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属性与外在属性 intrinsic vs. extrinsic properties (Dan Marshall and Brian Weatherson)

首次发表于 2002 年 1 月 5 日星期六;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9 月 18 日星期一

我们的一些属性纯粹是因为我们的本质而存在的。(我们的质量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的其他属性是由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决定的。(我们的重量就是一个例子。)前者是内在属性,后者是外在属性。这似乎是一个足够直观的区分,因此这个直观的区分已经在哲学的许多讨论中得到了应用,包括伦理学、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和物理哲学的讨论。不幸的是,当我们更仔细地观察这个直观的区分时,我们发现有理由怀疑它混淆了一些相关的区别,并且每个这些区别都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分析。


1. 简介

内在和外在属性之间区分的标准方法是通过使用一些定向的描述。David Lewis 提供了以下列表:

将内在属性归因于某物的句子、陈述或命题完全是关于该物体的;而将外在属性归因于某物的陈述并不完全是关于该物体的,尽管它很可能是关于包括该物体在内的某个更大的整体的。(Lewis 1983a: 197)

一件事物由于其本身的方式,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具有其内在属性。然而,外在属性并非如此,尽管一件事物可能由于某个更大的整体的方式而具有这些属性...(Lewis 1983a: 197)

如果某物具有内在属性,那么它的任何完美复制品也具有相同的属性;而处于不同环境中的复制品将在其外在属性上有所不同。(Lewis 1983a: 197)

引入主题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提供典型的内在和外在属性的例子。其中一半的任务很容易:每个人都同意成为叔叔是外在的,就像离杜鹃花六米远一样。另一半则更具挑战性,因为对于哪些属性是内在的,人们的意见远不一致。例如,Lewis(1983a、1986a、1988)坚持认为形状属性是内在的,但有人可能认为一个物体的形状取决于其所在空间的曲率,而这甚至可能不是该空间本身的内在属性(Nerlich 1979),更不用说物体本身了(Bricker 1993、McDaniel 2007 和 Skow 2007)。Lewis 还提到电荷和内部结构是内在属性的例子。(为了方便阐述,我们将在下文中假设形状属性是内在的。我们还将假设像由锡制成和质量为 500kg 的属性是内在的。)

1.1 哲学重要性

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之间的区别在陈述几个有趣的哲学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上,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与内在价值的概念有关。G.E.摩尔(1903 年:§18)指出,我们可以区分那些本身就是好的或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以及那些作为其他事物的手段而好的事物。至今,人们对于这种区别是否能够持续存在(费尔德曼 1998 年,卡根 1998 年)以及如果能够持续存在,哪些事物具有内在价值(克雷布斯 1999 年)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特别是,在当代环境伦理学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哪些事物(智能生物、有意识的生物、生物、物种等)可能具有内在价值。虽然这是哲学中内在/外在区别的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用法,但在我们现在转向的形而上学区别的讨论中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正如 P. T. Geach(1969)所指出的,某个对象 a 在事件发生之前不是 F,但在事件发生之后却是 F,并不意味着这个事件在任何深层意义上构成了 a 的变化。举个老生常谈的例子,在苏格拉底去世时,Xanthippe 成为了寡妇;也就是说,在她丈夫去世之前,她不是寡妇,但在去世之后她就成了寡妇。尽管这个事件构成了(或者也许是由...构成了)苏格拉底的变化,但它本身并没有构成 Xanthippe 的变化。Geach 指出,我们可以区分真正的变化,比如苏格拉底去世时发生的变化,和仅仅是满足了哪些谓词的变化,比如苏格拉底去世时 Xanthippe 发生的变化。他将后者称为“仅仅是剑桥的”变化。有一种共识认为,一个对象在事件中经历真正的变化,当且仅当在事件之前它具有某个内在属性,但在事件之后却没有了。

David Lewis(1986a,1988)在 Geach 的这一观点基础上对持续论进行了攻击,持续论认为对象通过完全位于不同时间的方式持续存在,并且在一个时间存在的对象与在另一个时间存在的对象之间可以有严格的一致性。Lewis 认为,这与对象经历真正变化的观念是不一致的。如果同一个对象既可以是 F(在某个时间)又可以不是 F(在另一个时间),这意味着 F-ness 必须是与时间相关的关系,但这意味着它不是一种内在属性。因此,任何一个对象可以改变的属性都必须是外在的,因此没有任何东西经历真正的变化。Lewis 说,这个论证支持了对立的持续论理论,该理论认为对象通过在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时间部分来持续存在。尽管这个论证是有争议的(参见 Haslanger(1989),Johnston(1987)和 Lowe(1988)的一些回应),但它确实展示了关于内在性的考虑如何在完全不同的形而上学领域产生共鸣。

内在性的概念被应用于阐述各种超验主义命题的第三个重要领域。弗兰克·杰克逊(1998 年)以重复和物理重复来定义物理主义,而这些又以内在属性来定义。同样,贾格文·金(1982 年)以内在属性来定义心灵/身体超验主义命题。正如西德·西德(1993 年)所指出的,定义泰勒·伯吉(1979 年)所攻击的个体主义心理内容理论的最简单方法是,将思想者的命题态度的内容定义为依赖于思想者的内在属性。而许多认识论中的内在主义理论都基于这样的直觉,即思想者对某个命题的合理性取决于思想者的内在属性。

内在性的概念被用于陈述重新组合原则,旨在描述世界可能的状态。(参见刘易斯 1986a。)最初尝试陈述这样一个原则可能是(R1),其中 x 与 y 完全不同当且仅当 x 和 y 没有共同的部分。(按照哲学用法的标准,每个事物都被视为自身的一部分。因此,事物与自身并不完全不同。)

(R1)

对于任何属性 p 和 q,可能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 x 和 y,其中 x 具有属性 p,y 具有属性 q。

然而,根据一个关于属性的丰富理论,每个(非有缺陷的)谓词都表达一个属性,(R1)显然是失败的,因为不可能存在一个 x 和一个 y,其中 x 具有由金子制成的属性,而 y 具有没有任何东西由金子制成的属性。通过用(R2)替换(R1)可以修复(R1)的这个缺陷。

(R2)

对于任何内在属性 p 和 q,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 x 和 y,使得 x 具有 p,y 具有 q。

尽管由金制成并且使得没有任何东西由金制成反驳了(R1),但它们并没有反驳(R2),因为使得没有任何东西由金制成显然是非内在的。

除了上述区分内在和外在属性的四个应用之外,该区分还被用于许多其他目的。例如,它已被用于制定道德原则和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原则(Rabinowicz 1979),制定一个好的解释的要求,即它是一个内在解释(Field 1980,Maya 2014),以及制定一个关于自然统一性原则的非平凡版本(Schlesinger 1990)。该区分(或以其为基础的可定义的区分)还被用来反对可能世界的魔术代用理论(Lewis 1986a,第 3.4 节),捍卫因果关系的传递性(Hall 2000,Hall 2004),捍卫本质的模态理论(Denby 2014),为属性的内在理论辩护(Audi 2019),以及反对确定性事实总是仅由确定性事实所支持的论点(Shumener 2022)。

大多数关于内在性的哲学应用与其精确分析无关。然而,对其分析的研究有助于通过区分不同的内在性概念和接近内在性的概念,从而澄清这些应用,并使我们更加了解这些不同概念以及哪些属性满足它们。后一种进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西德尔(Theodore Sider)在 2003 年观察到民间理论中的大多数属性都是“最大的”,因此不是内在属性。这一观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论据,反对各种各样依赖于某些日常属性直观内在性的理论。

1.2 全局和局部

除了“全局”概念中属性的内在性外,还有一种“局部”概念,即某物以内在方式具有某种属性(参见 Humberstone 1996 年,第 206 页)。对于刘易斯(Lewis)在第 1.1 节引用的关于内在属性概念的各种表述,都有相应的关于以内在方式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表述。这些是:

  1. x 以内在方式具有 F,当且仅当将 F 归因于 x 的句子完全关于该事物。

  2. x 以内在方式具有 F,当且仅当 x 因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而具有 F。

  3. x 以内在方式具有 F,当且仅当 x 的每个副本都具有 F。

从这些特征的至少第三个可以得出结论,某物可以以内在的方式具有外在属性。例如,由于锡的每个副本都具有由锡制成的属性,因此锡的每个副本也具有外在属性,即要么由锡制成,要么已婚。因此,根据第三个特征,每个锡制品都以内在的方式具有要么由锡制成,要么已婚的属性,尽管这个属性是外在的。

关于内在性的局部和全局概念,有两个合理的原则是(GTL)和(LTG)(参见 Humberstone 1996 年,第 228 页)。

(GTL)

如果 F 是一个内在属性,则每个具有 F 的 x 都必须以内在方式具有 F

(LTG)

如果每个具有 F 的 x 都必须以内在方式具有 F,则 F 是一个内在属性

除了两个位置的谓词“以内在方式具有...”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个修饰词“内在地”,其中,根据上述的一个特征,当且仅当 x 本身,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是 F 的原因时,x 在内在地是 F 的(参见 Humberstone 1996,第 228 页)。这个修饰词以谓词作为参数,而不是作为属性的名称或变量范围。不相信属性存在的名义主义者可能会尝试使用这个修饰词来捕捉与内在性相关的直观区别,而不承认属性的存在。例如,名义主义者可能声称一个桌子在内在上是矩形的,同时坚持一致地认为没有矩形的属性存在。(为简单起见,我们将假设以下假设是错误的,即名义主义是错误的,并且存在大量的属性和关系,其中一些是内在的,一些是外在的。)

可能有进一步的理由使用两个位置的谓词“以内在方式具有...”或修饰词“内在地”,而不是单一位置的谓词“是内在的”。例如,有人可能认为前两个概念中至少有一个比后一个概念更基本,或者后一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错误的,而前两个概念中至少有一个不是。(例如,参见 Figdor 2008。)

1.3 关系

虽然本文重点讨论内在和外在一元属性之间的区别,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内在和外在的区别也适用于多元关系。与一元属性的情况类似,内在和外在多元关系的区别可以通过特征描述和示例来介绍。一个特征描述如下:

内在的 n 元关系是一种 n 元关系,n 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他任何因素决定的;而外在的 n 元关系则不是这种情况。

外在的二元关系的例子包括像一样受欢迎和有相同的堂兄弟姐妹。内在的二元关系的可能例子包括距离为 1 米和由相同类型的金属制成。(否认形状属性是内在的哲学家将否认距离关系如距离为 1 米是内在的。)

除了内在的全球概念之外,还有内在方式下的 n 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对这种内在方式的描述是:

当 n 个事物之间以内在方式存在关系 R 时,这 n 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R 是由它们自身的本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他任何因素所决定。

2. 内在性的概念

有许多不同的区分被称为内在/外在区分。正如 J. Michael Dunn(1990)所指出的,一些作者使用“内在”和“外在”来表示“本质的”和“偶然的”。邓恩在说这是对术语的误用时肯定是正确的。Brian Ellis(1991)指出了一个更有趣的区分(在 Humberstone 1996: 206 中讨论)。 (另请参阅 Figdor 2008 和 Figdor 2014,以讨论相关的内在性概念。)Ellis 建议我们应该区分物体独立于任何外部力量作用下所具有的属性(我们将其称为 Ellis 内在属性),以及它们由于这些外部力量而具有的属性(Ellis 外在属性)。对于许多物体(例如,一根拉伸的橡皮筋),它们的形状将取决于作用于它们的外部力量,因此它们的形状将是 Ellis 外在的。如果一个人坚持认为形状是内在的,那么他应该认为 Ellis 内在属性和 Ellis 外在属性之间的区别与内在/外在区分不同。这样的判断可能显得有点仓促,但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将转向在哲学文献中受到更多关注的区分。

2.1 关系性与非关系性属性

许多作家,尤其是在内在价值的文学中,使用“关系性”来表示与内在相反的概念。这似乎是一个错误,因为许多属性似乎既是关系性的又是内在的。例如,大多数人都具有比手臂更长的腿的属性,并且似乎以内在的方式具有这个属性,即使该属性包含满足某种关系的条件。也许如果手臂或腿是否是外在的,那么这个属性就不是内在的,所以这可能不是一个确凿的例子,但它似乎令人不安。而且,无论如何,还有其他无法用这种方式回应的例子。例如,拥有适当部分的属性肯定是内在的,但它似乎也是一个关系性属性。

正如 Humberstone 1996 年所指出的,有些人可能会回应说,关系性属性是这样一种属性,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它,那么它与它的非部分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但这也不行。与杜鹃花相距一英里之外显然是关系性的,但并不包含与任何非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孤零零存在于世界中的非杜鹃花来看到这一点。

进一步的回应可能是说,关系性属性应该是涉及只能关联完全不同的事物的关系的属性,并且根据这种对关系性属性的解释,非内在属性就是关系性属性。然而,这种回应也面临困难。例如,这个解释可能会将存在一个立方体的属性分类为内在属性。然而,这个属性并不是内在的。

虽然关系属性的概念应与非内在属性的概念区分开来,但可能内在属性的概念可以通过关系性来解释。Francesscotti 提出的一个解释在补充中进行了讨论:

内在性的关系解释。

2.2 本地属性与非本地属性

现在我们转向内在性的概念,该概念由第 1 节中列出的特征来描述。或者更好地说,我们现在转向由这些特征来描述的内在性的概念,因为虽然刘易斯认为这些特征各自描述了一个内在性的概念,但很可能它们描述的是不同的概念。在本小节中,我们将讨论由第一个特征描述的涉及关联性的概念。在接下来的两个小节中,我们将讨论由另外两个特征描述的概念。

刘易斯的第一个特征是:

将内在属性归因于某物的句子、陈述或命题完全是关于那个事物的;而将外在属性归因于某物的陈述并不完全是关于那个事物,尽管它很可能是关于包括那个事物作为一部分的更大整体的。(刘易斯 1983a:111-2)

在这个表征中使用的关于性的概念很可能是内在关于性的概念,其中内在关于性可以通过(1)直观地描述。

(1)

一个事态 s 对于一个事物 x 来说是内在地关于的,当且仅当 s(无论是真实还是虚假地)描述了 x 及其部分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 x 及其部分与其他事物以及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使用内在关于性的概念,Lewis 的第一个表征可以更精确地通过模式(2)来陈述。

(2)

属性 F 的内在性质是指,对于任意的 x,x 具有属性 F 的状态是关于 x 本身的内在性质。

对于任意表示属性 p 的谓词 F,以及指代 x 的名称 n,将 p 归属于 x 定义为由 ┌Fn┐ 所表达的状态。利用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用句子(3)替换模式(2)。

(3)

对于任意属性 p,p 的内在性质是指,对于任意的 x,将 p 归属于 x 的状态是关于 x 本身的内在性质。

(3) 可以合理地将作为立方体的分类归类为内在的,因为对于任何 x,x 是立方体的事实合理地描述了 x 及其部分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它们与其他事物以及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相反,(3) 可以合理地将作为叔叔的分类归类为非内在的,因为将其归属于某个事物不仅涉及它及其部分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它与外部事物的关系。同样,(3) 也可以合理地将作为奥巴马的分类归类为非内在的,因为将奥巴马归属于克林顿,即奥巴马与克林顿完全相同的事实,不仅仅是关于克林顿,还涉及奥巴马。最后,(3) 似乎也将作为存在数字的分类归类为非内在的,即使存在数字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将这个属性归属于克林顿,即克林顿是存在数字的事实,似乎不完全是关于克林顿的,还涉及与克林顿完全不同的事物。 (我们将假设支持这个判断的直觉是正确的。然而,这并不是没有争议的。请参阅 Sider 1996 以拒绝一个密切相关的直觉,并参阅 Eddon 2011 以回应这个拒绝。)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把(3)所分类为内在的属性称为局部属性,并将(3)所分类为非内在的属性称为非局部属性。(这个局部属性的概念需要与第 1.2 节讨论的以内在方式拥有属性的局部概念区分开来。)

2.3 内在 vs. 外在属性

在路易斯在第 1 节中引用的语录中列出的第二个特征是“一件事物的内在属性是由该事物本身决定的,而不是其他任何事物”。

这个特征可以通过模式(4)更准确地陈述,其中“x 的内在方式”缩写为“x 及其部分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与 x 及其部分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事物的关系相对立”。

(4)

如果对于任何 x,如果 x 是 F,则 x 的 F 性质是由 x 的内在方式决定的,则 F 是内在的。

将被(4)内在属性分类为内在的属性称为内在属性,并将被(4)分类为非内在属性的属性称为外在属性。一个重要的问题是(4)中“由于”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它的含义与形而上学基础相对应,其中形而上学基础是与形而上学解释相对应的关系,就像因果关系与因果解释相对应一样。在这种“由于”的理解下,(5)是必然成立的。

(5)

“由于 ϕ 的情况下 φ 成立”当且仅当由 ϕ 所表达的事实在形而上学上基础于由 φ 所表达的事实。

虽然最初认为(4)中的“由于”表达了形而上学基础是很有吸引力的,但马歇尔 2015 年提出了一个论证,认为当“由于”具有这种含义时,(4)未能描述内在性的概念。该论证依赖于(6)是必然成立的,并且在任何内在性概念上(7)都是成立的。

(6)

‘φ 由于 x 的内在方式而成立’当且仅当存在一个表达关于 x 的内在事实的句子 ϕ,使得‘φ 由于 ϕ 成立’为真。

(7)

可能存在一个句子‘a 是 F’,其中 F 表示一个内在属性,而‘a 是 F’表示一个基础事实,即一个没有被任何其他事实在形而上学上支持的事实。

该论证如下。假设,为了反证,(4)表征了一个当‘由于’表示形而上学基础时的内在性概念。由此可得,以及(5)和(6)的必然性,(8)是必然真实的。

(8)

一个事物是内在的,当且仅当,必然地,对于任意的 x,如果 x 是 F,则存在一个关于 x 的内在事态 s,使得 s 在形而上学上使得 x 成为 F。

根据(7),一个句子 ┌a 是 F┐ 可以表达一个基础事实,其中 F 表示一个内在属性。因此,根据(7)和(8)的必然性,(9)可能是真实的。

(9)

一个事物是 F 是一个基础事实,并且存在一个关于 a 的内在事态 s,使得 s 在形而上学上使得 a 成为 F。

然而,(9)必然是错误的,因为基础事实不能通过任何事实在形而上学上得到根据。因此,假设(4)表征了内在性概念,当“由于”表达形而上学的根据时是错误的。

鉴于在(4)中,“由于”并不表达其预期用途中的形而上学根据,那么它表达的是什么呢?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是认为(4)中的“由于”意味着与“是...的问题”具有相同的效果,并且在这种解读下,它表达了同一关系。在这种解读下,“由于 ψ 的情况下 φ”为真当且仅当由 ϕ 表达的事态与由 φ 表达的事态相同。由于根据(6)可得,根据“由于 x 内在地如何而 φ”这种解读,为真当且仅当存在一个表达关于 x 内在的事态的句子 ϕ,(10)根据“由于”这种解读推出(4)。

(10)

对于任何 x,如果 x 是 F,则 x 是 F 的事态内在地关于 x 是必然的,那么 F 是内在的。

一个备选方案是在 Marshall 2016a 中进行调查,即认为“由于”可能在(4)中表示一些不同的自我决定或蕴涵关系,并且每个关系都确定了不同的内在性概念。除了身份之外,这些蕴涵关系可能还包括形而上学必然性、规范必然性和弱形而上学基础,其中 p 弱形而上学基础于 q 当且仅当 p=q 或 p 形而上学基础于 q。鉴于这些关系为每个关系 R 确定了不同的内在性概念,我们可以将与 R 对应的内在性概念称为“R 内在性”。因此,例如,通过将“由于”解释为表示身份关系,从(4)中获得的内在性概念可以称为身份内在性,而通过形而上学必然性获得的内在性概念可以称为形而上学必然性内在性,通过规范必然性获得的内在性概念可以称为规范必然性内在性。

如果“由于”表示关系 R,则“由于 ϕ 的情况下 φ”为真当且仅当“ϕ 的情况下的事实”与“φ 的情况下的事实”之间存在关系 R。根据此,(4)和(6),R 内在属性满足(11)。

(11)

如果 F 是 R 内在的,则对于任何 x,如果 x 是 F,则存在一个关于 x 的内在事实 s,使得 s 与“x 是 F 的情况下的事实”之间存在关系 R。

正如立方体是直观的局部属性一样,而成为叔叔和存在数字的属性是直观的非局部属性,前者是直观的内在身份属性,而后者的属性都是直观的非内在身份属性。(然而,声称存在数字是局部属性的人可能还声称这个属性是内在身份属性。例如,参见 Sider(1993a),Eddon(2011),Vallentyne(1997),Hoffman-Kolls(2014)和 Francescotti(2014)的相关辩论。)然而,可以合理地认为内在身份属性与局部属性不重合,因为虽然与奥巴马相同不是局部属性,但可以合理地认为它是内在身份属性。这是因为对于任何与奥巴马相同的 x,x 与奥巴马相同的事实状态可能涉及 x 及其部分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涉及它们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其他事物的状况。

由于每个内在身份属性也是 R 内在属性,对于每个自反关系 R,R 内在属性也与每个 R 的局部属性不重合。对于至少一些 R,R 内在属性也与内在身份属性不同。例如,鉴于必然存在数字的假设,可以合理地认为形而上学必然性内在属性与内在身份属性不同,因为虽然存在数字的属性可能不是内在身份属性,但它是形而上学必然性内在属性。这是因为根据数字必然存在的假设,任何 x 都是如此,它的内在性质要求 x 是存在数字的。

2.4 保持复制与非保持复制属性

当隔离内在性概念时,刘易斯列出的第三个特征是,重复体在其内在属性方面从不不同。刘易斯还持有一个进一步的原则,可能不明显,即任何重复体在其从不不同的属性方面都是内在的。将这个进一步的原则添加到特征中得到(12)。

(12)

F 是内在的当且仅当 F 在重复体之间从不不同。

然而,(12)存在以下问题。假设没有人的质量是 500 千克(尽管一个人的质量可能是 500 千克)。鉴于这个假设,没有任何重复体在是否具有这个属性方面不同。因此,(12)错误地将具有 500 千克质量的受欢迎男性归类为内在的。

由于他对可能世界的具体主义理论,大卫·刘易斯不会面临这个问题。刘易斯认为,除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之外,还有许多与我们生活的世界相同类型的具体世界。此外,他认为在其中一些世界中包含着 500 公斤的重复男人,其中一些是受欢迎的,一些则不是。根据刘易斯的可能世界具体主义理论,那么,作为一个受欢迎的 500 公斤男人被归类为外在的(12)。

然而,支持标准抽象主义可能世界理论的哲学家无法接受(12)。根据标准抽象主义可能世界理论,可能世界不包含诸如 500 公斤男人之类的具体实体作为部分。根据标准抽象主义者的观点,因此不存在 500 公斤男人,只有表示存在 500 公斤男人的可能世界。然而,支持标准抽象主义可能世界理论的哲学家可以用(13)替换(12)(参见摩尔 1922 年和弗朗切斯科蒂 1999 年)。 (或者至少,他们可以用(13)替换(12),前提是他们认为根据非实际可能世界存在的事物在实际世界中不存在。否认这一点的抽象主义者将不得不进一步修改(13)。)

(13)

F 是内在的,当且仅当对于任何 x 和 y,以及对于任何可能世界 u 和 v,使得 x 在 u 上是 y 在 v 上的重复,x 在 u 上具有 F 当且仅当 y 在 v 上具有 F

假设存在一个标准的抽象主义可能世界理论,那么存在一个可能世界 u,表示存在一个受欢迎的 500 公斤男人 x,还存在另一个可能世界 v,表示存在一个不受欢迎的 500 公斤男人 y,其中 u 中的 x 具有与 v 中的 y 相同的内在属性,因此 u 中的 x 是 v 中的 y 的重复。基于此,(13)将 500 公斤的受欢迎男人分类为外在属性。

暂且不论(13)是否正确描述了内在性的真正概念,让我们称它所描述的概念为重复保留。理解为重复保留的特征有两个重要后果。首先,它导致了身份属性(如奥巴马)不是重复保留的。原因在于,由于奥巴马可能有一个与他不同的重复体,存在一个可能世界,在该世界中,奥巴马有一个不是奥巴马的重复体,因此存在一个可能世界,在该世界中,具有奥巴马属性的某物有一个缺乏该属性的重复体。

使用定性属性和非定性属性的区别,可以陈述一个更一般的后果,其中定性属性直观上是不涉及任何特定实体的属性,而非定性属性是涉及一个或多个特定实体的属性。定性属性的例子包括立方体属性和与锡相邻属性,而非定性属性的例子包括奥巴马属性和与克林顿相邻属性。合理地推论出(13)理解为重复保留的特征,任何可能实例化的非定性属性都不是重复保留属性。

假设一个属性是无差别必要的,当且仅当它被一切事物必然拥有。根据(13)的第二个推论,理解为重复保留的特征,任意两个无差别必要的属性都是重复保留的。例如,考虑一个无差别必要的属性,即存在一个数字(我们假设数字必然存在)。由于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所有事物都具有这个属性,它是一个重复保留的属性。

由于存在一个数字既不是一个局部属性也不是一个内在身份属性,但是它是一个重复保留的属性(鉴于数字必然存在),因此重复保留的属性既不与局部属性相重合,也不与内在身份属性相重合。由于成为奥巴马是一个形而上学必然性内在属性,但不是一个重复保留的属性,重复保留的属性也不与形而上学必然性内在属性相重合。(Moore(1922)和 Dunn(1990)实际上都根据这些理由区分了重复保留和内在性。)因此,根据 Lewis 的三个特征,我们至少有四种不同类型的属性:局部属性、内在身份属性、形而上学必然性内在属性和重复保留的属性。

如果 Lewis 关于内在性的三个特征描述了不同的概念,那么在第 1.2 节中描述的关于以内在方式拥有属性的三个特征也描述了不同的概念。为了区分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使用这些特征来定义以重复保留方式拥有属性、以内在方式拥有属性(相对于不同的蕴涵关系)和以局部方式拥有属性。

2.5 哪个是真正的区别?

在最后三个小节中,我们区分了许多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以 Lewis 的三个特征为特点:局部性、复制保留性和几种不同的内在性。现在我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是否存在一个单一的内在性概念,如果存在,那么这些概念中的哪一个是它?更准确地说,我们需要确定哲学家通常使用“内在”来表达的单一概念是什么,如果是这样,那么它是哪个概念。

一个可能的回答是首先注意到,哲学家在解释他们所指的“内在”时,更常使用 Lewis 的第二个“由于”特征(或其某个变体),而不是其他两个特征。 (例如,据我们所知,Lewis 在解释他所指的“内在”时通常使用“由于”特征,但只使用其他特征一次。)这表明哲学家通常使用“内在”来表达一种内在性的概念,而不是局部性或复制保留性的概念。

鉴于哲学家通常使用“内在”来表达某种内在性的概念,有几个理由可以认为他们通常表达的内在性概念是身份内在性。首先,身份内在性比其他内在性概念更基本或更简单,而哲学家通常对使用比较基本的概念更感兴趣。其次,一物的内在属性应该是该物“本身”具有的属性,而不仅仅是由该物“本身”的属性在形而上学上或法则上必然产生或解释的属性。但这表明内在属性应该是身份内在属性,而不是形而上学必然性内在属性、法则必然性内在属性或弱基础内在属性。最后,虽然必然共同存在的属性的身份内在性在直觉上可能不同,但对于其他一些内在性概念,如形而上学必然性内在性和法则必然性内在性,情况并非如此。(属性 p 和 q 在必然情况下共同存在,当且仅当对于任何 x,x 具有 p 当且仅当 x 具有 q。)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直觉,即必然共同存在的属性在是否内在上可能不同,这表明哲学家通常通过“内在”来表达的并不是这些其他内在性概念。(这最后一个理由也提供了进一步的理由,认为重复保留并不是哲学家通常使用的内在性概念,因为它在必然等价属性之间也没有区别。)

因此,有理由认为哲学家通常用“内在”来表达的概念是身份内在性。然而,这些理由并不决定性。首先,哲学家经常认为内在属性是定性的,并且只用“内在”来区分定性属性。(参见 Sider 1996 年。)由于每个局部属性和每个保持复制属性都是定性的,但对于内在属性来说并非如此,这可能暗示至少有些哲学家至少有些时候用“内在”来表达局部性或复制保持性。其次,虽然身份内在性可以完成内在性所要完成的大部分理论工作,但可以说并不能完成全部工作,其中一些工作更适合由上述其他内在性概念中的一些来完成。例如,Sider(1996 年)认为,复制保持性更能用于定义关于心理状态的个体主义。最后,许多哲学家没有清楚区分他们所使用的内在性概念,这至少有些理由怀疑这些哲学家经常不确定地使用“内在”来表达多种内在性概念。

2018 年,Plate 提出了一种替代观点,认为存在一个内在性的单一概念,而上述讨论的概念都与之不符。Plate 指出,在上述所讨论的每个所谓的内在性概念中,要么将拥有巴黎作为一部分的属性归类为非内在性,要么将不可实例化的属性即苏格拉底非自我识别的属性归类为内在性。然后,Plate 认为,由于拥有巴黎作为一部分是内在性的,而苏格拉底非自我识别是非内在性的,因此可以得出以上概念都不是内在性的结论。Marshall 在 2021 年对 Plate 的论点进行了回应,认为没有一个内在性的概念可以使这些属性分别成为内在性和非内在性。相反,根据这个回应,只有一些内在性的概念,其中两者要么都是内在性,要么都是非内在性。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考虑一些分析“内在性”的尝试。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我们将使用“内在性”来表示内在性的身份,并假设身份内在性是哲学家们使用的最主要的内在性概念。然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其中一些尝试最好被看作是分析除了身份内在性之外的其他内在性概念的尝试。

3. 分析尝试

尝试分析内在性的一个原因是,在第 1 节和第 2.2-2.4 节讨论的内在性的定向特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循环的。(参见 Lewis 1983a 和 Yablo 1999。)例如,一个属性 p,如果将其归因于事物 x 是关于 x 的内在性,那么它只有在关于 x 如何内在地时才是内在的;如果将 p 归因于 x 是关于 x 如何外在地,那么 p 就不是内在的。同样,如果 x 由于其内在性而具有属性 p,那么 p 只有在 x 由于其内在性而具有 p 的情况下才是内在的;如果 x 由于其外在性而具有 p,那么 p 不一定是内在的。

以下一些尝试分析内在性的方法最好被视为分析保持重复性属性和不保持重复性属性之间的区别的尝试,而其他尝试最好被视为分析内部属性和外部属性之间的区别,或者局部属性和非局部属性之间的区别。(有关我们是否能够给出或需要给出内在性的还原分析的讨论,请参见 Skiles 2014 和 Hoffman-Kolss 2018。)

除了确定内在属性的形而上学项目之外,还有一个确定我们如何能够知道特定属性是否是内在的以及这种知识是否可能的认识论项目。在某种程度上,确定内在属性的形而上学项目可以帮助这个认识论项目。例如,如果可以证明内在性可以被分析为具有某些特征的拥有,而我们对哪些属性具有这些特征的知识,那么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分析来解释我们如何能够知道特定属性是内在的。然而,除了使用这种内在性的分析之外,我们可能希望开发和描述进一步的方法来获取关于哪些属性是内在的合理信念。有关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McQueen 和 van Woudenberg 2016 年的论文。

3.1 广义逻辑理论

如果我们能够仅使用广义逻辑概念来分析内在性,那将是很好的,其中广义逻辑概念由并、非和存在量词的狭义逻辑概念、形而上学可能性的模态概念、部分整体的部分概念以及与属性理论和集合论相关的基本概念组成,例如“事实”,“属性”,“关系”,“可能世界”,“实例化”,“是成员”和“集合”所表示的概念。(不同的哲学家对于“事实”这个说法有不同的用法。在这里,它被用来指代一元属性和多元关系的零元对应物。正如属性是一物是或不是的方式,一个事实,在我们的用法下,是事物存在或不存在的方式。)

最初至少认为,如果一个对象以内在的方式具有某个属性,那么它独立于世界其他部分的方式具有该属性。世界其他部分可能消失,但该对象仍然可能具有该属性。因此,一个孤独的对象,一个与任何与之完全不同的偶然对象共存的对象,可能具有该属性。另一方面,许多外在属性不能被孤独的对象所拥有-例如,没有孤独的对象具有与杜鹃花相距六米的属性。这表明了内在性的分析:当且仅当一个孤独的对象可能是 F 时,F 是一个内在属性。尽管 Humberstone(1996)对此解释持异议,但通常将此分析归因于 Kim(1982)(例如,在 Lewis 1983a 和 Sider 1993 中)。如果这个分析是成功的,那么它将构成一个广义逻辑分析,因为解释右侧的表达式可以仅使用广义逻辑词汇来定义。

这个分析的主要问题是双条件语句的“如果”方向显然是错误的。正如 Lewis(1983)指出的那样,一个孤独的对象可能具有孤独的属性,但孤独的属性并不是内在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向上述解释添加额外的模态条件来处理。假设一个属性 F 与伴随无关,当且仅当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取自 Langton 和 Lewis 1998):

  1. 可能存在一个孤独的 F

  2. 可能存在一个孤独的非 F

  3. 可能存在一个伴随的(即不孤独的)F

  4. 可能存在一个伴随的非 F

乍一看,如果 F 是内在的,那么一个物体是否具有 F 属性不应该取决于它是否孤独。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这四个条件都应该满足。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给出以下广义逻辑分析:F 是内在的当且仅当 F 与伴随无关。

然而,正如 Langton 和 Lewis(1998)指出的那样,这种加强的分析仍然失败(参见 Lewis 1983a)。鉴于内在属性(例如成为一个立方体)与伴随无关,作为一个孤立的立方体或一个伴随的非立方体的外在属性也与伴随无关。因此,只要加强的分析正确地将成为一个立方体归类为内在的,它就会错误地将成为一个孤立的立方体或一个伴随的非立方体归类为内在的。

面对这个失败,我们可能仍然希望更复杂的广义逻辑分析能够成功。然而,马歇尔 2009 年和帕森斯 2001 年提出的一个论证表明,在对可能性的标准观点和对属性的丰富性和结构的特殊假设缺乏的情况下,无法提供这样的分析。这个论证考虑了电子的内在属性和伴随电子或孤立正电子的外在属性。然后它展示了,在对属性和可能性的某些普遍观点下,这些属性在逻辑、部分整体和集合论空间中具有相同的实例化模式。由于只包含广义逻辑表达式的公式无法区分具有相同模式的属性,因此无法进行广义逻辑分析内在属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论证的工作原理,假设简单起见只有三个可能的世界 w1、w2 和 w3,以及四个可能的个体 x1、x2、x3 和 x4。进一步假设:

在 w1 中,只有 x1 和 x2 存在,x1 是一个电子,x2 是一个正电子。

在 w2 时,只有 x3 存在,而 x3 是一个电子

在 w3 时,只有 x4 存在,而 x4 是一个正电子

现在假设属性的可能世界理论,根据该理论,属性 F 的定义为{⟨x,w⟩∣x 在 w 时是 F}。根据这个属性的理论:

q1 = 作为电子存在 = {⟨x1,w1⟩,⟨x3,w2⟩}.

q2 = 作为伴随电子或孤立正电子存在 = {⟨x1,w1⟩,⟨x4,w3⟩}.

假设内在属性的概念可以用广义逻辑概念来分析。那么,由于分析必须是必然的,存在一个公式 φ(p) ,其中 (A) 是必然真的,而 φ 只包含广义逻辑词汇,如变量、括号、'&'、'∨'、'∃'、'是一个可能世界'、'在' 和 '∈'。

(A)

p 是内在的当且仅当 φ(p)。

由于 q1 是必然内在的,而 q2 是必然非内在的,根据 (A) 的必然性可知 φ(q1) 是必然真的,而 φ(q2) 是必然假的。换句话说,如果存在广义逻辑分析的内在性,那么存在一个只包含广义逻辑词汇的公式 φ,它必然适用于 q1,而必然不适用于 q2。然而,可以证明不存在这样的公式。例如,虽然

'∃w1∃w2∃x1∃x2∃x3(p={⟨w1,x1⟩,⟨w2,x3⟩})'

适用于 q1,也适用于 q2。因此,反证假设是错误的,没有关于内在性的广义逻辑分析。这个论证可以很容易地适应更现实的假设,以显示没有关于内在性的广义逻辑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存在上述论证,如果愿意对属性进行特殊(且有争议的)假设,仍然可以通过广义逻辑概念来分析内在性。作为对此的说明,假设所有内在属性都没有适当的部分,而所有外在属性都有适当的部分。然后,可以通过给出解释(14)来广义逻辑分析内在性。

(14)

p 是内在属性当且仅当 p 是没有适当部分的属性。

即使像这样的分析是正确的,然而,它的实用性将受到限制。例如,除非我们已经以某种方式知道哪些属性具有适当部分,哪些属性没有适当部分,否则 (14) 将无法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属性是内在的,哪些属性是非内在的。

给出内在性的广义逻辑分析的两个更复杂的尝试是 Yablo 的收缩主义解释(在第 3.4 节中讨论)和 Francescotti 的关系解释(在补充文档中讨论)。

内在性的关系解释。

这些解释都依赖于关于属性或相关实体(如可能世界)的有争议的假设。迄今为止提出的纯粹广义逻辑分析内在性的最复杂尝试是 Plate 2018 的。对 Plate 的解释的回应将在 Marshall 即将发表的文章中给出。

鉴于我们无法仅使用广义逻辑概念给出令人满意的内在性解释,自然而然地我们会探究是否可以使用更大的概念集合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在接下来的四个小节中,我们将考虑是否可以用完美自然性、非分离性、可能世界收缩或形而上学基础来分析内在性。

3.2 完美自然性理论

在过去 30 年中,对内在性进行分析的最有影响力的尝试可能是刘易斯(Lewis)在 1986 年的内在性理论,该理论以完美自然性为基础。

完美自然性属性和关系是基本属性和关系。刘易斯写道:

分享 [完全自然的属性] 会导致质的相似性,它们在关节处刻画,它们是内在的,它们是高度特定的,它们的实例集本质上并非完全杂乱无章,只有足够多的实例才能完整地描述事物,而且没有冗余。物理学有其短列表的“基本物理属性”:粒子的电荷和质量,还有所谓的“自旋”、“颜色”和“味道”,也许还有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属性。(Lewis 1986b,第 60 页,作者强调)

完全自然或基本属性或关系的概念暗示了一种吸引人的分析内在性的方法。考虑到非内在属性的叔叔的属性。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个属性无法成为内在属性的原因是它可以通过更基本的关系来分析,比如成为兄弟姐妹和成为孩子的关系,以一种揭示叔叔属性至少部分取决于它与不是它一部分的事物的关系的方式。特别是,可以合理地认为,叔叔属性是非内在的原因是,对于 x 来说,成为叔叔就是 x 有一个有孩子的兄弟姐妹,而这个孩子不是 x 的一部分。更一般地说,如果 F 是一个非内在属性,那么它是非内在的事实可以通过以一种揭示 F 如何部分地与非部分相关或如何与非部分相关的方式分析 F 来揭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它有以下两个结果。首先,它得出每个基本属性都是内在的结论,因为它的非内在性无法通过分析更基本的属性和关系来揭示。其次,更重要的是,它得出一个结论,即一个属性是否是内在的应该可以通过如何分析该属性以及基本属性和关系来分析。

路易斯实际上采用了上述方法来分析内在性,通过将内在性分析为对基本属性和关系的一种特定类型的随附。路易斯的 1986 年的解释(以与标准的抽象主义可能世界理论相兼容的方式来制定)包括(15)和(16)。

(15)

p 是内在属性当且仅当 (i) p 是一个属性,并且 (ii) 对于任意的 x 和 y,以及任意的世界 w1 和 w2,如果 x 在 w1 上是 y 在 w2 上的重复,那么 x 在 w1 上具有 p 当且仅当 y 在 w2 上具有 p。

(16)

如果 x 在 w1 上是 y 在 w2 上的重复,当且仅当存在一个一一对应关系 f,使得 x 在 w1 上的部分与 y 在 w2 上的部分对应,对于任意的完全自然属性或关系 R,对于任意作为 x 在 w1 上部分的 x1、x2、...,x1、x2、... 在 w1 上满足 R 当且仅当 f(x1)、f(x2)、... 在 w2 上满足 R。

我们将称之为完全自然性解释 1 的刘易斯的观点最好被视为对重复保持的分析,而不是对我们在第 2.5 节中讨论的内在性的主导概念——身份内在性的分析。这个观点严重依赖于一个主张,即所有完全自然属性都是内在的,并且隐含地认为完全自然属性和关系足以完全描述世界。最后一个假设是必要的,因为该理论排除了存在两个事物,它们共享所有完全自然属性并且没有适当的部分,但在某些内在属性上有所不同的可能性。

所有完全自然属性都是内在的第一个假设已经被 Weatherson(2006)拒绝了。(参见 Yablo 1999,他认为,即使每个完全自然属性都是内在的,这个事实充其量只是一个幸运的巧合,这使得 Lewis 的内在性哲学解释不成功。)Weatherson 声称,实例化的完全自然属性在本质上可以是矢量属性。然后他认为,由于矢量属性必须是外在的,所以至少有一些完全自然属性不是内在的,即在这样的世界中实例化的完全自然属性。然而,关于矢量属性需要是外在的这个说法是非常有争议的。将矢量属性理解为在理论目的上可以用某种数学对象(即矢量)有用地表示的属性是很自然的。然而,根据这种解释,没有理由认为矢量属性不能是内在的。例如,由于颜色立体所表示的颜色之间的相似关系,用矢量来表示颜色可能是有用的。然而,这样做并不排斥颜色的本体论理论,即颜色是内在的。可能还有其他关于矢量属性的概念,其中矢量属性不能是内在的。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关于矢量属性的概念,即它们不能是内在的,但可以是基本的。(有关更多讨论,请参见 Busse(2009)和 Marshall(2016b)。)

第二个假设是,完全自然的属性和关系足以描述每个可能的世界,但被 Sider(1995)和 Schaffer(2004)所否定。两者都声称,在没有任何一组完全自然的属性可以定义出所有其他属性的情况下,存在无尽的越来越多的自然属性的可能性。针对这个问题,Sider(1993b)提出了对 Lewis 的解释的修改,他声称这个修改与存在这种无尽的越来越多的自然属性是一致的。Sider(2011)和 Marshall(2016b)最近提出了对第二个假设的支持,Sider 的论证依赖于他的休谟式的形而上学可能性理论。

如上所述,Lewis 的解释未能提供内在性的标准概念,最多只能提供重复保持的分析。Marshall 2016b 最近提出了一个基于完全自然性的解释,如果成功的话,可以提供对内在性的标识性分析。如果这个解释有效,还可以修改以提供对第 2.4 节中描述的其他内在性概念的分析。

这种替代内在性解释的基本思想,我将其称为完全自然性解释 2,是指将属性归因于一个事物,当且仅当这种归因可以用基本术语来表达,同时只涉及和量化 x 的部分。(Skow 2007,第 112 页中简要概述了类似的解释。)更详细地说,完全自然性解释 2 首先通过(3)将内在性分析为内在关联性。

(3)

p 是内在的,当且仅当对于任意 x,将 p 归属于 x 是关于 x 的内在性质。

然后,它通过 (17) 以完美自然性和质性的方式提供了关于内在性的解释,其中质性由 (Q) 进行分析。(在 (17) 和 (Q) 中,完美自然性的运算符和量词是基本的运算符和量词。)

(17)

s 关于 x 是内在的,当且仅当 s 是一个非质性的事实,可以通过一个包含最多括号、逗号、λ 抽象符、指称 x 的部分的名称、表达完美自然属性和关系的谓词、表达完美自然运算符的运算符表达式以及表达完美自然量词的量词表达式的句子 ϕ 来表达,并且在 ϕ 中出现的这些量词只对 x 的部分进行量化。

(Q)

p 是一个内在属性,当且仅当 p 是一个属性,并且 p 可以通过包含最多括号、逗号、变量、lambda 抽象符、表示完全自然关系的谓词、表示完全自然量词的量词表达式和表示完全自然运算符的运算符表达式的谓词来表达。

(17) 意味着任何关于某事物的内在状态都是非属性的。这个 (17) 的结果可以通过注意到,如果 s 是关于 x 的内在状态,那么必须至少有一件特定的事物是它所关于的,因此它不能是一个属性的状态来证明。

(17), 正如它所说,未能提供关于内在关联性的完全规定的说明,因为它包含了需要定义的“仅对 x 的部分进行量化”的措辞,并且给出所需的定义并不简单。由完美自然性解释 2 给出的“对 x 的部分进行量化”的说明可以简化,如果我们假设“some”表示唯一完美自然的量词。假设属性 p 必然需要属性 q,当且仅当,对于任何 x,如果 x 具有 p,则 x 具有 q。如果 Φ 是一组公式,则 ⋁Φ 是 Φ 中公式的析取。(因此 ⋁{ϕ1,ϕ2,…} = ┌ϕ1∨ϕ2∨…┐。)根据这些定义和上述简化假设,完美自然性解释 2 支持(18),其中 F 和 G 是表示属性的谓词,“≤”表示“是 x 的一部分”。

(18)

在 ┌ [Some v|Fv] Gv┐ 中,“Some”的初始出现仅对 x 的部分进行量化,当且仅当,对于 x 的所有部分的名称的集合 Π,由 F 表示的属性必然需要由 ┌λv⋁{┌v≤a┐∣a∈Π}┐ 表示的属性。

例如,根据这个说明,如果 d 恰好有三个适当的部分(即 a,b 和 c),那么“Some v∣Fv”中的“some”仅对 d 的部分进行量化,当且仅当,具有 F 属性必然是 a,b,c 或 d 的一部分的属性(即,当且仅当,任何具有 F 属性的东西是 a,b,c 或 d 的一部分)。更一般地说,这个说明支持(19)。

(19)

对于任何公式 ϕ 和 ψ,┌ [Some v∣ϕ] ψ┐ 中的“Some”的初始出现仅量化 x 的部分,当且仅当对于 x 的所有部分的名称的集合 Π,对于 ϕ 中不是 v 的自由变量的任何赋值 g,由 ┌λvϕ┐ 表示的属性必然需要由 ┌λv(⋁{┌v≤u┐∣u 是 ϕ 中不是 v 的自由变量}∨⋁{┌v≤a┐∣a∈Π}┐ 表示的属性。

假设“some”是唯一完全自然的量词表达式,(3),(17),(Q)和(19)提供了根据完全自然性解释 2 的定义属性内在性的完整说明。

与完全自然性解释 1 一样,完全自然性解释 2 假设每个完全自然属性都是内在的,并且完全自然属性、关系、运算符和量词能够完全描述每个可能的世界。如果有人拒绝这些假设,他们将无法支持这个解释。

3.3 非不相离性理论

而不是以完美自然性为基础来分析内在性,可以尝试以非不相离性来分析,其中非不相离性被视为属性的客观形而上学特征,而不仅仅是谓词的句法特征。最著名的尝试是 Langton 和 Lewis 1998 年的解释。(类似的理论在 Zimmerman 1997 年的附录中也有。)

Langton 和 Lewis 的解释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他们如下分析非不相离属性:

[T] he disjunctive properties [are] those properties that can be expressed by a disjunction of (conjunctions of) natural properties; but that are not themselves natural properties. (Or, if naturalness admits of degrees, they are much less natural than the disjuncts in terms of which they can be expressed.) (Langton and Lewis 1998: 61, author’s emphasis)

Secondly, they say a property is basic intrinsic iff it is non-disjunctive, is not the negation of a disjunctive property, and is independent of accompaniment. Finally, they say that (i) two objects are duplicates iff they share the same basic intrinsic properties, and (ii) F is an intrinsic property iff two duplicates never differ with respect to it.

The last step of their account is in a form that requires Lewis’s concretist theory of possible worlds. The last step in a form suitable for a typical abstractionist theory of possible worlds is instead:

  1. x 在 u 处的重复是 y 在 v 处的重复当且仅当,对于任何基本内在属性 P,x 在 u 处具有 P 当且仅当 y 在 v 处具有 P;并且

  2. F 是内在的当且仅当,对于任何 x 和 y,以及任何可能的世界 u 和 v,使得 x 在 u 处的重复是 y 在 v 处的重复,x 在 u 处具有 F 当且仅当 y 在 v 处具有 F。

注意,(ii) 只是第 2.4 节中给出的内在性重复特征的抽象版本,该特征由第 13 条给出。

Langton 和 Lewis 声称他们的论述在理解“自然”和“比自然更自然”的多种方式下都是有效的,这是他们对“非分离”的分析。特别是,他们认为,如果将“自然”理解为表达完美自然性或基础性的概念(如 Lewis(1986a)的论述),将“比自然更自然”的理解为“比基础性更基础”,那么这个论述就是有效的。他们还声称,如果自然属性是指与阿姆斯特朗普遍性相对应的属性,或者是指在物理学规范表述中由谓词表达的属性,或者是指在常识规范表述中由谓词表达的属性,那么这个论述也是有效的。Langton 和 Lewis 认为,对于当前目的来说,我们如何区分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并不重要,只要我们有这个区分,并且像孤独和圆形或伴随和立方体这样的属性不是自然属性。因此,Langton 和 Lewis 认为,他们的论述比 Lewis 早期的论述更中立,因此应该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哲学家。

Langton 和 Lewis 将他们的论述仅作为对定性内在属性的分析,而不是对内在属性的一般性分析。然而,他们的论述在作为定性身份内在属性的分析时可能存在问题,因为考虑到数字的必然存在,它将“存在数字”归类为内在属性。因此,与 Lewis 1986a 的论述一样,Langton 和 Lewis 的论述在最宽容的解释下可以被理解为对重复保留的论述,或者可能是对定性形而上学必然性内在性的论述。

除了未能解释内在性的标准解释外,还有理由认为 Langton 和 Lewis 在关于他们的解释与自然性的结合方面并不像他们声称的那样中立。如上所述,Langton 和 Lewis 声称他们对内在性的解释与任何关于自然性的解释都是兼容的,其中自然属性是在我们的思维中起特殊作用的属性。在这种关于自然性的理解中,自然属性包括那些我们有简单词语或概念来描述的属性,这些属性不会让我们感到奇怪或异常,并且我们在过去的归纳中依赖了这些属性(Sider 2001: 362)。根据这种对自然性的理解,成为一块岩石是一种自然属性,因此在 Langton 和 Lewis 的解释中被归类为内在属性。然而,正如 Sider 2001 所辩称的那样,成为一块岩石很可能不是一种内在属性。就像一个与房子在质量上是内在相同的对象,并且是房子的一大部分,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房子,一个与岩石在质量上是内在相同的对象,并且是岩石的一大部分,但它本身并不是一块岩石。因此,某物是否是一块岩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外部的情况。因此,与 Langton 和 Lewis 的解释结合上述关于自然性的理解相反,成为一块岩石并不是内在的。

对朗顿和刘易斯的观点的另一个反对意见是,即使根据刘易斯所偏爱的自然性概念,该观点似乎存在反例。根据这个概念,完全自然的属性和关系是基本属性和关系,如果属性 p 在完全自然的属性和关系的最短定义中比属性 q 的最短定义更短,那么属性 p 比属性 q 更自然。(参见(Lewis 1986: 61)。)正如马歇尔和帕森斯在 2001 年所争论的那样,根据这种自然性的解释,存在一个立方体的属性似乎既不是一个分离属性,也不是一个分离属性的否定,这与朗顿和刘易斯关于分离性的观点相矛盾。然而,如果是这样的话,由于存在一个立方体的属性与伴随无关,朗顿和刘易斯的观点将把这个属性归类为基本内在属性,因此将其归类为内在属性。然而,这个属性显然不是内在的。

Langton 和 Lewis 2001 年对这个异议做出了回应,声称具有一个立方体的特性比同时具有一个立方体和被一个立方体陪伴的特性更不自然,因为(I)具有一个立方体的特性可以表达为“要么是一个立方体,要么是被一个立方体陪伴”的析取,(II)析取无关的属性总是降低自然性,以及(III)具有一个立方体和被一个立方体陪伴是无关的属性。这个回应的一个问题是,鉴于 Lewis 对自然性的偏爱概念,不清楚为什么(II)被认为是真实的,或者它可能是真实的其他自然性概念。回应的第二个问题是,即使承认(II)是真实的,也不清楚两个属性在(II)所涉及的意义上是无关的,因此不清楚为什么具有一个立方体和被一个立方体陪伴被认为是无关的。有关将内在性分析为非析取性的讨论,请参阅补充文件:

更多关于非析取性理论的内容。

3.4 收缩理论

一个吸引人的想法是,一个事物的内在属性是指它在世界上独自存在时所具有的属性。彼得·瓦伦蒂尼(1997)提出了一个关于内在性的优雅理论,该理论发展了这个想法。

瓦伦蒂尼将一个世界的收缩定义为“通过‘移除’其中的对象而‘获得’的世界”。(211)作为这个定义的特例,x−t 收缩,其中 x 是一个对象,t 是一个时间,“是一个通过尽可能‘移除’与 x 完全不同的所有对象、x 未占据的所有空间位置以及除 t 之外的所有时间(世界的时间状态)以及所有自然法则从世界中‘移除’而‘获得’的世界”。(211)瓦伦蒂尼声称,如果对于任何事物 x,任何时间 t 以及任何世界 u 和 w,u 是 w 的 x−t 收缩,那么在 u 上的 t 时刻 x 具有 F 当且仅当在 w 上的 t 时刻 x 具有 F。简而言之,如果去除世界的其余部分不会改变对象是否具有该属性,则该属性对于对象来说是内在的。瓦伦蒂尼的观点将身份属性(如成为奥巴马)归类为内在属性。因此,最好将其视为内部性的一个解释。该观点还将所有不加区分的必要属性归类为内在属性。因此,可以将其解释为关于形而上学必然性内部性的一个解释。

正如瓦伦泰恩所指出的,除非我们理解收缩的概念,否则这个定义将不会很有启发性。这似乎与朗顿和刘易斯(1998 年)对瓦伦泰恩的反对有关。他们说瓦伦泰恩的观点归结为这样一种主张:当一个对象及其孤独的复制品之间不存在属性的差异时,该属性是内在的,他们认为这是真实的,但太琐碎而不能算作一种分析。他们的立场是,我们不能理解收缩而不理解复制,但如果我们理解复制,那么内在性就可以很容易地定义,所以瓦伦泰恩的理论并没有取得进展。

这种批评可能过于草率。史蒂芬·亚伯罗(1999 年)认为,我们应该将瓦伦泰恩最好理解为在一个与刘易斯完全不同的形而上学框架内工作。对于刘易斯来说,(普通的)对象不存在于多个世界,因此瓦伦泰恩的收缩,作为不同的世界,必须包含不同的对象。因此,x−t 收缩除了是孤独的复制品之外,没有其他可能,这个理论是琐碎的。亚伯罗认为,该理论在一个形而上学背景下变得实质性,其中同一个对象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世界中。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理解收缩而不考虑复制——一个世界的 x−t 收缩就是包含 x 本身以及尽可能少的其他事物的世界。

然而,Yablo 对 Vallentyne 的内在性收缩主义方法的辩护存在问题。一个问题是,在 Yablo 的收缩主义版本中,我们需要能够理解像“在 w 中,菲利普亲王不是丈夫”这样的句子,其中 w 是仅由菲利普亲王组成的世界。然而,理解这样的句子在没有诉诸内在和非内在属性之间的区别的情况下是困难的。然而,在解释 Yablo 的观点时诉诸于这种区别会使其变得循环。

3.5 基础理论

在过去几年中,有许多尝试以形而上学基础的方式分析内在性,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是 Rosen(2010)的理论。其他以基础为基础的内在性解释包括 Witmer,Butchard 和 Trogdon(2005),Trogdon(2009),Bader(2013)和 Witmer(2014)的解释。有关这两种解释的讨论,请参阅附加文档:

关于内在性理论的更多内容。

内在性的情况是指 A 的情况是由 B 的情况决定的,当且仅当 A 由于 B 的情况而存在,其中“由于”的相关概念是指形而上学上的解释性概念。内在性被认为是因果关系的形而上学类比:正如因果关系是将解释的解释因子与其因果解释中的解释结果相连接一样,内在性被认为是将解释的解释因子与其形而上学解释中的解释结果相连接的东西。形而上学解释的一个例子是用更基本的道德事实来解释为什么某种类型的行为是错误的。

Rosen 的观点假设了关于事实的罗素主义,即事实是由事物、属性和运算符构成的结构,就像句子是由名字、谓词和运算符表达式构建起来的方式一样。在这个背景下,Rosen 的分析可以表述如下:

F 是内在属性当且仅当,必然地,对于任意的 x:(i)如果将 F 归属于 x 的行为是由一个具有成分 y 的事实所支持的,那么 y 是 x 的一部分;(ii)如果将 F 归属于 x 的否定是由一个具有成分 y 的事实所支持的,那么 y 是 x 的一部分

鉴于将奥巴马归属于克林顿的否定是由将身份归属于奥巴马和克林顿的否定所支持(这是罗森的观点所要求的一个合理主张),该观点将将奥巴马归类为非内在属性,因为奥巴马不是克林顿的一部分。该分析还将直观上的非内在属性,如存在一个数字的属性,归类为非内在属性。根据该观点,存在一个数字的属性被归类为非内在属性,因为例如将其归属于奥巴马的行为是由 2 是一个数字这一事实所支持的,而 2 是奥巴马的一部分。该观点的这些后果表明,最好将其视为区分局部属性和非局部属性的观点。

Marshall(2015)对罗森的观点提出了以下异议。(该异议旨在概括所有试图通过基于基础的方式来分析内在属性的尝试,包括 Witmer,Butchard 和 Trogdon(2005),Trogdon(2009),Bader(2013)和 Witmer(2014)的尝试。有关适用于罗森的观点但不适用于 Bader 的观点的异议,请参见 Bader 2013:fn. 53。)根据该异议:a)假设一个关于 x 的内在事实可能作为一个关于与 x 完全不同的事物的内在事实的基础,并不是不连贯的;b)根据许多流行的形而上学理论,存在这样的基础关系。然而,如果存在这样的基础关系,罗森的观点就失败了。

考虑一个这样的基础关系的例子,假设标准集合论是必然真实的,并且存在是一个局部属性。(如果有人认为存在不是一个局部属性,可能是因为认为存在是非局部的量化属性,即在所有存在的事物中,有一些是与一个相同的东西相同的属性,将存在替换为这样的属性:在一个整体的所有部分中,有一些与一个相同的东西相同,这是直观上的局部属性。)让我们还假设普遍(尽管不是普遍的)观点是集合的成员不是字面上的集合的一部分。(参见 Lewis(1986a)关于否认集合的成员是集合的一部分的一个著名理论的例子。)在这些假设下,可以合理地认为“奥巴马存在”这个事实是由“奥巴马存在”这个事实作为基础。然而,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由于“奥巴马存在”这个事实有一个不是“奥巴马”的一部分的成分,可以得出结论说,罗森的观点错误地将存在分类为非局部属性。

借鉴 Witmer(2014)最近的观点(与罗森的观点类似),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在观点中用本体依赖替换部分关系来修正罗森的观点,其中本体依赖关系由(20)定义。

(20)

x 在本体上依赖于 y,当且仅当 y 的存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 x 存在的基础。

将此修改应用于 Rosen 的解释将导致(21)。

(21)

当且仅当对于任意 x,F 是内在属性,即:(i) 如果将 F 归属于 x 的事实是由具有成分 y 的事实所基础的,则 x 本体上依赖于 y;(ii) 如果将 F 归属于 x 的否定是由具有成分 y 的事实所基础的,则 x 本体上依赖于 y。

根据上述形而上学命题,这个修改版本的 Rosen 的解释似乎正确地将存在分类为局部属性。然而,根据这些形而上学命题,它可能会将太多的属性分类为局部属性。例如,根据上述命题,它似乎将拥有成员的属性分类为局部属性。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根据上述形而上学命题,如果 x 有一个成员,那么 x 有一个成员的事实很可能是由 y 是 x 的成员的事实所基础的,其中 y 是 x 的某个成员,而 x 在本体上依赖于 y。然而,只要集合的成员不是集合的部分,拥有成员的属性似乎与离某物两米远的属性一样非局部。

Bibliography

  • Audi, Paul, 2019, “Partial Resemblance and Property Immanence”, Noûs 53 (4): 884–903.

  • Bader, Ralf, 2013, “Towards a Hyperintensional Theory of Intrinsica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0: 525–563.

  • Barwise, Jon and John Perry, 1983, Situations and Attitud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Bricker, Phillip, 1993, “The Fabric of Space: Intrinsic Vs. Extrinsic Distance Relations”, in P. French, T. Euhling, and H. Wettstein (eds.),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18,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Burge, Tyler, 1979, “Individualism and the Mental”, in P. French, T. Euhling, and H. Wettstein (eds.), Studies in Epistemology, Vol 4,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Busse, Ralf, 2009, “Humean Supervenience, Vectorial Fields, and the Spinning Sphere”, Dialectica, 63: 449–489.

  • Cameron, P. Ross, 2008, “Recombination and Intrinsicality”, Ratio, 21: 1–12.

  • –––, 2009,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Properties”, in Robin Le Poidevin, Peter Simons, Andrew McGonigal, and Ross Cameron (eds.),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etaphysics, London: Routledge.

  • Denby, A. David, 2006,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Properties”, Mind, 115: 1–17.

  • –––, 2010,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Properties: A reply to Hoffmann-Kolss”, Mind, 119: 773–782.

  • –––, 2014, “Essence and Intrinsicality”, in Robert M. Francescotti (ed.), Companion to Intrinsic Properties, Berlin: De Gruyter.

  • Dunn, J. Michael, 1990, “Relevant Predication 2: Intrinsic Properties and Internal Relati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60: 177–206.

  • Eddon, Maya, 2011, “Intrinsicality and Hyperintensional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2: 314–336.

  • –––, 2014, “Intrinsic Explanations and Numerical Representations”, in Robert M. Francescotti (ed.), Companion to Intrinsic Properties, Berlin: De Gruyter.

  • Ellis, Brian, 1991, “Scientific Essentialism”, Paper presented to the 1991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asian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 2001, Scientific Essenti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eldman, Fred, 1998, “Hyperventilating about Intrinsic Value”, Journal of Ethics, 2: 339–354.

  • Field, Hartry, 1980, Science Without Numbers: A Defence of Nominal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Figdor, Carrie, 2008, “Intrinsically/Extrinsically”,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5: 691–718.

  • –––, 2014, “What’s the Use of an Intrinsic Property?”, in Robert M. Francescotti (ed.), Companion to Intrinsic Properties, Berlin: De Gruyter.

  • Francescotti, Robert, 1999, “How to Define Intrinsic Properties”, Noûs, 33: 590–609.

  • –––, 2014, “Intrinsic/Extrinsic: A Relational Account Defended”, in Robert M. Francescotti (ed.), Companion to Intrinsic Properties, Berlin: De Gruyter.

  • Geach, P. T., 1969, God and the Soul, London: Routledge.

  • Hall, Ned, 2000, “Causation and the Price of Transitiv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97 (4): 198.

  • –––, 2004, “Two concepts of causation”, in John Collins, Ned Hall & Laurie Paul (eds.), Causation and Counterfactual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Harris, Roger, 2010, “How to Define Extrinsic Properties”, Axiomathes, 20: 461–478.

  • Haslanger, Sally, 1989, “Endurance and Temporary Intrinsics”, Analysis, 49: 119–125.

  • Hawthorne, John, 2001, “Intrinsic Properties and Natural Relati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3: 399–403.

  • Humberstone, I. L., 1996, “Intrinsic/Extrinsic”, Synthese, 108: 205–67.

  • Hoffmann-Kolss, Vera, 2010a, The Metaphysics of Extrinsic Properties, Frankfurt: Ontos-Verlag.

  • –––, 2010b, “Denby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Properties”, Mind, 119: 763–772.

  • –––, 2014, “Is the Intrinsic/Extrinsic Distinction Hyperintensional?”, in Robert M. Francescotti (ed.), Companion to Intrinsic Properties, Berlin: De Gruyter.

  • –––, 2018, “Why Intrinsicness Should Be Defined in a Non-reductive Way”,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95: 1–14.

  • Jackson, Frank, 1998, From Metaphysics to Ethics: A Defence of Conceptual Analys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ohnston, Mark, 1987, “Is There a Problem About Persist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 61: 107–35.

  • Kagan, Shelly, 1998, “Rethinking Intrinsic Value”, Journal of Ethics, 2: 277–297.

  • Kim, Jaegwon, 1982, “Psychophysical Supervenien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41: 51–70.

  • Khamara, E. J., 1988, “Indiscernables and the Absolute Theory of Space and Time”, Studia Leibnitiana, 20: 140–59.

  • Krebs, Angelika, 1999, Ethics of Nature: A Map, Hawthorne: de Gruyter.

  • Langton, Rae and David Lewis, 1998, “Defining ‘Intrinsic’”,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8: 333–45.

  • –––, 2001, “Marshall and Parsons on ‘Intrinsic’”,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3: 353–5.

  • Lewis, David, 1983a, “Extrinsic Properti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44: 197–200.

  • –––, 1983b, “New Work for a Theory of Universal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1: 343–77.

  • –––, 1986a,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lackwell.

  • –––, 1986b,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8, “Rearrangement of Particles: Reply to Lowe”, Analysis, 48: 65–72.

  • –––, 2001, “Redefining ‘Intrinsic’”,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3: 381–398.

  • Lowe, E. J., 1988, “The Problems of Intrinsic Change: Rejoinder to Lewis”, Analysis, 48: 72–77.

  • Marshall, Dan, 2009, “Can ‘Intrinsic’ be Defined using only Broadly Logical Noti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8: 647–672.

  • –––, 2012, “Analyses of Intrinsicality in terms of Naturalness”, Philosophy Compass, 7 (8): 531–542.

  • –––, 2013, “Analyses of Intrinsicality without Naturalness”, Philosophy Compass, 8 (2): 186–542.

  • –––, 2015, “Intrinsicality and Grounding”,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0: 1–19.

  • –––, 2016a, “Varieties of Intrinsical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2: 237–263.

  • –––, 2016b, “An Analysis of Intrinsicality”, Noûs, 50: 704–739.

  • –––, 2021, “Intrinsicalit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uninstantiable properti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8 (3): 731–753.

  • –––, forthcoming, “Plate’s account of intrinsicality”, Inquiry, first online 10 Mar 2021. doi:10.1080/0020174X.2021.1884130

  • Marshall, Dan and Josh Parsons, 2001, “Langton and Lewis on ‘Intrinsic’”,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3: 347–51.

  • McDaniel, Kris, 2007, “Extended simpl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3 (1): 131–141.

  • McQueen, Kelvin J. & van Woudenberg, René, 2016, “Tests for intrinsicness teste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 (11): 2935–2950.

  • Moore, G. E., 1903, Principia Eth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22, Philosophical Studies, London: K.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 Nerlich, Graham, 1979, “Is Curvature Intrinsic to Physical Space”, Philosophy of Science, 46: 439–58.

  • Nolan, Daniel, 1998, “Impossible Worlds: A Modest Approach”, Notre Dame Journal of Formal Logic, 38: 535–73.

  • Parsons, Josh, 2001, “Theories of Persistence”, Ph.D. thesis,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 2007, “Is Everything a Worl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4: 165–181.

  • Plate, Jan, 2018, “Intrinsic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 Inquiry: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1 (8): 783–853.

  • Rabinowicz, Wlodzimierz, 1979, Universalizability, Dordrecht: D. Reidel.

  • Rosen, Gideon, 2010, “Metaphysical Dependence: Grounding and Reduction”, in Bob Hale and Aviv Hoffmann (eds.), Modality: Metaphysics, Logic, and Epistem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chaffer, Jonathan, 2004, “Two Conceptions of Sparse Propertie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5: 92–102.

  • –––, 2007, “From Nihilism to Monis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5: 175–191.

  • –––, 2009, “On What Grounds What”, in David Chalmers, David Manley, and Ryan Wasserman (eds.), Metameta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chlesinger, George, 1990, “Qualitative Identity and Uniformity”, Noûs, 24: 529–41.

  • Shoemaker, Sydney, 1984, Identity, Cause and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humener, Erica, 2022, “Intrinsicality and determinac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9: 3349–3364.

  • Sider, Theodore, 1993a, “Intrinsic Properti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83: 1–27.

  • –––, 1993b, “Naturalness, Intrinsicality, and Duplication”. Ph.D. thesis, Philosoph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 –––, 1995, “Sparseness, Immanence, and Naturalness”, Noûs, 29: 360–377.

  • –––, 2001, “Maximality and Intrinsic Properti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3: 357–64.

  • –––, 2003, “Maximality and Microphysical Superveni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6: 139–149.

  • –––, 2011, Writing the Book of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kiles, Alexander, 2009, “Trogdon on Monism and Intrinsical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7: 149–154.

  • –––, 2014, “Primitivism About Intrinsicality”, in Robert M. Francescotti (ed.), Companion to Intrinsic Properties, Berlin: De Gruyter.

  • Skow, Bradford, 2007, “Are Shapes Intrinsic?”,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3: 111–130.

  • Trogdon, Kelly, 2009, “Monism and Intrinsical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7: 127–148.

  • –––, 2010, “Intrinsicality for Monists (and Pluralist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8: 555–558.

  • Vallentyne, Peter, 1997, “Intrinsic Properties Defined”, Philosophical Studies, 88: 209–19.

  • Weatherson, Brian, 2001, “Intrinsic Properties and Combinatorial Principle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3: 365–80.

  • –––, 2006, “The Asymmetric Magnets Proble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0: 479–492.

  • Wilhelm, Isaac, 2022, “Intrinsicality and Entanglement”, Mind, 131 (521): 35–58.

  • Witmer, Gene D., 2014, “A Simple Theory of Intrinsicality”, in Robert M. Francescotti (ed.), Companion to Intrinsic Properties, Berlin: De Gruyter.

  • Witner, Gene D., William Butchard and Kelly Trogdon, 2005, “Intrinsicality without Naturalnes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0: 326–50.

  • Yablo, Stephen, 1999, “Intrinsicness”, Philosophical Topics, 26: 479–505.

  • Zimmerman, Dean, 1997, “Immanent Causa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1: 433–71.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boutness | abstract objects | Davidson, Donald | descriptions | disjunctive properties | events | fundamentality | grounding, metaphysical |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 justification, epistemic: internalist vs. externalist conceptions of | mereology | perfect naturalness | properties | propositions | qualitative properties | states of affairs structured propositions

Acknowledgments

As of the 2012 revision, Dan Marshall has taken over responsibility for maintaining and keeping this entry current. We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referees of this entry for their very helpful comments.

Copyright © 2023 by Dan Marshall <danmarshall@ln.edu.hk> Brian Weatherson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