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意向性 phenomenal (David Bourget and Angela Mendelovici)

首次发表于 2016 年 8 月 29 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 2019 年 1 月 29 日星期二

现象意向性是一种意向性或关于性,它根植于现象意识,即某些心理状态的主观体验特征。现象意向性理论是一种关于意向性的理论,根据该理论,存在现象意向性,并且所有其他类型的意向性至少部分源自它。近年来,现象意向性理论越来越被视为意向性的主要方法之一。


1. 简介

现象意向性理论是一种关于意向性的理论,即心理状态的“关于性”,其中现象意识在解释意向性状态方面起着核心作用。与许多其他当代意向性理论不同,这些理论旨在通过因果关系、信息、功能角色或其他“自然主义”成分来解释意向性,现象意向性理论的主要成分是现象意识,即心理生活的感受、主观或“它是什么样子的”(Nagel 1974)。因此,Pautz(2013)将这种一般方法描述为“意识优先”方法,因为它声称意识要么是意向性的基础,要么在解释上优先于意向性,而 Kriegel(2011a,2013a)将这种方法描述为意识是意向性的“来源”。(这些对现象意向性理论的描述方式表明了一种还原的观点,即意向性被还原为或以意识来解释,但在第 2.3 节中我们将看到,现象意向性理论的某些版本并非还原主义。)

通过以现象意识来解释意向性,现象意向性理论挑战了过去几十年来的传统观点,即心灵分为两种互相排斥且独立的状态:意向状态和现象状态(参见 Kim 1998 对传统观点的明确阐述)。根据现象意向性理论,意向状态和现象状态密切相关。一些意向状态由现象状态构成,而其他意向状态与现象状态在某种程度上重要相关。

近年来,人们才开始讨论现象意向性这个概念(参见 Horgan 和 Tienson 2002、Loar 2003 以及 Searle、Siewert 等人的相关影响力工作),但许多现代哲学家已经提出了思维(具有意向性特征)与感知(具有现象特征)或意识本身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笛卡尔等理性主义者认为所有认知都是有意识的,而休谟和洛克等经验主义者认为所有认知都根植于感知经验。之后,布伦塔诺、胡塞尔及其影响下的现象学家主要将意向性视为一种意识现象。与现象意向性理论类似,这些人的观点可以被理解为采取了“意识优先”的方法。有关现象意向性理论历史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Kriegel(2013a)和条目“意识与意向性”。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现象意向性理论的各种版本、它们的动机、面临的挑战以及与其他观点的关系。

2. 现象意向性理论

2.1 一般观点

意向性是心理状态的“关于性”或“指向性”。例如,认为雪是白色的思想“表达”或代表雪是白色。同样,你当前的视觉体验可能代表一个蓝色的杯子或者你面前有一个蓝色的杯子。当一个状态展示意向性时,它涉及到意向性属性的实例化,即代表某事物的属性。状态所代表的就是它的(意向性的)内容。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状态”一词来表示属性的实例化,有时也被称为令牌状态。(参见“意向性”和“心理表征”条目。)

现象意向性是心理状态的感知、主观或“它是什么样子”的方面(参见纳格尔 1974 年)。现象状态的典型例子包括知觉体验、疼痛、情感感受、心理想象的片段以及认知体验,如似曾相识的体验。每种状态都具有特征性的现象特征-在其中有一种存在的感觉。当一个主体有一种存在的感觉时,我们可以说她具有一种现象属性,或者她具有一种现象状态。(参见“意识”词条。)

现象意向性是由现象意识构成的意向性。现象意向状态是由主体的现象状态构成的意向状态。例如,接受现象意向性的人可能会说,代表红色立方体的感知意向状态是由红色立方体的现象状态构成的-红色立方体的现象体验自动且必然导致了对红色立方体的表征。我们将非现象意向状态称为非现象意向状态。

PIT 认为现象意向性在解释意向现象中起着核心作用。下一小节将讨论如何对 PIT 的这种初步概述进行精确化。

现象意向性理论中共同的核心观点是现象意向性在心灵中起着重要作用。下面的小节讨论了如何对这个观点进行精确化。

2.2 弱、中等和强的现象意向性

关于现象意向状态和意向状态之间的关系,以下三个论题是对现象意向性在心灵中起重要作用这一观点的精确化方式:

Strong PIT:所有的意向状态都是现象意向性的状态。

适度的现象意向性:

所有的意向状态要么是现象意向性的状态,要么至少部分基于现象意向性的状态。

Weak PIT:

一些意向状态是现象意向性状态。

上述论点中的“全部”应理解为对所有实际意向状态的量化,而不是对所有形而上可能的意向状态的量化。与某些意向性的物理主义理论允许存在与物理属性无关的仅仅可能的意向性形式类似,现象意向性理论可以允许存在与现象意识无关的非实际意向状态。当然,更具体的现象意向性理论可能会提出更强的主张。

在上述三种观点中,强现象意向性理论断言了现象意向性与意向性之间最强的可能关系:它声称现象意向性是唯一的意向性形式。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相对较少,但它的不同版本已经被 Pitt(2004 年)、Farkas(2008a 年)和 Mendelovici(2010 年,2018 年)辩护过。正如我们将在下面看到的,这种观点的困难在于,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足够数量的现象状态或适当类型的现象状态来构成所有意向状态。例如,很难看出像你相信草是绿色这样的持久信念如何由现象状态构成。

适度的现象意向性弱于强烈的现象意向性。它与非现象意向性状态的存在相容,但声称任何此类非现象意向性状态至少部分地基于现象意向性状态。

对于适度的现象意向性定义中使用的直观基础概念,有不同的解释方式。对于我们在这里的目的,我们可以说当 B 是由于 A 而存在时,A 是 B 的基础。这个解释本身需要进一步分析,但现在知道基础是一种不对称的形而上学决定关系就足够了(有关基础的介绍,请参阅 Trogdon 2013)。适度的现象意向性支持者所假设的基础关系类似于某些观点中语言意义基于说话者意图的(所谓的)基础关系:根据许多语言观点,词汇的意义是由说话者对它们的意图决定的。说 A 在某种程度上基于 B,意味着 A 在 B 和其他因素的组合中有基础。

关于现象意向性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构成非现象意向性的基础,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非现象意向性状态只是具有现象意向性状态的倾向,并且这些倾向从它们所倾向引发的现象意向性状态中获取其内容(Searle 1983, 1990, 1991, 1992)。根据这种观点,关于草的持续信念,如果不是现象意向性状态,就是具有相同或相关内容的现象意向性状态的倾向。

另一种观点是,非现象意向性状态从它们与现象意向性状态之间的功能关系中获得其意向性(Loar 2003a, Horgan & Tienson 2002, Graham, Horgan, & Tienson 2007)。根据这种观点,关于草是绿色的持续信念可能是由于与大量现象意向性状态适当连接而具有其内容。

第三种观点是,非现象意向性是理想理性解释的问题(Kriegel 2011a,b, Pautz 2013)。例如,在 Kriegel 的观点中,相关的现象意向性状态存在于一个可能的理想理性解释者的心灵中。

以下将讨论更多版本的适度现象意向性理论。适度现象意向性理论的支持者(或接近该理论的人)包括 Loar(1987, 1988, 1995, 2003a, 2003b)、Searle(1983, 1990, 1991, 1992)、Goldman(1993a,b)、Siewert(1998)、McGinn(1988)、Kriegel(2003, 2011a,b)、Horgan, Tienson & Graham(2003, 2004, 2006, 2007)、Georgalis(2006)、Pitt(2004, 2009, 2011)、Farkas(2008a,b, 2013)、Mendola(2008)、Chalmers(2010: xxiv)、Bourget(2010)、Pautz(2010, 2013)、Smithies(2012, 2013a, 2013b, 2014)和 Montague(2016)。

弱现象意向性理论仅声称存在现象意向性。它允许存在与现象意识无关的非现象意向性状态。支持弱现象意向性理论的人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正如我们将在下文看到的那样,弱现象意向性理论是哲学心灵学中一些广泛接受的观点的必然结果,包括许多关于现象意识的再现主义形式,即现象状态与意向状态相同(也许满足某些进一步条件)的观点。

由于适度现象意向性理论是大多数支持这一总体方法的人所认可的最强观点,因此它是最有资格成为现象意向性理论的观点。因此,本文主要关注适度现象意向性理论。除非另有说明,我们将使用“PIT”来指代适度现象意向性理论。(请注意,强现象意向性理论是适度现象意向性理论的一个版本,而弱现象意向性理论根本不是 PIT 的一个版本,而是对该观点的削弱。)

2.3 立足、身份和还原的现象意向性

我们对现象意向状态的定义在于中立于两种关于现象状态如何构成意向状态的观点之间。在立足观点上,现象意向状态立足于现象状态(无论是个体状态还是这些状态的集合)。由于立足是非对称的,这种观点意味着现象意向状态与立足它们的现象状态是不同的。相反,身份观点认为现象意向状态与现象状态之间的关系(由此前者由后者构成)是身份关系:某些意向属性的实例与现象属性的实例是相同的。在这种观点下,现象意向状态与个体现象状态或现象状态的集合是相同的。

Farkas(2008a,b),Pitt(2004)(尽管在 Pitt 2009 中没有),以及 Woodward(2016,即将出版-a)支持立足版本的现象意向性。将 Horgan 和 Tienson(2002)解读为持有立足版本的现象意向性也是可能的,因为他们认为现象意向性与现象意识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构成决定”,这可能被理解为一种立足关系。PIT 的其他支持者,如 Mendelovici(2018),更倾向于身份观点。

我们还可以区分归约版本和非归约版本的现象意向性理论。初步来看,如果一个意向性理论以更基础或更根本的术语来说明意向性的本质,那么它就是归约的。而非归约的理论可能对归约问题持中立态度,或者与归约不兼容。

所有基于基础的(中度或强度)现象意向性理论都是归约的。这些观点认为所有意向性最终都根植于现象状态。由于根植关系是非对称的,根植的现象状态本身不能是有意向性的,而且比有意向性的状态更为基础。

如果一个(中度或强度)现象意向性理论认为或者蕴含着现象意向性状态与现象状态相同,并且现象描述比意向描述更为基础(就像“H2O”描述比“水”描述更为基础一样),那么这个身份版本的理论就是归约的。如果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应该可以独立于意向性地理解现象状态。

将现象意向性与现象状态等同的(中等或强烈的)意向性现象意向性的版本也可以是非还原的。在这种非还原的观点中,意向性状态的现象描述并不比意向性描述更基本。哪些将现象意向性与现象状态等同的意向性现象意向性版本是还原的或非还原的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无论意向性现象意向性是否提供了关于意向性的还原解释,允许非现象意向性状态的中等意向性现象意向性的版本旨在将这些状态还原为现象意向性和其他要素,因此它们提供了至少一些意向性状态的还原解释。我们将在下面讨论其中一些观点。

2.4 变化的其他维度

PIT 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变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涉及现象意向性的程度。这里的分歧横跨了中等和强烈的 PIT 之间的分歧。例如,属于中等 PIT 阵营的 Loar(2003a)大多将现象意向性限制在知觉和其他感官状态上。相比之下,中等 PIT 的其他支持者(例如 Strawson(1994)和 Pitt(2004))声称许多思想具有现象意向性。大多数理论家认为无意识的个人下意识状态,例如早期视觉处理或无意识语言处理中的状态,缺乏现象意向性,尽管 Bourget(2010,即将出版-b),Pitt(2009,其他互联网资源)和 Mendelovici(2018)声称某些此类状态可能具有我们不知道的现象意向性。

现象意向性理论家对于哪些心理状态(如果有的话)具有非现象意向性也存在分歧。Horgan&Tienson(2002)和 Kriegel(2011a)声称至少一些无意识的个人下意识状态具有非现象意向性,而 Searle(1990,1991,1992)和 Mendelovici(2018)否认这一点。Searle(1990,1991,1992)认为至少一些持续状态,例如非发生的信念和欲望,具有非现象意向性,而 Strawson(2008)和 Mendelovici(2018)否认这一点。

另一个重要问题涉及现象意向性的结构。一些现象意向性的支持者认为它具有关系结构(Pautz 2010, 2013; Speaks 2015; Bourget 即将出版-a, 即将出版-c),而其他人(Farkas 2008a,b; Kriegel 2011a,b, 2013; Mendelovici 2018; Pitt 2009)否认这一点。我们在第 4.6 节中简要讨论了这个问题。

3. PIT 在逻辑空间中的位置

本节概述了 PIT 与其他观点之间的一些重要关系。

3.1 意向性的替代理论

约简的 PIT 与两种著名的约简意向性理论形成对比:追踪理论(Stampe 1977,Dretske 1988,1995,Millikan 1984,Fodor 1987),将心理状态的内容视为它们与环境中的事物之间的因果信息历史联系的问题(参见有关心理内容的因果理论和目的论理论的条目),以及概念角色理论,将心理状态的内容视为它们与其他心理状态以及有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问题(Block 1986,Harman 1987,Greenberg&Harman 2007)。(参见有关狭义心理内容的概念角色条目。)约简的 PIT 还与原始主义形成对比,即意向性无法约简的观点。

约简的 PIT 是追踪、概念角色和原始主义理论的竞争对手,因为它是对意向性基础的另一种解释。非约简版本的 PIT 也是这些理论的竞争对手,但程度较有限:它们只提供了非现象意向状态基础的另一种解释。这些观点与将现象意向状态约简为追踪状态和类似状态是相容的。

尽管 PIT 对意向性基础的解释与概念角色和追踪理论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严格来说,所有版本的 PIT 都与这些理论相容。可能最终证明 PIT 是正确的,但现象意识约简为概念角色或追踪,使得 PIT 和追踪或概念角色理论都成立。

3.2 意识与现象意向性之间关系的其他观点

表征主义(或意向主义)认为,现象状态是满足某些进一步条件的意向状态(Harman 1990,Dretske 1995,Lycan 1996,Tye 2000,Byrne 2001,Chalmers 2004;另请参阅“意向性意识的表征理论”条目)。与 PIT 的情况类似,一些表征主义版本是还原主义的,而其他版本则不是。当有人说现象状态是满足某些条件的意向状态时,他可能意图将其作为现象意识的还原,或者只是意图指出一个真实的同一性。与 PIT 的情况类似,许多表征主义的支持者认为这种观点是还原主义的。

表征主义和 PIT 的还原版本是不兼容的:如果意识还原为意向性,那么意向性就不能还原为意识,反之亦然。然而,非还原主义的 PIT 和表征主义版本是兼容的。将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是很常见的:许多 PIT 的支持者也支持表征主义的某个版本,声称所有现象状态也是表征状态(Horgan 和 Tienson 2002,Graham,Horgan 和 Tienson 2007,Pautz 2010,Mendelovici 2013,2018,Bourget 2010)。在另一个方向上,正如我们所理解的,表征主义承认弱 PIT,因为它意味着一些意向状态是现象状态。

意向性和意识之间关系的另一个观点是 Horgan&Tienson 所称的“分离主义”,即意识和意向性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现象(参见例如 Kim 1998)。在这种观点下,意识和意向性之间没有有趣的形而上学关系。例如,它们之间没有身份或基础关系(分离主义者拒绝 PIT 和再现主义)。分离主义通常与意识仅限于感知和感觉状态以及意向性仅限于信念,欲望和其他命题态度的观点相关联。

4. PIT 的论证

本节概述了 PIT 的主要论证和动机。

4.1 现象意向性案例

Horgan 和 Tienson(2002)主张“在人类心理生活中普遍存在一种意向性,其构成完全由现象学决定”(2002: 520)。这是弱现象意向性的(相当强的)版本。他们通过主张以下两个原则来支持这一观点:

IOP:(现象学的意向性)通常被引用为典型现象的心理状态(例如,感官体验状态,如颜色体验,痒和气味)具有与其现象特征不可分割的意向内容。(Horgan 和 Tienson,2002: 520)

POI:

(现象意向性的现象学) 常被引用为典型意向性的心理状态(例如,认知状态如信念和意愿状态如欲望),在有意识时,具有与其意向内容不可分割的现象特征。(Horgan 和 Tienson,2002 年:520)

我们认为 IOP 表明每个典型的现象属性都有一个相关的意向内容,以至于该属性的所有实例都具有这个相关的内容。我们认为 POI 表明每个典型的意向属性都有一些相关的现象特征,以至于该属性的所有实例都具有这个相关的现象特征。

Horgan 和 Tienson 通过引用广泛的现象学考虑来捍卫 IOP:

你可能会看到,比如说,一支红色的笔放在附近的桌子上,而一把椅子的扶手和背部稍微在桌子后面。你所看到的红色肯定是对你来说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但是你所看到的红色首先被看作是物体的属性。这些物体被看作是相对于你的视觉意识中心而言的空间位置。而且它们被体验为完整的三维场景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支笔和桌子椅子,而是一支笔、桌子和椅子在一个有地板、墙壁、天花板和窗户的房间里。这种空间特性被融入到体验的现象学中。(Horgan&Tienson 2002:521,脚注被抑制)

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典型现象状态的内省考虑,可以推断出它们具有意向性。这个论证呼应了代表性主义的透明性考虑(参见条目《意向性的代表性理论》)。

Horgan 和 Tienson 关于 POI(意向性的现象学)的论证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现象学观察,声称这些观察显示了大多数命题态度的现象学特征以及信念和欲望的态度。我们在第 5 节中讨论这些论证。

拥有 IOP 和 POI 的支持,霍根和蒂恩森继续论证现象意向性的广泛存在。以下是他们论证的关键步骤的重建:

  1. 一对现象重复体(在其存在期间具有相同的现象经验的生物)的感知现象状态必然共享一些内容,包括许多感知内容(来自 IOP)。

  2. 因此,这对现象重复体必然具有相同的感知信念。

  3. 因此,现象意向性的重复体必然共享许多非感知信念。

  4. 因此,现象意向性的重复体必然在感知、感知信念和非感知信念层面上共享许多意向内容。

总体思想是,现象状态通过其现象决定的意向性,带来了其余“信念网络”的大部分内容。

Horgan 和 Tienson 通过详细阐述感知经验的内容如何单独或集体地带来感知信念,为从(1)到(2)的转变进行了论证。POI 支持的一个关键观点是,感知信念和对可感知内容的其他态度与其紧密相关的是现象学特征。例如,接受各种内容为真的现象学是存在的。建议是,一旦一个人拥有大量的感知经验及其相关的感知内容和接受和拒绝其中一些的感觉,他就有了许多感知信念。

关于从(2)到(3)的转变,再次从 POI 中得出的一个关键观点是,非感知信念具有广泛的现象学。例如,根据 Horgan 和 Tienson 的说法,思考晚餐是否要做肉饼是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这种非感知思想的现象学,连同一个人大量的感知信念和感知经验,确定了大量的非感知信念和其他非感知命题态度。(4)结合了(1)-(3)的结论。

虽然不完全是 Horgan 和 Tienson 的观点,但以下考虑似乎与他们的论证方向一致:如果所有信念和欲望都具有独特的现象学特征,正如 Horgan 和 Tienson 所认为的那样,那么现象学的重复将共享这些现象学特征。根据 IOP,这些现象学特征必须确定内容。可以合理地认为,它们确定了它们所表征的信念和欲望的内容。因此,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具有内容 C 的信念,那么他的现象学重复体会有这个内容作为现象体验的内容。此外,重复体会有一种接受 C 的感觉。因此,重复体很可能相信 C。

Horgan 和 Tienson 的论点确立了弱现象意向性,但尚未确立任何版本的中等现象意向性。可能有很多有意向性的状态是现象意向性的状态,但有些有意向性的状态既不是现象意向性的状态,也不是以现象意向性为基础(Bailey 和 Richards(2014)指出了相关论点的局限性)。然而,当与 Horgan 和 Tienson 关于许多非现象意向性状态以现象意向性为基础的论点相结合时(关于这个观点的更多内容见下文),我们对中等现象意向性有一些支持。

Mendelovici(2018)还根据形而上学充分性的理由为中等现象意向性进行了论证:替代意向性理论所涉及的要素,如追踪和功能角色理论,对于意向性来说并不具备形而上学上的充分性。例如,不清楚为什么内部状态扮演某些功能角色会导致这些内部状态代表特定内容,或者任何内容。同样,虽然追踪关系将我们与可能适合扮演内容角色的项目联系起来,例如对象、属性和事实状态,但追踪这些项目如何使它们在心理上与我们相关仍然是个谜。例如,不清楚仅仅追踪这些项目如何使它们能够被内省访问、可供推理,或以任何意义上的“娱乐”。(BonJour 1998 也对追踪和功能角色理论提出了类似的担忧。)相比之下,现象意识作为中等现象意向性的核心要素,可以说在形而上学上是充分的意向性。例如,可以说不可能存在一个有红色现象体验的人,却不由此代表红色。如果这一切都是正确的,那么有理由认为仅仅现象意识就足以在形而上学上支持意向性,这就支持了中等现象意向性。

4.2 准确性的可评估性

Siewert(1998)通过认为现象状态自动可评估其准确性来支持弱现象意向性。Siewert 论证的一个关键要素是他假设现象特征可以被认定为“对某人来说,它看起来某种方式”。我们理解这意味着现象状态是事物以某种方式显得的状态,其中相关的显得方式是我们在感知中熟悉的方式(也许还有其他不是现象状态的显得方式)。Siewert 的论证包含在以下段落中,我们已经添加了与前提相对应的数字:

首先,考虑一些实例,它对你来说显得某种方式,就像在某个场合上它看起来有某种 X 形状并位于某个位置一样。 (1)如果对你来说它显得这样,那么似乎可以推断出对你来说它看起来就像有某个 X 形状在某个位置一样。 (3)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对你来说它显得这样是一个使你可评估准确性的特征——(5)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意向性特征。因为,根据我们所说的,(2)如果对你来说它看起来就像这样,那么如果也确实存在某个 X 形状在某个位置,那么它看起来对你来说是准确的。(Siewert 1998: 221)

Siewert 认为,这个论点可以直接推广到大量的感知经验。

设 S 为一种现象状态,当你感觉到在某个特定场合上,某物以 X 形状出现在某个位置时,它看起来就像是这样。上述引文中的论证可以分解如下:

  1. 必然地,如果你处于 S 状态,由于处于 S 状态,它看起来对你来说是某种方式 W。

  2. 必然地,如果你觉得事物以 W 的方式存在,事物是(或不是)W 将使你准确(或不准确)。

  3. 因此,如果你处于 S 中,你对事物是否是 W 的准确性是可评估的,因为你处于 S 中。

  4. 如果你因处于某种状态而可评估准确性,那么这种状态具有意向内容。

  5. 必然地,S 具有意向内容。

Siewert 并未明确地为前提(1)和(2)辩护。书中的第 6.2 节为(4)进行了辩护。

有人可能反对(3)并不是由(1)和(2)推出的。也许 S 是这样的,必然地,事物以某种方式存在(或不存在)会使 S 的持有者准确(或不准确),但它并不是因为处于 S 中才使其持有者可评估准确性。评估可能来自于在所有情况下对 S 进行必然的解释添加。Siewert 在第 222 页至第 245 页之间广泛地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论证,并排除了各种解释来源。

Gertler (2001) 反对 Siewert 关于现象意向性属性的共同出现的观察结果的替代解释:意向性属性会自动引发现象属性。Gertler 认为 Siewert 没有排除这个替代解释,因此未能建立 PIT。请参阅 Siewert 2004 年的回应。

4.3 内在主义和大脑在一个容器中

可以基于关于心理内容的内在主义来为 PIT 辩护,即主体的心理状态所代表的内容完全由其内在属性决定。(内在主义的替代方案是外在主义。由主体的内在属性决定的意向内容被称为狭义内容,与关于心理内容的外在主义相对。请参阅关于狭义心理内容和关于心理内容的外在主义的条目。)

Loar (2003a) 从内在主义论证到现象意向性。首先,Loar 提出了关于意向性理论的两个期望:(1)该理论应该是一个非指称性理论,即一个不将意向性视为与外部实体(例如具体或抽象对象)的指称有关的理论。这个期望是由内在主义所驱使的。(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Loar 来说,意向性并不等同于指称,因此一个非指称性的意向性理论并不意味着否认存在指称的事物。)(2)该理论应该适应关于指称和真值条件的外在主义(参见,例如,Putnam 1975,Burge 1979,Kripke 1980)。

然后,Loar 认为不依赖于现象意识的内在主义观点无法满足期望(1)和(2)。他考虑的第一个观点是短臂功能主义,即脑状态之间的因果相互作用产生了意向性。第二个观点是描述符理论与关于其原始表征的短臂功能主义的结合版本。在排除了这些观点之后,他认为 PIT 的一个版本可以满足他的两个期望。现象属性在本质上具有意向性,因为它们表现出指向性,或者声称指称。由于声称指称并不等同于指称,结果是非指称性的心理内容。这满足了第一个期望。

Loar 认为他的观点通过论证现象属性本身不能确保指称或真值条件,从而满足了第二个期望。相反,指称和真值条件是外部确定关系的问题,正如 Putnam(1975)、Burge(1979)和 Kripke(1980)等外部主义者所声称的那样。然而,对于指称来说,哪些外部确定关系是重要的,取决于主体的非指称内在内容。Horgan、Tienson 和 Graham(2004)还提出,PIT 是狭义内容的最佳理论,并建议现象意向性可以为外部主义内容提供基础。

PIT 的另一个论证涉及对脑在容器场景的诉诸(参见 Loar 2003a 和 Horgan、Tienson 和 Graham 2004)。脑在容器的复制品是一个与通常具有肉体的人类大脑完全相同的物理复制品,它被放置在一个含有维持生命液体的容器中,并连接到一个计算机,向其提供与其具有肉体的孪生所接收到的相同类型的刺激。直观上看,脑在容器中的大脑会有与其具有肉体的孪生相“匹配”的心理生活。脑在容器中的大脑和其孪生将具有相匹配的感知经验、感知判断和信念。例如,当具有肉体的孪生相信她正在海滩上喝着一杯冰沙时,脑在容器中的孪生也相信他们正在海滩上喝着一杯冰沙。然而,虽然正常主体的信念可能是真实的,但脑在容器中的主体的信念和他们的许多其他心理状态将是错误的或非真实的。

Farkas(2008a)同意 Loar 和 Horgan 等人(2004)的观点,即 PIT 是狭义内容的最佳理论,但批评 Loar(2003a)和 Horgan 等人(2004)因允许外部确定的指称、真值条件或广义内容而向外部主义让步。相反,Farkas 认为,内在主义、现象构成的意向性是意向性理论所需要的全部。

Wilson (2003) 反对 Loar 对于脑中的容器的诉求,声称关于它们的直觉是理论直觉,并且很可能会被 PIT 的许多反对者所拒绝。

4.4 现象意向性的方面形状

在 PIT 的早期辩护中,Searle (1990, 1991, 1992) 提出了一个基于 "方面形状" 的论证。这个论证相当复杂,可以有几种解释,但这里是一种简化的理解方式:Searle 首先指出,所有的现象意向性都有一个方面形状,方面形状是关于某事物如何被表示的问题。例如,表示 Hesperus 和表示 Phosphorus 之间有所区别,或者表示 Superman 和表示 Clark Kent 之间有所区别。这些区别不在于所表示的对象,而在于它们如何被表示——这些是它们方面形状的差异。

然后,西尔认为,没有内在或外在的无意识的物理或功能事实可以确定现象形状。唯一能够确定现象形状的是意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无意识状态似乎只能通过与有意识状态的连接来确定其现象形状。西尔更具体地得出结论,无意识的意向状态涉及对有意识状态的倾向,这一论点他称之为连接原则。(有时他说无意识状态潜在地可以被意识所接触,显然意味着它们可以被有意识地内省(1992 年,第 156 页),但其他时候他说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无意识状态涉及对有意识状态的倾向(1992 年,第 159 页,第 161-162 页)。后者是西尔在他为连接原则辩护时所说的,这种解释更符合他所使用的论证。)

总之,这个论证似乎是这样进行的:

  1. 所有的意向状态都有现象形状。

  2. 只有意识到或涉及对有意识状态的倾向的状态才具有相貌形状。

  3. 因此,所有的意向状态要么是有意识的,要么涉及对有意识状态的倾向。

根据论证的结论,所有的意向状态要么是现象意向性状态,要么涉及对此类状态的倾向。这是一种中等现象意向性的版本。

Searle 的论点引发了大量的回应。Fodor 和 Lepore(1994)认为,没有合适的方式来解释一个状态可能具有意识性,以使 Searle 的论断既合理又有倾向性(即,它们蕴含着,正如 Searle 所声称的那样,认为认知科学对非意识性意向状态的大部分引用是误导的)。有关回应,请参阅 Searle 1994。Davies(1995)认为,Searle 可能在某种意向性上是正确的,但在认知科学中还有其他不依赖于意识的意向性。Van Gulick(1995)认为,Searle 关于方面形状的概念偷偷引入了意识的概念,并且在对方面形状的较少有争议的理解上,他关于意识是解释方面形状的唯一方式的论证并不成功。Baaren(1999)也对方面形状的概念提出了异议。另请参阅 Searle 1990 附带的评论。

4.5 内容确定性的论证

PIT 类似于 Searle 的方面形状论的另一个论证线索是内容确定性的论证。Graham、Horgan 和 Tienson(2007)以及 Horgan 和 Graham(2012)认为,很难看出无意识的神经活动、功能角色、行为倾向以及其他可能的意向性物理基础如何产生我们明显表示的确定内容(参见 Dennett 1987、Quine 1960:第 2 章和 Kripke 1982)。例如,一个人的大脑或环境的因果、功能或纯物理特征似乎不能说明一个人是在思考兔子而不是未分离的兔子部分。一个完全了解地球上所有物理事实的火星人无法判断我们是否代表兔子或未分离的兔子部分。因此,物理功能理论意向性将预测一个人的概念 RABBIT 在这两个内容之间是不确定的。

同样,我们的大脑、它们的有限倾向或它们的环境并没有表明我们的词“plus”意味着加法运算符而不是 Kripke 的 quus 运算符,即当操作数小于 57 时,它的运算方式与加法完全相同,当任一操作数为 57 或更大时返回 5(参见 Kripke 1982)。如果我们确实确定地表示加法和兔子,除了跟踪关系、行为倾向、内部功能角色或大脑状态之外,还有其他因素来确定这一点。沿着类似的线路,Strawson(2008)认为,关于我们将一个有意向的状态引用到什么的现象意向性事实在确定有意向的状态引用到什么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有人认为现象意识能够解释内容的确定性。根据格雷厄姆、霍根和蒂恩森的观点,代表兔子和代表未分离的兔子部分之间存在着现象上的差异。由于现象意向性理论声称现象意向内容是由现象特征决定的,它允许这两种状态具有不同的内容。假设高级认知现象学与抽象内容(如兔子和未分离的兔子部分)相对应,对于这个论点至关重要。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说法,但对于许多现象意向性理论的版本来说,它非常核心。我们在第 5 节讨论这个论点。

从内容确定性的角度来看,现象意向性理论的论证依赖于一个强烈的主张,即物理事实的总体并不能确定地固定内容,而内容是确定地固定的。虽然现象意向性理论本身并不涉及有关意识的二元论,但与这个主张相结合,它确实涉及到了二元论(参见 Pautz 2013,他反对从内容确定性的角度来论证现象意向性理论的理由)。这个主张将会遭到那些认为心灵唯物主义有充分动机的人的反对。有人可能会说,物理事实不能确定确定的内容的直觉是因为我们对意向性如何从物理事实中产生没有适当的理解;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理解,这种直觉就会消失。

4.6 关于不存在事物的意向状态

关于意向性的关系主义是意向性是与作为内容的明显存在实体之间的关系的观点。关于意向性的非关系主义是意向性不是与作为内容的明显存在实体之间的关系的观点。

Kriegel(2007 年,2011a 年)认为,对于意向性的非关系观点提供了解释我们如何能够代表不存在的事物(如大脚怪)的最佳解释,并且现象意向性是最佳候选的非关系观点。Kriegel 首先认为以下三个直观上吸引人的主张是不一致的:

  • (a)人们可以代表不存在的事物。

  • (b)一个人不能与不存在的事物建立关系。

  • (c)代表某事物涉及(构成性地)与之建立关系。(Kriegel 2007: 308)

这些主张中的一个需要被拒绝。Kriegel 认为应该拒绝的是(c),即断言关系主义的主张。他的论证通过排除法进行。

Kriegel 考虑拒绝(a)。根据这个提议,当我们似乎代表龙、大脚怪或圣诞老人时,我们要么没有意向状态,要么代表其他东西。Kriegel 拒绝第一个选项的一个原因是它暗示了试图代表和代表之间存在差距,他认为这是不可信的。根据第二个选项,当我们似乎代表不存在的具体实体时,我们实际上只是代表其他东西,比如存在的抽象实体(例如普遍或命题)、存在的心理实体(例如感觉数据或思想)或存在的可能但非实际的实体。但是 Kriegel 认为这个选项非常违反直觉。当我们似乎在思考具体的肉体大脚怪时,实际上我们在思考一个抽象或心理实体。(然而,参见 Mendelovici 2018 年第 9.3.1 节对这一论证线的回应。)另一个担忧是解释非存在物的代表似乎是接受这些抽象、心理或仅仅可能的实体存在的错误理由。

另一个选择是拒绝(b)。Kriegel 认为,正如单态属性不能在没有实例化它的现有个体的情况下被实例化一样,关系也不能在没有实例化它的现有个体的情况下被实例化。简而言之,关系需要相关物的一般规则。拒绝(b)等于声称意向性关系是这个一般规则的例外,这是不可信的。

Kriegel 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拒绝(c)。他将他的非关系观称为“副词主义”,因为它从 Ducasse(1942 年)和 Chisholm(1957 年)对感知的副词主义观点中汲取灵感。根据 Kriegel 的副词主义观点,代表大脚怪并不是与一个实体的关系,而是实例化一个非关系的意向属性,我们可以描述为代表大脚怪式的属性。

到目前为止,这只是激发了现象意向性论的动机。论证的最后一步激发了 PIT:对于现象意向性论的一个反对意见是,非关系意向性属性是什么是神秘的。以 Bigfoot 为例,它是如何表示的?Kriegel 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即这些属性是现象属性。现象属性通常被认为是非关系的,并且有独立的理由认为它们引起了意向性(请参见本节中的其他论证)。由此得出的观点是,现象意向性是非关系的。Kriegel 认为,这种观点可以与非现象意向性是从现象意向性派生并且是关系的观点相结合。

简而言之,Kriegel 的论证试图表明 PIT 是解释非存在物的表征的最佳方式。

这个论证激发了非关系版本的 PIT。然而,它并没有激发关系版本的 PIT,即意向性是关系的版本。Loar(2003a)、Pitt(2009)、Kriegel(2007, 2011a)和 Mendelovici(2010, 2018)持有非关系版本的 PIT,而 Pautz(2013)和 Bourget(即将出版-a, 即将出版-c)则辩护了一个关系版本的 PIT,其中现象属性和意向性属性都是关系的。Speaks(2015)也辩护了现象表征的关系观点(没有支持 PIT)。

在与前述观点相反的方向上进行争论,一些人质疑现象意向性论的理由是意向性是关系性的。Ott(2016)提出了对现象意向性论的担忧,认为大多数现象意向性论版本未能充分解释现象意识如何引发意向性,而他认为这必然涉及与超心理现实的关系。

现象意向性论者有两种回应方式:一种是坚持认为现象意识本身是相关的。Pautz(2010)和 Bourget(即将发表的-a,即将发表的-c)认为意识是与超心理现实中的项目之间的关系,例如抽象属性或抽象命题的集合。当然,这种回应放弃了 Kriegel 所声称的非关系性现象意向性论的好处。(Bourget(即将发表的-c)回应了 Kriegel 对关系主义的一些论证。)

另一种回应是否认意向性能够确保与超心理现实的必要关系。沿着这样的思路,Mendelovici(2018,第 1.3.4 节和第 9.3.4 节)认为,意向性本身或在额外成分的帮助下是否能够确保这样的关系是一个实质性问题。当然,这取决于我们对“意向性”一词的确切理解。如果意向性的定义就包括这样的关系,那么就没有进一步的实质性问题可问。但如果像 Mendelovici(2010,2018)和 Kriegel(2010)所建议的那样,意向性的核心概念在本质上保持开放,那么意向性很可能不涉及这样的关系。

即使意向性不涉及与超心理现实的关系,人们可能担心它至少应该在促进这种关系方面发挥作用,而现象意向性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但是 Ott(2016)提出,现象意向性实际上可以通过相似性关系将我们与超心理现实联系起来。同样,Mendelovici(2018 年,第 9 章)认为,意向性不涉及与超心理现实的联系,但真理和指称确实涉及,并且真理和指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表面相似性,称为“匹配”。Woodward(即将出版-b)和 Bourget(即将出版-b)对 Mendelovici 关于非关系版本的真理和指称的解释提出了质疑。

4.7 预测准确性的论证

PIT 的另一条论证线索是指出意向性理论与世界的某些事实相结合,通常会对特定的意向状态所代表的内容进行预测。例如,意向性的因果理论与牛经常引起 COW 概念的标记的事实相结合,可能会预测 COW 代表了牛的内容,这可能是牛的属性。

PIT 的一个论证线索是基于这样的主张:在某些现象意向性的典型案例中,PIT 能够做出其他理论无法适应的正确预测。其中一个案例就是颜色体验:可以合理地认为(尽管有争议)颜色体验代表了 Chalmers(2006)所称的“伊甸色彩”——原始的、非物质的、定性的属性(参见 Pautz 2006a,2009)。这可能得到内省、认识论考虑和心理角色考虑的支持。但由于伊甸色彩可以说并未实例化,因此对于因果、信息、目的论和其他“追踪”意向性理论来说,很难让我们代表它们。相反,这些理论预测感知颜色表征代表特定波长的反射、发射或传递光的特定倾向。相比之下,由于伊甸色彩“匹配”了颜色体验的现象特征,PIT 有能力在颜色体验案例中做出正确的预测。Mendelovici(2018)将此称为 PIT 的匹配论证。Pautz(2006b)提出了一个相关的论证,反对追踪表征主义并支持原始表征主义,其基础是颜色体验所代表的内容与颜色体验追踪的属性之间存在结构上的不匹配。另请参阅心理内容的因果理论。

预测准确性论证旨在表明 PIT 是唯一有可能在经验上得到证实的意向性理论(它是否能够处理所有案例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处理具有挑战性的案例,如第 6 节所讨论的案例)。它并不能完全为 PIT 提供论证,但作为整体论证的重要考虑因素。

PIT 的其他论证

我们将简要提及一些其他关于现象意向性的论证线索。

其中一个围绕着理性规范构成(非现象意向性)意向状态的观点。Pautz 写道:

意识作为基本认识规范的一部分,为理性提供了基础。...反过来,关于理性的事实有助于构成性地决定信念和欲望(Davidson,Lewis)。因此,意识也最终为信念和欲望提供了基础。(Pautz 2014: 176)

这条论证线结合了两个独立辩护的主张。第一个是关于非现象意向性状态(主要是命题态度)的观点,即它们从合理性规范中获得其内容(Davidson 2001,Lewis 1983,Chalmers 2012)。第二个观点是意识在确定合理规范方面起到了作用(Siewert 1998,Campbell 2002,Smithies 2012,2014)。除了来自 Pautz 的上述段落外,这个对于现象意向性的论证也出现在 Chalmers 2012: 467 和 Pautz 2013: 226 中。

另一个对于现象意向性的论证是,除非某个非意识心态包含一种产生正确类型的意识心态的倾向,否则无法确定它属于谁(Ludwig 1996)。Kriegel(2003)同样认为,只有现象意向性才能解释意向状态具有主观或“对我而言”的特征。

5. 认知现象学

许多对现象意向性的辩护和阐述主张,发生的思维具有丰富多样的现象学特征。这种对思维的看法是现象意向性的版本所要求的,这些版本声称我们通常归因于思维的内容是现象内容(见第 6.2 节)。认知现象学也是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与现象意向性无关(例如,Bayne 和 Montague 2011 编辑的《认知现象学》)。

主张思维内容是现象内容的现象意向性的支持者主要集中于为以下两个主张辩护:

(专有)思维具有专有的现象意向性特征。

(个体化)

思维具有个体化的现象意向性特征。

“专有”一词是由大卫·皮特(2004 年)提出的。只有当思维的现象特征是特殊的或独特的,即它们不是感知的、言语的、身体的或情感的现象特征,或者不是思维以外的心理状态中存在的其他现象特征时,思维才具有专有的现象特征。根据当前的用法,我们称所有上述种类的现象学为感知现象学,而思维的假定的专有现象学称为认知现象学。思维具有专有现象学的主张只是它具有非感知现象学的主张。

只有当具有不同意向内容的思维具有不同的现象特征,并且具有不同现象特征的思维具有不同的意向内容时,思维才具有个体化的现象特征。(我们使用“个体化”一词的方式与贝恩和蒙塔格(2011 年:第 1 章)使用它的方式相同。皮特(2004 年)对类似概念使用术语“独特”,并将术语“个体化”用于其他含义。)

虽然大多数意向性现象学的支持者认为思维具有个体化的现象特征,但这并非意向性现象学的要求。基于意向性现象学的基础可以允许内容和现象特征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基础关系。例如,现象特性 r1 和 r2 可能都是代表红色 421 的意向性属性的基础。如果所有意向性属性都以这种方式基于,意向性现象学将是正确的,但(个体化)可能不是。

思想可能具有专有但非个别的现象特征。例如,假设每个思想都伴随着一种普遍的理解感或混乱感。这些现象特征可能是专有的,因为它们不会出现在思想之外,但它们并不是个别的,因为具有不同意向内容的思想可能具有相同的现象特征。

思想也可能具有个别但非专有的现象特征。例如,假设每个思想都伴随着一种不同类型的知觉意象。那么具有不同内容的思想将具有不同的现象特征,但这些现象特征并不特定于思想,因为知觉状态也可能具有它们。

除了声称思想具有专有和个别的现象学之外,PIT 的支持者通常还旨在证明思想的内容是现象意向内容,因此思想的意向属性是从现象属性中以必要的方式获得的。

尽管对思维现象学的讨论大部分涉及仔细的论证和案例考虑,但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主张专有思维现象学的人认为这个观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对这个观点的否定则明显是错误的甚至荒谬的。斯特劳森写道:

要否认这种 [认知现象学],就必须坚持我们生活经验的总体特征——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完全由一种或另一种裸露或纯粹的感觉或情感组成。例如,说我们对某人的死感到痛苦时,包括有意识地理解、相信、娱乐他已经死亡的命题,这种说法肯定是错误的。(斯特劳森 2011a: 295,原文斜体)

在同样的思路上,克里格尔写道:

就我而言,我相信认知体验的存在 [...] 最生动的证据是类似于日常经验的压倒性:我的内心生活似乎对我来说比仅仅由感知经验组成的意识体验更有趣。(Kriegel 2011a: 50)

接下来,我们讨论了已经提出的主要论点,以补充对认知现象学的明显性的诉求。

5.1 现象对比案例

现象对比案例是指两种思维在感官现象特征上相似但在思维内容上不同的案例。

Siewert(1998)要求读者比较一种没有理解的听或读句子的经验,例如在不注意的情况下阅读困难的段落,和一种理解句子的经验。这些案例之间显然存在着现象上的差异。Siewert 认为,这种差异不是语言或感知意象的差异,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语言和感知意象可能是相同的。对现象对比的最佳解释是思维涉及专有的认知现象学。

Strawson(1994)通过对比一个只会英语的人和一个只会法语的人听法语新闻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理解经验”的观点。这两个人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不完全可以通过感官现象学的差异来解释。最好的解释涉及认知现象学的差异。Siewert(1998)还使用了涉及熟悉语言与陌生语言听句子的比较的例子。

就目前而言,斯特劳森的论证只能证明思维具有专有的现象意向性,但克里格尔(2011a: 49)将其扩展为主张思维具有个体化的现象意向性。他要求我们想象一种情况,涉及图形和音标完全相同的两种语言,以至于同样的报告在一种语言中可以被解释为描述一个遥远的战争,在另一种语言中可以被解释为儿童的睡前故事。每种语言的单语使用者在阅读或听到这个报告时会体验到不同的现象特征。对此的最佳解释涉及认知现象意向性的差异。这支持了认知现象意向性是个体化的主张。

来自现象对比案例的其他论证旨在在读者自身中创造对比的体验。霍根和蒂恩森(2002)向读者呈现了可能引起两种不同解释的句子,例如以下句子:

在一种解读中,这个句子是关于拜访亲戚的行为。在另一种解读中,这个句子是关于亲戚来访的。两种解读都可能产生相同的口头意象,但它们在内容上有所不同。Horgan 和 Tienson 鼓励读者注意到它们在现象特征上也有所不同。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这表明思维具有专有的和个别的现象意向性。

以下句子也用于产生现象对比案例:

(Dogs)狗狗狗狗狗。 (Horgan 和 Tienson 2002)

(Time)

时间飞逝!(Horgan 和 Tienson 2002)

(Bar)

在她有机会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之前,她决定改变方向,但她对自己最终的去向并不那么满意。(Siewert 1998: 279)

(狗)可能一开始读不懂,但后来可能会理解,从而产生了现象对比案例。 (时间)可以被视为陈词滥调或对昆虫比赛的命令。 (酒吧)可以被视为关于中止的法律职业或在城里的一次旅行。 再次强调,这些句子的不同解读会产生不同的现象体验,并且最好的解释是思维具有专有和个别的现象学特征。

虽然具有意向内容和现象特征不同的思维对的实例为认知现象学的个体化认知现象的存在提供了一些证据,但为了使思维具有个体化的现象学成立,必须不存在内容相同但现象特征不同的思维案例。这种后一种情况将成为(个体化)的反例。威尔逊(2003 年)对霍根和蒂恩森的现象对比案例做出回应,接受他们的观察,但试图提供这样一个反例:

在霍根和蒂恩森呼吁读者“关注自己的经验”的精神中([2002] 第 521 页),我刚刚进行了决定性的实验:我首先认为乔治·布什是美国总统,并且有 CNN 介导的听觉和视觉现象学,专注于他的一次演讲。然后我休息了一会儿,涂鸦了一下,四处走动,然后有了一个具有完全相同内容的思维...什么也没有。或者至少没有像第一种情况那样明显像布什的。 (威尔逊 2003 年:417)

如果威尔逊是对的,这不仅表明基于现象对比的论证最终失败,而且还提供了反对(个体化)的积极考虑,因为它表明可以有具有相同内容但没有相同现象特征的思维。

需要仅在现象意向内容和现象特征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的 PIT 版本,因此不需要认可(个体化),可以容纳像威尔逊的假设观察这样的观察,因为它们允许多个现象特征可以构成或构成相同的现象意向内容。

对于来自现象对比的论证的另一种反对意见涉及同意相关案例之间存在现象差异,但声称这种差异仅由感官现象学耗尽,其中可能包括感知意象、情感体验或言语意象的现象学(参见,例如,Lormand 1996,Tye and Wright 2011,Levine 2011,Robinson 2011,Carruthers and Veillet 2011)。上述现象对比案例容易受到这种反对意见的攻击的原因是它们没有控制所有潜在的伴随感知意象。这意味着观察到的现象差异完全可以由这种意象解释。

Chudnoff(2013)提供了一个他声称可以避免这种回应的现象对比案例。他要求读者将一组点的体验与将同一组点作为数学定理证明的一部分的体验进行比较。在第二种体验中,但不是在第一种体验中,感知体验涉及认知现象学。点阵在某种意义上被体验为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代表着某种东西,或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意义。(Chudnoff 2015a,b 还包含对现象对比案例的广泛批判性讨论。)

有人可能担心,就像原始的现象对比案例一样,Chudnoff 的案例没有控制某些形式的伴随意象,比如说,言语意象。认知现象学的坚定反对者可能会坚持认为,就像涉及句子的现象对比案例中的现象差异可以通过知觉意象来解释一样,Chudnoff 的案例中的差异可以通过言语现象学的差异来解释。

似乎需要一个合理控制言语和知觉现象学以及其他种类的感官现象学的现象对比案例。Mendelovici(2010: 107)认为,关于千边形(chiliagons)和百万边形(megagons)的思考可能涉及相同的心理意象(两种形状都看起来像圆形),因此可能为这种情况提供基础。想象一个错误使用“megagon”一词来表示“chilliagon”的人。比较她观看 chilliagon 并认为它是 chilliagon 的经历,与你观看 megagon 并认为它是 megagon 的经历。由于你们都使用“megagon”一词来描述你们所思考的形状,并且两种形状在感知上相似,你们可能会有相同的感知和言语意象。如果这两种情况之间存在现象差异,很可能归因于思维内容的差异。

5.2 自发思维

Siewert(1998,2011)声称突然的领悟是认知现象意向性特别明显的情况。

[Y] ou are standing at the door to your house, reaching in your pants pocket for the door key, and find it empty. You feel a sudden panic; you think perhaps you have locked yourself out; you try to remember where you put the keys, then recall switching them to your coat pocket earlier; you reach and find them there—relief. (Siewert 1998: 277)

我遇到一个朋友,她问我:“你带了那本书吗?”一时间我不知道她在说哪本书,然后我突然意识到是哪本书。(Siewert 2011: 258)

Siewert 声称这样的实现不需要涉及任何言语或感知的意象。在第一个例子中,你不会想到“我把自己锁在外面了”这样的词语,也不会想象你的钥匙。Siewert 通过这些和其他类似的例子来展示思维具有专有的现象意向性。

同样地,为了证明思维的现象特性不仅仅与言语意象相关,Horgan 和 Tienson(2002)指出了我们在做饭、在车库或木工作坊工作时产生的自发思维的例子:

想到某个工具就在那里——比如说在柜子里——这样的信念是有一种思维体验的,但通常不会通过口头、半口头或言语意象的方式来表达。(Horgan 和 Tienson 2002: 523)

像 Siewert 的例子一样,这个例子有助于推动思维具有专有的现象意向性的主张。

这种论证方式严重依赖于内省。不幸的是,对于认知现象学的批评者(例如,Robinson 2011 和 Tye&Wright 2011),他们声称自己对突然领悟的观察揭示了较少的现象意向性,导致了明显的僵局。

5.3 尖端舌头现象

一些具有认知特征的经验似乎为思维的专有现象学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案例。例如,Goldman(1993a)引用了舌尖现象来论证思维具有专有的现象学,这个论证他归功于 Jackendoff(1987)。

当一个人试图说出某个词但无法想起时,他在现象学上意识到自己具有必要的概念结构,也就是说,具有一个确定的思维内容,他试图表达出来。缺失的是语音形式:所寻找的词的声音。然而,这种感官质量的缺失并不意味着意识中没有任何(相关的)东西。娱乐概念单元具有现象学,只是没有感官现象学。(Goldman 1993a: 24)

舌尖现象发生在一个人无法想起一个词时,因此它涉及到与该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学的缺失。但是,这种现象的实例确实涉及到一些现象学。Goldman 提出这种现象学是非感官的。

Lormand(1996)对这一建议作出回应,提供了一个相关现象意向性的替代解释,他还认为这一解释得到了 Jackendoff(1987)的支持。根据 Lormand 的观点,相关现象意向性涉及到对虚无的感官现象体验,这类似于听到寂静,同时还伴随着一种努力的体验,其现象意向性也是感官的。

5.4 意识的认识标记

现象意向性具有各种认识标记:它引发(至少是表面上的)解释鸿沟(参见 Levine 1983 和有关意识的条目),它容易受到僵尸思想实验的影响(参见 Chalmers 1996 和有关僵尸的条目),以及它容易受到知识论证的影响(参见 Jackson 1982 和有关感觉质的知识论证的条目)。这些论证通常集中在感官现象意向性上。例如,Levine 的核心例子是痛苦,而 Jackson 的例子是体验红色。

这些论证的初步可信性可能被视为现象意向性的指示器:如果这些论证在某种心理状态中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这种心理状态很可能具有现象特性。有些人用这些标记的存在或缺失来支持或反对认知现象学的观点。

Goldman(1993b)认为,可以用 Jackson(1982)的思想实验来运行一种关于命题态度(如怀疑和失望)的版本:

Jackson 的例子旨在强调感觉的主观方面在功能主义术语中无法捕捉的主张。我提出了一种类似的论证方式来论证态度类型。就像一个没有任何颜色经验的人在接触到颜色后会学到新的东西,即看到红色、绿色等的感觉,同样地,(我认为)一个从未经历过某些命题态度(如怀疑或失望)的人在首次经历这些体验时会学到新的东西。拥有这些态度是有“某种感觉”的,就像看到红色一样。(Goldman 1993b: 365)

换句话说,戈德曼认为杰克逊的思想实验在命题态度的情况下是有说服力的,并且这支持了命题态度具有独有的现象性属性,超越功能性属性的主张。(可以推测,戈德曼的论证意图仅适用于发生的命题态度,因为他认为持续状态纯粹是倾向性的(1993b: 366)。)戈夫(2012)也做出了类似的观察。

霍根(2011a)还使用认知现象意向性的认知指标来论证认知现象学。他认为,由于我们可以想象出缺乏认知现象学的部分僵尸,并且在现象上与我们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具有认知现象学。

有趣的是,卡鲁瑟斯和维莱特(2011)使用认知指标来反驳认知现象学。他们声称思想不容易解释的差距,因此不存在认知现象学。

5.5 自知

Pitt(2004)认为,有一种自知只能通过认知现象学来解释。Pitt 的论点不仅旨在证明存在一种专有的和个体化的认知现象学,而且这种现象学构成了思维内容,即思维内容是现象意向性内容。

Pitt 的论证如下: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内省地和非推理地(1)区分出一种发生中的思维与其他心理状态,(2)区分出一种发生中的思维与其他发生中的思维,以及(3)确定我们正在思考的哪些发生中的思维。Pitt 考虑了各种解释这些能力的方法,并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思维具有专有的、个体化的和构成性的现象学。思维的专有现象学解释了我们如何区分思维和其他种类的心理状态,思维的个体化现象学解释了我们如何区分一种思维和另一种思维,而思维的现象学构成其内容解释了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思考的哪些思维。

Levine (2011)认为 Pitt (2004)未能排除一种相关自知类型的替代解释:即即时自知是一种非推理性地获得表达自己正在思考的意向状态的问题。在拥有这样的状态时,人们会自动意识到其内容。Pitt (2011)回应说,除非存在有争议的认知现象意向性,否则 Levine 的提议无法奏效。

Goldman (1993a,b)也利用自知的考虑来论证思维的现象意向性。他认为,我们能够知道自己处于何种心理状态的方式不是通过其功能角色或神经属性,而是通过其现象属性。在认知状态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区分不同欲望强度或信念程度的最佳解释是思维伴随着现象意向性。

6. PIT 的挑战

现象意向性面临着原则性挑战和经验性挑战。我们已经讨论过现象意向性对于意向性来说在原则上是否足够(见第 4.1 节)。在这里,我们将重点关注现象意向性在适应特定类型的心理状态方面面临的经验性挑战。

有问题的心理状态是那些可能被认为具有意向性但没有现象意向性的状态。在这里,我们将讨论四种类型的心理状态,它们引发了这种挑战:思维、持续的命题态度、广泛的意向性状态和发生的无意识状态。这些状态似乎不是现象意向性状态,因此不清楚现象意向性理论如何适应它们。

处理问题状态有三种一般策略:消除主义、膨胀主义和派生主义。消除主义是指否认所谓的意向性状态的存在(或否认它是意向性状态)。膨胀主义是指声称所讨论的状态是一种现象意向性状态。在思维的情况下,这种策略通常涉及对丰富的认知现象学的论证(见第 5 节)。派生主义认同问题状态不是一种现象意向性状态,但仍然主张它在某种程度上从现象意向性状态中派生其内容,因此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以这些状态为基础。现在,我们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些策略与四种问题状态的关系。

6.1 思想

思想是发生的概念状态,当我们思考、反思或沉思某事物时,我们就会有这种状态。思想的例子包括判断、发生的信念和发生的欲望。思想,尤其是关于民主和平方根函数等抽象概念的思想,似乎缺乏现象意向性。即使思想具有现象意向性,这些现象意向性似乎也不足够丰富或确定,无法完全解释它们的意向性特征。例如,这些现象意向性似乎仅限于语言和视觉形象。

通货膨胀主义是处理发生的思想的最广泛认可的策略,至少在那些似乎没有广泛内容的思想的情况下(有关后者,请参见下文的 6.3)。Strawson(1994,2008),Siewert(1998),Horgan&Tienson(2002),Horgan,Tienson&Graham(2004)和 Pitt(2009)都认为发生的思想具有足够丰富和确定的现象学,可以确定其意向内容。Horgan&Tienson(2002),Horgan,Tienson&Graham(2004)和 Pitt(2009)还认为,信念、欲望和其他种类的态度之间的区别是现象上构成的。这种方法的论据基于我们上面讨论的认知现象学的论证。

相比之下,Loar(2003a,b),Bourget(2010,2015)和 Mendelovici(2010,2018)认为,思想具有相当贫乏的现象意向性,无法完全构成我们可能想要归因于它们的所有内容。Loar(2003a,b)支持一种派生内容策略,即思想的大部分内容由思想与其他心理状态之间的“横向连接”决定。最终,相互连接的状态网络从现象意向性状态中派生其内容。Bourget(2010)采用一种派生内容策略,即思想通过各种派生机制从现象意向性状态中获得其内容。

Mendelovici(2010,2018)对思想的意向性持有一种基本上消除主义的观点。与 Pitt(2004,2009)一样,她认为所有意向状态都是现象意向性状态,但与 Pitt 不同的是,她认为思想的现象学太贫乏,无法捕捉我们可能在理论上想要归因于思想的所有内容。然而,她承认存在派生的表征内容,这些内容捕捉了我们倾向于归因于思想的丰富内容。派生的表征状态严格来说不是意向状态,但它们填补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意向状态被认为扮演的角色。

6.2 立场命题态度

站立的命题态度是独立于人们在某一时刻所思考或经历的内容之外的状态(即独立于人们当前的状态)。例如,五分钟前,即使你没有在思考这个内容,你仍然持有猴子喜欢香蕉的命题态度。站立的命题态度似乎没有显著的特性,因此,它们的意向性似乎不是现象意向性。

据我们所知,没有人将通货膨胀策略应用于站立的命题态度,也没有人声称它们是现象意向性的状态。

Strawson(2008)和 Mendelovici(2010,2018)采用了消除主义策略作为他们对现象意向性的辩护的一部分:他们否认站立的信念和其他站立的命题态度是意向性的状态。正如 Strawson 所说,“拥有一个信念并不意味着处于任何有内容的心理状态。”(第 271 页)相反,它是指被安排处于这种状态。Horgan&Tienson(2002)对站立状态的意向性并不是消除主义者,但他们并不认为它们是他们版本的现象意向性的范围的一部分。

Searle(1990,1991,1992),Bourget(2010)和 Kriegel(2011a,b)支持关于持续状态的派生主义。Searle 认为,非现象意向性状态之所以具有意向性,是因为主体具有产生有意识状态的倾向。这种解释最自然地适用于持续的命题态度。Bourget(2010)持有类似但更细致入微的观点,即持续的命题态度源于与当前思维的联系,而当前思维本身要么是现象意向性状态,要么是从不同的现象意向性状态中获得其内容(请参见下一节关于思维的派生主义策略)。

Searle 和 Bourget 所辩护的简单派生内容方法存在众所周知的反对意见。其中之一,由 Peacocke(1998)讨论过,即导致当前思维产生“P”的状态,除非伴随着正确的行为,否则不是相信“P”的状态。想象一下,有人声称自己不是性别歧视者,并且倾向于形成当前的非性别歧视思维,但却表现出明显的性别歧视行为。这样的个体自然被认为具有无意识的性别歧视信念。

Kriegel(2011a,b)的解释旨在以统一的方式解释持续状态和无意识的当前状态。根据他所称的解释主义,非现象状态 s 具有某种派生的意向性内容 C,只要理想解释者倾向于将 C 归因于 s。理想解释者是一个完全理性并且了解世界上所有现象和非现象(但不是派生意向性)事实的存在。根据由此产生的派生主义观点,非现象意向性状态源于理想解释者的现象意向性状态。

消除主义和派生主义之间关于持续状态的分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术语上的。上述大多数理论家都同意,持续状态是一种对现象状态具有某种倾向性的问题。他们的分歧在于潜在的有意识或倾向性状态是否算作意向性状态。

6.3 广义意向性状态

广义意向性状态是依赖于我们环境中物品的关系的意向性状态。它们是外在主义成立的状态(见第 4.3 节)。广义意向性状态的主要候选者是关于自然种类(例如,H2O)和关于个体对象(例如,比尔·盖茨)的思想。可以说,在现象上相似并且具有完全相同的现象意向性状态的主体在其广义意向性状态上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广义意向性状态似乎不是现象意向性状态。

一个双子地球案例有助于说明在广泛意向状态的情况下可用的选择(参见普特南 1975 年)。考虑两个个体,爱丽丝和双胞胎爱丽丝。爱丽丝生活在地球上,而双胞胎爱丽丝生活在离我们很远的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地球的副本上。让我们假设爱丽丝和双胞胎爱丽丝是现象上的重复:他们在他们的存在过程中实现了完全相同的现象特性。

爱丽丝和双胞胎爱丽丝各自有一个名叫“鲍勃”的兄弟。当爱丽丝思考一个她会通过发出声音“鲍勃很开心”来表达的思想时,她的思想似乎只在鲍勃开心的世界上是真实的。相比之下,双胞胎爱丽丝用她的个人语言表达的“鲍勃很开心”的思想似乎只在双胞胎鲍勃开心的世界上是真实的。所以看起来爱丽丝们的思想具有不同的真实条件。这表明爱丽丝们的思想具有不同的内容。爱丽丝的思想代表鲍勃很开心,而双胞胎爱丽丝的思想代表双胞胎鲍勃很开心。爱丽丝们的“鲍勃”思想是广义意向状态的典型例子。

PIT 的少数支持者似乎不赞成广义意向状态的通货膨胀策略。即使是将意识视为关系性的 PIT 的支持者似乎也同意,一个主体在意识中与什么相关取决于她的内在属性(Pautz 2010)。然而,坎贝尔(2002)认为感知经验是广义和有意向性的,他的观点可能被视为一种现象意向性理论的类型。

Siewert(1998),Kriegel(2007)和 Farkas(2008a)采用了一种消除主义策略来处理广义意向状态。他们的观点在大致上是相同的。根据他们的观点,两个爱丽丝的思想具有相同的内容,并且该内容是狭义的。我们可以通过为他们共享的内容添加语境参数来解释两个爱丽丝的思想由不同的鲍勃使其成为真实的事实:他们共享的内容不是从可能世界到真值的函数,而是从可能世界和相关的语境元素到真值的函数。引入语境使我们能够解释爱丽丝的思想在不同的世界中是真实的事实。例如,沿着这些思路的一个(过于简化的)观点可以陈述为两个爱丽丝的共享内容可以被建模为从世界 W 和使用语境 C 的函数,只有当 C 中的人在 W 中感到快乐时才返回真值。鉴于不同的语境对爱丽丝和双胞胎爱丽丝都是相关的,不同的世界可以满足他们所表达的共同思想“鲍勃很快乐”。如果这是正确思考内容的方式,鲍勃的案例和其他支持广义内容的案例并不迫使我们承认广义内容。

Pitt(1999,2011)也支持一种消除主义策略,反对外在主义直觉。Mendelovici(2010,2018)也支持消除主义,但声称她可以通过派生心理表征的概念捕捉许多外在主义直觉(请参见前一节)。

衍生主义策略也被应用于广泛的内容(Loar 2003a,b, Horgan and Tienson 2002, Horgan, Tienson & Graham 2004, Bourget 2010, Chalmers 2010)。这里的想法是广泛的意向状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现象构成的狭义内容,另一个是由狭义内容和环境中相关因素共同决定的广义内容。所以 Alice 的思想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狭义的,一个是广义的。她的思想的广义内容只在 Bob 快乐的世界中为真。狭义内容只在一个具有某些类似 Bob 特征的人快乐的世界中为真。相关的类似 Bob 的特征可能包括被某个社区的人称为“Bob”。

当然,这种衍生主义方法与 Alice 思想的狭义内容的其他解释是兼容的。PIT 的支持者可以选择与一般狭义内容理论相同的选项。例如,这种衍生主义方法可以利用二维狭义内容理论的所有资源(参见 Chalmers 2002a 以及关于二维语义学和狭义心理内容的条目)。

Pautz(2008, 2013, 2017)提出了一种相关的衍生主义方法,他将其称为基于意识的最佳系统理论。在这种观点下,关于(感官)现象状态及其内部因果角色的事实决定了一个代理人相信什么是合理的事实。这些关于合理性的事实反过来决定了个体信念的狭义内容。广义内容由信念与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决定。

6.4 无意识的发生状态

认知科学假设存在各种发生的无意识表征,例如背侧流状态和句法结构的内部表征。这些状态似乎具有意向性属性,但缺乏现象意向性属性,因此它们的意向性不能被视为现象意向性。

PIT 的一些支持者采取了一种消除主义的策略来对待这些无意识状态。西尔(1990 年,1991 年,1992 年)主张,只有有意识或潜在有意识的状态才具有意向性。由于认知科学假设的大多数无意识状态并非潜在有意识的,它们并不具有意向性。西尔将这种对无意识状态的看法与认知科学进行了对比。相比之下,格雷厄姆、霍根和蒂恩森(2007 年)以及门德洛维奇(2018 年)强调了认知科学和消除主义对于无意识状态的假设之间的一致性:每个人都同意无意识状态发挥功能角色,与环境中的事物有追踪关系,并且没有现象属性。每个人也都同意,将无意识状态视为代表某些内容是有益的。主要的分歧在于无意识状态是否真的符合意向性的要求。

Bourget(2010 年,2015 年)和 Pitt(2009 年,其他互联网资源)认为,在至少某些无意识的发生状态下,通货膨胀策略可能是可接受的。根据他们的观点,我们可以拥有我们不知道的现象状态。无意识的发生状态可能就是这样的状态。

在某些无意识的发生状态下,派生内容策略也是一个选择。Bourget(2010 年)通过主张这一策略来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据称支持无意识的发生意向状态的低层系统在被从它们所属的有机体中取出时,似乎并不具有意向性。Kriegel 的解释主义(2011a,b)也适用于无意识的发生状态(见第 6.2 节)。

Bibliography

  • Barsalou, L.W., 1999,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2(4): 577–660.

  • Bayne, Tim & Michelle Montague (eds.), 2011,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lock, N., 1986, “Advertisement for a semantics for psycholog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10(1): 615–78.

  • BonJour, Lawrence, 1998, In Defense of Pure Rea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ourget, David, 2010, “Consciousness is underived intentionality”, Noûs, 44(1): 32–58.

  • –––, forthcoming-a, “Implications of intensional perceptual ascriptions for relationalism, disjunctivism, and representationalism about perceptual experience”, Erkenntnis, 1–28.

  • –––, forthcoming-b,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grasping and understanding”,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published online 27 August 2015. doi:10.1111/phpr.12208

  • –––, forthcoming-c, “Relational vs adverbial conceptions of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In A. Sullivan, ed., Sensations, Thoughts, Language: Essays in honor of Brian Loar. Routledge.

  • Bourget, David & Angela Mendelovici, 2014, “Tracking Representationalism”, in Andrew Bailey (ed.), Philosophy of Mind: The Key Thinkers, Continuum,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9–235.

  • Brentano, F., 1874, Psychology from empirical standpoint, O. Kraus (ed.), English edition translated by A.C. Rancurello, D.B. Terrell, and L.L. McAlister,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3.

  • Brewer, B., 1999, Perception and Rea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urge, T., 1979, “Individualism and the mental”,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4(1): 73–122.

  • Byrne, A., 2009,“ Experience and content”,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9(236): 429–451.

  • –––, 2015, “Skepticism about the Internal World”, In Gideon Rosen, Alex Byrne, Joshua Cohen & Seana Valentine Shiffrin (eds.), The Norto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W. W. Norton, New York.

  • Campbell, John, 2002, “Re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9243816.001.0001

  • Carruthers, Peter & Bénédicte Veillet, 2011, “The Case Against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in Bayne & Montague 2011: 35–56.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9938.003.0002

  • Chalmers, David J., 1996,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2a, “The components of content”, in Chalmers 2002b: 608–633

  • ––– (ed.), 2002b,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The representational character of experience”, in Brian Leiter (ed.), The Future for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53–181.

  • –––, 2010, The Character of Conscious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2, Constructing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isholm, R. 1957. Perceiving: A Philosophical Stud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Chudnoff, Elijah, 2013, “Intellectual Gestalts”, in Kriegel 2013b: 174–193.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64297.003.0010

  • –––, 2015a,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 –––, 2015b, “Phenomenal Contrast Arguments for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Philosophical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1(1): 82–104. doi:10.1111/phpr.12177

  • Davidson, D., 2001, Essay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avies, M., 1995, “Consciousness and the varieties of aboutness”, In C. Macdonald (ed.),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Debates on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ennett, D.C., 1987, The Intentional Sta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Dretske, F., 1996, “Phenomenal externalism, or if meanings ain’t in the head, where are qualia?” Philosophical Issues, 7: 143–158.

  • Ducasse, C.J., 1942, “Moore’s Refutation of Idealism”, In P.A. Schlipp (ed.), The Philosophy of G.E. Moore, La Salle IL: Open Court, 232–233

  • Farkas, Katalin, 2008a,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without compromise”, The Monist, 91(2): 273–93.

  • –––, 2008b, The Subject’s Point of Vie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3, “Constructing a World for the Senses”, in Kriegel 2013b: 99–115.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64297.003.0006

  • Fodor, J.A. & E. Lepore, 1994, “What is the connection principl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4(4): 837–45.

  • Georgalis, N., 2003, “The fiction of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Consciousness and Emotion, 4(2): 243–256.

  • –––, 2006, The Primacy of the Subjective: Foundations for a Unified Theory of Mind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MIT Press.

  • Gertler, Brie,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enomenality and intentionality: Comments on Siewert’s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ciousness”, Psyche, 7(17). URL=http://journalpsyche.org/files/0xaa9a.pdf

  • Goff, P., 2012, “Does Mary know I experience plus rather than quus? A new hard proble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0(2): 223–235.

  • Goldman, A., 1993a, “The psychology of folk psycholog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6: 15–28.

  • –––, 1993b, “Consciousness, folk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4): 364–382.

  • Gonzalez-Castan, Oscar L., 1999, “The connection principle and the classificatory scheme of reality”, Teorema, 18(1): 85–98.

  • Graham, George , Terence E. Horgan, & John L. Tienson, 2007,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in Velmans & Schneider 2007: 468–484.

  • Greenberg, Mark & Gilbert Harman, 2007, “Conceptual role semantics”, in Ernest LePore & Barry Smith (eds.),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3–322.

  • Harman, Gilbert, 1987, “(Nonsolipsistic) conceptual role semantics”, in Ernest LePore (ed.), New Directions in Seman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55–81

  • –––, 1990,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4: 31–52.

  • Horgan, Terence, 2011a, “From Agentive Phenomenology to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in Bayne & Montague 2011: 57–78.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9938.003.0003

  • –––, 2011b,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and the evidential role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comments on Jack Lyons, Perception and Basic Belief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3(3): 447–455.

  • –––, 2013, “Original Intentionality is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The Monist, 96(2): 232–251.

  • Horgan, Terence & George Graham, 2012,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and Content Determinacy”, in Richard Schantz (ed.), Prospects for Meaning, Berlin: De Gruyter. 321–344.

  • Horgan, Terence E. & John L. Tienson, 2002, “The intentionality of phenomenology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ntionality”, in Chalmers 2002b: 520–533.

  • Horgan, Terence E., John L. Tienson, & George Graham, 2003, “The phenomenology of first-person agency”, in Sven Walter & Heinz-Dieter Heckmann (eds.), Physicalism and Mental Causation, Imprint Academic. pp. 323–341.

  • –––, 2004,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and the brain in a vat”, in Richard Schantz (ed.), The Externalist Challeng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pp. 297–318.

  • –––, 2006, “Internal-world skepticism and mental self-presentation”, in Uriah Kriegel & Kenneth Williford (eds.), Self-Representational Approaches to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41–62.

  • Hume, David, 1739/2000, A Treatise on Human N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ackendoff, Ray, 1987,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mputational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Jackson, Frank, 1982, “Epiphenomenal qual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2(April): 127–136.

  • –––, 1998, From Metaphysics to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aplan, David, 1977, “Demonstratives”, in Joseph Almog, John Perry & Howard Wettstein (eds.), Themes From Kapl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81–563.

  • Kim, Jaegwon, 1998, Current Issues in Philosophy of Mi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riegel, Uriah, 2007, “Intentional inexistence and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1(1): 307–340.

  • –––, 2011a, The Sources of Inten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1b,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as the Basis of Unconscious Content”, in Bayne & Montague 2011: 79–102.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9938.003.0004

  • –––, 2012, “Towards a New Feeling Theory of Emo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 420–442.

  • –––, 2013a,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past and present: introductory”,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2(3): 437–444.

  • –––, (ed.), 2013b,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Kripke, Saul A., 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2, Wittgenstein on Rules and Private Langua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evine, Joseph, 1983, “Materialism and qualia: The explanatory gap”,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4(October): 354–61.

  • –––, 2003, “Experience and representation”, in Smith & Jokic 2003: 57–76.

  • –––, 2008, “Secondary Qualities: Where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Meet”, The Monist, 91(2): 215–236.

  • –––, 2011,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ought”, in Bayne & Montague 2011: 103–120.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9938.003.0005

  • Lewis, David K., 1983, Philosophical Pap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oar, Brian, 1987, “Subjective intentionality”, Philosophical Topics, 15(1): 89–124.

  • –––, 1988, “Social content and psychological content”, in Robert H. Grimm & D. D. Merrill (eds.), Contents of Thought,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99–110.

  • –––, 1995, “Reference from the first person perspective”, Philosophical Issues, 6: 53–72.

  • –––, 2003a,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as the basis of mental content”, in Martin Hahn & B. Ramberg (eds.), Reflections and Replies: Essays on the Philosophy of Tyler Bur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29–258.

  • –––, 2003b, “Transparent experience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qualia”, in Smith & Jokic 2003: 77–96.

  • Lormand, Eric, 1996, “Non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Noûs, 30(2): 242–61.

  • Ludwig, Kirk A., 1996, “Explaining why things look the way they do”, in Kathleen Akins (ed.), Percep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60.

  • –––, 2002,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Comment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ciousness”, Psyche, 8(8). URL = http://journalpsyche.org/files/0xaaa4.pdf

  • Lycan, William G., 2001, “The case for phenomenal externalis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5(s15): 17–35.

  • McGinn, Colin, 1988, “Consciousness and content”,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74: 219–39.

  • –––, 1991,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Essays Toward a Resolution, Maldon, MA: Blackwell.

  • Mendelovici, Angela, 2010, Mental Representation and Closely Conflated Topics, 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 –––, 2013, “Intentionalism About Moods”, Thought: A Journal of Philosophy, 2(2): 126–136. doi:10.1002/tht3.81

  • –––, 2018, The Phenomenal Basis of Intention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endelovici, Angela & David Bourget, 2014, “Naturalizing Intentionality: Tracking Theories Versus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Theories”, Philosophy Compass 9(5): 325–337. doi:10.1111/phc3.12123

  • Mendelovici, Angela & David Bourget, forthcoming,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in Uriah Kriegel (ed.), Oxford Handbook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endola, J., 2008, Anti-Extern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iller, G.H., 1999, “How phenomenological content determines the intentional object”, Husserl Studies, 16(1): 1–24.

  • Mohanty, J., 1989,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n Analytic Account, Maldon, MA: Basil Blackwell.

  • Montague, M., 2016, The Given: Experience and its Content. OUP.

  • Nelkin, Dana K., 2001,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Psyche, 7(13). URL = http://journalpsyche.org/files/0xaa98.pdf

  • Pautz, Adam, 2006a, Sensory awareness is not a wide physical relation: An empirical argument against externalist intentionalism. Noûs 40 (2):205–240.

  • –––, 2006b, , Can the physicalist explain colour structure in terms of colour experienc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 (4):535–564.

  • –––, 2008, The interdependence of phenomenology and intentionality. The Monist 91(2):250–272.

  • –––, 2009, Colour,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In Axel Cleeremans, Patrick Wilken & Tim Bayne (eds.), Oxford Companion to Conscious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44–149.

  • –––, 2010, “A Simple View of Consciousness”, in Robert C. Koons and George Bealer (ed.), The Waning of Materi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ges 25–66.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56182.003.0002

  • –––, 2013, “Does Phenomenology Ground Mental Content?”, in Kriegel 2013b: 194–23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764297.003.0011

  • –––, 2014, “The Real Trouble with Armchair Arguments Against Phenomenal Externalismi”, in Sprevak and Kallestrup (eds) New Wave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Palgrave.

  • –––, 2017, “The Significance Argument for the Irreducibility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31 (1):349–407 (2017)

  • Peacocke, Christopher, 1998, “Conscious Attitudes, Attention, and Self-Knowledge”, in Crispin Wright, Barry C. Smith, and Cynthia Macdonald (eds.), Knowing Our Own Min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3–98. doi:10.1093/0199241406.003.0004

  • Pitt, David, 1999, “In defense of definition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2(2): 139–156.

  • –––, 2004, “The phenomenology of cognition, or, what is it like to think that P?”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9(1): 1–36.

  • –––, 2009, “Intentional psycholog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6(1): 117 - 138.

  • –––, 2011, “Introspection, Phenomenality,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Intentional Content”, in Bayne & Montague 2011: 141–173.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9938.003.0007

  • Putnam, H., 1975, “The meaning of ‘meaning’”,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7: 131–193.

  • Quine, W.V.O., 1960, Word &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Richards, T. Brad & Andrew R. Bailey, 2014, “Horgan and Tienson on phenomenology and intentional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7 (2):313–326.

  • Robinson, William S., 2011, “A frugal view of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in Bayne and Montague 2011: 197–21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9938.003.0009

  • Russell, Bertrand, 1910, “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 and knowledge by descrip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1(5): 108—28.

  • Schwitzgebel, E., 2002, “A phenomenal, dispositional account of belief”, Noûs, 36(2): 249–75.

  • Seager, William E. & David Bourget, 2007, “Representationalism about consciousness”, in Velmans & Schneider 2007: 261–276.

  • Searle, J.R., 1983,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87, “Indeterminacy, empiricism, and the first pers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4(3): 123–146.

  • –––, 1990, “Consciousness, explanatory inversion and cognitive scie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3: 585–642.

  • –––, 1991, “Consciousness, un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Philosophical Issues, 1(1): 45–66.

  • –––, 1992, 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1994, “The connection principle and the ontology of the unconscious: A reply to Fodor and Lepor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4(4): 847–55.

  • Siegel, Susanna, 2010, The Contents of Visual Exper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iewert, Charles, 1998,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ciousnes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Phenomenality and intentionality—which explains which?: Reply to Gertler, Psyche, 10(2).

  • Smith, D.W., 1986, “The ins and outs of percep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49(March): 187–211.

  • Smith, Quentin & Aleksandar Jokic (eds.), 2003, Consciousness: New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mithies, D., 2014, The Phenomenal Basis of Epistemic Justification. In Jesper Kallestrup & Mark Sprevak (eds.), New Waves in Philosophy of Mind. Palgrave MacMillan 98–124.

  • –––, 2013a, The Significance of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Philosophy Compass 8 (8):731–743.

  • –––, 2013b, The Nature of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Philosophy Compass 8 (8):744–754.

  • –––, 2012. The mental lives of zombi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6 (1):343–372.

  • Speaks, Jeff, 2015, The Phenomenal and the Representation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rawson, Galen, 1994, Mental Real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2008, “Real intentionality 3: Why intentionality entails consciousness”, in Galen Strawson, Real Materialism and Other Essay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3–74.

  • –––, 2011a, “Cognitive phenomenology: real life”, in Bayne & Montague 2011: 285–325.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9938.003.0013

  • –––, 2011b, “Real naturalism”,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86(2).

  • Travis, Charles S., 2004, “The silence of the senses”, Mind, 113(449): 57–94.

  • Trogdon, Kelly, 2013, “An Introduction to Grounding”, in Miguel Hoeltje, Benjamin Schnieder & Alex Steinberg (eds.), Varieties of Dependence: Ontological Dependence, Grounding, Supervenience, Response-Dependence, (Basic Philosophical Concepts), München: Philosophia Verlag, pages 97–122.

  • Tye, Michael, 2000, Consciousness, Color, and Cont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 forthcoming, “Phenomenal externalism, lolita, and the planet xenon”, in Terence E. Horgan & David Sosa (eds.), Collection on the Philosophy of Jaegwon Ki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Tye, Michael & Briggs Wright, 2011, “Is there a phenomenology of thought?” in Bayne & Montague 2011: 326–344.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79938.003.0014

  • Van Baaren, Robbert, 1999,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Searle’s connection principle”, Teorema, 18(1): 73–83.

  • Van Gulick, Robert, 1995, “How should w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ntionality and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9: 271–89. doi: 10.2307/2214222

  • Velmans, Max & Susan Schneider (eds.), 2007,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Consciousness, Maldon, MA: Blackwell.

  • Wilson, R.A., 2003, “Intentionality and phenomenology”,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4(4): 413–431.

  • Woodward, P., forthcoming-a.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reductionism vs. primitiv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22.

  • –––, forthcoming-b, “Primer, Proposal, and Paradigm: A Review Essay of Mendelovici’s The Phenomenal Basis of Intentionality”,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 –––, 2016, “Conscious intentionality in perception, imagination, and cognition.” Phenomenology and Mind (10):140–155.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 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 | consciousness: 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 of | externalism about the mind | intentionality | mental content: causal theories of | mental content: narrow | mental content: teleological theories of | mental representation | perception: the problem of | qualia | reference

Acknowledgments

Many thanks to David Chalmers, Daniel Stoljar, and SEP’s anonymous referees for extensive comments and discussion. Thanks also to Kati Farkas, Adam Pautz, and David Pitt for very helpful comments on previous drafts of this entry.

Copyright © 2019 by David Bourget <david.bourget@gmail.com> Angela Mendelovici <amendel5@uwo.ca>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