩护但丁决定用托斯卡纳方言而不是拉丁语来写他的散文评论以及他们所阐述的诗歌。第二本书提供了一个智者统治的托勒密宇宙的描述,以及一个对天堂的描述[2.3.8–12]:

…在所有这些星球之外,天主教徒认为有一个天堂,也就是火焰之天堂或光明之天堂;他们声称它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在每个部分内部都具有其物质所需的一切。这就是第一动力的极快速运动的原因:由于第九天堂的每个部分(紧挨着那个天堂)都非常热切地希望与那个最神圣、最宁静的天堂的每个部分相结合,它以如此强烈的渴望在其中旋转,以至于它的速度几乎是无法理解的。那个至高神的地方是宁静而平和的,只有它完全看到自己。这是根据圣教会的说法,是祝福的灵魂的所在地,圣教会是不会说谎的;亚里士多德在《论天堂和地球》的第一卷中也似乎持有这个观点,只要有人遵循他所说的。这个天堂是宇宙的总体建筑,宇宙中的一切都被包围在其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存在;它不在任何地方,而是在第一心灵中独自形成,希腊人称之为 Protonoe。这就是诗人所说的壮丽之处,当他对上帝说:“你的壮丽高于诸天。”

十三世纪的思想中,天堂在角色上是模棱两可的。一些思想家试图从科学角度解释它,将其视为一个全面的宇宙原则,而对于托马斯和阿尔伯特来说,这样的领域必须是属于精神性质的,与天文宇宙没有自然关系,尽管两者有时似乎承认它对自然秩序有一定的影响。但但丁的描述反映了这些不确定性。他首先引用“天主教徒”或正统信仰作为他对这个“至高神的居所”的描述的权威,但接着又将天堂视为一个被创造的事物,“在原初的思想中形成”,并且是物质宇宙中运动的静止原因。如果上帝居住在这个地方,天堂同样也在他里面,整个宇宙在因果和空间上都被天堂所包围。但但丁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欲望物理学来解释天堂与较低的天堂之间的关系,然而它同时也超越了空间,是一个完全属于精神的领域,那里有祝福的灵魂参与到神圣的思想中。但丁似乎通过混合神学和哲学的语言,并同时引用亚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图主义者以及诗篇的诗人,强调了这种双重地位。在《天堂篇》中,这里提出的问题将通过对“光的形而上学”的巧妙运用而得到隐含的解决;当但丁和贝阿特丽切从“最大的物体”——晶体球或第一动力体中走出来,进入“纯净的光明之天,/ 充满爱的智慧之光”时,我们知道我们正处于上帝的爱的 bonum diffusivum sui 转化为宇宙能量的确切时刻,“那爱使太阳和其他星辰运行的爱”。但也许只有诗歌才能定义这个门槛。

在但丁对智慧本身的讨论中,出现了类似的歧义。由于智慧在统治各个天堂时会进行一种公民生活,因此它们必须享受积极和沉思的存在。但是,后者比前者更高级,没有一个智慧可以同时参与两者。也许受到托马斯的评论的影响,但丁将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的观点归因于这些神圣的存在只能了解沉思的生活 [2.4.13; 参见亚里士多德, NE 10.8, 1178b; 托马斯, Exp. Eth. 10, lect. 12, 2125]。但丁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尝试令人难以说服。他认为,天堂的循环运动,即世界的统治,实际上是智慧的沉思活动的一种功能 [2.4.13]。在这里,就像他们所居住的天堂一样,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天体运动者经历了新柏拉图主义的转变,但但丁通过指出,关于智慧的真理无法完全被我们的世俗理解所把握,结束了他讨论的这个阶段 [2.4.16–17]。

第二卷以一个扩展的寓言结尾,其中同心的“天堂”或行星球被认为与七门艺术、与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星球”、与道德哲学的“第一动力”以及超天界与神学相对应。这种自然和智力宇宙的综合体表达了一种教育理想,它回溯到十二世纪柏拉图主义的晚期古代来源,但但丁赋予了新的生命。他强调道德智慧的秩序功能,以及通过智力沉思可以达到的幸福,反映了对哲学传统的参与和对哲学本身的承诺,这属于十三世纪后期。第二卷的最后一章肯定了美,这种美在于看到那些“奇迹”的原因,正如《形而上学》的开篇所宣称的,这些“奇迹”吸引我们去追求哲学。

对于研究但丁对哲学的知识和运用的学生来说,第三卷可能是最重要的。它的中心主题是赞美哲学的力量,作为“l’amoroso uso della sapienza”,即“对智慧的热爱使用”,将最高的幸福传授给那些热爱她的人,完善他们的本性并使他们靠近上帝,她的美是上帝威严和智慧的表达。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爱的沉思,理解为但丁对他所称之为哲学的美丽女士的启示的回应,这种启示是知识性的、诗意的和心理的。

在第三本书的早期,但丁引用了《原因论》:每个“实质形式”都来自第一原因,上帝,并根据其高贵程度参与到祂的神性中[3.2.4–8; LC 1.1]。人类灵魂,作为所有被创造形式中最高贵的,爱所有事物的程度取决于它们展示出的神圣善良,但最渴望的是与上帝合一。哲学是这种愿望的表达方式,它“除了灵魂本身之外,被视为拥有理解的主题和对所理解之物几乎是神圣的爱”[3.11.13]。因此,正是通过对哲学的爱——“灵魂与”[3.2.3]哲学本身的“精神上的联合”,人类完善了其“最高的本性,换句话说就是真正的人性,或者更好地说是天使性或理性性”[3.3.11]。因为在这种精神上的联合中,灵魂在自己身上发现了“那个精致而最宝贵的灵魂部分,即神性”[3.2.19],并且“以一个永恒的智慧的方式参与到神性中”[3.2.14]。作为这样的灵魂,它反映了神圣本质的高贵、智慧和爱,它的“对智慧的爱的使用”通过“永恒的婚姻”[3.12.11–14]与上帝合一。

所有这一切可能看起来纯粹是幻想,但我们应该记住,《聚会》追求的哲学的目标是通过自然理性,在我们在尘世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最大幸福。当然,这种幸福受到我们的有限性的限制,而且但丁将哲学理解视为一种准神秘的与上帝的合一,同时也坚持真正的合一只能通过恩典赐予那些通过神学美德的灌输而变得接受的灵魂,这些美德超越了理性、自然美德的运作。

在这方面,不足为奇的是但丁将死后的灵魂描述为“永恒地存在于一种超越人类的本质中”[2.8.6],并断言我们的本性无法感知上帝[3.15.10]。亚里士多德也曾主张纯粹沉思的生活超出了我们严格的人类能力范围,我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神性”存在[NE 10.7, 1177b]。但对于但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来说,灵魂与身体结合的方式与分离的灵魂不同:虽然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分离的灵魂不是通过感官形象而是通过参与神圣之光的物种来理解[参见 ST 1.89.1r]。然而,正如但丁所承认的,我们只能将某些真理理解为在梦中的状态,“come sognando”[Conv. 2.12.4; Nardi (1944), 81–90],我们对完美理解的渴望必然是有限的。渴望超出我们智力本性的能力将是伦理和理性上的不一致,是对不完美而不是完美理解的渴望。因此,我们对智慧的爱“在这个生活中与我们在这里所能拥有的知识成比例,并且除了超出自然意图的错误之外,不会超过那一点”[3.15.8–10]。

但《聚会》不断地挣扎着,反对它声称适用于我们在时间条件下的人类知识的这些限制。对于但丁来说,作为一个以爱为主题的诗人,获得哲学理解的经历具有重要的心理成分。通过使我们能够分析感知过程,哲学使我们接触到事物的真实本质,对于但丁来说,正如肯尼姆·福斯特所观察到的那样,即使是最微小的接触也可能具有形而上学的价值:

对于但丁来说,他所知道的特定对象在某种意义上并不重要,因为知道它的喜悦已经是对所有可想象的知识和喜悦的一种预感;而这正是因为在认识中,心灵抓住了真理...一旦智力,即真理的能力,尝到了真理本身,也就是它与现实的对应,它就无法不渴望整个真理,也就是它与所有现实的对应[参见 Foster (1965), 59–60]。

在这一点上,知识和拥有它的喜悦结合在一起,为信仰铺平了道路。通过解释现象,哲学激励我们相信“每一个奇迹都可以被一个更高级的智力感知到有一个合理的原因”[3.14.14]:

在这里,我们的善意起源;从中产生了对预见事物的渴望,即希望;通过这个产生了慈善行为。通过这三种美德,人们可以升华到在那个天上的雅典进行哲学思考,在那里斯多嘉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在永恒真理的光照下,以一个意志完全一致的方式相互协调。

因此,这样构想的哲学仍然可以被看作是神学的侍女,但是当但丁用他的哲学理想以 donna gentile 的美丽隐喻来发展时,它就具有了自己的宗教价值。因为她所体现的智慧是人类自我实现的圆满,donna gentile 作为“人类本质的有意的典范”[3.6.6]存在于神圣的心灵中。在渴望她的同时,我们也渴望自己的完美,因为她“就像人类本质可以达到的那样完美”[3.6.8]。当但丁在这一点上提醒我们,我们在人类经验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完全满足这种渴望时,他似乎在承认托马斯的《伦理学》评论所指的欲望自然倾向的最终目标在这个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它需要一种比任何人类能够拥有的理解更完整的理解[托马斯,《伦理学》注释 1,讲座 9,107;SCG 3.48.2]。

但是,尽管提出了这个警告,但但丁似乎忽视了它,好像无法抵挡住哲学满足我们的欲望的信念。一切自然都渴望自己的完美,对于人类来说,这是“理性的完美”[3.15.3-4; cf. Thomas, Exp. Eth. 9, lect. 9, 1872]。但是,作为多娜·根蒂莱的化身的哲学并不仅仅是自然理解的完成。对于但丁来说,就像亚里士多德一样,人类的智力本身就超越于人类之上,他有时对于人类是否能通过行使美德而获得幸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神的恩赐的问题也不清楚[Foster (1977), 198-201]。他反复区分了仅仅是人类的幸福和通过恩典可以实现的幸福,然后在随后的讨论中似乎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在第三篇论文的最后一章中,他承认了人们对通过哲学获得的幸福可能会有“强烈的疑虑”。由于某些事物-上帝、永恒和原始物质被命名-超出了我们的智力能力,我们对知识的自然渴望在这个生活中必须保持不满足[3.15.7]。但丁通过肯定我们对完美的自然渴望始终与我们实现它的能力成比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渴望无法实现的东西就是渴望我们的不完美[3.15.8-11]。因此,人类的幸福在于通过行使美德实现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善”,这就是但丁所称之为“l'umana operazione”的东西,它的目标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然而,哲学提供了更多的承诺。同一章节以智慧作为“万物之母”的愿景达到高潮,智慧是创造宇宙中所有运动和秩序的起源,通过神圣的智慧之光引导人类智慧的追求。当人的思想完全被哲学所启发时,它似乎成为了智力之一,既知道自己之上的事物,也知道自己之下的事物,上帝作为原因,创造的宇宙作为结果[3.6.4-6]。因此,但丁可以将我们的理性本质同时称为“真正的人性”和“我们的天使本性”[Moevs (2005), 83-86]。

《原因之书》说,每个原因都将其从自己的原因或者在灵魂的情况下,从上帝那里获得的善注入到其效果中[Conv. 3.6.11; LC 4.48]。当凝视多娜·根蒂莱的身体时,我们正在感知一个最终是上帝的原因的效果,因此,但丁断言[3.6.12-13]:

就她的身体方面而言,奇妙的事情在她身上显现出来...很明显,她的形象,也就是她的灵魂,作为其适当的原因,奇迹般地接受了上帝的仁慈。因此,通过这种显现,证明了在我们的本性之外(正如上面所述,她是最完美的),这位女士受到了上帝的青睐,并成为了一件高贵的事物。

因此,实际上,这位贵妇是我们所渴望的完美。通过她,我们体验到了神圣的善良,通过一种流动,一种流露,但丁通过对《原因论》的注释进一步提到了神圣善良的等级性流露。在从天使到野兽的准连续级数中,人与天使之间没有中间级别,因此有些人类是如此高贵,以至于不亚于天使[Aristotle, NE 7.1, 1145a]。这就是贵妇;她像天使一样接受神圣的力量[3.7.7]。她是一件明显的奇迹,由上帝从永恒中为我们预定,作为对信仰的证明[3.7.16–17; Foster (1965), 56],上帝通过灌输他的光辉在她对哲学的热爱中,“使她的形象与他的相似,就像可能与他相似一样”[3.14.3; cf. Thomas, SCG 1.91]。

哲学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人性实现自我这一手段,尽管这一理想仍然为但丁对她的赞美提供了一个框架。她已经成为智慧,sapientia,表达在创造的秩序和和谐中的神圣思维。像独立的实体和上帝自己一样,她的美丽只能通过其效果来描述。真正的哲学家“热爱智慧的每一个部分,智慧也热爱哲学家的每一个部分,因为她以充分的程度吸引他”[3.11.12]。此外,由于每个哲学家思考的对象都是相同的天使智慧,哲学活动也以一种方式将个体人类与贵妇联系在一起,正如阿尔迪佐内所说,强调了一种“统一原则,其中宇宙秩序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和渴望的表达,人类和超人类可以共享的表达”[Ardizzone (2016), 274]。

在这里,我们可以回忆起但丁对第一动力的迅速运动如何表达其对天堂神性的完全参与的描述[2.3.8]。而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但丁结束了他对哲学即智慧的描述。在第三篇论文的最后一章中,她明确地被认定为上帝的创造智慧,是“万物之母和一切运动的起源”[3.15.15],而但丁在预言性的劝告中总结[3.15.17]:

哦,你们逃避她的友谊的人比死还要糟糕!睁开你的眼睛看看;因为在你存在之前,她就爱着你,准备和安排创造你的过程;而一旦你被创造,她以你的样子来向你展示道路。

《宴会》的第四篇论文似乎是在第一至第三篇之后写的,而且在取向上有明显的不同。它的诗歌的主题是贵族的真正本质。在介绍他的散文讨论时,但丁对他的哲学研究中断的原因给出了一个奇怪的描述,这个原因是由于那位贵族女士的“轻蔑和严厉”行为所引起的,这为他提供了一个讨论这个主题的机会:

因此,自从我的这位女士对我微微改变了她对我的甜蜜表情,尤其是在我调查和研究元素的原始物质是否被上帝所理解的地方,因此我暂时避免与她面对面,多多少少没有她的生活,我开始反思与上述错误相关的人类缺陷。[4.1.8]

上帝是原始物质的创造者是一项信仰,托马斯已经决定了神的意愿和智慧在创造行为中的作用[SCG 2.20.7, 21–24]。但但丁承认对这个问题持有疑虑,也许是为了对他在第三卷中的主张的异端派别含义进行遮掩[Ardizzone (2016)]。或者,他可能感到自己崇拜次要力量,他感到自己作为诗人在这些力量的等级循环中是特殊的参与者,并且允许这些担忧模糊他对上帝全能的认识。那位贵族女士的愤怒可能表达了他对相应的专注力丧失的感觉,对在表达神意义上独特而超越的角色中的肯定的失败。或者但但丁可能已经认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形而上学阐述与他认为在第四卷中出现的更重要的哲学主题是附带的。

无论但但丁所提及的困境的确切性质如何,第四篇论文明显地从形而上学转向伦理学和修辞学。哲学知识被重新引导到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目的上,而这篇论文,虽然像其他论文一样被许多插曲打断,但追求一个持续的论证。但但丁首先解释了社会秩序是人类幸福的必要条件,并且它需要一个统治者,他的权威包括所有特定统治者的权威,并将他们的各种努力引导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上[4.4]。在对罗马在人类历史的上帝设计中的作用进行长篇插曲之后,他从政治权威转向哲学权威,引用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是心灵的统治者,“人类理性的主人和向导,因为它与其最终目标有关”[4.6.8]。从这一点出发,但但丁得出结论,即使是皇帝的权威也必须受到限制,因为统治的艺术和它所创造的法律不能推翻基于自然法则的理性判断[4.9]。

在这个基础上,但丁继续驳斥贵族是由财富和血统构成的观点,他在这里将这个观点归因于弗雷德里克二世,“罗马的最后一位皇帝”,并且他在其他地方引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来支持这个观点[Mon. 2.3.4; Pol. 4.8, 1294a]。除了他提出的显示财富的背叛性和贵族世代更迭的不确定性的论证之外,但丁自己作为哲学家和公民的权威性的主张,通过他对自己言论的详细辩护中所暗示的,可能同样重要[Ascoli (1989), 35–41]。这个姿态很好地概括了《交谊宴》的项目,这是一种用通俗语言的论述,为其世俗听众界定了政治和学术权威的界限,并肯定了个体人类理性的自主性和潜在尊严。

第四篇论文的后半部分以亚里士多德对贵族的定义为基础,即根据事物的本性来实现其完美[Conv. 4.16.7; Physics 7.3, 246a]。这种完美的人类表达是美德,包括道德美德和智慧美德。但丁选择讨论道德美德,因为它对于世俗人士更易理解,他首先描述了贵族如何作为美德的种子植入初生的灵魂,从而产生了行动和思考两个生活的分支。《交谊宴》的最后几章展示了源于贵族的美德如何引导心灵的自然欲望,使其通过对它们的爱而发展到美德的终极目标——幸福[Conv. 4.17.8–9; NE 1.13, 1102a]。

在第四篇论文中分析的诗歌的最后一节中,但丁将诗歌本身称为“Contra-li-erranti”,即“反对错误者”,评论的最后一章解释了这是对托马斯的《反异教论》的暗示,该书是“为了打击那些背离我们信仰的人”而写的[Conv. 4.30.3]。通过这样宣称自己是如此出色的工匠的追随者,但丁暗示,他希望“使自己的事业变得高尚”。

Contra gentiles 可能看起来是一个奇怪的模型选择。布鲁诺·纳迪认为但丁在写《宴会》时对这部作品的了解最多只是表面的,而且他与托马斯在灵魂的起源、天体智慧在创造中的作用以及更重要的是,声称哲学有能力在此生中满足人类对知识的渴望等具体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Nardi(1992),28-29]。在所有这些问题上,但丁更接近阿尔伯特的立场。

无论如何,但丁在详细讨论了对财富的贪得无厌之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我们对知识的渴望是否也是基于同样的贪欲,因为随着知识的获取,它继续增长。但丁开始回答这个问题,他断言“每个事物的至高欲望,由其本性赋予的原始欲望,是回归其原则”或原因,并通过旅行者在陌生的道路上的形象来说明这个命题,他想象他遇到的每一座房子都是他寻找的旅馆,以及青年时期的欲望,最初集中在一个苹果或一只宠物鸟上,然后发展到包括爱和繁荣[Conv. 4.12.14-16]。但尽管这似乎唤起了托马斯关于一个单一欲望寻求不断向上与上帝合一的观点,但但丁的观点是,实现的路径涉及多个欲望和多个完美的实现[Conv. 4.13.1-2]:

…对知识的渴望不能说在适当的意义上增长,即使如前所述,它在某种程度上扩展。这是因为任何在适当意义上增长的东西总是一个;对知识的渴望并不总是一个,而是多个——当一个完成时,另一个出现——因此,从适当的角度来看,它的扩展不是增长,而是从小到大的进展。因为如果我渴望了解自然事物的原则,我一旦了解了它们,这种渴望就得到了满足和实现。如果我随后渴望了解每个原则的具体内容和方式,这是另一个新的欲望,它的发生并不会减少另一个欲望引导我达到的完美;这种扩展不是不完美的原因,而是更大的完美或完整性的原因。

托马斯将知识的自然渴望比作引力一样的力量,当它接近其对象时,吸引力会增强[SCG 3.25.13]。相比之下,但丁对于知识的类型和阶段的坚持似乎几乎是一种倒退,更像是强调心智的逐步提升而不是一个单一、统一的渴望,将其从一个阶段引向另一个阶段。但对于但丁来说,问题在于需要承认人类的目标具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而这个需求在但丁的其他重要哲学著作中也将发挥同样重要的作用。

5. 《通俗辞》

在但丁撰写《聚餐》的同时,他还在写《通俗辞》。这部用拉丁文写成的论文,像《聚餐》一样,在 1307 年左右被放弃。然而,在其中,许多关于伦理学和政治学的长篇讨论从《聚餐》第 4 卷转移到了讨论具有“科学和天才”(即既有知识又有天赋的诗人)[DVE 2.1.8]如何使用一种杰出的方言语言来“融化人类的心灵,使不愿意的人愿意,愿意的人不愿意”[1.17.4]。在支持这一目的的基础上,但丁在第 1 卷中提供了一种完全独特的语言起源和发展的处理方式,然后在第 2 卷中制定了应该统治这种杰出方言的具体规则。

第一部分有十九个章节。第 1-3 章通过讨论人类语言的基本目的来奠定基础。在这里,但丁完全正确地认识到,即使我们将知识内容视为非物质的,人类仍然以一种方式构成,最初通过感觉直接(如归纳法推导出第一原理的情况)或通过感觉交流知识内容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如辩证或修辞交流的情况)来获得知识内容。因此,语言传达思维,但是以一种物质媒介(例如,由一个人的声带产生的声音并振动另一个人的耳朵接收器)进行传达。事实上,对于但丁来说,语言的使用是成为人类的核心,因为与其他动物以及天使和恶魔不同,“为了将他们的思维概念(conceptiones)传达给彼此,人们必须有某种理性和感性的标志...理性,因为它既源于理性又引导理性...[和感性],因为除了通过感性手段,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一个理性思维转移到另一个理性思维。”[1.3.2]。

然后,在第 4-10 章中,对世界上方言多样性的起源进行了调查。但丁在这些章节中提供的观点集中在亚当的创造和亚当的第一次演讲以及巴别塔的故事上。(这里提供的解释的某些方面在朝圣者与亚当在天堂 26 中讨论这个主题时进行了修改-参见 Aleksander [2016],240-41)。在第 11-15 章中,但丁描述了他在当时现有的意大利方言中寻找一种杰出的意大利版本的假想狩猎。但是,他并没有在任何现有的意大利语模式中找到杰出的方言,而是主要对大多数地区方言,包括他自己的土生土长的托斯卡纳方言,表示蔑视。例如,但丁写道,“那些被自己的某种偏差弄得无知的托斯卡纳人”[1.13.1]只是坚持在“醉酒的胡言乱语”[in hac ebrietate baccantur, 1.13.2]中谈论他们的“肮脏的行话”[turpiloquio, 1.13.3]的优秀性。

但丹特对他审查的十四种方言中的一种方言,即博洛尼亚方言,有一个重要的例外。丹特声称博洛尼亚人似乎“说的语言比大多数人都更美丽”[1.15.2],因为他们的方言与意大利其他地区的方言不同,它从其他方言中借鉴,以至于它被“相反的结合所调和”[1.15.5]。然而,不幸的是,丹特解释说,他对他们的语言的赞美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于他对其他现有方言糟糕状态的鄙视。毕竟,他说,如果博洛尼亚方言绝对是现有意大利方言中最好的,为什么像吉多·吉尼泽利、吉多·吉斯列里、法布鲁佐和奥内斯托这样值得赞扬的诗人会放弃它呢?

在 1.16 中,丹特从他对现有意大利方言中杰出方言的追求转向了他对一种模式的定义,这种模式应该用来评判所有其他意大利方言。在这里,丹特在意大利方言的情况下,暗示地将他所寻求的与我们通过智力洞察力能够确定某种行动能力的好坏的法律或原则进行类比。丹特推理道,正如我们能够得出应该指导我们行为的“美德”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最适合我们作为语言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的语言模式。正如他最终在 2.1-2 中明确指出的那样,这种语言模式只适用于最好的个体的最好的用途。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只适用于那些凭借自己的完美来培养他人美德的人使用。此外,这种模式只能表达和产生与人类灵魂的三个方面相对应的美德:武器的威力,这与灵魂寻求有用之物的植物部分有关;爱,这与灵魂的欲望或动物部分的正直有关;以及意志的正直,这与灵魂的理性部分有关[2.2]。

对于但丁来说,任何适合这些任务的表达方式都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但丁将这四个特征称为方言的辉煌、基础性、宫廷性和法庭性。当但丁在 1.17 中称这种语言为“辉煌”时,他指的是这种语言“在学问和力量上都是崇高的”[1.17.2],正是因为这种语言可以在人类中产生美德。在 1.18 中,但丁解释说,这种语言是“基础的”,或者说是“关键的”(cardinalis),因为它“种植”(plantat)了特定地方方言中最好和独特的东西,并“消除”(exstirpat)了不体面的东西[1.18.1]。它是“宫廷的”或者“宫廷的”(aulicus),因为“它是共同的,却不属于任何人的财产”[1.18.2]。它是“法庭的”(curialis),因为它在一个法庭上经过公正的天平称量,这个法庭要么统一在一个君主的统治下,要么——正如但丁的意大利同代人,在这个意义上缺乏统一的法庭——根据“理性的恩典之光”统一的法庭[1.18.5]。因此,这个最后的标准表明,这种方言也依赖于并表达了公正统治的原则,因为根据但丁的说法,“作为法庭的本质不过是对任何需要处理的事情进行平衡评估”[1.18.4]。

但丁在《通俗教養》中的论证风格明显是断言性的,并似乎回避了他自己提供上述原则的权威基础的问题。为了说明这种论证风格的重要性,值得回顾一下,在定义任何辉煌方言的四个主要特征之前,但丁已经在大约十四种现有的意大利方言中寻找辉煌方言。然而,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但丁对这些现有意大利方言的各种审美特征的不足进行了评判,仿佛他已经在放弃这个寻找之后才确立了他所表达的原则。例如,在对他的托斯卡纳同胞的方言习惯进行嘲笑之后,但丁继续对热那亚人进行以下评价:

如果有人认为我刚才对托斯卡纳人所说的不能适用于热那亚人,那么他只需考虑一下,如果热那亚人因为遗忘而失去了字母 z 的使用,他们要么永远保持沉默,要么为自己发明一种新的语言。因为 z 构成了他们方言的大部分,而且这当然是一个不能发出没有相当刺耳的声音的字母。

声称一个杰出的方言不会频繁使用音素 z,在表面上令人困惑,并且似乎需要比 z 是一个刺耳的声音更强大的理由来证明。事实上,但丁似乎对这个问题有所意识,在 1.6.2-3 中,他已经通过解释以下内容来确立自己的权威,以便进行他的调查:

任何误导的人都可能认为他出生的地方是阳光下最令人愉快的地方,也可能相信他自己的语言-也就是他的母语-在所有其他语言中是卓越的;因此,他可能相信他的语言也是亚当的语言。然而,对我来说,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家园,就像对鱼来说海洋一样-尽管在我长牙之前我就已经喝过阿尔诺河的水,并且非常爱佛罗伦萨,以至于因为我爱她而遭受不公正的流放-我将更多地用理性而不是感觉来权衡我的判断。

将这个评论推向极端,这意味着他评估不同方言质量的权威基础是他的“流放”。以这种方式阅读,但丁不公正地被流放出佛罗伦萨这个不完美的社区,也许暗示了亚当被流放出伊甸园的逆转(或者是因尼姆罗德的语言孤立而导致的傲慢,这在《地狱篇》31 中有所体现)-这种解释也被事实证明,在这一节中,但丁立即从对自己适合评判意大利方言的评论转到了关于亚当语言的形式表达的讨论。

然而,这些主张也允许对但丁自我辩护的更为谦虚的解释。首先,但丁通过他从佛罗伦萨流亡的主张表明,一种卓越的方言的合法性并不仅仅根植于数字游戏,即一种卓越的方言的卓越性并不仅仅是世界某个地区使用它的人数的产物。相反,由于正确使用这种方言需要诗人具备科学和天赋,合法使用卓越方言的人可能很少,他们应该使用这种语言的方式也受到限制。此外,但丁对我们对自己语言习惯的偏见问题的警告以及他指出他自己评价的合法性根植于他对理性的关注而不仅仅是对感官的关注,这暗示了但丁认为卓越方言的诗歌运用的合法性是基于哲学对伦理和政治问题的权威性。

要看到这个暗示如何得到证实,回顾一下但丁在《饮宴》中关于哲学、神学和世俗政治权威之间关系的观点会有所帮助。如上所述,在《饮宴》第 4 篇中,但丁认为即使是皇帝的权威也必须受到限制,因为统治的艺术和它所创造的法律不能凌驾于基于对自然法则的哲学理解的理性判断之上。但实际上,在《饮宴》第 4 篇 6.16-18 节中,但丁进一步阐述了统一帝国和哲学权威的实际必要性。

这里所指的最高哲学家的权威是完全有效的。哲学权威并不与帝国权威对立;但后者没有前者是危险的,前者没有后者是脆弱的,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因为人民之间的混乱;因此,两者结合起来是非常有用和最有效的。所以在智慧书中写道:“爱智慧之光,你们众人在人民之前”;换句话说,为了良好和完美的统治,将哲学权威和帝国权威结合起来。

在文中的后面,但丁更加明确地表达了哲学权威在与人性所规定的政治必要性相关的判断中优先于皇帝的地位。例如,在《交往》4.9.14-16 中,但丁提出了以下观点:

我们在讨论各种艺术时所讨论的内容也可以在帝国艺术中观察到;因为在那种艺术中也有纯粹的艺术约定,比如婚姻法、家庭仆人法、兵役法或公职继任者法:在这些方面,我们完全服从于皇帝,毫无疑问或犹豫。还有其他遵循自然的法律,可以说是在确定一个人何时足够年长来处理自己的事务,对于这些法律,我们并不完全服从。还有许多其他法律似乎与帝国艺术有关,而相信皇帝在这个领域的观点是权威的人是被愚弄的,正如在定义什么构成早期成年和贵族时,不应仅仅因为是皇帝的意见而接受皇帝的判断:因此,凡属凯撒的,就该归还凯撒;凡属上帝的,就该归还上帝。因此,没有义务相信或同意尼禄皇帝说早期成年是身体美和力量的说法,而是要相信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早期成年是自然生命的巅峰。

换句话说,但丁在《通俗散文》中的论证最终依赖于并加强了《交往》中的主张,即公正的统治需要将哲学权威与建立和执行法律的权威统一起来。哲学作为哲学本身在引导除了那些已经同时具备伦理和智力美德的人之外的其他人方面是无能的。另一方面,皇帝确实可以使他的臣民受益或腐化,但皇帝的合法性取决于他承认哲学对正义原则和其他人类美德的知识的优先性,因为这些事项更多地受人性而不是地方习俗的支配。然而,《通俗散文》对但丁在《交往》中新兴的政治哲学的补充是明确关注诗歌/修辞话语作为一种工具,用于支持将人们统一在哲学和帝国的共同统治之下的项目,可以想象这在他选择将诗歌作为主要工具来用自己的方言向他的意大利同胞传达信息的《神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6. 君主制

尽管关于《君主制》的创作日期仍存在争议(可能在 1314 年之后),但很明显,与《交往》和《通俗辞》不同,《君主制》是但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并传播出去的——尽管显然直到 1320 年代末才广泛传播开来,当时它被用作支持路易四世称帝的宣传工具[Cassell (2004), 33–49]。

不论它后来被用于何种目的,《君主制》在某种程度上与《交往》一样独特。它的目的,在《交往》第四篇关于帝国的讨论中已经预示,是要证明单一统治权力的必要性,这个权力对教会表示尊敬但又独立,能够在和平与和谐中调整集体人类的意愿。在这样的权力下,人类的潜在智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的集体人类的智力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行动。正如必须不断产生各种物种来实现原始物质的全部潜能一样,人类的全部智力能力不能一次实现,也不能由一个人单独实现[Mon. 1.3.3–8]。在这里,但丁进一步具体化了这一亚里士多德学说[《灵魂论》3.5, 430a10–15],断言没有一个单一的家庭、社区或城市能够实现它。将集体人类的意愿有序地引导到实现其智力潜能的目标,需要普遍和平[1.4],而这又需要一个单一的有序权力,通过这个权力的授权,人类可以实现统一,从而实现上帝的意愿和形象[1.8]。

这个帝国的论证基础显然是托马斯在对《形而上学》的评论的序言中的第一句话,他在其中宣称,当几件事物被命令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时,其中之一必须统治,“正如哲学家在他的《政治学》中所教导的”[托马斯,形而上学解释,序言;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5,1254a-55a]。对于托马斯来说,这只是一个类比,一种引入关于灵魂及其追求幸福的秩序主题的方式。他引用的《政治学》的段落只涉及等级制度的基础知识;“将事物命令到一个目标”这个概念只是通过暗示存在,并且亚里士多德没有试图发展其形而上学的含义。然而,但丁似乎明确将亚里士多德或托马斯对亚里士多德的引用与“一种在其方式上引导整个人类走向‘幸福’的政治组织”[Minio-Paluello, 74–77]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想象,但丁对亚里士多德段落的错误理解(他在《交往》和《君主论》中都直接引用了该段落,而没有提到托马斯)是否不是他迫切需要将哲学家纳入他对世界帝国观点的支持的症状。

《君主论》的第二本书讨论了罗马这个伟大的例子,通过引用罗马文学作品来描述这座城市在世界历史中的神圣角色,旨在证明罗马权力始终致力于公共利益,并与自然秩序和上帝的旨意一致。

第三本书涉及政治权力和教会权力之间关系的关键问题。但丁从各个方面论证,世俗领域的权力既不源于也不依赖于精神权威,尽管它从教皇的权力中获益,以祝福其活动。这些论证主要是反驳传统对教皇世俗权力的主张,但最后一章以积极的理由和与《交往》中首次提出的论证相似的术语进行了论证。由于人类由灵魂和身体组成,其本质既包含可腐败的部分,也包含不可腐败的部分。人类存在将两种本质统一起来,必然要将其目标有序地安排在这两种本质的目标上[君主论 3.16.7–9]。

无法言喻的天意为我们设定了两个目标:即在此生活中的幸福,这包括发挥我们自身的能力,并在地上的乐园中体现;以及在永恒的生活中的幸福,这包括享受上帝的视觉(我们自己的能力无法在没有上帝的光明帮助下使我们达到),并由天堂乐园所象征。现在,这两种幸福必须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因为它们代表着不同的目标。我们通过哲学的教导来实现第一种幸福,前提是我们遵循并实践道德和智力美德;而我们通过超越人类理性的灵性教导来实现第二种幸福,前提是我们遵循并实践信仰、希望和慈善的神学美德。这些目标和实现它们的手段一方面由人类理性向我们展示,这完全是哲学家们向我们揭示的;另一方面由圣灵向我们展示...

这是但丁对理性自主性的最明确、最坚定的主张,由《君主论》整个世界历史论证所加强,并构成其对世界帝国的最终辩护。但丁在这里远远超越了奥古斯丁对帝国稳定功能的理解,并消除了奥古斯丁在区分地上城市和天上城市时对反罗马的强调的任何暗示。在《君主论》的最后几句中,世俗君主成为了像《饮宴集》中渴望的智力一样,从“没有任何中介,直接从普遍权威的源头降临到他身上”的神圣恩惠的唯一特权受益者[Mon. 3.16.15]。就像他早期主张只有在世界帝国下人类才能实现其智力命运的亚里士多德式推理一样,这个最高主张显示了但丁将亚里士多德应用于帝国的一种独特而几乎绝望的救赎力量的愿景。

7.《神曲》

很少有文本像《神曲》一样引起如此深刻而持久的兴趣,它在几个世纪的传播中产生了巨大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关注的原因在于《神曲》似乎以所谓的“百科全书”方式汇集了整个古典诗歌、中世纪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对伦理学、政治理论、形而上学、神学、圣经解释学、文学史、修辞学和美学的反思)并呼唤其当代和未来的读者,要求他们使其百科全书的兴趣在自己的生活中具有意义。部分原因是因为这种看似百科全书的特性,但也因为《神曲》中许多诗意的策略涉及讽刺和明显的悖论,任何试图总结其哲学内容或意义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愚蠢的行为。事实上,以上讨论但丁三部论述中提到的所有主题都是但丁的巨著《神曲》中的重要主题。因此,与其试图总结《神曲》对这些主题的处理,不如对《神曲》的哲学内容与其诗歌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简要评论可能更有用。

首先,值得摒弃《神曲》拒绝哲学而选择看似神秘的事业的观念。当然,事实上,《神曲》将甚至把亚里士多德,这位“知者之师”,送入地狱[地狱篇 4.131;本条目中《神曲》的所有翻译均为罗伯特·达林(1996-2011)的翻译]——具体来说是送入炼狱的那部分,那里的贵族异教徒的灵魂只受到“没有希望,只活在欲望中”[地狱篇 4.42]的惩罚。然而,即使在《神曲》的精神经济学中,哲学的完美本身并不足以拯救人类,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哲学就无法获得拯救。换句话说,在《神曲》所描述的世界中,哲学的意义可能不应该仅仅基于对其象征的肤浅认同。

实际上,在《聚会》中,但丁对哲学的意义和范围提出了复杂的理解。在那里,哲学女士被描绘为在第二和第三卷中通过对她的奉献给予人类与上帝的冥思统一的能力。因此,值得回顾一下上面提到的一段话,但丁在其中坚持认为

应该理解,这个女人的目光对我们来说是如此自由地赋予的,不仅是为了看到她向我们展示的面容,还为了渴望达到她隐藏的事物。因此,因为通过她,通过理性可以看到这些事物,因此可以被看到,而没有她,它们似乎是莫名其妙和神奇的,所以我们相信通过她,每一个奇迹都可能有其在更高的智慧中的原因。而这里我们的善意起源;从中产生了希望,这是对预见的渴望;通过这个产生了慈善行为。通过这三种美德,人们可以在那个天上的雅典进行哲学思考,在那里斯多嘉派、亚里士多德派和伊壁鸠鲁派,凭借永恒真理的光芒,在一个意志中,与彼此完全和谐地一致。[3.13–14]

在这个光芒中,值得注意的是,但丁在《聚会篇》第 4 篇中转向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之前,已经“克制”了对象化哲学的渴望,这个对象化哲学被一位代表哲学的 donna gentile 所体现[4.1.8]。值得注意的是,但丁在关于精神和形而上学问题的讨论中并没有向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求证,而是关于贵族的定义以及哲学在伦理和政治问题中的作用——这些问题只与追求世俗而非精神财富有关。换句话说,在《聚会篇》中,哲学在行动生活中的作用与其在冥想生活中的潜在作用之间的紧张关系被提及,这暗示了《神曲》也许是由这两种相关但基本上不同的方式构成的紧张关系——这两种方式甚至在追求一个目标时有时似乎排斥或要求放弃追求另一个目标。

然而,有两个主要的复杂因素阻碍了对《神曲》对哲学本质的直接评估。首先,有一个问题,即如何解释《神曲》中各个发言者的明确教义主张。例如,《炼狱篇》第 16 篇在愤怒的露台上介绍了兰巴德的马尔科。马尔科对但丁的朝圣者的讲话涉及各种哲学主题,包括对星象决定论的驳斥。但他的讲话的高潮部分只是简要总结了《聚会篇》第 4 篇和《君主篇》中所宣扬的政治哲学。具体而言,马尔科对但丁时代意大利内战原因提出了以下诊断(炼狱篇,16.106–12):

罗马,创造了美好的世界,

曾经拥有两个太阳,照亮了 世界和上帝的道路。一个灭了另一个, 世界和上帝之间的两条道路。 一轮太阳熄灭了另一轮, 剑与牧人的杖相连, 并且将它们强行结合在一起是不好的, 因为结合在一起,它们都不怕对方。]

因此,在阅读《交往》和《君主论》的背景下,当马可在 16.91-96 中断言,要使人类的欲望远离低级的快乐,以便人类能够真正幸福,需要有一个指南或缰绳,我们可以理解但丁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培养公正的最佳情况涉及将皇帝的政治权威与哲学在伦理问题上提供的内在“指导”权威相统一,皇帝的法律在人类欲望上起到“缰绳”的作用,而哲学则关注伦理问题。

然而,尽管在这个关键时刻,马尔科的演讲似乎非常直接,但细心的读者会记住,演讲者可能正在忏悔,因为他对正义的虔诚感引发了他对那些不分享他价值观的人的愤怒 - 在一个不公正的世界中,这意味着马尔科对勇气的热爱会使他很难慈善。换句话说,尽管马尔科的演讲确实重述了《共鸣录》第 4 章和《君主论》的关键论点,但演讲的戏剧背景引入了一些疑问,我们是否应该将这篇演讲理解为对这些立场的毫无保留的支持。当然,这个问题 - 由于戏剧背景对《神曲》中各种演讲的意义所带来的解释问题 - 是哲学(和神学)教义提供给我们考虑的不可避免的特征。

阻碍对《神曲》对哲学本质的处理进行直接评估的第二个基本复杂因素是但丁选择将贝阿特丽切作为文本真实性和救赎潜力的最终和明确的保证人,这一选择调用并改变了他整个著作的意义。也就是说,由于贝阿特丽切和 donna gentile 早在《新生活》中就同时是真实的女性和寓言修辞,所以《神曲》对贝阿特丽切的重新塑造要求读者回到但丁早期的文本,同时也阻碍了对这些文本在读者对《神曲》的解释上所提供的主张的清晰认识。此外,还必须记住,《神曲》的朝圣者是同一个人的虚构描绘,相对于《神曲》的背景,他已经写过《新生活》,但尚未开始写《共鸣录》,《通俗散文》和《君主论》,这也导致了《神曲》与但丁先前著作之间的奇怪关系。事实上,《神曲》中的一些段落被认为是《新生活》和《共鸣录》的反诗歌 [例如,Freccero 1973; Hollander 1975, 1990; Jacoff, 1980; Pertile 1993; Scott 1990, 1991, 1995; Ascoli 1995; Dronke 1997; and Aleksander 2011a],这已经引起了大量学术关注和辩论。

然而,即使这两个复杂因素都阻碍了对《神曲》对哲学本质的直接评估,它们也允许我们对这首诗的一个基本特征得出更为谦虚的结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可以说,在比阿特丽斯和朝圣者之间展开的戏剧性背景中,我们对《神曲》对哲学的处理的理解受到了困扰,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从文本中我们可以得出一种哲学教训,它使我们对理解它的尝试感到困扰。特别是,即使《神曲》明确捍卫了沉思之路对救赎的优越性,然而这首诗也通过让读者面对令人不安的认识,即诗中明确的哲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虚幻的,因此对于追随在该内容中规划的智力之路的尝试来说,其价值是可疑的。幸运的是,这种教义内容的虚幻性可能与读者与诗歌的互动实际上通过一种总是要求严格的哲学思考的过程来产生意义无关。这是因为这首诗的结构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如果我们不不断地使自己暴露于惊奇的焦虑体验中,尤其是在我们共同的阅读活动中,就没有希望实现我们可能的完美,而这种体验通过同时追求哲学严谨性和承认其局限性而被加强和维持。

Bibliography

Primary Sources and Translations

  • Alighieri, Dante, La Commedia secondo l’antica vulgata, ed. Giorgio Petrocchi, Florence: Le Lettere, 1994.

  • –––, The Divine Comedy, trans. Charles Singleton, 6 vol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75. Clear prose facing-page translation, along with commentary volumes that quote generously from Thomas Aquinas and others.

  • –––, Inferno, Purgatorio, Paradiso, trans. Robert Hollander and Jean Hollander, 3 vols., New York: Doubleday, 2000–07. Poetry translation with extensive commentary.

  • –––, The Divine Comedy of Dante Alighieri, trans. Robert M. Durling, 3 vo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2011. Clear prose translation with useful commentary. An excellent teaching edition.

  • –––, Convivio: A Dual-Language Critical Edition, trans. Andrew Frisard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 –––, Dantis Alagherii Epistolae: The Letters of Dante, trans. Paget Toynbe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6.

  • –––, Monarchia, trans. Prue Sha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 –––, Opere minori, 3 volumes, Milan and Naples: R. Ricciardi, 1979–95. Includes copiously annotated editions of the Vita nuova; De Vulgari Eloquentia; Convivio; Monarchia; and Epistole.

  • –––, Vita nuova, trans. Dino S. Cervigni and Edward Vasta,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95.

  • –––, De vulgari eloquentia, trans. Steven Botter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Contini, Gianfranco, ed., Poeti del duecento, 2 volumes, Milan and Naples, R. Ricciardi, 1960. Vol. 2 contains the poetry of Guido Guinizzelli and Guido Cavalcanti.

Secondary Sources

  • Albi, Veronica, 2021, Sotto il manto delle favole. La ricezione di Fulgenzio nelle opere di Dante e negli antichi commenti alla “Commedia,” Ravenna: Longo.

  • Aleksander, Jason, 2011a, “Dante’s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Ends of Human Desi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The Journal of Religion, 91: 158–187.

  • –––, 2011b, “The Problem of Theophany in Paradiso 33,” Essays in Medieval Studies, 27: 61–78.

  • –––, 2016, “Providence, Temporal Authority, and the Illustrious Vernacular in Dante’s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ime: Sense, Space, Structure, Presenting the Past, vol. 5, eds. Nancy van Deusen and Leonard Michael Koff, Leiden: E. J. Brill, pp. 231–260.

  • Alfie, Fabian and Nicolino Applauso, eds., 2019, Dante satiro: Satire in Dante Alighieri’s Comedy and Other Works, Lanham, Boulder: Lexington Books.

  • Ardissino, Erminia, ed., 2021, Dante: filosofia e poesia della giustizia: Dalla “Monarchia” alla “Commedia,” Milano-Udine: Mimesis.

  • Ardizzone, Maria Luisa, 2011, Dante: il paradigma intellettuale. Un’inventio degli anni fiorentini, Florence: L. S. Olschki.

  • –––, ed., 2014, Dante and Heterodoxy: The Temptations of 13th Century Radical Thought, Newcastle upon Tyn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 –––, 2016, Reading as the Angels Read: Speculation and Politics in Dante’s Banquet,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 2018, “Dante and the Natural Logic of Politics. Instinct, Intellect, Economy” Il Pensiero. Rivista di filosofia, 57.2: 61–79.

  • –––, 2018, Dante as Political Theorist. Reading Monarchia, Newcastle upon Tyn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 –––, 2021, “The Tragic Nature of Dante’s Canzoni. Ambiguity and Vocabulary: for a Methodology of Reading,” Rivista Internazionale di Ricerche Dantesche, 2: 85–98.

  • Arduini, Beatrice, 2019, “La politica linguistica del Convivio di Dante,” Medioevo Letterario d’Italia. Rivista internazionale di filologia, linguistica e letteratura, 16: 45–58.

  • –––, 2020, Dante’s “Convivio”: the Creation of a Cultural Icon, Firenze: Cesati.

  • Ascoli, Albert, 1989, “The Vowels of Authority (Dante’s Convivio, IV.vi.3–4),” in Discourses of Authority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Literature, eds. Kevin Brownlee, Walter Stephens, Hanover, NH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pp. 23–46.

  • –––, 1991, “‘Neminem ante nos’: Historicity and Authority in the De vulgari eloquentia,” Annali d’Italianistica, 8: 186–231.

  • –––, 1995, “Palinode and History in the Oeuvre of Dante,” in Dante Now: Current Trends in Dante Studies, ed. Theodore J. Cachey,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pp. 115–186.

  • –––, 2008, Dant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Auth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uerbach, Erich, 1929, Dante: Poet of the Secular World, trans. Ralph Manhei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1.

  • Baika, Gabriella I., 2014, The Rose and Geryon: the Poetics of Fraud and Violence in Jean de Meun and Dante, Washington, D.C.: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 Barański, Zygmunt G., 1986, “‘Significar per verba’: Notes on Dante and Plurilingualism,” The Italianist, 6: 5–18.

  • –––, 2020, Dante, Petrarch, Boccaccio. Literature, Doctrine, Reality, Cambridge: Legenda — Modern Humanities Research Association.

  • Baranski, Zygmunt G. and Simon Gilson, eds., 2019,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antes Commed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arbi, Michele, 1941, Problemi di critica dantesca: seconda serie, Florence: Sansoni.

  • Barnes, John C. and Michelangelo Zaccarello, eds., 2013, Language and Style in Dante, Dublin: Four Courts Press.

  • Barolini, Teodalinda, 1984, Dante’s Poets: Textuality and Truth in the Comed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92, The Undivine Comedy: Detheologizing Dant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2018, “Dante and Wealth, between Aristotle and cortesia. From the Moral canzoni Le dolci rime and Poscia ch’amor to Inferno VI and VII,” Medioevo Letterario d’Italia. Rivista internazionale di filologia, linguistica e letteratura, 15: 33–47.

  • –––, 2019, “Difference as Punishment or Difference as Pleasure: From the Tower of Babel in De vulgari eloquentia to the Death of Babel in Paradiso 26,” Textual Cultures. Texts, Contexts, Interpretation, 12 (1): 137–154.

  • –––, 2022, Dante’s Multitudes: History, Philosophy, Method,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Bartolomei, Teresa and Joao R. Figueiredo, eds., 2023, In the Footsteps of Dante: Crossroads of European Humanism, Berlin: De Gruyter.

  • Baur, Christine O’Connell, 2007, Dante’s Hermeneutics of Salvation: Passages to Freedom in the Divine Comed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Baxter, Jason M., 2020, The Infinite Beauty of the World: Dante’s Encyclopedia and the Names of God, New York: Peter Lang.

  • Belliotti, Raymond Angelo, 2011, Dante’s Deadly Sins: Moral Philosophy in Hell,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 Benfell, V. Stanley, 2011, The Biblical Dant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Boyde, Patrick, 1981, Dante Philomythes and Philosopher: Man in the Cosmo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Perception and Passion in Dante’s Comed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Human Vices and Human Worth in Dante’s Comed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uce-Jones, John, 1995, “L’importanza primaria della materia prima: Aspetti della materia nella poesia e nel pensiero di Dante,” in Dante e la Scienza, ed. Patrick Boyde, Ravenna: Longo, pp. 213–21.

  • Cahill, Courtney, 1996, “The Limitations of Difference in Paradiso XIII’s Two Arts: Reason and Poetry,” Dante Studies, 114 (1996): 245–69.

  • Cassell, Anthony, 2004, The Monarchia Controversy, Washington, D.C.: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 Cogan, Marc, 1999, The Design in the Wax,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Corbett, George, 2013, Dante and Epicurus: a Dualistic Vision of Secular and Spiritual Fulfillment, London: Modern Humanities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Maney Publishing.

  • –––, 2020, Dante’s Christian Ethics: Purgatory and Its Moral Contex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ornish, Alison, 2000, Reading Dante’s Star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2011, Vernacular Translation in Dante’s Italy: Illiterate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22, Believing in Dante: Truth in Fi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orti, Maria, 1981, Dante a un nuovo crocevia, Florence: Sansoni.

  • –––, 1983, La felicità mentale. Nuove prospettive per Cavalcanti e Dante, Turin: G. Einaudi.

  • Davis, Charles Till, 1957, Dante and the Idea of Rom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 1984, Dante’s Italy and Other Essay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 De Benedictis, Raffaele, 2012, Wordly Wise: the Semiotics of Discourse in Dante’s Commedia, New York: Peter Lang.

  • de Libera, Alain, Jean-Baptiste Brenet, and Irène Rosier-Catach, eds., 2019, Dante et l’averroïsme, Paris: Collège de France – Les Belles Lettres.

  • Diomedi, Adriana, 1999a, “Dante e la necessita di perfezione: verso la felicita ultima,” Rivista di Studi Italiani, 17: 1–19.

  • –––, 1999b, “Il nesso ‘perfezione Filosofia’ in Dante,” Quaderni d’italianistica, 20: 191–210.

  • –––, 2005, Il principio di perfezione nel pensiero dantesco, Leicester, U.K.: Troubador.

  • Dronke, Peter, 1997, Dante’s Second Love: The Originality and the Contexts of the ‘Convivio’, Exeter: Society for Italian Studies.

  • Eco, Umberto, 1995, “The Perfect Language of Dante,” in The Search for a Perfect Language, trans. James Fentres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pp. 34–52

  • Fortin, Ernest Leonard, 2002, Dissent and Philosophy in the Middle Ages: Dante and His Precursors, Lanham: Lexington Books.

  • Fortuna, Sara, Manuele Gragnolati, and Jürgen Trabant, eds., 2010, Dante’s Plurilingualism: Authority, Knowledge, Subjectivity, Legenda: Oxford

  • Foster, Kenelm, 1977, The Two Dantes and Other Studies, Berkeley, CA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1965,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in Dante,” in The Mind of Dante, ed. Uberto Limentan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47–78.

  • Franke, William, 1996, Dante’s Interpretive Journe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2013, Dante and the Sense of Transgression, London: Bloomsbury.

  • –––, 2021, Dante’s Paradiso and the Theological Origins of Modern Thought, London: Routledge.

  • –––, 2021, The Divine Vision of Dante’s Paradis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reccero, John, 1973, “Casella’s Song (Purg. II, 112),” Dante Studies, 91: 73–80.

  • Freccero, John, 1986, Dante: the Poetics of Convers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Frisardi, Andrew, 2015, The Quest for Knowledge in Dante’s Convivio, London: The Temenos Academy.

  • Gaimari, Giulia and Catherine Keen, eds., 2019, Ethics, Politics and Justice in Dante, London: UCL Press.

  • Garin, Eugenio, 1976, Rinascite e rivoluzioni. Movimenti culturali dal XIV al XVII secolo, 2nd edition, Rome: Laterza.

  • Gauthier, René-Antoine, 1993, Saint Thomas d’Aquin, Somme contre les Gentils, Paris: Editions universitaires.

  • Gilson, Étienne, 1939, Dante and Philosophy, trans. David Moor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3.

  • Gilson, Simon A., 2004, “Rimaggiamenti danteschi di Aristotele: ‘gravitas’ e ‘levitas’ nella Commedia,” in Le culture di Dante: studi in onore di Robert Hollander, ed. Michelangelo Picone, Theodore J. Cachey, Jr., Margherita Mesirca, Florence: Cesati, pp. 151–77.

  • –––, 2018, Reading Dante in Renaissance Italy: Florence, Venice and the “Divine Poe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insberg, Warren, 1999, Dante’s Aesthetics of Being,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Gragnolati, Manuele, 2005, Experiencing the Afterlife: Soul and Body in Dante and Medieval Culture,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 2016, “16. Politics of Desire,” Vertical Readings in Dante’s Comedy, vol. 2, eds. George Corbett and Heather Webb, Cambridge, UK: Open Book Publishers, pp. 101–126.

  • –––, 2020, “Ombre e abbracci. Riflessioni sull’inconsistenza nella Commedia di Dante,” Chroniques Italiennes, série web 39 (2): 30–43.

  • Gragnolati, Manuele, Elena Lombardi, and Francesca Southerden, eds., 2021, The Oxford Handbook of Dan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agnolati, Manuele and Francesca Southerden, 2018, “From Paradox to Exclusivity: Dante and Petrarch’s Lyrical Eschatologies,” in Candido, Igor, ed., Petrarch and Boccaccio. The Unity of Knowledge in the Pre-modern World, Berlin-Boston: de Gruyter, pp. 129–152.

  • Gragnolati, Manuele, Tristin Kay, Elena Lombardi, and Francesca Southerden, eds., 2012, Desire in Dante and the Middle Ages, London: Modern Humanities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Maney Publishing.

  • Hollander, Robert, 1975, “Purgatorio II: Cato’s Rebuke and Dante’s scoglio,” Italica, 52: 348–63.

  • –––, 1990, “Purgatorio II: The New Song and the Old,” Lectura Dantis, 6: 28–45.

  • Holmes, Olivia, 2008, Dante’s Two Beloveds: Ethics and Erotics in the Divine Comed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Honess, Claire and Matthew Treherne, eds., 2013, Reviewing Dante’s Theology, 2 vol, Oxford: Peter Lang.

  • Iannucci, Amilcare A., 1997, “Dante’s Philosophical Canon (Inferno, 4. 130–44),” Quaderni d’italianistica, 18: 250–60.

  • –––, 2000, “Dante’s Theological Canon in the Commedia,” Italian Quarterly, 37: 51–56.

  • Imbach, Ruedi, 1996, Dante, la philosophie et les laïcs, Fribourg and Paris: Editions universitaires.

  • –––, 2002, “Filosofia dell’amore: Un dialogo tra Tommaso d’Aquino e Dante,” Studi medievali (ser. 3), 43: 816–32.

  • Jacoff, Rachel, 1980, “The Post-Palinodic Smile: Paradiso VIII and IX,” Dante Studies, 98: 111–22.

  • Kay, Richard, 2006, Dante’s Enigmas: Medieval Scholasticism and Beyond, Aldershot: Ashgate.

  • Kirkpatrick, Robin, 1978, Dante’s Paradiso and the Limitations of Modern Critic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87, Dante’s Inferno*: Difficulty and Dead Poet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leinhenz, Christopher and Kristina Olson, eds., 2020, Approaches to Teaching Dante’s “Divine Comedy,”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 Libera, Alain de, 1991, Penser au Moyen Âge,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 Lombardi, Elena, 2012, The Wings of the Doves: Love and Desire in Dante and Medieval Culture,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 Lombardo, Luca, Diego Parisi, and Anna Pegoretti, eds., 2018, Theologus Dantes: Tematiche teologiche nelle opere e nei primi commenti, Venezia: Edizioni Ca’ Foscari.

  • Maierù, Alfonso, 2004, “Dante di fronte alla Fisica e alla Metafisica,” in Le culture di Dante: studi in onore di Robert Hollander, ed. Michelangelo Picone, Theodore J. Cachey, Jr., Margherita Mesirca, Florence: Cesati, pp. 127–49.

  • Marchesi, Simone, 2011, Dante and Augustine: Linguistics, Poetics, Hermeneutic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Mazzotta, Giuseppe, 1979, Dante, Poet of the Deser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Dante’s Vision and the Circle of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2003, “The Heaven of the Sun: Dante between Aquinas and Bonaventure,” in Dante for the New Millennium, eds. Teodolinda Barolini and H. Wayne Storey,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pp. 152–168.

  • Meier, Christel, 1988, “Cosmos Politicus: Der Funktionswandel der Enzyklopädie bei Brunetto Latini,” Fruhmittelalterliche Studien, 22: 315–56.

  • Meier, Franziska, ed., 2018, Dante’s “Convivio” or How to Restart a Career in Exile, Bern: Lang.

  • Minio-Paluello, Lorenzo, 1980, “Dante’s Reading of Aristotle,” in The World of Dante, ed. Cecil Gray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61–80.

  • Moevs, Christian, 1999, “God’s Feet and Hands…” Modern Language Notes, 114: 1–13.

  • –––, 2005, The Metaphysics of Dante’s Comed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ontemaggi, Vittorio, 2016, Reading Dante’s Commedia as The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9, “Love, ideology, and inter-religious relations in the Commedia,” Dante Studies, 137: 197–209.

  • –––, 2021, “What Did Dante Actually Think of Salvation?” Rivista di Studi Italiani, 39: 1–30.

  • Montemaggi, Vittorio, and Matthew Treherne, eds., 2010, Dante’s Commedia: Theology as Poetry,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Moore, Edward, 1968, “The Reproaches of Beatrice,” in Studies in Dant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221–52.

  • Nardi, Bruno, 1944, Nel mondo di Dante, Rome: Istituto Grafico Tiberino.

  • –––, 1949, Dante e la cultura medievale, 2nd edition, Bari: Laterza.

  • –––, 1960, Studi di filosofia medievale, Rome: Edizioni di storia e letteratura.

  • –––, 1967, Saggi di filosofia dantesca, 2nd edition, Florence: La Nuova Italia.

  • –––, 1992, Dal “Convivio” alla “Commedia”, 2nd edition, Rome: Istituto storic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vo.

  • Olson, Kristina M, 2014, Courtesy Lost: Dante, Boccaccio, and the Literature of Histo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Panella, Emilio, 1979, Per lo studio di fra Remigio dei Girolami, Pistoia: Memorie domenicane, n.s. 10.

  • Passerin d’Entrèves, Alessandro, 1952, Dante as a Political Thinker,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Pertile, Lino, 1993, “Dante’s Comedy beyond the Stilnovo,” Lectura Dantis, 13: 47–77.

  • Pierson, Inga, 2019, “Piccarda’s weakness: Reflections on freedom, force, and femininity in Dante’s Paradiso,” Speculum, 94.1: 68–95.

  • Pinto, Raffaele, 2020, “L’averroismo della Monarchia e i suoi riflessi nel Paradiso,” in Borsa, Paolo, Paolo Falzone, Luca Fiorentini, Sonia Gentili, Luca Marcozzi, Sabrina Stroppa and Natascia Tonelli, eds., Per Enrico Fenzi: Saggi di allievi e amici per i suoi ottant’anni, Firenze: Le Lettere, pp. 185–204.

  • Raffi, Alessandro, 2019, “Il Primo Mobile in Dante: un itinerarium mentis tra fisica, metafisica e teologia,” Campi Immaginabili. Rivista semestrale di cultura 60–61.1–2: 44–65.

  • Rea, Roberto and Justin Steinberg, eds., 2020, Dante, Roma: Carocci.

  • Ricordi, Franco, 2019, Filosofia della “Commedia” di Dante, Sesto San Giovanni: Mimesis.

  • Rigo, Antonella, 2019, L’ombra di Dante nel Rinascimento: L’influenza della “Commedia” dantesca sulla filosofia neoplatonica ispiratrice dell’arte rinascimentale fiorentina, Roma: Aracne.

  • Rizzo, Stefano, 1969, “Il De vulgari eloquentia e l’unità del pensiero linguistic di Dante,” Dante Studies, 87: 69–88.

  • Rowson, Abigail, 2021, “Kaleidoscopic Beatrice: Through the Theologians, as a Theologian,” Italian Studies, 76 (1): 18–31.

  • Ryan, Christopher, 1995, “‘Natura dividitur contra gratiam’: concetti diversi della natura in Dante e nella cultura filosofico-teologica medievale,” in Dante e la Scienza, ed. Patrick Boyde, Ravenna: Longo, pp. 363–73.

  • Santagata, Marco, 2016, Dante: The Story of His Lif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antayana, George, 2019, Three Philosophical Poets: Lucretius, Dante and Goethe, David E. Spiech and Kellie Dawson, eds., Cambridge: MIT Press. [Critical edition; 1st ed. 1910]

  • Scott, John, 1990, “Dante and Philosophy,” Annali d’Italianistica, 8: 258–277.

  • –––, 1991, “Beatrice’s Reproaches in Eden: Which ‘School’ Had Dante Followed?” Dante Studies, 109: 1–23.

  • –––, 1995, “The Unfinished Convivio as Pathway to the Comedy,” Dante Studies, 109: 1–23.

  • –––, 1996, Dante’s Political Purgatory,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 –––, 2004, Understanding Dante,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 2008, “[Purgatorio 16:] A World of Darkness and Disorder,” in Lectura Dantis: Purgatorio, ed. Allen Mandelbaum, Anthony Oldcorn, and Charles Ros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67–177.

  • Simpson, James, 2005, “Poetry as Knowledge: Dante’s Paradiso XIII,” 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25: 329–43.

  • Singleton, Charles, 1956, “Virgil Recognizes Beatrice,” Dante Studies, 74: 29–38.

  • Singleton, Charles S., 2019, Dante’s “Commedia”: Elements of Structur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Open access edition; 1st ed. 1954]

  • Stabile, Giorgio, 2007, Dante e la filosofia della natura. Percezioni, linguaggi, cosmologie, Florence: SISMEL Edizioni del Galluzzo.

  • Steinberg, Justin, 2013, Dante and the Limits of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tern, Paul, 2018, Dante’s Philosophical Life: Politics and Human Wisdom in Purgatorio,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 Stewart, Dana and Alison Cornish, eds., 2000, Sparks and Seeds. Medieval Italian Literature and Its Afterlife. Essays in Honor of John Freccero. Binghamton and Turnhout: Center for Medieval and Early Renaissance Studies and Brepols.

  • Stone, Gregory, 2006, Dante’s Pluralism and the Islamic Philosophy of Relig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ten Klooster, Anton, 2019, “Dante and the Beatitudes: Moral Transformation in Purgatorio,” Incontri. Rivista Europea di Studi Italiani, 34(1): 122–127.

  • Took, John, 2020, Dant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Treherne, Matthew, 2020, Dante’s “Commedia” and the Liturgical Imagination, Oxford; New York: Peter Lang.

  • Van Cleve, Thomas C., 1972, The Emperor Frederick II of Hohenstaufen. Immutator Mundi,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Valli, Luigi, 2018, La struttura morale dell’universo dantesco. Milano: Luni.

  • Vander Weele, Michael, 2018, “The Siren and the Admiral: A Contest of Identity-Formation,” Renascence. Essays of Values in Literature, 70(2): 89–117.

  • Vanni Rovighi, Sofia, 1967, “Le ‘disputazioni de li filosofanti,’” in Dante e Bologna nei tempi di Dante, Bologna: Commissione per i testi di lingua, pp. 179–92.

  • Vasoli, Cesare, 1995a, Otto saggi per Dante, Florence: Lettere.

  • ––– 1995b, “Dante, Alberto Magno e la scienza dei ‘peripatetici’,” in Dante e la Scienza, ed. Patrick Boyde, Ravenna: Longo, pp. 55–70.

  • –––, 2008, “Dante e l’immagine del mondo nel Convivio,” in L’idea e l’immagine dell’universo nell’opera di Dante, Ravenna: Centro dantesco dei Frati minori conventuali, pp. 83–102.

  • Vinti, Matteo, 2020, Amore al centro della “Commedia”: Dottrina e immagini dell’amore in Dante, Quartu S. Elena (CA): Metis Academic Press.

  • Wetherbee, Winthrop, 2008, The Ancient Flame: Dante and the Poets,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Williams, Pamela, 2005, “Dante’s Heaven of the Sun and the Wisdom of Solomon,” Italica, 82: 165–179.

  • Wilson, A. N., 2011, Dante and Lov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Ziolkowski, Jan M., ed., 2014a, Dante and Islam,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14b, Dante and the Greeks, Washington, D.C.: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Excellent resources for further study of Dante include the following:

  • The Dante Dartmouth Project offers a searchable full-text database containing more than seventy commentaries on the Divine Comedy.

  • The Dante Society of America’s Education and Outreach page includes examples of student writing, resources for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bibliographies, and links to a variety of other resources.

  • Digital Dante hosted by Columbia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Italian includes an online commentary by Teodolinda Barolini, a tool for visualizing intertextual references in the Divine Comedy, image and sound galleries, and a variety of primary sources, translations, and secondary sources.

  • The Princeton Dante Project offers searchable primary texts and translations of most of the texts of Dante’s corpus of writings as well as a multimedia gallery and a variety of secondary sources.

Ibn Sina [Avicenna] | medieval philosophy | Ibn Rushd [Averroes] | literary forms of medieval philosophy | Albert the Great [= Albertus magnus] | Anselm of Canterbury [Anselm of Bec] | Aquinas, Thomas | Arabic and Islamic Philosophy, disciplines in: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of mind | Arabic and Islamic Philosophy, historical and methodological topics in: influence of Arabic and Islamic Philosophy on the Latin West | Boethius, 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 heaven and hell in Christian thought | Olivi, Peter John | political philosophy: medieval | Pseudo-Dionysius the Areopagite | Theology of Aristotle | world government

Copyright © 2022 by Winthrop Wetherbee Jason Aleksander <jraleksander@gmail.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