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依赖 dependence, ontological (Tuomas E. Tahko and E. Jonathan Lowe)

首次发布于 2005 年 5 月 12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7 月 22 日

本体依赖是实体或存在者(希腊语中的 onta,即本体论)之间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一组关系。因为一个存在者可以以多种方式依赖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存在者,这种依赖的意义在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并且可以与各种因果关系的意义进行对比。更具体地说,一个存在者可以因其存在或身份而依赖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存在者。传统的方法是用模态术语来分析所有形式的本体依赖,即用明显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概念来分析,但最近在本质概念方面的分析变得流行起来。第三个选择是将本体依赖的概念视为形而上学的原始概念,这种情况下无法给出进一步的定义。本条目将对本体依赖的最终基础保持中立。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本体依赖用作描述实体之间关系的工具,而不对其基础立场进行表态,但在其他情况下可能不可能这样做。形而上学家经常在他们对其他重要形而上学概念的分析中使用本体依赖的概念,例如物质的概念或者是特质依赖于物质的存在的思想。


1. 本体依赖的种类

在形而上学中,一个实体依赖于另一个实体的存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这种依赖不仅仅是因果关系,而是在更深层次上的本体论意义上(但参见 Ingthorsson 2002: 96,讨论因果关系可以被理解为单向存在依赖的观点;另见 Bennett 2017: Ch. 4,认为因果和非因果决定之间的界线并不清晰)。所讨论的依赖类型还必须与任何逻辑依赖类型区分开来,因为严格来说,逻辑关系不能存在于具体对象之间,也不能存在于不是命题性质的抽象对象之间。我们还应该将广义上的本体论依赖与通常被认为是更严格类型的形而上学依赖,即形而上学基础,区分开来。本体论依赖与形而上学基础之间的联系(或简称为“形而上学依赖”,有时也被称为,参见 Rosen 2010 和关于形而上学基础的单独条目;另见 Trogdon 2013 进行讨论)将在下面进行讨论,但本条目涉及到一类更广泛的依赖关系。本体论独立的概念也很重要,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物是基础的想法。这个想法也将在下面进行讨论(但也请参见关于基础性的单独条目)。

虽然早期关于本体论依赖的大部分工作主要是在一种认为依赖是一种固有的模态概念的背景下进行的(例如,Simons 1987),但超内涵形而上学的最新趋势(参见 Nolan 2014)对于围绕依赖的讨论产生了巨大影响。这里的思想是我们需要比仅仅必要等价更精细的工具:两个陈述可以适用于所有可能世界中的完全相同的实体,但并不等价。在这里,经常引用本质的概念,许多人现在认为依赖(以及实际上是模态本身)的最终基础是本质(参见 Fine 1994a,Lowe 1998,Correia 2005 和 Koslicki 2012)。最后,完全有可能否认这两种方法,并将本体论依赖的概念本身视为原始的(参见 Thomasson 1998: Ch. 2 和 Barnes 2012: 879)。有些人认为形而上学基础或基础性的概念也是类似的原始概念(参见 Fine 2012,Rodriguez-Pereyra 2005,Rosen 2010,Schaffer 2009 和 Wilson 2014)。原始主义并不意味着这个概念是神秘或晦涩的,因为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描述其实例来阐明它。但这意味着这个概念是不可分析的。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大致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从试图在第 2 节中对本体依赖进行模态存在分析开始。正如我们将在第 2.2 节中看到的那样,尽管这些尝试在某些特定的限定环境中可能有一些严重的缺点,但它们确实可以有所帮助。在第 3 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一些重要的情况,其中更精细、非对称的解释依赖概念似乎是合理的。然后我们将在第 4 节中进行本质主义对依赖的分析,讨论形而上学基础和依赖之间的关系在第 5 节中,最后在第 6 节中简要讨论其他各种联系和应用。

为了开始,我们可以考虑一些简化的例子。由于本体依赖涵盖了一系列关系,因此在使用本体依赖的概念时,粗粒度的使用并不罕见。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

(1)

集合本体上依赖于其成员。

(2)

电力本体上依赖于电子。

(3)

“苏格拉底在本体上并不依赖于单例苏格拉底。”

尽管上述所有内容无疑表达了某种重要的依赖关系,但它们之间也存在重要的区别。(1) 可以理解为如果其成员 x、y、z 不存在,则集合{x, y, z}无法存在。对于所讨论的依赖类型,一种分析方法是将其视为刚性存在依赖,稍后将予以澄清。(1) 中可能还存在另一种依赖的意义,即身份依赖,但我们将在稍后讨论这一点。(2) 中,我们似乎考虑的是一种更一般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电子,现在或将来都不可能有电。因此,电的存在取决于一种非常特定的粒子——电子的存在。这种第二种依赖关系也是存在性的,但为了将其与(1) 中的刚性依赖分开,我们可以称之为通用存在依赖。(3) 是从 Fine (1994a, 1994b) 借用的一个著名案例。用“{苏格拉底}”表示的单例苏格拉底是包含苏格拉底作为唯一成员的集合。从(1) 中我们可以看出,集合本身很可能依赖于苏格拉底,但由于当苏格拉底存在时,集合必然存在,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似乎是对称的。然而,(3) 捕捉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观点,即苏格拉底属于{苏格拉底}并不是苏格拉底的本质或身份的任何部分。因此,(3) 必须指的是某种形式的本质依赖(或在这种情况下的缺乏依赖)。

我们将在下面对这些例子进行更详细的分析,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有时是相互竞争的-概念开始出现。然而,我们应该对每个概念进行更加精确的表述。在定义本体依赖时,首先要注意的是依赖主张中的模态存在要素。例如,我们已经说过,一个集合不能存在,除非它的成员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集合的存在需要其成员的存在。事实上,通常谈论刚性存在必然性时,与刚性存在依赖同义。本体依赖的陈述通常被认为是指向形而上学模态(而不是概念或逻辑模态),主要是因为它们涉及的问题比仅仅是概念或逻辑更广泛。例如,物质通常被认为是不以任何其他事物(参见 Lowe 1998:第 6 章)的存在为前提的实体。我们已经在笛卡尔那里看到了这一点,他断言:

通过物质,我们可以理解的只是一种以不依赖其他事物的方式存在的东西。(笛卡尔的哲学著作:卷 I,第 210 页)

本体依赖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笛卡尔之前,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参见 Corkum 2008,Koslicki 2013 和 Peramatzis 2011),并且它出现在哲学的整个历史中。例如,在约翰·邓斯·斯科特斯的哲学中有一个依赖的概念,他在证明上帝的存在时使用了它(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约翰·邓斯·斯科特斯的单独条目,§2.2)。稍后,在弗朗茨·布伦塔诺和埃德蒙·胡塞尔的工作中可以找到对本体依赖的当代研究的先驱者;特别是,胡塞尔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依赖关系上的工作(有关讨论,请参见 Simons 1982 和 Johansson 2004:第 9 章)。

最后,也有人对本体依赖概念的形而上学意义持怀疑态度。有几个原因可以认为本体依赖关系是不可理解或无用的;例如,有人可能认为它们混淆了其他关系或者它们是对存在的多余添加。然而,在从事本体依赖研究的人中,普遍认为这些依赖关系作为形式本体论关系,并不是存在的额外元素(参见 Lowe 2006:第 3 章)。这些关系通常被认为是内在的(参见 Armstrong 1978:85,他将两个事物定义为内在相关的,当且仅当存在使得关系成立的它们的属性;有关内在和外在关系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关系的单独条目)。然而,至少在某些本体依赖的方法中存在一种意识形态成本,因此一些人更喜欢一种贬值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群集”模态和部分关系来解释所谓的本体依赖关系(有关这种方法的辩护,请参见 Kovacs 2018)。

2. 依赖的模态存在分析

在本节中,我们将重点讨论本体依赖的模态存在分析,这曾经是主流方法。但即使这种方法已经不再流行,了解其原因仍然很重要。此外,有些人不愿意承认本体论上的重要性概念,但仍然使用本体依赖的概念(例如,像 Keinänen、Keskinen 和 Hakkarainen 2019 这样的特征束理论者)。我们将在第 2.2 节讨论这种方法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在第 4 节回到本质主义分析。

2.1 模态存在分析

让我们从前一节的(1)开始;根据模态存在分析,应该如何定义集合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呢?一个明显的建议是简单地说:

(EDR)

x 对其存在依赖于 y =df 必要地,只有当 y 存在时,x 才存在。

在这里使用下标“R”,因为称呼这种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存在依赖为刚性存在依赖似乎是合适的。为什么是“刚性”?因为这里没有灵活性:给定的 x 的存在需要那个确切的 y 的存在。它不能是类似 y 的一点点东西,大致属于同一类别的东西,例如;它必须是 y。在(EDR)中的定义等同于“必然地,如果 x 存在,则 y 存在”,因此根据(EDR),x 对 y 的存在依赖等于 x 的存在对 y 的存在的严格蕴涵。我们已经提到了一种刚性存在依赖的例子,即本体论上依赖于其成员的集合(更准确地说,一个集合在本质上依赖于它所拥有的成员,即集合的成员发生变化将改变集合本身)。另一个,虽然更有争议的例子是一个特定的人依赖于她的父母的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依赖于她起源于的特定的精子和卵子。当然,这个例子与起源的本质有关(如 Kripke 1980 中所讨论的)。

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形式化来更简洁地表达(EDR)(这种符号表示法在 Correia 2008 中使用)。我们可以使用“□”作为形而上学的必然性运算符,“E”作为存在的一元谓词,以及“→”作为物质蕴涵的二元命题运算符。按照这种符号表示法,我们可以将刚性存在依赖形式化如下:“□(Ex→Ey)”,可以理解为“x 刚性地依赖于 y 的存在”,或者另一种说法是“x 刚性地必然导致 y 的存在”。注意,(EDR)有些有争议地暗示着一切都依赖于自身的存在。当然,修改(EDR)的定义为“y 与 x 不相同,并且必然地,只有 y 存在时 x 存在”,这样做的缺点是排除了任何东西依赖于自身的存在。

我们可以自然地将由(EDR)定义的刚性存在依赖与适当称之为非刚性存在依赖进行对比,其定义如下:

(EDN)

x 的存在取决于 F =df N。只有当 F 存在时,x 才存在。

这里的思想是,使用“可能世界”的语言,“EDN”的任何实例中的“F”可能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表示不同的实体。因此,例如,可以说一个物质对象 x 的存在取决于组成 x 的物质,即使它可能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因为在 x 存在的每个可能世界中,组成 x 的物质在该世界中存在。

从表面上看,(EDR)似乎准确地捕捉了存在依赖的一个强烈直观概念;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个概念的一个方向。这个概念背后的直观想法是,如果 y 不存在,那么依赖实体 x 也不存在。例如,当说到一个特定的事件,比如凯撒被暗杀,它的存在依赖于凯撒时,(EDR)似乎适当地解释了这一点,即如果凯撒不存在,暗杀就不可能存在。我们可以假设,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可能存在其他的暗杀事件,但是为了让这个暗杀事件存在,凯撒本人必须存在。

然而,显然存在一些情况,(EDR)无法捕捉到所讨论的直观依赖意义。考虑一个生物体。一个生物体似乎依赖于它的部分,比如细胞,才能存在。但我们也知道,一个生物体可以在其任何细胞的变化下存活,只要变化是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进行的。当然,这样的生物体必须有细胞等部分才能存在,但这些部分是哪些对象并不重要,因此它并不依赖于这些部分中的任何一个,按照(EDR)的定义来说。但是可以定义另一种存在依赖的意义,即一个复合对象依赖于它的适当部分;一个泛化的存在依赖概念,定义如下:

(EDG)

x 对其存在依赖于 Fs =df 必然地,只有当某个 F 存在时,x 才存在。

复合对象是存在依赖对象的存在,这是根据存在依赖关系理论(EDG)来说的,因为它们需要适当部分的存在(在(EDG)中将 F 设为“x 的适当部分”)。使用之前的形式化符号,我们可以将(EDG)表示为“□(Ex→∃Fy)”。在这里,我们添加了存在量词“∃”以及一般术语“F”,以表达“x 的存在在于某个 F 的存在”或者“x 的存在必然需要 F”的思想。刚性和一般情况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EDR)指的是特定的对象,而(EDG)只要求至少存在一些 F。之前提到的另一个例子,(EDG)似乎捕捉到了正确的依赖意义,即“电子本体上依赖于电子”。更准确地说,我们可以说电力的存在依赖于电子。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工具来形式化大部分提到的例子,但请注意,还有一些情况需要进一步的工具。考虑:

(4)

“孩子们本体上依赖于他们的父母。”

从表面上看,我们在(4)中的意思是,如果父母 x 和 y 不存在,那么他们的孩子 z 就无法存在。这看起来像是一种刚性存在依赖的情况,但很明显,一旦 z 出生了,她的父母可以消失而不对她自己的存在产生任何影响。此时,只存在过去的刚性存在依赖。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EDN)和(EDG)的时间相对化版本,但在这里我们将忽略这些复杂性(参见 Thomasson 1998: 24–34 和 Correia 2005, 2008 关于一些时间相对化本体依赖的版本)。

顺便提一下,根据上述(EDG)的定义,通用存在依赖与非刚性存在依赖的复数形式非常接近,后者由(EDN)定义。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复数非刚性存在依赖,定义如下:

(EDP)

x 的存在取决于 Fs =df 必须的是,只有当 Fs 存在时,x 才存在。

(EDG)和(EDN)之间的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说一个复合对象 x 的存在取决于 x 的适当部分,与说 x 的存在取决于 x 具有的适当部分的存在非常接近。

2.2 模态存在分析的一些问题

模态存在分析中关于本体依赖的一个重要问题群体涉及基本属性(至少如果它们被认为与模态属性不同,正如 Fine 1994a 所主张的)。什么是一个个体对象的一个合理的基本属性的例子呢,比如苏格拉底?让我们假设属性被看作是属性实例,比如某个苹果的特定红色。当然,苹果可以改变颜色,所以这不是苹果的基本属性的例子。但是,在苏格拉底的情况下,他的人性(可以说是他的特定的人类存在)呢?当然,如果苏格拉底有这样一种特定的人性,他就不能失去它而继续存在。也许我们可以否认苏格拉底的特定人性与苏格拉底本身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毕竟,它的存在必然与他的存在重合。常常说属性的存在依赖于拥有它们的实体。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原则来陈述这一点,借助于(EDR),如下所示:

(PROP-DEP)

如果 x 是一个属性,y 是拥有 x 的实体,那么 x 的存在依赖于 y。

现在,将 (EDR) 的定义代入 (PROP-DEP) 中,我们得到:

(PROP-NEC)

如果 x 是一个属性,y 是拥有 x 的实体,那么必然只有在 y 存在的情况下,x 才存在。

注意,(PROP-NEC) 不适用于被理解为普遍性的属性,而只适用于特定化的属性(也可以称为属性实例、个别事故、转换或模式)。这些项目与上述特定苹果的特定红色完全相同,被构想为与任何其他苹果的红色不同的对象,无论其颜色与第一个苹果多么匹配。根据这种解释,(PROP-NEC) 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符合特定化属性不能从一个对象“迁移”到另一个对象的直觉。(实际上,(PROP-NEC) 本身并不完全暗示这一点,尽管它确实暗示当第一个对象停止存在时,特定化属性不能从一个对象迁移到另一个对象。在这里,依赖性的本质主义分析的朋友还有一些其他选择,即,可以说特定化属性的本质部分是由它本身实例化的对象来实例化。但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

一个基于这一基础可以发展的论点是,如果确实存在着由复合对象“拥有”的基本特定属性,那么它们实际上应该被认定为这些对象。但是,一般来说,如果根据(EDR)定义,物品 x 和 y 在存在上相互依赖,那么认为它们是相同的将会引发很多问题。例如,考虑苏格拉底与他的生命这一时间上延续的事件或过程之间的关系。显然,根据(EDR),苏格拉底的生命依赖于苏格拉底的存在,但是,可以合理地认为,苏格拉底的存在也依赖于他的生命: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它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事件。然而,苏格拉底的生命有一些真实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对他本人来说并不成立,反之亦然(例如,它的持续时间和他的体重)——因此,它们不可能是相同的。更引人注目的是,如果我们假设数字是必要存在的,并且因此相互存在依赖,这种思路似乎会导致任意两个数字都是相同的!

但是,人们可能会争论苏格拉底是否在存在上依赖于他的生命——即,如果没有生命,他是否必然不存在。现在,他的生命在很多方面可能确实是有质的不同,但是目前争议的是他是否可能有一个数值上不同的生命——而这一点可能很难理解。因为如果接受生命依赖于其所属的人的存在,那么只有当 x 存在时,x 的生命才存在。假设为了论证的目的,苏格拉底可能有一个数值上不同的生命:那么它仍然是只能属于苏格拉底的生命——除了苏格拉底之外,没有其他人可以拥有那个“其他”的生命。但是,那么什么可以支持这样的假设,即它确实是与他实际拥有的生命“不同”的生命(除了在质上)?其他可能的世界显然包含了在实际世界中不存在的生命,因为它们包含了在实际世界中不存在的人:但是似乎没有强有力的理由认为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似乎存在着一些困难的问题,模态存在分析可能无法完全解决,至少在我们目前提出的形式中。我们将在第 3 节和第 4 节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3. 非对称存在依赖

上述对存在依赖的分析将我们引向何处?苏格拉底生活的案例表明,非同一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存在依赖的可能性。但这一推论似乎在每个语境中都不可接受,而且更普遍地说,对称依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关讨论,请参见 Barnes 2018)。再次考虑苏格拉底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根据(EDR),苏格拉底在存在上与他的生活一样依赖,而他的生活也依赖于他。然而,强烈的直觉是,在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意义上,苏格拉底的生活是真正依赖的对象,而苏格拉底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我们可以说,苏格拉底的生活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为苏格拉底存在,而说苏格拉底存在是因为他的生活存在,则是本末倒置。现在,似乎“因为”这个连词必须是非对称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解释关系,而解释是非对称的。可以合理地说,两个不同的事实不能相互解释。可能存在自我解释的事实,因此我们只想要主张非同一事实不能相互解释。从技术上讲,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严格将解释描述为一种“反对称”而不是非对称的关系。解释的非对称性当然与循环论证的不可接受性密切相关。它也与最近关于形而上学基础的讨论密切相关,我们将在第 5 节中再次讨论这个问题。

所有这一切的一个结果是,为了定义本体上独立的存在(如果有的话),(EDR)应该被替换为类似于以下内容的东西,至少在第一次近似时:

(EDX)

x 依赖于 y 的存在=df 必然地,x 的存在仅仅是因为 y 的存在。

我们使用下标“X”,因为根据前面的讨论,称这种本体依赖为解释性存在依赖似乎是合适的。(我们稍后还需要下标“E”进行另一种用途。)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EDX)的定义中出现的“仅仅”一词不应被理解为暗示一个对象 x 不可能依赖于两个(或更多)不同的事物 y 和 z 的存在来存在。因此,玛丽爱汤姆的特定关系(假设存在这样一个对象)可能仅仅是因为玛丽存在而存在,但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汤姆存在而存在。此外,我们可以假设(EDX)并不意味着一个复合对象依赖于其组成部分的存在,也就是说,“它仅仅是因为它们存在而存在”的情况并不成立,因为在适当的替代部分被替换的情况下,它仍然可以存在。因此,就复合对象而言,(EDX)在部分-整体依赖关系方面与(EDG)非常不同。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可以假设(EDX)并不意味着“亚里士多德式”的普遍依赖于其特定的实例。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EDX)的定义蕴含了(EDR)的定义,尽管反之不成立,所以以下原则是可以接受的:

(B-NEC)

如果,必要的话,x 存在只是因为 y 存在,那么,必要的话,x 存在只有在 y 存在的情况下。

然而,尽管有这些澄清,必须承认,“x 只存在因为 y 存在”这种说法在逻辑形式和确切含义上都不太清晰。此外,正因为我们引入了“因为”作为解释连词,可能会觉得它并不适合于现在为其设计的本体论角色(关于“因为”解释角色的最近尝试之一,请参见 deRosset 2013)。这里可能存在两个担忧的来源:首先,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之间的混淆;其次(但相关的是),“因为”连词所控制的语境是不透明的(在技术上的意义上,它意味着 Leibniz 的不可辨识性原则不适用)。

也许可以通过借鉴最近关于形而上学基础的研究来消除其中一些担忧,该研究对这种非因果的形而上学解释进行了更严格的分析(尤其是参见 Correia&Schnieder(eds。)2012a 中的文章)。这并不是对基础和形而上学解释之间关系的立场(请参见关于形而上学基础的单独条目的第 4 节),而只是注意到围绕解释依赖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围绕本体依赖的更广泛考虑。因此,我们或许应该接受,就其本身而言,(EDX)并不能真正构成一种令人满意的存在依赖的定义,它被构想为实体之间的客观形而上学关系,因为它不够清晰。无论如何,(B-NEC)成立而其逆命题不成立的事实表明,我们应该努力构建一种清晰的本体依赖的定义,它是 x 和 y 之间的一种比“必然地,只有 y 存在时 x 存在”更强的关系(蕴含但不被蕴含)。此外,出于之前讨论的原因,这应该是一种非对称关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反对称关系,即关系 R 这样的关系,如果 xRy 且 yRx,则 x=y。这是为了允许原则上一个对象在预期的意义上在本体上依赖于自身,尽管这可能是有争议的(尽管这是至少从历史上来看是一个有趣的立场,例如,因为上帝依赖于自己的特殊情况)。

正如我们马上会看到的,一个可能对阐明相关依赖意义有所帮助的关系是身份依赖关系,下面将对其进行解释。但首先我们应该稍作偏离一下,注意到由(EDR)定义的关系的单向保持不太可能完成任务。根据这个建议,我们有:

(EDA)

x 在其存在上依赖于 y

(i)

如果 y 存在,那么 x 存在

(ii)

如果 x 存在,不一定意味着 y 存在。

注意,所定义的关系是非对称的(而不是反对称的):它不允许任何对象在存在上依赖于自身。实际上,我们选择在此处使用下标“A”,是因为所讨论的关系可以称为非对称刚性存在依赖关系。有人可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表面上,某物在存在上依赖于自身的想法似乎非常奇怪。当然,有一个明显的神学候选者可能违反这个条件,即上帝,所以也许我们不应该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但也可能有一些稍微不那么有争议的候选者,因为可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即存在着在存在上依赖于自身的基本实体(而不是不存在)。无论如何,如果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存在,我们最好不要通过定义来排除它,正如(EDA)所做的那样。

或许更重要的是,对于苏格拉底生活的例子所提出的困难,对(EDA)的呼吁似乎并没有帮助解决。因为苏格拉底和他的生活都不是存在上相互依赖的,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满足(EDA)的第二条款。但我们正在寻找一种“本体上依赖”的意义,其中可以说苏格拉底的生活本体上依赖于他,但反之则不成立。

4. 本质依赖和身份依赖

4.1 为什么是本质依赖?

直到最近,人们普遍认为本体依赖可以完全用模态存在的术语来描述,就像我们之前所见。一个明显的原因是,如果采用通常的“模态主义”本质分析,本质依赖将会崩溃成一种模态存在的依赖形式(“模态主义”分析的一个经典辩护是马库斯 1967 年的观点)。但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似乎已经清楚,如果本质不是用模态术语来分析的话,可以有一种替代的方式来阐述本体依赖(正如 Fine 1994a 和特别是那些在“新亚里士多德主义”传统中工作的人所认为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亚里士多德没有依赖于模态存在的概念。相反,有理由认为亚里士多德对依赖的理解包括了模态存在的概念和下面将要描述的本质主义概念(有关历史细节和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Corkum 2008 年,Koslicki 2013 年和 Peramatzis 2011 年)。

开发非模态的本体依赖概念的一个动机是,模态存在分析似乎对某些情况来说过于粗粒度。我们已经讨论了其中一些情况,但最著名的例子是由 Fine(例如 1994b)提出的。例如,考虑模态存在解释在必要存在物的情况下意味着什么。以苏格拉底和数字 2 为例。鉴于数字必然存在,如果苏格拉底存在,数字 2 必然存在。但我们可能不想说苏格拉底依赖于数字 2,或者实际上依赖于您可能放在 2 位置的大多数必要存在物。因此,模态存在解释使每个必要存在物都依赖于每个必要存在物,这似乎是错误的结果。

诚然,那些支持模态存在分析的本体依赖的人可能坚持认为它仅适用于偶然对象(参见 Simons 1987: 295)。Simons 通过关注具体实体来进行这种类型的限定,因此根据定义排除了必要存在物;他还排除了自我依赖。Simons 将所得到的依赖概念称为弱刚性依赖,但也定义了更强的概念,即强刚性依赖(Simons 1987: 303)——后者是前者的特例。Simons 根据定义给出的弱刚性依赖的一个例子是,一个特定的水分子依赖于一个特定的氧原子以存在。在强刚性依赖的情况下,依赖对象不能是依赖于它的对象的一个适当部分。因此,如果 x 依赖于 y 以存在,并且 y 不是 x 的适当部分,则 x 在强刚性上严格依赖于 y。根据这样定义的强刚性依赖的一个例子是,一个特定的特质(或模式)依赖于一个物质以存在。除了这些刚性概念之外,Simons 还定义了相应的(弱和强)通用依赖概念。

尽管通过这些限定条件可以避免模态存在主义解释所提出的一些挑战,但它们仍然需要一种替代的、更细致的本体依赖解释,该解释也可以应用于必然存在的实体。作为最后的手段,一个不希望采用本质论本体论的模态存在主义解释的支持者可以选择坚持每个偶然实体在其存在上严格依赖于必然存在的观点。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能够用更简洁的形式本体论工具来解决问题,这是出于简约性的考虑。

本体依赖的模态存在主义分析因此可以进一步发展,并且可能克服一些早期指出的问题。但是,在某些领域,似乎需要更细致的概念,并且在历史上也有先例(例如,亚里士多德)。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关于非模态、细致分析的当代文献(如 Fine 1994b 和 Koslicki 2012)在“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框架中运作,通常假设某种“非模态主义”版本的本质论。因此,模态存在主义分析与本质主义分析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我们无法在此完全弥合。无论如何,值得记住的是,本体依赖的概念本身,当用作制定特定理论承诺的工具时,并不立即迫使人在这方面做出承诺,尽管它的一些应用可能会导致这样的承诺。

4.2 身份依赖

一个进入这个想法的切入点是,有一些依赖的概念无法通过模态存在的解释来分析,因此有动力去追求对依赖进行非模态分析的方法。这些情况似乎根本不涉及存在的要求。事实上,正如我们在(3)的例子中已经看到的,“苏格拉底在本体上并不依赖于单例苏格拉底”,似乎表达的是超越仅仅存在独立性的东西。相反,可以说单例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的身份或本质无关,正是这种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之间缺乏身份依赖,我们希望用(3)来表达这一点。换句话说,成为单例苏格拉底的成员并不是苏格拉底的本质属性。回想一下,关于复合对象是否具有本质的适当部分的可能性似乎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现在,我们将考虑一种更系统的方法来处理涉及对象的本质或本质属性的依赖情况。

定义基本依赖并不是很直观,尽管下面会给出一个正式的定义。在此之前,我们应该更清楚地了解一个对象依赖于某物体来确定其身份的含义,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澄清身份依赖的关系。请注意,这里所说的“身份”概念并不是用“等于”符号“=”来表示的那种。相反,我们指的是一个事物是什么,或者说某种类型的事物是哪一个(将其与亚里士多德的“to ti esti”即“它是什么”进行比较,参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单独条目第 7 节)。简单地说,说 x 的身份依赖于 y 的身份,或者更简洁地说,说 x 的身份依赖于 y,就是说 y 所属类型中的哪一个事物决定(或至少有助于决定)x 所属类型中的哪一个事物。在这个上下文中,“决定”在形而上学上的意思是确定。例如,一个集合的身份是由其成员的身份确定的,这在第 1 节已经暗示过。同样,一个暗杀的身份(至少部分地)是由被暗杀的人的身份确定的。这些身份依赖关系是这些相关事物的身份标准所直接导致的结果。(有关身份标准和身份依赖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Lowe 1989、2009 年:第 2 章和 2012 年。)

试图明确本质概念的一种方法是注意到我们在这里关注的是个体性的身份,而不是身份的关系。换句话说,身份依赖表达了对象的个体性如何根据其他对象的个体性来确定。因此,一个集合对其成员的身份依赖可以被视为外延公理作为集合身份标准的结果。集合的成员决定了集合的个体性-它们使集合成为个体。请注意,在这里,我们允许即使 y 的身份单独不能足以确定 x 的身份,也可以说 x 依赖于 y 来确定其身份。因此,例如,一个有两个或更多成员的集合依赖于每个成员来确定其身份,尽管它的身份只有在所有成员的身份都确定时才完全确定。

另一种指定所使用的本质概念的方式是借用 Fine(1994b,1995)对构成性本质和结果性本质的区分:

如果一个属性不是由于是一些更基本的本质属性的逻辑结果而具有的,那么它就属于对象的构成性本质;如果一个属性是属于属于构成性本质的属性的逻辑结果,那么它可以说属于对象的结果性本质。(Fine 1994b: 276)

正如 Fine 所指出的,单例苏格拉底的特性,即将苏格拉底作为唯一成员包含在内,很可能是苏格拉底的构成本质的一部分。相反,包含某个成员或另一个成员的特性只是其结果本质的一部分。显然,在必要性和身份依赖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对构成本质的概念感兴趣,因为很可能苏格拉底的结果本质也是 2 = 2 的一部分。因此,使用结果本质的概念来定义必要性和身份依赖将很快导致类似于模态存在主义观点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首先应理解各种定义涉及构成本质。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即构成本质和结果本质之间的区别并不总是容易界定,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有争议的情况(有关讨论,请参见 Fine 1994b)。用来说明各种形式的必要依赖的例子因此应该带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因为往往不太清楚应该将什么包括在一个实体的构成本质中。无论如何,只要能够做出这种区分,支持本质主义依赖分析的人在这种区分的帮助下能够表达更广泛的依赖性主张。

现在,虽然我们还没有提出身份依赖的正式定义,但似乎任何这样的定义的一个结果应该是以下原则:

(ID-NEC)

如果 x 的身份依赖于 y,那么存在一个函数 f,使得 x 必然与 f(y) 相同。

(注意:这里的“f(y)”可能发音为“y 的 f”。)例如:如果我们说婚姻的身份取决于结婚的两个人的身份,如果 x 是一个婚姻,y 和 z 是所讨论的两个人,那么(ID-NEC)在 x 和 y 方面是满足的,因为 x 与 y 和 z 的婚姻是必然相同的 -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函数是从人到事件的与 z 结婚的函数。(我们在这里忽略了一些法律制度下可能导致同样的两个人结婚多次的复杂情况。)然而,(ID-NEC)被证明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因为根据标准集合论,可以将与函数相关的任何 x 和 y 视为平凡真实的,这样就需要找到一个更令人满意的身份依赖的定义。

显然,仅仅将(ID-NEC)中的条件连接词替换为双条件连接词,并试图将其转化为身份依赖的定义是不可行的,除非同时对所涉及的函数施加一些适当的限制。一个可能性是排除任何不是 x 的本质的一部分的 f 函数,而 x 的本质涉及函数的说法似乎很奇怪,因此我们可能更好地使用一个使用适当但尚未指定的占位关系的定义来完成同样的工作,得到以下身份依赖的定义:

(ID)

x 的身份依赖于 y =df 存在一个关系“R”,使得 x 的本质是 x 与 y 之间通过 R 相关联。

我们可以通过让 x 为{z},y 为 z 来举例说明(ID),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直观上正确的结论,即{z}的身份取决于 z,因为存在一种关系——即“成为单元素集合的成员”(也称为单元素集合函数)——使得{z}的本质是它是 z 的单元素集合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精确地解释关系 R。

在这个例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 x 与{x}的唯一成员必然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原则,类似于(ID-NEC)。然而,尽管 x 与{x}的唯一成员必然相同,但 x 是否是{x}的唯一成员的一部分(参见 Fine 1994a: 4–5;另请参阅 Fine 1994b,以了解本质和本质依赖的相关讨论),这一点可能仍然合理。

当然,为了使上述策略奏效并使(ID)得到充分证明,需要对“本质”概念进行明确的阐述,而这是一项庞大的任务,无法在此进行。然而,已经有人尝试构建这样一个阐述,例如 Fine(1994a)和 Lowe(2008)。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事物的本质可以说构成了它的身份,当我们使用“身份”一词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谈论一个事物的身份时,而不是用它来谈论身份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由(ID)定义的身份依赖仅仅是本质依赖的一种,也就是说,某个事物的本质是由它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一种方式。

尽管上述身份依赖的阐述并非完全没有争议,但在文献中有一些有趣的应用。其中之一涉及到本体结构实在论(OSR)的一个版本(参见 Ladyman 1998),该版本声称对象的身份取决于它们所属的结构(ID-OSR)(参见 French 2010 的一个版本,以及 Lowe 2012 和 O'Conaill 2014 对 OSR 和依赖性的进一步讨论)。

在这一点上,可以提出两个关于身份依赖性的原则,如(ID)所定义。首先:

(ID-EX)

如果 x 的身份依赖于 y,那么必然只有在 y 存在的情况下,x 才存在。

其次:

(ID-NEX)

如果 x 与 y 不相同,并且 x 的身份依赖于 y,那么 y 的身份不依赖于 x。

(ID-EX)与(EDR)的直接推论是,如果 x 的身份依赖于 y,那么 x 就严格存在地依赖于 y(当然不一定反过来)。这两个原则似乎是相当合理的。至于(ID-EX):显然,除非 x 的身份依赖的一切也存在,否则 x 不能存在。因此,暗杀行为不能存在,除非被暗杀的人存在,集合也不能存在,除非其成员存在。实际上,我们似乎可以借助(ID)推导出(ID-EX)。假设 x 的身份依赖于 y。然后,根据(ID),存在一个关系 R,使得 x 与 y 之间存在 R 关系。然而,由于相关的 R 不能存在,除非 y 存在——因为关系只能在所有实体都存在的情况下成立——因此,x 也不能存在,除非 y 存在。至于(ID-NEX),这似乎是根据对任何身份准则的充分性的非循环性要求得出的。例如,鉴于单位集合不能与其成员等同,我们不能同时说单位集合的身份依赖于其成员的身份,以及该成员的身份依赖于该单位集合的身份,因为这将导致一个恶性循环,似乎剥夺了单位集合和其成员的明确定义的身份条件。

注意,可以有一些合理的观点认为,每个对象 x 的身份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它自身。当然,(ID)似乎具有这个含义,因为对于任何对象 x,存在一种关系——即身份关系——使得 x 的本质是 x 是与 x 相同的对象。但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地区分一个对象依赖于它自身的身份和一个对象仅仅依赖于它自身的身份这两种说法。因为即使前者对所有实体来说是显然成立的,后者显然不是成立的。然而,当我们考虑到构成性本质和结果性本质之间的区别时,这个结果可能会受到质疑,因为人们可能认为,至少通常情况下,一个实体与自身相同并不是其构成性本质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省略了更详细的讨论,但请参见 Fine 1994b)。

4.3 基本依赖

在将身份依赖定义为基本依赖的一种情况下,我们现在可以确定其他种类的基本依赖,其中最明显的是可以称为基本(存在)依赖的依赖,可以定义如下:

(EDE)

x 在其存在上依赖于 y =df x 的本质的一部分是只有在 y 存在的情况下 x 才存在。

注意,假设(ID-NEX)的真实性,两个不同的实体不能相互依赖,但很可能每个不同的实体都依赖于另一个实体的存在。例如,考虑一个实心球体。为了本例的目的,假设实心球体是一种物质,一种基本的、本体论上独立的实体(详见 §6.3 进一步讨论)。如果我们将实心球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视为几何定义的实体,其边界是通过参照它们作为相等的子分区的整个球体来指定的,那么可以认为每个半球的本质的一部分是它只有在另一个半球存在时才存在。(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半球”不能与任何给定时间内“填充”它们的物质部分混淆,因此不应将其视为构成它的球体的“部分”)。同时,每个半球的身份依赖于整个球体——一个被确定为该球体的上半部分,另一个被确定为该球体的下半部分——而球体本身并不依赖于这些半球之一的身份,因为我们假设它是一种独立的物质。这个例子显然是有争议的:有人可能坚持认为每个半球的构成本质涉及整个球体,但不涉及另一个半球。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半球的复数或集体本质,这可能有助于我们避免这种循环论证(关于复数/集体本质,请参见 Zylstra 2019)。还要注意的是,很可能如果 x 依赖于 y 的存在,那么 x 也依赖于 y 的存在:本质存在依赖意味着刚性存在依赖,但反之则不然。

我们已经看到(ID)和(EDE)对应于刚性形式的模态存在依赖,例如(EDR)。但我们也可以像在模态存在依赖的情况下一样,制定一个通用的本质依赖概念。对应于通用存在依赖(EDG),我们可以如下制定通用本质(存在)依赖:

(EDEG)

x 对于其存在依赖于 Fs =df x 的本质的一部分是,只有当某个 F 存在时,x 才存在。

例如,如果 x 是一个特定的水分子,我们可以说,它是该水分子存在的本质的一部分,只有氢和氧的原子存在时它才存在。换句话说,水分子的存在本质上依赖于氢和氧这种类型的原子的存在。在这种联系中,引入个体本质和一般本质之间的区别可能会有所帮助。(EDEG)在水的情况下适用于每一个水分子,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此,当我们在这个背景下谈论水的本质时,我们并不是指任何特定水分子的个体本质,而是指自然种类水的一般本质。(EDEG)涉及一个实体依赖于其一般本质的内容(例如,什么使某物成为水分子),而(EDE)涉及一个实体依赖于其个体本质的内容(例如,什么使某物成为特定的水分子,而不是其他任何物质)。(有关个体本质和一般本质之间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 Lowe 2008 年。)

在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略有不同的基本依赖的表述。例如,在 Kathrin Koslicki(2012: 190)对 Fine 的本质主义观点的重新解释中,我们得到:

(EDC)

实体 x 在本体上依赖于实体(或实体)y,当且仅当 y 是 x 本质的组成部分(或组成部分)。

这个解释依赖于 Fine(1994b,1995)的工作中发展起来的构成本质的概念。我们已经在上面定义了这个概念,但是回顾一下可能会有用。正如 Fine 所说:

如果 y 是一个命题的组成部分,该命题由 x 的身份决定,或者如果 y 是 x 的本质属性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认为 x 依赖于 y。(Fine 1994b: 275)

还应该注意,尽管上述定义的基本依赖概念无疑比模态存在概念更细致,但可能有理由认为它们甚至对于所有目的来说都不够细致(正如 Koslicki 2012 所论证的)。举例来说,考虑 Fine 关于苏格拉底和以苏格拉底为唯一成员的单例集合的著名讨论。用 Fine 的术语来说,我们可以说,苏格拉底的单例集合的构成本质的一部分是它以苏格拉底为唯一成员,而苏格拉底成为苏格拉底的单例集合的唯一成员并不是苏格拉底的构成本质的一部分。但正如 Koslicki(2012: 195)指出的那样,这实际上只是说苏格拉底的单例集合本体上依赖于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并不本体上依赖于苏格拉底的单例集合。相关的依赖概念似乎已经融入了 Fine 的本质概念中,同样,Fine(以及许多其他“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所假设的本质概念已经融入了(EDC)中。

在我们结束对基本依赖的讨论之前,应该提到本体依赖的文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那些愿意接受在“新亚里士多德主义”传统中流行的适当细致的本质概念的人会发现模态存在的本体依赖分析过于粗糙。然而,那些不赞同“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本质概念,而更愿意用模态来分析本质的人会坚持认为模态存在的分析是足够的,而且基本依赖会崩溃为模态存在的依赖。最近的文献可能主要由“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观点主导(尽管当然不需要成为“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来接受基本依赖的概念或“非模态主义”对本质的分析),但这确实只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另一个问题是,在那些认为比模态存在的分析更细致的分析是必要的人中,对于如何限制相关本质概念存在一些分歧。例如,Koslicki(2012: 196 ff.)认为 Fine 的命题本质概念过于限制,几乎没有本质和真实定义之间的区别。她确定了这种对本质的限制性概念的来源,这也存在于 Lowe 的工作中,即将本质视为个体化的观点,这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关于基本依赖的观点,即身份依赖。在 Koslicki 的替代观点中,本质是一种更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个体化的。

必须做的不仅仅是个体化它们的本质;真正的定义必须做的不仅仅是陈述在每个时间和每个存在的世界中唯一标识和界定所考虑的实体的条件。(Koslicki 2012: 200, fn. 13)

5. 存在依赖和形而上学基础

“地基”这个概念在 21 世纪初风靡当代分析形而上学,但这个概念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有关概述,请参见 Fine 2012)。有时,地基被理解为“形而上学解释”。更准确地说,当某个 x 以某个 y 为地基时,通常认为 y 解释了 x,并且地基要么是那种解释关系,要么是支持那种解释(关于这些问题有很多争议,请参见形而上学地基的单独条目)。此外,y 的地位通常被认为在 x 的地位之前——地基通常被理解为表达事物之间的优先关系。例如,我们可以说集合的成员优先于集合本身;集合的存在是以其成员为地基的。或者以一个更具体的例子,任何复合物的存在都是以其部分的存在为地基的。例如,我们可以认为任何给定的水分子的存在是以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存在为地基的。更具争议的是,我们还可以说心理状态是以物理状态为地基的。在上述每个例子中,似乎存在着被地基实体和地基实体之间的本体依赖关系。实际上,我们已经在上面的本体依赖讨论中讨论了其中一些例子。这自然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地基是否仅仅是(一种)本体依赖的一种形式,或者本体依赖是否就是地基。将本体依赖和地基之间找到一个系统性的联系的一个动机是,这将比拥有两个原始概念更简洁(有关讨论,请参见 Correia&Schnieder 2012b)。

区分本体依赖和形而上学地基的一个最初的原因是,后者是一个更严格的概念。考虑到本体依赖可能是自反的这个想法:理论上没有任何规则排除了一种本体依赖关系以某种方式存在,以至于给定的对象依赖于自身。当然,是否实际上存在这样的实体是有争议的,但这并不足以将非自反性视为本体依赖的必要要求。相比之下,形而上学地基通常被认为是必然非自反的(当然,有人认为在地基的情况下可以放弃这一要求,就像在本体依赖的情况下可能会放弃一样;参见,例如,Jenkins 2011)。

更一般的问题涉及每个概念的模态含义。特别是,是否存在一种本体依赖形式,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用于基础?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正如 Rydéhn 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所论证的)。虽然有一些基础的实例明显是与刚性存在依赖相同的意义上刚性的,但也清楚的是,这种联系并非必要且充分。例如,假设存在事实 [f],并假设它完全基于事实 [g]。这意味着 [f] 除了通过 [g] 之外无法基于其他事实。一个例子是单例苏格拉底的集合,其存在严格地基于苏格拉底存在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f] 严格地存在依赖于 [g],并且 [f] 依赖于 [g] 来确定其身份也是合理的。然而,其他基础的实例并不要求被基础的事实严格地依赖于其基础。例如,假设 [f] 是一个特定主体感到疼痛的事实,并且 [f] 完全基于关于该主体的一个特定神经事实 [g]。似乎有可能这个主体可能感到疼痛,所以 [f] 可能发生,即使 [g] 没有发生。如果 [f] 是基于一个不同的神经事实 [h],那么就是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f] 不能依赖于 [g] 来确定其身份,因为 [f] 不是严格依赖于 [g]。这排除了一些将基础和刚性本体依赖联系起来的简单选项,但可以说,将其与一般的本体依赖联系起来也存在问题(有关更详细的讨论,请参见 Rydéhn 即将发表的文章)。

如果不能通过刚性或一般的依赖来轻松分析基础,那么我们可能会建议,如果将基础理解为一种本体依赖类型,那么它将是某种解释性依赖。无论做基础的是什么,它也以某种方式解释了被基础的内容,这是该概念吸引人的关键部分。本体依赖关系通常似乎具有类似的解释作用,但与解释的联系可能较弱:尽管水的存在依赖于氢和氧的存在,但似乎并不是氢和氧的存在解释了水的存在。相反,解释水的存在的是氢和氧原子形成分子的能力(尽管这是相当简化的)。因此,用基础关系来解释所有本体依赖关系至少存在一些困难。

我们需要比“解释性角色”更严格的东西来确定基础,否则我们将得到一个过于宽松的概念,因为我们可能认为许多松散相关的事物在某种非常宽松的意义上是解释性的。例如,我们可能会说,史密斯谋杀琼斯的事实是由史密斯童年的某些事件解释的,但更直接的解释可能是史密斯想抢劫琼斯。史密斯童年的某些事件可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史密斯有谋杀的欲望,但并不清楚它们是否用来作为史密斯谋杀琼斯的基础(除非我们可以在它们之间建立传递性)。

一个可能有助于使基础更加精确的建议是关注优先级。重申上面使用的一个例子,如果一个集合的成员优先于集合本身,那么集合的存在就是以其成员为基础的。因此,基础实体优先于或更基本于被基础的实体。隐喻丰富多样,但典型的表达这个观念的方式是说,x 在这个意义上是基本的或本体上独立的,当且仅当没有什么东西是 x 的基础(Schaffer 2009: 373)。这是另一种基础似乎与某些类型的本体依赖分离的意义,因为在(EDR)的范畴中,纯粹的模态存在理解依赖(如果接受它们)也是可能的,而没有任何对优先级的要求。当然,即使 x 刚性地必然导致 y,也不能得出 y 必须在本体上优先于 x 的结论。无论如何,即使父母与他们的孩子之间存在(在时间上相对化的)刚性存在依赖,也很奇怪说父母比他们的孩子更基本。

这一切似乎表明,将基础定义为本体依赖的一种形式,或者反过来,都并不简单。无论如何,即使我们可以用其中一个概念来定义另一个概念,似乎本体依赖的某些方面并不被所有关于基础的解释所涵盖,而基础的某些方面也不被所有关于本体依赖的解释所涵盖。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会因为个人对依赖和基础的偏好而有所改变。因此,目前最好将这两个概念分开,特别是因为还需要考虑一些进一步的形式差异。特别是,基础最常被理解为严格的偏序关系(参见 Raven 2013),这意味着它是非自反的、传递的和非对称的。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基础只能捕捉到一种非常具体的本体依赖的形式,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违反这些形式特征的本体依赖的形式。有人还争论说,基础本身违反了所有或部分这些形式特征,因此基础是否真正是严格的偏序关系还存在争议(有关讨论,请参见 Jenkins 2011、Schaffer 2012 和 Tahko 2013)。鉴于此,基础和本体依赖之间的确切联系仍然是开放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基础的形式特征。

6. 应用和其他相关概念

除了之前关于形而上学基础的讨论之外,还有许多本体依赖的应用以及密切相关的概念可以讨论。我们无法对所有这些进行公正的评述,但我们将提及一些最重要的(这些和更多的应用在 Hoeltje,Schnieder 和 Steinberg(eds。)2013 中进行了讨论)。

6.1 Supervenience

随附性的概念在随附性的单独条目中有更详细的介绍(特别是 §3.5),但在这里需要简要提及,因为随附性有时被认为是一种依赖类型。这是因为当我们断言 A 随附 B 时,我们可能还会说 A 属性本体上依赖于 B 属性。以艺术作品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物理表现为典型例子。似乎如果你想改变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你也必须操纵它的物理表现。初步看来,这里起作用的依赖是由(EDG)定义的通用存在依赖,因此审美 A 属性依赖于一些物理 B 属性的存在。然而,一般来说,随附性并不容易分析,因为至少在一个通常的概念上,随附性不是非自反的,因此不是非对称的(参见 Steinberg 2013)。换句话说,我们至少可以说,与基础不同,随附性不是严格的偏序关系,因此不是本体优先关系。有各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指定随附性的形式特征,并且确实可以争论它不应被视为一种依赖形式,但这不是我们可以在这里进行的任务。

6.2 真理生成

本体依赖与真理生成之间的联系属于更一般的类型。在许多解释中,真理生成理论的核心被认为是真理依赖于存在的想法(Bigelow 1988: 133; 另请参阅 Armstrong 2004、Schaffer 2010a 和 Liggins 2012)。最近,一些人对这个想法提出了反对意见(例如,Merricks 2007),但它在真理生成理论家中仍然很受欢迎(有关讨论,请参阅有关真理生成者的单独条目)。此外,真理生成与本体依赖之间的联系从一开始就是真理生成理论的一部分;Mulligan、Simons 和 Smith(1984: 294)在介绍真理生成的想法时依赖于胡塞尔关于本体依赖的工作(有关胡塞尔关于依赖的工作的进一步讨论,请参阅 Simons 1982 和 Johansson 2004: Ch. 9)。更确切地说,似乎必须有某种方式使得真命题成为真实的原因,但世界本身并不对真理具有对称依赖;真理与存在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对称的依赖关系(因此,这种依赖关系需要用非对称的依赖概念来表达,请参见上文的 §3)。

然而,尽管这个观点很受欢迎,但并不完全没有争议。例如,MacBride(2014)认为没有必要诉诸真理生成来解释真理与存在之间的这种非对称依赖关系。事实上,有理由认为真理生成不能解释这种非对称性,至少不能基于真理依赖于存在的想法。这里的一部分混淆似乎围绕着相关的随附概念。在 Armstrong(2004: 8)的解释中,相关的随附概念是对称的:真理依赖于存在,但存在也依赖于真理。因此,所需的非对称性似乎不能从随附本身产生(另请参阅 Rodriguez-Pereyra 2005)。虽然这些问题必须在其他地方解决,但可以说在真理生成理论中无疑存在某种形式的本体依赖——关于如何指定真理生成仍存在着一场持续的辩论。最近的一个可能有一些发展空间的建议是,如果将真理生成理解为真理基础,即某个实体 x 使命题 p 的真实性基于 x 的存在(有关讨论,请参阅 Tahko 2013)。

6.3 物质

本体依赖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物质”概念的分析——一种至少具有一定程度本体独立性的基本实体(有关哲学中“物质”各种用法的讨论,请参见单独的“物质”条目)。如果本体独立性的概念与“物质”有所关联,那么似乎需要一些关于相关依赖的解释。事实上,熟悉 Lowe 2005 [2010](本条目的早期版本)的人会回忆起,讨论完全集中在寻找最合理的本体依赖解释,以分析“物质”概念(这个讨论源自 Lowe 1998: Ch. 6)。这也与本体依赖的更一般应用有关,即研究本体类别之间的形式本体关系,其中“物质”是一个主要例子(另请参见 Hoffman & Rosenkrantz 1994、Schaffer 2009 和 Nolan 2011)。那么,鉴于我们可以使用的各种本体依赖概念,我们应该如何定义“物质”?大家可能还记得,本体依赖的一个特别强大的概念是身份依赖的概念,当我们寻找一种非对称或至少是反对称的本体依赖关系时,我们就得到了这个概念。似乎,如果将物质视为本体独立实体,则需要一种非对称关系。基于(EDR)定义物质的一种可能性如下:

(SUB-1)

x 是一种物质 =df x 是一个特定的物质,不存在任何不与 x 相同的特定物质 y,而 x 的存在依赖于 y。

(SUB-1) 可以被看作是遵循亚里士多德的先例,亚里士多德在《范畴学》中只承认个别事物作为“主要”实体,同时允许一些普遍性(主要实体的种类和属类)具有“次要”实体的地位(参见亚里士多德,《范畴学》:第 2 章)。然而,由于(SUB-1)依赖于(EDR),对于那些认为本体依赖的模态存在分析不够细致的人来说,它将是不令人满意的;它将面临我们在 2.2 节中讨论过的那种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不能用(SUB-1)中所使用的存在依赖的概念来替换为依赖于本质的存在依赖关系(由(EDE)定义),因为后者既不是非对称关系也不是反对称关系。实际上,这是在给出(EDE)定义后立即讨论的球体的两个半球的例子的一个教训。因为整个球体很可能被视为一种实体,而它的“半球”都不可能是实体,因为它们缺乏所需的本体独立性。但是,当用(EDE)重新解释(SUB-1)时,确实有一个含义,即两个半球都不是实体,因为每个半球都依赖于另一个半球的存在,因此依赖于与自身不同的个别事物。然而,有一个明显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在(SUB-1)模式的定义中对任何种类的存在依赖的引用替换为对身份依赖关系的引用(由(ID)定义),得到:

(SUB-2)

x 是一种物质 =df x 是一个特定的物质,并且不存在一个特定的 y,使得 y 不等同于 x,而 x 的身份取决于 y。

复合物质似乎符合(SUB-2):因为虽然它们拥有适当的部分,但它们的身份并不依赖于这些部分,因为这些部分是哪些物质的部分并不能确定它们是哪些物质的部分(同样的物体可以成为许多不同物质的部分)。此外,一般来说,物质的身份也不依赖于它们的(偶然的)具体化属性(如果存在的话),也不依赖于它们参与的事件,也不依赖于它们所占据的位置,也不依赖于其他物质。物质的具体化属性(即,特定的特征或模式)和物质参与的事件,例如这个苹果的特定红色和凯撒的暗杀,似乎依赖于这些物质的身份,这排除了相反的关系的存在,否则会出现循环论证的问题。(然而,参见 Keinänen & Hakkarainen 2014 进行讨论;特别是,他们提出了一种在特征个体化中不涉及循环论证的特征个体化辨别策略。另请参见 Moltmann 2019,该文讨论了与特征和其他实体相关的空间位置问题。)至于位置,虽然一个物质确实必须占据某个位置,但它所占据的位置并不能确定它是哪个物质,因为物质可以交换位置。

拒绝在物质分析中使用存在依赖关系(EDR)的一个动机是它允许两个不同的实体在存在上相互依赖,比如苏格拉底和苏格拉底的生活。正如我们所见,身份依赖(ID)在涉及身份依赖时排除了任何类似的对称性:事实上,它得出了直观上正确的结论,即苏格拉底的生活在本质上依赖于苏格拉底,而不是相反。因为苏格拉底的生活是他参与的一个延续事件或过程,而哪个事件是由苏格拉底这个人部分决定的,但反过来却不成立。或者换句话说,苏格拉底的生活的本质部分是它是苏格拉底的生活,但苏格拉底的本质部分不是他是那个生活的人。当然,我们仍然可以承认(EDR)定义的关系在苏格拉底和他的生活之间是相互存在的,并且我们仍然可以将这种关系称为一种存在依赖的类型,即“刚性”存在依赖。同样,我们可以将(EDG)定义的“通用”存在依赖、(EDA)定义的“非对称”刚性存在依赖和(EDE)定义的“本质”存在依赖视为其他种类的存在依赖。

关键点在于,根据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物质的本体论独立对象相当自然地契合的“本体论依赖”的意义,(EDR)、(EDG)、(EDA)和(EDE)定义的关系将无法达到目的,而(ID)定义的关系将能够达到目的。在这种观点下,物质作为一个实体,在本体论上不依赖于除自身以外的任何东西的意义上,正是它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东西来确定其身份的意义。这仍然留下了许多有关本体论(不)独立的有趣问题,尤其是关于是否存在一个基本层次或现实层次,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所有其他现有实体在本体论上以某种方式依赖于它们(有关讨论,请参见 Lowe 1998: 154–73;Schaffer 2003;Cameron 2008;和 Paseau 2010)。

6.4 基础性

看起来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实体比另一个实体更基础是合理的,这是因为较不基础的实体本体上依赖于更基础的实体。最近关于本体依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的问题上,特别是上述问题,即是否存在完全基础的、本体上独立的东西——是否存在本体上的“底层”?因此,对本体依赖的更清晰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两个方面:我们可以指定基础实体在本体上的独立性的意义,以及其他实体如何在本体上依赖基础实体,从而进一步理解所谓的以底层为终点的“层次结构”。

底层通常被认为是在光谱的较小端:原子观点表明某些亚原子粒子是基本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基本层必须一定在底部,基本的终点也可以在顶部,即整个宇宙可以被认为是基本的——作为一种独立的物质(参见 Schaffer 2010b)。这些观点中的每一个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基础主义,它暗示着本体论依赖链必须在至少在依赖端终止。换句话说,形而上学的基础主义断言,非对称本体论依赖链必须终止,它们必须是良基的。这个想法通常以部分整体论的术语来表述,正如对原子论的引用所暗示的那样:从部分整体尺度的一端到另一端存在一种非对称的本体论依赖关系。这些问题还对多元论和一元论之间的辩论有着重要影响(这种一元论的一种形式在 Schaffer 2010b 中得到了辩护,Tallant 2015 讨论了与 Schaffer 的一元论相关的本体论依赖的概念;另请参阅 Trogdon 2009 和关于一元论的单独条目)。

然而,有一些推测性的建议认为本体论依赖链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从而违反了良基性的要求(有关讨论,请参见 Bliss 2013、Morganti 2014 和 Tahko 2014)。由此产生的观点似乎是某种形而上学的无限主义,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基础主义。如果将这种观点的一个版本与依赖方向朝向较小的想法相结合,就是“gunky”本体论,其中物质是无限可分的“gunk”,对象或物质没有最小的部分。但是,尽管这些观点和围绕基础性的讨论很有趣,但在这里详细讨论它们将使我们偏离我们最初的主题(有关进一步讨论,请参见关于基础性的单独条目)。

Bibliography

  • Aristotle, Categories, in Categories and De Interpretatione, trans. J. L. Ackrill,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3.

  • Armstrong, D.M., 1978, A Theory of Universals: Universals and Scientific Realism, volume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4, Truth and Truthmak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487552

  • Barnes, Elizabeth, 2012, “Emergence and Fundamentality”, Mind, 121(484): 873–901. doi:10.1093/mind/fzt001

  • –––, 2018, “Symmetric Dependence”, in Reality and Its Structure: Essays in Fundamentality, Ricki Bliss and Graham Priest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0–69.

  • Bennett, Karen, 2017, Making Things U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9682683.001.0001

  • Bliss, Ricki Leigh, 2013, “Viciousness and the Structure of Real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6(2): 399–418. doi:10.1007/s11098-012-0043-0

  • Bigelow, John, 1988, The Reality of Numbers: A Physicalist’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ameron, Ross P., 2007, “Turtles All the Way down: Regress, Priority and Fundamentalit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8(230): 1–14. doi:10.1111/j.1467-9213.2007.509.x

  • Corkum, Phil, 2008, “Aristotle on Ontological Dependence”, Phronesis, 53(1): 65–92. doi:10.1163/156852808X252594

  • Correia, Fabrice, 2005, Existential Dependence and Cognate Notions, München: Philosophia Verlag.

  • –––, 2008, “Ontological Dependence”, Philosophy Compass, 3(5): 1013–1032. doi:10.1111/j.1747-9991.2008.00170.x

  • –––, 2012, “On the Reduction of Necessity to Ess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4(3): 639–653. doi:10.1111/j.1933-1592.2010.00436.x

  • Correia, Fabrice and Benjamin Schnieder (eds.), 2012a, Metaphysical Grounding: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1139149136

  • –––, 2012b, “Grounding: An Opinionated Introduction”, in Correia and Schnieder 2012a: 1–36. doi:10.1017/CBO9781139149136.001

  • deRosset, Louis, 2013, “Grounding Explanations”, Philosopher’s Imprint, 13: art. 7 (26 pages). [deRosset 2013 available online]

  • Descartes, Rene,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J. Cottingham et al.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 Fine, Kit, 1994a, “Essence and Modality”,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8: Logic and Language, J.E. Tomberlin (ed.), Atascadero, CA: Ridgeview Publishing Company.

  • –––, 1994b, “Ontological Depend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95(1): 269–290. doi:10.1093/aristotelian/95.1.269

  • –––, 1995, “The Logic of Ess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4(3): 241–273. doi:10.1007/BF01344203

  • –––, 2012, “Guide to Ground”, in Correia and Schnieder 2012a: 37–80. doi:10.1017/CBO9781139149136.002

  • French, Steven, 2010, “The Interdependence of Structure, Objects and Dependence”, Synthese, 175(S1): 89–109. doi:10.1007/s11229-010-9734-2

  • Hoeltje, Miguel, Benjamin Schnieder, and Alex Steinberg (eds.), 2013, Varieties of Dependence: Ontological Dependence, Grounding, Supervenience, Response-Dependence (Basic Philosophical Concepts), Munich: Philosophia Verlag.

  • Hoffman, Joshua and Gary S. Rosenkrantz, 1994, Substance among Other Categor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527425

  • Ingthorsson, Rognvaldur, 2002, “Causal Production as Interaction”, Metaphysica, 3(1): 87–119.

  • Jenkins, C.S., 2011, “Is Metaphysical Dependence Irreflexive?”:, Monist, 94(2): 267–276. doi:10.5840/monist201194213

  • Johansson, Ingvar, 2004, Ont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 Inquiry into the Categories of Nature, Man and Society, Berlin, Boston: De Gruyter. doi:10.1515/9783110329865

  • Keinänen, Markku and Jani Hakkarainen, 2014, “The Problem of Trope Individuation: A Reply to Lowe”, Erkenntnis, 79(1): 65–79. doi:10.1007/s10670-013-9459-y

  • Keinänen, Markku, Antti Keskinen, and Jani Hakkarainen, 2019, “Quantity Tropes and Internal Relations”, Erkenntnis, 84(3): 519–534. doi:10.1007/s10670-017-9969-0

  • Koslicki, Kathrin, 2012, “Varieties of Ontological Dependence”, in Correia and Schnieder 2012a:186–213. doi:10.1017/CBO9781139149136.008

  • –––, 2013, “Ontological Dependence: An Opinionated Survey”, in Hoeltje, Schnieder, and Steinberg 2013: 31–64.

  • Kovacs, David Mark, 2018, “The Deflationary Theory of Ontological Dependence”,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8(272): 481–502. doi:10.1093/pq/pqy003

  • Kripke, Saul, 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Harvard,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adyman, James, 1998, “What Is Structural Realism?”,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29(3): 409–424. doi:10.1016/S0039-3681(98)80129-5

  • Liggins, David, 2012, “Truth-Makers and Dependence”, in Correia and Schnieder 2012a: 254–271. doi:10.1017/CBO9781139149136.011

  • Locke, John, 1975,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P.H. Nidditch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Lowe, E. Jonathan, 1989, “What Is a Criterion of Identit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9(154): 1–21. doi:10.2307/2220347

  • –––, 1998, The Possibility of Metaphysics: Substance, Identity, and Tim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9244995.001.0001

  • –––, 2006, The Four-Category Ontology: A Metaphysical Foundation for Natural Sci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9254397.001.0001

  • –––, 2008, “Two Notions of Being: Entity and Essence”,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62: 23–48. doi:10.1017/S1358246108000568

  • –––, 2009, More Kinds of Being, Oxford: Wiley-Blackwell.

  • –––, 2005 [2010], “Ontological Depend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Ontological Dependenc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pring 2010 Edition)>

  • –––, 2012, “Asymmetrical Dependence in Individuation”, in Correia and Schnieder 2012a: 214–233. doi:10.1017/CBO9781139149136.009

  • MacBride, Fraser, 2014, “How Truth Depends upon Being”, Analysis, 74(3): 370–378. doi:10.1093/analys/anu057

  • Marcus, Ruth Barcan, 1967, “Essentialism in Modal Logic”, Noûs, 1(1): 91–96. doi:10.2307/2214714

  • Merricks, Trenton, 2007, Truth and Ont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05233.001.0001

  • Moltmann, Friederike, 2019, “Ontological Dependence, Spatial Location, and Part Structure”, in Ontology Makes Sense: Essays in Honor of Nicola Guarino, S. Borgo, R. Ferrario, C. Masolo, and L. Vieu (eds), (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316), pp. 211–220.

  • Morganti, Matteo, 2014, “Metaphysical Infinitism and the Regress of Being: Metaphysical Infinitism and the Regress of Being”, Metaphilosophy, 45(2): 232–244. doi:10.1111/meta.12080

  • Mulligan, Kevin, Peter Simons, and Barry Smith, 1984, “Truth-Maker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44(3): 287–321. doi:10.2307/2107686

  • Nolan, Daniel, 2011, “Categories and Ontological Dependence”:, Monist, 94(2): 277–301. doi:10.5840/monist201194214

  • –––, 2014, “Hyperintensional Metaphysic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1(1): 149–160. doi:10.1007/s11098-013-0251-2

  • O’Conaill, Donnchadh, 2014, “Ontic Structural Realism and Concrete Object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4(255): 284–300. doi:10.1093/pq/pqt053

  • Paseau, Alexander, 2010, “Defining Ultimate Ontological Basis and the Fundamental Layer”,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0(238): 169–175. doi:10.1111/j.1467-9213.2009.642.x

  • Peramatzis, Michail, 2011, Priority in Aristotle’s Meta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88350.001.0001

  • Raven, Michael J., 2013, “Is Ground a Strict Partial Order?”,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0(2): 191–199.

  • Rodriguez-Pereyra, Gonzalo, 2005, “Why Truthmakers”, in Truthmakers: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Helen Beebee and Julian Dodd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31.

  • Rosen, Gideon, 2010, “Metaphysical Dependence: Grounding and Reduction”, in Modality: Metaphysics, Logic, and Epistemology, Bob Hale and Aviv Hoff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9–136.

  • Rydéhn, Henrik, forthcoming, “Grounding and Ontological Dependence”, Synthese, first online: 30 May 2018. doi:10.1007/s11229-018-1818-4

  • Schaffer, Jonathan, 2003, “Is There a Fundamental Level?”, Noûs, 37(3): 498–517. doi:10.1111/1468-0068.00448

  • –––, 2009, “On What Grounds What”, in Metametaphys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Ontology, David J. Chalmers, David Manley, and Ryan Wasser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47–283.

  • –––, 2010a, “The Least Discerning and Most Promiscuous Truthmaker”,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0(239): 307–324. doi:10.1111/j.1467-9213.2009.612.x

  • –––, 2010b, “Monism: The Priority of the Whol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9(1): 31–76. doi:10.1215/00318108-2009-025

  • –––, 2012, “Grounding, Transitivity, and Contrastivity”, in Correia and Schnieder 2012a: 122–138. doi:10.1017/CBO9781139149136.005

  • Schnieder, Benjamin Sebastian, 2006, “A Certain Kind of Trinity: Dependence, Substance,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29(2): 393–419. doi:10.1007/s11098-005-4636-8

  • Simons, Peter M., 1982, “The Formalisation of Husserl’s Theory of Parts and Wholes”, in Parts and Moments: Studies in Logic and Formal Ontology, Barry Smith (ed.), München: Philosophia Verlag, pp. 113–159.

  • –––, 1987, Parts: A Study in Ontolog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41460.001.0001

  • Steinberg, Alex, 2013, “Supervenience: A Survey”, in Hoeltje, Schnieder, and Steinberg 2013: 123–166.

  • Tahko, Tuomas E., 2013, “Truth-Grounding and Transitivity”, Thought: A Journal of Philosophy, 2(4): 332–340. doi:10.1002/tht3.94

  • –––, 2014, “Boring Infinite Descent: Boring Infinite Descent”, Metaphilosophy, 45(2): 257–269. doi:10.1111/meta.12084

  • Tallant, Jonathan, 2015, “Ontological Dependence in a Spacetime-Worl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2(11): 3101–3118. doi:10.1007/s11098-015-0459-4

  • Thomasson, Amie L., 1998, Fiction and Metaphys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527463

  • Thompson, Naomi, 2014, “Ontological Dependence”, Oxford Bibliograph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bo/9780195396577-0203

  • Trogdon, Kelly, 2009, “Monism and Intrinsicalit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87(1): 127–148. doi:10.1080/00048400802215497

  • –––, 2013, “An Introduction to Grounding”, in Hoeltje, Schnieder, and Steinberg 2013: 97–122.

  • Wilson, Jessica M., 2014, “No Work for a Theory of Grounding”, Inquiry, 57(5–6): 535–579. doi:10.1080/0020174X.2014.907542

  • Zylstra, Justin, 2019, “Collective Essence and Monotonicity”, Erkenntnis, 84(5): 1087–1101. doi:10.1007/s10670-018-9996-5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categories | essential vs. accidental properties | fundamentality | grounding, metaphysical | identity | mereology | substance | supervenience | tropes | truthmakers

Copyright © 2020 by Tuomas E. Tahko <tuomas.tahko@bristol.ac.uk> E. Jonathan Lowe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