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论人格同一性 on personal identity (Jessica Gordon-Roth)

首次发表于 2019 年 2 月 11 日星期一

约翰·洛克(1632-1704)在 1694 年的《人类理解论》第二版中增加了一章,其中他讨论了人和他们的持续条件(第 2 卷,第 27 章),这是在威廉·莫林纽克斯(1692-1693)的鼓励下才这样做的。[1] 然而,洛克对人格同一性的论述是他著作中最受关注和争议的方面之一。洛克对人的讨论引起了他同时代人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关于人格同一性的激烈争论,并继续影响和指导关于人和他们的持续条件的争论。本文首先旨在澄清洛克在人和人格同一性方面的立场基础,然后转向历史哲学学家们继续争论的文本领域。然后,本文概述了洛克对人的讨论在他同时代人中的反响,并简要讨论了 20 世纪和 21 世纪形而上学研究者如何回应洛克的观点,以展示洛克对人格同一性争论的持久影响和影响。


1. 约翰·洛克关于人和人格同一性的基础

洛克对人的持续性(或历时同一性)的最详细讨论可以在《论人格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第二卷第 27 章中找到,尽管洛克在《论人类理解》的第一卷第 4 章第 5 节中就提前预见了这个讨论,并且洛克在其他文本中也提到了人,包括《政府论》。对人及其持续条件的讨论也在洛克与伍斯特主教爱德华·斯蒂林弗利特的长篇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1697-1699 年)。

洛克首先通过明确个体化原则,并阐明了一些人们所称的地点-时间-种类原则,即同一种类的两个事物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地点,也不能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地点(L-N 2.27.1)。在确定了一些身份的基本要素之后,洛克提出,在我们确定了原子、物质的质量、植物、动物、人或人的持续条件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我们对这些术语的含义。换句话说,在确定了原子、物质的质量、植物、动物、人或人在时间上保持一致的因素之前,我们必须确定这些种类的名义本质或一般概念。洛克对此说道,

’因此,不是物质的统一包含了所有类型的同一性,也不会在每种情况下确定它:但是要正确地构思和判断它,我们必须考虑应用于它的这个词所代表的概念....(L-N 2.27.7)

洛克在“人格”这个定义中强调了在确定该类别的持续条件之前必须定义一个种类术语。洛克首先说道,

在确定个人身份所在之前,我们必须考虑“人”代表什么....

他继续说,

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思维能力的智慧存在,具有理性和思考能力,并且可以将自己视为自己,是同一思维的东西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L-N 2.27.9)

对于洛克来说,一个人是一种可以进行自我反思的实体,并且可以将自己视为随时间持续存在的实体。

约翰·洛克还断言人是行动者。对于洛克来说,“人格”是一个法医术语,适用于行动及其价值;因此,它只适用于有法律、幸福和痛苦能力的智能行动者。(L-N 2.27.26)

人因此不仅仅是能够思考、理性思维和反思,并将自己视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相同思维实体的智能生物,而且还是可以对其行为负责的实体。正是因为人能够将自己视为随时间持续存在,他们才能够并且确实会提前计划,以期待可能随之而来的惩罚或奖励。

Persons are therefore not just thinking intelligent beings that can reason and reflect, and consider themselves as the same thinking things in different times and places, but also entities that can be held accountable for their actions. It is because persons can think of themselves as persisting over time that they can, and do, plan ahead, with an eye toward the punishment or reward that may follow.

在洛克定义了“人格”之后,他开始阐述是什么使得一个人随时间保持相同。他断言,意识总是伴随着思考,“这就是使每个人成为他所称之为自我”的原因。(L-N 2.27.9)

意识是区分自我之间的特征,因此,

Consciousness is what distinguishes selves, and thus,

…在这里,个人的同一性仅仅在于理性存在的相同性:只要这种意识能够向后延伸到任何过去的行动或思想,那么这个人的同一性就会延伸到那个程度;它现在与过去是同一个自我;正是通过现在反思它的这个自我,那个行动才被完成。(约翰·洛克 2.27.9)

在最初断言个人的历时同一性在于意识的相同性之后,洛克继续使用各种想象的情况来强调这一点。

洛克所使用的想象情况与古代情况并无不同,比如普鲁塔克所报道的忒修斯之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被要求想象一艘船,它的木板逐渐被新的木板替换。普鲁塔克的案例旨在测试的直觉是,在最后(当船的物质构成完全不同)时,我们是否拥有与之前相同的船。同样,洛克使用这些案例来测试读者对持续性和同一性的直觉。但可以争论的是,洛克是第一个设计这样的案例来专门测试读者对人和它们相同条件的直觉的人。因此,洛克通过这些想象情况开辟了一个新的概念空间。以下将概述并讨论其中的一些情况。

在“王子和鞋匠”这一段中,或者说在 L-N 2.27.15 中,洛克要求读者想象一个王子的灵魂进入并告知一个鞋匠的身体,带着所有的“王子般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王子”的人最终在被称为“鞋匠”的人中持续存在,因为王子的意识与王子的灵魂一起存在。就在洛克描述这种情景之后,他说,

我知道在日常说话的方式中,同一个人和同一个人类代表同一件事情。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由说话,随心所欲地将什么有意义的声音应用于什么想法,并随时更改它们。但是当我们要探究在我们的思想中是什么使得同一个灵魂、人或者人格时,当我们已经确定了我们对它们的意义后,确定它们何时是相同的,何时不是并不难。(L-N 2.27.15)

通过“王子和鞋匠”这一段,不仅清楚地表明一个人去哪里,他们的意识也去哪里,而且洛克还区分了“人”(与“人类”同义)和“人格”这两个术语。

洛克描绘的其他情景,比如“醒着和睡着的苏格拉底”案例(L-N 2.27.19),清楚地表明,即使一个个体仍然是同一个人,他可能不会以同一个人的身份持续存在。洛克在这里说,

如果醒着和睡着的苏格拉底没有共享相同的意识,那么醒着和睡着的苏格拉底就不是同一个人。对于醒着的苏格拉底因为睡着的苏格拉底的想法而受到惩罚,而醒着的苏格拉底从未意识到这一点,这样做并不正确,就像对一个孪生兄弟因为他毫不知情而惩罚他的兄弟所做的事情一样,因为他们的外表如此相似,无法区分;因为确实有这样的孪生兄弟。(L-N 2.27.19)

如果苏格拉底白天和晚上的意识不同,那么醒着的苏格拉底就不应该因为睡着的苏格拉底的行为而受到惩罚。这是因为尽管苏格拉底白天和晚上是同一个人,但白天的他和晚上的他是不同的人(根据洛克的观点,道德责任属于人)。因此,尽管意识的同一性决定了人的同一性,但人的同一性和人的身份的同一性在洛克那里是分离的,或者至少可以分离。[3]

约翰·洛克还区分了人和灵魂。这在 L-N 2.27.13 中有证据。洛克在这里声称,

但是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必须承认,如果相同的意识...可以从一个思维实体转移到另一个思维实体,那么两个思维实体可能会成为一个人。

如果意识实际上可以从一个灵魂转移到另一个灵魂,那么一个人可以持续存在,尽管她的意识所附属的灵魂发生了变化。因此,如果读者在从 L-N 2.27 的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更换了灵魂,只要读者的意识保持不变,根据洛克的观点,她仍然是同一个人。

在此基础上,洛克断言,即使一个个体拥有相同的灵魂,他也可能不是同一个人。洛克在 L-N 2.27.14、23 和 24 中阐述了这一观点。在“白天和黑夜人”一节中,即 2.27.23,洛克要求读者想象“……两个不同的无法交流的意识在同一个身体中行动,一个在白天,一个在黑夜”(L-N 2.27.23)。洛克接着提出,“白天人和黑夜人”就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样是不同的人”(L-N 2.27.23)。洛克随后明确指出,即使白天人和黑夜人拥有相同的灵魂,情况仍然如此:

因为假设人的思维物质必然是非物质的,显然,非物质的思维物质有时会失去过去的意识,并再次恢复,正如人们经常忘记自己过去的行为,而心灵有时会恢复失去了二十年的过去意识的记忆。让这些记忆和遗忘的间隔按照白天和黑夜的规律交替出现,你就有了两个拥有相同非物质精神的人,就像在前面的例子中拥有相同身体的两个人一样。因此,自我并不是由物质的同一性或差异性决定的……而仅仅由意识的同一性决定。(L-N 2.27.23)

正如“苏格拉底醒着和睡着的苏格拉底”一节,L-N 2.27.23 表明,由于意识的改变,人的身份可以发生变化,即使人本身没有变化。但是,洛克通过 L-N 2.27.23 还明确指出,即使灵魂没有变化,人的身份也可以发生变化。因此,尽管许多哲学家(包括柏拉图、笛卡尔、塞缪尔·克拉克等)认为,除非一个人拥有非物质的灵魂,否则他不能成为一个人,而人的身份取决于灵魂的同一性,洛克却大胆地将人和灵魂分开。

除此之外,洛克对灵魂的实质性质提出了质疑。洛克认为思想是非物质的,尽管洛克认为非物质不能被归纳或用物质的术语解释,但洛克在有限思想者方面并不坚持物质二元论。这是因为洛克认为基质——或者是支撑任何特定物质特性的物质——对于有限的思想是无法穿透的。此外,在“思想”和“物质”这两个概念中,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我们推断出一个概念排斥另一个概念,上帝可以在原本惰性的物质系统中超加思考的能力。在洛克的观点中,我们无法知道作为思考和意愿基础的物质(或基质)是否与作为坚固和白色、黄色和可塑性基础的物质(或基质)不同。因此,洛克对有限思想者的实质性质的官方立场是不可知论。

2. 约翰·洛克对人格的看法:争议的焦点

本节概述了洛克文本中一些领域以及洛克观点的一些方面,这些方面仍然受到哲学史学家的争议,他们试图理解洛克对人格及其持续条件的描绘。很快就会变得清楚,对于洛克对人格的讨论几乎每个方面都存在争议,甚至迄今为止所呈现的一些内容都透露出特定的解释框架。

对于洛克的《论人类理解的演讲》(Essay)的一个总体问题是它包含多少形而上学的探索。有人认为洛克的项目完全是认识论的,他们引用以下内容作为他们观点的证据之一:在《给读者的信》中,洛克将自己描述为一个“下属”。洛克接着说,

因此,我的目的是探究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以及信仰、观点和同意的基础和程度。我暂时不会涉及心灵的物理考虑,或者费心去研究我们的本质在哪里,或者通过我们的精神运动或我们的身体变化,我们如何通过我们的器官获得任何感觉,或者在我们的理解中有任何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在形成过程中是否全部或部分依赖于物质。这些都是探索,虽然很有趣,但我将放弃,因为它们不在我目前的设计范围之内。(L-N 1.1.2)

在这种解读下,洛克感兴趣的是通过首先确定我们如何获得观念来确定我们能够和不能够知道的事物,但这意味着确定哪些活动导致我们的观念产生,而不是调查思维事物的形而上学本质,这些活动——感觉和反思——发生的地方。同样,论文中的所有其他探索都避开了形而上学。

那些将 L-N 2.27 作为纯粹认识论项目的一部分阅读的人,将洛克关于人格持续性的主张视为我们对人格持续性的认识。正如 Lex Newman 所说,

洛克更广泛的目标是澄清我们判断自己与早期某个人在数值上是否相同的条件,而不是严格相同的人的条件。(2015 年:90)

在这种阅读下,洛克声称任何人的身份不依赖于物质的身份(L-N 2.27.10 和 23),这意味着如果任何人想确定自己是否相同,他们不会寻找物质来找出答案。这个想法是,因为我们对物质有如此贫乏的概念,所以在洛克的观点中,我们不会寻找基质来确定自己是否随时间而变。

其他学者倾向于认为,尽管洛克在《论人类理解》中将其任务设定为认识论的任务,但他在此过程中不禁涉足一些形而上学的领域。迄今为止,在本条目中所呈现的关于洛克人格观的基本内容属于这种解释派别。这就是为什么洛克在 L-N 2.27 中使用的想象案例被描述为向读者提供关于一个人在时间 2 和时间 1 上是相同的原因的信息。根据这种观点,洛克在 L-N 2.27 中给我们的是“我们严格来说是同一个人的条件”。

然而,在将洛克涉足形而上学的解释派别中,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上都存在广泛的争议。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些属于这一派别的人认为洛克在文中的各个段落中都在提出形而上学的主张。因此,这些学者认为洛克在 L-N 2.27 中所做的与他在《论人类理解》其他部分中所做的相符合(例如,参见斯图尔特 2013 年的观点)。然而,其他人则认为 L-N 2.27 以及洛克在其中所做的形而上学是与他在《论人类理解》其他部分所采用的方法论有着显著区别的。这是因为就在洛克声称他在《论人类理解》中的项目是一个认识论的项目之后(1.1.2),他明确表示在这个项目中,他使用的是历史纯粹的方法,或者粗略地说,是培根归纳法的方法(参见 Nuovo 即将发表的文章)。洛克说道:

“……我将想象我在这个场合上的思考并不完全是错误的,如果在这个历史纯粹的方法中,我能够对我们的理解方式以及我们获得这些事物概念的方式给出任何解释,并且能够确定我们知识的确定性或者这些在人们中间找到的各种各样、不同、完全相互矛盾的信念的基础……”(L-N 1.1.2)

那些认为洛克在讨论人格同一性和论文的其他部分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的人认为,洛克在 L-N 2.27 中的论述方式不仅包括形而上学,还依赖于思想实验的数据。因此,洛克并没有像他声称在整篇论文中那样,通过调查多个实例并从中推断,或者利用历史的、简单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是在 2.27 中做了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他使用了想象中的案例(例如,参见安东尼娅·洛洛多 2012 年的观点)。

然而,洛克所说的历史的、简单的方法对于洛克来说意味着什么,以及洛克在 L-N 2.27 中使用思想实验是否与这种方法相矛盾,也是争论的焦点。同样,关于洛克是否仅在 2.27 中使用思想实验也存在争议。此外,一些人质疑洛克在 2.27 中引导读者进行的练习是否真正算得上是思想实验(有关此问题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凯瑟琳·塔布 2018 年的观点)。因此,关于如何最好地描述 2.27 和洛克在其中使用的方法论存在广泛的争议。甚至在那些认同洛克在 2.27 中进行形而上学研究的人中,对于如何将这些方法论与洛克在论文中对其项目的一般描述相一致也存在很大分歧。

除此之外,在那些认为洛克在《人格同一性》2.27 中给出了一些形而上学观点的人中,存在着深入而长期的微观层面的争论。其中一个争论涉及洛克关于任何人的身份不依赖于物质身份的说法(2.27.10 和 23)。一些学者认为洛克关于任何人的身份不依赖于物质身份以及其他类似的观点,证明了洛克是身份相对主义者(例如,参见斯图尔特 2013 年)。为了了解这意味着什么,考虑对比案例是有帮助的:严格的同一性。如果一个哲学家持有严格的同一性理论,那么她认为我们可以问:“y 在时间 2 是否与 x 在时间 1 相同?”并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哲学家对身份持有相对主义观点,那么她断言,在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必须问“相同的是什么?”因此,如果我们问:“苏格拉底是相同的吗?”一个对身份持有相对主义观点的人认为我们必须指定我们正在考虑苏格拉底的哪种分类术语。我们是在考虑苏格拉底作为一个人类,还是一个身体,或者一个灵魂(或者完全是其他什么东西)?

除此之外,对于身份相对主义者来说,一个同时具有两种属性的实体可以根据一种属性而持续存在,而根据另一种属性而无法持续存在。我们可以说,从一天到另一天,苏格拉底作为同一个人类持续存在,但不是作为同一个身体持续存在。因此,当洛克说一个人可以在物质变化或灵魂变化的情况下持续存在时,一些学者认为洛克表明他是一个身份相对主义者。相对身份的解读在一段时间内相当不受欢迎,但最近已经重新兴起(参见斯图尔特 2013 年)。

然而,一些人认为将这种阅读方式归因于洛克是不合时宜的。其他人对相对同一性的阅读方式提出了异议,因为在这种阅读方式下,恰当地说,只有一个实体以不同的方式描述。(我们所称之为“苏格拉底”并不指代一个有身体和灵魂的人,而是以这些不同方式描述的一件事物。)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有吸引力的,特别是那些认为这是拯救洛克不违反地点-时间-种类原则的唯一方法,该原则规定相同种类的两个事物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地点。但对于那些认为洛克声称人和容纳他们的人类(例如)是不同的人来说,这种观点缺乏吸引力。[4]

一些学者认为洛克声称物质的同一性对于任何人的持续性既不是必需的也不足够,这证明了人是模式(或属性),而不是物质(或事物本身)。这些学者随后转向洛克的地点-时间-种类原则,以进一步证明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洛克声称相同种类的两个事物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地点,意味着相同种类的两个物质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地点。对于洛克来说,灵魂是思维的物质,如果人是物质,他们也将被视为思维的物质。因此,人不能是物质,否则无论何时有一个人和她的灵魂,就会有两个思维的物质同时存在于同一地点。那些提供模式阅读的人还转向洛克声称人是一种“法庭术语”和洛克大胆声明道德的演绎科学是可能的作为证据,表明术语“人”必须是一种模式术语,而不是物质术语。这种解释方式如今很受欢迎(参见 LoLordo 2012,Mattern 1980,Uzgalis 1990),但可以追溯到埃德蒙·劳(1769 年)。

其他洛克学者为洛克关于人格的实体解读进行辩护。他们转向洛克关于实体、力量和行动的论断,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实体具有任何力量,那么它必须是一个实体。人具有力量。因此,对于洛克来说,人必须是实体(有关这些观点的论证,请参见戈登-罗斯 2015 年,里克莱斯 2015 年,查佩尔 1990 年)。然后,他们必须解释洛克在断言任何人的同一性不在于实体的同一性时的意思。那些不走相对同一性之路的人通常会努力搞清楚洛克在提出这一主张时所指的“实体”是什么意思。许多人得出结论,洛克的意思是任何人的同一性不依赖于组成或构成她的简单实体的同一性。今天有许多人为这个立场辩护(请参见奥尔斯顿和贝内特 1988 年,博尔顿 1994 年,查佩尔 1990 年和乌兹加利斯 1990 年)。因此,关于洛克关于人格同一性的最基本特征的两个问题——洛克对同一性的(一般)观点是什么?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实体?——是持续争论的主题。[5]

洛克观点中最明确陈述的方面也是持续争论的对象:人具有意识,并伴随着主张人的同一性依赖于意识的同一性。洛克对意识的理解是什么?洛克在“意识的同一性”一词中的意思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是困难的,因为洛克对意识的理解并不多(而我们只有在搞清楚洛克对实体种类的名义本质后,才能知道任何实体的持续条件)。然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理解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以意识为中心的。

一些学者认为洛克是一个严格的记忆理论家。换句话说,对于洛克来说,意识就是记忆。正如下文将清楚表明的那样,这种解读至少可以追溯到托马斯·里德。当然,一个人通过记忆来延伸他们的意识是事实。因此,似乎意识的同一性在于记忆,或者说要与做 x 的人具有相同的意识,根据洛克的观点,就必须记得做 x。然而,正如玛格丽特·阿瑟顿指出的那样,洛克详细讨论了遗忘,如果意识就是记忆,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在一个人没有调用记忆的任何给定时刻的意识(1983 年:277-278)。然后,阿瑟顿继续发展了一个与洛克对动物“生命”概念类似的意识理论。

意识的同一性是使任何人持续存在的原因,就像生命的同一性是使任何动物持续存在的原因一样。阿瑟顿争论道:“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洛克”,

那么他所说的是,使我在这一刻与其他任何人不同的是,我的思想与我对它们的意识是相同的。没有人能拥有我的意识,就像没有生物能拥有我的生命一样。(阿瑟顿 1983 年:283)

在阿瑟顿对洛克的阐释中,一个人是一个意识的单一中心,只要这个意识的单一中心存在,这个人就存在。

其他学者持有所谓的“适用阅读”(见温克勒 1991 年,蒂尔 2011 年,洛洛多 2012 年)。根据这种解读,洛克所说的人格同一性在于意识的同一性,意思是任何人只延伸到他们认为是自己的那些心理事件或行为。换句话说,任何人或自我存在的持续性最好从“自我主观构成”(温克勒 1991 年:204)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担心在这种解读下,洛克给予了人们太多的权威。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会否认自己犯下了罪行,只是因为她不认为那个行为是自己的。但是,尽管“自我对其自身构成具有一定的权威”,肯尼斯·温克勒明确指出

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种权威并非是有意识地施加的。我并不是故意否认一种行为并接受另一种行为;相反,我接受我的意识向我展示的东西。这种权威也受到身份的传递性所施加的严格限制,

这一点正如温克勒所指出的,在里德的反对意见中得到了体现——温克勒认为洛克的同情读者可以回答这一反对意见,并在下面的第 3 节中进行了讨论(温克勒 1991 年:206)。

然而,从这些论述中仍然很难看出洛克对意识的理解是什么。雪莉·温伯格在她最近的著作中努力给出了洛克对意识的全面描述(2016 年)。根据温伯格的说法,洛克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使用“意识”这个术语:

…洛克似乎将意识视为(1)一种与感知行为密不可分的心理状态,通过这种感知行为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感知,并且(2)我们在这些意识状态中意识到的持续的自我(温伯格 2016 年:153)。

前者是一种瞬时的心理状态,允许韦恩伯格所称的

瞬时的主观体验,即当前感知的自我与记得曾经有过的过去思想或行为的自我相同

并捕捉到随时间持续存在的第一人称体验(韦恩伯格 2016 年:153)。后者是一种“持续意识的客观事实”(韦恩伯格 2016 年:153)。这种意识感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可得,填补了任何人主观体验可能涉及的空白。

因此,韦恩伯格认为意识的同一性或持续存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事实,而不是占有。然而,韦恩伯格还提出,我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第一人称(有意识的)体验,无论这些状态是当前的感觉、反思还是通过记忆,是人格同一性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换句话说,要有对持续存在的自我的意识(或知识)(或(2)),我们必须具备(1)。尽管对洛克关于意识的解释有多种观点,但韦恩伯格的著作《洛克的意识》是第一部对洛克关于意识观点的大规模研究。[6]

除了对意识是什么以及洛克在说到任何人的身份都包含在意识的身份中时是什么意思的辩论之外,关于洛克在意识的产生方面的立场仍在进行中的辩论。也就是说,关于洛克在说上帝可以将思维超加到以前惰性物质系统中时是什么意思,以及关于有限思想者的实质性本质上洛克的实际立场的讨论仍在进行中。有人认为洛克是真正的不可知论者。这些人提醒读者洛克在论文开头所陈述的目标以及洛克在整个文本中保持的认识谦逊。但是,也有人认为洛克夸大了灵魂是非物质物质的可能性,以免激怒斯蒂林弗利特和其他宗教当局。后一组人认为洛克倾向于唯物主义。这引发了关于安东尼·科林斯(下文讨论)与洛克的画像有多大不同,或者洛克预见了后来唯物主义人物画像的程度的问题。至少可以说,洛克对许多哲学家赋予非物质灵魂对人格和个人身份的重要性的挑战。不出所料,这引起了褒贬不一的评论。

3. 洛克人物画的早期现代接受

本节讨论了洛克的观点如何被他的同时代人以及在早现代时期(16 世纪至 18 世纪)写作的人所接受。许多哲学家强烈反对洛克对人物的处理,尽管一些人为之辩护,许多其他人则将其作为灵感或跳板来发展自己的观点。

许多反对洛克对人的处理的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反对洛克对人格和个人持久性的重要性减少(例如,参见约瑟夫·巴特勒,托马斯·里德和塞缪尔·克拉克)。许多这样的哲学家认为,数值身份在于根本没有任何变化,而唯一一种允许在这个严格意义上具有身份的实体是非物质物质。

在此过程中,一些人指责洛克的个人身份理论存在循环论证。正如约瑟夫·巴特勒所说,

…[O] 一个人真的应该认为,个人身份的意识是预设的,因此不能构成个人身份;就像知识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能构成它预设的真理一样。(1736 [1842: 298])

然后巴特勒断言洛克的错误源于他的方法论。他说,

这个奇妙的错误可能是由此产生的;具有意识是与人格或智能存在的概念不可分割的。因此,这可能被不准确地表达为,意识造就了人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它造就了人格同一性。(1736 [1842: 298])

洛克强调的一个重点是,持续条件是通过定义种类术语来确定的,这正是巴特勒认为导致洛克误入歧途的原因。

巴特勒还指出,记忆并非人格持续性所必需的。他说,

虽然我们对当前所做和所感的现在意识对于我们成为现在的人是必要的;然而,对过去行为或感受的现在意识并非对于我们成为那些执行过这些行为或拥有那些感受的同一人是必要的。(1736 [1842: 298])

这是其他人在他们声称洛克的观点导致矛盾时所发展的一个观点。

这一反对观点中最受欢迎或最为人所知的版本来自托马斯·里德(1785 年)。在“勇敢的军官”反对观点中,里德对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提出了以下挑战。他说:

假设一个勇敢的军官在学校时因为偷窃果园而被鞭打,他在第一次战役中夺取了敌人的旗帜,并在晚年被提升为将军;假设还有可能的是,当他夺取旗帜时,他意识到自己在学校被鞭打过,而当他成为将军时,他意识到自己夺取了旗帜,但已经完全失去了被鞭打的意识。假设了这些事情,根据洛克先生的理论,被鞭打的人就是夺取旗帜的人,夺取旗帜的人就是成为将军的人。由此可见,如果逻辑上有任何真理,那么将军就是被鞭打的人。但将军的意识并没有延伸到他被鞭打的时候;因此,根据洛克先生的理论,他不是被鞭打的人。因此,将军既是,又不是被鞭打的人。(里德 1785 年 [1851:248-249])

在这个练习(以及其他类似的版本)中,我们应该假设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并坚持认为人的同一性在于意识的同一性。当我们这样做时,里德希望我们会得出结论,即将军(C)与从敌人那里夺取旗帜的人(B)是同一个人,因为将军(C)记得自己这样做过。此外,从敌人那里夺取旗帜的人(B)与因为偷窃果园而在学校受到鞭打的人(A)是同一个人,因为他(B)记得那个过去的创伤经历。因此,C(被任命为将军的人)与 B(夺取旗帜的人)是同一人,B(夺取旗帜的人)与 A(在学校受到鞭打的人)是同一人。

根据传递性法则(即如果 C 与 B 相同,B 与 A 相同,则 C 与 A 相同),我们应该得出结论,C(将军)与 A(被鞭打的学童)是同一人。但是,由于我们假设了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里德认为我们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如果我们假设洛克的观点,里德认为我们必须得出结论,即 C(将军)与 A(学童)不是同一人。这是因为 C(将军)没有意识或记忆曾经在学校被鞭打过(A)。

这个和其他类似的反对意见旨在表明,如果我们将人的同一性放在意识的同一性上,正如洛克所建议的那样,那么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即矛盾的问题,因为我们得出的结果是 C 和 A 既是,又不是同一人。然而,正如上面所明确的,关于洛克关于意识的同一性的主张是否应该从记忆的角度来解读,以及里德是否正确地将“记忆”和“意识”视为洛克的同义词,存在争议。

循环性和矛盾性只是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发表后不久所遭到的主要反对意见之二。重要的是,这些是洛克的同情读者仍在回应的反对意见(参见 Atherton 1983,Weinberg 2016,LoLordo 2012,Thiel 2011,Garrett 2003,Schechtman 2014 等)。这使读者能够一窥早期现代时期对洛克关于人的讨论发起的一些攻击方式。然而,并非所有洛克的同辈都攻击了他对人的描绘,许多哲学家致力于捍卫他的观点。

卡瑟琳·特罗特·科克伯恩就是其中一位哲学家。科克伯恩于 1702 年撰写了《对洛克先生的人类理解论辩护》[9]。在这本著作中,科克伯恩回应了三本针对洛克的论文。[10] 这些论文对洛克的论文提出了广泛的批评,而科克伯恩的辩护也反映了这一点,但其中也有很多关于洛克关于人及其持续条件的论述。具体而言,这些论文指责洛克没有证明灵魂是不朽的,或者没有威胁到灵魂的不朽的证据。它们还指责洛克的观点使我们的灵魂处于不断变化的奇怪后果之中,使得我们“每天早上都醒来时都有新的灵魂”。鉴于灵魂、其持续性和不朽性对许多传统的人格同一性理论的重要性,这些反对意见可以说是针对洛克的人格描绘的反对意见。科克伯恩迅速为洛克辩护,但她在这样做时谨慎而彻底。

科克伯恩指出,洛克从未试图证明灵魂不朽,洛克实际上声称,灵魂是非物质的可能性比物质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即使洛克并不坚持灵魂是非物质的,这也不应威胁到灵魂不朽的证明。这是因为洛克之所以能够推测上帝可能在先前惰性物质系统中添加思维的原因是上帝是全能的,而且一个全能的存在即使灵魂是物质的,也能使灵魂不朽。此外,依赖于灵魂的非物质性的灵魂不朽的证明不太可能使普通人相信灵魂的不朽,甚至可能使他们对灵魂是否真的不朽产生怀疑(即使它是非物质的)。

科克伯恩还攻击了洛克声称“人们并不总是思考”这一观点对灵魂不朽的证明的威胁。她说:

但是,即使可以清楚地证明思考对灵魂的存在是必要的,这也不能证明它将永远存在,就像它证明它一直存在一样;因为那种从无到有赋予灵魂存在的全能力量,可以在其最激烈的思考中剥夺它的存在,就像在完全停止思考的情况下一样。因此,如果这个命题,即灵魂总是思考,不能证明它是不朽的,那么相反的假设并不会消除任何对它的证明;因为我们同样可以想象,一个具有思考能力但有间断思考的存在,在此处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并具有幸福或痛苦的能力,可以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存在或恢复到相同的状态,就像一个总是思考的存在可以继续存在于相同的状态一样。(科克伯恩,引自谢里丹(编)2006 年:53)

正如科克伯恩指出的那样,灵魂总是在思考的观念并不能作为灵魂不朽的证据。洛克相反的主张因此不应被视为反对它的证据,我们应该相信全能的上帝将确保灵魂的不朽(无论它是否一直在思考)。此外,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洛克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并且人们将在来世中因为他们在今生中的行为而接受神的惩罚和奖赏。这不仅体现在《论人类理解》的 L-N 2.27 中,还体现在洛克与斯蒂林弗利特的通信以及洛克的许多宗教著作中,包括后来出版的《复活与其后续》(尽管科克伯恩在起草她的辩护时可能无法获得后者)[11]。

最后,科克伯恩认为,认为洛克的观点意味着我们“每天早上都醒来时都有新的灵魂”这一假设是基于误解的。就像一个在运动中并停止运动的身体再次开始运动后并不变成一个新的身体一样,一个曾经在思考并停止思考的灵魂一旦恢复思考并不会变成一个新的灵魂。因此,洛克声称我们并不总是在思考,甚至可能有无梦的睡眠,对于个体的持续性并没有那些小册子所指控的荒谬后果。此外,即使我们每天早上都醒来时有新的灵魂,根据洛克的观点,也不意味着我们每天都是新的人。

通过辩护,科克本还明确指出,尽管洛克关于人格同一性的理论允许类似于“王子和鞋匠”段落(L-N 2.27.15)中描述的科幻交换,以及“醒着和睡着的苏格拉底”段落(2.27.19)和“白天和黑夜人”段落(2.27.23),洛克并不认为这是事物通常发生的方式。换句话说,在洛克看来,人们并不经常在身体之间切换并交换灵魂。相反,洛克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区分“人”、“身体”、“灵魂”和“人格”这些概念。此外,任何人的持续性并不总是与人类存在或灵魂的持续性一致,正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这些想象中的案例的目的就是要说明这一点。

在科克本的辩护之后六十七年,以及与埃德蒙·劳之间的通信结束后二十一年,劳起草了自己的辩护。劳对洛克关于人格同一性的观点进行了辩护(1769),后来被收录在 1823 年版的洛克著作中。在其中,劳提出了一种特定的人格本体论观点。劳辩护了一种基于意识的观点,并且非常重视洛克声称人是一个“法律术语”的说法。劳从这一点出发,得出结论认为洛克认为人是一种模式(或属性),而不是实体(或事物本身)。他说,

现在,“人”这个词,正如洛克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在这里应该以严格的法律意义使用,表示人的某种品质或修饰,使他成为一个道德行为者或一个负有责任的生物;使他成为法律的适当对象,以及奖励或惩罚的真正对象。(1823:1-2)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洛克的人格同一性是否最好被视为物质、模式或关系,这仍然是洛克学者们今天仍在争论的问题。

虽然一些哲学家乐于捍卫洛克的观点,如科克伯恩和劳,但许多在 18 世纪写作的哲学家利用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作为建立自己更具挑衅性观点的跳板。这些理论家超越洛克的方式各不相同。下面概述了其中一些。[12]

在安东尼·柯林斯与塞缪尔·克拉克(1707-1708)的通信中,柯林斯往往只是洛克观点的辩护者。柯林斯持有基于意识的人格同一性观点,并在这次漫长的交流中多次引用洛克关于人和其持续条件的讨论。然而,柯林斯接受了洛克的断言,即据我们所知,上帝可能已经超越了以前惰性物质系统的思考能力,并且继续发展。正如拉里·约根森所说,

柯林斯和洛克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柯林斯认为物质系统为意识提供了更好的解释基础,这改变了概率计算。柯林斯提供了证据,对洛克声称“人类拥有非物质灵魂的可能性非常高”表示怀疑。尽管他是从洛克的出发点出发,即上帝可能将思维超越物质,但他最终得出了一个自然化的版本:思维“源于物质系统的组合或修改”(克拉克和柯林斯 2011 年:48)。 (约根森即将发表)

柯林斯对人格同一性的观点是基于意识的观点,但根据柯林斯的观点,引起意识的可能是一个物质系统。因此,一些人认为洛克对有限思维者的实质性本质的不可知论更加坚定地朝着唯物主义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洛克对有限思维者的实质性本质的观点为人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其持续条件打开了大门。

其他人对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提出的批评,包括自我(或持续的自我)是虚构的批评,并似乎接受了这样的后果。这在大卫·休谟的《人性论》(1738 年)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在《人性论》中,休谟断言我们甚至不清楚我们如何能够拥有自我的概念。这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自我是持续存在的实体,而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来自相应的印象。但由于我们的印象不断变化,没有一个印象能够引起我们所称之为“自我”的观念。休谟对此说道,

必须是某种印象引起了每一个真实的观念。但是自我或人格并不是任何一个印象,而是我们的几个印象和观念被认为与之有关的东西。如果任何一个印象引起了自我的观念,那么这个印象必须在我们一生中始终保持不变,因为自我被认为是以这种方式存在的。但是没有一个印象是恒定和不变的。痛苦和快乐、悲伤和喜悦、激情和感觉相互接替,从不同时存在。因此,自我的观念不能来自任何这些印象,也不能来自任何其他印象,因此不存在这样的观念。(1738 年第一卷第四部分第六节 [1896 年:251-252])

此外,无论亨姆何时寻找自己,他所找到的都是印象。他说,

就我而言,当我最亲密地进入我所称之为自己的东西时,我总是碰到一些特定的感知,或者是热或冷、光或阴影、爱或恨、痛苦或快乐。我从来没有在任何时候没有感知,也从来不能观察到除了感知之外的任何东西。(1738 年 [1896 年:252])

这使得休谟声称我们只是感知的束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1738 [1896: 252])。

因此,根据休谟的观点,我们不仅没有自我的概念,而且从一个时刻到下一个时刻,也没有一个持续存在的自我。当我们思考自己和其他实体随时间持续存在时,是想象力使我们误入歧途(1738 [1896: 254])。正如休谟所说,

我们归因于人的心灵的身份只是虚构的,与我们归因于植物和动物身体的身份类似(1738 [1896: 259])。

他继续说,

因此,它不能有不同的起源,而必须来自于想象力对相似对象的相似操作。(1738 [1896: 259])

在摒弃了更传统的以物质为基础的个人身份观(其中人的身份在于灵魂的身份)之后,洛克为对自我和人的更零碎的处理打开了大门。[14]

沿着类似的思路,一些人认为洛克声称人的同一性在于意识的同一性,从而断言,严格来说,人 x 与任何未来的人之间没有特殊关系。也就是说,人格同一性只存在于现在和过去的自我之间,而不是现在和未来的自我之间。因此,我们不应该对未来的自我有谨慎的关注,或者说与我们对他人的关注不同的未来的自我。这就是威廉·哈兹里特所提出的论证方法,在他的《人类行动原理论》(1805 年)中,他明确将其任务定为展示...

...人类心灵天然地无私,或者说人类天然地以与我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和方式相同的动机和方式关心他人的福祉。(1805 年:1)

这种论证思路在一百八十年后的德里克·帕菲特的《理由与人》(1984 年)中得到了复制和扩展,尽管帕菲特在起草自己的观点时似乎不知道哈兹里特的观点。[15]

4. 约翰·洛克对人格同一性辩论的持久影响

本节简要概述了洛克在 20 世纪和 21 世纪对人格和其持续条件的辩论中所产生的持久影响,通过探讨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在这些时期的应用。大多数参与人格同一性辩论的形而上学家在他们的文本中都提到了洛克对人格的论述。许多人甚至直接回应洛克的观点,并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多数持有心理连续性理论的人格同一性观点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洛克观点的后裔。例如,约翰·佩里(1975 年)、大卫·刘易斯(1976 年)、悉尼·舒马赫(1984 年)和德里克·帕菲特(1984 年)(Schechtman “Memory, Identity, and Sameness of Consciousness”, forthcoming in The Lockean Mind)。事实上,帕菲特甚至在 2016 年仍然捍卫他所称的“洛克观点”(34)。根据这些作者的说法,使得这些观点都具有洛克式特征的原因是,他们像洛克一样,认为人格同一性在于心理生活的连续性,并且他们认为这意味着人格同一性是关系性的。此外,与洛克一样,他们强调人格的法庭性质。

玛丽亚·谢赫特曼提供了一种与佩里、刘易斯、休梅克和帕菲特持有的观点相对立的解释,但洛克在谢赫特曼的叙述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自我的构建》(1996 年:15)中,谢赫特曼声称,

个人身份必须以心理学术语来定义的论点首次由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提出和辩护。

谢赫特曼接着指出,心理连续理论者的项目是“不连贯的”,因为

[t] 提供重新识别标准的目标与以心理连续性来定义人格同一性的目标根本相悖....(1996: 24)

重要的是,Schechtman 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到洛克然后讨论帕菲特、佩里等人,而是通过对洛克理论的彻底研究以及巴特勒、里德等人对其提出的异议来做到这一点。

此外,这不仅是 Schechtman 早期作品的情况,也是她最近作品的情况。Schechtman 在《生存:个人身份、实际关注和生命的统一》(2014)的开头包括了一个 32 页的章节,题为“洛克和心理连续性理论家”,而在《记忆、身份和意识的相同性》中,Schechtman 转向心理学对记忆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更新洛克的观点,以“捕捉洛克解释的一些关键见解,并展示为什么它仍然具有相关性和影响力”(即将出版的《洛克心灵》)。

那些捍卫动物主义或者认为人只是人类有机体的观点的人,与心理连续性理论或基于叙事的观点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然而,大多数动物主义者对洛克的观点做出回应。有些人甚至在发展自己的观点时引用了洛克的观点。例如,埃里克·奥尔森的动物主义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洛克对“生命”的概念以及他对有机体持续条件的设定(1997 年:137-138 等)。这就是为什么奥尔森将自己的观点描述为“洛克式”的原因。

与此同时,一些动物主义者指责洛克将人和个人身份的讨论与人类或人类动物的讨论分开。在《动物主义:关于人、动物和身份的新论文》中,斯蒂芬·布拉蒂和保罗·斯诺登问道:“为什么在个人身份的讨论中,动物的概念明显缺失了这么长时间呢?”(2016 年:3)他们继续说道,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洛克关于个人身份的著名讨论,其中动物的概念是核心...洛克在明确指定“动物”和“人”所代表的不同概念时非常谨慎。我们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或建议,即洛克对这两个术语和概念的处理非常有效,以至于人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确信个人的概念是解决问题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结果动物的概念被忽视了。(2016 年:3)

约翰·洛克在区分人类(或人)——即动物——和人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布拉蒂和斯诺登声称这为接下来几百年的人格同一性辩论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洛克是动物主义观点直到 20 世纪后期才出现的原因。[16]

最后,即使那些致力于为人格及其持续条件开辟全新空间的人在进行讨论时也会提到洛克。Leke Adeofe 根据他所称的“非洲思维体系”概述和发展了人格的三分图。在这样做的同时,Adeofe 将他的方法与洛克的方法对齐。他说,

我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描述性的,同时也是想象性的;它已经借鉴自至少可以追溯到约翰·洛克的传统。(2004: 69)

此外,尽管阿德奥菲使用非洲或约鲁巴人的“人”概念来挑战西方哲学对人和其持续条件的处理,但情况仍然如此。

在《真实的人:没有思维实验的人格同一性》(1988 年)中,凯瑟琳·威尔克斯瞄准了人格同一性文献中思维实验的泛滥。很明显,威尔克斯在批评中一直牵涉到帕菲特使用的复杂思维实验(包括传送、分裂脑等)的方法。但是,很明显,威尔克斯将这种方法学追溯到洛克。她说道:

个人身份的主题...可能比哲学中的任何其他问题领域都更多地利用了思维实验的方法。许多例子都很熟悉:...洛克测试“如果”一个皮匠的灵魂迁移到一个王子的身体中,或者如果昆伯勃勃市长一天醒来拥有苏格拉底的所有记忆,我们会说什么。(威尔克斯 1988 年:6)

“王子和鞋匠”段落,或 L-N 2.27.15,以相反的方向进行,洛克问我们,如果一个王子进入并告知一个鞋匠的身体,我们会得出什么关于灵魂的结论,但无论如何,威尔克斯将洛克和随之而来的传统作为她的目标,她努力将个人身份的讨论从幻想案例转向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洛克对个人身份的讨论对于当前关于人和其持续条件的辩论至关重要。然而,当代形而上学家对洛克观点的不同版本有很多,他们认为自己正在接受或拒绝这些观点。即使是那些将自己的观点描述为“洛克式”的人,比如帕菲特和奥尔森,最终可能会为人的形象辩护出现非常不同的图片。这凸显了确定洛克对人和其持续条件的观点有多么困难,尽管其重要性是如此明确。

Bibliography

Primary Literature by Locke

  • The Works of John Locke, 10 vols., London: Thomas Tegg, 1823.

  • [L-N] 1689/1694,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The Clarendon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John Locke ), Peter H. Nidditch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3861.book.1

  • 1689,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reprinted and edited by John Tully,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1989

  • 1693, 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The Clarendon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John Locke), John W. Yolton and Jean S. Yolton (eds.), 1989.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5827.book.1

  • Drafts for the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Writings: In Three Volumes, Vol. 1: Drafts A and B, (The Clarendon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John Locke), Peter H. Nidditch and G. A. J. Rogers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5452.book.1

  • The Correspondence of John Locke, eight volumes, (The Clarendon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John Locke), E.S. de Beer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6–1989.

    • Vol. 1: Introduction; Letters Nos. 1–461, 1976. doi:10.1093/actrade/9780199573615.book.1

    • Vol. 2: Letters Nos. 462–848, 1976.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5599.book.1

    • Vol. 3: Letters Nos. 849–1241, 1978.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5605.book.1

    • Vol. 4: Letters Nos. 1242–1701, 1978.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5612.book.1

    • Vol. 5: Letters Nos. 1702–2198, 1979.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5629.book.1

    • Vol. 6: Letters Nos. 2199–2664, 1980.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5636.book.1

    • Vol. 7: Letters Nos. 2665–3286, 1981.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5643.book.1

    • Vol. 8: Letters Nos. 3287–3648, 1989. doi:10.1093/actrade/9780198245650.book.1

  • An Early Draft of Locke’s Essay, Together with Excerpts from his Journal, Richard I. Aaron and Jocelyn Gibb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6.

  • “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and “The Conduct of the Understanding”, Ruth W. Grant and Nathan Tarcov (eds),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 1996.

  • Locke’s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Peter Laslett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 John Locke: Writings on Religion, Victor Nuovo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 Vindications of 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 (The Clarendon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John Locke), Victor Nuovo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doi:10.1093/actrade/9780199286553.book.1

Other Historical Literature

  • Butler, Joseph (1692–1752), 1736 [1842], The Analogy of Religion, Natural and Revealed,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Course of Nature, London: James, John, and Paul Knapton. Reprinted New York: Robert Carter. [Butler 1736 [1842] available online]

  • –––, 1896, The Works of Joseph Butler, W.E. Gladstone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larke, Samuel (1675–1729), 1738 [1928], The Works of Samuel Clarke, vols. I–IV,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 Clarke, Samuel and Anthony Collins, 2011, The Correspondence of Samuel Clarke and Anthony Collins: 1707–1708, William Uzgalis (ed.), Peterborough, Ontario: Broadview Press.

  • Cockburn, Catharine Trotter (1679–1749), 1702 [1751], A Defence of the Essay of Human Understanding, written by Mr. Locke, in Thomas Birch (ed.), The Works of Mrs. Catharine Cockburn, London: J. and P. Knapton, 1751.

  • Conway, Anne (1631–1679), 1690 [1996], The Principles of the Most Ancient and Modern Philosophy (Principia philosophiae antiquissimae et recentissimae), Taylor Corse and Allison Coudert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escartes, René (1596–1650), 1984,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 3 vol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ohn Cottingham, Robert Stoothoff, Dugaid Murdoch, and A. Kenn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azlitt, William, 1805,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Action, London: J. Johnson. [Hazlitt 1805 available online]

  • Hume, David (1711–1776), 1738 [1896],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Reprinted, L.A. Selby-Bigge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Hume 1738 [1896] available online]

  • King, Lord [Peter], 1830, The Life of John Locke, 2 volumes, London: Henry Colburn and Richard Bentley.

  • Law, Edmund, 1769, A Defence of Mr. Locke’s Opinion Concerning Personal Identity; in Answer to the First Part of a Late Essay on that Subject, Cambridge: T. & J. Merrill.

  • Leibniz, Gottfried W. (1646–1716), 1765 [1996], 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 (Nouveaux essais sur l’entendement humain), second editi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eter Remnant and Jonathan Bennet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1139166874

  • Plato, 1997, Complete Works, John M. Cooper, Indianapolis: Hackett.

  • Reid, Thomas (1710–1796), 1785 [1851], Essays on the Intellectual Powers of Man. Abridged and reprinted, James Walker (ed.), Cambridge, MA: John Bartlett, 1850; second edition, 1851. [Reid 1785 [1851] available online]

  • –––, 1785 [1969], Essays on the Intellectual Powers of Man, Introduction by Baruch A. Brod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 Adeofe, Leke, 2004, “Personal Identity in African Metaphysics”, in African Philosophy: New and Traditional Perspectives, Lee M. Brown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9–82. doi:10.1093/019511440X.003.0005

  • Alston, William and Jonathan Bennett, 1988, “Locke on People and Substance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97(1): 25–46. doi:10.2307/2185098

  • Anstey, Peter R., 2015, “John Locke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53(2): 221–244. doi:10.1353/hph.2015.0025

  • Atherton, Margaret, 1983, “Locke’s The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8: 273–94. doi:10.1111/j.1475-4975.1983.tb00470.x

  • Ayers, Michael R., 1981, “Mechanism, Superaddition, and the Proof of God’s Existence in Locke’s Essay”,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90(2): 210–251. doi:10.2307/2184440

  • –––, 1991, Locke: Epistemology and Ontology, 2 volumes, London: Routledge.

  • Baker, Lynn Rudder, 2000, Persons and Bodies: A Constitution Vie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allibar, Etienne, 2013,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John Locke and the Invention of Consciousness, London: Verso.

  • Barber, Kenneth F. and Jorge J.E. Gracia (eds.), 1994, Individuation and Identity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Bennett, Jonathan, 1994, “Locke’s Philosophy of Mind”, in Vere Chappell (ed.),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ock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9–114. doi:10.1017/CCOL0521383714.005

  • Blatti, Stephan and Paul F. Snowdon (eds.), 2016, Animalism: New Essays on Persons, Animals, and Ident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1.0001

  • Boeker, Ruth, 2014, “The Moral Dimension in Locke’s Account of Persons and Personal Identity”,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31(3): 229–247.

  • –––, 2016, “The Role of Appropriation in Locke’s Account of Persons and Personal Identity”, Locke Studies, 16: 3–39. doi:10.5206/ls.2016.648

  • Bolton, Martha Brandt, 1994, “Locke on Identity: The Scheme of Simple and Compound Things”, in Barber and Gracia 1994: 103–31.

  • –––, 2015, “Locke’s Account of Substance in Light of his General Theory of Identity”, in Lodge and Stoneham 2015: 63–88.

  • Broad, C.D., 2008, “Locke’s Doctrine of Substantial Identity & Diversity”, Theoria, 17(1–3): 13–26. doi:10.1111/j.1755-2567.1951.tb00228.x

  • Brody, Baruch, 1972, “Locke on the Identity of Person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4): 327–334.

  • Chappell, Vere, 1989, “Locke and Relative Identity”,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6(1): 69–83.

  • –––, 1990, “Locke on the Ontology of Matter, Living Things and Pers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60(1–2): 19–32. doi:10.1007/BF00370973

  • ––– (ed.), 1994,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ock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COL0521383714

  • ––– (ed.), 1998, Locke, (Oxford readings in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onn, Christopher Hughes, 2003, Locke on Essence and Identity, Dordrecht, Boston, and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i:10.1007/978-94-007-1005-4

  • Connolly, Patrick J., 2015, “Lockean Superaddition and Lockean Humility”,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51(June): 53–61. doi:10.1016/j.shpsa.2015.03.001

  • Coventry, Angela and Uriah Kriegel, 2008, “Locke on Consciousness”,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25(3): 221–42.

  • Curley, Edwin, 1982, “Leibniz and Locke on Personal Identity”, in Michael Hooker (ed), Leibniz: Critical and Interpretive Essay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302–326.

  • De Clercq, Rafael, 2005, “ A Criterion of Diachronic Identity Based on Locke’s Principle”, Metaphysica, 6(1): 23–38. [De Clercq 2005 available online (pdf)]

  • –––, 2013, “Locke’s Principle Is an Applicable Criterion of Identity”, Noûs, 47(4): 697–705. doi:10.1111/j.1468-0068.2011.00841.x

  • Downing, Lisa, 2007, “Locke’s Ontology”, in Newman 2007: 352–380. doi:10.1017/CCOL0521834333.013

  • Fine, Kit, 2000, “A Counter-Example to Locke’s Thesis”, The Monist, 83(3): 357–361. doi:10.5840/monist200083315

  • Flew, Antony, 1951, “Locke and the Problem of Personal Identity”, Philosophy, 26(96): 53–68. doi:10.1017/S0031819100019203

  • –––, 1979, “Locke and Personal Identity—Again”, Locke Newsletter, 10: 33–42.

  • Forstrom, K. Joanna S., 2010, John Locke and Personal Identity: Immortality and Bodily Resurrection in 17th Century Philosophy,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Studies in British Philosophy.

  • Garrett, Don, 2003, “Locke on Personal Identity, Consciousness, and ‘Fatal Errors’”, Philosophical Topics, 31(1–2): 95–125. doi:10.5840/philtopics2003311/214

  • Geach, Peter T., 1967, “Identity”,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 21(1): 3–12.

  • Gordon-Roth, Jessica, 2015, “Locke’s Place-Time-Kind Principle”, Philosophy Compass, 10(4): 264–274. doi:10.1111/phc3.12217

  • –––, 2015, “Locke on the Ontology of Persons”,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3(1): 97–123. doi:10.1111/sjp.12098

  • –––, 2015,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s Defence of Locke”, The Monist, 98(1): 64–76. doi:10.1093/monist/onu008

  • –––, forthcoming, “John Locke”, Wiley-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of Religion, Stewart Goetz and Charles Taliaferro (eds).

  • Gordon-Roth, Jessica and Shelley Weinberg (eds), forthcoming, The Lockean Mind, London: Routledge.

  • Helm, Paul, 1979, “Locke’s The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Philosophy, 54(208): 173–185. doi:10.1017/S0031819100048427

  • Hoffman, Paul, David Owen, and Gideon Yaffe (eds.), 2008,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Essays in Honor of Vere Chappell, Peterborough, Ontario: Broadview Press.

  • Jolley, Nicholas, 1984, Leibniz and Locke: A Study of the 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15, Locke’s Touchy Subjects: Materialism and Immort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37094.001.0001

  • Jorgensen, Larry, forthcoming “Locke and Anthony Collins” in Gordon-Roth and Weinberg forthcoming.

  • Kaufman, Dan, 2008,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Same Body and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Organisms: What Locke Should Have (and Could Have) Told Stillingfleet” in Hoffman, Owen, and Yaffe 2008: 191–214.

  • Kulstad, Mark, 1991, “Locke on Consciousness and Reflection”, in his Leibniz on Apperception, Consciousness, and Reflection, Munich: Philosophia, chapter 3. This is a revised version of an article of the same title in 1984, Studia Leibnitiana, 16(2): 143–167.

  • Lascano, Marcy P., 2016, “Locke’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in Stuart 2016: 469–486.

  • Lähteenmäki, Vili, 2008, “The Sphere of Experience in Locke: The Relations Between Refl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Ideas”, Locke Studies, 8: 59–99. doi:10.5206/ls.2008.1002

  • Lamb, Jonathan, 2007, “Locke’s Wild Fancies: Empiricism, Personhood, and Fictionality”, The Eighteenth Century, 48(3): 187–204. doi:10.1353/ecy.2008.0002

  • Langtry, Bruce, 1975, “Locke and the Relativisation of Identity”, Philosophical Studies, 27(6): 401–409. doi:10.1007/BF01236459

  • Leisinger, Matthew A., forthcoming, “Locke on Persons and Other Kinds of Substances: Persons and Other Kinds of Substances”,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early online: 1 October 2018. doi:10.1111/papq.12255

  • Lewis, David, 1976, “Survival and Identity”, in Amelie Rorty (ed.), The Identities of Pers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Lodge, Paul and Tom Stoneham (eds.), 2015, Locke and Leibniz on Substance, (Routledge Studi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Philosophy), New York: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762418

  • LoLordo, Antonia, 2010, “Person, Substance, Mode and ‘the Moral Man’ in Locke’s Philosoph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0(4): 643–667. doi:10.1080/00455091.2010.10716738

  • –––, 2012, Locke’s Moral M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52778.001.0001

  • Loptson, Peter, 2007, “Man, Person, and Spirits in Locke’s Essay”, Eighteenth-Century Thought, 3: 359–372.

  • Lowe, E.J., 1995, Locke on Human Understanding,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 Co.

  • –––, 2003, “Identity, Individuality, and Unity”, Philosophy, 78(3): 321–336. doi:10.1017/S0031819103000329

  • Mackie, J.L., 1976, Problems from Lock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i:10.1093/0198750366.001.0001

  • Martin, Raymond and John Barresi, 2000, Naturalization of the Soul: Self and Personal Identi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Routledge.

  • –––, 2006,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oul and Self: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Mattern, Ruth, 1980, “Moral Science and the Concept of Persons in Locke”,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9(1): 24–45. doi:10.2307/2184862

  • McCann, Edwin, 1986, “Cartesian Selves and Lockean Substances”, The Monist, 69(3): 458–482. doi:10.5840/monist198669335

  • –––, 1987, “Locke on Identity: Matter, Life, and Consciousness”,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69(1): 54–77. doi:10.1515/agph.1987.69.1.54

  • –––, 2002, “John Locke”, in Steven Nadler (ed.), A Companion to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354–375.

  • Newman, Lex, 2000, “Locke on the Idea of Substratum”,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1(3): 291–324. doi:10.1111/1468-0114.00107

  • ––– (ed.), 2007,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ocke’s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COL0521834333

  • –––, 2015, “Locke on Substance,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Identity”, in Lodge and Stoneham 2015: 128–145.

  • Noonan, Harold, 1978, “Locke on Personal Identity”, Philosophy, 53(205): 343–351. doi:10.1017/S0031819100022397

  • –––, 1989, Personal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Nuovo, Victor L., 2011, Christianity, Antiquity, and Enlightenment: Interpretations of Locke, Dordrecht: Springer. doi:10.1007/978-94-007-0274-5

  • –––, 2017, John Locke: The Philosopher as Christian Virtuos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oso/9780198800552.001.0001.

  • –––, forthcoming, “Locke, John”, in Christine Helmer et al. (eds.), 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 and Its Reception, Berlin: De Gruyter.

  • Olson, Eric T., 1997, The Human Animal: Personal Identity Without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5134230.001.0001

  • –––, 2007, What Are We? A Study in Personal Ont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176421.001.0001

  • Parfit, Derek, 1984,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019824908X.001.0001

  • –––, 2016, “We Are Not Human Beings”, in Blatti and Snowdon 2016: 31–49.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08751.003.0002

  • Pasnau, Robert, 2011, Metaphysical Themes 1274–167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67911.001.0001

  • Perry, David L., 1967, “Locke on Mixed Modes, Relations, and Knowledg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5(3): 219–235. doi:10.1353/hph.2008.1493

  • Perry, John (ed.), 1975 and 2008 (second edition), Personal Ident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1983, “Personal Identity and the Concept of a Person”, in Philosophy of Mi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 New Survey 4), Guttorm Fløistad (ed.), The Hague: M. Nijhoff, 11–43. doi:10.1007/978-94-009-6932-2_2

  • Rickless, Samuel C., 2014, Locke, (Blackwell Great Minds, 14),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 –––, 2015, “Are Locke’s Persons Modes or Substances?” in Lodge and Stoneham 2015: 110–127.

  • Rogers, G.A.J., 2008, “Lock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Essay”, in Hoffman, Owen and Yaffe 2008: 141–156.

  • Schechtman, Marya, 1996, The Constitution of Selv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2014, Staying Alive: Personal Identity, Practical Concerns, and the Unity of a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84878.001.0001

  • –––, forthcoming, “Memory, Identity, and Sameness of Consciousness”, in Gordon-Roth and Weinberg forthcoming.

  • Sheridan, Patricia (ed.), 2006, 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 Philosophical Writings, Peterborough, Ontario: Broadview Press.

  • Shoemaker, Sydney, 1963, Self-Knowledge and Self-Identit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84, Personal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 –––, 1996, The First Person Perspective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24674

  • Simendić, Marko, 2015, “Locke’s Person Is a Relation”, Locke Studies, 15: 79–97. doi:10.5206/ls.2015.681

  • Soles, David and Katherine Bradfield, 2001, “Some Remarks on Locke’s Use of Thought Experiments”, Locke Studies, 1: 31–62.

  • Sorabji, Richard, 2006, Self: Ancient and Modern Insights About Individuality, Life, and Death,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Spolaore, Giuseppe, 2012, “Not Just a Coincidence. Conditional Counter-examples to Locke’s Thesis”, Thought, 1(2): 108–115. doi:10.1002/tht3.12

  • Stewart, M.A., 1997, “Reid on Locke and Personal Identity: Some Lost Sources”, Locke Newsletter, 28: 105–117.

  • Strawson, Galen, 2011, Locke on Personal Identity: Consciousness and Concern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tuart, Matthew, 2013, Locke’s Metaphy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645114.001.0001

  • –––, 2013, “Revisiting People and Substances”, in Stewart Duncan and Antonia LoLordo (eds.), Debates in Modern Philosophy, (Key debates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Routledge.

  • ––– (ed.), 2016, A Companion to Locke, 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

  • Tabb, Kathryn, 2018, “Madness as Method: On Locke’s Thought Experiments about Personal Identity”,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6(5): 871–889. doi:10.1080/09608788.2017.1350936

  • Thiel, Udo, 1981, “Locke’s Concept of Person”, in Reinhard Brandt (ed.), John Locke: Symposium Wolfenbüttel 1979, Berlin: de Gruyter, 181–192.

  • –––, 1998, “Locke and Eighteenth-Centu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s of Personal Identity”, Locke Newsletter, 29: 59–84.

  • –––, 1991, “Cudwor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Uses of Antiquity, Stephen Gaukroger (ed.),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79–99. doi:10.1007/978-94-011-3412-5_4

  • –––, 1998, “Personal Identit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eventeenth-Century Philosophy, Daniel Garber and Michael Ayers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ol. 1: 868–912. doi:10.1017/CHOL9780521307635.028

  • –––, 2006, “Self-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Identit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ighteenth-Century Philosophy, Knud Haakonssen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ol. 1: 286–318. doi:10.1017/CHOL9780521867429.011

  • –––, 2011, The Early Modern Subject: Self-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Identity from Descartes to Hum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542499.001.0001

  • Uzgalis, William L., 1990, “Relative Identity and Locke’s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7(3): 283–297.

  • –––, 2008, “Locke and Collins, Clarke and Butler, on Successive Persons”, in John Perry (ed.), Personal Identity,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Walmsley, J.C., H. Craig, and J. Burrows, 2016, “The authorship of the Remarks upon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e Understanding”, Eighteenth-Century Thought, 6: 205–243.

  • Wedeking, Gary, 1987, “Locke’s Metaphysics of Personal Identity”,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4(1): 17–31.

  • Weinberg, Shelley, 2008, “The Coherence of Consciousness in Locke’s Essay”,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25(1): 21–39.

  • –––, 2012, “The Metaphysical Fact of Consciousness in Locke’s The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50(3): 387–415. doi:10.1353/hph.2012.0051

  • –––, 2016, Consciousness in Lock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749011.001.0001

  • –––, forthcoming, “Locke on Reason, Faith, and Miracle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 Wiggins, David, 1967, Identity and Spatio-Temporal Continuity, Oxford: Blackwell.

  • –––, 2001, Sameness and Substance Renewed,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CBO9780511612756

  • Wilkes, Kathleen, 1988, Real People: Personal Identity without Thought Experim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8240808.001.0001

  • Wilson, Fred, 1994, “Substance and Self in Locke and Hume”, in Barber and Garcia 1994: 155–199.

  • Winkler, Kenneth, 1991, “Locke on Personal Identit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29(2): 201–226. doi:10.1353/hph.1991.0041

  • Woolhouse, R. S, 1972, “Locke on Modes, Substances, and Knowledg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0(4): 417–424. doi:10.1353/hph.2008.1052

  • –––, 1983, Locke, (Philosophers in Contex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Yaffe, Gideon, 2004, “Locke on Ideas of Substance and the Veil of Perception”,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5(3): 255–272. doi:10.1111/j.1468-0114.2004.00198.x

  • –––, 2007, “Locke on Ideas of Identity and Diversity”, in Newman 2007: 192–230. doi:10.1017/CCOL0521834333.008

  • –––, 2011, “Locke on Consciousness, Personal Identity and the Idea of Duration”, Noûs, 45(3): 387–408. doi:10.1111/j.1468-0068.2010.00773.x

  • Yolton, John W., 2004, The Two Intellectual Worlds of John Locke: Man, Person, and Spirits in the Essa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Academic Tools

Other Internet Resources

animalism | Clarke, Samuel | Cockburn, Catharine Trotter | consciousness: seventeenth-century theories of | Descartes, René | Hume, David |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 Locke, John | Locke, John: moral philosophy | personal identity

Acknowledgments

I am grateful to the Chicago Early Modern Round Table for helpful feedback on an earlier draft of this entry, Shelley Weinberg and an anonymous referee from SEP for insightful comments on later drafts. I’m also deeply indebted to Margaret Atherton, John Whipple, Marya Schechtman, and the many audiences I’ve gotten feedback from when I was just starting to think about Locke on personhood and personal identity.

Copyright © 2019 by Jessica Gordon-Roth <gordo216@umn.edu>

最后更新于

Logo

道长哲学研讨会 2024