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伦理学中的有益原则 beneficence, principle of (Tom Beauchamp)

首次发表于 2008 年 1 月 2 日,实质修订于 2019 年 2 月 11 日

有益的行动和动机在道德中传统上占据着核心地位。如今的常见例子包括社会福利计划、为贫困但有才能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健康研究的社区支持、改善动物福利的政策、慈善事业、救灾行动、惠及儿童和无能者的项目,以及优先雇佣和录取政策。这些多样化的行为是什么使其成为有益的行为?这些有益的行为和政策是义务性的还是仅仅追求可选的道德理想?

这些问题在理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中引发了大量关于有益原则的文献。在理论伦理学中,近年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限制有益原则的范围。在应用伦理学和职业伦理学中,一些问题已在生物医学伦理学和商业伦理学领域得到了处理。


1. 有益和仁慈的概念

有益原则一词意味着怜悯、善良、慷慨和慈善的行为或个人品质。它暗示着利他主义、爱、人性和促进他人利益的善意。在日常语言中,这个概念很广泛,但在伦理学理论中更广泛地理解为包括几乎所有旨在造福或促进他人利益的规范、性格和行为。有益原则或规则的语言是指一种道义义务的规范性陈述,要求为他人的利益行动,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重要和合法的利益,通常是通过预防或消除可能的伤害。许多应用伦理学的方面似乎都包含了对义务性有益的呼吁,即使只是隐含地。例如,当批评服装制造商在工厂中没有良好的劳工实践时,批评的最终目标通常是为工人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工资和其他福利。

而仁慈则指的是行为或规则旨在造福他人,仁慈则指的是道德上有价值的品质特征或美德,即乐于为他人造福的倾向。许多有益的行为在道德理论中被理解为义务性的,由有益原则所确定的道德义务。然而,有益的行为也可以从非义务性的、可选的道德理想中进行,这些道德理想属于一种有功向德行的道德,个人或机构采取的目标和实践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义务遵守的标准。

例外的有益行为通常被归类为超额行为,这个术语意味着支付或执行超过义务或做更多的事情。这类非凡的行为通常指的是高尚的道德行为理想,但它与美德和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卓越理想有关。这种行为和道德卓越的品质理想不一定要达到道德圣人或道德英雄的水平。道德卓越是逐渐形成的,并不是所有超额行为的有益行为或善良倾向都特别艰巨、昂贵或冒险。较不苛求的形式包括匿名赠与、无偿公共服务、原谅他人昂贵错误以及遵守要求提供超出普通道德或职业道德义务要求的利益的请求。

普遍认为,普通道德并不要求进行严重牺牲或最大程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比如医生在没有防护药物和设备的情况下,将自己置于生命危险中,以提供医疗护理。这种非凡的利他行为通常源于道德理想,而不是义务规范,尽管利他义务和利他理想之间的界限往往很难划定。圣人和英雄式的利他行为(和仁慈)位于利他行为和承诺的连续体的最外端。这个连续体不仅仅是一个超越义务的领域的连续体(超越义务)。它是利他本身的连续体,从弱义务利他(例如,帮助一个有轻度残疾的陌生人进入一个非常沉重的门的房间)开始,然后转向强义务利他(例如,在救援者的危险不严重时拯救一个处于危险中的人)。义务的连续体是连续体的前半部分,从弱义务(例如,关心朋友的福祉)到严格义务(例如,在你没有受伤的情况下,帮助坐在你旁边的受伤者)。然后,连续体转向道德上不需要、非常有德行等利他理想的领域。没有任何层次的义务利他(从弱到强)构成了道德生活的缺陷。但是,不进行高级别的超越义务行为,比如英勇的自我牺牲行为来造福他人,不能被视为缺陷。利他最好被理解为分布在这个完整的连续体上,尽管关于义务何时结束、超越义务在连续体上何时开始存在相当大的争议。

一个著名的有益原则的例子,它位于这个连续体的某个地方,但却是有争议的,很难确定在连续体的哪个位置,是《新约圣经》中的善 Samaritan 的寓言。在这个寓言中,强盗殴打并将一名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旅行的人打伤,一个撒玛利亚人在旅馆里照顾他的伤口。撒玛利亚人的行为是有益的,动机是善良的。然而,根据提供的信息,它们似乎并没有达到英雄或圣人行为的水平。道德上异常的、有益的人可能值得赞美和效仿,但既不是道德圣人也不是道德英雄。

2. 有益原则在伦理学理论史上的地位

伦理学理论的历史表明,有很多种方式来思考有益和善良。几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伦理学理论将这些道德概念作为中心范畴,并提出截然不同的概念和道德分析。其中一个主要例子是大卫·休谟的道德情感理论,其中善良是他道德心理学中人性的中心“原则”,以及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等功利主义理论,其中效用原则本身就是有益原则的一个强大且要求很高的规范原则。在这些作家的著作中,有益原则接近于道德的本质。其他作家,包括康德,对有益原则的重要性给予了较少的重视,但仍然将其置于道德的核心地位。

2.1 休谟的理论

休谟的道德心理学和德行伦理学使得善意的动机在道德生活中至关重要。他认为自然的善意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他所称之为道德起源的原因。一个主要的主题是他对善意作为人性原则的辩护,与心理利己主义理论相对立。休谟的道德理论中的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伯纳德·曼德维尔(以及可能是霍布斯)的理论,即人类行动背后的动机是私利,人类天性既不社交也不善良。休谟认为利己主义建立在错误的道德心理学基础上,并坚持认为善意是人性的“原始”特征。善意是休谟最重要的人性道德原则,但他也使用“善意”一词来指代一类根植于善意、慷慨和对他人的爱的美德。休谟在许多表现中发现了善意:友谊、慈善、同情等等。尽管他将善意和公正都称为社会美德,但只有善意是人性的构成原则。相比之下,公正的规则是促进公共效益的规范性人类约定。因此,在休谟的伦理学中,善意和公正这两种美德是非常不同的。

在他对自爱原则的探究中,休谟并不否认利己主义者关于人类动机中缺乏客观善意的主张的所有方面。他承认人性中存在许多动机,并使用鸽子、狼和蛇的比喻来说明我们的本性中的各种元素的混合。主要上,他将人性在道德行为领域视为善意和自爱的混合。而利己主义者认为人性仅限于生存、恐惧、野心和追求幸福等动机,休谟则认为人们受到各种慷慨和不慷慨的激情的驱使。他认为这些元素在个人之间的程度有所不同。在没有关于特定个体的独特信息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知道在那个人身上,善意是否通常主导和控制自爱,或者反之。

2.2 密尔的理论

在功利主义中,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认为道德哲学家们留下了一系列令人难以信服且不相容的理论,可以通过一个有益原则的统一来使它们具有一致性,从而让我们客观地决定什么是对的和错的。他宣称效用原则,或者“最大幸福”原则,是道德的基本基础:行为的正确性与其促进所有生物的幸福成正比,与其产生相反的结果成反比。这是一个直接的有益原则,也可能是一个非常苛刻的原则。密尔和随后的功利主义者认为,一种行为或实践是正确的(与任何其他行为或实践相比较)如果它导致最大可能的有益后果平衡(对密尔来说是幸福)或最小可能的不良后果平衡(对密尔来说是不幸)。密尔还认为,义务、责任和权利的概念是从属于并由最大化利益和最小化有害结果的因素决定的。效用原则被密尔提出为一个绝对原则,从而使有益成为伦理学中唯一的至高或首要原则。它为所有从属规则提供了正当的理由,而不仅仅是一种基本原则之一。

密尔的道德理论在其核心是以福利为导向的,因为道德的正确性是由善良来决定的,而善良本身是以个体的福利为基础的。它是一种后果主义理论,因为行为的道德正确性和义务性是通过其有益的结果来确定的。它是一种聚合理论,因为对于对的或义务性行为的判断取决于对不同可能行为对所有受影响方福利的影响的评估,这意味着对所有受影响人员的正面效益和负面影响进行求和。在道德理论中,很少有像有益原则这样占据如此核心的角色。

康德的理论 2.3

康德拒绝了有益原则的最高原则的功利主义模型,但他仍然认为有益在道德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寻求普遍有效的义务原则(或准则),而有益就是其中之一。基于情感的善意动机(休谟非常钦佩)在康德的理论中是道德上不值得的,除非善意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一种义务动机。同样,动机也不能基于功利主义的目标。

康德认为每个人都有义务去行善,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而不希望从中获得任何形式的个人利益。他将出于友好倾向的善意行为视为“无限的”(这个术语有不同的解释,但至少意味着“在潜在范围上没有界限”),而出于义务的有益行为并不对个人提出无限的要求。然而,在康德的理论中,有益义务的界限并不清晰明确。虽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义务牺牲自己的福祉来造福他人,而不期望任何回报,但在抽象层面上无法确定这一义务的具体界限。我们只能说每个人都有义务根据自己的能力行善,并且没有人有无限的义务这样做。

康德在这里预见到了有益理论中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即如何准确地确定有益作为一种义务的界限?无论是康德、休谟还是密尔,都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

3. 仁慈行为是义务还是仅仅是道德理想?

正如上面关于仁慈连续性的讨论所示,道德理论中出现了对于仁慈义务的要求有多大的深刻分歧。一些伦理学理论坚持不仅存在仁慈义务,而且这些义务有时要求在道德生活中做出严重的牺牲和极度的慷慨。例如,一些功利主义的表述似乎要求我们将工作让给比我们更需要的人,将大部分收入捐赠出去,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公民事业等等。可能没有任何社会真正按照如此苛刻的原则运作,但至少在抽象层面上,这似乎被一些道德哲学家所接受,甚至可以说包括康德的绝对命令理论(尽管如前所述,康德似乎否认义务性仁慈具有如此广泛的范围)。

相比之下,一些道德哲学家声称我们没有一般的有益义务。我们只有从特定角色和职责派生出来的有益义务,这些义务不是普通道德的一部分。这些哲学家认为,有益的行动是美德和可赞美的道德理想,但不是一种义务,因此如果他们未能行善,人们并不道德上有缺陷。一个有启发性的例子可以在伯纳德·格特的道德理论中找到,他认为没有有益的道德规则,只有道德理想。除了在专业角色和其他特定职责中遇到的义务之外,道德生活中唯一的义务是通过禁止造成伤害或邪恶的道德规则来捕捉。在格特的理论中,道德的总体目标是最小化造成邪恶或伤害,而不是促进善良。他认为,理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在对所有人都不造成邪恶的目标下公正行事,但理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道德上的义务公正地为所有人促进善良。

那些捍卫这种否定有益义务的结论(关于义务)的人并不持有极端观点,即在专业伦理和特定社区等角色分配义务的情境中没有有益义务。他们承认专业和其他角色承载义务(或职责,正如格特所偏爱的),这些义务不约束不担任相关角色的人。他们声称,在这些角色内被要求执行的行动对于不在特定角色中的任何人来说只是道德理想。也就是说,这些哲学家将有益行为呈现为一种特定角色的职责和机构或文化分配的。

在拒绝有益原则的情况下,格特通过对有益和非伤害之间进行鲜明对比来划定义务的界限。也就是说,他接受禁止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义务规则,尽管他拒绝将要求帮助他人的所有原则或规则视为义务,包括采取行动防止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原则或规则。因此,他接受了道德规则,如“不要杀人”,“不要给他人带来痛苦或苦难”,“不要使他人丧失能力”,“不要剥夺他人生活所需的物品”等。因此,他的理论将非伤害性作为他的道德义务理论的核心,同时否认有益原则在义务理论中的地位。

然而,道德哲学的主流认为不伤害和帮助都是义务,同时保留了两者之间的区别。这些文献可能令人困惑,因为一些作者将非伤害义务视为有益义务的一种,尽管这两个概念非常不同。有益原则通常比非伤害原则更具要求性,非伤害原则是对行为的负面禁止,必须公正地遵守,并为某些行为形式的法律禁止提供道德理由。相比之下,有益原则规定了积极的行动要求,不必始终公正地遵守,并且很少或几乎没有在代理人未遵守规则时提供支持法律惩罚的道德理由。

尽管非伤害原则和有益原则之间存在对比,但普通道德观认为我们有义务公正地遵守一些有益原则,例如要求我们在对自身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努力拯救陌生人。甚至一些法律惩罚(在某些法律管辖区存在)对于不拯救陌生人可能是合理的。在法律和道德哲学中,关于如何制定和捍卫这些要求已经引起了重大争议,但一个有影响力的观点是,一个人 P 有义务在另一个人面临重大利益损失或损害风险时提供帮助;P 的行动是防止这种损失或损害的必要条件(单独或合作);P 的行动(单独或合作)有可能防止损失或损害;而 P 的行动对 P 本人不会带来重大风险、成本或负担,而被拯救的人预计能获得的利益超过 P 可能承担的任何负担。

4. 过度要求的有益原则问题

一些哲学家捍卫着极具要求性和广泛性的有益原则。彼得·辛格的理论是最广泛讨论的解释。辛格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关注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减少全球伤害和苦难。在他早期的工作中,辛格区分了防止恶和促进善,并认为在没有不得不牺牲任何同等重要性的东西的情况下,繁荣国家的人们在道义上有责任防止坏事或恶事的发生。论点是,住房、食品和医疗保健的严重短缺对人类生命和福祉有害,并且是可以预防的。如果个体 P 有能力防止这些恶事——例如通过捐赠给援助机构——而不会失去同等重要性的物品,那么 P 不通过为减轻这些短缺做出贡献而行为不道德。因此,在面对可预防的疾病和贫困时,我们在道义上有义务捐赠时间或资源以消除它们,直到我们达到这样一个水平:通过给予更多,我们会给自己带来与我们通过我们的礼物所减轻的苦难相当的痛苦。这个苛刻的有益原则要求我们大量投资于拯救全球人口中的贫困人口;仅仅在地方社区和国家层面捐赠是不够的。然而,辛格并未明确界定什么是同等重要性,以及什么是适当的牺牲水平。

辛格的原则意味着道德有时要求我们做出巨大的牺牲。这种要求不仅针对有可支配收入的个人,还针对所有相对富裕的人、基金会、政府、公司等。所有各方都有道德义务不要将资源花费在非必需品上,并利用可用资源或储蓄来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奢侈品、时尚品、奢华品等决不能决定支出,一个人应该给予贫困者直到自己(或自己的受赡养者)变得贫困的程度。辛格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是巨大的道德牺牲,而只是履行善行的基本义务。

辛格的提议被许多人认为过于苛求、不切实际,并且与普通道德要求有着显著的偏离。这种评估引发了许多批评和辩护,对于像他提出的要求善行的原则。批评者认为,要求个人、政府和公司为了惠益穷人和弱势群体而严重打乱他们的项目和计划的善行原则超出了普通道德义务的要求,并且在规范道德理论中没有合理的基础。他们认为,这样的原则无端地抹去了义务和超越义务之间的界线。实际上,这种说法是辛格的理想道德目标试图重新划定道德中已经确立的区分道德义务和超越义务的界线。

作为对批评的回应,辛格试图重新阐述他的立场,以使他的有益原则理论不设立过于苛刻的标准。他坚持认为,没有明确的理由证明普通道德义务不包含一个苛刻的有益原则,尤其是一个强烈的预防伤害原则。他显然会解释对减轻贫困所表现出的缺乏关注是由于未能从普通道德所拥抱的有益原则以及功利主义道德理论所证明的原则中正确地得出结论。在他关于这个主题的一系列出版物中,辛格试图考虑到对他的原则设立了过高标准的反对意见。他没有放弃他的有益原则,但他提出可能在道德上明智和最有成效的做法是公开倡导一个较低的标准,即一个弱化的有益原则。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更为谨慎的原则表述,主张我们应该努力捐赠收入的一定比例,比如 10%,这既不仅仅是象征性的捐赠,也不会使我们过于痛苦或成为道德圣人。辛格认为,这个标准是我们遵守有益原则义务的最低要求。

在哲学中,关于如何分析和评估有益原则的承诺的争议仍在继续,包括如何制定减轻行为体生活计划负担并使履行有益义务成为现实可能性的限制。一些作家指出,即使许多人已经慷慨捐赠了他们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他们仍然可以捐赠更多,同时过上体面的生活;根据有益原则的强烈要求,他们应该捐赠更多。最近的伦理理论表明,建立捐赠和牺牲的理论和实践标准是具有挑战性的,也许是一个不可能的理想。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有益原则。只是意味着确定有益义务的道德限制是非常困难的。利亚姆·墨菲讨论了一些“有限的有益原则”,并提议通过使用一个合作的公平原则来确定个人有益的限制,以满足全球需要问题,即在任何给定的情况下,首先必须确定每个相对富裕的人为实现最佳结果应该做出的公平贡献。只有在产生最佳后果的水平上,个人才需要以有益的方式帮助他人,即使其他人未能履行他们的公平份额义务,也不需要做得更多,要求他们做得更多是不公平的责任。与行为后果主义不同,这个理论不会要求行为体在不遵守义务的其他行为体未能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做得更多。

墨菲的合作原则在直观上很有吸引力,但可能没有必要的道德力量来解决全球贫困等问题。墨菲似乎正确地提出,需要善行的大规模问题应该被看作合作项目,但他对个人义务的限制似乎不太可能在实际上增加国际援助等方面的承诺和水平。如果按照这个苛刻的理论所规定的公平份额义务,其他人在几乎所有全球贫困情况下都未能履行,那么每个人的义务为什么仅仅由单个公平份额的原始计算确定并不清楚。这并不是说辛格的方法更优越。原则要求越苛刻,人们遵守其要求的可能性就越小。此外,在直观层面上,墨菲似乎正确地指出,个人的善行义务不应因为其他人未能履行义务而增加填补空缺。

歌手为他关于有益原则的论点进行了辩护,并对墨菲的观点给予了某种程度上的同情回应。歌手似乎关注的是哪些社会条件会激励人们给予,而不是试图精确确定有益原则的义务。他对墨菲等批评者的回应是承认,也许我们公开倡导的给予水平的限制不应超过一个人在减轻贫困等方面所需的公平份额。除非我们在这里划定界限,否则我们可能无法激励人们给予。公平份额似乎是一个人义务的下限,低于歌手最初设想的义务,但更加现实。对动机的强调可能意在提供一种更加微妙和令人信服的方法来增加慈善捐赠,尽管有益原则的性质和限制应该由他的功利主义道德理论来确定,正如他一直提出的那样。

无论义务有益原则的精确限制线在哪里划定,这条线很可能会对普通道德进行修订。与墨菲不同,歌手的提议代表了对普通道德对有益原则的要求的修订。哲学家们对有益原则的限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但甚至没有一个单一的普遍原则得到一致。鉴于这种情况,一些人现在怀疑伦理理论和实践思考是否能够确定义务有益原则的精确条件和限制,尤其是在面对全球贫困问题时。

5. 限制自由的有益原则:利益家长主义问题

关于有益原则的一个广为讨论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米尔的《论自由》一书,米尔在其中探讨了对个人进行合理社会控制的性质和限度。他认为一个人的自由或个人自治的度量是该人独立于控制其偏好、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程度。有各种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原则的原则被提出来为限制个人自由提供理由。与米尔的观点在哲学上接近的乔尔·费恩伯格恰当地称这些原则为“限制自由的原则”。米尔辩护只有一个原则有效地限制自由。费恩伯格称之为伤害原则:一个人的自由(或自治)在防止该人对他人造成伤害时可以合理地受到限制。费恩伯格同意米尔的观点,即父权原则,即在其他人不愿接受好处时,某些旨在使另一个人受益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限制自由的原则。

“家长主义”一词源于“家长管理”的概念,即政府像父亲一样管理,像慈父抚养子女一样。与父亲的类比假设了父亲角色的两个特点:父亲行为慈善(即符合子女的利益),并且他在与子女福利相关的决策中扮演全部或至少一部分的角色,而不是让他们自由做出这些决策。根据这个模型,“家长主义”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人有意覆盖另一个人已知的偏好或选择,覆盖者通过实现对被覆盖者实质性有益或避免伤害的目标来证明这种行为的合理性。(“有益”和“避免伤害”通常可以理解为慈善的形式,尽管并非总是如此。)因此,家长主义的行为通过慈善的理由覆盖了尊重自主选择的道德义务。

哲学家们对于某种限制形式的家长主义是否可以被证明合理以及如果可以,基于什么基础存在着严重分歧。一种合理的基于慈善的家长主义行为的证明将利益与自主权利放在一个衡量尺度上并进行平衡:当一个人对自主权利的兴趣增加而对该人的利益减少时,家长主义行为的证明变得不那么有说服力;相反,当一个人的利益增加而该人对自主权利的兴趣减少时,家长主义行为的证明变得更加合理。在这种观点中,防止轻微伤害或提供轻微利益,同时严重不尊重自主权利,缺乏合理的证明;但是,防止重大伤害或提供重大利益,同时只是微不足道地不尊重自主权利,具有合理的家长主义理由。

虽然对于家长主义的正当性还没有共识,但几乎没有人认为除非满足以下至少条件,否则无法证明有益的家长主义是正当的:

  • 一个人面临着重大且可预防的伤害或失去利益的风险。

  • 家长主义行为有很大可能性防止伤害或获得利益。

  • 父权行动的预期利益超过了其风险。

  • 实施最少限制自主权的替代方案,以确保利益或减少风险。

关于利益父权主义的辩论也出现在公共政策背景下。通常,健康政策的目标是在大部分受影响方未被咨询的人群中避免伤害或提供利益。一部分人口将不支持该政策,因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权,而另一些人将赞成该政策。实际上,该政策旨在使整个人口受益,而不考虑受影响个体的具体偏好,同时预见到许多个体实际上将拒绝政策对他们生活施加的控制。

所谓的自由主义父权主义者(或新父权主义者),主要是卡斯·桑斯坦和理查德·塞勒斯坦团队,主张通过塑造、引导或推动个人选择,而不完全禁止或强制这些选择,来保护或使个人受益的政府和其他机构政策。这些作者建议公共和私人机构制定政策,以“推动”人们提高福利,而不强制他们这样做,同时据称保护他们的自主权。这些政策追求一个预期受益者据称已经持有的价值观,至少是隐含地持有,但由于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或自我控制有限而没有意识到。在这里,个人自己表达的偏好、选择或行为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因为据信这个人还持有其他价值观。由于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些价值观,尽管存在父权主义,但他们的自主权并未受到侵犯。

这个概念必须面对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概念性的。一个古典自由主义者如何在标准意义上成为一个家长式主义者令人费解。真正的古典自由主义者坚决支持选择自由、合同自由等等,这似乎在“古典自由主义家长式主义”中缺乏任何坚实的支持。第二,一个知情且能力足够的人选择做什么通常是他或她真正价值观的证据,而不是一些与他们所选择的相矛盾的隐藏价值观。例如,如果一个政治保守派的男人在一次选举中没有支持他一直完全支持并经常表示将永远支持的政党纲领,那么他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致力于他的政党纲领,但他在这种情况下偏离纲领似乎是我们对他现在在哪些政治立场上支持的真实价值观的最好证据。断言他支持他过去一直支持的政党当前的纲领是不恰当的。同样,合理的家长式主义必须有关于个体最深层次的信仰或希望以及在任何给定情况下它们是否被误导的任何假设的充分证据。

6. 生物医学伦理学中的有益原则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有益原则一直是生物医学伦理学文献的重要内容。从事医疗实践、研究和公共卫生工作的人们认识到,干预措施可能带来的伤害风险常常需要与对患者、受试者和公众的可能好处进行权衡。他们的职业义务深受他们减少或预防伤害、在造成伤害的情况下产生正面利益的承诺的影响。

6.1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学

有益原则在研究伦理学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联邦法规框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可以追溯到 1978 年美国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人类受试者保护国家委员会发布的《贝尔蒙特报告》。《贝尔蒙特报告》为美国的研究伦理学提供了基本的道德框架。该委员会于 1974 年由美国国会成立,负责发现和发布人类研究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并“考虑”生物医学研究与被接受的医疗实践之间的界限。该委员会发现有益原则是研究伦理学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很快成为并仍然是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伦理学中的三个经典原则之一。

三个基本原则是(1)尊重个人,(2)有益原则和(3)公正。在这个背景下,有益原则被理解为一个抽象的规范,包括诸如“不造成伤害”,“权衡利益与风险”,“最大化可能的利益和最小化可能的伤害”等派生规则。在研究背景下,通过有意地避免造成伤害并确保风险与可能的利益之间存在合理的关系来满足这一原则。作为有益原则的一个主要要求,国家委员会要求在研究方案的伦理审查过程中提供有关利益和风险的数据以及获得研究中所追求的利益(如果有的话)的替代方式。它还要求在知情同意过程中向受试者进行系统性和非武断性的风险和利益介绍,并要求伦理委员会在评估研究方案是否合理时考虑风险和保障的评估。

国家委员会要求为了履行有益原则的义务,研究对象不得要求或允许承担超过预期利益所证明的风险,并且在涉及儿童等群体的情况下,不得强加与参与者以往经验不相称的风险形式。道德关切在于一些受试者,尤其是儿童,可能会负担过重,甚至可能受到困扰或恐吓。然而,委员会认识到在许多形式的研究中,包括儿科研究,必须允许风险,以便研究者能够区分有害和有益的结果。今天,这个问题可能以需要研究者确定正在研究中的治疗或诊断工具的安全性或有效性为表达方式。

这种对有益原则及其在保护人类受试者方面的作用的理解深深植根于许多国家研究伦理的核心。

6.2 医学的目标

有益原则在关于医学本质和目标的一个核心概念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医学的目标如果是治愈,这是有益原则的一个目标,那么可以说医学基本上是一种有益的事业,有益原则决定和确定了医生的职业义务和美德。像埃德蒙·佩莱格里诺(Edmund Pellegrino)这样的作者写道,有益原则是职业医学伦理的唯一基础原则。在这个理论中,医学的有益性仅仅针对治愈的目标,而不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利益。对于佩莱格里诺来说,医疗福利的范畴不包括提供生育控制(除非是为了预防和维护健康和身体完整性),进行纯粹的整容手术,或者积极帮助患者通过积极加速死亡来实现慈悲的死亡。

这种对医学目标的描述使佩莱格里诺能够严格限制什么算作患者的医疗利益:医学中的利益仅限于治愈和相关活动,如护理和预防伤害或疾病。这个论点是有争议的。即使将治愈和类似的活动广泛解释,医学在生物伦理学中似乎没有如此明确的界限。如果有益原则是一个普遍的道德原则,如果医生有能力提供多种形式的利益,那么作为医疗专业人员,医生为什么只能局限于治愈这一单一利益,没有明显的理由。可能被认为相关的利益范围更广泛,可能包括开具预防生育的药物或器械(没有治愈相关目的),为纯粹审美(与重建性手术相对)原因提供整容手术,帮助患者撰写现实的生前遗嘱,遵守晚期病人要求医生协助加速死亡的请求等等。如果这些是真正的医疗利益,那么利益范围有多广?如果一位医生经营一家为老年人制造电动轮椅的公司,这项活动是否提供医疗利益?当医生与保险公司就节约患者费用的经济有效治疗进行咨询时,这项活动是否是医学实践中的有益组成部分?

对医学目标的争议需要决定什么算作医学实践,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什么算作医学利益。争议不仅出现在生物医学伦理学的文献中,还出现在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些分裂决定中,尤其是在冈萨雷斯诉俄勒冈州案中,该案涉及医生加速死亡的问题。该案的多数意见声称,在合法医学实践的确切边界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之间没有共识,这是一种类似于医学伦理学中医学目标的法律概念。法院指出,在医生社区中,关于确定医学实践边界的适当过程存在合理分歧,关于政府在医生自身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参与划定边界的程度也存在合理分歧。这个法院意见允许根据州法,医生可以合法地以各种方式协助帮助一个明确并具备能力的晚期病人实现其要求的死亡。

6.3 健康护理中的伤害和利益

一个健康专业人员对患者的伤害和利益的理解可能与患者的理解截然不同,但健康专业人员对利益的理解通常也取决于患者对什么构成利益或值得冒险的看法。不同的患者对伤害和利益的看法不同,当每个观点都是合理的时候,坚持医学利益和伤害的概念独立于患者的判断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

患者要求下,医生加速死亡,有争议地被称为医师协助自杀,再次成为这个问题的一个突出例子。医生和护士长期以来一直担心,放弃维持生命的治疗意图死亡的患者是在自杀,而医疗专业人员在协助他们自杀。这些担忧在生物医学伦理学中最近已经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法律和伦理学(在美国和远远超出)中现在有一个共识,即不提供或撤回已经有效拒绝的医疗治疗从来不是道德违规。这个共识始于 1976 年的 Karen Ann Quinlan 案件,并最终围绕美国最高法院的决定形成,特别是 1990 年的 Cruzan 案件。众多哲学家和律师的著作为形成这个共识做出了贡献。共识的一个明确部分是,不提供或撤回有效拒绝的维持生命治疗是道德违规。如果医生的疏忽或行为加速了死亡,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道德上的反对意见,医生的合作可以被视为仁慈和善意。

然而,这个问题已经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帮助一个有能力的患者在引起加速死亡方面是否有害或有益?除了关于所谓的杀害和被动死亡之间的区别的棘手问题外,这个问题还涉及到什么算作好处和什么算作伤害的问题。在痛苦不堪的情况下请求死亡对某些患者来说是一种好处,对其他患者来说是一种伤害吗?什么时候是好处,什么时候是伤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由用于引起死亡的方法决定-例如,通过停止治疗与使用致命药物相对比?

6.4 社会有益和公共政策

生物医学伦理学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涉及公共政策在政策制定中如果社会有益义务得到更多的重视,公共政策将如何改变。有关器官获取的公共政策基础提供了一个有启示性的例子。许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先例要求在死亡前或死后由死者或家属明确同意。关于决定器官和组织处理的几乎绝对的自主权一直是主导规范。然而,这种方法妨碍了有效收集所需的组织和器官,导致许多人因器官短缺而死亡。器官和组织的稀缺性以及系统的低效性促使了一系列改革当前采购系统的提案,目标是为社会有益创造更多空间。

一项具有明显社会有益承诺的政策提案是常规获取器官和组织。在这种采购系统中,社区被允许并被鼓励从死者身上常规收集器官和组织,除非死者事先向国家注册反对该系统。许多人认为从死者身上常规获取组织和器官在传统的自主尊重观点上是不合理的。然而,常规获取政策的支持者认为,当不需要付出代价时,社区成员有义务为其他人提供具有救生价值的物品。也就是说,正当性是基于有益原则而不是对自主权的尊重。

关于公共政策管理器官获取,关于善行或对自主权的尊重应该占主导地位的辩论可能会持续很多年。目前系统的支持者认为,个人和家庭在同意方面的权利应该保持主导地位。主张常规获取的支持者认为,涉及善行与自主权冲突的传统社会优先事项的结构是错误的。与此同时,大多数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贡献者都同意,目前低水平器官获取的情况在道德上是不令人满意的,需要进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

6.5 社会善行和社会正义

当今健康伦理学中一些最重要的问题被广泛归类为社会正义问题。然而,在许多作者手中,社会正义与社会善行非常相似。例如,全球伦理学中最重要的道德问题之一是如何构建既影响健康又影响健康保健的全球秩序和国家体系,以避免负担,提供利益,并以公平的健康水平和健康保健获取的门槛条件进行公平分配。全球化使人们意识到保护健康和提供有益服务的问题具有国际性质,并且它们的缓解将需要对全球系统进行重组。

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在生物医学伦理学的高级研究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罗尔斯认为,一个形成政治国家的社会安排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利益而进行的共同努力。他的起始假设以有益、平等的目标为基础,旨在改善自然劣势社会成员的不平等状况,并使其更加平等。他承认社会有义务消除或减少阻碍公平机会的障碍,并纠正或补偿各种不利因素,这对于讨论医疗保健中的有益和正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罗尔斯本人从未追求过这些以健康为中心的问题,但他的理论影响了许多关于健康和生物医学伦理学道德问题的作家,包括诺曼·丹尼尔斯、玛莎·纳斯鲍姆以及麦迪逊·鲍尔斯和鲁思·费登团队。丹尼尔斯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合理的资源限制下,我们如何公平地满足健康需求?”这个表述中的“公平”部分可能是基于正义的,但“合理的资源限制”的概念与前面提到的有益限制问题密切相关。丹尼尔斯认为,由于健康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正义理论不应仅仅集中在获得医疗保健上,还应关注改善影响社会健康的社会条件,如拥有清洁水源、充足营养和良好卫生条件。

Powers 和 Faden 认为,全球社会最困难的成员的幸福是正义实践理论的合适起点,但他们的理论也可以被表达为社会有益的论证。全球贫困及其对健康和福利的影响是 Singer、Powers 和 Faden 理论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极端贫困对健康的影响已有充分的文献证明,这些影响构成了 Powers 和 Faden 关于基本幸福和正义的理论。他们的理论还确定了不公平的优势模式和不公平的权力关系,如屈从、剥削和社会排斥,这些不公平根源于不公正的社会结构条件。他们的理论还评估了机构结构能够满足理论要求的程度。

最近,“能力理论”在来自多个学科的各种作者手中将正义和有益合并在一起。这种理论关注的是分配,旨在使人们能够达到社会机构保护的繁荣生活所必需的某些功能水平。其思想是从对健康和个体幸福的理解开始,然后将该解释与实现幸福所必需的基本能力联系起来,例如适当的营养和获得医疗保健的能力。一些核心能力包括身体健康、玩耍的能力、社交交往的能力、自由移动的能力和充足的教育水平。Amartya Sen 和 Martha Nussbaum 是能力理论的倡导者。

一些与生物伦理学和健康政策密切相关的作家已经超越了能力理论,转向有益和幸福感。Powers 和 Faden 提供了一个与全球健康政策密切相关的理论。他们从一个基本前提出发:社会正义关注的是人类的幸福感,不仅仅是健康,还包括他们所称的六个独立的核心幸福感维度。这六个维度是健康、个人安全、推理、尊重、依恋和自主决定。每个维度都是正义的独立关注点。虽然这个六个维度的列表在某些方面与纳斯鲍姆的相似,例如,“依恋”类似于纳斯鲍姆所称的“附属关系”,但 Powers 和 Faden 拒绝使用能力的语言,认为这是误导性的,并且偏离了正义和有益理论的目标。他们的列表是幸福感的基本核心维度,而不是核心能力。健康、安全和受到尊重是令人向往的存在状态,而不仅仅是能力或功能。例如,我们希望不仅仅有能力获得良好的营养,而是真正获得良好的营养。

在这个理论中,社会和全球秩序的正义和有益性将根据它们在政治结构和社会实践中实现这些幸福感维度的程度来判断。全球正义和有益的任务是为个人确保每个维度的足够水平,并减轻导致相应不幸的社会结构。这个幸福感理论及其在道德理论和社会政策中的地位可以用社会有益和社会正义的角色来表达。

7. 商业伦理中的有益性

商业伦理是应用伦理学的第二个领域,在其中关于有益原则的问题已经成为核心。亨姆在情感理论中的直接继承者亚当·斯密对于仁慈的角色和地位提出了重要观点,这一观点影响了许多商业伦理学作家。斯密认为,国家的财富和公民的幸福依赖于社会合作,基本上是政治和经济合作,但这个领域并不依赖于道德关系的仁慈。斯密提出,在市场社会中期望仁慈是徒劳的。在商业交易中,激励个人的唯一成功策略是诉诸个人利益:永远不要期望屠夫、酿酒商或面包师傅的仁慈;只期望他们关注自己的利益。市场社会的运作不是出于人道和仁慈的考虑,而是出于自我爱。

7.1 公司的有益

商业伦理中的几个问题试图应对斯密的观点。关于公司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公司作为社会机构的目的的讨论就是一个例子。无人争议的是,盈利型公司的目的是为股东创造利润,但是关于是否最大化股东利润是公司唯一合法的目的存在着激烈的辩论,正如弥尔顿·弗里德曼和其他人所主张的,以及真正有益的公司行为是否可以被证明是合理的。这个问题是规范性的,但斯密也提出了道德心理学的问题:我们是否有理由期望商业界成员的仁慈行为?在我们所知的商业世界中,仁慈是否有任何地位?

企业社会计划通常涉及有限的有益和自身利益目标的混合,例如与客户建立和维持关系。一个例子是公共事业公司的计划,帮助客户支付电费、煤气费、石油费、电话服务等。这些计划有时会减少而不是增加企业利润。实际上,它们是一种企业慈善行为。这些计划定位并试图解决账单未付款的根本原因,通常涉及财务困境。这些计划还试图拯救社区中因工伤、配偶或子女健康问题、药物依赖等不幸情况而陷入困境的人们。公司甚至可能支付消费者维权人员的费用,这些人员是经过培训的社工,专门处理客户及其问题。这些计划的设计目的是改善社区中遭受不幸的各个成员的生活。然而,它们可能并非完全出于善意,因为它们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旨在树立积极的公众形象,并收取逾期账单的付款。

一些公司有慈善计划,看起来是纯粹的有益行为,即没有与能够帮助公司的形式相混合。资金直接从利润中取出,没有预期的回报。然而,有人质疑即使是这种描述的计划是否是纯粹的善行的例子。在美国先例案件 A. P. Smith Manufacturing v. Barlow(1953)中,一位法官裁定 A. P. Smith 公司向普林斯顿大学进行的慈善捐赠是负责任的公司高管的合法善行。然而,法官承认这种善行可能并非纯粹的善行,而是出于公司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行动,以提升其公众形象和声誉。实际上,法官暗示这样的礼物虽然是有益的,但可能并非完全出于善意的动机。如果公司的善行只不过是最大化利润的聪明手段,那么这些行动似乎符合弗里德曼的观念。

无论企业动机如何,一个独立的问题是企业是否有善行义务。利益相关者理论回答是肯定的。在经典的股东利益至上观点中,股东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但这种观点常常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特别是那些对企业的生存和繁荣至关重要的人。谁应该从公司收入中受益?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或受益于企业组织的个人或群体。可以受到企业活动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员工、供应商、所有者、当地社区、分包商、顾问和股东。利益相关者理论通常被视为一种企业责任理论,即企业管理者对一定群体的利益相关者有义务。其中许多义务都是善行义务,特别是对员工和其他股东的义务。相比之下,股东理论认为管理者只对股东利益有义务,这被理解为受托责任。在当代商业伦理学中,普遍认为企业责任要求以某种形式包含利益相关者,但这种观点尚未详细发展为一种关于善行义务的企业责任理论,因为即使受影响的社区并非真正的利益相关者,也可能存在额外的善行义务,以促进社会意识和公共政策的发展。

公司是否对更大的社区有有益义务?许多公司对这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在“强生公司的方式”声明中,强生公司的信条中说,强生公司对其繁荣所在的社区,甚至对世界社区负有责任。该公司声称有义务成为良好的公民,包括提供慈善支持、鼓励公民进步、改善公共卫生和教育的提高。强生公司和其他公司声称他们对这些目标有义务,但在商业伦理学的许多作家看来,这种义务的主张要么是误导的,要么是夸大的。他们认为这样的道德要求是广泛的道德理想或机构承诺,特别是如果它们涉及到世界社区。

7.2 公司利益-家长式管理

家长式管理经常出现在商业实践和政府对商业的监管中。例如,许多企业要求员工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钱作为退休金;他们也可能扣除工资用于支付人寿保险。如果员工不想要这些“福利”,他们不能自由拒绝。在这里,家长式管理被认为是一种适当的限制自由的原则。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自建筑业和化工业。如果员工不想穿特定的服装、口罩或其他防护装置,公司(也许还有政府)仍然会强制执行,通常(虽然不总是)出于家长式管理的原因。

父权主义的一个持续存在的例子是出于父权主义原因(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对互联网、书店和视频店中的各种图片、文学作品或信息(通常是暴力描绘)进行限制。顾客可能希望购买或获取有关这些产品的信息,但是父权主义阻碍了他们的偏好。有人提出论据称,那些接触到暴力行为的人会因此受到伤害,例如,色情作品可能加重他们的情感问题,或使他们无法享受爱和其他独特的人际关系。

商业伦理学中父权主义的一个经典问题源于“买者自负”原则——拉丁文意为“让买方自行小心”。这个源自财产法的原则是销售的一般原则:买方有责任确定产品的任何不适用性,并且除非卖方积极隐瞒了不适用性,否则不享有任何形式的退款或换货。买方可以自由选择购买或不购买。对购买的父权主义限制的目标是让买方不会伤害自己,或者不会失去他们可能不会得到的好处。例如,通过政府政策和持牌药店对药品和受控物质进行控制和检查,经常以父权主义为理由进行辩护。许多人认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基本上是一个父权主义机构,它的运作是为了保护公众,即使一些公众成员不希望或不赞成所提供的保护。

随着产品市场变得更加复杂,产品变得更加复杂,买家对销售人员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希望他们了解产品并对其真实性进行说明。商业伦理学中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是,销售人员的角色是否应该被视为买家利益的父权保护者。例如,假设一个消费者想在他的院子里安装洒水系统来浇灌他的常青树林。他喜欢洒水器的声音和外观。然而,这些洒水器对于适当浇灌他的松树、云杉、雪松和柏树的根部来说是毫无用处的。业主需要滴灌软管来满足他大量的松树、云杉、雪松和柏树的需求。销售人员应该坚持只销售滴灌软管,拒绝销售洒水器头;还是应该顺从客户对洒水器的偏好?

传统上,销售人员并没有以这种方式看待他们的善行义务,但或许父权善行义务将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实践变革。

Bibliography

  • Adler, Matthew D., 2012, Well-Being and Fair Distribution: Beyond Cost-Benefit Analy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dler, Matthew D. and Marc Fleurbaey (eds.), 2016, Oxford Handbook of Wellbeing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rneson, Richard J., 2004, “Moral Limits on the Demands of Beneficence?” In The Ethics of Assistance, Deen K. Chatterjee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eauchamp, Tom L., and Childress, James F., 2019,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8th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6.

  • Braybrooke, David, 2003, “A Progressive Approach to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Global Beneficence,” The Monist, 86: 301–22.

  • Cullity, Garrett, 2007, “Beneficence.” In R. E. Ashcroft, A. Dawson, H. Draper, and J. R. McMillan (eds.), Principles of Health Care Ethics (2nd ed.), pp. 19–26,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Hoboken, NJ: John Wiley and Sons.

  • –––, 2004, The Moral Demands of Afflu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Daniels, Norman, 2006, “Equity and Population Health: Toward a Broader Bioethics Agenda.” Hastings Center Report, 36: 22–35.

  • –––, 1998, “Is There a Right to Health Care and, if so, What does it Encompass?” In H. Kuhse and P. Singer (eds.), A Companion to Bioeth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pp. 316–28.

  • Donaldson, Thomas J., and Preston, L. E., 1995, “The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 Concepts,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 65–91.

  • Dworkin, Gerald, “Paternal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7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7/entries/paternalism/.

  • Egonsson, Dan, 1999, “Local Solidarity,”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2: 149–58.

  • Epstein, Richard A., 2018, “Libertarian Paternalism Is a Nice Phrase for Controlling People,” The Federalist, available at http://thefederalist.com/2018/04/26/libertarian-paternalism-nice-phrase-controlling-people/ (accessed August 18, 2018), an article reprinted from Defining Ideas, a Hoover Institution Journal.

  • Feinberg, Joel, 1988,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 4 volum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ishkin, James A, 1982, The Limits of Oblig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Fletcher, Guy, 2016, The Philosophy of Well-being: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 Freeman, R. Edward, 1984,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Pitman.

  • Gert, Bernard, 2007, Common Morality: Deciding What to D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5, Morality: Its Nature and Justification, 2nd rev.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ert, Bernard, Charles M. Culver, and K. Danner Clouser, 2006, Bioethics: A Systematic Approa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ert, Bernard and Joshua Gert, “The Definition of Moralit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7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17/entries/morality-definition/.

  • Griffin, James, 1986, Well-Being,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Hooker, Brad, 2009, “The Demandingness Objection,” in Timothy Chappell, ed., The Problem of Moral Demandingnes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pp. 148–162 .

  • Hassoun, Nicole, 2012,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Justice: Shrinking Distance, Expanding Oblig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ume, David, 1751,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Tom L. Beauchamp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 Hutcheson, Francis, Collected Works of Francis Hutcheson, 7 vols., facsimile ed. by Bernhard Fabian. Hildesheim: Olms, 1969–71.

  • Hurley, Paul, 2003, “Fairness and Beneficence,” Ethics, 113: 841–864.

  • Kant, Immanuel, Ethical Philosophy, second edition, James W. Ellington (trans.),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1994.

  • Levine, Robert J., 2005, “The National Commission’s Ethical Principle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Beneficence.” In J. F. Childress, E. M. Meslin, and H. T. Shapiro (eds.), Belmont Revisited: Ethical Principles for Research with Human Subjects, pp. 126–135,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 Livnat, Yuval, 2004, “On the Nature of Benevolence,”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35: 304–317.

  • Mack, Eric, 2002, “Equality, Benevolence, and Responsiveness to Agent-Relative Value,”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19: 314–341.

  • Mandeville, Bernard de, 1714, The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Publick Benefits, ed. F. B. Kaye, 2 vol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24; repr. Indianapolis: LibertyClassics, 1988.

  • Mill, John Stuart, Utilitarianism and On Liberty.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Stuart Mill,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9.

  • Miller, Richard W., 2004, “Beneficence, Duty, and Distance,”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32: 357–83..

  • –––, 2010, Globalizing Justice: The Ethics of Poverty and Pow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urphy, Liam B., 1993, “The Demands of Beneficenc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2: 267–92.

  • –––, 2000, Moral Demands in Nonide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Nagel, T., 2005, “The Problem of Global Justic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33: 113–147.

  • Narveson, Jan, 2003, “We Don’t Owe Them a Thing! A Tough-Minded but Soft-Hearted View of Aid to the Faraway Needy,” The Monist, 86: 419–33.

  • Nathanson, Stephen, 1997, “Nationalism and the Limits of Global Humanism,” in Robert McKim and Jeff McMahan (eds.), The Morality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76–187.

  •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Subjects of Biomedic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1978, The Belmont Report: Ethical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Subjects of Research. Washington, DC: DHEW Publication OS 78*-0012.*

  • Nussbaum, Martha C., and Amartya Sen (eds.), 1993, The Quality of Lif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Pellegrino, Edmund D., and David C. Thomasma, 1987, “The Conflict between Autonomy and Beneficence in Medical Ethics: Proposal for a Resolu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ealth Law & Policy, 3, available at http://scholarship.law.edu/jchlp/vol3/iss1/7 (accessed August 20, 2018).

  • –––, 1988, For the Patient’s Good: The Restoration of Beneficence in Health Ca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87, “The Conflict between Autonomy and Beneficence in Medical Ethics: Proposal for a Resolu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ealth Law & Policy, 3, available at http://scholarship.law.edu/jchlp/vol3/iss1/7 (accessed August 20, 2018).

  • Pellegrino, Edmund, 1994, “The Four Principles and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e Need For A Better Linkage.” In Principles of Health Care Ethics, R. Gillon (ed.), 1st ed. London: John Wiley & Sons.

  • Powers, Madison, and Ruth R. Faden, 2006, Social Justice: The Moral Foundations of Public Health and Health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9, Structural Injustice: Power, Advantage, and Human Righ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ichardson, Henry S., 2012, Moral Entanglements: The Ancillary-Care Obligations of Medical Researche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en, Amartya, 1992, Inequality Reexamin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1993, “Capability and Well-Being.” In The Quality of Life, M. C. Nussbaum and A. K. Sen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30–53.

  • –––, 2009, The Idea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inger, Peter, 1972, “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 229–43.

  • –––, 1993, Practical Ethics, 2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2, One World: The Ethics of Globaliz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2009, The Life You Can Save: Acting Now to End World Poverty, New York: Random House.

  • –––, 2015, The Most Good You Can Do: How Effective Altruism is Changing Ideas about Living Ethicall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Slote, Michael A., 1977, “The Morality of Wealth.” In World Hunger and Moral Obligation, W. Aiken and H. LaFollette (ed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p. 124–47.

  • Smith, Adam, 1776,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6.

  • Sunstein, Cass R., and Richard H. Thaler, 2003, “Libertarian Paternalism Is Not an Oxymor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70: 1159–1202.

  • Sunstein, Cass R., 2014, Why Nudge? The Politics of Libertarian Paternalis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Thaler, Richard H., and Cass R. Sunstein, 2003, “Libertarian Paternalism,”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93: 175–79.

  • –––, Thaler, Richard H., and Cass R. Sunstein, 2008, 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Unger, Peter, 1996. Living High and Letting Di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U. S. Supreme Court, 2006, Gonzales v. Oregon, 546 U.S. 243.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capability approach | consequentialism | cosmopolitanism | ethics, biomedical: justice and access to health care | ethics, biomedical: theory | ethics: business | Hume, David | justice | justice: global | justice: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ve | Kant, Immanuel | Mill, John Stuart | paternalism | public health: ethics | Rawls, John | responsibility: collective | well-being

Copyright © 2019 by Tom Beauchamp <beauchat@georgetown.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