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对科学的观点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Sharon Crasnow)

首次发表于 2009 年 12 月 23 日星期三;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11 月 24 日星期二

女性主义者以多种方式对科学进行了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反思和参与,每种方式都可以被视为对科学的观点。女性主义者详细描述了科学实践中的历史性别参与——女性在这一职业中被边缘化或排斥,以及她们的贡献在参与时是如何消失的。女性主义者还指出科学界一直缓慢地研究女性的生活、身体和经验。因此,无论是从知识的创造者——科学知识的创造者的角度,还是从知识的主体——关注的主题和兴趣的角度来看,科学往往未能令女性满意。我们可以将这些观点视为产生两种公平问题:参与自由的限制,反映在科学职业中女性的历史性代表不足以及对与女性生活相关的研究问题相对缺乏关注。

女性主义观点涵盖了更多的问题,不仅仅是平等问题。它们延伸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论、认识论和本体论方面。女性主义者审视了科学研究受到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对主题和适用于科学的方法的明显影响的方式。这些调查有时揭示了科学实践如何未能达到良好科学标准。此外,女性主义者还质疑了传统方法论,并提出了更适合女性主题和目标的替代方法。女性主义对科学知识生产的观点是建设性的,批评激发了对主题的替代概念化、更多关注科学研究目标以及对方法论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承诺的反思。

女性主义者大多呼吁认可科学研究发生和科学知识接受的社会背景。因此,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方法是处于二十世纪下半叶出现的科学哲学和科学研究领域的更广泛运动中。这些方法承认并探索科学知识的社会性质(例如:Kuhn 1962 [1970]; Longino 1990, 2002; Kitcher 1993, 2001; Solomon 2001)。此外,它们处于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解放运动中。随着 20 世纪下半叶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参与增加,女性作为研究者的缺席和女性生活作为知识主体的影响变得更加明显。在同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框架,通过这些框架可以理论化这些空白并将其理解为压迫的方面。

在迄今为止的讨论中,可能会暗示女性主义者是一个团结一致的群体,他们的观点仅在于它们的焦点上有所不同,但事实并非如此。女性主义者在其政治目标以及认识论和本体论承诧方面存在差异(见《女性主义哲学》)。并非所有的女性主义是相同的,因此这是一个额外的维度,影响着对科学观点的差异。现在,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和科学研究已经成熟,细微的内部辩论反映了这一点。即便如此,仍然可以确定一些一般性的共识。至少,女性主义对科学的观点始于这样一个前提,即性别是否对科学知识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应被视为一个开放性问题。不能假定它是无关紧要的,就像过去经常那样。性别何时、何地、为何以及何种情况下具有相关性,这是各种女性主义观点存在差异的地方。此外,科学本身也存在差异,因此它们被视为何种程度与女性主义相关,以及受性别影响的方式也不太可能是一致的。因此,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者观察科学的不同政治、认识和社会位置以及女性主义者在考虑科学知识产生时的关注焦点的差异中捕捉女性主义观点。尽管如此,应当指出,本文在讨论主题时优先考虑社会和生命科学(尽管在讨论女性参与科学职业时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女性主义者在调查社会和生命科学中性别假设运作方面最为活跃。还应当指出,本文的哲学视角主要是英美式的,因此不包括对大陆哲学传统中的女性主义方法的分析,或对影响全球南方的问题进行仔细考虑。在其他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中,女性主义者如何处理科学可能会有其他值得学习的经验教训。桑德拉·哈丁(Sandra Harding)在拉丁美洲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工作提供了这种背景差异的重要性的一个例子(哈丁,2017 年,2019 年)。


平等问题

科学中的公平问题通常集中在代表不足上。然而,在任何领域中,公平都有不同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将公平视为“有多少”参与的问题很重要,因为这可能反映了在科学教育、就业或晋升方面的不公正。这些社会正义问题是女性主义的核心要素,但并不穷尽其全部。

女性主义探讨的其他公平问题的小数字是指示性的。参与知识生产的人以及所产生知识的性质之间的联系是其中之一。这种联系既有负面也有正面的方面。在负面方面,当那些与假设相冲突的经验被排除在外时,共享未经审查和不受支持假设的研究人员的不合理偏见得不到挑战。这一点在关于多样性认识价值的文献中得到了解决。正如 Kristen Intemann 所说。

通过包括来自相关多样社会立场的个体,所形成的认识社群将由经历多元化的科学家组成,他们的经验可以增加对背景假设、理论和模型所带来的严谨审查。(Intemann 2011: 126)

在积极的一面,当这些经验差异被纳入研究过程中时,可能会提高所产生知识的质量和相关性。探讨这种情况的方式之一是女性主义视角如何促进对科学知识社会性日益增强的认识(Intemann 2009, Rolin 2006, Fehr 2011)。

社会正义关注公平最好理解为与认识论关注不可分割,本文从分别考虑它们开始,重点关注一些公平问题的特定方面。关于这些问题如何被解决的历史更广泛和详细的描述可以在档案中早期版本的《科学中的女性主义视角》中找到(Crasnow et al. 2015 [2018])。

1.1 Women in the Sciences1.1 科学中的女性

尽管一直有女性对世界感兴趣,以一种后来被认定为科学的方式,但她们的参与既没有得到一致鼓励,也没有得到持续的认可。女性在科学史上的相对缺席,20 世纪之前正式参与科学的女性数量较少,以及即使在她们大量进入领域之后,许多女性仍然面临的困难——较低的晋升率、较低的工资和比男性在该领域担任的职位低的情况,是女性主义关注的焦点之一。女性主义方法包括努力宣传过去女性的角色(例如,帕德博恩大学的《哲学与科学中的女性史》),通过教育增加女性和女孩在科学中的参与(例如,ADVANCE 计划,详细讨论见 Crasnow 等人 2015 年 [2018 年]),以及确定导致女性在科学领域持续或晋升遇到障碍的因素。

Sandra Harding 描述了一些项目,揭示了女性参与科学被忽视或被遗忘的各种方式,称之为“女性值得尊敬的”项目(Harding 1986)。这些项目涉及发现和表彰在科学史上被忽视或被遗忘的女性。这类项目有多种动机。其中一个动机就是简单地希望纠正历史记录,给予女性贡献者应有的认可。另一个目的是鼓励未来女孩和女性的参与。如果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历史上参与较少的原因之一是女性的刻板印象与她们想象自己成为科学家的能力相冲突,那么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就是改变这种情况的一种方式。

持续低参与度——或因女性不可见而呈现低参与度的现象——支持了一个有问题的模式。模式是我们用来解释社会事件的“假设”(Valian 1999: 103)——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假设是女孩和女性不适合追求科学知识。女孩和女性发现自己追求科学的文化环境是一个困难重重的环境,其中刻板印象威胁(Steele 1997)只是她们必须面对的众多挑战之一。刻板印象威胁是内化负面刻板印象的激活,因此当受试者被提醒自己属于被刻板印象化的群体时,他们的表现会受到影响,以使其与刻板印象一致。当主导刻板印象是“女孩不擅长数学”时,被提醒自己是女孩的女孩在数学测试中表现不佳。因此,这可能是一个循环的一部分,通过影响测试和课堂上的分数,这些测试和课堂作为进入科学职业的入口。然而,有证据表明反例——比如意识到这些领域成功的女性——可以减少这种影响,从而有可能结束这个循环。

这些项目无疑是值得的,然而它们本身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相关学科的性质。Harding 将这些项目描述为女性主义科学方法的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以便将它们与后来在女性主义科学和女性主义科学哲学中对科学进行概念性批判进行对比。根据这一叙事,女性主义批判从讨论女性值得性转向对科学知识生产特征的深入审查。虽然这种渐进式叙事很吸引人,但回顾过去 30 年,似乎有必要重写历史以包括女性的需求并没有消失,虽然已经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其中一些是由女性主义批判推动的,但仍然需要努力来解决剩余的不平等。许多关于谁应该从事科学、科学应该研究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这类研究的女性主义观念的接受速度令人失望。尽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女性获得了科学领域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位,但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参与度仍然相对较低,大约为 28%,考虑到所有学科(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8: chapter 3, 3-106)。此外,存在着持续的工资差距(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但尽管教育水平提高,这种差距仍然存在)。

2010 年美国大学女性协会(AAUW)的报告《为何如此之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女性》确定了三个在传统解释 STEM 领域性别差异中持续存在的主题。第一个主题是认为天生存在性别相关的天赋差异——具体来说,男性通常具有更好的数学和空间技能,这是成功从事 STEM 领域所需的。第二个主题是认为驱动力和偏好因性别而异——女孩对 STEM 学科的兴趣较低,因此不选择从事 STEM 职业。第三个主题关注与工作场所相关的不公平,包括工作场所内外明显和隐性的偏见,以及被认为导致女性离开 STEM 领域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这些传统主题定期在讨论 STEM 领域性别不平等问题中再次出现,表明现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AAUW 的报告依次挑战了这些标准解释,并提出了旨在解决 STEM 教育特点的建议,这些特点似乎可能导致这种持续的性别差距。

第一种解释女性参与度较低的原因反映了女性主义和科学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将在第 2.1 节中更详细地讨论。建议是科学本身揭示(或将揭示)男性和女性/女孩和男孩之间的固有差异,这些差异解释了从事科学的能力。这一说法受到了两种方式的挑战:揭示研究中的偏见或指出,当能力上的差异似乎存在时,同样可以归因于文化(社会影响)而不是自然。

第二个主张也假定了性别差异,将其框定为自然偏好而非能力。同样,这一观点被反驳,主张考虑文化而非自然。另一种方法是批判偏好的语言,指出性别歧视的结构性质塑造了研究者对偏好的理解,同时也塑造了可供选择的选项。

第三个主题最近受到了更多关注,部分原因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接受科学教育的女性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得到她们在劳动力市场参与方面相应增加的解释。尽管参与度因学科而异——大多数社会科学(除了经济学和政治学)中女性占多数,生命科学接近性别平等——但总体上仍然相对较低(正如之前提到的 28%;国家科学委员会 2018 年:第 3 章,3-106),特别是在考虑更多领导或声望角色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微不公平”——随时间累积起来具有泄气效果的小小冷落和不公正——可能在这种低参与率中发挥作用。

艾莉森·怀利(Alison Wylie)提供了对这些微妙形式的歧视的描述,这在 1999 年麻省理工学院报告《关于科学学院女性教职员工状况的研究》(MIT 1999)中首次得到充分承认。

在 1990 年代的歧视,...,采取了无数小差异的形式,涉及接受和回应...(Wylie 2011: 157)

这份报告指出了女孩和女性进入科学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澄清了她们曾被低估或忽视的情况。Wylie 对“寒冷气候”报告的讨论,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报告,揭示了过去 30 年来进展的令人沮丧的缺乏。

即使在特定背景下或作为学术生活的普遍特征成功记录了系统性的性别差异,对于冷淡气候研究的批评者通常否认这些差异反映了个人或机构的不公平;如果没有恶意,也没有表现出歧视意图,那么对不公正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 (Wylie 2011: 171)

女性面临的挑战的普遍性和结构性本质的进一步证据出现在更近期的研究中。2018 年在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院和医学院的主持下进行的共识报告研究《女性性骚扰:学术科学、工程和医学领域的气候、文化和后果》探讨了女性通过性骚扰被驱逐出学术界的程度(Johnson 等人,2018)。共识报告研究提出了改善环境以预防性骚扰并处理发生案件的具体建议。该研究的存在以及引发它的需求感是女性主义者一直关注的公平问题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的指标。因此,增加女孩和女性的参与,以及在她们进入科学职业后保留女性的问题仍然是女性主义者关注的焦点。

1.2 研究女性的科学

在二十世纪,随着更多女性进入科学领域,她们开始关注一系列此前被忽视的现象——这些现象存在于女性的生活、领域和经验中。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在一篇描述自己 1936 年田野调查的文章中提到了这一观点。

第二天,整个村庄乘着大约三十只独木舟离开了,只留下我们与妇女和孩子们独自一人在被遗弃的房屋中。(1936: 283, 翻译见 Eichler & Lapointe 1985: 11)

人类学家发现自己“孤独”,因为研究的适当对象已经离开了村庄。随着女性进入人类学,他们意识到那些留在后面的人是他们所寻求的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科学家,他们试图理解。

忽视有时是由于缺乏接触的结果。在一些文化中,由于对性别之间互动的文化限制,男性无法接触到女性和与女性相关的领域。在其他情况下,对被认定与女性相关的现象缺乏意识或兴趣导致了研究中的空白。例如,在经济学中,未能将(主要是)女性的家庭劳动视为劳动,因此未将其视为经济分析相关的结果,并非因为它是不可见的——家庭劳动贯穿人类经验的始终——而是因为将劳动概念化,使得这种无偿的家庭劳动仍然处于经济领域之外。它在经济上是不可见的。女性经济学家注意到这一点,并试图通过阐明有偿劳动依赖于家庭支持以及这在资本主义中的作用来纠正这一遗漏(Dalla Costa & James 1972; Federici 1975 [2020]; Himmelweit & Mohun 1977)。也许部分原因是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传统,因此与非主流经济学有关,这种对劳动的理解仍未完全融入经济学研究中。

经济学被理性选择理论主导,这与将性别和性别社会结构视为相关的观点相悖。理性选择理论中对经济主体的构想依赖于将主体理解为受其偏好引导的抽象概念。不同性别所做选择的差异必须被解释为偏好差异的问题。理性选择理论对主体的基本假设中蕴含的观念是,性别对于分析人类行为是无关紧要的。许多女性主义经济学家指出,对理性选择方法的依赖是未能将女性主义兴趣和见解纳入经济学的因素(见 Barker 1995;Barker & Kuiper 2003)。尽管行为经济学挑战了理性选择理论的许多假设,但其作为一种新方法的出现并没有必然改善情况。最近的研究表明,行为经济学中的许多工作受到关于男性和女性行为差异的刻板印象的影响(Sent & van Staveren 2019)。因此,对试图将性别分析纳入经济学的努力的反应可以总结如下:确定了相关的性别差异,但缺乏接受度(家庭劳动/工作);性别被视为无关紧要;或者当被确定为相关时,性别主义刻板印象渗透到研究中。

医学提供了另一个领域对女性主义批评反应有限的例子。女性心脏病通常未被认可或理解,主要是因为研究重点放在男性身上。尽管最近的研究已经包括了女性,但直到 2017 年,关于医疗实践的研究表明,女性在常规健康检查期间仍然没有像男性那样定期接受心脏病筛查。此外,根据一项全国性调查,45%的女性不知道心脏病是女性的头号致命疾病(Bairey Merz 等人,2017 年)。自 1993 年以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要求在 NIH 资助的研究项目中包括女性(和少数族裔)(见其他互联网资源)。然而,招募和留住足够数量的女性参与此类研究存在问题,这一点在 NIH 网站上关于该主题的文献综述中有所体现。这一要求本身并不能纠正医学研究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更具系统性和结构性。

Paxton 对政治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民主指数进行了批评。Paxton 认为,通常情况下,最常用的指数对民主的操作化将其关键指标之一“普选权”视为普遍男性普选权——无论是隐含还是明示。当将其理解为包括妇女选举权时,Paxton 指出,许多关于民主研究的关键论断——包括一种标准解释,认定存在三波民主——可能需要修订(Paxton 2000)。尽管如何操作化民主这样的概念可以对理论解释产生深远影响,但这是另一种接受程度有限的情况。民主指数在 Paxton 的批评之后并未进行修订。

这些只是三个尝试挑战内容的例子,虽然被广泛认可为合法,但未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这些例子表明,女性主义的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将女性作为研究者的包含或将她们的生活作为研究对象。在争取就业、教育和研究平等的斗争中,仅仅“添加女性并搅拌”是不够的,这一点已经变得清楚。需要更深层次的概念变革和对科学研究结构的批判。

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判

女性主义对科学的主要贡献是发现科学中的性别偏见,并因此消除偏见将是足够的纠正。毫无疑问,有些情况下偏见是主要问题,然而,消除偏见是否足以实现女性主义目标并不清楚。即使是这样,识别和消除偏见可能比看起来更困难,原因有很多。

首先,偏见并非总是容易辨识的。即使怀有善意,科学家们也可能无法辨识出问题背景假设,因为这些假设通常深深嵌入于研究实践中,被从事这些实践的社区(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所共享,因此不容易接受审查。偏见不仅仅是个体倾向于偏爱特定观点或忽视其他观点的倾向。

它还包括对背景假设的不加思考的同意,例如,关于因果关系或自然或社会现象如何分类的假设。 (Brister 2018: 214–215)

第二,最好的科学是消除偏见的科学的观念唤起了科学作为无价值的理想——即,不受道德、文化或政治价值观的影响。虽然这种对科学的理解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主导了科学哲学,但自那时以来受到了挑战。在过去几十年中,价值观可能在科学的哪些方面扮演合法角色,何时以及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参见女性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第 7 节,还有 Lacey 1999;Kincaid,Dupré 和 Wylie 2007;Elliott 2017)。科学哲学家一直是这场讨论的积极参与者。

最后,偏见有时被理解为个别科学家的特殊和无关紧要的信念或态度问题。这种对偏见的理解掩盖了科学的社会性质。科学家通常是团队合作,而不是孤立工作,他们工作的框架具有自己的社会历史。研究人员受其他科学家的训练,以采纳他们所从事学科的实践。此外,对他们研究的评估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进行的。科学的这些社会方面提供了一个塑造和限制研究的知识架构。

女性主义科学作为性别歧视价值观的消除

女性进入科学领域时,也会吸收该学科的文化,因此她们的研究始于这些学科的假设、框架和主导方法论。如果她们是女性主义者,甚至如果她们不是,她们有时会带着不同的兴趣和目标来进行工作。这些差异可能是因为她们意识到世界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对于男性同行来说要么不感兴趣,要么是看不见的。她们可能通过提出其他人未曾问过的问题来构建研究,并看到被忽视、被视为无关或被误解的现象。她们也更有可能注意到,当研究受到关于主题的假设的指导时,这些假设是由对性别的刻板理解所形成的。

在表面上看,没有理由认为更好地实施科学实践就不能纠正这些缺失或误解。有人可能会认为,未能承认社会的根本性别特性的社会科学简单地在经验上不足。然而,正如 Judith Stacey 和 Barrie Thorne 所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 女性主义者发现许多空白之所以存在是有原因的,即现有范式系统地忽视或抹除了女性经验和性别组织的重要性。这一发现... 导致女性主义者重新思考各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Stacey & Thorne 1985: 302)

进行传统科学的改进,但基本假设保持不变,并不能消除许多这些问题。

对于“重新思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意味着什么的担忧,是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判成为 1990 年代“科学战争”的目标之一的原因。作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认识到科学研究受社会影响以及科学社区是社会实体的事实,他们的描述威胁到了道德、政治、文化或社会价值不应在证据评估、方法选择或最终理论接受中发挥作用的观念——无价值理想。尽管那些拥护这一理想的人一直认识到一些价值——包括认真追求真理、理论的经验充分性、全面证据的考虑等认知或认知价值——在科学中确实应该发挥作用,但他们拒绝社会、政治或道德价值应该发挥作用。从无价值理想的角度来看,女性主义价值恰恰是应该被排除的价值。

因此,我们看到在 1990 年代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的哲学讨论中引发了无价值理想。例如,苏珊·哈克(Haack 1993: 32)将女性主义认识论描述为“在其本质上不协调”(Haack 1993: 32; 类似观点见 Pinnick 1994)。作为回应,1990 年代的女性主义科学哲学被制定为对抗这一指控的辩护,即放弃无价值理想将会破坏科学的客观性并导致有害的相对主义。

Critiques like Haack’s and Pinnick’s mischaracterized at least some femin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science studies from this period. Not all feminists were arguing for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science and most were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some notion of objectivity and resisting relativism. Harding described those who believed that science was fundamentally sound and feminist goals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eliminating bias “feminist empiricists” (Harding 1986). The view is not, prima facie, implausible. Consider the cases discussed in section 1.2 from economics, medicine, and political science. The idea that unpaid domestic work should figure in economic analysis could be described as contributing to a more empirically adequate economics. However, such an analysis fails to account for the lack of uptake of feminist critique in the broader discipline.

对于理性选择来说,事情变得有些棘手。对于理性选择理论的代理人来说,性别特征并不被认为是相关的,因此声称这种方法被性别主义价值观污染可能似乎难以辩护。然而,一个女性主义实证主义者(在哈丁的原始意义上)的回应是可能的。在事实上,当性别确实是一个相关特征时,理性选择的解释可能会失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性别的解释在实证上是不足够的。实证上的充分性要求解释所有重要或相关的现象。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一要求引发了问题:“对谁重要?”和“对什么目的重要?”重要性和相关性的问题表明价值观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点在医学示例中更加清晰。在调查心脏健康时未考虑女性,看起来像是研究中存在性别偏见。这可能被视为直接的性别歧视,认为男性的生命比女性的生命更重要。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需假设存在如此明显的性别歧视,就能看到价值观在起作用。更加细致入微的分析认识到,通常男性患心脏病的年龄较早,使他们在“生命的黄金时期”受到打击。因此,在一个性别角色规定男性更多地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中——正如在工业化北方历史上一直如此,男性心脏病对经济生产力的影响更大。对(年轻)男性生命价值的重视相对于(年长)女性的重视体现在对男性研究的优先考虑中。心脏病对经济的影响,因为影响更多处于工作年龄的男性而不是女性,反映了经济的性别结构。理解这种优先顺序需要确定价值观如何隐含在研究决策中。

研究人员(及其所处的社会)认为重要的事物,以及因此他们所调查的事物,总是处于背景之中。被提出的问题,什么被视为证据,最终什么被视为知识,都取决于这些利益。在科学中消除偏见并不意味着消除利益。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受未经审视的性别主义假设影响的科学是糟糕的科学,但目前的观点是,使其糟糕的原因不是它融入了价值观,而是它融入的价值观要么是错误的(Kourany 2010),要么是以错误的方式使用(Anderson 2004),要么是未经批判地采纳的(Longino 1990)。这些不同的女性主义态度对于价值观在女性主义科学哲学中的作用将在第 4.2 节中更详细地讨论。

2.2 概念和背景假设的批判

消除偏见有时不仅仅是做好科学研究,因为性别假设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能让研究者不自知地受其影响。例如,性别假设有时会通过隐喻进入科学研究。一些早期的女性主义批评强调了这一途径(Merchant 1980/1990; Keller 1985; Spanier 1995)。当他们对研究对象的理解是通过未经审视的性别隐喻塑造时,科学家们就有可能误描述,从而误解物质世界。此外,隐喻通常通过携带一系列相关期望来帮助再现或强化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Evelyn Fox Keller 提供了以下例子。对卵子/精子繁殖的理解被(错误地)塑造为将精子视为男性,卵子视为女性。将人类性别期望投射到配子上导致了一种假设,即卵子是被动的(就像女性的刻板印象一样),精子是主动的(就像男性的刻板印象一样)。Keller 在 2001 年的著作中描述了一种转变,认识到两种配子都扮演着主动的角色。

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教训。它说明了语言如何塑造工作科学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就是通过构建他们的注意力、感知以及因此可以设想进行有用实验的领域。(Keller 2001: 106)

隐喻可能暗示了在确定什么算作相关证据时发挥作用的隐藏假设。Sarah Richardson 揭示并探索了性别投射归因,即关于男性和女性特质的刻板观念如何塑造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研究。她认为

从染色体性别决定的最早理论到 20 世纪中叶的具有侵略性的 XYY 超男性的假设,长期以来认为 X 染色体是“女性染色体”,以及最近声称男性和女性拥有“不同基因组”的观点,文化性别观念影响了性染色体遗传学的方向。 (Richardson 2013: 2)

作为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例子,她讨论了失败的超男性假说——即 XYY 男性由于拥有两个 Y 染色体而具有更多的“男性特质”。超男性被假设为,在其他方面,更具攻击性。他们在精神病和矫正机构中的人数更多似乎支持了这一点。将 Y 染色体的性别化——将其视为具有男性刻板印象的特征——支持了一个有缺陷的传递推理:Y 染色体区分了男性,双 Y 染色体的男性应该具有更多(双重?)男性特质(例如,攻击性)。结果不仅是一个错误的结论,而且是未能检查不支持假设的证据。例如,机构人口中也包含了不成比例的 XXY 男性。使用相同的性别刻板印象推理,这一证据将与超男性假说不一致。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但这种在染色体性别鉴定研究中的“尴尬”只是关于性别假设如何塑造研究对象理解的一个例子。理查森认为,这些研究领域带有“性别倾向”—对主题进行更微妙的投射性别化,比通常所说的“性别偏见”更加微妙。

隐喻并非唯一的投射途径。假定男性和女性的经验相似,并进一步假定男性的经验是标准的,是另一种途径。伊丽莎白·劳埃德(Lloyd 2005)对女性性高潮的解释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说明这种假设可能阻止了相关证据的考虑。她检查了 21 个提出进化解释女性性高潮的假设,这似乎是一个反常现象,因为它似乎对繁殖并非必要。其中,只有一个(唐纳德·赛蒙斯于 1979 年提出的副产品解释)包含了一个关键证据,即许多女性在性交中不会经历高潮,而许多女性在没有性交的情况下会经历高潮。

她审查了这些记载,并确定了两个背景假设,这些假设贯穿了除了 Symons 之外的所有记载。它们是:适应主义假设,即(适应主义假设)。

自然选择,而不是其他进化力量,直接塑造了特征成其现在的形式,或者说自然选择目前正在维持种群中的这种特征....(Lloyd 2005: 230)

and

男性中心假设认为男性被视为正常类型或典范。

第二个问题是“在女性与男性类型不同的程度上,女性是看不见的”(Lloyd 2005: 233)。她认为这些背景假设导致人们未能考虑到人类女性并非始终通过性交达到高潮,却可以在没有性交的情况下达到高潮。她认为任何不能解释这一反常证据的观点都应被视为有问题。

尽管 Symon 的观点存在问题,Lloyd 认为它比其他观点更符合证据。Symons 提出,女性的性高潮是进化的副产品,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他之所以能够考虑这一假设,是因为他并未假定女性的性高潮必须具有生殖功能,就像雄性一样。他对女性性高潮的解释是,雄性和雌性的生物发展是平行的,因此导致雄性性高潮的特征(神经、勃起组织等)也存在于雌性身上,但并非总是被激活。因此,女性性高潮就像雄性乳头一样是人类进化的副产品,正如雄性乳头在人类繁殖中没有作用一样,女性性高潮也没有。

劳埃德(Lloyd)认为,性别歧视价值观(对性高潮的男性中心理解)的包含阻止了将女性高潮的可用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考虑。赛蒙斯(Symons)的观点并不依赖于这种男性中心的现象理解,因此他的假设既可以考虑也可以解释这些数据。劳埃德认为,性别歧视价值观(对性高潮的男性中心理解)的包含阻止了将女性高潮的可用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考虑。赛蒙斯的观点并不依赖于这种男性中心的现象理解,因此他的假设既可以考虑也可以解释这些数据。

这里提供的例子表明,对研究对象的理解方式可以塑造出不同的科学,但劳埃德(Lloyd)的工作中的例子也表明,一个考虑到背景假设(信念)在研究背景中的作用的认识论更适合思考性别信念如何影响知识生产。这两个问题都引导我们关注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将在第 4 节中讨论。但首先,第 3 节考虑了女性主义研究的适当方法问题。

女性主义方法论

本节中对方法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因为在这些领域中,关于这个话题的大部分辩论都发生在这里。“方法论”是根据 Harding 对方法、方法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区别而理解的。方法是“收集证据的技术”,而方法论是“研究应该如何进行的理论和分析”。认识论是支撑方法论的“知识理论或证明策略”(Harding 1987: 2)。这种三方区分为思考方法、方法论和认识论之间关系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体现在社会学家 Joey Sprague 对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描述中。

每种方法论都建立在对知识是什么以及如何最好地实现知识的明确或更常见的未经审视的假设之上;这些假设共同构成了特定的认识论。也就是说,一种方法论会推导出特定认识论的实施方法的含义。 (Sprague 2016: 5)

一些女性主义者对传统研究方法是否能够解决女性主义兴趣和目标持怀疑态度。但其他人选择使用传统方法来支持这些目标。因此,对女性主义社会科学的审查并没有理由认为有任何特定的方法是独特的女性主义。事实上,女性主义研究通常使用多种方法或“混合方法”——通常是在单个研究项目中同时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尽管如此,有一些方法论要素似乎确实是独特的女性主义。其中最显著的是核心承诺“从女性的生活出发”——她们的生活经验。

研究应该从被研究者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观念暗示了一种人种学方法,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女性主义者被认为更倾向于使用定性方法。但频繁使用支持女性主义目标的统计(定量)方法与这一观念相矛盾。朗达·席宾格(Schiebinger)提供了一则关于灵长类动物学的例子。上世纪 70 年代,琼·奥尔特曼(Altmann,1974)采用了代表性抽样技术,有效改变了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所取代的机会性抽样未能记录灵长类动物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因此给出了一个扭曲的灵长类动物生活画面,强调了围绕繁殖和雄性冲突的高潮事件,而忽视了群体和家庭生活中雌性的作用(Schiebinger,1999:7)。

社会科学中数量方法的兴起与通过数字表示可以实现更大客观性的观念相关联(参见 Porter 1995 年对这一观点的历史描述)。数量方法更为客观的概念再次紧密联系于将科学视为无价值观和希望使社会科学更“科学”的理解。相比之下,像民族志研究中涉及的定性方法——访谈、参与观察等——似乎更容易受主观性影响。对女性主义方法论是什么,它与方法选择的关系以及这与认识论承诺有何关联的更准确理解,需要比方法中的数量/定性分歧所能提供的更细致的描述。

什么是女性主义方法论?正如 Sprague 所说,

尽管女性主义者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我们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有两点是我们达成共识的:(1) 性别与其他社会关系形式(如种族/族裔、阶级、能力和国家)相互作用,是社会生活的关键组织者;以及 (2) 仅仅了解事物运作的方式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使社会世界更加公平。 (Sprague 2016: 3)

女性主义方法论是由这些承诺塑造并服务的方法。它要求采用对社会生活的关键结构元素敏感的方法和途径,并旨在产生可用于进一步实现女性主义目标的知识。至少,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从女性的生活出发进行研究,也就是从她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进行研究。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方法在这方面是高度统一的,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很大一部分是对这一方面的响应。我们特别在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哲学描述中看到这一点,该理论认为所有知识都是处境化的(将在第 4.3 节讨论),但可以说所有女性主义认识论都要求承认知识的处境性。

斯普雷格(Sprague)指出,定性方法通常被认为更适合挑战那些明显体现在“社会等级制度的负面”中的不平等现象,即那些研究对象的生活(Sprague 2016: 140)。作为女性主义者进行科学研究意味着关注性别如何构建社会中权力分配的差异,从而影响到知识生产手段的获取。我们可以在那些被边缘化的人的隐形化、他们声音被压制以及未能承认他们为可信的认识主体等方面看到这一点,这些都是认识不义的各种形式(参见女性主义社会认识论,还有弗里克尔(Fricker)2007;多特森(Dotson)2011;梅迪纳(Medina)2013)。虽然斯普雷格详细介绍的女性主义承诺与女性主义研究人员不受限于任何特定方法的想法是一致的,但从女性的生活出发,当这些生活不是在那些正在产生知识或在知识的产生中被倾听的人群中时,研究人员应该考虑他们的方法是否能够使生活经验被认可为证据。因此,女性主义方法论要求有意识地选择方法,即要意识到这些方法在与被研究者的生活以及研究者的女性主义承诺和目标相关的优势和劣势。女性主义方法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反思的,方法的适用性应始终被考虑。

这并不令人惊讶的是,方法论的辩论与更多女性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同时发生,她们发现她们接受过的工具并不总是足够。在社会学中,我们看到了几个例子。女性主义社会学家玛格丽特·德瓦尔特改变了她的采访转录实践,拒绝了她曾经被教导的传统实践,当她开始相信那些她采访对象回答时的犹豫、"嗯" 和 "你知道的" 是相关证据时。传统上,这些内容在转录中会被消除或平滑处理,但德瓦尔特发现它们经常标志着需要回头再谈的话题,并反映了与她正在调查的研究问题相关的情感因素(DeVault 1999: 78)。德瓦尔特从她研究的女性生活出发,正如立场方法论所倡导的那样,她关注她们生活中的情感价值(参见第 4.3 节关于立场理论)。她根据这一指导方法选择并调整她的方法。

社会学家多萝西·史密斯(Dorothy Smith)和帕特里夏·希尔·柯林斯(Patricia Hill Collins)也主张立场方法论。史密斯指出,被研究对象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学规定的概念和方法之间存在不匹配。她将这种紧张称为产生“断裂线”,并敦促批判性女性主义社会学家重新思考实践,以更好地捕捉经验。史密斯将这描述为对日常生活进行问题化,结果是被视为“自然”的事物被重新评估和重新解释(Smith 1987)。柯林斯采用类似的方法——从她研究的非裔美国社区妇女的生活出发——发现既非主流社会学解释,也非标准(白人)女性主义方法符合她研究对象的经验,也不应该认为她们都有相同的经验(Collins 1990 [2000/2009])。因此,女性主义方法论的自我反思性引导研究者质疑工具(方法)、支持知识的假设(认识论)以及关于研究对象性质的标准假设(本体论)。

方法并非中立。它们携带着关于如何产生知识(认识论)以及它们被用来探索的世界(本体论)的假设。如果这些假设存在缺陷或不足以支持研究目标,那么可能导致未能考虑适当的证据,从而扭曲研究结果和解释。当研究人员利用多种方法时,他们更有可能深思各种技术的利弊,并反思自己的假设。

方法也可能携带价值承诺——这是反思其使用的另一个原因。社会科学中的定量方法旨在提供关于大众平均效应的信息。当证据受到一种只允许关于平均效应证据的方法的认识论承诺所限制时,那么这种方法本身可能导致将特定个体的特征视为无关紧要。这些方法强迫差异消失,这些差异可能是相关的,结果可能导致他们贬低少数族群或个人。产生关于平均效应证据的方法威胁对那些在必要意义上不是“平均”的人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

熟练运用数量方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担忧。如果人口被认为是异质的,那么研究人员可能会对亚群体进行进一步研究。一些消除差异问题的方面可能得到解决,但哪些特征表明相关的亚群体将需要关注那些被研究对象的生活经验。识别相关的亚群体的需求强调了对方法多元主义的需求,因为对相关差异的认识取决于最常通过定性方法提供的审查类型。最近女性主义对交叉性和权力如何通过性别、种族、能力、性取向、社会经济阶层、种族和其他个体的显著特征不同地构建社会的关注引发了进一步的担忧。目前尚不清楚亚群体策略如何能够解决交织在这种方式中的社会正义问题。有一些最近的研究试图解决交叉性问题。例如,Bright、Malinsky 和 Thompson(2016)提供了一种检验交叉因果关系的方法。但交叉效应不能被理解为可加的——再次反对仅依赖于数量方法。最后,进一步划分参考类别的问题也可能减少样本量,从而削弱方法的效力。无论如何,这些担忧进一步支持女性主义直觉,即方法必须被有意识地选择,并且要关注研究的目的。

有时,女性主义方法揭示了标准学科对研究对象的概念并未涉及与女性主义研究问题相关的重要内容。此外,有些方法适用于研究大众群体,但并不适用于揭示我们可能需要了解的有关个体或较小群体的信息。 (Longino 在 Longino 2013 的第二部分中也提出了这一观点。) 最后,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证据理论——我们如何理解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对我们理解性别如何影响知识生产方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将转向科学哲学背景下的女性主义认识论。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成熟起来,这一时期被称为“科学战争”。在这一时期,对科学的跨学科分析包括探讨社会如何塑造研究背景的方式。批评家将兴趣转向这一点解释为打开了相对主义的大门,并削弱了科学被认为是由科学方法理解为无价值的客观性。早期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和认识论主要集中在捍卫这样一个观点:受到女性主义分析启发的科学将是更好的科学,因此不会与批评家担心的科学目标(如追求真理)相对立。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和认识论关注客观性的担忧反映了这一点。

Sandra Harding (1986)将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划分为三种方法:女性主义经验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立场理论。随后的许多工作都以这种三分法作为起点(参见女性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哲学)。部分原因是因为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和更广泛的科学哲学领域对科学和价值观的研究,第 2.1 节中描述的早期女性主义经验主义已经演变为承认价值观可能在科学中发挥作用的经验主义。这体现在两种主导的英美女性主义方法——女性主义经验主义和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在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的融合上。Kristen Intemann 建议,由此产生的观点可以被标记为“女性主义立场经验主义”(Intemann 2010)。

女性主义哲学家们对承认社会、政治和文化价值在科学知识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挑战做出了回应。

女性主义经验主义整体主义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解释科学中价值观作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经验主义整体论。正如 Miriam Solomon 所指出的,许多女性主义经验主义者受到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实用主义者的影响,特别是 Wilfred Sellars,Willard van Orman Quine 和 Donald Davidson。由此影响产生的相似之处包括他们对科学哲学的自然化方法,即他们基于他们关注的科学的知识实践来阐述。他们是经验主义者,将经验视为我们信念的最终仲裁者;他们是整体主义者,认为信念应当整体回应经验——用 Quine 的话说,作为一个“信念网络”,而不是逐个。

林·汉金森·纳尔逊(1990)在承认她对奎因的债务时非常明确,而其他人则没有那么明显。Longino 的语境经验主义在其他地方有详细讨论(请参见女性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哲学、女性主义社会认识论、科学知识的社会维度的条目,以及在本条目的第 4.2 节中简要讨论),是这些方法中最有影响力的之一,与其他经验主义方法有明显不同,尤其是在她赋予价值观的角色以及她认为应该如何裁决价值观差异方面(Longino 1990,2002)。其他版本的整体主义出现在林·汉金森·纳尔逊(1990)、伊丽莎白·安德森(1995a,2004)和莎琳·克劳(2003a,2003b,2012)的作品中,他们都认为价值观应该回应经验证据,与 Longino 不同。所罗门将后一种方法称为“女性主义激进经验主义”(Solomon 2012:435)。

由于清楚地表明有问题的性别歧视价值观可能扭曲科学(请参见第 2 节中先前讨论的示例),女性主义者探讨价值观在科学中的作用的许多工作更多地集中在合法和非法使用价值观之间的区别,以及价值观本身的合法性。

安德森认为,价值观在非教条地使用时是合法的。她举例说明了对阿比盖尔·斯图尔特等人(1997 年)关于离婚的研究(安德森 2004 年)进行分析,这项研究明确受到女性主义价值观的指导。根据安德森的观点,斯图尔特及其研究团队带入调查的价值观是那种可以回答经验证据的价值观——即情感状态的证据。

安德森研究了背景价值观在斯图尔特等人研究的各个阶段起到作用:研究问题的构建、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决定收集哪些数据、数据的生成和抽样、数据分析,包括分析技术的选择,何时结束数据分析以及得出什么结论。为了说明,只考虑这些阶段中的一个——价值观如何影响对研究对象的理解。

在研究离婚的情况下,有许多需要考虑的对象,但其中突出的是“离婚”和“家庭”。斯图尔特的研究团队将这些研究对象确定为“厚厚地”描述——意味着价值观被纳入到描述中。安德森指出,例如,斯图尔特的团队对离婚的理解融入了与朱迪丝·沃勒斯坦和琼·凯利的研究(沃勒斯坦和凯利,1980 年)中使用的不同价值观。对于沃勒斯坦和凯利来说,失去和创伤是离婚的基本方面。相比之下,斯图尔特的团队认为离婚是适应新状态的过程。在这种替代理解中,离婚不是被视为一次性事件,而是作为一个持续的生活调整。这种框架也将调整过程视为开放式的,允许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沃勒斯坦和凯利将离婚框定为创伤或损失,要求研究人员专注于负面影响,从而塑造了数据收集。两项研究都融入了价值观,然而只有斯图尔特等人的价值观被明确承认并自觉存在,因此可以接受经验检验。

安德森评价斯图尔特等人的工作更好,因为它在经验上更充分。

她认为,由于 Stewart 对离婚的概念允许将负面和积极经历都视为离婚影响的证据,Stewart 团队对离婚的概念化作为研究对象使得所有证据都可以被考虑。Wallerstein 和 Kelly 的研究仅关注负面影响,因此在经验上较不充分。因此,Anderson 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融入研究的女性主义价值观产生了更具经验上充分,因此更好的科学。Anderson 还指出,由于 Wallerstein 和 Kelly 解释中的价值观没有明确标识,因此无法进行经验考察。因此,它们被教条地持有,而 Stewart 等人的价值观是明确的,因此可以进行经验测试。她认为,这种方式,价值观本身并不对科学构成问题,但当被教条地持有时就会成为问题。

Sharyn Clough 也主张价值在科学中有合法的作用,认为它们受到与其他信念相同类型的经验证据的约束。她以 Donald Davidson 的信念形成观作为她的出发点。对于 Clough 来说,“一些政治主张(例如,女性主义主张)比其他主张更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2003b: 4)。例如,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证据支持,因此,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科学显然不是良好的科学(Clough 2003a; Clough & Loges 2008)。

克劳同意安德森的观点,即女性主义价值观可以改善科学,并在她对卫生假说研究的分析中提供了一个例证——卫生假说认为对卫生的关注增加和随之减少对微生物和病原体的暴露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症的发病率增加有因果关系,尤其是在北方和西方工业化国家(克劳,2011 年,2012 年)。克劳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了这个案例,指出一些与性别相关的额外数据——受影响的人群(患有过敏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中包括女性和女孩的比例不成比例。克劳认为,在最严重受影响的社会中,性别规范通常要求女孩比男孩有更高的清洁标准的额外信息具有证据意义,因为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对微生物的增加暴露会增加成年后对病原体的免疫力。由于早期对病原体的暴露可能降低过敏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在那些女性和女孩受到更严格清洁规范约束的文化中,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符合卫生假说的预测。因此,当考虑性别时,这种相关性可以为假说提供额外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采纳女性主义价值观认为性别重要可以改善研究。这些价值观提高了描述的经验充分性,从而改善了科学。

对于安德森(Anderson)和克劳夫(Clough)来说,以这种方式纳入科学的价值观是整个理论的一部分,可以作为经验测试的对象。由于研究依赖于这些价值观,当证据支持该描述为更优越时,也证实了该描述所包含的价值观。科学的客观性并未因价值观的纳入而受到威胁,因为整体描述仍然受到经验证据的约束。

女性主义激进经验主义整体论述,如安德森(Anderson)和克劳(Clough)的观点提出了挑战。所罗门(Solomon)质疑是否任何单一的价值观方法能够提供对价值观在科学中适当发挥作用的多种方式的解释。她认为价值观并非一种类型,因此,当相关时(她指出它们可能并不总是相关),它们可能以不同方式相关,在知识生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Solomon 2012: 446)。奥德丽·雅普(Audrey Yap)担心一些价值观可能不会像安德森和克劳的观点似乎要求的那样对证据敏感(Yap 2016)。其他女性主义经验主义方法,如海伦·朗吉诺(Helen Longino)在下一节简要讨论的情境经验主义,可能避免了这些担忧。

客观性

对科学客观性的承诺以及将客观性与无价值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做法是许多科学哲学家难以接受女性主义价值观可能对科学做出建设性贡献的原因之一。但正如劳埃德(1995)所指出的,"客观性" 的含义是复杂的、不稳定的,因此远非清晰明了。在一个哲学图景中,“客观性”表征了认识者与独立存在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在方法上,认识者必须保持客观,因为对特定信念的投入或对某种观点的依恋(“偏见”)“可能会妨碍知识的自由获取和对(独立)现实的正确表达...”。根据劳埃德的分析,问题在于声称这种“客观”现实——她所称的“真实真实”——是通过客观方法的应用而“收敛”的。真实真实是可以被认识的,因为使用这些客观方法并且适当保持客观或不感兴趣的人可以公开访问它。正如劳埃德指出的那样,这种观点假定(a)真实真实完全独立于我们;因此,(b)对这种现实的客观知识需要一种被客观方法所表征的“客观方法”,因为(c)依恋或观点可能会干扰我们与希望了解的现实的独立性,而(d)这种现实是公开可访问的,如果它确实是可访问的话(劳埃德 1995:354-356)。这些假设各自存在问题,本节和第 4.3 节将对其进行讨论。

第一个假设是,真正的真实完全独立于我们,未能承认除了“现实的阻力”之外,社会文化因素“在知识和概念形成的发展中必然参与其中”。人类学家几乎一致认为,“性别和性别角色奠定了每个人类社会其他社会实践的基础”,因此,任何将社会利益和价值作为知识获取的一部分的认识论或科学哲学都应包括与性别和性别相关的价值和利益(Lloyd 1995: 373 和 367-368)。

劳埃德详细阐述,当研究人员调查一个现象时,他们的目标不仅是代表现实,而且是给予一个重要的,即相关的表述。科学描述(理论和假设)必须专注于现实中与引发研究问题的利益(和价值观)相关的部分(2005: 244–245)。虽然现实可能独立于我们,但我们对现实的描述是关于对我们重要并由引发我们研究项目的利益塑造的现实方面的描述。此外,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部分源自于在研究开始时认为已知的内容,这意味着账目的一部分证据在于背景知识。在背景知识和当前项目中价值观的不可消除性挑战了传统客观性的理想。

在探讨客观性问题时,Lloyd 和 Anderson 都利用了 Hugh Lacey 对价值自由理想的两个方面的区分:中立性和公正性(Lacey 1999, 2–6)。中立性要求科学理论既不预设也不支持任何非认识论(道德、政治、社会或文化)价值。公正性要求理论根据证据以及它们展现其他认识论价值的程度来评估(Anderson 使用了 Kuhn 1977 年的列表:经验充分性、一致性、范围和与其他已建立理论的兼容性)(Anderson 2004: 3)。公正性并非无利害关系或无价值取向,而是

对于一组评价标准的承诺,这些标准超越了那些支持对一个问题提出竞争性答案的人的利益。(Anderson 1995b: 42)

因此,劳埃德和安德森认为公正是客观性的关键特征,正如莱西(Lacey 1999: 78)所认为的那样。然而,正如第 4.1 节所指出的,安德森认为至少一些价值判断要回应经验证据,因此它们可能合理地作为评估考虑中的假设证据的背景理论的一部分。这一认识迫使我们重新评估公正的理想——背景理论可能影响我们对证据的评估,因此我们必须准备确定这种影响何时是有害的,何时是有益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安德森通过检查价值对证据的响应程度来区分这一点,也就是说,它们被持有的非教条性程度。为了达到研究人员公正的理想,必须考虑所有证据。由于一些证据要么具有价值取向,要么支持指导研究问题的价值观,因此公正的科学不必是中立的。

女性主义价值观的许多工作受到海伦·朗吉诺(Helen Longino)的情境经验主义的影响(参见女性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哲学、女性主义社会认识论以及科学知识的社会维度的条目)。朗吉诺运用库恩的理论来论证理论受证据不确定性的影响,她认为,由于经验证据永远无法完全确定我们应该接受任何特定理论,情境价值观(社会、道德、政治和文化)可能通过“填补这一空白”在该决定中发挥作用,因此所罗门将这一版本的女性主义经验主义称为“空白女性主义经验主义”(Solomon 2012: 436)。因此,朗吉诺强调证据是相对于评估理论的情境价值观而言的。因此,科学理论在莱西(Lacey)的意义上并不是中立的;它预设了某些社会和政治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评估理论的背景假设之一——即其情境。因此,科学理论在传统意义上并不是客观的,因为它需要中立性。对于朗吉诺来说,它也不是公正的,因为社会和政治价值观可以在理论接受中发挥作用,而且通常确实会发挥作用。

Longino 提出了对客观性的另一种理解。科学的社会性为“变革性批评”提供了机会。这种批评要求遵守社会规范:公认的用于批评证据、方法和假设以及推理的论坛;接受批评,这要求社区不仅仅容忍异议,而且随着批评性对话的发展随时间改变其信念和理论;公认的标准,通过这些标准评估理论、假设和观察实践,并通过对批评的诉诸使其与探究社区的目标相关;最后,社区必须以智力权威的温和平等为特征(Longino 1993, 2002)。Longino 认为,当科学按照这些规范进行时,它平衡了偏见,因此在实现这些规范的程度上是客观的。但它既不中立也不公正,因为科学理论受到塑造确定证据相关性背景的价值观的影响。

女性主义立场理论

尽管存在各种立场理论,但它们的共同点包括对以下三个命题的认可:处境知识命题、认识特权命题和成就命题(Wylie 2003; Rolin 2009; Intemann 2010; Crasnow 2013, 2014)。处境知识命题基于这样的理解:知识是由一组特定社会处境的认知者所拥有和创造的,因此总是局部的——一个由这些设置中固有的权力关系所特征化的文化/社会/政治“位置”。权力的差异分布和利益的差异密切相关,因此提出的问题以及回答这些问题所需的世界特征会根据位置的不同而变化。最显著的差异之一是与主导群体的利益相冲突的差异。因此,处境知识和社会位置的隐喻引发了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一个关键观念——研究者作为内部/外部人的“双重视角”观念。她可以接触到被研究对象的生活经验以及正在进行研究的主导文化(学者们)。正是这种双重视角有助于认识到主导框架的局限性。

帕特里夏·希尔·柯林斯(1986 年)例如,主张使用立场来分析种族和阶级。她认为,被边缘化的研究者可能会意识到许多学科采用的概念和程序存在问题,而她的同事却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她通过自己的学科研究传统和自身边缘社会地位的经验理解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双重视角使得社会科学家对导致第 2 节和第 3 节讨论中概念和方法转变的故障线变得敏感。

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认知特权论题是其中一个更具争议的组成部分。许多对这一观点的批评源于对认知特权的错误理解,将其视为自动的。正如因特曼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这是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主张,那么这一观点要么是平凡的,要么是错误的(因特曼,2010)。但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并不致力于仅仅声称只有那些经历过特定经历的人才知道那种经历是什么样的。它也不会明显错误地声称任何女性都可以自动了解所有其他女性的经历。这样的主张将依赖于对女性经历的某种相同性的预设——这种预设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在问题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抹去了种族、阶级、残疾、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在女性经历中造成的差异。

对于“处境知识”和“认识优势”命题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两个错误造成的:将它们孤立地看待,并错误地将它们视为关于个人主义知识的主张。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并非是关于个体如何获得知识的解释,而是将知识视为社会性的解释。通过考虑成就命题——即立场不是自动的,而必须通过努力获得的观点,可以更清楚地阐明这一点。Harding 区分了观点和立场,以澄清这一点。首先,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对于“处境知识”和“认识优势”命题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两个错误造成的:将它们孤立地看待,并错误地将它们视为关于个人主义知识的主张。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并非是关于个体如何获得知识的解释,而是将知识视为社会性的解释。通过考虑成就命题——即立场不是自动的,而必须通过努力获得的观点,可以更清楚地阐明这一点。Harding 区分了观点和立场,以澄清这一点。首先,女性主义立场理论

旨在描绘权力实践,主导机构及其概念框架创造和维持压迫性社会关系的方式。其次,通过确定在物质和政治劣势或压迫形式中,对层级社会结构运作方式的独特洞察。(Harding 2004b: 31)

Harding 指出,仅仅记录受压迫群体成员所说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他们可能已经吸收了主导理解的等级观念。立场要求创造一个群体意识,这与个体视角的转变并不相同(Harding 2004b: 31–32)。个体位置的改变会自动带来不同的视角,然而,立场的实现需要确定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与其他人一起共同理解彼此经历的经验。

Harding 对于实现一个立场的描述强调了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深层政治性质。这一描述也清楚地表明了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对客观性提出的挑战,因为中立性和公正性与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存在紧张关系。由于知识是具体情境中的,它也总是局部的。承认一些社会位置提供认识特权取决于承认这种局部性。鉴于此,不足为奇的是,对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抵抗主要围绕着它被视为对科学客观性构成威胁的方式展开(Pinnick 2005)。

Harding 已经多次讨论了客观性的问题,最近在 Harding 2015 中,通过她所称的“强客观性”。 “强客观性”要求对知识的主体(知识者)和知识产生过程进行审查,按照与知识对象相同的标准进行审查。作为证据的上下文元素,问题的选择,假设的形成,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社区的组织),数据的收集,解释和排序,决定何时停止研究,研究结果的报告方式等等都需要接受批判性评估。但这种评估要求研究人员能够访问这些上下文元素。女性主义立场理论产生的内部/外部双重视角产生了认识优势,通过这种优势,研究人员可以获得这种访问权限。

…[A] 从那些生活被这些社区边缘化的人的视角来看,对科学家及其社区进行最大程度的批判性研究才能实现。因此,强大客观性要求科学家及其社区出于科学和认识论原因以及道德和政治原因融入推动民主的项目中。(Harding 2004a: 136)

艾莉森·怀利(2003)提出了一个关于如何理解女性主义立场能够产生客观性的替代性观点。她的方法也代表了女性主义认识论领域的转变,模糊了女性主义经验主义和女性主义立场理论之间的界限(Intemann 2010)。怀利指出,“客观性”经常被用来表示理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确定为知识主张的属性。她提出,我们应该将客观性看作这些主张符合某一套认识美德标准的程度。她提出了经验充分性、解释力、内在连贯性、与其他已建立的知识体系一致性,尽管她指出,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列表同样适用。这些理论美德很少会被任何一个理论最大化。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就在任何特定知识项目的任何特定时间内哪些美德最重要做出判断。这些判断取决于研究人员和研究社区的兴趣、目的、意图和目标,这可以被视为一种立场。因此,女性主义立场可以通过确定对于特定知识项目而言何种经验充分性、解释力或其他美德是相关的,以及每种美德的相关程度,来提高客观性。

根据怀尔的观点,科学并非中立(价值观影响假设并被其暗示),也并非公正,因为价值观决定了决定客观性的特征中哪些对于任何特定的知识项目来说是最相关的。但公正性并未完全消失,因为所谓的经验并非由价值决定,尽管其相关性是由价值决定的。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在某些证据种类及其相关性、特殊的推理启发法以及解释性或说明性假设方面具有认识特权。

Both Harding and Wylie appeal to standards (epistemic values) that do not depend on any social/political (non-epistemic values) and yet their accounts accommodate social/political values and provide ways of understanding how such value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knowledge production. Kristen Intemann (2010) has argued that refinements in both feminist empiricism and 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have resulted in a convergence of the two approaches. She identifies three shared features: they are contextual, normative, and social. Feminist (holist) empiricism (both radical and gap empiricism) is contextual in that it takes background assumptions and beliefs within a particular context either as part of the evidence for a theory or as determining what counts as evidence. Contemporary standpoint approaches are contextual in that they point to social situatedness as a determinant of knowledge through the role that it plays either in revealing the evidence itself or the relevance of it. Both sorts of approaches are normative in their focus on the role of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specification of evidence, and in determining the ends or goals of science. Both are also social, focusing on the socio-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knowledge community. However, Intemann identifies two remaining areas of difference: feminist empiricism and 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differ over the kind of diversity needed for objectivity and they differ over the role that non-epistemic values play in enhancing objectivity (Intemann 2010: 790). For the former, Intemann argues that standpoint’s understanding of diversity as social location offers a better grounding for a positive account of the role of feminist values in science than feminist empiricist approaches in that it better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particular sorts of evidence and why it is relevant for some knowledge projects and not others. But the question of which knowledge projects are the ones that should be pursued remains. It is not enough to say “women’s knowledge project” since women form a heterogeneous and unstable group. That is to say, which characteristics—sex, gender, race, socio-economic class, ethnicity, sexuality, or differences in ability—matter will vary depending on context.

Sharon Crasnow (2013, 2014) 提出,尽管异质群体“女性”的利益经常存在冲突,但通过对话、协商和政治行动,可以确定共同利益,并在特定知识项目周围暂时稳定证据相关关系。她将这一过程看作是实现立场意义的一部分。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这种延伸也暗示着与当前社会认识论研究的联系(参见女性主义社会认识论条目)。

异性恋科学研究与新物质主义

最近学术界出现了几种与女性主义观点密切相关或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科学思维方式。其中两种将在这里进行讨论。首先是酷儿科学研究,它在扩展女性主义思想方面提供了一个延伸,挑战了有关性别的传统假设,其中许多也是女性主义工作的目标。另一种是“新唯物主义”,挑战了知识应被理解为代表被动物质的观念,认为这样的分析并不足够关注身体实体的物质方面。这些方法在关注人类主体的具体本质以及生活经验作为证据的重要性方面彼此相关(以及与女性主义观点相关),并且也与《生物学与新唯物主义》中所述的内容相关。

5.1 异性恋 科学 研究

对性别和性别角色的假设以及它们在塑造科学研究和什么被视为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挑战,这表明女性主义方法从审视这些类别开始,这种审视激发了对它们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的动机。正是这种重新思考被视为酷儿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酷儿科学研究在挑战关于世界上什么是“普通”或“自然”特征的信念(例如关于性别和性取向的信念)方面是酷儿的,同时也是因为它的主题——传统上不是科学研究课题的行为和主体。

奇怪的观点并不等同于女性主义观点——例如,有些女性主义者并不认为性别二元论本身是一个问题——但它们仍然可以被视为延伸了女性主义者对性别和性别主导假设进行批判的方法。然而,酷儿研究更加激进。考虑性别和性别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的出现是为了将人类被分类为性别的生物特征与社会属性分开。大致而言,直接与生殖或次生性征相关的特征被归类为前者,而与不同性别相关的社会角色、服装和行为被归类为后者。这个想法使女性主义者得以主张生物学上的区别不应该决定社会角色——生物学不是命运。一些女性主义者最终挑战了这种区别,部分原因是因为性别的“自然性”、它与“自然”性取向的关联,以及这种假设在科学中的作用,包括生物学(关于生殖的观念)和关于性取向的科学研究。此外,社会对性别的理解——关于性别的信念——也塑造了这些科学。因此,在实践中,性别和性别的概念很难分开。尽管这种区别并非没有好处——Deboleena Roy 和 Banu Subramaniam 指出,这种区别促使了有益的工作,反对了生物决定论的主张,提供了讨论身体社会建构的工具,例如(Roy & Subramaniam 2016: 25)——但它也存在问题。

酷儿科学研究更加明确地解决了区分困难及其原因。特别关注的是医学如何牵涉到雌雄同体和跨性别个体的生活,以及支撑该医学的问题性假设的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性别认同基于自然(生物学)以及与某一性别相关的特征是自然的(基于生物学)的假设。例如,杜索格和凯撒挑战了第一个假设,并认为应该用性别认同是通过“复杂的异性恋规范权力关系和性别规范”构建的理解来取代(Dussauge & Kaiser 2012: 122)。这种替代性框架鼓励从酷儿视角开展科学研究的新方法。

最近的一本合集,《Queer Feminist Science Studies: A Reader》(Cipolla 等人,2017 年),在标题和编辑引言中强调了与女性主义的关联,重点放在了性别框架中的二元对立(例如自然/文化,男性/女性,正常/反常)以及它们如何塑造社会,从而影响科学研究的社会实践。

我们认为,酷儿理论通过将批判性关注转向中心和边缘、内部和外部、自然和人工、规范性和偏离的相互依存,从而加深了女性主义对科学的参与。这些术语并非相对立,而是通过特定历史产生的共同纠缠的划分。因此,现在有大量的酷儿作品质疑了正常和异常性别的范畴自然化以及关于性解剖、性别认同、性欲和性别认同的二元概念。(Cipolla, et al. 2017: 12)

安妮·福斯托-斯特林(Anne Fausto-Sterling)对认为存在两性的观念的历史出现进行的研究,展示了启发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的批判性。她追溯了这种特定的二元性到科学在 19 世纪开始决定两性人的命运的日益参与。这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适当主题的出现的结果,再加上一种信念,即科学描述自然的真实状态,因此在我们对自然感到不确定时应该求助于科学。福斯托-斯特林指出了这项研究背后的几个值得质疑的假设。第一,科学确实能够就性别认同和性取向问题提供客观性。第二,将人类分类为两性是自然的。她确定的最后一个假设是,科学将通过确定每种两性的定义性或本质特征来在自然中找到这种分类。

Fausto-Sterling 依次讨论了这些假设。她认为,科学并没有提供关于生物性别的客观描述,因为科学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的人类活动,许多关于性和性别认同的思考方式都受到了对性别的先行概念的指导(另请参见第 4.2 节中关于客观性的讨论)。作为例证,她考察了女性性别的性别化理解是被动的,以及这种理解如何影响了旨在测试性激素对大鼠性行为影响的实验设计(Fausto-Sterling 2000: 195–232)。这些激素本身被分类为雄性和雌性,尽管它们除了与生殖有关的功能之外还有其他功能,并且尽管它们存在于被识别为雄性和被识别为雌性的个体中。这些实验的结果又被用来对人类的行为和性别提出主张。这种做法存在问题,而且还依赖于从大鼠的行为推理出人类性行为的类比推理。

关于另外两个假设,即只有两性别并且它们可以通过基本特征来识别,Fausto-Sterling 指出应该基于社会和科学两种证据来拒绝只有两性别的观念。社会证据表明有些文化承认存在超过两性别,科学证据也指出了这一点。此外,各种不同形式的间性状态证明了不存在两个互斥且互相排斥的性别的观念(Fausto-Sterling 2000:第 4 章)。认为有基本特征可以作为每个两性别的识别符号的信念也通过类似的论证被拒绝。Fausto-Sterling 的讨论是在对间性人士造成的伤害的背景下进行的——通常是作为无法为自己做出选择的婴儿——因此她关注的是在一种未能审查这些假设的科学名义下造成的不公正。

Sarah Richardson 的研究也展示了关于性别假设和性研究之间问题重重的交织(Richardson 2013; section 2.2)。在 2012 年的一篇文章中,她着重探讨了 X 染色体如何被确定为“女性”这一事实——尽管 X 染色体上存在男性精子基因并且男性也有 X 染色体(Richardson 2012,摘要形式收录于 Cipolla 等人 2017 年的文章中)。

Fausto-Sterling 和 Richardson 提供了 queer 科学研究所从事的思维方式的例子。对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自然和文化、正常和反常的传统理解的挑战旨在打破传统思维和方法。只要性别歧视思维是传统的,它也将受到挑战。

新唯物主义

女性主义研究至今讨论的重点大部分集中在世界是如何被概念化的,即研究对象的不同表现方式以及这些不同表现方式的影响。新物质主义挑战了对表现的这种强调,认为这种方式将物质视为被动的,并且这种分析方式不够关注具体实体的物质方面。正如皮特斯-泰勒所说,“物质很重要”。作为纠正的一部分,她建议科学研究采取以下步骤——其中一些步骤在之前讨论的一些女性主义研究中已经看到。第一步是打破社会和生物之间的区别,认识到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第二步涉及记录生物如何被人类需求塑造,而这些需求又通过权力方式塑造。最后,她建议拒绝主导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正是酷儿科学研究所挑战的(皮特斯-泰勒 2016b: 1)。

尽管 Pitts-Taylor 认识到这些举措可能源自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方法,但新唯物主义也批评了一些关于科学的女性主义思考,声称科学往往被认为是压迫的工具,但并未充分参与以支持女性主义科学的发展。新唯物主义指出,这在女性主义缺乏与物理科学——那些关注物质基础的科学领域——的互动方面尤为明显。

Karen Barad 的工作旨在纠正这一点,发展了她所称之为“行动代理现实主义”的观点。对于 Barad,

现象并非仅仅是由人类主体设计的实验室练习的结果;相反,现象是通过多种物质话语实践的复杂代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差异模式(“衍射图案”)....(原文中的强调)。

这样的模式可能涉及或不涉及人类,然而这些实践构成了“人类与非人类、文化与自然、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边界” (Barad 2007: 140)。

巴拉德对“衍射图案”的隐喻源自唐娜·哈拉维(特别是参见哈拉维 1992 年),她提出衍射作为对反射隐喻的替代。虽然两者都是光学隐喻,但巴拉德指出,反射强调相同之处,因此唤起本质主义——发现调查对象中相同之处。衍射关注差异,并将研究者引向追踪这些差异的历史,而不是将其塞入预设的二元对立中(巴拉德 2007 年:29-30)。巴拉德将了解物质世界的这一过程描述为“内部作用”,而不是互动。这样做,她强调,代理权不是一种属性——某人所拥有的东西——而是参与构成物质性的迭代实践(巴拉德 2007 年:178)。对于巴拉德来说,这种内部作用意味着科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的不可分割性,因此贯穿新唯物主义的“物质”双关语。我们的实践在于产生影响,并参与塑造和重塑物质世界。

最近的研究领域:大脑与人类行为

在前几节的工作中,主要集中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中女性主义视角的例子。这可能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在很多生物学领域,性别是相关的,思考性别问题一直是女性主义者探讨的议题之一。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的各个方面,性别如何构建社会也是女性主义者的主要关注点。Barad 和新唯物主义者提出了女性主义(和酷儿)批判如何可以延伸到物理/材料科学的方式。然而,女性主义者也关注了其他科学研究领域。其中两个特别引人关注的领域是神经女性主义,它关注大脑研究中的性别歧视,以及女性主义对紧密相关的认知科学领域的批判。

6.1 神经女性主义

二十一世纪的神经科学发展导致了女性主义对这些领域的审视,特别是与认知科学和男女大脑差异研究相关的审视(Bluhm, Jacobson, & Maibom 2012; Fine 2010; Pitts-Taylor 2016a; Jordan-Young 2010)。这一领域的女性主义工作以类似于前几节描述的方式接近神经科学。它涉及通过检查背景假设和其他可能导致这种偏见的方式来调查性别偏见,以及识别塑造研究的背景信念。

可能将神经科学视为女性主义视角的一个新领域有些误导。正如 Bluhm, Jacobson, and Maibom 所指出的那样。

女性主义神经科学家是第一批批评其学科中以男性为中心的理论和假设的人之一。 (Bluhm, Jacobson, & Maibom 2012: 6)

然而,21 世纪在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还出现了用于研究大脑的新工具。这些进展引发了人们对男性中心假设在研究中持续存在以及在使用新的大脑研究方法(如 fMRI)中如何体现的担忧。

一个吸引女性主义关注的研究领域是大脑性别差异的研究。在这个范畴下可能有相当多的工作。以 Rebecca Jordan-Young 的著作《Brain Storm: The Flaws in the 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2010)为例,她关注的是该领域中一种主导方法,她称之为“大脑组织研究”。她认为,指导性别差异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是

产前激素暴露导致大脑的性别差异化 - 也就是说,早期激素会形成永久的男性或女性的欲望、个性、气质和认知模式。 (Jordan-Young 2010: xi)

这里所指的产前激素暴露是指在胎儿发育之前的雄激素大量涌入,此前胎儿之间没有性别差异。组织学假说认为,决定生殖发育差异的雄激素注入也决定了大脑发育,最终导致男性和女性之间大脑结构的差异。Jordan-Young 特别关注从大脑组织研究中如何得出关于性取向的结论。她对于荷尔蒙理论在大脑组织方面的不加批判使用最关注的问题是,替代性假设——特别是社会因素、期望和学习行为在大脑组织中发挥作用的假设——未能得到充分考虑。

乔丹-杨承认,大多数大脑组织研究者声称自己是互动主义者——也就是说,他们承认社会因素起到了一定作用,激素和社会都会影响大脑。然而,她认为,他们的描述通常是加法的,而不是真正的互动,激素影响首先发挥作用,社会影响随后而来。加法描述将因果因素视为可分离的,而真正的互动描述则不会这样做。乔丹-杨认为,多尔和隆吉诺在这个主题上的工作几十年前就指出了这一点(1988: 59)。

对组织理论的质疑失败是约旦-杨的论述的一个要点,但她还考虑了关于激素、性别和性取向之间关系的其他假设。具体而言,在考虑其他关于激素的假设时,她指出,从研究开始时对类固醇激素的理解是有些是男性的,有些是女性的。(对于这一论述,她依赖于 Nelly Oudshoorn(1994)的工作)。此外,她认为以这种方式思考激素——作为雄激素(男性激素)和雌激素(女性激素)——对于那些持有这些假设的研究人员来说并非没有问题,因为这两种类型的激素都存在于男性和女性身上——这种方法没有解释这种异常(另见第 5.1 节)。她将这视为未考虑到与激素先前被解释为有性别特征的证据的失败。因此,依赖于组织理论的论述特征似乎既具有价值取向,又被教条地坚守。

Jordan-Young 使用了类似于前几节中描述的女性主义批判模式。她审问未经审视的假设,追踪这些假设塑造了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并决定了什么将被视为证据的方式。她揭示了从假设——将激素概念化为有性别特征——到对世界的理解,其中包括关于性欲、性取向和“性别化”兴趣和行为的结论,这些理解是有问题的。

6.2 认知科学

这些研究中的最后一个将我们带到了认知科学,它更专注于大脑结构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比如职业选择。从大脑差异到男性和女性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不同能力的论点并不罕见(见第 1.1 节)。这些举措以及围绕它们展开的大脑科学研究使 Cordelia Fine 将这些方法称为“神经性别歧视”(Fine 2010)。Simon Baron-Cohen 的工作提供了一个例子(2003 年),他将大脑的不同结构与被特定地认定为男性或女性的行为联系起来。他的论点依赖于结合两种理论工具——大脑组织理论和进化理论。由此产生的进化心理学试图解释男性和女性行为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男性和女性不同的适应压力造成的(论点的进化部分依赖于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性别分化和大脑分化共同产生了为不同生殖角色而适应的大脑的差异。在 Baron-Cohen 的描述中,这些不同的适应压力导致了一个为与他人产生共情而进化的女性大脑(E 大脑)和一个为系统化而进化的男性大脑(S 大脑)。

这种方法依赖于组织理论,未经批判性审查,并扩展到非生殖行为,比如进行科学的能力——这种能力据称在(平均而言)没有系统化大脑的性别中大大减弱。这些方法抵制考虑替代方案的根本观点正是这一女性主义批评的核心。

此外,关于所声称的行为性别差异是否真实存在存在一些争议。例如,Grossi 和 Fine 质疑了男性在心理空间旋转技能方面是否更优越的说法。最近的证据表明,当女孩和女性通过视频游戏练习空间旋转时,表现上的差异迅速消失(Feng,Spence 和 Pratt 2007)。关于共情者也可以提出类似的论点。随着孩子长大,语言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往往会消失。还有理由怀疑用于产生认知性别差异证据的测试的准确性,因为并非所有测试方法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Grossi 和 Fine 2012: 78)。最后,当似乎存在行为性别差异的证据时,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当女孩在数学测试中表现较差时被提醒其性别时,当性别不那么显著时,她们的表现会更好(参见第 1.1 节中对刻板印象威胁的讨论)。

女性主义者对声称大脑结构和行为差异相关的观点提出了几种其他回应。Letitia Meynell 认为,通过 fMRI 大脑成像的透明幻觉以及由此产生的将这些图像视为客观证据的理解掩盖了它们通过我们已经存在的性别观念进行阅读和解释的方式(Meynell 2012)。Ginger Hoffman(2012)倡导大脑的可塑性以及对大脑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真正互动性理解,挑战观察到的大脑结构差异表明性别间不可改变差异的观念。Victoria Pitts-Taylor(2016a)主张将大脑理解为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受其在世界中的身体/社会存在所塑造。

这些最后的观点强调了被批判的论述所基于的假设(例如,组织理论是正确的,激素是性激素)是以教条的方式持有的。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个无端的说法——这些假设可以被调查并已经被调查过。例如,关于睾酮的“雄性化”假设及其与某些“男性”行为的因果关系被最近的研究所质疑,该研究表明,从事与挥舞剑有关的动作(与男性行为相关的动作)可以增加雄性激素在男性和女性身体中的产生(van Anders, Steiger, & Goldey 2015)。这种研究类型增加了更具互动性的解释的可信度,并削弱了生物学和社会之间的明显区别。

结论

尽管这篇文章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公平问题、科学哲学、酷儿科学研究到神经科学,但焦点在全球北方的女性主义方面是不完整的。因此,这篇文章未能充分代表女性主义对科学的观点。更准确地说,可以将其描述为呈现了一些女性主义对科学的观点。这里呈现的观点对于在这些传统中工作的人们非常重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启发其他女性主义的一些元素,但并非全部。一个未被考虑的工作例子是关于殖民、后殖民和去殖民科学研究的研究(参见 Harding 2017 中的一个例子)。正如 Uma Narayan 所指出的,因为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经常把瞄准与实证主义相关的无价值理想(见第 4.2 节)作为目标,他们有时未能看到这种理想对于可能将其用作挑战自己文化内压迫性宗教价值的非西方女性主义者的有用性(Narayan 2004: 216–217)。另一个未在此处讨论的领域是数据科学以及关于权力等级如何经常通过数据收集和解释中使用的分类和算法来加强,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分类(D’Ignazio & Klein 2020)。还有越来越多关于性别、种族、阶级交叉点以及科学如何参与支持这些交叉点压迫的工作。还缺少对残疾及其与科学的问题交叉的讨论,以及生殖技术和女性主义关注(例如,参见 de Melo-Martín 2017)。

结果是,该条目提供了背景,但还有许多内容可以讨论,有兴趣的人最好从额外的阅读开始。这里所涵盖的内容只是一个起点,可以探讨权力、性别、性取向和科学之间纠缠不清的许多方式。

Bibliography

Sources Cited

  • Alcoff, Linda and Elizabeth Potter (eds.), 1993, Feminist Epistemologies,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760093

  • Altmann, Jeanne, 1974, “Observational Study of Behavior: Sampling Methods”, Behaviour, 49(3–4): 227–266. doi:10.1163/156853974X00534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AAUW), 2010, Why So Few? Women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 Anderson, Elizabeth, 1995a, “Feminist Epistemology: An Interpretation and a Defense”, Hypatia, 10(3): 50–84. doi:10.1111/j.1527-2001.1995.tb00737.x

  • –––, 1995b, “Knowledge, Human Interests, and Objectivity in Feminist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Topics, 23(2): 27–58. doi:10.5840/philtopics199523213

  • –––, 2004, “Uses of Value Judgments in Science: A General Argument, with Lessons from a Case Study of Feminist Research on Divorce”, Hypatia, 19(1): 1–24. doi:10.1111/j.1527-2001.2004.tb01266.x

  • Bairey Merz, C. Noel, Holly Andersen, Emily Sprague, Adam Burns, Mark Keida, Mary Norine Walsh, Phyllis Greenberger, Susan Campbell, Irene Pollin, Cassandra McCullough, et al., 2017,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liefs Regar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70(2): 123–132. doi:10.1016/j.jacc.2017.05.024

  • Barad, Karen, 2007, 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 Quantum Physics and the Entanglement of Matter and Meaning,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 Barker, Drucilla K., 1995, “Economists, Social Reformers, and Prophets: A Feminist Critiqu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Feminist Economics, 1(3): 26–39. doi:10.1080/714042247

  • Barker, Drucilla K. and Edith Kuiper, 2003, Towards a Feminist Philosophy of Economics,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 Baron-Cohen, Simon, 2003,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Men, Women and the Extreme Male Brain, London: Allen Lane.

  • Bluhm, Robyn, Anne Jaap Jacobson, and Heidi Lene Maibom (eds), 2012, Neurofeminism: Issue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Feminist Theory and Cognitive Scienc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 doi:10.1057/9780230368385

  • Bright, Liam Kofi, Daniel Malinsky, and Morgan Thompson, 2016, “Causally Interpreting Intersectionality The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83(1): 60–81. doi:10.1086/684173

  • Brister, Evelyn, 2018, “Objectivity in Science”, in Garavaso 2018: 212–235.

  • Cipolla, Cyd, Kristina Gupta, David A. Rubin, and Angela Willey (eds), 2017, Queer Feminist Science Studies: A Reader, 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Clough, Sharyn, 2003a, Beyond Epistemology: A Pragmatist Approach to Feminist Science Studies,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 2003b, “Introduction”, in Siblings Under the Skin: Feminism, Social Justice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Sharyn Clough (ed.), Aurora, CO: Davies Group Publishers.

  • –––, 2011, “Gender and the Hygiene Hypothesi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72(4): 486–493. doi:10.1016/j.socscimed.2010.11.021

  • –––, 2012, “The Analytic Tradition, Radical (Feminist) Interpretation, and the Hygiene Hypothesis”, in Crasnow and Superson 2012: 405–434.

  • Clough, Sharyn and William E. Loges, 2008, “Racist Value Judgments as Objectively False Beliefs: A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39(1): 77–95. doi:10.1111/j.1467-9833.2007.00412.x

  • Collins, Patricia Hill, 1986, “Learning from the Outsider Within: The Soc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Black Feminist Thought”, Social Problems, 33(6): S14–S32. doi:10.2307/800672

  • –––, 1990 [2000/2009], Black Feminist Thought: Knowledg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olitics of Empowerment, Boston: Unwin Hyman. Second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Routledge Classics, 2009.

  • Crasnow, Sharon, 2013, “Femin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 Values and Objectivity”, Philosophy Compass, 8(4): 413–423. doi:10.1111/phc3.12023

  • –––, 2014, “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in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A New Introduction, Nancy Cartwright and Eleonora Montuschi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45–161.

  • Crasnow, Sharon L. and Anita M. Superson (eds), 2012, Out from the Shadows: Analytical Contributions to Traditional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855469.001.0001

  • Crasnow, Sharon, Alison Wylie, Wenda K. Bauchspies, and Elizabeth Potter, 2015 [2018],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8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8/entries/feminist-science/.

  • Dalla Costa, Mariarosa and Selma James, 1972, The Power of Women and the Subversion of Community, Bristol, UK: Falling Wall Press.

  • de Melo-Martín, Inmaculada, 2017, Rethinking Reprogenetics: Enhancing Ethical Analyses of Reprogenetic Technolog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med/9780190460204.001.0001

  • DeVault, Marjorie, 1999, Liberating Method: Feminism and Social Research, Philade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D’Ignazio, Catherine and Lauren F. Klein, 2020, Data Feminism, Cambridge, M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 Doell, Ruth G. and Helen E. Longino, 1988, “Sex Hormones and Human Behavior:: A Critique of the Linear Model”,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5(3–4): 55–78. doi:10.1300/J082v15n03_03

  • Dotson, Kristie, 2011, “Tracking Epistemic Violence, Tracking Practices of Silencing”, Hypatia, 26(2): 236–257. doi:10.1111/j.1527-2001.2011.01177.x

  • Dussauge, Isabelle and Anelis Kaiser, 2012, “Re-Queering the Brain”, in Bluhm, Jacobson, and Maibom 2012: 121–144.

  • Eichler, Margrit and Jeanne Lapointe, 1985,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Sexes in Research, Ottawa, O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 Elliott, Kevin C., 2017, A Tapestry of Values: An Introduction to Values in 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0260804.001.0001

  • Fausto-Sterling, Anne, 2000, Sexing the Body: Gender Poli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 Federici, Silvia, 1975 [2020], “Wages Against Housework”, Bristol, UK: Power of Women Collective and the Falling Wall Press. Reprinted in Revolution at Point Zero: Housework, Reproduction, and Feminist Struggle, Oakland, CA: PM Press, pp. 1–18.

  • Fehr, Carla, 2011, “What Is in It for Me? The Benefits of Diversity i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in Grasswick 2011: 133–155. doi:10.1007/978-1-4020-6835-5_7

  • Feng, Jing, Ian Spence, and Jay Pratt, 2007, “Playing an Action Video Game Reduces Gender Difference in Spatial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850–855. doi: 10.1111/j.1467-9280.2007.01990.x

  • Fine, Cordelia, 2010, Delusions of Gender: How our Minds, Society, and Neurosexism Create Difference, New York: Norton.

  • Fricker, Miranda, 2007, Epistemic Injustice: Power and the Ethics of Know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37907.001.0001

  • Garavaso, Pieranna (ed.), 2018, The Bloomsbury Companion to Analytic Feminism,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 Grasswick, Heidi E. (ed.), 2011, Feminist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ower in Knowledge,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doi:10.1007/978-1-4020-6835-5

  • Grossi, Giordana and Cordelia Fine, 2012, “The Role of Fetal Testostero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xes: Some Essential Issues”, in Bluhm, Jacobson, and Maibom 2012: 73–104.

  • Haack, Susan, 1993, “Epistemological Reflections of an Old Feminist”, Reason Papers, 18: 31–43. [Haack 1993 available online]

  • Haraway, Donna, 1992, “The Promises of Monsters: A Regenerative Politics for Inappropriate/d Others”, in Cultural Studies, Lawrence Grossberg, Cary Nelson, and Paula Treichler (eds), New York: Routledge, pp. 295–337.

  • Harding, Sandra, 1986,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87, “Is There a Feminist Method?” in Feminism and Methodology: Social Science Issues, Sandra Harding (ed.),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 1–14.

  • –––, 2004a, “Rethinking Standpoint Epistemology: What is ‘Strong Objectivity?’”, in Harding (ed.) 2004c: 127–140.

  • –––, 2004b, “A Socially Relevant Philosophy of Science? Resources from Standpoint Theory’s Controversiality”, Hypatia, 19(1): 25–47. doi:10.1111/j.1527-2001.2004.tb01267.x

  • ––– (ed.), 2004c, The 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 –––, 2015, Objectivity and Diversity: Another Logic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2017, “Latin American Decolonial Studies: Feminist Issues”, Feminist Studies, 43(3): 624–636. doi:10.15767/feministstudies.43.3.0624

  • –––, 2019, “State of the Field: Latin American Decolonial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78: 48–63. doi:10.1016/j.shpsa.2018.10.001

  • Himmelweit, Susan and Simon Mohun, 1977, “Domestic Labour and Capital”,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1): 15–31. doi:10.1093/oxfordjournals.cje.a035348

  • Hoffman, Ginger, 2012, “What, If Anything, Can Neuroscience Tell Us About Gender Differences?” in Bluhm, Jacobson, and Maibom 2012: 30–55.

  • Intemann, Kristen, 2009, “Why Diversity Matters: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the Diversity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 Broader Impacts Criterion”, Social Epistemology, 23(3–4): 249–266. doi:10.1080/02691720903364134

  • –––, 2010, “25 Years of Feminist Empiricism and Standpoint Theory: Where Are We Now?”, Hypatia, 25(4): 778–796. doi:10.1111/j.1527-2001.2010.01138.x

  • –––, 2011, “Diversity and Dissent in Science: Does Democracy Always Serve Feminist Aims?”, in Grasswick 2011: 111–132. doi:10.1007/978-1-4020-6835-5_6

  • Johnson, Paula A., Sheila E. Widnall, and Frazier F. Benya, (eds), 2018,Sexual Harassment of Women Climate, Culture, and Consequences in Academic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8),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 Jordan-Young, Rebecca, 2010, Brain Storm: The Flaws in the 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Keller, Evelyn Fox, 1985, Reflections on Gender and Sci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2001, “Making a Difference: Feminist Movement and Feminist Critique of Science”, in Femi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Angela N.H. Creager, Elizabeth Lunbeck, and Londa Schiebinger (ed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98–109.

  • Kincaid, Harold, John Dupré, and Alison Wylie (eds), 2007, Value-Free Science? Ideals and Illus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308969.001.0001

  • Kitcher, Philip, 1993,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cience Without Legend, Objectivity Without Illus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096533.001.0001

  • –––, 2001, Science, Truth, and Democra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145836.001.0001

  • Kourany, Janet A., 2010, Philosophy of Science after Femi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32623.001.0001

  • Kuhn, Thomas S., 1962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1977, The Essential Tension: Selected Studies in Scientific Tradition and Chan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Lacey, Hugh, 1999, Is Science Value Free? Values an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983195

  • Lévi-Strauss, Claude, 1936, “Contribution a l’étude de l’organisation Sociale des Indiens Bororo”, Journal de La Société Des Américanistes, 28(2): 269–304.

  • Lloyd, Elisabeth A., 1995, “Objectivity and the Double Standard for Feminist Epistemologies”, Synthese, 104(3): 351–381. doi:10.1007/BF01064505

  • –––, 2005, The Case of the Female Orgasm: Bias in the Science of Evolu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ongino, Helen E., 1990, Science as Social Knowled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Subjects, Power, and Knowledge: Description and Prescription in Feminist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in Alcoff and Potter 1993: 101–120.

  • –––, 2002, The Fate of Knowled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Studying Human Behavior: How Scientists Investigate Aggression and Sexuality, Chicago, IL: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Medina, José, 2013, The Epistemology of Resistance: Gender and Racial Oppression, Epistemic Injustice, and Resistant Imagin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929023.001.0001

  • Merchant, Carolyn, 1980/90, The Death of Nature: Women, Ec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 Meynell, Letitia, 2012, “The Politics of Pictured Reality: Locating the Object from Nowhere in fMRI”, in Bluhm, Jacobson, and Maibom 2012: 11–29.

  • MIT, Committee on Women Faculty in the School of Science, 1999, “A Study on the Status of Women Faculty in Science at MIT”, The MIT Faculty Newsletter, 11(4). [MIT 1999 available online]

  • Narayan, Uma, 2004, “The Project of Feminist Epistemology: Perspectives from a Nonwestern Feminist”, in Harding (ed.) 2004c: 213–224.

  • 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8, 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 NSB-2018-1. Alexandria, V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8 available online]

  • Nelson, Lynn Hankinson, 1990, Who Knows: From Quine to a Feminist Empiricism,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Oudshoorn, Nelly, 1994, Beyond the Natural Body: An Archaeology of Sex Hormones, London: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421529

  • Paxton, Pamela, 2000, “Women’s Suffrage in the Measurement of Democracy: Problems of Operationalization”,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35(3): 92–111. doi:10.1007/BF02699767

  • Pinnick, Cassandra L., 1994, “Feminist Epistemology: Implications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Science, 61(4): 646–657. doi:10.1086/289827

  • –––, 2005, “The Failed Feminist Challenge to ‘Fundamental Epistemology’”, Science & Education, 14(2): 103–116. doi:10.1007/s11191-004-9515-8

  • Pitts-Taylor, Victoria, 2016a, The Brain’s Body: Neuroscience and Corporeal Politic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 –––, 2016b, “Mattering: Feminism, Science, and Corporeal Politics”, in Pitts-Taylor 2016c: 1–20.

  • ––– (ed.), 2016c, Mattering: Feminism, Science, and Materialis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Porter, Theodore M., 1995, Trust in Numbers: The Pursuit of Objectivity in Science and Public Lif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Richardson, Sarah S., 2012, “Sexing the X: How the X Became the ‘Female Chromosome’”,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37(4): 909–933. doi:10.1086/664477

  • –––, 2013, Sex Itself: The Search for Male and Female in the Human Genome,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Rolin, Kristina, 2006, “The Bias Paradox in Feminist Standpoint Epistemology”, Episteme, 3(1–2): 125–136. doi:10.3366/epi.2006.3.1-2.125

  • –––, 2009, “Standpoint Theory as a Methodology for th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Hypatia, 24(4): 218–226. doi:10.1111/j.1527-2001.2009.01070.x

  • Roy, Deboleena and Banu Subramaniam, 2016, “Matter in the Shadows: Feminist New Materialism and the Practices of Colonialism”, in Pitts-Taylor 2016c: 23–42.

  • Schiebinger, Londa, 1999, Has Feminism Changed Sc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ent, Esther-Mirjam and Irene van Staveren, 2019, “A Feminist Review of Behavioral Economic Research on Gender Differences”, Feminist Economics, 25(2): 1–35. doi:10.1080/13545701.2018.1532595

  • Smith, Dorothy E., 1987, 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 Boston, MA: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 Solomon, Miriam, 2001, Social Empiricis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12, “The Web of Valief: An Assessment of Feminist Radical Empiricism”, in Crasnow and Superson 2012: 435–450.

  • Spanier, Bonnie B., 1995, Im/Partial Science: Gender Ideology in Molecular Biology,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Sprague, Joey, 2016, Feminist Methodologies for Critical Researchers: Bridging Difference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Stacey, Judith and Barrie Thorne, 1985, “The Missing Feminist Revolution in Sociology”, Social Problems, 32(4): 301–316. doi:10.2307/800754

  • Steele, Claude M., 1997, “A Threat in the Air: How Stereotypes Shape Intellectual Identity and Performa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6): 613–629. doi:10.1037/0003-066X.52.6.613

  • Stewart, Abigail J., Anne P. Copeland, Nia Lane Chester, Janet E. Malley, and Nicole B. Barenbaum, 1997, Separating Together: How Divorce Transforms Famili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 Valian, Vivian, 1999, Why So Slow?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van Anders, Sari M., Jeffrey Steiger, and Katherine L. Goldey, 2015, “Effects of Gendered Behavior on Testosterone in Women and Me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5): 13805–13810. doi:10.1073/pnas.1509591112

  • Wallerstein, Judith and Joan Kelly, 1980, Surviving the Breakup, New York: Basic Books.

  • Wylie, Alison, 2003, “Why Standpoint Matters”, in Science and Other Cultures: Issues in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bert Figueroa and Sandra Harding (eds), New York: Routledge, pp. 26–48.

  • –––, 2011, “What Knowers Know Well: Women, Work and the Academy”, in Grasswick 2011: 157–179. doi:10.1007/978-1-4020-6835-5_8

  • Wylie, Alison, Elizabeth Potter, and Wenda K. Bauchspies, 2010,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pring 2010 Edition).

  • Yap, Audrey, 2016, “Feminist Radical Empiricism, Values, and Evidence”, Hypatia, 31(1): 58–73. doi:10.1111/hypa.12221

Additional Readings

  • Almassi, Ben, 2019, “Beyond Science Wars Redux: Femin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 Trustworthy Science Criticism”, Hypatia, 34(4): 858–868. doi:10.1111/hypa.12500

  • Amoretti, Maria Cristina and Nicla Vassallo (eds), 2016, Meta-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Feminist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ce 317),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doi:10.1007/978-3-319-26348-9

  • Barad, Karen, 2003, “Posthumanist Performativity: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Matter Comes to Matter”,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28(3): 801–831. doi:10.1086/345321

  • Bleier, Ruth (ed.), 1986, Feminist Approaches to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 Blizzard, Deborah, 2007, Looking Within: A Socio-cultural Examination of Fetoscop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Bug, Amy, 2003, “Has Feminism Changed Physics?”,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28(3): 881–899. doi:10.1086/345323

  • Campion, Patricia and Wesley Shrum, 2004, “Gender and Science in Development: Women Scientists in Ghana, Kenya, and India”,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29(4): 459–485. doi:10.1177/0162243904265895

  • Chilly Collective, 1995, Breaking Anonymity: The Chilly Climate for Women Faculty, Waterloo ON: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 Code, Lorraine, 1993, “Taking Subjectivity into Account”, in Alcoff and Potter 1993: 15–48.

  • –––, 1991, What Can She Know?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Cole, Jonathan R., 1979, Fair Science: Women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 Crasnow, Sharon, 2018, “Contemporary Standpoint Theory: Tensions, Integrations, and Extensions”, in Garavaso 2018: 188–211.

  • Crasnow, Sharon and Kristen Intemann (eds), forthcoming,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 Dahlberg, Frances (ed.), 1981, Woman the Gatherer,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Douglas, Heather, 2009, Science, Policy, and the Value Free Ideal, Pittsburgh, PA: Pittsburgh University Press.

  • Ebbersmeyer, Sabrina and Gianni Paganini (eds.), 2020, Wome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Italy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Sciences 4),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doi:10.1007/978-3-030-44548-5

  • Elliott, Kevin C. and Daniel Steel (eds.), 2017,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Values and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639420

  • Fausto-Sterling, Anne, 1985, Myths of Gender: Biological Theories About Women and Men, New York: Basic Books.

  • Fedigan, Linda Marie, 1986, “The Changing Role of Women in Models of Human Evolutio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5(1): 25–66. doi:10.1146/annurev.an.15.100186.000325

  • Fedigan, Linda Marie and Laurence Fedigan, 1989, “Gender and the Study of Primates”, in Gender and Anthropology: Critical Reviews for Research and Teaching, Sandra Morgen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pp. 41–64.

  • Fonow, Mary Margaret and Judith A. Cook, 2005, “Feminist Methodology: New Applications in the Academy and Public Policy”,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30(4): 2211–2236. doi:10.1086/428417

  • Fonow, Mary Margaret and Judith A. Cook (eds), 1991, Beyond Methodology: Feminist Scholarship as Lived Research,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Fortmann, Louise (ed.), 2008,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 Conservation and Rural Livelihoods: Doing Science Together, London: Wiley-Blackwell.

  • Fujimura, Joan H., 2006, “Sex Genes: A Critical Sociomaterial Approach to the Politics and Molecular Genetics of Sex Determination”,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32(1): 49–82. doi:10.1086/505612

  • Garry, Ann, Serene J. Khader, and Alison Stone (eds.), 2017,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Feminist Philosophy,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758152

  • Ginther, Donna K., 2004, “Why Women Earn Less: Economic Explanations for the Gender Salary Gap in Science”, AWIS Magazine, 33: 6–10.

  • Goodman, Alan H., Deborah Heath, and M. Susan Lindee (eds.), 2003, Genetic Nature/Culture: Anthropology and Science beyond the Two-Culture Divid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Greaves, Lorraine, Alison Wylie, Cheryl Champagne, Louise Karch, Ruth Lapp, Julie Lee and Bina Osthoff, 1995, “Women and Violence: Feminist Practic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in Changing Methods: Feminist Transforming Practice, Sandra Burt and Lorraine Code (eds.), Peterborough ON: Broadview Press, pp. 301–326.

  • Greenwood, Mary Rita Cooke, 2000, “Plenary IV: Advancing Women into Science Leadership”, Who Will Do the Science of the Future? A Symposium on Careers of Women in Scienc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pp. 57–74.

  • Hall, Kim Q., 2017, “Feminist and Queer Intersections with Disability Studies”, in Garry, Khader, and Stone 2017: 405–418.

  • –––, 2002, “Feminism, Disability, and Embodiment”, NWSA Journal, Special Issue: Feminist Disability Studies, 14(3): vii–xii. doi:10.1353/nwsa.2003.0006

  • Hammonds, Evelynn and Banu Subramaniam, 2003, “A Conversation on Feminist Science Studies”,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28(3): 923–944. doi:10.1086/345455

  • Haraway, Donna, 1989, Primate Visions: Gender, Race, and Nature in the World of Modern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 –––, 1991,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New York, Routledge.

  • Harding, Sandra, 1991, Whose Science? Whose Knowledge? Thinking from Women’s Liv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The “Racial” Economy of Science: Toward a Democratic Future,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06, Science and Social Inequality: Feminist and Postcolonial Issues,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Harding, Sandra and Kathryn Norberg, 2005, “New Feminist Approaches to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30(4): 2009–2015. doi:10.1086/428420

  • Hastorf, Christine A., 1991, “Gender, Space, and Food in Prehistory”, in Engendering Archaeology: Women and Prehistory, Joan M. Gero and Margaret W. Conkey (eds.), Oxford: Blackwell, 132–159.

  • Hesse-Biber, Sharlene (ed.), 2011, Handbook of Feminist Research,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Sage.

  • Hesse-Biber, Sharlene and Michelle L. Yaiser, 2004,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ubbard, Ruth, 2003, “Science, Power, Gender: How DNA Became the Book of Life”,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28(3): 791–799. doi:10.1086/345334

  • –––, 1990, The Politics of Women’s Biology,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 Kafer, Alison, 2003, “Compulsory Bodies: Reflections on Heterosexuality and Able- bodiedness”, Journal of Women’s History, 15(3): 77–89

  • Keller, Evelyn Fox, 1983, 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m: The Life and Work of Barbara McClintock,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 –––, 1992, Secrets of Life, Secrets of Death: Essays on Language, Gender and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 –––, 1995, “The Origin,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the Subject Called ‘Gender and Science’: A First Person Account”, in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heila Jasanoff, Gerald E. Markle, James C. Petersen, and Trevor Pinch (e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80–94.

  • –––, 2011, The Mirage of a Space Between Nature and Nurture,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 Kitcher, Philip, 2011, Science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ks.

  • Kittay, Eva, Anita Silvers, and Susan Wendell (eds.), 2001, Feminism and Disability, Special Issue of Hypatia, 16(4).

  • Kourany, Janet, 2017,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he Feminist Legacy”, in Garry, Khader, and Stone 2017: 303–313.

  • Lloyd, Elisabeth A., 1993, “Pre-Theoretical Assumptions in Evolutionary Explanations of Female Sexual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69(2–3): 139–153. doi:10.1007/BF00990080

  • Longino, Helen E., 1995, “Gender, Politics, and the Theoretical Virtues”, Synthese, 104(3): 383–397. doi:10.1007/BF01064506

  • Longino, Helen and Ruth Doell, 1983, “Body, Bias, and Behavio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asoning in Two Areas of Biological Science”,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9(2): 206–227. doi:10.1086/494044

  • Nelson, Lynn Hankinson, 1993, “Epistemological Communities”, in Alcoff and Potter 1993: 121–159.

  • –––, 1995, “A Feminist Naturalize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ynthese, 104(3): 399–421. doi:10.1007/BF01064507

  • –––, 1996, “Empiricism Without Dogmas”, in Feminism, Sci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Lynn H. Nelson and Jack Nelson (eds.), Dordrecht, Boston and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 95–119.

  • –––, 2018, “Feminist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The Social and Contextual Nature of Science”, in Garavaso 2018: 236–259.

  • Newcombe, Nora S., 2010, “On Tending to Our Scientific Knitting: Thinking About Gender in the Context of Evolution”, in Handbook of Gender Research in Psychology, Volume 1: Gender Research in General an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Joan C. Chrisler and Donald R. McCreary (eds.), New York, NY: Springer New York, 259–274. doi:10.1007/978-1-4419-1465-1_13

  • Meynell, Letitia, 2012,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Ethology, and Essentialism (Because What They Don’t Know Can Hurt Us)”, Hypatia, 27(1): 3–27. doi:10.1111/j.1527-2001.2011.01240.x

  • Pohlhaus, Gaile, 2002, “Knowing Communities: An Investigation of Harding’s Standpoint Epistemology”, Social Epistemology, 16(3): 283–293. doi:10.1080/0269172022000025633

  • Pérez Sedeño, E., 2001, “Gender: The Missing Factor in STS”, in Visions of STS: Counterpoint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 Stephen H. Cutcliffe and Carl Mitcham (eds.), Albany, NY: SUNY Press, pp. 123–138.

  • Potter, Elizabeth, 1995, “Good Science and Goo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ynthese, 104(3): 423–439. doi:10.1007/BF01064508

  • –––, 2001, Gender and Boyle’s Law of Gase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Ramazanoglu, Caroline with Janet Holland, 2002, Feminist Methodology: Challenges and Choic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 Reardon, Jenny, 2005, Race to the Finish: Identity and Governance in an Age of Genom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Reinharz, Shulamit,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ichardson, Sarah S., 2010, “Femin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 History, Contributions, and Challenges”, Synthese, 177(3): 337–362. doi:10.1007/s11229-010-9791-6

  • Rose, Hilary, 1983, “Hand, Brain, and Heart: A Feminist Epistemology for the Natural Sciences”,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9(1): 73–90. doi:10.1086/494025

  • –––, 1994, Love, Power and Knowledge: Towards a Feminist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iences,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 Rosser, Sue V., 2002, “Twenty-five Years of NWSA: Have We Built the Two-Way Streets Between Women’s Studies and Wome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WSA Journal, 14(1): 103–128. doi: 10.1353/nwsa.2002.0017

  • Rossiter, Margaret, 1982, 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 Struggles and Strategies to 1940,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 –––1995, 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 Before Affirmative Action, 1940–1972,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Roughgarden, Joan, 2013, Evolution’s Rainbow: Diversity,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Nature and Peopl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Schiebinger, Londa 1989, The Mind Has No Sex? Women in 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9, “How Women Contribute”, Science, 285(5429): 835b–8835. doi:10.1126/science.285.5429.835b

  • ––– (ed.), 2003, Gender and Science: New Issues, special issue of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28(3).

  • Smith, Dorothy E., 1974, “Women’s Perspective as a Radical Critique of Sociology”, Sociological Inquiry, 44(1): 7–13. doi:10.1111/j.1475-682X.1974.tb00718.x

  • Smith, Dorothy E., 1978, “A Peculiar Eclipsing: Women’s Exclusion from Man’s Culture”,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1(4): 281–295. doi:10.1016/S0148-0685(78)91175-2

  • Sonnert, Gerhard and Gerald Holton, 1995, Who Succeeds in Science? The Gender Dimension,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 Sperling, Susan, 1991, “Baboons with Briefcases: Feminism, Functionalism, and Sociobiology in the Evolution of Primate Gender”,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17(1): 1–27. doi:10.1086/494711

  • Squier, Susan and Melissa M. Littlefield, 2004, “Feminist Theory and/of Science: Feminist Theory Special Issue”, Feminist Theory, 5(2): 123–126. doi:10.1177/1464700104045403

  • Star, Susan Leigh (ed.), 1995, Ecologies of Knowledge: Work and Politic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bany, NY: SUNY Press.

  • Strum, Shirley C. and Linda Marie Fedigan (eds.), 2000, Primate Encounters: Models of Science, Gender,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uchman, Lucy, 2008, “Feminist STS and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in 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third edition, Edward J. Hackett, Olga Amsterdamska, Michael E. Lynch, and Judy Wajcman (ed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The MIT Press, pp. 139–164.

  • Symons, Donald, 1979,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ejani, Sheba, 2019, “What’s Feminist about Feminist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26(2): 99–117. doi:10.1080/1350178X.2018.1556799

  • Watson, Patty Jo and Mary C. Kennedy,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Horticulture in the Eastern Woodlands of North America: Women’s Role”, in Engendering Archaeology: Women and Prehistory, Joan M. Gero and Margaret W. Conkey (eds.), Oxford: Blackwell, 276–300.

  • Wertheim, Margaret, 1995, Pythagoras’ Trousers: God, Physics and the Gender Wars, New York: Random House.

  • Whelan, Emma, 2001, “Politics by Other Means: Feminism and Mainstream Science Studies”,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Cahiers Canadiens de Sociologie, 26(4): 535–581. doi:10.2307/3341492

  • Wyer, Mary, Mary Barbercheck, Donna Cookmeyer, Hatice Öztürk, and Marta Wayne (eds), 2014, Wo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Reader in Feminist Science Studie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0203427415

  • Wylie, Alison, 1992, “Reasoning About Ourselves: Feminist Methodolog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n Women and Reason, Elizabeth Harvey and Kathleen Okruhlik (eds.),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p. 611–624.

  • –––, 1995, “The Contexts of Activism on ‘Climate’ Issues”, in Breaking Anonymity: The Chilly Climate for Women Faculty, The Chilly Collective (eds.), Waterloo, Ontario: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pp. 26–60.

  • –––, 2007, “The Feminism Question in Science: What Does It Mean to ‘Do Social Science as a Feminist’?”, in Handbook of Feminist Research: Theory and Praxis, Sharlene Hesse-Biber (ed.), New York: Sage, pp. 567–577. doi:10.4135/9781483384740.n26

  • –––, 2017, “What Knowers Know Well: Standpoint Theory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Archaeology”, Scientiae Studia 15(1): 13–38.

  • Wylie, Alison, Janet R. Jakobsen, and Gisela Fosado, 2008, Women, Work, and the Academy: Strategies for Responding to ‘Post-civil Rights Era’ Gender Discrimination, (New Feminist Solutions, 2), New York: Barnard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 [Wylie, Jakobsen, and Fosado 2008 available online].

  • Xie, Yu and Kimberlee A. Shauman, 2003, Women in Science: Career Processes and Outcom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ognitivism vs. non-cognitivism, moral | discrimination | epistemology | epistemology: naturalism in | epistemology: social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Latin American feminism | feminist philosophy, approaches: psychoanalytic philosoph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philosophy of biology | feminist philosophy, interventions: social epistemolog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power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reproduction and the family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sex and gender | feminist philosophy, topics: perspectives on the body | justice | justification, epistemic: foundationalist theories of | rationalism vs. empiricism | relativism | science: theory and observation in | scientific knowledge: social dimensions of | social norms

Copyright © 2020 by Sharon Crasnow <sharon.crasnow@norcocollege.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