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中的整体主义方法论 methodological holism in the social sciences (Julie Zahle)

首次发表于 2016 年 3 月 21 日;实质性修订于 2023 年 10 月 23 日

整体主义方法论与个体主义方法论之间的辩论涉及社会科学中解释的适当焦点:社会科学解释在多大程度上应围绕社会现象和个体展开?这个讨论有两种主要形式。

最持久的辩论围绕着可有可无的问题。参与这场辩论的整体主义者认为,在社会科学中应提供涉及社会现象(如制度、社会结构或文化)的解释:它们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这类解释被称为整体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层面)或宏观(层面)解释。它们的例子包括“工会抗议是因为政府想降低全国最低工资”或“失业率上升导致犯罪率增加”。整体主义解释可以与以个体、他们的行动、信仰、欲望等为基础的解释相对比。后者被称为个体主义、个体(层面)或微观(层面)解释。它们的例子包括“安娜烤了一个蛋糕是因为苏珊想要”或“由于个体 a、b、c 等失去了工作,并对没有钱和没有工作机会感到非常沮丧,犯罪率上升了”。

as a result of individuals a, b, c, etc. losing their jobs, and feeling very frustrated about having little money and no job opportunities, the crime rate went up.

整体主义方法论者可能会或可能不会认为除了整体主义解释之外,还应提供个体主义解释。无论整体主义方法论者对这个问题的立场如何,他们都受到坚持社会科学中只应提供个体主义解释的方法论个体主义者的反对,因此,整体主义解释应该被摒弃。

整体主义方法论者与个体主义者之间的另一个较新的争议涉及微基础问题。参与这场辩论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者辩护的观点是,在某些情况下,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即仅以社会现象为基础的解释)可以独立存在:它们不一定需要个体层面的微基础。一个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可能是“经济萧条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整体主义方法论者可能认为这个解释本身就很好,不需要补充进一步的细节来说明经济萧条如何激发个体采取某些信念、采取某些行动等,进而导致战争的爆发。个体主义者持不同意见,坚持认为必须始终提供这样的附加解释。

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无论是在可有可无论述还是微基础辩论的背景下,整体主义方法论的支持者并不一定用这样的术语来描述他们的立场。事实上,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很少这样做。在某些情况下,会使用一些替代的标签,例如,“解释性整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用来表示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观点。在其他情况下,对于这两种被描述为方法论整体主义的观点,可能根本没有标签。在本条目中,术语的差异将被忽略:术语“整体主义方法论”用来描述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观点,以及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并不总是需要个体层面的微基础。

关于社会科学解释的适当焦点的方法论个体主义-整体主义辩论只是个体主义-整体主义争议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本体论、确认和道德的个体主义-整体主义辩论还有其他几个。在这些讨论中,整体主义是指社会现象以自身的方式存在,或者说是以自己的权利存在(本体论辩论);社会科学解释不一定总是需要通过观察个体层面上发生的事情来进行确认(确认辩论);并且道德责任有时可以归因于社会实体,如群体(道德辩论的一个版本)。完全有可能,并且实际上很常见,订阅本条目中定义的方法论整体主义而不支持这些其他形式的整体主义。尽管有趣,但这些辩论在这里不会直接讨论。

关于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以下讨论由两部分组成。第 1 和第 2 节探讨了可有可无的辩论,第 3 和第 4 节考虑了微基础辩论。两部分都关注于整体主义者在这些争议中的观点和论证。关于方法论个体主义的描述,请参阅方法论个体主义词条。


1. 可有可无的辩论

方法论整体主义的辩护可以追溯到至少 19 世纪末。在这个时候,埃米尔·杜尔凯姆在多篇著作中倡导了整体主义解释的必要性(参见杜尔凯姆 1938 [1895],1951 [1897])。他曾经著名地说过,

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应该在先前的社会事实中寻找,而不是在个体意识的状态中寻找。(杜尔凯姆 1938 [1895]: 110—原文中的斜体)

他的工作通常与马克斯·韦伯的工作相对比,后者被认为是这一时期方法论个体主义的主要支持者。在辩论的后续历史中,有两个特别突出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左右,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卡尔·波普尔和 J.W.N.沃特金斯激烈地支持方法论个体主义。作为回应,欧内斯特·格尔纳、莱昂·G·戈尔德斯坦、莫里斯·曼德尔鲍姆等人认为,有其他方式来解释和捍卫整体主义方法论,这些方式不受哈耶克、波普尔和沃特金斯的反对影响(参见格尔纳 1973 [1956];戈尔德斯坦 1973a [1956],1973b [1958];曼德尔鲍姆 1955, 1973 [1957]。它们都出现在奥尼尔 1973 中,该书还包含了这一时期的其他重要贡献)。

第二个重要时期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从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出现了许多新的或新版本的论证,支持整体主义解释的必要性。在这个阶段,罗伊·巴斯卡尔、艾伦·加菲尔克尔、哈罗德·金凯德、弗兰克·杰克逊和菲利普·佩蒂特等人做出了对于整体主义解释不可或缺性的重要贡献(参见巴斯卡尔 1979;加菲尔克尔 1981;金凯德 1996, 1997;杰克逊和佩蒂特 1992a, 1992b)。下一节将重点关注在这个最后一阶段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论证。(有关这一时期的论文集,请参阅扎勒和科林 2014a。本节的其余部分将介绍在不可或缺性辩论中所涉及的立场。如上所述,特别关注将放在整体主义方法论立场上。)

辩论中有三种基本观点:

强整体主义方法论:社会科学中应仅提供整体主义解释;它们是不可或缺的。个体主义解释可以被放弃。

适度整体主义方法论:在某些情况下,应提出整体主义解释;在其他情况下,应提出个体主义解释;在社会科学中,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解释都是不可或缺的。

整体主义方法论:社会科学中应该只提出个体主义解释;它们是不可或缺的。整体主义解释可以被放弃。

在这些立场中,强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论点得到了相对较少的支持,今天几乎没有人支持它。绝大多数整体主义方法论者属于温和派别。因此,辩论主要集中在温和整体主义观点和个体主义立场之间。因为双方都同意应该提出个体主义解释,所以他们的努力首先集中在是否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问题上。

这三种基本立场可以进一步以三种方式进行描述。首先,每种立场都依赖于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解释之间的区别。这引发了如何准确区分这两类解释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辩论参与者之间存在争议。对于这个区别的一个可能的表述是,整体主义解释涉及社会现象,而个体主义解释涉及个体、他们的行动、信仰等。进一步阐述这个建议,可以指出整体主义解释包含社会术语、描述或谓词,其特点是与社会现象相关并关注社会现象。相比之下,个体主义解释包含个体主义术语、描述或谓词,其特点是与个体、他们的行动、信仰、欲望等相关并关注个体。

这个补充描述仍然存在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即如何理解社会现象的概念。整体主义方法论者通常将以下项目列为社会现象的例子:(a)组织,如大学、公司和教堂;(b)社会过程,如革命和经济增长;(c)统计属性,如群体内的识字率或自杀率;(d)文化和传统,如玛雅文化或民主传统;(e)被归属于群体的信念、欲望和其他心理属性,如政府保持权力的欲望;(f)规范和规则,如禁止与家庭成员发生性关系的规定和要求汽车靠右行驶的规则;(g)社交网络的属性,如密度或凝聚力;(h)社会结构,通常与已列出的项目之一或多个项目相对应;以及(i)社会角色,如公交车司机或护士。该列表包括以社会实体、社会过程和社会属性的形式出现的社会现象。后者首先是被归属于社会群体或个体集合的属性。然而,社会属性还包括被归属于个体的某些特征,比如个体的社会角色。有时候人们认为,这些属性是社会属性,因为它们预设了个体的社会组织或社会实体的存在。(关于不同类型的社会属性的讨论,也可参见 Ylikoski 2012, 2014。)

整体主义方法论者通常不同意上述所有项目都构成社会现象。他们认为其中一些是个体主义属性,因为它们是个体的属性。例如,一些整体主义方法论者认为规范和规则是个体主义属性,因为它们表达了个体对自己应该或不应该如何行动的信念。同样,许多人认为社会角色是个体主义属性,因为它们是归属于个体的。(关于社会角色应该被归类为社会属性的整体主义辩护,请参见 Kincaid 1997; Lukes 1968; Elder-Vass 2010; Hodgson 2007。)这样,关于如何区分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解释的争论转化为对什么构成社会现象的意见不同。整体主义方法论者认为更多的现象是社会的,因此他们将更多的解释归类为整体主义,而个体主义方法论者则认为较少的现象是社会的,结果是他们将较少的解释归类为整体主义,更多的归类为个体主义。由于这种分歧,整体主义方法论者和个体主义方法论者经常互不相谈: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些假设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解释之间的区别的论点,这与对手所依赖的论点相矛盾(参见 Zahle 2003, 2014)。

如何区分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解释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分析解释的方法来解决,解释由解释者(即进行解释的对象)和被解释者(即需要解释的对象)组成。考虑以下选项:(a)解释者和被解释者都以社会现象的术语表达(例如,政府决定降低国家最低工资引发了工会的抗议);(b)解释者以社会现象的术语陈述,而被解释者以个体、他们的行为等术语描述(例如,政府决定降低国家最低工资导致几个人写公开信抗议);(c)解释者和被解释者都以个体、他们的行为等术语表达(例如,因为小孩子开始哭了,一些人过来帮忙);(d)解释者以个体、他们的行为等术语陈述,而被解释者以社会现象的术语描述(例如,许多人一下子取出他们的钱导致银行耗尽了现金储备)。在考虑这些选项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三种不同的界定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解释的方法:

(1)

整体主义解释:解释者以社会现象的术语陈述;被解释者以社会现象的术语或个体、他们的行为等术语表达。

个体主义解释:解释的对象以个体为基础;被解释的现象可以用社会现象或个体、行为等来表达。

(2)

整体主义解释:解释的对象以社会现象为基础;被解释的对象以社会现象来描述。

个体主义解释:解释的对象以个体、其行为等为基础;被解释的对象以社会现象来描述。

(3)

整体主义解释:解释的对象以社会现象为基础;被解释的对象以社会现象表达。

个体主义解释:解释的对象以个体、他们的行为等为基础;被解释的对象以个体、他们的行为等为表达方式。

在可有可无性辩论中,这三种观点都得到了支持。其中,第一种立场最具包容性,同时也是最广泛接受的。

其次,强整体主义、中等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基本立场可以通过指出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解释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来进一步描述。例如,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解释可以根据它们是否是功能性、意图性或直接因果关系的解释进行分类。这一点可以通过整体主义解释来说明。功能性整体主义解释表明社会现象的持续存在是通过其功能或效果来解释的。例如,可以提出“国家之所以继续存在是因为它促进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过去,尽管现在不再如此,方法论整体主义常常与推进这种类型的整体主义解释有关。(关于功能性整体主义解释的使用,请参见 Macdonald 和 Pettit 1981:131ff。)意图性整体主义解释旨在通过参考群体执行行为的原因来解释归因于群体的行动。例如,可以肯定地说“政府决定在五月份举行大选,因为它相信这将增加其连任的机会”。(关于意图性整体主义解释的使用,请参见 Tollefsen 2002;List 和 Pettit 2011。)如今,功能性和意图性解释通常被视为与更直接的因果关系解释有所区别的特殊类型的因果关系解释。后者的因果关系解释可以通过诸如“失业率的上升导致犯罪率的增加”或“政府降低税收导致奢侈品消费增加”等断言来说明。

或者,为了举一个额外的例子,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解释可以根据它们的焦点进行分类。在这种精神下,整体主义的解释可以根据它们是否关注社会群体的统计特性,社会组织及其行动等进行分类。同样,个体主义的解释可以根据个体的描述是否受到理性选择模型的影响,是否强调行动主要是习惯性的,并基于各种形式的隐性知识等进行分类。对于某种基本立场的倡导可能会伴随着对某些类型的整体主义或个体主义解释的偏好。

第三,强整体主义、中等整体主义和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立场可以通过观察进一步阐明,每种立场既可以被表述为关于解释的一般性主张,即社会科学中提出的所有解释,也可以被表述为仅涉及最终解释,即那些令人满意而不仅仅是可容忍的解释。有时,方法论个体主义者倾向于将讨论仅限于最终解释。因此,他们认为虽然可以提出整体主义的解释,但它们只是可容忍的停顿点,暂时接受,以期望个体主义的解释能够作为唯一的最终解释。在强整体主义和中等整体主义者中,较少有人认为这场辩论仅涉及最终解释。

在可有可无辩论中,有额外的维度可以澄清三种基本立场。例如,每种立场都与不同的解释构成、不同的因果观念等相容。偶尔,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对于这些问题的意见分歧将会浮出水面。

2. 为什么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

本节探讨了一些支持整体主义解释在社会科学中不可或缺性的最重要论据。所有这些论据都是由温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者提出的。只有第一个论据的第一个版本也被强调整体主义方法论者所提倡。这些论据都应该被理解为对整体主义解释作为最终解释不可或缺性的辩护。

2.1 社会现象作为原因的论证

社会现象作为原因的论证认为,如果社会现象具有因果效应,那么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该论证的基本结构如下。首先,对社会现象作为因果效应的特征进行描述。接下来,主张为了解释由因果效应的社会现象产生的事件,必须提供整体主义解释:只有整体主义解释才能说明社会现象如何引起某些事件。最后,得出结论,由于社会现象引起的事件不应该被留下无法解释,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这个论证有不同的版本,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如何描述社会现象作为因果效应。

根据一种推理方式,像国家和社会这样的社会实体具有独立于并且优先于组成这些实体的个体的因果能力。例如,有人认为国家以某种方式发展,以实现某个目标,但是参与其中的个体对这种发展没有任何影响。或者,有人认为社会结构可能确保个体在社会中扮演某些功能;个体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无论如何具体规定,具有这些独立且优先的因果能力的社会现象产生的效应无法通过提供个体主义解释来解释;个体对这些效应没有因果责任。解释这种社会现象只能通过整体主义解释来实现,这些解释说明了这些现象如何产生所讨论的效应。

社会实体具有独立且优先的因果能力的观点通常被归因于孔德、黑格尔、马克思及其追随者。如今,这一主张的支持者寥寥无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主张被认为与广泛持有的社会现象是由个体及其属性(有时还包括物质制品)非因果决定的观点不相容。特别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附、实现和出现的概念作为阐明社会现象与个体及其属性之间的非因果依赖关系的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概念已经成为社会现象作为原因的替代版本的基础。

首先考虑随附和实现的概念。随附是属性、种类或事实之间的关系。粗略地说,如果社会属性仅在个体主义属性发生变化时才发生变化,那么社会属性就随附于个体主义属性。换句话说,个体主义属性决定了社会属性。为了理解这一点,假设一个足球俱乐部是由一群具有特定信念、彼此之间具有特定关系等的个体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个体改变一些信念、彼此之间的关系等,否则足球俱乐部不能转变为高尔夫俱乐部。个体的信念、关系等决定了他们是一个足球俱乐部的属性。随附的概念通常与实现的概念互换使用。因此,可以说一群具有特定信念、关系等的个体实现了成为一个足球俱乐部的属性。一些温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者以不同的方式扩展了社会属性作为随附属性的解释,通过提出支持在某些情况下随附的社会属性是因果有效属性的考虑(参见 Kincaid 1997, 2009; List and Spiekermann 2013; Sawyer 2003, 2005)。他们的思考是对所谓的排除论的回应,该论断认为随附属性是表象性的,因为所有的因果作用都是由它们随附的属性完成的(关于这个论证,参见 Kim 2005)。以下是 Christian List 和 Kai Spiekermann 试图证明一些随附的社会属性是因果有效的方式(List and Spiekermann 2013)。

List 和 Spiekermann 首先诉诸于差异制造或反事实因果观念,该观念认为“如果且仅如果 C(在一个感兴趣的系统中)的一个属性是另一个属性 E 的原因,那么 C 对 E 产生了系统性的影响”(2013 年:636)。由此推断,当 S 作为一个随附的社会属性对 E 产生系统性的影响时,S 就可以被视为 E 的一个原因。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 S 发生了,E 也会发生;而如果 S 没有发生,E 也不会发生。现在假设 S 是微实现稳健的:如果 S 由一个实现它的个体主义属性的复合体实现,S 也会带来 E。在这种情况下,实现 S 的个体主义属性的复合体对 E 并没有产生系统性的影响。虽然如果特定的复合体发生了,E 也会发生,但如果复合体没有发生,E 也不会发生。因此,S 才是 E 的原因,而不是实现 S 的个体主义属性的复合体。List 和 Spiekermann 强调,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整体主义的解释,即描述一个给定的随附的社会属性如何导致某种效果的解释。

作为这些观点的一个轶事性例证,他们提到了 2010 年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失败的情况(2013: 637)。他们认为峰会失败至少部分原因是因为参与方太多,没有共同利益。此外,他们指出,这些以及其他情境的社会属性是微观实现的鲁棒性:即使这些属性由具有稍有不同个体主义属性的个体实现,社会属性仍然会导致峰会失败。因此,应将会议的社会属性视为失败的原因;也就是说,必须提供整体主义解释来解释为什么峰会失败。

现在转向涌现的概念。虽然涌现属性有时被视为与监督属性相同或作为一类特殊属性,但涌现属性也可以有不同的特征。将社会属性作为涌现属性的这些替代规范同样成为坚持整体主义解释不可或缺的基础。目前,这种推理方式常常与社会科学的关键现实主义学派联系在一起,该学派由罗伊·巴斯卡创立,并由许多其他人进一步发展(参见例如 Archer 1995, 2000; Bhaskar 1979, 1982; Elder-Vass 2007, 2010, 2014)。该运动的主要代表提供了各种涌现概念的规范。其中,将简要讨论 Dave Elder-Vass 的解释。

根据埃尔德-瓦斯(Elder-Vass)的观点,像公司和大学这样的社会实体是由个体(有时还包括物质事物)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Elder-Vass 2007: 31)。由于在某一时刻由相互关联的个体组成,社会实体具有各种因果有效的社会属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具有 emergent social properties(新兴社会属性),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指作为整体的社会实体所具有的 emergent social properties。例如,政府有权征收新税,四重奏有能力演奏和谐的音乐。第二种是指归因于个体的 emergent social properties。例如,老板有权雇佣或解雇员工。个体之所以具有这些属性,是因为它们相互关联以形成社会实体,这就是它们构成 emergent social properties 的原因(Elder-Vass 2010: 74)。作为社会实体的一部分的个体也具有非 emergent properties(非新兴属性)。这些是因果有效的属性,例如阅读或交谈的能力,个体在某一时刻独立于成为社会实体的一部分而具有。基于这些思考,埃尔德-瓦斯认为,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应该解释 emergent social properties 的影响。为此,有必要提供整体主义解释,即说明某个社会属性如何部分地导致某种影响的解释。个体主义解释无法胜任这个任务,因为它们仅限于描述个体如何通过其非 emergent properties 的部分作用导致某种影响。 简单地指出个体在某一时刻独立于社会实体而拥有的属性,并不能解释新兴社会属性的影响(见 2010 年:66)。

当代温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者普遍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个体及其属性(有时还包括物质工艺品)非因果决定的。正如前文所述,一些人辩称这样构想的社会现象具有因果效应,而这样的辩护往往严重依赖于所采用的特定因果观念。然而,许多温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者认为无需为社会现象具有因果效应提供论证。他们只是假定这是事实,并在试图证明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过程中追求替代策略。

2.2 无法翻译的论证

从翻译的不可能性的论证认为,整体主义解释的必要性在于这些解释无法被翻译成个体主义解释。该论证首先观察到整体主义解释包含社会描述或概念,并指出社会描述的意义不能仅通过包含个体描述的规范来捕捉。换句话说,社会概念不能仅通过个体主义概念来进行简化定义。因此,将整体主义解释翻译成个体主义解释是不可能的:通过翻译无法取代整体主义解释。最后,该论证得出结论,由于整体主义解释所解释的事件不应该没有解释,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

翻译的不可能性的论证由莫里斯·曼德尔鲍姆在 1955 年的一篇论文中著名地提出(曼德尔鲍姆 1955 年)。在这篇论文中,曼德尔鲍姆将社会概念定义为指涉社会内部组织形式的概念。他指出,这种概念“无法被翻译成心理学 [即个体主义] 概念而不剩余”(1955 年:310-原文斜体)。为了强调这一点,曼德尔鲍姆考虑了银行出纳员的社会概念。为了明确银行出纳员是什么,必须引用银行的社会概念。而“银行”的定义又必须包含“法定货币”和“合同”等社会概念。而这些社会概念也只能以涉及其他社会概念的方式来定义,因此社会概念的定义不可避免地包含其他社会概念。鉴于整体主义解释的独特特征在于它们恰恰包含了社会概念,因此这些解释无法被翻译成个体主义解释,也无法被个体主义解释所取代。

曼德尔鲍姆的论点,包括他关于银行出纳员的例子,在温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者和个体主义者之间的辩论中被广泛引用(参见例如,Bhargava 1992; Danto 1973 [1962]; Epstein 2015; Gellner 1973 [1956]; Goldstein 1973b [1958]; James 1984; Kincaid 1986, 1997; Zahle 2003)。然而,很少有温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者像曼德尔鲍姆一样认为,如果整体主义解释确实无法转化为个体主义解释,那么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

2.3 无法进行理论间还原的论证

无法进行理论间还原的论证假设整体主义解释如果整体主义理论无法还原为个体主义理论,则无法被摒弃。该论证基于这样的观点,即整体主义解释依赖于社会理论,而个体主义解释涉及个体主义理论。在这个背景下,人们认为社会理论往往无法还原为个体主义理论,因此也无法被个体主义理论所取代。因此,当整体主义解释使用无法还原的社会理论时,无法用诉诸个体主义理论的个体主义解释来替代。由于通过无法还原的社会理论来解释的事件不应该无法解释,因此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

通常,对这个论点的讨论依赖于纳盖尔模型的某个版本的理论间归约。该模型将理论构想为主要以法则形式发表的陈述。适应当前的焦点,它要求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将社会理论归约为个体主义理论。第一个要求是可连接性条件,因为假设整体主义理论以社会谓词或描述的使用为特征,而个体主义理论则以仅包含个体主义谓词或描述为特征。根据一种常见的解释,该条件规定了待归约的社会理论中的社会谓词必须与个体主义理论中的个体主义描述一一对应。所谓的桥梁法则表达了这些对应描述在法则方式下具有相同的指称,即它们具有相同的参照。(请注意,这是一个较弱的条件,要求社会术语的含义必须由仅包含个体描述的规范来捕捉,这与 2.2 中考虑的要求不同。)可连接性条件意味着,如果说,待归约的社会理论中出现了“教堂”这个社会术语,那么必须证明这个术语与一个个体主义描述一一对应,以法则方式具有相同的指称,即这些描述以某种方式实现了教堂。一旦满足了这个条件,第二个要求,即可推导性条件,应该得到满足。它规定了待归约的社会理论必须从个体主义理论和桥梁法则中推导出来,并在某种意义上由此解释。

中庸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主要关注于证明社会理论不能归纳为个体主义理论,因为这涉及到满足可连接性要求的困难。最突出的论据是多重实现论的论证(其他论据包括,例如,Kincaid 1996,Wahlberg 2019)。多重实现论的论证源自于心灵哲学,后来发展成为反对理论间归纳的可普遍化论证(参见 Putnam 1967 和 Fodor 1974)。在 20 世纪 80 年代,它开始作为反对将社会理论归纳为个体主义理论的论证出现(参见例如 Kincaid 1986,1996,1997;Little 1991;Rios 2005;Sawyer 2002,2005,Wright et al. 1992;Tollefsen 2002,2015)。

论证始于指出社会属性随附于个体主义属性或由其实现。然后指出社会属性与个体主义属性之间的这种关系与社会属性不仅可以由单一的个体主义属性复合体实现,而且可以由不同的——事实上是无限多个——个体主义属性复合体实现是相容的。接下来提出了一个经验性的主张,声称许多社会属性确实可以多重实现。这一观点通常通过例子来支持。例如,金凯德列举了几个社会谓词,如“革命”、“官僚主义”和“同伴群体”,并指出“个体之间、个体心理状态、信仰等之间的许多不同关系都可以实现这些术语的指涉”(金凯德 1986 年:497)。在类似的观点中,基思·索耶表示,“‘成为一座教堂’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群体中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索耶 2002 年:550)。最后,观察到当社会理论包含指涉具有多个、高度不同或无限多个实现的社会属性的社会谓词时,连接性条件无法满足。在这些情况下,社会谓词无法通过桥梁法则与单一的个体主义描述相连接。相反,它们将必须与个体主义描述的析取连接。为了看清这一点,回到“成为一座教堂”的社会属性的例子。只要教堂可以多重实现,“教堂”这个术语就必须与个体主义描述的析取相连接,每个描述都表征可能实现教堂的个体主义属性复合体。总之,涉及多重实现的社会属性的社会理论不能简化为个体主义理论。 因此,对这些理论的整体主义解释不能被个体主义解释所替代。

在最近的科学哲学讨论中,纳吉尔的理论间归约模型在许多方面受到了批评,这同样挑战了它作为在可有性辩论背景下归约模型的适用性。只要这个模型被认为是不足够的,那些基于这个模型的对整体主义解释不可或缺性的论证就失去了意义。

2.4 解释回归的论证

从解释回归的论证关注的是坚持整体主义解释应该被摒弃的标准理由的可持续性。所涉及的标准理由是以下的。鉴于整体主义解释关注以社会实体和过程的形式为单位的较大单位,它们比聚焦于这些较大单位的组成部分,即个体、他们的行为等的个体主义解释更不可取。从解释回归的论证声称,这一主张同样可以用来证明个体主义解释比关注个体的生物组成部分的解释更不可取。这一主张还可以用来激励这样的断言,即这些解释也应该被摒弃,而应该采用关注个体生物单位的化学组成部分的解释,依此类推。为了避免这种不可取的结果,论证继续指出,坚持整体主义解释总是比个体主义解释更不可取的标准理由应该被摒弃。因此,由于除非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解释实践不应该改变,提供整体主义解释的现有实践不应该被终止。从继续进行现有解释实践的角度来看,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

一些理论家提出了这种考虑(参见 Hodgson 2007;Jackson 和 Pettit 1992a;Jones 1996;Tannsjö 1990)。值得注意的是,回归论证在纯粹的否定观点上没有提供任何指导,即关于整体主义解释在当前社会科学实践中何时以及为什么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方面,这个论证与本节中考虑的其他论证不同。

2.5 不同解释兴趣的论证

从不同的解释利益的论证声称,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能够满足与个体主义解释所能满足的利益不同的解释利益。该论证具有以下基本结构。首先,明确采用了某种解释观念。通过对这种观念的诉诸,然后论证了一些整体主义解释可能满足个体主义解释无法满足的解释利益。由此得出结论,由于社会科学应该满足这些解释利益,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论点主要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提出。其中一个常见版本依赖于解释的问题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解释是对一个为什么问题的回答。这个版本由艾伦·加菲尔德提出,并且随后也被其他理论家提出(参见例如,加菲尔德 1981 年;哈斯兰格 2016 年,2018 年;金凯德 1996 年,1997 年;里斯乔德 2000 年;韦伯和范布韦尔 2002 年)。主要观点是,一些为什么问题只能通过提供整体主义解释来充分回答。因此,既然对这些为什么问题的回答感兴趣,整体主义解释就是不可或缺的。另一个著名的版本是基于不同解释兴趣的论点,它依赖于解释的因果信息观点。它指出,解释提供了关于导致需要解释事件的因果过程的信息。关键思想是,有些信息只能通过整体主义解释来提供。既然对这些信息感兴趣,整体主义解释因此是不可或缺的。这个版本由弗兰克·杰克逊和菲利普·佩蒂特提出(参见杰克逊和佩蒂特 1992a,1992b;关于问题模型和因果信息观点的比较,参见马尔基奥尼 2007 年)。他们有影响力的解释将会被更详细地讨论。

装备了因果信息解释观点,杰克逊和佩蒂特考虑了特定事件的解释(杰克逊和佩蒂特 1992a)。整体主义解释提供了关于社会属性 S 实例化如何导致某个事件的信息。现在,由于社会属性是依赖于个体主义属性的,总是可以提供相应的个体主义解释:个体主义解释提供了关于实现 S 的个体如何产生所讨论事件的信息。例如,假设需要解释的特定事件是犯罪率上升。在这里,整体主义解释可能是犯罪率上升是失业率上升的结果,而个体主义解释可能是犯罪率上升是因为个体 a、b、c 等失去了工作,感到对于没有钱和没有工作机会感到沮丧。

杰克逊和佩蒂特提出的关键观点是这两种解释提供了不同的信息。整体主义解释传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在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犯罪率几乎注定会上升。原因是如果那些特定个体的动机和机会没有改变,其他人的动机也会改变。(1992a: 11)

had the motiv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ose particular individuals not changed, the motivations of others would have done so. (1992a: 11)

因此,整体主义解释提供了模态比较信息,即提供了在实际世界中发生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各种可能的世界中的信息。相比之下,个体主义解释仅仅指出这些特定个体,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和动机,导致了犯罪率的上升。因此,它提供了模态对比信息,即将实际世界与其他可能的世界区分开来的信息。由于提供的信息存在差异,杰克逊和佩蒂特得出结论,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与个体主义解释不同,整体主义解释可以满足对模态比较信息的解释兴趣,并且应该满足这种信息的需求。

杰克逊和佩蒂特关于不同解释兴趣的论证版本因未考虑实用考虑因素可能决定整体主义解释提供的信息是否被认为比个体主义解释提供的信息更有趣或更不有趣而受到批评(参见韦伯和范布韦尔 2002 年)。实用考虑因素在实用关注论证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2.6 实用关注论证

从实用主义关注的角度来看,整体主义解释是否不可或缺取决于它们是否在实用上优于个体主义解释。这个论点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只要一个事件存在整体主义解释的可能性,那么同样可以找到一个个体主义解释。据称,选择这两种解释应该根据实用考虑来进行。此外,据维护,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有时候提供一个整体主义解释而不是个体主义解释更为可取。基于这一点,得出结论认为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

琼斯(1996)提出了类似的论点。他指出,建立一个关于某个事件的整体主义解释有时比建立一个个体主义解释更为经济(1996: 126)。他可能指的是,收集关于个体、他们的行为、意图等方面的证据,以提供个体主义解释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因此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成本,而提供一个整体主义解释所需的证据则较少。琼斯还声称,整体主义解释有时更容易教授:因为整体主义解释往往更简单,不包含大量关于个体、他们的行为、信仰等细节(1996),因此个体更容易理解。在这些情况下,琼斯认为整体主义解释优于个体主义解释:基于上述类似的实用考虑,整体主义解释是不可或缺的。

3. 微基础辩论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微基础辩论开始引起关注,当时一些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开始维护这样一种观点: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或者可以称之为整体主义方法论,应该被基于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或理论所补充。乔恩·埃尔斯特(Jon Elster)和丹尼尔·利特尔(Daniel Little)等人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背景下支持了这一观点(埃尔斯特 1983 年,1985 年,1989 年;利特尔 1986 年,1991 年,1998 年)。雷蒙德·布登(Raymond Boudon)也是早期重要的支持者(布登 1976 年,1979 年)。他们认为社会理论家必须关注个体层面的微基础,这一观点很快遭到了方法论整体主义者的反对,从而引发了一场辩论。在当前的哲学讨论中,方法论个体主义立场的倡导往往与分析社会学的方法或其主要代表有关(Hedström 2005 年;Hedström 和 Swedberg 1996 年;Demeulenaere 2011 年)。然而,这种观点也受到其他人的支持,无论是社会学内部还是外部的支持者。支持整体主义立场的论据与社会科学或哲学中的任何特定方法都没有关联。

微基础辩论中存在两种基本立场:

整体主义方法论: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有时可以独立存在,不一定总是需要补充关于个体层面微基础的解释或理论。

整体主义方法论: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可能永远无法独立存在;它们应该始终与基础个体层面微基础的解释相补充。

通过考虑其关键概念、对个体主义立场的可能限定以及对微基础需求背后的标准动机,可以进一步对这场辩论进行特征化。

首先,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是指在解释中,解释因素和被解释现象都以社会现象的术语表达。例如,“新教伦理导致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崛起”,或者“该国经济高速增长部分归因于其稳定的政治环境”。根据与可有可无辩论相关的整体主义解释的讨论,当解释因素和被解释现象包含社会术语、描述或谓词,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引用和关注来区分时,可以说它们是以社会现象为术语。反过来,社会现象可以被指定为社会实体、社会过程和社会属性,例如大学、革命、识字率等。此外,可以根据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的不同类型进行区分。例如,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可以根据其对功能、意图或直接因果关系的关注进行分类,如上所介绍的。或者,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可以根据其对组织、群体的统计属性等的关注进行个体化。

现在转向个体层面微基础的解释。这些解释是对底层个体层面机制的规范,这些机制被理解为事件的因果链,发生在个体层面,并将某种社会现象作为原因与另一种社会现象作为结果相连接。通常,这类解释被认为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一个社会现象如何导致个体形成各种信念和欲望,并具有某些机会。第二部分说明了这些信念、欲望和机会如何导致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和互动。第三部分概述了这些行动和互动如何有意或无意地导致某种社会现象的发生。作为这种解释的一个例子,考虑纯粹整体主义解释的例子,即“新教伦理导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对底层个体层面机制的一个非常粗略的三部分解释可能如下所示。新教伦理迫使个体采纳某些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反过来促使他们从事某些新的经济行为。最终,这些行为导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经常使用科尔曼(Coleman)著名的船模型来描述纯粹整体主义解释必须包括这种底层个体层面机制的三部分解释(Coleman 1986, 1990)。该模型使用船形来说明从一个社会现象到个体层面事件再到另一个社会现象的过程。

如已明确,底层机制的解释是个体层面的解释,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包含对个体所发生和被迫发生的描述。通常会通过参照个体在社会组织中所担任的角色和其他属性来描述个体。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什么算作个体层面的描述有一个宽容的概念。个体的解释可能依赖于不同的行动者理论。在辩论的早期阶段,明显倾向于基于理性选择模型进行解释。如今,也使用其他模型。

纯粹整体主义解释需要微观基础的主张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定。有时,明确指出纯粹整体主义解释应始终伴随着对底层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这种立场往往是通过对“机制模型”解释的呼应来推动的。该模型认为解释是展示一个现象如何通过底层机制引发另一个现象;借用埃尔斯特的话来说,解释是“提供一个机制,打开黑匣子,展示螺丝和螺母、齿轮和轮子”(埃尔斯特 1985 年:5)。因此,纯粹整体主义解释实际上并不构成解释,除非它们被底层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所补充。在其他情况下,只有纯粹整体主义解释必须通过底层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来补充,才能被视为满意或完整的解释。这种观点通常是由解释的机制模型的较弱版本所推动的,根据这个版本,一个满意或完整的解释,而不是解释本身,必须描述一个现象如何通过底层机制引发另一个现象。

然而,无论多么有资格,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总是需要微基础的主张,这是一种比在不可或缺的争议中所辩护的方法论个体主义更弱的形式。参与微基础辩论的方法论个体主义者并不坚持要摒弃整体主义解释。目标只是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即那些在解释和被解释之间都以社会现象的术语表达的解释,而且只是简单地认为这些解释需要通过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来补充。此外,对于以社会现象的术语陈述解释并以个体、行动等术语描述被解释的整体主义解释也没有异议。实际上,当指定了一个社会现象如何导致个体形成各种信念和欲望,并具有某些机会时,这些解释就是个体层面机制的一部分。尽管对微基础的需求是一种较弱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形式,但这个立场仍然遭到了反对。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参与微基础辩论的方法论整体主义者坚持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有时可以独立存在,它们不需要通过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来补充;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可以作为解释,或者作为满意或完整的解释。

4. 为什么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有时可以独立存在

方法论整体主义者提出了一些论据来支持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有时可以独立存在的主张。以下是他们的一些主要论点的审查。

4.1 从基础社会层面机制的论证

从基础社会层面机制的论证旨在证明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有时可能伴随着基础社会层面而不是个体层面的机制(参见 Kaidesoja 2013; Kincaid 1997: 111; Mayntz 2004; Vromen 2010; Wan 2012; Ylikoski 2012)。

论证从指出社会现象处于比个体更高的组织层次开始。请注意,这就是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被视为基础机制的具体化的原因。论证继续指出,有时会忽视的是社会现象本身可能处于更高或更低的组织层次。例如,一个国家或一个州通常比一个小公司或一所学校处于更高的组织层次。这一观察为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应该有时伴随着涉及较低层次社会现象的基础机制的解释铺平了道路。这些解释仍然是整体主义解释。因此,得出结论,整体主义解释有时可以独立存在,不需要个体层面的微基础。

从底层社会层面机制的论证清楚地表明,采用机制解释模型并不支持纯粹整体主义解释必须始终伴随个体层面微基础的观点。该模型指出,一个解释或一个令人满意或完整的解释描述了一个现象如何通过底层机制引发另一个现象,这与底层机制的解释相容,其中包括对其他(尽管是较低层次的)社会现象层面机制的描述。因此,从底层社会层面机制的论证并不挑战机制解释模型。然而,方法论整体主义者提出的其他论证正是为了做到这一点。

4.2 机制回归的论证

机制回归的论证针对机制解释模型。对该模型的认可被视为支持坚持纯粹整体主义解释必须始终伴随底层个体层面机制的坚持(参见例如 Van Bouwel 2006; Norkus 2005; Kincaid 1997: 26; Opp 2005)。

论证的起点涉及到一个观察,即当两个社会现象在个体层面上通过因果链相互关联时,这些事件本身通过涉及事件的基础机制相互连接,依此类推。以这种方式,一直到可能达到某些底层物理机制为止,机制一直存在。根据机制回归论证,这一点揭示了机制解释模型面临的问题。该模型要求必须指定将两个现象因果连接的基础机制。因此,由于社会现象通过一直延伸到某个底层物理水平的基础机制相互连接,该模型似乎要求每次提供纯粹整体主义解释时都必须指定所有这些机制。但是,这显然是一个荒谬的要求,因此应该拒绝机制解释观点。没有它,就不再有任何依据来认为纯粹整体主义解释永远不能独立存在。

4.3 解释实践的论证

从解释实践的角度来看,同样针对机制观点的解释,这种观点被认为是支持纯粹整体主义解释必须通过对底层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来补充的主张。这个论点由金凯德提出,他观察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背景下,我们提供的解释缺乏对底层机制的具体说明,但仍然将这些解释视为完全可接受的(金凯德 1997 年:28)。例如,一个飞行的球撞击了窗户,通常被认为是窗户破裂的成功解释,即使没有提供底层机制的解释。这表明我们的标准解释实践与机制模型的解释相冲突,基于这一点,应该否定这个模型。如果是这样,就没有理由坚持纯粹整体主义解释必须始终伴随着对底层个体层面微基础的解释。

从解释实践的论点和早期的机制回归论点旨在拒绝机制模型的解释,以便它不能作为纯粹整体主义解释不能独立存在的理由。这使得人们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是否可以在不依赖这种解释模型的情况下维持对个体层面微基础解释的要求。这个问题也在辩论中得到了解决。

4.4 非机械性解释考虑的论证

非机械性解释的论证旨在表明,如果采用非机械性考虑作为解释的标准(或者至少是令人满意或完整的解释),那么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有时可以自成一体。

论证的一个版本以解释的疑问模型为起点,根据该模型,解释大致上是对为什么问题的回答。在这个解释模型的基础上,Jeroen Van Bouwel 考虑了为什么法国革命在 1789 年爆发而不是在 1750 年的对比性问题(Van Bouwel 2006)。他根据 Theda Skocpol 的工作提出,某些结构条件使得 1789 年的革命成为可能,而这些条件在 1750 年并不存在。在 1789 年,但不是在 1750 年,法国国家由于投入了大量资源参与美国独立战争,以及与英国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经济上变得薄弱。这种对比性解释以纯粹的整体主义术语表达。此外,Van Bouwel 认为,这构成了对这个对比性问题的完全令人满意和完整的回答。增加关于国家薄弱如何导致各个个体采取某些信念和欲望,并以最终导致法国革命的方式行动的解释,并不会使解释更好。在这一点上的阐述,Van Bouwel 得出结论,对于对比性问题,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并不总是需要通过对基础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来补充。

朱利安·赖斯提出了另一个版本的论证,他指出,两种类型的社会现象可能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基础个体层面机制之间的因果联系(Reiss 2013: 111)。作为这一观点的例证,他指出,货币供应的增加往往会导致价格上涨,而这可能是通过多种类型的基础个体层面机制实现的。因此,当面临解释价格上涨的特定案例的任务时,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诉诸于货币供应增加导致价格上涨的趋势;另一种选择是在补充解释中提及这种趋势,并解释其中的基础个体层面机制。关键是,我们有时可能更喜欢适用于大量个体案例的解释,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如果包括基础个体层面机制的解释,那么这个解释将不适用于机制类型不同的所有案例(2013: 114)。因此,赖斯认为,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并不总是需要伴随着个体层面微观基础的解释;有时纯粹的整体主义解释可以独立存在。

Bibliography

  • Archer, M.S., 1995, Realist Social Theory: The Morphogenetic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00, “For Structure: Its Realities, Properties, and Powers: A Reply to Anthony King”,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48: 464–472.

  • Bhargava, R., 1992, Individualism in Social Science. Forms and Limits of a Methodolog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Bhaskar, R., 1979,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s, Brighton: Harvester Press.

  • –––, 1982, “Emergence, Explanation, and Emancipation”, in Explaining Human Behavior, P.F. Secord (ed.), Beverly Hills: Sage, pp. 275–310.

  • Boudon, R., 1976, “Comment on Hauser’s Review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1(5): 1175–1187.

  • –––, 1979, “Generating Models as a Research Strategy”, i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ocial Research. Papers in Honor of Paul F. Lazarsfeld, R.K. Merton, J.S. Coleman, and P.H. Rossi e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 51–64.

  • Coleman, J.S., 1986, “Social Theory, Social Research, and a Theory of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6): 1309–1335.

  • –––,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Belknap.

  • Danto, A.C., 1973 [1962],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and Methodological Socialism”, reprinted in O’Neill 1973: 312–337.

  • Demeulenaere, P., 2011, “Introduction” in Analytical Sociology and Social Mechanisms, P. Demeulenae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30.

  • Durkheim, E., 1938 [1895],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 –––, 1951 [1897], Suicide,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 Elder-Vass, D., 2007, “For Emergence: Refining Archer’s Account of Social Structure”,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37(1): 25–44.

  • –––, 2010, The Causal Power of Social Structures. Emergence, Structure and Agen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2014, “Social Entities and the Basis of Their Powers”, in Zahle and Collin 2014a: 39–53,

  • Elster, J., 1983, Explaining Technical Change. A Case Study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85, Making Sense of Marx,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89, Nuts and Bolt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Epstein, B., 2015, The Ant Trap. Rebuilding the Foundation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odor, J.A., 1974, “Special Sciences (Or: The Disunity of Science as a Working Hypothesis)”, Synthese, 28(2): 97–115.

  • Garfinkel, A., 1981, Forms of Explan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Gellner, E.A., 1973 [1956], “Explanations in History”, reprinted in O’Neill 1973: 248–263.

  • Goldstein, Leon J., 1973a [1956], “The Inadequacy of the Principle of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reprinted in O’Neill 1973: 264–276.

  • –––, 1973b [1958], “Two Theses of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reprinted in O’Neill 1973: 277–286.

  • Hansson Wahlberg, T., 2019, “Why the social sciences are irreducible”, Synthese, 196: 4961–4987.

  • Haslanger, S., 2016, “What is a (social) structural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1): 113–130.

  • –––, 2018, “Social Explanation: Structures, Stories, and Ontology. A reply to Díaz Léon, Saul, and Sterken”, Disputatio, X(50): 245–273.

  • Hedström, P., 2005, Dissecting the Social. On the Principles of Analyt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edström, P. and R. Swedberg, 1996, “Social Mechanisms”, Acta Sociologica, 39(3): 281–308.

  • Hodgson, G.M., 2007, “Meanings of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14(2): 211–227.

  • Jackson, F., and Pettit, P., 1992a, “In Defense of Explanatory Ecumenism”,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8: 1–21.

  • –––, 1992b, “Structural Explanation in Social Theory”, in Reduction, Explanation, and Realism, D. Charles and K. Lennon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97–131.

  • James, S., 1984, The Content of Social Explan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Jones, T., 1996,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in Proper Perspective”, Behavior and Philosophy, 24(2): 119–128.

  • Kaidesoja, T., 2013, “Overcoming the Biases in Microfoundationalism: Social Mechanisms and Collective Agents”,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43(3): 301–322.

  • Kim, J., 2005, Physicalism or Something Near Enoug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Kincaid, H., 1986, “Reduction, Explanation, and Individualism”, Philosophy of Science, 53(4): 492–513.

  • –––, 1996,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nalyzing Controversies in Social Resear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1997, Individualism and the Unity of Science: Essays on Reduction, Explanation, and the Special Sciences,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 –––, 2009, “Caus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ausation, H. Beebee, C. Hitchcock, and P. Menzies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726–743.

  • List, C. and P. Pettit, 2011, “Introduction”, in Group Agency. The Possibility, Design, and Status of Corporate Ag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ist, C. and K. Spiekermann, 2013,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and Ho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 Reconcili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7(4): 629–643.

  • Little, D., 1986, The Scientific Marx,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 1991, Varieties of Social Explan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 –––, 1998, Microfoundations, Method, and Causation: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Brunswick, USA: Transaction Publishers.

  • Lukes, S., 1968,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Reconsidered”,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9(2): 119–129.

  • Macdonald, G. and P. Pettit, 1981, Semantics and Social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Mandelbaum, M., 1955, “Societal Fact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6(4): 305–317.

  • –––, 1973 [1957], “Societal Laws”, reprinted in O’Neill 1973: 235–247.

  • Marchionni, C., 2007, “Explanatory Pluralism and Complementarity”,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38(3): 314–333.

  • Mayntz, R., 2004, “Mechanisms in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acro-Phenomena”,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34(2): 237–259.

  • Norkus, Z., 2005, “Mechanisms as Miracle Makers? The Rise and Inconsistencies of the ‘Mechanism Approach’, in Social Science and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44(3): 348–372.

  • O’Neill, J., (ed.), 1973, Mode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London: Heinemann.

  • Opp, K.-D., 2005, “Explanations by mechanism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roblems, advantages and alternatives”, Mind & Society, 4: 163–178.

  • Putnam, H., 1967, “Psychological Predicates”, in Art, Mind, and Religion, W.H. Capitan and D.D. Merrill (eds.),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pp. 37–48.

  • Reiss, J., 2013, Philosophy of Economics.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Rios, D. 2005, “Social Complexity and the Micro-Macro Link”, Current Sociology, 53(5): 773–559.

  • Risjord, M., 2000, Woodcutters and Witchcraft. Rationality and Interpretive Chang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Sawyer, R.K., 2002, “Nonreductive Individualism: Part I—Supervenience and Wild Disjunction”,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32(4): 537–559.

  • –––, 2003, “Nonreductive Individualism: Part II—Social Causation”,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33(2): 203–224.

  • –––, 2005, Social Emergence. Societies as Complex Syste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Tännsjö, T., 1990,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Inquiry, 33(1): 69–80.

  • Tollefsen, D.P., 2002, “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32(1): 25–50.

  • –––, 2015, Groups as Agent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Van Bouwel, J., 2006, “The Idea of Social Mechanisms in Social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in Advances in Social Psychology Research, J.Z. Arlsdale (ed.), New York: Zed Books, pp. 83–95.

  • Vromen, J., 2010, “MICRO-Foundation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Squaring Coleman’s Diagram”, Erkenntnis, 73(3): 365–383.

  • Wan, P.Y.-z., 2012, “Analytical Sociology: A Bungean Appreci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21: 1545–1565.

  • Weber, E. and J. Van Bouwel, 2002, “Can We Dispense With Structural Explanations of Social Facts?”,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18: 259–275.

  • Wright, E.O., A. Levine, and E. Sober, 1992, Reconstructing Marxism. Essays on Explanation and the Theory of History, London: Verso.

  • Ylikoski, P., 2012, “Micro, Macro, and Mechanisms”,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Harold Kincai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1–45.

  • –––, 2014, “Rethinking Micro-Macro Relations”, in Zahle and Collin 2014a: 117–135.

  • Zahle, J., 2003, “The Individualism/Holism Debate on Intertheoretic Reduction and the Argument from Multiple Realization”,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33(1): 77–100.

  • –––, 2007, “Holism and Supervenience”, in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S. Turner and M. Risjord (eds.), Amsterdam, Elsevier, pp. 311–341.

  • –––, 2013, “Holism, in social sciences”, in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B. Kaldis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425–430.

  • –––, 2014, “Holism, Emergence and the Crucial Distinction”, in Zahle and Collin 2014a: 177–196.

  • Zahle, J. and F. Collin (eds.), 2014a, Rethinking the Individualism-Holism Debate.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Dordrecht: Synthese Library Springer.

  • –––, 2014b, “Introduction”, in Zahle and Collin 2014a: 1–14.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with suggestions.]

individualism, methodological | mechanism in science | reduction, scientific | scientific explanation | social institutions

Acknowledgments

This entry draws, and expands, on Zahle (2007, 2013) and Zahle and Collin (2014b). Thanks to Harold Kincaid and Petri Ylikoski for their very helpful comments.

Copyright © 2023 by Julie Zahle <juliezahle@gmail.com>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