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柏拉图学派 Cambridge Platonists (Sarah Hutton)

首次发表于 2001 年 10 月 3 日星期三;实质性修订于 2020 年 6 月 29 日星期一

剑桥柏拉图主义者是一群与剑桥大学有关的英国十七世纪思想家。其中最重要的哲学家包括 亨利·莫尔(1614–1687)和 拉尔夫·卡德沃斯(1617–1688),他们都是剑桥基督学院的研究员。该团体还包括 本杰明·威科特(1609–1683)、彼得·斯特里(1613–1672)、约翰·史密斯(1618–1652)、纳撒尼尔·卡尔弗韦尔(1619–1651)和约翰·沃辛顿(1618–1671)。他们都在剑桥伊曼纽尔学院学习,除了莫尔是在剑桥基督学院学习,后来卡德沃斯被任命为校长。他们的个人和智力命运受到英国内战及其后果的影响。他们在加尔文主义学术体系盛行的剑桥度过了形成时期,发展了他们的哲学观点。他们并没有将自己视为一个团体或柏拉图主义者。他们直到十八世纪才被称为柏拉图主义者。但是,由于他们都高度尊重柏拉图和普罗提诺的哲学,并采纳了柏拉图主义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原则,"柏拉图主义者" 这个称谓是恰当的。除了柏拉图主义,他们还借鉴了广泛的哲学源泉。例如,在古代哲学家中,他们对亚里士多德和斯多噶派都很熟悉。他们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一样尊重古代哲学的成就,以及他们对古代哲学的解释,这种解释受到对当代生活相关性的强烈认识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密切关注哲学和科学的新发展——包括笛卡尔、霍布斯和斯宾诺莎,以及培根、博伊尔和皇家学会。史密斯、卡尔弗韦尔、卡德沃斯和莫尔是最早阅读笛卡尔的英国人之一。莫尔和卡德沃斯都是皇家学会的研究员。他们阅读和理解古代和现代哲学的框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哲学家(如马西里奥·菲奇诺和阿古斯丁·斯特乔)采用的 "永恒哲学",也是哥德弗里德·莱布尼茨采用的。他们还坚决否定学术哲学中盛行的经院哲学,并对导致科学革命的发展产生浓厚兴趣。因此,他们是十七世纪哲学革命的一部分,特别是因为他们寻求一种替代的哲学基础,以取代在面对怀疑主义和竞争的替代哲学(尤其是霍布斯和笛卡尔)挑战时迅速衰落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在哲学被视为神学的侍女的大学时代,他们将自己丰富的哲学知识致力于宗教和道德问题,捍卫上帝的存在和灵魂的不朽,并制定基督教行为的实践伦理学。他们坚信理性与信仰的兼容性,认为道德原则和真理的永恒存在,以及人类心灵具备理性和道德原则。他们对人类能力的乐观看法强调了他们对意志自由的重视。他们的反决定论使他们提出了人类自治的论据。他们都是二元论者,认为心灵在本体上优先于物质,并认为心灵的真理高于感官知识。他们接受了后伽利略时代的科学,并提出了一种关于物质的原子论理论。但他们拒绝了新的机械自然哲学,支持这样一种观点:自然运作中的基本因果原则是某种形式的非物质代理人或精神。


本杰明·威科特

这个团体中年龄最大的成员,本杰明·威科特(Benjamin Whichcote),通常被认为是剑桥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在内战时期,威科特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监督,并于 1650 年担任剑桥大学副校长。然而,1660 年复辟时,他被免去国王学院的职务,被迫在伦敦寻找其他工作,成为一名牧师。他的学术生涯中断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他从未正式出版过任何哲学著作。他的哲学观点的主要来源是他死后出版的布道和格言。威科特宽容、乐观和理性的观点为剑桥柏拉图主义设定了知识的基调。威科特的哲学观点根植于他对加尔文主义神学的否定。他认为,上帝作为至高无上的完美存在,必然是善良、智慧和仁爱的。威科特认为人类的本性是理性的和可完善的,他相信通过理性以及启示,上帝与人沟通。‘上帝是世界上最可知的事物’(Patrides,1969 年,第 58 页)。没有理性,我们就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也无法确定启示来自上帝。威科特所说的理性并不是学校里争论的逻辑,而是通过对神圣的沉思而启发的辩证、论证和实践理性。他认为道德原则是不可改变的绝对存在,独立于人类思想和制度,而善行则根植于理性。威科特的《格言》是一本实用伦理学手册,充分说明了他的信念,即理性的果实不是‘光秃秃的知识’,而是行动,或者是‘转化为行动的知识’。正是通过理性,我们才能认识自然界,并将自然现象视为‘上帝的作用’。尽管威科特的出版著作并未讨论自然哲学,但他对自然哲学的论证价值的认可,预示了库德沃思和莫尔在辩护学中使用自然哲学的做法。

库尔弗韦尔、史密斯和斯特里

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在 1652 年过早去世前在女王学院教授数学。他于 1659 年遗著出版的《选择性论述》(Select Discourses)讨论了与宗教信仰相关的一些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 - 上帝的存在、灵魂的不朽以及宗教的合理性。史密斯概述了从感觉与理性相结合,通过理性与先天概念相结合,然后通过脱离身体的、自我反思的理性;最终到神圣的爱的四个认知上升等级的等级制度。

彼得·斯特里(Peter Sterry)唯一的哲学著作是他于 1675 年遗著出版的《意志自由论》(A Discourse of the Freedom of the Will),是剑桥柏拉图学派所有著作中最具远见的。斯特里深度参与剑桥以外的事件,先是作为议会领袖布鲁克勋爵的牧师,然后是奥利弗·克伦威尔的牧师。克伦威尔去世后,他退隐到伊斯特希恩的一个基督教社区。在他的《论述》中,斯特里认为自由行动在于根据自己的本性,适当地根据自己的存在水平行动,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智力实体。人类的自由根植于神圣本质,并包括理解和意志的自由。

亨利·莫尔(Henry More)

一生都是剑桥基督学院的研究员,亨利·莫尔是剑桥柏拉图学派中最多产的人。他也是最直接参与当代哲学辩论的人:他不仅与笛卡尔通信(在 1648 年至 1649 年之间),还写了反对霍布斯的文章,并且是最早批评斯宾诺莎的英国评论家之一(他在 1671 年出版的《Opera omnia》中发表了对斯宾诺莎的批驳,包括《Demonstrationum duarum propositionum ... confutatio》和《Epistola altera》)。尽管他最终成为笛卡尔主义的批评者,但最初他主张在英国大学教授笛卡尔主义。莫尔的出版著作包括哲学、诗歌、神学和圣经评论。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包括《反对无神论的解药》(1653 年)、《灵魂不朽论》(1659 年)、《形而上手册》(1671 年)和《伦理手册》(1667 年)。与其他剑桥柏拉图学派成员一样,莫尔运用哲学来捍卫有神论,反对理性无神论者的主张。莫尔神学立场的最重要表述是他于 1660 年发表的《神圣奥秘的解释》。与加尔文主义者悲观的意志论相对立,这部作品提出了一种道德、理性的守护主义,他通过援引灵魂的前存在教义来证明上帝的善良和公正。这也为宗教宽容辩护。

在他的哲学著作中,莫尔阐述了一种精神哲学,解释了心灵和物质世界的所有现象都是精神物质控制惰性物质的活动。莫尔将精神和身体都构想为空间延伸,但将精神物质定义为物质延伸的对立面:身体是惰性和坚固的,但可分割;精神是活跃和可渗透的,但不可分割。在与笛卡尔的通信中,他首次阐述了他的观点,即所有物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是延伸的。他继续论证空间是无限的,预见到了格兰瑟姆的另一位本地人艾萨克·牛顿,以及无限精神的上帝是一个延伸的存在(res extensa)。在《形而上手册》中,他认为空间的属性类似于上帝的属性(无限、非物质、不动等)。

在精神物质的范畴中,莫尔不仅包括生物的灵魂和上帝自己,还包括宇宙的主要中介因果代理人——自然之灵(或‘Hylarchic Principle’)。自然之灵被构想为神圣和物质之间的接口,是一个‘随附性原因’,结合了效能和目的性因果关系,以确保宇宙按照上帝的计划顺利运行。它也可以被理解为概括‘某些普遍的自然模式和规律’(莫尔,《A Collection》,序言,第 xvi 页),因为正是自然之灵负责将个体灵魂与身体结合,并确保非生物自然的正常运作。莫尔通过这一假设试图解释那些明显违背机械物理定律的现象(例如彗星的星际轨迹、弦的共振振动和潮汐运动)。莫尔通过他的‘生命和谐’理论来支持他的灵魂-身体二元论,该理论解释了灵魂与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灵魂和身体之间的共鸣吸引是由自然之灵的作用引发的。

他哲学著作中最一贯的主题是为证明上帝的存在和神圣本质而进行的论证。莫尔哲学和辩护事业的基石是他的精神哲学,特别是他对非物质因果代理的存在进行的论证,即灵魂或精神。此外,莫尔试图回应像托马斯·霍布斯这样被视为无神论者的唯物主义者。莫尔的策略是表明唯物主义者使用的相同论点证明了物质的存在和属性,也支持了相反的观点,即非物质实体的存在。莫尔试图证明非物质实体或精神的_概念_与物质实体即身体的概念一样可理解。与柏拉图(在《法律》第 10 卷)类似,莫尔认为自然的运作不能简单地用物质粒子的偶然碰撞来解释。相反,我们必须假定某种其他活动的来源,莫尔将其确定为“精神”。他认为,从理解精神的概念到接受无限精神即上帝的概念只有一步之遥。

莫尔用广泛的_a posteriori_论证来支撑这些关于精神存在的_a priori_论证,这些论证取自自然观察现象,以证明精神的作用。通过这种对观察方法的漫谈,他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数据,从罗伯特·博伊尔和皇家学会成员进行的实验,到包括巫术和恶魔案例在内的超自然效应。他因将博伊尔的实验误用来支持他对自然之灵的假设而受到了博伊尔的指责。尽管他对邪恶精灵的信仰似乎与他的其他理性哲学不一致,但应该记住,对巫术的信仰在他那个时代既不罕见,也与精神理论完全一致,根据这一理论,否认善恶精灵的存在逻辑上会导致否认上帝的存在。正如他所说,暗指詹姆斯一世对主教制的辩护,“在政治上‘无主教,无国王’这句话与在形而上学上‘无精神,无上帝’这句话一样正确”(莫尔,1662 年,《解毒剂》,第 142 页)。他最著名的信徒是皇家学会成员、约瑟夫·格兰维尔(1636–1680 年),莫尔编辑了他的《胜利的撒都该派》。

莫尔还发表了一部名为《伦理手册》(1667 年,翻译为《美德述评》)的短篇论文,这部作品可能是为了作为教科书而撰写的。受到笛卡尔的激情理论的影响,这部作品认为通过理性可以获得对美德的认识,追求美德需要灵魂控制激情。正确引导的情感提供了向善的动力,而美德是通过行使自由意志或_autoexousy_(莫尔使用了库德沃思相同的术语)实现的,即“我们内在的行动或不行动的权力”。莫尔预见了沙夫茨伯里的道德感概念,提出了灵魂的特殊能力,结合了理性和感觉,他称之为“善形能力”。

More 使用了多种不同的体裁来向非专业读者传达他的哲学思想。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他的《哲学诗歌》(1647)和《神圣对话》(1668)。在《Conjectura cabbalistica》(1653)中,他以对《创世记》第一卷中包含的隐秘真理的阐述的形式呈现了他哲学的核心主题。随后,他对由 Knorr von Rosenroth 翻译并出版的犹太卡巴拉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该文本收录在《Kabbala denudata》(1679)中。这些研究基于当时的信念,即卡巴拉文献以象征形式包含了哲学和宗教的原始真理。因此,卡巴拉主义展示了哲学与信仰的兼容性。除了哲学,More 还发表了几篇有关圣经预言的研究(例如《Apocalypsis apocalypseos》(1680),《Paralipomena prophetica》(1685))。在 1675 年,More 准备了他作品的拉丁文翻译《Opera omnia》,这确保了他的哲学作品不仅在英国得到传播,也在欧洲受到关注。

Ralph Cudworth

与他的朋友 Henry More 一样,Ralph Cudworth 在剑桥大学担任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最终成为克莱尔学院的院长。Cudworth 终生只发表了一部重要的哲学作品《宇宙的真正智力体系》(1678)。在他去世时留下的文件中,包括后来出版的《论永恒和不变的道德》(1731)和他的《论自由意志》(1848)。这些文件还包括两篇关于“自由与必然性”主题的手稿论文,从未出版。

Cudworth 的《真正的智力体系》提出了一个反决定论的哲学体系,其基础是他对上帝的概念,认为上帝是一个完全完美的存在,无限智慧和善良。创造的世界反映了其创造者的完美、智慧和善良。因此,它必须是有序的、可理解的,并且为最好而组织的。上帝属性的这种反意志论理解也是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础,因为上帝的智慧和善良是真理和道德原则的保证人。相比之下,建立在上帝意志论概念基础上的哲学将没有确定性或道德基础,因为它将取决于上帝的任意意志,上帝可以通过任意的命令,将无意义的事实定为真实,将错误定为正确。由此可见,强调上帝权能和意志的属性的误解,从定义上导致了带有怀疑和无神论含义的错误哲学体系。

《真正的智力体系》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为信仰上帝提出了一个基于_共识论_的论证,这可以通过对古代来源的分析来证明,大多数古代哲学家都是有神论者,因此神论与哲学是相容的。在非有神论者中,Cudworth(1678 年,第 165 页)确定了四种无神论哲学流派,每一种都是一种唯物主义:Hylopathian 无神论或唯物主义,“Atomical 或 Democritical”无神论,Cosmo-plastic 无神论(将世界灵魂视为最高神灵),以及 Hylozoic 无神论(将生命归因于物质)。这些古代无神论的各种类型在后来的哲学家中有所体现,比如 Hobbes(Hylopathian 无神论者的一个例子)和 Spinoza(后来的 Hylozoist)。

构成 Cudworth 智力体系的哲学将原子论的自然哲学与柏拉图形而上学相结合。Cudworth 认为这是起源于摩西的,通过毕达哥拉斯传播给希腊和其他哲学家,包括笛卡尔,Cudworth 认为笛卡尔是摩西原子论的复兴者。对于 Cudworth 和柏拉图来说,灵魂在本体上优先于物质世界。由于运动、生命、思想和行动不能用杂乱拼凑在一起的物质粒子来解释,必须有某种引导者,即灵魂或精神。为了解释自然运作中的运动、生命和有序性,Cudworth 提出了他的“自然的可塑生命”假设。与莫尔的自然之灵类似,Cudworth 的可塑自然是一个形成原则,作为上帝在创造物上印记自己存在的中介,使他的智慧和善良在创造的自然界中得以体现(因此可理解)。

这个柏拉图主义原则认为,心灵先于世界的观点构成了考德沃斯基的认识论基础,这一点在《永恒不变道德论》中有所讨论。这是剑桥柏拉图主义者中任何一位最完整发展的知识理论,也是 17 世纪哲学家中对内在主义进行最广泛探讨的。对于考德沃斯基和柏拉图来说,思想和道德原则“是永恒而自持存的东西”。外部世界本质上是可理解的,因为它在其组成部分的秩序和关系中带有其创造者的印记,就像原型与复制品的关系一样。认知取决于相同的原则,因为正如创造的世界是神圣原型的复制品,人类的心灵也包含着神圣智慧和知识的印记。由于人类心灵反映了上帝的心灵,它已经具备了思想和推理的能力。认知因此涉及回忆,心灵所思考的事物的思想因此是“预见”——考德沃斯基采用了斯多葛学派术语_prolepsis_。认知不是一种被动过程,而是涉及心灵的积极参与。尽管先天知识是唯一真知,考德沃斯基并不否认感性知识,因为感官输入对于了解身体和外部世界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单纯的感官数据本身并不构成知识,因为它需要经过心智加工才能成为知识。正如考德沃斯基所说,我们不能理解自然之书,除非我们知道如何阅读。

考德沃斯基将心灵视为主动的理论与一种反对决定论的行动伦理学相匹配,根据这种伦理学,灵魂自由地将自己引向善。在《永恒不变道德论》中,考德沃斯基不仅认为思想独立于人类心灵之外,而且道德原则是永恒不变的。在对霍布斯的道德相对主义进行协调攻击时,考德沃斯基认为,对错、善恶、公正与非正义的标准并非是约定俗成的,而是根植于上帝的善良和公正之中。就像《以西结》中的柏拉图一样,考德沃斯基认为决定善恶的不是上帝的意志,而是上帝之所以愿意某些事物是因为它们是善的。然而,美德的实践并不是一种被动过程,而是需要个体意志的自由实践。考德沃斯基在三篇关于“自由与必然性”的论文中阐述了他的自由意志理论,其中只有一篇被发表,而且是在他去世后发表的——《自由意志论》(1848 年)。根据考德沃斯基的观点,意志不是灵魂的一个与理性不同的能力,而是灵魂的一种力量,它结合了理性和意志的功能,以引导灵魂走向善。考德沃斯基对“hegemonikon”(源自斯多葛学派)和“autexousion”(源自普罗提诺)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强调了意志的实践意味着行动的力量。引导我们行动的不是外部的强迫,而是内在的方向。如果没有行动的自由(因此也没有力量),就不会有道德责任。道德行为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因此,美德行为是一种主动的内在自我决定,而不是外在决定。

在《自由意志论》中,卡德沃思详细阐述了他对灵魂的_统领之力_的概念,这是灵魂的高级智力功能(意志和理性)与较低级别的动物欲望相结合的综合力量。此外,卡德沃思认为_统领之力_不仅仅是灵魂,而是整个人,“那个恰当地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卡德沃思,1996 年,第 178 页)。卡德沃思对_统领之力_的概念奠定了以思维、自治和目的为基础的自我认同概念。卡德沃思并没有(据所知)发展出政治哲学。然而,他的伦理理论的政治含义使他与霍布斯对立,但在许多方面也预示了约翰·洛克的观点。

遗产

在剑桥柏拉图主义者的直接哲学继承者中,值得一提的是亨利·莫尔的学生安妮·康威(1631-1679),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性哲学家之一。她的《古今哲学原理》(1692 年)批判了莫尔的精神二元论哲学,提出了一种预见莱布尼茨的形而上一元论。与莫尔有关的另一位人物是约翰·诺里斯(1657-1712),他成为了英国马勒布朗奇哲学的主要倡导者。维科特的哲学智慧受到了第三代夏夫茨伯里伯爵安东尼·阿什利·库珀的赞赏,他于 1698 年出版了他的《精选布道》。夏夫茨伯里的导师约翰·洛克是卡德沃思的哲学女儿达玛丽斯·马瑟姆的密友。

剑桥柏拉图主义者尚未被充分认可为哲学家。出版和引用的证据表明,他们的哲学影响力比现代哲学史中通常认识到的要深远得多。考尔沃威尔的《论述》被重印了四次,包括在牛津。卡德沃斯对洛克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调查。理查德·普莱斯和托马斯·里德都受到卡德沃斯的影响。作为第一批主要并一贯用英语撰写哲学著作的哲学家(仅次于肯内尔姆·狄比爵士),他们通过创造“唯物主义”、“意识”和“笛卡尔主义”等熟悉术语,在英语哲学术语中仍然有影响。

剑桥柏拉图主义者的思想遗产不仅延伸到十七世纪英格兰的哲学辩论和苏格兰启蒙思想,还延伸到欧洲启蒙运动以及更远的地方。莱布尼茨肯定读过卡德沃斯和莫尔的著作,由于拉丁翻译,这些著作在英语世界之外也为人所知。莫尔的《全集》于 1675-9 年出版,卡德沃斯的全部印刷作品由约翰·洛伦兹·莫斯海姆翻译成拉丁文,并于 1733 年在耶拿出版。卡德沃斯的“塑性自然”理论在法国启蒙运动的生机论辩中被采纳。尽管他们对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的批判确保了剑桥柏拉图主义者在哲学史上永远不会被完全忽视,但他们应被视为英国十七世纪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Bibliography

Primary Sources

  • Conway, Anne, The Principles of the Most Ancient and Modern Philosophy, London, 1692; modern translation by T. Corse and A. Couder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Cragg, G. R. (ed.),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 Cudworth, Ralph, A Treatise Concerning Eternal and Immutable Morality, London, 731; modern edition, S. Hutton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ee also C. A. Patrides (ed.),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London: Arnold, 1969 [1980].

  • Cudworth, Ralph, The True Intellectual System of the Universe, London, 1678; facsimile reprint, Stuttgart-Bad Canstatt: Friedrich Frommann Verlag, 1964.

  • Culverwell, Nathaniel, An Elegant and Learned Discourse of the Light of Nature, London, 1652; modern edition by R.A. Greene and H. McCallum, Toronto, 1971.

  • More, Henry, A Collection of Several Philosophical Writings, London, 1662.

  • More, Henry, Opera omnia, 3 volumes, London 1675–1679; facsimile reprint, Hildesheim: Olms, 1966.

  • Patrides, C. A. (ed.),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1980].

  • Smith, John, Select Discourses, J. Worthington (ed.), London, 1660; facsimile reprint, New York and London: Garland, 1978.

  • Sterry, Peter, A Discourse of the Freedom of the Will, London, 1675.

  • Sterry, Peter, Select Writings, Nabil Matar (ed.), New York: Peter Land, 1675.

  • Taliaferro, Charles,and Alison Teply (eds), Cambridge Platonist Spirituality, New York, Mahwah, NJ: Paulist Press, 2004.

  • Whichcote, Benjamin, The Works of the Learned Benjamin Whichcote, 4 volumes, Aberdeen, 1751; facsimile reprint New York, 1977.

  • Whichcote, Benjamin, Some Select Notions, London, 1685.

  • Whichcote, Benjamin, Select Sermons, with a Preface by Anthony Ashley Cooper, Third Earl of Shaftesbury, London, 1698.

Secondary Sources

  • Acworth, Richard, 1979, The Philosophy of John Norris of Bemerton (1657–1712), Hildesheim: Olms.

  • Agostini, Igor, 2011, ‘Henry More e le fonte della dottrina dell’estensione spirituale’, in B. Lotti and P. Dessi (eds.). Eredità cartesiane nella cultura britannica, Florence: le Lettere, pp. 49–69.

  • –––, 2006, ‘Henry More e l’olenmerismo’, Nouvelles de la République des Lettres, 2: 7–23.

  • Beiser, Frederick C., 1996, The Sovereignty of Reason: The Defense of Rationality in the Early English Enlightenm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Carter, Benjamin, 2011. ‘The Little Commonwealth of Man’: The Trinitarian Origins of 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Ralph Cudworth, Louvain: Peeters.

  • Cassirer, Ernst, 1932, Die Platonische Renaissance in England und die Schule von Cambridge, Leipzig and Berli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ames P. Pettegrove, The Platonic Renaissance in England, Edinburgh: Nelson, 1953.

  • Darwall, S., 1992, The British Moralists and the Internal 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abbey, Alan, 1982, ‘Philosophia cartesiana triumphata: Henry More and Descartes, 1646–71’, in T.M. Lennon et al., Problems in Cartesianism, Kingston and Montreal: Queens McGill University Press, pp. 171–249.

  • Gill, Michael B., 1999, ‘The Religious Rationalism of Benjamin Whichcot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37(2): 271–300.

  • –––, 2010, ‘From Cambridge Platonism to Scottish Sentimentalism’, The Journal of Scottish Philosophy, 8(1): 13–31.

  • Hall, Rupert, 1990, Henry More. Magic Religion and Experiment, Oxford: Blackwell.

  • Hutton, Sarah, 1984, ‘The Prophetic Imagin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pinoza and the Cambridge Platonist, John Smith’, in C. De Deugd (ed.), Spinoza’s Political and Theological Thought, Amsterdam, pp. 73–181.

  • ––– (ed.), 1990, Henry More (1614–1687). Tercentenary Studies, Dordrecht: Kluwer.

  • –––, 2004, Anne Conway. A Woman Philosoph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5, ‘Eine Cambridge-Konstellation? Perspektiven für eine Konstellationsforschung zu den Platonikern von Cambridge’, in M. Mulsow and M. Stamm (eds), Konstellationsforschung, Frankfurt: Suhrkamp, pp. 349–58, translated by Martin Mulsow.

  • –––, 2011, ‘A Radical Review of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in Varieties of Seventeenth-and-Early Eighteenth-Century Radicalism in Context, Ariel Hessayon and David Finnegan (eds.), Farnham: Ashgate, pp. 161–182.

  • –––, 2012,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2(1): 8–26.

  • –––, 2015, British Philosophy in the Seventeenth-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ed.), 2017,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Special Issue of The Britis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5(5).

  • –––, 2020, ‘Henry More et Descartes: une copie manuscrite de leur correspondance dans le Notebook de Thomas Clarke’, Archives de philosophie, 83: 162–7.[

  • Koyré, Alexander, 1957. From the Closed World to the Infinite Universe, Baltimore, M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Kringler, Insa, 2013, Die gerettete Welt: Zur Rezeption des Cambridger Platonismus in der europäischen Aufklärung des 18. Jahrhunderts, De Gruyter.

  • Lagrée, Jacqueline, 1997, ‘John Smith et le Portique’, in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in Philosophical Context. Politics, Metaphysics and Religion, G.A.J. Rogers, J.-M. Vienne, and Y.C. Zarka (eds.), Dordrecht: Kluwer, pp. 79-92.

  • Lähteenmäki, Vili, 2010, ‘Cudworth on Types of Consciousness’,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8(1): 9–34.

  • Leech, David, 2013, The Hammer of the Cartesians. Henry More’s Philosophy of Spirit and the Origins of Modern Atheism, Louvain: Peeters.

  • Mander, W.J., 2008, The Philosophy of John Norr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icheletti, M., 1976, Il pensiero religioso di John Smith, platonico de Cambridge, Padua, 89–111.

  • Mijuskovic, Ben Lazare, 1974, The Achilles of Rationalist Arguments. The Simplicity, Unity, and Identity of Thought and Soul from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to Kant: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an Argument,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 Passmore, J.A., 1951, Ralph Cudworth, an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eid, Jasper, 2012, The Metaphysics of Henry More, Dordrecht: Kluwer.

  • Roberts, James Deotis, 1968,. From Puritanism to Platon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The Hague: Nijhoff.

  • Roberts, John Russell, 2012, ‘Whichcote and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on Human Nature: An Interpretation and Defense’, Oxford Studie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6: 29–74.

  • Rogers, G.A.J., J.-M. Vienne, Y.-C. Zarka (eds.), 1997,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in Philosophical Context. Politics, Metaphysics and Religion, Dordrecht: Kluwer.

  • Saveson, J.E., 1959, ‘Descartes’ Influence on John Smit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20: 258–63.

  • Scott, Dominic, 1990, Recollection and Explanation. Plato’s Theory of Learning and its Successo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consciousness: seventeenth-century theories of | Conway, Lady Anne | Masham, Lady Damaris | More, Henry | Norris, John | Price, Richard | Shaftesbury, Lord [Anthony Ashley Cooper, 3rd Earl of]

Copyright © 2020 by Sarah Hutton <sarah.hutton@york.ac.uk>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