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主义与自我认识 and self-knowledge (T. Parent)

首次发表于 2013 年 5 月 9 日星期四;实质性修订于 2017 年 6 月 27 日星期二

外在主义在心灵哲学中认为,思想的意义或内容部分取决于环境。这种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否定了与笛卡尔有关的传统假设,即思想内容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固定不变。显然,在这种假设下,笛卡尔还相信他可以在暂停对环境的所有判断的同时,了解自己思想的内容。(事实上,这种知识被认为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如果外在主义是正确的,这可能是一个错误。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外在主义可以暗示笛卡尔无法知道自己的思想代表着例如榆树(而不是山毛榉树),而不知道这个思想与世界上的榆树(而不是山毛榉树)有关。但是,如果这种世俗知识是先决条件,那么笛卡尔就无法仅仅“坐在扶手椅上”就知道这个思想的内容。因此,外在主义与自我认识的扶手椅知识之间似乎存在冲突。关于这个冲突是否真实,这是推动当代关于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的辩论的问题。

从官方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表述为以下的明显紧张关系:

问题在于外在主义似乎暗示了了解内容需要了解环境。而且由于后者是经验性的,前者也将是经验性的,与自我认识相矛盾。现在人们通常认为,如果外在主义与自我认识不兼容,这将是外在主义的一个严重问题(尽管有些人认为内在主义也与自我认识相冲突;参见 McLaughlin&Tye 1998a,Farkas 2003,Bar-On 2006,第 434 页)。然而,有些人认为这种不兼容性威胁到了自我认识而不是外在主义(见第 2.4 节)。无论如何,这场辩论的兴趣超出了外在主义,因为它涉及到哲学家的许多核心关切,如知识的本质和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场辩论还涉及到更专业的主题,包括记忆、概念习得、认识责任和超验论证。

在标准术语中,争论是在外在主义与自我认识之间存在冲突的不相容论者和相容论者之间。不相容论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强调冲突。第一种方式,在第 2 节中讨论,是通过归谬法:不相容论者认为外在主义加上自我认识会导致一个荒谬的结论,即一个人可以仅仅通过舒适的扶手椅知道关于外部世界的偶然事实。第二种方式,在第 3 节中讨论,涉及到一个关于“缓慢切换”两个环境的思想实验。不相容论者认为这样的思想实验表明外在主义排除了自我认识。在第 4 节中,我们将结束对外在主义自我认识的一些较少知名的问题。


1. 为什么选择外在主义?

鉴于与 SK 的紧张关系,为什么我们应该首先接受 EXT?一个原因是 EXT 或多或少地被许多当代内容理论所涵盖。例如,几个理论(简而言之)认为一个概念[5]之所以具有其内容,是因为该概念与环境指涉物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Dretske 1981,Millikan 1984;1989,Fodor 1987;1990;此外,参见 Kripke 1972 和 Evans 1982,第 6 章)。其他人认为,在解释主体与环境中的对象时,心理内容是被假定的(Davidson 1973;1987,Dennett 1975)。还有人认为,内容是由涉及相关概念的推理所决定的。而且,这样的推理通常部分地由通常引发推理的环境对象或推理通常终止于的环境对象来定义(Sellars 1954)。

可预见的是,这些理论面临各种困难,因此没有一个能为 EXT 提供决定性的案例。然而,对于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论证并不是那么狭隘。这些论证反而依赖于各种思想实验,声称通过环境差异,内部完全相同的主体可以承载不同的思想内容(Putnam 1973;1975,McGinn 1977,Stich 1978,Burge 1979;1982;1986)。如果这些思想实验在这方面是正确的,那么内部状态并不能完全决定思想内容。环境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最著名的实验设想了一个名为“双子地球”的遥远星球,这个星球在外表上与地球完全相同(以至于它的事件与地球上的事件相似)。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化合物 H2O 在双子地球上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外观、味道等完全相同的不同化合物,我们可以称之为“XYZ”。现在考虑奥斯卡,一个普通的成年英语使用者,以及他的双子地球分身,双子奥斯卡(忽略人们大多是 H2O 的事实;这只是这个例子的偶然性)。外在主义的直觉是,即使这些“双子”在化学方面没有受过教育,奥斯卡使用“水”来指代 H2O,而双子奥斯卡使用“水”来指代 XYZ。毕竟,当奥斯卡断言“水很美味”时,这是针对水的,而双子奥斯卡的类似断言是指 XYZ,也就是双子水。[6]

此外,假设我们接受弗雷格的观点,即一个术语的意义决定了该术语所指的对象(或者用卡尔纳普的话来说,是“内涵决定外延”)。[7]那么,鉴于不同的指称对象,这对双子的术语也必须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奥斯卡和双子奥斯卡是物理上的复制品;因此,似乎“水”的意义并不完全由说话者的内在状态决定。相反,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8]

这种关于语言意义的主张随后被扩展到自然种类(如水)和非自然种类(如沙发)的心理表征内容上(McGinn 1977,Stich 1978,Burge 1979;1982;1986)。考虑奥斯卡说“沙发很美妙”时,他表达了一个涉及沙发的思想。但假设双胞胎奥斯卡的社区对“沙发”的定义略有不同,以至于宽大、过度填充的扶手椅也被视为“沙发”。因此,当双胞胎奥斯卡断言“沙发很美妙”时,他与奥斯卡不同,表达了一个涉及宽大、过度填充的扶手椅等事物的思想。但再次,如果内容决定指称,那么指称的差异表明了内涵或内容的差异,尽管内部状态相同。[9]因此,我们得出了外在主义的结论。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些科幻故事夸张,也许不清楚它们是否能教会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任何东西(Ludlow 1995b;另见 Butler 1997,Tye 1998)。考虑到“菊苣”和“玉兰菜”在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指称被交换的实际例子。这两种沙拉绿叶在未经训练的眼睛(或味蕾)看起来也是相同的。因此,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都是未经训练的,可能在所有相关方面内部相同,但在断言“菊苣很美味”时指称不同的绿叶。因此,“菊苣”将表达一个具有不同内容的概念,尽管主体在内部上是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水”本身在实际世界的不同地点可能在内容上有所变化。不同市政府的自来水中含有不同的混合物。参见 Malt 1994。)

尽管如此,一些哲学家出于各种原因拒绝考虑这些因素(Zemach 1976,Mellor 1977,Searle 1983,第 8 章,Bach 1988; 1998,Crane 1991,Rosenberg 1994,Chomsky 1995; 2000,Segal 2000,Martinich&Stroll 2007,第 5 章,Farkas 2008,Pollock 2015; 另请参见 Fine 1975)。其他哲学家并不完全拒绝外在主义,而是对其进行限制:他们假设了一种内容,即所谓的“狭义”内容,该内容独立于环境确定(Block 1986,Loar 1988,Georgalis 1994; 1999,Chalmers 1996; 2002,Jackson 1998,Siewart 1998,Horgan&Tienson 2002,Wikforss 2007,Mendola 2008; 另请参见有关狭义内容的条目)。作为一个例子,二维主义者将狭义内容描述为一个以环境为输入并输出该环境中概念的“广义”内容的函数,即 EXT 为真的内容(Chalmers 1996; 2002)。据称,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的自我认识问题不会出现在狭义内容中。(更多信息,请参见 Fernandez 2004 以及关于二维语义的条目。)

关于 EXT 是否无限制地真实的辩论很重要,但这不是讨论的地方。(但请参见有关心理内容的外在主义的条目。)对于我们的目的来说,主要观点是 EXT 并非没有支持,因此有一些理由坚持这种观点,尽管与自我认识明显存在紧张关系。

2. 自我认识的外在世界的归约推论

但是这种紧张是真实的吗?一个赞成的论点是通过归谬法:声称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共同导致一个明显的谬误,即奥斯卡可以从扶手椅上了解外部世界的偶然事实(麦金西 1991;1994;2002;2007,布朗 1995,博戈西安 1997;1998)。如果是这样,那么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不能同时成立,不相容论者就赢得了辩论。

论证如下:假设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是归谬法的前提,并让“E”表示外在主义要求概念具有水含量(而不是双胞胎含量)的环境条件[11]。显然,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意味着奥斯卡可以从扶手椅上知道以下两点,或者用不相容论者的说法,可以“先验地”知道以下两点:

  1. 如果奥斯卡认为水是湿的,那么 E 成立。

  2. 奥斯卡认为水是湿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p 是在没有对外部世界进行协同的经验调查的情况下被知道的,那么 p 被称为先验的(或者简称为“p 是先验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背景下,内省知识被视为“先验的”,尽管它是从一种内省经验中产生的。有关先验的当前概念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Miller 1997,Davies 1998,Nuccetelli 1999 和 McLaughlin 2000;2003)。在当前行,如果 EXT 为真,则(1)可以被先验地知道(尽管我们将看到,有不同的解释方法)。然而,根据 SK,(2)是先验的。然而,如果奥斯卡先验地知道了(1)和(2),奥斯卡可以使用演绎法则先验地知道:

  1. E 成立。

但是 E 是一种只能通过经验得知的环境条件。因此,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显然导致了一种荒谬的先验知识,并且因此是不兼容的。(从现在开始,将这个论证称为“还原论证”。)

在我们考虑兼容主义者的回答之前,有必要对还原论证进行澄清。因为首先不清楚外在主义是否从一种内容的因果理论中得出(无论是先验还是非先验)。然而,如果外在主义是从内容的因果理论之一中得出的(来自第 1 节),那么获得水的概念就需要与水进行因果交互作用(即使只是通过您的语言社区)。 (参见 McGinn 1989,第 1 章,McCullough 1999,但与 McLaughlin&Tye 1998a,Ball 2007 相对比。)因此,拥有这个概念需要水的存在,这意味着这个观点蕴含了(1)。即使如此,如果不相容主义者想要补充说(1)是先验蕴涵的,她需要有争议的前提,即某种内容的因果理论完全是先验的。

因此,在更宽容的解读上,不相容主义者的还原论证并不针对基于因果理论的外在主义。相反,它更多地针对仅基于双子地球思想实验的观点,因为这些实验更自然地被视为先验的。(但参见 Baker 2007。)在第 2 节的其余部分,“外在主义”和“EXT”将专指这种基于双子地球的外在主义。

2.1 回复 1:环境影响是经验性的

然而,尚不清楚外在主义是否致力于(1)。仅凭思想实验本身并不假设水对于水的思想是必要的(Brueckner 1992)。思想实验确实假设与水的适当互动足以让奥斯卡产生水的思想。它们还假设双胞胎奥斯卡与 XYZ 的互动是不足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与水互动是唯一的方式,某人可以得出水的思想。

然而,这假设 E 是水存在(或曾经存在)的条件。然而,不相容主义者的还原论并不需要假设这一点(McKinsey 1994; 2002; 2007)。可以首先将不相容主义者视为提出两种解释外在主义的困境。在第一种解读中,外在主义认为水的思想在逻辑上或概念上暗示了某种环境条件 E。然而对于不相容主义者来说,逻辑或概念上的暗示是先验的。因此,如果外在主义在这种第一种解读上是真实的,(1)就是先验的(这里没有预设 E 是什么)。[12]

尽管如此,第一种解读并不是对 EXT 的通常解释。在更标准的解读中,EXT 认为一个水的思想在形而上学上暗示了某种环境条件 E。然而,形而上学的暗示,并不总是先验的。例如,“水是湿的”暗示“H2O 是湿的”,并不总是先验的(参见 Kripke 1972 和关于刚性指示符的条目)。因此,这里并不能保证(1)的先验性,而且还存在疑问。

然而,不相容主义者回应说,第二种解读不能是真正的意图。因为它将 EXT 变成了一种平凡的东西——显然,奥斯卡的水的思想在形而上学上暗示了许多外部条件,例如奥斯卡的出生(McKinsey,1994;2002;2007,Rowlands 2003)。但是,EXT 应该比那更加实质性。然而,相容主义者回应说,这些思想实验表明,一个水的思想在形而上学上暗示了某种特定内容的环境条件,例如水的存在(Brueckner 1995)。

因此,相容主义者可以拒绝(1)的先验性。但是,与之前一样,不相容主义者可能会回应说,我们在非法地假设 E 只是水的存在这个条件。然而,最强版本的还原论可能不会假设这一点。相反,可以将 E 理解如下:

  1. E = 水或使用水概念的社区存在(或曾经存在)(Brown 1995,Boghossian 1997)。

如果 E 被确定为这个分离条件,那么在外在主义下,(1)更可信是先验的。如果被认为是这样,那么还可以推断出,反驳论证表明外在主义允许先验地知道水或社区存在。然而,这也不应该是先验的。

但是假设(4),为什么外在主义会使(1)成为先验的呢?诚然,许多外在主义者认为,除了与水互动之外,奥斯卡还可以从其他社区成员那里获得水的概念,这表明如果奥斯卡已经获得了这个概念,(4)必须是真的。然而,一些外在主义者推测,还有其他条件可以获得水的概念。即使奥斯卡在社交上孤立并且生活在没有水的环境中,他也可以通过假设 H2O 分子来得到这个概念(Burge 1982)。如果这不能被先验地排除,那么外在主义不能确保(1)的先验性——即使假设(4)。

然而,不相容主义者回应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反思揭示了一些不应该是先验的东西(Brown 1995,Boghossian 1997)。即:如果奥斯卡意识到他没有这样的假设(即,他对化学本质持“不可知论”态度),那么(1)必须是可以先验知道的。更详细地说,如果奥斯卡对化学持不可知论态度,并且知道自己是先验的,他可以利用上述反思先验地知道他的水的思想在形而上学上需要水或社区的存在。从那里,E 的先验知识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相容主义者的开放性反对仍然存在:尚未显示出在外在主义下获得水的思想的唯一方式是迄今为止所列举的方式(Ball 2007)。根据已经展示的一切,仍然有可能,本质不可知论的奥斯卡是社会孤立的,他的水的思想没有参考任何自然种类。(另请参阅 Gallois&Hawthorne 1996,Gallois 2008 和 McLaughlin&Tye 1998a,b,c。)

但也许额外的先验考虑可以排除这一点(Brown 1995)。假设奥斯卡有一个沙发的概念,并且在各种情况下知识地应用这个概念。然而,假设他对于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宽大的过度填充的扶手椅持不可知论态度。那么,如果奥斯卡没有社区来解决这个问题,外在主义可能会暗示奥斯卡的概念在所指的内容上是不确定的。这似乎很奇怪。

然而,兼容主义者可能会问为什么这被认为是一个问题(McLaughlin&Tye,1998a,b,c)。不确定性可能只表明奥斯卡的概念模糊,而不是奥斯卡完全没有任何概念。(Brown 2001 通过定义“不可知论者”仅适用于概念非模糊的情况来回应。然而,Brown 2004 年第 8 章承认,奥斯卡不能再事先知道自己是否“不可知论者”。)因此,在这里,似乎 EXT 并没有先验地揭示水的思想在形而上学上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

2.2 回应 2:关于空概念的外在主义

尽管如此,如果孪生地球思想实验确凿,仍然可能直观上令人信服地显示(1)先验地——即使 E 只是水存在的条件。[13]因为这些实验似乎先验地表明,要拥有真正的水概念,概念必须是非空的,即其指涉物必须存在。然而,兼容主义者可以通过提供与 EXT 一致的空概念语义来反驳这一点(Stoneham 1999,Sawyer 2003,Goldberg 2006b,Haukioja 2006,Parent 2017,第 4 章;另请参见 Pryor 2007,第 184-185 页)。即便如此,文献中有两个论点表明任何关于空概念的外在主义观点必定失败(Boghossian 1997;1998,Segal 2000,Besson 2012)。

表面上看,空概念的外在主义可以通过双子地球思想实验(Boghossian 1997)来支持。考虑“干燥地球”——一个与我们的地球完全相同的星球,除了在地球上出现水的地方,只有看起来像水的全息图(尽管干燥地球人错误地将其误认为是一种真实的东西)。直觉是,与奥斯卡不同,干燥奥斯卡使用“水”来表达一个空概念。如果干燥奥斯卡并不指称水,那么与之前一样,弗雷格-卡纳普观点意味着他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或内容。因此,即使对于空概念,内容似乎部分取决于环境的事实(包括环境中缺失的事实)。

然而,进一步推导可能会导致荒谬,因为空概念的外在主义可能暗示一个概念的形式对环境敏感(Boghossian 1997;1998)。假设,合理地说,空概念具有描述性形式——例如,独角兽概念被理解为“带角的马”的概念。对于大多数外在主义者来说,这与我们对水的概念形成对比,后者没有描述性形式,而是原子性的。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干燥奥斯卡在使用“水”时表达了一个描述性概念,而奥斯卡则表达了一个原子性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上的差异不仅创造了内容上的差异,还创造了形式上的差异。但这很奇怪,因为形式似乎是一个纯粹的句法问题,完全由头脑中的内容确定。

至少有一位兼容主义者试图接受依赖环境的语法,尽管他承认这是一种不舒服的观点(Ludlow 2003; 2011)。至少,这种立场似乎是特例(Besson 2012)。其他人对论证中的“随附原则”提出了质疑,即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内部状态的差异(Corbí 1998,Brown 1999,Korman 2006,Parent 2015a,2017,第 4 章)。对于这个原则还提出了进一步的论证(Boghossian 1998),然而这样的论证可能是在假设了一种 Chomskian 的内在主义逻辑形式的前提下提问(Parent 2015a,2017,第 4 章)。

然而,无论这个问题如何展开,关于空概念的外在主义面临着进一步的挑战(Segal 2000,第 54-56 页)。考虑一下:外在主义者将独角兽概念视为必然为空还是不为空。[15]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个观点意味着独角兽是不可能的对象,就像圆形的正方形一样。这是相当违反直觉的(但请参阅 Kripke 1972 关于独角兽的观点)。但是,如果选择另一种观点,即一个有条件地为空的概念将其内容由“带角的马”之类的描述符固定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外在主义似乎是错误的。因为描述符的恒定性保证了该概念在每个可能的世界中具有相同的内容,无论它是否包含独角兽(Segal 2000;另请参阅 Besson 2012)。(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请参阅 Korman 2006 和 Parent 2015a,2017,第 4 章。)

2.3 回答 3:传递失败

如果关于空概念的外在主义失败,那么外在主义可能会导致(1)先验的,根据不相容主义者的反驳。但是,一位相容主义者可以尝试另一种抵抗方式。她可能只是承认(1)和(2)是先验的,但仍然试图阻止对(3)的先验知识。(这里也假设 E 只是水存在的条件,尽管相信如果(4)为真,类似的观点也成立。)这种类型最突出的策略是否认所谓的“证明传递”,即从(1)和(2)推导出(3)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证明传递”。这个想法是,即使外在主义者同意(1)和(2)是有保证的,但这种保证并没有“传递”到推导中的(3)(Davies 1998;2000;2003a;2003b,Wright 2000a;2000b;2003;2011;2102;2015;另见 Wright 1985)。如果是这样,推导就不能提供对(3)的先验知识,与不相容主义者的观点相悖。

为简洁起见,让我们称传递失败的支持者为“支持者”。那么,支持者的核心观点是,尽管(1)和(2)蕴含(3),但它们并不能证明(3)。简言之,这个“证明”似乎是自圆其说的(cf. McLaughlin 2000)。然而,“自圆其说”可能不是这里的正确词语(Beebee 2001,Prichard 2002,Silins 2011)。尽管如此,这个观点是,一旦推导开始,(3)在某种意义上是预设的。如果存在这样的循环性,那么推导就不能为(3)创造任何保证,更不用说证明它了。或者用支持者的说法,(1)和(2)的保证不能因为推导而传递到(3)。

作为一个满意的近似值,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普遍发生保证的传递:

然而(TW)应该与认识封闭进行区分,正如一些反怀疑论者所讨论的那样(例如,Dretske 1970)。一些相容主义者认为,这种推导也是认识封闭的失败的一个例子(参见 Bernecker 2000,Hale 2000,Sawyer 2006,尽管参见 Sawyer 2015 的“对比”观点支持封闭)。尽管如此,传递失败是一种不同的情况,即使只是因为认识封闭关注的是“知识”而不是“保证”。然而,保证传递甚至不同于“保证的封闭”,其特点如下:

在 begging 问题中,传递和保证封闭的区别最好通过一个明显的循环论证来看。使用(3)作为前提,得出结论(3)的明显循环论证。显然,任何有理由相信前提的人都有理由相信结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了保证封闭。但是,这个论证不能将保证传递到结论上;它不能赋予(3)任何不已经存在的保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不能使用这个论证来第一次获得(3)的知识。因此,尽管保证封闭是显然成立的,但保证没有传递到结论上。[17]

因此,辩护人在(1)-(3)之间大声喊出“传递失败”,理由是(3)是“预设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预设指控并不那么直接。为了清楚起见,让我们将(1)和(2)称为推导的“前提”,以与还原的前提进行对比。(后者在声称前者是先验的方面更强。)然后,辩护人基于以下事实提出了预设指控:只有在她已经暗示(3)的某些“背景假设”的情况下,外在主义者才能合理地承认_前提是有保证的。这一点有时以“信息依赖性”的术语来表述:承认_前提的外在主义者“在合理上需要某些相关信息”,其中包括(3)(Wright 2000a,第 149 页)。因此,外在主义者对这些[背景]假设的“接受不能与对[(3)]真实性的怀疑合理地结合”(Davies 2003a,第 43 页,但与 Davies 2000,第 402 页相反)。

为了简单起见(因为我们只关心理性的外在主义者),从现在开始假设“外在主义者”是理性的。那么,预设指控最容易通过以下近似值来理解:在考虑还原时,

注意:B(3)是关于还原论辩证法的“二阶”命题;前提是一个条件,外在主义者承认前提是有保证的(无论它们是否有保证)。因此,B(3)说的是,如果外在主义者首先承认前提,那么她将假设(3)。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旦推导被动员起来,(3)就被假定存在,导致传递失败。

B(3)的论证尚未给出,但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论证。第一种以这样的话开始:由于外在主义要求思考“水是湿的”需要水(正如所有当事方目前都允许的),那么自我归因的思想“我正在思考水是湿的”也是如此(Davies 2000 2003a, 2003b)。然而,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个形而上学的主张与(2)一起是有保证的——那么她不能理性地对(3)产生怀疑。因为如果水的存在是有疑问的,那么根据她有保证的形而上学主张,这就理性地迫使进一步怀疑(2)所表达的思想是否首先存在。但是,在承认对其有保证之前,必须承认思想的存在。因此,我们的外在主义者只有在已经将(3)作为背景假设时才会理性地允许对两个前提的保证,这正是 B(3)所说的。

我们可能将第二个参数归因于一个名为“Wrightgenstein”或简称“W.”的角色,因为它源于 Crispin Wright 对维特根斯坦的解释性工作。作为外在主义者,W. 承认在辨别自己的心理内容时可能出现错误,就像 Dry Oscar 错误地判断他的空概念具有自然种类的内容一样。即便如此,他认为没有理由放弃关于内容的普通判断所拥有的授权。这与对感知判断的一种自然观点相似:尽管感知错觉会发生,但通常我们仍然对自己关于世界的感知判断拥有授权。W. 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普通感知和自我归因的判断享有一种“默认”的授权。这种授权排除了错觉的可能性,即使一个人没有收集到支持性的经验证据。尽管如果出现合理的怀疑,这种默认就不再适用。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判断在被证明(或至少被证据证明)有罪之前都被“假定无罪”;这反过来根植于我们的社会实践,并且以实用的理由为其辩护(Wright 2000a,第 152-153 页)。

所有这些对于 B(3)来说都很重要,因为如果 W.在没有经验调查的情况下承认(2)的授权,那么它将是一种默认的授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而这种授权只存在于普通情况下。因此,只有在他假设(3)不仅仅是表面上真实的情况下,他才会承认这种授权。因此,在还原论的背景下,W.只允许对*前提进行先验授权,前提是(3)已经被假定为背景。证毕

让我们现在考虑一些对传递失败的异议。有人指责倡导者混淆了不同类型的保证(Raffman 1998,Sainsbury 2000)。请注意,如果推理未能证明结论,这并不意味着它根本没有传递保证(Beebee 2001,Burge 2003)。因此,反对者认为,尽管这种推理传递了一种“较薄”的保证,即比证明所赋予的保证更弱的保证,但它确实传递了一种保证。但是,如果较薄的保证传递了,那么与倡导者相反,这种推理确实赋予了一些先验保证(尽管是非演示性保证)给(3)。这样,对于这种还原论的直觉来说是合理的,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先验地保证关于世界的任何主张。

但是,这种直觉正确吗?要评估它,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薄”保证是什么意思。有些人认为,这意味着保证在等价命题上作为保证失败。例如,对于(2)的非经验性薄保证可能无法保证等价的“我正在思考 H2O 是湿的”(Davies 2003b,第 114 页和 118 页)。或者,“薄度”对于 W.可能反映出保证不是通过收集经验或证明论证证据而获得的。相反,它只是一种有条件的“权利”,只在普通情况下成立(Wright 2003)。

如果后者是“薄度”的含义,那么倡导者可以尝试承认较薄的保证的传递,但仍然强调当保证更厚时传递失败是规则(Davies 2003b,但与 Wright 2003,第 72 页相比)。然而,倡导者可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对任何较薄的保证是否传递表示怀疑。毕竟,一旦提出任何认真的怀疑,这种假定的保证立即消失(Wright 2000b,但与 Wright 2003;2011 相对比)。

对于这位辩护者的另一个异议是,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她最终还是放弃了自我认识。这是因为(3)是经验性的,并且承认(2)预设了(3)(参见 Wright 2000,第 151-152 页)。因此,很难看出如果(2)预设了世界上的经验事实,它如何纯粹地被先验地保证。

作为回应,至少有一位外在主义者放弃了对(2)的先验知识,但强调一些自我认识仍然是先验的(Rowlands 2003,第 8 章)。特别是,外在主义者仍然可以先验地知道:

  1. 如果 E 发生,那么我正在思考水是湿的。

但是对于 W.来说,他认为(2)的先验知识不应该被放弃。相反,他声称我们不应该假设(3)的授权必然是经验性的。因为(3)通常具有非经验性的“默认”授权。因此,考虑到(2)预设了(3),(3)的非经验性授权使得(2)的先验授权成为可能。即便如此,W.迅速提醒我们,(3)的默认授权太“薄弱”了,无法证明(3)。

然而,如果辩护人给予(3)先验授权,这可能已经屈服于归谬法(Brown 2003; 2004, Sawyer 2006, Brueckner 2006)。荒谬之处并不在于先验授权的传递;相反,荒谬之处在于认为(3)可以被先验授权。

辩护人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回应这个问题。一种是对于(3)是否先验授权持中立态度。对于辩护人的目的来说,中立的立场可能足够,因为无论(3)是否先验授权,如果(3)被预设,传递失败就会发生(Davies 2000)。但是这种回应对于 W.来说是不可行的,因为他明确认为(3)通常具有非经验性的授权。不过,也许 W.可以通过重申这是一种由默认授权赋予的“薄弱”授权来缓和这一点;这不是通过推理传递到(3)上的授权。

W.最后的担忧是他将自我认识的心理现象与仅仅是语言或“语法”混为一谈(Snowdon 2012)。如果外在主义者希望解释内容知识是如何可能的,为什么她要诉诸语言约定来阐明这个问题呢?然而,显然,W.从未打算禁止心理学发表意见(Wright 2015,第 54 页)。但我们用于归功于自我认识的语言实践可能误导了我们对心理事实的理解。在这一点上,与伦理表达主义的类比是有帮助的(参见 Wright 2015,第 55 页)。伦理表达主义者试图解释道德话语,正是因为怀疑这种话语可能并非基于真正的相关事实。类似地,W.可能怀疑“舒适椅子自我认识”的强大心理现象根本不存在。尽管如此,鉴于我们的目标和广泛的兴趣,我们可能希望假装存在这样的知识。

2.4 回复 4:自我认识是经验性的

到目前为止,对于归谬的回应一直是“对抗性”的,因为它们试图削弱其中的某个暗含或明确的前提。然而,其他回应是“让步性”的,因为它们承认归谬是有道理的。一种让步性的回应是在归谬的基础上拒绝外在主义,尽管正如我们在第 1 节中看到的,外在主义有自己的论证要应对。但在本节中考虑的另一种让步是放弃自我认识。(还有一种“准让步性”的回应,在第 2.5 节中考虑,即简单地接受(3)的先验性,而不是将其拒绝为荒谬。)

一些不相容主义者确实认为反证法的教训是自我认识是错误的(例如,参见 McKinsey 2002)。这种观点通常是自我认识从一开始就应该受到高度怀疑。Jacob(2004)曾经很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如下所示:

当代哲学的情况令人困惑。一方面,传统经验主义者和传统理性主义者对内省自我认识所授予的特殊认识权的几乎所有特征在最近的哲学审查中都没有幸存下来。另一方面,一些哲学家...假设传统认识论所授予内省自我认识的所谓特殊认识权可以承担起反对内容外在主义的论证的重任...我认为关于个体思维内容的外在主义...比我们对内省自我认识的任何想法更有说服力...从对内省自我认识的所谓认识地位的假设中强加自上而下的限制...对我来说就像本末倒置一样。(第 401、402 页)

这种态度受到来自实证心理学的研究的鼓励,该研究表明自我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幻觉(例如,参见 Nisbett&Wilson 1977,Nisbett&Ross 1980,Gopnik 1983)。然而,即使研究表明我们经常对自己的心灵一无所知,也不能得出这种情况最常见的结论。事实上,有人认为当前的研究甚至不能排除无误的自我导向判断,例如第 3.1 节中描述的那些判断(Parent 2016;2017,第 2 章)。

然而,还有其他理由要放弃自我认识,这是理解还原论教训的一种方式。例如,著名的奎因论证反对先验知识,尽管这不是讨论这些问题的地方。(但请参阅奎因条目的第 3 节。)赖尔(Ryle)1963 年第 6 章独立地认为自我认识是先验的;这种知识是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经验观察来实现的。然而,许多当代哲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至少低估了奥斯卡在判断自己的心理状态时通常具有的“权威”(与他人的判断相比)(Boghossian 1989,第 7-8 页)。另一方面,鉴于上述的心理研究,新赖尔观可能提供了恰到好处的第一人称权威,因为奥斯卡观察到自己的行为比其他人更多(Ludlow&Martin 1993;Martin 1994;McGeer 1996)。

这种观点的更近期的体现得到了认知科学的最新支持(Carruthers 2011)。该观点认为,在将思想归因于自己时,人们会解释感官输入,就像将思想归因于他人一样。然而,“感官输入”背后的自我归因可能包括来自内觉、本体觉等的输入。尽管如此,该观点认为,“输入”的解释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思想归因中都是核心的,这削弱了所谓的“第一人称权威”。

一种与自我认识相对立的外在主义观点认为,拥有(非空)种类概念需要通过感知手段来示范或演示识别该种类的实例(Brewer 1999; 2000a; 2000b)。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拥有水的概念就已经意味着在感知上知道(实例的)物质所在。这通常足以知道水的存在。因此,当涉及到归谬时,荒谬之处在于认为(2)是先验的,因为对(2)的知识已经建立在对(3)的知识之上。因此,通过对(2)的知识,人们几乎无法第一次学习(3)-学习是朝另一个方向进行的。

然而,在获取过程中,示范性识别的作用可能不明确。然而,只要需要某种经验知识来获取水的概念,就可以制定一种反对自我认识的类似论证。事实上,通常认为一个人从经验中获得概念-这已经预示着获取取决于经验知识。然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即使对(2)的知识也有经验基础,因为拥有水的概念就有经验基础。因此,对(2)的知识不符合纯粹的先验条件。

作为回应,自我认识的辩护者可能会承认获取概念需要一个“训练期”。然而,一旦主体获得了相关概念,纯粹先验知识可能是可能的,因为她可以使用这些概念来获得新的知识,而无需进一步的经验调查(Boghossian&Peacocke 2000,第 2 页)。但一个问题是,外在主义的思维实验通常以一种模糊“训练阶段”和后获得阶段之间的区别的方式描绘概念的拥有(Hawthorne 2007,第 213 页)。因为外在主义的思维实验允许主体在被“训练”之前就拥有(例如)沙发的概念,即没有扶手椅是沙发的概念。[19]

对于自我认识,反对外在主义的最后一条线索是,如果(1)不是先验的(这是合理的),那么就得出结论,对(2)的先验知识是不可能的(Gertler 2004)。毕竟,如果(1)不是先验的,那么奥斯卡显然无法在先验上区分他的水概念和干燥地球人的概念。因此,说(2)是某种已知的东西似乎是不正确的。实际上,这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这种区分是否对于自我认识是必要的,但进一步的讨论将推迟到第 3 节。区分子文献通常涉及“缓慢切换”论证,而不是不相容论者的反驳。

2.5 回应 5:一种超验论证?

对于反驳论证的最后回应是否认这个论证根本就是一个反驳。相反,这种兼容主义者认同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有助于对世界的坐椅知识。一些外在主义者甚至提出了独立的论证来支持这一观点(Putnam 1981)。但是这些独立的论证更加复杂,涉及模型理论和斯科勒姆的“悖论”。这些事情在这里不会被讨论(但请参阅关于怀疑论和内容外在主义的条目)。

然而,就外在主义者的反证而言,不清楚是否有任何外在主义者将其接受为反怀疑论的论证(尽管参见 Peacocke 1996,第 152 页)。即使有人相信某些先验论证可以成功地对抗怀疑论,很难相信不相容主义者的反证是一个例子(参见 Davies 1998,第 353 页)。

无论如何,Warfield(1998)和 Sawyer(1998)经常被解释为接受反证作为反怀疑论的论证。但事实是,Warfield 主要是在回应 Putnam(1981)的论证。(Warfield 提到了反证,但他支持 Brueckner 1992 年第 2.1 节的相容主义,而不是先验主义的回应。)

此外,Sawyer 明确地不鼓励那些将她(1998)解释为接受反证作为反怀疑论的论证的人:“其他人的言论表明,一般来说,外在主义论证是否为环境条件的信念提供先验保证与我们是否有对外部世界怀疑的先验反驳是同义的问题。我不认为这两个问题是同义的”(2006,第 150 页)。相反,Sawyer 的观点似乎类似于 W.的观点,即在归因自己的心理内容时,演讲者被赋予了一种初步的(尽管相当可废除的)保证。诚然,Sawyer 允许在给定 EXT 的情况下,这种非经验性的保证可以传递给(3)。[20]但这不是足以削弱怀疑论的保证;这种保证更多地是“薄”的类型,如第 2.3 节末尾所述。然而,尽管 Sawyer 的观点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激进,她将面临与 W.类似的障碍。

3. 缓慢切换论证

我们已经探讨了反对 EXT 和 SK 共同真理的一个论证,即对世界上的坐席知识的还原论证。但是还有一组进一步的论证,以支持不相容论的结论。这些论证基于另一个思想实验,即“缓慢切换”实验,以加强 EXT 和 SK 的不相容性。简而言之,新的思想实验表明,在 EXT 下,对思想内容的自我归属不足以证明 SK 的区分性。

缓慢切换思想实验再次以奥斯卡在地球上为特色,但这次,我们假设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转移到了双子地球(例如,在他睡觉时由秘密政府特工进行)(Burge 1988,Boghossian 1989)。在他到达后,他继续进行他的日常活动,毫不知情。现在外在主义者的直觉是,尽管奥斯卡在双子地球上使用“水”的初始指称是指地球上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成了指称 XYZ。(切换因此是“缓慢”的。)毕竟,奥斯卡将习惯于在 XYZ 的存在下使用“水”,并使用“水”与双子地球人谈论这种物质。然而,如果“水”的指称发生变化,那么(根据早期的弗雷格-卡纳普观点),这意味着意义或内容的转变。而内容的变化可以在奥斯卡察觉不到的情况下发生。实际上,似乎奥斯卡无法仅凭坐在椅子上就察觉到这种切换。

这表明奥斯卡无法从扶手椅上区分使用“水”一词的断言是否具有水含量或双胞胎水含量。与原始的双子地球示例一样,这里的教训也适用于心理内容。因此,如果“水思维”是奥斯卡在使用术语“水”的帮助下表达的思维,慢切换实验表明:

  1. 奥斯卡无法从扶手椅上区分他的水思维是否具有水含量而不是双胞胎水含量。

此外,他无法区分的能力似乎与自我认识有关。正如伯奇(1988 年,第 653 页)所说,(A)很容易暗示奥斯卡的情况下自我认识是错误的。

  1. 奥斯卡无法从扶手椅上知道他的水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看,(B)表明如果外在主义为真,则自我认识最终为假。

在第 3.1 节中,我们将看到伯奇否认(A)蕴含(B)。然而,鉴于他的抵抗,博戈西安(1989)提出了一个不同版本的慢切换论证。这个第二个版本被称为记忆论证,其论证如下。与之前一样,假设奥斯卡在 t1 时无意中受到了慢切换的影响,因此他用“水”表达的概念指代的是水,而在 t2 时表达的概念指代的是双胞胎水。然后,如果 p 是奥斯卡用“水”来表达的一个思想,记忆论证如下(改编自 Ludlow 1993a):

  1. 如果奥斯卡什么都不会忘记,那么奥斯卡在 t1 时知道的,奥斯卡在 t2 时也知道。

  2. 奥斯卡什么都没有忘记。

  3. 奥斯卡在 t2 时不知道他认为 p。

  4. 所以,奥斯卡在 t1 时并不知道他认为 p。[来自(a)-(c)]

前提(a)被视为关于记忆的陈词滥调(尽管有些人否认这一点;参见第 3.3 节)。前提(b)被认为是规定性的,而前提(c)被认为是慢切换实验的教训。背后的思想是这样的:即使奥斯卡在 t1 知道他的水的思想,但这些思想在 t2 变成了双胞胎的水的思想,他在 t2 不再知道任何关于水的思想。因为奥斯卡在 t2 不再有水的思想。

这些慢切换论证还有进一步的变体。而且,对于最初的思想实验存在多种解释。(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补充文件《慢切换的变体》。)尽管如此,所有变体都体现了同样的基本思想:如果外在主义是真实的,在慢切换中,奥斯卡无法区分靠背椅上的水内容和双胞胎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外在主义排除了自我认识的基础。鉴于这两种类型的慢切换论证,需要注意的是,第 3.3 节仅涉及第二种类型,即记忆论证。然而,其余部分可能对这两种类型的论证都有一定的影响。

3.1 回答 1:自我验证判断

关于(A)到(B)的操作,伯奇抗议说这忽略了一种特别安全的坐在家里自我认识。他声称,关于自己思维内容的一些判断(也称为“二阶”判断)是自我验证的。大致上,这些判断是“思考使其成真”的地方——判断“我现在正在思考 p”足以使“我现在正在思考 p”成为真实。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自我验证的特征仅限于对 p 的当前思考(与任何持续或倾向性思想相对)。

为了说明自我验证的特征,考虑以下判断:

伯奇的观点是,在执行这个判断时,人们“穿过”了这个判断所涉及的思想。也就是说,判断(W)需要思考水是湿的这个思想,而这正是(W)所主张的。因此,判断(W)的行为本身足以使判断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判断是自我实现或自我验证的。除了伯奇,戴维森(1987;1988)和海尔(1988;1992)也在同一时间宣扬了自我验证的判断,尽管后来也有其他人接受了这种观点(例如,法尔维和欧文斯 1994 年,吉本斯 1996 年,巴尔-昂 2004 年,帕伦特 2007 年,2017 年,第 3 章和第 7 章)。

然而,某些判断是绝对无误的这一说法可能显得过于强烈。但是首先,无误并不意味着判断是无可置疑的。一个判断在事实上可能是完全可靠的,但是主体仍然可能对其有一些未解答的问题。其次,重要的是将“思考”解释为最小化,即“思考”p 并不一定意味着相信 p。“思考”p 只是意味着具有某种与 p 相关的心理状态,而不涉及对该内容的任何特定态度。

鉴于弗洛伊德的压抑等事物,很容易对伯奇的观点进行否定。但重要的是,它只适用于一类有限的相当非典型的判断。例如,它仅适用于当二阶判断包含一个“自我指涉”的机制时,该机制在(W)中通过短语“用这个确切的思想”来表达。[21]此外,不可错误性问题涉及到归因于同时发生的一阶思想的当前判断。而且,即使主体的意识或无意识中还存在各种其他思想,(W)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实的。

尽管自我验证判断是非典型的,伯奇仍然认为它们足以阻止从(A)到(B)的推理。显然,它们为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内容提供了某种笛卡尔式的访问方式,这意味着即使(A)为真,(B)也是错误的。诚然,自我验证判断是一种稀有的判断方式,因此这个观点并不能满足作为自我认识的一般观点(博戈西安 1989 年,第 19-22 页)。尽管如此,主要目标是阻止从(A)到(B)的推理,而自我验证判断似乎能够做到这一点。

关于自我验证判断已经产生了相当详细的文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补充文件《自我验证判断的认识论地位》和《批判性推理的一个问题》。

3.2 回复 2:相关的替代方案

从一开始,对于慢开关论证的不同回应可能似乎很明显。那就是慢开关思想实验是一种奇异的科幻作品,与我们是否能够从舒适的椅子上认识自己的思想根本无关。毕竟,与奥斯卡不同,我们不是秘密开关的受害者。那么这个实验如何影响我们对舒适椅子自我认识的能力呢?

这一观点通常以“相关的替代方案”认识论来表述(参见 Goldman 1976;1986)。这一建议是,为了知道 p,一个人不需要排除每一种可能的情况,其中 p。相反,只需要排除“相关的替代方案”中的 p。通常,异常的怀疑性可能性并不是一个认识者需要排除的相关替代方案。因此,当沿着乡村驾驶时,一个人通常可以知道是否看到了一个谷仓,即使没有排除一个纯粹的谷仓外观的可能性。因为谷仓外观通常是无关紧要的。同样,慢开关的可能性通常与知道一个思想的内容无关(Warfield 1992,Falvey&Owens 1994,Gibbons 1996,Brown 2004,第 2 章)。因此,通常不需要排除这种可能性,就能够从舒适的椅子上知道自己的思想。

但是,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相关性呢?一个流行的答案来自认识论语境主义者(DeRose 1995; 2009, Lewis 1998; 另请参阅关于认识论语境主义的条目)。首先,语境主义是关于知识的一种观点,然而它暗示着一个替代方案是否相关是由语境中的证据标准决定的。考虑到通常情况下,为了知道是否下雨,人们只需往窗外看一眼即可。然而,当与笛卡尔怀疑论者进行对话时,这是不够的。因为怀疑论者通过想象一些他想排除的离奇替代方案,如你正在做梦的可能性,来提高了所需的证据标准。同样,一些相容主义者认为缓慢切换是一种离奇的怀疑可能性,这使得知识的证据标准变得极高(Hohwy 2002; Neta 2003 也相关)。因此,如果语境使得这种可能性变得相关,一个人可能会失去在舒适的椅子上自我认识的能力。然而,如果切换的可能性是不相关的,语境主义认为即使是外在主义者也可以从舒适的椅子上认识自己的思想。

当首次提出记忆论的时候,博戈西安(1989)注意到了相关替代的回应,但仍然坚持慢切换实验显示了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之间的冲突。因为人们可以想象出慢切换是一个相关替代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人们不能仅凭坐在椅子上就排除这种可能性。即使相关替代理论否认了外在主义的自我认识,但这是否暴露了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问题呢?如果慢切换实际上经常发生,那么它将成为一个无法从坐在椅子上排除的相关替代,外在主义者将失去自我认识。但承认这种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是不相容的(沃菲尔德,1992)。这只是表明,如果外在主义是真实的,那么自我认识不一定能够从坐在椅子上获得。

作为回应,一些不相容主义者暗中暗示开关确实经常发生(Ludlow 1995b; Butler 1997)。在第 1 节中,我们看到“双子地球”情景可能发生在实际世界中:回想一下“菊苣”和“苦菊”的表面上无法区分的扩展,它们在英式英语和标准美式英语之间进行了交换。因此,一个美国的侨民在谈论或思考“苦菊”时可能会被不知不觉地欺骗成指代“菊苣”。然而,这似乎是一个非典型的情况。相反,未被察觉的开关的潜力可能与语言中多义性的潜力一样普遍(Ludlow 1995b)。考虑到不同哲学圈子之间,“实用主义”一词表示不同但表面上相似的哲学论题。因此,由于子群之间的未被注意的开关,人们可能会被欺骗成对不同类型的实用主义说或相信某些事情。这种语言子群之间的变化似乎是非常普遍的。此外,正是这些开关的普遍存在使它们在没有实际开关发生的情况下仍然具有相关性。

在辩护中,一位相容主义者可以观察到这些情况并不是缓慢切换的情况,通常的观点是内容在“快速切换”中不会改变(尽管一些认知过程的个体化可能会立即切换;参见 Clark&Chalmers 1998)。然而,即使缓慢切换经常发生,这仍然不能证明 EXT 和 SK 在我们的世界中是不相容的(Warfield 1997)。这可能意味着 EXT 和 SK 在某些其他可能的世界中不同时成立。然而,它们仍然可能在其他一些可能的世界中成立;因此,严格的不相容性并不会随之而来。

不管怎样,如果一个外在主义者实际上无法拥有自我认识(Ludlow 1997),那可能已经足够令人困扰了。此外,通常认为外在主义者应该承认一种类型的自我认识,即对内容进行区分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的“内容比较知识”(Falvey&Owens 1994;另请参见 Mendola 2008)。但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让步,因为一个人仍然能够在没有与双胞胎内容进行比较的情况下,从安逸的位置知道一个自我验证的判断(W)。此外,有独立的理由拒绝这种比较知识(参见 Owens 1990;1992)。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兼容主义者在开关相关时承认自我认识,那么她可能承认得太多了(Goldberg 2006a)。因为有一种持久的笛卡尔直觉,即安逸的自我认识不应受到对外部世界的怀疑假设的影响。根据第二次冥想,即使有一个邪恶的恶魔在欺骗我,我似乎仍然可以知道我当前在思考什么。然而,慢开关实验表明这种笛卡尔直觉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慢开关假设是相关的,那么即使是相关的替代认识论也要求我们区分水的思想和双胞胎水的思想。然而,人们无法从安逸的位置做到这一点。因此,显然,一些关于外部世界的异常假设可以削弱对自己当前思想的安逸知识,与笛卡尔直觉相悖。关于安逸自我认识的一些重要内容可能已经丧失。

但是,一个相关的替代性兼容主义者仍然可以挽救笛卡尔的直觉。首先,要注意在许多缓慢转换的论证中,问题不在于奥斯卡是否知道他从扶手椅上思考 p;而是在于奥斯卡是否知道他在思考什么。与“知道……”的归属不同,“知道什么”的归属仅适用于特定上下文中的目标或目的(Boër&Lycan 1986,Braun 2006,DeRose 2009,第 2 章,附录)[22]。因此,是否适合说“奥斯卡知道他在思考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下文中显著的目标或目的。可以承认,如果奥斯卡的目标是区分内容和双胞胎内容,那么他无法从扶手椅上“知道”他在思考什么。然而,对于其他反怀疑目的而言,奥斯卡确实可以“知道”(Parent 2015b,2017,第 5 章和第 10 章)。例如,假设怀疑论者质疑奥斯卡是否确信任何事实的真相。那么,如果奥斯卡指向他的自我验证判断(W)(“我立即在思考水是湿的”),这可以被视为应对挑战。这是一个他的判断的真相是确定的情况,即使其内容有问题。因此,至少相对于那个目标,奥斯卡可能知道他在思考什么(Parent 2015b,2017,第 5 章)。

在结束本节之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相容主义者有时候更倾向于不坚持慢切换的无关性,而是争论它们是否削弱了自我认识(Falvey&Owens 1994,Gibbons 1996,Butler 1997,McLaughlin&Tye 1998a,Vahid 2003,Brown 2004,Morvarid 2015)。多种推理原则可能会导致不相容主义者从慢切换的相关性得出结论。作为一个更值得注意的例子,这里的原则可能是某种“真实追踪”条件;参见 Nozick 1981(Falvey&Owens 1994)。根据这种方法,慢切换论证假设(W)不表达知识,因为主体 S 在以下意义上未能追踪真相:

根据(TC),S 未能知道,因为她的理由不会改变她的判断,在一个相关的情景中,判断是错误的。然而,如果这是论证中起作用的原则,似乎它们可以被抵制(Falvey&Owens 1994)。可以合理地认为,当涉及到自我验证的判断时,我们不满足(TC)(见第 3.1 节)。因为如果我们考虑一个反事实情况,在那里我有双胞胎的水的想法而不是水的想法,我不能相信我有水的想法。一个表达为“我正在思考水是湿的”自我归属将不可避免地归属于一个双胞胎的水的想法。在反事实情况下,我的自我归属“完全追踪真相”。

3.3 回复 3:关于记忆的外在主义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二个版本的慢开关论证上,也就是记忆论证,这里为了读者的方便再次重复。其中 t2 是慢开关之后的时间,t1 是之前的时间,那么:

  1. 如果奥斯卡什么都不忘记,那么奥斯卡在 t1 时所知道的,在 t2 时奥斯卡也知道。

  2. 奥斯卡什么都没忘记。

  3. 奥斯卡在 t2 时不知道他认为 p。

  4. 所以,奥斯卡在 t1 时不知道他认为 p。[来自(a)-(c)]

(在这里,缓慢切换是一个相关的替代方案,因为假设奥斯卡实际上是缓慢切换的。) 现在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各个前提都受到了各种兼容主义者的质疑。关于(a),一些人反对这样的建议,即使在 t1 时知道 p,记住 p 并不意味着在 t2 时知道它(Bernecker 2010,第 3 章)。但是即使记住意味着知道,奥斯卡除了遗忘之外还有其他失去知识的方式(Brueckner 1997a; Burge 1998,n. 18)。例如,假设奥斯卡知道他正在一个至少有一个谷仓的乡村中行驶,但是引入了一种打败条件(例如,他进入了谷仓外观县)。然后,即使他真正相信这一点,他在 t2 时可能不再知道他周围有一个谷仓。这是因为,虽然没有遗忘任何事情,但在 t2 时存在一个打败条件,而在 t1 时不存在。

一个不相容主义者可能会试图规定奥斯卡在记忆基础上满足了知道 p 所需的所有条件。然而,兼容主义者可以回答说,这与奥斯卡的缓慢切换是不一致的(Brueckner 1997a)。因为缓慢切换是一种打败条件,类似于进入谷仓外观县。在这种情况下,不相容主义者的论证甚至没有开始。

或者,一位兼容主义者可以对该论证所暗示的记忆描绘进行攻击。在这里,有人可能声称奥斯卡的记忆内容部分取决于形成记忆的地球环境。相反,记忆内容是由回忆发生的环境所决定的(Ludlow 1995a; 1996; 1999; Gibbons 1996; Tye 1998; Bernecker 1998)。这意味着,即使对一个水的思想的知识最初存储在记忆中,双胞胎地球上“回忆起来”的是一个双胞胎水的思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慢切换会导致一种记忆失效,因为最初存储在记忆中的知识并不是被回忆起来的内容。(注意,这里最有辩证意义的是关于二阶思想的记忆,尽管文献中经常使用一阶记忆作为例子,参见 Kraay 2002。)

将记忆视为在不同环境之间“变幻莫测”可能是外在主义的一个结果。显然,我们可以轻松构建一个关于奥斯卡和双胞胎奥斯卡记忆的普特南式思想实验(Ludlow 1995a; 1996; 1999;)。此外,在慢切换实验中,假设奥斯卡的水的思想通常会转变为双胞胎水的思想,包括存储在记忆中的任何(一阶或二阶)思想。

以这种方式看待记忆可能会相当不直观,我们将很快解决异议。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点使得外在主义者能够抵制记忆论的论据。一个兼容主义者可能首先承认奥斯卡严格来说并没有忘记——毕竟,我们可以假设他没有发生任何神经损伤。然而,她可以补充说,由于缓慢的转换,奥斯卡仍然失去了一些记忆内容。即使奥斯卡并没有真正“忘记”,他仍然通过另一种方式失去了知识;因此,记忆论的前提(a)是错误的。(关于记忆的“狡猾”观点在近年来已经减弱;Bernecker 2004;2010 放弃了它,转而采用类似 Burge 1998 的观点,如下所述。Ludlow 2004 则将其换成了一种观点,即记忆是一个时间上延伸的对象,它在不同的时间承载着不同的内容。然而,参见 Burge 1998 注 2,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批评。)

对记忆的外在主义观点可能会令人震惊;然而,它可能会得到一些直观上的支持(Tye 1998)。例如,假设在转换之后,奥斯卡判断:

由于(W†)是在缓慢转换之后进行判断的,所以最初使用的“水”指的是 XYZ。但第二次使用的“水”是否也指的是 XYZ 呢?看起来是这样,因为(W†)正在将他目前的饮用习惯与过去进行比较。当然,这样的比较需要(W†)中所指的液体保持不变。而且由于最初使用的“水”表示 XYZ,第二次使用的“水”也必须如此。总之,在转换之后,(W†)中的第二个从句表达了一种记忆,这种记忆已经从水的内容转变为双胞胎水的内容,这正是兼容主义者的预测。

然而,“变幻莫测”的记忆观点仍然存在争议。考虑到如果奥斯卡的记忆内容与双胞胎地球相匹配,那么一些存储在记忆中的思维将从真实变为虚假(霍夫曼 1995 年(其他互联网资源),布鲁克纳 1997a,长泽 2000 年)。当奥斯卡在地球上断言时,他表达了一个真实的记忆:

然而,在缓慢转换之后,(W‡)自我认识了一个双重的水思维,而这个思维是错误的。因此,一个真实的记忆被一个错误的记忆所取代。

然而,这个反对意见可能会引出一个问题,即记忆应该如何运作(Ludlow 1996)。问题在于,记忆是否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中保留过去的内容。反对意见是,记忆实际上提供了关于过去事件的信息,以与当前环境相关的术语来表达(Ludlow 1996; 1999, Bernecker 1998)。Ludlow (1999) 提供了一个例子:“如果在 t1 时我相信在水中会淹死,那么记忆会在 t2 时提供一个相信在 twater 中会淹死的信念——这真是太好了!Twater 和水一样危险”(p. 167)。

第二个担忧是,如果奥斯卡的记忆内容发生变化,他真的什么都没忘记吗?可以说,记忆的变化确实构成了遗忘(Brueckner 1997a)。因为即使记忆提供了一个类似的替代内容,很明显奥斯卡仍然无法回忆起关于水的某些事情。然而,回忆失败只意味着奥斯卡“忘记”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在记忆论争中,罪魁祸首应该是前提(b)而不是(a)。(即便如此,奥斯卡可能仍然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忘记;Brueckner 1997a, n. 21;另请参阅 Kraay 2002)。

然而,可以争论的是外在主义是否涉及“狡猾”的记忆理论。当伯奇首次提出他的双子地球实验时,他承认这并不表明所有的心理内容都满足外在主义(尽管它暗示通常是如此)(1979 年,第 92 页,各处)。因此,记忆的内容可能是一个例外。事实上,伯奇(1993 年;1998 年)支持记忆应该“保留”过去的思想内容的观点。因此,在一个缓慢转换的情况下,伯奇认为奥斯卡的正常运作的记忆保留了一个地球人的思想内容,以便稍后可以回忆起完全相同的内容。

因此,伯奇反对记忆论争的前提(c):如果奥斯卡真的什么都没有忘记,那么保留记忆意味着他在 t2 知道他在 t1 知道的东西。根据法尔维和欧文斯(1994 年)的观点,奥斯卡的记忆可能无法提供内容的比较知识,即使是能够在舒适的椅子上区分水和双子水内容的知识。但是记忆仍然保留了他在 t1 的思想的知识,这意味着(c)是错误的。(不相容论者可能会反驳说(c)是思想实验中的规定性假设;但在这种情况下,伯奇与布鲁克纳 1997a 一起反对(b)。然而,参见 Schroeter 2007,了解伯奇反对(c)的不同问题。)

无论一个人是否接受记忆的“狡猾”观点,这个争论对于打开对缓慢转换思想实验的不同解释是重要的。因为它使得缓慢转换对奥斯卡的概念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变得复杂起来。默认的观点是,缓慢转换导致奥斯卡的水的概念完全被双子水的概念所取代。但是为什么缓慢转换会破坏奥斯卡的水的概念,即使他熟悉双子水(Boghossian 1989;1992a,Gibbons 1996,Burge 1998)可能不清楚。关于这个问题的更多讨论可以在附加文档《缓慢转换的变体》中找到。

最后,记忆可能最终是为了捍卫不相容论而故意误导。对于记忆的假设似乎对所谓的“记忆论证”(Goldberg 1997; 1999a; 2000a)并不重要。毕竟,关键的想法是奥斯卡的自我归属可以有多种解释:假设奥斯卡认识到缓慢切换是相关的替代选择,并且他断言“我在思考水很美味”。那么,对于奥斯卡来说,从坐在扶手椅上的角度来看,这可能表达了一个关于水的思想或者一个关于双胞胎水的思想。这种解释上的“不确定性”是奥斯卡在没有经验调查的情况下无法解决的。因此,在没有关于记忆的前提条件下,扶手椅自我认识就已经存在问题了。

当详细说明时,这个“无记忆”缓慢切换论证假设以下“知识鉴定原则”:

如果奥斯卡满足(PKI)的前提条件,似乎他只缺少对内容的比较知识,即能够在躺椅上区分内容和双胞胎内容的知识(Brueckner 1999; cf. Falvey & Owens 1994)。而我们看到,许多兼容主义者已经愿意放弃那种类型的知识。这是因为奥斯卡的断言“我在想水很美味”可能仍然被视为一种躺椅自我认识的一种形式(cf. 第 3.1 节),即使它不是比较类型的。

然而,(PKI)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情况,即(i)存在多个相关解释,且(ii)主体意识到这一点(Goldberg 1999a)。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相关的替代认识论也要求奥斯卡排除双胞胎地球的解释。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假设奥斯卡在某个后来的时间 t3 被告知了开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i)和(ii)将得到满足。因此,如果他断言“我在想水很美味”,他将意识到一些相关的替代解释,而这些解释他无法从躺椅上排除。因此,即使他的判断是自我验证的,说他从躺椅上知道自己思想的内容是有偏见的。(但是有关反驳,请参见 Brueckner 200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无记忆”论证仅适用于特殊情况,它并没有表明 EXT 和 SK 完全不相容(Goldberg 1999a,第 217 页;Goldberg 2000a)。然而,它仍然暗示了当考虑某些怀疑假设时,EXT 排除了 SK 的可能性,与《第二冥想》中的观点相反。

3.4 回复 4:论证是自我削弱的

如清楚所示,缓慢转换论证可以被视为怀疑论论证,其中怀疑论者提出我们处于奥斯卡困境的可能性。因此,外在主义者被要求从舒适的椅子上排除异常的思维内容。此外,由于怀疑论者认为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他声称外在主义者缺乏舒适的椅子自我认识。但是一种回应是,这种怀疑论是自我削弱的(Ebbs 1996;2001;2005;Brueckner&Ebbs,2012,第 12 章)。争论是,假设外在主义,怀疑论者既不能否认自我知识又不能在接受自己论证的前提的同时得到合理的证明。如果是这样,怀疑论的缓慢转换论证最终变得不连贯。

考虑到,由于怀疑论者想要对知识做出一般性的观点,他应该将缓慢转换的可能性视为与自己的情况相关。怀疑论者不应该对自己的怀疑论论题做出例外。因此,当怀疑论者提出缓慢转换论证时,他的前提迫使他对自己说:

  1. 如果我在双子地球上,那么我说“水很美味”表达的是双子水很美味的思想。

  2. 如果我在地球上,那么我说“水很美味”表达的是水很美味的思想。

他的前提还要求他说:

  1. 我无法从扶手椅上知道“水很美味”这两个想法中的哪一个被表达出来(考虑到切换可能性的相关性)。

然而,问题在于(III)适用于无论怀疑论者何时说“水很美味”。因此,它适用于在(II)的结果中发生的话语。因此,如果假设(III),则可以得出结论,怀疑论者无法从扶手椅上知道由(II)的结果表达的想法,因此也无法知道(II)本身。然而,如果不知道(II)表达的想法是什么,就很难以合理的方式接受这个想法。因此,怀疑论者无法同时坚持(III)并且在接受(II)时合理。

怀疑论者可能对自我认识的指责提出两种不同的回答。第一种是,尽管(II)的确切内容可能未知,但怀疑论者仍然可以在接受(II)时合理(Brueckner 1997b)。因为似乎可以证明(II)是真实的,无论怀疑论者说英语还是双胞胎英语。毕竟,无论“水”代表什么,说“‘水很美味’表达了水很美味的想法”都是真实的。此外,由于怀疑论者可以从扶手椅上认识到这一点,似乎他可以在假设(III)的同时接受(II)并且合理。

但相反,可以想象出“奇怪的世界”,在那里(II)最终是错误的(Ebbs 2001)。考虑一个与这个世界非常相似的世界,其中 H2O 填满湖泊和河流等,而“水”指的是 H2O。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奇怪的世界中的“地球”并不指代怀疑论者目前所在的行星。相反,它指的是双胞胎地球。在这种情况下,当怀疑论者陈述(II)时,所表达的命题是,如果他在双胞胎地球上,那么断言“水是美味的”表达的是水(即 H2O)是美味的思想。(请记住,在这种情况下,“水”仍然指的是 H2O。)然而,如果这就是(II)所表达的,那么怀疑论者说了一些错误的话。因此,由于怀疑论者显然无法从扶手椅上排除一个奇怪的世界,他无法向自己证明(II)是真实的。因此,怀疑论者在假设(III)的同时无法合理地采用(II)。

怀疑论者对自我削弱指责有第二种回应方式,采取了两难的形式。请注意,“水是美味的”要么表达了怀疑论者认为它表达的内容,要么没有。如果是这样,那么(II)是真实的,因此,与(I)和(III)一起,缓慢切换论证仍然站得住脚(Brueckner 2003)。另一方面,假设“水是美味的”并没有表达怀疑论者认为它表达的内容。那只意味着他对他的一阶思想的内容有一个错误的信念。因此,他缺乏对其内容的知识(因为知识需要真实)。因此,在两难的任何一方面,SK 都受到威胁(Brueckner 2003)。

然而,怀疑论者不能合理地声称(I)-(III)构成一个正确的论证(Ebbs 2005)。因为在这个阶段,怀疑论者已经承认(II)可能不是真实的。即便如此,似乎他可以合理地将另一个论证视为一个正确的怀疑论证,即上面提到的两难(Brueckner 2007)。

那么怀疑论者是否摆脱了自我削弱的指责?对于怀疑论者接受(III)可能还有疑问。这似乎完全合理,但为什么呢?显然,这是因为怀疑论者有理由认为“水很美味”可能表达的是与地球上实际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即水是湿的。然而请注意,这最后一点假设了(II)(Brueckner&Ebbs,2012 年,第 12 章)。但在这个阶段,怀疑论者已经承认(II)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存在“奇怪的世界”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只有在(II)被认为是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合理地相信(III)——而(II)已经被放弃了——那么怀疑论者必须承认对于(III)的理由。因此,一种自我削弱的担忧仍然存在(Brueckner&Ebbs,第 12 章。有关回应,请参见第 13 章)。

3.5 回应 5:反认知主义

对于缓慢切换论的更加系统的批评是,它不将自我认识归类为感知知识。特别是,抱怨是缓慢切换论错误地假设,为了让奥斯卡知道他在思考什么,他必须基于某种“内部观察”来认识他在思考什么。然后,缓慢切换论利用了“观察到”的事实与多个思想内容兼容。然而,对于某种类型的兼容主义者来说,这种“认知”模型的自我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根据她的说法,自我认识与感知知识不同,因为它通常不是任何形式的认知的产物(尽管她不必完全否认内省的存在)。一些人甚至将缓慢切换论视为反认知主义自我认识观点的积极证据(例如,Moran 2001 年,第 15 页)。

“反认识论者”的兼容主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展。我们已经在 Burge 关于自我验证判断(第 3.1 节)中看到了一些先例。对于这些判断来说,它们并不代表一个“认知成就”(用 Boghossian 1989 的话来说);无论主体是否在其中投入了认知努力,它们都会自动进行自我验证。反认识论也出现在 W.关于“默认”权利的概念中(来自第 2.3 节)。对于 W.来说,一个主体不需要一个严密的哲学论证来获得对自我归属的权利;这种权利是自动授予的(除非有特殊理由予以否定)。

还存在其他反认识论者的观点。例如,有一种新表达主义观点正在崭露头角(Bar-On&Long 2001,Finkelstein 2003,Bar-On 2004; 2006; 2011; 2012a, b; 2103, Parent 2017, ch. 8)。还有一些观点利用代理理论的思想来解释自我认识(Moran 2001,Heal 2002,Bilgrami 2006,O’Brien 2007,Coliva 2009)。鼓励感兴趣的读者访问有关自我认识的条目以获取更多信息。

4. 外在主义自我认识的其他问题

关于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还存在着许多进一步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涉及较少为人所知的不相容论论证。例如,有一种“倒置”的记忆论证,认为如果伯奇的自我验证判断被视为真正的自我认识,那么一个人的记忆将以明显不可能的方式变得无误(Goldberg 2000b)。此外,有人认为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排除了对认识可能性的标准分析。(Ebbs 2003;2011。但参见 McLaughlin 2004。)

对于兼容性的问题已经扩展到不仅仅是对内容的知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外在主义排除了对自己对这些内容的态度的安逸椅知识(Bernecker 1996,Gibbons 2001)。因此,即使知道你目前正在思考水是美味的,外在主义可能会排除你相信这一点的安逸椅知识。因为“信念”的定义可能因一个人所属的语言社群而异。此外,由于外在主义关于感觉质的观点(如 Lycan 1987;1996;2001,Dretske 1995,Tye 1995)的出现,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简而言之,如果一个感觉质部分由主体的环境决定,那么似乎除非事先知道了消防车的实际颜色,否则无法知道自己是否有一个消防车红的感觉质。但由于后者无法从安逸椅上知道,那么前者似乎也无法知道(Levine 2003,Ellis 2007)。

另一组问题涉及心灵形而上学。有人想知道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是否荒谬地允许对 Fodor(1975)的思维语言假设(Davies 1998)进行坐椅知识。还有人提出,思维语言假设假定外在主义,从而证伪了自我认识(Boghossian 1989,第 6 页,Bonjour 1991)。此外,一些作者担心,如果人们可以知道自己在思考什么,那么就可以知道自己在思考。如果是这样,那么坐椅知道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将太容易反驳有关心理的废除论(Dretske 2003a; 2003b; 2004, Bernecker 1998; 2004b, Jacob 2004, Parent 2017, 第 9 章; Smithies&Stoljar 2012 的一些论文也相关)。

此外,关于外在主义是否与认识论内在主义相容的文献正在蓬勃发展,认识论内在主义是一种知识或合理性依赖于头脑中的内容的观点(Pritchard&Kallestrup 2004,Brown 2007,Gerken 2008; 还参见 Chase 2001,Brueckner 2002。Goldberg 2007a 也相关)。这里的许多问题取决于外在主义允许的自我认识的种类,特别是这种知识是否足够区分性,以用于证明目的。

关于外在主义和自我认识的辩论应该继续看到新的发展。毕竟,正如一位作者所观察到的: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和认识论方面的几个发展使得重新考虑语义外在主义对自我认识的影响变得值得。这些发展包括各种版本的二维语义学,所谓透明自我认识观点的日益流行,涉及“知道”语义的各种学说(如语境主义、对比主义和实用主义侵犯),对反光性论证的重新关注(源自 Williamson(2000)的工作),以及在证词认识论和理解认识论方面的发展。(Goldberg 2015b,第 7-8 页)

此外,外在主义/自我认识辩论似乎不仅仅是一时的新奇;相反,它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情节。这是因为:

该问题反映了语言(或概念)转向之前和之后的哲学范式之间的重要冲突。一方面,笛卡尔主义的特点是我们可以通过内省的方式了解内容,独立于了解外部世界。另一方面,弗雷格教导我们,内容决定了我们所指的外部对象(或者按照卡尔纳普的术语来说,内涵决定了外延)。正如普特南(1975,第 218 页及以下)所争论的那样,弗雷格的观点似乎导致了外在主义:如果内容决定了指称,那么奥斯卡和双胞胎奥斯卡之间的指称差异就表明了内容的差异。即使他们的狭义心理状态相同,这似乎是成立的。因此,如果弗雷格的观点导致了外在主义,而这又排除了笛卡尔对内容的认识,那么显然这两个范式定义性思想中的一个必须被放弃。要么笛卡尔主义者错误地说我们可以通过内省来了解内容,要么弗雷格派错误地认为内容决定了指称。(Parent 2015b,第 1346 页)

关于外在主义是否与自我认识相容的辩论,因此值得我们持续、认真地关注。

Bibliography

Works Cited

  • Anderson, C. Anthony & J. Owens (eds.), 1990,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The Role of Content in Logic, Language, and Mind,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 Armstrong, D., 1968, A Materialist Theory of the Mind, London: Routledge.

  • Bach, K., 1988, “Burge’s New Thought Experiment: Back to the Drawing Room,” Journal of Philosophy, 85(2): 88–97.

  • –––, 1997, “Do Belief Reports Report Belief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8: 215–241.

  • Baker, L., 2007, “Social Externalism and First-Person Authority,” Erkenntnis, 67(2): 287–300.

  • Ball, D., 2007, “Twin Earth Externalism and Concept Possessio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5(3): 457–472.

  • Bar-On, D., 2004, Speaking My Mind: Expression and Self-Knowled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6, “Externalism and Self-Knowledge: Content, Use, and Expression,” Noûs, 38(3): 430–455.

  • –––, 2011, “Neo-Expressivism: Avowal’s Security and Privileged Access,” in Hatzimoysis (ed.) 2011, pp. 189-201.

  • –––, 2012a, “Externalism and Skepticism: Recognition, Expression, and Self-Knowledge,” in A. Coliva (ed.) 2012a, pp. 189–211.

  • –––, 2012b, “Expression, Truth, and Reality: Some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Wright,” in A. Coliva (ed.) 2012b, pp. 162–194.

  • –––, 2013, “Externalism and Skepticism: Recognition, Expression, and Self-Knowledg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0: 293–330.

  • Bar-On, D. & D. Long, 2001, “Avowals and First-Person Privileg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2(2): 311–335.

  • Beebee, H., 2001, “Transfer of Warrant, Begging the Question, and Semantic Externalis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1(204): 356–374.

  • Bernecker, S., 1996, “Externalism and the Attitudinal Component of Self-Knowledge,” Noûs, 30(2): 262–275.

  • –––, 1998, “Self-Knowledge and Closure,” in P. Ludlow & N. Martin (eds.) 1998, pp. 333–350.

  • –––, 2000, “Knowing the World by Knowing One’s Mind,” Synthese, 123(1): 1–34.

  • –––, 2004a, “Memory and Externalism,” Philosophical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9(3): 605–632.

  • –––, 2004b, “Believing that You Know and Knowing that You Believe,” in R. Schantz (ed.) 2004, pp. 369–376.

  • –––, 2010, Memory: A Philosophical Stud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esson, C., 2012, “Externalism and Empty Natural Kind Terms,” Erkenntnis, 70: 403–425.

  • Bilgrami, A., 1992, “Can Externalism be Reconciled with Self-Knowledge?,” Philosophical Topics, 20: 233–267.

  • –––, 2003, “A Trilemma for Redeployment,” Philosophical Issues, 13: 22–30.

  • –––, 2006, Self-Knowledge and Resent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lock, N., 1986, “Advertisement for a Semantics for Psycholog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ume 10), P. French (e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615–678.

  • Boër, S. & W. Lycan, 1986, Knowing Who,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Boghossian, P., 1989, “Content and Self-Knowledge,” Philosophical Topics, 17: 5–26.

  • –––, 1992a, “Externalism and Inference,” in E. Villanueva (ed.) 1992, pp. 11–28.

  • –––, 1992b, “Reply to Schiffer,” in E. Villanueva (ed.) 1992, pp. 39–42.

  • –––, 1994, “The Transparency of Mental Conten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8: 33–50.

  • –––, 1997, “What the Externalist Can Know A Priori,”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7: 161–175.

  • –––, 1998, “Reply to Commentators,” in E. Villanueva (ed.) 1998, pp. 253–260.

  • –––, 2010, “The Transparency of Mental Content Revisite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5(3): 457–465.

  • Boghossian, P. & C. Peacocke (eds.), 2000, New Essays on the A Prior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onjour, L., 1991, “Is Thought a Symbolic Process?,” Synthese, 89: 331–352.

  • Braun, D., 2006, “Now You Know Who Hong Oak Yung Is,” Philosophical Issues, 16: 24–42.

  • Brewer, B., 1999, Perception and Reas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0a, “Externalism and A Priori Knowledge of Empirical Facts,” in P. Boghossian & C. Peacocke (eds.) 2000, pp. 415–434.

  • –––, 2000b, “Self-Knowledge and Externalism,” in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ieth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5: 39–47.

  • Brown, J., 1995, “The Incompatibility of Anti-Individualism and Privileged Access,” Analysis, 55(3): 149–156.

  • –––, 1999, “Boghossian on Externalism and Privileged Access,” Analysis, 59(1): 52–59.

  • –––, 2001, “Anti-Individualism and Agnosticism,” Analysis, 61(3): 213–224.

  • –––, 2004, Anti-Individualism and Knowled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7, “Externalism in Mind and Epistemology,” in S. Goldberg (ed.) 2007, pp. 13–34.

  • Brueckner, A., 1990, “Scepticism about Knowledge of Content,” Mind, 99: 447–452.

  • –––, 1992, “What an Anti-Individualist Knows A Priori,” Analysis, 52: 111–118.

  • –––, 1994, “Knowledge of Content and Knowledge of the World,”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3: 327–343.

  • –––, 1995, “The Characteristic Thesis of Anti-Individualism,” Analysis, 55(3): 146–148.

  • –––, 1997a, “Externalism and Memory,”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8(1): 1–12.

  • –––, 1997b, “Is Scepticism about Self-Knowledge Coherent?,” Analysis, 57: 287–290.

  • –––, 1999, “Difficulties in Generating Skepticism about Knowledge of Content,” Analysis, 59(1): 59–62.

  • –––, 2000, “Ambiguity and Knowledge of Content,” Analysis, 60(3): 257–260.

  • –––, 2002, “The Consistency of Content-Externalism and Justification-Internalis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0(4): 512–515.

  • –––, 2003, “The Coherence of Skepticism about Self-Knowledge,” Analysis, 63(1): 41–48.

  • –––, 2004a, “McKinsey Redux,” in R. Schantz (ed.) 2004, pp. 377–387.

  • –––, 2007, “Scepticism about Self-Knowledge Redux,” Analysis, 67(4): 311-315.

  • –––, 2010, “The Resiliency of the McKinsey Problem,” in Essays on Skeptic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59–265.

  • Brueckner, A., & G. Ebbs, 2012, Debating Self-Knowled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urge, T., 1979, “Individualism and the Mental,”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4: 73–121.

  • –––, 1982, “Other Bodies,”in Thought and Object, A. Woodfiel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97–120.

  • –––, 1986, “Intellectual Norms and the Foundations of Mind,”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 697–720.

  • –––, 1988, “Individualism and Self-Knowledg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5(1): 649–663.

  • –––, 1993, “Content Preservatio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02: 457–488.

  • –––, 1996, “Our Entitlement to Self-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6: 91–116.

  • –––, 1998, “Memory and Self-Knowledge,” in P. Ludlow & N. Martin (eds.) 1998, pp. 351–370.

  • –––, 2003, “Replies to Commentators,” in M. Frapolli & E. Romero (eds.) 2003, pp. 243–296.

  • Butler, K., 1997, “Externalism, Internalism, and Knowledge of Conten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7(4): 773–800.

  • Carruthers, P., 2011, The Opacity of Mi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ssam, Q., 1994, “Introduction,” in Self-Knowledge, Q. Cassam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18.

  • Chalmers, D.,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The Foundations of Two-Dimensional Semantics,” in Two-Dimensional Semantics: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 Garcia-Carpintero & J. Macia (e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5–140.

  • Chase, J., 2001, “Is Externalism about Content Consistent with Internalism about Justific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9(2): 227–246.

  • Chomsky, N., 1995, “Language and Nature,” Mind, 104(413): 1–61.

  • –––, 2000, 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lark, A. & D. Chalmers, 1998, “The Extended Mind,” Analysis, 58: 7–19.

  • Coliva, A., 2009, “Self-Knowledge and Commitments,” Synthese, 171(3): 365–375.

  • ––– (ed.), 2012a, The Self and Self-Knowled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12b, Mind, Meaning, and Knowledge: Themes on the Philosophy of Crispin Wrigh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orbí, J., 1998, “A Challenge to Boghossian’s Incompatibilist Argument,” in E. Villanueva (ed.) 1998, pp. 231–242.

  • Crane, T., 1991, “All the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1(162): 1–25.

  • Davidson, D., 1973, “Radical Interpretation,” Dialectica, 27: 314–328.

  • –––, 1987, “Knowing One’s Own Mind,”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60: 441–458.

  • –––, 1988, “Reply to Burg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5(1): 664–665.

  • Davies, M., 1998, “Externalism, Architecturalism, and Epistemic Warrant,” in C. Wright, et al. (eds.) 1998, pp. 321–362.

  • –––, 2000, “Externalism and Armchair Knowledge,” in New Essays on the A Priori, P. Boghossian & C. Peacocke (eds.) 2000, pp. 384–414.

  • –––, 2003a, “The Problem of Armchair Knowledge,” in S. Nuccetelli (ed.) 1999, pp. 1–56.

  • –––, 2003b, “Externalism, Self-Knowledge, and Transmission” in M. Frapolli & E. Romero (eds.) 2003, pp. 105–130.

  • Dennett, D., 1975, “True Believers: The Intentional Strategy and Why It Works,” in Scientific Explanation: Papers Based on Herbert Spencer Lectures Given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 F. Heath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53–75.

  • DeRose, K., 2009, The Case for Contextualism I,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Dretske, F., 1970, “Epistemic Operators,” Journal of Philosophy, 67: 1007–1023.

  • –––, 1981, Knowledge an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5, Naturalizing the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3a, “Externalism and Self-Knowledge,” in S. Nuccetelli (ed.) 2003, pp. 131-142.

  • –––, 2003b, “How Do You Know You are Not a Zombie?,” in B. Gertler (ed.) 2003, pp. 1-14.

  • –––, 2004, “Knowing What You Think vs. Knowing That You Think It,” in R. Schantz (ed.) 2004, pp. 389–400.

  • Dupré, J., 1981, “Natural Kinds and Biological Taxa,” Philosophical Review, 90(1): 66–90.

  • Ebbs, G., 1996, “Can We Take Our Words at Face Valu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6(3): 499–530.

  • –––, 2001, “Is Skepticism about Self-Knowledge Coheren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5(1): 43–58.

  • –––, 2003, “A Puzzle about Doubt,” in S. Nuccetelli (ed.) 2003, pp. 143–169.

  • –––, 2005, “Why Scepticism about Self-Knowledge is Self-Undermining,” Analysis, 65(287): 237–244.

  • –––, 2011, “Anti-Individualism, Self-Knowledge, and Epistemic Possibility: Further Reflections on a Puzzle about Doubt,” in A. Hatzimoysis (ed.) 2011, 53–80.

  • Ellis, J., 2007, “Content Externalism and Phenomenal Character: A New Worry about Privileged Access,” Synthese, 159: 47–60.

  • Evans, G., 1982, 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Falvey, K. & J. Owens, 1994, “Externalism, Self-Knowledge, and Skepticism,” Philosophical Review, 103: 107–37.

  • Farkas, K., 2003, “What is Extern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2: 187–208.

  • –––, 2008, The Subject’s Point of Vie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ernandez, J., 2004, “Externalism and Self-Knowledge: A Puzzle in Two Dimens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21: 17–37.

  • Fine, A., 1975, “How to Compare Theories: Reference and Change,” Noûs, 9: 17–32.

  • Finkelstein, D., 2003, Expression and the Inn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Fodor, J., 1975,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 –––, 1980, “Methodological Solipsism Considered as a Research Program in Psycholog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 63–73.

  • –––, 1987, Psychosemant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0, A Theory of Content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Frapolli, M. & E. Romero (eds.), 2003, Meaning, Basic Self-Knowledge, and Mind: Essays on Tyler Burge,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 Gallois, A., 2008, The World Without, the Mind Within: An Essay on First-Person Author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allois, A. & J. O’Leary-Hawthorne, 1996, “Externalism and Sceptic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81: 1–26.

  • Georgalis, N., 1994, “Asymmetry of Access to Intentional States,” Erkenntnis, 40(2): 185–211.

  • –––, 1999, “Rethinking Burge’s Thought Experiment,” Synthese, 118(2): 145–164.

  • Gerken, M., 2008, “Is Internalism about Knowledge Consistent with Content Externalism?,” Philosophia, 36: 87–96.

  • Gertler, B. (ed.), 2003, Privileged Access: Philosophical Accounts of Self-Knowledge, Aldershot, UK: Ashgate Publishing.

  • –––, 2004, “We Can’t Know A Priori that H2O Exists, but Can We Know that Water Does?,” Analysis, 64(1): 44–47.

  • –––, 2015, “Internalism, Externalism, and Accessibilism, ” in S. Goldberg (ed.) 2015a, pp. 119–141.

  • Gibbons, J., 1996, “Externalism and Knowledge of Content,” Philosophical Review, 105: 287–310.

  • –––, 2001, “Externalism and Knowledge of the Attitudes,”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1(202): 13–28.

  • Goldberg, S., 1997, “Self-Ascription, Self-Knowledge, and the Memory Argument,” Analysis, 57: 211–219.

  • –––, 1999a, “Word-Ambiguity, World-Switching, and Knowledge of Content: Reply to Brueckner,” Analysis, 59(3): 212–217.

  • –––, 1999b, “The Relevance of Discriminatory Knowledge of Content,”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0: 136–156.

  • –––, 2000a, “Word-Ambiguity, World-Switching, and Semantic Intentions,” Analysis, 60(3): 260–264.

  • –––, 2000b, “Externalism and Self-Knowledge of Content: A New Incompatibilist Strateg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00(1): 51–78.

  • –––, 2005a, “The Dialectical Context of the Memory Argument,”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5(1): 135–148.

  • –––, 2005b, “(Nonstandard) Lessons from World-Switching Cases,” Philosophia, 32(1): 95–131.

  • –––, 2006a, “Brown on Knowledge and Discriminability,”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7: 301–314.

  • –––, 2006b, “An Anti-Individualistic Semantics for ‘Empty’ Natural Kind Terms,”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70(1): 147–168.

  • –––, 2007a, “Anti-Individualism, Content Preservation, and Discursive Justification,” Noûs, 41(2): 178–203.

  • –––, 2007b, “Semantic Externalism and Epistemic Illusions,” in S. Goldberg (ed.) 2007, pp. 235–252.

  • ––– (ed.), 2007, Internalism and Externalism in Semantics and Epistem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15a, Externalism, Self-Knowledge, and Skeptic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15b, “Introduction,” in S. Goldberg (ed.) 2015a, pp. 1–15.

  • Goldman, A., 1976, “Discrimination and Perceptual Knowledg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3: 771–791.

  • –––, 1986, Epistemology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Gopnik, A., 1983, “How We Can Know Our Minds: The Illusion of First Person Knowledge of Intentionality,” Brain and Behavioral Science, 16: 1–14.

  • Hale, B., 2000, “Transmission and Closure,” in E. Sosa & E. Villanueva (eds.) 2000, pp. 172–190.

  • Hatzimoysis, A. (ed.), 2011, Self-Knowled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ukioja, J., 2006, “Semantic Externalism and A Priori Self-Knowledge,” Ratio, 19: 176-190.

  • Hawthorne, J., 2007, “A Priority and Externalism,” in S. Goldberg (ed.) 2007, pp. 201–218.

  • Heal, J., 1998, “Externalism and Memory,”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72: 95–109.

  • –––, 2002, “On First Person Authority,”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02: 1–19.

  • Heil, J., 1988, “Privileged Access,” Mind, 97(386): 238–251.

  • –––, 1992, The Nature of True Min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ohwy, J., 2002, “Privileged Self-Knowledge and Externalism: A Contextualist Approach,”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3: 235–252.

  • Horgan, T., and J. Tienson, 2002, “The Intentionality of Phenomenology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ntionality,” in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D. Chalmers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20–532.

  • Jackman, H., 2015, “Externalism, Metasemantic Contextualism, and Self-Knowledge”, in S. Goldberg (ed.) 2015a, pp. 228–247.

  • Jackson, F., 1996, From Metaphysics to Eth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acob, P., 2004, “Do We Know Our Own Minds Yet?,” in R. Schantz (ed.) 2004, pp. 401–418.

  • Kallestrup, J., 2011, “Recent Work on McKinsey’s Paradox,” Analysis Reviews, 71(1): 157–171.

  • Korman, D., 2006, “What Externalists Should Say about Dry Earth,”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3(10): 503–520.

  • Kraay, K., 2002, “Externalism, Memory, and Self-Knowledge,” Erkenntnis, 56: 297-317.

  • Kriegel, U., 2010, “Interpretation: Its Scope and Limits,” in New Waves in Metaphysics, A. Hazlett (ed.), London: Palgrave-McMillan, pp. 111-135.

  • Kripke, S., 1972, “Naming and Necessity,” in D. Davidson & G. Harman (eds.),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Dordrecht: Reidel, pp. 253–355 & 763–769. Reprinted, S. Kripke,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 –––, 1979, “A Puzzle about Belief,” in Meaning and Use, A. Margalit (ed.), Dordrecht: D. Reidel, pp. 239–83.

  • Levine, J., 2003, “Knowing What Its Like,” in B. Gertler (ed.) 2003, pp. 45–54.

  • Loar, B., 1988, “Social Content and Psychological Content,” in Contents of Thought, R. Grimm and D. Merrill (eds.),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pp. 99–110.

  • Ludlow, P., 1995a, “Social Externalism, Self-Knowledge, and Memory,” Analysis, 55(3): 157–159.

  • –––, 1995b, “Externalism, Self-Knowledge, and the Prevalence of Slow-Switching,” Analysis, 55: 45–49.

  • –––, 1996, “Social Externalism and Memory: A Problem?” Acta Analytica, 14: 69–76.

  • –––, 1997, “On the Relevance of Slow-Switching,” Analysis, 57: 285–286.

  • –––, 1999, “First-Person Authority and Memory,” in Interpretations and Causes: New Perspectives on Donald Davidson’s Philosophy, M. de Caro (ed.), Dordrecht: Kluwer, pp. 159–170.

  • –––, 2003, “Externalism, Logical Form, and Linguistic Intentions,” in Epistemology of Language, A. Barber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99–414.

  • –––, 2004, “What was I Thinking? Social Externalism, Self-Knowledge, and Shifting Memory Targets,” in R. Schantz (ed.) 2004, pp. 419–425.

  • –––, 2011, Philosophy of Generative Linguis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udlow, P. & N. Martin, 1993, “The Fallibility of First-Person Knowledge of Intentionalit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6(1): 60–60.

  • –––, (eds.), 1998, Externalism and Self-Knowledge,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 Lycan, W., 1987,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6, 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1, “The Case for Phenomenal Externalis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Volume 15: Metaphysics),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 Macdonald, C., 1995, “Externalism and First-Person Authority,” Synthese, 104(199): 99–122.

  • Malt, B., 1994, “Water is not H2O,” Cognitive Psychology, 27: 41–57.

  • Martin, N., 1994, An Externalist Account of Self-Knowledge and its Implications, Ph.D. Thesis, Dept. of Philosophy, SUNY Stony Brook.

  • Martinich, A. & A. Stroll, 2007, Much Ado About Nonexistence: Fiction and Referenc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 Marvan, T. (ed.), 2006, What Determines Content? The Internalism/Externalism Dispute, Newcastle: Cambridge Scholars Press.

  • McCulloch, G., 1999, “Content Externalism and Cartesian Skepticism, A Reply to Brueckner,” in Transcendental Argumen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p. 251–270.

  • McGeer, V., 1996, “Is ‘Self-Knowledge’ an Empirical Problem? Renegotiating the Space of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3(10): 483–515.

  • McGinn, C., 1977, “Charity, Interpretation, and Belief,” Journal of Philosophy, 74: 521–535.

  • –––, 1989, Mental Content, New York: Blackwell.

  • McKinsey, M., 1991, “Anti-Individualism and Privileged Access,” Analysis, 51: 9–16.

  • –––, 1994, “Accep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Anti-Individualism,” Analysis, 54(2): 124–128.

  • –––, 2002, “Forms of Externalism and Privileged Access,”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6: 199–224.

  • –––, 2003, “Transmission of Warrant and the Closure of A Priority,” in S. Nuccetelli (ed.) 2003, pp. 97–116.

  • –––, 2007, “Externalism and Privileged Access are Inconsistent,” in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B. McLaughlin & J. Cohen (eds.),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pp. 53–65.

  • McLaughlin, B., 2000, “Self-Knowledge, Externalism, and Skepticism,”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74(74): 93–118.

  • –––, 2003, “McKinsey’s Challenge, Warrant Transmission, and Skepticism,” in S. Nuccetelli (ed.) 2003, pp. 79–96.

  • –––, 2004, “Anti-Individualism and Minimal Self-Knowledge: A Dissolution of Ebbs’ Puzzle,” in R. Schantz (ed.) 2004, pp. 427–440.

  • McLaughlin, B. & M. Tye, 1998a, “Externalism, Twin Earth, and Self-Knowledge,” in C. Wright, et al. (eds.) 1998, pp. 285–320.

  • –––, 1998b, “The Brown-McKinsey Charge of Inconsistency,” in P. Ludlow & N. Martin (eds.) 1998, pp. 207–214.

  • –––, 1998c, “Is Content-Externalism Compatible with Privileged Access?,” Philosophical Review, 107(3): 349–380.

  • Mellor, D., 1977, “Natural Kinds,”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28: 299–312.

  • Mendola, J. 2008, Anti-Extern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iller, R., 1997, “Externalist Self-Knowledge and the Scope of the Apriori,” Analysis, 57(1): 67–75.

  • Millikan, R., 1984, Language, Thought, and Other Biological Categories: New Foundations for Realis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89, “Biosemantics,” Journal of Philosophy, 86: 281–297.

  • –––, 1993, “White Queen Psychology; or, the Last Myth of the Given,” in White Queen Psychology and Other Essays for Ali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Moran, R., 2001, Authority and Estrangement: An Essay on Self-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Morvarid, M., 2015, “The Epistemological Bases of the Slow Switching Argu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3: 17–38.

  • Nagasawa, Y., 2000, “ ‘Very-Slow-Switching’ and Memory (A Critical Note on Ludlow’s Paper),” Acta Analytica, 15(25): 173–175.

  • Neta, R., 2003, “Skepticism, Contextualism, and Semantic Self-Knowledg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7(2): 396–411.

  • Nisbett, R. & L. Ross, 1980, Human Inference: Strategies and Shortcomings of Social Judg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Nisbett, R. & T. Wilson, 1977, “Telling More than We Can Know: Verbal Reports on Mental Processes,” Psychological Review, 8: 231–259.

  • Nozick, R., 1981,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Nuccetelli, S., 1999, “What Anti-Individualists Cannot Know A Priori,” Analysis, 59: 48–51.

  • –––, (ed.) 2003, New Essays on Semantic Externalism and Self-Knowled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O’Brien, L., 2007, Self-Knowing Agen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Owens, J. 1990, “Cognitive Access and Semantic Puzzles,” in C. Anthony Anderson and J. Owens (eds.) 1990, pp. 147–174.

  • –––, 1992, “Psychological Supervenience: Its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 Synthese, 90: 89–117.

  • Parent, T., 2007, “Infallibilism about Self-Knowledg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33: 411–424.

  • –––, 2015a, “Self-Knowledge and Externalism about Empty Concepts,” Analytic Philosophy, 56: 158–168.

  • –––, 2015b, “Externalism and ‘Knowing What’ One Thinks,” Synthese, 192: 1337–1350.

  • –––, 2016, “The Empirical Case against Infallibilism,”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7: 223–242.

  • –––, 2017, Self-Reflection for the Opaque Mind, New York: Routledge.

  • Peacocke, C., 1996, “Entitlement, Self-Knowledge and Conceptual Redeployment,”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6: 117–158.

  • Pérez-Otero, M., 2014, “Boghossian’s Inference Argument against Content Externalism Reverse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9: 159–181.

  • Pollock, J., 2015, “Social Externalism and 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 3229–3251.

  • Pritchard, D., 2002, “McKinsey, Skepticism,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Warrant across Known Entailment,” Synthese, 130: 279–302.

  • Pritchard, D. & J. Kallestrup, 2004, “An Argument for the Inconsistency of Content Externalism and Epistemic Internalism,” Philosophia, 31: 345–354.

  • Pryor, J., 2007, “What’s Wrong with McKinsey-style Reasoning?,” in S. Goldberg (ed.) 2007, pp. 177–200.

  • Putnam, H., 1973, “Meaning and Refer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0(19): 699–711.

  • –––, 1975, “The Meaning of ‘Meaning’,” in Mind, Language, and Reality: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15–271.

  • –––, 1981, “Brains in a Vat,” in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21.

  • Recanati, F., 2012, Mental Fil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osenberg, J., 1994, Beyond Formalism: Naming and Necessity for Human Being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Rowlands, M., 2003, Externalism: Putting Mind and World Back Together Again,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 Ryle, G., 1963, 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Penguin.

  • Sainsbury, R., 2000, “Warrant-Transmission, Defeaters, and Disquotation,” in E. Sosa & E. Villanueva (eds.) 2000, pp. 191–200.

  • Sawyer, S., 1998, “Privileged Access to the World,”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6(4): 523–533.

  • –––, 2003, “Sufficient Absences,” Analysis, 63(3): 202–208.

  • –––, 2006, “Externalism, Apriority, and Transmission of Warrant”, in T. Marvan (ed.) 2006, 142–153.

  • –––, 2015, “Contrastive Self-Knowledge and the McKinsey Paradox”, in S. Goldberg (ed.) 2015a, pp. 75–94.

  • Schantz, R. (ed.), 2004, The Externalist Challeng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 Schiffer, S., 1992, “Boghossian on Externalism and Inference,” in E. Villanueva (ed.) 1992, 29–38.

  • Schroeter, L., 2007, “The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5: 597–618

  • Searle, J., 1983,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egal, G., 2000, A Slim Book about Narrow Cont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Sellars, W. 1954, “Some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Games,” Philosophy of Science, 21: 204–228.

  • Shoemaker, S., 1988, “On Knowing One’s Own Mi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 183–209.

  • –––, 1996, The First Person Perspective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iewart, C., 1998,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ciousnes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mithies, D. & D. Stoljar (eds.), 2012, Introspection and Conscious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nowdon, P., 2012, “How to Think about Phenomenal Self-Knowledge,” in A. Coliva (ed.) 2012b, pp. 243–262.

  • Sosa, E. & E. Villanueva (eds.), 2000, Skepticism (Philosophical Issues: Volume 10), Boston: Blackwell.

  • Stalnaker, R., 1990, “Narrow Content,” in C. Anthony Anderson & J. Owens (eds.) 1990, pp. 131–146.

  • –––, 2008, Our Knowledge of the Internal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ich, S., 1978, “Autonomous Psychology and the Belief-Desire Thesis,” The Monist, 61: 573–591.

  • Stoneham, T., 1999, “Boghossian on Empty Natural Kind Concept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9: 119–122.

  • Tye, M., 1995, Ten Problems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8, “Externalism and Memory,”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72: 77–94.

  • Vahid, H., 2003, “Externalism, Slow-Switching, and Privileged Self-Knowledg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6(2): 370–388.

  • Villanueva, E. (ed.), 1992, Rationality in Epistemology (Philosophical Issues: Volume 2),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 –––, (ed.) 1998, Concepts (Philosophical Issues, Volume 9),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 Warfield, T., 1992, “Privileged Self-Knowledge and Externalism are Compatible,” Analysis, 52(4): pp. 232–237.

  • –––, 1995, “Knowing the World and Knowing Our Own Mind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5(3): 525–545.

  • –––, 1997, “Externalism, Self-Knowledge, and the Irrelevance of Slow-Switching,” Analysis, 57(4): 282–284.

  • Wikforss, Å., 2004, “Semantic Externalism and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4: 287–294.

  • –––, 2006, “Content Externalism and Fregean Sense,” in T. Marvan (ed.) 2006, pp. 163–179.

  • –––, 2007, “Semantic Externalism and Psychological Externalism,” Philosophy Compass, 3(1): 158–181.

  • –––, 2007, “The Insignificance of Transparency,” in S. Goldberg (ed.) 2015a, pp. 142–164.

  • Williamson, T., 2000, Knowledge and Its Limi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right, C., 1985, “Facts and Certainty,”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71: 429–472.

  • –––, 1989, “Wittgenstein’s Later Philosophy of Mind: Sensation, Privacy, and Inten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6(11): 622–634.

  • –––, 1998, “Self-Knowledge: The Wittgensteinian Legacy,” in C. Wright, et al. (eds.) 1998, pp. 13–46.

  • –––, 2000a, “Cogency and Question-Begging: Some Reflections on McKinsey’s Paradox and Putnam’s Proof,” in E. Sosa & E. Villanueva (eds.) 2000, pp. 140–163.

  • –––, 2000b, “Replies,” in E. Sosa & E. Villanueva (eds.) 2000, pp. 201–219.

  • –––, 2003,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Acquisition of Warrant by Inference,” in S. Nuccetelli (ed.) 2003, pp. 57–77.

  • –––, 2011, “McKinsey One More Time,” in A. Hatzimoysis (ed.) 2011, pp. 80–104.

  • –––, 2012, “Warrant Transmission and Entitlement,” in A. Coliva (ed.) 2102b, pp. 451–486.

  • –––, 2015, “Self-Knowledge: The Reality of Privileged Access”, in S. Goldberg (ed.) 2015a, pp. 49–74.

  • Wright, C., B. Smith & C. Macdonald (eds.), 1998, Knowing Our Own Min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Zemach, E., 1976, “Putnam’s Theory on the Reference of Substance Terms,” Journal of Philosophy, 73: 116–127.

  • Zimmerman, A., 2006, “Basic Self-Knowledge: Answering Peacocke’s Criticisms of Constitutiv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8: 337–379.

  • –––, 2008, “Self-Knowledge: Rationalism vs. Empiricism,” Philosophy Compass, 3(2): 325–352.

Collections

Many works cited and further readings are found in the anthologies above: Boghossian & Peacocke (eds.) 2000, Coliva (ed.) 2012a, Coliva (ed.) 2012b, Frapolli (ed.) 2003, Gertler (ed.) 2003, Goldberg (ed.) 2007, Goldberg (ed.) 2015a, Hatzimoysis (ed.) 2011, Ludlow & Martin (eds.) 1998, Marvan (ed.) 2006, Nuccetelli (ed.) 2003, Schantz (ed.) 2004, Smithies & Stoljar (eds.) 2012, Villanueva (ed.) 1992, 1998, and Wright, et al. (eds.) 1998. Other relevant collections include:

  • Barber, A. (ed.), 2003, Epistemology of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oghossian, P., 2008, Content and Justification: Philosophical Pape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urge, T., 2006, Foundations of Mind: Philosophical Essays Vol. 2,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Brueckner, A., 2010, Essays on Skeptic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ssam, Q. (ed.), 1994, Self-Knowled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avidson, D., 2002,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ahn, M. & B. Ramberg (eds.), 2004, Reflections and Replies: Essays on the Philosophy of Tyler Bur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Pessin, A. & S. Goldberg (eds.), 1996, The Twin Earth Chronicles, Armonk, NY: M.E. Sharpe.

  • Wright, C., 2001, Rails to Infinity: Essays on Wittgenstein’s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externalism about the mind | introspection | self-knowledge | skepticism: and content externalism

Copyright © 2017 by T. Parent <nontology@gmail.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